沙与海纪录片影评

2024-04-18

沙与海纪录片影评(共3篇)

篇1:沙与海纪录片影评

与风浪搏击展视听风采

——评纪录片《沙与海》

“人生一辈子,在哪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啊,无论是寂寥的茫茫的大沙漠中,还是翻腾着的滚滚的大海中,想要生存都要与大自然相抗争,虽说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但看完《沙与海》我却感觉到浓重的的沙土味和涩涩的海水味夹杂着汗水与泪水扑面而来,伴随着生活的艰辛历历在目。

本片以残酷的大自然为背景,选择了两个家庭为之生活的故事,用两个环境中的两种家庭共同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两条线索两个时空交叉出现,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使观众游走在两个家庭的生活中,一个是生活在宁夏与内蒙交界处大沙漠里的刘泽远一家,他们世代生活在沙漠中,靠养殖骆驼为生,一个是生活在辽东半岛海边井蛙岛的刘丕成一家,他们世代靠捕捞为生。刘泽远一家生活艰辛孤独,自然的风沙常常使他们生活陷入困境,但他们依然得生活下去,刘丕成一家虽然条件富裕,但出海捕鱼依然受到天气的制约。总之,大自然变幻无常,不管在哪,活着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透过视听语言的表达,我们能更加深刻的领会到片中的内涵。首先,在人物的景别的表现时,拍摄人物的情绪以及采访人物时大都用到了特写的表现手法,通过特写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人物的轮廓,以及人物丰富的面部表情,使观众更加直观的体会到片中的人物所表达出的情绪和感受,例如在采访刘泽远和刘丕成时,特写镜头拍摄人物侧脸,脸上那些被生活的艰难烙下的深深地皱纹一道道印在我们的心中,再加上嘴中不时地吐出的阵阵白烟,清晰明显,更加映衬出种种的艰辛与不易。在拍摄刘泽远一家居住的环境时,运用了远景镜头,为我们更加直观的展现了刘泽远一家生活的艰苦,营造出了一种略带伤感同时无比荒凉的氛围。

其次,在人物的拍摄角度上,运用了仰拍人物的方法,凸显出人的伟大和改造自然的精神,比如在刘泽远弯腰锄地时,摄影机仰拍刘泽远,使得蓝天为背景,人物为主体,人像是站到了天上一般,更加突出了他想要在自然的艰辛下奋力拼搏的不易,也让我们看到了渺小的人在生活中是多么的伟大。

然后,在片中运用了六次音乐,每一次都让我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感触。其中最让我感触的有两处,在一个画面中,一片苍茫的大沙漠上零落着各种白骨,缓慢而凄凉的音乐响起,一个推镜头缓缓将我们带入画面中去,好像我们真的走入了这片沙漠中似的,伴着音乐,我们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刘泽远一家在沙漠中生活的不易。还有一处,刘泽远带着儿子在沙漠中打沙枣,满满的一地的红红的沙枣,伴着轻快欢乐的音乐响起,像是在为他们庆祝,又像是在鼓励他们在艰难环境中的乐观的积极地心态。

再次,在片中使用了声画对立的表现手法,用一个环境的声音去搭配另一个环境的画面,例如在表现刘丕成在大海中捕捞的不易却用到了刘泽远在沙漠中抗争的声音,两者互相衬托互相对照共同表现了大自然中想要活下来的不容易,发人深思。

此外本片还使用了两级镜头的拍摄方法,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剪

辑手法,在同期声的使用上十分自然得体,在音乐的使用上也非常恰到好处渲染氛围,处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片虽然是93年完成的,但它的拍摄手法、制作手段至今沿用,在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两家人生活的不易,更看到了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儿女与自然搏斗的精神,看到了刘丕成一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更看到了刘泽远一家人永远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些精神会鼓舞着我、伴随着我一直向前。

篇2:沙与海纪录片影评

该片记录的是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沙漠边缘的牧民刘泽远和位于辽东半岛一座孤岛井洼岛上的渔民刘丕成两家人的生活状态。刘泽远一家靠在沙化的土地上种植粮食、牧养羊群、用骆驼驮运货物维系生计, 年收入低时不足五千元;刘丕成一家承包家门前的一片海域养殖海产, 据说已有三四十万的年收入并在城里买了房子, 生活相对富足。虽然两个家庭素不相识, 其生活环境也不同, 但他们有着极为相似的生活状态:都生活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 都忍受着孤独;他们的生活牢牢地被大自然所左右, 时刻面临着被摧残的威胁;同时他们都顽强地在艰苦的环境中建立家业。他们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残忍的生存规律:人生在世, 在哪儿活着都是件不容易的事。

一.主题探讨

整部纪录片记录的刘泽远、刘丕成两家人的生活情况, 但影片中很多生活场景、影片所反映的生活规律和人类品性引发了笔者良多感触与共鸣。该纪录片是采用由点到面、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反映成千上万普通百姓生活状态中的共同特性。在笔者看来, 纪录片反映的主题有以下两方面:

(一) 对生活的深思:人生在世, 在哪儿活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管是沙漠中的刘泽远一家、孤岛上的刘丕成一家还是我们每一个普通家庭在生活中都会面临很多矛盾和困难;不管我们生活在哪里, 不管我们家境富裕与否, 生活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一张变幻莫测、险象环生的棋局, 只有足够地勇敢坚韧, 并懂得包容谦让, 我们才能“见招拆招”, 用心地把这一盘棋下好。人生在世, 在哪儿活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沙与海》反映了以下三方面我们在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矛盾:

1.人与自然的矛盾:不论在哪生活, 我们都无法挣脱自然环境所固有的某些束缚, 。我们应该怀着包容谦让的心态去顺应自然, 与其和谐共处, 并在此基础上以求新的拼搏与发展。

2.两代人不同思想观念的矛盾:父母希望孩子留在身边, 继承家业;而孩子往往不甘孤独, 向往外面的世界。他们与孩子间的这一观念冲突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位家长与子女间的矛盾冲突呢?年轻人向往外面的世界, 渴望走出原有的小圈子, 去更广的世界里尝试新的生活;而老一代人出于牵挂等诸多原因, 往往想把孩子留在身边, 舍不得让孩子走太远。

3.向往新世界与眷恋家人故土之间的矛盾:这在纪录片中主要表现在刘泽远的大女儿身上, 导演在片中对她的面部表情用了长达一分多钟的特写, 来变现她内心的纠结与伤感。其实, 我们每个人都有恋乡情结, 都会在“闯四方”与恋乡情节上纠结不安, 不管最终我们是选择远行还是选择守护故土, 我们内心的这么一对矛盾都会一直存在。

(二) 对人性美的讴歌:谦逊忍让, 坚韧顽强

纪录片还赞美了在自然不可抗的残酷与毁灭力量面前, 人类所具有的忍让和谦逊, 以及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坚韧不拔之美。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 刘泽远和刘丕成选择平静的加以对待, 并在顺应的基础上顽强拼搏, 建立家业以求发展。他们在逆境面前所表现出的极大的包容与坚韧让我们深深震撼和折服。他们用谦逊忍让和坚韧顽强谱写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的生命华章, 而事实上, 我们也用这些优秀品质在生命中谱写着属于我们的诗篇。

二.视听语言分析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 纪录片的价值和感染力是由其视听语言来传达。《沙与海》片长虽然不足三十分钟, 但其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十分出彩,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 运用平行蒙太奇实现巧妙衔接与相辅相成

导演巧妙地在刘泽远、刘丕成两家人相似的生活场景中运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 将两种相隔千里的生活交织连接, 共同展现出人与自然、父辈与子辈的矛盾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谦和与顽强。是平行蒙太奇的运用使得两个家庭在生活状态上遥相呼应、相辅相成, 两个生活场景彼此相互印证、相互解释, 有助于强化受众对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题的的感受和认同。

(二) 场景切换时景别的运用

《沙与海》的拍摄人员在切换场景时镜头运用上可谓匠心独运。纪录片在由一家人的生活场景切换到另一家人的生活场景时, 多采用前进式叙事。比如纪录片开头在介绍刘泽远一家时先在刘泽远家房子的外边用远景展现周围荒芜的沙漠和刘泽远家低矮的砖房, 继而以刘泽远家的鸡鸣声为引子, 慢慢将画面转移到房屋内, 用中近景、特写表现人物及其间的关系。这些镜头语言的作用在于:对于观众而言, 在了解了人物所处环境后再倾听人物故事, 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当事人的境遇, 引发更强的感触与共鸣。同时, 对人物所处环境和事件发生环境的交代, 也增强了纪录片的真实感和生活感。

(三) 经典的特写突出细节、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特写用来表现细节, 突出表现人物或事物某方面的特征。《沙与海》中有多处特写镜头堪称经典。比如在前文提及的对刘泽远大女儿面部表情长达一分钟的特写运用。

此外, 片中还有两处特写在笔者看来堪称经典:一, 在沙漠的大风过后, 镜头对骆驼残骸的逐一特写和紧接着对刘泽远一家面部的沧桑和茫然的特写, 极富震撼力地表现出沙漠的对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生灵的残酷与无情。二, 对打枣刘泽远面部、拾枣的动作的特写, 从这些特写中, 我们能体会到镜头语言的灵魂所在。刘泽远满是皱纹的面部给人以饱经风霜的印象, 沙子从他粗大的手指间漏过刻画出他对于沙漠中长出的果实的爱惜, 也表现出这位沙漠中的牧民如同沙枣树般坚强不屈的品性。

(四) 现场声和音乐的恰当使用

对于现场声和音乐音响, 《沙与海》进行了恰当的处理, 以实现物尽其用, 各显神通。该片注重用现场声反映生活, 的呼啸声、海浪的咆哮声、人们在各种场所生活工作时的谈话声等。大漠上狂啸的风声给我们一种荒凉感, 咆哮的海浪让人毛骨悚然, 渔民们的口号声、炒菜声、吃饭的笑声等则表现出人们为在这片土地上坚强地活下来所作的努力。刘泽远在沙漠中挖地时粗厚的喘息声和锄头从沙地中拔出来时刺耳的吱呀声让人深刻体验到在沙漠中耕作的不易与艰辛, 对在这样的环境下顽强生存下来的牧民们谁能不致以敬意?

据资料显示, 《沙与海》整部片子的背景音乐只运用了一支曲子, 通过控制背景音乐的音量大小, 同一段音乐能产生的不同听觉效果。如在表现刘泽远大女儿面临向往沙漠外新生活和不舍离开家人故土的矛盾心理时, 创作人员用较小音量的高潮部分, 配合女孩儿脸部悲伤的神情, 传达出一种悲凉的感染力。而在展现刘泽远拾枣这一画面时, 创作人员用的是大音量的高潮部分, 配合散落满地的鲜红的沙枣, 表现出刘泽远收获的喜悦心情, 同时也演奏了一曲对同沙枣树一般坚韧顽强的劳动人民的赞歌。

(五) 画面纪实与访谈相结合

整部纪录片以画面纪实为主, 在必要的时候拍摄人员会主观介入, 向被拍摄者提问以引导其讲述画面所无法表现的细节。如为了解沙漠中年轻人的心理状况和对沙漠以外的世界的向往度, 拍摄人员以交谈和提问的方式采访刘泽远的二儿子, 揭示出客观的纯画面纪实所无法表现的信息:沙漠中的年轻人无法忍受沙漠生活的封闭和孤独, 他们迫切地渴望走出沙漠, 去尝试新的生活, 进行新的冒险。如果仅是拍摄记录刘泽远他们在沙漠中的生活状况, 则很难向观众表达出这些信息。

三.思考

除了上述优点和精彩之处外, 笔者认为《沙与海》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介入式访谈和主观色彩较强的解说可能有损纪录片的客观性。之前讨论了运用介入式访谈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 提问者在提问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的思路和意图来引导受访者回答, 所以, 这种扮演“空中飞舞的苍蝇”而非“墙壁上的苍蝇”的作法很可能有损纪录片的客观性和写实性。

纪录片中, 沙漠里的刘泽远与孤岛上的刘丕成在生活状态上遥相呼应, 但仔细想想, 我们中的每个人不都是纪录片中刘泽远或者刘丕成吗?

我们同样被各种束缚所捆绑, 同样试图在妥协和适应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与构建。我们畏惧命运和变数, 但每次我们都鼓足勇气, 试图与命运谈判以求和谐相处。

我们经常身陷困境、遭受挫折, 但迈过那道坎后, 我们依旧笑的很灿烂, 甚至若干年后我们会忘了当初我们经历过怎样的挫折与难堪。

我们都向往外面的世界, 像小猴摘西瓜, 总觉得下一站会有更多精彩, 而往往忽视了身边的美好。我们都有爱我们的父母和家人, 他们希望我们过得更好, 同时但又舍不得放开手中的那根线。

正如曲婉婷所唱, 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活在哪儿, 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摘要:作为我国早期的纪录片作品之一, 《沙与海》在叙事手法的运用和叙事主题的选择上在当时的纪录片领域里可谓独秀一枝。该片巧妙地运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 在两个相隔千里、素不相识的普通家庭间建立起紧密联系, 展现出这两户家庭在生活状态上的遥相呼应和相似性。在此基础上, 纪录片中富有感染力的镜头语言和引人深思的解说词进一步地将这种偶然的相似性升华为普遍的相似性, 将关注视角由两户家庭的生活规律升华到人类生活的普遍规律上, 体现出创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入思考以及人文关怀。

篇3:埃及的沙与海

地理上,它包括了从地中海东部及南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历史上,它孕育出人类最古老的两大文明古国,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印象里,它常常和战争、动荡联系在一起,也常常和石油、土豪联系在一起……

对于中东,我们知道得很多却了解得很少。对于我们,中东是如此熟悉却又如此神秘。

从这一期开始,让我们一起走进中东。

金字塔就是金字塔

来到埃及,有一样东西必须去看。你猜对了,那就是金字塔。

虽然早已在课本里、影视中、网络上无数次见到过它们,但当你真的置身其间,那感觉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尽管游客多得让这里不那么平静,尽管小商贩们纠缠不断,但金字塔就是金字塔,它们穿越过将近5000年的漫长岁月呈现在我眼前,让一个无知的我倍感自己的无比渺小。

有些书上把金字塔描绘为外星人或者其他什么超级智慧生命的作品,我觉得这简直是一种不自信也不自尊的想法。金字塔当然是人类自己的杰作,位于圣卡拉的阶梯金字塔就是一个明证。跟其他著名的金字塔相比,它无论在气势和技术上都显得有点“小儿科”,看上去就像一个试验品。但它是史上第一座金字塔,古埃及人从这里迈出第一步,通过不断的积累与改良,才有后来的“奇迹”。

另一个明证是位于代赫舒尔的“弯曲金字塔”。它的样子有点搞笑,像个包子。因为它开始修建时向上的角度是55度,建到一半才发现建不下去了,只好把角度改缓为42度。代赫舒尔另一座有名的金字塔叫红色金字塔,矗立在沙漠中甚是好看。这里的游人不算多,我喜欢这里的宁静。

相比之下,吉萨就喧嚣多了。胡夫、卡夫拉、门卡乌拉这祖孙三代法老的巨大金字塔以及狮身人面像集中在这里,让这里想不热闹都难。况且,闹哄哄的开罗城就近在咫尺。有那么几分钟时间,一大批游人离开,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种肃穆、庄严与伟岸,或许这才是法老们希望的吧。顺便说一下,亲临此地才知道,狮身人面像身后那个常常被人以为是“第一大金字塔”的胡夫金字塔,实际上是“第二大”的卡夫拉金字塔。它之所以看起来更加高大威猛,是因为地势更高、角度更斜。

离开金字塔,汽车穿行于开罗繁忙又混乱不堪的街道,窗外是充满阿拉伯风情的民居,楼群间时而闪现出金字塔高耸的尖顶,而那个埃及导游的手机里此刻正播放着《月亮代表我的心》,混杂成一幕深深印在我记忆里的场景。

长河与大海

坐火车一路南下来到阿斯旺,与阿拉伯风情迥然不同的非洲风情浓烈了起来,直接的体现就是这里的阳光和黝黑皮肤的努比亚人。这里靠近苏丹,是尼罗河的上游。

“尼罗,尼罗,长比天河”,这是努比亚人赞美尼罗河的谚语。我爬到贵族墓的顶端,俯瞰这条世界第一长河,它切割开荒凉的大地,也穿越过苍茫的历史。傍晚,我登上一位努比亚人的三角帆船,慢慢悠悠地品尝一杯当地人的茶,欣赏尼罗河的日落,这份寂静的美丽,真的让人陶醉。

凌晨3点,旅馆的床都还没睡热,我就不得不爬起来,坐车去埃及最南方的阿布辛贝勒。旅途漫长而无聊,但是当四座从山体中凿出的巨大雕像出现在眼前时,内心的激动一下就被唤醒了。这里是拉美西斯二世为自己建造的神庙,这位古埃及最著名、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法老,将自己与神比肩。

这座神庙最神奇的地方,是在每年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和10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加冕日),阳光会穿过60米深的庙廊,照射在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上,而周围的雕像则享受不到这种奇妙的恩赐。20世纪60年代,由于要造水库,神庙被整体搬迁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虽然联合国为此动用了一大批顶尖专家,但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导致阳光直射的日子比原先推迟了一天。这种“今不如昔”,令人对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愈加佩服。

从阿斯旺到阿布辛贝勒,路上来回6个多小时,留给神庙的只有两个小时,很折腾,但是很值得。

尼罗河一路向北,沿岸有着诸多古埃及的历史遗迹,比如著名的国王谷。不过看得多了,不免也有些审美疲劳。于是,无论是在尼罗河口以西的古城亚历山大港第一次看到地中海,还是在西奈半岛的小镇大巴哈第一眼看到红海,那种带着沙尘味道的文明的厚重感,都霎时被湛蓝的明快与跳跃所取代,整个心情都跟着振奋起来。

离开埃及的前一天,我跟着一大帮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披着星光艰难地攀上西奈山,在寒风中等待日出。根据《圣经》,带领犹太人“出埃及”的先知摩西正是在此地与上帝耶和华订约“十诫”。当一丝光亮出现在天边,慢慢扩展,然后太阳终于在一瞬间现出它的光芒之际,山顶上的人们发出一阵“WOW”的惊叹,基督徒们开始不约而同地合唱起来,连我这个不信教的人也感受到了一种神圣。

愿你们安好

我离开埃及的几个月之后,埃及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革命”,穆巴拉克政权被推翻,之后便是持续不断的乱局。我想起了我遇见的那些埃及人。

在从广州去开罗的飞机上,邻座两个在中国做生意的埃及人讶异于我只身旅行,一路用蹩脚的英语给我“指点迷津”,还教了我一些常用的阿拉伯语。在埃及博物馆,买票进去以后才被告知要先出去存相机,问保安大哥我这样出去以后是否还能再进来,他一脸严肃地说了一句“No”,我刚要感到懊丧的时候,他又一笑,接着来了声“problem”。在别处旅行我常常被人问是否来自日本,而在这里人们开口就对我说“你是中国人吧”,爽得我直想高呼“中埃友谊万岁”。一次我赶地铁,匆忙间闯入了阿拉伯世界特有的“女性专用车厢”,我羞愧又自责地看着她们,换来的是她们善意的微笑和宽容的眼神。

但也有让我感到郁闷甚至愤怒的,比如那些无处不在、喋喋不休缠着你的小贩,那些用低价招徕生意、却在你消费之后狠宰你一笔的商家,那些强行索取小费的导游……不过这些情况在国内也存在,不知是不是第三世界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3年过去了,新闻里的埃及仍然充满动荡与不安。那些与我交谈过、对望过、擦肩过、争吵过的人,你们是否一切安好?但愿是的。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由本文作者提供)

上一篇:2022新生个人军训心得体会感言下一篇: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专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