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麒麟热点精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024-04-20

红麒麟热点精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精选10篇)

篇1:红麒麟热点精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背景链接】

2012年5月30日,北京市召开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大会,标志着这项工作在全市全面推开。预计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北京市将初步建立起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体系框架。

【标准表述】

[目的]

实行网格化管理的目的,是要真正把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更好地与城市运行结合起来,把社会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让群众生活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让城市运行更有序。

[意义]

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当前首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社会建设管理任务非常艰巨,要抓住推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这个契机,推进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管理迈上新台阶。

一是把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网格化使社会服务管理突破了传统模式,从主要依靠“人海战术”走向依靠科技手段,从“条块”分割走向资源整合,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管理,从“运动式”管理走向日常制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二是把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通过网格化全面准确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精细化的服务,努力做到“全响应”,有求必应,让群众更多地分享首都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把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重要举措。下更大力气在全市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使首都创造的这一新模式新办法能够覆盖全市各个地区,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重点难点]

在推进网格化管理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是完全必要的,但决不能忘记人的因素是第一的。在这方面,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与人对人、面对面交流和服务的关系。网格化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要以人为本。因此,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始终是最重要的,信息化不能代替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服务。社区工作人员要经常走访社区居民,借此融洽邻里关系,融洽干群关系。

二是处理好网格化管理与居民自治的关系。要把网格化管理与居民自治衔接起来,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自治。要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网格化的设计、建设之中,激发居民强烈的社区主人意识。在下一阶段网格化建设中,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在综合完善现有网格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统一、相互贯通的网格化系统。

篇2:红麒麟热点精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背景链接】

2012年6月2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上海参加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表示,我国居民85%的死亡原因是因为慢性病引起的,一系列的新形势使我国公共卫生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指出,我国正面临着疾病谱的重要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但是突发、新生的传染性疾病同样还是对社会构成重大威胁,并容易造成社会的恐慌,环境污染、职业危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进一步凸显。群众对健康的期待、对卫生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要以比较低的价格、效益更好的服务,最大限度做到防患于未然。

2012年宜宾、内江、自贡三地政法干警备考群;235261064

2012年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指出,统筹推进相关领域配套改革。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15年达到40元以上。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中指出,要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流动人口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科学就医和安全合理用药。

2012年宜宾、内江、自贡三地政法干警备考群;235261064

【标准表述】 [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现在仍然存在医防脱节的情况,一方面,部分临床医师公共卫生预防知识不足,重治疗轻预防。另一方面,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员也不关注临床的进展,只会防,不懂治。再加上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之间交流不够,阻碍了公共卫生公平性、可及性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影2012年宜宾、内江、自贡三地政法干警备考群;235261064 响了公共卫生成效。

[挑战]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不仅仅局限于卫生行业本身,还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公共卫生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和PM2.5等各方面都有关,一个对环境、对水、对污染物不了解的人不可能成为公共卫生的专家,需要拥有数学、统计学等方面知识;公共卫生伦理还牵涉到国家公信力的问题。

在甲流、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的防治中,我们的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应对慢病的人才相对不足,呼唤着更多大师的出现。

2012年宜宾、内江、自贡三地政法干警备考群;235261064 [措施]

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第一要加快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推进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改革,积极发展医疗服务业。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完善政策,积累改革经验。

第二,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行业、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第三,要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扩大和丰富全社会医疗资源。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依法开办私人诊所。进一步落实政策,改善执业环境,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

篇3:红麒麟热点精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国家规划。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可以查到的最早提及公共服务体系的文献是1988年高闻在《人才研究》第4期上发表的《一些省市放活科技人员的做法》。最早专门论及公共服务体系的文献是1995年范晓峰在《科研管理》第5期上发表的《加速建立科技人才流动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到2012年底,在知网期刊文献数据库中,以“公共服务体系”为检索词,以篇名为检索项检得675篇,以关键词为检索项检得2276篇,以主题为检索项检得3209篇,以全文为检索项检得32432篇,具备了相当的研究规模与研究成果。其中有112篇论文是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篇文章是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研究成果,另有97篇文章来自其他层次资金资助的研究。

相比之下,我国档案服务体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可以查到的最早提及档案服务体系研究的文献是1991年大庆石油管理局试油试采公司在《油气井测试》第4期上发表的《加强管理 发展技术 争创一级企业》一文。到2012年底,在知网期刊文献数据库中,以“档案服务体系”为检索词,以篇名为检索项检得8篇,以关键词为检索项检得1篇,以主题为检索项检得30篇,以全文为检索项检得318篇,研究规模相对较小成果有限。没有论文是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其他层次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总之,对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将档案服务体系建设放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之中进行研究还无人涉及。

2 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开展该项的研究,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紧迫的实践问题。第一,有利于全面认识和了解国内外档案服务体系研究与实践的现状与趋势,借鉴国外档案服务体系的相关经验;第二,有助于明确档案工作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三,有助于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在制定与修改有关档案服务法律、法规和政策时更具有前瞻性;第四,有助于将档案服务体系融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并积极参与其中,为国家和公众提供可靠、周到、有效的服务。

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5个方面。(1)档案服务体系趋势及我国档案服务体系的现状。(2)档案服务体系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档案服务体系的核心原则。(4)档案服务体系中各主体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5)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趋势下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配套建设。

3 研究采用的方法与应当遵循的基本思路

由于此项研究的实践性,应当以调查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以文献分析的方法,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的基本思路概括起来主要是:

(1)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质一是档案行政管理的范围与档案行政能力的冲突,二是档案公开与保密的博弈。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找准档案行政管理的范围与档案行政能力的平衡点,对档案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档案保密与信息公开之间寻找最佳切合点,最大限度地提供档案利用。

(2)档案服务体系首先要区分公共档案与非公共档案两个领域。公共档案应当最大限度地公开提供利用,公共档案的保密保护则要基于维护公共利益。非公共档案在最大限度的保护条件下,经授权尽可能地提供利用。

(3)档案信息具有特殊性。档案信息虽然是信息的一部分,但档案信息涉及大量的机密,包括个人隐私。档案服务要在其特殊性与档案服务体系的普适性之间找准切入点。应当分级别、分层次、分内容地制定与未来档案服务体系相配套的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

我们的基本观点是:(1)档案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2)享有档案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档案服务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3)档案服务体系的核心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4)建设公共档案服务体系时,应当注重档案服务体系的普适性与档案服务的特殊性。

4 结语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是一项基本性的政策与应用性研究,因此,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多地应当从实践层面上研究档案服务体系如何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

注:本文为2013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2013-R-14)和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2013-R-3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篇4:红麒麟热点精选:最美女教师

2012年5月8日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义无反顾地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压,当急救车赶到将她送到医院救治时,她还说“先救学生”。最终双腿高位截肢,让张老师成为“折翼天使”。网友称她为“最美女教师”。

【标准表述】

在生死一线之际,张丽莉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危,而是将学生推开,确保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她用行动诠释一位教师的仁爱,一位女教师的母爱。人的瞬间反应,是本能的,来不及思考,来不及选择;是长期养成的习惯与品质的“爆发”,是人的素养与品德在刹那间的“闪现”。这样的老师,足以成为共和国人民教师的代表。

古今中外,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都是为人师者最基本的职责,也是最重要的师德。2008年9月1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重新修订、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必须“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一个教师,如果在学生生命遇险之际,自私自利地躲闪或逃跑,不仅践踏了为人师者的道德底线,也违背了社会基本伦理。

“最美女教师”让世人懂得,老师对于学生的爱高尚、无私,甚至于不惜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对时下教师职业素质的质疑之声,是最有震撼力的驳斥。强有力地证明了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应有的高尚师德——在任何危难的时刻,确保学生的安全,都始终高于自己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对得起“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才称得上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具有道德意识的自觉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结果的深远性。自觉性是指每个教师对师德的崇尚都来自于人性和良知,是人的道德本性的体现;示范性是指优秀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引导和示范作用,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深远性是指这种影响往往持久而深远,而优秀的教师正是通过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师德是一个社会良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道德水平的重要标杆。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在宏大的社会意义上对教师价值的判断,是由衷的赞美,更是深沉的希望。张丽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深刻地、完美地诠释了师德的内涵,践行了教师的操守,彰显了教师的光荣,无愧于这样的赞美,无愧于这样的希望,不仅值得所有教师学习,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献上敬意。

现代人对利益的过分追逐导致中国社会道德出现下滑趋势,张丽莉在车祸瞬间的义举不但挽救了学生的生命,更重塑了整个社会的 精神尊严。让我们更加坚信着师德之尚在、爱之无私和伟大。用实际行动向整个社会证明,热心人常有,好人常在。他们的壮举,无异于给冷漠的社会注入一支支“强心针”。

篇5:红麒麟热点精选:坚持实事求是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用过“实事求是”这个词汇,但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用中国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标准表述】

[问题]

广大党员和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展示了共产党人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形象。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和干部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还存在一些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

一是有的常年坐在办公室,很少下基层,很少接触群众,对下情若明若暗,接“地气”不够。

二是有的一切从本本出发,唯上、唯书、不唯实;有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思想和工作落后于客观形势的要求。

三是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以至蛮干、瞎干;有的为了迎合或满足某种需要,说假话、大话、空话,甚至弄虚造假。

四是有的怕担风险,明哲保身,明知是错的,却听之任之,不批评制止;有的不喜欢听真话、实话,不愿意修正错误、择善而从。

凡此种种,都违背了实事求是的要求,虽然不是主流,但如果不重视、不警惕、不纠正,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

[深度分析]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 90多年的历史,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作了精辟论述。他说:“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措施]

领导干部一定要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道理很清楚,没有科学理论功底,不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就不能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就容易陷于盲目性、片面性、被动性,也就很难做到实事求是。

第一,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牢牢掌握认识世界、认识客观规律的思想武器。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借鉴历史经验和总结新鲜经验,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第二,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党性修养,坚持一切以人民利益和党的事业为重,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立场,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品质,始终是领导干部党性纯不纯、强不强的一个重要体现。要做到实事求是,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还必须有公而忘私和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所以,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带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了人民利益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以坚强的党性来保证做到实事求是。

第三,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我们党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尤其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讲实情,就是讲事物的本来面貌,讲真话、讲真理。讲真话是一个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和有公心、有正气的重要体现。

篇6:红麒麟热点精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随着我国3次生育高峰和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呈现快速增长局面。从2011年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认真应对的重大课题。2011年4月,胡锦涛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2011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要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

【考点分析】

一、问题及其成因

1、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超过73岁)、现有出生率下降,客观加速了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进程;随着城市进程加快和庞大的流动人口迁出,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加速了发展的不平衡。

2、“未富先老”是中国老龄化的最大特点。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赡养比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影响了社会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负担日益加重,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社会保障资源面临巨大压力,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财政提出新的要求。

二、基本对策

1、按照“政府主导、社会运作、统筹城乡、规范管理”的指导原则,完善养老政策体系。加快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工作格局。

2、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完善老龄产业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产业,促进康复辅具等特需产品开发,加大老年旅游市场开拓,培育壮大老年用品消费市场。

4、加强老年精神文化生活。鼓励创作老年题材的文艺作品,兴建老年大学。搭建社区服务平台,重视发挥老年志愿者作用,不断探索“老有所为”的新形式。

5、加快建设老年医疗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社区养老中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行管理。

6、健全老年法律、维权机制,做好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尊老爱老,推动社会好风尚的形成。

【精彩论述】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本身无所谓 ‘好’或‘坏’。“高龄化”主要是人口自然变动的结果,而“空巢化”则主要是人口机械变动(人口流动)的结果。与国外老年人相比,中国的许多老年人不富裕,是弱势群体。所以必要的保障制度必须健全。中国要迅速从现收现付制的泥潭中走出来,变成有弹性的基金积累制,化解“未富先老”的危机。

要有专业养老院,对老人提供专业服务,让专业的养老院与社区相结合,让社区也走向专业化,将专业化的老人服务与家庭服务结合起来。

篇7: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建设

一、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现状

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总面积9267平方公里,总人口289.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9%。安顺历史悠久,素有“中国瀑乡”的美誉,具有穿洞文化、夜郎文化、牂牁文化、屯堡文化、三国文化、攀岩文化、三线文化等独特的文化优势。安顺市辖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以及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龙宫风景名胜区,87个乡镇(办事处)、1007个行政村。

近年来,安顺市加大公共文化建设力度,逐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有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县级图书馆5个、文化馆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8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6个、社区文化活动室54个,大型文化广场1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6个、村级服务点62个、村级基层点1686个,“数字图书进农家”130户。1千瓦以上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县级电视及调频转播台5座,行政村“村村通”52260座、直播卫星“户户通”131143户。拥有民间文艺表演队200余支、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63支,全国文化先进县1个,国家级文化艺术之乡2个、省级文化艺术之乡3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10处,省级50项,市级14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4人(国家级2人、省级25人、市级47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家和22家。

二、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一)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已有市文化馆、图书馆的基础上,建成了11家电影院(城区5家,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县有数字影院的目标)、文化中心、虹山湖水幕电影、音乐喷泉广场、驼宝山广场、塔山广场、若飞广场、南马广场等一批大型文化设施,为全市人民提供了高品位的文化阵地,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在筹备建设的有市大剧院、新图书馆、新文化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

二是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臻完善。近年来,利用中央和省级扶持资金引导和推动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力地调动了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批县文化馆和图书馆得以新建、改建和扩建,县级公共文化设施日臻完善。如普定县文化馆在第三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名列全省前茅,被评为国家县级一级馆。

三是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市87个乡镇办事处,共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78个、农家书屋1837个、电子阅览室12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基层服务点62个、村级基层点1686个,“数字图书进农家”130户,行政村“村村通” 52260座、直播卫星“户户通” 131143户,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

(二)着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坚持把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作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以基层为重点扎实推进。“十二五”以来,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顺利推进,现已实现乡乡通有线电视、村村通卫星广播电视,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23%和93.96%。建成1837个农家书屋和80个数字农家书屋,配置了130户“数字图书进农家”设备,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6个、乡镇基层服务点62个、村级基层点1686个,实现所有乡镇、行政村全覆盖。建有城市数字电影院11家,拥有数字银幕26张,座位3361个。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1万场,覆盖1007个行政村,观众达330万人次,放映工作连续5年排名全省第一。建设普定县城关镇、马关镇,西秀区刘官乡、旧州镇等10余个乡镇所有行政村的农村广播。这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有效弥补了基层文化资源的不足,改善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条件。

(三)统筹整合公共文化资源

一是围绕各种节庆组织群众性活动。每年元旦、春节、元宵、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庆期间,利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及人员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二是结合中心工作策划主题性活动。结合廉政教育,组织廉政戏曲小品大赛;结合计划生育,组织计生晚会;结合建国、建党等重大纪念日,组织大型合唱、广场表演等活动;结合营造学习型社会,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包括“双阅读”活动、图书馆服务周宣传活动等,激发广大市民的读书热情,引导读书活动深入开展。

三是注重打造品牌举办特色性活动。精心筹划的“广场展演”“家庭才艺大赛”“多彩贵州”歌唱、舞蹈、小品大赛选拔赛等已成为全市文化品牌。这些具有全市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体现了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尤其是近年来举办的 “安顺山歌大赛”“安顺花灯大赛”“安顺地戏大赛”等活动已成为安顺文化的新亮点。

四是充分挖掘文艺创作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积极引导广大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创作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进行展演,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对广大业余文艺社团,坚持以“小题材、小投入、小制作、为大众服务”的理念加以引导,鼓励业余作者积极投入创作。对群众文化活动中涌现的好作品,组织作者重点加工,精心打磨,并建立激励机制,设立“安顺市文艺作品奖”,调动文艺人才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全市文艺创作资源。

(四)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

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大对《亚鲁王》等國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申请项目经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数字化建设、培训、比赛、展览、展示、传承人带动等多种方式吸引广大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将省级项目《抬亭子》申报为国家级保护项目,将市级《花山布依古歌》等5个项目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全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10处,省级50项,市级147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4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25人、市级47人。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4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22家。

nlc202309081127

(五)建设基层文化服务队伍

按照“市县有馆长、乡镇有站长、社区有主任”的思路,多渠道加强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建设。一是积极与高校共建,探索高校培养人才、地方使用人才的双赢模式,将黄果树艺术团作为安顺学院艺术学员学生实习基地,既解决了高校实习基地问题,又为当地补充了大量文艺人才。二是落实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编制1-2人,专门从事乡镇文化管理服务工作。三是对文艺表演队伍进行登记管理,对民间优秀演员进行跟踪管理,鼓励参加大型赛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四是利用“三区”文化人才培训项目,组建师资队伍,分赴各县区、乡镇开展大规模文化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五是利用市文化馆、图书馆以及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开展免费开放服务,聚集了一大批文化艺术专才。目前,全市拥有各类文化艺术人才1000多人,各类业余文艺团队200多支,涵盖舞蹈、合唱、歌舞、民俗表演、戏曲、健身、乐队、书画、摄影等,进一步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与发展。

三、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式,主要是以行政推动为主,导致一些县(区)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经济底子薄等原因,公共文化设施基础仍然薄弱。如安顺市现在还有3个县(区)无图书馆、2个县(区)无文化馆,18个乡镇有人无站,18个乡镇无免费开放经费。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建设面积基本不足,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狭小,设施陈旧简陋,多数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

(三)文化人才匮乏,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近年来,安顺市文化人才有一定的发展,但基层文化人才仍然相当匮乏,一是基层文化专业人才缺乏。二是基层文化工作者身兼多职。三是村(社区)爱好文化活动者多,但缺少文艺专业人才和文化活动带头人、组织者。安顺市的文化队伍建设结构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隊伍发展速度也有较大差别。一方面,有些类型的队伍数量很少。另一方面,大部分业余队伍都是由中老年人组成,而青少年队伍比重相对过低,因此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四)基层文化阵地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存在重建设、轻服务的不良现象。一是市、县(区)图书馆得藏书量过少、图书更新过慢。二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后因设施不全、缺乏活动组织者或缺少经费等原因,有效利用率不高。三是由于农村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已外出务工,留守的农村群众基本上以儿童、老人为主,导致已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乡镇基层服务点、村级基层服务点的使用率普遍不高。四是乡镇综合文化站时有被借占现象,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四、推进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是支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对未建成或未达标的市、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进行新建或改扩建。二是支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村村覆盖。三是支持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四是扶持地方文艺院团发展,扶持地方文艺走出去,甚至出国交流。五是帮助培训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培养一批长期活跃在基层、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优秀群众文化团队。

篇8:红麒麟热点精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在刚刚过去的4月,全国仅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就发生6起,造成近百人死亡。而从去年醉驾入刑之后,全国酒驾、醉驾降幅均超过四成,收效明显。频发的其他类型的重大交通事故和显著下降的酒驾事故启示,我们需要以打击酒驾的决心和力度,来治理当前交通事故所显露出的种种问题。

4月30日,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18人死亡6人受伤。在这起事故中,肇事车辆不仅超载,还驶入对方车道,逆行时与一辆大货车相撞。这样的事故并非只有一起。事实上,除了超载、逆行,在近期发生的多起重大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还存在超速、疲劳驾驶、非法改装车辆,甚至“毒驾”、无证驾驶的情况。危险驾驶、违规操作像过去频发的酒驾事故一样,最终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就在一系列交通事故接连发生之时,来自公安部的一组数字显得格外醒目:醉驾入刑一年之后,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酒后驾驶同比下降41.7%,其中醉酒驾驶同比下降44.1%。去年醉驾入刑后到年底,因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2.3%。可见,有法律条文可依,有监管部门的严格执法,酒驾事故这曾高居不下的马路杀手也能被有效遏制。

【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基础仍然薄弱,一些驾驶人安全和法制意识淡薄,超速、疲劳驾驶、逆行、违法超车„„这些国家三令五申明令禁止和打击防范的因素,最终还是成为一起起车祸的祸首。因此,需要我们以打击酒驾的决心和力度,对其他明令禁止的行为在法制层面上加大打击力度,并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除了立法工作要完善,执法工作也要加强。针对道路交通运输非法违法行为,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尤其要严厉打击客货运输车辆驾驶人超速、超载、超员、疲劳驾驶,打击无证驾驶、驾驶证与所驾车型不符、无从业资格证驾驶运输车辆,客运车辆不按规定线路行驶,旅游包车未取得包车证或持空白包车证运营等非法违法行为。

篇9:浅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政策;博物馆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因此,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让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常态,才能让公共文化真正促进我们社会的健康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1、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立。一是加强基础性文化设施建设。城乡各地建设和改扩建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中心等基础文化设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形成。二是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取得丰硕成果。三是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全面开展。2012年年底之前各级美术馆将全部免费,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2、公共文化产品取得丰硕成果。近几年来,文艺界不断对文化体制进行改革,对创作体制进行了完善,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江苏“幸福蓝海”作为文化产业的名牌企业以品牌闯市场,打造出《建党伟业》《建国大业》《让子弹飞》《中国远征军》等风靡全国的影视剧。《江苏手机报》作为江苏手机版的品牌,拥有各类订阅用户已达220万,用户规模不仅在江苏省内名列第一,在全国省级党报集团创办的手机媒体中也名列前茅。广东精品力作不断,产生了诸如电视剧《亮剑》《潜伏》,音乐剧《蝶》《爱上邓丽君》,流行歌曲《一万个理由》《月亮之上》,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安徽推出了电视剧《三国》、电影《第一书记》、动画片《黑脸大包公》、话剧《万事根本》等一大批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又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3、公共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多年来,文化部坚持重大活动组织与长效机制建设并重,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以“群星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龙头推出一批优秀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品牌。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

1、创建文化体制,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在体制的作用下才能更完善。因此,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同时,不断完善公益性设施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创立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文化项目,推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并在政策上对这些品牌进行鼓励,促使这些文化产业品牌不断发展,带动全民文化水平的发展。所以,应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明确政府责任,统筹规划协调布局。政府要以全面性、战略性的眼光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并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一起部署,共同实施。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在政策上给予鼓励,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认真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并积极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务必将政府的职能从发展文化转移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来。要以现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实现对公共文化权益的保障、满足人民群众的基础文化知识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并以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出发点,兼顾城乡、地区差异因素,合理安排,统筹规划,促使其协调发展,形成高效、实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3、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和供给。要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风向标,对市场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进行引导,筛选精品文艺作品,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质量。同时,要积极利用各方面力量,对文化作品进行创作生产以及供给。增强服务意识,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建设切实可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人民群众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一切需求。努力使人民群众喜欢文化,进而参与文化,最后创造文化。

4、切实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构建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点是促使基层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建设多功能、全方位,集党员教育、宣传文化、科学普及、体育健身、普法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4]并始终坚持建管共用,提高服务职能,最大化发挥综合效益。并不断丰富基层文化,将高素质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环节,深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同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三、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是当今社会惠及全民的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重要文化事业。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造福全社会的一项重大工程,这项伟大工程需要政府、文化部门、企业,乃至全社会人民的共同配合来完成。作为惠及全民的文化事业,只有通过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通力协作,才能发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严隽琪.推进“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民主,2015(11).

[2] 耿达,傅才武.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检视与政策建议[J].湖湘论坛,2016(1).

[3] 高淑莲,刘孝文,史瑞军.面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资源整合研究[J].文化学刊,2016(1).

[4] 李南.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5] 路海玲.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基层人民群众精神生活[J].当代图书馆,2015(04).

篇10:浅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含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引导性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应面向社会大众和基层,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混合主体。建立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的法律政策支持体系和监管体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电台、电视台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重点文化设施,完善大中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在巩固现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在中西部及其他老少边穷等地广人稀地区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2)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工程。一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二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三是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文化自觉”和政府主导意识,没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文化建设纳入“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没有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政府基本职责牢牢抓在手里,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

经费投入力度不够。由于一直以来对政府保障公共文化利益的职能认识不够清晰,多年来基本上只保证文化部门基本的人头经费,业务经费和文化设施经费严重不足,在基层单位业务经费基本为零,因此造成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导致公共文化阵地缺乏。

现有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够。一是质量不高,虽然搞了上千场文化活动和项目,但精致度不够、形式单调、内容单一、手段落后,对群众缺乏吸引力。在送电影进社区上老片多、新片少。二是供给与需求错位,不知道也不管群众需要什么,领导拍板替群众决定文化需求的情况普遍存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诉求目标错位、需求结构不对称现象仍然明显。三是供给失衡,在外来流动人口中享受均等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还做得不够。

队伍建设不健全。街道(乡镇)文化站、社区(村)文化室没有编制,身兼数职、专干不专用的问题比较普遍。加之待遇偏低,职称晋升机会少,无法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人员流动频繁。现有的大部分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比例低、人员老化,干部业务技能不强,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问题的破解思路

1、建立科学规划管理体制,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必须与城市化建设目标相一致,要针对农村的管理体制不断地发展创新,重点是构建公共文化体系的基础,明确公共文化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合理规划建设模式,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地科学规划管理。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真正地服务于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参与欣赏文化活动的水平,缩小城乡文化差别。

2、多渠道筹措资金,补充财政投入的不足。在国家大力投入资金的前提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搭建基本完成,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等硬件设施基本达标,但内部的软件设施还需要大量的投入,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广开渠道,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同时各级财政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有计划地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

3、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只有建立高素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发挥其服务作用、传播作用,才是繁荣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保障。可以采取多渠道人才培养的模式,招收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活跃文化生活的作用,把优秀民间艺人送入专业文化队伍或高校进行业务培训,努力塑造一支乡村自办文化精英队伍,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做补充,充足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是有效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提保障。

4、创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打造出文化特色平台。第一,举办各种讲座,为农民发财致富提供充足的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自觉参加各种培训班,培养文艺骨干,让农民群众掌握各项基本技能,促使其主动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第二,组织完善“三下乡”公益活动。要遴选带有地方特色反映农村农民生活现实的具有知识教育意义的农民大众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文化节目到农村巡回汇演。支持农民开展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应该动员和鼓励文化单位和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投身到文化下乡的行列,组织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和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深入农村开展综合性的文化活动。

四、结语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推进政府自身职能转变、深化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人才战略、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农村公共文化服队伍。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 董慧.河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13,(25):17-17,150.

[2] 黄前进.浅谈如何加快我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魅力中国,2013,(29):28-28.

[3] 杨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

[4] 王雪梅.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公共服务合作管理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

[5] 张云峰.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

[6] 刘翠.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7] 裴新民,张友腾.由新疆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实践浅谈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研究[J].农机市场,2010,10:55-58.

上一篇:有关走向共和电视剧的个人观后感下一篇:以竞争为话题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