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小学消防志愿者活动实施方案

2024-04-29

刘庄小学消防志愿者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

篇1:刘庄小学消防志愿者活动实施方案

刘庄小学消防志愿者活动实施方案

2015/5/21

刘庄小学消防志愿者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消防工作之中,确保我市火灾形势持续平稳,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刘庄小学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系列消防志愿者查宣传活动。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结合刘庄小学工作目标的总体要求,按照“自愿参与、人人能为、人人可为”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消防志愿活动原则,以“人人参与 全民消防”为主题,发动组织志愿者和广大群众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消防工作,强化社会消防宣传,切实发现和消除身边火灾隐患,有效实施火灾防控群防群治,引导广大社会力量关注消防安全、参与消防工作,增强消防安全素质,最大限度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共同维护我市火灾形势持续平稳。

二、组织领导

刘庄小学*成立消防志愿者宣传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孙建党

副组长:刘莉国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三、活动重点

消防志愿者宣传活动的重点有:

(一)对社会单位,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消防知识,逐步将消防知识深入人心;

(二)对学校,重点发动师生成为消防志愿者,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活动,自发定期开展消防主题课、主题班会等活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电用火习惯,关注消防,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

(三)对社区、家庭,结合“平安家庭”示范点与“社区平安使者”计划,将零散的社区消防宣传员纳入消防志愿者活动计划之中,充分发挥其基层骨干宣传力量,深入社区、家庭,全面覆盖,强化家庭防火常识的宣传;

(四)对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重点围绕居民楼、出租屋和小旅馆、小餐馆、小商店、小网吧、小歌舞娱乐厅等场所强化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及消防知识的普及,并对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是否完整好用,有无违章用火用电、违规设置员工宿舍等进行查改;

四、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各消防大队要按照本方案,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通过联席会、动员会等形式进行部署,广泛动员消防志愿者积极投入消防宣传活动之中。

(二)宣传活动阶段。

消防大队要积极发动消防志愿者和广大群众开展以“人人参与 全民消防”为主题的系列消防宣传活动。同时要发动消防志愿者积极参加本单位、本辖区的防火安全检查和火灾隐患治理,协助公安消防机构纠正消防违章行为,为预防和治理火灾隐患出谋划策,做好重点部位检查看护及日常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宣传等工作。

(三)总结表彰阶段。

消防志愿者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工作突出的消防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进行表彰奖励。

五、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壮大消防志愿者队伍。如多种形式消防队员、消防协理(管)员等社会力量参加消防志愿活动,进一步加大消防安全群防群治工作力量。

(二)建立网格化隐患查改机制。将消防志愿服务纳入日常工作内容,将消防志愿者力量覆盖到每个网格;对确属自身无力整改的火灾隐患,应当积极向组织者及有关单位反映,或者直接拨打公安消防机构火灾隐患举报热线119进行举报。

(三)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消防志愿者在宣传活动中,提示场所火灾危险性和疏散逃生路线等注意事项,帮助周围人员掌握消防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消防安全能力;开展针对性消防宣传教育。

篇2:刘庄小学消防志愿者活动实施方案

为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根据费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及学校 2016年安全教育工作的安排,共同携手,保障我校学生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积极营造“消除火灾隐患、共建平安社区”的浓厚氛围,切实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常识,全面提高在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消防安全环境。学校定于11月9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具体活动内容见活动方案,望各校接到通知后,认真组织进行,及时收集材料整理后上传安全群。

刘庄小学安全办

11月4日

2016年刘庄小学关于11.9消防日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根据费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及学校 2016年安全教育工作的安排,共同携手,保障我校学生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积极营造“消除火灾隐患、共建平安社区”的浓厚氛围,切实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常识,全面提高在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消防安全环境。

二、消防日领导组织机构

组长:全金合

副组长:张金山沈敬峰孙成长

组员:侯庆明李慧王洪来王金峰 孙传芝

杨晔刘敬生

三、活动主题

“消除火灾隐患、共建平安社区”

学校各班要围绕主题,切中要害,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掀起“119消防日”活动的高潮,提升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四、活动内容安排

1.11月7日上午,进行“消除在你身边的火灾隐患”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活动,召开创安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学习上级通知精神,确定学校“11·9消防日”活动方案和“11·9消防日”师生疏散演练活动方案。

2.11月7日下午,召开全体教师例会,学习上级通知精神,解读学校“11·9消防日”活动方案和“11·9消防日”师生疏散演练活动方案。

3.营造好宣传气氛。利用安全宣传栏出版一期有关消防知识的专栏;利用广播站向全校师生宣布“119”消防日活动内容及要求,宣传消防安全知识,通过绕口令,小知识等,提醒学生怎样保护自己,人人争当消防安全小卫士,利用校讯通发送消防知识短信,扩大宣传面,提高学生家长的消防意识和能力。

4.举行一次“国旗下讲话”。全面动员,全员参与,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在星期一(11月7日)召开全校消防安全动员大会,利用大课间操时间,举行以“认识火灾学会逃生”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师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积极营造浓厚的消防知识宣传教育氛围。

5.每班利用班队会开展“消防安全远离火灾”主题队会。各班开展以“消防安全,远离火灾”为主题班会活动,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学生消防安全自救的能力和应急能力。

6.各班出一期以“认识火灾、学会逃生”为主题的黑板报,对全体师生宣传消防自救知识。

7.举行一次“消防知识竞赛”。为了把教育落到实处,将继续举行“消防知识竞赛”,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同学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最终知道那些是安全的行为,哪些是不安全的行为,不做危险的事情,学会保护自己。8.举行一次手抄报比赛。

9.观看重大火灾案例视频。(安全群下载)学生写体会。

9.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各室、走廊灭火器是否具备和完善,安全疏散标志是否完好。门窗开关是否方便;锁的灵敏度等),发现隐患,马上整改;完善学校安全工作体系,不断加强学校安全防范意识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消除学校内部各种设施的安全隐患,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10.举行一次全校性火灾疏散演练。11月9日(周三),组织全体师生进行火灾疏散演练活动。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充分认识开展“119”消防日宣传周活动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本次“11·9消防日”消防宣传活动。

2.加强督促,及时上报。要以本次“119”消防日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全员发动,多策并举,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大张旗鼓地开展好各项消防宣传活动。要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层层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学校要在“119”消防日宣传周活动结束后将活动总结及相关图片及时上报安全办,并将材料整理归档。

篇3:刘庄小学消防志愿者活动实施方案

一、志愿服务工作的区域推进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和志愿服务的发源地,在奥运会的筹办和召开过程中采取了活动载体、区域推动的有效策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08年奥运会之后,北京市决定把志愿服务作为奥运的精神遗产,在全市范围内(尤其是中小学)广泛推广。

(一)志愿服务工作区域推进的政策支持

为推动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教育部于2009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北京市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奥运精神,建立和完善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意见》。

为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使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常态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0年组织专家编写了北京市《中小学志愿服务手册》系列教材,其中小学手册名为《学做志愿者》,中学手册名为《践行志愿者》。教材图文并茂地向中小学生介绍了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基本含义,并用学生身边的典型讲述了志愿服务事迹,还推荐了适合学生参加的志愿服务的具体内容,旨在倡导中小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服务社会的各项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社会参与意识。

2010年末,北京市中小学志愿服务推广工作开始在西城区和昌平区进行全区性实验,在东城、海淀、丰台、石景山、密云、大兴的部分实验学校开展区域性实验。实验主要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依托,结合《手册》内容进行志愿服务精神教育;课外结合学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实践,通过实验摸索出一套区域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模式。至此,北京市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和活动的序幕正式拉开。

教育部和北京市有关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志愿服务手册》为区域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专业保证。

(二)志愿服务工作区域推进的实验研究

根据北京市教委和教科院的统一部署,北京市西城区于2011年1月成立了“建立中小学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实验研究”课题组,采取行政推动和科研引领相结合的工作策略。西城区教委副主任赵蓬欣任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领导工作;西城教育研修学院德育心理部主任侯玮和西城区教工委团委书记魏锴为执行组长,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的过程性领导和大型活动的设计组织;中教一科科长张洁、小教一科科长梁勇、中教二科科长李蕾、小教二科科长芦乃静为副组长,分别协调南北区域的中小学实验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

西城区在广泛调研和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确定由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北京市一五九中学等10所中学和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小学、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第一小学和北京市西城区半步桥小学等15所小学作为实验学校参与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持续半年时间。2011年1~2月为研究部署阶段,3~6月为课题实施实验阶段,7~9月为课题总结结题阶段。

(三)志愿服务工作区域推进的实验成果

在志愿服务工作区域推进实验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把《志愿服务手册》的使用作为切入点,二是致力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第三是坚持课题研究和实践行动的有机结合。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余所实验学校的实施方案、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收获体会被北京市教科院出版的成果集收录,7所实验学校总结出志愿服务校本实施的成功经验。

2011年5月,西城区组织召开全区德育干部和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会议,推广交流实验学校的经验。北师大附中姚茜老师《普及、持久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北师大二附中陈颖老师《“八大机制”确保志愿服务有效落实》、北京市第十五中学范苑老师《以课程化助推志愿服务,落实公民教育》、北京市实验二小何建雯老师《小学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整体设计与思考》、西城广外一小李颢老师《“立体式志愿服务”设计与实施》、北京小学邓学军老师《知行合一的志愿服务运行模式初探》和西城半步桥小学李林的《“阶梯式志愿服务”设计与实施》等专题发言给与会者很大的启发。目前,西城区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已经在各中小学扎实展开,形成燎原之势。

在实验过程中,西城区还将专门致力于志愿服务研究和推广的“小天使行动基金会”引入到课题研究,他们不仅为课题研究提供专业指导,还为实验学校的项目推动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志愿服务教师指导手册》就是他们奉献给课题组的一份丰厚的礼物。

二、志愿服务工作的校本实施

学校是开展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单位和主阵地,志愿服务的区域推进必须依靠各中小学的校本实施。以下是我们经过实验研究和经验总结形成的志愿服务校本实施的成功策略。

(一)形成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由学生处和团委共同负责,他们一直致力于科学有效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的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师大二附模式”。该模式由相互衔接的组织运行机制、项目发布、培训认证、学分认定、评价激励、宣传推广、支持保障、团队建设八大机制协同构成。

组织运行机制。学校逐步建立起校团委指导、志愿者协会统筹、各部门分工负责、各服务队建设落实的组织体系和完善的组织运行机制,实现志愿服务组织的科学高效运转。

项目发布机制。在每学年初,由校团委、志愿者协会向全校学生进行动员工作,发布新一轮志愿服务项目招募信息(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所需人数等),供全体同学自主选择申报。

培训认证机制。服务项目招募完成之后,由培训部开展志愿服务必备常识、通识技能和特定服务的专项技能志愿者培训,培训合格之后方能注册认证,颁发正式录用通知。

学分认定机制。学校将综合实践模块中10天社区服务必修学分,折合成80学时的志愿服务必修内容。学期末,由学生处、团委根据学生的服务和评价记录,完成对学生的学分认定工作。

评价激励机制。志愿活动与学分挂钩,能够确保志愿服务的基础学时;五四志愿服务活动系列表彰、“质朴杯”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和十佳志愿者评选活动,则更是激发起志愿服务热情,满足了志愿者自我实现的需要,让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更加人本。

宣传推广机制。学校通过《三色草》校刊“真情讲述”志愿服务专栏、学生电子平台中志愿者协会专属页面、校园宣传墙报、校园宣传展板、校园网络新闻等进行广泛宣传。

支持保障机制。每周二下午4-5点是团活动专属时间,由校团委根据共青团工作需要安排相应内容,开展志愿服务团队组建专题团会、志愿服务工作培训、志愿服务项目集中展示和评比等活动。

团队建设机制。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建设的内容包括团队文化理念建设、团队合作凝练等,还特别注重团队成员间和团队间的情感体验和收获心得分享。

(二)打造专业引领的品牌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志愿服务工作运行模式由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分级管理的志愿服务团队、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双线牵动的激励机制、立体开发的基地建设、深度开发的品牌建设六部分构成,形成了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志愿服务活动运行规律的长效机制。

专业引领、深度开发的品牌基地建设是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最大亮点。基地建设是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内容,师大附中采取了校内外结合的立体开发策略,即:校内开发一些固定的志愿服务项目基地,志愿服务从身边实事做起;校外开发多个志愿服务基地,志愿服务深入社区和义工站点。在校内外基地中,北师大附中的志愿者们开展了系列活动:

“让蒲公英撑开精致的小伞,传递我们对打工子弟的深切关怀。”从2007年12月至今,师大附中的志愿者每周日下午都会准时到岗,为蒲公英“种子”们(即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补习功课。学校一位随行的《中学生时事报》小记者曾经在新闻稿中这样写道:“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最牵动人心的莫过于帮助那些和自己同龄而命运却截然不同的蒲公英‘种子’了……处在不同环境的同龄人聚在一起,互相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分享彼此的校园生活。志愿者们纠正‘种子’们普通话或者英语的发音,‘种子’在和志愿者熟了之后,腼腆地教志愿者几句家乡话。在没有暖气的教室里,总会传出阵阵爽朗而温暖的笑声……”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帮助年迈老人穿越生死的轮回。”师大附中志愿者服务队开辟了赴朝阳门医院第二病区临终关怀的活动项目。同学们会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去探望年迈老人,削苹果、倒茶水、读报纸、讲故事……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为老人们带来轻松和快乐。临终关怀活动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爱与爱的传递,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了老人们最后的世界。

“让快乐的花绽放在智障儿童的心上。”启蕊智障康复培训中心里有一些智力残障人员、自闭症和抑郁症患者。在融合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拔河比赛、“吹泡泡”等游戏与孩子们拉近距离,用爱带给他们关怀,用真诚带给他们尊重。一位长期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说:“活动中,附中人的爱心温暖着我,智障孩子感动着我……在他们眼里,世界是如此美丽,而他们的心灵也是如此的纯净。我们呼吁更多的好心人来保护这片纯净,让这个世界因爱变得更美丽。”

“让悠扬的歌声和柔美的舞蹈温暖孤寂老人的心。”2009年至今,志愿者们每隔一周的周日,都会到颐寿轩敬老院与老人们聊天、游戏,天气好的时候还会将老人们推到附近公园晒太阳,接触清新的大自然。2010年重阳节,志愿者们把用“小天使基金”购买的按摩垫送给老人,为他们送上浓浓的节日祝福。学生志愿者在院子里唱着老歌,与老人们联欢,《在那遥远的地方》《我的祖国》《南泥湾》……引得老人们也随之引吭高歌。

“走进自然,让绿色环保理念在附中生根发芽。” 自从世界性环保组织“根与芽”2005年来到了附中,校园里就刮起了一阵绿色的旋风。在这短短的几年中,学校“根与芽”小组组织了校内外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废物减量、回收、再利用”主题环保活动、“爱水好生活”活动……2009年“根与芽”中国气候峰会上,附中“冰上王者”展台吸引了各个年龄的参与者,获得了第四期绿色阳光行动优胜小组和2009年“根与芽”中国峰会项目成就奖的荣誉。

对于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感受和意义,一位志愿者在国旗下演讲时这样说道:“这是一片成熟的紫色天空,有我们的梦,有我们助人为乐的真诚,让快乐的花沿着大地的纹路,静谧地绽放在智障儿童的心上;让蒲公英撑开精致的小伞,为传递我们对打工子弟的关怀而匆匆赶路;让我们帮助年迈老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穿越生死的轮回,守候一路苦涩与甜美,一路空灵与沧桑。”“请让我们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们自己;请让我们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因为有爱,这个世界变得更美丽。”

(三)构建立体多元的服务模式

在学校志愿服务工作中,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一小构建了“立体式志愿服务模式”。广外一小志愿服务的突出特点是定位准确、设计立体、制度规范。

定位准确表现在,学校把小学志愿服务主要定位在家庭和学校,与学校和家庭生活紧密结合,非常符合小学生志愿服务特点。

立体设计表现在,学校设立了校级、班级、家庭、社会等多种志愿服岗位,以服务不同的区域和人群。确立校级志愿服务岗,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启动班级志愿服务岗,打造班级育人特色;确立家庭服务岗,小小志愿者走进生活;寻找社会服务岗,将小志愿者带进社区。

制度规范表现为,建立管理层、指导层、服务层三层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建立以志愿服务手册、服务学习手册、新版学生评价手册为载体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

(四)实现学校文化的有机整合

西城区第二实验小学“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与志愿服务“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非常吻合。因此,他们的志愿服务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寻求与学校文化的有机整合。

在辅导模式上,他们采取了“大手拉小手”和“项目带动”两种辅导模式。学校教师、家长义工、高校学生、高年级学生都伸出大手拉小手,JA(即国际青年成就组织)志愿者服务项目、青基会“小天使在行动”项目、人民大学手拉手项目都成为学生志愿者的培训载体。

在与学校文化整合方面,他们设立了学校“育爱志愿服务基金”,开展了“育爱杯”评选活动,实现了志愿服务与学校“以爱育爱”办学理念的有机融合。

在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过程中,西城区的志愿者们提出了“体验学习”的志愿服务理念,让金融街街道、金融街少年宫、教科文组织、西城区少儿图书馆、西城区科技馆、西长安街邮局、国土资源部、宋庆龄故居等都成为了学生志愿服务和体验学习的场所。

三、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的定位和建议

从世界范围来看,志愿者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支撑,志愿服务精神培养是中小学校神圣的职责。从我国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来看,志愿服务精神是未来公民社会重要的精神内涵之一,是学校道德教育重要和有效的载体,中小学校必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志愿服务精神教育。由于志愿服务工作既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公共事业,又是一项具有內涵深刻、意义重大的专业性工作,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由未成年人构成的独特群体,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和志愿服务工作必须有准确的定位才能有效、持续、广泛地进行。

(一)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定位

中小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其不同于成人志愿者的特点。因此,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必须准确定位,建立不同于社会志愿活动的运行体制、机制。笔者认为,中小学校志愿服务的定位应该基于三点,即:学习重于服务,体验重于认知,未来重于当下。

1.学习重于服务

成人志愿服务的侧重点是服务,是奉献志愿者用自己的时间、经历、专长和爱心,为他人、社区和社会提供服务,构建和谐、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中小学是教育机构和育人组织,培养对象是未成年人,是未来社会的公民、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重点应该是学习,而不是成人意义上的服务;中小学志愿服务应该定位于培养未来的具有奉献精神、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的公民。这样的定位有利于扩展中小学志愿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有利于根据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设计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全面普及和推广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是一种学习。服务他人,成长自己。因此,我们的切入点不仅要考虑社会对志愿者的需求,更要考虑社会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提供的服务和载体。

2. 体验重于认知

志愿服务是一项具有奉献精神和专业精神的事业,志愿者只有深刻领会志愿服务的宗旨、精神,掌握相应的技能,才能自觉地和更好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但是,志愿服务更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活动,因此,志愿服务必须定位于以参与、活动、体验为主,而不是以认知为主。

小学生年龄很小,从理论上讲,应该定位于以认知为主,参与为辅,而不是体验为主,认知为辅;应该定位于学做志愿者,而不是践行志愿者。但是,从实践来看,小学生更应该体验重于认知,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很低,活动和体验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志愿服务都应该以参与志愿活动的体验式学习为主,而不是以学习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为主。只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参与志愿服务体验的途径、形式和内容可以不同,以逐步向成人志愿者靠拢。

3. 未来重于当下

鉴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中小学校的功能定位,应该把中小学志愿服务教育的重心放到未来,而不是当下。这样的定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教育,有利于得到家长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技能水平低、服务能力差,又存在诸如安全、费用等问题,很多学校和教师认为开展志愿服务难度大。其实,如果我们把志愿服务定位于学习、体验,为未来的发展服务,操作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说,西城广安门一小在校内和班级设立了很多简单的志愿服务岗,让小学生自主申报,不仅使志愿服务教育得到很好落实,还改变了学校的管理文化,由过去的看管盯式的被动管理转化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他们还准备建立以家庭志愿服务为核心的小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让小学生在家庭中开展志愿服务,此外,通过家长的引领、陪伴,实现小学生的社区、社会志愿服务,学校承担学生的教育、评价等工作,家长完成帮助孩子体验志愿服务的任务。只要家长意识到志愿服务对孩子未来成长的益处,就一定会大力支持这类活动。

(二)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建议

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需要按照学生身心特点、志愿服务运行规律和学校工作实际来开展。经过我们的研究、实践和思考,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

目前针对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国家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在教育部文件中,普通高中要求学生在高中三年时间内完成10天的社区服务,学生可以获得2个学分。初中和小学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和要求。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学校用志愿服务代替社区服务,这是具有操作性意义的一种变通,应该得到认同。北京市共青团系统对共青团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时间的规定,原来是48小时,现在很多学校把此项要求和社区服务结合,要求所有学生都完成80小时的志愿服务,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整合和变通,值得提倡。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为,北京市的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可以制定区域性教育法规来支持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比如,对小学、初中、高中可以分别提出完成志愿服务的时间要求,把志愿服务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之中,如此可以促进区域性的教育特色和品牌形成。

2.学校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运行模式

中小学校是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单位,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运行模式,才能切实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对于如何在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建立党委领导、德育副校长主管、团委和少先队负责实施的学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尝试(下转第35页)(上接第52页)建立校内志愿服务学分制管理,与志愿服务时间规定相结合,构成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学校还应该建立与学生评价手册、综合素质评价、评优评先等相结合的评价激励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基地、项目和机会;学校志愿服务应主要定位于在体验中进行服务学习和服务教育,以区别于社会性的成人志愿服务。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和德育常规管理结合,和德育主题教育结合,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而不能另起炉灶,成为师生的负担。

在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业,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志愿服务精神是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遗产,志愿服务是中小学道德教育最好的载体。这一认识已经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但是,中小学志愿服务活动区域推动和校本实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为此不懈地努力探索。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北京 100034)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篇4:刘庄小学消防志愿者活动实施方案

2016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三个扶贫日,为开展好教育系统扶贫日活动,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号召全体队员,开展“手拉手,爱心传递远方”少先队活动,活动以中队为单位,以不同形式开展活动。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教育公平,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有效开展“扶贫济困日”和“奉献爱心扶贫助学”系列活动,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目的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使学生关心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的发展,了解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品格,激励学生关注贫困地区、关爱贫困群众、支持扶贫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活动安排

1、各中队召开以“手拉手,爱心传递远方”为主题的队会活动。通过向学生介绍有关我省贫困地区的生活情况以及社会上“献爱心”的具体事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关心、帮助别人的重要性及其重大意义, 鼓励人人争当“奉献爱心小明星”。

2、利用校园广播台和宣传栏来了解我国贫困现状以及贫困山区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传递爱心”,并自觉发扬关爱互助的精神,主动去关心和帮助别人。

3、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代表到本村贫困家庭,探访贫困家庭,体验困难群众疾苦。探望关心贫困学生,广泛开展扶困助学的结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和奉献,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在实践活动后引导学生谈体会、写日记。

4、以中队为单位举办一次“奉献你我爱心”捐献活动,积极倡议广大学生“少举办一次生日会”、“少买一件玩具”、“少吃 一个雪糕”等方法节省零用钱,动员学生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或帮父母劳动时获得的奖励等,用实际行动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篇5:刘庄小学消防志愿者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师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品味。经研究决定,我校将开展2016庆元旦校园书画展。

二、活动主题 树德立志,幸福成长。

三、活动目标

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文明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热爱艺术,勇于创新的勇气。同时促进学校人文发展,全面展示我校幸福教育成果。

四、活动时间

12月29日下午2:00—3:50

五、参展地点(美术室)

六、参赛内容

1.软笔书法:学生自备纸张,笔墨,书体不限。可提前写好。(展示作品)2.要求:

(1)硬笔书法:书法字体为楷书,一、二年级用铅笔书法;

三、四年级用钢笔书法,学校统一纸张统一发放。其中低年级为铅笔字,可以写古诗文、生字、课文等;中年级为钢笔字,可以写古诗词、经典诗文、名人名言等。也可以书写核心价值观24字和新年寄语,(2)绘画作品:学生绘制新年手抄报。

(3)所有教师每人精心准备一幅作品参展。作品书法或绘画,要求最能表现自己艺术水平的作品。

七、本次大赛具体流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6 年 12月12日至2016 年 12 月19日): 作品准备阶段。

(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书法、绘画活动,要求发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达到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的要求。

(2)在班级开展活动的基础上,班级进行优秀作品评选。(3)班级在评选优秀作品基础上,12月19日前,选出作品参加学校比赛。

第二阶段(2016年 12月20日至27日):作品收集评选阶段。(1)学校组织评委对参赛作品量化打分,定等评奖。(2)布置艺术作品展览。

第三阶段(2016年 12 月28日—2017年1月1日):艺术作品展览阶段

(1)各班按规定组织学生有序观展。(2)颁发奖状。

六、活动对象

本届校园书画展活动对象为全体师生,12月26日前组长负责收齐交给辛显才老师。

八、组织机构: 1.组 长:赵海旺 2.副组长:司友胜 3.活动小组成员:各班主任

孙伯镇刘庄小学

上一篇:祝你天天快乐元旦祝福语下一篇:拼音声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