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英才培训心得

2024-05-15

青年英才培训心得(精选10篇)

篇1:青年英才培训心得

青年英才培训学习总结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公司人力资源部主办的青年英才培训班,由于参加党员轮训班学习导致时间冲突,我只参加了后两天的培训,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理论修养上、在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还要继续加强各方面的学习。现在,我将自己在培训班的学习收获和心得体会作如下总结。

此次培训,课程设置合理,课时安排紧凑,授课师傅讲解有深度,内容充实,尤其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讲解过程贴合青年生活工作关心的好多事情,表现出对我们青年的充分尊重,使我感受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学问的博大精深,要想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必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无数次的学习、探索、思考、领悟中提升和积累。

通过对设备检修相关知识的学习,我发现工作中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不断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水平。通过培训,我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欠缺和不足,认识到只有加强培训与学习,才能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并将之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应该不断接受新思维、新举措,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不断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思维应对竞争挑战。

篇2:青年英才培训心得

——学习周慕冰董事长和赵欢行长

对县域青年英才寄语的心得体会

什么是青春?青春,既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话题,又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有时是无限美好的生活滋味,平平淡淡中的一种温馨享受,有时是一份静静的逍遥,有时是一份思念的遐想,有时又是一个甜甜的无边无际的憧憬。于是,诗情画意的梦,天真纯洁的幻想,无忧无虑的日子,就这样自自然然地汇集成一个灿烂的青春。青春,就好像满是贝壳的沙滩,我被这琳琅满目和绚丽缤纷吸引着,偶尔在一个漂亮的贝壳里放进我的梦想,我的梦,藏在贝壳里,漂进大海的怀抱。曾几何时,我们这些带着彩色梦想的莘莘学子们走进大学的校园,在被赋予“本科大学生”之称的青葱岁月里,用自己的青春肆无忌惮的高喊:年轻就是本钱。

2013年,在我的大学生涯结束之后,是缘分,让我进入了农业银行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银行业作为一项特殊的服务行业,给予了我特殊的经历,特殊的磨练。在前台工作的5年来,不仅让我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客户,还让我在工作中不断得到锻炼。作为一线基层员工,我们的精神面貌和服务水平代表了农业银行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5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柜台工作是银行第一形象”的含义,我们的形象直接影响到客户对农行的印象,关系到能否维护住客户,这要求我们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必须切实坚持前台工作的服务宗旨,做到热情周到,耐心细致,为客户办好每一笔业务,急客户所急,为客户着想,让客户满意。然而,工作总会有起起伏伏,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在前台工作,总是避免不了出现差错,也避免不了与客户发生不愉快。对于差错,我总结经验教训,尽最大努力避免再次发生,对于客户的不理解,我努力做到及时沟通,耐心解释,争取客户的谅解。有时候,客户的不理解会让我一天的心情都很低落,我会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不受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有时候,客户的一句“谢谢”,就是对我努力工作的最大回报,就是在那一刻,我收获了这份无声的感动,也就在那一刻,我将这份感动默默地植入心里,在身后美丽葵花的金色光辉里,我的心开始随着这个强大又温暖的集体而跳动。我除了在日常工作中获得知识和业绩之外,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真情与感动,也许我们每一天都在重复的做着一些平常的工作,但是在这些工作中,我们努力为客户带去最贴心的服务,用农行人的热情感动每一位客户。

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对前台业务能力欠缺的严重性,这促使着我不断的学习进步,在苦练业务技术能力的同时,使自己的业务知识更具全面性。热情在,梦想就还在,感谢农行,给我这个宽广的平台,让我能够抓住青春的尾巴,在这个温馨的集体中完成自己的梦想。工作以后,随着环境的改变,我也有了更加成熟的新梦想,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并充实自己,累积工作经验,掌握多种业务技能,用过硬的业务为客户提供服务,用积极的心态完善并改进自己,与同事一起为各项指标的完成而努力,并在几年内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我还有自己的梦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在工作中博出一番事业也不是好的员工。要努力通过各种渠道,争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学习型、思考型、创新型的人才。把创新的热情化为创新的行动,为本行发展做出贡献。坚持“一言一行树农行形象,一心一意为客户服务”的理念,挖掘客户,以客户为中心,用周到、真诚的服务换取客户的信赖,换来客户对农行的好评。

2017年8月17日,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慕冰同志和党委副书记、行长赵欢同志分别寄语县域青年英才,指出:县域英才是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新一代领导力量和建设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的先锋。总行党委高度重视对青年英才的培养,县域青年英才开发工程为有志青年到“三农”金融服务一线建功立业搭建了脱颖而出的平台。在总行党委的殷勤关怀下,我将珍惜韶华,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刻苦磨炼,致力为中国“三农”事业贡献力量,为最广大城乡客户提供优质金融产品与服务,为股东创造持续一流价值回报,为员工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搭建事业发展平台,着力实现与国家、社会、客户、股东以及员工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和谐相处、繁荣共进,为实现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的农行梦不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篇3:青年英才培训心得

一、军队青年科技英才实践培养开发要大胆采取“岗位磨炼”模式

“岗位既是获得真知、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平台,也是基础知识转化为应用知识、学历转化为能力的载体。”青年科技英才所从事的科技创新活动,是一种立足于某个岗位,从事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只有以岗位为平台,在一定时期内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的前提下,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科研创新成果。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来看,“当人对岗位不适应的时候,往往是最有压力和动力的时候;对岗位任职基本适应的时候,往往是成果丰富,最有成就感的时候;而对岗位已经完全适应于岗位‘同化’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懈怠心理,容易吃老本、混日子”。应“改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思路和办法,把他们放到科研和生产一线的重要岗位上培养锻炼,制定鼓励政策引导他们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到最能够发挥作用、有所作为的地方去”。一是强化广大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身岗位实践和基层锻炼的观念意识。通过宣传典型模范、组织交流研讨等思想教育手段,强化献身基层、服务部队的意识,增强奔赴艰苦地区一线地区磨炼才干、增长经历的勇气和信心,让青年科技人才在基层岗位上学真知、干实事。二是强化交流代职制度。定期计划一定量的青年科技人才,到军兵种或其他单位相关学科专业岗位或指挥军官岗位进行交流任职,对做出一定创新成果、考核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予以技术等级升级;拟提拔晋升的青年科技人才,必须要有下级作战部队或基层科研单位的任职经历,且考核成绩优秀;同时,为青年科技人才确定对口的支援挂钩部队,确保他们每年在对口单位择期进行服务保障和科研攻关。三是加大基层岗位的保障力度。通过改善青年科技人才科研实验条件、物质生活条件,提高福利待遇、安排家属就业、子女择校入学等暖心举措,增强岗位吸引力,提升单位凝聚力,为广大青年科技人才排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无杂念、了无牵挂地投身岗位、潜心科研、奋力创新、摘取桂冠。空军装备研究院是科技含量高、青年科技人才数量多的重点科研单位,该院党委始终秉持“岗位磨炼是培养开发青年人才最佳选择”的科学理念,坚持把优秀的青年科技干部放在关键岗位上摔打锻炼,走岗位成才的道路。

二、军队青年科技英才实践培养开发要灵活运用“项目锤炼”模式

真金需要火炼,人才需要锤炼。青年科技英才的培养开发,离不开重大课题、重大项目的反复磨炼。只有敢于给青年科技人才压担子、交任务,通过课题项目的锻炼和培养,才能更好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促进他们的健康快速成长。李源潮强调:“要特别重视让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在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中担当重任,使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成为凝聚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大战场、培养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的大学校、历练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的大熔炉。”实施青年科技英才项目锤炼培养开发,同样要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杜绝一切课题行政干预、项目领导牵头的不良作法,完善科研项目、课题申报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加大科技计划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支持的力度。要建立人才培养与重大项目紧密结合的机制,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对不同类型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同时,把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科技团队建设作为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成为项目立项论证、实施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明确设定但凡有项目就要有青年科技人才参与的硬性要求。

三、军队青年科技英才实践培养开发要深入开展“战场实践”模式

战场是培养历练军事人才的最佳课堂。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通过战争实践所获得的认识、经历和能力,是其他任何途径都不能比拟的。军事人才的成长不能离开战争这一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了战场实践对于军事人才培养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说:“没有一种长时间的经验,要了解和把握整个战争的规律是很困难的。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和平年代,许多国家为了强化军事人才实践经验的积累,实现军人理性与感性认知的有机统一,除了将多岗位轮训予以制度化以外,尤其强调各类军事人才平日的训练与经常性的考核,特别是参与演习训练的重要性。实践证明,通过“战场实践”模式的培养开发,能够使青年科技人才快速而又准确地聚焦创新目标,凭借坚定的创新意志品质、深厚的创新知识储备和卓越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造就大量的切实有效的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佳作迭出。

参考文献

[1]、李胜伟:扎扎实实好成才[N].解放军报, 2003年9月23日, 第7版。

[2]、李源潮:努力造就千百万青年科技英才——在中国青年科技奖20周年暨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N].科技日报, 2008年1月29日, 第1版。

篇4:青年英才培训心得

When we train them, we try to link them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other development agencies that provide funding, because after finishing the training, getting start-up capital is a challenge for them. They need money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because the government cannot provide enough employment for the young people.

In Kampala we’re training 400 young people in ICT and leadership skills. 12 week training per class, and every class with 25 youths.After the training, we hope that they will be able to start something and help their communities. It is mandatory for every youth that takes part in the training to go back to the community, helping with the cleaning, helping the poor, helping the elderly. Also, each class is supposed to identify a project. The class that’s training now, they’ve gone to support a school. It makes them feel that they are part of the community and that they have a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th their communities.

For Arua (north of Uganda): We’re implementing the program with the Arua municipality. Last year we trained over 1000 youths in 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skills. At least over 50% of those trainees have created their own jobs. We try to provide them with key tools .We also give them life skills. They need to be mentored. Some of them we identify good firms where they can go for mentorship, to ensure that at least they can get a good foundation to start.

I’m happy that the government in Uganda has realized that youth they are key stakehold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they have come up with a number of programs to support them. One of the program is called “Skilling Uganda”, because they realize that the unemployment situation in Uganda is attributed to a lack of employable skills. That program gives them access to multisector skills, life skills, and vocational skills.

nlc202309031314

I started with young people in 2006.I think young people have the potential and can be good leaders, they know their problems better than we do, they can always find solutions to their problems, but it would also be good for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development partners to involve them in all their interventions. For young people to feel that a project belongs to them, that they’re part of it, they need to be involved right from the start, from the design of the project.

We know young people are very energetic and can do anything. You talk about riots in the cities, crime, youths selling themselves and actually, that’s because they fail to make good livelihoods and they can’t find alternatives.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government and other development partners take young people as key stakeholders to create change. Young people also have a problem of attitude, sometimes their attitude towards certain opportunities may not be that good.

They disregard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but they don’t realize that many youths that have gone to university don’t have jobs because the government is not able to provide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is being introduced as a concept in secondary school in Uganda. It has becomes a subject up until university.

At the country level we are promoting physical development planning, making sure that the spaces for young people are being identified (recreational center, youth center)... They are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ies. We also try to promote their engagement, let them take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We are trying to train young people to build their own centers.

我在“一站式青年中心”的乌干达坎帕拉和阿鲁亚代表处工作。作为联合国人居署的一分子,我主要协调青年项目的开展。“一站式青年中心”主要围绕6个主题为青年人赋权。例如信息交流技术项目。其中,特别针对创业开展了提升青年技能的服务。乌干达有着很高的失业率,所以国家决定必须授予青年人技能。这也是我们在做的事情,通过与很多组织合作,培训青年人在创业及管理上的技能。

当培训他们时,我们会为其联系金融机构和其它能提供资金的机构。因为培训结束后,启动资金是一个挑战。如果政府不能为这些青年提供足够就业机会,那么他们需要这笔钱来创业。

在坎帕拉,我们为400名青年人培训了ICT和领导技能。每个培训持续12周,每个培训班有25名青年人。培训之后,我们希望他们能开始工作,并回馈社区,这似乎是每个青年的义务。每一个培训班会有一个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是支持一所学校。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并具有社会责任感。

在阿鲁亚,我们正与市政府开展合作。去年,我们对1,000多名青年培训了创业及商业管理技能。其中,至少50%都实现了创业。我们希望提供给一个关键的工具,同时也培训生活的技能,他们需要这些辅导。

我很高兴乌干达政府已经意识到青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为此实施了很多项目支持他们。其中一个项目叫做“技能乌干达”。在他们看来,乌干达的失业问题主要是由于就业技能的缺乏。这个项目让他们能接触到多方面的职业与生活技能。

从2006年起,我就开始从事青年工作。他们有潜力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他们比我们更知道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之法。但是,拥有政府或其它部门的帮助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对于青年人来说,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所从事之事的一部分很重要,他们需要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

青年人拥有无穷的活力,可以做任何事情。或许你会说城市里发生的骚乱、犯罪等事件,但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好的生计,往往别无选择。所以,政府与企业将青年人视为改变现实的关键因素显得非常重要。当然,青年人会有一些态度问题,有时他们对待机遇的态度并不正确。他们忽视职业培训,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不少上过大学的青年人同样因为政府未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而失业。目前,乌干达正在中学阶段中引进创业教育。青年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我们要促进其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中来,开创一片天地。

篇5:中旭英才培训心得

行动不一定有结果,但不行动一定不会有结果!无论你如何思考,无论你思考了什么,也无论你思考的水平有多高,都不可能通过思考获得结果,英才永远只能从行动中获得,不可能通过思考获得。说已经尽力了,或许就是你不愿意行动,不愿意行动,正是因为你缺少了危机感,当你说:“我不能”的时候,实际在说:“我不想”!

不找借口、永不放弃,对自己百分百负责!我们不能够改变环境,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自己;我们每个人改变了自己,我们就可以改变环境!由佳静老师执行培训告诉了我,当你想到抱怨时,请问问自己:我对自己百分百负责任了吗?同样,下次有人在您面前抱怨,你就问他:你百分百负责任了吗?

篇6:中旭英才培训心得体会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日常工作中,自己心中时常抱怨:感觉这个员工太懒惰,那个员工能力差,以至于很多工作没有下分到人,自己大包大揽,结果事情也没有做到位,也没有达到公司领导的要求。听完候老师的讲课后,自己仔细分析,寻找原因。原来问题的根结在于自己的领导力、执行力上。归根结底是没有领导好、建设好自己的团队。所以下一步重点工作目标是自己的团队建设,将自己的团队建设成为具有学习型、创造型、实干型的组织,使其成为瑞特的资产而不是负债。

“员工永远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监督、检查的”以前工作没做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以至于很多制度没有执行下去。现在我认识到,对你所安排的工作如果没有时间去验证、没有价值去考核,是很难达到你所想要的结果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提高自己的监督、检查及考核力度。使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就付了事,完成公事的组织,而是一个由做任务转变为有明确的时间、价值考核的做结果的团队。

通过这次培训国,我也认识到自己知识的闭塞、能力的有限。今后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抱着有回抱的理念去工作、去建设自己的团队。“有心人,天不负”我想我一定能给瑞特公司打造价值的后勤管理团队。

篇7:青年英才培训心得

-2017年初级县域英才培训心得

我们一提到青年,就会联想到朝气蓬勃,富有活力。是的,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被看作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我们一提到梦想,就会联想到明确目标、奋勇前进,不屈不挠,永远充满勇气和毅力。是的,我们就这一群有着梦想的青年人。作为芜湖农行的青年员工,有幸参加这次县域英才培训,我收货颇丰。

一、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时代的发展已使银行业由一个最平稳的行业变成一个变化最为迅速,最富挑战性的行业,学习对于银行业人员来说,比以往任何时侯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当下、金融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业务品种日益丰富,凡是随着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化产品的推出,其配套产品接踵而来,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更是农行紧跟时代脚步的体现。我们不能只简单地学操作规程,更要懂利用这些相关的产品进行综合营销、对客户进行综合服务。

只有学习,开阔视野,才能跟得上业务发展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相关业务技术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金融规章制度、内控制度的学习,使我行的业务在最大限度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得到快速发展。独木不成林,在与同事合作中,我们不仅做好自己份内事,还要帮助其他同事一同干好工作,尤其在业务交流上,理应主动向同事们介绍自己工作中的好方法,提高团队的整体技能。

二、立足本职岗位,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敬业爱岗是我们每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我们有时好高骛远,总埋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多么琐碎,与自己的远大理想简直是天壤之别,然而天下大事无不是由小事堆积而成,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只要理清这个熟悉,我们就应该在工作中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怕苦,不怕累,率先垂范,勇挑重担,爱岗敬业,不计较个人名利,个人得失,无私奉献。

工作中碰到困难,不要气馁推诿,要虚心向老同志请教,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解决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避免重蹈覆辙。做为青年人,我们有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对新业务也有更强的接收能力,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握新业务新技能后要向其他同志讲解,使大家都尽快把握以促进业务的更快发展。

三、树立‘行兴我荣,行衰我耻‘的思想,开拓进取,共筑“农行梦” 做为农行的青年员工,应牢固树立’行兴我荣行衰我耻’的思想,用自己的良好的言行服务塑造农行良好的的形象,打造农行一流的品牌。为了农行健康的发展,我们青年员工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不仅要为客户做好服务,还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做为年轻的一名基层管理人员,我们要组织协调现有的劳动资源,实现劳动最优化,效率最大化,为领导献计献策,时刻以农行的发展为已任,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凝心聚力、奋发向上、共筑“农行梦”。

篇8:青年英才培训心得

青年论坛活动总策划

一、论坛背景

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的演讲中曾经引用黑格尔的一句名言“一个民族要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青年的所为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青年作为最有希望最具潜质的一个群体伴随着全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作为一支生力军在社会文化的舞台上也表现愈加活跃。近两年来,大学生思想活跃但不够成熟这一特点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提供更多机会让青年人认识社会,开拓青年视野,让青年以理性和建设的态度议事论事,福州大学青年英才俱乐部特创办“青年论坛”,本论坛将邀请一些优秀企业家、优秀校友、优秀学生代表出席并发言,这对提高广大同学的知识面,增长实践经验与交际能力,扩大和深入发展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都有着长足的促进作用。考虑到学生最终也要走向社会,也将为学生如何进行素质拓展、适应社会的要求提供有力的指导与帮助,对当代大学生活跃的思想进行合理的疏导。福州大学青年英才俱乐部 【青年论坛】 活动总策划

二、论坛意义

福州大学青年英才俱乐部立足青年实际,创立青年论坛,探讨青年自身成长、中国青年前途命运以及当代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力图为全校学生追求自我发展、寻求思维突破、关注精神家园提供一个探讨问题、交流观点、展示视角的平台。在各抒己见、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活跃的思想进行合理的疏导,就学生如何进行素质拓展、适应社会的要求、思考社会价值提供有力的指导与帮助,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为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

三、论坛宗旨

作为一个非官方、非盈利、定期开展的活动,秉承平等、自由、兼收并蓄的精神,达到融汇信息传播,制造乐趣与辨析事理三大元素于一身的目的,坦诚相见,大胆言论,在谈笑风生的气氛中以个性化的表达,关注时事资讯,传递民间话语,交流自由观点,呈现生活体验,不掩真实性情,分享聊天趣味,使青年论坛成为当代大学生接触世界的最好玩的聚会。

四、论坛理念 用思想的力量改变世界

五、活动时间 每两星期一次 福州大学青年英才俱乐部 【青年论坛】 活动总策划

六:活动地点 暂定素拓406(要求:环境舒适)

七、活动形式:

(一)前期

1.由青年英才俱乐部针对两星期以来的时事,在微博或学校网站上发布新一期主题,并邀请嘉宾;

2.通过邮件的方式通知论坛成员(事先进行报名);

3.根据预约报名,像前15名成员发出确认函(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让每个人都充分表达观点,人数可以再调整)。

(二)现场

1.由主持人就话题进行背景交代;(活跃气氛)2.嘉宾发表简短演讲;(引出观点)

3.每一个人发表自己意见并对上一个人的观点进行点评;(每个人思考)

4.嘉宾进行总结;(新的观点)5.自由讨论;(高潮)

6.话题结束,交流经验。(结尾)

(三)后期

1.每个人针对本期话题写一句话总结,由青年论坛负责编撰记录和发布;

2.掀起网络上更广范围的思考。福州大学青年英才俱乐部 【青年论坛】 活动总策划

八、嘉宾邀请

嘉宾都是与话题有关或者在某一方面有所长的人士,可以是本校、其他高校或是企业界的人士,主要是能带给人更多的正面能量和引导人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九、主题设定 例如:

1、我的青春我做主(关于青春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点滴)

2、拼爹时代(关于现今社会中出现的富二代,官二代种种事件的讨论,树立正确价值观)

3、你的钱包(关于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4、被蚕食的国土?(关于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的讨论,爱国主义教育)

5、大学恋爱 what is love?(关于大学恋爱,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6、考研的是是非非(关于是否要考研,以及如何准备等)„„

篇9:青年英才培训心得

(适用于英才二、三层次)

聘任方:中国海洋大学(简称甲方)

中国海洋大学 学院(简称乙方)受聘方:(简称丙方)证件号码:

甲方聘任丙方为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岗位第 层次人员。为保证丙方顺利开展工作,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实施办法(修订)》(海大人字〔2017〕53号)等有关规定,经各方平等协商,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聘期

甲方聘任丙方的聘期为五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第二条 丙方的工作目标及任务

(工作目标指聘期结束后能够达到的定性目标,工作任务指聘期内围绕目标具体实施的明确、可操作的措施,量化指标体现在工作任务中,目标、措施和任务要三位一体予以耦合;聘期工作目标及任务应以《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实施办法(修订)》(海大人字〔2017〕53号)中的岗位职责为依据,由丙方和乙方共同确定。)

一、丙方工作目标

二、丙方工作任务

1.学科建设(方向建设、团队建设等)

2.科学研究(研究领域、承担项目及层次、取得成果及水平等)

3.教学工作(讲授本科生、研究生基础课和主干课程等)4.人才培养(指导本科生、硕士,协助指导博士、博士后等)

5.国际交流(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具体举措等)

6.其它任务(未列入上述分项的主要且明确的任务)

第三条 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权利

1.根据《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实施办法(修订)》(海大人字〔2017〕53号),以及丙方的工作目标及任务,对丙方按照在职人员进行管理。

2.对丙方聘期内违反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甲方规章制度或存在重大失误给甲方造成不良影响或重大损失,或丙方未能履行岗位职责没有实现工作目标,视情节轻重,对丙方给予扣减或扣除薪酬直至解聘等相应处理。

二、甲方义务

1.依法维护丙方应享有的各项权利。

2.为丙方提供完成本合同规定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相关政策支持。3.为丙方聘期内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人民币 万元,一次性核定,按计划划拨。主要用于满足丙方到甲方工作前三年开展科研工作的必要经费需求。科研启动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按照甲方有关科研启动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注:科研启动经费,英才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理工农医类分别不超过60万元、30万元,人文社科类分别不超过30万元、15万元;丙方需参照《中国海洋大学“筑峰/绿卡”人才工程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海大人字[2005]83号)规定,列出详细的预算。)

4.为丙方提供相应的生活条件和待遇

(1)为丙方聘期内提供协议年薪人民币 万元(税前),薪酬按 月发放(含国家规定的社会医疗、养老各项保险等);

(注:英才第二层次、第三层次年薪分别为30万元、25万元,均为税前人民币。)

(2)为丙方提供人民币 万元(税前)的安家及购房补贴,发放方式有两种:其一,按照工作十年平均每月发放;其二,丙方直接用于购房,可一次性发放总金额的一半,剩余部分按照工作十年平均每月发放。

(注:安家及购房补贴,英才第二层次、第三层次分别为30万元、15万元,均为税前人民币。)

三、乙方权利

1.对丙方进行日常管理,对丙方的目标任务完成、科研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

2.对丙方违反法律法规,或未能履行岗位职责的,可提出扣减或扣除薪酬直至解聘等意见。

四、乙方义务

1.为丙方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实验室、办公室等必要的工作条件。

2.对丙方的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及时帮助丙方解决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

3.协助丙方制定工作目标和任务,组织对丙方进行、中期和期满考核。

五、丙方权利

1.享受甲方提供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待遇。

2.参与制定科研团队成员的工作目标及任务,参与组织科研团队成员考核和聘期考核工作。

六、丙方义务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接受甲方的监督、考核及管理。

2.聘期内全职在岗工作,不在其它单位有实质性工作兼职。全面履行 “青年英才工程”岗位第 层次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并实现工作目标,对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履行必要的保密义务。

3.根据本合同规定的聘期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工作目标和任务,形成工作任务书,报乙方审核和甲方备案。

4.聘期内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均属职务成果,成果归属权属甲方所有,发表的相关论文、著作或申报相关奖励、专利和科研项目等,均须同时署名丙方和甲方,即必须同时署作者及作者单位,第一作者单位只能署“中国海洋大学”或“中国海洋大学 学院”。

5.丙方科研启动经费预算计划须经与乙方商定甲方批准后实施,购置贵重仪器设备须按甲方有关规定组织论证,经费使用须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相关规定执行;丙方如在甲方服务期限满五年但未满十年,应按照安家及购房补贴人民币 万元×(1-已服务月数÷120)计算的差额一次性交回甲方。

6.丙方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需提前三个月向甲方提出申请。第四条 考核

一、考核

乙方负责组织对丙方的考核,按甲方考核有关规定执行。

二、中期考核

聘期第三年结束前,乙方组织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聘期的第三年结束前进行。丙方填写《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岗位中期履职报告》,乙方学术分委员会对丙方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议,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等次。考核优秀或合格者,可继续完成聘期,其中考核优秀且达到“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申报条件者,经甲方学术委员会评议推荐、甲方批准,可聘至“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考核不合格者,解除聘任合同。

三、聘期考核

聘任期满,甲方和乙方组织聘期期满考核。丙方填写《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岗位聘期期满履职报告》。乙方学术分委员会对丙方履职情 况进行考核评议,提出初步考核意见;甲方学术委员会在乙方考核评议基础上进行审议,提出考核和聘任意见。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等次。考核优秀且达到“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规定条件者,经乙方推荐、甲方学术委员会评议、甲方审批,可聘至“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其他情况根据考核结果、丙方个人情况和甲方需要,不再聘任或聘任至其他专业技术岗位。

中期考核或聘期考核优秀且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经乙方推荐、甲方学术委员会评议、甲方审批,可聘至“筑峰人才工程”或“繁荣人才工程”相应层次岗位;聘期考核优秀且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经乙方推荐、甲方学术委员会评议、甲方审批,可聘至“筑峰人才工程”/“繁荣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岗位或“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岗位。

第五条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一、聘期内,丙方如有触犯法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甲方校规校纪,或在申报岗位和考核时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的,甲方可直接解除聘任合同,丙方须交回已享有的全部待遇。

二、各方应严格履行合同规定的各项条款。需要变更合同时,各方应按照有关规定协商处理,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三、聘期结束,聘任合同自动终止。第六条 附则

一、本合同一式四份,甲方两份,乙方、丙方各执一份;本合同于各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二、本合同条款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甲方(盖章)甲方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

乙方(盖章)

乙方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丙方(签字): 6

篇10:青年英才培训心得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二五”科技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为加强我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吸引具有国际视野和高水平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创新人才,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引领能力,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青年英才计划”包括引进海外杰出青年人才(以下简称A类),引进国内优秀青年人才(以下简称B类),引进“青年千人计划”人才(以下简称C类),研究所自筹经费引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以下简称D类)。

第三条 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分类管理”的原则,实行“以岗定薪、绩效激励”的分配机制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

第四条 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青年英才计划”相关政策和人选的确定等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局,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章 岗位设置与入选基本条件 第五条 研究所制定“青年英才计划”岗位设置方案,报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青年英才计划”岗位设置必须与研究所科技目标、学科发展相结合,优先保证院科技创新工程的创新团队建设、重点学科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及重大科研条件平台等对人才的需求。

第六条 岗位职责:

1.正确把握学科动态和发展方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前沿,提出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计划。

2.带领创新团队开展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工作,取得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科研进展和成果;或作为团队骨干成员发表高水平文章(本人为第一作者,中国农科院为第一完成单位)或取得相应水平的其他成果。

3.积极培养青年后备人才,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研究。

第七条 基本条件。候选人须符合以下各项条件: 1.热爱农业科研事业,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2.熟悉本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动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有能力带领团队在本领域开展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

3.全职在岗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身体健康。4.至少两封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信,其中A类候选人必须有一封国外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信。

5.A类候选人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3年及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本学科领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重要核心刊物发表过有影响的论文,或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掌握关键技术等。回国后到我院地处西部地区或偏远地区研究所工作的,海外工作年限可以放宽到2年。

6.B类候选人应具有博士学位,并在国内高校或科研院所担任教授(或研究员)职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下简称“国家杰青”)年龄可放宽到45岁左右。我院地处西部地区或偏远地区研究所的引进人才,条件可适当放宽。

7.D类候选人应是研究所重点发展领域的急需人才,条件参照A类或B类候选人的基本条件把握。

第三章 自主引进与择优支持

第八条 发挥院所两级积极性,采取研究所先行引进,院再择优支持的方式,严格选聘各类“青年英才计划”人才。

1.研究所根据经院里审定的“青年英才计划”岗位设置方案自行组织招聘。原则上,对符合“青年千人计划”申报条件的候选人,研究所应优先推荐其申报“青年千人计划”。

2.候选人通过招聘评审后,到位工作前将备案材料提交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备案。备案材料包括:《中国农业科 学院“青年英才计划”A(B)类候选人备案表》和专家推荐信等相关附件材料。

3.通过备案审核后,研究所应与候选人签订《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A(B)类管理协议》(以下简称《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工作目标、科研经费、研究助手、工作和生活条件等。

4.已备案的候选人应在到岗工作1年后参加院统一组织的择优支持评审,并填报《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A(B)类择优支持申请表》。候选人有2次申请机会,首次申请未通过者,可于1年后再次申请。

评审委员会由至少11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其中院外专家不少于1/2),候选人到场进行现场答辩,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得票超过三分之二)确定择优支持人选。

5.A、B类候选人通过择优支持评审并公示无异议后,报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院里向审定通过者颁发“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证书并提供相应支持。

6.研究所引进的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到位工作后可直接入选C类。研究所需将入选者的《管理协议》报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审核批准后颁发证书并提供相应支持。

7.D类候选人参照A、B类的相关程序招聘。研究所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D类候选人备案表》,经审核后签订《管理协议》;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院对“青年英才计划”入选 者颁发证书。

第四章 支持经费与享受待遇

第九条 支持经费包括研究所先期提供的科研启动经费和院择优支持的科研启动费、仪器设备费、岗位补助和安家费补助等。

第十条 研究所须为A、B、C类候选人提供不少于100万元科研启动费。国家和院专项经费到位后,用人单位不得从中抵扣上述费用。

第十一条 院专项为A、B类入选者提供200万元科研启动费和100万元仪器设备费,为引进的“国家杰青”提供300万元科研启动费和300万元仪器设备费;对研究所获批的“青年千人计划”人才,除了国家提供的支持条件外,院专项再提供100万元科研启动费和200万元仪器设备费。科研启动费和仪器设备费可根据科研工作实际需要适当调整。

第十二条 院里按照100平米住房标准为A、B、C类入选者提供安家费补助(根据用人单位所在城市上一商品房销售均价折算,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或优先安排购买院所自建的政策保障性住房。

第十三条 A、B、C类“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在计划执行4年期间,除享受研究所该岗位正式职工的工资、福利和医疗等待遇外,可再享受10万元/年的岗位补助(引进的“国家杰青”20万元/年)。岗位补助按比例支付,院专项支付60%,其余由研究所和相关课题支付。

第十四条 对于D类入选者,科研启动费、仪器设备费、安家费补助、岗位补助等均由研究所自筹经费解决。

第五章 经费筹集与管理

第十五条 院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保障人才引进中需院支持的经费。

第十六条 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由财政专项资金和自有资金组成。

第十七条 财政专项资金保障科研启动费和仪器设备费。优先纳入研究所中央级科研院所修缮购置专项资金等条件建设专项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科研专项预算。

第十八条 自有资金保障岗位补助和安家费。自有资金由院部、院属各单位出资和社会捐资等筹集。

第十九条 岗位补助按月随工资发放。

第二十条 安家费用于帮助引进人才解决住房问题。第二十一条 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严格按照资金用途使用,不得截留、挪用。

第二十二条 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应符合国家财务管理有关规章制度,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六章 考核评估 第二十三条 “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在计划执行期间须全职在岗工作,不得在其他单位兼职。入选者执行期限一般为4年(从通过院里评审之日算起)。

第二十四条 研究所须对“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科研进展、学术道德、承担科研任务与项目情况及当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等。

第二十五条 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的终期评估。入选者首个聘期结束后参加终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综合表现、科研工作进展、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承担任务与项目、实验室建设情况和发展潜力等。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不合格。

第二十六条 研究所负责组织对入选者终期评估的初评工作,初评后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终期考核评估表》。院统一组织由院、所领导和同行专家组成的考核评估专家组进行综合评估,提出是否合格的意见建议,并提名不超过20%的优秀人选。终期评估结果经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公布。

第二十七条 对终期评估良好及以上等次的入选者,纳入研究所在职职工正常管理,对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入选者,研究所提交情况说明报告及处理意见,院里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取消其“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资格。

第七章 日常管理

第二十八条 对“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的管理,坚持院、所两级负责、以所为主的管理体制。“青年英才计划”的人事和档案关系放在用人单位。院负责对其宏观调控和考核指导,研究所负责日常管理,院有关部门与研究所共同做好各项待遇的落实工作。

第二十九条 研究所根据条件聘任七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提供相应工作条件,并在人员配置、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积极支持引进人才竞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第三十条 对“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院、所要做好其户口调入和家属随迁,协助做好子女入托或上学、配偶就业等工作。

第三十一条 对出现学术不端行为或其他严重违反管理规定的入选者,一经查实,院将取消其“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资格及相关待遇,在全院进行通报,并视情况收回相应专项经费。

第三十二条 因研究所管理不善,导致入选者不能按计划完成任务的,院将追究研究所的管理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引进“千人计划”人才仍按原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人事局负责解释。附件:

1.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

类候选人备案表 2.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

类管理协议(样本)3.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

上一篇:于丹论语心得感悟下一篇:让中学生养成健康人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