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800字

2024-04-17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800字(精选16篇)

篇1:《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800字

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却让我爱上了这本书,依旧记得当我拿到这本“错”书时的神情,原本要买的是另外一本,只因自己的大意让我和《一个人的朝圣》有了奇妙的缘分,从此这本书陪我走了一段奇妙之旅。

刚刚读完《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我的心中升起淡淡的忧伤,雷秋.乔伊斯到底在诉说什么?主人公哈罗德于一个星期二早晨接到一位二十年前的老友奎尼.轩尼斯的一封信,信中说奎尼得了癌症,在贝里克的一个疗养院内,那里属于英国北部苏格兰的地方,而哈罗德此时住在英国南部英格兰的金斯布里奇。

哈罗德给奎尼写了回信,但这信是哈罗德自己送去的,经过与一个加油站女孩的聊天,哈罗德突然想走着去贝里克,因为哈罗德相信只要他走着,奎尼就会活着。因为这样一个信念哈罗德从金斯布里奇步行到了贝里克,历时87天,途行627里。

但我感觉这不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故事,哈罗德此时已经年迈,在途行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磨难,他回忆了自己过往的生活,在其幼年时就离家出走的母亲,酗酒的父亲,十六岁时父亲丢给他一个大衣让他离开家,与儿子戴维深深的隔阂和戴维的离世,与妻子莫琳深深的隔阂,导致之后的分居。

这些回忆都深深的折磨着哈罗德,但在途行的路上这些回忆却常常出此刻他的脑海,在哈罗德离开的这段日子莫琳也想起了以前的生活,为什么就和丈夫走到了这样的地步,莫琳将戴维的离世怪罪到哈罗德头上,说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从来没有给过戴维关爱,之后莫琳翻看了一部相册,看到哈罗德和戴维的合影。

感觉到他们父子以前是尝试过好好沟通的,莫琳也进行了一些自我批判,在哈罗德行走的时间内,他们都直面了这二十年来都不愿应对的内心世界,他们发现都深爱着对方,最终得以化解,莫琳也搬回去和哈罗德一齐住,他们想起了刚认识时的场景,都想起当时认识时的玩笑,他们都笑了。

一个人的朝圣,与其说走在路上,不如说走到心中,应对一些我们不敢应对或不愿应对的心结,只有我们勇敢应对才能打开心结,最终获得理解、获得幸福。

篇2:《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800字

看的时候担心哈罗德坚持不到贝里克就会转身回家,那奎妮怎么办呢?又担心哈罗德的身体受不了,万一生病了倒下了怎么办,奎妮肯定等不了那么长时间的。也担心莫林误会哈罗德和奎妮的关系。还满怀希望的看到戴维的出现……看着也这样担心着,希望着。看着哈罗德把一只脚艰难地放在另一只脚的前面,看着莫林渐渐的回到了自己和哈罗德一同居住的房间,又看见戴维……,看见奎妮……,自己的心情好复杂!

加油站的女孩对哈罗德说:“你一定要有信仰……,如果有信仰,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哈罗德这时候仿佛看见女孩的头顶有一圈光环在闪耀。我也仿佛看见了头顶光环的加油站女孩,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加油站的员工,说出的话却不一般,正因为自己的一些经历,因为自己没有去干,没有干好一件事,所以小女孩就像一位伟大的哲人一样说出了震撼哈罗德的话语。高手在民间,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任何和我们有缘的人都有我们学习的经历和人生。正是有了这个女孩的一番话坚定了哈罗德的心,一定要走到贝里克,去看看奎妮。行动起来了,没有带任何的衣物以及野外行走需要的一切,没有和妻子商量一下,就这样上路了。

上路了,就这样心无旁骛的上路了。每天也会给妻子打个电话,但更多的时候是独处,独处的时候哈罗德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回忆了和妻子相恋相爱生活的点点滴滴,回忆了儿子生前自己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回忆了和奎妮相处时的样子。渐渐的哈罗德看到了自己的心,对儿子自己满怀愧疚,在儿子溺水需要营救的时候自己却还想着先解鞋带再跳进水中,妻子对自己有所怨恨还真是应该,好几次行走的途中仿佛看到戴维,哎,可怜的孩子。其实独处的人不是哈罗德自己,哈罗德的妻子也在独处,也在回忆,自己搬回了和哈罗德的卧室,睡在哈罗德的被子了,呼吸着哈罗德的气味,感受着哈罗德的气息,心中充满了爱恋不舍。看,这就是独处的魅力,当一个人学会独处的时候,内心就变得强大了,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如何去爱,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宽容。有的人也许活一辈子也不知道什么是宽容。哈罗德要不是这一次长途跋涉,哪会有妻子的宽容,他们的生活也许会一直那样下去,互不说话,别别扭扭的过下去。

篇3:一个人的朝圣

哈罗德·弗莱,一个因种种原因“被阉割”的儿子,难以成长为一个父亲,他的种种失败、懦弱、犬儒……这样的人有什么好写?自弗洛伊德以降,文学作品中还缺少这样的形象吗?但是作家以独具深意的目光去关注了这个失败者—一事无成的退休老人—再次成长的努力与困境。这一主题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并不多见。

《一个人的朝圣》中读者面对的人物可能是一个心理治疗师所要面对的“偏执狂”患者:哈罗德·弗莱,六十多岁,在酿酒厂做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退休,默默无闻,“无升迁无朋友,退休时连欢送会也没有”。退休后隐居乡间,不但和妻子谈不上相濡以沫,而且丧子之痛始终笼罩着二人,所以夫妻间疏淡冷漠。本来以为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走完这“无意义”的人生。但二十多年前的同事奎妮因患绝症写信向他告别,这竟然促成了哈罗德的一次偏执的“疯狂之旅”:他独自一人历经八十七天,徒步六百二十七英里去看望奎妮。在旅程中,他始终抱着这样的信念:“我会走过来,而她一定要好好活着”,“只要我一天还在走,她一天就要活着。”哈罗德一个人,甚至没带什么行李,就要纵跨整个英格兰,所以小说的英文名直译为“哈罗德·弗莱不可能的朝圣”(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od Fry)。但他最终成功地见到了临终前的奎妮,这是他第一次找到了“存在感”。不仅如此,他在旅途之中,还遇到了很像死去儿子的年轻人,因此象征性地“修复”了父子关系,也回忆起与妻子的爱情,因此夫妻关系也终于“破冰”。名为“朝圣”之旅,意味着哈罗德因此获得了“救赎”。与半个世纪前的凯鲁亚克笔下狂暴、愤怒的反叛青年不同,哈罗德以一个老人的执拗“平静”地完成了旅程,找到了自我,而与《在路上》相通的是,这个自我仍然是“绝世独立”,不与世事合流的“另类”。

其实,每一个读者,从翻开书的那一刻起,就加入了哈罗德的旅程,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与哈罗德一路同行,寻找各自的“救赎”之路。救赎这个概念所含的意义也许不必局限于宗教,在个人自我幽暗深长的隧道中何时能够遇上一束光亮,可以照见自己的内心,并开始面对恐惧与真实,进而寻求解答,无疑是救赎在人生中更加丰富的内涵。显然,乔伊斯把有关人物可能的救赎探索放在一种与外界能量交流的信念上,这鲜明地体现在她坚决摒弃常见的封闭自我的心理描写,她在哈罗德的旅程中所用的闪回往昔的处理与人物行进中得到的激励甚至启示息息相关。一方面,蕾秋·乔伊斯试图探索人物对自然的关注与创伤修复的关系,并借生命个体对自然的感悟来表达个体自我意识的状态;另一方面,回到人群的指向也是有所保留的。这两个方面的探索展现了作家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尽管《一个人的朝圣》并非一个俄狄浦斯式的古典悲剧,但它又确乎以精神分析的方式讲述着“无法成长的男人”的故事。在一个六十多岁的成人躯体中,我们能一眼识别出来这是一个始终被遗弃的小男孩,尽管这个小男孩在时间的节点上恋爱、结婚、工作、生子,一步未落后,但他始终被忽视,被遗弃。从断断续续的闪回来看,我们可以将哈罗德的人生情节拼图如下:童年,他的母亲出走,抛弃了哈罗德与他的父亲,这个母亲并未做好为人母的准备(这个家族的基因后来传递给了哈罗德—他从未准备好做一个父亲);哈罗德的父亲,似乎认为正是儿子的出生使妻子出走,因此开始了他自己的堕落,他轮番地将许多“阿姨”带回家,从不避开哈罗德。父亲自暴自弃的行为实际上是告诉儿子哈罗德,他的父亲也是一个被遗弃的人。哈罗德从他的童年开始就背上了他因出生来到这个世界的原罪。“童年时代的结束让他如释重负。虽然他做了所有父亲没有完成的事—找到工作、娶妻生子、赡养家庭、深爱他们,即使只是刚刚做到—但有时他发现早年的沉默其实一直跟着他,进了他们的房子,藏身在地毯下、窗帘后、墙纸内。历史就是历史,你无法逃离你的出身。就算你戴上领带你也不会改变。”男性主体的特征无从建立,对于缺位的父亲的能指无从呼唤,这也许是他最深重的苦难根源。一个被母亲遗弃、被父亲放弃的儿子无法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父亲。他非常努力地想逃离“失败的父亲”的命运,他最不想成为自己父亲那样的男人,所以他努力工作,养家糊口,承担责任。但哈罗德的儿子戴维却自杀了。作为哈罗德唯一的孩子,戴维读完了剑桥大学,但却酗酒吸毒,在一个中产阶级核心家庭的幸福表象之下,是三个互相不能理解的灵魂。正如哈罗德在路途中的反省:“是父亲这个身份成了他最大的考验,也促成了他的失败。”戴维已经看出,哈罗德是个孱弱的父亲,父亲没有能力拯救他,因为他是一个无法拯救自身的失败者。而戴维的绝望在于,他意识到自己是哈罗德第二,他将跟父亲一样,无能为力,如果他结婚生子,将是另外一个失败的父亲。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命运,他选择了结束生命,结束这可怕的接力。从这点来说,他在最终一刻,超越了哈罗德。

海德格尔说过,危机出现在哪里,拯救就出现在哪里。虽然可以持有这样的信念,无路可寻却是一种常态。丧子之痛,并未彻底激活哈罗德。真正促成哈罗德走上自我救赎之路的是奎妮的来信。这再次回到我们前面强调的一点:救赎,完全在父子内部无法完成,而必然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比如自然、比如异性。小说极其鲜明地显示了女性的召唤、指引以及救赎的力量。

首先,有关哈罗德再成长的发动,来自奎妮,过去一位女同事、一位即将离开人世的女性的告别信。女作家把这位女性派来激活哈罗德未走完的人生—这是哈罗德被动出走的起因。他的出走是一次没有预谋的出走,一次不自觉的上路。紧接着,哈罗德在延缓投递信件的路上经过加油站,蕾秋·乔伊斯让加油站女孩担负起指点迷津的天使角色,她告诉哈罗德,人要有信念,你要相信那个人能够好起来。如果你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在哈罗德敬畏地看着这个女孩的时候,他有这样的感觉:“她看上去就像是站在一团光中央,好像太阳转了一个方向,连她的发丝皮肤都明亮清晰起来。”因为女性之光的照耀,这样一场有关这个男人的自我与他人的拯救得以发动起来。其次,再成长的路途中,还是一系列女性人物给予他实在的帮助,她们的形象、气质、内涵以及力量,传递给哈罗德的同时也传递给了读者大众。正如前面分析提到的那个没有孩子的女人以及那位来自斯洛伐克的女医生玛蒂娜,女性的亲和、涵养以及细致的救助,没有这些,这个名叫哈罗德的男人的再成长是难以想象的。第三,女性既是男性成长的毁灭性力量—如哈罗德的母亲以及妻子莫琳的所作所为,而当这些女性以某种方式回归母性的时候,她们再次成为男性再成长中不可缺失的支撑性力量。比如作为妻子的莫琳,在第一章中,我们读到她每晚轻轻关上儿子戴维房间的蓝色窗帘,每天打扫房间,每天这些重复性的动作,让我们看到莫琳早已程式化生活在失去戴维的阴影中。如果说哈罗德是一个失败的父亲的话,莫琳也不是一个成功的母亲。她甚至不知道儿子酗酒吸毒,在儿子遭遇溺水事故的时候,哈罗德假装系鞋带以逃避,她除了挥动双手也同样无所作为。所以戴维之死,使得莫琳也陷入了自我毁灭的深渊。但是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却没能相濡以沫。当她得知哈罗德的疯狂行为之后,“莫琳就这样一个人坐着,坐了许久。直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琥珀色的灯光映入夜空”。她终于明白,“无论和哈罗德在一起的日子有多孤独,没有他的世界只会更加孤独”。她和哈罗德必须在一起,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单独获得救赎。莫琳的冷漠开始消融:她在哈罗德打来的电话中告诉他,她已经从客房搬出来,回到主人房睡了;她在自己的花园中种下二十株小小的豆苗;她甚至赶到路上看望哈罗德并鼓励哈罗德完成他的旅程。最后,她帮助哈罗德面对了奎妮的死亡。这些情节设置,使得作者在叙述复杂与扭曲的家庭关系中给予两性以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书写了两性携手获救的美好期冀。最近刚刚翻译出版的《一个人的朝圣2:奎妮的情歌》,是蕾秋·乔伊斯的第二部小说,虽然她说,这本既不是前传,也不是续书,而是第一部的一个“伴儿”,但奎妮的故事写出来,或许作者的女性意识会得到更有力的体现。

这部打动千万读者的小说,不仅仅在于小说写下的成长、再成长的困境,而且更在于作家对于困境突围的独具特色的探索。无论这一次成长来得有多么晚,这部小说演绎的是一种对成长执著的信念,是对人性努力的瞭望与守候。无论成长的觉悟来得多晚,对于个体的价值与意义都令人感叹与感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为数极少的一部触及老年人的再成长以及心灵救赎的小说,其引发的对老年人的身心问题的关注,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学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篇4:《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800字

应该是个风和日丽的中午,我和同学刚吃过午饭,因为刚考完试而且还挺早的,于是乎为了放松心情我们决定去图书馆溜达溜达。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阅览室锁了门,我们只好望而却步。正要转身离开时,我看到墙壁上贴着一张海报,上面推荐了几本书,我忽然记起这里有一本书我曾几何时留意过,曾几何时我打算要买。为了不再忘记,我拿出手机、快门一按,把它锁定在我手机里,方便日后记起就可以上网买了。

没得进图书馆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当作散步,随便走走。走着走着,我们走近了书店。我喜欢逛书店,因为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精神养料。我常常被耐人寻味的书名以及光怪陆离的封面所吸引。而这次我被一本叫《一个人的朝圣》给吸引过去了。我迅速拿起它,惊讶地看着同学,说:“一个人的朝圣!这里有耶!够巧哦!”同学看到后同样惊讶了起来。惊讶兴奋之余,我突然意识到我没带钱,可是我很想当即就把它带走,于是我试探性地问了问同学有没带钱。同学顺势的摸了摸裤袋,掏出了几张零碎的钞票,数了数还差4块钱!我感到有点无可奈何,想着又得跑一趟了。但是,机智的同学问了问书店阿姨能否微信转账,阿姨犹豫了一下答应了我们。顷刻间,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油然而生!

人生,真是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啊!

开始说说读后感了。

这是一本动人的小说,主人公哈罗德是一个老头,他在收到一封信后决定徒步横跨英格兰,赴寄信人最后一约。读的过程我如同顺着作者的笔尖,随着哈罗德的脚步,一起行走在朝圣的路上。

哈罗德朝圣之路并不顺畅,之所以不顺畅在于路途遥远、身体不给力,更在于他矛盾的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就如卖炭翁一样“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时他认为朝圣之路何其简单,只要把左腿迈到右腿前面,再把右腿迈到左腿前面,如此而已。而有时,他又觉得横跨英格兰像爬一座险峰这么难,连脚下的平地都陡峭了起来。就这样失望又期望、期望又失望。

篇5:《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800字

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

——题记

《一个人的朝圣》讲述了哈罗德在收到好友奎妮罹患癌症写来的告别信后,决定独自踏上一条漫长的朝圣之路。原因很复杂,他想散散心,他的内疚、自责促使他往远方走去,但是,完成这87天、627里路的旅程,他凭借的,是一个最重要的信念:只有他继续走,奎妮就会活下去!

这件事多么不可思议,仅仅是一个信念,支持他走了这么久、这么远。其实,这也是哈罗德做出的一个尝试,他不曾参加过朝圣,但是为了老友,亦为了自己,他决心完成一次伟大的徒步旅程。一开始,他只是简单地想回复一封信然后寄出去,却一步一步,迈向远方。他没有考虑过最终是否能到达,中途会发生什么,需要准备什么。他像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没有顾虑,只因为心中的一分信念,或许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

朝圣途中哈罗德也受过伤,他的脚也打起过水泡,他遇到了一条忠实的小狗、一位加油站的女孩和数不胜数的朝圣者。他没有想过会遇见他们,和他们自然地交流,而他们甚至认识了还不到两分钟。但是他做到了,在一小段时间的惊讶之后,他坦然地接受了。一生一事无成、在酿酒厂里默默辛勤工作的他,成为了世界的焦点!而这,只源于他做出的一次尝试。

在旅途中,哈罗德想了很多,他回忆起很多美好的事物,他尝试着走进自己的内心,哪怕很艰难,哪怕过程很痛苦,他的这次朝圣,目的地是自己的内心,去看奎妮只是一个逃避自己的方式,但在他逃避的过程中,他又找回了自己,他明白了自己,他读懂了自己,并最终战胜了自己。在妻子莫琳来找他时,他对妻子说:“我也想你,莫琳。但是,我这一辈子什么都没有,现在终于尝试了一件事,我一定要走完这趟旅程,奎妮还在等,她对我有信心,你明白吗?”或许这次尝试会让他失去很多,甚至失去家庭,但他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

篇6:《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700字

乔伊斯在《一个人的朝圣》里说道:这世上有许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断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日子久了,生活便显得平淡无奇。当庸俗的生活充满了似乎无尽的往复循环时,也让我们就像哈罗德那样,来一次长远的徒步,走进大自然,在走走停停中,回顾自己的前半生。

一个人无论多老,懂得反思,善于总结,永远不算晚。在路的彼端,在时光的尽头,在人生的末尾,拂去岁月的蒙尘,那些曾经怦然心动的时刻,全力奋斗的峥嵘岁月,那一点一滴的遗憾,求之不得的纠结,正是普通人的渺小与孤独,常能牵引我们内心的温柔。这是一个关自我发现爱的回归,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万物之美的涤荡灵魂的话题。沈从文说:一个人想证明自己的存在,有两种方法,

其一,从事功上由另一人承认而证明;其一从内省上由自己感觉而证明。我用的是第二种方法。我走了一条近于一般有中年人生活内敛以后而走的僻路。寂寞一点,冷落一点,然而同别人一样是“生存”。

我们在原生家庭,所受的教育之下,成为各种各样的复制品。强大的基因遗传给我们相似的品类。现实让我们成为变色龙,毕竟适者生存。但改变物种的往往是最叛逆的那一个。连发出自我真实的呼唤都没有勇气的人,最终成为了沉默木讷的大多数。

弗洛姆说:物质充裕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变得脆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我们企图逃避焦虑,其实就是想逃避自由,逃避自由带给我们的责任和重负。只有认清自己,拥抱真正的自我,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有多少勇气坚持做真实的自己,哪怕四周的人群都向你扔石子吐口水或臭鸡蛋,你会依然微笑着朝前走吗?

为了名利双收,为了体面,为了包装更完美更炫目的外在标签,我们都把真实的自己深深地隐藏起来,甚至于都忘了自己到底是谁,想要什么,要去哪里。不仅如此,我们在变异自我的同时,还一刻不停地在压制和修改自己的家人和孩子:配偶工作要好,年终奖要多,肚子要小,脸蛋要美,身材要挺;孩子学习要好,双商都高,足够懂事,最好永远第一。仿佛只有拥有了这一切,就是最幸福最完美的人生。我们很轻易就去指责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甚至是自己。怨憎会的疲倦,让我们昏昏厌世,狰狞而又无力。

你有多久没有在黎明时分恭候一场绚烂的日出,看沙鸥翔集,听天籁之声?不是世界太喧闹,是我们远离了宁静的内心花园。有没有一片芳草让你涌起对生命的感动,一朵莲花令你对修行动容,一个老友让你对友谊感念,一个陌生人的微笑让你还能联想起善念?日渐衰老的父母,逐渐强大成长的孩子,一直都在努力坚持的伴侣,总是不离不弃的亲友……这一切都是我们活着的理由,是我们修行的动力源。

篇7:一个人的朝圣

赫尔曼·黑塞说过:“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任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自己选择自己走,走向心中属于自己的神圣殿堂。”

那条长长的英国省道上,哈罗德在穿行,他走的正是一条无人走的路。他的样貌因疲惫辛苦而显得苍老,与众人格格不入,但他不顾非议,兀自前行。为了老友圭妮,为了妻子莫琳,也为了自己,87天,627英里,从英国的最西南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这一切,只凭着他的一个信念。他的步履之所以如此坚实而笃定,正缘于心中那份死死坚守的目标,这目标鞭策他在朝圣路上义无反顾。作者蕾秋·乔伊斯塑造了哈罗德这样一个穿越时空隧道旅行的人。我们都需要哈罗德那勇敢而安静的陪伴与激励。

“朝圣”,是个充满神学与宗教色彩的词,但这也正让它具有宗教品格和童话精神,充满生命美学的价值。一个人,之所以那么特立独行,是因为心有坚守,且深谙那份坚守的意义。想起塞林格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那个守林人,或与虫鸟嬉戏,或与大地、清风为伴,他就在那儿,默默地,也习惯了。世俗的纷扰没有动摇他宁静的心。他始终是个守望者。守望是个角度,他便在这个角度上坚守着精神的高度。他的坚守来自于心中对精神高洁的庇护,坦然于物质的清贫,却是出于精神上的高贵与诚实。他要守望的,不仅仅是这块麦田,更是这片精神净土的无瑕。这便是他坚守的意义。

与之类似的,著名文豪福楼拜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自己坚持每天看日出。这是一种对太阳光辉的坚守,对精神明亮的追求。看日出。虽只是一个平凡的习惯,却是对生活态度的坚持。正如前苏联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谈道:“那到了冬天,我就到列宁格勒那儿的芬兰湾去,那里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像这样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更意在保住业已泯灭的童心。于此。“朝圣”的神圣感淋漓尽显。

尽管朝圣的目标不同,但那份坚守的品质却是相同的。而明白了坚守的意义。便会朝理想的更近处进发。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的,是要明白自己真正缺失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想好了,便去坚守,怀揣着目标与理想,向着成功义无反顾地前行。也许一路独行,但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告诉我们:“多少年后。我将回首往事,一片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那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是的,也许独行意味着冒险,但有了坚守,就会通往理想的方向。里尔克也说过:“挺住意味着一切。”是的,坚守,坚定,坚持,要懂得“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在人生的交叉路口,也许没有红绿灯,但有自己的朝圣路,便不会迷失。

走在一个人的朝圣路上,所经之处必会熠熠发光。

点评

篇8:《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800字

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和缺陷。哈罗德从小就缺少父爱和母爱,而最大的不幸则是二十年前儿子自杀,导致二十年来夫妻不和,郁郁寡欢。而在步行途中,哈罗德发现别人都各有各的不幸,自己并不是最不幸的那个。现实生活中确是如此,我们得不到所爱是不幸,得到所爱又失去是不幸。最不幸的是,这世界上没有永恒,所有东西都将失去,包括我们的生命。

二、对于自己的不幸,我们需要反思。对于儿子自杀,二十年来哈罗德一直都在自责,直到在步行途中才反思到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如果,他能在儿子小时能反思到,并改进自己对儿子的态度行为,也许儿子能活得很幸福。如果他能在儿子试图投海后反思到,并改进自己,也许就他儿子就不会自杀。在儿子自杀二十年后,他反思到了,也仍然不晚,至少他知道该如何面对妻子莫琳和即将离世的朋友奎尼。

三、不要沉浸在已经发生的不幸和必然发生的不幸之中。哈罗德由于沉浸在失去儿子的不幸中,打坏了老板的心爱之物,伤害了老板,又间接伤害了朋友奎尼。莫琳沉浸在失去儿子的不幸中,同时伤害了哈罗德与奎尼,也让自己得了心理疾病,并二十年来更加不幸的生活。沉浸在不幸之中会打破自己现有的幸福,只会让自己更加不幸。奎尼得了绝症,她的去世是即将发生不可避免的不幸,哈罗德本来坚信自己的步行看望会让她好起来,如果她好不起来,对哈罗德的打击将是很沉重的。幸运的是哈罗德在步行途中领悟到如何面对不幸,接受了奎尼好不起来这一不幸的现实。

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我们需要关注和珍惜。幸福很简单,简单到就在“你好!”“当然”的对话中。如果我们关注和珍惜,幸福就会很多,如果过我们过于关注不幸,就会把幸福破坏,变得不幸。幸福很脆弱,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会破坏。哈罗德跟风别人嘲笑自己的儿子,就破坏了父子之间的幸福。所以幸福需要珍惜和维系。

篇9: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500字

男主人公哈罗德是一位刚刚退休的酿酒厂销售代表,和妻子的感情日渐平淡。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邻家大叔”,获悉20多年没有联系的朋友奎妮身患绝症即将不久于世,籍着“我要走到贝里克郡,因为奎妮·轩尼斯不能死”这个既不理智又不符合逻辑,似乎完全完全站不住脚的奇怪信念,凭一双破帆布鞋,用了87天一路向北,步行了627英里,穿越整个英国,终于见到好朋友最后一面,了遂心愿,圆满地完成了《一个人的朝圣》。主人公哈罗德沿途上的所思所想,包括他身边亲人、朋友、偶然遇见的人的所思所想,看似匪夷所思,却又让人感觉合情合理。

一路向北,哈罗德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加油站女孩、客店旅人、远足的男人、银发绅士、骑自行车的母亲,还有爱玩游戏,跟随了几天却又跑掉的一只狗。这些路上偶遇的人,听到哈罗德的徒步计划,除了吃惊,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有支持,有反对,还有跟随着走了或长或短的路途,但最后,走着走着,也都走失了。一路向北,哈罗德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人乐施好善,有人趁火打劫,有人钓名沽誉,有人获得开悟,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也总能找到事情背后的合情合理性。一路向北,87天艰辛的徒步,是一次心灵和灵魂的洗涤。在行进的过程中,哈罗德每天都拥有新篇章,又在拥有的同时失去着。回首60多年的漫漫人生路,哈罗德那些喜怒哀乐、那些悲欢离合,那些阴晴圆缺,就像放电影,一段一段地在脑海里重现。而最让哈罗德沉重不堪的心结,也是最放不下的的,是惟一的孩子的去世。随着徒步之旅的完成,身体和信念不断地承受重重考验,过去缠绕在心头,挥之不去的烦恼和怨恨,最终也轻轻的放下,只留下了人生的美好片段。有一首歌里是这么唱:“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这会不会是哈罗德朝圣之旅完成后的感觉呢?

很多年前去藏区,时常看到路上有朝圣的藏民,一直不太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为何不安坐家中,利用空余时间自行修炼开悟?还有印度的苦行僧,追求智慧又何需如此虐待自己?但是,看到哈罗德在行进过程中:“穿过一个又一个人声鼎沸的城镇,走过一条又一条寥落的公路,哈罗德开始明白某些逝去的时刻,仿佛他们刚刚才发生。有时他觉得自己已经脱离现在,陷入了回忆。曾经的场景一次次重现眼前,他成了被迫留下的观众,目睹一个个错误、矛盾,不该做的选择,却无法改变任何事情”。以及哈罗德在向切尔滕纳姆进发,看见远处工厂的屋顶、教堂的轮廓、房子和来往的汽车时,想到“那里有如此多事情在发生,如此多生命在忙碌、受苦,奋斗,全然不知在这座小小的山上,有一个他坐着,静静眺望。又一次,他觉得自己既超然物外,就是眼前世界的一部分,既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不过是个匆匆过客。哈罗德开始明白这也是他旅途的真谛。他既是一个伟大过程的一部分,又不属于这个伟大的事物”。看到这些片段,对藏民们的朝圣,还有印度的苦行僧的行为油然心生理解。毕竟,在熙熙攘攘的凡尘俗世里,人得的眼、耳、鼻、舌、身、意容易被虚妄蒙蔽,只有在身体和心灵经历重重磨炼后,才能得到超凡的感悟。

篇10:《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800字

一路上哈罗德遇到了很多困难,很少走路的他,脚磨出了无数水泡,腿痛的不能动弹,坏天气,挨饿淋雨,甚至累的倒下来。但是他凭着“只要一直向前,就一定能抵达的”这种信念,坚持走了下去。一路上遇到了一些人:巴斯那个穿着裙子、眼睛被人打肿了的男人,给他吃的又让他在折椅上休息的,没有孩子的女人,盯着奎妮的.信看的肿瘤医生,钟爱奥斯汀、对着空气说话的女人,满手疤痕的自行车手母亲,坐火车去看运动鞋男孩的银发绅士,等着永远也不会回来的男朋友的玛蒂娜,从没有离开过南布伦特的女侍应,还有维尔夫、凯特等等,这些孜孜不倦寻找幸福的人,给了他勇气。而奎妮,一个二十年前替他背黑锅、帮助过他,这个哈罗德愧对的朋友,他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机会说,这也许就是他最后能为她做的事。哈罗德的朋友奎妮,也终于是在等到了他的看望之后安静的离开。

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也是他穿越时光的一场内心之旅,哈罗德从小没有到得到父母的关爱,被父母抛弃。而他自己的婚姻也被弄得一团糟,因为不懂得付出爱,对儿子抑郁自杀死亡的无能为力,被妻子怨恨,两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形同陌路的生活了二十年。经过这趟徒步朝圣的旅程,他终于敞开自己伤痕累累的心,和妻子一起正视悲伤的过往,敞开心扉,让生命重新发光。

篇11:《一个人的朝圣》走出心灵迷宫

就这样出发

作者:【英】蕾秋·乔伊斯

定价:32.8元

类型:小说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哈罗德·弗莱,60岁,在酿酒厂干了40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20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这是哈罗德干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600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在旅程中,他看着似曾相识的场景,回忆过去,欣赏他没有注意过的美景,思考自己过去的得失,岁月的变幻,时间的流逝中被忽略的感情。作者用优美的文字、诗意的隐喻带来了振奋和救赎。

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种绝症,至死方休。明白这一点不容易,明白之后又会很绝望。主角哈罗德就是这样一个被绝望俘获的普通人:古板、怯懦、无趣,无特长,永远着装整齐,坐了一辈子的办公室,循规蹈矩老好人,结婚后就未有过像样的旅行。如今拿着菲薄退休金,住在小镇上等死。

哈罗德上路了,前方有两条路。一条是徒步路程,一条是内心之路。路途中,有壮阔优美的风景、不断出场又离开的人物、陌生人的故事,交织着深藏内心的回忆。哈罗德一点点回忆起不能释怀的,不敢触碰的往事——他到底对奎妮做过什么?他们什么关系?他的儿子去了哪里?他和妻子之间的秘密……是怎样的苦楚与隐痛,折磨着他,才如此执著地走上这条通往不可能之路?

老人的回归

从充满新奇与困惑的赤子之心到喧嚣纷乱的中段再回到一个人的安宁,最终放下悲伤与倦意,寻回康复的爱情,整个故事的进行仿佛隐喻着老人的一生。以老年人为主角的经典作品不多,本书算是角度新颖的一部。它关注的不是具体的社会问题或者个体的独特经历,而是提供了完成角色转换的一种方法。

新书速递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作者:蒋方舟

定价:32元

类型:杂文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当哲学家遇上心理医生》

作者:[[英]朱利安·巴吉尼 安东尼娅·麦卡洛

定价:36元

类型:心理学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篇12:《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一个人的朝圣,可能某一天你会因为某件事情,没有原因,也知道不太可能,但是就是想去做,不管是周围的人还是自己的理智都告诉自己,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自己就是想去做,更经常见到的就是年轻人的冲动。在《恋恋日记本》中的男主角在知道女主角已经喜欢上其他人的情况下,还是去修那个房子,那是一个梦想,有那么一个执着的念头,其实自己想想知道修房子和女主角能不能够回来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就是想去做,在这本书中,把整个路途中所有的心理路程也写下来了,虽然最后的结局是没有拯救得癌症的朋友的生命,但是让她安详的死去,最重要的就是整个过程,男主找到了自我,了解了自我,在不断的徒步过程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去想自己的事情,还有他的妻子也在整个过程中,了解到两人之间的真爱,将因为儿子去世而留下的裂痕去掉了。两个人又重新找回了那份丢失的爱情。

人活着,有些事情必须去疯狂的去做一下,让我们自己的人生没有白活。人就这一次,不管是好还是坏都需要我们去看,去想

篇13: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读的时候没感觉,读完才发现既感动又不舍,无法放下这本书,像是一位不想告别的朋友。主人公哈罗德·弗莱,是一位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的六十岁退休老人,他这一生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生活平静,夫妻渐渐疏离,日复一日。一天他收到一封告别信,来自患了癌症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这六百多英里的旅程也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在小说中出现过许多人物,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也都有存在的意义。生活依旧平庸无趣,可是有什么已经悄悄改变。因此连伤痛的回忆也变得可爱。毫无疑问,我被这本书温暖了,不想结束它的陪伴。

“《一个人的朝圣》让我们看见,即使是性格上的弱点也能带来振奋和救赎。”喜欢这句书评,恰到好处。它承认人的脆弱与不堪,却依然有着感动人心的救赎的力量存在,而不说我们应该怎样克服自己的弱点、逃避自己的局限,不用所谓的“勇敢”、“光明”、“讨人喜欢”的一面来武装自己,压抑下不安来博得他人的认可、关注与崇拜。弱点也可以带来光明,阴影也并没有那么不堪。只是一封信、一个决定、不再逃避以及路上的坚持,就有了一场救赎和这个感人的故事。一场朝圣,足以逆转二十年的时光,让主人公重新感受到爱与快乐,也温暖了我们。

就像一贯平庸怯懦的人一样,哈罗德的勇敢没那么的显山露水甚至还带有一丝羞耻的沉重感,像是对逆来顺受的生活既没有勇气或能力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反叛或舍弃,却又不甘其负,偷偷摸摸、安安静静地做着什么祈求转变,希望生活会有所不同。哈罗德选择行走的方式,以自己的力量对生活做着温和的反抗。而鼓舞人心的是,虽然奎妮的死无法避免,但不管是哈罗德还是莫琳,亦或是奎妮、戴维,以及一路上那些形形色色的人,都因为这一场行走有所收获,得到更多。生活也终于不再只是没完没了、日复一日的重复,有新的生机漾开,开出花来,让人欣喜地重新笑出来。

篇14: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这是一个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的故事,由一封好友的来信引发哈罗德决定徒步去看望好友奎妮,在哈罗德的整个行程中,遇见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看到人生百态,回忆痛苦挣扎在亲密关系中的自己,整个前半生的痛苦无助在路上得到释放,哈罗德与妻子多年来疏离的关系也在行程中得到缓和修复,最后哈罗德到达贝里克,看到了好友被病痛折磨的变形的脸,那一刻无论哈罗德还是读者都会顿悟到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好好珍惜身边的人。我一直期待有一个神奇美好的结局,但是在内心我知道信念只是让我们觉得生活有意义,而不能改变一些现实,但是即使改变不了,仍然要坚信,因为在生命的末期能有人坚定地想挽留你,生命就有了意义,有爱的人间才是温暖的。

这本书里来来往往穿梭着很多人物,就像我们每天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时开头美好,结局令人失望,这个时代充满快餐式的友谊,快餐式的朋友,但是只有真正的精神契合,灵魂才能相依。其中印象深刻的是陪伴他很久的一只小狗,有这个小家伙的路上,哈罗德不再孤单,但是这只小狗也在后边被别的人吸引走了。生命有许多不确定和意想不到,虽然痛苦,不舍、依恋但是我们只能学着接受,这是对自己和身边一切事物的慈悲、成全。在这一本书里,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哈罗德、莫林、雷克斯、戴维、奎妮还有路上的行人,只是孤独的形式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仿佛每个人身上都住着一个自己。也许这就所谓的共鸣吧。

这本书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更容易接纳、宽恕别人,但是有时候却不能放过自己和亲密关系里的人。如哈罗德对待那个著名的演员、那个银发的绅士,听到他们不为人知的甚至是不堪的经历时,哈罗德是理解的,不排斥的,可是面对自己在与孩子的关系中的无助时,哈罗德整个一生都在自责,自我否定。

陌生人给的安全感。隐私可以对陌生人说,却不能对熟悉的人说。当你身处痛苦时,人们往往喜欢倾诉,希望得到救赎,但是最终往往会发现痛苦只在被别人消费。这就是人们都渴望被理解却怕被看透。

篇15:《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800字

过去译者总是以“仆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通常忽略了其主体性。现代翻译研究逐渐到认识到翻译过程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译者也得以从原语作者的阴影中解放出来。

2.阐释学运作原理以及与译者主体性的联系

乔治·斯坦纳于1975年发表了著作《巴别塔之后》,运用哲学、语言学、诗学和文学理论阐明理解即翻译。书中第五章里以阐释学为基础,系统地解释了翻译中阐释学的四个具体步骤: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

第一阶段是信任。首先译者选择文本,基于他的兴趣爱好,或者某些政治或者社会原因等。第二阶段是侵入。侵入就是译者認知并理解文本的过程,就像斯坦纳(2001:428)说的“翻译总是片面的”。他认为对翻译的理解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攻击模式。第三阶段是吸收,在侵入之后,会面临两种不同语言的冲突。斯坦纳将原语的吸收分为语意吸收和形式吸收。第四阶段是补偿,译者需要努力去恢复各方面达到平衡状态。斯特纳说“如果译者不做出补偿那么他的翻译是失败的”。

3.从阐释学运作原理分析黄妙玉的《一个人的朝圣》中译本

《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的处女作,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小说共有32章,笔者选择第三章-莫琳与电话为例,从阐释学运作原理来分析译者主体性,并选择黄妙玉的中译本作为翻译版本。

3.1 译者的信任

在第一阶段,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文本的选择上。黄先生就是被这部著作所吸引,并确信这是一部值得他探索内在深意的好作品,他的个人经历和偏好成为他语言转换的动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任”。

3.2译者的侵入

在第二阶段侵入里,译者会努力进入原语作者的视野,传递原语文本的精髓。他的主体性体现在他译文中的措辞、意义确定和修辞表达上。

例1:The rain drove at him in slants.

译文:大片大片的雨迎面打在身上。

黄先生用“迎面”翻译“in slant”,准确地描绘了当时主人公的情景。“in slants” 中文是 “斜着”的意思,但用“迎面”的话更为准确而且也不损害原文本的含义。译者高超的语言能力而做出的灵活的词语选择体现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

Example 2:He dressed without thinking of anything because thinking would only lead to the obvious.

译文:他穿戴停当,脑子完全放空,因为无论想什么,都只会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

译文中“穿戴停当”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它的意思是“穿好了衣服”,译者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现象。Example 3:The landlady insisted he could have a late breakfast,but he declined.

译文:老板娘招呼着叫他吃顿早餐,哈罗德拒绝了。

在译文中,黄先生选用“招呼” 一词,这是在旅店老板热心地请客人吃早饭的常见表达,是灵活变通地采用中国人惯用的表达方式。

3.3译者的吸收

吸收分为语意吸收和形式吸收。鉴于语言差异,译者寻求翻译策略以期在现有的语意场景中在目的语里融入新的元素。黄先生在他的翻译中大量使用四字成语,发挥其主体性。

Example 4:It was just before Queenies disappearance that things had finally ripped open and splintered apart.

译文:就在奎妮消失前夕,一切才终于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这句话原语作者用“things had finally ripped open and splintered apart”展示夫妻之间的无声的紧张气氛,“四分五裂、分崩离析”字面意思是一切都毁灭了,很好地传达出了原语的意图,也易于被中国读者接受。

3.4 译者的补偿

每一种文化都在传统、风俗习惯上互不相同,当译者进攻或者吸收原语文本时可能会打破原语的平衡。在翻译过程中丢失了一些东西是不可避免的译者就需要做出补偿,恢复原语文本和译文之间的平衡。在第三章翻译中没有直接的补偿,一下给出一些间接补偿的例子:

Example 5:There was no bridging gap that lies between two human beings.

译文:两个灵魂之间的裂痕是无法弥补的。

这里译者将“two human beings”缩小到了“two souls”,补充说明是灵魂之间的裂痕无法修补,同时加强了语气。由于中英文语言上的差异,翻译时会导致原语文本部分信息或者情感的丢失,这些不可避免,但是通过补偿可以做出修正。但完美的翻译毕竟是不存在的。

4.总结

我们可以看到阐释学理论对翻译研究和译者主体性研究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译者不受重视,现代阐释学翻译理论综合研究翻译过程,笔者在斯特纳四步阐释学运作理论指导下研究黄妙玉《一个人的朝圣》的中译本中译者的主体性,均体现译者的主体性,其翻译版本为我们借用阐释学原理的运作步骤研究译者主体性做出了巨大贡献,激励着更多的翻译学者继续努力,不断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Munday,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Venuti,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篇16:《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全书从60多岁的退休老人哈罗德收到一份昔日好友奎妮的来信开始讲述。奎妮与哈伦德已经有没有联系,信上奎妮告诉哈罗德自己患上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这封信是专门来和他道别的。看到信的那一刻,哈罗德非常吃惊,往事也随之涌上心头,他觉得应该为奎妮做点什么,为了让奎妮恢复健康或活得更久,他决定从所住的金斯布里奇徒步走到贝里克郡,全程600多公里。哈罗德没有告知妻子莫琳,没有携带生活必需品和徒步所需装备,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裸走”,因为哈罗德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对奎妮的健康有所帮助。在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情况下,哈罗德耗时87天,成功走到了奎妮的疗养院,见到了奎妮最后一面。

刚开始上路,哈罗德非常介意自己的外表和别人的眼光,中间也经历了几次动摇,但因为沿途陌生人、家人的鼓励、肯定而得以坚持,突然有一天,他似乎想明白了,开始享受以地为床以天为被的惬意,并乐意接受别人有限的食物和帮助,同时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徒步的过程,是哈罗德包括他的妻子莫琳的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他们关系的修复过程,更是他们彼此心灵重建的过程。

上一篇:货品调拨管理下一篇:海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