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

2024-05-09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精选6篇)

篇1: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

宿迁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

策分析

姓名:卫栋梁学号:080603234班级:金融(2)班

【论文摘要】纵观我国保险业20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内在需求相比,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也显滞后。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保险市场状况及其走势,对规范中国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分析,以期为我国保险市场发展提供有益的对策。

【关键词】保险市场 发展现状 未来发展 对策分析 发展趋势

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1.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2.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

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3.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

4.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业就以下几个方面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1.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上看

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2.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看

我国在这两方面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而我国2007年的保险深度为2.8%。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日本高达4600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127.7元,约15美元,美国1600美元,人均保费是我国的107倍,日本是我国的307倍。保险深度和

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3.从我国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

保险观念还较差人们对保险在稳定社会经济,维护个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认识不够。主动买保险的个人寥寥无几,整个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百万保险推销大军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保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必须让人们从切身利益上认识其作用。

三、我国保险业发展对策

1.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思路是继续深化保险业的企业改革,继续落实各项改变措施,将改革不断引入深化,鼓励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社会资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保险企业。继续培育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体系,继续培育和发展国际的大型保险集团,允许保险公司根据市场地位和业务发展需要整合内部资源,成为主业突出优势互补的企业集团。完善保险市场的准入机制,增加市场主体,为保险市场注入活力。积极培育再保险市场,支持保险公司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参股设立保险公司,增强我国再保险市场的整体承保能力。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鼓励和促进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创新经营模式,发挥专业经营优势,逐步建立同意、开放、有序竞争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体系。

2.确立保险竞争规制的市场化理念

所谓市场化理念,就是对以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一种信仰、期待和追求。市场化理念应该是保险市场竞争规制基本价值体现。因为:①市场化理念是竞争规制的重要理论基础。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市场竞争规制强调的是通过法律手段来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从经济角度分析,它主要通过对该行为的鼓励、限制或惩罚给竞争者以压力,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虽然这种压力的形成也依赖于直接的行政约束,但更多的或主要的通过市场的力量问接作用于市场主体,在这里,市场仍在资源配

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也是市场规制与市场管制的实质区别所在。②市场化理念是WTO法律制度的灵魂。WTO所架构的是一种以市场为价值取向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应当是完整的、开放的,市场机制是完善的,市场监管是有效的,市场运行是规范的,这就要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须有限度。这是WTO法律制度的一个基本前提。

3.提高监管水平,防范风险

要提高保险业监管水平,加强国际保险监督合作。一是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制度建设,加大对违法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切实保护投保人的利益。二是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和手段,及建立动态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控模式。三是加强与国际保险监督管理协会的合作。继续深入、广泛地学习国际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逐步实现保险业监管的国际化。中国保险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是世界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保险业必将在开放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4.借鉴保险竞争规制的国际经验

保险市场的国际化决定了保险竞争的国际化,这就要求我国应开展和加强保险竞争规制领域的国际合作。WTO要求成员方在制度变革上应能逐渐地接受金融自由化理念。我国应在维护国内保险市场秩序的同时,要大胆地为保险法制的国际化创造条件,为我国保险市场早日真正地融入国际保险市场提供法律保障。

三、我国保险业发展趋势

据瑞士再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库博预测,从2003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中国保险市场年增长率将超过10%。其中,他预测中国寿险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2%,而非寿险业务则在9.6%左右。去年是我国保险市场发展最快的一年,全国保费收入3053.1亿元,增长幅度达到44.7%,其中,财产险增长13.6%,人身险增长59.8%。瑞士再保险公司亚洲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师黄硕辉分析说,尽管去年中国保险市场的增长幅度惊人,但从长期

来看,不可能持续这样高的增长速度。而且,前几年中国寿险保费收入的大幅增长中,很大部分是个别险种特别是有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的热销造成的,而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消费观念的趋于理性,单一险种搅热整个市场的现象将很难再出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在加快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接受外资保险公司资本投入的同时,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或者购买外国保险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购一些外国的保险企业。在险种开拓上,积极发展核能、卫星发射、石油开发等高科技险种,在业务经营上,通过再保险分入分出或国内外公司相互代理等形式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

参考文献

[1]2008年中国保险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中国投资咨询网.[2]张洪涛,郑功成.保险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张妮.中外保险市场营销体制比较[J].中国保险,2006,(10).[4]胡炳志,黄斌.论保险中介与保险公司的关系回归[J].保险研究,2006,(1).[5]刘愈.保险风险管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9).

篇2: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

131K3D8001 陈姝莹 指导教师:陈晓枫

[摘要] 在我国,保险市场处于一个高度发展的上升阶段,但由于发展过速,监管制度存在许多漏洞,监管措施跟不上保险市场的变化,老条例不适应新发展。另外,由于保险市场业务的扩张,需要大量的保险代理人员及机构参与,导致许多不合格的保险代理人员和机构大举进驻保险代理市场,从而引发许多保险市场乱象问题,这些问题无形中直接影响了保险行业在我国人民心中的正面形象,抹杀曲解了保险的真实意义。在买保险的过程中,多数人在保险代理人的花言巧语忽悠下,买了一份并不适合自己的保险,想要通过维权解决问题,结果在维权的过程中,发现维权的路并不好走,绕了一大圈,投诉的问题又被踢回原先买保险的公司协商解决,最后没办法被逼退保损失了不少钱,从而对保险深恶痛绝。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先简单介绍国际保险的发展趋势概况,接着叙述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乱象,最后再重点探讨针对这些乱象的整改建议。

[关键词]保险;发展;乱象;整改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伤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人寿保险中,保险作为一种财务安排的特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人寿保险还具有储蓄和投资的作用,具有理财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机构,保险业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作为现代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力量,在我国还处于迅速发展的上升阶段,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此外,纵观局势,新‘国十条’将有可能于2015年开始得到落实,如年递税率的年金产品广泛推行,农业险、责任险将有更好发展,这些因素均有助缓解中国经济增长减慢对保险业带来的影响。”全球第二大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近日发布报告称,今年中国可能减息,货币政策趋向宽松,但经济增长仍在7%水平,预计2015-2016年中国内地寿险及非寿险的保费年增长率均在15%左右,这一数值高于亚洲新兴市场以及全球平均水平的14%和3%。并优于全球主要市场;2017年,亚洲市场保费收入将领跑全球;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中国目标于2020年实现保险业浸透率达5%,人均保费支出3500元,将推动保险业更加积极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而我国政府也会有更多支持措施,并实施更严格的资本要求以防范风险。经验数据表明,在一国保险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其保险的增长速度一般是GDP增速的2倍以上,因而从现在起到 2037年我国保险增长的年均增长速度至少在12%以上。所以,我国保险业保守估计至少可以保持30年的高增长。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

1.1 顺应老龄化发展趋势,扩大承保范围,推进产品创新

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影响,所带来的“银色商机”给保险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特别是对于保险市场高度成熟的国家来说就更是如此。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类活动领域不断扩大,各种新的风险不断发生。保险从传统的货物运输、船舶、汽车、飞机、房屋、财产、人身等为对象的各种险种,发展到海洋开发、人造卫星、航天飞机、核电站保险等,保险范围不断扩大,在寿险领域,新的风险不断出现,新的保险需求也不断产生,催生了新的保险险种。如:日本的严重慢性疾病保险,英国的“疯牛病保险”由于近几年的恐怖活动频繁,治安问题等因素,还催生了勒索绑架保险。此外,为了增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应对高通胀率带来的利率风险,寿险公司纷纷着手开发储蓄型产品,保险产品的投资理财功能被大大强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各种万能寿险、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总之,随着保险需求的不断,变化,保险险种也在不断创新。1.2 新兴保险市场竞争激烈,兼并活动将显著增加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远未饱和,估计寿险市场将有8%以上的快速增长,非寿险市场也将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受经济快速发展影响,汽车第三者险和医疗保险市场都将有很好的增长表现。特别在亚洲的新兴市场如中国和印度,而据日本有关机构预测,未来发达国家的寿险市场将保持不高于4%的增

长率,发达国家的非寿险保费市场将增长缓慢或零增长,受激烈竞争的影响,部分国家的保费收入甚至会有所下降,这些情况迫使发达国家大举抢夺发展中国家这个新兴的保险市场份额,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在未来的5-10年内,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兼并重组会再度加速,同时,战场将向新兴保险市场转移,并以追求规模效益和跨地区、跨国并购为主要特征。当保险公司数量相对饱和时,出于提升效率和竞争实力需要的兼并重组活动会活跃。另一方面,当今发达地区保险业的扩张往往就是以跨国间企业兼并的方式实现战略转移、进入海外保险市场的,因为这种方式更为快捷。1.3 保险市场更加开放,监管更加严格

在当前各国的保险监管体系中,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经营行为的干预逐渐减少,保险业的市场化机制普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包括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取消保险条款和费率的事情审批制度而代之以事后备案制度,给予保险人更多的产品开发和定价的自主权,以鼓励自由竞争和产品创新;鼓励保险公司采用多元和新型的营销渠道销售产品;放宽保险资金的投资领域等等。另一方面,为更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利益,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行为规制也在不断加强。从世界范围看,尽管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着不同的模式,但受到金融机构相互渗透、金融业务界限逐渐模糊等因素的影响,保险监管部门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紧密,出现了监管体系的整合性显著加强的趋势。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下中国保险市场乱象

在国际保险新兴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下,各保险公司激烈争夺市场份额的背景下,各种销售误导、推销扰民、理赔难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日益增多:在中国,许多人到银行存款,事后发现存单变成了保单;隔三差五接到自称“某某保险公司”的营销来电;发生事故后满心期待保险公司的理赔,得到的却是不断拖延甚至是一纸“拒赔通知书”„„种种乱象,不仅侵害了投保人利益,也损害了保险行业的信誉和健康发展。“最不保险的事就是买保险”已成为大众对保险业的印象。根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数据,在2012年一季度违法违规类投诉中,各类销售违规457个,其中涉及欺诈误导的386个,占寿险公司违法违规类投诉的82.3%,是寿险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最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寿险领域的销售误导和车险领域的理赔难,已成为影响保险行业声誉最大的两块“绊脚石”。2.1 保险代理市场乱象

中国保险业内专家指出,目前保险业以保费规模论英雄的局面未有根本改观,因为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机构极为依赖。而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对保费贡献率虽然在不断上升,但整个渠道占比依旧较小,相当一部分机构处于停业或业务甚微的状态。1000多家代理公司使得这个市场竞争激烈。为了获取高额渠道费用,代理公司不得不绞尽脑汁,做出一些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例如:2013年发生的泛鑫“理财骗局”,泛鑫官网上的信息显示,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自2010年开始主营个人寿险代理业务。目前,其已拥有近千人的保险销售队伍,年度保费规模突破5亿元。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在上海保险中介市场排名第一,并进入全国保险中介市场前十。泛鑫一方面以高回报为诱饵销售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则向保险公司收取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佣金。一般而言,较好的保险中介能获得的首年保费佣金比例也就在80%多,泛鑫向保险公司要求的则超过100%,这些佣金被反过来用以给付客户的“理财收益”,以及购买新保单,继续套取高佣金。然而由于一直发挥销售主渠道作用,保险中介领域一旦出现风险性问题,不仅会影响保险中介市场的稳定运行,还会影响到整个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在各地都经常听到关于储户特别是中老年人到银行存款时被劝说购买“理财产品”的事情。很多人出于传统上对银行的信任,往往没有经过仔细询问就贸然购买,事后才发现是保险产品,而不是自己想要的理财产品,超过10天犹豫期退保的必然会有一笔不少的现金损失。这样的销售模式,无论是银行指定专人销售还是保险公司员工销售,银行保险作为银行的中间业务,利益和产品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加强管理就必然会出现问题。2.2 财险市场乱象

乱象一:大中型财险公司未决赔案存量高 从各财险公司上报的清理数据看,截至2014年9月30日,财产保险积压未决赔案共计1,055.59万件,2

积压未决赔案金额共计1,741.01亿元,14家大中型财险公司共核查积压未决赔案964.22万件,同比增长0.24%。

乱象二:车企内部渠道间相互抢客

随着车险市场竞争加剧,不少财险公司纷纷发展新渠道,例如电销、网销等,另一方面,车险下面还纷纷设有代理渠道、车商渠道,利用车行或者代理机构出单以争取更多的业务。但多渠道齐头并进并没有开拓出更大的业务市场,反而是渠道内“暗自较劲”,相互抢客。“车险市场低迷,竞争日趋白热化,不仅各家公司之间相互抢客,就算同一家公司不同业务渠道也在抢食客户资源,一些业务员会返现或者送小礼品给客户,在电销或者代理渠道购买车险还会获得例如移动充电器、洗车券、头枕等小礼物。“这些所谓的小赠品成本不高,但也给险企本身增加了成本开支。”由此直接导致的就是节节攀升的综合成本率以及贡献率较低的承保利润。” 2.3 电销市场乱象

误导性话术欺骗投保人,对保险内容作虚假宣传。如:2013年,昆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被消费者举报,在该公司被举报的33笔电销渠道保单中,有25笔存在以下情况:以“不需要花钱消费”、“即将停售”等误导性话术欺骗投保人,宣称“所有的保险国家规定必须有一个主险和一个附加险”等对保险法规政策作不实宣传,同时,对保险责任作错误解释、对保单贷款等合同重要内容作虚假宣传。2.4 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乱象

2.4.1 管理人员虚列大量与公司无关费用侵吞公司财产

例:2012年以来,联合经纪虚列与本公司无关的费用79.78万元。其中,在办公费科目虚列67.62万元,在会议费科目虚列12.16万元。二是虚假报销办公费用。2013年5月,联合经纪报销办公费20万元,发票内容为购买纸张、图书,实际并非用于购买发票所列物品。三是虚列咨询费。2012年,联合经纪报销咨询费55万元,实际用于购买字画。四是虚列职工福利费。2012年以来,联合经纪在职工福利费科目列支8.77万元,实际主要用于宴请公司以外的客人。2.4.2 违反财务规定私自冲减手续费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例:2011年11月,阳光产险财务部要求分公司“清理未来确实无需支付的应付手续费”,在未提出清理的真实性要求,也未审查手续费真实性的情况下,授权各地分公司直接在财务系统中手工做账冲减,冲减金额7956.87万元。2012年,为满足手续费实际支出的需要,财务部再次放开财务系统手工记账权限,同意分公司对上述已冲减手续费自行重新入账,重新入账金额6964.43万元,其余992.43万元中,确定无需支付的手续费金额183.94万元,尚未做账务处理的金额808.49万元。以上情况证明,2011年底冲减了有真实业务支付需求的、不应冲减的手续费。上述行为导致财务业务数据不一致,虚增2011年度利润约8000万元(税前),对2011年度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下中国保险市场整改之我见

3.1 改变销售模式,培养民众保险意识

“营销员佣金的确定以展业绩效为基础,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特别是首期佣金高而续期佣金低,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代理人片面追求保费收入,出现销售误导等短期行为,极大地影响了保单质量和客户服务品质。”要改变保险代理市场乱象,首先,寿险公司应该改变以往销售模式,取消“金字塔”销售模式,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业务人才,以员工制的销售模式,保障员工的权利和利益;其次,保险公司应该以社会责任为前提,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做出贡献,当地政府各部门应该给予个方面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协助保险业提升社会形象,改变社会对保险从业人员的看法,提升保险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此外,保险协会更多的要如何做好保险知识的宣传,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铺路,多与当地政府和媒体沟通,把保险的主要功能和保障做好宣传,使全民都有保险意识,知道保险是什么,自己需要什么,让更多的客户有意识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保险产品,而不是由代理人盲目去寻找客户,把客户不需要的产品强加给客户.3.2 监督完善理赔服务,促进车险业务健康发展

保监会应深入研究财险面临的主要问题,会同相关部门提出进一步完善保险制度的建议,同时结合深入综合治理车险“理赔难”工作,督促各保险公司进一步改善、提高交强险及配套商业车险的理赔服务,确保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获得更加及时,全面的救治。此外,应完善中国车险的费率调整机制,要充分考虑各地的风险差异,对车险实行分省定价,在区域内实现风险与价格的匹配,逐步实现总体盈亏平衡。明确各省费率调整的触发条件、调整程序、调整频度、调整主体,让费率调整制度化、具有可操作性。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保险市场特定的历史阶段及其发展现状,科学确定车险经营模式,促进车险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3.3 健全保险投诉渠道,加强与保险消费者互动交流

针对保险电销市场的销售误导以及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险监管机构必须要继续健全完善“信、访、电、网”四位一体的保险消费投诉渠道,尽快设立全国统一的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电话号码,确保投诉电话内容能直接到达监管层,建立有效、快速的处理机制,简化繁杂冗长的受理手续。各保险公司的各级机构必须公布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电话号码,并在营业场所开辟投诉专区,张贴投诉办理须知,公布投诉办理流程和时限。此外,各公司要健全公司网站的投诉功能,建立与消费者的网上互动交流平台,同时建立健全公司总经理接待日制度和疑难案件包案制度,当面听取消费者的诉求和意见。

3.4 加强落实保险公司内部监管机制,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乱象,屡禁不止。究其原因,监管强度不够是重要因素。要想让保险公司在有序健康的环境中发展,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信赖,强有力的监管必不可少。比如直接约谈公司高管,强化高管追究责任;公开点名批评,加大处罚力度。要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纳入保险业改革发展和保险监管工作中,扎实推进保险公司内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鼓励保险公司内部工作人员监督和举报,对有用的举报信息进行相应奖励。另外,推进保监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切实抓好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切实担负起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把预防真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治本上下更大的功夫,坚持关口前移,努力减少滋生腐败现象的因素。惩治也要更加着眼于预防,要充分发挥惩治在治本方面的作用。要把防治腐败工作渗透到经营管理和监管业务中去,渗透到队伍建设中去。产险、寿险、中介等各领域,承保、理赔、资金运用等各环节,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等各方面,都要建立完善制度,解决突出问题,有效预防腐败的发生。

未来,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法制的完善,以及消费者自身保护意识的增强,希冀未来保险行业不再是一而再,再而三让消费者诟病,指责的对象。

篇3:浅析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状,市场主体,费率,综合化

一、中国保险的发展及现状的一些特点

1979年,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随后的十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保险业蓬勃发展,保险业务收入平均每年递增40%以上。近几年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已基本上渡过了初期的粗放阶段,并开始呈现出成熟市场应该有的某些特征。

市场主体不断增加,竞争性市场格局初步形成。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各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新格局。

中介机构发展迅速,保险职工队伍不断扩大。随着各类提供保险服务、咨询、公估机构的增多,保险中介人队伍在不断扩大,通过保险中介机构和经纪人进行保险品种销售的方式已渐成气候。

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初步确立。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保险业发展的自身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保险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不仅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保险企业进行了较为规范的股份制改选,加快国有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进程,而且按照银行、保险、证券分开经营、分别监管的原则,成立了独立的政府保险监管部门——保监会,集中管理全国保险市场。

资金运用渠道逐渐拓宽,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为了有效地解决保险资金运用问题,1998国务院年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后,1999年10月批准了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的方案。

保险创新开始实施。在产品创新方面,针对我国目前证券市场日趋规范,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改革的经济背景,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保险产品。在服务创新方面,有些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提供险种咨询、保单查核等多方位服务。

二、中国保险的趋势

(一) 保险主体多元化。

1985年以前,中国保险市场上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家,到2005年底,我国拥有88家保险公司。根据我国入世承诺,我国未来设立保险公司将不受经济需求测试或许可数量的限制。因此我国未来保险公司的数量将是多元化的。我国借鉴国际保险市场的经验,应该培育多种形式的保险机构,除已有的组织形式外,将在适当的时候设立相互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乃至自保公司。此外,还应设立足够数量的保险中介机构和为保险业服务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级公司等,以多种组织形式的保险机构共存,辅之以为保险服务的相关机构,有利于优势互补,发展业务,繁荣市场。

(二) 保险展业的中介化。

现在保险经营的基本特征是两头在外,展业和理赔主要由保险中介办理,而保险公司的重心则是做好保险投资。在2005年底,我国有保险中介公司为1790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1301家,保险经纪公司269家,保险公估公司220家,另有兼业代理机构12万家,保险营销员达147万人。目前我国保险业务中通过保险代理人展业已经超过70%,未来保险代理人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其展业的比重将会进一步上升;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的业务也将随着保险业务的增加、保险市场的完善和国民保险意识的增强而增加,整个保险业将呈现展业中介化的趋势。

(三) 保险营销方式全面变革。

近几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许多知名的国际保险公司纷纷抓住机遇开始抢占网上市场。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开展网上交易的物质条件。今后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互联网用户将进一步增加,保险公司在网上开展营销将成为我国保险市场新的发展趋势。保险营销的另一个变化趋势是银行营销保险,即通过银行销售保单的方式。保险公司通过和银行合作,利用银行强大的分销网络销售一般的保险,从而达到一举多得的效用。

(四) 保险条款费率的市场化。

由于保险商品和费率是保险营销的重要策略,同时我国保险市场发育的日趋完善,各保险公司已经初步具备制订保险条款和费率的能力;保险条款费率由各保险公司自己根据市场需要制订,有利于避免与保险合同争议处理,有利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解释的法律规定相冲突,坚持公平原则,也有利于提供个性化产品,促进市场竞争。

(五) 市场模式的垄断竞争化。

我国多主体的垄断竞争型市场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而根据入世承诺,我国未来保险公司的巨大数量将是必然事实;而根据保险经营的特点、规模经济和提高民族保险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我国应当具有少量的巨型保险公司占有市场大量份额,从而保险保险市场的稳定。因此,未来将形成一种垄断竞争型市场模式。在该模式下,既有利于促进保险竞争,也有利于保险市场的稳定。

(六) 保险业务扩充服务的综合化。

由于保险竞争的加剧和保险消费需求的综合化,导致保险消费需求的综合化,要求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套餐”或“保险超市”,同时要求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综合化,因此与金融套餐相配套的金融集团也将成为趋势。保险业的综合化经营实际上也是对保险资金多渠道加以运用的过程。世界各大保险公司在加大业务开拓力度的同时,非常注重提高保险资金的运用比例和效益。国际保险市场发展到今天,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承保业务利润往往是零利润,甚至是负利润,各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于运用保险资金而产生的投资收益。

未来几年,将从法律上放宽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范围、比例的限制。允许其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情况和对市场的判断来自主进行投资决策;同时将加快国内资本市场规范化发展的步伐,创造更多的投资空间。

参考文献

[1]、娄树本 王永霞, 未来十年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财经》, 2002

[2]、王绪瑾, 中国保险市场十大趋势, 《汽车与保险》, 2006

篇4: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

保险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国保险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2006年中国保险市场保险密度为55.3美元(保险密度=总保费收入/总人口数量*100%),意思就是全国平均每个人贡献了约380元人民币的保险费。而世界平均保险密度水平为512美元,是中国的9倍多。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大量进入,竞争越来越激烈,保险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存在挑战,我国保险市场必然向着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面对外资走进我国保险市场,我国保险公司要大力拓展自身素质,开拓新的市场。虽然我国保险市场现仍以国有为主,但是外资开始进入保险市场,给我国的保险公司带来的压力不能忽视,同时也能有助于我国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保险市场。

加入WTO后,外资开始进入保险市场,目前全球共有41家外资保险公司获准进入中国市场,2005年财富全球500强的46家保险公司中,已有27家在中国内地设立营业性机构。我国保险公司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必需加强自身素质,这主要通过立法、加强制度创新、加强专业化素质培养、保险产品品格化、提高自身的行业和品牌信誉等实现。

首先,立法有助于规范保险市场行为,使投保人和保险人双方互相信任。我国《保险法》修订时间不长,随着保险业的逐步发展,保险法需要在实践中完善,要谨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像。

其次,加强制度创新和政策监管,可以为保险业发展提供制度保证。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的保险创新尽管有所发展,但还很落后。积极开展保险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推动我国保险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加强专业化素质培养,使保险市场有序化。就专业经营水平而言,尤其是同国际上专业化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险专业经营水平还很低。发达国家在产险与寿险领域内都有专门的公司,如专营火灾险的公司、专营健康险的公司、专营机动车险的公司、专营农业险的公司等等。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我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形成一系列专门的保险分支机构。同时,也要加强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培养。

第四,保险产品品格化,建立行业和品牌信誉,有利于塑造投保者信心。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保险会更加深入人心,企业与居民在逐步提高保险意识的同时,对保险的选择意识也不断增强,投保需求呈多样化和专门化趋势。他们从将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慎重选择保险产品。在这种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而保险产品价格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也将实行市场化。可以预见,名牌产品+合理价格+特色服务将是未来保险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

二、利用加入WTO这个契机,我国保险产品可以走出国门,通过在其他国家建立分公司或者收购别国保险公司拓展在别国保险市场的份额。

目前中国人寿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但还没有哪个公司在国外开设分公司。保险资本走向国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国保监会2007年7月25日发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放宽保险公司投资海外市场限制条件,允许其运用自有外汇或购汇进行境外投资。由此,中国境内保险机构首次获得QD11(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资格。

《办法》明确允许保险机构运用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15%的资金投资境外,并将境外投资范围从固定收益类拓宽到股票、股权等权益类产品,支持保险机构自主配置、提高收益,抵御人民币升值风险。此前,中国保险公司只可以投资境外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不可购汇投资,且可投资总额不得超过公司上年末外汇资金余额的80%。《办法》引入了金融衍生品,将衍生产品作为风险管理手段,允许保险机构用于套期保值,但禁止用于投机或放大交易。保监会官员称,这些新的规定看似放松管制,实际上对保险机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于2004年批准了保险机构以自有外汇方式进行境外投资,当年8月,保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出台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步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此后,部分保险机构运用保险外汇资金尝试境外投资。2006年6月,中国又正式批准保险机构以人民币资金购汇方式投资境外市场。这被视为保险系QD11政策推出的信号。保监会官员说,保险机构运用保险外汇资金尝试境外投资取得了较好收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境内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53万亿元,境外投资余额折合人民币197亿元。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保险公司到海外开设分支机构将会遇到比国内更大的挑战,因此要了解国内保险公司和国外保险公司的差距。原保险和再保险市场的完善,提升服务水平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在加入WTO后,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建设总体是利大于弊,有利于在竞争中成长,中国将形成一个经营主体多元化、运营机制市场化、经营方式集约化、政府监管法制化、从业人员专业化、行业发展国际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框架。中国保险业只要认清形势,正视差距,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迎来崭新的发展局面。最关键的还是要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加入WTO的契机带来更多国际政策的便利,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保险市场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潜力是可以看到的,发展的前景是很乐观的!

参考文献:

[1]段昆.当代美国保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方芳.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与竞争力分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江生忠.中国保险产业组织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篇5: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最新调研与趋势观察预测报告(2013-2018年)报告目录

第一章 财产保险相关概述 第一节 财产保险的内涵和职能

一、财产保险的含义

二、财产保险的特征

三、财产保险是一种社会的经济补偿制度

四、财产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第二节 财产保险的分类

一、财产损失保险

二、责任保险

三、信用保险

四、保证保险

第三节 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区别

一、保险金额确定方式

二、保险期限

三、储蓄性

四、超额投保与重复投保

五、代位求偿

第二章 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行业运行环境解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季度更新)

二、消费价格指数CPI、PPI(按月度更新)

三、全国居民收入情况(季度更新)

四、恩格尔系数(更新)

五、工业发展形势(季度更新)

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季度更新)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八、对外贸易&进出口

第二节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一、保监会发布进一步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工作方案

二、2012年保监会严控财险公司经营投资型产品

三、2012年保监会进一步厘清财险投资型产品精算依据

四、国际货运代理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实施对财产保险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全国财产险市场秩序规范取得显著成效

二、中国财产险市场违规竞争问题明显改善

三、中国财产险业务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

四、中国财险业整体偿付能力良好

第三章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总况 第一节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一、中国财产保险“十五”期间发展成就回顾

二、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特征分析

三、中国财产保险市场亮点聚集

四、中国财产保险业在调整中前进

五、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新格局

第二节 中国财产保险在银行保险领域的发展分析

一、银行保险概述

二、财产保险在银行保险领域的发展

三、中国财产保险在银行保险领域发展的问题

四、中国财产保险在银行保险领域的发展机遇和趋势

五、中国财产保险在银行保险领域发展的建议 第三节 中国财产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变迁分析

一、制度选择集合的改变

二、监管资源相对价格的变化

三、技术进步

四、克服对风险的厌恶

第四节 中国民营企业财产保险的发展分析

一、中国民营企业实物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

二、中国民营企业的参保决策分析

三、制约民营企业财产保险发展的因素分析

四、发展中国民营企业财产保险的建议

第五节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财产保险市场面临的矛盾

二、中国财产保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三、我国财产保险产品创新的问题及对策

四、完善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建议

五、应提高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章近几年中国财产保险业运行总体数据同比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市场运行综述

一、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特征

二、中国财产保险市场面临的矛盾

三、完善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建议

第二节 2007-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市场运行状况

一、2007-2012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情况

二、2007-2012年中国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情况 第三节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一、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情况分析

二、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情况分析 第四节未来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趋势探析

一、行业增长速度:从短期的平缓到长期的迅速

二、行业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增长到内涵式增长

三、市场结构:从短期的行业集中到长期的竞争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四、业务内容:从单纯的物质保障到全面综合性风险管理

五、业务创新:从传统业务到更多的金融创新

六、组织结构: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第五章 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业运行新形势透析

第一节 保额及费率的异常变化对财产保险经营的影响分析

一、保额及费率的变化趋势

二、保额及费率递减的原因

三、保额及费率变化的后果

四、应对费率变化的思考

第二节 国际货运代理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实施对财产保险业的影响

一、国际货运代理责任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制度实施对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影响

三、对策和建议

第三节 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业务结构的优化升级分析

一、业务结构不合理影响竞争力

二、优化业务结构的措施

三、为业务结构优化升级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四节 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产品创新分析

一、财产保险产品创新的主要障碍

二、产品创新的几点措施

第五节 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分析

一、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的种类

二、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的产生方式

三、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的时效

四、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的变更

五、关于被盗物品的保险利益的运用

第六节 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公司保险合同条款创新方向分析

一、所需保障范围和条件可作为附属保单、批单分别加入

二、加快一揽子保单开发

三、扩大保障范围和增加通用条款

四、建立类似ISO、AAIS的行业服务协会促进保单标准化 第七节 2012年中国拓展我国财产保险的服务对象分析

一、更新经营理念

二、转变垄断市场为自由竞争市场

三、经营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第八节 2012年中国拓展财产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策略分析

一、拓展社会交换关系管理功能的产品策略

二、拓展社会交换关系管理功能的产品策略

三、拓展民事侵权关系管理功能的产品策略 第九节 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核保制度分析

一、核保组织机构

二、核保运作程序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三、核保技术

四、现阶段我国产险公司建立核保制度的思路 第十节 2012年中国家庭财产保险问题分析

一、我国家财险发展的主要模式

二、我国家财险困境成因分析

三、加快发展家财险的建议

四、我国家财险的市场策略

第六章 2004-2012年我国财产保险重点区域分析 第一节 2004-2012年北京财险市场分析

一、2004-2011年北京财险保费收入情况

二、2004-2011年北京财险赔款、给付情况

三、2012年北京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四、2012年北京财产保险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情况 第二节 2004-2012年上海财险市场分析

一、2004-2011年上海财险保费收入情况

二、2004-2011年上海财险赔款、给付情况

三、2012年上海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四、2012年上海财产保险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情况 第三节 2004-2012年广东财险市场分析

一、2004-2011年广东(不含深圳)财产险保费收入情况

二、2004-2011年广东(不含深圳)财险赔款、给付情况

三、2012年广东(不含深圳)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四、2012年广东(不含深圳)财产保险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情况 第四节 2004-2012年江苏财险市场分析

一、2004-2011年江苏财险保费收入情况

二、2005-2011年江苏财险赔款、给付情况

三、2012年江苏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四、2012年江苏财产保险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情况

第七章 2012年中国非寿险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非寿险产品分类探讨

一、中国非寿险产品的分类状况

二、中国非寿险产品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三、中国建立科学的产品分类体系面临的挑战

四、产品分类问题解决的基本原则

五、构建科学的产品分类体系的基本思路

六、建立产品分类体系的实施建议

第二节 2012年中国非寿险市场多极化格局透析

一、非寿险市场多极化竞争格局的形成

二、非寿险市场多极化竞争格局形成的原因

三、非寿险市场多极化格局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 第三节 2012年投资型非寿险产品运行分析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一、传统型非寿险产品转化为投资型产品的理论依据

二、发展投资型非寿险产品符合现阶段我国非寿险业发展的要求

三、现阶段我国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主要特征和问题

四、积极推进我国投资型非寿险产品的发展

第四节 2012年完善我国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分析

一、国际上对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有效方法

二、目前我国对非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措施 第五节 2012年中国非寿险公司的战略性资产配置分析

一、保险资金特性、资产负债管理与战略性资产配置

二、保险资产战略配置的考虑因素

三、非寿险公司资产战略配置的国际经验和主要特征

四、现阶段国内非寿险公司实施资产战略配置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第八章 2012年产险在银行保险中的发展状况分析-国研中讯 第一节 我国产险业银行保险发展相对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一、我国产险业银行保险发展相对不足

二、产险银行保险发展不足原因分析 第二节 产险在银行保险中的发展分析

第三节 中国产险在银行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四节 中国产险在银行保险中的发展机遇和发展趋势 第五节 产险在银行保险中的发展建议

第九章 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业营销解析 第一节 产险营销及其发展分析

一、产险营销存在的依据

二、我国现行产险营销的反思

三、推行产险营销需采取的对策

第二节 基于利益关系的中小财险公司互动营销模式分析

一、对当前存在的几种主要营销模式的现状分析

二、利益互动营销模式的定义

三、利益互动型营销模式的建立思路

四、利益互动型营销模式建立的基础

第三节 2012年中国产险公司分散性业务营销模式的创新

一、我国财产保险分散性业务及其营销的演进与现状

二、我国财产保险分散性业务及其营销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三、我国产险公司分散性业务营销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从财产保险产品的专业特性谈营销平台的建立

一、影响产品营销的原因

二、产品营销平台的建立

第五节 产险公司保险营销整合体系的建立

一、缺乏市场策划过程

二、缺乏市场行为协调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三、保险“大市场营销” 第六节 产险营销渠道分析

一、选择正确的销售渠道

二、建设多种销售渠道

三、渠道创新与渠道整合

第七节 从产寿险差异看产险个人营销发展

一、产寿险的差异

二、产险个人营销的定位

三、产险个人营销员队伍的建设

四、适合个人营销的险种开发 第八节 财产保险公司的营销分析

一、财产保险公司进行保险营销的必要性分析

二、我国财产保险公司保险营销的现状

三、对改善财产保险营销的建议

第十章 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竞争新格局透析-国研中讯 第一节 2012年中国产险市场竞争模型分析

一、我国保险市场结构

二、寡占市场模型介绍

三、我国非寿险市场竞争模型

第二节 2012年国有产险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界定

二、国有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第三节 2012年国内财产保险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一、财产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

二、国内财险市场集中度(CRn指数)分析

三、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

第四节 2012年财产保险价格竞争策略分析

一、保险市场不正当价格竞争的形式、原因及危害

二、价格竞争面临的挑战

三、财产保险价格竞争的策略

第十一章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重点企业竞争性财务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2012年中国人保财险发展分析

三、2012年中国财险保费同比分析

四、AIG危机下中国人保财险的战略方向 第二节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七、2012年平安产险率先在国内推出个人责任保险产品 第三节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七、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四节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2012年大地财险在调整转型中保费收入情况

三、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第五节 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保险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分析

三、经营单位可销售产品目录

第十二章 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业风险预警 第一节 2012年中国产险业风险分析

一、诚信风险

二、承保风险

三、理赔风险

四、财务风险

五、法律风险

六、内控机制风险

七、监管风险

八、人才风险

九、产品风险

十、展业方式和费用风险

十一、资金运用风险

十二、数据失真风险

第二节 产险公司长期产品的退保风险管理分析

一、长期产品退保风险的危害

二、长期产品退保风险的诱因分析

三、长期产品退保风险的管理策略

第三节 新《保险法》环境中财产保险理赔的诉讼风险分析

一、不可抗辩、弃权、禁止反言原则

二、责任保险向第三人直接履行的义务

三、理赔资料的收集与理赔时限 第四节 产险费率风险的分析及防范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一、产险费率风险分析

二、产险费率风险的防范

第五节 化解财产保险业风险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保险公司治理机制

二、强化风险管控机制

三、转变监管职能

四、建立诚实可信的文化理念

五、理性对待,正确引导

六、创新产品,提升服务

第十三章 2012年中国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的发展分析-国研中讯 第一节 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成长的成功因素分析

一、竞争战略定位

二、经营范围战略

三、目标战略

四、组织流程设计

五、维持安全的成长管理策略

第二节 制约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成长的现实问题

一、战略导向不明确

二、主业缺乏明显的差别化定位

三、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四、没有形成自身特色的营销体系

五、基础管理薄弱

第三节 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的发展对策

一、选择合适的竞争战略:差异化集中战略

二、正确处理好不同管理层级的分权与集权关系

三、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的特色营销体系

四、以目标战略为导向,做好产品的发展规划

五、建立以集中处理为特征的信息管理系统

六、在变革与稳定之间取得平衡

第十四章 2012-2018年中国寿险集团控股模式下产险经营的战略分析 第一节 寿险集团公司对产险经营战略的影响

一、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

二、选择合适的集权分权模式

三、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

四、建立延伸产业价值链的运行机制

五、实现资源的融合与共享

六、创造业务的增值空间

第二节 寿险股份公司在实施产险经营战略中的作用分析

一、确定产、寿险互动双赢的交叉销售战略

二、建立产、寿险互动共盈的庞大目标客户群

三、整合并完善产品供给体系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四、整合并强化渠道销售系统

五、整合并完善公司营运体系

六、整合并确定客观的效果评估体系

第三节 寿险集团公司实施产险经营战略的有利条件分析

一、具有低成本进入市场的优势

二、具有新产品研发的优势

三、具有全方位配套服务保证的优势

四、有高效率发展的优势

第四节 寿险集团公司实施产险经营战略的指导思想分析

一、以市场开拓为着力点

二、以互动交叉销售为手段

三、以个人业务作为主线

四、以多渠道建设为支撑

五、以人才开发为动力

第五节 寿险集团公司实施产险经营战略的主要措施分析

一、推行延伸产业价值链的综合保险服务

二、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公司营运机制

三、培育快速反应的保险产品供给系统

四、完善便利化的保险渠道服务

五、加快高附加值产品业务领域的深度开发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2005-2012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2年中国月度CPI、PPI指数走势图

图表:2005-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1978-2010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图表:2010.12-2011.1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统计

图表:2005-201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2012年不含农户)图表:2005-201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201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2012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12年1-7月江苏总保费收入情况

图表:2012年1-7月江苏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图表:2012年1-7月江苏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占北京市总保费收入的比例 图表:2012年1-7月江苏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 图表:2012年1-7月江苏辖区各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 图表:2012年1-7月江苏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总体情况 图表:2012年1-7月江苏财产保险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情况

图表:2012年1-7月江苏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中财产保险所占的比例 图表:2012年1-7月江苏辖区各地区原保险赔付支出情况表 图表:2012年1-6月北京总保费收入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北京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图表:2012年1-6月北京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占北京市总保费收入的比例 图表:2012年1-6月北京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 图表:2012年1-6月北京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总体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北京财产保险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北京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中财产保险所占的比例 图表:2012年1-6月上海总保费收入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上海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上海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占北京市总保费收入的比例 图表:2012年1-6月上海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 图表:2012年1-6月上海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总体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上海财产保险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上海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中财产保险所占的比例 图表:2012年1-6月广东总保费收入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广东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广东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占北京市总保费收入的比例 图表:2012年1-6月广东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 图表:2012年1-6月广东省辖区各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 图表:2012年1-6月广东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总体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广东财产保险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广东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中财产保险所占的比例 图表:2012年1-6月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总体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中国财产险保费收入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中财产保险所占的比例 图表:2012年1-6月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 图表:2012年1-6月全国各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

图表:2012年1-6月中国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总体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中国财产险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情况

图表:2012年1-6月中国保险业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中人寿保险所占的比例 图表:六国非寿险业经营状况

图表:我国主要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基本情况

图表:主要国家和地区保险监督机构采用的偿付能力额度方法比较图 图表:不同类型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策略比较

图表:250家国际最大的非寿险公司历史资产配置(市值比重)图表:美国非寿险公司已实现净投资收益率与实际利率的对比 图表:参加各种保险的比例分布表 图表:欧洲主要国家银行保险发展状况 图表:美国银行保险产品销售情况 图表:传统直销和中介模式示意图 图表:利益驱动型营销模式示意图

图表:产险公司的销售渠道、客户定位、适合产品、成本和重要度的关系 图表:矩阵式职权分布

图表:欧洲主要国家银行保险发展状况 图表:美国银行保险产品销售情况

专业市场分析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权威、全面、专业、细致

图表:2007-2012年保监局针对保险机构行政处罚实施情况 图表:实施偿付能力监管后的有效边界 图表:六国非寿险业经营状况

图表:2006-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结构 图表:2006-2012年中国车险保费收入及赔付 图表:中国车险产业链结构

图表:2006-2012年我国家财险保费及占比表 图表:工程保险合同主体及其关系 图表:全球十大再保险公司排名 图表:推行工程保险的主要障碍 图表: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表:驱动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

图表:财产保险公司数据大集中目标框架图 图表:我国部分保险公司资产结构一览表

图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2012-2018年中国保险业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图表:2012-2018年中国财产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图表:2012-2018年中国财产保险产业盈利预测分析 图表:略„„

篇6: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

2010-3-31 13:36 任舸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文章简要肯定了近年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取得成绩,指出了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和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趋势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

我国养老金制度模式从1993年提出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但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金融和通讯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般只有基本养老金保障,形成企业年金缺位。

(二)基本养老金制度覆盖率低

2006年我国就业人口为76990万人,其中城市就业人数为28310万人,城市就业人口比例为36.77%.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理论覆盖率从2001年的38.8%增长到2006年的42.8%,覆盖率仍不足50%.显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覆盖面较狭窄。

(三)养老保险基金“所有者缺位”

当前,我国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实质上是缴费人的资本或劳动收入的一部分,所以,从经济学上产权明晰这一原则出发,理应成立一个代表缴费人利益的组织来对这部分基金进行管理。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是由政府代管,政府成为养老基金的托管人。所以,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就处于“所有者缺位”继而“所有权悬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发生融资困难和基金被挪用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使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不同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社会救助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内容,作为现代社会保障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农村才刚刚开始发展,保障制度亟待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政策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口结构逐步老化,农村家庭保障日益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农村人口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障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探讨

(一)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多层次养老制度制度体系,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保险机制的要求,应全面覆盖无力缴费的贫困人口的社会救济、社会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商业寿险、家庭保障等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第一层次:加大基本养老保险的执行力度。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供款的模式,即企业和个人为主,政府提供补贴,实行现收现付筹资方式。通过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参保意识、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不断提高参保率。由国家行政部门管理,执行保障和再分配功能。推行激励机制,对于多缴费者可以多领取相应的养老金。

第二层次:鼓励企业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保障。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实行劳动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由企业为主,个人为辅供款,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企业职工,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实行激励机制,保证缴费者退休后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为充分的保障。

第三层次:积极发展商业寿险保障。采用自愿性,由政府提供政策,个人具有经济能力和偏好选择,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高收入人群,是在具有了基础保障之上的更高层次的保障。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政府可视经济发展需要,给予政策扶持。

第四层次:传承家庭养老保障。家庭成员对老人的赡养是互惠互利关系的体现。年轻一代对父母提供照顾,也为自己将来获得子女照顾创造了道德基础,这种供养与反哺的循环使家庭养老能够延续。

(二)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

扩大覆盖范围,是基本社会养老制度的一个基本目标。目前扩大覆盖范围的政策是出于制度内的资金不平衡的需求,缺少统筹机制。这种以扩大覆盖面为手段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压力的政策背景,使非国有企业产生了其缴费将被用作于退休人员较多的国有企业,进行实质上是现收现付性质的收入转移支付的预期,而与此同时,国家又没有对非国有企业及其缴费相对应的养老金承诺做出制度化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保证。制度漏洞是造成覆盖率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国有、集体企业使用农村、外来劳动力临时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自由职业者、农民工,大部分没有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因为,其中的很多制度规定是很难执行的,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国家规定个体户按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8%~20%缴费,其中的10%~11%记入个人账户,8%~9%记作社会统筹部分。个体户的雇工也是这个总比例,只是个人缴8%~9%,其余由雇主缴纳。自由职业者按这个总比例,全部由个人缴纳。由于操作很麻烦,而且很难得到这些人的理解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规定中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例如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本来是个人全部缴纳的,但是进入社会统筹部分其所有权则不再属于他们自己的了,如果他们中途出现意外,继承人只能继承记入个人账户的那部分,很难吸引他们入保,这种规定不被理解。这是非国有经济不愿意参加目前的养老金计划的背景原因,也是扩大覆盖面工作难以推进的原因。

(三)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

造成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出现“所有者缺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直接管理过度的结果。当前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完全是由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管理的,政府既是监管者,同时又是帐户的直接管理者。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帐户中积累的基金难以得到有效地运作。因此,应当将政府的管理职能限制在社会统筹这一大块,即现收现付部分;而个人帐户中的基金部分,则可考虑借鉴国外管理养老基金的成功经验,成立养老基金会组织来管理个人帐户中的基金,基金会组织应当是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并且,为了保证养老基金的管理效率,这样的基金会应当是竞争性的,即成立多个基金会组织,职工可自主地选择决定加入哪一个基金会,也可自由地退出。政府间接作用的增强则表现在加强监管职能方面。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应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督,定期考核其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

(四)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由非缴费普惠性养老模式、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企业年金及个人寿险储蓄性养老模式和家庭养老等多层次构成。其中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寿险产品的目标主要是城镇从业人员,是养老保障是发展的主体。企业和个人寿险储蓄安排的养老保障将成为城镇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补充性质资金来源,也是提高退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非缴费普惠性养老保障目标是贫困老人,利于消除贫困。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是主体。同时,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均是有效的养老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亦可发展社区养老。

中国当前实行的养老保险体制基本上是符合现实国情的。由于改革方案很难尽善尽美,当前的养老保险体制还存在着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改革进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才可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刘子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2]李连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作用[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3]郭崇德。社会保障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4]钟仁耀,查建华。上海社会保障和谐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5]朱青。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何平。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现状与评价[J].社会保障制度,2002,(12)。

[7]张松,王怡。论我国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J].人口学刊,2004,(3)。

上一篇:小猪生日作文300字下一篇:实验12 低频小信号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