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专业

2024-04-27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专业(精选9篇)

篇1: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专业

一方面师范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而且由于我国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于其他专业乐观一些。但另一方面师范生就业的`潜在危机亦十分突出。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专业。以中学教师培养为本,贯穿和渗透全面发展,追求“一专多能”,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宽泛的知识面、初步的物理教育研究能力。

从物理教师专业化培养入手,构建物理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通过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育人过程,实现物理师范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篇2: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专业

物理学专业

指导思想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 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注重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应变和竞争能力的物理学基础性人才。本科阶段的 教学,使基地班学生具有扎实的物理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并得到科研能力的初步培养。毕业后适宜继续攻读物理学及与物理学相关的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和其他相关学 科的硕士学位,进入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梯队,适直到科研部门。产业部门。高等学校

从事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

培养模式与培养途径

加强对学生的马哀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加强群众性文体活动的 组织和引导;实行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为一体的“三元结构”教学模式,对 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实行学分制,学生准予毕业的总学分为150--160。按学科群 设置基础课;加强外语、计算机和数学教学;开设丰富的选修课以利因材施教,发展个 性;组织学生早期参加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低年级时做课程论文和设计实验,开放实 验室;优秀的三年级学生进科研实验室参加研究工作,实行导师制,建立一完整地培养 素质优秀并具有创新性学生的体系;按年级组织学术活动和学生科学论文报告会,奖励 有创造能力的学生;组织好学生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为了强化素质 教育,贯彻学校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14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包括4个

学分的艺术课程、8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文化素质课程、2

个学分的自选文化素质课程。这些公选课,由学校统一安排。

课程体系

通修课:(必修,数字为学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毛泽东思想概论2,邓小平理论概论2,法律基础2,思想 道德修养3,形势与政策1,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大学英语(2.3.4级)12,计算 机基础4(上课2,实习4),F0RTRAN程序设计(上课3,实习4),体育(一,二,三,四学期)以每学期2小时),高等数学(理一)15(一,二。三学期)。学科核心课(必修,数 字为学分):力学4 热学3 电磁学4 光学3 数理方法4 理论力学3 电动力学4近代物理

与量子力学6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3 固体物理4(或原子核与粒子物理4)

结构与物性2 模拟电子学3 大学物理实验(一,二、三)9近代物理实验4 微机原理与应

用5(讲课3,实验4)

毕业论文8

选修课:(学生选课,每学期修读的总学分不得超过26)

演示物理2物理学史2大学物理设计实验3近代物理设计实验4C语言程序设计4(上课2,实习4)机械制图2电工学3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2数字电路3数字电路 实验3数据库3(上课2,实习2)模拟电路实验3计算机网络3(上课2,实习

2)计算机辅助设计(上课2,实习2)现代电子技术3接口技术3(上课2,实验2)非线性物理3特殊函数及其数值计算3专业英语4大学化学4综合物理2量子力

学补充2 数值计算4(3/2)大学生物学2生理学4

专业方向选课:(每组选课不得超过10一15学分,可跨组选课,另加专业实习2学分)

1.理论物理方向:

群论2统计物理补充2高等量子力学导论3计算物理3

2.计算物理方向:

高等量子力学导论3计算物理3金融数理分析4

3.半导体物理方向:

半导体物理3 半导体器件3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2半导体工艺原理1

4.晶体物理方向:

晶体生长2晶体物理3晶体衍射4

5.低温物理方向:

低温物理实验技术与方法4超导物理与器件3

6.磁学方向:

铁磁学4磁性测量3磁性材料3

7.生物物理方向:

生物物理学4理论生物物理学3生物物理实验3

8.近代光学与光电子技术:

光电子3现代光学4激光物理与应用3

9.核物理与核技术方向:

核实验方法3中子物理与反应堆基础3核分析方法2

10.高能物理方向:

高能物理3探测器3粒子物理2

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学分 各周学时分配

备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必 22

毛泽东思想概论 必 22

邓小平理论概论 必 3

法律基础 必 2

思想道德修养 必 3

形势与政策 必 1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 必 21

大学英语 必 124 4 4

高等数学 必 15 5 5 5

体育 必 4 1 1 1

计算机基础 必 3

2,4

F0RTRAN程序设计 必 5

3,4

C语言程序设计 必 3

2,4

数据库 必 3

2,2

微机原理与应用 必 5

4,2

计算机网络 选 3

2,2

大学物理实验 必 9

演示物理 选 2

物理学史 选 2

热学 必 3

力学 必 4

电工学 选 2

机械制图 选 2

电磁学 必 4

光学 必 33

模拟电子学 必 33

数理方法 必 44

专业英语 选 42 2

理论力学 必 33

模拟电路实验 选 33

数字电路 选 33

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 选 22数字电路实验 选 33

近代物理实验 必 33

近代物理与量子力学 必 56

电动力学 必 34

生物化学 选 33

生理学 选 44

数值计算 选 32,2

固体物理(或核物理)必 44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必 33

大学化学 选 44

现代电子技术 选 33

近代物理设计实验 选 32结构与物性 必 22综合物理 选 22

量子力学补充 选 22非线性物理 选 22

半导体物理 选 33

半导体器件 选 33

集成电路原理 选 22半导体工艺原理 选 11

晶体生长 选 22

晶体物理 选 33

晶体衍射 选 44

低温物理实验技术与方法 选 44

超导物理与器件 选 34中子物理与反应堆基础 选 34

粒子物理 选 22

核实验方法 选 33

核分析方法 选 24高能物理 选 33

探测器选 33

高等量子力学导论 选 33

计算物理 选 33

金融数理分析 选 44

群论 选 22

统计物理补充 选 22

铁磁学 选 55

磁性测量 选 33

篇3: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专业

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现状

(一) 实验仪器方面。

由于国家招生规模扩大, 高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导致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教学设备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变化, 再加上在一些院校中, 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 没有受到像专业课那样的重视, 致使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使物理实验仪器陈旧、数量紧缺、更新缓慢。这样物理课程只能实现对理论的演示和验证, 实验课程不能与时俱进, 开设的实验课程很多年内容不变, 这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另外, 许多学校在实验仪器采购时偏重于仪器的集成化, 智能化, 器件都安装在密封试验箱内, 学生看不到单独的实验原件, 这类仪器简化了学生对实验仪器的操作及对实验过程的思考, 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的锻炼。

(二) 教学计划及教学模式方面。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般是先由教师讲解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及方法来进行实验。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使实验课程顺利、安全地进行,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老师讲解的范围内, 不能有所突破, 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及创新性。目前多数学校中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 作为一门基础课,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时少, 尤其在实验仪器缺乏的情况下, 为了完成教学计划, 使得多个学生同时做一组实验, 这导致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偷懒不做, 也使得想动手做实验的学生没有多余仪器, 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物理实验报告方面。

目前多数学校的实验基本上分为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三个部分, 作为最后一个环节的实验报告, 是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总结与提升。现在学校的物理实验报告大多是以下几个部分: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 不同专业, 不同年级没有区别, 很少有创新有特色。同时, 由于实验内容格式雷同, 这种实验报告模式为学生作弊提供了方便, 只需要照抄教材或者稍加改动就可以完成写作任务, 出现了一人执笔, 众人改抄的现象。这使老师很难给予公正合理的成绩评定, 结果导致恶性循环, 使学生越来越不重视物理实验。

二、大学生物理实验的改革方向

(一)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内容应该不断渗透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 才能使得这门课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才能激发学生学好科学知识的热情。物理实验室应该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手段树立以传播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的原则。一是注重大学物理实验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应用性, 根据实际专业需要, 科学地进行创新、调整、压缩及删减。走出只是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应该从知识的教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启发者和引导者, 在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合理安排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比例, 侧重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教师要多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己去找出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在学生解决问题中给予适当启发和引导, 对学生技能提高、思考问题方法训练将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是创造条件实行网上选课,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与本专业相关联的实验项目来完成规定的课时数, 着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行网上预约实验, 只有充分预习之后才能在约定时间进行实验, 如果实验失败则另约时间重做。

(二) 探索实验报告新模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守旧的写作形式背离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摒弃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只是“一张纸”的概念, 应该将实验报告多元化, 可以包括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过程及结果报告、实验小论文、实验口头报告等多种形式, 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 最终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应该针对不同专业和基础, 设置不同的实验报告要求, 例如, 对于验证性实验, 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实验报告的常规内容;对于设计性实验, 则应要求学生对选题背景、实验意义及目的、实验原理及方法、实验过程及步骤、实验结果与讨论、结论、心得体会、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述, 将“添”实验报告改为“写”实验报告。

(三) 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避免“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情况存在, 不能将实验报告的分数作为期末课程的最后分数。对于大学物理实验应该进行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及小论文结合的综合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包括各个项目的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方面, 制定一套详细的评分细则, 尽量客观、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成绩。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和实验员应积极巡查, 主要考察学生实验过程的规范性, 例如操作是否得当、步骤是否科学、读数是否正确等。这样可以公正地考察学生的实验能力, 督促学生真正动手实验, 也能够杜绝弄虚作假、抄袭数据的现象。理论考试应在实验课程结束之后, 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的方法, 通过考试让学生对实验课重视。在课程结束前, 每个学生应该上交一份小论文作业, 内容可由学生自己拟定, 实验心得、对实验的改进和存在的缺陷提出自己的看法, 也可以联系所学专业, 提出物理课程与专业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做完实验后, 利用简短的几分钟对本次实验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心得等方面进行汇报。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而且能够使学生认真完成实验, 增强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兴趣。

三、结语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真正的旨趣在于学生把老师教给他的所有知识都忘却之后, 还有受用终生的东西, 那种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在当今时代, 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之外, 对学生进行实验教育能够培养受教育者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并不断创造出新奇迹。对大学物理实验给与充分的重视, 与时俱进, 不断改革, 是这门课程能够达到真正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孟书生.浅谈民办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2] .管亮.从拘一守旧走向多元创新[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1

[3] .李永涛, 毛巍威, 刘猛洪, 包刚, 李三龙, 葛智勇, 李兴鳌.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J].大学物理实验, 2013

篇4: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专业

【关键词】大学物理 分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67-01

1.前言

由力、热、电、磁、光五部分组成的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 它的知识体系、思维方法以及研究方法等贯穿人们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创造的始终[1]。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各个层次、各个专业学生的需求,教师就要对大学物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进。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层面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提升高校的大学物理教学质量。

2.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众多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他们眼中大学物理仅仅是物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而已;其次,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就业形势的严峻,学生往往认为只要学好本专业领域的课堂知识,其他非本专业的课程不需用心学习,只要拿到学分即可,这也导致学生从心理上忽视了大学物理的重要性,失去了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教学规模不断扩大, 多数高校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物理实验教学设备老化和损坏现象严重, 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教学规模的需,在这种情况下,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被严重压缩,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得到动手操作的训练,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2]。

此外,随着高等院校的连续扩招,部分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比较大的倾斜。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应用型的专业课程不断开设,而作为非物理专业基础课的大学物理课程则不断压缩,不少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由多课时变成少课时,有些甚至直接取消开设大学物理这门基础课。这样,课时量与教学内容严重不匹配,内容多、课时少、进度快、习题多、解题繁等这些综合因素最终导致了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兴趣急剧降低。

3.大学物理分类模式的实现

高校理工科专业,都需开设大学物理,但各专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又各不相同,学分安排也不同。为了解决非物理专业学生上述存在地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首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

(1)结合专业特点对教材作以恰当处理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非物理专业的各自专业特点,恰当地处理教材,做到主次分明,有重点地讲授。例如:数学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侧重于力学、电磁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为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必要的物理模型;建筑工程专业应突出力学部分的教学;化学专业则以热学、电磁学、光学部分为主,使学生理解物质在一定外部条件下,微观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其宏观性质和状态的改变,为学习化学理论打下基础;通信工程专业应把电磁学、光学部分作为教学重点;药学专业应侧重流体部分的教学;等等[3]。

但同时,这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学生的专业进行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产生兴趣,感受到大学物理的重要性。

(2)完善多类型的考核体系

对于非物理专业学生来讲,大学物理的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作为教师,针对多类型的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必然是多类型的,因此考核方式也绝不应该由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出勤、课觉讨论、提交作业、回答问题、期末闭卷考试等方面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我们还应该适当的压缩期末考试的分值比例, 而适当的增加学生其他方面的分值比例。

(3)多媒体课件教学

针对多类型的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必然是多类型的。利用应多媒体技术以及多媒体课件可以实现大学物理教学内容表现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这样一种充满活力的新的教学手段,必然会激发非物理专业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制作物理多媒体课件时,稍显花哨的画面、合理的科普短片、Flash动画,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课堂授课效果,达到激发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4.结论

教学无止境,探究式教学改革本身也是一项探究性的教改课题,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高润梅.关于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功能和作用的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9(3):94-95

[2]王闻琦.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9,11(5):102-104

篇5:物理师范专业就业前景

一方面师范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而且由于我国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于其他专业乐观一些。但另一方面师范生就业的潜在危机亦十分突出。

受高校扩招大潮的影响,师范类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而社会总体需求以及师范生初次就业率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师范生必须和非师范生一样要接受用人单位的考核,就业压力增大。对此,各级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师范院校应予以高度重视与关注,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师范生充分就业。

篇6: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专业

高坤

(滨州学院光电工程系,山东滨州256603)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及改变,对于人才的需求与以往有了较大不同,传统的数学、物理、地理等基础理工类学科受到冷遇,而一些新兴的航空、环境、能源等学科则发展迅速。《大学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通常开设于大一或者大二阶段,为高等院校各理工科专业学生所必修。以滨州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在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做法,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对策,并讨论了具体应用中所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实践证明,对于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很有必要,本文所述教学方法不论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物理;非物理专业;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滨州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工程科研基金项目(BZXYQNLG200605)

作者简介:高坤(1978-),男,山东高密人,讲师,主要从事电路与系统、大学物理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一、引言

《大学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通常开设于大一或者大二阶段,为高等院校各理工科专业学生所必修。《大学物理》课程中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进行后续的科学及工程技术工作所必须掌握和具备[1]。有鉴于此,对于《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及改变,对于人才的需求与以往有了较大不同,传统的数学、物理、地理等基础理工类学科受到冷遇,而一些新兴的航空、环境、能源等学科则发展迅速。以滨州学院为例,依托区域、行业和自身优势,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近几年不断优化系院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新上了许多诸如航空、化工、海洋、农业等应用型的专业。而对于这些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开设都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专业,后续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及以后所要从事的工作大相径庭,且不同专业之间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差距较大,这一切都为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开设和讲授增加了困难。在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笔者也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

本文首先根据滨州学院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的教学情况调查,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对策研究。结合具体应用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其注意事项,以期对于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二、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为全方面地掌握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包括:(1 )向10余个非物理类专业的300多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广泛了解学生对该门课教与学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向10余个非物理类专业的50余名专业课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不同专业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联系以及对《大学物理》课程的不同需求;(3)经常开展教研活动,与不同专业的《大学物理》任课教师交流,了解他们对所任课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现状的看法;(4)分析非物理专业学生期末考试考核情况,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在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调查发现,当前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面临很多的压力和困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亟待解决。

1.课程内容较难,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存在一定障碍。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每当问及学生对于《大学物理》课程的看法,听到最多的一个字便是:难。确实,虽然课程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内容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但在《大学物理》中却被赋予了新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非物理类专业的学生物理和数学底子相对来讲较差,对于《大学物理》深奥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烦琐复杂的解题方法在理解上自然存在一些困难。

2.概念公式多,数学推导多,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对于《大学物理》课程,学生另一个反映较多的问题是对于该门课程提不起兴趣。枯燥乏味的物理概念及物理公式,以及冗长的数学推导,确实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由于理工科课程的特点,又很难像文科课程一样讲得生动活泼。因此在课堂上常常会看到,教师在上面讲得热火朝天,而下面能认真听讲或者真正能听懂的学生却不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3.与本专业后续课程及将来工作关系小,学生普遍不重视。这是近些年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因素。虽然物理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大学物理》与非物理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不存在直接的联系,考研时也不会考到,使许多学生抱着期末考试能够考及格的心态和目的来学习本门课。对于某些专业,该门课程甚至只开设一学期,且被设定为考查课,就更难引起学生的重视了。

三、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对策研究

滨州学院《大学物理》课程为校级重点课程及精品课程。针对当前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及其他任课老师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工作,实践证明能够部分地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加强计算机数值模拟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物理实验形象直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过程,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所开设实验普遍个数较少,且许多实验仪器无法方便地搬进课堂。鉴于此,以数值模拟为基础的“计算机仿真实验”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把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以图形、图像、动画等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了抽象内容的可视化[2]。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引入Matlab数值仿真,将复杂的物理知识点编写成一个个Matlab小程序。学生普遍感觉比较新鲜,通过观看仿真过程及结果,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物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发展更科学更全面的《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是指导学生学什么及如何学的“指挥棒”,通过改革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及成绩评定方式等,实现更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无疑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3]。实践证明,传统的作业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办法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大学物理成绩进行综合测评,是目前较为公正和合理的评判方法。笔者曾考虑了学生上课出勤、课堂表现、思维创新、作业情况、期末考试等评价指标,并赋予了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利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对某几个班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判,评判成绩基本能够体现学生平时的学习水平。

3.加强《大学物理》内容与非物理专业后续专业课内容的联系和衔接。通过分析各非物理类专业不同的专业特点,根据后续专业课对于物理知识的要求及侧重点,有的放矢地对不同专业学生选择不同的《大学物理》知识点进行讲授。比如,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多给他们讲些热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机械及自动化等专业,多给他们补充电磁学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认识到所学的知识对他们的专业是有用的,能促进他们后续专业课的学习,甚至对于将来的继续深造以及工作,都是有所帮助的。

四、思考及建议

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将简单地介绍面临的困难以及拟解决的方法,并给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首先,在将计算机数值模拟引入《大学物理》教学中,我们遇到了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大学物理》课程涉及知识点多,传统的讲授方法课时量都稍显不足。加上需要数值运算相关知识的引入和学习,教学课时的安排更需要统筹兼顾。我们认为,计算机数值运算的基础知识应由学生课下自己学习,或是通过开设公选课的方式进行,不应过多占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时间。而且,对于不同学习程度和水平的学生,要求也应该是不同的。比如,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给他们一些简单的例子让他们编程,程度差的只要求他们能借助数值模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即可。其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需大量的调研。而且,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考核评价方式,其算法要比平常使用的方法麻烦得多,操作起来需耗费大量时间及精力[4],笔者也只是对有限的几个班进行过实验。下一步可以尝试根据模型编写相关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处理,从而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语

《大学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通常开设于大一或者大二阶段,为高等院校各理工科专业学生所必修。《大学物理》课程是非物理理工科专业所必须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但目前其课程教学存在较大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经广泛调研,分析了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及一些思考,希望能对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

[2]胡盘新,钟季康。在大学物理教材中引入计算机数值解的尝试[J].物理与工程,2006,16(2):47-50.

[3]贾天俊,高光珍,李荣。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25-26.

篇7:物理学师范类专业课程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课程:

大学体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军训与军事理论、力学、普通物理实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电磁学、中国近代史纲、电工学、电子工艺实习、光学实验、教师口语、教师书法、热、光、原子物理、线性代数、模拟电子线路与实验、数学物理方法、Flash制作、电动力学、电子线路CAD、课件设计、理论力学、数字电子技术与实验、心理学、自然科学概论、单片机原理与实验、电气技能实训、教育学、近代物理实验、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学物理教法、MATLAB程序设计、固体物理学、机械制图与CAD、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现代教育技术

篇8: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专业

1 关于程序

1.1 分析对象。

我国南方某省当中的三座高校的物理专业学生(均为大学一年级),一共120名。择取该120名学生主要的目的是因为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学生们刚刚脱离中学,因此使用工作任务单来对其所拥有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不但是对这一批对象所拥有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总结性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其在进入高校就读之后所拥有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前景进行探索性分析的过程。

1.2 分析过程。

首先,进行工作单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规定探究任务(包括提出问题、猜测、设计方案、实验以及总结),将PTA作为主要的依据,结合国际评价项目,构建起工作单以及评分规范。其二,在评分之前,由老师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工作单来展开预评,寻找评分老师之间存在的差异,待差异得以协调之后,即可认为已经形成共识。

2 分析结果

2.1 问题的提出。

针对提出的问题,存在的不恰当现象可以概括成这样的几个不同方面:其一,变量缺失或者不具体,学生很难将问题和实际情境、提供器材等联系起来,导致自变量非常宽泛甚至不足;其二,复杂水平较低,比方说,“弹簧振子周期和振子质量、弹簧长度等是否有关”;其三,自变量和因变量相互颠倒,或者是因变量不够恰当。

2.2 设想和猜测。

针对猜想假设,很多学生的提法拥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性,比方说,针对上述弹簧振子的问题,部分学生从惯性角度出发,认为质量比较大的物体,其惯性也比较大,保持反复性的运动状态自然会更久一些;还有学生认为和摆动的周期以及摆长有关。这些猜测从整体上来看存在假设不合理以及自变量缺少的情况。

2.3 方案的设计。

制定一个实验方案的过程,学生们体现出来的不适当体现在这样的两个方面,即:其一,不控制有关的变量,比方说,学生们把弹簧振子放于铁架台,并且令它上下进行振动;调节钩码的质量水平、调节弹簧的长度,测试其振动周期;其二,不具体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并没有强调振子于何处进行记时操作,对振子振动若干次的时间进行测量,如何计算其周期等。

2.4 实验的开展。

在实验过程当中存在的不适当因素主要包括:表格设计项目不全或者根本没有表格;自变量的改变次数变少;相关变量部分得以控制;数据偏大甚至严重错误。导致数据的偏差比较大,甚至发生数据错误的情况有很多种情况,例如在进行时间的测量的时候,由于振动的次数过少(仅有5、6次)就直接进行周期的测量;另外,在测量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的操作,比方说部分学生进行摆动周期测量的时候,对于次数和计时都非常随意,导致不对应。总的来说,这些错误部分是由于因变量测量,也有的是由于自变量控制不当等。

2.5 总结结论。

结论总结过程当中存在的不适当或者是错误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最终结论与数据误差较大(包括结论合理但是数据不合理以及结论和数据都不合理的情况),这是因为数据误差较大甚至错误所造成的;结论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不过和数据对比相对一致;结论简单,概念模糊;数据重复描述,没有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这主要是因为数据误差比较大,很难得到一般结论所造成的。

3 总结讨论

经过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们在问题的提出阶段、表述阶段、实验设计阶段存在着一定薄弱之处,究其原因,显然和传统教学不重视这方面的培养有较大的关系。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们进行实验的过程基本都是完全依照老师的步骤进行套用,表格、公式等不是老师已经设计好的就是固有的,学生往往仅仅需要依照这些规范来得到规范结果即可,基本上不会考虑到设计方案以及设计表格等步骤。说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老师仅仅做到了保证学生们能够解答问题,却不重视他们主动去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令学生们不知道该怎样提出问题,很多学生甚至根本不会主动提出问题。其次,很多学生对于自变量以及因变量的相关概念、控制变量上意识相对模糊,很多学生对其进行叙述也相对含糊,并没有非常明确地说明变量控制,不过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进行了变量控制。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所掌握的探究方式尚且处于表层和感性的水平上,尚且没有提升到理性以及深层的水平上;另外,一部分学生虽然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好,却在表达上比较薄弱,导致学生无法清楚地进行过程和结果的表达。因此,亟待提升学生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其三,很多学生在猜想和假设的能力上非常强,虽然他们在进行猜测和假设的过程当中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不过在这一要素当中,评分老师也发现学生们的平均分相对比较高,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当中巧妙地使用联想和类比的方式来提出一些新鲜的猜测和假设。除此之外,学生们对于结论进行概括的正确概率以及平均分也相对比较高,基本上仅低于猜想和假设的过程。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拥有较为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从猜想假设直接获得了结论;也可能是因为学生拥有比较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对一些规律性较差的数据进行二次加工和处理;还可能是因为学生们在实验的过程当中意识到数据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行了再次实验,不过却没有及时记录数据。从整体上来看,这都和传统教学模式所追求的结论精准性息息相关。

以上发现都说明,学生们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是不平衡的,而且会受到学生本身的因素所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仅能够在个别方面形成较为理想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是在更多的方面上却无法起到理想的效果。

结束语

如今我国的基础性教育课程正在逐渐地改革,同时物理课程也在实施全新的模式,在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过程中,这种培养观念也渐渐地深入到了人们的心里。怎样才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校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渐渐地也变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参考外国的研究成果来提升我国的科学探究能力,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可以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董秀红.物理专业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2]李凡生,余小英.基于演示实验教具自制的师范生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培养——以物理专业为例[J].教育探索,2011(8).

[3]马硕章.促进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成长的课程建构——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科学探究”课程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

[4]逄型玉.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量表初探[J].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专辑,2010(19).

篇9: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专业

关键词: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

对于高等院校理工科来说,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是其他课程所不能代替的。然而,对于非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讲,大学物理不是他们的主要课,所以,他们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同时,教师也往往将重点放在专业课上或者是科研上而忽视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的教授,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所以,本文对工科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我国工科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育的现状

1.学生不重视这门课程

虽然大学物理工科院校理工科专业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但是其不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因为大学物理不是非物理专业的主要课程,所以,在上这门课程时,学生也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此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就业压力以及学习压力不断地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专业课上,使得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英语知识上等等,从而使得学生忽视了有助于培养个人综合能力的大学物理知识的学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物理教学现状的不乐观。

2.部分教师不重视这门课程

在一些工科院校中,学校会过于重视教师的科研水平或者是教学规模,这就使得有些物理教师也不重视非物理专业学生的大学物理教育,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或者是放在专业课上,从而使得教师在为非物理专业的学生讲授大学物理这门课程时容易照本宣科,使得教师的授课方法比较单一,这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课堂的枯燥乏味,缺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缺少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教学理念,缺少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二、我国工科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政策建议

1.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外系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物理学可以分为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力学、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分支学科。作为教师,在讲授大学物理时,我们应该明确其是一门实验学科,所以,需要引入相关的概念和假设来对物理现象进行定量或者是定性的描述,而对所引入的概念和假设的合理性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正确理解往往是一套完整理论建立时的基础,往往是一套完成理论建立时的切入点。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这是一切物理理论建立的基础。

在给学生授课时,教师应该明确指出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工程技术的基础,是工程创新的源泉。因为物理学不是非物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毕业之后进入工作岗位不一定能直接运用物理知识,所以,作为教师,除了让学生懂得注重大学物理对专业课程的基础作用以外,我们还应该要上学生注重他们对物理思想方法的领悟,注重他们对物理思想方法的把握,注重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注重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注重他们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2. 注重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

物理学的研究范畴从中学到大学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其研究的主要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变化规律,只是大学物理研究研究的内容与中学物理相比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其对物理现象的描述也相对更加注重从现象到本质,更加注重从简单、特殊到一般,更加注重从定性到定量等等,此外,与中学物理相比,大学物理所采用的的数学方法也相对比较复杂,从简单的数学运算变成了微积分。因此,作为教师,在给学生授课之前,我们应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本节内容的物理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则应该将重点放在概念的理解上,放在概念的升华上。此外,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要寻找应用定理解决相应物理问题的好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积极性,才能增强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主动性。

3.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阔学生视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多媒体技术得到了不断地发展,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要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授课的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板书为主,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在听课时容易枯燥乏味,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通过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像,这样,学生课堂上就不容易枯燥乏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在介绍物理前沿知识时,传统教学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因为前沿知识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这时候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则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明确大学物理教学目的,改革考核方式

对于非物理专业来讲,大学物理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不再以考试作为学生唯一的考评依据,而是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出勤表现、课堂讨论、提交作业、回答问题、期末闭卷考试以及课程论等方面来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我们还应该适当的压缩期末考试的分值比例,而适当的增加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分值比例。在设计期末考试试卷时,除了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之外,我们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可以评估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题,比如可以提现学生物理思维方式能力的考核题,可以体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题等等。教师课堂提问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面,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营造更加开放和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等等。明确大学物理教学目的,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此外,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彭振生,梁燕.关于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 2005年01期

[2]陈兰莉.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J]. 河南教育(中旬),2010年08期

[3]尹紹全.高师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6期

[4]王闻琦,彭振生.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 滁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潮兴兵,刘坚强,孙光厚.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整合视角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研究[J]. 物理与工程,2009年04期

上一篇:籍田镇中心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下一篇:高三语文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