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潭游记小学作文

2024-05-15

七星潭游记小学作文(共12篇)

篇1:七星潭游记小学作文

七星潭在台湾花莲机场的东侧。说它是潭,其实是一个海湾。它的形状像七字,故名七星潭。

七星潭的沙滩上布满了许许多多的碎石,一颗颗小黄石头像给沙滩披上了黄色的地毯。沙石的颜色非常鲜艳,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还有黑的。沙石的形状也千奇百怪,有高的,有矮的,有圆的,还有扁的。我捡起一个贝壳,仔细欣赏,欣赏完了,我又把它轻轻的送回了大海的怀抱。

我站起身子,眺望远方那湛蓝的大海,大海和天好像连接在了一起,分不清哪个是天哪处是海,海上抛起朵朵浪花,犹如蓝布上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我走到大海边,浪花拍打着我的小脚,突然一阵风吹了过来,大海掀起一米高的水墙,那水墙好似只饥肠辘辘的猛虎,朝我呼啸而来,一瞬间把我的裤子打湿了,我还没来得及下海,大海却已经迫不及待的送上了礼物——裤子湿了。

这次旅行,真让我回味无穷!

篇2:七星潭游记小学作文

下了车,才发现七星潭原来是一座地质公园,为何名为“七星潭”呢?原来在山间有一条河道自巨石岩缝间奔流,飞瀑从天而降,形成连环七星深潭,故名七星潭。好了,话不多说,登山喽!

走了不多平坦的大道,就来到了第一个景点——摞石群,看到牌子上的名字,我有些迷茫:谁摞的石?盘古?夸父?愚公?望四周一看,天啊!一块块巨大的花岗石好像人工砌成一样,其实,这竟然是自然形成的。看!那一块一块的长方体石头一层摞一层,整整齐齐直入云端,使你不得不感叹地壳变动时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十分渺小。一块块巨石群在夕阳的映衬下似金饼重叠,一种原始的震撼力油然而生,历史的画笔在这里泼墨挥洒,岁月的沧桑在这里充分的体现。

不知走了多久,路过仙姑池、国舅池,又来到了彩虹潭,我走近一看,哇!池的中心像一块碧玉,而池水在阳光照耀下,显七种层层叠叠的颜色,宛如一座七彩虹桥,使人疑惑自己是否走进了瑶池。

终于登上了山顶峰——看着脚下的瀑布,这个潭流向那个潭,不知为什么,我真想让时间停留于此。

我们坐滑道下了山,我一个劲地猛滑,把前面的姐姐踢了个够呛。

篇3:游玩七星潭小学作文

七星潭是一个石子海滩,每当海水退去时所卷下来的石子与石子相碰撞,有一股沙沙声,声音很大,十分壮观。 这里的海水不是像顽皮的孩子舔着你的脚,而是波浪铺天盖地地让你防不胜防,裤子一下就湿了。我小心卷起裤脚,脚下的石子十分扎人,于是我拾来两个又大又平坦的石块,放在脚下,挖一个石子小洞,

填进去,“哦,哦!一个石子小站完工了”我小声叫着。忽然,海水退得很远了,不好,开始涨潮了“大浪来了!”一边拾起两个石头向上跑。啊,还好没有被冲失,我心里想,一看远处,什么都明白了,只见一道黑线在快速壮大,最后向人们猛扑过来“啊!”“呀!”很多在下面的人大叫,一边叫一边跑,但来不及了,大浪把他们的衣服全部打湿了,人像刚从水里捞起来那样。我还是比较聪明的,水只淹到了小腿处。 这时妈妈叫道:“快点趁这个机会拍照呀!”我做出很舒服的样子让妈妈拍。正拍着,妈妈大喊:“快看有飞机”。我转头一看,果然有一架飞机飞得很快,而且很低,几乎是擦着我们头顶在后方降落,这下我知道,这后面是一个军用的飞机场,而飞机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耳朵被震的好痒呀!结果一个大浪打来我没注意,结果……当然是裤子全湿光,衣服也壮烈牺牲了。 过了几分钟后,又有一架f16飞了过来,而接下来,各种飞机接踵而至,有人还录了一段录象,把飞机降落过程给拍了一清二楚,而我妈拍的更夸张,飞机的桨叶都不动了。

在回去的途中,导游还戏称,台湾的军事秘密都泻光了。

篇4:小学生游记作文:月潭公园一游

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想象着月潭公园的各种模样:月潭公园会不会是月亮形状的呢?公园里的水池里到底有没有鱼儿呢?我的脑袋里装满了疑问。

下车后,我们沿途来到了月潭公园的大门口,哇!眼前的景象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这里的水清澈见底,水里住着好几十种金鱼,它们个个都穿着五彩斑斓的漂亮衣服,在水里欢快地追逐游戏,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睡觉,有的在思考问题。我快速掏出事先准备好的鱼饲料向水里撒去。那些追逐的、聊天的、睡觉的小鱼儿们好像被施了魔法似的,争先恐后地跑了过来,生怕自己抢不到这可口的美食,可真有趣呀!

我们继续向前走,来到一个古建筑亭子前,许多中年人,老年人斗纷纷聚在这里演奏乐曲、写生、唱歌。

接着,我们便来到大瀑布前,只听见哗哗的水声,从上往下飞泻下来,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

顺着瀑布往左上走,我们缓缓地来到了山上,再回头往后看,让人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左边是绿茵茵的小草,右边则是葱郁的树丛,山上不仅空气清新,那大自然的美真是无处不在。再往上走几步那有一个亭子,无论天晴或下雨,游客们都可以在这里歇息一小会儿。亭子旁是一个小池塘,这里有假山和很多小蝌蚪,它们摇晃着自己的小尾巴,在亭亭玉立的荷花和碧绿的“大圆盘”下追逐打闹,看到这欢快的镜头,我的视线久久不想离开。

这次游玩真开心,我不仅感受到了月潭公园的内在美,更是领略到了大自然生命的欢乐和伟大。

学校:重庆市开州区汉丰九校

作者:四年级三班 杨娇

指导老师:周艳

篇5:台湾七星潭导游词

七星潭景区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天曼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七里坪乡东北22公里、内乡县宝天曼南麓、龙吟峡河道的源头。

七星潭位于河南南阳。九龙瀑顶有一奇谭,长方形,长12米,宽5米,外浅内深,深处4米。潭边石壁上有IO个口径约半米左右的冰曰,组成了丹井群。其中7个冰白排列的形状近似北斗七星,故称“七星潭”。另3个冰自居瀑布下垂处顶端,形成小水帘洞。七星潭边有一处峭壁突出瀑侧,壁顶平坦,长有两棵奇松。人坐松旁,近看飞瀑从身边呼啸倾泻,惊心动魄;俯视一、二龙潭,秀丽醉人。在原始生态旅游区内完全是原始植被。满眼翠绿,溪水潺潺,花香芬芳。穿幽径、历石道、攀台阶、入山洞,一瀑一潭次第展现。中华灵石、开天石瀑、磐石圣树、摞石林峡谷、七星连环乃天下奇景。这里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季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银装素裹,冰雕玉砌。在风情园内,住竹屋、蒙古包,品尝纯天然的餐饮文化。七星潭确实是一处旅游、度假、避暑的好去处。

七星状丹井群,是浮丘公的精心设计,上得北斗七星之光,下借九龙吐纳之气,在此炼丹七日,可达(七七)四十九日的功效。人服此丹四十九粒,可长生不老,腾云驾雾,升空飘游如履平地。

篇6:台湾七星潭导游词

七星潭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在清朝的“台湾舆图并说台湾后山总图”里,标示着花莲有几处低漥的湿地,这些大小不等的湿地湖泊就是七星潭;在公元1936年日据时代兴建沿海飞行场时,日本人将七星潭填实,于是把七星潭地区的居民迁到美仑鼻一侧的海湾附近,但是这些居民仍自称为七星潭人,从此大家就称居民所居住的海湾为七星潭。

七星潭是花莲县唯一的县级风景区,风景区范围从海边延伸到七星潭社区,邻近太鲁阁公园、东海岸和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而且经分年分期建设,七星潭已成为花莲县内最佳的风景区;

篇7:肇庆七星岩游记作文

七星岩与星湖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吸引如织的游人慕名前来,惊叹大自然的奇特景观,惊叹岩与水的和谐动人,惊叹岩如男人的刚湖如女人的柔,结合完美。

七星岩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上人工雕琢,显得景观精致。有曲径,有小桥,有亭子。而我独喜欢亲近岩石,感受它的粗犷与质朴。我和刊儿沿着天柱岩岩边台阶一路向上爬到岩顶,台阶陡峭难行。我一路走一路好奇岩上树木是如何生长出来的,树根大半裸露在外,紧紧攀附在岩石上,成为岩石的一部分。各种形态的树根甚为有趣。

岩石下面还有岩洞,岩洞里有地下水,坐船进去,甚为凉爽。各种钟乳石,形态各异,有的似大象,有的似骷颅头,有的似仙人……洞里阴森好似探险,很刺激。

七星岩范围很大,有好几块巨石,但景观雷同,我们没有一一观赏。

篇8:肇庆七星岩游记作文

肇庆是历史文化古城和著名的旅游胜地。这次就让我当一次小导游,介绍我家乡最著名的景点——七星岩。

“借得西湖水一环,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叶剑英元帅题的这首诗,说的正是我家乡美丽的七星岩。七星岩位于肇庆北郊,景区内七峰排列如北斗,故名为“七星岩”。这里山奇水秀,湖山相映。最令人赞叹的当然是七星岩的湖景了。春天的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一阵微风吹来,清澈的湖水好像被小鱼惊忧了,泛起了微波,又好像正向游客打招呼呢!要是碰上下小雨,雨水嘀嘀嗒嗒,落在湖面上,就像为春天弹奏清脆悦耳的乐曲,多好听!夏天,湖里长满了荷花。荷花似乎穿上了一件件美丽的衣裳,绽开了美丽的笑脸。阵阵荷香,吸引了游客前来观赏。秋风送爽,秋天的湖面多了一些散落的树叶,也多了一些游客,在美好的秋光里湖上泛舟。湖水失去了往日的平静,泛起了厚厚的波纹。冬天的湖面变得深绿色,因为水下面长出了许多水草。一眼望去,像一片宽阔的草海。冬天的湖水,又是另一番景色。

各位,经我介绍,你对七星岩是不是很向往呢?欢迎你随时到美丽的七星岩来游览。

篇9:九龙潭游记作文500字

回登封的第二天,天气非常炎热,爸爸的同学耀峰伯伯喊我们一起去九龙潭游玩避暑。据说那里有山有水,绿树成荫,可以玩水捉小鱼,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催着爸爸赶紧去!

坐上耀峰伯伯的车直接出了登封市,先来到了他家阿姨唐庄镇的姥姥家,我们在这里摘了好多葡萄,虽然葡萄看上去还是青绿色的,吃着特别甜!然后我们就继续往大山里的九龙潭出发了。

大路两遍都是高高大大的杨树,把太阳光都挡住了,所以也没感觉到特别热。这里群山环抱,还有许多怪石嶙峋的,景色很美!

今天来这里游玩的.人真多,有的在水里嬉戏玩耍,有的在烧烤,有的在吊床上睡觉……因为这边是未开发的景区,没有门票,路两边停的全是车,有的地方只能单行通过!九龙潭是由一条河上九个大大小小的水潭组成,名字也是这么来的!

我们找了一个相对来说人比较少的地方,铺好爬行毯就在这里玩了,旁边有一个水潭,水刚到小腿那里,里边不时看到小鱼游过,我跟豆豆还有伯伯家的妹妹一起玩打水仗,石子水上漂,开心极了!

玩累了后我们一起坐在爬行毯上吃葡萄,吃饼干,吐的葡萄皮垃圾等伯伯都让我们装在一个袋子里带走了。看着旁边随处可见的饮料瓶,包装袋及各种垃圾等,心里感觉很不舒服!真是给这里的风景抹黑了!最后我喊着弟弟妹妹一起把这里的垃圾都收拾干净了,虽然有点累但是看着变干净的环境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篇10:桂林七星公园游记

2014年7月5日我和妈妈来到了山水甲天下的美丽桂林。

我们是下午一点多种到的,我和妈妈一下火车就赶去宾馆,放下 行李,我们就直奔桂林著名的七星公园,骆驼山就坐落在七星公园 内。

一进七星公园就体现出南方的美景,满眼都是绿色。再往前方 看,一座美丽的花桥就在你的眼前,你走近看,顶上,柱子上都刻着 美丽的花纹和图案,栩栩如生,真是漂亮极了!只要你看见它,一切 的烦恼就都会忘掉。

走过花桥,在你眼前出现的是一个独特的广场,广场的中央有一 个巨大的青铜鼎,非常壮观,这个广场叫世纪广场,我还在那里留了 影。

篇11:七星台游记网络经典散文

3月31日一早,我们一行驴友40多人租了辆大巴车,踏上了去济南市东南部40多公里外的七星台风景区驴行的征途。大巴车到了历城区仲宫镇与章丘市垛庄镇的搭界处,开始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爬山,也不记得转了多少道弯儿,终于爬上了七星台。

七星台,又名四角城。“七星”指的是七座山。哪七座山呢?聚兵顶、凤凰山、东岭山、西岭山、青龙山、四界首、出品官是也。因为这七座山山顶都比较平缓,布局又如北斗七星相似,所以当地人就称呼这“七星”汇聚之处为“七星台”。

我们从七星台索道站附近下了车,如果乘索道去对面的东岭山,估计也就几分钟的时间而已,但我们是来驴行的,乘索道登山,也就失去了意义。领队带领我们从索道站旁边下了山谷。山谷里有个小村庄,叫岳滋村,村庄几乎完全被四周的山岭围了起来,仿佛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从谷底昂首看空中索道,只见索道车厢就像个篮子似的吊在空中,可能是没有游客乘坐,还是其它的原因,索道车厢悬在空中一动也不动。

有部分驴友与岳滋村的村名碑照相后,大家开始爬山。我们爬的这座山叫做东岭山,也就是索道站的南站。山坡比较陡峭,对于我们大部分的驴友来说,这根本算不了什么,不过是一道小菜而已,但对于新驴来说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开心一笑是我们上周一起去长清看过杏花的新驴友,这是她第二次跟驴群驴行了。我见她爬山气喘吁吁的样儿,就有点想笑,但更多的是同情,因此每到比较艰难一点的地方,我就主动地拉她一把,待登上山顶的时候,大家都有说有笑的,她却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说,累死了!大家都笑了。

休息了一会儿,驴群开始沿着山脊行走。因为这里是新开发不久的景区,山脊上的松林里修建了水泥小道,行走起来就方便多了。站在东岭山上,只见天空一碧如洗,几朵白云漂浮在天上,显得天空更蓝了。我就想,如果济南市区也能有这样的蓝天该多好啊!清新的空气清凉甘甜,一点土腥味也没有,在这里你完全可以张开嘴巴大口地呼吸,好像人的五脏六腑也被清洗了一遍似的,心情也顿时无比地舒畅起来了。山岭上的树木密密匝匝的,而松树似乎更多一些,且多是一些老树,树干大都有碗口一般粗了;目光所及之处,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墨绿的松林,自己仿佛又在享受一场视觉的绿色盛宴似的。刚才在山谷里,还没觉得有风,现在在山顶上,山风不知道从哪儿忽然吹过来了,似乎还比较大,风过处,引来了阵阵松涛,令人舒心极了。那“呜呜”的松涛声,一阵一阵的,仔细听起来与大海里的波涛声是多么地相像啊!我不知道别人此时的心情如何,反正我觉得能在这松林的海洋里听听松涛声分明也是一种浪漫的享受了。也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松涛”这个词儿,以前都疏忽了,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感受过。如果不是今天来到七星台,可能还弄不清楚松涛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呢,这也算是今天的一份意外收获了。

翻过了一道稍高的山梁,是个下坡,一道石墙蓦然横在了眼前。这道石墙,其实根本就没有正儿巴经地垒砌过,只是简单地堆垒在一起,高不过两米,宽不过一米多点,像一条长蛇似的蜿蜒于松林里,一眼看不到尽头。忽然看见墙边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写有篆书“齐长城”三个大字。原来这就是著名的齐长城遗址了!这块石碑显然是修建景区时立的,却不知道为什么三个字写得不怎么清晰,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别的原因,我是搞不懂的。齐长城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在位时开始修建的,西自济南市长清区(原来叫长清县)黄河边,东至青岛市黄岛区入海处,蜿蜒于齐鲁大地的崇山峻岭之中,经过了1518座山峰,长达618公里,跨越19个县市区,几乎将山东全境一分为二。齐长城是齐桓公为了抵御鲁国和楚国的进攻而修建的防御工事,工程浩大,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距今已经有25的历史了,比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长城早了400多年。相传,孟姜女哭长城不是哭的秦长城,而是哭的齐长城。至今,在山东境内多个县市区都有保护得比较好的齐长城遗址,其中以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涌泉村的劈山上一段齐长城和济南市长清区大峰山顶上的一段上千米的齐长城遗址最为著名。现在各地政府都很重视齐长城的`保护工作。如淄川区劈山上就建设了齐长城遗址保护园,园内有古齐长城遗址、劈山关、烽火台、一线天以及孟姜女哭倒长城断墙处、姜女台、连心桥等历史遗迹。

七星台这段齐长城,我没有全线考察过,因此它究竟有多长,我就说不清楚了。

我们沿着与齐长城相同的方向顺着山坡往下走,大约走了四五百米的距离,眼前矗立着一座大桥,这座桥叫做鹊桥。鹊桥架在两山之间,中间是一条深邃的峡谷,桥长300米,高70米,宽约3米,两头为两个门状桥桩,采用斜拉锁吊起中间的桥板,桥中间处为一段颤桥,人走在上面,似有颤动的感觉,令人惊心动魄,胆子小的人多不敢在此久留。我一向胆子小,还有恐高症,今天也不知道哪来的胆气,我竟然敢站在70米高的桥上往桥两边的谷底看了一会儿,还匆匆地胡乱拍了几张风景照片,却没心思去欣赏两边的美景,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快过桥去。当我踏上桥南头的土地时,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过了鹊桥,就是新建的长城了。新长城是仿照北京八达岭长城的样儿沿着山脊而修建的,蜿蜒多米,有烽火台多处,看上去也蛮雄伟壮观的。遗憾的是,工程完工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城墙就多处出现墙皮剥落现象,露出的红砖也开始风华,用手一扳,砖头就松散了,估计挺不上几十年,极有可能就成为一道危城墙了吧。

出了新长城,我们又开始下一道山谷,山谷下面是一座小型水库。山坡十分陡峭,好在有台阶和扶手,我小心地扶着扶手下到水坝上。水坝将山谷拦腰截断,拦蓄了从上面山谷里流淌下来的山泉水,形成了一座小型水库,这个呈月牙状的水库就是瑶池了。瑶池水清澈碧透,绿波荡漾,传说是西王母沐浴净身之所。有人往水里扔了一枚石子,可能是试探水深吧,只听水里“噗”的一声响亮,溅起了十分微弱的一点雪浪花,水之深是无容置疑的了。水坝外面有的地方淌着水,“哗哗”的流水声在寂静的山谷里分外响亮。

过了水坝,又开始爬一座山,山坡十分陡峭,坡度几乎有八十度,因为在山下无法看到山顶,因此不知道这座山究竟有多高。好在有石阶和扶手,就像从天上放下来的天梯似的,一眼望不到头。如果没有石阶和扶手,要攀登上去,几乎就是不可能的。我看看“天梯”,从心里就有点怵头,但见别人在攀登,自己也只好硬着头皮跟上。因为台阶甚为陡峭,而且台阶又比较窄,我担心踩不稳固摔下去,也就无心观赏山景,只是一直低着头,两只手牢牢地抓着扶手,既不敢抬头看,更不敢往后看,小心翼翼地一步一个台阶慢慢地往上攀登。也忘了攀登了多久,忽然听到有人说,到了!我才敢抬头一看,原来自己已经成功地攀登上山顶了。只见头顶上有座门坊,门坊横楣上书“天门”二字,好像是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的手迹。站在门坊边上,看看来路,我对自己的胆量都感到吃惊。这段石阶距离大约有二三百米吧,虽然长度上不能与泰山十八盘相提并论,但就其陡峭而言却有过之而无不及。静下心来,一琢磨,这个门坊横楣上的“天门”二字,感觉甚妙,我尝试着换个别的名字,想了半天,竟再也找不到比这两个字更准确的了。

上了天,前面不远处便是蟠桃峰,上面立有一块状似菜刀的巨石,正面刻有“蟠桃峰”三个字。站在蟠桃峰上,放眼四望,群山起伏,就像一条条蜿蜒游动的蟒蛇似的;座座山峰就像大海里的一个个岛屿,“岛屿”周围风生云起的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彩画似的;云生林壑,如梦似幻,一幅山川壮美的锦绣图画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

我们到达西岭山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我的肚子早就咕咕叫了。领队说,我们就在这里吃午饭吧。

饭后,领队说,西岭山山顶上还有一座四界首碑,谁愿意上去看就去看看吧。我们几个驴友又爬了将近一百米的山,沿着山顶小道找到了四界首台,四界首碑就立在中间。石碑正面刻有“四界首”三个大字,背面刻有:一步跨两国,一脚踏四地。关于这一步跨两国,究竟指的是齐鲁两国呢?还是齐楚两国呢?驴友们争论了起来。有人说,应该指的是齐鲁两国;也有人说,应该是齐楚两国,理由是公元前256年,楚国就灭掉了鲁国,从这时起,这里应该是齐楚两国的边界了。我觉得驴友们说的都有道理,这两国,应该分别指的是早期的齐鲁两国,和后来的齐楚两国。一脚踏四地,当然是指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这里便成为泰安、莱芜、章丘、历城四县的交界处,四界首名称由此而来。四界首碑西面不远处,还有一块小点的石碑,高一米左右,为三棱面,三面分别朝向三个方向,上面刻有岱岳、历城、章丘,用红油漆描写了,分外醒目,下面落款为国务院,。

篇12:桃花潭古镇游记散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首千百年传诵的古诗,让我心生名诗出地之游,寻访古镇桃花潭,寻找诗仙当年的踪迹。

桃花潭古镇即桃花潭景区,座落在青弋江桃花潭的水岸边(万村古镇),占地面积约10000亩,景区自开始规划建设,经过近几年桃花潭人的精心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李白诗文化,万村古镇研究,千年龙舟赛事(每年端午节举行赛事,据说自明朝至今没有中断)的古民宿旅游的集散地。旅游观光项目逐年增加,游客人次年年提升,己经是皖东南地区最理想的旅游度假首选地,以“寻千年古镇,探李白诗魂”为主题,吸引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游客。

桃花潭景区,以三大古建筑群为代表,温藏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向四面辐射。再加上现代人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历史文物的保护,巧夺天工的打造,景区呈现出“古镇古景再现,古街老铺售卖,民居民宿参观等独有的游览创意,让你耳目一新,一探究竟。

桃花潭景区,汪伦墓地是该景区的主要景点,并与李白乘船的渡口比邻。陵墓门前方树立着男女唐朝人形象的白玉石像和石马,把整个墓地衬托的庄严肃穆,使游客立即有身临其境之感。墓地四周古树芲柏林立,坐北朝南,风水极佳。墓碑上详细记载了汪伦的人生经历,与诗仙的友好交往,并记载了该墓葬随朝代更迭的破坏和保护,使人览后,如梦初醒,原来如此。览此墓“如做了一回唐朝人,与诗仙醉了一壶酒,于汪伦渡了一次河”。

回转墓地,来到桃花潭石壁上的观潭亭,扶栏眺望对岸,跳岸歌声渡口,人声鼎沸,水岸石铺榔声四起,村妇洗涤笑语,清潵的潭水,流过脸前,不知洗去多少年她们的忧伤,携带着他们美好的愿望流向远方……

再望古镇,明清古建筑群,尽收眼底,马头墙,黑色瓦面的徽派建筑,静静的彰显往日古镇辉煌。破旧缺角的墙体,记载千古日月风雨的摧残,参天的古树用年轮数着岁月,用不屈不挠的生命,成为古镇的有生命的证明。

踏岸歌声渡口,人来人往,上下渡船的人络易不绝,船老大的号子声,回荡在青弋江两岸,“哎,过河了,快上了,一路走好了,下次再来了”宏亮的号音,穿过了清弋江河岸的古镇,渡船上的人,望着东流的桃花潭水,情不自禁地都“踏岸歌声”了。

在号声的陶醉下,亭子迎来了一位老人,听口音是本地人,我便笑着问:“请问您是本地人吗?”“是。”老人家笑着望着我:“你是外地的?”我点了点头。我接着说:“这里风景真好,老人家能说一说桃花潭的故事吗?”他仔细看了我一眼,示意我坐下,然后娓娓道来:“不瞒你说,我姓翟,桃花潭镇在唐朝叫万村镇,对面是翟家,是陈友谅的后代。传说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后,分支家人来到这里后,改陈姓为翟姓生存繁育下来,所以这里翟姓人很多,解放后又为桃东公社,建设陈村水电站时,改陈村镇,现今为开发桃花潭两岸旅游更名为‘桃花潭镇’。先生,请随江水往下看,从这里往下游十里是章渡镇,那时从桃花潭,到桃花渡口(下一渡口名),有十里桃花,而汪伦是万村的首富,与李白在京师科考相识,结为好友。在李白落魄之际,汪伦诚挚相邀下来到万村,看到了十里桃花的.美景,走过万家酒店的闹市,在与汪伦相处的日子里,对酒当歌,好不尽兴,就在离别之际,踏上渡船乘舟欲行,望着桃花潭清潵不见底的水,回望汪伦岸边招手别离的情,出口成章,成为千年绝句,我们这里的男女老少都会朗诵。先生,千百年来,我们这里的人,都以这首诗为荣耀,传说着汪伦与诗仙的故事,这古镇的花花草草都记着他们,先生,我往潭的上游走了,对面还有翟家大祠,你去看看吧。”我被老人的简单陈述感动,送别了老人,踏上了渡船,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欣赏了“踏岸歌声”字匾,寻着古人的足迹,数着脚下被岁月磨得发光的石路,笑问着古铺小二,或别开洞天,或惊叹不已,或谈古问今,怀着最大的期待,到达了翟家大祠。

翟家大祠(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气势雄伟,集徽派建筑的所有工艺,雕梁画栋,殿深堂大。祠堂存有翟氏宗谱,立存祖宗牌位,祠堂的左右两壁,张贴家法家规和祖训,正堂照壁悬挂祖宗画像,让人肃然起敬。整个祠堂宣誓着翟姓家族兴旺发达、衰落的历史,也是皖东南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祠堂,游览后叹为观止,不往此行。

桃花潭古镇上的文昌阁与翟家大祠交相呼应,据说在两地之间建有八座牌坊群,见证翟氏后人的丰功伟绩。可惜这些宏伟的建筑,只有随着人们的传说,去追忆,去想象,去惋惜了。

桃花潭镇,还有许多古迹(如双荷塘等)都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但存留下来的古建筑,都说明了桃花潭人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和坚强的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执着和保护,就没有今天的汪伦墓,翟家大祠、文昌阁;如果没有他们的传承,就没有今天桃花潭镇的人文和许多民间传说,他们是桃花潭现有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功臣,同时也是继承和发扬的主力军。我相信桃花潭人,正以暂新的姿态,保护好文物,开发好文物,经营好文物。以古色古香的古镇,古诗古墓的诗文,古渡古岸江水,古祠古训的民俗形象,成为广大游客梦寐以求的家园。

上一篇:论企业管理费用控制下一篇:课程资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