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水果教学反思

2024-05-01

美味的水果教学反思(精选16篇)

篇1:美味的水果教学反思

一说到水果,就会想到各式各样的水果等着我们兴高采烈去品尝的场景。

冰凉又可口的大西瓜,鲜美多汁的水蜜桃,带着绿色的帽子,在太阳下晒得红通通,它觉得不够红,晒出了许多黑斑,那当然是美味的草莓。哇!有许多月亮挂在香 蕉树上,那就是好吃的香蕉,咦!怎么有许多的葫芦?原来是香甜美味的酪梨……台湾水果之多,那真是三天三夜说不完,一到水果摊,看得我眼花撩乱,却也心花 怒放!

琳瑯满目的水果总让我垂涎三尺!眼前是水果的天堂、水果的家乡、水果的世界……每一种水果,都有着不同的好滋 味,有甜甜的、酸酸的、涩涩的、甜甜酸酸又涩涩的……这些都是我喜欢的好滋味。其中,我喜欢吃的水果中,有长毛的鸡蛋──奇异果,头上插着一根树枝,穿着 红衣的红苹果,肚子里有一颗一颗黑色的小宝宝的母亲──木瓜,被涂成橙色的棒球橘子……说着说着,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已经垂涎欲滴了呢?

接下来我要介绍我最喜欢吃的芒果,更不用说是爱文芒果,那香甜的好滋味,真是芬芳香甜又解渴;还有芭乐,尤其是珍珠芭乐,脆脆的、甜甜的;啊!这里怎么会有 长刺的炸弹?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爱吃的的榴莲,它总是让我吃得浑然忘我,宛如置身热带海洋,“榴莲”忘返。这三样我最爱的水果,恨不得一口接一口,吃到差点没撑破肚子才心满意足、善罢干休!

所以,我喜欢我生长的地方,水果的天堂──海南,这里每一种水果都是宝,滋味真是好的不得了!我给自己一个绰号,就叫我——水果王子吧!

篇2:美味的水果教学反思

用刀切开西瓜,西瓜顿时就裂开了,只见淡红色的汁水像喷泉一样汩汩地冒了出来。瓜瓤红艳艳的,瓜籽黑乎乎的,看起来都十分诱人!

吃一口,有淡淡的甜味,再连吃几口,甜滋滋的,如果你猛地连吃几大口,那就非常甘甜,满口清凉,深呼吸几口喉咙里感到润滑冰凉,就像含着薄荷糖一样。吞入肚中回味,心里好像抹了蜜似的,让人回味无穷。

西瓜的吃法多种多样:榨汁喝,香浓可口,美味无比;把西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和其它的水果放在一起,淋上沙拉酱,就成了五颜六色的水果沙拉;把西瓜吃完后,去掉绿色的瓜衣,切成细条状,加入尖椒,生姜,大蒜,盐,醋,酱,花椒,麻油,糖等佐料后炒一炒,辣中带着甜,脆中带着香,十分开胃。另外,把瓜籽晒干后,加上盐炒熟,还可以当休闲零食吃哦!

西瓜的营养很丰富,它富含钙、铁、锌、硒和维生素ABCD及矿物质。

西瓜是一种既好吃又有丰富营养、解渴的水果,它是我最喜欢吃的水果,它让我们的夏季变得更加舒适,清凉无比了。

篇3:美味的水果教学反思

“同课异构”的精确定义,学术界目前并没有很统一的定论,但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给出了较为一致的基本共识:即指对同一教材内容、同一教学目标,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与构思,来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是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纳和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讨方式。①在听取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我校语文教研室于2015年6 月,以鲁迅的代表小说作品《药》作为“同课异构”的主体解构文本,进行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案例设计,从而予以教研探讨并反思。

1 议定课题

这次授课的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在了解了他们平时的阅读喜好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最终我们选定了小说《药》为此次教研的探究主体。原因有二:其一,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诸多文学样式中,对小说接触较多,学习兴趣较浓,甚至有不少学生有创作微型小说,去网站投稿,因此有着一定学习积极性和认知基础;其二,传统语文教学,造成了学生对鲁迅的抵触情绪。中学生口中流行着“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作为专业教师,我们都知道鲁迅的小说是相当有深度的,但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不再恐慌鲁迅,而真正能走进他的小说世界,了解他借助小说所呈经过教研室的研讨,最后我们决定迎难而上,把鲁迅从“文学神坛”上请下来,让学生近距离地去感知这个对中国社会、中国人充满真性情的“孺子牛”,带领学生与鲁迅进行一次跨时空的交流。

2 明确“同”和“异”

课题选定了,“同课异构”也随之进入集体备课阶段。

针对这次的教学尝试,我们首先确定了“同课”的理解。“同”是指面向基本相同的学生(年级相同、学期基本相同的中高职贯通专业的一年级学生),根据同一篇课文(鲁迅小说《药》),制定基本相同的教学目标(通过小说三要素,学会赏析小说的技巧;理解小说主题内涵)。

“异构”是这次教研的关键。在备课组的商榷研讨下,我们确定了此次“异构”的理论概念。“异构”指采用不同的教学结构(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策略)以及选用和组织不同的教学资源。②也就是说为达成共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文本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③这其中的“构”,不仅仅是某种方法或方式,而是指课的整体结构——更应宽泛地包含了不同教师的教材解读、教学思路、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乃至教学理念的多元化,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和多维视野。④

如何重新整合《药》的教学教学结构,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教学通常就会按照文本的四大部分逐一进行讲解、分析,但课堂反馈总显得沉闷、拘束。既然是小说,我们发现不管在哪个部分,都会有小说三要素的穿插,因此最后我们确定了以小说三要素中的情节、人物两点,来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引领线索,由两位教师分别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建构和设计,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反转成学生的主场。

3 实施有效的教学建构

讨论“同课异构”一般是从“建构”的角度上来进行的。“建构什么”、“怎么建构”是研究“同课异构”的核心。“建构什么”(教什么),指向的是教学内容和目标;“怎么建构”(怎么教),指向的是教学过程和方法。⑤以下,通过本次两位教师的教学课例为例举,来详析我校这次针对《药》的同课异构的具体教学建构(见表1)。

3.1 教什么——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制定

虽然我们这次都采用了小说《药》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但是教材内容不等同于教学内容。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隐藏在教学文本当中,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开发和选择,这个由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的过程便是教材内容教学化的过程。⑥因此,同一篇文本在两位教师的个体解读以及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教学内容。

两位教师,分别以自己对小说感知的切入点为依据,将“情节整理”和“人物分析”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学内容。前者创造性地运用了“圆环”结构去串讲文本,在传统小说故事情节分析的基础上,带着学生去找每个部分“小情节”,让“小环”为“大环”服务,最终呈现出作者独具匠心的文本故事解构。后者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力求呈现多种情境体验,通过影片观摩、分组扮演、分角色朗读等多种体验渠道,让学生走近小说“人物”,让他们成为里面的一个人,从而身临其境地去感知人物的心情、心态,继而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

3.2 怎么教——百花齐放的多样教学方法选择

语文教学方法,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中最活跃的部分。所谓“教无定法”,每一位教师,都是该是位出色的魔法师。在“同课异构”的教研体验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研究教学方法的多样选择和运用。同样的教学篇目,大方向一致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魔法”,将课堂幻化成不同的风格,这就是“同课异构”的要旨所在。

语文教学教法理论上,有很多相关介绍,绝大部分的语文教师都遵从着这些基本教法在展开教学,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却没有了批判和反思的能力?近些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者。如何才能反转课堂,这就必须借助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只有恰当地加以使用、利用,才能发挥其效益,才能促进教学的优化。

下面对《药》“同课异构”教学课例中,例举两位教师在第二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2、表3。

从表2、表3 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两位老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充分考虑到文本特点,及学生学情,也充分展现了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特点。

邱慧洁老师的课堂,显著特点是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激发学生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观察、质疑、反思等途径自觉主动地去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早在《论语》中就有被提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以问促读,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新颖的教学设计,来加深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

尤婷婷老师的课堂,显著特点是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观影、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去体会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言行举止,从而理解并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较高,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情节、体会人物,获得了不错的课堂反馈效果。

4 教学反思

在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大家都受益匪浅。

首先,在集体备课环节中,教研室针对小说文本的教学目标,两位老师各有侧重去备课,分别从情节梳理和人物分析两个角度切入文本,多维度地解构教学内容,学习小说鉴赏技巧,揭示小说主题,最终殊途同归。

其次,在教学实践活动环节中,根据不同的设计理念,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设计方法,创造性地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画画、即兴表演、小组探究等形式,有效地进行了课堂的反转,将老师从主角变成了导演,让学生从观众变成了主角。最终在活跃而有效的课堂讨论中,调动起了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在教学反思环节中,教研室总结了此次课堂实践活动的效果,听取学生反馈,在进一步查阅“同课异构”相关理论文献及实践活动基础上,做了更多角度的反思总结,也进行了更大胆的教学预设,为日后其他文体文本的教学,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提供更多的方法与实践参照。

摘要:为增进教学教研,激发教师更大胆地进行教学设计,突破传统教学的条框和约束,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实践。以《药》为同一教学课题,由两位老师根据学生实际,借助多样教学资源,并结合教师自身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通过比较,促进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也进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教研能力。

关键词:同课异构,教学建构,教学方法研讨

注释

11陆雪玲.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同课异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13.

22 魏欣.以“同课异构”方法提高课堂有效性[J].天津教育,2009(11):21.

33 李光,种即飞.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课题全时空,2013:91.

44 周一贯.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创新研究的多维视野[J].语文教学通讯,2010(03C):12.

55 王侠.同课异构:繁荣下的隐忧[J].语文教学通讯,2008(10/B):20.

篇4:美味的水果作文

我喜欢吃的水果不胜枚举,十分众多,多到数都数不完,如:榴莲、苹果、香蕉、水梨……最令我没齿难忘的是榴莲,虽然它“臭”气远播,但只要咬一口,味道根本就不会影响榴莲本身,但不知道为什么?全家人都不喜欢吃榴莲,只要一看见榴莲,就立刻被吓的退避三舍,根本就不敢接近榴莲,因此每当家里买榴莲,最幸福的一定就会是我。

我最讨厌的水果有百香果、芭乐、凤梨…….最令我不喜欢的水果是百香果,那是因为我和它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天大故事;还记得第一次吃到百香果的时候,是在没有加糖,当我大口咬下百香果之后,人算不如天算,我没料想到百香果竟然是酸的,我还以为它是甜的呢!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从此我对它总是“敬而远之”。

篇5:美味的水果作文

这个时候,朱根亲手做了一盘非常恶心的水果汤。我们看了都想吐。老师说:“朱根,把你的拿上来,每一个人都得尝尝。”“啊!”我们叫出可怜的声音,即使我们在叫,老师也没有饶了我们。

游戏开始了。老师拍桌子,同学们放辣椒,酸辣椒等等!我刚放酸辣椒的时候,何健华突然叫停,我被何健化逮住了。老师给我吃那又恶心又不是人吃的水果汤,老师给我一块很大的苹果肉,让我慢慢嚼,看看是怎样的感觉?

刚放进口里,觉得有点甜,有点辣,也有点酸,嚼着嚼着,眼泪不由自主地从眼眶里流了下来,鼻涕也流了下来,心想:真可怜,我真恨不得把着块苹果一口吞下去。王榕还在一旁鼓励着我。

我好象充满了自信,已经把苹果肉吞下去了。

今天,我还真够倒霉的啦!

篇6:美味的水果作文

葡萄近看像一颗颗黑色的小珍珠,远看像一颗颗铜铃似的的小眼睛,好像正在看你呢!我摘下一颗葡萄仔细看,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白色沫沫,好像给一双“眼睛”戴上了美瞳,美丽极了!我闻了一下,哇,真香啊!我咬下一口,汁肉鲜美,可称得上是上等美味。汁液从里面流出来,就像一块冰激凌在我嘴里化开,叫人吃了还想再吃!

我沉浸在葡萄的世界里,我感觉自己也是一颗大葡萄,躺在那一串串葡萄堆里,我伸出手指拍一拍自己的大肚子,在那沁人心脾的香味里,快乐地聊天。

篇7:美味的水果教学反思

第一次教学与研讨

教学目标

1.辨别几种水果的种子, 认识它们在外形、颜色、数量等方面的不同。

2.了解水果都是有种子的。

3.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略

教学后的教研组反思

1.关于目标的表述:第三个目标很空洞, 无法评量落实程度;第一、第二个目标相对来说比较合适, 但孩子怎样才算是认识, 体现还不清晰。

2.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

(1) 孩子对水果里种子的已有认识是“籽”“核”, 从“籽、核”到“种子”的归纳, 中间需要一个桥梁, 这个桥梁应该是“核、籽”种到泥土里, 会长出苗苗, 所以叫“种子”。本次教学中, 教师直接告诉孩子, 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叫做“种子”, 孩子并不能真正理解。

(2) 吃完水果后, 教师提议:“和边上的小朋友比一比, 说一说, 你们手里的种子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实际上, 孩子对这个要求完成不了。“比一比”比什么, 孩子是模糊的, 孩子只关注自己手里的种子, 这是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所以这个环节的要求空洞, 达成度低。

确定调整策略

1.修改目标。

2.讨论让孩子能够比得起来的方法。可以用教室里的分类盒, 旁边贴上相应的水果图片, 一组孩子吃过的五种水果的种子, 对应放进五个格子里。这样, 孩子既能看到自己吃过的种子, 也能看到其他几种水果的种子, 就有了自由比较的机会。

3.不必把“核”赶紧说成“种子”, 在观察到水果不一样核也不一样的前提下, 让孩子初步了解“核”种到泥土里, 还能变成“苗苗”, 所以叫做“种子”。

第二次教学与研讨

修改后的教学目标

1.品尝苹果、桂圆、橘子等水果, 知道水果里的核就是种子。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观察这些种子, 发现它们的不一样。

3.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获得探索的乐趣。

教学过程:略

教学后的教研组反思

1.寻找自由观察环节还是比较低效的原因。教师指导语:“摸一摸, 压一压, 看一看, 说一说,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指导语似乎很规范, 能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集体反思:一是这些种子都是硬硬的、湿湿的, 触觉上没有什么不一样;二是对于小班孩子来说, 太多的指令, 反而会变成没有指令。

2.讨论“集体交流种子的不一样”这个重要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此过程中, 幼儿看看讲讲种子的样子, 教师用“大小、颜色、形状标记”记录种子特征, 活动组织到这个环节, 感觉很无“趣”。集体反思:是什么原因把教学中的“趣”赶跑了。是教师强调的不一样, 大小、颜色、形状, 把生动的物体概念化了、抽象化了, 和小班孩子的学习能力脱节了。小班的科学活动, 重要的是如何深入浅出激发孩子运用多种感官探究和表达, 也许孩子的表达不够严谨规范, 也许孩子的认知不够丰富, 但孩子参与了、感受了, 他总会有收获。

确定调整策略

1.在自由观察环节, 教师的指导语更明确:“请说说, 你手里是什么水果的种子?它是什么样的?看看盒子里你还认识哪种水果的种子, 叫叫它们的名字?看看它长得什么样?”而且, 这些问题要分解开问, 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从观察自己吃的水果种子, 到辨认其他的种子。而辨认的基础, 是分类盒里的图片对应是暗示, 原有的吃水果的经验是帮助, 还有同伴间的相互学习是资源。

2.对水果种子特征的表达, 不一定全部用语言, 小班孩子的语言还不丰富, 可以让孩子用身体动作来帮助。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 集体交流环节可这样设计:在地上做好各种水果的标记, 孩子们自己吃了什么水果, 就坐到相关标记的圆圈里。在看着分类盒里的种子, 比较它们的不一样时, 引导孩子不光用语言, 还可以用动作、体态来表现。如“像水滴”, 孩子可以创意做出水滴的样子。这样能让学习变得轻松、生动一些。

第三次教学与研讨

活动目标

1.品尝苹果、桂圆、橙子等水果, 知道水果里的“核”就是种子, 种子在泥土里能发芽、开花、结果。

2.有意识地观察各种种子, 知道它们是不一样的。

3.大胆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获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盒子, 内装1样水果;每组一个水果分类盒 (5格, 分别贴上苹果、荔枝、桂圆等水果标记) ;音乐《水族馆》;擦手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品尝水果

1.师:请大家吃水果, 拿到水果的小朋友可以告诉大家你拿到的水果叫什么名字。

2.幼儿品尝, 教师巡回观察, 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的关于水果的经验。 (要求把吃剩下的东西放入小盒子)

3.寻找“核”。师:水果里藏着什么呀? (核、籽) 请你们把“核”都找出来, 放到后面的分类盒里。

二、观察比较种子

1.初步观察种子。

(1) 送种子:现在请小朋友把“核”送到桌子上的水果房子里。你吃的什么水果, 就把它的“核”送到它家里。

(2) 自由观察自己的种子:仔细看一看, 你吃的是什么水果, 它的“核”长什么样子?

(3) 观察其他水果的种子:旁边还有什么水果的“核”呢?你能不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看看它们长什么样?

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回应幼儿的问题, 提醒幼儿全面观察。

2.梳理孩子的发现, 引导孩子表述种子的特征。

(1) 整理梳理:刚才老师请你们吃了几种水果呀? (在投影仪上出示分类盒, 种子上面分别放五种水果) 请你们叫出它们的名字。

(2) 提升从“核”到“种子”的认知:现在留在分类盒里的是水果的什么? (核) 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种子”。

(3) 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来归纳他们观察到的各种水果的种子特征, 通过追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进行简单归纳, 并用动作模仿。例如:

幼:我吃的是荔枝, 它的种子大大的, 有点黑黑的。教师追问:你们看看这个盒子里, 还有谁的种子也是大大的?剩下来那些小小的, 是哪种水果的种子呀?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总结归纳各种种子的特征。

师:种子到底有什么用呢? (种在泥土里, 发芽、生长、结出更多的果实)

三、做一回种子宝宝

1.师:把自己变成一颗小种子, 找一个空地方把自己埋起来。在音乐声中表现种子发芽、长成树苗、开花、结果的生长快乐。

2.师生一起“播种”、表现。

研讨经验积累

本次课例的数次研讨, 经历了对方案的局部推翻—实践—再推翻的过程, 称之为“颠覆”并不过分。

颠覆一:质疑在自由观察环节, 孩子在关注自己手中以外的种子吗?

颠覆二:质疑在自由观察环节, “摸一摸, 看一看, 说一说”能达到多种感官的参与吗?

颠覆三:反思在集中交流环节, 教学的趣味没有达成的原因。

篇8:美味的水果作文

星期六下午要进行蔬菜沙拉比赛,妈妈早就为我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和餐具。

星期六下午终于到了,在老师的一声令下,同学们拿出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和餐具。我也赶紧拿出东西,不甘示弱,我先把黄瓜切成三角形,点缀在黄瓜旁边,最好把香蕉切成三片,放在盆子的中央,最后倒沙拉。就这样一盆颜色各异精致的沙拉做好了,这时同学们也快做好了,大家各种各样的造型都有,真是五颜六色,风格不同,比起来我好像不是特别精致,以后我要多动手,这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得心应手。

比赛结束了,有几个同学做的特别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虽然我做的不是很好,但是我十分开心,因为重在参与。

篇9:美味的水果作文

广西几乎四季都有鲜嫩多汁的水果。有一天妈妈买了一颗比头还要大的西瓜,真让人惊讶、赞叹!多么漂亮的大西瓜呀!抱着它我却一动也不能动,寸步难移!当妈 妈要切开西瓜时,就好像要开启未知世界一样,让全家好期待,一刻也不敢眨眼。“啵!”紧接着,“哇——!”好长的一声赞赏。当我吃一口,好像进入了水果童 话世界,那滋味真是美妙、幸福!原本是细嚼慢咽的我,立刻变得狼吞虎咽。每次妈妈买西瓜回来,我总会目不转睛的看着、盼着,享受着它甜美的滋味,那滋味, 打动了我贪婪的心,好吃的嘴,一口接一口,停都停不下来。

夏天说到西瓜,当然还有芒果,尤其是爱文芒果,它的甜美芬芳,会不断的在嘴里散发,真是色香味俱全。让我吃得心满意足,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在广西,夏天的水果有好多,荔枝你也绝对不能错过,因为这是杨贵妃最爱吃的。还有苹果、香蕉、芭乐、水梨、蕃茄、草莓、水蜜桃……等五花八门的广西水果, 真是美味加上便宜,好吃又多量,真是令人食指大动,口水直流,想像猴子一样,把嘴巴塞满,吃得水当当,成为广西的美猴王。

篇10:美味的水果作文

苹果就像一个红红的皮球,十分可爱!它的颜色十分鲜艳,犹如穿了一身红中带黄的皮袄。再闻一闻,恩~真是清香扑鼻,令人垂涎三尺啊,摸上去还光溜溜的呢!

看着,看着,苹果好像在对我说:“别光顾着看我啊,快来吃我呀!我可好吃了!”

我便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果肉还在唇齿间,而甜味一下子钻进了我的心窝,真是回味无穷!

篇11:美味的水果教学反思

一、写景类文本的育人价值:以审美为核心

每一类文本均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 承担着不同的教育使命。写景类文本有许多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 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 因此这类文本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感受美

学生通过阅读写景类文本, 透过文字感受生活中的真景真物、真社会、真自然, 激发起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观察美、发现美、了解美的热情, 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美好的生活。

2. 鉴赏美

学生通过对写景类文本所呈现的优美景观学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鉴别生活中的美, 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通过对优美的语言的咀嚼品味, 感受遣词造句的美妙, 培养审美能力。

3. 表现美

通过学习写景类文本, 提高用自己独特视角发现美的能力, 学习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美的手法, 从而把自己发现的美表现出来, 从而孕育一颗美好的心灵。

二、写景类文本的教学策略:向着美出发

美文需要美教, 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下去发现、感悟、体会美, 并通过长期的熏陶、浸染、培养, 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德操、美的理念, 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那么, 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呢?

1.“理清”文本结构美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因为写景类文本具有与写人记事类文本不同的写作思路, 需要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领会并学习, 所以在教学这类课文时, 我们应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悟, 让他们抓住文本的结构方式体会并学习。

2.“赏读”语言情韵美

文为心声, 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透过写景类文本的意象我们会发现有人豪情满怀, 有人满腹愁肠。作者的这些感情我们首先要通过“赏”感悟到作者的情绪并通过“读”表现出来, 所谓美文还需美读。教学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蕴含着作者情感的词句, 更深地了解语言的色彩和温度, 通过朗读深化自己的情感。随着情感的变化, 朗读便会抑扬顿挫, 尽情体现其情韵美。

3.“领悟”主题内涵美

写景类文本, 常常通过借物喻人、借景喻理等方式传达着对人、对事、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和感悟。学习这类文本, 了解文章内容是最表面的东西, 最主要的是能理解文章的主题, 从而体验文本的内涵美。

4.“品析”语句形式美

写景散文格局结构、章法笔意无拘无束、张弛有度, 仿佛流动的音乐, 因此, 语句的形式美值得学生咀嚼推敲, 从而积累美句并逐步学会美的表达方式。

5.“拓展”想象意境美

在写景类文本的教学中, 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用美丽的画面代替抽象的文字, 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文是想象的基础, 在朗读中理解文意, 在理解的基础上生发想象, 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描述文中的意境, 也可以想象文字外的意境。

6.“比较”文本个性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比较阅读也是阅读写景类文本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扩大学生的视野, 更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不同的文本, 努力发现文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处, 感受不同文本的文学风格, 欣赏文本的个性美, 从而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7.“迁移”写法表达美

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读写迁移, 让阅读与习作更好地融合, 从而把鉴赏美的能力转化为表达美的能力。例如,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写景单元的三篇文章, 都是典型的写景状物、借物抒情的散文, 因此, 要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初步掌握写景状物类文章的写法, 尝试把自己欣赏到的美景表达出来。

篇12:美味的水果作文

桔子长得可好看了,胖胖的,圆圆的,扁扁的,像一个人的头,头上还戴着一个王冠。

我拿起来一个桔子,慢慢地剥开。我才剥开一点点皮,那香味就扑鼻而来,我的口水真快流下来了,那瓣瓣桔子像成群队对兄弟围成一圈玩耍里面的果肉被一件纱衣包住了。一瓣瓣弯弯的,像一轮新月。

我掰下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咬下去,吃下去的时候有一点儿酸甜透了我的心窝。

篇13:美味的水果

榴莲它其臭无比,我在一楼时就闻到了一股像臭豆腐一样的气味,我情不自禁地捂住了鼻子。一到家里我就看见了一个巨型“刺猬”,我好奇地跑过去,走近一看,才知道它是水果之王——榴莲。

榴莲穿着一身黄金铠甲,就像一个准备出征的战士。我摸了一下它的刺,真是坚硬呀!像千万根钢针呢!

这时,我感觉榴莲在说:“看什么看,快拨开吃我呀!我的身体含有很多营养,吃了保证你身体健康。我不光有营养,我的味道也顶呱呱哦,你吃完后一定还想再吃一个!”

我听了迫不及待地拨开榴莲吃了起来,果肉在我的嘴里像冰淇淋慢慢化开,它的美味弥漫在我的唇齿间,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篇14:美味的水果

生长在广西,能一年四季都吃得到鲜美多汁的水果,让你吃得流连忘返,赞不绝口。首先,我最喜欢的水果是长刺的飞弹——榴莲,不过,这是外国进口的。当一切下榴莲的剎那,那个味道好似万马奔腾的扑鼻而来,真是味觉的一大挑战,紧接着那有着世界级的果肉,吃一口,保证你一定会把它的味道牢记在心里,因为真的是人间美味啊!

接下来我要介绍我另一个喜爱的水果——葡萄。葡萄在广西,那可是一等一的水果,又甜又大;尤其是无子葡萄,那晶莹剔透的外表,汁多味甜的果肉,让你会一口接一口的吃,如果和紫水晶的果皮一起吃下去,那你一定感动得流眼泪,因为真的是人间极品喔!

吃过了榴莲、葡萄,只要你还吃得下,夏天的西瓜、荔枝和香蕉,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还有苹果、草莓、橘子、水梨……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还可以年头吃到年尾,让你的嘴巴都没休息过,吃得心花朵朵开。

篇15:美味的水果教学反思

1.调动多种感官,按从外到里的顺序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水果,抓住水果不同的特点,从形状、颜色、手感、气味、滋味等方面进行介绍,连成一个片段。

2.引导学生根据观察体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水果的特点。

【教学现场】

第一板块:猜谜导入,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游戏。

(点击课件,出示谜语。)

师:身穿绿衣裳,肚里有红瓤,生的籽儿多,个个黑脸膛。猜猜看,是什么?

生:西瓜。

师:你怎么知道的呀?

生:因为西瓜皮是绿色的,像穿了一件绿衣裳。

师:哦,你是从它的颜色猜出来的。

生:西瓜里面有红瓤,还有黑的籽儿。

师:你是根据它的果肉来猜的,真聪明!

(点击课件,出示谜底。)

师:真是一个大西瓜!猜对的小朋友给自己鼓鼓掌。

(点击课件,出示谜语。)

师:第二条谜语:金铃铛儿圆又黄,包着一群小月牙。放进嘴里尝一尝,酸溜溜里带着甜。

生:橘子。

师:你怎么这么肯定?

生:橘子的果肉像小月牙。

师:哦,你是从果肉的形状猜出来的。

生:橘子的味道酸溜溜里带着甜。

师:你是从它的味道猜出来的。让我们看谜底吧。

(点击课件,出示谜底。)

师:真的是橘子!猜对的小朋友给自己鼓鼓掌。

……

师:小朋友们,看样子你们对水果的了解可真多。今天我们就来举办一个水果展示会,你们呀,就是小小解说员,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最喜爱的水果,想不想试一试?

(设计意图:利用猜谜唤醒儿童的生活经验,捕捉水果的个性特征。创设一个水果展示会的情境,让学生当一回小小解说员,为下面的口语交际和写话奠定一个言语动力。)

第二板块:有序观察,指导说写

师:那怎么来当好这个解说员呢?下面我们就以可爱的橘子娃娃为例来说一说吧。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瞧,这个橘子娃娃多可爱!)

师: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橘子娃娃是什么颜色的?

(板书:颜色)

生:黄色的。

你能把句子说完整吗?

生:橘子娃娃是黄色的。

师: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的颜色呢?

生:橘子娃娃是金黄色的。

生:橘子娃娃是金黄金黄的。

师:一连说了两个“金黄”,可见橘子娃娃多么可爱呀!

生:橘子娃娃穿着一件金黄色的外衣。

师:穿外衣,橘子娃娃活了!和前面一句比一比,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说法?

生:我喜欢第二句。

师:还有谁喜欢第二句?

(大多数学生举手。)

师:哦,这么多人喜欢,为什么呀?

生:把橘子娃娃当做人来写了。

师:小小解说员们,你们可要记住了,把水果娃娃当作人来介绍,会更生动。

(设计意图:在学生能够说清橘子颜色的基础上,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句子,知道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将水果介绍得更加生动形象。)

师:小朋友们,橘子娃娃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形状)

生:橘子圆圆的。

师:圆圆的像什么?

(点击课件 ,出示 :橘子娃娃 圆圆的 ,就像_________。)

生:橘子娃娃圆圆的,就像一个金黄色的小灯笼。

师:老师觉得这个橘子娃娃更可爱了!

生:橘子娃娃圆圆的,就像一个小南瓜。

师:是小巧玲珑的南瓜,老师都爱不释手了!

……

师:小小解说员们,把水果娃娃比作其他熟悉、可爱的东西,介绍起来会更生动哦!

(设计意图: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把橘子的形状描述得既准确又形象,为进一步把话说具体、说生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现在你能把橘子的颜色和形状连起来说一说吗?

(点击课件,出示:橘子娃娃穿着一件______的外衣。橘子娃娃圆圆的,就像_________。)

师:瞧,这里出现了两次“橘子娃娃”,介绍起来太啰唆了,怎么办?

生:把第二个“橘子娃娃”去掉。

生:把第二个“橘子娃娃”换成“它”。

师:是呀,这样介绍起来就不啰唆了。

师:现在我们来摸一摸,什么感觉?

(板书:摸手感)

(点击课件,出示:摸一摸,橘子娃娃__________。)

生:摸一摸,橘子娃娃麻麻的。

师:怎么会麻呢?

生:它的皮肤很粗糙。

师:“皮肤”用得好!你已经将它当做人来介绍了!

师:轻轻地捏一捏,感觉怎么样?

生:橘子娃娃软软的。

生:橘子娃娃柔柔的。

师:能不能仿照前面的介绍将这种感觉说得更生动?

生:橘子娃娃柔柔的,摸上去像海绵宝宝。

师:真好!看来你已经掌握了说生动的秘诀。我们再来闻一闻它的气味。

(板书:闻气味)

(点击课件,出示:把橘子娃娃放在鼻子前闻一闻,______。)

生:把橘子娃娃放在鼻子前闻一闻,一阵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

师:扑鼻而来,好香呀!

生:把橘子娃娃放在鼻子前闻一闻,可香了,不过香中还透出一点点酸酸的味道。

师:你的小鼻子可真灵,竟然嗅出了它的味道!

师:外面的部分观察好了,接下来观察什么?

生:观察里面的果肉。

师:对呀,我们要做到按顺序观察。

(板书:外——里按顺序)

师:现在老师剥开橘子,里面的果肉是什么样的?

(板书:看果肉)

生:果肉是黄色的,水汪汪的。

师:水汪汪,真诱人!

生:黄外衣,白内衣,多漂亮的橘子娃娃呀!

师:谁能展开想象把它的样子说得更可爱?

(点击课件,出示:轻轻脱下橘子娃娃的外衣,里面的果肉好像________。)

生:轻轻脱下橘子娃娃的外衣,里面的果肉好像许多小月牙围拢在一起。

师:它们在一起干什么?

生:在说悄悄话呢。

师:我似乎听到了它的窃窃私语。

生:抱在一起做游戏。

师:好亲热!你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说一下吗?

生:轻轻脱下橘子娃娃的外衣,里面的果肉好像许多小月牙围拢在一起做游戏呢。

生:轻轻脱下橘子娃娃的外衣,里面的果肉好像许多老师正在头靠头商量事情。

师:说得真好!果肉就在眼前,想不想尝一尝呀?

(板书:尝滋味)

(学生自由品尝)

(点击课件,出示:摘下一瓣果肉放进嘴里,轻轻一咬,_________。)

生:摘下一瓣果肉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酸酸甜甜的汁水流得满嘴都是。

师:好滋润呀!

生:摘下一瓣果肉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酸甜可口,好吃极了。

师:真可口呀!

师:现在我们按从外到里的顺序把橘子娃娃的形状、颜色、手感、气味、果肉、滋味连起来介绍,要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说形象。

(板书:说形象)

(指名介绍。)

(点击课件,出示支架:瞧,这个橘子娃娃多可爱!它穿着_____,圆圆的,就像_____。摸一摸,橘子娃娃_______。闻一闻,橘子娃娃_______。轻轻脱下橘子娃娃的外衣,里面的果肉。摘下一瓣果肉放进嘴里,轻轻一咬,_________,好吃极了!)

(设计意图:课堂上以橘子为例,让每个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使他们全身心投入观察活动中,边观察边说话,整个过程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

第三板块:过渡引领,练习写话

1.过渡:小朋友们,刚才他说的这段话就是橘子娃娃的解说词,简单吗?其实大家也可以为自己喜爱的水果娃娃写一段解说词,好向客人介绍自己喜爱的水果。

2.引导:拿出自己最喜爱的水果娃娃,四人一小组,(指板书)按从外到里的顺序边观察边介绍,把水果娃娃的形状、颜色、手感、气味、果肉、滋味这几个方面说明白。注意哦,可以把水果娃娃当作人来介绍,还可以把水果娃娃比作其他熟悉、可爱的东西,这样介绍更生动,更能吸引客人,让他们都喜欢你介绍的水果。

(学生观察说话。)

师:我们边说边把解说词写下来,注意写字姿势,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写话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宽松的创作情境,允许边观察边交流,允许边说边写,这样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爱写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第四板块:展示交流,分享成功

师:水果展示会现在开始啦!有请第一位解说员登场!

生:瞧,这个西红柿娃娃真可爱!它穿着一件通红通红的外衣,还戴着一顶碧绿碧绿的帽子,圆圆的,像一个节日里挂的小灯笼。摸一摸,西红柿娃娃滑溜溜的。闻一闻,西红柿娃娃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脱下西红柿娃娃红色的外衣,里面的果肉水灵灵的,还有黄中带绿的籽儿。咬一口,甜津津的,好吃极了。

师:他有没有做到按顺序、说形象?

生:做到了。

师:真好!老师给他一颗星。(画星)他写的哪句话最吸引你?

生:它穿着一件通红通红的外衣,还戴着一顶碧绿碧绿的帽子。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呀?

生:因为这句话把西红柿娃娃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西红柿娃娃很可爱。

师:通红通红的外衣,碧绿的帽子,真形象。

生:我喜欢“圆圆的,像一个节日里挂的小灯笼”这句。

师:为什么选这句?

生:他把西红柿娃娃比作了小灯笼,人见人爱。

师:这样形象生动的句子,谁读谁爱!老师给他一颗星还不够,得几颗?

生:两颗。

(画星,学生鼓掌)

师:有请第二位解说员。

……

师:今天的水果展示会可真热闹,可是时间有限,来不及一一介绍,那该怎么办呢?老师给大家出个主意,我们来办一份《我喜爱的水果》特刊,专门介绍“我喜爱的水果”,好吗?

生(齐):好!

师:你们把解说词誊写端正,老师把它们订成一本书,放在班级书柜里大家轮流看。你喜欢谁介绍的水果娃娃,就在上面画一颗星,我们来比一比谁得的小星星最多。

(设计意图:学生的朗读展示中,教师予以积极的赏识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学习别人的优点,分享彼此的独特体验。这样做,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再次得到进步与提升。)

【教学感悟】

低年级是写话教学的起步阶段,而写话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唤起学生写话的激情,使学生乐于写话。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知识是镶嵌在情境中的,我们必须创设一种真实的、本真的情境,让孩子学习的知识有根、有背景。不断引领儿童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探究,在情境中发展。”我以橘子为例,让学生与水果亲密接触,“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剥开来再看一看”“尝一尝”,调动学生的眼、鼻、舌、手,全方位地观察水果,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一个个的互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感悟到形象生动地介绍水果的方法。

一、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以动促说

1.在猜谜中唤醒已有观察经验

课堂一开始,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用关于水果的谜语导入新课,变机械传授为自主探究,以猜促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步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这些谜语都是从水果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进行描述的,能有效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从课堂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观察中捕捉水果个性特征

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爱参与、喜欢表现的特点,通过情景会话,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剥开来再看一看”“尝一尝”,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介绍一种水果要从颜色、形状、手感、气味、果肉、滋味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这样能使学生感觉到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聊天,能主动参与、乐于参与。这样的教法才是学生喜欢的,也是我要努力达到的。

3.在合作中巩固观察方法

介绍完橘子后,我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自己所带的水果,然后四人一小组围在一起把带来的水果给同学介绍一下,要说出它的名称、样子、颜色和味道。这样以小组为单位,面向每一位学生,认真参与,互相交流,听说结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同时养成他们认真听别人说话,乐于与小伙伴进行交流的好习惯。

二、鼓励形象生动的描述,以说促写

1.设置生动的交往情境

课上,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巧妙地设计了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举办水果展示会,当一回小小解说员,向客人老师介绍喜爱的水果,让客人老师也喜欢这个水果娃娃。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不知不觉开始了学习过程,他们努力地去观察,去想象,去表达,尽情体验学习的乐趣。

2.提供有力的言语支架

低年级写话教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二年级学生写这么长的一段话有点困难,首先我以句子为起点,让学生先说好一句完整的话,再让学生连句成段,为学生的写话搭建一个有效的阶梯。其次是修辞手法的渗透,我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准确而生动的描述。“橘子娃娃圆圆的,就像一个金黄色的小灯笼。”“西红柿娃娃真可爱!它穿着一件通红通红的外衣,还戴着一顶碧绿碧绿的帽子。”学生大胆地想象、尽情地表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16:家乡美味的水果作文

一棵棵弥猴桃树挺立着笔直的树干,伸展着一条条弯曲的树枝,交错着搭在一起。一片片嫩绿的树叶重叠着,好似一把巨大的绿伞。

弥猴桃是椭圆形的,和鸭蛋差不多一样大,皮儿是棕色的,果肉是绿色的,身上长满了棕色的小茸毛,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你咬开它,深绿色的果肉慢慢呈现在你的眼前,当你吃了一半时,会有一颗颗绿色的泪珠从果实里流下,一排排黑色的小籽儿整齐地排列着,仿佛一个个黑色的小娃娃既整齐又乖巧地坐着。

弥猴桃地生长过程:先是淡绿色的,又慢慢往深发展,最后变成棕色,直到比鸡蛋略大一点,就成熟了。每年的八月是成熟期。

上一篇: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下一篇:孔林孔府孔庙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