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详案)

2024-05-10

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详案)(精选18篇)

篇1: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详案)

小班美术活动

《毛毛虫》——粘贴画

湖南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 胡莎

活动目标:

1、愿意用粘贴的方法表现不同形态的毛毛虫,体验贴画的乐趣。

2、会在粘贴的毛毛虫上进行简单的添画。活动准备:

1、卡纸、各色圆片、已添画的毛毛虫的头、音乐CD。

2、水彩笔、浆糊、盘子、棉签。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情景讲述来引导幼儿尝试毛毛虫的粘贴方法。

1、教师讲述故事边进行示范:“春天来了,森林里的树叶都发芽了,花儿也开放了,小鸟们叽叽喳喳地叫着,诶~~有一条毛毛虫出来找吃的了,它找啊找啊,看见了一个红红的火龙果,啊呜一口就把火龙果给吃掉了,呀!它的一节身体变成了红色!(我们现在先要给红色的身体均匀地涂上浆糊,你看,红色的身体变出来了。)毛毛虫继续向前爬,它又看见一个黄色的哈密瓜,啊呜一口又给吃掉了,呀!它的下一节身体又变成了黄色„„”

2、教师示范粘贴两三个圆片后,请幼儿上来尝试:“你们猜它还会看到什么水果?嗷呜一口吃掉了,身体会变成什么颜色?请你来变吧!”“毛毛虫吃了好多水果,一节一节的身体就变成五颜六色啦,而且越变越长了。”

二、出示森林里毛毛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毛毛虫的形态。

1、教师:“毛毛虫吃饱了,你们猜它吃饱后会干什么?”

教师:毛毛虫吃了好多好多的东西,现在它要长大了!它长出了漂亮的触角,可爱的小脚丫,他们开心极了!你们瞧---”

2、出示森林里毛毛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形态并能大胆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教师:“你们看看快乐的毛毛虫在干什么?”

三、幼儿进行创作。

1、教师导入作画环节。教师:“我们的毛毛虫也快点长大吧!”

2、教师引导幼儿先找到毛毛虫的头,再贴身体。

3、教师交待作画要求:先粘贴,后添画。

4、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添画。

5、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能力弱的孩子适当鼓励和帮助。

四、欣赏和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1、请个别幼儿上前讲述。(你的毛毛虫吃了哪些水果?它在干什么。)教师多给予孩子鼓励和具体化的评价。

2、教师评价。“我觉得今天小朋友们的毛毛虫都非常的可爱,也非常的漂亮,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毛毛虫也玩累了,现在我们就和毛毛虫一起睡觉吧。”(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玩毛毛虫变蝴蝶的游戏。)

篇2: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详案)

1、喜欢手工活动,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快乐。

2、学习将圆片片连续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3、能观察并说出毛毛虫的特征。

活动准备:

范画一幅,各种颜色圆形片,绘画纸和胶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玩游戏“越长越长的毛毛虫”,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

玩法:老师当毛毛虫的头,做一些吃叶子的动作,吃完后就请一名幼儿在后面接一节做毛毛虫长出来的身体。如此重复游戏,毛毛虫会越长越长。

(2)出示教师范画,请幼儿观察。

1、玩游戏“越长越长的毛毛虫”,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

玩法:老师当毛毛虫的头,做一些吃叶子的动作,吃完后就请一名幼儿在后面接一节做毛毛虫长出来的身体。如此重复游戏,毛毛虫会越长越长。

(2)出示教师范画,请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毛毛虫)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你们想做吗?(想)

2、通过画面进一步了解毛毛虫的特征,并共同讨论毛毛虫的制作方法。

(1)教师讲解毛毛虫的特征及生活习性。(越长越长,最后变成蝴蝶。)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毛毛虫。

(2)师幼共同讨论毛毛虫的制作方法。

教师:毛毛虫的身体啊是由一个个圆形组成的,不能分开,所以我们要在每张圆片片后面粘上胶棒,然后贴在绘画纸上,注意要将圆片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才能拼成毛毛虫,在最后一张圆片片上画上毛毛虫的眼睛、嘴巴和触角。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毛毛虫是要连在一起的,不能断。

4、欣赏、评析作品。

(1)幼儿将作品放在指定位置。

(2)幼儿欣赏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活动延伸:

篇3: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详案)

一、活动的背景

一天, 小一班的孩子们在餐后散步, 突然很多孩子停住了脚步并围蹲在一起, 原来他们发现了一条毛毛虫。孩子们边看边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是什么虫?”“是毛毛虫!它会变成蝴蝶。”“你看它真漂亮, 背上有一道道的花纹。”接下来的日子里, 孩子们到处寻找毛毛虫。

幼儿对毛毛虫的关注让我们发现了其中的美术教育价值:引导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有趣而可爱的毛毛虫。就此, 园美术教研组设计了小班绘画活动“毛毛虫野餐会”的方案, 但试教后发现了许多问题, 集中表现为活动设计对幼儿的经验关注不到位。

1. 对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不足

活动方案关注了幼儿对毛毛虫的兴趣, 但没有关注幼儿关于毛毛虫的经验。现实生活中, 幼儿亲眼所见毛毛虫的机会较少, 使得他们对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只有模糊的印象, 造成活动中幼儿无从下手, 只能模仿教师的范画。

2. 对幼儿已有的技能经验关注不足

活动方案是要求幼儿用几个连接在一起的圆形表现毛毛虫的外形, 这对小班下学期的孩子而言是比较困难的。超出已有技能经验的要求既会降低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又会使他们难以成功。

3. 对幼儿已有的操作经验关注不足

活动方案是要求幼儿用油画棒绘画的方式表现毛毛虫, 其实, 我园小班美术活动的材料较为丰富, 有棉签、印章等。相比而言, 美术活动中孩子们操作这些材料的机会远远大于操作油画棒, 积累了一定的操作经验。对幼儿操作经验的关注不足妨碍了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创意性表现。

明白了问题所在后, 我们又对幼儿的相关经验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园美术教研组对原活动方案进行了修改与调整, 形成了新的活动方案, 并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活动分析

1. 活动目标的对比

分析:

从目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 第一次活动是引导幼儿模仿性表现毛毛虫, 而第二次活动是引导幼儿自主创意地表现毛毛虫。

2. 活动准备的对比

分析:

从两次活动准备的对比中, 可以看出第二次活动更为关注幼儿的相关经验。

(1) 活动前, 教师在自然角提供了毛毛虫供幼儿观察, 在图书角提供了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并组织幼儿共同阅读, 帮助幼儿感知毛毛虫外形的特征。

(2) 教师为活动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 所有材料都是精心选择和设计的, 如提供的蔬菜、水果质地较硬, 便于小班幼儿进行盖印。并且, 黄瓜、藕、玉米、土豆、胡萝卜、杨桃的横切面形状各异, 有圆形、五角形、花瓣形、中间镂空形等, 便于幼儿盖出不同的形状进行创意表现。其次, 所提供的水粉颜料色彩明快, 便于幼儿玩色和配色。再次, 一共提供了6 组颜料, 其中有4 组的颜料都是相近色的 (2组是冷色系, 2 组是暖色系) , 另2 组的颜料都是对比色。目的是让幼儿在无意识玩色、配色中感受冷色系、暖色系、相近色系、对比色系之间的不同, 从而提高色彩欣赏能力。这些颜色都是孩子们以往玩过、用过的,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最后, 活动所选用的音乐《森林狂想曲》, 是小班童话剧表演中的背景音乐, 孩子们知道音乐描写了各种小动物在森林里开音乐会。用在此活动中, 不仅可以营造快乐的氛围, 更是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有助于他们的创意表现。

3.活动过程的对比

分析:

(1) 从活动过程的对比中, 可以看出在第一次活动中, 幼儿是被动式学习, 而在第二次活动中, 幼儿通过自主尝试盖印毛毛虫的身体、师幼互动讨论添画的方法和分享式讲评等活动进行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活动过程就是幼儿在经历“经验的过程”, 进而获得更多、更完整的经验。

另外, 在第一次活动中, 幼儿是个体学习, 而在第二次活动中, 幼儿是合作学习, 即4 人在一张背景大画纸上合作完成作品。当然这次合作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4 名幼儿虽然是在同一张纸上创作, 但基本上还是各自独立创作, 没有出现两人或几人共同创作同一事物的现象, 但是, 出现了幼儿之间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现象, 这是合作的萌芽。

(2) 作品评价由点评走向分享。第一次活动, 采用的是传统的作品评价方式, 关注的是作品的用色、构图、画得像不像等。第二次活动, 在作品讲评环节, 幼儿是以故事的方式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也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评, 充分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这样的讲评方式是师幼、幼幼之间的分享, 更利于幼儿接受, 并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联想的机会, 为后续的创意活动提供了经验支持。

三、活动感悟

1. 活动设计基于幼儿的经验

第二次活动之所以取得成功, 得益于活动方案充分考虑了丰富幼儿有关毛毛虫的生活经验。教师将幼儿发现的毛毛虫放在自然角的观察器皿中, 供幼儿观察、记录;组织幼儿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组织幼儿观看毛毛虫变蝴蝶的视频;在拼图区提供毛毛虫和蝴蝶拼图材料等, 使得幼儿对于毛毛虫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2. 活动过程关注幼儿的经验

杜威的经验理论认为:活动的过程就是幼儿“经验”的过程。在活动中, 幼儿借助已有经验, 通过与教师、同伴、材料的相互作用, 以获取自己所需的更多、更完整的经验, 即新的经验。

在第二次活动中, 幼儿自主尝试用各种操作材料盖印毛毛虫的身体。由于这些材料盖印出的形状各异, 有圆形、五角形、花瓣形、中间镂空形等, 不仅让幼儿体验到成功感, 同时也为他们后续的借形想象添画提供空间。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评, 充分肯定幼儿的优点与创意。故事式的讲评不仅更利于幼儿接受, 还提供了幼儿联想的机会, 为幼儿新的创作提供了支持性经验, 并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活动结果着眼于幼儿获得新的经验

篇4:小班美术活动:篱笆乐

幼儿喜欢五颜六色的世界,所以玩色对幼儿来说非常有兴趣。本学期,我们多次以水粉画为主题,配以各种玩色的方法进行教学。水粉画教学是深受小班幼儿喜欢的,他们对水粉画活动很感兴趣,同时水粉画教学也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美术活动能力及技能技巧水平。在水粉画活动中,幼儿能够感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有利于培养幼儿对作品的感受及欣赏能力。可以说,水粉画是小班美术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可以弥补油画棒等工具的不足,它的开展价值甚至超过了其他活动形式,所以,小班应该开展“水粉画”教学活动。可能对于教师来说,水粉画活动的准备及收尾工作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是相对于幼儿的发展是值得的。但开展水粉画活动对教师和小朋友来说要求很高,因为小班小朋友的自制能力较差,这就要求我们在常规上有一定的基础。

活动目标:

1.在创设的情境中,愉快大胆地尝试学习画长长的、短短的直线条,享受玩颜色的乐趣。

2.在叠高游戏中体验快乐,建立水粉画的常规,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各种大小的纸盒或纸箱。

2.将调制好的颜料放入较大容器,另准备不同大小的水粉笔。

3.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森林走一走,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兔子和她们的妈妈,她们每天在一起过程幸福快乐的生活。

二、装饰纸盒,学习用画长长的、短短的直线条来建“篱笆”

1.“大灰狼”过来袭击,激起幼儿造“篱笆”的兴趣。

师:有一天,兔子们听到了一种可怕的声音,听!是谁来了?播放大灰狼的叫声。

幼A:老虎。

幼B:大灰狼。

在白板上运用遮罩功能,逐步神秘地出现大灰狼的尾巴、头等。

(评析:幼儿回答各不相同,逐步神秘地出现大灰狼的尾巴、头,为教学活动再次蒙上了神秘感。)

一只“大灰狼”走到小兔的家,嘴里不停地说:“我是一只大灰狼,我的肚子饿极了,今天是个好机会,找点东西来尝尝。”

师:小兔们吓得躲到了妈妈的身后,宝宝们赶紧把大灰狼赶走。

幼儿对“大灰狼”作出反击。“大灰狼”狼狈地逃走了。

幼儿做出各种反击的动作。

(评析:幼儿反映积极,能根据生活经验做出各种反击动作,有的做了武打动作,有的做了奥特曼。)

2.建“篱笆”,初步学习用水粉在盒子画直线。

师:“今天大灰狼被我们赶走了,可是说不定第二天、第三天大灰狼还会来,实在太危险了,我们赶紧帮忙想个办法吧?”(讨论)

(评析:用讨论的方法来帮忙想个办法,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又加强了老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师:“宝宝们真聪明,想了这么多办法,这样吧,我们在家的周围都建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

幼A:好。

老师在白板上示范:先从左往右画一根长长的线,然后从上往下画直线,画得长一些,多一些,穿过横线,这样的篱笆就牢固了,“大灰狼”钻不进来。

(评析:老师在白板上示范画篱笆,运用了智能笔和笔的粗细功能,使篱笆更加形象逼真,再一次展现了电子白板的功能。)

3.幼儿练习建“篱笆”。

介绍材料,重点指导幼儿画的竖线要穿过横线,能大胆地选用颜色,强调水粉画的常规。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牛奶盒、笔和颜料。我们就在牛奶盒建篱笆。

老师在牛奶盒上再次示范。

请个别幼儿画。

(评析:老师在牛奶盒上再次示范,强调了水粉画的常规,为幼儿作画打好了一定的基础。)

幼儿集体建“篱笆”。

4.师幼共同检查“篱笆”,并请幼儿用水粉在盒子上添画上直线。

师:这个篱笆建的怎么样?

幼A:篱笆很好,直直的密密麻麻的。

幼B:篱笆有点歪,大灰狼钻得进来。

请幼儿帮助补画篱笆。

师:这个篱笆太稀,大灰狼钻得进来,谁来帮忙。

请幼儿帮助补画篱笆。

(评析:幼儿在帮助补画篱笆过程中体现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纸盒叠叠乐

1.幼儿用晾干的纸盒进行叠高游戏,重建“篱笆”。

师:大灰狼是钻不进去了,可大灰狼还会跳呀,看来“篱笆”还不够高,我们怎么办呢?”

幼A:造房子。

幼B:把篱笆建更高一点。

(评析:幼儿在把篱笆建更高一点过程中再次团结合作,体现互帮互助的精神。)

2.体验快乐。

“大灰狼”再次出现,围着小兔的家走来走去,说:“这里的篱笆太高了,怎么进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

师:小兔子们又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宝宝们只要我们动脑筋,团结起来,就可以战胜大灰狼。听,好听的音乐响起来了,我们和小兔子一起来跳个舞吧。

(评析:在游戏中体验成功、合作的快乐,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活动延伸:

未涂完色的纸盒可放入美工区供幼儿继续涂画,并进行排序,延续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设计等都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在故事情境《战胜大灰狼》的贯穿下,要求小朋友在纸盒上画“篱笆”,因为这个故事引人入胜,又能及时激发孩子们愿意帮助弱小的小兔战胜可恶的大灰狼,所以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更高了。再加上又是他们喜欢的水粉画,大笔一挥,颜色就“跳跃”出来了,就更加兴趣盎然了。再加上是请大家共同建造围墙帮忙来战胜大灰狼,所以这“众人拾柴火焰高”,他们就更加“卖力”了。

篇5: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粘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毛毛虫(粘贴)》,下面我将从活动目标及两点的确立,教学方法,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方面对本活动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诚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说学习需要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领域的目标有: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的目标有: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我设计了以下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3.喜欢参加手工活动。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

动手将小圆片粘贴成毛毛虫,因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如: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2.难点

用不同颜色有间隔地粘贴,因为幼儿对颜色还不太熟悉。

四、说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虫

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

五、说教学方法

我主要采用了欣赏法、演示法、练习法

六、说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有意注意弱而无意注意强,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先进行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我使用了欣赏法的教学方法。因为欣赏法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培养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2.教师进行示范,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使用了演示法的教学方法。演示法能使幼儿更直观的观察到老师的做法并进行模仿。幼儿的形象思维发展比较好,记忆主要靠形象记忆,进行示范,幼儿能容易的学会粘贴毛毛虫。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使用了练习法的教学方法。要让幼儿亲手操作,增强动手能力。通过做感受艺术美,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不强,手指的灵活性不够,需要教师必要的指导。

4.拍照留念。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留念。这一环节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篇6: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详案)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即时贴底板上用纽扣组合黏贴成不同姿态的毛毛虫。

2、通过观察玩具毛毛虫的变化和教师所绘的毛毛虫造型,尝试用纽扣按一颗紧挨着一颗的方法连接拼贴毛毛虫。

3、知道将不用的纽扣按颜色放回相应的盒中。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各色鲜艳的可反复使用的即时贴底板(可用废旧纸盒的内底板贴上即时贴做成)人手一块。

2、足够数量的各色大纽扣。

3、绒布玩具毛毛虫。

【活动过程】

一、调动对毛毛虫的已有经验.

出示绒布玩具毛毛虫。谁来了?这只毛毛虫是怎么样的?你们用手来比比看。(引导幼儿注意到这是一条长长的毛毛虫。

分析:让小班幼儿用动作比划“长”,利于加深幼儿对毛毛虫“身体长”的印象,为后面创作时表现长长的毛毛虫作准备。

这条毛毛虫可调皮了.它不停地把身体变来变去。(教师将毛毛虫扭成交叉状。)你们看,它的身体变成什么样了?你们来学学看。(教师用线条画出毛毛虫的交叉造型。

它又变成什么样了?(教师将毛毛虫的身体变成拱形。)这次,谁来学一学它的样子?(教师用线条画出拱形毛毛虫。

毛毛虫的头也会变。(教师将毛毛虫的头扭向后方。)你能发现毛毛虫现在想做什么吗?(引导幼儿发现:头向后的毛毛虫就好像在向后看。

如果我想让毛毛虫向地下钻,头应该怎么变呢分析:改变头的方向就可以改变毛毛虫的造型,幼儿如果能幼儿作品:毛毛虫体会到这一关键点,便可以在后面黏贴时表现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同时,教师的提问可以提示幼儿根据头的方向想象毛毛虫所处的环境,如毛毛虫在向上吃树叶、在向下钻地洞、在草地上玩等,这样幼儿在后面黏贴时就能自发地添画毛毛虫的背景,使画面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二、明确黏贴的任务和要求.

今天老师请你们黏贴出一条长长的毛毛虫,而且是在做不同事情的调皮的毛毛虫。用什么来做呢.教师逐一4“r绍纽扣和即时贝占底板。

谁会将纽扣黏贴在底板上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在即时贴上黏贴纽扣的方法。

教师讲解并演示黏贴的方法:先将纽扣直接放在你想黏贴的底板位置上.再用力向下按一按就好了。黏贴时,要一颗纽扣紧挨着一颗纽扣。这样才能黏贴成长长的毛毛虫。

请全体幼儿用动作模仿并说出黏贴的方法。尤其强调要一颗紧挨着一颗。不用的纽扣按照颜色放回对应的盒子里。

分析: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明确黏贴的方法,降低操作难度,使他们更有信心地、快乐地投入黏贴活动。

三、在教师指导下黏贴毛毛虫.

教师提醒幼儿将纽扣一颗紧挨着一颗黏贴,鼓励幼儿摆出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可用情境性语言引导:”你的毛毛虫正在干什么呀?毛毛虫的头在转向哪里呀是在向前爬行呢还是在向后喊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画毛毛虫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比较敏感。通过活动可以看出,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好,做出来的作品很美丽。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

不足之处:

范例稍微小了一点,另外由于教师非常紧张,使得教师的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以后要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多动点脑筋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毛毛虫》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998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娃娃》含反思》:小班教案《娃娃》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用油泥在纸盘上粘贴,制作有表情的纸盘娃娃,让幼儿在制作活动中感受眼睛嘴巴摆放的不同形态所形成的不同表情,体验制作纸盘娃娃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娃娃》含反思教案吧。

篇7: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详案)

【活动背景】

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在草地上专注地观察毛毛虫,“毛毛虫好长呀!”“毛毛虫好多脚呀!”“毛毛虫的脚一样长!”……小班的孩子对毛毛虫有了初步的感官经验,以“有趣的毛毛虫”为主题的活动油然而生。在孩子们玩雪花积木时,我发现他们拼插的手枪柄、火车箱、筋骨棒都是比较有规律的拼插在一起,原来在小班幼儿的头脑里,虽然他们说不出“排序”这个词语。但排序的意识他们能在游戏中反映出来。于是,“有趣的毛毛虫”这一主题活动在科学领域里进行教学就产生了。

【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实物观察、摆弄学具毛毛虫,引发幼儿对自然界的探索。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按夹子的形状或颜色练习排序,并在生活周围找排序的图案。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墙面布置有排序的云彩、花朵、柳条,墙面下方布置一块供幼儿放毛毛虫的草地,草地上布置了排序的花朵。教师穿了排序的毛衣和长裤。

2、材料准备:每个幼儿一只用白板纸剪成的没脚的毛毛虫,各种夹子若干,(.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各种颜色的腊光纸剪成的花瓣若干。用废旧光盘做成的虫爸爸、虫妈妈。穿了有规则排序衣服的毛毛虫若干。

3、《春天在哪里》的音乐磁带,打雷下雨的磁带,录音机。

4、知识经验:玩积木的时候引导幼儿进行有规则的拼插。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师幼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进活动室。

2、基本部分:

(1)出示一只没有脚的毛毛虫,引起幼儿给毛毛虫夹脚的兴趣。

这只毛毛虫真奇怪,他没有脚,你们听听毛毛虫在说什么?“毛毛虫,脚儿多,红黄蓝绿好看啰,夹子夹子排好队,站起身来不怕累。”毛毛虫想站起身来,可它没有脚。篮子里有许多夹子,你们帮毛毛虫把脚夹上去吧,每节身体夹一个夹子。

(2)幼儿练习给毛毛虫夹脚,进行一一对应,初步感知排序,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完后,把毛毛虫放在布置的草地上。

(3)出示用废旧光盘做成的虫爸爸、虫妈妈,教幼儿学习排序。

虫爸爸出来了,他的脚一只绿的,一只红的,绿的,红的……他的脚排列得真有意思,很有规律。如果还有一只脚应该是什么颜色?(绿的)再有一只脚呢?(红的)对,我们把有规律的排列方法叫排序。

虫妈妈也爬出来了,脚也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看看。蓝的,黄的,蓝的,黄的,蓝的,黄的……大大,小小,大大,小小……虫妈妈的脚不仅颜色排列有规律,大小排列也有规律。

(4)引导幼儿找找生活周围的排序现象。

排序在我们生活周围运用很多,仔细观察一下,想一想,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排序的方法?(教师的毛衣、长裤、项链、花朵、云彩、柳条、毛巾,幼儿的被套,室内的花瓶等等)

(5)幼儿用排序的方法,用夹子给毛毛虫夹脚。

毛毛虫想和爸爸妈妈一样,长出很好看的小脚,去把毛毛虫领回来,我们给她们打扮打扮。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幼儿互相商量讨论排序的方法。

(6)放打雷下雨的音乐磁带,引导幼儿给毛毛虫穿衣服,巩固排序。

下雨了,毛毛虫好冷呀,春姑娘采了许多花瓣送给毛毛虫当衣服穿,你们看,(出示穿了有规律排序花瓣衣服的毛毛虫)这些穿了花瓣衣服的毛毛虫漂亮吗?春姑娘也有许多花瓣要送给你们,你们也给毛毛虫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3、结束部分:

你们把毛毛虫打扮得真好看,让他们在这晒晒太阳吧,外面的世界很奇妙,我们一起去找找春天吧。师幼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声中出活动室。

【反思与分析】

让小班的孩子用夹子做毛毛虫的脚,他们非常专注,非常感兴趣,达到感知排序、学习排序的效果非常好。在教师没有强调排序夹脚时,能力强的孩子就可以进行有序的排列夹子。能力弱一点的孩子要在教师讲了排序后,才能有序的排列夹子。

因为这个班是上了一年托班再上小班的孩子,因此动手能力比较强,年龄比正常小班的孩子大半岁。所以,可以根据本班孩子的发展情况,酌情处理。

在区域活动或是教学活动中还要渗透练习和巩固排序。(幼儿教育)

【活动背景】

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在草地上专注地观察毛毛虫,“毛毛虫好长呀!”“毛毛虫好多脚呀!”“毛毛虫的脚一样长!”……小班的孩子对毛毛虫有了初步的感官经验,以“有趣的毛毛虫”为主题的活动油然而生。在孩子们玩雪花积木时,我发现他们拼插的手枪柄、火车箱、筋骨棒都是比较有规律的拼插在一起,原来在小班幼儿的头脑里,虽然他们说不出“排序”这个词语。但排序的意识他们能在游戏中反映出来。于是,“有趣的毛毛虫”这一主题活动在科学领域里进行教学就产生了。

【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实物观察、摆弄学具毛毛虫,引发幼儿对自然界的探索。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按夹子的形状或颜色练习排序,并在生活周围找排序的图案。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墙面布置有排序的云彩、花朵、柳条,墙面下方布置一块供幼儿放毛毛虫的草地,草地上布置了排序的花朵。教师穿了排序的毛衣和长裤。

2、材料准备:每个幼儿一只用白板纸剪成的没脚的毛毛虫,各种夹子若干,各种颜色的腊光纸剪成的花瓣若干。用废旧光盘做成的虫爸爸、虫妈妈。穿了有规则排序衣服的毛毛虫若干。

3、《春天在哪里》的音乐磁带,打雷下雨的磁带,录音机。

4、知识经验:玩积木的时候引导幼儿进行有规则的拼插。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师幼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进活动室。

2、基本部分:

(1)出示一只没有脚的毛毛虫,引起幼儿给毛毛虫夹脚的兴趣。

这只毛毛虫真奇怪,他没有脚,你们听听毛毛虫在说什么?“毛毛虫,脚儿多,红黄蓝绿好看啰,夹子夹子排好队,站起身来不怕累。”毛毛虫想站起身来,可它没有脚。篮子里有许多夹子,你们帮毛毛虫把脚夹上去吧,每节身体夹一个夹子。

(2)幼儿练习给毛毛虫夹脚,进行一一对应,初步感知排序,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完后,把毛毛虫放在布置的草地上。

(3)出示用废旧光盘做成的虫爸爸、虫妈妈,教幼儿学习排序。

虫爸爸出来了,他的脚一只绿的,一只红的,绿的,红的……他的脚排列得真有意思,很有规律。如果还有一只脚应该是什么颜色?(绿的)再有一只脚呢?(红的)对,我们把有规律的排列方法叫排序。

虫妈妈也爬出来了,脚也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看看。蓝的,黄的,蓝的,黄的,蓝的,黄的……大大,小小,大大,小小……虫妈妈的脚不仅颜色排列有规律,大小排列也有规律。

(4)引导幼儿找找生活周围的排序现象。

排序在我们生活周围运用很多,仔细观察一下,想一想,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排序的方法?(教师的毛衣、长裤、项链、花朵、云彩、柳条、毛巾,幼儿的被套,室内的花瓶等等)

(5)幼儿用排序的方法,用夹子给毛毛虫夹脚。

毛毛虫想和爸爸妈妈一样,长出很好看的小脚,去把毛毛虫领回来,我们给她们打扮打扮。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幼儿互相商量讨论排序的方法。

(6)放打雷下雨的音乐磁带,引导幼儿给毛毛虫穿衣服,巩固排序。

下雨了,毛毛虫好冷呀,春姑娘采了许多花瓣送给毛毛虫当衣服穿,你们看,(出示穿了有规律排序花瓣衣服的毛毛虫)这些穿了花瓣衣服的毛毛虫漂亮吗?春姑娘也有许多花瓣要送给你们,你们也给毛毛虫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3、结束部分:

你们把毛毛虫打扮得真好看,让他们在这晒晒太阳吧,外面的世界很奇妙,我们一起去找找春天吧。师幼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声中出活动室。

【反思与分析】

让小班的孩子用夹子做毛毛虫的脚,他们非常专注,非常感兴趣,达到感知排序、学习排序的效果非常好。在教师没有强调排序夹脚时,能力强的孩子就可以进行有序的排列夹子。能力弱一点的孩子要在教师讲了排序后,才能有序的排列夹子。

因为这个班是上了一年托班再上小班的孩子,因此动手能力比较强,年龄比正常小班的孩子大半岁。所以,可以根据本班孩子的发展情况,酌情处理。

在区域活动或是教学活动中还要渗透练习和巩固排序。

小班主题教案详案反思评析《有趣的毛毛虫》这篇文章共9577字。

相关文章

《小班区域活动教案30篇》:这是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30篇大全,收集了30篇小班区域活动教案,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快来看看小班区域活动教案30篇吧。

篇8:小班美术活动:魔幻泡泡

“玩泡泡”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我试图通过吹泡泡、盖泡泡,让幼儿与魔幻泡泡来一次有趣又亲密的接触,以此获得表现事物的积极情感体验。整个活动中我以幼儿的体验感受为主,让幼儿自觉地跟着音乐情境进入到魔幻世界中,最后通过提供宣纸做成的风筝来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当幼儿看到呈现在自己面前的是富有美感的作品时,他们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泡泡水吹出泡泡,初步感知泡泡易破的特征。

2.观察泡泡,自由表达吹泡泡的发现和感受。

3.用制造出来的泡泡进行玩色游戏,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透明碗、彩色泡泡水、吸管、宣纸风筝、抹布、亮光纸做的小尾巴、背景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拇指交叉变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地召唤着我们,宝贝们,神奇的魔幻之旅开始啦!(张开双臂变蝴蝶)蝴蝶张开美丽的翅膀邀请我们一起跳舞呢;(食指开合变瓢虫)瓢虫哥哥趴在树叶上,不停地扇动着小触角;(双手叉腰变柳树)柳树姑娘弯着腰向我们鞠躬行礼;(转动拳头变露珠)调皮的小露珠咕噜噜滚落下来,一眨眼工夫就不见了。(做邀请状)宝贝们,欢迎来到魔幻王国!

二、观看魔术表演

1.教师变魔术。

师:小朋友们,魔术表演现在开始了。(教师神秘地从衣服袖口处变出吸管)

2.教师利用吸管吹出泡泡,请幼儿观察。

师:看!我变出了什么?这些泡泡像什么?

幼:像小鱼吐出来的泡泡。(像鸡蛋、像气球、像冰激凌、像圆圆的皮球、像软软的果冻、像苹果……)

师:我是怎样变出泡泡的?

幼:用吸管吹出来的。

师:我是怎样吹的呢?

幼:呼呼地吹。(向外吹、用力吹、使劲儿吹、嘴巴鼓鼓地吹……)

3.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总结吹泡泡的方法。

师:两个手指轻轻握住吸管的上端,用劲向外吹,把泡泡吹得大大的、鼓鼓的、高高的,千万不能让泡泡溜到外面去哦!

三、吹泡泡

1.用吸管吹泡泡。(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向外吹,不要往里吸)

师: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幼:是红色。(是桔色、是绿色、是蓝色)

2.再次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变化,感知泡泡易破的特征)

师:看看碗里的泡泡,到哪里去了?

幼:泡泡变小了,泡泡破掉了……

师:泡泡真是个调皮的家伙,一会儿工夫就破掉不见了。

四、泡泡盖画

1.请魔法风筝帮忙留住泡泡。(教师演示盖画)

教师取出用熟宣纸做的风筝,轻轻地盖在吹起的泡泡上。泡泡随即破裂,颜料晕染在了宣纸风筝上面。

2.幼儿体验泡泡盖画。

(1)尝试:幼儿和教师一起用宣纸风筝盖在泡泡上。

(2)游戏:听音乐,找不同的颜料去吹泡泡、盖泡泡。

(3)再次体验:幼儿带着风筝绕场地飞跑,飞一会儿,吹一会儿,盖一会儿,让不同颜色的泡泡水在宣纸上晕染开来,产生特殊的效果。

3.夸夸我的魔法风筝。

师:举起你的风筝,比比谁的风筝最美丽。

幼:我的风筝五颜六色,最美丽。(我的风筝有红色、黄色、绿色,最美丽;我的风筝五彩缤纷,最最美;我的风筝像花儿一样……)

五、放飞风筝

1.给美丽的风筝装上小尾巴。

(1)师:小风筝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她希望自己能够有一条美丽的小尾巴,可以飘得更高更远!

(2)幼儿四散开来,在活动室寻找尾巴,把尾巴贴在风筝的尾部。

2.师幼一起玩风筝。

(1)师:贴上小尾巴,小风筝要展翅高飞啦!(师幼一起取下绳子,跟着音乐,让手中的风筝飞舞起来)

篇9:小班美术活动“多彩的泡泡”

1.让幼儿学习画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能大胆选择色彩涂刷,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画有小鱼的画纸

2.各种颜色的油画棒若干

3.已调好紫、黄、蓝三种颜料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小金鱼》进场

幼儿跟随《小金鱼》的音乐做小鱼游的动作进教室。

师:宝宝们,跟着妈妈一起去做游戏吧!(顺着椅子游,正好坐下)

师:宝宝们,坐到小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吧。(坐下来)

二、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玩得真开心,喘口气吧!哎!一喘气吐出一个大泡泡。

师:宝宝,你们刚才看妈妈是怎么吐泡泡的。

1.教师出示范画画泡泡

师:小蜡笔,转呀转,转出一个大泡泡(转出一个小泡泡、转出一个红泡泡、蓝泡泡)转个泡泡手拉手,转个泡泡躲猫猫。(画时用力)

师:哪个宝宝愿意吐个泡泡呀?(举手回答)

师:宝宝,你过来。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请两个幼儿说儿歌。(宝宝,用力呀,不然泡泡就破了。夸得语言:你吐得泡泡又大又圆;可爱的小泡泡;调皮的小泡泡;你看它是躲猫猫的小泡泡;看,这是一对友爱的小泡泡。)

小结:我们吐了这么多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泡泡,我们来给泡泡照张相吧!

2.教师出示排刷和颜料

师:我们请小排刷和颜料来帮它们拍照吧!

师:妈妈喜欢紫色的。

师:小排刷,手中拿,紫色水里走一走,舔舔干,走到纸上来拍照,左边起右边停。紫色照片拍好了,小排刷要回到自己的家呀。(示范:不小心弄到手上颜料,怎么办?让幼儿回答)

师:宝宝,你们是不是也想试试呀?

幼:想。

师:好,轻轻地游到画纸前,用油画棒画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泡泡。然后用你喜欢的颜色给它们拍张照片吧!

三、幼儿操作

幼儿作画时,教師指导并用语言提醒幼儿:宝宝,用力吐一个大泡泡;小泡泡;小鱼想吐一个手拉手泡泡。

四、相互欣赏幼儿作品

师:宝宝,把你的照片放到这边空地上,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个泡泡。看看其他宝宝拍的是什么颜色的照片。它是紫色的,五颜六色的照片真漂亮。

五、结束部分

篇10: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详案)

这是一节比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容易激发幼儿兴趣的美术课,利用照镜子来观察自己的五官,了解自己脸上有什么,再通过与别的幼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来让幼儿认识自己的特点,再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锻炼的幼儿的画画能力,也给幼儿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目标预设】

1、通过观察,画出自己脸部的特征及服饰。

2、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

3、感受色彩对比。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认识五官,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并把自己的样子画出来。

【设计理念】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有限,往往就忽略了对自己的认识,所以我通过让幼儿们照照小镜子来仔细看看自己长什么样,再与别的小朋友比一比,脸上的五官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加深对自己样貌的认识,最后进入主要环节,让幼儿动手画一画自己,在画画的过程中巩固认识,画完之后我让幼儿猜猜画上的是谁,这一充满乐趣的环节可以让幼儿更感兴趣。

【设计思路】

1、自己与别人在外貌上面的不同。

2、谈谈自己和同伴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一样。

3、照镜子观察自己。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观察图画,猜猜画面上画的是谁?

【活动准备】

1、水彩笔,白纸,每人一份。

2、每人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比较自己与别人在外貌上面的不同。

1、教师提问:你的名字是什么?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吗?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2、请幼儿找朋友,看看两个人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结伴,与同伴相互比较)

二、谈谈自己和同伴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一样: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喜欢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三、照镜子观察自己。

师:下面我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我们一起来照照镜子,(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看看自己长的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脸上有什么?你和别的小朋友长的哪里不一样?

教师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自己的五官,徒手跟老师画一画自己的样子。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画的时候要仔细,把五官画的大一点,清晰一点,这样才比较漂亮哦!

五、幼儿观察图画,猜猜画面上画的是谁?

教师拿两幅幼儿的作品在大家面前展示,并请幼儿猜一猜这副画是哪位小朋友画的自己。

教学反思

《快乐的颜色》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涂色技巧,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活动中我以游戏“找蜡笔”为切入点,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在认识了颜色后,出示身体没有颜色的颜色宝宝,请孩子们说说应该给它们什么颜色呢?抓住了孩子们探索、好奇的心理,牢牢的抓住了兴趣点,让活动顺利进行。通过游戏,让幼儿零距离接触,视觉感官获取颜色知识,师幼互动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兴趣浓浓。在孩子们的自由作画时间了,老师巡回指导,发现较好或有自己创意的孩子就进行及时表扬,孩子们互相学习,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设计了有趣的教学用具和游戏设计,整个活动,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初浅的社会经验,体验了解他人的快乐。效果好。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详案《画一画自己》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736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运动》》:小班教案《运动》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体验在湿画法中用盐进行创作,感知盐在融化时将颜色化开,干后产生雪花的肌理效果,能用记号笔随意勾勒出人类或动物做运动的形象,尝试运用三原色进行着色,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情绪,和撒盐画的新奇有趣,在绘画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运动》教案吧。

篇11: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

1、用手指练习画圆和小短线,体验创作酱油画的乐趣。

2、幼儿能根据酱油画大胆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重点:

用手指练习画圆和小短线,完成酱油画。

难点:

能够把自己的想象表述出来。

活动准备:

酱油、8开圆形铅画纸、勺子、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猜物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出示装有酱油的瓶子,请幼儿观察: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看:“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闻:“闻一闻是什么气味?尝:“谁来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呢?”通过讨论并小结:这是酱油。提问:“你在哪里见过酱油?”

2、酱油的用途:那酱油可以做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师小结:酱油是一种调味品,厨房里少不了酱油。酱油可以用来烧红烧鱼、红烧肉,还可以在吃馄饨的时候撒上酱油,使馄饨的味道更鲜美。你们说酱油的用处大吗?

二、老师创设游戏情境,讲解示范。

1、情境导入并示范:“老师还知道酱油有一个特殊本领,它还可以用来画画呢,今天我们就用酱油来画画好不好?” “先用小勺舀一勺酱油,轻轻的倒在纸上,看!变成了黑黑的面包粉,我要把它烤成又香又大的面包,烤啊烤啊烤面包,转呀转呀转个圈,烤啊烤啊烤面包,转呀转呀转个……面包烤好了,哇!好香啊!老师都闻到香味了呢?

2、发散思维,请幼儿想象。“香香的面包会变成什么呢?看仔细哦!(画线条)你们看老师烤的面包变成了什么呀?”(太阳、毛球、小刺猬)“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看看你的面包会变成什么?”

三、幼儿大胆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要求:面包要烤得大大得,在面包变变变时,画的线条要有长有短,这样才会漂亮。

2、幼儿作画,教师随机指导。

四、展示作品,共同欣赏。

1、教师:你的面包变成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2、合作毛毛虫,并命名。师:我们一起来帮作品排排队好吗?”(老师随机在自己的作品添上触角、眼睛和嘴巴)“哇!你们看,我们的作品排在一起像什么呀?”

教师:那你觉得它是一条什么样的毛毛虫?你们喜欢这条毛毛虫吗?

五、延伸活动:孩子们,我们也来变一条大大、长长的毛毛虫爬到草地上去玩一玩吧!

篇12: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

1.观察、感知不同材质的纸毛毛虫在水中“长大”,并尝试记录观察结果。

2.在探索过程中,体验观察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铅画纸、手工纸、报纸制成的毛毛虫若干份;三种纸的纸片若干份。

2.记录用具若干份;教学PPT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个好朋友,它们是三条毛毛虫。

2.认识、感知

(1)毛毛虫自我介绍。

关键提问:它们都用什么纸做的?

(2)小结:它们是用铅画纸、手工纸、报纸三种不一样的纸做的。

3.尝试、探索,观察、记录

(1)猜测

关键提问:猜猜它们三兄弟在水中谁会长得最快、最大?

(2)操作记录

关键提问:我们将三条毛毛虫一起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谁长得最快、最大。

幼儿操作并在题板上做好记录。

幼儿介绍,教师将结果放大展示。

小结:报纸毛毛虫长得最快,手工纸毛毛虫第二个快,铅画纸毛毛虫长得最慢。

4.推理思考

关键提问:很奇怪为什么这些纸毛毛虫在水里就长得不一样呢?

小结:纸可以吸水,纸张的性质不一样,吸水的快慢也就不一样,因此不同纸做得毛毛虫在水中就长得不一样。

4.延伸活动

把毛毛虫的纸朋友请到我们的区角里,等区角游戏的时候就去给它们做裁判好吗?

活动生成及建议

篇13:小班美术活动中对儿歌的利用

一、幼儿诗画教学的指导策略

1.诗画教学法在日常活动中的运用。

区域活动增加了教师与幼儿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更加有效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教师运用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物体形象, 形成鲜明表象, 创编形象的儿歌导入学习, 为动手绘画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 是开展诗画教学的好时机。

2.教学中“诗”与“画”的相得益彰, 相互促进。

集体教学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绘画与语言在内容上的结合点就是小朋友的生活经验。教学内容既要考虑 语言表达的需要, 又要考虑绘画作为一种表达手段的需要, 因此, 这里的绘画不仅是画一些线条或图案, 更重要的是绘画应作为表达幼儿的情绪及生活经验的途径。

(1) 根据绘画内容, 合理创编儿歌。

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创编儿歌, 能够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 大胆作画, 形象的语言能激发幼儿极大的学习兴趣。如《妈妈的头发》:“妈妈的头发真漂亮, 有长的有短的, 直直的弯弯的, 还有一根马尾辫。”根据事物形状创编而成的儿歌, 朗朗上口, 使幼儿对事物的形状、轮廓有初步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作画, 幼儿就有了一种“我会画”的自信感。在作画过程中, 幼儿还能借助儿歌回忆画法, 实现成功的目标。如《吹泡泡》:“吹泡泡, 吹泡泡, 吹出一串大泡泡, 五颜六色真好看, 小朋友们拍手笑。”

(2) 灵活运用儿歌进行诗画教学。

针对幼儿的绘画特点, 我们设计了趣味性儿歌, 让幼儿在念念、学学、玩玩中学习绘画 (点、线、圆、半圆、方形) 的技能和方法。如画人物时, 可以这样说:“我们沿着这张纸去逛公园, 记住, 公园的门要关起来。公园的中间有长长圆圆的假山, 假山下面有一个弯弯两头翘的秋千, 假山上面的两边各有一个圆圆的小池塘。”“逛公园”即让孩子沿着纸的边缘画圆, 这样就能把握好大小, 不会第一步就画小了;公园中间的假山其实就是鼻子了, 让孩子找到中间的部位, 这是突出画脸部特色的最重要一步;接下来的嘴巴、眼睛, 幼儿就能很好地找到位置了。不同的说法会起到不同效果, 这样分解之后, 幼儿对绘画基本技能的掌握就不难了。又如画直线和竖线时, 我们设计了开火车活动, 孩子的每张纸的边缘都贴上一列火车图片, 让孩子们给火车画上直直的铁轨, 让火车出发。教师可以让孩子边画边说:“长长的、直直的、长长的、密密的、小火车、开起来。”将活动的要求蕴含在简单的儿歌化语言中, 既可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又可提高活动质量。在画好直线的基础上, 让幼儿再学画曲线。如《绕毛线》:“绕毛线, 绕毛线, 我帮妈妈绕毛线。绕啊绕啊, 快快绕啊, 快快绕, 一圈一圈多起来。”

二、创建小班幼儿诗画教学的开放式学习模式

1.幼儿心灵的开放。

其实进行美术活动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创作要融入自己的生活, 是来源于自己的直觉的, 好的作品是从心里流出的歌。所以, 美术活动的内容并不是教师想当然地说:“今天我们来画××, 做××吧! ”而是特别强调教师对幼儿绘画的解读和对幼儿心灵的理解。每个孩子的生活经验都是不一样的。而且班级人数众多, 同一个教学主题怎样才能结合每个小朋友的生活经验? 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法, 为每个幼儿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表达情况作灵活调整。美术活动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它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创造贯穿于美术活动全过程。对幼儿来说, 只要不是照抄临摹或手把手地教, 每次制作或绘画都会有一些新东西, 这就或多或少地有了创新成分。在美术活动中, 幼儿一次次经历从感知外物到生成意象, 形成再现概念, 实际动手, 将头脑中的东西外化为可视可触的美术形象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幼儿学习艺术的思考方式, 创造力必将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

2.诗歌形式的开放。

儿歌生动形象, 顺口好记。用儿歌导入可激发幼儿学画的兴趣, 使幼儿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在诗歌创编过程中, 教师要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仿编空间, 注重创编的灵活性, 不拘泥于句子字数、是否押韵, 要最大限度地为幼儿开放。创编类型特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做到有兴趣、有情趣。变以前的作品评价环节为启发交流, 使幼儿的作品“活”起来。例如在水粉活动《樱桃》中, 采用“诗歌画一体”的方式, 通过诗歌创编, 使幼儿的水粉活动更添乐趣, 用胡萝卜蘸颜料拓印的樱桃和短小精练的儿歌组合在一起, 更有趣, 更形象, 更直观, 更吸引人, 幼儿编出如樱桃熟, 红彤彤;亮晶晶, 圆溜溜;尝一口, 比蜜甜等儿歌。通过儿歌创编, 也更能引导幼儿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表现生活中的美。幼儿在拓印活动中, 既动手又动脑, 不断探索, 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每完成一件作品时都流露出愉悦、放松的神情。每次活动结束, 幼儿都争着介绍自己的作品, 有些作品看似不像, 但幼儿富有童趣的讲述会使你惊叹。充满想象、富有童趣的介绍使他们充满了成功感, 充分体验到了拓印活动的快乐, 也让幼儿在想象和创造的世界里遨游。

篇14:小班美术活动:花儿开了

“花儿开了”表现的是冬天梅花开放的季节,正好结合“冬天”的主题活动。利用吹画、点画的形式创作梅花,让幼儿在体验活动新奇之余感受绘画作品的“美”所在。梅花在小区、公园等地会有,部分孩子有观察的经验。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新奇创作手法的诱导,孩子们会兴趣浓厚,其艺术活动价值“感受、表现、创造美”就得到体现。

目标预设

1.欣赏梅花盆景,了解梅花只有枝干和花朵的特征,感受梅花的美。

2.尝试用吹、手指点画的方式大胆表现自己心中的梅花,体验操作过程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吹画的方式创作树干。

难点:尝试用吹和点画等不同方式结合创作梅花。

设计理念

小班幼儿对形象突出且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深冬来临,在小区里,在公园里,当梅花开放时,孩子会新奇地发现竟有在冬季盛开的花儿;部分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通过闻一闻、看一看等去观察这冬天里香气扑鼻的梅花开放,他们有初步的经验基础。利用颜料进行吹画对于小班下学期幼儿来说是新鲜的,有趣的。而前期,幼儿具有玩颜料的基础,他们曾经用过手指和手掌等进行点、印画。但是吹画,以及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作画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

活动通过观察梅花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初步体验吹画的方法和乐趣,运用点画、吹画两种方式的结合表现自己心中梅花的美。通过欣赏梅花的盆景,感知梅花的基本特征,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通过个别幼儿的操作尝试,了解掌握吹画“树干”的基本方法,以及点画花瓣的经验巩固。在独立操作和最后的评价中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并建立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吹画

了解梅花特征,尝试运用吹画的方式表现树干。

1.欣赏梅花盆景,了解梅花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梅花盆景。

师:冬天来了,有一种花不怕冷,它露出了美丽的笑脸呢。猜猜看,这是什么花?

(评析:幼儿注意力集中在梅花上,观察着梅花的样子,部分幼儿会跟老师或是同伴表述自己看到的梅花,并大胆猜它的名称。)

师:你看它长得什么样子?

(评析:幼儿会说出他看到的花朵、树干等特征。)

师:是的,它有棕色的树干、红红的花朵,它的名字就叫做梅花。

2.幼儿模仿教师自由吹画。

(1)教师示范吹画树干。

师:今天,老师想画这美丽的梅花,请你看看我在做什么?

教师出示画纸、吸管、装有棕色颜料的眼药水瓶,按照滴、吹的方式进行范画。

(评析:幼儿观看教师吹画树干过程,被新鲜的绘画方式吸引。)

师:(展示“树干”)看,这像梅花的什么?

(2)提供装有棕色颜料的眼药水瓶、画纸、吸管若干,进行第一次吹画尝试。

师:你们也去试试吧。

(评析: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行为差异呈现,一部分幼儿依据自己观察到的进行独立操作,方式方法正确;一部分幼儿观察同伴行为,并模仿;作品差异呈现,线状无“分枝”感、成圆点滴水状、与教师作品形似等。)

3.交流分享。

师:你是怎么做的?

(评析:在幼儿交流过程中,注重吹画方式方法的学习。)

二、感知体验

1.欣赏作品梅花图。

激发幼儿创作兴趣,了解梅花图树干和花朵的不同绘画方式。

(1)出示梅花图片。

师:看,这是我画的梅花图。

(2)引导幼儿描述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美。

师:你看到了什么?

有多少朵小花?

它们长在哪里?

你感觉它们怎么样?

2.个别操作,点画梅花。

巩固已有手指点画的经验,了解花朵的绘画方法。

(1)出示幼儿“树干”作品、红色颜料盘,讨论点画梅花的方法。

师:只用手指可以怎么画梅花?谁来试试?

请个别幼儿操作。

师:怎么蘸颜色?(用右手食指亲亲颜料,找一个枝头点一点。)

怎样变成圆圆的花?(几个点围圈圈靠在一起做朋友)

点完之后,小手要擦擦干净。

(2)操作顺序巩固。

师:画梅花,我们要先画什么?(树干)然后呢?(梅花)

三、创作表现自己心中的梅花

在绘画过程中,幼儿尝试运用吹画的方式表现树干,并用点画的方式表现梅花,体验作品的“美”和活动的趣味性。

在新的绘画纸上作画,每位幼儿领一根吸管、一瓶颜料,每桌一盘红色颜料。

师:想不想画一棵自己的梅花树?那你去试试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以鼓励尝试为主,关注到整体与个别)。

重点:引导幼儿运用两种颜料,两种方式绘画。

难点:吹画时的方式方法。

幼儿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1.吹画:局限于“一条线”,分枝感不足。

——个别指导,同伴协助

2.绘画顺序:先点印梅花,后吹画树枝。

——教师提醒,同伴互学

3.画面布局:梅花过少或者过多,位置不对。

——教师指导

四、欣赏作品,评价

体验创作的快乐,激发自信心。

1.展览作品,讲评结束。

师:你们喜欢你们自己的梅花吗?喜欢什么地方?

我觉得你们的梅花很漂亮,因为你们刚才在画的时候特别认真。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关注:

(1)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比如对专注力、创造力、良好操作习惯等进行评价。

(2)幼儿的作品树干与花朵的形态,布局等评价。

2.幼儿张贴自己作品,装扮教室。

篇15: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会用多个圆形画出毛毛虫的头和身体,知道用半圆画出毛毛虫动态。2.会给毛毛虫涂上漂亮的颜色。活动准备:

活动式毛毛虫1个,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1.观察毛毛虫的特征。

师:看看!老师带了什么呀?它可以变成什么东西呢?(出示圆形图片)。师: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开始变魔术啦!(变成一条毛毛虫)。师:毛毛虫长什么样的呀?请你仔细看一下哦!

小结:毛毛虫有圆圆的头,头上有2个可爱的触角,2只圆溜溜的眼睛,笑眯眯的嘴巴,由许多圆形组成了长长的身体。

师:谁会把这只毛毛虫画出来呢?(请幼儿上前绘画,教师给予适当指导与评价。)

2.观察毛毛虫的动态。

师:毛毛虫肚子饿了,它要去找东西吃了,毛毛虫要往前走啦!(教师操作毛毛虫,让毛毛虫弓起身体,变成各种不同的造型)。师:看毛毛虫变成什么样啦?

小结:毛毛虫身体变弯、变短了,只看到半个圆了。

师:我们一起把走路的毛毛虫画出来好吗?(请幼儿尝试画一下)师:毛毛虫肚子吃饱了,想要跳个舞,看看毛毛虫是怎么跳舞的呀?(教师操作毛毛虫,让毛毛虫的身体变成各种造型,并让幼儿说一说它跳舞的形状,并画一画)。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篇16: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

活动目标:

1.准确地理解教师的要求,学会听信号找毛毛虫。

2.在掌握记忆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在规定时间内记住物体颜色和物体顺序。

活动准备:

教具:活动毛毛虫操作卡、小毛毛虫图片4张。

学具:幼儿互动游戏画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出示小毛毛虫教具,提问:“小朋友还认识它吗?是谁呀?”“小毛毛来和我们玩《躲猫猫》的游戏啦。”

交代游戏玩法:要求幼儿把眼睛用手遮起来,听教师“开始”的口令,在教虫室四处找出小毛毛。找到小毛毛虫后,按红、黄、蓝、绿顺序在讲台摆放。

二、练习瞬时记忆

“找到毛毛虫我们开心吗?毛毛虫也很开心。它还想请小朋友玩个游戏,看看是谁不见啦。”教室出示大毛毛虫教具,按红、黄、蓝、绿顺序在讲台摆放。“你们看看它是谁?是什么颜色的毛毛虫妈妈?”

交代游戏玩法:请幼儿仔细看图,记住毛毛虫的顺序,数秒钟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撤掉其中的一张,图片,提问谁不见了?

游戏可以打乱颜色顺序,循环进行。

三、增加练习难度

篇17: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

橡皮泥的外形、颜色、软硬、及橡皮泥的各种变化,辅助其他材料,锻炼幼儿的创造力。

培养观察,比较毛毛虫的能力。

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橡皮泥组合的变化,毛毛虫形状的畅想,拓展毛毛虫的友谊。

活动准备

橡皮泥、火柴棒

活动过程

1、提问:引导幼儿感知橡皮泥的软硬度,外形,颜色?橡皮泥能不能吃?橡皮泥都能做出些什么?

2、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引导幼儿怎样用橡皮泥做出毛毛虫:所需什么?

3、让幼儿观察其他幼儿怎样做毛毛虫,互相学习。

4、放毛毛虫的音乐,让幼儿感知毛毛虫的喜怒哀乐,毛毛虫和同伴相处时的尊重与被尊重,在毛毛虫不开心的时候,让小朋友感知心境认识到体会别人心情并给予别人欢乐。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创造,发挥想象力做出自己心中的毛毛虫, 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都很开心。其次在音乐背景中,幼儿和毛毛虫做好朋友,体会着他们的开心与不开心,学会关心爱护毛毛虫及其他好朋友。这次活动气氛活跃幼儿兴趣浓厚,让幼儿感觉在做游戏在玩,而不是在上课。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篇18: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详案)

小班幼儿身体尚处在柔弱、不完善、未成熟的阶段, 他们虽然对色彩非常敏感, 但小肌肉群发育迟于大肌肉群, 手的精细动作发展差, 正处在涂鸦期, 尚未有丰富的绘画经验与绘画技能。绘画活动中, 他们往往有不敢动笔、害怕绘画的心理。所以,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拓印玩色活动, 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所谓“玩色”游戏, 就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 利用不同的作画工具、材料及表现技法, 在玩色的过程中绘制既富有创造力、想象力又极具幼儿个性特色的绘画作品。即让幼儿以喷涂、拓印等方式参与玩色, 使他们始终保持游戏的心态和对玩色的浓厚兴趣。玩色过程中, 不同的玩色形式会给小班阶段的孩子带来不一般的绘画体验, 鲜明的色彩变化又将强化幼儿天生的色彩敏感性。各种颜色组合变化产生的丰富的色彩画面, 不仅能激发幼儿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 还将为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创设适宜的区域环境支持玩色活动的展开

小班幼儿因持久性差、转移性强、喜欢模仿而导致集体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在集体活动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常规组织,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得过多、过板, 用同一种标准和期望要求每个幼儿, 更重视效果和结果等现象, 从而忽略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性等问题的产生。另外, 集体活动时间有限, 难以给每个幼儿操作、体验和表现的机会, 教师不重视幼儿绘画过程中的需求和发展, 让处于涂鸦阶段的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处于被扼制状态。

综上所述, 对于涂鸦期的小班幼儿, 我们可以以美术区域教学的观念和方式引导其开展美术活动。因为美术区域活动能很好地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 以尊重儿童为前提, 开差异化教育和个别化教育之先河。在美术区域中, 教师以一对一个或一对二、三个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能体现自我绘画的愿望, 教师个性化的引导、材料的自由体验很好地满足了小班每个幼儿的探究需求, 在温馨、宽松的区域环境中, 教师利用实物、语言、图片和材料投放、环境烘托等各种形式, 给予幼儿精神上的更多鼓励, 大大调动小班幼儿用各种材料进行参与玩色拓印、制作尝试的积极性, 激发幼儿的审美动机, 激起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极大愿望, 让每个孩子都在充裕的时间中表现得自信。

二、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玩色的需求

处在涂鸦期阶段的小班幼儿, 喜欢在自我想象的世界中乱涂乱画, 但真正拿起笔往往又迟迟不敢下笔, 而玩色活动具趣味性和娱乐性, 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所以他们对玩色游戏都有一种莫名的喜欢。玩色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实际操作活动, 多样的工具和材料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操作欲望, 促使他们从事创造性活动, 我们可以摈弃传统意义上的蜡笔和纸张, 收集毛线、菜根、瓶盖、纸团、车轮、玩具、弹珠等特殊材料, 利用红、黄、蓝、绿这些漂亮的水粉颜料, 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宣泄, 拖一拖、滚一滚、变一变、摸一摸、刷一刷, 用瓶盖在白纸上印五彩泡泡, 用菜根在草地上印花朵, 用手掌在树干上印树叶, 用圆柱形的积木在绿叶下印一颗颗葡萄……面对这一大堆色彩鲜艳、形态多样、肌理各异的操作材料, 孩子们的游戏天性暴露无遗, 整个活动中他们始终主动尝试、兴趣盎然。

当然, 我们提供玩色工具时也要由浅入深并不断变化, 刚开展玩色游戏时, 提供的材料种类不宜太多, 一般一两种为宜。如汽车、印章、积木等材料, 简单易操作且效果佳, 较适合在小班开始阶段使用。待到幼儿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技能以后, 玩色材料可以逐渐增多, 操作难度也可以适度提升, 因为采用单纯的印画形式不能满足幼儿的动手欲望, 我们可以在材料丰富的基础上让孩子学习一些新的技法, 如手指点画、刮画、毛线拖画、喷画、滴画等;或是一物多用, 同样的材料用不同的操作方法, 就能画出不同效果的作品。只有玩色活动形式多样, 才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幼儿的耐心并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三、设计生动有趣的情景调动幼儿参与玩色的积极性

在玩色活动中, 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小班幼儿的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 以他们熟悉的人、运动、食物或其他事物为题材, 从孩子们身边经常接触的事物入手, 如手掌印画青菜、棉签画树叶、为小动物穿新衣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平时经常接触的事物, 经验丰富, 他们会乐意参与, 也愿意在创作时把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来。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 行为受情绪的支配, 因此在玩色活动中可以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 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 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棉签画活动“帮妈妈绕绒线”中, 在活动的开始, 我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 和孩子们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 在体验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绒线”。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 他们全神贯注地在纸上学习画圆圈线。高涨的创作热情自然为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作品效果出奇的好。

另外,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特殊学习方式, 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以方便玩色活动的开展。如小班吸管滴画《小鸟穿花衣》, 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 也很容易对小动物产生怜悯的情绪, 所以我们可以创设“小鸟长大啦, 换上美丽的花衣裳”的游戏情境, 激发幼儿主动帮助小鸟的欲望, 然后再提供材料, 引导幼儿用吸管滴画装饰花衣裳的玩色活动。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 用多种色彩装饰衣裳, 教师利用游戏的情境性, 让幼儿知道要在小鸟的身上滴画多种颜色的水粉, 才能变出五彩的衣裳。小班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地参与活动, 被游戏的情境吸引, 为了让小鸟变得更美丽, 他们努力地在颜料盒里吸、在画纸上滴, 反复进行, 终于让小鸟穿上了美丽的外衣。当老师以小鸟的口吻感谢大家的时候, 孩子们分外得意, 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

上一篇:公开征求意见稿-宁夏物价局下一篇: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办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