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小学二年级日记

2024-05-20

找春天小学二年级日记(精选15篇)

篇1:找春天小学二年级日记

日记《找春天》

二年级三班部分优秀作品展 2014.03.24

找春天

陈楠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寻找春天。

枯黄的小草焕然一新,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一朵朵花儿竞相开放,一朵.两朵..花儿的颜色真好看,有红的.黄的..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柳树的柳枝又长出来了,那是春天的头发吧?

寒冷的微风又变的暖和了,阳光也变得更加灿烂。更加温暖了。

小鸟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为春天演奏一首优美的歌曲,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花丛中穿梭,在柳枝上舞蹈,还在天空中翱翔,她把这些美好的东西混成了五彩缤纷的春天。

找春天 王 一 涵

春天来了啦!春天来了啦!我们一家人去寻找春天。

我们来到田野里。麦苗变绿了,小草探出了小小的脑袋,四处张望着,好像在说:“多么美丽多么明亮的世界啊!”小燕子在小草的上空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好像在说:“小草,你快长大,长大了我们做好朋友。”

我们来到小溪边。小溪里的冰都融化了,溪水丁丁冬冬地,好像是为春天弹奏一首美妙的乐曲。小溪边的柳树垂下了长长的辫子突出了嫩绿的芽儿,远远望去像一团绿色的烟雾。

我们来到公园里。粉嘟嘟的桃花开了,金灿灿的油菜花也开了。小朋友脱下厚厚的棉袄,在草地上放起了五颜六色的风筝。

春天在田野里;春天在小溪边;春天在公园里、、、、、、我们找到了美丽的春天。

找春天

李汶徽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决定出去寻找春天。

田野里,小草从地下冒出了细细的嫩芽,还有许多野花开出了好看的花朵。河边的树木吐出了嫩绿的枝叶,随着春风轻轻摆动它的枝条。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欢快的流向远方。还有几条小鱼跳出了水面,快乐的玩耍。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在空中快乐着喊着,好像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原来这就是春天,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我喜欢春天。

找春天

二年级三班吴一凡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万物复苏,景色宜人。小鸟在枝头歌唱:“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一起我们一起去找吧!

我们来到溪边的野地里,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嫩嫩的,绿绿的,一朵朵野花睁开了眼睛,有红的,有黄的,粉的······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溪边的柳树摇绿色的长辫子随风的跳起舞来。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

田野里的小麦绿油油的,闪着亮晶晶的露珠。

春天来了!天气变得晴朗了,太阳照着大地,人们感到多么舒服,多么惬意!人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袄,换上了美丽的春装。

啊!春天真美啊!我们感到多么舒服呀!

找春天 徐昊晨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的叫着。

广场里热热闹闹的,有的放风筝,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玩小型摩托车。

小鱼渐渐浮出水面,野花长的非常茂盛,有来来往往的车辆,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的,多么令人陶醉的一幅画呀!这一定是春天给我们的礼物吧!

春天真美啊!

找春天

吴佳璐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脱掉棉衣棉裤,跑向野外去找春天.

小草从地下探出了小脑袋,它东瞧瞧,西看看说:“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小花炸开鼓鼓的花包,开心的摇着柔软的身子.

小燕子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我找到了她,她在花儿的脸上笑;她在小草的头上做游戏;她在小燕子嘴里叫着......

我找到春天了!我喜欢美丽的春天!

找春天 陈秋如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迫不及待地对爸爸说:“爸爸,我们出去走走吧。”爸爸答应了,我兴奋地说:“走吧。”

我们走出了家门,来到一片草地上,去寻找春天的足迹。

看!刚还摇头晃脑的小草被我抓住了。

我的目标还有两个:寻找早开的小花和刚吐芽的柳树。

哈哈!我仔细地找啊,找啊。终于被我发现了一朵黄色的迎春花。

这时,我在河岸边发现了几棵柳树,我就飞快地向第二个目标跑去。

第一棵,没有,第二棵,有了,第二个目标吐芽的柳树也被我发现了。

好开心啊!

我喜欢阳光灿烂、万物复苏的春天。

找春天 管翊彭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和爸爸一起去公园玩我玩了什么?找到了什么?我相信读了这篇文章一定就明白了。

河里的冰都融化了,小草也从地下探出头来,好奇的望着天空好像在说:"啊!多么明日亮的世界呀!

柳树吐出点点嫩芽。

还有好多小朋友正在欢快地放风筝。

我还发现了几只小燕子刚从南方飞来,落在了大树上。

哦!原来是春天来了!春天像个顽皮的小姑娘,一会跑到枝头上玩,一会跑到草丛里笑⋯⋯

我真高兴找到了春天!

找春天

二年级3班 孙宏政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春天。

我们仔细的找啊找啊。我们看见小草发芽了,像一层

浅绿色的地毯。

我们来到花园里,小花有黄的,小花有红的,小花有

紫的。

解冻的小溪欢快的流着,河里的小鱼在水里做游戏。

我想:“春天的小花,春天的小草,春天的小溪,都 是春天的符号。

找春天

李彦臻

春天来了,阳光灿烂、春风拂面,我们到山上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和爸爸妈妈仔细的找啊、找啊。

嫩绿的小草从土地里钻出来,像春天的眉毛一般。

返青的麦苗绿绿的,像给大地铺上了碧绿的地毯。

发了嫩芽的柳条随风舞动,犹如一条条浅绿色的辫子。

粉红的杏花开了,好像春天灿烂的笑脸。

浅黄色的迎春花密密麻麻的挤着,像一群调皮的孩子,瞪着好奇的眼睛。

雪白的梨花纷纷扬扬的闹着,好像冬天飞舞的雪花。

黑色的小燕子唧唧喳喳的叫着,好像在唱春天的歌曲。

小河里,一块薄冰都没有了,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晶莹剔透,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我们找到了春天!春天是碧绿的,春天是粉色的,春天是浅黄的,春天是雪白的,春天是黑色的,春天是五彩缤纷的!

篇2:找春天小学二年级日记

当我走进池塘边的小桥时,顶上的常春藤像风姑娘在向我打招呼。再坐在长椅上静静欣赏,我沉浸在了绿色的海洋。走进旁边哪条安静的小路,那里热闹极了。有的虫子在草丛里追逐嬉戏,有的虫子在比赛谁跑得快……

欣赏完那条美丽的小路,我又碰到了操场捡树叶。我捡啊,捡啊。不一会儿,就有了许多漂亮的树叶。最后,我还采了一棵四叶草,希望它能带给我幸运。

篇3:找春天小学二年级日记

《北京亮起来了》, 读题而感受亮堂, 读题而仿佛看到无数灯光在眼前闪耀, 读题而感受到万分的欣喜, 因为亮起来的北京有一种别样的美, 因为亮起来的北京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国明天的那份希望和憧憬。于是“北京亮起来了”不只是一个短语, 加上感叹号, 似乎成了呼喊, 呼喊夜晚的北京的那份美丽, 呼喊未来北京的那份亮色前程。

夜晚的北京因灯而亮, 夜晚的北京因灯而炫目, “灯”是隐匿于亮背后的一条行文线索。教材先总起夜晚的北京城是“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而后具体写了街灯、车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霓虹灯、广告灯、建筑上的装饰灯, 把整个北京城装点得像个盛装的新娘。最后总结灯让夜晚的北京明亮而辉煌。

细细品读每一句话, 每一句话里都藏着“灯”;细细感受每一句话, 每一句话都透着一份光的亮色;细细品味每一句话, 每一句话里都饱含着热情和喜悦。再细细咀嚼句子中的关键词、重点词, 这些关键词、重点词也含着“灯”和“光”。如含有“灯”的词有“灯的海洋”“华灯高照”“灯光闪烁”等;含有“光”的词语有“光的世界”“光彩夺目”“五光十色”“银光闪闪”等。理解这些词语, 有助于孩子能更深刻感受到夜晚北京的绚丽多彩;理解这些词语, 有助于孩子能感悟到句子承载的那份自豪与骄傲。同时由理解、感悟走向积累与运用, 使这些词语成为孩子语文能力的一个分子, 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

在如上解读的基础上, 我们为达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文本表达的大致意思”的目标, 以“找‘灯’巧读, 读‘亮’北京”为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走进教材, 与教材进行对话, 与心中庄严而美丽的北京进行对话。

教学过程

一、读图再现北京, 夸夸北京

1.孩子们, 去年我们已经去了一趟北京, 见识了红墙黄瓦的故宫、成荫的绿树、林立的高楼和纵横的立交桥。今天, 老师想再带大家去一趟北京。

2. (课件出示雄伟的故宫、繁华的大街、热闹的王府井、一幢幢高楼和一座座立交桥。) 这是什么? (雄伟的故宫) 请大家一边看, 一边响亮地读出来!

3.谁来说说北京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简洁而活泼的导语对学生的认知进行链接, 形象直观的北京景观, 既唤醒学生的记忆, 也激起学生心中对圣地的向往。为了让荧屏阅读更有语文味, 我们在图片醒目的位置写上相应的关键信息, 如“雄伟的故宫”“繁华的大街”, 一是为了让图更具对话意味, 让图不仅以色彩和线条与学生对话, 还以文字跟学生交流;二是孩子在与图对话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北京形象美, 同时再一次接受语言信息, 起到复习词语、认读词语、积累词语的作用;第三, 虽然看起来只是几个简短的词组, 但当图、文字、“响亮地读出来”的课堂氛围融在一起的时候, 现场可以生成的是一份情绪, 激动的情绪、赞叹的情绪、向往的情绪, 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4. (课件出示北京亮起来的图片, 教师深情地描述) 夜幕降临后, 北京的灯一盏一盏地亮起来了, 整个北京城亮起来了!这时, 你最想说什么?请带着这份感情, 咱们一起读一读“北京亮起来了”!

(美的表现形式有许多种, 夜晚的北京以“亮起来”的过程向人们展示着生动而有朝气的闪烁的美。无需多说,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美的欣赏的暗示, 动态的图片是一种美的形象的诠释, 于是孩子们的读题也就情不自禁地浸染了美的感受, 充满了对“亮起来”的赞叹!)

二、听文欣赏夜北京, 读文感知夜北京

1.夜晚的北京真美,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去看一看北京的夜晚。 (课件出示北京夜景图, 学生一边观看, 教师一边深情地朗诵课文。)

2.孩子们, 想自己去感受一下课本中北京美丽的夜景吗?请你们自己读一读, 争取读准每个字音, 读通每一句话。 (生自由读课文。)

(当印象中的北京披着华美的灯的外衣、光的色彩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时候, 会有一种美的眩晕感, 配以教师深情的朗诵, 图、教材的文本语言、教师的声音言语一起向学生诉说北京的夜的美丽, 学生以眼、耳同步倾听的姿态收获美的感动, 然后独立走进文本, 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也就带着一份美的整体感觉。)

三、读词感知灯, 读词感受光

1.屏幕出示一组词语:华灯高照、灯光闪烁、灯的世界。

要求学生能准确认读这一组词, 然后展开想象, 教师以“读着这些词语,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为话题与学生进行对话, 对话的意图是希望引导学生从词感受到灯很多, 灯很亮, 灯光非常耀眼, 灯光还在一闪一闪的……词以“灯”为集合标准, 一起解释着美的意义, 在形象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词语, 也就能读出灯的美, 灯的亮。同时让孩子边读边发现, 这三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的字“灯”, 教师在对话中引领孩子感受因为有了灯, 我们的夜晚才会这么亮丽, 因为有了灯, 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精彩!

2.屏幕再次出现一组词语:光彩夺目、五光十色、银光闪闪、光的海洋。

要求学生在准确认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说说“读着这些词语,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主要让学生读词想象光的绚丽, 光的夺目, 光的耀眼。这一组词是以“光”为集合标准, 共同诉说北京夜晚的美。之后要求学生把词语读美, 读出自己与这些词语对话的感觉。同时也让孩子边读边发现, 这三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的字“光”, 教师在对话中强化感受:因为有了灯, 有了光, 北京城亮起来了, 所以我们说整个北京城成了灯的世界, 光的海洋!

3、屏幕出示句子: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反复指导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以上出示的两组词语也极具个性, 从字面上看都含有“灯”或“光”, 从它们的表现力来看, 这两组词语的意义内涵都非常丰富, 都能引起无限的感官联想, 于是读词想象, 师生在对话交流中丰满每一个词的形象, 于是词语的认读、理解也就变得有情有趣了。)

四、读文找“灯”, 读“亮”北京

1.承接以上环节, 做足“灯”的文章, 于是老师抛出话题:夜晚的北京城那么美, 那么亮, 就是因为有了灯。咱们再读课文, 你能从哪些句子中找到这些灯?

2.学生交流落实以下句子:

(1) 长安街华灯高照, 川流不息的汽车, 灯光闪烁, 像银河从天而降。

(2) 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 光彩夺目。

(3) 广场四周, 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4) 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上, 明亮的橱窗, 绚丽多彩的广告,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5) 街道上, 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 装点着美丽的北京。

(6) 环形路上, 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7) 一束束灯光照着她, 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 银光闪闪, 十分动人。

对以上句子的教学预设定位在读准、读通。

(灯光犹如一串串炫目的珍珠, 把夜北京打扮得美丽动人。以“灯”为线索引领孩子寻读的句子也犹如颗颗珍珠串起了文本。每个句子都是以“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形式向读者倾述着“北京亮起来”的具体内容。读通这些句子, 读熟、读美这些句子, 夜晚的北京也就亮在学生的脑里、心里了, 学生也在朗读水平的层次推进过程中实现语言的理解、感悟和积累了。)

五、亮“灯”读词, 点“灯”写词

1.原来是一盏又一盏的灯照亮了整个北京, 所以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 多么辉煌!你瞧, 我们的课堂上也来了一盏盏灯, 如果你们把灯上的词语宝宝的名字都叫出来了, 灯就会亮起来! (集体认读词语, 学生读完后, 出示一幅灯光下的美景图。)

2.指导书写。

屏幕再出示两盏灯, 灯上分别书写“雄伟”“辉煌”,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讨论如何把这两个字写美观, 然后教师范写, 学生练写。

篇4:二年级《找规律》教案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发现规律,找出规律。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最近老师觉得咱们班的同学表现非常好,上课认真,发言积极,字也写得特别端正,为了表扬大家,我决定邀请同学们到我的新家玩一玩。

二、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师: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玩玩,好不好?(好)

一路上你都发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规律?(灯柱是红、蓝、黄、绿重复地出现)

揭题:同学们已经会找一些像这样重复出现的简单排列的规律,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地学习“找规律”。(板书)

师:这里就是我的家,我家新装了一扇防盗门,很先进,防盗门上有几组特意设计的密码,只有输入正确密码,才能打开防盗门。

自己先观察思考,然后摆一摆。

小组交流讨论: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

(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

(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

2.对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什么叫循环排列规律?

3.每个学生说一说想法。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三、动手实践,创造规律

1.如果你是小小建筑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美丽图案?老师和同学拿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卡片,请大家设计一些有循环规律的图案。

2.展示:□○★△、△□○★、★△□○、○★△□

3.让学生按要求去思考下面的图形应当怎样摆。

4.出示练习题:一只鸭子头像和两只鸟的头像(循环排列)

5.看书第115页,你发现了什么?

四、自主设计,创造规律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新的规律,也用规律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发挥你们的想象创造出漂亮的花边和图案,给老师家的窗帘设计花边。注意:先想好规律,再动手。开始吧!

1.学生活动

2.展示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规律?

六、提高练习

出示小黑板:

1.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2.上下、下右、右左、左右、上左、下上……

3.1234、4123、3412……

篇5:二年级日记找春天

这个星期天,我继续寻找春天。走在路上,我看见杨树上又长又细的“毛毛虫”一个一个的飘落下来,地上铺了一层“毛毛虫”,让人不忍心踩上去。

接着我发现路边的迎春花也在灿烂的开放,一片金黄,非常好看。我想,腊梅花是不是飘落了呢?而且,我骑自行车去上围棋班的时候,不戴手套,手也没有感觉到冷。我想,一定是春姑娘把寒冷赶跑了吧!

我非常喜欢温暖的春天!

篇6:二年级找春天日记

天越来越暖和了,我问妈妈,春天来了吗、妈妈说春天已经来了,你仔细的找,一定能找到春天,我把客厅、厨房卧室找遍了,也没找到春天,妈妈笑了,春天在墙外边、田野里。

我来到龙泉湖边,仔细寻找着。在枯黄色的草坪中,有许多点状的绿草。柳枝也将枯色的冬装去掉,换上了绿色的新装。嫩芽在微风中像人们打着招呼 。小燕子也在龙泉湖畔高兴着打闹着。春天,我终与找到你了。

篇7:二年级找春天日记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太阳暖洋洋的照着大地,小鸟欢快的在枝头上歌唱,我和妈妈一起去郊外寻找春天。路过五一广场的时候看天空中飘着各式各样的风筝,大人和小孩都穿着薄薄的春装。

我们来到了田野里,油菜花盖上了黄灿灿的被子,麦苗比原来高了一半,麦田前面的果园里的梨树桃树都开花了,我连忙跑进果园里,看白白的梨花,粉嘟嘟的桃花,我和它们来个亲密接触!勤劳的小蜜蜂正在忙碌地采花粉。

我们来到了小河边。看,河里已经有青蛙产的卵,鱼儿在旁边自由自在的游着,小燕子嘴里衔着泥,正忙着筑巢。河边的柳树发出了长长的枝条随风飘荡,小草也穿上绿装,到处都是生机勃勃,我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春的温暖,啊!春天真的非常美丽。

篇8:找春天小学二年级日记

一、架支点,问卷设计

1.“比多少解决问题”的类型分析。

“比多少解决问题”是指在问题解决中比较两个数量大小或多少的问题。经查阅可细分为六种类型,以下是我们根据每种类型编制的例题。

2. 解决问题过程中“解题步骤”的思考。

新教材在解决问题教学领域,增加了“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这三个小问题统领解题过程。本文从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和反思检验四个方面分析学生“比多少解决问题”的解题能力。

例题1:小兔子采了63个蘑菇,小松鼠采了38个蘑菇,小兔子比小松鼠多采几个?

(1)收集信息能力的考查。每一大题有三个小题。

第一小题为找出问题的已知条件:小兔子采了几个蘑菇?(1)63个(2)38个(3)25个。

第二小题为辨认问题:这道题求什么?(1)小兔子采了几个?(2)小松鼠采了几个?(3)小兔子比小松鼠多采几个?

第三小题为辨认关系语句:哪个动物采的蘑菇多?(1)小兔子(2)小松鼠(3)一样多。

(2)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主要了解学生条形图表征及整合题意的能力。

(3)解答能力的考查,主要是了解学生是否能运用正确的符号进行运算,了解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剖误点,错误类型及成因分析

问卷调查以本校二年级4个班学生为样本,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如下。

1. 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

(1)审题不仔细。学生收集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例题3:人工野鸭岛去年有35只野鸭,今年比去年多28只,今年有多少只?()

(1)35只(2)28只(3)63只

学生只关注最后的答案,忽略问题本身。访谈如下:

师:为什么第1小题选(3)?

生1:因为今年有63只鸭。

师:这里是求今年有多少只鸭吗?(指问题)

生1:哦,错了,是35个。

(2)字词省略的错误。有学生读题会将字词省略,而造成题意理解错误。

例题4:王老师买了26本书,李老师比王老师少买9本,李老师买几本书?()

(1)王老师买了几本书?

(1)26本(2)29本(3)17本()

(2)这道题要求什么?(1)(2)

(1)王老师买了几本书?(2)李老师买了几本书?(3)李老师比王老师少买几本书?()

(3)哪个老师买的书多?

(1)王老师(2)李老师(3)一样多

部分学生把“李老师比王老师少买9本”简化成“王老师少买9本”。

师:为什么第1小题选(2)?

生2:因为“李老师比王老师少买9本”,说王老师少买9本。

师:为什么第三小题选(1)?

生2:因为王老师少买9本,所以少的就是王老师。

2. 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学生在解“比多少解决问题”时,在图式表征方面主要出现的错误是条形图概念的不稳定。如例题6某生的“画图”解题记录:

师:这道题谁跳的多?谁跳的比较少?

生3:小军多,小明少。

师:你为什么会这么画?你是怎么想的?

生3:小明跳了81下,所以要先画一个长方形表示81个。因为少跳12个,所以这一段是12个(指后半段)。小军不知道跳了几下,用问号表示。

师:从图上看,谁跳的比较多?

生3:小明。

师:可你刚才不是说小军比较多吗?

生3:哦,错了。

3. 解答问题的能力分析。

(1)看关键词解答。有学生易以关键词来思考解题策略。如看到“比”“少”“相差”“还剩”这样的词,就是用减法,看到“多”“一共”“总和”这样的词,就用加法。

例题6:在跳绳比赛中,小明跳81个,小明比小军少跳12个,小军跳几个?学生列式为81-12=69。

师:这道题你为什么用减法?

生4:他说“小明比小军少跳12个”。

师:老师没有听懂,能说得更明白一些吗?

生4:“少跳12个”,“少”就用减。

师:你的意思是“多”就要用加,“少”就用减。是这样吗?

生4:是的。

(2)误用“大数减小数”原则。“大数减小数”即直接以题目中的大数减小数来解题或是题目中先出现大数后出现小数就用减法,丝毫不理会题目与数字的意义。

师:这道题为什么要用减法?

生5:35不可能加几等于28,所以只能用减。

4. 回顾反思的能力。

二年级的学生普遍缺乏检查的能力,回顾反思的习惯也有待加强。有学生对于自己的说词前后矛盾却不自知,甚至于自己的答案是否合理也毫无察觉。如题5:一支钢笔43元,一支钢笔比一支铅笔贵40元,一支铅笔多少元?学生列式为43+40=83,结果铅笔比钢笔还贵了。

三、寻路径,策略分析

1. 加强题目、图示与算式的联结,促解题策略的构建。

研究表明图示策略能够帮助学生解题时做深层的省思,避免掉入关键字的陷阱里。特别是比多少解决问题,通过画条形图帮助理解,能将解题思路直观化,使图示发挥最大功效。教师可引导学生分三步加强题目、图示与算式的联结,逐步帮助学生解题。(以第6题为例)

(1)题目与图示的联结。通过以下三步,借助条形图帮助学生厘清数量关系:

(1)小明跳了81个,用条形图表示。

(2)小明比小军少跳12个,小军跳几个?说明小军多,条形应画得更长,条形图表示。

(3)标明相差量。

(2)图示与算式的联结。将线段图画好后,数量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此题的等量即“小军跳的数量=小明跳的数量+相差量”,因此,求小军跳的数量只要用小明跳的数量加相差量,也就是81+12=93。这时引导学生结合图示进行解释:81、12、9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重点阐述81在图上指哪部分。通过这样的指一指、说一说、辩一辩,沟通图示与算式的连联结,将数量关系直观化。

(3)题目与算式的联结。有了题目到图式的直观理解,再有图示与算式的半抽象阐述,这时教师还要跟进题目到算式的抽象提升。围绕“求小军跳了几个为什么用加法”,逐步剖析“小明比小军少跳了12个”就是表示“小明跳的个数是小的数”,“小军跳的个数是大的数”,从而得到:大的数=比较量+差异量,小的数=比较量-差异量。

2. 增加问题、信息、关键字间的对比,促解题经验的丰富。

(1)问题的对比。

小红有10朵红花,小明有7朵红花,小红比小明多几朵红花?

小红有10朵红花,小明有7朵红花,小明比小红少几朵红花?

引导:这两题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问题不同都是用减法解决呢?帮助学生理解“求差异量”的两种表述方式,即问题不同,但是表达的意思相同。

(2)关键信息的对比。

小红有10朵红花,小明比小红多7朵红花,小明有几朵红花?

小红有10朵红花,小红比小明多7朵红花,小明有几朵红花?

引导:这两道题都是求“小明有几朵红花?”为什么一道用加,一道用减?引导学生关注关键信息的对比,分析数量关系,理解相同的问题,当比较量和差异量在信息中发生变化时,题目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随之数量关系也会改变。

(3)关键字的对比。

引导:这三题中都有“多”,为什么有些用加法,有些用减法呢?将“关键词解题策略”通过对比的三道题抛给学生,引发学生的对比、思辨,从而感悟解决“比多少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防止形成思维定式,丰富解题经验。

3. 提高读题、检验的意识,促解题习惯的培养。

从本研究中显示学生审题的能力和检验的意识并不强烈,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审题习惯和检验态度,从细微处培养检查习惯。

(1)读题——解决问题的基础。要求学生先通读题目,再动笔划一划、圈一圈,标记出重要的信息,把问题的细节放大,引起感知注意,避免出现信息遗漏、选择失当等现象。

如第5题,引导学生读题时作如下标记:

(2)检验——解决问题的延伸。

(1)代入法。将求得的答案重新代入问题中,重新思考一遍。

(2)图示检验法。学生解答完毕后,可通过画图进行检验,重点检验数量关系分析是否正确及选择的运算策略是否得当。

篇9:二年级找春天日记作文

看,小草大概呆在土地里太久了,离开了妈妈的怀抱,怀着好奇的心态探出小脑袋,看着生气勃勃的世界。柳树抽出了嫩绿的丝儿,任自身在美中陶醉,任自身在美中起伏。各色各样的花儿趁着这万物复苏的机会,尽情施展着自己的妩媚。我信步来到小溪边,太阳照在江水上,颜色绿的如同蓝草的颜色。正所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春天?”

这不,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露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晶莹。而柳树却尽情的吮吸着春天赐予的甘露。就算动物也不例外,公鸡喔喔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而大狗熊只是在和煦的阳光下伸了个懒腰……

篇10:二年级找春天日记作文

春姑娘来了,她让那结冰的溪流又唱起欢快的歌曲;她让那快要枯死的柳树又重新扬起她那柔软的长发;她让那花朵们更加争奇斗艳;她让那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又从南方飞回来了,站在屋脊上欢快地叫着,好像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姑娘来了,雷公公轰隆隆地打着打鼓,电婆婆在那天空闪着光芒,风姐姐吹着温暖的风,小雨点弟弟吧嗒吧嗒滴下来。太阳出来了,花瓣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小草喝足了水,显得特别精神。

春姑娘来了,人们脱掉了重重的棉袄,换上轻装。小朋友拿着风筝,在草地上快乐地游戏。

篇11:二年级日记找春天200字

今天傍晚,写完作业后,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濮水公园,去寻找春天。

一到那里,发现那里真美呀:有山有水有草还有树,河水很清也很绿。河边的垂柳长满了青青的小叶子,那又长又细的枝条,好像姑娘们长长的小辫子一样,随风摇摆;脚下的小草好像小白兔的毛一样,柔柔的、软软的,在一点点地变绿;粉红色的桃花挂满了枝头,有的花瓣被风吹落在地上,一片一片的,象落在地上的小蝴蝶,有的桃枝上,还有一些含苞未放的花蕾,我用小手轻轻抚摸了它们一下,感觉里面有很多蜂蜜,我在想:要是这些桃花开放了,肯定会有很多小蜜蜂来采这些甜甜的蜂蜜。不知不觉我们来到山坡上,看到满山遍野长出各色各样的小花,生机勃勃。啊,我找到了春天,春天真美呀!

篇12:二年级找春天日记200字

绿色的芽从柳枝上冒出来,青色的草从地上钻出来,红色的花从树枝上开出来。这一切都说明春姑娘睡醒了,来到大自然。春姑娘把柳芽染绿,把草染青,把花染红,把大自然染的五彩缤纷。

中午,阳光明媚,我在门口晒晒太阳。美丽的茶花很显眼,有的完全展开了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好像是吃撑了的胖娃娃,马上要胀开肚皮似的。

一年四季,我最喜欢的是春天。夏天太热了,冬天太冷了,秋天又有点冷。而春天却是温暖的。

篇13:二年级日记找春天100字

篇一:二年级日记找春天

瓦蓝瓦蓝的天空上,万里无云。惹人喜爱的小燕在半空中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多美啊!”

柳树长出点点嫩绿的叶子,像一片片晶莹的碧玉,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二月春花万户 春”啊!绿油油的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正欢天喜地的欣赏着,春天的美景呢?娇艳滴的花儿被春风染红了,好像在和春姑娘争奇斗艳呢!

篇二:二年级日记找春天

春天到了,春天到了。春天在哪里?我到花园里找春天。树木长出了嫩芽,春姑娘站在绿叶上弹奏乐曲。

鱼池里的鱼冒出头来,顽皮的吐出泡泡,春姑娘在鱼池里跟小鱼在一起玩耍……地下的草长出来了,春姑娘玩累了坐在草里休息。我看到了她,我听到了她。她在绿叶上弹奏乐曲,在鱼池玩耍,在草里休息。春天真是个美好的季节。

篇三:二年级日记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和妈妈去花园找春天花园里的小草发芽了,绿油油的。树木长出了淡绿的嫩芽,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了; 一阵清风吹来花园里的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啊!我找到了春天。春天就在美丽的打自然里。就在我们的眼睛里!

篇四:二年级日记找春天

春天来,小红、小亮和小明,一起去花园找春天。他们来到花园了,小红看着这美丽的花儿,自言自语的说:“这花儿真美丽啊!”

小明放风筝的时候,一边跑一边抬起头,看着在天上摇摇摆摆的风筝。

小亮听到小溪里丁丁冬冬的响,看到了小鸟向南方飞,还不停地叫着,小亮还看到小草发芽了。

我们找到了春天啦!

篇五:二年级日记找春天

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桃花已经长出新的绿芽,小草从地下伸出头来。小红,小明,小力,小花和老师一起去找春天,春天像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面有着许多鲜花,小鸟就是花园的主人。

我们走进了花园,找到了春天。原来春天是个美丽的花园。

篇六:二年级日记找春天

春天的脚步近了,大地到处充满着春天的气息。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找春天。我们的校园万紫千红的花儿开了,把小树、小草、小鸟都从寒冷的冬天叫醒了。同学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袄,穿上了鲜艳的春衣,唱着春天的歌。

你看,在我们居住的花园里,风很柔和,空气很新鲜。花儿带着笑容,小草嫩嫩的、绿绿的。春天就像一位魔术师,有谁会比你更神奇呢?

篇七:二年级日记找春天

春天来了吗?

小草告诉我:“春天真的来了。你看,我从地下探出头来,这证明春天来了”。

柳树抢着说:“你看我的‘长辫子’,上面吐出了许许多多的嫩芽,这也证明春天来了”。

风筝说:“春天在我的尾巴摇啊摇,就像一位顽皮的小姑娘”。

我们找到了春天,看来,春天已经到啦!

篇八:二年级日记找春天

今天,下着春雨,妈妈带我去找春天。

我们来到了上样,春雨绵绵,淅淅沥沥,好像在唱着春天的歌。我和妈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走进油菜地,迎面扑来油菜花的香味。看到油菜地像一个迷宫。油菜地两边,还盛开着许多白色和紫色的野花。就像天上点缀的星星。我们忍不住采了很多野花,还扎了个花球。

春天,我们看到了你,我们听到了你,我们闻到了你,我们触到了你。

篇九:二年级日记找春天

今天,我和妈妈在我们家院子里找春天。

我发现小草原来是很黄的,但是一到春天,小草的草尖就有点绿了,春天就在草地上。

我又去看了花,发现隔壁阿姨家有一种很奇怪的花,只长花没有叶,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那花只开花不长叶子啊?”妈妈说:“我也不大清楚,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它叫广合花。”春天在花儿枝头笑。

我还发现树妈妈的枝头长出了小小的嫩芽,春天就在树妈妈的枝头。

篇14:小学一年级日记找春天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可爱的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树枝开始发芽了,长出了绿绿的嫩芽。小草也慢慢的从地下钻出来了。

春天,到处都是彩色的。春姐姐把小草吹绿了,把花儿吹红了,春姐姐把大地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春天是个温暖的季节。我看到了春天,我听到了春天,我触到了春天……

篇15:找春天小学二年级周记

1.找春天

我家门口有棵石榴树,我看到树上长出嫩芽来了,地上的小草也长出又绿又嫩的新芽儿,花儿开出了鲜艳的花朵,人们把厚厚的棉衣脱掉,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温暖着大地,温暖着小草,小花 ,温暖着人们的心窝,我知道,,春天已经来到了。

2.找春天

春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花儿对我笑,小草都绿了跟着温暖的春风随风舞动,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鸟在枝头唱歌,高山上的树木也绿了。

从高处一看整个中国就像一片片绿油油的地毯,春天多么美丽,让我们一起创造更美丽的`春天吧!

3.找春天

上一篇:技工学校学生管理制度下一篇:电视专题片《民心之路》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