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2024-05-07

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共10篇)

篇1: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地球的运动》一节的教学,历来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难点。本节内容教科书上呈现得比较简单,但由于其关联知识点较多,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成为许多高三学生学习地理的“绊脚石”。由于这一节内容吃不透,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下降,甚至出现放弃地理学科的情况。笔者从事高三地理教学多年,发现若能整合课本教学内容,将综合的知识简单化、条理化,并辅以精心组合的针对性训练,先巩固单一知识点,再综合练习,拓展思维,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将这一节主体难点分为四大部分,先逐一突破每一部分,再强化巩固,使学生学有信心、学有所获。

一、经纬网

这一部分是初中地理学过的内容,但由于时间长,许多学生已记忆不清;这一部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地理学习,因此先复习初中部分知识很必要。应在初中经纬网的基础上,加入高中地理知识,故我将这一部分内容分成这样七个部分加以教学:(1)经纬线的特点;(2)经度纬度的划分、计算;(3)经纬度的判断;(4)东西半球的划分、判断;(5)经纬网上距离计算;(6)两点间相对方向的判断;(7)球面上最短距离的判断。

二、时间问题

地理计算技能是课标要求必须掌握的技能,这一部分包括区时、时区的计算,地方时、经度的计算,以及日期变更线问题三部分。单一的时间计算比较简单,训练学生熟练即可。日期分界线是这一部分的难点,要求学生牢牢掌握二条日期分界线,一是180°经线,自西向东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成为确定180°经线的依据;二是生活中的0时所在经线,0时经线通过计算获得,也可通过分析获得,如夜半球的中点等。这两条经线的判读是一个难点。

例如:右图为某节气晨昏线位置图,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P,此时伦敦为星期六,但北京已是星期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图中绘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将已进入星期天的区域绘上阴影。

解析:题干没有给出南北半球,因此南北半球的确定就是一个难点。若为北半球,假设OC是零时经线,那么伦敦和北京位于同一天,假设OD是零时经线,伦敦和北京仍位于同一天,因此应是南半球;由于此时伦敦为星期六,但北京已是星期日,故可判断OD是零时经线。如图。

三、晨昏线,把晨昏线判断0、6、12、18时四个定点判断;昼夜长度,日出、日落计算;晨昏线与经纬线关系以及昼长与太阳直射点关系都放在这一部分讲述、巩固。

(一)晨昏线判读

判读的关键是自转方向的判断。地球自西向东自

转,在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上,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南半球顺时针旋转;在侧视图上,自西向东表现为从左向右。认定了方向,那么顺自转方向,走向光明即为晨线,走向黑暗即为昏线。

(二)四定点判断

昼半球中点为12点,夜半球中点为0点,晨昏线与纬线相切,切点在极夜时为12点;在极晨时为0点;赤道上,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经线为6点,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经线为18点。这一内容要在各种光照图上加以练习。

(三)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关于这一部分内容公式很多,关键要理解计算方法,从而达到快速运算。如找准夜半球中点为0点,昼半球中点为12点,就很容易计算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如右图示例。

(四)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

晨昏线与经线在二至日夹角为23°26′,在二分日夹角为0,即重合,夹角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等,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所切纬线是出现极昼极夜的纬线。

(五)昼长随太阳直射点变化

简单来说,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此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四、太阳高度问题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这一部分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太阳直射点坐标判断、子夜太阳高度问题、太阳能热水器、楼间距问题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引出的四个结论等。正午(子夜)太阳高度问题均可用“纬度差=(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差”来计算;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夹角、楼间距问题给学生讲清原理即可。关于四个推导结论,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应举例讲解:(1)相等关系:太阳直射点纬度与极昼期极点太阳高度相等;(2)互余关系: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夜)的纬线互余;(3)二倍:出现极昼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是太阳直射点纬度的二倍;(4)1/2关系:太阳直射点纬度是极昼期某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与子夜太阳高度和的1/2。可简单举例为:太阳直射20°N,那么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0°(相等);70°N 出现极昼(互余);70°N正午太阳高度为40°(2倍);80°N正午太阳高度为30°,子夜太阳高度为10°(1/2)。

总之,这四部分相辅相成,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先一步步地逐个突破,等学生掌握了每一个知识点后,对于综合性较高的题目也就不会感到陌生了。假以时日,学生定会对地理学有所获,越学越觉得简单,从而培养了他们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篇2: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地球运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不言而喻,因为它是地球众多自然现象发生的根源,也是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关于难点问题,以日照图教学为例,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对客观真实现象的认识难,文科的学生对于地球球面(而非平面)所带来的复杂性和地球运动的动态性难把握,学生利用经纬网准确定位能力还不具备;二是即使对客观现象有了准确认识,要读懂图表也是难事,对观察位置不同而带来的视图变化把握不准。

如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点,本文拟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以下一些体会和方法。

第一步,借助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借助地球仪,让学生认识和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它的空间感;让学生感知昼和夜,以及昼夜产生的原因;转动地球仪,感知地球自转和昼夜更替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太阳光到达地球的距离如何遥远,以至于可将其视作平行光的`原因,进而让学生理解,到达地球的太阳光线都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平行;帮助学生建立地球表面各点的地平面的空间概念,借用地球仪,让学生实际感知太阳直射点的概念。

第二步,借助经纬网,引导学生对太阳直射点进行空间定位。

一是帮助学生恢复经线、纬线、经度和纬度等知识;二是利用经纬线对太阳直射点进行定位;三是在黑板上作出黄赤交角图示;四是叠加阳光,作出直射点于23.5N的日照图;五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180,作出此时的日照图,发现直射已南移至23.5S,由此推出太阳直射点的一年中的回归运动规律。

第三步,引用影视资料,对上述现象作直观展示,加深学生的理解。

譬如,引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昼夜和昼夜更替,制作或引用黄赤交角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视频,帮助学生加深对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理,引用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flash,帮助学生掌握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考核要求。

第四步,动静结合,帮助学生读图。

对动态图进行画面截取,获取某时间点不同视角的静态图,与练习中纸面静态图进行对比,帮助学生读图,建立不同观察位置的视图变化。

篇3: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如何把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把课堂教学难点揉入学生实际生活并使之突破。这是我们每个地理教师都应该执着的理念。

案例实录:《地球公转》一课的教与学

过程一:【运用动画演示导入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公转的知识难度较大, 同学们难以理解, 但同学们很感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开始新课的学习, 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新课的导入很重要。

【视频展示】地球的公转 (动态视频, 能有效的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吸引学生进入教学主题, 然后通过让学生自学, 发挥其主动性, 既复习了前面知识又引出本课知识点。

过程二:【联系现实生活, 突破教学难点】

【读图思考】针对学校所在的农村拆迁, 很多学生都搬进了小区, 我就从小区不同楼栋间的间距入手, 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在夏季和冬季阳光照射的角度, 通过同一地区不同季节的阳光入射角变化的切身感受来引出教学难点。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经历, 感受夏季和冬季的温度与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时为下一步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做好铺垫。

【教师讲解】排除其他因素, 就单纯的以地球的热量来源来说, 我们当地夏天热、冬天冷与太阳在不同时间照射地面的角度有关。请同学们比较夏天和冬天太阳的角度高低状况。 (通俗的说, 就是在相同条件下, 太阳高度角越大获得的热量就越多。)

【教师演示】太阳公转运动:利用教学器材———三球仪来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如果学校的地理教学器材不够齐全。经过整理, 我们也可以利用地球仪、手电筒、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运动的变化和直射点的位置、时间、产生的现象。 (如书中所示实验)

【学生观察】注意夏至日A (6月22日) 和冬至日B (12月22日) 太阳入射角的变化。

【分析】A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此时北半球为夏季, 直射的纬线是北纬23.5°, 这一天称为夏至日。

B图与A图恰恰相反, 直射在南纬23.5° (南回归线) , 这一天称为北半球冬至日。

【延伸】同理推出, 春分日、秋分日。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加深对文字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帮助学生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来自己动手演示地球的公转, 找到四个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从而为地球五带知识点的学习做好铺垫。

让学生在图中指出四个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线?分别是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教师讲解】我们把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的区域, 称为热带。把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称为寒带。

【设计意图】: (通过上述的讲解演示学习, 同学们了解到地球的运动在地球表面所产生的现象。我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稍留意就会发现,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 而且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现象也不同。当我在演示时需要同学来当助手, 他们都积极要求当助手, 在演示时他们配合得相当好。)

过程三:【课堂内容延伸, 用已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1.我们将来在购买套房时, 如果买1楼, 在夏天看房好呢?还是冬天看房好呢?

2.现在去澳大利亚旅游, 你认为带什么衣服合适呢?

3.我们夏季为什么中午要午睡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直是地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理念。地球公转所带来的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入射角的变化, 在实际的生活中都能找到运用的例子。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 只要我们用心思考, 就一定能真正的践行好新课程理念。

教学反思:

联系生活实际, 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地理概念, 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地理成因。阳光直射斜射与地面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多少之间关系的规律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点。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我结合学生对手电筒光线比较了解的特点, 联系起手电筒照射墙壁的实际例子。当我们用手电筒直射墙壁时, 看到的光斑面积很小, 亮度却很大;斜射墙壁时, 看到的光斑面积很大, 亮度却很小;而且, 斜射的程度越大, 看到的光斑面积越大, 亮度却越小。由此可推知, 阳光直射时, 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阳光斜射时, 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少;而且, 斜射的程度越大, 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列举了手电筒照射墙壁这个实际例子, 学生们深刻理解了“阳光直射斜射与地面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多少之间关系”的地理规律。

篇4: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一支笔演示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自西向东转,课本中给出了侧视角度的“地球自转示意图”,要求学生思考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旋转方向如何。曾看过一篇文章介绍利用手势判断自转方向的方法“右手半握,大指朝上代表地轴,四指弯曲方向代表地球自转方向”,该方法把原本简单的问题稍微复杂化了,且学生要首先记住这个方法,无疑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记忆负担。其实有更简单的工具可以借助,课堂上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笔按照课本中侧视图的方向转动,然后从笔的上端(代表北极)和下端(代表南极)分别观察,并将观测结果用箭头记录在极点俯视图中。学生很快得出“从北极上空看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作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结论。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获得的知识当然印象更为深刻,且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即使遗忘,随时可以重新自行演示得出结论。

二、绘制时区图应对区计算时和日期变更

很多学生对于区时换算和日期变更问题觉得困惑茫然。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课后先在A4纸上绘制世界时区图,标出每个时区的经度范围和中央经线,确保东十二区在纸张的最东边(最早)、西十二区在纸张的最西边(最晚)。通过亲手绘制,首先学生能够明确时区分布情况;其次,在每次遇到区时换算的问题利用这幅图东加西减相应的时区差,久而久之熟能生巧,学生就能利用脑海中抽象的时区图进行计算了。关于国际日界线两侧日期加减的问题,课堂上,我们将展开的纸张两端对接圈起,学生发现东十二区位于180°经线的西侧,而西十二区位于180°经线的东侧,所谓自西向东跨越日界线就是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应该减一天,反之就加一天。学生自己发现的过程比我单纯讲解有趣得多,困扰他们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三、学生模拟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没有偏转”,学生要能够利用这个规律判断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课堂上,我讲完该知识点后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北半球两个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第一名学生(甲)很快画出如图1①所示的正确偏转,而第二名学生(乙)则有些犹豫地画下如图1②所示的右偏方向。此时如果直接给出正误的判断可能会节省时间,但学生就失去一次参与课堂、发现规律的机会了。所以我请甲、乙学生在教室里走动来模拟北半球这两个朝相反方向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右偏。演示的过程中乙学生突然若有所思,走到黑板前对先前所画的运动方向作了如图2②所示的修改,而坐在下面的学生也纷纷恍然大悟,明白了看物体的偏转方向应顺着其本身的运动方向来看,而不是机械地判断左右。这个知识点的准确理解对今后学习大气、水的运动大有裨益。

四、类比+播放动画展示地球公转轨道和速度的变化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随着地球的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发生变化,地球公转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速度最快;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速度最慢。课堂上我播放动画,学生一目了然,但是课后记忆公转速度快慢容易出错。所以课上我又补充介绍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但发现有不少学生理解困难。于是我变换思路,给学生做类比:先回顾一个物理知识,“摆绳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则摆绳的摆动速度越慢;摆绳越短,则摆绳的摆动速度越快”,学生学过该知识且在跳绳中有过类似的生活体验所以很好理解,接着假想太阳用隐形的摆绳栓住地球进行摆动,近日点处相当于较短的摆绳,摆动速度较快(即地球公转的速度快),而远日点处相当于较长的摆绳,摆动的速度较慢(即地球公转的速度慢),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最后我再用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巩固和记忆。

五、自制教具再现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地球运动知识体系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即使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未必全然明白,所以利用教具辅助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浅议自制教具在化解“地球运动”难点时的辅助应用》中学到了一个好方法,学生很感兴趣,课堂参与度很高。课前我先制作好教具,把图3打印出来粘贴在硬纸板上,图4绘制在透明纸上,然后将图4叠加在图3之上,圆心固定。课上演示,只

(下转第63页)

(上接第62页)

需要上下转动绘制图4的透明纸即可,但要保证图4直射光线(正中间红色箭头表示)的摆动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晨昏线与经线关系的变化,晨昏线分割纬线的比例变化。演示中可以将图4停止在某一状态,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也可以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中让学生观察某一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最后再概括总结,让学生对同一时刻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时刻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六、设计板图帮助学生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值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的一般分布规律是“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学生已经掌握这个规律并了解其内涵“同一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离直射点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则越小”的前提下,进行正午太阳高度极值范围的学习。这历来也是个难点,学生理解困难、表述困难。我反复修改课堂教学方式,最后发现板图讨论法最佳。先在黑板上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并将地球纬度划分成A、B、C、D四个区域(如图5所示),再请学生讨论这些区域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时间,学生很快能得出结论填入图6表格中。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区域是A(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小值的区域是C+D(即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区域是D(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小值的区域是A+B(即北半球)。

一支笔、一张纸、一段动画、一位同学都可以应用到适当的教学情境中。作为教师,我们应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将更多可以利用的资源精心设计、巧妙呈现,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帮助学生弄懂记牢后更好地应对抽象复杂的情境,努力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规律的一个平台,从而增强学生信心,为学好地理打下坚实基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篇5: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的方向、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及地理意义。2.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了解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及其表现。3.结合图示有关资料,尤其是日照图,考查地球自转与经度变化、时间计算、昼夜长短、风向判断、洋流方向、河岸侵蚀或泥沙沉积等的联系。

4.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特征,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5.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时空分布规律,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6.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与四季、五带形成的关系,了解四季、五带的划分。7.结合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或日照图示考查季节判断、地球上日照状况(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某一区域或季节气候特点、洋流流向、河流水文特点(水量大小,河口盐度大小等)、自然景观(植被枯萎或葱绿)、农事活动、盛行风向、旅游资源。

本讲重点:地球的运动规律、太阳光照图、区时的计算等基础知识,特别是光照图的判断、黄赤交角的知识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本讲难点:

1.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应用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地球自转 1.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赤道

(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 º 34′夹角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如:图4-1 3.周期:

(1)恒星日,自转360º,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

(2)太阳日,自转360º 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

恒星日:需要人为规定一个参照点——宇宙中的任一颗恒星都可以。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E1到E2是地球一天中公转的弧长,但是,此弧长与地球到恒星的距离之比几乎为零,地球公转已被忽略,故三颗恒星对地球而言实为一颗恒星。E1P到E2P地球自转360º,时间为23时56分4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即地球从E1到E2没有完成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运动,至E3P点才再次与太阳重合,就地球自转而言,旋转了360º 59′,称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是生活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4.速度: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 º /小时

(2)线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 × cos α°。[经典例题1] 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B.图中A点的地理纬度是南纬23°26′ C.A在B的东南方向

D.A比B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解析】从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逆时针可以判断:该图为从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点的地理纬度不可能是南纬23°26′;越靠近极点,越往北,所以A在B的南面,顺地球自转的方向,A在B的东面,所以A在B的东南方向;地球上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角速度均为15 º /小时。【答案】C

二、地球公转

图4-3 图4-2

太阳

1.运动轴心及轨道:

(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如图4-4)(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3.周期:

(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

(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 4.速度:

(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

图4-4(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

[经典例题2] 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一月初

C.地球从A点出发到A点所需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B点

图4-5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公转运动规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涉及的知识有:①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②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

③由于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日地距离随地球公转而变化,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地球位于近日点时是一月初,远日点时是七月初;④地球公转线速度随日地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则相反。对知识掌握比较全面的同学解此题得心应手。【答案】D

第二课时

三、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1)产生原因:

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

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3)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如图4-6。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º; 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º;

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

和等于90º;

如当太阳直射在20º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º´N或70ºS。

[经典例题3] 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分界线

C.晨线的西边是昼半球,东边是夜半球 D.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公转共同产生的

【解析】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从而产生昼半球和夜半球。即使没有地球自转,昼夜现象照常存在。晨昏线又划分为晨线和昏线两段,晨线的东边是昼半球,西边是夜半球;昏线的东边是夜半球,西边是昼半球。【答案】B(4)常见的太阳光照示意图:

(5)常见日照图的判读

①确定南、北极:在侧视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者为北极,顺时针自转者为南极。

②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昼半球的中心点。

③确定特殊点的地方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与此正相对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④确定太阳出没时刻:某地日出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没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赤道上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在极昼、极夜的区域则没有日出、日落现象。

⑤确定昼夜长短:由晨昏线分割的同一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可以通过读经度差数进行判断。

⑥确定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度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经典例题4]读图4-7,回答:

(l)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 前后,判断理由是。(2)当DF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3)当AC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

当DE为昏线时,此日是 节气;当AD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4)若DE为晨线时,此刻北京时间是 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F是 线。(5)当H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G处区时为6点则此时昏线是、。【解析】此图是圆柱投影图,比较抽象,不易判读。解题时应切实根据晨昏线的概念,确定图上白昼和黑夜的范围,根据赤道上昼夜平分,日出、日落的时间分别为6点和18点,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答案】(1)12月22日 AB是晨线、北极圈以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

(2)23°26′N(3)夏至 冬至 春分或秋分(4)20点 晨线(5)DF AC 2.地方时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为使用方便,全球共分为24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

经线的地方时),相邻时区时间差1小时。如图4-8。

(注:地方时、时区计算见专题一)

[经典例题5] 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量北极星的高度(如图4-9)。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A.36°34′N,90°E B.60°N,150°E C.30°N,90°E D.53°26′N,150°E 【解析】根据题设可判断当北京时间14点整时,该

地正午12点,二者相差2小时,应比120°E减少30度为90°E。又据图示,其北极星高度为30°,而北半球各地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等于当地纬度,故M地纬度为30°N,则M地地理坐标为(30°N,90°E)。【答案】C [经典例题6]图4-10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时间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2)A地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

图4-10(3)A地地方时应为________时________分至________时________分之间。

【解析】此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日照图的判读能力和时间计算能力。首先按提示先判定经线的度数,根据北京为7月1日20时,可判读出图中各条经线的经度,再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和全年昼夜等长,知道A点是在赤道上20°W~0°之间。然后根据日照状况确定每条经线的日期和地方时。

【答案】(1)A点位于图中20°W~0°之间的赤道上(2)7;1(3)10;40;12;0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

(1)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如图4-11)

(2)意义: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

图4-11 图4-9 [经典例题7]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如图4-12),河中有一沙坝,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南岸沉积作用强烈 B.南岸受冲刷严重

C.沙坝将与南岸相连 D.沙坝将与北岸相连

【解析】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转,即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左岸堆积。图中河流自西向东流,所以BD选项正确。【答案】BD

篇6: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http://

第2讲 地球的运动

课时2 地球的公转

命题视角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

(2008·全国文综Ⅱ)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1)~(3)题。

(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A.66.5°N、66°N、40°N、40°S C.66.5°N、66°N、0°、40°S(2)根据

中()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零

(3)①地在()A.0<Pa/Pb<1

B.Pa/Pb=0

C.Pa/Pb=1

D.Pa/Pb>1 答案(1)A(2)D(3)A a

月与

b

月的平均昼长变化

Pa与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

B.66.5°S、66°S、40°S、40°N D.66.5°S、66°S、0°、40°N 的白

Pb的关系应符合

变式演练

1.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1)~(2)题。

(1)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a(2)()

A.a地正值夏季

B.b地昼短夜长 D.d地出现极昼现象 C.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答案(1)B(2)C 当 太 阳

B.b C.c 直

在d

,下

说D.d 法

确的是

命题视角二 太阳的视运动及其应用

下面为“a、b两地北半球夏至日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及“a地夏至日、春秋分太阳视运行图”,回答下列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问题(回归线按23.5°)。

(1)a、b两地纬度分别是、。

(2)夏至日,下列地点可见到类似于a地太阳运行路线图的是()A.摩尔曼斯克

B.伦敦

C.南极中山站

D.北京

(3)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为70°,则a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较差为,北半球极昼(夜)的纬度范围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将变(大或小)。

(4)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南京应(宽或窄)些,原因是。

答案(1)83.5°N 90°N(2)A(3)40° 70°N~90°N 小(4)宽 北京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京,物体影子长

变式演练

2.(原创题)某人某日在日出后一小时观测到自己的影子朝向正西。

此后,他每隔3小时观测并记录一次,绘成了右图,当他注意到自 己的影子最短时,手表上的时间为13∶00(北京时间)。已知某人 所在纬度为30°N,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此日太阳直射的半球为,南半球为 季。

(2)此日此人所在地区的夜长 小时,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

(3)关于图中影子的朝向,②处影子朝向是北京时间 测得的,此时太阳位于天空的 方。

(4)某人所在的经度是。

(5)结合以上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某人所在区域冬季气温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偏低 B.某人所在区域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丰富 C.某人所在区域紫色土壤发育 D.某人所在区域喀斯特地貌广布 E.某人所在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答案(1)北半球 冬(2)10 20(3)10时 东南(4)105°E(5)CE

亿库教育网

篇7:简谐运动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突破

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对高一学生来说比前面学过的各种运动要复杂,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就这一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某些观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突破教学难点的思路和方法,供同行参考斧正。

1、难点形成原因分析

1.1从教学内容本身看,简谐运动是一种较复杂的变加速运动,而且要综合分析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学生难以形成比较深刻的理解,客观上有一定的难度。

1.2从教材结构看,教材处理的流程为:例举实例指出什么是机械振动,然后由弹簧振子引出简谐运动。其中对一次全振动的表述方法是由实例来说明,而不是用精辟的物理语言来下定义。这样学生的理解只能是肤浅的,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带来困难。

1.3从学生的认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来看,学生在此之前对位移的定义有很深的印象,他们对振子的位移是指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很难接受,这种思维定势绝不是通过几次讲解就能逆转的;学生对复杂运动的分析能力也是一个薄弱环节,给新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困难。

1.4从教学方法上看,有些教师在教学时省去了实验或很草率的做一下,缺少启发性,学生对规律缺乏正确的、深刻的理解,结果一旦遇到新的问题、新的情境,就无从下手,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在主观上增加了教学难度。

2、突破难点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思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个活动,才能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过滤和解释新知识、新信息,并对新知识构建起自己的正确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建构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通过实验,由此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观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动机,为突破难点提供良好的情境。其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尽可能让学生去思考,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再做点拨、启发、整理归纳。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又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三,针对教学内容和物理学科之特点,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物理过程及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让学生对所学内有深层次的理解。第四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学生对简谐运动有较深刻理解之后,通过典型问题的解释分析,达到巩固提搞的目的,这也是分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方法。

3、突破难点的教学设计

3.1创造学生主动建构的情景

让学生观察下列实验:单摆的摆动、竖直弹簧振子的振动、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动,且用标志物指示它们的中心位置。敏锐的学生会发现它们有共同的特征:以某位置为中心位置作往复运动,这样不但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又把本节课的第一个学习任务——什么是机械振动,置于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的情景中,为突破难点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3.2找准切入点,让学习者建构自己的判断和信念,形成自己的见解

什么是一次全振动是本节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教材中是通过实例来说明的,没有用精辟的物理语言来给定义,不能反映全振动的本质属性。教学过程中以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一次全振动。设计下列问题:(1)若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振动,要经过哪些过程后才是完成了一次全振动?(2)若振子在偏离平衡位置x处的某点且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振子要经过哪些过程才是完成了一次全振动,让学生自由地、大胆的参与探索和交流,教师适当启发、点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振子以相同速度(大小和方向)相继通过同一位置所经历的过程,叫做一次全振动。

实践证明,象这样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而得到的知识,才能使他们形成真正的、有效的知识。

3.3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和培养高水平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在教学之初先讲所要学的概念和原理,而后再让学生去解答有关的问题,其潜在的假设是:学和做是两个过程,必须先学了,才能去做。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高级思维活动来学习,学习者要不断思考,不断的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新经验与旧经验进行综合和概括,这就要求我们以与传统教学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教师针对性的设计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尝试解决,教师提供一些支持和引导。

本节的重点是把一次全振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弄清楚,从而得出什么是简谐运动,而学生习惯于讨论恒力作用下各物理量的变化,对简谐运动过程中各物理量变化的讨论感到有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实验、多媒体动画有步骤、有次序的进行分析,教学流程如下:

(ⅰ)按位移x→回复力F→加速度a→速度v的次序来分析这些量的变化情况及各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ⅱ)动画按上述次序显示它们各自的变化情况及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

(ⅲ)引导学生学会在讨论问题中要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抓住本质,每一步讨论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

3.4加强学法指导,完善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至此,学生对什么是一次全振动和一次全振动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初步构建了正确的认识,但是,机械振动和简谐运动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是否会用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即难点是否已真的被突破?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新的物理情境:

1.如图,两光滑斜面在o处均与一小段圆弧相切,倾角θ小于5°,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则小球的运动是机械运动吗?是简谐运动吗?

引导:①小球运动过程中有无中心位置?有无重复性?是机械振动吗?

②小球运动过程中回复力的来源是什么?它是简谐运动吗? 2.在水平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其加速度数值越来越大,则在这段时间内:

A.振子的速度越来越大

B.振子正向平衡位置运动

C.振子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关系

D.振子所需回复力数值越来越大,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引导:加速度a由什么决定?其表达式如何?

篇8: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实验思路

1. 通过实验, 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 培养学习能力及实验操作和技能, 鼓励学生积极探究科学奥秘, 初步形成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 通过实验, 从感性知识入手, 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以小见大, 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

二、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 观察太阳辐射直射与斜射受热的不同, 使学生知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2. 观察地温、气温升温的先后顺序, 掌握对流层大气受热的原理。

3. 观察记录水杯、沙杯温度的变化幅度大小, 了解沙子比水温度变化幅度更大, 从而知道陆地与海洋热力性质的不同。

4. 观察薄膜内外气温的变化, 了解温室效应的原理。

三、实验内容

1. 太阳辐射的直射与斜射。

2. 测量地温、气温受热的快慢。

3. 比较水和沙受热、散热的快慢。

4. 比较薄膜内外气温的变化。

四、实验器材

1. 温度计8支。

2.1.5米长的木棍一条。

3. 透明薄膜一张。

4.500毫升的烧杯2只。

五、实验场地

学校运动场。

六、时间选择

晴朗的天气, 中午2时左右。

七、方法步骤

实验1:

将一支温度计平放在沙子上, 让太阳光斜射;另一支温度计放在装有沙子的盒子里, 把盒子一端垫高, 使光照与温度计垂直。观测两支温度计的温度, 再过15分钟分别观测两支温度计的温度, 记录每次的读数。

实验2:

在地面平放1支温度计, 用一根长约1.5米的木棍竖立在地上, 在其顶端挂上另一支温度计, 比较两支温度计升温的快慢。

实验3:

在一个烧杯中放入约200毫升的水, 并测量其温度。在第二个烧杯中放入等量体积的沙子, 测量其温度。把两个烧杯放在强烈的太阳光照下, 过10分钟之后再观察两个烧杯的温度并记录, 然后把两个烧杯放在阴凉处, 过10分钟后观察, 分别记录两个烧杯的温度。

实验4:

在沙子上平放两支温度计, 其中一支盖上薄膜, 周围用沙子封严, 观察两支温度计的温度, 过10分钟后再记录、比较它们的温度高低。

八、实验结果、结论

篇9: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地球运动”计算题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转换法是指在效果不变的前提下,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简单的问题的方法。在高考中,“地球运动”计算题是考生取得理想成绩的“拦路虎”。对此,很多教师归因于学生“立体几何知识掌握不牢”。“地球运动”计算题与“立体几何”有什么关系?“地球运动”计算题的难点又是什么?笔者通过对比“地球运动”与“立体几何”高考题中的转换法,剖析“地球运动”计算题的难点,进而提出“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的突破策略。

一、地球运动中的转换法

“地球运动”计算题包括“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晨昏线的判读”、“时间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判读及计算”以及“光照图的判读”等题型,见例1、例2。

例1:(2006年广东卷·地理)图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表示极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

(2)下列哪座城市的昼夜长短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A.大庆 B.海口 C.岳阳 D.长春

(3)若AB弧表示2006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0时,则100°E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解析:问题(1)考查昼夜长短及日出时刻的计算。解题时,应该把平面几何信息转换成时间信息,具体为:若AB弧表示夜弧,且从NA到NB所跨经度为75°。因为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所以AB弧表示的夜长为5小时,则D点所对应纬线的白昼时间为19小时。因此,日出时刻=12时-白昼的一半=12时-9时30分=2时30分,故选B。

问题(2)考查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解题时,应该把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具体为:图示地点昼长夜短,所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例),见图2。从图中可知昼长从太阳直射点到高纬度逐渐变长。另外,图1所示地区昼长远远大于夜长。4个选项中,大庆纬度最高,昼长最长,故选A。

问题(3)考查时间的计算。解题时,应该把平面几何信息转换成经线、时间信息。日界线有两条,一条为180°经线,一条为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B点为0时,则NA为180°经线。图示极点N为北极点,且NA、NB两条经线相隔75°,则NB的经度为105°W,即西7区的区时为0时。那么100°E的区时(东7区)为0时+14时=3月2日14点00分,故选C。

例2:(2010年全国卷Ⅰ· 文综)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S地的纬度:

A.与M地相同 B.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低于M地

(2)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3)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解析:问题(1)考查观察点及其投影的位置。解题时,应该把纬线的形状转换成S点的位置。因为纬线是一条直线,所以是从纬线m所在的小圆面上向下观察。连接R与地心就可以找到S(见图4),故选D。

问题(2)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相关现象。解题时,应该把平面距离转换成昼(夜)长。由图3可知,n为昏线,m、n两交点间的距离代表夜长。则此时昼长>夜长。所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经分析B正确。

问题(3)考查m、n形状的变化。m、n两交点间的距离代表昼(夜)长,不会因观察者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由图4可知,若沿直线RS上升,纬线m向南弯曲,故选C。

二、立体几何中的转换法

高考立体几何中常见的题型包括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线线、线面、面面等位置关系(平行、垂直)的证明以及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等角的计算等,见例3。

例3:(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文数)如图5,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

(1)证明:AB⊥A1C;

(2)若AB=CB=2,A1C=■,求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

解析:问题(1)是异面直线间位置关系的证明,该类题目通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把线线之间的关系转化成线面之间的关系,具体为:取AB的中点O,连接OC、OA1、A1B,见图6。因为CA=CB,所以OC⊥AB,由于AB=AA1,∠BAA1=60°,故AA1B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A1⊥AB。

因为OC∩OA1=O,所以AB⊥平面OA1C。因为A1C在平面OA1C内,故AB⊥A1C。

问题(2)是求三棱柱的体积,因为该三棱柱不是直三棱柱,所以需要把求三棱柱的体积转化为找三棱柱的高线,具体为:由题意知,△ABC与△AA1B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所以OC=OA1=■,又A1C=■,则A1C2=OC2+OA12,故OA1⊥OC。又因为OA1⊥AB,OC∩AB=O,所以OA1⊥平面ABC,则OA1为棱柱ABC-A1B1C1的高。

又△ABC的面积S△ABC=■,故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V=S△ABC×OA1=3。endprint

高考文科数学中,与球有关的题型主要有:根据球的截面计算球的表面积、体积以及球面距离等,见例4。

例4:(2008年湖北卷·文数)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π,则球的体积为:

A.■ B.■

C.8■ D.■

解析:该题目考查小圆半径、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以及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该题目中包含文字信息较多。解题时,应该把文字、数字以及复杂抽象的内容通过形象的图示反映出来(如图3)。然后,把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几何,并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大圆的半径。最后,利用公式求球的体积,具体为:由图7知,OA为大圆的半径,OB为截面与球心的距离,AB为小圆半径。

则OB=1。又由题意知π·AB2=π,则AB=1。

在Rt△OAB中,OA2=AB2+ OB2,∴OA=■。∴V球=■πR3=■πOA3=■。故选D。

三、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及其突破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地球运动计算题得分不高”归因于学生“立体几何知识掌握不牢”。因为,地球运动与立体几何的难点不同,具体如下。

第一,地球运动注重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转换,不需要添加辅助线;立体几何侧重于添加辅助线。

第二,地球运动侧重于从平面几何知识向地球运动知识的转换,如把角度转换成时间、把距离转换成昼(夜)长;立体几何侧重于从“立体图向平面图的转换”,然后,借助平面几何知识进行计算,如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球的半径。

第三,地球运动侧重于地球表面,最主要的是根据几何知识计算时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等;立体几何侧重于地球内部与地球表面的联系,如利用小圆半径、球心到截面的距离计算球的半径、体积、表面积等。

鉴于此,提出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突破策略,具体如下。

第一,“地球运动”计算题是考生取得理想成绩的“拦路虎”。因此,在突破难点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地球运动计算题相关知识,如晨昏线、地方时(区时)、太阳高度角以及昼夜长短等,并加以综合运用。

第二,在突破难点过程中,首先借助高考题、模拟题等题目,总结地球运动计算题中的各种光照图,如立体图、侧视图、俯视图等。其次提炼光照图中常用的平面几何知识,如角度、距离等。最后总结平面几何知识向地球运动知识转换方法,如把角度转换成时间、把距离转换成昼(夜)长。

第三,虽然不能简单地把“地球运动计算题得分不高”归因于学生“立体几何知识掌握不牢”。但是,解决地球运动计算题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突破难点须借助地球仪等教学仪器以及立体几何中的球体等知识点,加强空间思维能力训练。▲endprint

高考文科数学中,与球有关的题型主要有:根据球的截面计算球的表面积、体积以及球面距离等,见例4。

例4:(2008年湖北卷·文数)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π,则球的体积为:

A.■ B.■

C.8■ D.■

解析:该题目考查小圆半径、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以及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该题目中包含文字信息较多。解题时,应该把文字、数字以及复杂抽象的内容通过形象的图示反映出来(如图3)。然后,把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几何,并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大圆的半径。最后,利用公式求球的体积,具体为:由图7知,OA为大圆的半径,OB为截面与球心的距离,AB为小圆半径。

则OB=1。又由题意知π·AB2=π,则AB=1。

在Rt△OAB中,OA2=AB2+ OB2,∴OA=■。∴V球=■πR3=■πOA3=■。故选D。

三、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及其突破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地球运动计算题得分不高”归因于学生“立体几何知识掌握不牢”。因为,地球运动与立体几何的难点不同,具体如下。

第一,地球运动注重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转换,不需要添加辅助线;立体几何侧重于添加辅助线。

第二,地球运动侧重于从平面几何知识向地球运动知识的转换,如把角度转换成时间、把距离转换成昼(夜)长;立体几何侧重于从“立体图向平面图的转换”,然后,借助平面几何知识进行计算,如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球的半径。

第三,地球运动侧重于地球表面,最主要的是根据几何知识计算时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等;立体几何侧重于地球内部与地球表面的联系,如利用小圆半径、球心到截面的距离计算球的半径、体积、表面积等。

鉴于此,提出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突破策略,具体如下。

第一,“地球运动”计算题是考生取得理想成绩的“拦路虎”。因此,在突破难点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地球运动计算题相关知识,如晨昏线、地方时(区时)、太阳高度角以及昼夜长短等,并加以综合运用。

第二,在突破难点过程中,首先借助高考题、模拟题等题目,总结地球运动计算题中的各种光照图,如立体图、侧视图、俯视图等。其次提炼光照图中常用的平面几何知识,如角度、距离等。最后总结平面几何知识向地球运动知识转换方法,如把角度转换成时间、把距离转换成昼(夜)长。

第三,虽然不能简单地把“地球运动计算题得分不高”归因于学生“立体几何知识掌握不牢”。但是,解决地球运动计算题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突破难点须借助地球仪等教学仪器以及立体几何中的球体等知识点,加强空间思维能力训练。▲endprint

高考文科数学中,与球有关的题型主要有:根据球的截面计算球的表面积、体积以及球面距离等,见例4。

例4:(2008年湖北卷·文数)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π,则球的体积为:

A.■ B.■

C.8■ D.■

解析:该题目考查小圆半径、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以及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该题目中包含文字信息较多。解题时,应该把文字、数字以及复杂抽象的内容通过形象的图示反映出来(如图3)。然后,把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几何,并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大圆的半径。最后,利用公式求球的体积,具体为:由图7知,OA为大圆的半径,OB为截面与球心的距离,AB为小圆半径。

则OB=1。又由题意知π·AB2=π,则AB=1。

在Rt△OAB中,OA2=AB2+ OB2,∴OA=■。∴V球=■πR3=■πOA3=■。故选D。

三、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及其突破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地球运动计算题得分不高”归因于学生“立体几何知识掌握不牢”。因为,地球运动与立体几何的难点不同,具体如下。

第一,地球运动注重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转换,不需要添加辅助线;立体几何侧重于添加辅助线。

第二,地球运动侧重于从平面几何知识向地球运动知识的转换,如把角度转换成时间、把距离转换成昼(夜)长;立体几何侧重于从“立体图向平面图的转换”,然后,借助平面几何知识进行计算,如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球的半径。

第三,地球运动侧重于地球表面,最主要的是根据几何知识计算时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等;立体几何侧重于地球内部与地球表面的联系,如利用小圆半径、球心到截面的距离计算球的半径、体积、表面积等。

鉴于此,提出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突破策略,具体如下。

第一,“地球运动”计算题是考生取得理想成绩的“拦路虎”。因此,在突破难点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地球运动计算题相关知识,如晨昏线、地方时(区时)、太阳高度角以及昼夜长短等,并加以综合运用。

第二,在突破难点过程中,首先借助高考题、模拟题等题目,总结地球运动计算题中的各种光照图,如立体图、侧视图、俯视图等。其次提炼光照图中常用的平面几何知识,如角度、距离等。最后总结平面几何知识向地球运动知识转换方法,如把角度转换成时间、把距离转换成昼(夜)长。

篇10: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1。6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紧承第四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和第五课并列的内容。地球自转为主要原因产生的地理效应在第五课已有了了较为详细的讲述,而地球两种运动相结合、并以公转为主产生的地理效应难理解,需要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这一准备知识,所以,本节课安排在第五课之后。

本课的核心内容是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分布及其影响。这部分内容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本节课的重要地位。

课文中有关四季和五带的内容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利用前有知识,通过分析其成因得出的,所以本课有两条线索,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

本课是按照以下两条线索组织内容的。

第四课已经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种回归运动造成太阳直射点有两种变化。一是时间变化,二是纬度变化。这两种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两种变化又影响到一个地点接受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

从时间变化这一线索来看,教材内容把地点(或纬度)作为定量,而把太阳辐射随时间(或季节)的变化看作是变量。这样,同一地点不同的时间(或季节),就会有不同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地球上的同纬度地带就可以分出四季。这就是本课的第一部分内容。

本课的第二部分内容是五带的形成和划分。这部分内容从地点(或纬度)变化这一线索着眼,把时间(或季节),不同的地点就会有不同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就可以分成五个温度带。

所以说,本节课的内容体现了“变化”两个字,教学中也要始终贯穿“变化”这两个字。

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设计总体思想

彻底改变“先生讲,学生听”的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学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原则,达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科学有机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不立刻下判断,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尝试,去探索和操作;教师专心倾听学生的叙述,接纳学生反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评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利于知识的内化和学习效果的强化。

2。本课的教学目标

(1)智育目标

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及纬度变化;了解四季的划分;了解五带的划分、分布;理解这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理解五带的影响。

(2)能力目标

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能准确画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侧视图),并能举一反三,理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极视图。

(3)德育目标

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4)重点、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难点:分析、绘制《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的变化。

3。教学方法

(1)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点拨学生,创造条件,创设情境,体现学生的发展,体现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精心设计《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窨想象能力的形成,加强知识的内化。

(3)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练习。练习中注意体现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练习中发现规律,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

(4)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同时尽力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与气氛。教师主动参丐学生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要鼓励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做到事半功倍。

(6)德育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智育目标与能力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渗透性地受到德育教育。

4。教学手段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自制多媒体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同学们,在第四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有关内容,请大家看图(投影《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冬至日到次年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表如何运动?

2。地表何处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

(学生通过回忆思考,在教师的悉心启发下,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教师导学]

由图可知,在太阳直射点上,地表单位面积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最多。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地因时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体现。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定性地表达某时某地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上一篇:大额资金使用审批制度下一篇:班主任工作中的“三心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