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学法教学的一点体会

2024-05-23

古诗词学法教学的一点体会(精选18篇)

篇1:古诗词学法教学的一点体会

古诗词教学中的误区

城内小学 秦 琳

古诗词教学中的误区

唐诗宋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使世界独一无二的。它不仅博大精深,渊远流长,蕴涵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而且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与能力、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极佳教材。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古诗教学都感到棘手。反思以往的古诗教学,往往注重讲解注释,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把古诗的意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传授给学生上了;而学生在枯躁无味的逐字逐句的解释中,根本就不能体味到我国古诗独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听了王老师《小儿垂钓》一诗的教学,深有感触:一堂成功的古诗教学课应该是体现三有:有趣、有味、有境。

一、有趣

《小儿垂钓》一诗本就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古诗,整堂课教师不仅把握住了全诗的主旨“趣”来设计教学,更在课堂提问、学生演绎等环节中处处营造出一个趣味十足的教学氛围,如课始,先问:“同学们钓过鱼吗?”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学生们畅所欲言,往事一幕幕浮现,垂钓之趣溢于言表;课中,师问“蓬头”二字趣在何处时,学生们更是各抒己见,于是乎笑声充斥了课堂:“是头发没梳,脸也没洗,就去钓鱼了”“就是头发像鸡窝,1 乱糟糟的”„„教师没有评论学生的对错,而是和学生一起笑了。再问“草映身”之趣时,学生们回答更令人忍俊不禁:“怕被人看见,笑话他”“躲在草中,才没人打扰他,”等等,学生眼前已然浮现出一幅垂钓图:乡村的小河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很随便地坐在密密的绿草丛中专心致志地钓鱼。试想,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情趣,学生又怎能不兴趣盎然?

二、有味

最有感触之处是教师对后两行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教学设计,教师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只是先让学生读了一遍诗句,然后说:“加上动作可能会更好些。”学生加上动作好多了,教师又问:“钓过鱼吗?会表演吗?”然后师生分角色表演。生饰演“小儿”,师饰演“路人”,毫无粉饰,教师相继提问,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都蕴涵在表演之中,对“遥招手”的理解各有千秋,有的认为是小孩远远的就招手,也有的是把招手理解为摇手等等,学生们的表演使诗中的韵味更浓,教师更是抓住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把对诗的体悟引向深入:“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来吟诵这句诗,感受诗中的情趣、乐趣、童趣。” 歌是唱的,文是诵的,诗是吟的,一个“吟”字,道出了品诗的韵味。

三、有境

品其味,方可入其境。课堂上师生的分角色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师配乐范读更是把学生引入一个情景交融的境界。学生的配乐吟诵更是把一幅小儿垂钓图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在教学《小儿垂钓》后,教师还安排了一组童趣诗的赏析,让学生找情趣,想画面,品诗味,入诗境。学生品读感悟,中国古诗文字词的美、形象的美、情感的美,涤荡心胸,使学生在感知美的表象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课后作业教师也不忘让学生再一次品味古诗的韵味和意境,让学生把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或者描绘一下自己心目中的小儿垂钓图。

古诗的教学归根结底不能忘了“诗”的本质,真可谓怎一个“情”字了得!

篇2:古诗词学法教学的一点体会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灿烂的中华文化因古诗文千古流传。中华古诗文是中国人民永远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宝库永恒的亮点。

下面谈一下我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古诗文诵读兴趣”的几点做法:

(1)开展竞赛,激发热情。诵读课上,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擂台赛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例如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描写山水花鸟的诗句、描写友情读书的诗句、描写爱国立志的诗句等;可以是诗句接龙,你说上句我对下句。例如:我在《木兰诗》的教学中,我采用男女生擂台赛的形式,以“梁山好汉挑战巾帼英雄”为主题,男女生比赛谁背得快,背得准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在教学《出师表》时,因为文章比较长,我采用段落接龙,一人背一段的形式。

(2)课前五分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五分钟古诗文诵读”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3)写作仿写,学以致用。学生平时积累了,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引用仿写古诗文,引导他们学以致用。例如“夜里挑灯看书,梦回开学之初。整日与友聊八卦,又有几时念过书,今日悔当初。背完语数历英,抬头又见地生。了却题目无数卷,回家不安如蚊叮。可怜做学生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篇3: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一点思考

一、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

学习古诗词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勤于诵读。俗语说得好,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许多具有丰富想象力、意境深远的诗句, 不读出来就无法深入其境, 更领略不到其中的韵味。而现在的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缺憾就是平时的积累不够, 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而古诗词作为我们文化中一个最宝贵的财富, 是需要学生用一定时间去学习、诵读, 从而转化成自身文化内涵的。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在每节语文课前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们轮流将以前学过的诗或者自己在课后读到的诗给同学们讲一讲, 然后教师再做一个赏析, 再让学生们快速记忆。这样坚持下去, 学生一个学期学到的古诗词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此外, 教师在早读时间应让学生放声朗读, 然后互相背诵。教师还应抽时间举行一些诗歌朗读会之类的活动,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只要古诗词积累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学生的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教给学生正确学习的方法, 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古诗词以简约的文字、丰富真挚的情感熏陶感染着古今许许多多的人。但我们的传统教学方法, 对于老师的讲解很重视, 这样往往形成的局面就是老师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 这种做法不但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会阻碍学生通过古诗词达到提高鉴赏水平的目的, 从而使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成为一句空话。那么, 怎么做才是正确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呢?我认为,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作者创作诗词时的背景

古诗词往往是作者的经历及情感的外在表现方式, 因此, 我们在学习时, 先要对作者的经历及当时的感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只有了解了这些, 再去感悟诗词时才会对其意思恍然大悟。比如, 学习杜甫的诗时, 我们可以先重点了解一下杜甫这个人及其经历。杜甫经历了唐代由盛及衰的过程, 本身也做过官, 他嫉恶如仇, 对于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的不公深恶痛绝。他在长安困顿十年后才谋得一个小小的职位。在安史之乱爆发时, 他被叛军所俘, 脱险后, 被授予左拾遗。晚年时在湖北、湖南一带生活, 最后死于贫困和疾病。

杜甫的诗多涉及政治黑暗、人民生活的苦难, 他忧国忧民的诗篇对于我们认识那个时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他的“三吏”“三别”揭露了当时人民生活的苦难, 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同为唐代的诗人李白, 则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则多描写壮丽的山水以及内心的情感。了解到了这些, 学生再去学习他们的诗词时, 就会很自然地有更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上古诗词课前, 教师应先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及创作时的背景, 这样对于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有着极大的作用。

2. 对于精彩、重点的诗句重点品析

作者当初在创作诗词时, 都付出了许多心血, 因此很多句子才能成为千古名句, 其中的一字都替换不了。因此在让学生学习的时候, 教师应让学生重点抓住这些关键的词、句, 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 加强对其的理解。比如, 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其中有一句是“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这个“敲”字将当时的境界全部托出, 而作者关于“推、敲”的斟酌也成为了一个经典。再如, 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有一句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引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春天里万紫千红、春意满园的景象。诗人用这么一个字就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幅春日里的景象, 让人浮想联翩, 千般回味。同是写春, 杜甫的“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画面则显得安静、轻柔。由此, 教师还可以将描写春天的诗多举几个例子, 让学生体味不同的画面。学生有了深刻的体会, 自然就会增加学习的兴趣, 也会找到很多写春的诗歌来进行品味。

3. 根据描写的不同事物进行分类

一般古诗词描写的对象有自然景观、植物类、动物类以及一些动作等。自然景观类包括月、春、夜、风、鱼、水等等。比如, 描写月的诗句有“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等等。不同的描写抒发的是作者不同的情感, 教师在教授这些的时候就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在了解到不同的分类后, 学生能够对描写这些事物的诗句产生新的认识, 继而总结、归纳出一些共性, 为以后更加顺利学习古诗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记忆也有规律,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更准、更牢。死记硬背得来的东西不仅容易出错, 而且如果换一种考查方式学生会出现不知该如何应对的情况。学生要想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除掌握上述方法外, 还需要了解诗歌的一些写作手法及技巧, 这样才能对诗歌有更深刻的理解。诗歌中常用的一些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等。例如, 在赏析《春望》这首诗时, 教师应让学生仔细分析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 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体会作者创作出来的意境, 这样学生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诗人写诗时的心情, 体会出诗人面对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 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 并且此时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 不禁触景伤情, 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的心境, 以及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的爱国情怀。这样学生记忆才能加深刻, 且不容易忘记。

篇4:写传统诗词的一点体会

我退休后学写传统诗词。格律诗(七律、七绝、五律、五绝)、词、曲,都有严格的平仄格式。我以《新华字典》字音为准,即以阴平、阳平字为平,上声、去声字为仄,同韵或邻韵字为韵脚。因此,受到了批评和排挤。一次几十名诗友集会,某先生大声批评:“石德兴的诗不合《佩文诗韵》,我们很不好改。”散会时,有三位编辑先生叫我留下,他们告诉我:“写诗必须用《佩文诗韵》。批评我的这位先生还批评北京《诗刊》主编臧克家。臧克家老先生应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之邀,写了首诗:“叠翠丛中一点红,乌云穿破万千重。年年昂止人流涌,岂为山高始慕名。”载《人民日报》1991年7月12日第八版。这位先生捧起《佩文诗韵》来核对,当着几十名诗友大声说:“这首诗的韵脚错了。红为上平声一东,重为上平声二冬,名为下平声八庚。臧克家大错特错,大错特错!不该错的也错了,不该错的也错了!”我觉得《佩文诗韵》是清朝官场科举考试的韵书。这本韵书是抄录金代平水(今山西新绛县)人王文郁于公元1229年编成的《新刊平水礼部韵略》而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新华字典》。依照《新华字典》编的新韵书,有《诗歌新韵》、《汉语新韵》、《诗韵新编》等近30种版本。但是,近十多年来的许多诗刊、诗赛的征稿,都指定用《佩文诗韵》(简称平水韵、古韵)。我觉得,我不是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我不投稿。大路朝天,各走一边。黔东南的《霜枫诗刊》号召按照《新华字典》字音写诗,《贵州老年报》、《贵州政协报》、《贵州教育報》、《贵州诗词》、贵州《晚晴》杂志,都不盲从《佩文诗韵》、我就常投稿,它们也常发表我的稿子,天无绝人之路,东方不亮西方亮。

篇5:地理案例教学法存在的一点问题

文综组李晓燕

摘要:谈地理新教材课堂教学中案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课堂运用案例进行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问题、实用性、开放性

随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进行,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内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案例教学法也正越来越被广大地理教师所重视和关注。就高中地理新教材而言,许多章节采用了“案例分析法”来编写教材,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整个教学过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是笔者一年多对地理新教材教学案例教学法的一点思考,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点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地理这一学科的应用目前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表现如下:

1、案例教学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时代性、典型性、教学性。而多数人认为案例教学单纯只是一种教学方式,造成案例来源渠道单一化,主要来自教材、公开发行的书籍和资料,自己动手编写的难度很大,不能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案例分析。因此,案例教学法在地理学科中还没有得到广泛运用。

2、从学生方面看,长期以来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死记硬背,难以适应要求勤于思维的案例教学法,以致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可能会出现“冷场”,不能较好地表达观点,师生双边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收效不佳,案例教学的目的不能充分体现。

3、案例教学法本身的主观性很强,有些案例无明确的好与坏的标准,教师对案例的选择不当可能给学生造成模糊的认识,只是看到浅层的、表面的知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真正发挥案例教学法的长处。

4、由于课时比较紧,课堂上案例的展示过程及讨论过程中效果及效率不太好。有的案例要求进行野外实地展示,受课时的制约无法完成。针对地理学科来说,案例教学的运用,还要受教材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制约,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如画图、读图和在概念教学中并不适用。因此,课堂运用案例进行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所选用的案例,要注意多样性和全面性,要利于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

2、课堂教学所选用的案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课堂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3、教师课前一定要作充分的准备。

4、要注意课堂效率的提高,在案例的展示过程及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效果及效率。案例教学的实施,力求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并且要把握好时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案例可能有不同的见解,或者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对材料有新的感悟,都要经过科学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还可能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后果。

尽管案例分折教学有—定的局限性性,但是它的优势却是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运用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来;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使课堂教学社会化,呈现出开放式并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

篇6:对古诗文中字词教学的一点认识

初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最大障碍是字词句的理解。过去的教学中,大多是教师串讲,然后对重点字词进行强调,再让学生复习巩固,以之积累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学习能力。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试着让学生先独立译释原文,然后由教师统一纠正,其实,这只是串讲另一种形式,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了原文之后,老师再阐释或参阅有关译释的参考书。这种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有所提高,但,因为老师串讲、阐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要达到学生课堂学习理解、巩固效率达最大化,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还是不够的。由于学生基础不平衡,学习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很大,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学,就应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在具体教学中,我给学生制定了三步目标:第一步,自己翻译,疑难字词句举手问老师,老师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作个别的指导和阐释;第二步,译完的同学,自己参阅相关翻译资料进行对比,纠正翻译中的错误,或发现其中存在的疑惑,请教老师,一同探讨;第三步,熟读背诵并练习默写,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效果。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例如,《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等的教学,一般在一两个课时内,学生都能基本掌握,显然,减轻了他们在课外复习所用的时间,充分发挥了课堂学习效果。

在此基础上,教师把学生课堂提问中疑难较多的字词句归纳起来,组织学生进行巩固性复习,然后引入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写作特色、思路线索等其他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就有了深化提高的基础,不会显得云里雾里地架空理解和死记硬背,深化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篇7:语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而现行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文因道存,道以文显”,语文教学内容是言语作品,在言语作品中,思想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表现思想内容,文和道密不可分,德育因素在语文学科中很少是显露的直接的,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德育因素寄寓于描述的故事情节、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的客观事实等具体的艺术性、形象性的文学内容之中。

就教学内容文体而言,语文教材的三大常用文体中,记叙文、议论文及说明文都具有思想性,都能在德育方面发挥影响。并且语文作为表情达意的信息载体,它又是涉及到从思想感情的一切领域的,负载着一定社会理想、政治信念、阶级观点、人生哲学、道德情操等等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德育成份,并且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训练中也包含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的教育。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主要文体,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借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受到情感、情操、意志、志向等各方面的熏陶,从而接受教育。新编初中语文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鉴于二者的关系,我们应将德育立足于:一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感;二是在教学过程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三是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育爱美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德意志品格。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目标是: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培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在知识传授中渗透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教育;通过典范的文章,使学生热爱祖国,培养关注人民的情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8:诗词教学的一点尝试

我认为, 我们在教学诗词的过程中, 如果能给诗词加上音乐的元素配上曲调, 尝试着让他们唱出来, 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体会诗词的意境, 这应该是一种比较独具创新的教学方法。

从诗和词本身来说就适宜吟唱, 特别是词 (还有一个名称叫曲子词) 。因为历史的缘故, 大量词的乐曲不能得到保留和流传。但假如语文老师能进行再发挥再创新, 让诗词的整体恢复到它以前的面貌, 成为真正含义上的“词”, 让音乐旋律担负起诗词本质的韵味可咏可唱, 那样师生就会有一种全面的感知和比较全新的感受。当然, 语文老师不是音乐老师, 基本上语文老师都不能谱曲, 但是学习的本领和合作的精神我们是有的。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和地区, 语文老师可以和音乐老师通力合作, 根据诗词意境重新谱曲。没有条件的, 则可以采用目前某些已经谱曲的诗词的唱法。2009年, 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苏芬老师编著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教程》, 这套教程比较完整地收集归纳整理了楚辞、诗经、汉赋, 以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诗词, 并与国内十几位作曲家一起谱曲为这些古典诗词作品配写旋律和钢琴伴奏。它收录70多首示范演唱歌曲。王苏芬还个人出资近20万元录制了39首古典诗词歌曲的MTV。这些都可以为我们在教学时借鉴。以下是我在教授高中语文第三册“词七首”时的一些创新做法, 希望同行积极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

文章选的是宋词七首, 希望让学生领会宋代词创作的衍化过程, 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事迹及词的相关知识, 重点理解词的章法、句法特点和学会领悟词的意境之美。所以, 我在教学计划过程中, 重点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从语言角度进行领悟, 第二是从音乐角度通过咏颂来领悟。其中第二个是我进行的比较冒险的尝试, 因为我对音乐的音律还是不怎么能够把握。我给这七首词都“谱”上了曲并教学生们吟唱出来: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虽然已经有歌曲传唱, 但是我认为原曲表现的是“无限愁苦”, 而这首歌不能很好体现出来, 于是我就借用“苏武北海牧羊”曲的一部分曲调来体现这一感情;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表达的是一种凄凉的离别情绪, 我就借用了电影《红楼梦》中的一段目曲“枉凝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之“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阴柔词风有很大不同, 它是一种“大江东去”的豪情和壮志情怀, 不是京调或京腔不能彰显这种豪情;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风豁达, “金戈铁马”, 我就尝试着采用陕北特有的“秦腔”调来表达;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真是“柔情似水”, 期望“两情长久”之意, 我就借用电影《天仙配》之七仙女回天离夫的那段曲调来唱, 感觉正能表达这种柔情;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箪秋》, 作为婉约派代表人, 李清照的词风以婉约见长, 这首词中的愁绪怎么去让学生更容易体会理解呢?需要唱出来, 所以我就运用了电影《刘三姐》中“三姐被困八角楼”的其中一段插曲来演唱。

对于我的这种方法教学, 学生反映很好, 他们普遍认为很有趣, 上课时都能积极参与。并且通过学习, 学生也能对词很轻松地进行评价和正确表达其中的含义, 甚至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充分说明了这个方法的效果。

上面的做法是我的第一次大胆创新, 在具体运作过程上我体会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认识到音乐是一种极其有效的表情达意的方式, 而且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取代的意义, 特别是在语言或绘画所不能表达的时候它具有独特优势, 尤其在表达诗词的意境之美上它有独到之处, 所以在对学生的美学教育中它是必不可少的。二是要认识到音乐对提升语文课堂质量有重要作用, 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 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已有的曲目来为词谱曲, 而且效果非常的理想。

在传授古典诗词的时候, 如果从音乐上去感受, 最好能“谱曲”吟唱, 若要“谱曲”, 须对诗词的意境深入体验, 若没有合适的旋律, 宁可不唱, 当然, 这需要我们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基本的音乐欣赏能力。

篇9:诗词教学的一点尝试

我认为,我们在教学诗词的过程中,如果能给诗词加上音乐的元素配上曲调,尝试着让他们唱出来,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体会诗词的意境,这应该是一种比较独具创新的教学方法。

从诗和词本身来说就适宜吟唱,特别是词(还有一个名称叫曲子词)。因为历史的缘故,大量词的乐曲不能得到保留和流传。但假如语文老师能进行再发挥再创新,让诗词的整体恢复到它以前的面貌,成为真正含义上的“词”,让音乐旋律担负起诗词本质的韵味可咏可唱,那样师生就会有一种全面的感知和比较全新的感受。当然,语文老师不是音乐老师,基本上语文老师都不能谱曲,但是学习的本领和合作的精神我们是有的。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和地区,语文老师可以和音乐老师通力合作,根据诗词意境重新谱曲。没有条件的,则可以采用目前某些已经谱曲的诗词的唱法。2009年,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苏芬老师编著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教程》,这套教程比较完整地收集归纳整理了楚辞、诗经、汉赋,以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诗词,并与国内十几位作曲家一起谱曲为这些古典诗词作品配写旋律和钢琴伴奏。它收录70多首示范演唱歌曲。王苏芬还个人出资近20万元录制了39首古典诗词歌曲的MTV。这些都可以为我们在教学时借鉴。以下是我在教授高中语文第三册“词七首”时的一些创新做法,希望同行积极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

文章选的是宋词七首,希望让学生领会宋代词创作的衍化过程,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事迹及词的相关知识,重点理解词的章法、句法特点和学会领悟词的意境之美。所以,我在教学计划过程中,重点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从语言角度进行领悟,第二是从音乐角度通过咏颂来领悟。其中第二个是我进行的比较冒险的尝试,因为我对音乐的音律还是不怎么能够把握。我给这七首词都“谱”上了曲并教学生们吟唱出来: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虽然已经有歌曲传唱,但是我认为原曲表现的是“无限愁苦”,而这首歌不能很好体现出来,于是我就借用“苏武北海牧羊”曲的一部分曲调来体现这一感情;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表达的是一种凄凉的离别情绪,我就借用了电影《红楼梦》中的一段目曲“枉凝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之“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阴柔词风有很大不同,它是一种“大江东去”的豪情和壮志情怀,不是京调或京腔不能彰显这种豪情;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风豁达,“金戈铁马”,我就尝试着采用陕北特有的“秦腔”调来表达;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真是“柔情似水”,期望“两情长久”之意,我就借用电影《天仙配》之七仙女回天离夫的那段曲调来唱,感觉正能表达这种柔情;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箪秋》,作为婉约派代表人,李清照的词风以婉约见长,这首词中的愁绪怎么去让学生更容易体会理解呢?需要唱出来,所以我就运用了电影《刘三姐》中“三姐被困八角楼”的其中一段插曲来演唱。

对于我的这种方法教学,学生反映很好,他们普遍认为很有趣,上课时都能积极参与。并且通过学习,学生也能对词很轻松地进行评价和正确表达其中的含义,甚至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充分说明了这个方法的效果。

上面的做法是我的第一次大胆创新,在具体运作过程上我体会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认识到音乐是一种极其有效的表情达意的方式,而且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取代的意义,特别是在语言或绘画所不能表达的时候它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表达诗词的意境之美上它有独到之处,所以在对学生的美学教育中它是必不可少的。二是要认识到音乐对提升语文课堂质量有重要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已有的曲目来为词谱曲,而且效果非常的理想。

在传授古典诗词的时候,如果从音乐上去感受,最好能“谱曲”吟唱,若要“谱曲”,须对诗词的意境深入体验,若没有合适的旋律,宁可不唱,当然,这需要我们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基本的音乐欣赏能力。

以上拙见,仅仅抛砖引玉,还望同行批评和指正。

篇10: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一点体会

嵇宗岚 徐 琴(江苏省高邮市武安初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社会进步了,社会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生活化,而口语交流作为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成了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口语交际比写更重要、更实际、更为人们迫切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使之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将来的发展着想的指导思想,这在以前的教学大纲中是没有如此明确的。同以前的课本相比,现在苏教版的课本上增加了口语交际课。然而,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和落实,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美好。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启示下,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一、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升高,越来越不敢说,越来越不想说,越来越不会说。刚入初中时高举着的小手消失了,抬头直视的目光不见了,大家低着头,默默地听着、记着,偶有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羞羞答答,扭扭捏捏,不能启齿,或是憋老半天,涨红了脸,也说不上几句话,即使说出来的话,也语无伦次。回答问题都有难度,还怎么交流?究其原因是怕,怕答错了老师笑,怕答错了同学笑。如果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情况就不会这样。课堂氛围是师生互动的产物,尊重学生个性、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教师要尊重和关爱学,平等待人,让学生畅所欲言,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做学生的听众、朋友,和他们一起讨论,让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流,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不同的建议,即使说错了也要以表扬为主,渐渐的回答问题的学生多了,答问题时声音大了,师生交流也就没有障碍了。

二、要选择恰当的话题

苏教版的课本中每册书都有3课时训练,里面有相关作业、话题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如:1:打电话给电视台,要求点播一首歌祝贺母亲40岁生日。2:星期天,你想邀请一位同学参观航天展览。电话联系时,他说因为学习忙不想去。你努力说服他,让他同意一道去看展览。3:你正在为“希望工程”募捐,面对的是马路上的行人。4:举办一次对话式的主题班会,围绕“网络与中学生”这个话题,由主持人和嘉宾展开对话,其他同学也可以一边听一边插话。这些话题的设置,既可巩固并提高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效果,又可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因为选取的材料为学生所熟悉,使学生有了共同的知识背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沟通的愿望和“一吐为快”的冲动。话题也可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业余生活中选取,这些方面的交际能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学生往往有话可说,愿意交流。话题还可从社会热点问题中选取,这些内容为大家所关注,街头巷议较多,学生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此为话题,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交流讨论的热潮。总之,话题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否则就会影响学生交际的积极性。

三、话题要循序渐进

口语练习要从易到难。刚开始我让学生回去看电视、听录音,然后整理成发言稿,一句两句都行,只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渐渐地给他们较简单的话题,然后是难一点的话题。这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慢慢提高了。

四、要创设交际情境

课堂上话题式的口语交际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原生态的自然的言语交际活动,它缺少激发学生思维的环境和动力。因此,要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然而然地进行口头交流,就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使学生思想上暂时“忘却”自己所置身的课堂,步入教学指向的交际情境中。因为只有生动、逼真的极富感染力的情境,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情境的创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世界,也可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调动,还可以运用环境营造、角色表演、音乐渲染、图片展式、录像或多媒体呈现、道具或实物陈设等方式来创造口交际情境。

五、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

有了话题,让学生当场发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我一般是当着家庭作业提前布置,让学生准备书面材料,在家里充分练习,这样即使内向的学生也有话可说。

六、要交给学生交际的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要达到此目标,首先要教会学生“倾听”,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第一步。我们教师应告诉学生“听什么”、“为什么要听”、“怎样听”,只有听清楚、听明白了,才能逐步理解对方说话的要义。接着要教会学生“表达”,要训练学生如何把要讲的话表达清楚,如何迅速地打动听者。这里除了在说的内容上要加以指导外,在说的语气、语调、重音等方面也要多多点拨。最后也别忘了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如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以增强表达效果。

七、要及时评价反馈

要保证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就必须加强评价与反馈工作。这既可让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又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除了阶段性评价之外,还应重视教学中的即时性评价。因为这样做,可促进学生更认真地倾听、表达和应对,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而评价主要着重于语言是否清楚、连贯,方式是否良好。对交际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求全责备,应多一些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得到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以促进学生改善提高。我们一般是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随机请学生答题,当场点拨,当场评价。

八、要请家长配合

家长普遍认为子女考试考好了就行,子女回到家就是写作业,说话就是浪费时间,因此许多学生在家里与家长很少交流,与邻居更是无话可说。我们就给家长布置任务,告诉家长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并且安排子女到亲戚或邻居家传传话,借借东西,给子女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后来有不少家长反映他们的子女懂事了,见到人知道打招呼,他们的脸上有光了。

以上几点,就是我们口语教学的体会。我们相信,如果注意了以上几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肯定能得到提高。

篇11: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四营学校朱桂兰

小学生往往怕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苦事,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作文水平,我十分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要使学生作文写得好,关键的一条是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激发求知欲与创造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把“老师要我学,要我写”转化为“我要学,我要写。”可见,兴趣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它可以转化为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我有几点体会:

1.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

鼓励,实际上是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哪怕是学习差一点的学生,也应该以鼓励为主,老师鼓励学生就等于在拨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

2.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恰如其分地提出要求,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能力的特点设计并开展活动,让活动充满情趣,诱发学生内在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形成固化的思维结晶,形成个性化习作。3.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举行完一次体育运动会,或放长假期,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经历的过程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会使学生的语言不断得到积累。

4.要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写好作文,我除了运用大小作文结合练习以外,又设计了一项“写作训练”,让学生每天写一段话,长期坚持,颇有效果。同学们对此项作业很感兴趣,每天写一段,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这项练习文字篇幅不长,但一定要写成中心明确的段话。教师批阅后进行讲评,很有成效,在这一辅导练习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扩散

思维能力训练与培养。“口语交际”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将“口语交际”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效果也是很好的。

5.作文前的指导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出了题目后学生能否写好作文,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指导。在写作的指导中,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在于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在于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此,教师可以先来一番“口头作文”表演,学生受到了教育“口头作文”的感染,兴之所至也就跃跃欲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感觉中就完成了一次作文。在教师有声有色的“口头作文”中,自然有关于“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部分,只不过没有专门指出来罢了,一旦“口头作文”结束,只要稍加提示或说明,学生对这些写作方法就会心领神会了,这样做,比孤立地抽象地讲写作方法,效果自然好得多。6.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篇12:一年级写字教学的一点体会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下面是关于写字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严格训练,培养习惯

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环节。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手指力度不够,很多学生刚开始时执笔方法不正确,执笔方法是否正确,对于学生以后的字写得好不好起关键作用。如果执笔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写字姿势的不正确,这样写字时间长了除了不能写出一手好字,还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影响视力。教师应该不厌其烦地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学习新的生字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慢慢写,不要写得太快,只要把字认真地写好,才能更好地记住生字。书写时,教师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教师要“备生字”

既然一年级的写字教学很重要,在教生字前,教师一定要“备生字”。

1、备读音

教学生字的第一步就是教学生正确的读音。学生对于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容易混淆,为了使学生记住字音,教师的范读尤其重要,在教写生字之前教授正确的读音,能让学生把字音和字型记得更牢。

2、备字义

汉字中有很多是会意字,从汉字的造字规律教写生字是其中一种教学方法。例如“休”字,为了让学生区别于“体”字,在教学时我先用简笔画画出一个人在一棵树旁边休息的情景,让学生更形象地知道“休”字的意思,就不会和“体”字混淆了。这样在教学生字时插入一些有趣的元素,学生学习起来就更容易、更有趣。

3、备字型

一些简单的字学生很容易混淆,例如“土”和“士”,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向学生点明两字的区别,强调不能写错。在课堂上,我常用对比方法让学生记住怎样把字写漂亮。课前我会写想一下教写的新生字学生会写错哪一笔,哪一笔写得不好,在正式教学中列举出来,提醒学生不能犯这些错误。

三、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教师在教一年级的学生写字之前,首先要介绍田字格的各部分,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四个小格,这些对于以后老师教写字的笔画时起重要作用。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对照书本上的范字,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写完一个字后还要从整体看这个字写得是否匀称,整体感觉如何,学生再加以模仿,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学生练习写的时候,也要养成自我体会书写美,把自己的字与老师的范字或书上的范字作比较。

四、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我在班上规定,凡是作业本每十次拿到“优”,就奖励一颗金星。对于有些学生即使他的字没有达到“优”,当发现他的字比以前有了进步,我也会鼓励他评“优”,让学生感到成功的滋味,让学生感到写字的乐趣。每隔一段时间,把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本进行展览,这样既可以让写得好的学生感到成功感,也可以让其他学生有目标,希望自己的作业本也能展览。

篇13:谈古诗教学的一点看法

如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课时, 课前我布置孩子们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 课上让孩子们汇报, 同学们各个踊跃发言。老师板书课题之后, 让学生齐读课题。

师:谁能把了解的杜甫资料介绍给大家。生:杜甫 (712-770) 唐代诗人, 字子美, 河南府巩县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 一生颠沛流离, 历尽磨难, 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 被人称为“诗史”。生:杜甫, 字子美, 号少陵野老, 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 唐朝现实主义诗人, 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生于中国河南巩县 (今河南省巩义市) 。祖籍湖北襄阳 (今湖北省襄阳市) 。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 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 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师:谁还知道?生: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也称之为“大李杜”;而“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 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 他所写的诗, 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 又被人称为“诗史”。生: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 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 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 亦诗亦史, 展开铺叙, 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 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 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 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

师:孩子们了解真好, 太棒啦。老师从中也了解了杜甫的一些知识, 所以说知识是共享的。接下来我们师生共同探讨题目。师:闻是什么意思?生:听到的意思。师:官军是什么意思?生:唐王朝的军队。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生:听到了唐王朝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师:杜甫听到了这一消息后第一反应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学古诗, 但我提出了要求: (1) 生词要结合注释及词典或同桌合作学习解决。 (2) 用心去读古诗, 读完后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或你读懂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15分钟的自学时间过去后, 检查自学情况。师:你知道了哪个词的意思?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生:我知道初闻是刚刚听到。生:我知道漫卷是胡乱卷起。生:我知道妻子指妻子和孩子。师:还知道哪些词?生:纵酒是畅饮美酒。师:还有哪些不理解?生:蓟北不知道啥意思。师:今河北省北部, 当时为安, 史叛军根据地。孩子们理解很好, 看来你们能主动学习了, 老师为你们高兴。师:谁能把这首诗有感情的读一下。 (指名读齐读) 师:从诗中你又明白了什么?生:家乡解放了, 作者非常高兴。生:祖国统一了, 作者非常高兴。师:从哪儿看出来的?生:初闻涕泪满衣裳。生:漫卷诗书喜欲狂。生:白日放歌须纵酒。生:便下襄阳向洛阳。师:大家学习的非常认真, 回答得也非常好。那么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下这几句诗。 (指导朗读与作者产生共鸣) 。师:想想通过你们的朗读, 从诗中感悟到了什么用一个字去概括?想想是那个字?生:齐说“喜”。师:喜到什么程度?生:要发狂。师:从哪儿看出要发狂? (进一步探究诗的内涵) 生:……涕泪。生:……漫卷。师;带着喜悦的心情再读古诗, 进一步理解诗的内涵。师:杜甫一生喜爱读书,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么一个喜爱读书的人, 今天都漫卷诗书, 可见高兴到什么程度?师:为什么喜, 是因为什么?生:七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了, 人们可以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那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生:祖国统一了, 人们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 多高兴呀。师:同学们你们了解的真多, 老师为你们高兴, 要想学好古诗一定要了解历史, 了解诗的意境。从这首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什么?生:爱国。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准确,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 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 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判乱, 叶落归根, 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 喜极而泣, 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 把惊喜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 穿, 便下, 向”这四个词中, 可以看出作者连回家的路线都想好了。从而看出作者多么想回到梦寐以求的家乡。也是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诗人在区区的56字小诗中, 连用六个地名, 丝毫不觉堆砌, 这是杜甫的高明之处。今天我们再积累一首杜甫的《春望》, 出示内容, 读两遍。课下再积累一首《望月》。

篇14:我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一点探究

【关键词】 想象;联想;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诗歌,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一种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文学体裁,在诗歌萌芽的原始时代,它是与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并不独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艺的进步,诗歌先于舞蹈分了家,又与音乐分离了,逐渐演变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但是与其它的文学体裁相比,它与音乐,舞蹈的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几句话,简练地说明了诗歌是人们感情强烈冲动的产物,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我们可说,诗歌是运用精炼而富有节奏的语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高度集中高度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

那么,要去解读诗歌,就要知道诗歌的一些基本特征,又因为古诗词都有严格的字数限制,故诗人或词人在塑造形象,抒发感情时必须选择最典型的场景截取最富于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用最凝练的语言,塑造形象。那么,我们在解读诗歌时须抓住这个特点。如李商隐的爱情诗,时因为“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诗歌意境概括了人类一种刻骨铭心的相思,痛催肝肠的离别,生死不渝的忠贞这样的共同的情感体验。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心灵的歌”文学形象的创立离不开诗人澎湃的激情和丰富多彩的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造诗歌想象必不可少的。别林斯基说过:“谁懂得诗歌,谁就已赋有诗情的灵魂;可是,要是自己成为一个诗人,这还嫌不够;为达到这一点起见,必须天生赋有创造性的想象,只有它才构成诗人之所以有别于非诗人的特长。”所以,在解读诗歌时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则由暮色中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由人间的街市,幻想出一个天上的街市,天上人间在想象中联成一体,由牛郎织女的悲剧故事,想象成天上街市的幸福一对,由流星联想到牛郎织女手提的灯笼,从而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理想追求。

对于诗歌的解读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之上,还重在感悟,即情感体验,结合诗歌的表现内容表达方式对诗歌进行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中的名句:天色已晚,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淌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下闪闪发光,这是多么的幽清明净啊!这仅仅是大自然之美吗?不,这与他追求的高洁的理想境界完全一致。这是景,更是情,诗人在诗中已经把情和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可以运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进行体验。让我们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尽量的贴近,在景物的描写中去感悟去体验。

篇15:文言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提起文言文,可能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在平时的教学中,讲解字词句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字词句是基础,我们不能丢。如果在文言文教学中,单纯的或大部分时间讲解字词句,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教学误区——重讲解轻熟读,需要我们注意。

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可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场景:老师激情洋溢的演讲,学生热热闹闹的分析讨论回答。可是一堂课下来,当时学生的字词知识增加了不少,但是可能有的学生还不能完整流畅的熟读,更别说在熟读中记忆了。

篇16:关于写作教学,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很多学生却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留心生活、不善于观察、不会构思、不善表达所致。因此,我觉得语文老师应着重抓好如下两点:

一、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活水就是身边的万事万物。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身边的人,观察身边的事,观察身边的景。具体地讲,就是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城市中的高楼大厦与乡村中的小桥流水;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春的生机、夏的力量、秋的欣喜、冬的严酷;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捕获城镇小贩的大声叫卖;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母亲温柔的唠叨„„

二、扩展阅读,储备素材

篇17:浅谈SQL语言教学的一点体会

【摘要】SQL语言是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应用等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这些课程的重点及难点,本文结合SQL语言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从教学内容取舍、教学过程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数据库应用SQL语言教学教学内容

【基金项目】河北联合大学教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Z1108-0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44-01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语言作为数据库的标准操作语言,在基于数据库的应用系统开发中应用十分广泛,SQL语言也是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原理、多种开发工具类课程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均会涉及到的内容,并且是这些课程的重点及难点,学生能否掌握及熟练使用SQL语言,是能否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基础和关键。尽管SQL语言具有高度结构化的特点,基本的SQL语句语法也并不复杂,通过教师的讲解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理解,但是要弄懂全部的语法结构并将SQL语句灵活应用于实际项目,却让很多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本文针对SQL语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应对策略。

一、语法过于庞杂,令学生望而却步。

多数教材考虑到语法的完整性,会罗列出SQL语句的全部语法,使得看上去相当庞杂,学生很难搞清楚所有的语法构成成分,从而增加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比如SQL语句中最常用的SELECT语句的语法如下:

[WITH ]

SELECT[ ALL | DISTINCT ]

[ TOP expression [ PERCENT ] [ WITH TIES ] ]

[ INTO new_table ]

[ FROM table_source ]

[ WHERE search_condition ]

[ GROUP BY group_by_expression]

[ HAVING search_condition]

[ ORDER BY order_expression [ ASC | DESC ] ]

::=

{*

| { table_name | view_name | table_alias }.*

|{column_name | [ ] expression | $IDENTITY|$ROWGUID} [ [ AS ] column_alias ]

| udt_column_name [ {.| :: } { { property_name | field_name } | method_name(argument [,...n])} ]

| column_alias = expression } [ ,…n ]

面对如此庞杂的语法,很多同学会望而却步。

笔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如下的解决方法:

1.摒弃完整语法,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最简单的语法,培养成就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成就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学习SQL语言的过程中,应该摒弃复杂的SQL语法,让学生很快并经常性的体验到成就感,树立起学生对学好SQL语言的信心。

例如通过查询学生基本信息的示例“SELECT 学号,姓名 FROM 学生表”入手,总结出最简单的SELECT语句语法为:

SELECT 列名1,列名2,…, 列名n FROM表名

然后通过逐步加深应用的需求来逐渐增加语法成分。而极少用到的语法成分,则可不讲解。完整的语法结构可以最后给出,并且只讲语法符号的含义,而不讲语法的含义,感兴趣的学生自己阅读相关参考手册了解具体含义,教师负责答疑。

2.能用中文表示的语法成分尽量用中文表示。

多数教材考虑到语法的规范性,或者是为了与MSDN保持一致,SQL语句采用全英文语法,使得部分英文不太好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通过笔者实践,除了关键词外,尽量使用中文形式的语法,会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学生不知道如何应用SQL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教师讲解,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基本SQL语句的编写,但是多数同学不能将所学内容灵活应用于实际项目。比如学生能够理解函数、自连接等内容,但是给出实际问题时却不知道如何解决。针对这种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及工程经历,精心收集、设计了一些数据库应用的案例,比如超市的进销存系统、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学校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网站的后台管理等,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着手处理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如:在进销存系统中,销售单表(产品编码, 产品名称, 销售单号, 数量,单价,金额),有类似表1的统计要求。

表1 销售情况统计表

产品编码:0001 产品名称:联想笔记本电脑

解1 使用内连接

select t1.*,(select sum(金额)from销售单表where 产品编码=t1.产品编码 and 销售单号<=t1.销售单号)

from 销售单表t1 where 产品编码=‘0001’

解2 使用标量函数

create function uf_sum(@产品编码 char(20),@销售单号 char(20))

returns decimal(12,2)

as

begin

declare @sum decimal(12,2)

select @sum=sum(金额)from 销售情况统计表 where 产品编码=@产品编码 and 销售单号<=@销售单号

return @sum

end

select t1.*,dbo.uf_sum(产品编码,销售单号)

from 销售情况统计表 t1 where 产品编码=‘0001’

三、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

1.多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课程评价基本上沿袭以理论考核为主,以闭卷为主。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强调的却是团队合作、强调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等现代化手段,因此课程考核方式应采取开放式考核、实际项目考核,加大上机考核的比重,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尽量放在上机操作上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的实践技能,把任务分解给学生,在上机时独立完成。

2.加大上机的比重,上机课时不少于三分之一,甚至可以达到50%。

篇18:初中英语教学学法指导的一点思考

一、宏观上, 强化目的教育, 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 让他们有效参与教学过程

1.

从学生开始上第一节英语课, 就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教育, 给他们讲述英语在国际交流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强烈持久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 这种目的性教育要与每个单元甚至每节课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 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家长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目的性认识要比以往深刻多了.我们老师要牢牢把握住这点, 并利用好这点, 以便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如何保持学生学习的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学中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 而且是师生共同认定的.这不仅要求学生明确方向, 自激自励, 树立争取达标的信念, 而且还应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目标为导向, 规范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就要让学生在学期初制定一个英语学习的大目标.在每节新课之前, 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每单元对学生进行达标检测.由于平时每个单元的目标都实现了, 复习期间学生仍可保持很高的学习积极性, 大部分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学期大目标.这样, 学生能够紧紧围绕目标组织学习, 在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 科学地支配时间, 安排好各项学习目标和实施计划, 彻底消除了学习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

按照新的课程标准, 不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学模式, 都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所以为学生参与而设计大量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活动.比如: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 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 直接关系到达标的程度.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各科学习方法.那么怎样来调控课堂, 让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呢?

(1) 利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很多老师有这样的一种疑虑: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不懂英语, 为了不让学生一开始就听不懂, 就用汉语组织教学.还有的老师认为英语课堂对学生越严厉, 越容易出成绩.但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心理学研究证明,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的感觉、知觉、思维、动作与英语建立更快的直接的联系,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能力, 让学生产生众多的联想.所以, 老师上课时的幽默、和蔼的态度, 就显得相当必要.同时, 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 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 易于激发兴趣.所以, 我们老师要摒弃那种传统的思维, 在初中英语教学的一开始, 就要正确、规范地使用英语来教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我们还可借助肢体语言来帮助教学, 如学生开始肯定搞不懂“open your book, turn to page, listen to me, circle, match”等英语, 但在我们的教学中, 反复使用, 示范动作, 画图提示, 学生逐渐会适应我们的节奏, 既练习了听力也训练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这个过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 贵在坚持.

(2) 加强课堂教学的情景化、趣味化.初中英语教学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努力创造学习英语的外语环境.因为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 才会具体、形象、生动, 才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我们英语新目标教材的编写, 就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我们的教材集知识、趣味、实践于一体, 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生活情景对话, 有利于创造英语情境.因此, 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营造英语氛围, 设计生活语境, 将枯燥的内容寓于有趣的情景教学之中, 通过直观教具如实物、卡片、学生身边熟悉的人或物等巧设情境, 让学生的听觉、视觉积极参与, 使情景教学直观化、具体化.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 利用电教手段,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直观艺术感染, 激发学习兴趣, 如制作精美的ppt等.另外, 我还要特别强调, 要充分利用教材的配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和对话, 如购物、借东西、问路等, 教师和学生可以扮演角色, 人人参与, 在身临其境中学习、用英语.这样既加快了教学节奏, 又增加了实践机会,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应试的能力.坚持这样训练, 我们就能轻松解决中考中看图回答问题这一题型.

(3) 指导学生在听课中学会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在听课中学会自主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 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不应只是被动地“听”, 而是要主动地边听边“想”.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 在课堂上还会产生新的更有价值的问题, 新的问题又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和发现.在这种良性的循环中,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学习能力才得以养成.学生上课听讲的积极性, 一方面在于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另一方面在于老师的问题引导.如初一下八单元I’d like some noodles.本单元围绕在餐馆点菜这一话题, 练习would like句型.学生开始学的时候都觉得很简单, 也能上口, 但在书面表达时, 由于受此前强调的一般现在时三人称单数的影响, 有些同学就在he would like tomato noodles这个句子用likes.对这个问题,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grammar focus”里的句子, 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 为什么这些句子里, like都没加‘s’.有的学生就会得出, would是情态动词.学生的边听边想, 就比我们传授效果好得多, 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4) 发挥备课组或教研组集体优势, 编写好学案, 利用学案来导学.“学案”即学习方案, 是教师围绕学习目标设计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材料.“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边教边学、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 认真阅读教材, 了解教材内容.然后, 根据学案要求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在我们的操作中, 学案在英语的听力材料的再利用、小组活动的拓展、阅读教学的引导和指导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充分体现了我们是“用教材来教, 而不是教教材”.

(5) 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课内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我们学校非常注重活动课开发, 让学生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 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学校在周一到周五的课时安排上, 拿出一节正课, 作为英语的活动课.全体英语老师充分利用这节课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如组织学生学习制作英语小报、学唱英语歌曲、开展英语朗诵演讲、英语短剧表演、英语动画片配音等.开展这些活动不但没有影响学习, 反而活跃了英语学习气氛, 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微观上, 充分利用新目标教材, 扎实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学习策略, 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英语学习方法

新目标教材在编写中, 对学生学法指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每一册书开始的目录里, 列举了每个单元的学习策略, 并且从八年级下开始, 就设计了长篇阅读.我们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扎实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学习策略.现以几个常见的阅读策略为例.

A.猜测词义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猜词义就是利用上下文 (context) 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 或者根据整个句子的意义以及利用语法知识、构词法知识等猜测词义.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每当遇到生词, 总是很害怕, 甚至放弃整篇文章的阅读.所以老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利用恰当的方法猜测词义.

例如, 八年级下Unit 2 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文中有这么一句:Pushy parents are nothing new, but now parents seem to push their children a lot more.在分析时, pushy与push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新单词.我首先引导学生注意push, 问“what’s the part of speech of‘push’in this sentence?”“a verb”.“Have you ever met this word in your everyday life?”学生大部分说“no”, 但个别学生说“yes”.我问where?“on the shop’s door.”“What does it mean there?”当有同学回答是推的意思, 我继续发问:“Does it have the same meaning here?”学生思考了一下, 觉得不应该是这个意思.我引导他们根据它最基本的意思, 结合语境让学生猜, 学生于是就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如“管理”、“要求”、“施加压力”、“监督”等等.看到学生猜得越来越准确, 我非常高兴.在大家努力下, 最后得出了在这里最好理解为“督促”.Pushy放在parents前面, 是形容词, 又跟push动词有关, 学生们很容易理解为“爱督促的”, 跟词汇表里的“固执己见”也很接近了.整个过程虽费了不少时间, 但学生们真正体验了怎样猜测词语.学会个方法, 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非常有帮助.

B.从段落中找主题句 (find the topic sentences)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段落和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的关系.一般来说, 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 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 这个句子叫主题句, 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进行说明或阐述 (supporting sentences) .整篇文章的主题就是通过这些主题句表现出来的.据统计, 大约80%的主题句位于段落的句首, 大约不到20%是在句尾, 但也有时候是中间句.

例如, 同样是八下Unit 2中的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 可先让学生快速阅读, 然后回答下列问题:Is life for Cathy Taylor′s children very busy?Are many American and British parents like The Taylor′s?Do most children take part in after-school clubs?Does Dr Alice Green agree with Linda Miller?学生边看书, 边迅速给出了答案.

学生们给出了答案后, 我问:Why did you get the answers so quickly?

学生们答:We only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 迅速了解文章的大意, 体会到这个策略的好处.

C.预测 (predict) :预测也是重要的阅读策略之一.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书、阅读文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获取信息, 而是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预测活动总是在进行着.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所读文章进行预测的能力, 如通过文章的标题预测文章内容, 根据首句预测段落, 根据开头预测结尾等.

同样在教八下Unit 4的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时, 可先让学生根据标题预测:What does she do?Who did she help?Where did she help others?也可带着一些问题去读.如:Did she like to help others?How did it change her life?等.

在我们的新目标教材里, 还有很多学习策略和阅读策略, 只要我们老师充分利用教材, 用心去引导, 学生肯定会掌握这些策略的, 这也是学法指导的极好体现.

加强学法指导, 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有以下习惯老师要注意培养.

1. 指导学生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英语首先是一门有声语言.学英语就要背诵, 尤其是在非母语环境下学习英语.学生首先要过好语音关, 听音清楚了再发音, 继而进行朗读、背诵.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在读背的过程中, 可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不知不觉增强了语感, 牢记了单词、短语和句型, 也培养了能力.

2. 指导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

首先, 从教师做起, 要言传身教, 力求英语书写规范化, 整齐美观,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英语的书写美, 自然而然地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3. 指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大多有惰性, 依赖性强, 不愿思考问题, 样样等现成.班上也经常出现抄作业的现象.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启发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作业的设计也要有层次性、启发性和针对性.老师在课堂上要突破难点, 做好课后作业的铺垫, 这样就降低了学生抄袭的可能性, 增强他们学好的信心.

4. 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归纳

学生学知识, 要掌握得牢固, 就要讲究知识疏通和归纳.这样, 便有利于将知识化零为整,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学习问路的话题时, 我指导学生自己归纳出问路的几种方法, 列出来并留一定空位, 以后学到类似的说法, 再补充进来.这样, 学生掌握的知识就既全面又系统, 不会遗漏.这种先练习后由学生从练习中自己归纳的方法, 让学生记得牢, 又一目了然.初三的老师要善于将三年来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 使处在分散、支离状态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最终帮助学生构建初中英语知识体系, 让学生在中考能灵活应变.

5. 指导学生收集错误习题

我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收集汇编, 保留错误的答案, 用红笔写上正确的答案, 眉批是理由分析.这样长期坚持下去, 在平时和临考前翻看, 加深印象, 引起注意, 大大减少了错误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吕叔湘先生也指出:“教学, 教学, 就是教学生学, 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学生就可受用一辈子.”由此可见,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做好学生学习的向导, 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 而且懂得如何去学.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明白:课堂上教师讲解少了, 学生的活动就多了, 外语课才能恢复它实践课的本来面目.实践证明,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也必然采取与教师相应的学习方法.学法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从研究学法入手, 努力改进教法, 优化学法, 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2]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6.

[3]胡春洞, 王才仁.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外语[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4]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5]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工学科电气信息类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下一篇:学生管理工作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