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育

2024-05-22

幼儿园小班教育(精选6篇)

篇1:幼儿园小班教育

幼儿园小班礼仪也要注重教学。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下面是文库带来的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良好习惯。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引导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两个孩子今年近四岁了,在二幼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也已经快一年了,成长得非常好,这与二幼的老师们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二幼的礼仪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我感觉一年来,孩子的变化很大,各方面都有进步!

首先是生活方面。例如,注意个人卫生,学会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会正确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送他们入园时能主动跟老师和同学打招呼,主动晨检;见到长辈也会主动问好;

其次是学习活动方面。逐渐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读书认字活动;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会向父母及长辈请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我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他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用爱心塑造他言行举止的每个细小方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领会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从小养成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从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贵在坚持。

以上是我们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一些粗浅体会和认识,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一样,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名懂礼仪、讲礼仪、受大家欢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让我们共同努力,支持好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共同为小朋友们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一些礼貌用语,而是发自幼儿内心的,它的本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因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融于日常生活

教室的门口是每个孩子每天早上必经之地,每天早上我带着四位值日幼儿戴着“礼仪小天使”的礼仪带站在幼儿园大门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甜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朋友早上好”的问候,一个个彬彬有礼的:“请进,欢迎你来到幼儿园”的礼貌动作,构成了一幅幅传播文明礼貌的美丽图画,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孩子,每天每位幼儿来园、离园都能做到主动向老师、家长、小朋友问好、道别等,并知道了与人交往要使用礼貌用语。

二、让幼儿学有榜样

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时时、处处、事事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我受“孔融让梨”故事启示有意给幼儿分苹果(苹果的个数刚好比幼儿人数多一个,教师先取一个,幼儿M取走两个,最后一位幼儿N就没有了,这时教师将手中的苹果递给N)并看着大家吃苹果,没有想到的情景出现了(幼儿M把多出的一个苹果送到老师手中)。这正是从幼儿美好心灵到行为的外化。只要幼儿有礼貌的行为我都会告诉小朋友自己的新发现,渐渐的他们通过评定别人行为的好坏和自己的模仿,从而积累了经验和学习掌握了文明礼貌的方式。

三、注重行为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代替枯燥的说教,加深幼儿的印象,使于幼儿记忆,但仅凭感性的认识还不足以形成习惯,还必须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行为练习,从而避免只是机械的模仿所造成的做与说的不一致。因此,必须寓礼仪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在幼儿园,通过《熊猫的客人》、《金花学说话》、《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幼儿感受到友爱同伴,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好娃娃》、《对不起》、《再见》等歌曲的表演,巩固礼貌用语。在家里,要求家长适当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如外出作客时,让孩子观察成人的交往,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等,通过“客人到我家”、“学做小客人”和“我是小招待”等主题活动,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的氛围中学会了简单的社交礼仪,习得了礼仪行为。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呈贡二幼邀请大班的孩子家长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家长培训,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中央教科所礼仪教育专家余航老师为家长们做的以《如何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为题的讲座,听后很有感触。

余老师的讲座以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为主线,强调了以“习惯培养”为主的礼仪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具体事例,阐述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与“尊重”,才能真正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一个人来讲,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讲,礼仪是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国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书香门第以“诗礼传家”为荣,平民大众也把“知书达礼”视为有学识、有教养的标准,要求女子们努力做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当前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力度高于习惯培养,甚至忽视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德育”的缺失与无力,我也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感到万分担忧,过度的智力开发真的能营造和谐社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着“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断践行“习惯培养高于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对于余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学前期幼儿,他们的可塑性极强,能够敏锐地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规则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幼儿时期,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这时开始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要让幼儿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使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能临时突击,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引导。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如此种种,持之以恒,像余老师说的:从知道到做到,从做到到做好,从做好到持久做好,相信一定能让礼仪教育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再次感谢二幼的老师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礼仪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民族习惯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民热情奔放,文明礼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崇尚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为之骄傲;作为教师,要教育幼儿继承民族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发展其中不成熟部分,抛弃其中有害部分,弘扬祖国礼仪传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设计了此次主题活动,并为幼儿创设条件,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各个活动中,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和交往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敢说、爱说、多说、会说,主动与人交往,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让孩子能成为未来世界的生力军、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打好基础,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基础。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体会。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开展礼仪教育,以奠定幼儿良好的礼仪规范呢?

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共5篇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共5篇

一、在环境中熏陶: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校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我们把孩子从家带来的有关主题活动的图片经老师整理、装饰,张贴在教室主墙上,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在教室的图书角放入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使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进行故事表演,受到模范人物典范的感染。《文学活动--鸟儿怎样变成好朋友》就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与讨论中,懂得了要尊重别人、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道理,表演故事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并且多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让礼仪渗透在主题活动中,结合幼儿礼仪养成情况,以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能引导幼儿在特定情景下就特定的礼仪内容进行交往和体验,如,特色礼仪主题活动《我大一岁了》,目标是让幼儿遵守日常的礼仪规范,增强自律意识,知道同伴间友好相处。学习合作分享等交往方法。依据该主题目标,我们安排了《走楼梯》《我是值日生》《弟弟妹妹》《别说我小》等相关的礼仪教育内容,让幼儿随着主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会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分享等。在日常生活中,将礼仪渗透进来,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订了礼仪目标,确立了指导策略。如“来园时的问候礼仪教育”,主要指导策略有三:

(1)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

(2)在教室门口贴上了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问候语。

(3)教师多途径地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

二、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语言活动具有有语有文,有义有图,有情有景等特点。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的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五、在实践中巩固: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说理的同时,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儿每天主动与老师、同伴相互问好、问早,每天离园与老师、同伴道再见;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家去家访,检验一下幼儿的待客礼仪,如何招待客人。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组织幼儿到社区捡垃圾;组织幼儿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因此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亲子互动活动--做客》,让幼儿走进社区、做客活动使很多幼儿在尝试着与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并体会到了礼仪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交往活动--逛超市》,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活动,使幼儿通过交流,不仅让孩子们在超市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认识各种商品,还学会了进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礼仪意识。在实践中孩子们会主动礼貌地问好,礼貌地再见,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礼仪行为。

六、在家庭中宣传:我国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许多教育家与名人更是强调家庭中重视礼仪教育。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引导家长以身示范,树立典范。例如,在家长园地中,刊登礼仪教育经验供家长借鉴、参考、学习;利用家长会请个别家长介绍经验,有问必答;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向个别家长推荐书籍,指导家长学习;建议家长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引导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说“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引导家长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家长要从小对幼儿重视礼仪教育,让家长深感责任的重要性。

还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如我们通过“礼仪小宝贝”“每周之星”等的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园联系的“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仪汇总成具体的章目:“学”“诚”“上”“勇”“俭”“思”“行”“和”“礼”等,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最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我们了解了幼儿的礼仪现状与发展水平。以此为据,我们确立了礼仪教育的研究方向,成立了礼仪课题研究小组,重点围绕礼仪的概念、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探讨。如理顺“礼仪与德育的关系”,思考“怎样创设情景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中加深对礼仪内容的认知”等。对在礼仪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依靠课题科研小组这一平台逐一进行研究和解决,使礼仪教育逐步进入科学运行轨道。我们还对礼仪课题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如从研究背景与价值出发,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生态、自然的礼仪教育环境,将礼仪教育渗透在生活、教学、游戏、节日等各活动中等等。


猜你感兴趣:

1.幼儿礼仪教育学习心

2.小班幼儿礼仪教育反思范文

3.幼儿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

4.幼儿园托班老师心得体会

篇2:幼儿园小班教育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孩子们处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又有一个像姐姐一样的大朋友,这个大朋友还需要他们的“照顾”与“同情”,一下子孩子就感觉自己长大了。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对此感到又自豪又快乐又满足。

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孩子非常喜欢看《西游记》,也对里面的孙悟空十分着迷。刚来园的时候,他只是很平淡地表达他是孙悟空,虽然也常学学孙悟空的样子,在他的表述当中有对老师的怀疑,因为他的声音怯怯的。这是他对老师的试探,看老师能不能理解他。如果我们只是很平常地反应,让他自己玩,可能他也就体会不出和老师一起分享这个角色的快乐了。但我们对他的反应是积极的,老师故意做出很惊奇的样子说:“真的吗?你是孙悟空,那太好了!”他的兴趣就来了,一下子精神了,并且还给我们讲孙悟空是如何打妖怪的,讲起来就像自己身临其境一样。户外活动的时候,老师做出很害怕的样子,对他说:“你在前面给我们带路吧,我们怕前面有妖怪,你可以保护我们吗?”他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做着孙悟空的样子在前面奔跑着,还时不时地回来招呼我们。老师的思索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新入园的孩子,我觉得这是每个老师要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篇3:浅谈幼儿园小班感恩教育

我们结合3~6岁幼儿年龄特点, 预定了感恩教育的计划:小班, 由于孩子活动范围受到了年龄的限制, 所以我们把感恩对象定在了幼儿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人。设计了四爱活动:爱爸爸妈妈、爱爷爷奶奶、爱老师、爱小朋友。我们从幼儿身边的小事着手,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学会感恩。

一、教师做榜样, 潜移默化学感恩

每天清晨, 在幼儿园里, 你都会听到“您好”、“早上好”、“宝贝好”、“见到你真高兴”、“老师早上好”等温馨的话语, 这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亲切问候。同样, 在工作中, 我们在互帮互助后, 都会真诚地说声“谢谢”、“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等类似的亲切话语。这些小事情虽然看似不经意, 但在感谢与被感谢之间, 在一句句暖人暖心的问候之中, 却处处洋溢着爱与奉献的美德, 也让幼儿在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感受、接触等关心的话语和爱的行为, 久而久之, 孩子们就能在这样的氛围感染下, 很自然地去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如:“奶奶每天送我来幼儿园, 谢谢奶奶!”、“妈妈工作很辛苦, 我给妈妈捶背”、“老师您坐”、“老师您喝点水吧”、“老师您慢点”等等。通过教师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的渗透式教育, 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恩与感恩, 懂得了爱与帮助是相互的、是快乐的, 从而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期望。

二、节日巧安排, 实践学感恩

我们结合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教师节几个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三八妇女节, 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1) 我给妈妈捶捶背。 (2) 我给妈妈说儿歌《我爱妈妈》。 (3) 给我给妈妈一个吻, 给妈妈说一句甜甜的话。 (4) 我给妈妈送礼物。让孩子把自己亲手做的贺卡送给妈妈。孩子说“红红的心代表爱”。九九重阳节, 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1) 通过讲故事告诉孩子重阳节的意义。 (2) 帮爷爷奶奶做一件事情, 如:捶捶腿、梳梳头、搬凳子等。 (3) 吃的、用的要先让老人享用。教师节, 我们给孩子讲了教师节的意义。孩子们为老师亲手画画、买一朵鲜花、送个老师一包润喉片, 亲吻老师并祝老师节日快乐。

三、结合日常教育, 深化感恩活动

感恩教育蕴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老师要做个有心人, 从自身做起, 抓住教育契机, 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 达到“水到渠成”的理想教育效果。孩子们都喜欢在幼儿园过生日, 我们抓住这一教育契机, 组织幼儿观看了《我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录像。孩子通过观看录像, 了解了妈妈怀孕的不便与辛苦;看到了刚出生那么小的婴儿是怎样在妈妈的呵护下慢慢长大的。通过收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物品等活动, 感知自己慢慢长大的过程, 从而体谅爸爸妈妈养育的辛苦。当问到你想给妈妈说什么话时, 有的孩子说“妈妈, 我爱你”。让孩子通过语言来表达爱。通过把第一块生日蛋糕送给爸爸妈妈的活动, 向爸爸妈妈表达爱, 让孩子通过行动来表达爱。我们还利用每天早上的分享阅读时间, 选择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读给孩子听。用榜样的力量, 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学会感恩。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 幼儿慢慢懂得了“感恩”, 在有些事情上考虑到了别人的感受。从以自我为中心过渡到为他人着想。如:有一天早上, 森森因为妈妈出差而闹情绪, 他哭着要求我给姥姥打电话。我说:“好的, 如果姥姥有时间就让她来接你。”他马上说:”如果姥姥在家干活, 就让姥姥干完活再来;如果姥姥在家睡觉, 就让她睡醒了再来;如果姥姥去买菜了, 就让她买完菜再来接我。“我听后, 非常感动!又如:壮壮起床后尿床了, 老师帮他脱掉湿裤子, 让他在另外一张床上等待妈妈送干净的裤子来。乐乐接了一杯水放在他床边, 又帮他拿来了点心, 壮壮就可以再床上边吃点心边喝水。看到这些, 我很欣慰。通过一年感恩教育的实施, 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学会了说礼貌用语, 并常常应用于生活中;分享行为、谦让行为也多了起来, 学会了与人商量, 打架、吵嘴现象少了。家长也经常把自己的发现反馈给我们, 他们觉得:孩子通过感恩教育懂事了、会关心人了。

小班幼儿感恩教育只是一个开始, 感恩是人生一个永恒的主题, 学会感恩,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 生命将得到滋润。

摘要:当今社会家庭结构多是“四二一”家庭, 孩子们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溺爱有加。而孩子自己也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文章结合3~6岁幼儿年龄特点, 预定了小班幼儿感恩教育的方案。

篇4:谈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促使幼儿“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安全生活的能力是保障自身安全、维护自身健康必备的基本能力。孩子在幼儿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尚未完善,他们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和常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差,而幼儿在三四岁这个年龄阶段,独立性开始形成,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急于探索,成人对其看护相比以前又有所降低,所以这一年龄段,幼儿走丢事件相对容易发生,如何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一些自救的方法、提高应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了《妈妈不见了》的集体教学活动,利用形象直观的课件故事《妈妈不见了》,引导幼儿了解在公共场合不能远离成人单独活动,否则会发生走失的严重后果;借助PPT课件《爸爸妈妈不见了》层层递进地讨论启发,让幼儿知道在发生危险的时候向他人寻求帮助或自救的方法,使幼儿逐渐形成防御危险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知道与家人走失的危险性,建立自我保护防范意思。

2.让幼儿学会意外走失后的求助、自救办法。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了解爸爸妈妈的名字和手机号码以及家庭住址。

2.FLASH课件《妈妈不见了》。

3.PPT课件《爸爸妈妈不见了》。

4.小鼓一个、花一朵。

四、活动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让幼儿懂得外出时不要随意离开家人的危害性。

2.难点:知道与家人意外走失后的求助和自救方法。

五、活动过程

1.通过观看《妈妈不见了》故事课件,幼儿聆听故事,根椐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积极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故事中的小兔和兔妈妈去哪里买东西?发生了什么事情?

(2)小兔为什么会与妈妈走失?小兔这么做危险吗?

(3)狡猾的狐狸想蒙骗小兔,小兔上当了吗?为什么不能跟它去?

(4)小兔最后想了什么办法找到了妈妈?

小结:小兔子擅自离开妈妈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很可能就会遇到坏人,可喜的是小兔子没有上狡猾的狐理的当,它想了一个好办法,请小熊阿姨通过广播寻找到妈妈。我们在与家人外出时,千万不能擅自离开家人,否则就会发生意外危险(重点指导,让幼儿了解在公共场合不能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否则可能会发生走失、被坏人诱骗的严重后果)。

2.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根据画面讨论,学习意外走失后的自救办法。

图片一:你们发现小明和爸爸妈妈到哪里去游玩?(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小明一家来到游乐场。)

图片二:在游乐场里发生了什么事?(小明与爸爸妈妈走失了。)

图片三:小明可以求助的提示(警察、工作人员、原地等待符号、爸爸妈妈电话示意图、广播)。

关键提问:(1)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小明找到爸爸妈妈?(知道要记住爸爸妈妈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以及家庭住址。)

(2)还有什么方法能让爸爸妈妈尽快找到小明?(不乱走,在原地等待爸爸妈妈。)

(3)我们可以求助哪些人帮助小明找到爸爸妈妈?(警察叔叔、游乐场的工作人员以及广播设施。)

(4)假设讨论:当你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时万一走丢了,怎么办?

小结:我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时一定要紧跟着爸爸妈妈,万一和爸爸妈妈走丢,一定要记住爸爸妈妈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也可以在原地等待爸爸妈妈,还可以求助警察叔叔或者工作人员帮助寻找,千万不要随便找陌生人帮助或跟陌生人走(重点关注,幼儿是否知道在公共场所走失时,可以在原地等待,并向警察和工作人员求助,掌握求助、自救的方法)。

3.击鼓传花游戏“找父母”。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坐下玩“击鼓传花”游戏。鼓响传花,鼓停花止,请手持花朵的幼儿说出爸爸妈妈的姓名和电话号码或家庭住址,继续游戏(重点要求,幼儿能正确的叙说自己和爸爸妈的名字、电话号码或家庭住址)。

六、改编故事《妈妈不见了》

节日到了,兔妈妈带着小兔到商店里去买新衣服。商店里的人可真多呀!当兔妈妈在给小兔挑选衣服的时候,小兔被另一边的玩具吸引过去了,这么多玩具,可真好玩呀,小兔看着看着入了迷。等小兔抬起头,发现妈妈不见了,害怕地哭了起来。这时,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狐狸走到了小兔的身边,对小兔说:“别哭!别哭!我认识你妈妈,我带你去找妈妈吧。”

小兔想了想说:“我不认识你,我不跟你走,我会自己找妈妈。”于是,小兔跑到玩具柜台的小熊阿姨面前,请求小熊阿姨的帮助,小熊阿姨急忙带着小兔朝广播室走去,利用广播帮助小兔寻找妈妈。小熊阿姨把小兔带到了商场的广播室。不一会儿,广播室传出了:“小兔妈妈请注意,您的孩子现在在广播室,请您听到广播后马上到广播室来。”

篇5:幼儿园安全教育小班

活动目标:

1.了解如厕的注意事项,学习安全如厕。2.养成良好的如厕行为习惯。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习安全如厕。

2.难点:增强如厕安全意识,养成良好如厕习惯。

活动准备:

1.安全如厕视频DVD 2.PPT(日常所见的厕所标志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观察、认识厕所标志,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标志?你们在那里见到过?

教师:幼儿园里有厕所吗?厕所是做什么用的?幼儿园里的厕所什么样的?(2)观看DVD片段中幼儿在厕所的活动情况,引出讨论话题。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DVD。说的是发生在幼儿园厕所的事情。请你们仔细看看片中小朋友是怎样上厕所的?

(3)迁移已有经验,尝试围绕DVD片段中人物的行为进行简单判断。

教师:小朋友是怎么上厕所的?你觉得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 教师:你觉得在厕所还要注意些什么? 2.学习安全如厕

(1)观看DVD第二段动画,进一步了解在厕所里打闹、拥挤及地面潮湿等所造成的后果。

教师:在厕所里需要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2)结合动画进行交流,总结在厕所里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师:谁能说一说,在厕所里我们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

教师:厕所地上的水可能是从哪儿来的?小朋友洗完手该怎么办?如果发现地上有水怎么办?(3)小结

教师:在厕所里,我们也要遵守规则,一个个有秩序地计入厕所。在厕所里不打闹、补跑跳、不拥挤,上厕所是要扶好把手。洗完手要在水池里甩一甩,不要把地面弄湿,如果发现地面有水,要及时请教师帮忙擦干。3.游戏:小标记找家

(1)和小标记做朋友:逐一观察并说出各种图片标记的含义,如:不打闹、不拥挤等。

(2)帮小标记朋友找家:师生先共同讨论“这些图片标记贴在厕所的什么地方既合适又能提醒大家,然后一起帮小标记安家。

(3)和标记朋友打招呼:幼儿自由如厕、洗手,见到标记打招呼(指认、说出含义),巩固良好的行为规范。

第二周 安全:入离园安全

小班 活动目标:

1、了解入、离园时应注意的安全知识。

2、有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接送卡、真实案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案例。

1、入园

一个大班的小朋友来园时,让爸爸站在幼儿园门口,自己跑着上教室,结果碰在了楼梯上,头上缝了好几针。

一个小班的小朋友来园后,家长没交给老师就走了,孩子追出去跑到马路上,有好心人帮助才未造成严重后果。

2、离园

一个小朋友在离园时不站队,乘老师不注意时和被接走的幼儿到玩具上玩,让老师和家长特着急。离园时,家长不拿卡,让陌生人接,导致一定的伤害事故。

二、提问:

1、上面的小朋友他们发生了哪些事情?

2、他们做的对不对?

三、讨论:

1、入园时应注意什么?

2、离园时应注意什么?

四、总结:

1、入园时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入园,进入教室后首先要和老师问好,做好晨检,把接送卡交给家长。

2、离园时要排着整齐的队伍,紧随老师。老师叫到名字后方可离开队伍时并要主 动和老师再见。

附儿歌:

见面先问老师早,口袋异物主动交。接送卡要带好,安全入园很重要。离园时间马上到,排好队伍不打闹。安静等待老师叫,迅速离园安全好。

五、游戏:

1、“我上幼儿园”幼儿分角色扮演家长和孩子,进行入园演练。

2、“爸爸妈妈来接我”(离园演练)

第三周 法制:怎样过马路

小班 设计意图:

幼儿是弱小的,教会孩子保护自身安全,防止受意外事故的伤害,是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而良好的遵守规则的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如同一对孪生姐妹,密不可分。随社会的日益发展,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它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人们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特意设计了“怎样过马路”的安全活动课。活动目标:

1、知道红绿灯的用处,能自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懂得过马路时应注意安全,一定要走斑马线。

3、对交通标志感兴趣,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红绿灯、斑马线、课件《三颗星星》 录音、投影仪。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听录音,谈感受录音内容:

街道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的喧闹声,喇叭声,汽车快速行驶的声音„„突然,传来了长长的急刹车的声音。师:请问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想到了什么?(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声音)

二、倾听故事《三颗星星》认识斑马线标志。

1、播放课件《三颗星星》,使幼儿知道红、黄、绿灯代表的意思。

2、出示斑马线标志,共同讨论斑马线的用处。

3、幼儿学习安全儿歌,帮助理解红绿灯和斑马线的用处。

附安全儿歌:

嘀嘀嘀,汽车叫,车来了我让道,过马路,左右瞧,走路要走人行道,不玩耍,不乱跑,安全第一我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遵守规则别忘掉。

三、交通游戏。

1、谁对谁错——教师依次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判断图中行为的对错,并说出理由。

2、红绿灯、斑马线游戏玩法:教师出示红绿灯的变化图,请幼儿按照红绿灯的指令前进或停止。遵守交通规则的幼儿可获得安全宝宝奖,小组中遵守交通规则多者为胜。

附故事: 《三颗星星》

三颗星星太阳妈妈有三个孩子:红星星、黄星星、绿星星。三颗星星长大了,太阳妈妈教他们学本领。

红星星是让跑的物体停下来,黄星星的本领是让跑的物体放慢速度注意安全,绿星星学的本领是让物体跑起来。三颗星星学会了本领。太阳妈妈吐口气,用太阳风把三颗星星吹到了地球上。

好多年过去了,太阳妈妈思念孩子,她发出了呼唤信号。三颗星星又回到了太阳妈妈的身边,地球却出了事。所有的马路都塞满了汽车,爸爸妈妈上不了班,小朋友去不了幼儿园。

地球上的人发出了求救信号。三颗星星立刻返回了地球,马路又畅通了。从那以后,三颗星星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到现在,太阳妈妈也不知道三颗星星在地球上干什么。

地球上的小朋友都知道红黄绿三颗星星,也都喜欢他们。因为在每个十字路口,三颗星星天天向小朋友问好。

小班

第四周 勇敢对老师说

活动目标:

1.知道在幼儿园有困难或者需要帮助时,要及时、勇敢地告诉老师。2.学习向老师报告的方法。活动准备:

教学材料:教学DVD 自备材料:人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播放DVD片段,请幼儿观察发生的事情。

教师:先和老师一起看一段DVD,仔细看,片中的小朋友发生什么事?

教师:小朋友在玩什么?小男孩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女孩的眼睛怎么了?她是怎么做的?

教师:老师帮小女孩吹跑了眼睛里的沙子后,小女孩告诉老师什么事情?你觉得她做的对不对?她报告的方式和刚才小男孩的报告方式有有什么不同呢?

2迁移经验谈话,讨论解决办法

教师:你在幼儿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你告诉老师了吗?

教师:想一想,在幼儿园你还遇到过什么困难?怎样办的?

教师:当老师帮你解决困难,你觉得怎么样?

二.概念学习

1观看DVD动画,了解在幼儿园里会遇到的困难请教师帮忙。

教师:在幼儿园里老师是最能帮助我们的人,什么情况需要请老师帮助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动画。

2交流并讨论动画内容,巩固认识有困难及时请求教师的帮助的重要性。

教师:在幼儿园,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办?

教师:怎么请求老师的帮助呀?老师帮助你解决了问题后你的心情怎么样?

3、教师小结

教师:在幼儿园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一定要及时、勇敢地告诉老师,让老师帮你,避免耽误了时间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五周 安全:安全使用家具

活动目标:

小班 1.认识家中不同的家具。2.了解不同家具的安全使用事项。

3.能在家庭生活中安全愉快地使用各种家具。活动重难点:

1.重点:知道使用家具时需要注意的安全。2.难点:知道在使用这些家具时怎样做才安全。活动准备:

1.PPT(各种家具的照片),DVD视频。2.游戏的背景音乐。

3.木头盒子和玻璃盒子各一个。活动过程:

1.出示家具图片,请幼儿摸摸玻璃和木头。(1)看,图片上的这是什么?谁来说说。

(2)你们知道这些家具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木头、玻璃)这些家具摸起来什么感觉?(3)你平时会用这些家具干什么?

2.看DVD片段,交流片中幼儿使用家具的各种行为。

(1)怎么使用这些家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2)小朋友在沙发上干什么?你在家会不会这样做?这样危险吗?(3)小朋友是怎样拿高处的物品的?如果站不稳会怎样?(4)小朋友在家里干什么?他在家打球时发生了什么?(5)你觉得片中小朋友的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3.了解不安全使用家具可能产生的危险后果。

(1)有的家具上面有尖尖的角,如果小朋友不注意,撞上去会发生什么?(2)片中的小朋友在玻璃桌上蹦跳,结果玻璃怎么样了?小朋友会受伤吗?(3)在沙发和床上蹦跳,会发生什么事情?(4)在衣柜上玩会怎么?为什么会摔伤被砸到? 4.学习使用家具的安全行为。

(1)说说使用沙发和床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在上面蹦跳;注意沙发和床的尖角处,防止碰伤)

(2)使用玻璃的家具要注意什么?(要轻轻的,不用力敲,不踢不踩)(3)开关衣柜和抽屉时要注意什么? 5.游戏:抢凳子,播放背景音乐。

说说以后在家怎样使用家具才安全。

第六周 法制:拾到东西还给别人

活动目标:

小班

1、通过活动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 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二、基本部分:

(一)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小猫丢了东西着急、难过的心情和小兔把东西还给它以后高兴的心情。提问:

1、小猫丢了什么?心里怎么样?(着急、难过)

2、谁捡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捡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他说了什么?)

4、集体练习:请问,这是你丢的帽子吗? 教师小结:把帽子还给了小猫,小猫可高兴了,小兔着见小猫这么高兴,他心理也很高兴,我们小朋友要向小兔学习,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

(二)讨论,帮助幼儿体验丢了东西、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等情况下的不同情感。(1)小朋友有没有无过东西?丢过什么?心里怎样?(2)你丢了东西,别人拾了还给你,你心里怎样?(3)你有没有拾到过别人的东西?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样?

(三)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帮助小动物的动机,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师: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为什么难过?(看见他们难过,小朋友你们心里怎么样?(1)提问:小动物们这么难过?它们丢了东西心里怎样?看见他们难过你的心里怎样?那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们(请问,刚才你们在哪里玩的?)我们到走廊里、楼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发现地上有东西就怎么办?(2)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找东西,(拾起来,拾起来以后怎么做呢?问问捡到东西后怎么说?请问这是你丢的东西吗?(3)幼儿找东西。

(4)师:刚才我们帮助小动物找到了东西,还给了他们,他们一定很高兴,他们肯定会来谢谢我们的,我们小朋友把东西还给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样?(做一做高兴的样子,笑一笑)(5)提问:刚才你捡到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还给丢东西的人的,说了什么话?

4、幼儿讨论

(1)拾到了东西为什么要还给别人?(a)人家会难过,会着急。(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2)(表扬自己)讨论: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该怎么办呢?(三)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帮助了小动物找东西,还给了他们,心里非常高兴,以后我们捡到了东西都要想办法还给别人,我们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有幼儿捡到东西后引导他自己找失主或帮助他一起找失主,并给予鼓励表扬。

第七周 安全:卫生间里

活动目标:

了解家中卫生间的用途、摆设及家用物品。

小班 2 知道卫生间里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卫生间内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教学资料DVD 自备资料:浴帽浴球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1观察浴帽浴球,引出话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教师: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在家里那个地方洗澡呢?

(2)教师:家里的卫生间是什么样的?里面有那些东西?(家里的卫生间一般都铺着地砖、墙砖;卫生间里有马桶、有水池、有浴缸、浴室里还会摆放洗漱用的花洒、沐浴液、洗发水。。。)

2观看DVD片段,进行简单的情境描述和初步判断。(1)教师:说说小朋友在家中的什么地方?(2)教师:她在做什么?你觉得她这样做对不对? 3围绕片段中幼儿的行为,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1)教师:这个小朋友把水洒在地上,又在地上蹦跳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2)教师:你在家中的卫生间里是否也这样做过?(3)教师:在卫生间里我们还需要注意哪些安全呢? 二概念学习

1观看DVD动画,了解自己的猜测与判断是否正确。

教师:大家都觉得在卫生间里乱蹦乱跳很危险,我们一起看看动画,看看在卫生间里蹦跳会发生什么?还有哪些安全需要注意。

2围绕动画内容进一步讨论卫生间里的安全常识。(1)教师:第一段动画中的小男孩为什么会摔跤?

(2)教师:洗完澡后的卫生间比较潮湿?能不能使用电吹风?为什么?(教师根据动画内容提出相应安全问题,请幼儿讨论,鼓励幼儿根据动画内容,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不能做的事情及会造成的后果。)

(3)师幼总结卫生间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教师:除了刚才我们说的,小朋友觉得在卫生间还有哪些安全要注意。三游戏巩固 游戏:洗澡澡 玩法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宝宝是怎么洗澡的,模仿洗澡的动作,并尝试简单说说洗澡要注意什么。2教师边念儿歌边表演《洗澡澡》请幼儿欣赏。

3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念儿歌边表演相应动作。四延伸活动

1小班的生活区,放置一些安全的洗浴用品,幼儿可自由进行洗漱游戏。2完成《幼儿游戏本》P10---11的练习。

第八周 安全:阳台上

活动目标:

小班

1.引导幼儿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

2.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3.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电视机、DVD、U盘(关于阳台上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

提问:“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

教师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

2.观看U盘里的图片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

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

片段三: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

片段五:一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观看录像片,每看完一段,建议提问: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讨论小结: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小心会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第九周 法律:防火自救

小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火灾的危害性。

2、儿童遇到火险时的自救方法。

活动准备:

1、故事 “大象救火”的动画片光盘;

2、物质准备:盛满水的容器2个、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小锤子2个,鼓1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播放故事–“大象救火”的动画片。认识火灾的特征和危害性。

2、老师解说:

胖胖猫和咪咪鼠来到一片树林旁,咪咪鼠放起了鞭炮,啪!啪!啪的鞭炮声把寂静的树林吵醒了。咪咪一不小心,一个鞭炮点燃了小草,点燃了树梢,树林着火了,火势越来越大,许多小动物纷纷从树林里的家中跑出来,胖胖猫和咪咪鼠一看闯祸了,吓得赶紧溜之大吉„„ 正在这紧急关头,乐乐他们赶到了。这片树林可是小动物们的家啊,我们要把火扑灭,保护好小动物共同的家园。

3、讨论: ①森林火灾是怎么引起来的?

②发生森林火灾后,小动物是什么反应?

③如果发生火灾,我们怎么办?

4、现场游戏:把幼儿分成2组,听到鼓声时,每组第一名幼儿迅速跑到毛巾处,拿起一条毛巾,跑到盛满水的容器,把毛巾沾湿后,用湿毛巾盖着头脸,用湿毛巾一角捂住嘴巴和鼻子,迅速跑向放置小鼓的地方。到达终点后用锤子敲一下小鼓,下一名幼儿再开始游戏。

游戏规则:

1、听到鼓声后才能出发,先到终点者获胜。

2、必须用毛巾盖在头上,捂住嘴和鼻子。

第十周 安全:自动门和旋转门

小班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初步了解多种多样的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培养幼儿有兴趣去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观察过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门。

2、教师、幼儿共同收集多种有关门的资料。(照片、图片、录像、等)

3、版面布置若干。(幼儿发现的用图画进行描述;幼儿拍摄或收集的各种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讲述:快餐店的旋转门

1、毛毛和爸爸准备到哪里去呢?这家快餐店有扇怎样门?(播放照片)

2、爸爸怎么了?为什么爸爸进不了门?该怎么进门?你们有谁走过旋转门?旋转门怎样进、怎样出?(播放录像)

3、现在爸爸和毛毛怎么进了门?他们买了什么?

4、谁在门里?谁在门外?怎样才能同时出门?

5、旋转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进去出来不用等待)

二、分享交流,幼儿自由讲述,并出示幼儿自己记录的画、照 片„„

1、你们看见过哪些有趣的门?(防盗门、自动门、旋转门、感应门„„)

2、你是在哪里看见这么多门的?(小区门口、商店、饭店、商场、超市、停车库„„)

三、看看老师带来的门。

1、刚才小朋友说到的感应门老师这也拍了一段录像,我们来看看。

2、感应门又是谁造的呢?他们为什么要造这种门呢?(方便)

3、(插播录像自动伸缩门)我这里还有你们说到的自动伸缩门,我们来看看设计师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门?

四、给门分分小组。

从做门的材料上分:有木门、金属门、玻璃门

从门的形状上分:有拱形的门、长方形的门

从开门的形式上分:有旋转门、伸缩门、卷帘门、推拉门、移动门

五、造门游戏

刚才我们看了说了那么多的门,知道设计师和工人叔叔会设计制造各种门。现在我们能不能就用身体来造各种各样有趣的门呢?怎么造?

感应门——两人并排站立,走到跟前,同时向两边移动,走后复员。

旋转门——两人并排朝相反方向相靠,一手前平举,一手侧平举,走到跟前,推门旋转,出门停下。

伸缩门——众人列队,后面的人双手平搭在前者的肩上,走到跟前,前面的人向后退,最后一人不动,出门后复员。

六、还有什么不一样的门?(车门、电梯门、天安门、凯旋门)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用身体建造了平时我们看见的有趣的门,造得真棒。我要用照相机把它拍下来,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好吗?

第十一周 安全:我和动物

活动目标:

小班 知道要爱护小动物,用友好的举止对待身边的宠物和小动物们。

学习和身边小动物安全相处的方法。活动准备:

教学资料:教学DVD.自备资料:幼儿熟悉的动物造型的玩具、动物的食物、洗澡理发等玩具。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看DVD中的动物图片,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教师:你们猜一猜今天会有哪些动物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

教师:看谁来了呀?小猫、小狗都是我饲养的小动物,蝴蝶、蜜蜂、蚯蚓是我喜欢的动物哦。教师:你们家也养过动物吗?你喜不喜欢小动物? 迁移生活经验,讲述自己是怎样与动物相处的。

教师:你们经常会在哪里碰见小动物?遇见它们你会怎样? 教师:你是怎么和这些小动物玩游戏的?

根据经验,说明并尝试判断片中幼儿行为的安全性。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DVD,要仔细看哟。

教师: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觉得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概念学习

观看DVD动画,知道用不同的方法与身边小动物相处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教师:我们再看一段动画,看看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和小狗、小蜜蜂相处的? 教师:如果狗想咬你,你会怎么办?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交流讨论,进一步了解饲养宠物的一般常识,总结和身边小动物相处的安全方法。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看见小狗的时候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万一被狗攻击,应该怎么办? 教师:看到螳螂、蜘蛛等动物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教师:该怎样和小蜜蜂相处?能不能乱抓乱摸?为什么?和它们相处时要特别注意哪些安全? 迁移生活经验,拓展讨论与常见动物相处的其他安全事项。

教师:我们刚才学习了一些和小动物安全相处的知识,现在大家想一想,自己还有没有其他的安全事项要和大家分享?(教师可请幼儿回忆自己之前有没有受到过动物的伤害;为什么会受伤;你觉得怎么做才能避免受伤。)

游戏巩固 游戏:我是饲养员 玩法:

幼儿扮演动物饲养员,选择一个动物玩具。

借助理发、食品等材料照顾自己选择的“动物”,教师观察纠正不安全的动作。把所有的动物送到“动物幼儿园”(一张桌子上)。

在教师的邀请下,幼儿介绍说:“这是我的好朋友,你们和他玩时要注意。。”,全班幼儿说:“谢谢你,谢谢你,我们一定会注意。” 游戏依次进行。规则:

在集体游戏前期的自由照顾动物活动中,幼儿一定要注意用安全的方法。个别幼儿介绍安全注意事项时,教师可运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尽量介绍全面。

第十二周 法制:不跟陌生人走

小班 活动目标:

1、知道离园时要等自己的家长来接,不能跟他人走,2、能对不同的行为作出是否是安全的判定,并做正确标记。活动准备:

1、水彩笔人手一盒。

2、成人女性和小女孩木偶各一。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简单介绍情境

教师:(1)小朋友们,放学的时候谁来接你们呀?(妈妈、爸爸、爷爷、奶奶„„)

(2)如果他们没有来接,有其他人要带走,你会怎样办?

二、教师使用木偶表演故事情形。

教师:有一个小朋友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我们看看她是怎样做的。教师操纵木偶表演:旁白:很多小朋友都回家了,妮妮还没有人来接,这是时来了一个阿姨。陌生 阿姨:妮妮,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妈妈加班,她让我来接你。来,我带你往找妈妈。妮妮:你真的熟习我妈妈吗?你会带我往找妈妈? 教师:①小朋友们,你们说妮妮该怎样办呢? ②假设妮妮随着这个不熟习的阿姨走会发生什么事情?(随着不熟习的人走,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妈妈了,也看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了。)

三、其他班的教师扮演陌生阿姨,邀请幼儿参与即兴的情形表演。(1)情形创设:

旁白:××小朋友正在等妈妈来接他,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妈妈在说话。这时候候,一位不熟习的阿姨静静地靠过来,跟这个小朋友说话。别班教师扮演的陌生阿姨:你叫××吧,你妈妈让我来接你。

教师顺次邀请三名幼儿参与即兴的情形表演,请幼儿观看、评价他们的反应。(3)组织幼儿讨论: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4)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应对这类情况的方法。

①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对这个不熟习的阿姨说:我不跟你走,我要等妈妈。

②我们也能够告知老师,对老师说:老师,这个阿姨要接我。

③我们一起学说这两句话。

第十三周 安全教案:危险地带

活动目标:

小班 1.学习区分哪些地方是危险的。2.了解不能去危险地带的原因。

3.尝试克服盲目、好奇的心理,逐步养成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活动重难点:

1.重点:知道区分公共场所的危险和安全地带。2.难点:懂得危险地带不能去,增强安全意识。活动准备:

1.公共场所安全地带和危险地带的图片。2.视频DVD。

3.纸片若干,笔每人一支。活动过程:

1.了解危险的含义。

(1)小朋友,你们平时喜欢去哪里玩?那个地方的人是多还是少?(2)你觉得哪些地方是危险的,容易有坏人出现? 2.看图片,了解危险地带的主要环境特征。

(1)图片中的小男孩在哪儿?那里黑不黑?有没有其他人?

小男孩要做什么?你觉得那里安全不安全?

(2)小女孩在做什么?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

你觉得天黑了还一个人在外面玩,而且是在没人的地方,安不安全?为什么?

3.播放视频,了解安全出行的重要性。

(1)让我们来看一段动画,看看还有哪些是容易出现坏人的危险地带。(2)偏僻的公交车站小朋友一个人能不能在那停留和玩耍?为什么?(3)地下停车场里大不大?进出的人对吗?这地方安全吗?(4)狭窄无人的小巷子危险吗?为什么? 4.讨论安全出行的注意事项。

(1)小朋友最好不要到哪儿去呢?到这些地方容易出现哪些危险?

(引导幼儿了解走失和诱拐的可怕。)(2)晚上外出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总结:位置偏僻、人少的地方我们千万别去哦,晚上不要一个人外出,尽量多走大路,不要走小道。

5.游戏:绕过危险地带

篇6: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

张学菊

每个学期初,每年新生入园,解决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为了使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我在历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家庭状况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幼儿园教育趋于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做好新生入园适应

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当孩子哭闹较厉害时,老师将事先准备的小食品分发给他们,孩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孩子吃着自己平时熟悉的食品时,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样,一个个喊着:“老师给我,我不哭了。”

(二)良好常规的培养

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

3、要注意常规设立目标的循序渐进。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如培养幼儿穿脱折叠衣服的常规培养我实施的“序”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培养目标是:认识自己的衣服和正反,会脱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学期的培养目标是:在老师帮助下会穿脱衣服,初步学会扣纽扣,初步有放整齐的意识。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的培养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提高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4、采用儿歌等艺术形式培养良好的常规。在培养和训练孩子们正确洗手环节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洗手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

5、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我很注重情感教育,经常与孩子谈“爱”,我们把“爱”融进一天活动当中,如吃饭好、睡觉好、来园不哭、有礼貌的孩子,老师经常会说:“宝贝,真乖,老师爱你”。我还注意捕捉幼儿在园一点点的进步,及时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扬他,亲亲他的小脸或摸摸他的头以表示鼓励或奖励小贴贴。

上一篇:唱响青春正能量 演讲稿下一篇:狐假虎威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