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通案例答案

2024-04-20

法通案例答案(共3篇)

篇1:法通案例答案

法通宪法案例分析

——人大代表提案收回税收立法权

——法通25组

一、是什么?

案例重现

案例背景

二、为什么?

税收立法授权的不合理性:

1.税收立法授权的违宪性:

(一)依照宪法第56条,纳税义务仅仅由法律的规定产生,其范围也仅仅限于法律的规定之内。而根据宪法规定,法律是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 因此可以认为我国宪法隐含了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这是我国税收立法权不能转授的宪法根据。

(二)税收法定与罪刑法定同样是宪政所包含的重要原则,其法理是一致的。一种赋税不经过人民代表大会同意,便不能征收,税收立法权应严格地掌握在国家立法机关手中。行政机关只能在立法机关的有限授权范围内就税收问题作适当的解释或谨慎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也即是一种技术性的委托。《立法法》所规定的含糊及税收立法权的可弹性,并未维护税法权威,同税收法定主义也相违背。

(三)税收法律作为基本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权明确的作为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也是其义务。对其职权的列举并没有赋予其转授制定基本法律的权利。所以其有义务而不作为,并对其转授的行为没有宪法的依据。

(四)从宪政渊源及各国的宪政经历看出,税收立法权的不可转授已逐渐作为一条重要的宪政原理而为各国宪法所认同。其理论依据为:第一,税收对人民而言,表面上或形式上表现为将其享有的财产权利的一部分“无偿”地转让给国家和政府(实质上表现为人民因这一转让而获得要求国家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利),因此,以人民同意——人民的代议机关制定法律——为前提,实属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否则便是对人民的财产权利的非法侵犯。第二,政府是实际上的税收利益最终获得者,并且作为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又是满足人民对

公共服务的需要的实际执行者,倘若仅依其自立之行政法规来规范其自身行为,无疑可能会导致其征税权的不合理扩大和其提供公共服务义务的不合理缩小的结果,以其权利大于义务的不对等造成人民的义务大于权利的不对等,故必须以法律定之,排除政府侵犯人民利益的可能性——哪怕仅仅是可能性。所以对于我国的税收立法转授不符合“无代表,则无税”的宪政原则,不论具有何种国情。

2.税收立法授权带来的弊端:

收回税收立法权的合理性:

三、怎么做?

赵冬苓的建议:

我们应当的了解与认知:

我们不可否认税收立法授权国务院给我们带来的诸多好处,税收授权立法弥补了我国财税立法数量不足的缺陷及国家立法权的不足,满足了实际需要,使各种税收法律关系能够及时得到法律规范的调整,促进了税法体系的日渐完善。但我们也必须明确:

1、在现行的税收立法制度的弊端和全国人大编制和立法能力等提高的情况下,全国人大收回立法权是大势所趋;税收立法授权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2、税收改革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的,税收立法权收回的过程中阻力大,首当其冲的就是立法活动与立法过程中的利益驱动现象,涉及部门利益与地方利益,难以撼动。

3、要明确即便税收立法权收回,结果也不一定尽如人意,由于人大长期对税收立法权的下放和授权,立法经验的不足以及人大本身仍存在着编制,组织以及财力物力上的硬伤,人大能否行使好税收立法权仍是个未知数。

篇2:法通案例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DABB6—10 CDBBB11—15 DCACB

16—20 CBACC21—30ADDBC31—35 BABBC

36—40 CCACB41—45 CDABB46—50 CBCBB51—55 CCABA

二、多项选择题

1、AD2、ABCD3、ABC4、ABD5、ABCD6、ABD7、ABC8、ABCD9、ABCD10、ABCD11、ABCD12、BD13、ABC14、CD15、ABC

16、ABCD17、AB18、BC19、ABC20、ABC21、ABD22、BC23、ABCD24、ABCD25、ABD

26、ACD27、AD28、AB29、AD 30、AB31、ABD32、ABD33、ABCD34、AC35、ABC36、ABCD

三、名词解释

1、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2、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两种。

3、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

4、法律的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5、法律权利,是一个和法律义务相对应的概念,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或利益,它表现为权利享有者可以自己作出一定的行为,也可以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一切法律权利都受到国家的保护,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享有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有关主管机关申诉或请求保护。

6、法律法规:是法律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简称。在我国,广义上的法律通常称为法律法规。

7、权利:权利是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所享有的利益、资格、主张、权力和自由。

8、知识产权:是个人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9、遗赠:是公民将个人的财产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组织。

10、生育权:是公民所享有的生育或不生育的权利。

11、法:法是国家制定和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

12、公民权:公民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称人权。

13、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是国家、集体和公民依据法律规定,对财产所享有的权利。

14、缓刑:是指对于被判拘役、3年以下尤其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情节和悔罪表现,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

15、仲裁:是一种民间解决纠纷的方式。根据双方所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交给仲裁机构,由其根据法律做出裁决。

16、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17、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嫌疑人的行为。

18、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

19、生育权是指公民享有生育子女及获得与此相关的信息和服务的权利。

20、法律规范,是指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或者认可的,用以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的一种。

四、简答题

1、从那几个方面来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法律行为?

答:从三个方面:①是否具有社会意义、②是否受法律控制、③是否具有意志性

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答:①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换 ②价值的一致性和功能的互补性

3、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有哪几种方式

答:原始取得主要形式包括:劳动生产、收益、孳息、添附、无主财产、拾得遗失物、漂流物、失散的饲养动物、发现隐藏物、埋藏物、先占、善意取得、没收、征收、税收、征用。

4、我国刑法中主刑的种类

答:主刑的种类如下: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无期徒刑;

5、死刑。

5、无效婚姻包括哪些

答:(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龄的;

6、简述我国广义上的法律的存在形式。

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自治条例等。

7、公民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与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建议批评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

8、简述物权变动的方式。

动产物权的变动方式为交付转移;不动产物权的变动方式为登记转移。登记的效力可分为登记生效和登记对抗。

9、简述法律关于夫妻财产的规定。

我国婚姻法关于夫妻共同财产采取了约定财产制和法定财产制、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后财产的所有形式。如果没有约定的,按照婚姻法的规定来认定共有财产和个人财产。

10、简述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基本要求。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采取正当防卫,不得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11、列举我国法律的门类。

我国法律分为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保障法、诉讼法等。

12、简述政府在当今社会中应当承担什么职责。

政府应当遵守法律,并且应当遵循法律保留原则,凡是法律明确规定应由哪一国家机关行使的,政府不能超越职权。

13、简述债权产生的几种原因。

债权差的产生原因包括合同,侵权,不当得利,无因管理

14、简述行为构成犯罪的基本条件。

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主体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客观上实施了犯罪行为,主观上具有犯罪故意,造成了危害结果。

15、简述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如何举证。

我国民事诉讼采取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规定。当事人如果要证明相应的权利、义务存在,应当注意收集、保管证据。否则就可能会因为证据不足而不能胜诉。

1、从那几个方

16、面来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法律行为?

答:从三个方面:①是否具有社会意义、②是否受法律控制、③是否具有意志性

17、法律责任的构成有那几个方面

答:1.责任主体;2.过错;3.违法或违约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是由;4.损害结果;5.因果关系

18、政府的权利有哪些

答:1.法规制定权;2.提案权;3.人事权;4.外交权5.对所属及下级行政机关的领导与监督;6.行政特权。

19、我国刑法中主刑的种类

答:主刑的种类如下: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无期徒刑;

5、死刑。

20、结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结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

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4、有一定血亲关系的,禁止结婚。

5、患一定疾病的人,禁止结婚。

五、论述题(10分)

1、财产权如何保护

答:要点:分为2类,其一为自己保护财产权,即权利人要求行为人防止侵害、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返还原物、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其二为国家保护,即公力救济,权利人可以根据财产权受到的侵害的方式不同,提起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形成之诉。

2、谈谈你对我国法律在调整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的认识。

答题要点: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法律发挥作用的依赖性;

我国目前法律的制定状况以及实施状况。

3、结合“药家鑫案”,谈谈你对死刑的看法。

要点:

药家鑫案件反映出我国在死刑制度正经历变革的时期,社会各界对死刑的看法。

死刑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都经历了一个发展。从执行方式到存废,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有所不同。

在我国,目前仍保留死刑制度,但司法实践上,对死刑的态度是“少杀慎杀”。死刑通常适用于社会危害性极大的案件。

药家鑫案件体现出社会舆论对于司法公正的影响,其中也涉及公众对死刑的看法。自首、激情杀人、社会意见、专家证词、作案动机、手段等,均是该案件对社会死刑观的基本折射。

4、论述纠纷的解决方式

答:纠纷的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行政复议等

六、案例分析题

1、有权

法院判决正确,《婚姻法解释三》规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

2、消费者解决纠纷的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3、运用法学知识关于“政党及国家的治理方式”的内容,谈谈对希腊全民公投的看法。

全民公投是一种直接民主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古希腊城邦时期就采取。现代国家广泛采取代议制的国家治理模式。公民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的方式间接管理国家。

全民公投产生一系列问题:管理的效率;是否会产生多数的暴政等。

希腊全民公投实际上是政府在推卸责任。

公投最后被放弃,反映了国家的治理方式不仅受国内政治力量的影响,而且受国际社会得影响。

4、要求:(1)结合以上材料,运用诉讼法方面的知识,谈谈你对法院解决彭宇案、许云鹤案纠纷的看法。

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是谁主张谁举证。两个案件的关键在于当事人谁都不能举证。这对法院审判造成难度。但另一方面,原告的举证在一定条件下有时具有一定的效果的。法院是应当根据原告举证不能判决老太太败诉,还是根据公平责任判决责任公担,这是目前类似案件中司法的困境。由此,法院的推理是两个案件的重大缺陷。

(2)从“法律的作用”的角度,谈谈国民“道德滑坡”的原因及解决。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任何社会道德的维护,都需要以法律作为基本工具。法律对人们的价值观能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所谓国民道德滑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由于法律对于助人行为缺乏必要的保护所致。西方国家在此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5、有权

法院判决正确,《婚姻法解释三》规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

篇3:变法通议自序杂文随笔

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昼夜变而成日;寒暑变而成岁;大地肇起,流质炎炎,热熔冰迁,累变而成地球;海草螺蛤,大木大鸟,飞鱼飞鼍,袋鼠脊兽,彼生此灭,更代迭变,而成世界;紫血红血,流注体内,呼炭吸养,刻刻相续,一日千变,而成生人。藉曰不变,则天地人类并时而息矣。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贡助之法变为租庸调,租庸调变为两税,两税变为一条鞭;并乘之法变为府兵,府兵变为彍骑,彍骑变为禁军;学校升造之法变为荐辟,荐辟变为九品中正,九品变为科目。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公理有固然,非夫人之为也。

为不变之说者,动曰“守古守古”,庸讵知自太古、上古、中古、近古以至今日,固已不知万百千变。今日所目为古法而守之者,其于古人之意,相去岂可以道里计哉?今夫自然之变,天之道也;或变则善,或变则敝。有人道焉,则智者之所审也。语曰:“学者上达,不学下达。”惟治亦然:委心任运,听其流变,则日趋于敝;振刷整顿,斟酌通变,则日趋于善。吾揆之于古,一姓受命,剙法立制,数叶以后,其子孙之所奉行,必有以异于其祖父矣。而彼君民上下,犹瞷焉以为吾今日之法吾祖,前者以之治天下而治,薾然守之,因循不察,渐移渐变,百事废驰,卒至疲敝,不可收拾。代兴者审其敝而变之,斯为新王矣。

苟其子孙达于此义,自审其敝而自变之,斯号中兴矣。汉唐中兴,斯固然矣。《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言治旧国必用新法也。其事甚顺,其义至明,有可为之机,有可取之法,有不得不行之势,有不容少缓之故。为不变之说者,犹曰“守古守古”,坐视其因循废弛,而漠然无所动于中。呜呼!可不谓大惑不解者乎?《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伊尹曰:“用其新,去其陈。”病乃不存。

上一篇:与正辅游香积寺,与正辅游香积寺苏轼,与正辅游香积寺的意思,与正辅游香积寺下一篇:小学教师自我鉴定该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