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的主人公是谁

2024-04-14

妙笔生花的主人公是谁(通用11篇)

篇1:妙笔生花的主人公是谁

南北朝时期,南朝有名的文士纪少瑜幼年时才华并不出众。但是他非常刻苦用功,他的诚心感动了文神,有一天晚上,他看书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梦见当时著名的文人陆陲把一支笔送给了他,并告诉他用这支笔能够写出最漂亮的文章。

纪少瑜梦醒之后,果然在枕边发现一支非同寻常的毛笔。从此,纪少瑜的文章大有长进。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深受当时读书人的钦佩,后来官至东京大学士。

篇2:妙笔生花的主人公是谁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篇3:语文教学的妙笔生花

一、兴趣引领

1.穿插故事, 活跃氛围。为了在写字课堂上增加趣味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常常会在适当的时候穿插一些书法家的故事。课堂内容丰富了, 课堂氛围活跃了, 也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有了书法家的榜样, 学生对学书更有兴趣了。

2.形象比喻, 事半功倍。学生对于抽象的东西是不容易记住的, 课堂上教师讲解写字技巧是很枯燥的, 学生在书写时不能抓住要领。学生对于形象生动的实物过目不忘, 所以在写字课堂中, 我常常变抽象为形象, 把一些笔画和部件作形象的比喻, 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 从而让他们记住如何把字写好、写美观。

3.善用媒体, 激活感官。在传统的写字课堂中, 学生大多只能凭借教师的语言表达和自己的理解想象来掌握写字知识和书写要领, 教学形式单一、枯燥。近年来,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运用到了各个学科, 在写字课堂中适时合理使用多媒体, 能让写字教学活动丰富、活泼、生动、直观、形象。教师如果能善用多媒体,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 利用网络, 能欣赏到大量的书法家作品, 提高审美能力。 (2) 利用实物投影仪, 呈现范字, 有利于对范字最直观的认识。呈现教师的示范指导时, 利用实物投影仪向学生展示线条的轻重、结构的安排和行笔速度的缓急, 展示写好一个字的全过程, 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让学生体会汉字的线条美、形体美和韵律美。 (3) 利用多媒体课件, 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让学生理解、记忆汉字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使原本苦燥的写字课生动起来;穿插书法家学习的励志故事视频,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 树立学书的自信心。

4.展评激励, 自我超越。小学生好胜心强, 希望自己的字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为此, 我利用书法园地展示全班学生的写字作业, 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相互交流,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我在班上开展写字比赛、举办学生作业展评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受到熏陶, 受到感染, 使他们变“老师要我写好字”为“我要把字写好”。

二、有效指导

1.内容精选, 触类旁通。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规定的:“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写字质量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得到重视。要切实提高写字水平, 必须充分保证训练时间。由于时间的限制, 教师要指导每个生字的书写是不可能的, 那样的指导只能是蜻蜓点水, 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2.示范到位, 潜移默化。在指导学生写字时, 示范十分重要, 它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 老师不要急于让学生下笔, 而应让学生放下手中一切, 集中注意力, 在仔细观察范字的基础上, 看老师示范书写。老师向学生展示线条的轻重、结构的安排和行笔速度的缓急, 展示写好一个字的全过程, 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每一次范写, 都是让学生体会汉字的线条美、形体美和韵律美的过程。教师成功的范写无疑是一本最鲜活最生动的字帖!一手流利的粉笔字, 展现的不仅仅是老师良好的书法素养, 更是深深折服孩子的人格魅力, 流光异彩!

3.巧编口诀, 把握要领。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 在写字课堂中, 将写字要领编成口诀, 让学生像念顺口溜一样吟唱写字要领, 学生方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写字要领。

三、科学训练

1.讲练结合, 精讲多练。写字的技能性很强, 只有加强练习, 才能把“想写好字”的愿望变为现实。因此, 写字教学中必须安排书写练习的时间, 以练为主, 通过练写巩固对写字方法熟悉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要合理安排“讲”和“练”的时间, 精讲多练, 练写时要求学生眼到、心到、手到, 一边练习, 一边对照范字, 对照老师所讲的书写知识进行自查, 找出毛病再临写。这样的写字实践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体验, 在多次的练习中不断进步, 体验汉字的美。

2.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结合。课堂教学时间是写字教学的主阵地, 教师要确保写字教学的时间,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字指导, 这样, 学生才能在写字实践中把握汉字书写规律, 提高审美能力, 从而不断提高写字质量。但是, 学生在校练字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老师教的内容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巩固, 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 写字教学必须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加强评价激励手段, 引导学生在课外的有效练习。

篇4:命运的主人是谁

下岗

仿佛突然之间像被一个大家庭抛弃出来的孩子一样,一切都改变了。

我曾经是一名工厂的职工,在厂里从事财务工作。这是一份让人羡慕、自我满足的工作,这种平平淡淡的日子过了10年。上世纪90年代末,国企体制改革,我那有50年历史,产品在全国乃至欧洲和东南亚都有影响的老厂也不可避免的破产了。而我,也在1998年3月下岗了,每月领取120元的下岗工资。那年,我30岁,儿子刚满1岁。

仿佛突然之间像被一个大家庭抛弃出来的孩子一样,一夜之间,一切都改变了。失落、惶恐、无依无靠、无所适从的感觉朝我袭来,一切真是难以名状。

我们厂是市里最早破产的企业,那时,“下岗”这个词既新鲜又令人难堪。走在街上,怕别人指指点点说我下岗了;回到家里,怕看到父母关切和期待的眼神。看着怀中嗷嗷待哺的儿子,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他养大。

30岁,对于一个成功女人来说,是一个成熟而魅力四射的年龄。而我,以前只知道按部就班做好自己工作的平凡女人,突遭下岗的打击,此时真是茫然而落寞。

在这最困难的时候,父母向我伸出了温暖的手臂,他们主动承担了我和儿子的生活费用,开导我,鼓励我,让我勇敢面对现实,重新寻求自己的位置。我胆怯、受伤的心得到了些许抚慰。可是干什么呢?做生意,没钱又没关系;打工,别人只招收25岁以下的女孩,我只能望门兴叹。

鼓励

父亲说:“有志者事竟成,学习不分年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到的!”

一天,我的父亲,那个在教育战线上奉献了40多个春秋的老教师下班回来对我说:“女儿啊,我觉得你不妨去学学美容美发,这可是一门手艺活儿呀!”什么?学理发?我可都是30岁的人了,学得会吗?谁还招我这个老徒弟?!可父亲却说:“有志者事竟成,学习不分年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别人三十而立,你就来个四十而立嘛!”看着父亲鼓励的眼神,我也有些心动了。

虽然,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从事这个职业,但平常还是爱臭美几下,对美容、发型之类的比较感兴趣。况且,我也是一个好强的女人,不甘心就这样被社会抛弃,我一定要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正在这个时候,我的一位从浙江来的好朋友也劝说我去学习美容美发。于是,在彷徨徘徊3个月以后,我鼓起勇气于1998年6月到一家美容美发培训班报到,迈出了第二次就业的第一步。

等待

我骑着自行车,前面挂着工具袋,后面载着1岁多的儿子,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随叫随到,穿梭于这家那户。

经过不到3个月的培训,我毕业了。就这样开店,行吗?恐怕不行吧,毕竟只有一点肤浅的理论知识,加上儿子还小,不能离开,那我就在家里实践吧。我告诉所有的亲戚朋友同学长辈:“从现在起,你们的头发我包了,并且一律免费。”

我买了基本的工具、材料,骑着自行车,前面挂着一个大工具袋,后面载着1岁多的儿子,穿梭于这家那户。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随叫随到,绝不推辞。没有事情的时候,就把培训班里新买的教材书籍反复翻阅。

开店

小店开业时,没有鲜花和仪式,一位长辈给了我一个封有6元8角钱的红包。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了一年。长辈说我可以开店了,朋友说你怎么还不开店。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做我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职业?万一店里没有顾客怎么办?我还是没能下决心!

这时,还是那位浙江朋友不由分说的拉着我去找店面。在一条僻静的小街上,租下了一间10平方米的木制小门面,每月房租208元。两个好朋友为我凑了2000元,交了一个季度的房租,余下的钱买了一面镜子,两张凳子和一些工具,一个砂炉子上放一锅热水。就这样,在这鳞次栉比的店铺中,一间小小的美发店开业了,那天是1999年9月9日。母亲给我的小店取名“玖玖发屋”,一方面是纪念开张的特殊日子,一方面是希望小店“长长久久”。没有鲜花,没有任何仪式,一位长辈将一个封有6元8角钱的红包给我(我至今还保留着),当时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开业第一天,我挣了26元,虽然不多,但证明自己还行。印象最深刻的一天,是我第一次挣了40多元钱,心情非常激动(按以前的工资比例,我从来没有挣过那么多钱),关店门后几乎是小跑回家,着急地告诉父母我挣了多少钱。看着我异常兴奋的样子,一家人都替我高兴。

虽然我还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但我却要真挚的感谢我的亲人、朋友和顾客们。没有她们的鼓励与支持,就没有今天的小店,我惟有加倍地努力工作,来回报大家和社会。

摸索

我向同行请教,与顾客交流,从报刊杂志电视上捕获信息,甚至走在街上看见漂亮的发型就跟着别人追……

日子就这样慢慢地走上了正轨,但有一点,我始终摆脱不了的阴影——世俗对美容美发行业的偏见。没有顾客的时候,我总是蜷缩在店内的角落,怕熟人看见不好意思。多亏隔壁书店的刘大姐开导我,把她的创业史告诉我,我知道她也是吃了很多苦才走到今天的。终于,我在别人的鼓励和自我心态调整下,渡过了最难的心理关。每当以前的同事很不理解地问我,怎么干起“刮刮匠”的活了,我都坦然地笑着说:“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要你敢想,你就能做!”

过了心理关,我又面临技术难题。毕竟自己基本功不扎实,为别人做发型总有不尽人意的时候,遇到比较刁难的顾客,委屈得想哭。看见别人不太满意地离开,心里非常内疚和难受。怎么办呢?就偷师学艺吧。休息的时候,我经常到一些生意比较好的美发店去看别人怎么做的,向不保守的同行请教,虚心向顾客交流。自己也买很多光碟看,从报刊杂志电视上捕获一些信息,甚至走在街上看见漂亮的发型跟着别人追……

虽然我的技术差一点,年龄也比较大,但为了留住顾客,我就在服务上狠下功夫。不管男女老少,农村人还是城里人,我都一样对待,认真服务。我用最亲切的语言,最诚恳的微笑,最虚心的态度,感染着每一位顾客,让他们接受我。我相信周到的服务可以赢来更多的顾客,虚心的学习可以提高我的技术,这样就可以增加收入了。

希望

这小小的一笔收入,对于一些人是微不足道的。但对我却是一颗救心丸,一针推进剂,让我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又一次被社会承认了!

第一个月,我一共挣了613元,除了房租、水电、材料等成本费用的开销,还略有节余。这小小的一笔收入,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下岗的我,却是一颗救心丸,一针推进剂,让我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又一次被社会承认了!

一年后,因为旧房改造,我的小店被拆掉了。由于暂时没有合适的店面,我到一家私人企业打工,又回到了以前按时上下班的日子,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于是,两个月后,我不顾老板的挽留,坚决地离开了。

后来,我找到了现在的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因为有了一些经验,我简单地把店面装修了一番,换了新的镜台、凳子,将蜂窝煤炉换成了液化热水器,比以前的店面干净整洁多了。接着又招了3个学徒,我告诉她们一定要把顾客当朋友,作老师,告诉她们接钱递物要用双手等等服务细节,让顾客感到你尊重她,这样顾客才会靠近你。渐渐地,小店的生意也比以前好多了。

有人说我越来越年轻了,是呀,当顾客高高兴兴地走出小店时,我一天的心情都是喜悦的,这就是成就感,这样的感觉怎么不让人年轻呢!

即便是这样,我还是觉得自己差得很多很多,总是千方百计想提高自己的水平,那种求知的欲望非常的强烈,总希望有人能指点迷津。

痛心

我常常看到以前厂里的同事至今仍然无所事事,甚至整天沉迷于麻将桌上。

现在,我常常看到以前厂里的同事至今仍然无所事事,甚至整天沉迷于麻将桌上,我真的很痛心。曾经让她们到我店里来,免费教她们美发技术,但很多人总是以“年纪大了,不想学了”为借口,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了。唉,人为什么不自信一点呢?其实,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一切困难。我今年36岁了,却只想用26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我想实现四十而立的计划,有可能就办一所培训学校,来接纳更多的下岗兄弟姐妹,让“下岗”这个词不再出现,让更多的人更美、更靓、更青春。

编后语:思路决定出路

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里,谁也不会想到明天会变成什么样。

再就业,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知道再就业的无奈与艰辛。面对着社会上一批批的下岗职工,如何实现再就业,是下岗职工、政府和社会都在关注的焦点,程莉以自立自强和不懈创新的精神实现了自己的再就业。

因为思路不同,看问题的方法不同,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出路。程莉以她的小店证明了自己,已经完全走出了当初下岗时的阴霾天空。而与她同时下岗的同事,现在要么无所事事,要么沉醉于麻将桌上。

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实现思维方式和观念的转换,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我们希望程莉的再就业之路能为更多的下岗职工带来启示,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下岗职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获得成功,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篇5: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谁

岳飞(11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1][2]、抗金名将,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汉族。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人。

岳飞20岁投军抗金。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难道没有吗)的罪名将岳飞治罪,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狱卒拉肋(猛击胸肋)而死,还有一种说法为“赐毒酒”而死,正史中对岳飞之死没有详细记载。时年三十九岁。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抗金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留有《岳武穆集》。存词3首。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精忠报国

岳飞出生于北宋相州(今安阳)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

北宋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k募勇聚士,岳飞应募,但不久即因父亲岳和病故,回到家乡汤阴县。1126年冬,岳飞在相州城第三次投军,归刘浩军中。刘浩命岳飞招安吉倩,岳飞不负众望,招降吉倩及其部属三百八十人。岳飞因此补承信郎一职。靖康元年(1127年)12月,康王赵构接到宋钦宗的蜡书,在相州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淬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元帅府下编前、后、中、左、右五军,其中前军统制为刘浩。岳飞属刘浩前军。按蜡书的命令,康王元帅府的任务是火速赶往东京(今开封),解京师之围。岳飞奉命奉命带领三百铁骑,前往李固渡侦察,与金兵相遇发生战斗,大败金兵。跟随刘浩解了东京之围。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灭北宋,掳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及皇家宗室北归。五月,康王赵构(即宋高宗)于南京继位,史称南宋。初期,宋高宗主张收复失地,启用了大批主战将领,其中就有岳飞。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建炎元年,赵构即位,岳飞上书,大意为:“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宋高宗并未采纳岳飞的推荐,并以越职为由将岳飞罢官。之后岳飞北上,入河北招讨使张所军中,借补“正八品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张所很赏识岳飞,很快升岳飞为“从七品武经郎”、任统制。建炎元年(1127年)九月,张所命岳飞入王彦部,北上抗金。岳飞作战有勇有谋,数败金兵,声威大振。而王彦保守怯战,使得岳飞只能孤军奋战,岳飞缺军粮时又不肯相助。岳飞明白自我与王彦有隙,所以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宗泽死后,杜充代之,岳飞官复原职。三年,杜充将还建康,岳飞进言:“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杜充不听,岳飞也只能随军而归。

杜充守建康,金军与叛贼李成在乌江会合,杜充闭门不出。岳飞泣谏请视师,杜充不出。金军遂由马家渡渡江,杜充遣岳飞等迎战,诸将皆溃,独飞力战。后杜充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岳家军秋毫无所犯。兀术趋杭州,岳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敌将王权,俘叛军首领四十余。岳飞劝服王权,是指为己所用。岳家军驻扎在钟村,军中缺粮,将士们宁愿挨饿,也绝不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下令大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但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后高宗对他好言相劝,岳飞方受。此后岳飞上表,“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高宗没有采纳。岳飞庙前跪着秦桧等人

1140年(绍兴十年)五月,金国撕毁绍兴和议,兀术等分四道来攻。由于没有防备,宋军节节败退,城池相继失陷。随后高宗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出师迎击。很快,在东、西两线均取得对金大胜,失地相继收回。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当的反击,他一向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惜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千,误入小商河,被金兵射到几十处箭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就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么班师、要么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战斗,至此被迫中断。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金兀术又整军回到开封,不费吹灰之力,又占领了中原地区。

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1141年(绍兴十一年),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监察御史万候l(音末期屑)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难道没有吗)。”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高宗下令赐岳飞死于临安大理寺内,时年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明白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国游牧民族铁蹄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岳飞不愧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而杰出的民族英雄!

岳飞遇害后,临安义士隗顺,负尸越城,草草地埋葬于九曲丛祠旁。为了便于以后识别,隗顺将岳飞随身佩带的玉环系于遗体腰下,坟前种植了两棵桔子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因重修栖霞岭下岳飞庙墓,追寻岳飞初葬地,最后在杭州市众安桥螺丝山下扁担弄内的红纸染坊旁,找到了最初的岳坟。1876年(光绪二年),在那里修建“忠显庙”,杭人俗呼为“老岳庙”。

篇6: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悬梁刺股: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也说的是只要下工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篇7:南柯一梦的主人公是谁?

南柯一梦的主人公是淳于棼

南柯一梦:形容一场大梦,比喻一场空欢喜。

篇8:妙笔生花的主人公是谁

一、命题, 走出“雾里看花”的误区

教材中的有些习作命题更多的是对单元主题的延伸, 离学生真实生活比较远, 学生只是“为作文而作文”, 并非“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所以, 我们要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进行变革。

请看以下两个命题:

案例1:生活中一定有带给你感动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你的爸爸、妈妈, 也可能是你的老师、同学, 甚至是你未曾谋面的电视、报纸上宣传的先进人物……他 (她) 带给你怎样的感动?他 (她) 有什么性格特点?请自拟题目, 写一篇习作。

案例2:转眼小学就毕业了, 在这漫长的学习生活中, 朝夕相处的老师或同学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 令我们深深铭记。请你写一封信, 寄给带给你快乐的老师或同学……

案例1是我们常见的命题方式, 这样的命题提供了选材范围、思路, 习作的具体要求。细细看来, 却不免令人感到居高临下, 习作成了派给学生的任务;案例2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 变换一种方式, 把表达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是通过“给某某的一封信”表达对老师或同学真挚的感情。习作前, 我就告诉学生, 这次写信要动真格了, 习作后必须将信寄给老师或同学。意义明确后, 学生们个个精神振奋。为了写好这封信, 同学们纷纷走进了美好的回忆, 有的和同学们热烈讨论六年来的难忘时光, 有的打开了班级网站和家中的相册, 在那一张张活动照片中寻找过去的点点滴滴, 还有的翻开自己的《素质报告书》, 互相传阅, 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历程中追忆师生情谊……有了大量的材料积淀, 学生在习作指导课上变得活跃了, 话多了, 笔头也快了, 书信正文只用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习作评讲课上, 学生在完善书信格式的基础上加上开头和结尾, 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书信大功告成。为了让一封封书信变成传情的鸿雁, 我又布置学生弄清楚收信人的地址、邮政编码, 并对信封的填写格式做了指导, 学生们听得认真, 记得详细。我要求所有学生亲自到邮局寄信, 体验寄信的快乐。果不其然, 在周记上学生表达了自己寄信的感受与收获, 具体真实;有表达心情紧张的, 有表达成功的喜悦的, 有表达期盼回信的, 还有表达想再写书信的。一次习作带出一组习作。可谓一举多得。

二、选材, 摒弃“矫揉造作”的套路

习作应该是开放的, 应该是富有灵性和个性的表达。教师关注学生的奇闻轶事, 让他们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 并自主命题。如前段时间很多六年级学生都非常喜欢看电视连续剧《甄嬛传》, 每到课间教室里热议声一片。于是, 我布置学生就《甄嬛传》中的人物写一篇人物评议, 就这样, 一篇写人的练笔习作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应运而生, 以下是学生所写的精彩片断:

生:我最喜欢剧中有着绝世容貌与过人才情的甄嬛了, 她可是“女中诸葛”, 每次遇到危险, 她都能用她的智慧化险为夷, 即使是面对心狠手辣的华妃和皇后的故意刁难, 她也能轻松应对。最终她在历经苦难、九死一生后在残酷的后宫斗争中执掌六宫, 成就传奇, 她就像梅花一样“香自苦寒来”。

生:沈眉庄, 人如其名, 眉清目秀, 端庄得体, 如《红楼梦》里的薛宝钗, 为人沉稳。“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里”, 她爱菊, 独独欣赏菊花的气节与品性, 恰如她的人生。

这样的习作学生不仅感到好写, 而且感到好玩儿。习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学生一旦处于主动状态, 必然会爆发出创造性地火花。因此, 我们能够真正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 学生习作还会出现空话、假话、套话吗?

三、想象, 扫除“山重水复”的障碍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配有直观精美的插图, 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极好源头。因此, 语文教师要借助教材,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既不断掌握阅读的方法, 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中有一幅插图, 画的是司马迁在灯下发愤写史记, 老师可以让学生凭借插图, 展开合理的想象。

生:司马迁像一尊雕塑, 端坐在案前。由于成年累月、争分夺秒地伏案写作, 几乎很少见到阳光, 也很少舍得花时间锻炼筋骨, 他面色煞白, 身体虚弱, 但仍然笔耕不辍。

生:夜深人静, 窗外寒风呼啸, 不时有冷气向他袭来, 他不由自主地颤抖了几下, 但他没有停下来, 而是揉了揉快要睁不开的眼睛, 支撑着麻木酸痛的腰背, 继续写下去。

……

教材中的空白魅力是含蓄、深刻、广阔而多样的。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 用心阅读, 巧妙利用这些课文中的留白, 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 闪现出智慧的火光。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中, 有这样一句话:“老天鹅用自己扑打在冰面上, 接着第二次, 第三次……”, 而此时老天鹅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教学中, 利用此处留白, 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让同学们当一回老天鹅, 写出心里话。

生:虽然用身体去扑打石头似的冰面, 身体有钻心的疼痛, 但是我一个人的痛却能挽救我的伙伴, 我心甘情愿。

生:坚持就是胜利, 我相信尽管冰面上有我斑斑的血迹, 但我一定会坚持到底。

……

“情动而辞发”, 这样的设计使老天鹅的顽强拼搏的精神震撼着学生, 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让他们有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这些丰富多彩的随文练习, 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与思维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篇9:你的主人是谁等

麻雀叽叽喳喳欢快的叫声,吵醒了铁笼里的孔雀。

“你这个没教养的东西,你的主人是谁?”孔雀生气道。

“我的主人?我就是自己的主人呀。我想唱就唱,想飞就飞。”说完,麻雀拍拍翅膀,飞向蓝天。

铁笼里的孔雀,展开华丽的尾羽,不屑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我是主人眼里骄傲的公主!”

“你活得再高贵,也是为别人活;而我,却是为自己活。”麻雀从空中扔下一句话,飞得更远了。

多嘴的青蛙

一只青蛙想去远方,于是它咬着根木棍,让两只大雁叼着木棍的两头,把它带上了天空,向远方飞去。

飞越一座村庄时,人们说,多聪明的大雁啊,把青蛙带到了远方。青蛙忍不住说,“这是我的主意”。结果刚张开嘴,就掉到地上摔死了。

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将高度加高到30米。

隔天,袋鼠居然又出来了。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繼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关门和加高笼子谁更重要?

猴画狐狸

猴子发现狐狸在鸡窝前鬼鬼祟祟,立刻提笔画了一幅速写,贴在鸡窝前的大树上。

貉、狼和老虎看了,不约而同地把猴子围了起来。

“你这是别有用心!”貉怒视着猴子说,“看你给狐狸画的那嘴,简直与我的嘴一模一样!”

“你这是指桑骂槐!”狼逼视着猴说,“为什么偏偏画我老朋友的速写?”

老虎怒气最大,它一边将速写扯碎,一边对猴子吼道:“你这是影射!狐和虎读音相近。你的矛头是对着我的!”

猴无法申辩,它糊涂了:我明明画的是狐狸,可貉、狼和虎为何要发火呢?

篇10: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相关阅读】

完璧归赵故事的主角是:蔺相如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赵惠文王得到了世间罕见的美玉——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想把美玉占为己有,便派人送信给赵王,骗他说秦国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赵王想将宝玉送给秦国,却担心秦国不履行诺言;想不给,又怕得罪秦国。同大臣们也商量不出一个结果来,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出使秦国,一时又找不到。这时,一个叫缪贤的大臣推荐自我的门客,说他能够担当出使秦国的任务。这个门客就是蔺相如。他见到赵王后,主动提出拿着宝玉出使秦国,并表示:秦国把城池割让给赵国,我就把玉留在秦国;秦若不给城,我必须把宝玉完整无缺地带回赵国。“臣请完璧归赵。”赵王点头同意了。

蔺相如来到秦国谒见了秦王,并献上和氏璧。秦王手捧美玉,满心欢喜,爱不释手,传给大臣和妃嫔们观看,压根儿不提划给赵国十五座城池的事。

蔺相如等了很久,看出秦王并无诚意,便心生一计,上前说道:“这块美玉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信以为真,便命侍臣将璧传给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退几步,背靠柱子,愤怒使得他的头发竖起将帽子顶起。他说:“大王只顾观赏宝玉,根本不提交城之事,可见您并无诚意,所以我将璧收回。大王要是逼迫我,我就撞死在这根柱子上,这块宝玉也一块儿撞碎。”秦王怕宝玉真的撞碎,赶紧道歉,并派人将地图拿来,装模作样地将准备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池的位置指给蔺相如看,还答应过几日举行盛典,正式迎接蔺相如。

蔺相如明白,秦王又在设骗局了。当天夜里,便叫手下人穿着破衣服,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在正殿里隆重地接待了蔺相如。蔺相如对秦王说:“我看大王并无诚意,因此早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了。我并不是想违约,秦国比赵国强大,如果大王您做出高姿态,先交出十五座城池,赵国必须不敢不将宝玉拱手相送。我明白这样做是欺骗了您,请您把我煮死吧!但是,也请您先好好思考一下该怎样做。”

秦王恼怒万分,但又无可奈何,心想,杀了他不但得不到宝玉,还把秦、赵的关系弄僵了。只得放他回去了。

篇11: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谁

程是指宋代理学家程颐。立雪是指学徒站在雪中虔诚求道。“程门立雪”的原意是说: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站着。用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

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

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他与兄长程颢都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被世人称为二程。他们出身于官宦世家。兄长程颢字伯淳,长期居住洛阳聚徒讲学;程颐前后从事讲学和著书达30余年。二程思想各有侧重,程颢著有《定性书》、《识仁篇》等,程颐则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传世。因二人在重大问题上意见一致,后人对他们的思想言论不加细分,便将两人的语录和著作合编成《二程全书》。

此刻,河南嵩县的程村,就是二程故里。村东还遗存有石碑一座,上书“圣旨”,下书“两程故里”。村中遗存有二程祠一座,祠中有道学堂大殿和两座讲堂,“程门立雪”的典故就发生在那里。

程颢、程颐在前人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哲学思想。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君王要治理好国家,务必“行以顺道”,以德为主,与法制兼顾。这些思想自成一家,独成体系。因二程一生主要活动在洛阳,所以,后人就把他们创立的这套思想体系称为伊洛学派。之后,经过朱熹的提倡、研究和深化,最终使二程的理学思想发展为“程朱理学”。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杨时(1044—1130),字中立,南剑市将乐县(属今福建将乐)人。生于宋仁宗庆历四年,卒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年八十七岁。【疑年录作生于皇v四年,卒于绍兴五年,年八十三岁;宋史本传不著卒于何年,亦作八十三年。此从直齐书录解题】幼颖悟异常,能属文。稍长,心经史。熙宁九年,(公元一七六年)中进士第,调官不赴。学于程颢,颢死,又学于程颐。杜门不仕将十年。历任州一级的司法、防御推官、教授、通判等职,历知刘阳、余杭、萧山三县,多有惠政。高宗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优游林泉,以读书讲学为事。东南学者,推为“程学正宗。”朱熹、张虻难Р浚皆出于时。学者称为龟山先生。卒谥文靖。时著有《龟山集》二十八卷,《文献通考》及二程粹言《四库总目》等,并行于世。

杨时(1053-1135年),宋代将乐县人,我国著名的理学家,还是一个很有影响的政治家。原字行可,后因犯友人父讳,改为中立,学号龟山先生。杨时少年时,聪颖好学,善诗文,人称“神童”。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杨时中徐铎榜进士,次年被授予汀州司户参军。他以病为由没有赴任,专心研究理学,著《列子解》。元丰四年(1081年),杨时被授予徐州司法。29岁那年他前往河南颍昌,专门投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研习理学,勤奋好问,学习成绩优异,与游酢、伊熔、谢良佐并称“程门高弟”(程门四大弟子)。杨时学成回归时,程颐目送他远去,曾感慨地说:“吾道南矣!”。元丰六年,杨时赴徐州上任;同年八月,他完成《庄子解》的著述。他在担任地方官吏时,所到之处“皆有惠政、民思不忘”。元v三年(1088年),杨时被授予虔州司法。杨时执法公平严明,秉公办案,刚正不阿,“公烛理精深,晓习律令,有疑狱众所不决者,皆立断。与郡将议事,守正不倾。”(胡安国《龟山先生墓志铭》)元v五年,杨时又因父亲杨殖去世,回乡守制。

程颢去世后,杨时又一次北上求学,元v八年五月,杨时投于程颢的弟弟程颐门下,到洛阳伊川书院学习。那时,杨时已40多岁,而且他对理学已有相当造诣;但是,他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勤奋好学。他不仅仅学习勤勉,而且十分尊敬老师。有一次与游酢去拜见程颐,见老师正在厅堂上打瞌睡,不忍惊动,便静静地站在门廊下等候。这时,天空正纷纷扬扬下着大雪,待程颐醒来,门外的积雪已经下得很厚很厚了,成语“程门立雪”讲的就是杨时这种好学精神和尊师重道的故事,成为今古佳话。程颐很为他们诚心求学的精神所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授。杨时不负重望,最后学得程门理学的真谛。杨时学成后回到南方继续潜心研究和传播程氏理学。他为了弄清楚张载《西铭》之理,专门写信向程颐请教。他在二程理学和朱熹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杨时一生精研理学,个性是他“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建有筚路蓝缕之功,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他的著述颇多,主要的都收集在《杨龟山先生文集》中,他的哲学思想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体系,被后人称之为“程氏正宗”。杨时还用《华严宗》、《易经》的资料来阐述他的哲学思想,并用孔孟的《大学》、《中庸》、《孟子》中“格物致知”、“诚”、“形色”、“天性”等概念来丰富、扩充自我的思想。对“理一分殊”、“明镜”等学说有新的创见,还在自然观上,吸收了张载“气”的唯物主义学说。他的哲学思想对之后的罗从彦、李侗、朱熹等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我国的古代哲学,个性是思辨哲学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的哲学思想流传到国外,在南朝鲜、日本的影响很大。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宋使压到高丽(今朝鲜),国王急切地问道:“龟山先生安在?”

绍圣元年(1094年),杨时赴浏阳上任。翌年夏末初秋,浏阳县出现严重旱灾,许多农民颗粒无收,纷纷外出逃荒。杨时立即赶写《上程漕书》、《上提举议差役顾钱书》,向上反映灾情,使朝廷及时拨给赈灾粮款,将官仓三千石稻谷迅速赈济灾民,缓解了灾民的苦难。绍圣四年浏阳连降暴雨,浏阳成了“水泽之国”,大片农田被淹。杨时《上州牧书》禀报浏阳爱灾状况,请求拨粮钱赈灾和减免灾民赋庸调。

崇宁五年(11),杨时奉敕差充对读官,转授浙江余杭县知县。奸相蔡京借口“便民”,实际上是为其母筑坟圈地。杨时不畏权贵,坚决抵制其害民之举;并且揭露和批评蔡京专权、暴政虐民的罪行。

奸臣蔡京、童贯、朱勐、王鞴等为了迎合宋徽宗的奢侈荒淫,大肆搜刮民间奇珍异宝,建龙德宫。仅朱勐主持的苏杭应奉局,用来运送奇花异石的船只就多达2400多艘。朱勐之流还乘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百姓怨声载道。杨时对他们的行径深恶痛绝。他在《余杭见闻》中,愤然写道:“这天下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州县官吏,莫不以欺诞为能事,而未有以救之!”“这天下非徒不从上令,而有司亦不自守成法。……其如法何?”他批评朝廷:“免夫之役,毒被海内,西城聚敛,东南花石,其害尤甚。前此盖尝罢之,诏墨未干,而花石供奉之舟已衔尾矣。今虽复早前令,而祸根不除,人谁信之?”他主张“为政以德”,“爱人节用”,“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他还一再上疏恳请朝廷减轻农民赋税。

政和二年(11)四月,杨时赴萧山任县令。萧山县城周围农田易旱易涝,连年受灾。乡民曾多次要求将低田蓄水为湖,以灌农田,但都未实现。杨时到任后,认真听取乡民的意见,率百姓修筑“湘湖”,成湖3万7千多亩,周围80余里,能够灌溉农田14万6千8百余亩;即使大旱之年仍然有过半农田能够得到灌溉;而且“湖中多产鱼鲜,又有莼菜,可炊以疗饥”。后人建祠堂、描画像祭祀他。据《萧山县志》载:“政和二年,(杨时)为邑令,经理庶务,裁决如流。以民岁苦旱,开筑湘湖,以灌九乡,至今民赖其利。祀宦祠。”

杨时在朝廷任职时,不畏权势,据理直言,所言多卓有见识,所行不乏爱国之举。他以“弃军而归”、“帅臣失败”为由,对贪生怕死的童贯“明正典刑”,他还上疏斥责奸相蔡京等人聚敛“花石纲”,以为此举有“误国之罪”,“其害尤甚”,要求朝廷废除之,并坚决反对割地求和的投降卖国政策,力主抗金,挽留抗金名将李纲,但杨时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愿明诏有司,条具祖宗之法,著为纲目……”甚至认为奸相蔡京所作所为是“继神宗为名,实扶王安石以图身利”,“今日之祸,安石启之”,要求“追夺(安石)王爵,毁去配享之像”,这表现了杨时复古、保守的一面。

宣和六年(1124年)经张舜民推举,宋徽宗召杨时为秘书郎。翌年三月,杨时上书《与执政论时事札子》,建言10件大事。他写道:“如今士大夫不敢对天下大事畅所欲言,但是是为了明哲保身而已。但他们不曾想过,天下动荡不安,岂能保全自身?”他从“慎令、茶法、盐法、转般、籴买、坑冶、边事、盗贼、择将、军制”十个方面分析朝廷一些政策的弊端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且提出许多趋利避害的推荐和措施。杨时提出不能只给流亡他乡之人免除赋税,还应对辛勤劳作的农民一视同仁,使他们也能得到实惠,从而信任朝廷,而不至于跟着抛弃土地,背井离乡,沦为盗贼,引起社会动荡。他主张放宽或废弃茶盐二法,以保证贸易自由,减轻百姓负担。他认为爱民就要民有常产,方可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杨时推荐朝廷恢复以前做法,拨出一笔经费作为籴本,即定购粮储备金,年初预支给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和维持平时生计,秋收后农民按额交粮,结算时从中扣除原发的预订金。这样,国家既能按时收粮入库,农民也从中得到便利,乐于耕种土地,不至于逃亡。但因当时奸臣当道,杨时的推荐未被采纳。

杨时

同年七月,杨时被任命为迩英殿说书;八月授国子监祭酒,赐祭器、谱牒、金盆花。十二月,杨时闻金军南侵,连上两疏,提出“严为守备”、“收人心为先”等建言。杨时不惧强权,公然斥责童贯:“为三路大帅,敌人侵疆,弃军以而归戮之有余罪,朝廷置之不问。故梁方平、何灌皆相继弃而遁。当正典刑以为臣子不忠之戒。”他斥责蔡京“用事二十余年蠹国害民,几危宗社,人所切齿。”推荐罢黜投降派张邦昌,诛杀童贯,表现出非凡的见识和勇气。

靖康元年(1126年)杨时先后任著作郎兼侍经筵、左谏议大夫兼侍讲、国子监祭酒等职。时值金兵包围汴京,朝廷对战与和争论不休。杨时抗金态度是坚决的。他提出立统帅、示纪律、一号令、攘夷狄、排和议等7项主张。他坚决反对割地求和的投降卖国政策,力主抗金,期望朝廷重用李纲等抗金重臣。但是,负责京都防务的主战派人物李纲却被罢官,激起开封军民的愤慨。陈东等太学生到宣德门前上书请愿。朝廷准备镇压民众。杨时挺身而出,为陈东等辩护说:“士民伏阙,诟骂大臣,发其隐慝,无所不至,出于一时忠愤,非有作乱之心,无足深罪。李邦彦首画遁逃之策,捐金割地,质亲王以主和议,罢李纲而纳誓书;李邺奉使失辞,惟虏言是听;此二人者,国人之所同弃也。”宋钦宗一意求和,依金人条件,割让太原、中山、河间3镇。杨时上书,认为“朝廷割三镇三十州之地与之是欲助寇,而自攻也。”“河朔为朝廷重地,而三镇又河朔之要藩也,自周世宗迄太祖太宗百战要而后得之,一旦弃之,北庭使敌骑疾驱。”之后,他又上疏乞诛拥重兵坐视太原危急而不救的姚古,均未被采纳。李纲有诗赞杨时道:“儒林仪表,国家栋梁,风云翰墨,锦绣文章”。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杨时又上疏请除茶、盐二法,并且力陈对金国割地求和不可为。建炎二年,朝廷任命杨时为工部侍郎。杨时力辞不受,后改为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宵宫,赐对衣金带、紫金鱼袋。同年十一月,杨时回到镛州。建炎四年(1130年),杨时以年事已高为由请求告老。高宗封他为朝请大夫、仍龙图阁直学士,并赐他官绢200疋、白银300两,以养天年。杨时推辞说:“乞恩惠于八闽,山无米,地无租”。高宗准奏,“永为优免”。主要人物杨时杨时回到家乡后,生活十分俭朴。吕聪在《问书册》说:“(杨时)自京城辞官还乡后,视公(杨时)一饭,虽蔬食脆甘皆可于口,未尝有所择也;平生居处,虽敝庐优屋皆能够托宿,未尝有所羡而求安也。”杨时为了教育儿孙“俭以养德”,特立下这样的家规:“三餐饭蔬,不论脆甘酸苦,只要是能够吃的,就不可有所嗜好;衣服鞋帽,不论布料精细,只要合身,就不许挑挑拣拣;所处房屋,尽管简陋,只要还能居住,就应安居乐业,不要羡慕别人雕梁画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就应守其世业,不可增营地产,侵犯他人利益。”他还赋诗勉励儿孙:“敝裘千里北风寒,还忆箪瓢陋巷安;位重金多非所慕,直缘三釜慰亲欢。”他还谆谆告诫后学者:“富贵如浮云,苟得非所臧。贫

上一篇:易读错的双音节词训练下一篇:黄岛海边游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