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技巧巧用诗词笔下生花

2024-05-05

高考写作技巧巧用诗词笔下生花(精选5篇)

篇1:高考写作技巧巧用诗词笔下生花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巧用修辞

修辞的作用就是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修辞会使你的语言文采斐然。

1、巧用排比

排比就是用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用以增强语势,抒发感情,给人以整饬美。如:

(1)“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孝心无价》)

(2)思想是人生的一种的境界。浮躁的生命容不下浩瀚的思想,浅薄的生命装不下广博的思想,低俗的生命不理解崇高的思想,渺小的生命仰望于伟大的思想。思想形成在博览群书后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产生于历尽艰辛后的总结经验,独辟蹊径。(《思想是智慧的路标》)

这两段文字运用了排比修辞,(1)段从不同角度阐述什么是“孝”,告诉读者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因为“孝”是无法弥补的。(2)段运用排比修辞,使整段文字朗朗上口而又富含哲理。

2、巧用比喻

比喻是用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或理。比喻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比喻会使你的语言文采斐然。如:

(3)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挫折中的一阵清风,当你惊慌失措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凌乱的思绪;母亲是荒寂时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生辉,闻一下沁人心脾;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辨不清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母亲》)

(4)我的生命是一条船,母亲是长天,父亲是大海,老师是风帆,朋友是港湾。于是我有了无限的感动和无穷的幸福。岁月如歌,余音绕梁;好友如诗,句句悠扬。(《感谢生命》)

两段文字把比喻、排比相结合,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刻化,让读者明了于心又回味无穷。

3、巧用拟人

拟人可以使枯燥的事物变得生动有趣,因而能增加语言的审美效果。如:

(5)旷野上,树林忙着做插画,野花赶着绣彩图,春草蔓延漫生,更行更远,没有谁能阻碍住她行路的脚丫,而鸟在空中配着它的画外音,解说给匆忙行走的云听。(《春草散章》)

(6)春天必然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春之怀古》)

上面两段文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春天的到来写得有形有声有色,在作者笔下春天会笑会唱会行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之图。

4、巧用对偶(对仗)

中学生写文章,当然要以散句为主,但是全用散句就难免单调、散漫,显不出文采。“物相杂故曰文”(《易经系辞》),因而散句中要杂以对偶句、对仗句等。这些整句庄重有力,匀称谐调,能增加文采。如:

(7)历史是一段长长的有始无终的距离,它贯穿着人类的血脉,沉淀着先人用生命写给后人的启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亭上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历史的书页中,化做了民族的魂,随着日月的更替,让人们深味着其中的永恒。(《距离产生美》)

上面这段文字使用对偶句,整段文字整散结合,参差错落,既有流畅的旋律,又有铿锵的节奏。

(8)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无悔的付出》)

这段文字精练生动,寥寥数语把左思的勤奋表达得淋漓尽致,其功劳在于作者巧用了对偶这一修辞手法。

5、巧用通感(移用)

通感就是一种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使各种感官彼此沟通的一种修辞格。在日常生活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9)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为了忘却的记念》)

(10)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长江三峡》)

这两段话使用了“通感”的方法。“浓黑”是视觉形象,而“悲凉”是感觉。作者把感觉转化成视觉形象,让读者看到作者的悲凉是又浓又黑的,使悲凉有了形象感。“草坂”是视觉形象,而“乐曲”是听觉形象,作者把视觉转化成听觉形象,突出了“绿茸茸的草坂”的美。

(11)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药》)

(12)母校啊,给了我太多的往事,无法风干的情感,落满潮湿的心头,而笨拙的笔,却写不尽回首的滋味。岁月像淤积的河道,沉下的泥沙垫高了百年的河床。一个世纪的薪火相传,春夏秋冬轮回不息,您已经为自己写下了回肠荡气的史诗。(《回首的滋味》)

(11)句中,“移植”意思是把播种在苗床或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连土掘起种在田地里;将机体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补在同一机体或另一机体的缺陷部分上,使它逐渐长好。由此看来,移植的对象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的东西。鲁迅先生借此来“移植”生命,生动形象。表现出老栓的愚昧、虔诚和心情的急切。与“移植”相对,后文用了“收获”,“收获”意思是取得成熟的农作物。“收获”作动词,其宾语是“幸福”,而“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是可感而不可视、不可触摸的。作者借用“收获”这个词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人想象到收获的幸福就像田野里的庄稼一样。(12)句中,“风干”情感,“情感”落在心头,同样也是移用的手法。

很多时候修辞手法不是单一使用的,而是综合运用多种修辞于一段话中,如:

(13)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用灰色调,造出昏黄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台上留下了脚印。

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三种修辞,使文字灵动,摇曳多姿。

篇2:高考写作技巧巧用诗词笔下生花

巧妙地引用名言警句,不仅可以使行文流畅,增强节奏感,还可以丰富语言的内涵。如:

(1)那夜,华子失眠了,他又一次把教师这两个字放在心的天平上,苦苦衡量。李国强的话又响在他的耳边,“像您一样”,他的脸不由地发起烧来。华子翻身下炕,打开灯,在日记本上郑重写道:青春是追逐太阳的壮丽,绝不是守侯月亮的无聊,我永远是大山的儿子。(《无声的诺言》)

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句式长短结合,徐疾交替,在最关键的地方引用了一个警句:青春是追逐太阳的壮丽,绝不是守候月亮的无聊。既含蓄又深刻地表达了华子的心声,凝练,厚重。又如:

(2)认识自己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否则我们就会像乌云下生长的花儿,失去了充满阳光的世界。请牢记:是鱼儿,就不要向往天空,是鸟儿,就不要留恋海洋。(《认识自己》)

其中的“是鱼儿,就不要向往天空,是鸟儿,就不要留恋海洋”引自汪国真的一首诗,放在这里警策、含蓄,又有力量,增强了语言的文采。

联想和想象是写作的最基本能力,也是高考作文要考查的最重要的方面。运用联想和想象可以开拓思路,增加文采。如:

(1)雪夜,该有多少点燃的蜡烛,在倾听着天空飘洒的言语;该有多少诗人升腾着灵感的火焰,澎湃着艺术的激情,吟唱着“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该有多少涌动的.琴声用音符描绘着春的到来,再巧的手指怎能弹出落雪美妙的音韵。该有多少美妙的迎春花藤伸出梦境之外,每一处结开的苞蕾都酝酿着春的经历;该有多少爱雪的人想象落雪的情景,喜悦如雨,潮湿的心灵长出新绿的叶片;该有多少情人,借每一片雪花,飘飞着对爱情和人生的祝福。(《落雪》)

这段文字作者用想象写成,写出了雪夜的灵动,写出了雪夜的美。没有想象,不管用细描还是白描,都不会有如此美丽的雪夜展示在读者面前。

(2)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孝心无价》)

(3)面对有缺憾的事物,我们必须学会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你若欣赏塞北的美丽雪景,就必须包容它难耐的严寒;你若品尝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就必须包容它那潮湿多雨的天气;为了感受月圆的动人,就必须包容残月,包容乌云;为了领略昙花的绚美,你必须包容等待,包容时间。(《勿要求全责备》)

篇3:高考英语写作技巧

写顺全文。首先, 要避免使用汉语式英语, 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句型。其次, 多用简单句型, 记事、写人一般都不需要复杂的句型。可适当多使用陈述句、一般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不用或少用非谓语或独立主格结构等较复杂的句型。第三, 注意语法句法的灵活运用。语态、时态要准确无误;主谓语要一致, 主语的人称和数要和谓语一致;注意冠词用法, 注意拼写。例如, fourteen、forty、ninth等不要写成forteen、fourty、nineth。注意标点符号和大小写。第四, 描写人物时, 要生动具体, 可以选择使用下列词汇。例如:外形:tall、short、fat、thin、strong、weak、pretty等;颜色:red、yellow、blue、white、green、brown、black等;心情:glad、happy、sad、excited、anxious、interested等;情感:love、like、hate、feel、laugh、cry、smile、shout等。第五, 上下文要连贯。同学们应把写好的句子, 根据故事情节、故事发生的先后次序 (时间或空间) , 使用一些表示并列、递进等过渡词进行加工整理, 使文章连贯、自然、流畅。同学们应注意下面过渡的用法——并列关系:and、as well as、or, 转折关系:but、yet、however, 时间关系:when、while、after、before、then、after that, 因果关系:so、therefore、as a result, 目的:in order to、in order that、so as to、so that, 列举:for example、such as, 总结性:in general、in all、ina word、generally speaking。

避免病句。高考作文时, 由于时间紧、内容多, 同学们出错在所难免。因此, 改错这一环节必不可少。高考作文评卷是根据要点、语言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来给分的, 根据错误多少来扣分。因此, 考试时花几分钟时间用来检查错误显得尤为重要。检查错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看字数是否达到要求, 看有无遗漏要点。 (2) 看文体格式是否正确规范。 (3) 看有无语法或用词上的错误。 (4) 看单词拼写、字母大小写是否有错, 标点符号是否有无遗漏或用错等等。 (5) 注意时态、语态、人称是否上下文一致。

篇4: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解答技巧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也是考生们最感困难的考点之一。如何才能迅速准确地解答这类题呢?考生只要具备一定的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掌握“读懂——审清——找,准——答全”的具体方法,解答还是不难的。

一,读懂

我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人类语言的结晶,它语言凝炼,意蕴深远。语言结构独特,考生阅读的难度大,如果连诗词的基本内容都不明白,要想解答鉴赏题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赏析先得读懂。

1读标题,明确诗歌的类型,确定赏析的方向。

诗歌的题材不同,其表现方法就不同,表现方法不同,赏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赏析前要先明确诗歌的类型,以确定赏析的方向。诗歌从题材的角度看,主要有写景、咏物、怀古三类,这三类诗词的表现特点各异:写景诗借景抒情,咏物诗托物言志,怀古诗借古讽今。诗词的标题往往就能显示出诗歌的题材类型。《秋夜》(2004年福建卷),《登金陵凤凰台》(2008年江苏卷),《冰芙蓉》《窗前木芙蓉》(2008年广东卷),《题李世南画扇》(2008年宁夏卷),这些题目显示的诗歌类型很清楚,它们分别是写景、怀古、咏物、题画(题画诗多为写景诗)诗。

2读作者,读诗人的经历、思想倾向及其诗歌风格,读诗作的时代背景。

“诗言志”,言诗人之“志”;“歌诗合为时而作”,作时代之“诗”。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兮”、“扈”、“汩”、“侘傺”等楚方言,他的每首诗几乎都是以楚声谱写出的“地方戏”;李白性格豪迈率真,感情奔放,思维活跃,他的诗歌显示出了豪放飘逸清新明朗的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杜甫一生布衣,又生活在唐由盛而衰的时代,开元盛世、玄宗征边、安史之乱等重要历史阶段和事件无不在他的诗歌中显现,透过他的诗可以探究到唐的兴衰史,其诗不愧为“诗史”;陆游一生积极投身于抗金复国的洪流之中,至老“尚思为国戍轮台”,临终还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爱国是陆游诗歌的主旋律。

诗的“志”、诗的“格”、诗的“言”,诗的“风”都不是一律的。诗意会因人、因时、因境而异。读诗就得要先读诗人,读诗时,读诗境。而后才能悟诗意。

3读诗句,把握基本内容,感悟思想情感,弄清主要写法。

读懂是鉴赏的前提,在前两“读”的基础上要逐句读诗词,整体理解其意。古诗词讲究格律,每一种体式一般都有句数、句式、字数、平仄、押韵、对仗以及用字用词等方面的限制,加之它语言凝练含蓄。读诗句特别要注意其几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词类活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形容词活用为了动词,“绿”性一变,静态的绿色转换成了在春风吹拂下。万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视觉形象,诗的感染力大增;语序颠倒,“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将词序调整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词意就贯通明白了;词语省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补上省略的应为“(漫天)黄沙(中)(我)(身经)百战(磨)穿(了)金(铠)甲,(如果)不破楼兰(我)终不还(乡)”,语句连贯完整后,诗意也好理解了。

掌握古诗词的这些表达规律,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则将诗词拟成散文,把握诗词的整体内容,就能吃透诗意,弄清主要写法。

二审清

高考诗歌鉴赏题命制的角度多:情节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词语练字;单角度鉴赏,多角度鉴赏;单项赏析,对比赏折;一项一问,多项多问。解答前应审清题意,理解命题意图,明确答题方向和条项。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鹧鸪天·送人》)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007年江苏高考卷)。

这个题目是就规定的两旬进行赏析。两个问题。前一个问思想感情,后一个问表现手法,“哪种”是要求考生回答出一种手法。题目考查的是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赏析。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吴西逸《[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2008年四川高考卷)。

这个题目是就诗歌具体内容的角度命制的,特别强调的“归隐”是解答的中心。题目考查的是情节内容的赏析。

鉴赏的类别要求不同,解答的角度和方法就不同,考生要把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看清楚。题目千差万异,要求各有侧重,审不清,解答就会出差错。

三找准

古诗词鉴赏的角度很多,要能准确完整地解答其题日,必须结合诗词的具体内容,找准鉴赏点和答题的对应点并以此作为解答的依据。有的题目说得很清楚是就某一个字、某一句话、某一联、某一片,还是整首诗词的哪个方面的赏析;有的却没有言明,要考生根据题干的提示到具体的诗词中去找出赏析点。

黄氏延绿轩商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瞄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一时放春人”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007年天津高考卷)

这两个题目要求赏析的点说得非常清楚,前一个是两个叠词,后一个是一个诗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在诗中直接找出赏析点,然后结合诗中的对应点以及全诗进行分析,这两个题目的解答要点就清楚了。[正官]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自如练,

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2008年辽宁高考卷)

这个题目是要求对“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结合的方面作分析,题干中并没有言明什么景(赏析点),要解答这个题目,先得找出曲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然后再理清顺序和分辨动景和静景进行赏析。曲中描写的景是“长江”、“淮山”、“江帆”、“山泉”、“晚云”、“夜露”、“新月”、“塞鸿”。分析可见“江山”是远景,“帆泉”是近景;“江山”是静态,“帆泉”是动态;前四句写白天,后四句写夜晚。这样找出赏析的对应点进行分析,一解答起来就清楚了。

四答全

诗歌鉴赏题解答要坚持用必要的术语、结合诗句分条具体作答的原则。答规范,答全面。

诗歌赏析题的命题角度不外乎情节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词语炼字等,每种题目的命题都有其规律,解答也有一定的规范。考生要把

握规律,按照规范逐点解答。

情节内容主要指意象、意境、情景、情境、事件、细节等具体内容,这类题目解答的要领:找出诗歌中具体的情节内容,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情感,分析其作用。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2004年江苏高考卷)

这两个题目都是就情节内容命制的,根据题目的指向,在诗中可以找出“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表示边塞地名的词;“三春白雪”是边塞的气候特点,“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描写的是征人们频繁被调动、时时忙练兵的艰苦的戍边生活,每个情节中都蕴含了“征人”之“怨”。通过分析可以这样答:

(1)诗中涉到的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地名都是边塞地名,诗中写的内容都是征人们的戍边生活。

(2)征人们怨年年岁岁的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的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景色单调,通篇都充满了“怨情”。

“诗言志”。“志”者思想感情也。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这类题目的解答要领:熟悉作者的生平境遇、思想倾向和诗作的背景,找出作者情感的具体载体(情节内容),分析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情感。

春日即事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昊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罢免。②张罗地,指门前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2008年全国高考卷二)

这个题目考查的是思想感情的分析。注解说得很清楚,作者是南宋的官吏,因主战,触怒秦桧等投降派被削职。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落职失势闲居在家时所写。题为“春日即事”,说明这是因春所见所闻有感而作的写景抒怀诗。前两句描写的是春残日暮的景象——天近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清冷凄苦的景色;后两旬描写的是冷寂的闲居生活——门可罗雀,归鸟声声,自己掩门——空寂落寞的处境。仔细探究这两幅哀景,可以体会到诗人要表达的是一种悲哀之情:前者表现作者政治上失意的空寂寂寞愁绪,后者表达的是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叹。通过这样逐步的分析,答案就不言自明了:这首诗通过对春残日暮的景象和冷寂闲居生活境遇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读懂——审清——找准——答全”是解答古诗词鉴赏题的好方法,考生不妨一试。

篇5:诗词写作技巧

分类:诗词知识

2010-11-12 09:04 阅读(660)评论(0)

诗词写作技巧【52】

各位网友!大家好!

我是华夏国学网的沈老师,网易博客的沈老师。近日接到很多很多的朋友来电要求讲写作技巧,今天就承诺的內容来谈谈学诗的一些常识(浅谈诗词格律的识别运用与记忆方法)。

依据王渔洋的《律诗定体》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建设了二十八种格律诗模型库。这同时还依据《佩文韵府》建设了诗韵库。

二十八种格律诗模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平仄表,它需要对各种拗体诗也能准确的描述,这样就要求借助计算机系统的模糊算法。实际格律诗体达数千种,模糊算法就是允许有与模型有一定量的差别,由此使《全宋诗》中的十六万首格律诗由计算机自动标识。

在韵的分析方面,由于《佩文韵府》所定义的汉字,有太多的多音字,且分属不同韵部,尤其是同时分布在平声字和仄声字中。而在建宋诗平仄库中,由于没有宋诗的字组库,那么计算机在识别判断平仄时便遇到了困难,如“相”字,在“相思”词中是平声,在“宰相”中则是仄声,如果有字组表(即通常说的词表),将“字组”的信息也附加上运算,会比较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虽然可以根据诗的格律来判定当平当仄,可是这格律又是在建库时就要确定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层次分析算法”,即第一步先将固定平仄的字标识出来,允许有一定量的误差,做第一层的格律诗数据库。然后在第二个层面上,使用另一音韵库二次判别诗的平(p)、仄(z),非格律诗的,保留了原来多音字的信息,而格律诗,则以比较准确的形式显示诗的格律。结果证明这一做法是比较成功的,以后对语料库做深加工时,仍有必要使用这种算法。(不懂平仄的高层次专家学者们一看即一目了然,非常明确。)一】诗词的运用与记忆方法

标准五律 例如唐朝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野径云俱黒,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錦官城。“

请读熟此诗,它的节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两个循环,即:“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关于诗词格律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注意粘对与正反叠声(音步、音节、停顿点)相呼应就行了。下面就介绍几个简单的识别与使用方法(p代表平、z代表仄):

一,基本叠声与组合方法

标准七绝 例诗: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音节、音步:zz pp zzp ppz pzz zpp pzp zpz

大家只要记住这几个基本叠声,在避免孤平的情况下,就可以随意组合(注:言等于字)。

如(五、七言(律)绝诗的结构四句(联)是:起、承、转、合):

pp.zz.zpp,平声韵平(起)zz.pp.zzp。承句(对)

zz.pp.pzz,转句(粘)

pp.zz.zpp。合句(对)

这就是一个基本律绝格式了,只要弄懂其间方法,就不需要用诗词工具来检查格律了。诗词贵在活学活用,现在我就说诗格,(古体四言因格律甚宽 “ppzz,zzpp”,在这里暂且不说。)就五言、六言、七言,平韵还有仄韵的,因为填词也有很多仄韵的词牌;譬如蝶恋花、玉楼春等等....也是依照仄韵诗格来的,所以我们不可忽视仄韵诗格,还有六言诗体。这些诗律句型不下数十种,如果记下来相信我们大家都很难背下来,只有找到其间的组合公式,就好记多了。

例如唐朝杜甫五律<<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野径云俱黒,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錦官城。“ 请读熟此诗,它的节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两个循环,即:“甲、乙、丙、丁”;“甲、乙、丙、丁”。(国人常以甲乙丙丁来代表律诗的四种句型)

关于诗词格律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注意粘对与正反叠声(音步、音节、停顿点)相呼应就行了。下面就介绍几个简单的识别与使用方法(p代表平、z代表仄): 二,相粘

就是基偶句相粘(这里是指第二句与第三句为例来说的),偶数句,也就是第二句如是:仄仄平平仄仄平那么下句就必须用仄仄平平平仄仄(即句末三个字必须来一个180度翻转)其间二四六字处要与上句声调相同,一三五不论。也就是仄对仄、平对平,此谓之粘。注第七字白脚处必须用仄声。(此为平韵脚格式用,仄韵脚格则相反)

三,对句与拗救

基数句如果是仄起,也就是zz(仄ze)开头,那么承句就必须用平(ping)起开头,也就是pp开头。

当然首字可平可仄,但必须要注重音阶互补,如果平起 ppzzzpp 第一字改仄声调的话,那么第三字换为平声可以缓冲音阶的跌宕,也就成了zppzzpp此为【当句救】。

当然也有不需要更换的如:pzppzzp 像此句第三字就不能用坳救了,如果要救,必须用第五字作辅助,也就成了pzzppzp。

如果第五字不作辅救,那么这句就成了孤平句:pz.zpzzp 说来,也有人认为此句不是孤平,那么我去掉前面的两个叠声作五言看也就成了zpzzp 五言孤平句。

隔句救

如前面的使用了拗句,在下一句用拗句补救。如:zppzzpp,pzzppzp 此为【隔句救】。

四,孤平

顾名思义:大凡介于两个相叠仄声调之间只有一个孤立平声调者谓之孤平。还有就是除却平韵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调者,谓孤平。此类只适用在五言句中作识别。

zpzzp,.zzpzz 皆为孤平,望大家今后多多注意。

二】浅谈诗词中应仄(z)可平(p)处的择声用法

众人都认为:大凡词句格都倚诗律句格为型,含,四、五、六、七言句格,如尊音程与声律过渡转换,一般首字与第三字处应仄可平、应平可仄,只要不伤句格与不滞于音阶流程,亦可为之。(第五字处适可而为)纵观前人之词,亦有此为者甚矣。荐大家为词莫太过限于词格,诗律亦可为,词律又何不可为呢?建议大家只需在韵步与音程上处理好就可以了。八字句有作豆领时必须首字用仄,其它诸如九字、十字、也有作豆领、二领七言六、三断句,四五断句等等依此类推。只要合乎句格与于音韵流畅亦可。

观前人之佳作,亦有用拗句者,相与更觉着音阶上处理的更妙,一般太过遵守定格者,于韵步音程上反显凝滞,如:ppzzzpp亦可为zppzzpp 如此于起句上用上声或者去声于声步上更显气势。此在句意转承时音阶过渡的特殊情况下使用效果更好。

一般来讲奇数处可以放宽平仄,七言一、三、五、(在不伤句型与避免孤平的情况下,可以为之)六言稍许与七言微异需观词谱来决定了,五言一、三字处等同七言句格的变化。

现浅谈诗词中应仄可平处的择声用法:

大凡诗词中四、五、六、七言句型都有应仄可平,应平可仄之处。一般首字处应平可仄的如:ppzzzpp 可转换为 zppzzpp 第五字处仄声不可换,应避免三平尾。其它的句型可依此类推。

现排七言句型演变如下:(p代表平、z代表仄)

仄起平收句型

zzppzzp pzppzzp zzpppzp pzzppzp

仄起仄收句型

zzpppzz pzpppzz pzzppzz zzzppzz

平起平收句型 ppzzzpp zppzzpp zpzzzpp=

平起仄收句型

ppzzppz zppzppz pppzppz=(也可为,但于音阶流程来讲第一字处换仄似乎可使起手高亢一点,标=的同理)

五言:

zzzpp pzzpp pppzz zppzz ppzzp pppzp zppzp zzppz pzppz pzzpz

六言:

zzppzz pzppzz

ppzzpp zppzpp pppzpp=

标=: 因仄声音阶掉单,于音阶声步失衡,除非特殊情况下少用

四言一般作为对句使用,就要按照词谱格式稍许变通。第一字可放宽 三字处酌情处理。1)用韵原则

① 以押平韵为原则。

② 七言绝句的第三句决不可用韵,2)允许借韵。“借韵”又称作“衬韵”,就是说,绝句(包括五绝)的第一句,可以不押本韵。3)学会选韵

險韻:在平水韻中,凡字数相对较少又没有阾韻的韻叫“险韻”。没有邻韻的意思是:此韻的韻母和其他韻母都不一样。如“五歌”韻,其音为“ge”;“十二侵”韻,其音为“qin”。这两个韻都谓之为险韻。

用韻:一般习惯,凡五绝、五律大多数首句不入韻,是以体现五言格律诗之风骨。七绝、七律大多数首句入韻以体现七言格律诗之流畅。对于词,则按词谱要求填写,不要随心所欲的选韻或避韻。作诗则要注意选韻: 一东之韵宽洪;二冬之韵稳重; 三江示爽朗;四支显缜密; 五微蕴藉;六鱼幽咽; 七虞细贴;

八齐整洁; 九佳舒展;十灰潇洒; 十一真严肃;十二文含蓄; 十三元清新;十四寒挺拔;

十五删隽妙。

一先雅秀;二萧飘逸; 三肴灵俏;四豪超脱; 五歌端庄;六麻豪放; 七阳宏亮;八庚清厉;

九青深远;十蒸清淡; 十一尤回旋;十二侵沉静; 十三覃(读作“潭”)萧瑟;十四盐谦恬;

十五咸通变。

4)关于怎样欣赏评价诗词作品

评价作品一定要持公正的态度,评价的标准有八条:①格律是否严谨;②行文是否流畅;③章法是否合理;④主题是否突出;⑤用词是否准确;⑥句子是否优美;⑦情景是否交融;⑧意境是否感人。

请欣赏毛泽东一九三六年二月七日写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辅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者自注:雪主旨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别的解释是錯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词的上阕写景,下阕论史,她的美学成就,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气磅磚,景象非凡,睥睨六合,纵横八荒,情与景、诗与论。高度融合,崇高现实主义与崇高浪漫主义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柳亚子评它为“千古绝唱”。这个评价是非常公允的。

诗词写作技巧【53】

各位博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沈老师,华厚国学网的沈老师!网易博客的沈老师!今天按计划研究两个问题:(一)何谓<<佩文韻府>>;(二)何谓<<四声递用法>>。

(一)佩文韻府 《佩文韵府》书名

类书,是清代官修大型词藻典故辞典之一,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之用和以便押韵对偶句之用的工具书。清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七十六人奉敕编撰。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开始编写,康熙五十年(1711年)成书。“佩文”是康熙的书斋名。其正集四百四十四卷,单字约一万个,引录诗文词藻典故约一百四十万条。

《佩文韵府》以元 阴时夫《韵府群玉》和明 凌稚隆《五车韵瑞》为基础,再汇抄类书中有关材料增补而成。本书按平水韵分平、上、去、入四声,每一声按韵目依次排列,每一字下注出反(声母)切(韻母)音和较早的字义,下收尾字与标目字相同的词。收词又分“韵藻”、“增”、“对语”、“摘句”四类,每类以构词字数排列。“韵藻”为阴氏、凌氏两书原有部分;“增”为阴氏、凌氏两收未见补之词;“对语”为二字、三字对(对仗、对偶)使词;“摘句”为以该字为尾的五、七言诗。同字数的词以经、史、子、集为序,兼顾时间。每词下引古书用例,少一二条,多者数十条,引文一般只注书名,引诗只标作者。每一韵部後有“韵藻补”一项,收不见于阴、凌两书之字。

《佩文韵府》所收之词,上自先秦典籍,下至明代文人著作,至今仍然是人们查阅古代词语、成语和典故出处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对于语言学习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因为它所引书证,卷帙过于浩繁,编制欠精,所据资料又多辗转抄袭,讹误不少。且引书不注篇名,使用不便。所收语词全按倒序排列,也不便查找。商务印书馆和上海古籍书店的影印本,书後附有四角号码索引和笔划索引,可供不熟悉古韵的人使用。

(二)[四声递用法]清 李重华於〖贞一斋诗说〗云:“律诗只论平仄,终其生不得入门。既讲律调,同一仄声,须细分上去入,应用上声者,不得误用去入,反之亦然,就平声中又须審量阴阳、清濁,仄声亦复如是。至於古体虽不限定平仄,然逐句中各有自然之音,成熟后自知”。聪明人看一遍即全知晓其意义了,不必详叙。

四声递用范例(选定经典名家名诗为例):

①七言绝句每句中四声递用的范例有: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上平平去入平,平平去入上平平;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入平平上平平去,入去平平上入平。

②五言律诗四声递用的范例有:

杜甫<<秦州雜诗>> 满目悲生事,因人做递游; 上入平平去,平平去上平; 迟迴渡隴怯,浩荡及关愁;平平去上入,上去入平平;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上去平平去,平平上上平; 西征望烽火,心折此淹留。平平去平上,平入上平平。

③七言律诗四声递用的范例有; 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 仙官欲住九龙潭,毛节朱幡倚石龛;平平入去上平平,平入平平上入平;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平入平平去上平,入平平上入平平;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怱成岚; 入去平平平去上,入平上去入平平;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曽衡岳送苏耽。去去平平平入入,上平平入去平平。

④五律单句尾(一、三、五句的第五字)四声递用范例有:

初唐杜审言<<和晋陵陸承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入上去平平,平平入去平;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平平入上去,平上去平平; 淑气催黄乌,晴光转绿蘋; 入去平平上,平平上入平;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入平平上去,平去入平平。

⑤七律单句尾(一、三、五句尾第七字四声递用)崔顥七律<<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俯成京,天外三峰削不成;平平去去上平平,平去平平入入平;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上去平平平入去,平平上上上平平;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平平入去平平上,入去平平去上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去去去平平去入,平平上去入平平。

请各位诗友以百鍊成鋼的精神,自行去练习,多读多练,温故知新,熟能生巧,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们读熟记牢,老师是无法言传其中的奥妙,讲得太繁反而复杂化,靠各位认真去领悟、体会其中的奥妙即可,不要看得太神奇啊!华夏诗人赞扬神舟飛天的诗篇:

这么多历史资料供给诗人写作,许许多多的诗篇像雪片飞来,请欣赏:

沈冀程●五律<<纪念中共八十华诞>> 春秋八十斓,历尽殊险艰。洗雪前朝耻,移平数座山。三讲三代表,一步一登攀。攺革科教显,“神舟”宇宙间。

陈国伦●<<水调歌头●“嫦娥一号”探月颂>> 慰解姮娥恨,爱命访蟾宫。殷勤动问人世,抒袖舞长空。

万载离愁孤怨,悔恋朱楼凤羽,惘眼对苍穹,何幸亲情念,为我送春风。

倡科学,建民主,崛寰中。和诣康泰弘宪,勋业更丰隆。

回首征途兀突,奋励瞻前坦荡,处处展旗红。情共炎黄结,人健宇魂雄。

黄蓓蓓●<<水龙吟●嫦娥一号奔月喜赋>> 惊天动地嘶嘶风,昂然一箭冲宵去、炎黄信使,神仙第府。濯足銀河,荡胸元气,纵橫穹宇。

问牵牛织女,别来无恙?邀同往,蟾官聚。

扣响天门桂阁,约姮娥,返人间否?明眸善睐,家山遥望,有航天路。万里神州,英姿勃发,国魂凝鉽。喜龙骧故土,万邦瞩目,莫徘徊此处。

林峰●<<西湖月●嫦娥一号升空>> 浩浩神京有象,巍巍銀阙示声。清霄澄澈玉绳橫,万里冰轮如鏡。翼搏风云激荡,足悬海岳崢嵘。身披五彩放歌行,来看广寒花影。

王玉明●<<清平乐●太空漫步>> 星光璀璨,回首家园看。瑰丽寰球围绕转,漫步长空浩瀚。凤凰浴火重生,复兴华夏文明。世界之林屹立,神州一片欢腾。

<<欢呼神州四号升空>>

高要市 肖仰梅

国运升平气势雄,神舟四号又升空。祝賀同仁身体健,精心策划竟争先。

周荪振●<<欢呼“神州”五号和总设计师周建平>>

家乡喜出博才周,设计飞船总策谋。留学非图更国籍,归来执着搏天游。一丝不苟勤严测,百策安全展壮猷。赢得宇员升太极,遨游霄汉震全球。

沈冀程●<<渔歌子●“神舟”五号颂>>四首

①举国欢腾添新喜,一声巨响神舟起。赞科研,功无比,探索太空创奇绩。②嫦娥奔月五千年,多少梦幻把魂牵。桂花酒,抒广袖,万户举杯庆新喜。③九重阊阖三才汇,万古灵霄舶飞。航天人,杨利伟,环绕地球定时归。④探索太空华夏客,伟愿能酬凭国力。齐鼓掌,凯歌起,全球华人庆新。

周克玉●<<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畅想曲>> 又庆神舟上太空,无边宇宙一望中。星河溅溅帆争渡,大地盈盈兵竞雄。屏立嫦娥清丽影,翘期相聚广寒宫。必将万象归同日,时见飞船织彩虹。

陆贞勤●<<庆神舟七号胜利归来>> 神舟七号耀苍穹,升降回环迭庆功。船绕太空沿轨道,人巡玉宇傲星丛。航天探秘酬宏愿,科学攻尖步顶峰。举国欢腾迎好梦,攀蟾折桂待英雄。

王伯雄●<<水调歌头●神七飞天颂>> 一箭送神七,万里乘长风。呼啸直上九霄,豪迈探苍穹。

日月齐迎来客,星宿同欢新友,天外喜相逢。四海歌潮涌,五洲赞英雄。

出艙室,眺天系,步太空。五星旗展,浩瀚宇宙一点红。

但看神州荣耀,更有人民骄傲,豪气贯霓虹。人类宇航史,华夏再添功。

晏为民●<<鷓鴣天●“神七”载人漫步太空>> 瞩目荧屏亿万家,欣看禹旬又浮槎。九天漫步扬红帜。四海欢歌接彩霞。园梦想,壮中华,国人豪迈异邦夸。新舟指日登明月,欲共嫦娥撷桂花。

邬树华●<<庆祝奔月工程伟大胜利>>七绝(五首)①、升空天马探嫦娥,剑指苍穹扫恶魔。园我千年奔月梦,世人欢笑写金科。②、会面谈心赤县来,人间天上久相猜。月宫宝藏如山积,原向神州点将台。③、路踏征程几万千,过关斩将任选颁。当前征月知多少,历尽千辛我独攀。④、打造嫦娥一品牌,匡时济世展英才。风云龙虎争相会,抖擞风流入九陔。⑤、奔月工程裁剪成,惊魂帝覇与时增。世界风云常幻构,维有中华大旗升。

黄永安●<<神舟探天>>十六字令(四首藏头)①神,一箭冲霄刺透云,航天手,舱外巧耕耘。②舟,自信飞航策划周。全开放,讯息遍环球。③探,敢拓真空问内涵。通天路,鋪砌可精尖。④天,神七高歌奏凯旋。空间站,快马再扬鞭。

梁靖●<<“神七”太空漫步>> 千年夙愿喜成功,“神七”遨游在太空。探索苍宆为玉兔,航天大国世人崇。

李栋恒●<<浣溪沙●航天员翟志刚太空行走>> 奔月灵丹梦寐求,飛天妙舞骑思悠。今朝终可九霄游。大圣跟头翻太慢,牛郎河汉渡无愁。牧星信歨足风流。

星汉●<<神舟七号问天归来喜赋>> 远征令下正金秋,奋起雄心探斗牛。神七健儿初漫步,大千华夏已昂头。长经碧玉落云静,轻舞红旗日月流。航路何时能及我,定将新作遍天讴。

郑伯农●<<水调歌头●望神舟七号>>(新声韻)才演群英会,有见太空行。神舟直上霄汉,款款舞苍穹。

上一篇:步步高电话说明书下一篇:高考志愿掉档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