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赏中国的诗歌诵读

2024-05-04

赞赏中国的诗歌诵读(共8篇)

篇1:赞赏中国的诗歌诵读

一夜北风冬雪降,千树万树梅绽放。

远山几处起红云,原野寒玉泛珠光。

一片落雪护城郭,几抹余霞绕村庄。

莫怨冬雪添寒冷,江南江北现春光。

轻舞雪花不扰梦,红梅白梅都开放。

群芳相约离仙境,月娥被贬入凡尘。

红妆争艳竞奢华,素女无缘空惆怅。

都说众生皆平等,奈何世事原无常。

北风过后雪愈寒,唯有梅花不畏寒。

瘦影清寒临风立,淡泊无争亦自然。

寒芳不为春来发,冷艳独自斗寒开。

待到春花烂漫时,我自悄然离尘埃。

精华敛就梅魂寒,冬雪欲埋自是难。

胭脂临雪尽开颜,余霞落尘著华彩。

瑞雪添得梅神韵,北风凛冽现精神。

物竟天华花竟艳,傲雪唯我独灿烂。

原野一株梅,自然无人栽。

年年送风雪,岁岁迎冬寒。

其花自灼灼,丹霞愈灿烂。

精华承天地,无须为谁开。

寒风卷白雪,冰河接云霄。

万物待春发,独我梅花傲。

众花争艳占尽春,梅花却是带雪开。

凛凛寒风吹不倒,区区落雪又何奈。

桃李如知定逊色,蜂蝶若晓必自爱。

岂因寒冷而失色,傲然雪中更灿烂。

千里冰封万里雪,草木无影花无踪。

借问春光何处觅,一枝梅花笑东风。

闲花过眼千千种,谁似梅花有精神。

雪虐风踏愈灿烂,花中气节最高坚。

萧萧寒风兼寒雪,一枝梅花独怒放。

不求此生得富贵,一片冰心话梅花。

篇2:赞赏中国的诗歌诵读

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人们往往一别数年便再难相见,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

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抒写离情之章远在《诗经》中就已出现,如“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赡望弗及,泣涕如雨”(《邶风•燕燕》),或“我送舅氏,悠悠我思”(《秦风•渭阳》)。伟大诗人屈原说过:“悲莫悲兮生别离。”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江淹也慨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苏东坡也曾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古代送别诗种类繁多,根据其内容及主题倾向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如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元好问的《别程女》、黄景仁的《别老母》等等,抒写的是亲人离别之情;而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吴伟业的《送友人出塞》等等则是对友情的咏唱。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如王昌龄,“天生贤才”终未被“君王”所用,虽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胸怀大志,仍想建功立业:“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 骎骎。”(《别刘谞 》)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如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梅尧臣的《东城送运判马察院》等,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为“胸臆语,兼有气骨”(殷 璠 《河岳英灵集》),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第四,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如谢眺的《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和内心的希冀巧妙地融为一体:“停骖

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力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这些诗从情感上看,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意极为凄悲,催下泪下;或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气贯长虹,如

“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陈子昂《送魏大从军》);或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绮丽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使人心旷神怡,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或慨叹尘世之喧嚣,追慕山林之空灵寂静,赞叹僧人之清静脱俗,富有禅意之情等等,不一而足。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如下几种:

第一,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长亭送别,从而使得长亭这一自然景观常常出现在与送别有关的作品中。劳劳亭,离建康古城大约十五里;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南浦,一是指专有的地名,一是指某一地区中位于这个地区南侧的水浦,再一个是指河流的分口处,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第二,杨柳。“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古人有折柳送 第三,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第四,酒。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第五,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

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

纵观古代的送别诗,赠别也罢,留别也好,俱是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是寓情于景、寓景于情,是真情的流露、心志的坦陈。

诗歌鉴赏十二讲: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们鉴赏时,必须掌握几把“钥匙”:

首先,要弄清史实。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下面这首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要鉴赏这首词,我们必须弄懂这几个问题:

一是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

只要熟悉当时的历史,我们就能明白,这里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

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二是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作者在这里是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三是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末三句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作者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演义》说,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真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叫绝!

其次,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如元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小令是“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全词开篇写景,中间抒情,寄寓着作者的伤心痛惜之情,兴废、盛衰之慨。末尾二句,以短小精悍的反对兼同对,极有力地高度概括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充分表现了作者爱民如子的崇高精神。作者进行在潼关路上,联想起关中灾民流离失所,饿莩遍地的凄惨景状,不由地吟出了这两句结论性的诗句。短短八字,概括出了历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规律,力敌千钧,内涵丰富,感情悲愤,全面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为了私利而坑苦百姓的罪恶,精譬警策,振聋发聩,闪耀着高度人民性的光彩。因此,这首小令名为“怀古”,实为“伤今”,表现了词人为百姓呐喊的勇敢精神,富有战斗性和现实性。

再者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篇3:诗歌的诵读与赏析

一.诵读诗歌的技巧

面对优秀的诗歌作品, 怎么读?这是学生最先需要获得的技能。诵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手段。通过诵读, 把无声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声音符号, 替作者传递心声, 也为自己与作者的心灵交流架起一座桥梁。在课时不多的情况下, 教师应首先着力于传授诵读技巧, 指导学生在有限的阅读训练中, 读出样子, 读出诗味, 为下面读懂诗意, 进而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启迪打下基础。

(一) 确定基调

基调是诗歌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感情或情绪, 或高亢, 或低沉, 或欣喜, 或悲伤。基调的确定, 主要以诗歌的主题以及思想内容为依据, 学生可从诗歌的背景介绍、自读提示或注释中获得。比如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提示中明确指出“……喷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再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歌背景分析中有这样一段话:此时的诗人因弃官为民穷困潦倒而由上层社会融入百姓之中, 他不仅有对苦难生活的切身体会, 更有对广大人民疾苦生活的理解和挂念。由此, 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沉郁结之情奠定了全诗沉郁悲愤的感情基调。

基调确定以后, 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用声音表现诗歌的基调, 如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以《再别康桥》为例, 其基调是深沉而略带忧伤的, 所以诵读时总体语速要慢, 声调不能太高, 语气总体较轻。读《沁园春·长沙》则应根据其高昂奋进的基调将声调提高, 多处需要重读, 又根据其深沉的感情, 采用缓慢的语速。当然, 有的诗歌基调会随着诗歌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诵读时又需灵活掌握。

(二) 注意停顿

掌握好停顿, 既可以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体现诗歌的音乐美 (这是诗味的重要方面) 。又可以给诵读者以思考回味的时间, 便于理解和接受。停顿分为语法停顿和心理停顿。语法停顿是根据诗句的标点符号来处理的, 一般顿号、逗号停顿较短, 分号较长, 句号、问号、感叹号停顿最长, 而冒号、省略号、破折号则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而定。较难掌握的是心理停顿, 心理停顿是根据诗句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或作者的思维线索来处理的, 所以不能一目了然。《再别康桥》中“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节与“但我不能放歌……”一节之间的停顿就要比通常节与节之间的停顿长一些。原因在于这里不仅有语法停顿, 更因作者从“彩虹似的梦”中清醒过来的寂寥以及从“星辉斑斓”的最高潮坠落到沉默的现实中的幽怨, 作者需要时间去接受事实, 适应情感的落差, 读者也应读出这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理停顿。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一个概念:诵读中的停顿绝不是思维的停顿和情绪的间断, 反而是上下诗文之间思想感情的酝酿或延续。因此语法停顿也好, 心理停顿也好, 都需建立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之上。另外古诗诵读的停顿还有特别之处, 如一般五言两顿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四言一顿 (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楚辞作品中“兮”字的停顿 (身既死兮‖神以灵, 于魂魄兮‖为鬼雄) 。停顿掌握好方能读出诗歌特有的味道, 也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诗歌的兴趣。

(三) 分辨重音

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读诗也要一波三折。根据诗的内容, 诵读时对诗句中的某些词语必须重读。先不谈轻重之分对表达诗歌感情的重要, 首先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还以“氓之蚩蚩”为例, 若读出“强—弱—弱—弱”的节拍来, 就会很动听, 这种重音的朗读规律是容易掌握的。还有一类词语的重读是由诗人情感的脉搏决定的, 比如陶渊明的“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为了表达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以及对涉足官场的悔恨, 必须重读“误落”与“三十”两个词。这种语义的重读需要一番训练, 尤其要求学生对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二.赏析诗歌的技巧

读诗是为了赏诗。很多教师生怕学生读不懂, 干脆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或收集来的赏析资料和盘托出。学生被动接受, 全无独立思考的时间。对诗歌的赏析是一种再创造, 如果教师讲得太透彻, 反而会占满学生思想的空间, 从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授之与渔”, 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 举一反三。所以教师不必把时间花在讲透诗歌上, 而应讲清赏析的要领, 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由于诗歌有着高度的概括性, 一首诗省略了的信息是大量的, 如果就诗的字面理解, 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甚至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只有准确地掌握诗歌的创作背景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作者独特的经历。以《死水》为例, 单看表面, 作者描写了一个臭水沟, 可为什么要写臭水沟呢?只有当学生了解了有关背景材料, 他们才可能明白这臭水沟象征着腐朽的执政府以及干疮百孔死气沉沉的社会现状, 作者是怀着无比的痛心和厌恶之情创作这首诗的, 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作者以丑为美的写法了。所以要指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解读诗歌, 这是读懂较难诗歌的先决条件。

(二) 抓住关健字

这里所说的关健字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起到纲领作用的。比如《沁园春·长沙》中的“立、看、帐、问”, 这四个动词串起了上阕内容。尤其一个“看”字, 引领了七句, 抓住这几个关键字, 一个面对滔滔江水, 浓浓秋色, 凝神深思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顿现脑海;同时, 很容易把握诗文的内在联系, 易于背诵。另一种是文彩飞杨, 收到奇效的关健字, 如“鹰击长空”的“击”, “鱼翔浅底”的“翔”。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讨论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学生就会注意到诗歌炼字的妙处。久而久之, 他们就能自觉赏析这样的关健字了。

(三) 抓住主要意象

有人说:诗歌是形象的艺术。这里的形象指的就是诗歌中的意象, 诗人通过各种意象和意象群创设一种意境, 让读者置身其中, 与诗人一同呼吸, 一同感受。意象既包含诗歌描摹的外物之形态 (象) , 又包含了作者投射于物象之中的情感意志 (意) 。这二者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其中又遵循着以“意”统“象”的原则。“诗歌是主观的艺术。”这句话很有道理。一片落叶在平常人眼中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但诗人看到之后, 或有回归之欣慰, 或有飘零之忧伤。原因就在于诗人用主观情绪来解读眼中物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诗歌的世界中, 一切物象都深深打上了诗人主观意志的烙印。当然, 意象的选择并非随意而为, 诗人会选择那些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意象, 这些意象的特征总与诗人的情感有着内在的契合点。以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为例, 当学生面对“老水车、矿灯、失修了的路基、搁浅的船”这些意象时, 就会因为陌生而不能了解诗人的情感。学生会想, 诗人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为什么不写灿烂的古代文明, 丰收的麦田, 热火朝天的工业生产, 却要去写一些破旧的、沉重的事物呢?这时, 教师应趁势指导学生解读这些意象的方法。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十年浩劫, 生产停滞, 文明倒退,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似乎就要毁于一旦, 人民对于祖国富强的憧憬似乎已成幻影。舒婷作为一个有个性、会思考的年轻诗人, 对此作了痛苦的反思。她用矿灯来表现中国无数次在黑暗中爬行摸索的艰难, 用老水车的破旧来表现中国沉重的前进步伐, 用路基、船只的废弃来表现祖国停滞不前的现状。通过这样的分析指导, 学生才能明白原来对祖国落后贫瘠的焦虑痛苦也是对祖国的爱, 而且更深沉;学生也能悟出要想准确地解读诗歌意象, 一要抓住创作背景, 二要找准意象的特征。

(四) 抓住诗歌的写作特点

诗歌的写作技巧包括创作风格 (如朴素的、华美的) , 布局谋篇 (如重章复唱, 首尾呼应) ,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写作技巧, 提出诸如“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的问题, 会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形象, 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也能对他们的写作有所帮助。例如《硕鼠》一诗, 通篇打比方, 这就是“赋、比、兴”中的“比”。让学生讨论这样的“比”有什么好处, 学生们都知道:把不劳而获, 贪得无厌的奴隶主写成大老鼠, 形象生动, 更具讽刺意味。其实, 这种分析只是个手段, 学生们更大的收获是通过了解人们对老鼠的态度进而领会诗中奴隶们对奴隶主的憎恶之情;或者让学生们分析这首诗中重章复唱的手法, 也可达到同样目的。

综上所述, 诗歌教学应注重诵读和赏析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渔。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愿意读、会读、读懂。但愿通过教师的导读, 学生们在潜心涵咏之时能够心随声动, 情伴意游, 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参考文献

[1].罗鲜花《意象与诗歌鉴赏》, 重庆, 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2008年第16期.

[2].彭静《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 2006年.

[3].曹占宏《诗歌赏析从何入手》, 甘肃教育革新, 2009年第1期.

篇4: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榜单的上榜明星中有六家新面孔,占据了榜单的四分之一席位,阿里巴巴、百度首次跻身全明星榜前二位,有12家公司自2006年首次公布以来始终在全明星榜上,海尔连续五年荣登榜单三甲。这些精英公司能够持续上榜,是商界对其多年努力的肯定。本榜分为两个部分: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行业榜以及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的前身可追溯到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淞江创建的上海洋炮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军转民的号召,正式进入汽车产业领域。逐步发展壮大。

就业需求:需要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的人才。

新浪公司

新浪是中国内地及全球华人社群中最受推崇的互联网品牌,通过旗下五大业务主线:提供网络新闻的新浪网、提供移动增值服务的新浪无线、提供Web2.0服务的新浪互动社区以及新浪企业服务和新浪电子商务,为广大用户服务。

就业需求:需要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人才。

中国船舶工业

公司前身为1998年5月组建上市的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中船的规划是,到2015年,在经济规模、科技水平、人才队伍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并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

就业需求:需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的人才。

李宁公司

公司成立于1990年,经过20多年的探索,已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公司非常重视原创设计,专注于鞋类产品的高端技术研发和专业运动鞋的设计、开发及测试工作。

篇5:赞赏中国的诗歌诵读

所谓语感, 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达到的一种心领神会的境界。其中就包括人对言语声音形式的感受、领悟;对言语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把握。因此, 诗歌教学要抓语言, 语言教学要抓语感, 语感教学要抓诵读。

在朗诵格律诗《春晓》时, 我引导学生这样处理停顿: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眠、觉、闻、来、知”作为平声, 稍微延长处理, 而“处、落”作为仄声, 则短促处理, 念到韵脚“晓、鸟、少”时, 字音适当延长, 略带吟诵的味道, 这样处理, 言语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就立即在他们的诵读中表现出来了。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读到传神发兴的地步, 学生对语言材料的音质感和音量感、对语流中意义组块的整体感应能力、层次分隔感悟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另外, 通过“诵读”, 学生心、眼、口、耳并用, 对符合的语法规则也会形成直觉的判断, 例如把“处处闻啼鸟”改成“鸟闻啼处处”, 学生就会感觉不顺, 这主要是语法感在起作用。语感之“感”, 源于所感之“语”, 它是客观语言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不断积淀的结果, 因此, 背诵和积累是培养语感最基础的一步。

二、品读, 在反复的推敲中形成语感

语感还包括对言语内容的感受或领悟。古诗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 因此在古诗诵读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对于提高学生的语义感、语像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品读诗歌中的语义。

中国古代教育强调“熟读精思”, 也就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涵咏中, 逐渐领悟书理。刘国正先生回忆他的语文老师善于用吟诵的方法时说, 先生“喜欢吟咏, 吟到得意处, 音节铿锵、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咏, 跟着铿锵, 许多诗篇的妙, 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到的”。也只有多加品味, 学生才能真正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体验语文材料, 进而形成语感。《木兰诗》的开头:“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 唯闻女叹息。”诵读者可以透过 (十三辙) “以欺”的细微韵:唧、织、息, 感受到木兰停机叹息时内心的苦痛。

(二) 品读诗歌中的语像。

语像感指人对言语描述形象的感受。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 有时一字一词都包含着极丰富的内容。在学习诗歌时, 我就常常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那些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精华。如品味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就可以从“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 感受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进而联想到江南春天的美景———绿树红花、小桥流水、碧波荡漾……如果说“绿”字把江南的春天写活了, 那么“又”字则道出了作者对家乡的魂牵梦绕———如今, 春风又吹绿了江南, 也吹绿了家乡的山山水水, 家乡的景色是否是原来的样子?此时此刻作者身在瓜洲, 看着江南却不能回到故乡, 因此, 心里该充满怎样的思念、向往、期待、无奈和惆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江南之“绿”、江南之景进行描述, 对作者内心复杂而细腻的情感进行揣摩, 就是学生语像感的外在表露。

三、美读, 在独特的审美旅程中形成语感

语感还包括对言语所传递的情感信息的感悟。诗歌字里行间总渗透着丰富的情感, 我们心中的琴弦总能轻易地被文章所拨动, 沿着披文以入情的这一条路去进行诗歌教学, 它还将成为一次审美的旅程。

(一) 美读, 欣赏诗歌中所展现的意象美。

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 往往能将他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形成一种综合的艺术氛围, 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 身临其境, 得到美的享受。美读王维的《山居秋暝》, 我引导学生根据其诗想象其画面:天色已暝, 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 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 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 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此时, 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歌笑语, 那是浣纱女子洗衣归来了;莲叶翻滚, 传来渔舟荡水之声, 原来那是乘着月夜捕鱼的渔人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里再现, 形成一幅幅立体的图景, 以此将学生带入诗中的境界, 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 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 从而有节奏、有感情地读出诗歌的韵味, 与诗意、诗情、诗境合拍, 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 美读, 体味诗歌中所闪耀的人情美。

古人云:“诗缘情”, “情动而辞发”。朗读者必须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 加以联想和想象, 在心中形成“内心视象”, 披文以入情, 表情以达意。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并在朗读中贯彻之, 使听者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嗅其味, 如扪其形。放歌“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浮现在眼前的是千山万径都被白雪覆盖, 没有飞鸟、没有人迹的寂寥空旷的意境, 以及身处孤寒之界、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的渔翁形象;吟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受的是诗人“铁马冰河”的拳拳爱国之情;而浅唱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我们则可以通过美读细雨、飞尘烘托出的边境古城, 体味满眼的荒漠、凄凉, 吟诵客舍、绿柳渲染出的送别气氛, 感受朋友摆酒话别的依依不舍。试想当时元二即使有最好的马, 过去也要整整半年多的时间。更何况, 他是奉着皇帝的使命, 何年才能回来?此刻引出“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杯酒里饱含的朋友之间难分难舍的离情别绪, 这杯酒外则是诗人对朋友别后生活的关怀牵挂。

(三) 美读, 思索诗歌中所隐含的哲理美。

很多古代诗歌都含有哲理。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慢慢美读, 认真体会, 感悟诗歌中包含的人生真谛、万物奥秘、自然规律。美读杜甫的《望岳》, 面对巍峨的泰山, 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一定要登上泰山之顶, 到那时候, 周围所有的山峰都会伏在你的脚下。) 学生仔细体味后, 就会发现这两句诗客观、自然地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只有站得高, 才能望得远;只有锁定目标, 不断进取, 才能获得成功, 领略无限风光。在学习这类古诗上,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在头脑中再现艺术形象, 借助形象领悟人生的真谛, 获得奋进的力量。

篇6:赞赏中国的诗歌诵读

国足输了,但赢得了尊重。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过去只要是国足输球,随之而来的肯定是铺天盖地的指责和谩骂。这次在韩国首尔世界杯体育场,国足将士在0:3落后的情况下发起绝地反击,三分钟连进2球,虽然没有改变最终的比赛结果,但凭借这股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的拼劲赢得了各方一致称赞。

更令人感到惊喜的是赛后的花絮,比赛结束后中国球迷没有一哄“作鸟兽散”,而是分工明确地捡起了现场垃圾。作为一名中国人,看到这样的画面,心里真是百感交集,因为印象中这类镜头里的主角通常都是日韩等国的国民,是拿来反衬我辈同胞不守秩序、不讲公德的。这次在首尔,中国足球和中国球迷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世界:中国足球是有希望的,中国人的文明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

说实话,以往有中国人聚集的场所,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字就是“乱”:高声喧哗乱哄哄,你推我挤乱成团,垃圾遍地乱糟糟。在国内乱也就罢了,部分同胞走出国门后也没把自己当外人,不讲卫生,乱扔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将脸丢到国外,让中国人名誉扫地。记得曾有媒体报道,泰国一名车夫丢失了三轮车,后来查明是一名醉酒的中国游客骑走了,此人表示他想骑车游览才骑走了三轮车,事后泰媒竟然用“又是中国游客”为标题报道此事,可见中国人的形象在当地有多糟。

这不能怪别人,据说在这起丢车事件之前,泰国清迈交警两个月时间共查处1500多名违反泰国交通法则的中国游客,这简直就是组团出国违章啊。没错,这些年中国人腰包是鼓了起来,但是我们的文明素质却没有与之一起得到提升,一路“爆买”一路传播陋习的中国人就像一个粗俗的暴发户,很难赢得别人的尊重,收获的只有“又是中国游客”这类尴尬的牌子。

然而,在2016年9月1日那天,一群可爱的中国球迷给我们带来了久违的感动。看他们,身着醒目的中国队比赛队服,脸上还画着国旗的图案,在比赛中他们满怀激情为国足加油鼓劲,比赛结束后,他们主动收拾看台上的垃圾,还赛场以整洁。“不仅是中国足球,中国球迷也在进步”、“尽管这场比赛中国队输了,但却没有输掉人格和礼仪”,看过韩国媒体和球迷对此事的评论,我只想说一句话:这群中国球迷真棒。

从“又是中国游客”的尴尬到“这群中国球迷”的赞赏,虽然不能说中国人的素质得到了多么显著的提升,但是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开始改变,开始逐渐改掉身上的陋习,开始注重文明礼仪,开始学会遵守社会公德。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变化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还等什么,改变从自我做起,改变从现在做起!

(编辑:王冠婷)

篇7:新课改背景下诗歌教学中的诵读

一、诵读在语文教学, 尤其是诗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要理解诵读的意义, 首先要明白中西方思维的差异。

与西方思维重逻辑性、思辩性不同,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整体直观性, 中国人的感性直觉思维方式更注重整体感悟。所以汉语没有严格的语法, 没有“格”、“性”等明确清晰的规定, 汉语是通过相应语境采取“模糊”、“意合”的方式组织和使用语言, 来达到言简意赅,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汉语绝对不适宜纯粹理性的条分缕析, 唯有在诵读中才能更好地感悟汉语特有的言语形式, 进而感悟言语的意蕴。中国古代诗歌是这种思维方式与这种语言的最好诠释, 古代的诗论家在阐述中国诗歌的特征上, 没有逻辑分析, 没有演绎推理, 他们总是潇洒地用诗的语言, 模糊却绝对神妙地将诗之蕴, 诗之美, 淋漓尽致地描绘成一幅写意画, 呈现在读者眼前。无论是司空图的“诗家美景, 如蓝田玉暖, 良玉生烟”, 还是严羽的“惟在兴趣, 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 都让读者于心有戚戚, 却很难用精准科学的概念或术语描述。同时, 汉语特有的发音方式和声调, 也需要通过诵读去感悟、体味, 而诗歌同样还是这种特征的最好证明。诵读能够使我们触摸母语的灵魂, 贴近本民族的精神家园。

2. 诵读能够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文字是诉诸视觉的, 容易一目十行, 走马观花, 即使放慢速度, 细看文字, 单一的神经刺激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并不会太深刻。而“诵”和“读”都指出声地念, 段玉裁《说文解字》中注“诵”为“以声节之”, 注“读”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诵读不仅要看, 还要反复看, 仔细看, 再变为有声语言, 这已经是一次再创作, 同时“读”的内涵是要通过“抽绎” (感悟、理解) 来“得其义蕴”。所以对文字的反复, 意味着对文字作品的更深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 常常“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梅尧臣语, 欧阳修《六一诗话》) 。因而, 诗歌的兴象非常发达, 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在诗歌的学习中, 能够“吟咏以声节之”的“诵”和能够抽绎出意蕴的“读”的重要不言而喻。清代贺贻孙在《诗筏》里说:李、杜诗, 韩苏文, 但诵一、二首, 仍可学而至焉。试更数诵数十首, 方觉其妙, 诵至全集, 愈多愈妙。反复诵至数十百遍, 口颌涎流, 滋味无穷, 咀嚼不尽。乃自少至老, 诵之不辍, 其境愈熟, 其味愈长。可见, 诵读能将读者引向文字作品的更深处, 也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及主要手段。

3. 诵读能增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诵读将文字转换为声音, 在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 实现了两种表达的相互转换。教材所选课文是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作品。朗诵能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这些经典文章的遣词用语, 使学生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 接纳规范语言, 潜移默化地提高口头表达的水平。经过长期反复的诵读, 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而语感对于检查语病, 改正语音不通、拗口及逻辑不严密等问题, 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说过:“读文章, 写文章, 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 光凭手写, 还要用嘴念……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 遇到念不顺的地方, 就是要修改的地方”。久而久之自然对写作产生良性的影响, 从耳到口, 从口到心, 从心到手, 声通于心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二、诗歌教学中“诵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诵读既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更是语文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然而大纲与课标影响下的诵读回归在教学实践中却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 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的是还未挣脱讲解式课堂教学的囹圄, 有的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 盲目追求形式。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对“诵读”的理解存在误区。

1. 诵读沦为课堂教学的点缀。

笔者曾观摩过一位优秀青年教师的课, 教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整堂课一共有两次全文诵读, 一次在导入新课以后, 全班学生齐读。读完以后, 教师直接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的归隐?学生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 有同学说陶渊明是拒绝同流合污, 有同学说陶渊明是在逃避责任。学生的讨论诚然是热闹精彩的, 但却没有一个人将自己的观点与《归去来兮辞》进行了联系, 没有一个人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去寻找“隐”事“隐”情。高蹈于云端的结论“宜于朝则朝, 宜于隐则隐”在信马由缰的讨论后由教师一锤定音地给出, 因其无根而显得轻飘飘缺乏说服力。第二次朗诵就在结论给出之后, 教师对这次朗诵如第一次一样, 没有做出指导, 也没有提出要求, 朗诵完后, 也没有进行评价, 直接进入了艺术手法的讲解。《归去来兮辞 (并序) 》一共有六百余字, 四十分钟的课堂能完整地读两次, 单纯就时间来看至少占到了六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但是从课堂看来, 这两次读既不成“诵” (声韵) , 也不成“读” (意蕴) , 它们甚至跟教学没多大关系, 仅仅只是课堂的点缀, 只是打着新课改名头的一个华丽装饰。

诵读是诗教的重要手段, 学诗歌最原始, 也是最好的方法, 就是诵读, 条分缕析只会破坏诗歌的纯美, 张炎在《词源》中说到“七宝楼台, 眩人眼目, 碎拆下来, 不成片断”。只有将读落到了实处, 切实成为诗歌教学的内容及过程, 才能领会诗歌的神韵, 才能达到陶冶情操, 美化心灵的目的, 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 使其意若出吾之心”。

2. 盲目朗诵, 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

新课改大力提倡诵读, 各级各类学校自然也紧追课改理念, 大力打造书声课堂, 于是相应地也就出现了过犹不及的现象。在一些课堂上, 朗诵被用得太多太滥, 四十分钟的课堂出现八九次甚至十余次的朗读, 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流于形式。有一位女教师在教授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课时, 一共朗读了八次, 形式上, 有全班齐读, 个别诵读, 教师范读, 学生范读, 领读, 跟读, 男生读, 女生读。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活动应接不暇。但是这八次“读”都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读, 教师不知道读了要干什么。茫然混沌的出发, 自然不可能有清晰严谨的过程, 更不会有明确有效的结果。学生读得筋疲力尽, 教师评价也仅止于不痛不痒的“读得不错”和明显违心的“比上一次有感情”。过犹不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诵读的滥用消耗的是宝贵的时间, 挫伤的是学生的热情。

朗诵实际上只是一种诵读手段, 而不是诵读本身。表演式的朗诵、集体的朗诵是很难体会到诗歌语言的微妙之处的, 富有节律的声音有利记忆, 但是也可能分散了内在注意。过分注意声音, 可能就忘却了意义。朗读的滥用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恰好是教师没有理解诵读的内涵, 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流于浅表, 以致赏析不能深入。教学内容的苍白肤浅导致了课堂的空洞无物, 于是过度的表演似的朗诵就被推到了台前。朗诵的滥用实质上就是对诵读和新课改理念的误解、曲解。

3.

将诵读作为教学的手段而忽略了诵读本身就是教学的过程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诵读不仅是一个教学手段, 还应该是一种准确感悟、理解、赏析文意的过程。朱自清在《论朗读》中用“背诵文辞”和“抽绎义蕴”来区别“诵”和“读”, “诵”侧重通过“声” (音韵、节奏等) , 而“背”的目的在于“得其文辞”;“读”包括“诵”, 又侧重通过“抽绎” (感悟、理解) , 目的在于“得其义蕴”。目前诗歌教学中的诵读因定位不明造成了重“诵”而轻“读”, 甚至是无“读”。在诗歌教学中, 多数教师都会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例如, 在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 或明告, 或暗示学生:“寻寻觅觅”即寻觅又寻觅, 写词人孤独寂寞, 渴望找到一种精神寄托。“戚”即忧愁悲伤, 两个“戚”字叠用, 表明忧愁悲伤的程度之深。读时语速要慢, 要读出深沉忧郁的情感、叠字的节奏。笔者会要求学生特别要注意读出“寻寻 (阳平) /觅觅 (去声) , 冷冷 (上声) /清清 (阴平) , 凄凄 (阴平) /惨惨 (上声) /戚戚 (阴平) ”音调的节奏, 读出起伏跌宕。这样的指导诚然是不错的, 但是它恰恰是通过“声”, 包括音韵, 节奏, 声调, 语速等来背诵文辞, 而没有抽绎出文辞所蕴含的意蕴。如果不知道靖康之变和金人一锤砸烂了汴京的琼楼玉宇, 也彻底震碎了李清照的绵绵的情思和淡淡的忧伤;不知道她所经历的国破家亡, 夫死藏散, 残忍的流言, 阴谋的婚姻;不知道人世间最凄苦的风雨将她生命的绚丽和妩媚冲刷得干干净净;不知道《如梦令》粉色的天真, 不加修饰的温馨和《一剪梅》蓝色的优雅, 淡淡萦绕的忧伤, 那么就无法体悟与理解她于惶然中寻觅, 于凄惨忧戚中坐听梧桐细雨, 独自咀嚼出来的最悲凉最浓厚的黑色。

诵读绝不能仅仅是以习得文辞为目的的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 而是融合了感受体会、理解领悟、情感释放等主体与文本间构建的对话, 使学生能深入作品内部, 与文本相互沟通, 产生共鸣。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诗人因感情怒放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 读者则通过文辞来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沿着文辞这个波浪找到源头, 那么深幽的情思, 也就能够被理解了。披情入文, 沿波探源, 以声入情, 以情驭声, 诗歌诵读之“读”的真髓也正在于此。

摘要:诵读在诗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诵读能够使我们触摸母语的灵魂, 能够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能增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诵读不仅是以习得文辞为目的的表达方式, 更是融合了感受体会、理解领悟、情感释放等主体与文本间构建的对话。

关键词:诵读,诗歌教学,意义,教学过程,意蕴

参考文献

[1]许慎,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书店出版, 1992.

[2]叶圣陶, 朱自清.国文教学[J].国文杂志, 1942, 1 (3) .

[3]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4]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孙绍振.朗读不可滥用[J].中学语文教学, 2008, (4) .

篇8:赞赏中国的诗歌诵读

好品质的厚重底座

2015年度“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评选标准涉及产品和服务的地位、长期投资价值、公司资产的合理利用、创新能力、管理质量、财务稳健程度、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能力、社会责任和全球化经营的有效性等9项标准,并由中国企业管理人进行评选投票。

诚然,所有入选“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榜单的企业都并非一句“颁奖词”式称赞就能解读清楚,青岛啤酒能够连续十载上榜,并始终保持食品、饮料行业榜单第一,这与青岛啤酒112年来始终如一的好品质密不可分。

每一瓶青岛啤酒,都要经过1800多个关键质量控制点,一粒大麦、一颗酒花、甚至一滴水都在青啤人的手中呵护、优选。仅此一点就不难读出青岛啤酒对于品牌创造与守护的那份精细,这源于青岛啤酒112年来对实业基因的坚守——“好人酿好酒”,一份厚重而深入骨髓的百年基因传承。

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不禁让人联想到“很德国”的制造文化,其实为青岛啤酒112年基业长青的厚重底座。

品牌的鲜活灵魂

在互联网大潮席卷全球的今天,鲜有企业能够绕开“创新”话题,尤其近几年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榜单上,青岛啤酒作为一家百年企业,与年轻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百度等同时上榜,本身就值得探讨与研究。

一款“只有酿酒师才能喝到”的青岛原浆啤酒,在互联网基因的“发酵”催生下,在青岛啤酒和京东的跨界联手下,走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青岛啤酒所拥有的开放基因和创新能力可见一斑。

深入探寻青岛啤酒的创新原动力,早在10年前,众多企业忙于营造品牌的经典感而不断增厚品牌“履历”时,青岛啤酒已率先抛出了“品牌不是越老越好”的观点,启动了百岁归零的品牌战略。十年间,青岛啤酒无一例外地连续入选“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无论产品研发、营销渠道,还是用户体验,青岛啤酒都不断捕捉消费者味蕾潮流和畅饮体验,获得了良好市场反馈。

从鸿运当头到奥古特,从炫奇果啤到全麦白啤,每一次都为消费者带来期待之外的惊喜。行业首家在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首家进驻微信商城,首家上线行业O2O专属平台青啤快购,青岛啤酒在每一次斩获“首家”荣誉的背后,都传递出青岛啤酒快速洞察消费者需求,并率先响应用户需求的创新执行力。

中国品牌的世界味道

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的2015年(第十二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青岛啤酒以1055.68亿元的品牌价值成为首个突破千亿价值的啤酒品牌,连续12年蝉联中国啤酒行业首位,也是唯一入选的世界级啤酒品牌。

而在中国外文局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从多个维度调查了海外民众对中国的认识。青岛啤酒是唯一一个在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被人熟悉的中国品牌。

作为远销全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品牌,已然成为一张中国名片,以高品质、高价值、高可见度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品牌该有的模样。

十度蝉联上榜“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不失为解读青岛啤酒的一扇视窗,透过视窗呈现的,是青岛啤酒“112年只为酿造好啤酒”的不懈追求,是百年企业拥抱新时代、敢于自我变革的创新胸怀,更是中国品牌香飘海内外、不断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进取之路。

(本刊记者)

上一篇:北京市物业管理动态监管系统企业操作手册下一篇:五一劳动节征文:我最敬佩的人清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