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工作总结

2024-04-23

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工作总结(共13篇)

篇1: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工作总结

竹竿舞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忙碌充实的一学期结束了,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全校老师的帮助下,较圆满的完成了本学竹竿舞兴趣小组的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把下一步的工作做的更好,现做总结如下:

竹竿舞教育是以人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因此有人把竹竿舞称为形体艺术、人体艺术。在万物之中,人在运动中的美是最让人动心的,所以还有人把竹竿舞艺术称之为美的艺术。竹竿舞还是一种集体能、艺能、智能、气质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一种融音乐韵律、人体美感、肢体技能于一炉的有机整体。竹竿舞对青少年身体成长、品行素质、自身修养及智力开发等方面均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按照本学期初制定的计划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要成绩

1、通过竹竿舞基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竹竿舞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体习惯。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通过竹竿舞表现音乐情感的欲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和舞蹈技巧,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4、通过竹竿舞兴趣小组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与爱好;学到了竹竿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存在问题

1、学生对竹竿舞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2、学生参与竹竿舞训练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3、学校在竹竿舞训练上的投入还不够大。

4、训练时间上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保障。

5、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很差,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排练成品节目有很大的难度。

尽管有不足之处,但本次活动充分的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现在热情高、干劲足。有竞争、有合作交流,充分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探索的能力。

进入21世纪,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重要内容之一。平日里,许多学生都有强烈地想多了解一些竹竿舞知识的愿望,不少学生会对的竹竿舞知识感兴趣,平时的那些竹竿舞迷们更是喜欢围着老师问个不停。今年我校田径运动会上竹竿舞兴趣小组也在开幕式上进行了表演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希望在今后的开展中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竹竿舞的兴趣小组中来。

篇2: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工作总结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我校部分竹竿舞爱好者的兴趣。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现将本学年竹竿舞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简介如下:

一、知识方面: 竹竿舞基础知识及竹竿舞音乐的基本要素、拍子、节奏、动作要领等。竹竿舞是凭借声波震动而存在的,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感觉器官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民族艺术。竹竿舞的基本要素有节奏、旋律、节拍、音色、力度、速度。其中最重要的是节奏和旋律。

二、基本要求:

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有一定的兴趣性。

2、学生不得旷课迟到,学生认真完成辅导老师布置的作业。

3、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以便使竹竿舞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三、具体工作措施:

1、上好竹竿舞活动课,做到“四定”。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以此推动学生竹竿舞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

2、在完成竹竿舞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扩大学生的竹竿舞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竹竿舞兴趣,使他们学有所长,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经常督促学生完成一些学习竹竿舞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并在此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平时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竹竿舞舞蹈。

4、对小组的课程做出规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竹竿舞能力为主要内容,不让学生放任自由。

5、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在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活动内容:

1、在各年段中选拔条件好的学生参加。

2、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体裁作品进行教学。

3、排练学生节奏感,使学生体态、动作协调优美。

4、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竹竿舞表现力,促进创造性的发挥。

五、教学内容

1.欣赏竹竿舞,了解竹竿舞的知识与民族特点。2.学习开开合合、开合开开合合两种步伐与节奏的动作。3.熟练跳竹竿舞

六、活动要求

1、轮流一部分同学跳,8-10人打竹。击竿同学为一边两人共拿两根竿,他们的间距为左右两人在同时分开时手能靠在一起。击打的节奏为“开开---合合、开---合----开---合”。

2、击竿同学做好准备后,过竿同学排成两列纵队,竹竿舞曲一响就开始打竹竿,接着跳的同学开始进场。

3、要求打竹竿的同学全部要同一。跳的同学要面向前方,跳的过程中要摆手势。

七、活动时间: 利用每周一、周三两天下午活动课进行排练

篇3: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工作总结

第一次:扮演幼儿体验学习, 初步确定教学活动的目标

学跳《竹竿舞》, 我们采取了模拟上课的方式进行:请不会跳的老师当小朋友, 由一位会跳的老师按照音乐活动的流程组织教学, 其余老师作为观摩活动者对活动的组织进行详细记录。体验学习活动结束后, 分别由扮演小朋友参加上课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谈体会。

刚才上课的“小朋友”首先谈了自己的感受。说:“我刚才学的时候, 觉得脚步有点乱, 不知道什么时候脚应当跨出去, 什么时候脚应当收进来。”刚才听课的老师说:“我们老师的领悟能力强, 学得很快, 不过小朋友学的时候肯定不会学得这么好, 又要听音乐, 又要学会步伐, 还要能在敲击的竹竿中跳起来, 作为第一教时要达到这样的程度肯定有困难。”

经过热烈讨论, 大家觉得作为大班音乐活动《竹竿舞》的第一教时, 在活动中还是先由配班老师敲竹竿, 让幼儿首先进行基本步伐的学习更适合。因此, 活动的教学目标初步确定为:1.帮助幼儿初步熟悉音乐节奏规律和乐曲结构;2.引导幼儿学习《竹竿舞》的基本步伐, 尝试跟随音乐较协调地做动作, 提高腿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第二次:利用儿歌化解难点, 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围绕着确定好的活动目标, 由沈老师为我们组织了第一次教学活动。在活动的开始部分, 沈老师请幼儿完整欣赏了三遍音乐。三遍完整欣赏, 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熟悉《竹竿舞》的音乐。活动中对音乐的三遍欣赏各有侧重, 避免了单调和重复。在第三遍欣赏的时候, 沈老师出示了小手和小脚的图谱, 借助图谱帮助幼儿分清间奏部分和旋律部分。因为在跳竹竿舞时, 间奏部分是要随音乐的节奏在竹竿旁拍手、休息, 所以沈老师就用小手的图谱来表示;旋律部分是要有节奏地在竹竿间做走、跳的动作, 所以就用小脚图谱来表示。在接下来的基本步伐学习中, 沈老师选取了《竹竿舞》中的一个步伐进行着重练习。首先由老师示范, 接着请幼儿尝试练习, 然后组织幼儿讨论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老师介绍边念儿歌边做动作的方法, 让幼儿进行再次练习。

初看活动, 似乎比较成功, 但反复推敲, 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学习应该是“学会”和“会学”的结合, 在这个活动中, 教师认真负责地教, 孩子们也学会了, 但他们“会学”了吗?好像并没有, 因为在活动中找不到让孩子观察、思考、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痕迹, 对孩子们来说, 只是一次机械的地模仿学习而已。

第三次:转变理念相信孩子, 活动过程引入相互合作

充分地相信孩子, 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呢?带着这样的疑问, 我们转变了教学思路, 重新进行了活动设计, 由赵老师为我们组织了第二次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陈老师充分利用了VCD, 通过反复有针对性地观看, 帮助幼儿了解三人一组如何合作, 探索学习跳竹竿的动作。初次欣赏VCD, 陈老师注重引导幼儿重点观察打竹竿的方法。再次欣赏VCD后, 赵老师引导幼儿回忆录像中跳竹竿的动作。在接下来的时间, 赵老师请小朋友自由分组探索如何敲击竹竿表现开合, 又如何在竹竿开合的时候进出。在这个过程中, 陈老师给了幼儿一个自由探索的开放空间, 让幼儿在探索中寻找跳竹竿的规律和方法, 积累竹竿开合与脚步动作的配合经验。

这是一次完全开放的活动, 一次充分相信孩子能力的活动。不过, 孩子们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惊喜, 到活动结束, 能跟上音乐跳竹竿的幼儿基本没有, 所以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教学活动。

第四次:把握细节层层深入, 充分发挥幼儿学习主动性

比较两次教学活动, 可以看出:如何把握好教师指导的度, 是一个值得仔细思考的问题:教师过度指导, 会让幼儿的学习变成机械的模仿;但缺少了教师的有效指导, 会大大降低幼儿学习的效率。带着这样的思考, 由张老师为我们组织了第三次教学活动。这次活动在环节的安排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但在教师的指导上花了大功夫, 特别是对教师的指导语和提问进行了深入的推敲。“录像中的小朋友跳竹竿时脚步做了哪些动作?谁来学一学?”“什么动作是你感觉比较难的?”“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篇4:竹竿舞活动计划

一、教学内容

竹竿舞也叫跳竹竿,是佤族、黎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黎语意为“跳柴”,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这个运动项目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目前竹竿舞已在全国不少中小学悄然兴起,它既能丰富学校的体育活动内容,又能使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校本特色课程,我们将不断探讨学习,努力完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品德、意志、情感以及与人合作、处事的生活态度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小组创编,学习创编组合一。(3月份)

引导学生发挥个人创编思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实践活动。

第二阶段:创编组合排练。(3、4、5月份)

1、打竿及步法练习

2、跟音乐练习步法

3、队形及分组练习

4、舞蹈动作学习

5、完整编排练习

第三阶段:时间安排

星期二:六{1}班

星期三:六{2}班

星期四:六{3}班六{4}班

篇5:开展校园集体舞竹竿舞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我国目前正在广泛地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健身活动”。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积极倡导“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现代健康理念,为此,中心校响应国家和教育局的号召,积极落实教育局关于开展校园学生集体舞和竹竿舞活动的要求,促进我校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活动具体安排

(一)第一阶段:普及阶段(时间:10月15日——10月30日)

1、各校音乐教师、体育教师利用每周二,四下午第三节课,对一至六年学生在操场上进行学生集体舞、竹竿舞的普及培训教学。

(二)第二阶段:重点培训阶段(时间:11月2日——11月13日)

1、以班级为单位,利用音乐课、体育课,对学生进行集体舞和竹竿舞的教学。

2、各班参加重点培训的学生,配合音乐、体育教师对全班同学进行教学,做到以点带面,确保队形的完美性和观赏性。

3、选拔优秀学员建立校队。

(三)第三阶段:提高阶段(时间:11月16日——11月30日)

1、利用课间的时间统一练习。

2、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自由辅导、练习。

3、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小集体整合练习。动作、舞姿、队形等要协调美观,要有创新。

4、中心校验收各校校园集体舞和竹竿舞。

(四)第四阶段:集体舞展示阶段(12月4日)

在中心小学进行校园集体舞和竹竿舞比赛。要求:

1、坚持各完小参与保证质量,既要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发展,又要注重质量,确保本次活动顺利进行。

2、以校为单位,充分选拔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广大学生的能动性、营造班级的凝聚力,体现学校风貌。

3、做到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准备充分、宣传到位、发动有力,体现协作精神。

4、评分标准:(总分10分)

(1)学生进、退场 整齐、紧凑、有序。(共2分)

(2)各校学生要求集体舞、竹竿舞各一队参加。(共 1分。少一人扣0.1分。)

(3)精神面貌:情绪高昂、积极向上、大胆自信。(3分)

(4)动作准确、整齐、协调、合作。(3分)

(5)服装统一,整齐得体。(1分)

三、奖励办法

集体舞、竹竿舞优秀表演奖:各取前三名。

精神风貌奖:取一名。

优秀指导教师:2--3名。

四、补充说明

1、各校校长要对本校的集体舞和竹竿舞质量负责。

篇6:竹竿舞作文

跳竹竿舞,顾名思议,就是把两根粗一些的竹竿放在两边,由六个人拿着竹竿,随着开开合合的节奏敲起来。跳竹竿的人要机智灵活,随着节奏“开开”时跳过去,不被夹着就代表成功!体育老师先给我们做了一下示范,只见他灵巧地跳过去了。同学们为他“设计”的难题,他也轻而易举地跳过去了。我们被老师“精湛的舞技”所震惊了,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老师示范完毕后,叫我们来排队试试。同学们的姿式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是被老师“赶鸭子上架”才跳的;有的使用“张牙舞爪”式,跳到了竹竿上就跑;有的使用“活蹦乱跳”式在竹竿上乱跳了起来,就像跳起了“迪斯科”。你再看那位同学急急忙忙上去,不料,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整个人栽在了竹竿上。哦!肯定使用的是“泰山压顶”式了……这些招式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不知不觉到我了,我心里十分害怕,把脚伸进了竹竿里又缩了回来,心想,哎,如果夹着脚了一定会很疼,如果把鞋子夹掉了,我肯定又成了一大“新闻”人物。我闭上了眼睛,深呼了一口气,又睁开了眼,我想豁出去了,然后不慌不忙地跳了起来。耶!我居然成功了。我

篇7:竹竿舞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跳竹竿的基本节奏和动作,发展弹跳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培养节奏韵律感。

2、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自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3、培养体验竹竿舞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1、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节奏的韵律感。能根据节奏开合竹竿;掌握和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跳法,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2、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掌握和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跳法,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教学过程:

一、竹竿舞基本认识

1、讲故事:竹竿舞历史和运动价值。

竹竿舞的起源是因为苗族人择山而居,常有野兽来袭。一天,人们听到“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脚步声,原来是野兽来了,当时,人们没有没有先进的防御工具来对抗野兽,于是,聪明的苗族人就用竹竿来驱赶野兽,大家用很多很多的竹竿敲打碰撞,也发出“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声音,比野兽的声音还要大,野兽害怕极了,仓皇逃走了。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这是一项不错的体育锻炼项目。后来,参观苗寨的游客多了,为了让游客表情更贴近感受苗族人的生活,于是苗族人们加以对竹竿舞的调整和编排后,逐步演变成今天的竹竿舞。2,认识竹竿舞的基本节奏。

根据故事提问:(1)野兽来了,发出怎样的脚步声?“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2)苗族人们为了把野兽赶走,用竹竿敲打碰撞发出怎样的声音?“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3)今天我们也用“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节奏跳竹竿舞,好不好?

二、初步练习,感知竹竿舞的基本节奏。系上红彩带,感受竹竿舞的喜悦气氛。

(1)用手模拟竹竿节奏(开合--开合--开合--开开合)问:几个开合?几个开开合?(2)原地练习脚步节奏(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问:几个点缩?几个点点缩?

三、口号练习。

在静止竹竿上利用口号“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或者“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练习竹竿舞节奏,进一步感知竹竿舞的节奏。

1、教师示范摆放竹竿。

2,学生在静止竹竿上练习基本节奏。

四、在开合的竹竿上尝试跳竹竿舞

(当竹竿打开时,把脚点进竹竿里,当竹竿合起来时,把脚收回来,当竹竿开两下时,两脚按先后顺序跳过去。总之,竹竿的开合要和脚步进出相吻合)

五、在开合的竹竿上,配合音乐欣赏竹竿舞

1、欣赏音乐《春天在哪里》的四拍子节奏。

3、强调竹竿舞的节奏要求及注意事项:

(1)敲竹竿必须按照(开合--开合--开合--开开合)的节奏,节奏明显,均匀轻敲,不能太用力,以免夹伤脚。如发现有同学摔倒,先等同学出来在重新开始。(2)跳舞的同学必须按照(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排好队,不拥不挤,如不小心跳错步伐,可及时更正,不能在竹竿里面逗留。想再跳请到后面排队等候。

(3)竹竿与脚步吻合,配合音乐快慢进行(协调性、灵敏性、力量性、节奏性)

六、提高练习,大胆尝试,创编动作跳竹竿舞

1、教师示范创编动作,指导学生展示动作。

2、鼓励幼儿邀请伙伴创编动作跳竹竿舞,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3、可分组比赛,评出最佳舞星,让学生加强交流。

七、小结:

篇8:竹竿舞论文

钟俪华

苏燕鸿

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中,因地制宜地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可以丰富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为我国体育教育的改革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还对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网上文献检索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发现:竹竿舞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娱乐性强,而且场地器材要求也不高,极易掌握和推广。但除了极少数中、小学将竹竿舞引入体育课堂外,全国各地开展的现状几乎是空白。本研究将竹竿舞引入我校公共体育教学课堂,为寻求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之路提供参考。

竹竿舞又叫“跳竹竿”或“跳柴”。我国南方的哈尼族、基诺族、布朗族在丧葬仪式中用竹竿为道具而跳的一种舞蹈,以表现人鬼殊途,寄托哀思。而在海南黎族的竹竿舞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黎语叫“卡咯”。每当重大节日或新谷收获人们都要聚在一起跳竹竿,而且往往通宵达旦,场面豪迈洒脱,气氛热烈欢快,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竹竿舞”不但跳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而且被很多民族吸收并打上了各民族的文化烙印,曾被国外游客称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在广西许多少数民族村寨中也广为流传。跳竹竿舞时,先将两根长约5米的粗竹竿平行摆在平地上作为垫架,竿间距大约3—5米左右。在垫架上平行横放8根手腕粗细的竹竿,由8人分两组在两边握竿击节,每人左右手各握细竹竿一端,在锣鼓和音乐的伴奏下,握竿者按节奏敲击竹竿,竹竿在垫架上滑动离合,按照“开合、开合、开开合”和“开开合合、开开合合”的节奏,将两根竹竿分开或合拢。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和跳跃,而且要潇洒自如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与活动内容相关)。击竿者可时而蹲,时而坐,时而跪,时而站,使竹竿有高低变化。持竿者会随着节奏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之声,使场面表现出低沉或欢快的气氛。

由于竹竿舞项目到目前为止还主要存在于民间,内容形式比较简单,没有专门的教材。作为一个新兴尝试性项目,学校还没有大规模地开展此项目,也没有组织相应的比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前几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参与性很高,还创造出不少新玩法。但后几周随着学生对竹竿舞掌握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又挖掘不出新的玩法,他们的练习积极性明显降低,练习次数也随之递减,所以就造成了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两个数据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另外两个组的结果。

竹竿舞与羽毛球两个教学内容的结合,使传统的教学内容注入了鲜活的成分,在活跃和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多项身体素质。通过身体素质五项指标的分析也比较充分的挖掘了竹竿舞除了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的娱乐性外,更加明确它本身的运动效果,为进一步研究竹竿舞的锻炼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竹竿舞引入学校体育课堂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竹竿舞项目器械简单,对场地没有特殊要求,该项目搬进体育课堂,是完全可行的。

单纯的竹竿舞课能提高学生的心功能和下肢的弹跳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竹竿舞结合羽毛球课能在单一课型的基础上加大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在五项指标上除坐位体前屈外,其它四项练习前后均有显著提高,且体育学习兴趣提高显著;传统的羽毛球项目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但是在五项指标上提高不明显。

竹竿舞这一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堂后,由于其内容简单,学生较容易掌握,单独成为一门课已表现出弊端,建议:减少竹竿舞的教学课时数,以每周一个学时为宜。

篇9:跳竹竿舞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这个活动器材也可以锻炼一下身体,看着同学们跳很简单,自己亲自去跳,2下就被柱子卡主在中间,好像自己的脚不是自己的一样,要认真的玩,不然脚不停使唤,一不专心,被绊倒了。一开始玩,我根本不会玩,完了几次后,开始慢慢懂了一些,然后一个轮着一个去跳,班里的同学都玩得很开心,我也玩到疯狂了。

篇10:竹竿舞教学法

郝家桥小学 郭自强

竹竿舞是黎族、苗族和广西京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目前已在全国不少中小学悄然兴起,它既能丰富学校的体育活动内容,又能使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中小学具有特殊的课程价值。但由于教材和大纲对此项目没有作具体的说明和教学指导,不少体育教师也不是轻车熟路,教学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一、了解过程

1.教师在教学前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跳竹竿锻炼价值、文化色彩以及练习方法和各种要求;教师之间相互切磋,亲身体验,熟悉和掌握其动作技术和学练方法。

2.教师把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向学生讲解,并作示范表演,使学生对竹竿舞有个初步的了解。

二、尝试过程

通过教师讲解和表演,学生一定会跃跃欲试,这时,教师不要忙于教学,应先让他们进行尝试性练习,在练习中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当他们碰到练习障碍后,非常需要的是教师来帮助指导。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后,在以后的练习过程中,教师才能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学生才能主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练习。这种尝试是提高学生对该项目的兴趣和练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三、学练过程 1.节奏感的培养。

1)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原地击掌;听音乐、口令进行击掌或比划打竿动作;听音乐并伴有跺脚和跳跃动作,从而为掌握打竿和跳竿节奏打下基础。

2)打竿练习:打竿者一般为8人,分两排蹲着或坐着,按要求打相应的节奏,其他学生站在一旁跟着节奏击掌或跳跃(如图1)。例如:打2/4拍的方法:两竿闭合打两次,分开再打两次;打3/4拍的方法:两竿闭合打一次或二次,分开打两次或一次;两种节奏交替打竿也行。两竿分开宽度 50厘米为宜,并使两竿闭合。

图(1)

2.下肢动作练习。

1)在地面上画若干相距50厘米的平行线,或者将每根竹竿相距50厘米平行摆在地上,根据口令、击掌声和节奏明快的音乐节奏等在平行线或平行竹竿之间进行各种跳跃,如:弹踢腿跳、后踢腿跳、分腿跳、单双腿交换跳、单脚连跳等。

2)将每根竹竿相距50厘米平行分开,在规定节奏下打原地不开合的竹竿,学生在不开合的竹竿中有节奏的进行以上各种跳跃练习,提高竿间感觉。

3)教师示范并讲解跳开合竿的时机把握:在闭合的两竹竿即将分开的一刹那,脚跳进,并在其间跳相应的节拍,以下按同样的方法继续跳跃。切不可把脚跳进已分开的并即将闭合的两竿间,否则脚将被两竿“咬”住而终止。

4)跳一组(两根)慢节奏开合的竹竿,待熟练后,再逐渐加快节奏和竹竿组数(一般最多为四组8根)。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跳,从而提高学生自信心和练习的积极性。

3.增加上肢动作。

等跳跃娴熟后,再结合上肢动作进行练习。

四、创新过程

1.叠加一层垂直方向的竹竿:即在原有的竹竿垂直方向上再叠加几组竹竿,形成“方格状”(如图2),这样活动起来能给观赏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效果非同一般。这种跳法和以往有不同之处,即双脚进出是在交叉点和空格之间,如交叉点B和空格A,而不是C和D处,因为C和D处始终处于闭合状态。跳竿者从场地四角进出,也可直接站在竿中,由跳固定竿过度到跳开合竿(见图)。

图(2)

2.动作编排:学生基本掌握了进出开合竹竿的跳跃技巧后,动员他们参与教师动作编排工作,并通过比赛挖掘学生创新潜力,充分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氛围中,形成创造性意识。再根据编排的动作,配上节奏明快的音乐,穿上带有民族风格的服饰,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跳跃的兴奋性和表演欲。

注意事项:

1.竹竿不宜太粗,否则脚踩到竿容易扭伤踝关节,而且打竿者也很难抓握。一般竹竿直径为4厘米,长3—4米为宜。

2.在选择打竿节奏和跳竿方法上,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难度不宜过大,但各种节奏的学习方法是一样的。

篇11:竹竿舞说课稿

说课稿

授课教师:梁春秀

授课年级:八年级

课 题: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 所在单位:水城县木果镇木果中学

水城县第六届初中体育优质课

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模仿自学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及鉴赏能力,形成自信,自尊,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2001版七-九年级体育与健康全一册第九章健美操与舞蹈的延伸课程,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本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节奏轻快,学生容易接受,能为以后的再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使学生在本次课上了解竹竿舞基本动作的组成及创编,练习时体现当代中学生的青春朝气,并进一步体会体育运动练习的快乐及该项运动的艺术魅力,传承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求知欲和表现力特别强,思维活跃。对于学生来讲,随着知识的增长,思想能力和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本课结合学生特点,给学生创造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情感。

四、教学目标

根据本次课的内容及教材、学情分析,特制定本次课的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认识竹竿舞是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对竹竿舞的基本动作要领及方法有初步了解。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和练习,80%以上的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的学练中,75%以上的同学能基本掌握竹竿舞的基本动作要领,发展学生合作创编的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积极性,体会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间团结协作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运动乐趣的同时提高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竹竿舞基本动作的熟练掌握;配合打竿节奏,协调完成基本动作。教学难点:竹竿舞基本动作、队形的创编。

六、教学法

结合本次课实际情况,共使用了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纠错法、分组练习法、分组展示法等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

课堂常规→热身→学习竹竿舞(打竿学练:开合开合开开合合;动作练习)→竹竿舞练习→分组练习、自主创编→分组展示→放松→总结→收器材→下课。

(一)开始部分

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老师报告,以对话的方式进入课堂常规,内容包括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及要求、强调安全问题、安排见习生等。

(二)准备部分

热身跑、身体拉伸。本次课把准备活动使用同心圆的队形进行热身,在不同音乐的背景下跟随老师完成相应动作进行热身,既烘托出热烈的氛围,又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起到热身作用,达到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效果。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同时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三)、基本部分 1.学习组合,人人参与

学习教师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及打竿动作,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动作分解教学,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教师运用领做法,完整法,分解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习组合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加强学生动作的规范性。

2.小组学习,开拓创新

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带领下合作探究学习动作。学生在自学自练中逐渐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并解决问题,开拓创新,能够轻松完成任务的小组。

3.展示自我,激情飞扬

小组展示所学动作,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指导。4.快乐体育,放松身心

放松心情,跟随音乐及教师做些简单的达体舞松练习《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恢复身心。

(四)结束部分

集合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以表扬为主),收还器材。

八、课堂情感氛围

结合学生特点,在教学中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情景,让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使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品尝到运动带来的快乐。

八、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整堂课的练习密度约为40%-50%,练习密度中等,平均心率100-120次/分

九、场地器材

篇12:学跳竹竿舞作文

竹竿舞有分好几种:苗族的,畲族的……虽然种族不一样,但代表的意义都是相同的哦!它表示着各个民族的欢乐,少数民族逢年过节就会穿上华丽的服饰,一起跳竹竿舞。

我们跳竹竿舞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口诀,就是“开合,开开合;开合,开开合……”有两位同学坐在地上负责敲竹竿,跳的同学就念口诀。那一唱一和,声音清脆极了!很快轮到了我,我按步骤,脚跟着口诀一次次来过。渐渐地,同学们越跳越好,越跳越快,越跳越熟练。接着,竹竿舞的.难度开始慢慢加大,从一组竹竿变成了两组竹竿,再从两组竹竿变成三组,最后再变成四组竹竿,还要两个人手拉手一起跳呢!我和子璇一组,刚开始合作时,动作有些僵硬,但是我们把握好节奏,嘴里念着口诀,就能顺利过关!我们兴致勃勃,过了一遍又一遍,同学们也玩得不亦乐乎!

篇13:学跳竹竿舞作文

轮到我上去跳了,我也跟着节拍跳了,但是突然速度明显加快了,还没反应过来,一只脚就被抓住了,我只好走下舞台,心想:这竹竿舞真不容易!

接下来,我们男生又输了。最后连教官都上来帮我们男生跳,我们还是输给了2-8的`女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竹竿舞活动计划04-25

幼儿园竹竿舞活动方案05-28

竹竿舞教学工作计划09-09

竹竿舞教案04-12

竹竿舞比赛04-25

竹竿舞课题05-04

教学计划竹竿舞06-02

竹竿舞研究课题04-14

跳竹竿舞四年级作文05-02

夏庄中学竹竿舞社社团章程04-14

上一篇:厂服管理制度下一篇:又送,又送杜甫,又送的意思,又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