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发音拼读练习文章

2024-05-13

自然发音拼读练习文章(共6篇)

篇1:自然发音拼读练习文章

导语:汉语是中国的标志,汉语是中国的象征,汉语记载中国由盛到衰,由衰到盛的过程,汉语已成为中国不可缺少的一大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汉语拼音o的发音拼读,欢迎阅读。

一、关于汉语拼音字母“o”究竟如何发音

“o”的确是汉语拼音字母中较难发准音的一个单韵母。与“o”发音比较相近的还有uo、ou、ao等复韵母。也就是说严格来说这个音发为“喔”或者“奥”都是不对的 我们学习汉语的时候,学过用国际音标标注汉语拼音和方言,在这里,用国际音标标注o的读音,严格来讲有三种读音

[1] [o]: 单韵母 o 及 uo 中的 o 读 [o]。

[2] : ao iao ong 中的 o 读。

[3] [?]: ou iou 中的 o 读 [?]。[2]和[3]的读音,在语流中实现,有别的音一起拼读,一般不会有问题!我们一般质疑的是第一种情况!单韵母的情况!)单韵母的发音要求:发音时,舌位、舌高、唇形等按各自的发音要求维持应有的发音状态,始终不变,这一点很重要 “o”作为单韵母发音时,舌身后部向软腭升起,舌位半高,舌头高点在舌面后部,嘴唇略圆。

二、关于“o”发音的汉字标读

我们小时候字典、词典甚至最新的工具书都将o标读为“喔”,这是因为1958年国家公布汉语拼音方案时,是用模拟公鸡叫声的“喔”字给“o”标音的,后来有专家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用“喔”标注它的音不恰当。

B 因为喔 拼音为wo,前面加了呼音 也不能标为“窝”,因为uo的发音正是窝,或者喔!

最近几年出版的比较权威的工具书中,就不在一一列举了。在“o”的条目下,已经查不到“喔”字,只能查到“噢、哦”等,只有在“uo(wo)”的条目下才能查到“喔”。

难道标注为“奥”就对吗?答案肯定是不对的 奥 拼音为ao o前面加了a,就变成了复韵母!

其实虽然同是不准确,个人认为标注为“哦”还是相对准确的。

三、为啥还要标注为“奥”或者“哦”呢: 是为了教学的需要。

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由于不便讲发音知识,主要通过教师现场示范,口耳相传,学生模仿练习来完成,所以教师示范时准确发音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孩子在入学前已经接触过汉语拼音,有的学到了不正确的发音,入学后很难纠正。

因此,向家长推荐听一听国家语委等权威部门录制的汉语拼音教学录音带中该字母是如何发音的。

篇2:自然发音拼读练习文章

对于初上中学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字母并不困难。但是部分学生对字母的分类会感到迷惑,如果一提起音标就会有人感到头疼了。特别是普通学校基础较差的学生。《英语拼读技巧》一书把这些枯燥的字母、音标学习变得趣味化了。首先让学生在生活环境的情境中学习字母分类。26个字母以元音分类,对有些初学英语的孩子来说,是容易经常搞混的。如果我们把字母学习生活化,就会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容易掌握。如:26个字母按其元音字母分为5个家族。即A家族、E家族、I家双胞胎等。每个家族都有各自的成员,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名字,只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便能掌握26个字母的正确发音。当各个家族分类的精彩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会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他们在家庭环境的氛围中开始学习字母和音标。

当前的英语教学往往把字母和音标分开教。而《英语拼读技巧》则是把英语的读音和字母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字母的同时就把音标的发音教给学生。由于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教音标的读音,使难懂、难记的音标变得容易了、有趣了。学生既不感到枯燥,而且还学得津津有味。如:在教授A家族时,利用图片、卡片向学生介绍:A家族有四名成员,A、K、J和H。妈妈的名字叫[ei],是元音字母。三个孩子的名字分别叫做H[eitʃ]、J[dʒei]、K[kei],是辅音字母。从A家族中三个孩子名字的发音,可以看出每个孩子的名字都包含着妈妈的名字[ei]的发音,也就是说每个孩子的名字都有妈妈姓[ei]。这样学生能够很容易掌握字母分类及发音,不会有人把C[si:]读做[sei]。因为,学生们都知道发[i:]的音是E家族成员,发[ei]的音是A家族成员。A家族中的每一个孩子除了名字以外,还有各自的小名,告诉学生在家时妈妈会叫每个孩子的小名,假如记住每个孩子的小名,就能够掌握辅音音标的发音,如:J[dʒei]的小名叫J[dʒ],K[kei]的小名叫[k],H[eitʃ]的小名叫[h]。通过这种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吸引了学生,提高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把繁琐的拼读规律简单化

《英语拼读技巧》最大的优势之一是把那些对孩子来说非常繁琐的、特别难记的拼读规律简单化了。例如:在英语单词中,有的辅音是双写如:better,而有的英语单词是单写如:Peter。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记忆上的混乱,生词多了就记不清楚了,应该单写的拼成双写,应该双写的拼成单写。但是学过 拼读法后,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后面的辅音是双写还是单写,只要听到单词的发音就能马上判断出应该单写还是双写,因为所有的拼写都和发音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只要听到这个单词前面的元音发基础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闭音节),单词后面的辅音就双写,如:pepper。如果这个单词前面的元音是字母音(字母音就是发5个元音字母本身的音),单词后面的辅音就单写,如:paper。英语拼读技巧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拼读规律。

一旦学生发现掌握复杂的拼读规律并不难,他们就会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学生找到了自信,也就找到了自我。把复杂的字母组合读音规律化

英语字母组合有很多,如:ea、ee、ae、ai、ew、aw、ow等。对学生来说掌握这些没有规律的字母组合读音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对那些普通学校的普通学生来说,真是困难重重。

《英语拼读技巧》把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按国际音标中的元音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规律。例如,字母音有5个元音字母a、e、i、o、u,而每一个元音都有5种或5种以上的拼法。比如A这个字母,可以有以下几种字母组合形式,make,Mae,train,play,rein,they,也就是说以上生词中的元音字母组合都可以读做[ei]。当学生看到一个元音字母的读音就有这么多拼法,那5个元音字母的读音组合全部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在教学中我们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把那些复杂的字母组合教给学生,而是告诉学生5个元音字母的拼读规律是相通的。只要记住5种拼法的规律,就能掌握发字母音的30多种拼法。例如,第三种拼法的规律是:5个元音字母加e结尾,读字母音。也就是ae、ee、ie、oe、ue这5个字母组合在单词中读元音字母本身的音,如:Mae[mei]、tee[ti:]、tie[tia]、toe[tou]、blue[blu:]。这样通过读音练习,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住这条规律。最后,我们把国际音标中的全部元音归类,用简单的表格方式展示出英语拼读技巧中元音字母组合读音规律表。大大方便了学生学习、掌握和使用。把英语拼读方法系统化

要想让学生完全掌握和记住拼读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使拼读方法系统化、规律化,便于学习掌握。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一部分、一部分地攻破拼读规律的难关。《英语拼读技巧》把辅音的读音教学分为两个部分,单辅音在字母家族中教,双辅音和辅音连缀一起教。同时在教学中渗透清浊辅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并让学生了解字母和字母之间的关系,如:小名一样的字母在单词的拼写中应该选择哪个字母,有两个小名的字母如何选择它的发音等等。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读音是按照元音音标分为4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把读音规则系统化,相同的规律统一教,不同的规律分开教。

《英语拼读技巧》的最后一部分把划分音节和多音节单词中音的弱读规律系统地教给学生。一旦掌握了划分音节和音的弱读规律,就能准确地读出多音节单词。

在教学中每一课都有配套的、系统的、有趣的拼读练习和自我测试,如:听读音选单词,找出字母之间关系密切的朋友,标出清浊辅音字母,按规律划分音节,标出弱读音节的读音,按读音归类单词,等等。系统有趣的拼读练习便于学生熟悉和掌握复杂的规律。

通过几年来的实验,参加实验班学习的学生在英语单词学习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出任何一个单词,学生都能够不借助音标读出来。听到没有学过的英语单词也能够写出来。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记忆单词的速度。基础好的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10分钟内学习掌握30多个生词,基础一般的学生在10分钟内至少掌握15个生词。可以看出掌握拼读规律后的实效是惊人的。李可鑫,一个小学最不喜欢学英语,每次英语考试都刚刚及格的学生,通过3年的实验班学习,中考英语考了119分(满分120分)。

篇3:自然发音拼读练习文章

关键词:应力-渗流耦合,保护层,渗流特征,Flac3D

保护层开采是高瓦斯突出煤层群区域瓦斯治理最有效的技术,通过开采保护层为围岩的变形提供空间,改变原岩应力分布状态,促进被保护层煤体发生变形、裂隙发育,从而改变被保护层的瓦斯解吸流动特性,使赋存在煤层中的瓦斯解吸释放,再利用钻孔对卸压瓦斯进行抽采,从而消除被保护层煤体的突出危险性[1]。

保护层开采的卸压效果受到层间距、层间岩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层间距不同被保护层卸压后应力分布状态差异很大,突出危险性也不同。前人针对矿山压力和顶板管理方面对保护层开采后围岩应力运移分布规律进行了大量研究[2],但在瓦斯运移和流动规律方面研究较少。由于被保护层的应力运移规律和渗流特性尚不清楚,造成卸压瓦斯的治理工作存在盲目性。此外,前人主要通过现场观测等方法研究围岩运移,受到观测点数量和人为测定误差的限制,不能准确、系统、连续地观测围岩的应力演化分布规律。因此,本文借助数值模拟软件Flac3D,以具有典型保护层开采条件的平煤集团丁、戊组煤层群为研究对象,对保护层开采过程中围岩应力场的演化规律进行分析,并通过应力和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瓦斯在不同方向的渗流规律,为卸压瓦斯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1 煤体应力-裂隙-渗流关系

煤岩体内含有大量的原生裂隙,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大部分原生裂隙承压闭合。随着煤岩体所受应力状态发生改变,这些裂隙会发生膨胀或收缩变形[3]。如图1所示,当竖直方向应力增大时,收到应力挤压作用,水平方向裂隙会发生收缩闭合,瓦斯难以运移流动;相反,当竖直方向应力减小时,水平方向裂隙会发生膨胀扩展,瓦斯沿水平方向的流动变得容易。煤岩体内裂隙的闭合或是扩展影响了瓦斯流动的难易程度,从而决定了煤岩体渗透率的变化。

前人研究表明,裂隙的闭合或扩展受到正向应力影响,其裂隙承压闭合尺寸与正向应力的关系为[4]:

式中:σ—正向应力;

k0—裂隙初始刚度;

δ—裂隙闭合尺寸;

δm—裂隙最大闭合尺寸。

对于单个裂隙来说,其渗透率与其裂隙宽度的平方成正比[5,6]:

式中:k—裂隙的渗透率;

b—裂隙宽度,b=δm-δ。

将式(1)代入式(2)中,得:

式中:σ=k0δm,初始正应力。

根据式(4)可以看出,煤岩体的渗透率与正向应力关系密切,原岩应力状态下(σ=σ0),kf取值为0.25,当0<kf<0.25,正向应力大于原岩应力,煤体渗透率降低;0.25<kf<1时,正向应力小于原岩应力,煤体渗透率增大。

在三向应力状态下,正向应力σ可以看作为两个相互垂直应力的平均值[7],则三向应力状态下渗透率的大小可以表示为:

其中,kx,ky,kz分别为沿x,y,z方向的无量纲渗透率;σx,σy,σz分别为沿x,y,z方向的地应力σx0,σy0,σz0分别为x,y,z方向的原始地应力。

2 保护层开采数值计算模型

平煤集团某矿可采煤层为丁组煤层、戊组煤层,其煤层间距为:丁组煤层与戊组煤层的层间距40.55m~112.92m,平均为71.3m。根据该矿各煤层鉴定结果,在鉴定范围内丁5-6煤层(瓦斯压力2.1MPa)、戊9-10煤层(瓦斯压力1.7MPa)为突出煤层,戊8煤层(瓦斯压力0.82MPa)为非突出煤层。戊8煤层与戊9-10煤层层间距1.02m~29.03m,平均间距为13.38m。

综上可知,可将戊8煤层分别为丁5-6煤层的下保护层和戊9-10煤层的上保护层开采。

2.1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根据平煤集团某矿煤层群赋存的地质状况建立模型,长宽高依次为360m×260m×140m。查阅国内外学者对原岩应力的现场测试数据和我国部分矿区实测地应力数据,平顶山矿区的最大主应力沿水平方向,侧向应力系数λ取1.1。模型顶部采用12MPa的压力边界,其余面均为滚支边界,模型底部平面初始竖直应力为15MPa,水平应力为16.5MPa。煤层倾角1.8°~9.7°、平均5°,属于缓倾斜煤层,可近似作水平煤层处理,模型网格划分如图2所示。

保护层开采后,围岩发生变形,强度随之降低,为弹塑性材料,并呈现破坏后强度软化现象,因此采用Flac3D中应变软化模型进行研究,根据平煤集团某矿实测的煤岩强度参数并结合岩块和岩体力学参数差异给模型赋值,如表1所示。

2.2 数值计算过程

如图2所示,为了消除被保护层的突出危险性,首先开采位于z:0~2m处无突出危险的戊8煤层,工作面宽度100m,在x方向从100m开始向-100m位置开采,每次开采长度5m,迭代步数500步,运算求解。

3 保护层开采应力-渗流演化规律

3.1 采场三向应力分布特征

保护层开采200m后,在采场中部作一条竖直监测线,得到垂直于煤层方向的三向应力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由图可见,应力分布总体上表现为:距离保护层越近三向应力值越小,卸压效果越好,距离保护层越远三向应力值越大,卸压效果越差。

由图3可以看出,采场三向应力曲线随着距离保护层的间距增加并非呈线性分布:

(1)在距离保护层下方20m和上方30m范围之内的三向应力均低于11MPa,处于全应力卸除区,该区域内煤岩体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裂隙均发育,渗透率显著提高,瓦斯可以在自身压力梯度作用下沿三维方向自由流动;

(2)随着与保护层间距增加,在保护层上方30m~75m和下方20m~40m范围内竖直方向应力仍较小,而水平方向上应力显著增大,出现了类似半球盖状的应力集中区域,如图3(a)、(b)所示,该区域煤岩体处于竖直应力卸除区。根据力平衡原理可知,竖直应力卸除区内煤岩体起到了拱的作用,抵抗外围岩体变形,使得应力集中区外围岩体应力处于原始状态。该区域内部竖直方向上的裂隙闭合,仅有水平裂隙发育,处于该区域之外的煤层瓦斯难以穿透应力集中区沿纵向运移;

(3)随着间距进一步增加,围岩不受保护层开采扰动影响,进入原岩应力区。

3.2 被保护层沿走向和倾向应力-渗流演化规律

被保护层丁5-6煤层和戊9-10煤层分别位于戊8煤层上方70m和下方7m处,根据上节分析可知,丁5-6煤层和戊9-10煤层分别处于竖直应力卸除区和全应力卸除区。煤岩体所受应力状态不同,其内部瓦斯渗流特性也不同,为了有针对性地治理被保护层卸压瓦斯,对被保护层在走向和倾向上三向应力及无量纲渗透率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其中图4为丁5-6煤层沿走向和倾向的三向应力及渗透率分布图,图5为戊9-6煤层沿走向和倾向的三向应力及渗透率分布图。

由图4(a)、(b)可知,丁5-6煤层沿走向和倾向中部(即“Ⅱ”区)竖直应力降低,水平应力集中,对应图4(c)、(d)中水平渗流区,x、y方向无量纲渗透率k值大于0.25,z方向渗透率小于初始渗透率;在走向和倾向的两端(即“Ⅰ”区)出现了部分水平应力降低区,其中走向两端y、z方向和倾向两端x、z方向渗透率k值均大于0.25,为三维渗流区。水平渗流区内仅有水平方向裂隙发育,煤层中瓦斯在纵向上流动比较困难,而三维渗流区内水平和竖直方向裂隙均发育,为瓦斯流动富集区,瓦斯抽采钻孔应根据这一特点尽量布置在三维渗流区内。

由图5(a)、(b)可知,戊9-10煤层沿走向和倾向大部分区域(即“Ⅱ”区)三向应力均降低,对应图5(c)、(d)中三维渗流区,x、y、z方向无量纲渗透率k值均大于0.25;在走向和倾向的边界(即“Ⅰ”区)出现了部分水平应力集中区,随即过渡至原岩应力区,x、y、z方向渗透率k值均小于0.25。三维渗流区中含有大量裂隙,水平裂隙和竖直裂隙相互沟通形成裂隙网,为瓦斯流动提供通道,与丁5-6煤层相比,三向渗透率都显著增大,由于距离保护层较近,瓦斯可以在自身的压力梯度作用下经裂隙网流入戊8煤层开采工作面,为了防止保护层开采工作面发生瓦斯涌出异常,造成灾害,应当向戊9-10煤层的三维渗流区内施工拦截抽采钻孔。

3.3 不同回采阶段被保护层应力变化情况

煤层开采为渐进过程,随着保护层的开采,被保护层的应力状态发生动态演化,以丁5-6煤层竖直应力为例,考察不同回采阶段被保护层应力变化情况,得到x=0、20、40、60、80、100m六个位置在保护层由100m位置回采至-100m位置期间竖直应力变化情况,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随着保护层回采距离增加,距离回采工作面不同间距处煤岩体应力呈现规律性变化,总体表现为应力值先减小,后增大,这是由于随着开采步距增大,采空区内上覆岩体下沉,顶底板接触并逐渐压实,应力重新回升。根据应力与渗流关系,丁5-6煤层内裂隙先膨胀扩展,后承压闭合,煤体渗透率降低,影响卸压瓦斯抽采效果。

以x=0m处为例,当回采工作面由100m位置开始回采时,应力值逐渐降低,回采至-40m位置时,应力降至最低,随着工作面继续回采,应力值逐渐增高,压实区滞后采空区约40m。因此丁5-6煤层的卸压瓦斯抽采应当滞后于保护层开采约40m范围内,当超过这个距离后,被保护层应力逐渐回升,卸压解吸的瓦斯重新吸附于煤体中,煤层恢复突出危险性。

4 结论

(1)保护层开采改变了围岩的三向应力分布特征,当应力增大时,煤体内垂直于该应力方向的平面上裂隙承压闭合,煤体渗透率降低;当应力减小时,裂隙膨胀扩展,渗透率增大。

(2)保护层开采后,根据距离采场不同间距处煤岩体应力状态,可分为“全应力卸除区”、“竖直应力卸除区”、“应力集中区”和“原岩应力区”,各区域内应力分布状态不同,对应瓦斯渗流特性差异较大。

(3)以平煤集团某矿煤层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戊8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丁5-6煤层和戊9-10煤层内瓦斯渗流特征。其中,丁5-6煤层的卸压瓦斯抽采钻孔应尽量布置在走向和倾向两翼,且抽采区域应尽量滞后于戊8煤层回采位置40m以内戊9-10煤层的卸压瓦斯拦截钻孔应布置在走向和倾向的中部。

参考文献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2]何满潮,等.孔庄矿深部软岩巷道非对称变形数值模拟与控制对策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4):673-678.

[3]杨威,等.煤层采动应力场空间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Proceedings of 2010(Shenyang)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沈阳,2010[C].

[4]Baghbanan A,Jing L.Stress effects on permeability in a fractured rock mass with correlated fracture length and aper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2008,45(8):1320-1334.

[5]Zhang J,Standifird W B,Roegiers J C,et al.Stress-Dependent Fluid Flow and Permeability in Fractured Media:from Lab Experiments to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J].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2007,40(1):3-21.

[6]Mathias S A,Tsang C F,van Reeuwijk M.Investigation of hydromechanical processes during cyclic extraction recovery testing of a deformable rock frac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2010,47(3):517-522.

篇4:自然发音拼读练习文章

【关键词】字母 发音 拼读

一、改编趣味歌曲,形成音素意识

英语单词是由字母或字母组合构成的,帮助孩子们过好字母读音关,是打开语音学习大门的金钥匙。字母歌能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字母名称音,但是一首常规的ABC字母歌,即使幼儿园小朋友都能唱,对学生没有持久的吸引力。如果我们将它的旋律改编成自己喜欢的或者是流行的大众歌曲旋律,会别有一番风味。教学中将字母歌改编成优美而有趣的《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旋律,着实让孩子们感到新奇和兴奋,学习的兴趣与参与意识立即提高。受到启发的孩子们甚至将这首简单的字母歌旋律改编成了西游记主题曲《白龙马》,搞笑的改编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字母名称音就会掌握的更快更扎实。音素意识的形成要求学生必须熟悉字母的基本发音,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继续融字母发音于趣味歌曲中。如A is for apple./?/,/?/,apple.B is for bag./b/,/b/,bag.C is for cat. /k/,/k/,cat. D is for dog./d/,/d/,dog.…M is for milk./m/,/m/,milk……如此将学生已学词汇串在这首字母歌中,引导学生感悟每个字母在相应单词中的发音,循序渐进的形成音素意识。

二、开展趣味游戏,建立拼读意识

小學生活泼爱动,乐于在游戏中动手、动口与动脑,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游戏的选择依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执教者的教学风格等具体情况而定。在语音教学的不同环节,设置不同形式的游戏,最终的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建立拼读意识。

游戏一:节奏拍手。出示单词卡片dog,依次教读/d/-/?/-/g/——/d?g/,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节奏发出相应字母的发音。教师拍手一次da,学生发第一个字母d的发音/d/;连续拍手两次da,da,学生发第二个字母o的发音/?/;连续拍手三次da,da,da,学生发第三个字母g的发音/g/;连续用这样的节奏da;da,da,学生发第一个字母d和第二个字母o的发音/d/-/?/, /do/;…连续用这样的节奏da;da,da;da,da,da,学生发第一个字母d、第二个字母o和第三个字母g的发音/d/-/?/-/g/,/d?g/。运用这样的节奏帮助学生练习拼读,学生易于理解单词是由字母或字母组合构成的,建立初步的拼读意识。

游戏二:芭比娃娃换新装。在语音教学中,拆音再替换是最常用的一种训练方式。如学习单元音字母o在词汇dog,box,orange,body中的发音,帮助学生感悟字母o在这些单词中的发音/?/,逐步替换音素引导学生拼读并总结字母o在这些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尝试自主拼读。如:/?/-/ks/,ox,/b/-/?/-/ks/, box;/f/-/?/-/x/, fox.拼读过程中不涉及音标,只是引导学生跟着教师进行模仿发音,帮助学生感悟发音规律,培养自主拼读能力。

三、创设故事情境,体验快乐阅读

在语音教学中创设一些有趣的情景,尤其将整堂课串联成一则有趣的故事,将已学和未学的所有含有相关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单词融在故事情境之中,其趣味性会更强。如教学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 4 My home Section A Lets spell时,整堂课以小猫玩球、找球、遇险闯关、再玩球为故事发展主线,将含有字母组合u-e和字母u的单词,以及其它学生并未学过的相关单词放在了有趣的情境之中逐步呈现。将单词分类、生词拼读、听音写词等练习放在了有趣的拦路虎闯关活动之中。整堂课将所有孩子们已学和未学的含有相应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单词串在了故事情境之中,轻松实现了“见词能读、快乐阅读”的目标。

四、自编绕口和押韵,拓展拼读和运用

小学生好奇、擅长模仿,语言感悟力强、模仿力强。绕口令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游戏,押韵且节奏感强,是将含有相同音素的单词组成反复、重叠、绕口、拗口的语句。运用有趣的绕口令来拓展拼读能力,其语韵读起来妙趣横生。如关于o自编绕口令:Olive is Toms mom. Tom has a dog.It is Bob.Bob is on a box.It has an orange body.融入学生已学及未学含有字母o的单词于情境之中感悟其韵律美。引导学生感悟发音规律,强化拼读意识,训练拼读能力,增强语感。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自编绕口令或押韵小诗,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拼读能力以及在情境中正确运用新词的能力。

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的时期。故小学阶段是渗透拼读规则和形成语音拼读意识的最佳时期。应以语音教学为主阵地,以语音教学内容为载体,以趣味性活动为手段,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为宗旨,引导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归纳拼读规则,提升自主拼读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5:自然拼读法

国际音标如同中文的拼音系统,是另外形成的辅助系统,是为母语不是英语的学习者所服务的。整个系统完整但规则相对抽象,对非母语系学习者确实相当有帮助。但学习一套全新的符号及其发音规则,对小学高年级或初中生都不是很容易。

Phonics 属于英语拼字系统的内在机制,经过百多年来的发展和完善,已是美国孩子的必学课程。Phonics 更注重英文字母和其发音的对应关系,可以迅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对于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因为有口语优势,在发现字母和发音的对应关系后,只要能把字的音念出来,就很容易联想到该字的意思,能直接认字或拼字。而中国孩子虽然没有母语背景、但Phonics 对于帮助认字、拼字、提高阅读能力,及从小教授正确英语发音方面仍然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总的来说,这两者对中国学习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是适合学习的年龄段有所不同而已。只掌握音标,会造成现在很多中国孩子都有的碰到生词就无法开口的现象。要知道除了字典,很少有国外书籍或绘本、读本会标注音标哦,无法发音就会严重破坏阅读的流畅性,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只掌握Phonics,会让孩子发现随着学习深入到脱离初级英语范围后,越来越多的单词无法直接用Phonics拼出,发生和不少欧美人士一样的阅读困难现象。英语发展千百年来,不断吸收各语种词汇,而中国孩子缺乏口语环境,发生读音差错不足为奇。若能引入易学实用的Phonics,然后再系统学习国际音标,将使孩子受用终身!

2.自然拼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老师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自然拼读教学法,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才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然拼读这个学习英语的方法。那么在进行自然拼读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自然拼读教学法——坚持及时复习巩固

这个时候的小学生很容易忘记已经学过的知识。因此,要想克服学生遗忘现象,应该经常地,持续地进行拼读和拼写教学,从而提高学生接触字母读音的频率,并将之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相联系。这样一来,学习就轻松了。乐宁教育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体系,老师可以通过CMP学习效果管理,把学、练、用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乐宁得到最全面的发展。在这里孩子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外教,能够免费参加朗文英语俱乐部活动,还拥有配套网上学习的平台。

二、自然拼读教学法——保持活动的趣味性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利用小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通过故事导入字母读音。还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者组织唱歌、吟咏诗律、念绕口令等活动,让学生在玩闹中练、唱歌中练,吟诗中练,念口令中练。时间久了,学生也不会失去学习少儿英语自然拼读的兴趣。

乐宁教育专门开设的5-10岁Phonics拼读乐园课程,实行15人的小班教学,利用高科技互动白板呈现课件,通过歌曲、歌谣、故事、课堂游戏等快乐教学法,让学生享受自然拼读的乐趣。

三、自然拼读教学法——借鉴但不能照搬国外

自然拼读法在英语国家已有很多年的历史,网络上相关资源十分丰富,只要在网上搜索关于自然拼读法的一些信息,就可以查到许多与之相关的内容。但是国外的经验多是建立在母语教学的基础上,有些做法未必适合我们国内的教学。因此,在运用自然拼读法的过程中,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经验,而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上有所创新。

以上就是自然拼读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的事项,只有运用最科学的自然拼读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的英语成绩才能够得到飞速的提升。自然拼音法(Phonics)是指看到一个英语单词,就可以根据英文字母在单词里的发音规律把这个单词念出来的一种方法。在美国的幼儿园和学校里,孩子们从三岁起,就开始接受自然拼音法的教育了,这种方法是美国孩子学习自己母语的方法。

3.英语是拼音文字,所有的词汇都是由26个字母拼出来的,而在成千上万的不同拼法中,基本发音因素却只有39-47个,这说明26个字母与基本音素间是有着一定的关联的。但是,英语是属于比较深奥的拼音文字,也就是说26个字母与基本音素之间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是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复杂关系,这对学习英语词汇的发音和拼写无疑增加了难度。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总结出了很多发音规律,这些规律对于绝大多数英文词汇都是适用的,这就是自然拼音法。在美国,孩子们在学校都首先要掌握自然拼音法,在小学三年级前要把基本法则全部掌握,并成为熟练的阅读者。掌握了自然拼音法的基本规律后,学生们就需要靠大量的阅读来增加词汇量,丰富自己头脑里字母与发音的对应关系,从而能够对不认识的新的不规则发音的词汇的发音做出正确的猜想,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说已经完全掌握了英语阅读了。

美国的教育专家们把儿童初学阅读的过程定义为如下五个循序渐进的步骤:

1.Phonemic Awareness(音素意识的形成)

2.Alphabetic Principle(字母发音规则的掌握)

3.Accuracy & Fluency(对文字掌握的准确性与熟练性)

4.Vocabulary(词汇量的扩大)

5.Comprehension(阅读文字与理解文字的完美结合)

一般来讲,美国的孩子们三、四岁的时候,开始学习英文的26个字母,并学习以这些字母开头的词汇,这时候的孩子,大部分都掌握了26个字母,但对它们的发音只是有一点模糊的认识,还不能完全把字母的发音和单词联系起来。注重英文阅读的老师和家长们会经常为孩子们朗读童书,同时边朗读边用手指着对应的文字,让孩子逐步建立单词的发音与文字的对应关系。这个阶段,就是音素意识形成阶段(PhonemicAwareness)。

在小学一、二年级(Grade1&2),老师们逐步教授一些组合稍微复杂些的单词和发音规律了,比如很多双辅音组合,多音节单词,长元音、多元音以及不规则元音等等。基本上在二年级结束后,孩子们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自然拼音法的大部分精髓,在阅读上已经没有重大障碍了,这时候老师的授课重点也转移到更深的阅读理解、语法、写作等方面去了,进入第三、四、五阶段。学完了发音规律后,孩子们对阅读就更有兴趣了,因为,随便拿一本书,孩子们都可以读出大部分的词汇,这对孩子们来说会是多么大的成就感!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低年级的英文课,基本上是以阅读来贯穿的。在课上,可能是老师带领学生读,也可能是学生自己阅读,读过之后学生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复述故事大意。学生们并不是只有固定的一两本课本为教材,而是至少每周在课上要精读一本适合他们程度的图书,每个学生每个月还需要向老师提供本月的课外阅读书单,这些图书的来源,就是公共图书馆,每个学生在踏入校园后,基本上都会办理自己的借书卡。图书馆里,有大量适合各种年龄和程度的孩子们读的书,有的书词汇量只有几十,有的书词汇量有一百多,有的书词汇量达到几百甚至上千。经常会看到低年级的孩子们捧着图画书和简单读本,高年级的孩子们捧着大部头的书读得津津有味。

自然拼音法,是美国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必经之路。

拼读法和音标这两个东西都是很好的工具。但是对于英语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音标因为是对具象声音的抽象理论总结会比较枯燥难懂,非专业出身的家长如果不是英语基础特别好,也不太容易在家自己操作。所以音标的系统学习不太适合初学者。中国国内的英语教学到初中阶段就会系统教授音标,笔者以为在此之前主要精力应该花在大量听说和阅读有营养的语言上面而不是去深究音标。

相对音标,拼读法看起来更直观,见效快。但是对于非母语孩子,两个问题不容忽视:发音和口头词汇量。我们说过一个非母语的孩子和母语孩子的最大区别一个是“量”,一个是语言环境是否纯正。没有大量纯正英语环境的浸泡,非母语孩子首先面临一个发音的问题。每种字母组合发什么音,读音是否准确,这个对于母语孩子来说根本不存在的问题,成了我们必须首先面对的。

英语自然拼读学习的六阶学习法

第一阶:建立字母与字母自然发音之间的直接联系。第二阶:能够成功拼读元音+辅音(辅音+元音)。如:c-a ca a-t at 第三阶:能够成功拼读辅音+元音+辅音。如d-o-g dog 第四阶:能够成功拼读双音节或多音节单词。如sw-ea-t-er sweater 第五阶:能够听音辨字,即听到单词读音就能拼出该单词。第六阶:单词量大量扩充,能够阅读英语文章。

1.自然拼读法的第一步是掌握二十六个字母的读音(Letter Sounds).其中五个元音字母(a, e, i, o, u)发两种音。

2.第二步是进行单元音字母的拼读练习,如:Sam, cat, mat, 等。3.第三步, 是固定读音的单词 : the, a, is, to, have 等。

4.第四步,是一个单词里有两个元音时,前边一个元音发字母音,后边一个元音不发音,如:make, made, sea, five, nine, road等。

5.第五步, 是双/三辅音在一起时怎么联读, 如: bl(ack), str(eet)等;有一些辅音不发音,如: ghost, comb, lamb等;要掌握一下和“h”联在一起的发音: ch, sh, th, wh。6.第六步,是特殊读法:

单音节词,以元音结尾,这个元音发字母音,如: me, hi, go 等。

Irregular: ar(car), ay(hay, may, say), igh(high, night, might), ew(new), er(sister, brother), ur(burn, hurt), ir(girl, fir, firm), or(horn), eigh(eight), oi(oil, boil), oy(boy), ow等有其特别的发音.“c” 和 “k” 在一起时,发一个音: quick, black等。

语言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的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在汉语学习方面经历了听—模仿说—自己说—识字—(阅读)—写字—(作文)这样一个过程。因此根据孩子学习语言的规律,我们英语课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年级(年龄段)有不同的体现。所以, 正确的英语拼读学习法就是: 第一阶段: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 多接触多听英语, 从生活的各个方面着手, 建立英语语音和实物图像之间的关系。目标是基本听懂简单的生活用语, 指令。能用英语表达简单的需求。不断扩充听力词汇量。(注意这一阶段着重在听,孩子想说再说,不要强迫孩子跟读,背诵,照单词念。更忌讳在亲戚朋友面前强迫孩子说英语。)第二阶段: 在孩子能听懂绝大部分生活用语, 听力词汇量达到一定水平后, 教孩子ABC字母和PHONICS英语读音规则。同时不断练习语言的表达能力。目标是能读简单的句子, 听和说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第三阶段: 在孩子学会PHONICS英语读音规则后, 开始找一些简单的小图画书让孩子练习阅读。慢慢掌握最常用的第一批单词。目标是能阅读简单的图画书和短文。掌握一批最常用单词。

第四阶段: 逐步提高孩子的阅读难度和阅读量, 广泛接触各个方面的英语。同时开始逐步学习英语的语法知识和写作能力。目标是能阅读简单的故事, 在听, 说, 读, 写上全面发展。

篇6:自然拼读

摘要:音标-单词教学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但是由于其内容的难度以及老师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对学习用音标拼写单词感到畏惧。当下英语教师应该找到一种适应学生的音标-单词教学方法和步骤,使教学过程能够充分反映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进而提高学生拼读和记忆单词的效率。1.为什么要教音标-单词拼读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在教学生如何提高词汇量、语法能力、听说能力、读写能力等语言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教师们也一直在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力求使学生学习高效,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准确地掌握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何语用等基本内容。单词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渗透进了语言学习的方方面面,对语言学习者成功地掌握一门语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单词学习与记忆是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大部分学生有单词记不牢,见词不会拼读等问题。根据单词读音来记忆和拼读无疑是众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科学的。

音标-单词拼读法这里指包涵了学生低龄阶段所学习的自然拼音法与年龄较大时学习通过音标来记忆单词的方法的总称。众所周知,英语是拼音文字,英语单词的形和义是不相关的,但是单词的音和形却是紧密联系起来的。即使不知晓单词的意义也能根据读音写出单词来,或者根据单词读出发音。学生在学习音标、字母组合以及简单的语音学知识后,对其发音和自主学习是有帮助的。例如,学生在学习了air这个组合后知道air读作/eə/,在其后的学习过程中,当学生遇见air在单词中出现时就知道其发音,并据此来记忆单词, 比如,hair, pair, fair等。《英语课程标准》也对小学语音教学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能够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2.音标-单词拼读教学内容

单词量与正确的发音与外语学习的关系紧密且十分重要,如何安排音标-单词教学内容是教师首先考虑的问题。当前,老师对音标-单词拼读教学的理解有几个误区。首先,一些教师认为音标-单词教学只是在语音课上进行。笔者所在学校也开设了包括自然拼音法、KK音标与国际音标等短期课程,但总体上来说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课程的内容并将其内化继而熟练运用却比较困难。例如,国际音标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20个元音与24个辅音和各个音标相关的一些简单字母组合,以及一些相关的语音学知识。每日学习内容较多,知识内化困难。因此,音标-单词教学是渗透在语言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而非仅仅在短期的语音课上实现。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相关知识,老师应当反复提醒学生,引起学生对一些字母组合与发音关系的重视。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例如,在教授单词beat时,给出含有ea/i:/的单词,如heat, cheat, meat, mean让学生自己拼读以加深印象。音标和自然拼读法在语音课上学习,却在各种输入课型中渗透。如在听力课上完成听力任务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再听一遍,并要求找出含有某个特定音素的所有单词,然后进行学习或复习。

其次,单词-音标教学目标和内容设定不合理。学生学习音标-单词拼读法,不论是学习国际音标,KK音标,自然拼音法等等,都应该在适当的年龄安排适当的内容。自然拼读法在20世纪中期产生于美国和加拿大,最早是一种教英语本族语儿童识字、拼写和阅读的方法,其效果显著进而在二语和外语习得中的到推广。(冯冰倩,2010)自然拼读法有很多优点:它简单容易学习,学生需要建立的仅仅是字母与发音的关系而不需要掌握音标符号,熟练后学生见词能读。在小学中低年级时,应当弱化对单词标音而更应强调自然拼音法,让学生记住简单的字母组合与发音之间的关系,不过多强调单词注音。一是因为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不会遇见很难的单词,自然拼读法能基本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一部分音标符号来自其他语言,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有些学生由于受到汉语拼音书写的影响,在书写26个字母时都有困难,加上其他陌生的符号,会感到十分吃力,甚至失去学习英语信心和兴趣。到小学高年级应学习音标,训练学生通过简单语音学知识给单词标音。学生熟悉音标后,在使用英文词典时就能熟练地根据音标拼读出单词,用音标记部分简单单词。在课文中给生词注音,进而能准确快速地读出单词,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工具。到了初中和高中,学生应掌握更多的音标知识,在单词拼读上能熟练运用,达到脱离死记硬背的记忆单词的方法,见词能读,听音能拼。

自然拼读法能够直观地让学生建立音与形的关系,但学习时需要掌握很多字母组合的发音并且一些特殊情况的发音用自然拼读法不易教授,比较零散。学习音标每个音素都用符号化,学生清晰地看到每个发音相对应的一些字母组合,便于建立音与其符号的关系,再建立音标符号与字母符号之间的关系,方便学生归纳总结,分类记忆。因此,不同的年级对学生的音标-单词拼读有不同的要求,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学习需要,同时让学生保持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综上所述,音标-单词教学内容应当根据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语言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年级较低的学生学习自然拼读法,学会如何拼写简单单词;年级较高的学生学习系统的音标知识,全面掌握根据音标读单词、记单词的方法。3.有效的音标-单词拼读教学步骤

老师们大都对音标-单词拼读强调很多,语音课上也在教,平时遇到字母与发音也会在提醒学生,效果却不好。学生仍然出现单词不会拼读,不会用音标或自然拼音去记忆单词,读音不准导致字母组合写错而影响单词读写等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发音与拼写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是一个主要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掌握有效的方法。

大多数时候音标或自然拼音教学都是通过PPP的教学模式进行教授,以听音、辨音、读音、读单词、写音标/字母、写单词这样的步骤进行。这种方法比较直接,目的性很强,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是什么。看上去,听、辨、读、写的步骤是十分合理的,但是这个学习的步骤仅仅对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有成效,对于英语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这个步骤却远远不够。假设此步骤中存在缺失的环节,而这些缺失的环节对建立学生音标-单词拼读能力可能十分重要,那么教师在课程中应该找寻出那些缺失的环节。所以将教学步骤细化后分为:知识呈现、辨音、混音、音段拆分、看词读音、听音写词等。3.1 知识呈现

传统的方法直接教音标,老师教读,学生跟读,不断重复的方法显得尤为枯燥,不能提起学习兴趣,教学效果甚微。学习音标-单词拼读目标是不变的,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方法却是多样化的。老师应当具有教学创新精神,使用多种有趣且有效的呈现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音知识的兴趣。例如,年纪较小的孩子的特征是好动,并且对歌谣等有节奏的东西十分感兴趣。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呈现字母与发音关系时可以用歌谣,并且配上乐器或动作制造节奏。《朗文少儿语音3A》与《朗文少儿语音3B》都是通过歌谣来呈现目标字母与发音。到了中高年级通过给学生讲故事或读句子的方式引出目标发音,或让学生自行找出听到得最多的发音以及单词。遇到学过的单词学生可以写出来,再由老师引导学生归纳。下面是教学生a, e, i, o, u在重读闭音节中的读音/æ, e, ɪ, ɒ, ʌ/。

T(老师): A fat cat is catching a bad rat.(3 times)please find out the sound you hear most.Ss(学生): It’s /æ/ T: Great!I’ll read it out again and you’ll write down the words with /æ/.Ss:(listen and write fat, cat, catching, bad, rat)T: Well done!Now can you tell me which letter makes /æ/? Ss: “a” makes /æ/ T: Yes.A, A, A, /æ/, /æ/, /æ/ 以句子作为呈现内容的优点在于目的性强,学生易于听出目标音。在听的过程中,老师正确的语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调。针对比较小的学习者,老师可以采用直接读出含有目标音的单词的方法。在笔者教授元音字母a, e, i, o, u在重读闭音节中的读音时,两个班级的年龄在七到九岁,且英语水平都处于基础阶段的学生在听句子的时候大部分不能听出目标音。如:A fat cat is catching a bad rat.很多学生会说他们听到最多的是/t/而不是/æ/。当呈现Betty, bed, Meg, red时,他们不能听出/e/。

在学生学习到了初-中级阶段时,上述简单的方法不再满足他们的需求时,可以采取故事教学法、听录音填词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的故事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编写,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幼稚的故事会让中-高年级的学生出现反感的情绪。故事也可以设置成为连载故事,为下一次语音课埋下伏笔,调动学生对学习语音的兴趣。听录音填词的方法中,录音材料的内容多种多样,比如故事、歌谣、歌曲、绕口令、小诗等都可以作为填词的素材,填入的词应含有当次课应教授的目标音。完成填写后,学生根据所填词语进行归纳总结,找出目标发音相应的字母和字母组合。下面是用英语绕口令呈现发音的例子。T: I’m about to hand down some slips to you with some sentences on them.3 students work in a group and read these sentences.If you have some problems, you can ask me for help.Ss:(read the sentences for 2minutes.)T: OK.Please read them aloud and find out what sounds do you hear most in each sentence.(2 minutes later, teacher has some students in each group read aloud the sentences.)Nora: No need to light a night light on a light night like tonight.T: Nora, can you tell me which sound you hear most? Nora: night and light.T: light, night, tonight.Which sounds, Tom? Tom: /aɪt/ T: Great.Please look at these words.What letters make the sound /aɪ/? Ss: i-g-h 授的目标音。完成填写后,学生根据所填词语进行归纳总结,找出目标发音相应的字母和字母组合。下面是用英语绕口令呈现发音的例子。

例 3-2 学生通过原有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自我归纳总结,亲身体验、发现,对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记忆都很有帮助。

音标-单词拼读课不一定是要在语音课上才能完成,也可以与阅读课或听力课相结合。与阅读课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朗读能力,有目的地纠正一些容易读错的单词在文章中的读音,即学即用。如《新概念英语2》第十二课中出现了几次含有/eɪ/的单词,如,sail, Topsail, neighbor, eight, away, take, race.在学习完该课文时,老师让学生再次阅读一遍,从中找出所有含有/eɪ/的单词,再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而不是一直由老师主导整个学习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音标-单词拼读首先是从音开始,教师发音是否正确对学生是很重要。在教授音标和自然拼读时,一些教师发音不够准确,使得学生发音收到影响进而在拼写单词时学生判断音不准,尤其是元音。P.Ladeforged在《语音学教程》中写到:the vowels of English can be transcribed in many different ways, „and partly because there is no one right way of transcribing even a single accent of English.元音发音有很多种可能,即使是操同一种口音的人,相同的元音也读得有所不同,但只要是在一个音位的音质范围内都可以是能被辨识的,不会引起词语意义的变化。这就意味着若超出某一个范围音质改变,音位就不同了。元音音质的改变主要是由嘴型和舌位引起,辅音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决定。前者由于学习者个体差异有很多不确定性,口型到底应该有多大不能够精确,而后者就十分精确。双唇音必须是双唇紧闭的,鼻音的气流时直接从鼻腔中流出的。因此将元音读准确时很重要。比如,老师说best/best/,有的学生发音时开口过大,容易把/e/读作/æ/,他们写出来的单词就是bast。因此,老师呈现时自己的发音必须要自然、清晰、正确,必要时甚至需要口型夸张。在学习比较容易误读的音时,老师对学生个体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学习自然拼读的低年级学生主要以模仿为主,而到了学习到音标时,应该了解一些关于发音部位的知识,以便有意识地调节发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3.2巩固练习

有效的练习方法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重要工具。很多学者在文献中给出了许多方法,但是过于笼统,或者很多来自于理性推断,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效果并没有预想中的有效,推广性不够强。在长期的音标-单词拼读教学中,发现了学生如下问题:

1、学会了单个音素却会出现拼读错误的;

2、不能区分发音相似单词的不同点;

3、不能够将音节或单词拆分成单个音素进而影响到听音写词;

4、学会了混音(blending)和音段拆分(segmenting)却不能用来记忆单词。3.2.1音的辨识

音的辨识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影响到混音(Blending)与音段拆分(segmenting)的效果,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音以及单词的拼写。最小对立体

练习是很好的方法。最小对立体即每对单词中只有一个音不同,其他都一样。例 如,leak--lick, watch--wash。英语中有很多音十分相似,如 /ɪ/-/i/,/e/-/æ/,/e/-/eɪ/, /n/-/ŋ/以及所有发音部位一样却有清浊之分的辅音,如,/p/-/b/, /k/-/ɡ/。它能对相似度很高的一些音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不同。年龄较小的学生比较好动,可让他们,听音或听词后选择站的位置的发音必须要自然、清晰、正确,必要时甚至需要口型夸张。在学习比较容易误读的音时,老师对学生个体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学习自然拼读的低年级学生主要以模仿为主,而到了学习到音标时,应该了解一些关于发音部位的知识,以便有意识地调节发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3.2巩固练习有效的练习方法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重要工具。很多学者在文献中给出了许多方法,但是过于笼统,或者很多来自于理性推断,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效果并没有预想中的有效,推广性不够强。在长期的音标-单词拼读教学中,发现了学生如下问题:

1、学会了单个音素却会出现拼读错误的;

2、不能区分发音相似单词的不同点;

3、不能够将音节或单词拆分成单个音素进而影响到听音写词;

4、学会了混音(blending)和音段拆分(segmenting)却不能用来记忆单词。3.2.1音的辨识

音的辨识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影响到混音(Blending)与音段拆分(segmenting)的效果,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音以及单词的拼写。最小对立体

练习是很好的方法。最小对立体即每对单词中只有一个音不同,其他都一样。例 如,leak--lick, watch--wash。英语中有很多音十分相似,如 /ɪ/-/i/,/e/-/æ/,/e/-/eɪ/, /n/-/ŋ/以及所有发音部位一样却有清浊之分的辅音,如,/p/-/b/, /k/-/ɡ/。它能对相似度很高的一些音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不同。年龄较小的学生比较好动,可让他们,听音或听词后选择站的位置。如图1.1

图3-1 上述方法教师可以设计成为集体活动,也可以设计成为结对活动,避免一些学生从众。事实上,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用于练习单词的活动都可以用来练习辨音。如“炸弹游戏”。老师规定几个音,再说出一些单词。当学生听到规定的音时就交换座位,没有听到目标的音时,就跟着老师念出来。“大风吹”也是很好的游戏,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参与性。

After studying the sounds today, teacher apply this game to train students’ ability of identifying sounds)T: Well, everybody!Please read out all the sounds we learned today.Ss: t/t/, d/d/, p/p/, b/b/, k/k/, g/g/ T: Well done.Now let’s write down 3 of the sounds.„ T: I will say some sound, and if you have the sound on the paper, you need to change your seats.If you don’t have the sound I say, just sit in your chairs.Now, listen!Time.Listen again: time.(Ss listen and change the seats.Teacher also gets involved in taking a seat and a student won’t take a seat.He/She needs to say a word randomly as teacher previously did.)

习的目标音让学生来进行认读和辨识。本着由易到难,适合多数学生学习能力的宗旨,首先可以说出当堂课教授的发音让学生去辨认是哪一个,并且读出相应的字母。比如在学习完前元音后,老师说/i:/,学生跟读两次,然后再进行辨认。此步骤可以用一些比较有趣的活动。比如让学生听音读音后,用笔在白板上圈出听到的音。也可以给每个音标上序号,让学生抢答是第几个,或者分小组竞争,用磁铁片来标记听到的音。不论是上述那种活动,学生必须要将听到的音以及它们相应的字母读出来,才能到达巩固的效果。在完成混音(blending)和辨识(identification)后,则需要让学生“看音读单词”,即看见音标或相应字母能够读出这个单词来。这个步骤是将混音练习变为让学生自主拼读的过程。老师可将字母或音标写出来,分别指出几个音,让学生根据老师指示的顺序将这个音节或单词读出来。从CV或VC的音节到CVC音节比较能兼顾到一些领悟力较弱的学生。也可在磁铁片上标上序号让学生根据此顺序来进行混音的练习。

对于双音节词,在听音-混音的练习中可以用双手的手指表示,也可以在看音标混音的练习中用不同颜色的磁铁表示两个音节。多音节词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磁铁标识。比如蓝色磁铁为第一个音节,黄色为第二个音节,绿色为第三个音节。由于涉及到单词的重音,在用双手表示时可以将代表重读音节的手抬高,并作上升动作表示在重读时音高会升高,同时滑向非重读音节,表示两个音节是连贯的。用磁铁表示时,可以在代表重读音节的磁铁上方画出一个右上方上升的箭头。3.2.3音段拆分(segmenting)通过在语音课上的观察发现,许多学生能够将单个音素拼读在一起,但是却不能将单词或音节拆分成单个的音素。音段拆分让学生更加清楚单词或音节中含有的音素是什么,才能够将其对应的字母写出来。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通常因为缺少这项技能而导致记忆效率不高。许多教师并没意识到这一环的重要性,在课堂上缺乏对音段拆分的训练。

音段拆分过程中由于汉语拼音的迁移影响,导致拆分不正确。汉语拼音结尾除了前鼻音和后鼻音以辅音结尾以外,其他都是以元音作为结尾。在拆分音段时,倾向于将CVC的单词拆分为CV和C。当遇到元音加鼻音的情况时,通常将它们视为一个音素,比如an, am, em, en等。在开始训练拆分时,学生倾向于将cat分为/kæ/, /t/;多数学生会把band拆分为/b/, /æn/, /d/。在拆分前老师最好能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明白。同时应该多巩固二十六个字母常见发音,因为二十六字母的常见发音已涵盖了英语大部分辅音的发音,学生会很清楚一个音节应该拆成那些音。

由于音段拆分相对混音来说比较难,从循序渐进地训练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如何拆分音节,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最后惠及于单词记忆。从最简单的CV, VC音节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CVC,VCC,CCVCC等相对较复杂的音节。最应该注意的是以/n, m, ŋ, l/结尾的单词,如,fan, ram, song, bell等词语经常是学生容易拆分出错的地方,老师应当加以重视,经常训练。

手指在拆分的过程中仍然十分有帮助。在训练初期,老师用手指的数量代替音节中音素的数量。将手指并拢时代表一个完整的音节,学生拆分时,将手指逐一移开。若学生出现将两个音素当作一个时,老师用两个手指表示,并且在最后让学生再对这两个音素进行拆分。学生能清楚地看到没有被完全拆分的部分,进而引起注意,并且纠正。在拆分的同时,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说出每个音素相应的字母,并将其写出来,让学生看到拆分音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字母和音对应起来,增加单词记忆的效率。

用音标卡让学生进行拆分的练习十分直观,让学生边听边认读,满足了小学生爱动的特征。将此训练设计成为小组之间的竞赛,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拆分前,学生应大声朗读出即将拆分的音节。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如果只听不读,拆分音节的错误率比大声读出音节再进行拆分的高。通常表现为增加或减少音素。在拆分结束后,学生要主动检验能否将拆开的音素拼回原来的音节。于此同时,将写融入到本环节中,让学生根据发音写出字母。3.2.3音标-单词认读及拼写 不论学习自然拼读法还是音标,最终目的之一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单词记忆方法。音标-单词单词认读和拼写大体上分为:见音能拼,见词能读,单词标音,听音能写四种能力。它们由易到难,从认到写。老师也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层要求。水平较高的学生四种能力都应掌握,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老师可以适当要求。“见音能拼”是学生培养学生认读音标和字母的能力。学习自然拼读法的学生需要根据读音找出相应字母;学习音标的学生则要认读音标以及相关字母及字母组合。从认读单个音素开始到最后能够组合若干音素构成完整的音节或单词,这贯穿在各种活动之中。在呈现完成之后,可以通过一系列游戏或活动对音标和字母进行认读。下面介绍几种活动。听音圈音标/字母 老师说出音或单词,让学生圈出听到的音或字母,并且将它们读出来。磁铁标识 老师说出音或单词,让学生听到音或字母后用磁铁在白板上标识出来,并且 将它们读出来。

Cow boys 两个学生手持一张音标卡或字母卡(两张卡事先不能被对方看到)。学生背

靠背站着,当老师数到三,学生转身读出对方手中卡上的音标代表的音。Air writing 老师或学生用手在空中写音标或字母,学生来抢答。但是要注意方向。如果请学生当“小老师”,可以让他们用手指在白板上写,避免方向错误使在座 的学生猜不出来,甚至形成错误的书写。火柴人

在白板上画一个火柴人,它的头、手和脚各代表一个音。学生听到其中一个音时,相应地伸出手,脚或摸头。火柴人每个部位代表什么音可以由老师来决定。表3-2

巩固练习时学生对坐在座位上不断重复感到厌倦,让他们动起来,与他人竞争等能调动积极性和集中注意力。同时,融入游戏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与“见音能拼”相对的是“见词能读”,学生能将字母与音结合起来,见到字母能说出代表字母的音,进而看见单词能准确读出来。老师可以将单词写在白板上让全班同学共同来读。年龄比较大的学习者可以进行相互合作的方式进行此项活动。老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且给出不同的单词让学生读出来。最后大声朗读,其他小组共同检验。学习音标的学生可以在看单词读音时候同时融入“单词标音”的步骤,加强对音标认识的熟练度。“单词标音”时建议单词在上,音标在下的格式,以便让学生将字母与音标对应起来。如图 在所有的步骤中,“听音写词”是最难的技能。进行此活动时一定要有教师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从听音到音标符号的输出,再到单词的出现整个过程的步骤应该如何循序渐进,反映头脑中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以candy一词为例。

图3-2 在音段拆分的时候老师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用手指去代表每个音。写出音标和单词时,建议采用音标在上,单词在下的格式。这是因为人们的阅读方式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对于有字母组合发音的词,建议学生在字母组合下画上下划线,有意识地避免将字母与音标错误地对应。如图。例3-5 年龄较小且学习自然拼音的学生,由于单词相对简单,多为单音节词,且字母与音多为一一对应关系,相对来说从听音到单词输出的环节就要少一些。以mask为例。听音candy 学生重复

感知音节数 can-dy 音段拆分 /k, æ, n, d,ɪ/ 写出音标

写出单词 candy 检验

单词标音

见音写词 smart /smɑ:t/ candy /kændɪ/

图3-3 这个过程似乎更加困难。没有音标作辅助进行一一对应地写出字母。所以老师在设计书写活动时可以从一两个音逐渐增加,最后成为一个完整的词。“听音填字母/音标”是上述活动的简化。将单词中一个字母空出来,然后学生根据老师的读音写出缺失的字母。例如s_t中间填入字母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词,学生则只需要根据读音来填写即可,如sit, sat, set, seat, sort等等。总之,教师可以设计出任何练习写字母或单词的活动。关键在于老师能否帮助学生发现从听到写的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并训练他们有意识地进行这些步骤将单词写出来。4.总结

上一篇:消防火灾逃生演练方案下一篇:绿色校园,从我做起国旗下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