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求职要首选外企

2024-04-24

海归求职要首选外企(精选3篇)

篇1:海归求职要首选外企

海归求职要首选外企

——海归20年还清成本话题解析

文/中西文化观察

“找到工作了吗?在哪上班?”当我不顾礼仪企图打探她隐私的时候,身边这位身高

1.75米的海归美女眯起眼睛,喝了口咖啡,表情有点儿小得意:“我会辜负社会期望吗?我想辜负全人类也不允许吧。我进了家世界500强,和我一样高端大气上档次,哈哈哈„„”

有多少幸运儿能像这位海归美女一样得偿所愿呢?前阵子不是还有媒体说“海归不吃不喝要20年才能还清成本”?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情况的确不容乐观。2013年正是传说中的“最难就业季”,光国内乌泱泱就生产了将近700万毕业生,27万多名海归一回国立刻尴尬又迷茫——起薪3000块、海归变海待还是新闻吗?

临近年末,海归们为了对得起江东父老、尽快还清留学成本,可能还在继续惶惶然。白天在招聘会穿梭、夜里回家网上海投,随着简历越撒越多,海归也在不断放低要求,不敢再如回国之前那样,傲娇地挺胸脯、直腰杆,脸上统统写着“只要好工作,不好不要来烦我。”

天时、地利、人和?海归们一琢磨,自己似乎一样都没占上。

和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前那拨精英海归不同,随着近些年数量增多、水平参差不齐,加上一些浑水摸鱼的野鸡大学、文凭满天飞,海归们意识到自己越来越不金贵。加上国内企业早已转变思路,招聘更加“务实”,讲究用人唯才,万万不会因为一个海归的身份就盲目录用。甚至有的招聘企业直接张口就问:“你是在国外难立足才回来的吧?”据调查显示,拥有1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海归最受企业欢迎,可是事实上没有工作经历的海归占一半以上。没有国外企业实习经历、工作经历的海归,想得到用人单位青睐难上加难。

据统计,近六成海归专业为经济管理类,工科类专业不到三成,理科类专业所占比例不足5%。专业过于集中在商科的海归并不是企业最短缺的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甚至在很多企业家看来,海归的最大优势仅仅是英语流利,在专业学识上、创业能力上,与国内高校毕业生相比没有太大竞争力。

找工作悲催的海归们有一些共同点:在海外没有工作经历,不能发挥国际化优势,又缺少国内工作经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哪哪都不靠,专业能力与成绩不高,期望值倒是不低。面对这样的“人才”,企业当然会犹豫。

可也别悲观,海归们可以先收拾一下情绪,听我来分析分析。

对海归来说什么才是好工作?当然好与不好的条件不可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待遇、个人成长、晋升机会等等。心中有了这些条件作为衡量标准,那么,选什么样的工作?你可以说“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做什么都一样,进外企、国企、民企都一样。

其实对海归来说,最优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500强外企。

除了能为员工提供较为优厚的薪资和福利,我认为作为第一份工作,海归应该选择外企,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众所周知,外企历来重视人才的培养,培训体系十分完善,尤其是500强这样的跨国企业,多数都为每个职员都制定了系统的教育计划,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每个普通员工的培训、去外国总部的培训教育,每年还有一定比例的员工可以带全薪到他们所选择的国家去旅行。500强公司的培训投资力度相当大,像西门子公司早在1992年就拨专款设立了专门用于培训工人的“学徒基金”,现在公司在全球拥有60多个培训场所,都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每年投入巨额培训经费。

不仅对普通员工,外企管理培训生是企业每年作为储备干部和未来的管理者而招收的,将获得更多的培训锻炼机会。外企对人的培养是国企和民企不能比拟的,这种经历也将作为真正的“成长力”跟随员工的一生,是我认为最值得称道的部分。

另外,外企更注重以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和考核员工,在统一和清晰的制度标准下是比较宽松和自由的工作环境。国内的企业虽然很多都标榜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本质上更倾向于“人治”。实际工作中员工往往会觉得标准繁多、关系复杂,处理人际关系需要花费的精力甚至有时候会超过工作本身。

从未来发展来看,针对海归学习经济管理类的比较多(尤其是英国海归,我身边一问都是学商科的),这些专业课程本身是针对西方文化背景和充分市场化环境设计的。中西文化差异巨大,海归们学成归来,带回一顶有点儿“洋味儿”的帽子想要戴在国内企业头上,这并不容易,甚至导致水土不服。所以只有外企,不仅能发挥海归们的语言优势,而且能用得上留学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把学问落地。

说了这么多,有的海归朋友说了,我也知道外企好,500强外企更好,可是我进不去啊,说这么多不是白说么?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海归只要打定主意进外企,总是有办法的。

尽量多的争取外企实习机会。如果你是有准备的海归,毕业之前已经抱定主意服务世界500强,那努力争取实习的机会是必不可少的,要知道外企十分注重这部分经历,在竞争中非常为求职者加分,甚至可能成为外企聘用你的决定性因素。

以开篇那位高个子海归美女为例,她告诉我,当时参与竞争的一批人里,促使HR最后给出offer 的正是她有一段在英国实习的经历,她告诉我当时在一家英国电视台实习,那段时间“不仅强化了语言,而且增长了见识、扩充了人脉。”当时这家500强企业HR认为,在英国留学期间就能够获得实习机会,除了学到技能,本身也说明了人本身个性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和企业文化非常匹配。

申请成为外企管培生会令你受益匪浅。“外企招聘比较讲究工作经验,他们不愿意付高新聘请没有经验的毕业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鼓励中国留学生拼命利用他们在英国读书的时

间申请国际公司毕业生招聘培训项目。”MandarinConsultant的专家carrie李群介绍说,“我们认为一个聪明的中国留学生如能在国外好公司工作几年,等拿到一些中国公司或者中国市场非常需要的国外工作几管理经验,他们便可被高薪聘请回国。”她补充说,这样“便永远在市场上有竞争能力”。

不同外企招聘时都有各自的偏好,和企业所处行业有关,也和企业所在国家的文化风格有关。比如,美国企业偏好的是积极、主动、有活力的人,英国企业招聘时偏好规矩严谨和专业化的人才,互联网类的科技公司更偏好富有创造力的人,能源化工类企业更注重扎实的理科背景和所学的专业性。当你树立目标时,除了专业对口,可能要反思一下,看看自己的个性是哪种,这也是必须要做的功课。以此为根据,应该选定几家适合自己的企业,去反复比较研究,分析企业招聘时的偏好十分必要。有些准备可以提早做,毕竟留学花费不菲,如果不能进化为竞争优势就太可惜了。

另外,求助于职业辅导机构也是不错的选择。有的海归就业辅导是一些海外留学机构开展的边缘业务,有的则是某个大学就业指导办公室提供的服务,我认为必须具备专业资质的机构。建议大家选专门为海归开办的求职辅导机构,会更有针对性和权威性。这些机构有自己系统化的实施方案,往往可以通过专业测评来了解海归自身状况,根据个人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系统性的辅导意见,有语言表达上的,有求职礼仪上的,有简历风格上的,也有面试技巧上的。

专家会帮你了解很多面试中的“陷阱”。海归们可以研究一下外企面试中的常见问题,专家会告诉你,每个问题显示的都不仅仅是表面的意思,每个答案所显示的也不仅仅是答案本身,而是你的态度、个性、职业规划、团队精神等等。最终可以实现个人整体的素质提升,符合外企招聘要求。我的意见是为了最终实现走进外企这样的目标,再多付出一些努力还是很值得的。

最后,好心态是一切成功的关键。海归从原来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变成求职困难群体,心理上有落差是正常的,甚至求职的过程中急躁、悲观都是正常的,这时候需要有颗平常心,得亦坦然,失亦泰然。必须知道每次失败都只是在积蓄力量,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坚定的相信自己,找对方法,并且永远不放弃努力。进入外企只是奋斗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你知道,好运气最终会为你转椅子的。

篇2:海归求职要首选外企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今天在京举行发布会。蓝皮书反映海归回国就业选择北京、上海、广州为主,就业首选“外企”。

蓝皮书指出海归回国就业地区覆盖了15个省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发达省市。其中,有41.6%的海归在北京就业,14.2%的海归在上海就业,8.7%的海归在广东就业,分别有6.4%、5.3%、5.2%的海归在江苏、浙江和山东就业,这六个省市集聚了81.4%的海归。

金融及相关服务业是海归就业最多的行业

报告显示有48.5%的海归进入金融及相关服务业工作。按人数比例从高到低,其他吸纳海归就业较多的行业包括教育、科研(9.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8.7%),文化创意产业(7.4%),生物工程或医药(7.4%),新能源、新材料(7.0%),政府和公共事业(6.9%)。

金融行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对海归的集聚程度。统计数据显示,在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中,10%以上的人口从事金融业,而我国目前最大的.金融城市上海却只有1%的比率。国际金融中心纽约拥有77万金融人才,香港则有33万金融人才,而上海只有10余万。按照目前上海1700万的人口规模计算,未来内,金融人才每年的需求增量应该在10万人左右。金融行业一直被认为是收入高、福利好的行业,被视为求职者眼中的黄金行业。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必将带来金融人才的需求扩大。外资银行招纳我国高级金融人才已经成为其进行人才储备的一项重要战略。有关专家指出,国际金融企业中高端人才缺口有近万人,且将目标瞄准了国内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领域的业务骨干。

海归就业首选“外企” 看重薪酬、福利与职业发展

报告分析表明,外资企业是海归回国就业的首选,超过1/4的海归选择进入外企就业。对海归而言,由于教育环境、国外的工作环境与外企的工作环境更接近,所以他们更青睐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的外企。据调查,薪酬、职业发展和福利已成为影响高端人才流动的前三大因素,外资企业的薪酬、职业发展空间和福利等三部分综合来说较高,这也是海归选择外资企业的原因。按照人数比例,其他吸纳海归就业较多的单位类型包括本土创办的民营企业(22.8%)、事业单位(15.1%)、国有企业(9.9%)、海归创办的民营企业(5.0%)及政府部门(3.0%)。

海归从事岗位 以“销售、市场、研发”三大类为主

海归从事的岗位以销售、市场类和研发类为主。其中,销售、市场类岗位的占33.5%,研发类岗位的占24.2%,从事行政工作的海归占17.7%,从事生产运营、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职位的分别占7.1%、6.8%、6.4%。半数以上海归就业的职位以基层岗位为主,基层岗位占57.8%,中层岗位占27.4%,高层岗位仅占6.3%。

篇3:去外企求职简历要注意那些问题?

在英语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他们喜欢干脆利落,开门见山,因此求职者应在履历开头就明确写出求职目标;同时他们喜欢求职者的语言富有生气且言之有物,因此,你应写上一些精确的信息、具体的时间以及体现你特定方面能力的具体数字或你为原来所在工作部门赢得的利润额等等。当然写完所有这些,您的求职信最好控制在一页纸以内。

中国学生特别喜欢附上各种各样的证书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一点在美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所附证书一定要与你所申请的工作有关。在求职美国公司时,不要忘记在履历上尽可能详细地写明你的工作经验,所有可显示出你能力及实际经验的信息都将在美国公司的招聘中为你加重砝码。

最后,你最好在履历末尾写上:本人将在某一时间打电话给招聘者以确定是否可能得到面试机会。同时,在面试过后,千万不要忘记写信给面试人,对其接待了你表示感谢。他们对应聘人的做事方式及其求职的方式非常看重,对他们来讲,这些都能显示出你的工作能力。

欧洲国家:慎谈年龄

在欧洲国家,人们非常看重年龄,认为某些职业是有年龄限制的。例如:你60岁时仍去申请销售一职,在欧洲几乎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对欧洲国家的面试中,你对年龄和经验最好应当谨慎。另外,在有些欧洲国家中会有一些特别的习惯,例如90%的法国、意大利及德国企业内部流行笔迹测试,若你的求职信不是手写的,有些公司甚至拒绝阅读。

日本:切记“循规蹈矩”动及体育运动特长。对于日本招聘人来讲,人们喜欢那些曾从事过团体活动的人。同时,应聘日本公司,你最好在履历上最大限度地突出你所受的大学教育的细节。履历必须用日文书写,千万不要用英文。而且,日本人喜欢按时间顺序书写的履历,甚至可以从小学写起。经验对于日本人无关紧要,因为在公司以后的工作中就可学到;要强调的是你的合作精神而不是领导才能。口吻应尽量礼貌,因为在这个崇尚礼貌的国家,这一点是基本的要求。这一点倒是与中国礼仪之邦的某些习惯相吻合。

多多为对方考虑

把履历寄给外国公司,要始终站在阅读你履历的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履历应当容易理解,且在文化上应为其所接受,一定要在履历中用你的经历向人力资源经理证明,你会很容易融入这间公司的。比如,你感兴趣的是IBM的某一个职位,一定要让人感受到你的稳重、严谨和协作精神;若你感兴趣的是微软的某一个职位,不妨张扬一下你的个性。

如果要上网发履历,最好把履历表做成PDF格式,这样一般不会出现乱码和错误。可以使用一些网上流行的交流符号,最好先脱机校对一遍你对面试问题的答复,然后再发给雇主。和普通信件或履历一样,出现语法或拼写错误都会大大不利。注意“语气”,应当像面对公司的面试人员一样,显得稳健、有礼貌。

邮寄信件时也应注意小节,按要求填写对方要求在信封上说明的应征的职位或编号,以最大限度地方便用人单位。避免用单位信纸、信封回函或邮资已付的打印笺,这种侵占公司

上一篇:xx试用期转正心得体会下一篇:北方小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