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理想调查报告

2024-04-08

高中生理想调查报告(精选11篇)

篇1:高中生理想调查报告

高中生的理想职业调查

调查问卷

高二(7)班

1、你的性别是?()

A.男B.女

2、你的理想职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暂时没有可以不填)

3、你的理想职业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A.高一以前B.高一C.高二D.还没有形成4、在高二开学选科的时候,你主要考虑了你的成绩还是理想?()

A.成绩B.理想C.对于我来说,成绩与理想相吻合5、你会在什么时候选择开始就业?()

A.高中毕业后B.大学毕业后C.硕士毕业后D.博士毕业后

6、对于“非高薪职业不干”、“歧视低薪职业”等思想,你的态度是()

A.赞成B.反对

7、你认为现在的毕业生找工作主要难在哪里?(多选)()

A.高不成低不就 B.缺乏工作经验C.能力不够 D.起点定得太高

8、你认为你的家人对你的未来职业选择有影响吗?()

A.有很大影响B.有一点影响C.没什么影响

9、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选择就业地点B.选择职业种类

10、你以后想在哪儿就业?()

A.自己的家乡 B.东南沿海地区C.去西部搞大开发 D.国外发达国家

11、在你选择职业的时候,你更多考虑到以下哪个因素?()

A.工资薪酬的高低B.该职业的发展前景、个人的发展空间

C.对社会、国家的贡献与奉献D.个人兴趣、爱好E.是否体面

12、面对将来职业,你认为下列哪些品质和能力最重要?(最多选三项)()

A.专业水平B.心理素质C.沟通能力D.组织能力

E.品德F.适应能力G.诚信

13、你认为自己现在的状况和自己的理想职业有差距吗?()

A.有B.没有

14、在以后的高中生涯中,你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A.会B.不会

篇2:高中生理想调查报告

还记得爱迪生吗?那个被老师认为是低智商,被同学取笑的小孩,早早的就辍学了。可是他从小就善于思考,不断学习,钻研,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不懈奋斗,最终成为了“发明大王”。

理想这块石,敲出了爱迪生创造灵感的星星之火。歧视,辍学都不能泯灭他心中的理想之火。他不断向着理想前进,赢得了世界的鲜花和掌声,飞翔在科学的前沿。

还记得邰丽华吗?那个听不到声音的美丽女孩。她的理想是要舞出生命的美丽,虽然她的听觉是残缺的,但有理想的支持,她顽强的用生命起舞,带领大家舞出了“千手观音”。

理想这把火,点燃了邰丽华的信念,驱散了她心中的阴影,使她一次次为理想而努力,飞向舞蹈的顶峰,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功。

还记得丁宁吗?那个阳光,开朗,大度的乒乓球运动员。她从与乒乓球结下不解之缘,就拥有了一个理想——成为世界冠军。她每天刻苦训练,迅速成长;她把失败后的痛苦化为前进的动力,沉着冷静。终于,20xx年,她连夺世界杯和世乒赛的双料冠军,她成功了!

是理想这盏灯,照亮了丁宁前行的路,在无数次的失败后,理想中与实现,她破茧成蝶,赢得了众人的瞩目,创造了自己的辉煌,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飞翔。

理想就像是我们在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加油站。当你在挫折中彷徨,迷惑时,理想会帮你燃起新的希望之火;当你感到疲倦,懈怠时,理想会让你眼前一亮,鼓足干劲,继续前行。

飞,意味着高度和力量,是一种厚积而薄发。向着理想前进是飞翔的基础,理想是飞翔的基石与力量。

篇3:高中生理想调查报告

本研究针对如上所述问题,采用专门编制的《高中生(家长)职业定位与专业选择倾向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对来自天津市12所普通高中校的在校高中生及其家长进行了实证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2490份,部分成果如下文所述。

一、高中生对个人职业理想形成因素的总体认知

为有效了解高中生职业理想的形成机制,找出影响高中生形成自我职业目标的主要因素,《问卷》在前期调研和文献研究基础上,选择列出了八类可能对高中生职业理想形成产生影响的因子,要求被调研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出他认为在个人职业理想形成时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统计结果如表1。

其中第二列“人数”为选择该项目,认同其为影响职业理想形成因素的学生数;第三列“占比”为选择该项目人数占全体被调研者的百分比数,引入此项有利于后续开展各类型人群间比较研究。可见,兴趣是影响高中生职业理想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大众媒体、生活接触、父母职业的影响力也较强。同时需要看到,有近40%的学生表示他们对此“说不清楚”,且该项在占比排位中居第二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部分高中生职业理想的形成本源较为虚无,故其理想合理性更有待商榷。

二、职业理想清晰程度和形成因素的比较研究

由于上述统计中包含了较多职业理想并不清晰,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过相关问题者的答案,所以其结果尚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为此,本研究对其中职业理想清晰人群与不甚清晰人群间的答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求进一步挖掘有效信息。《问卷》对高中生职业理想清晰程度进行了调研,包括4个题目:(1)个人大学毕业后职业目标是否清晰;(2)是否考虑过实现职业理想的可行路径;(3)是否了解目标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发展模式;(4)是否清楚自己从事期望职业的优势、劣势。本研究对4题均作出积极回答者,认定为职业理想清晰人群,将在第一题中认为自己有一定职业目标但不算清晰,并在二、三、四题中做出消极作答者,界定为理想不甚清晰人群,其他如回答无目标或存在题间作答矛盾者,不列入研究范围内。这样,经统计职业目标清晰人群有效问卷370份,不甚清晰人群问卷550份,其对应各选项人数、占比统计如表2。

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发现在“C、F、G”三个选项上职业目标清晰人群占比数值是目标不甚清晰人群的近二倍;在“D、E”两个选项上后者则分别是前者的1.5和2.3倍;在“I”说不清楚这一选项上后者也是前者的1.57倍。总体看来,可以认为如上各选项在两者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其他A、B、H选项间差异相对较小。由此可推论为,兴趣、与从业者的接触和系统的职业指导对高中生能否形成清晰职业目标具有明显帮助;相反,父母、老师的简单告诫以及同龄人的推荐并不能起到明显作用;影视媒体、父母职业和学校课程会对高中生职业理想形成产生影响,但并不是主要因子。

三、家长在高中生家庭生涯发展辅导中的合理定位

关于在发展辅导上父母应该如何定位,职业目标清晰和不甚清晰两类人群的选择如表3。

通过双向表卡方检验,卡方值为19.8,自由度为3,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1,达到0.01显著水平,证明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2]。对比数据,职业理想清晰者选择C项比例明显高于不甚清晰者,其他项选择人数占比则小于后者。可见,父母细致的指导和建议对孩子形成清晰职业理想是有明显帮助的;相反,如孩子拒绝父母指导或父母对之不闻不问,以及孩子对父母过于依赖或父母完全越俎代庖,对高中生形成清晰职业理想都是不利的。

四、高中生与父母的交流情况及对其职业理想形成的影响

关于父母与孩子间就职业与发展问题的交流情况,相关调研结果如表4。

同样利用双向表卡方检验,卡方值为185.2,自由度为4,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1,达到0.01显著水平,证明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看来,职业理想清晰者A、B、C项选择比例明显低于不甚清晰者,而在E选项上前者占比值则是后者的6倍。这充分说明与父母间的深入交流对孩子形成清晰职业理想的积极意义。同时,在D选项上前者占比也明显高于后者,这也说明父母意见并不能完全主导孩子的选择,父母与孩子间交流的意义不在于要代替孩子决断,让孩子遵从父母的选择,而应在于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引导,不然会适得其反。

五、家长对高中生职业理想形成机制认识的误区

如前文所示,家长的支持对高中生职业定位影响很大。而家长能否做好相应的引导教育,关键在于他们对于高中学生职业理想形成机制的理解是否准确,为此,《问卷》专门调研了广大高中生家长对此的认知情况,其结果及与学生作答结果间对比如表5。

本次调研有效回收家长作答问卷2200份,略低于学生有效作答问卷数。该题目设计为复选题,作答者可以根据自身认知选择多项,其中人数指该项被选次数,占比指选择该项人数与总答卷人数间的百分比。这样将家长对各项认知的占比与学生占比比较就存在了统计意义。数据分析发现,两者间在C、D、E、F四个选项上有显著差别,这说明家长们普遍高估了父母、老师和同学引导的影响力,而低估了与从业者接触对孩子树立职业理想的影响力。同时发现,尽管近40%高中生认同其职业理想仅是自己较为虚无的想象,但仅有20%的家长有同样认识,这说明习惯理性思维的成年人相对忽视了在职业定位上青年学生的非理性化特征。

六、职业指导可能造成的定位趋同问题

职业指导对高中生形成清晰职业定位意义显著,但本研究显示,其同样有可能带来定位趋同化的问题。这里,基于调研结果从职业理想清晰的370份问卷中选出在职业理想形成因素调查题目中选择了“在父母、老师指导下经过审慎思考”项的78份问卷作为研究组,另在这370份中选出未选择“职业指导”并选择了“兴趣使然”项的180份问卷作为参照组,对其在“理想的职业类型”题目中的项目选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两组数据对比发现,仅因兴趣树立职业理想的学生其目标职业在各类型间分布较为均衡,而经细致指导组却出现了目标明显集中于专业服务、职能管理和行政事务等少量领域的特点。确实,在多数人理解下,那些如律师、教师等常与人打交道,且要依托专业专长服务他人的岗位;如公务员、人事管理等管理类岗位和一些行政白领更符合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需要,但这却与现实的岗位分布和社会人才需求并不吻合。可见,仅简单依托社会热点进行的职业指导尽管能帮助学生清晰职业理想,但并不一定能够帮助孩子找到最佳的生涯发展策略,反而把青年人都推向同一目标导向下的恶性竞争之中。这也进一步说明职业指导方法的改进和科学指导方式的推广迫在眉睫。

七、有效实施家庭生涯发展辅导的合理化建议

(一)要引导孩子在充分认知、理解职业的基础上理性定位生涯发展目标

我国高中生普遍缺少社会实践,人生阅历较浅。如上调研结果显示,他们多数人并未充分理解职业这一社会现象,其职业理想决策多为一些非理性因素和片面信息所影响,选择难免存在偏差、空洞和理想化倾向。因此,对高中生的生涯发展辅导需要从为他们创造机会,帮助他们充分认识、了解社会职业现实为起点来进行。在学校和家庭教育相配合的基础上,通过各类显性、隐性课程及家庭亲子交流,一方面,让高中生得到一些与其关注职业接触的机会,获得对相关工作的直观感受;另一方面,更要在此基础上,给予高中生恰当的解析和说明,让他们详尽了解如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发展机会、职业收益、生活状态等相关的信息,能够对自己的职业适应性,优势、劣势及发展可能性作出合理评估。这样,高中生才有可能摆脱主观臆断,做出理性定位。

(二)家长应在尊重学生意愿情况下通过深入交流引领孩子认知生涯发展目标

从心理发展看,处于生涯发展探索阶段的高中生正面临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的危机。[3]他们对自身的需要、价值、就业取向都会有初步的考虑和试验性的尝试,此时尤为需要生涯规划引导,以防出现自我评价偏差。[4]上述调研结果显示,亲子交流对引领孩子认知生涯发展目标影响很大。不过,也同样反映出了如部分父母高估自身影响力,在难以与孩子达成一致时缺少有效协调手段,以及较大比例家长忽视就此与孩子交流等问题。

为此,建议家长同志们应关注孩子职业意识的形成,积极开展家庭辅导,并在其中注意两项要点:一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在交流中把孩子的理想作为起点,从孩子朦胧的想法中剖析其职业理想形成的原因,看到他对未来的期待和需求;以此为基础,通过客观理性地分析,来引导孩子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并做出调整。二是明确引导者的身份,此时家长的角色是为孩子提供信息支持、分析引导和决策咨询的伙伴;要以孩子为中心,引领孩子通过自主决策、自助服务来深入认知自我理想,明确发展方向。[5]只有通过这样的交流,青年人才能够对自己生涯发展目标有更为理性、恰当的认知,从而降低未来发展中的风险,增强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三)需开展一系列家长教育以提高其辅导能力

对高中生生涯发展定位开展有效的辅导,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化心理教育活动。鉴于其较强的个体差异化特征及我国社会专业辅导力量相对不足的现实,家庭辅导无疑是不可缺少的。但调研发现,多数家长未能采用恰当方法做好相应的辅导。因此,社会有必要对家长群体开展一系列生涯辅导方法方面的教育和支持。笔者建议,相关家长教育应以学校为主体进行,并包含三方面内容:一、详解高中生职业定位与生涯发展辅导方法体系,二、要传授与高中年龄段孩子间交流的技巧与方法,三、帮助家长更全面地认知职业规划与发展策略选择。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以介绍辅导方法为主轴,将后两部分内容穿插其中,为家长进行原理解析和方法说明。

参考文献

[1]于秀琴,刘俊英.浅谈职业理想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21):138~139.

[2]王孝玲.教育统计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世伟.美国高中阶段生涯教育课程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9):40~45.

[4]喻瑶.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理论月刊,2011,(11):184~189.

篇4:高中物理理想模型初探

1 理想模型的特点

1.1 近似性

理想模型的近似性主要表现在任一理想化模型都是以一定的客观实体为基础并做出近似处理.如“质点”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1.2 抽象性

理想模型与实体不同,它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这又表现了它的抽象性.如“质点”生活的一切物体都有形状和大小.

1.3 局限性

理想模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离开了这一条件理想模型就不能使用.如“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4 相对性

某个事物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时可视理想化模型而有时则不可.如火车,在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可视为“质点”,但在研究火车过长江大桥时则不可视为“质点”,这就是理想化模型的相对性.

2 高中物理理想模型的分类

2.1 对象理想模型

实际物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往往可抽象为理想的研究对象,即对象理想模型.如质点、理想气体、弹簧振子、单摆、点电荷、试探电荷、无限大平板、纯电阻(纯电容、纯电感)、理想变压器、点光源、绝对黑体、汤姆逊模型、卢瑟福模型等.

2.2 过程理想模型

将实际物理过程进行处理,忽视次要因素,考虑主要因素,使之成为典型过程,即过程理想模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弹性碰撞,恒定电流,等温变化、等容变化、等压变化、绝热变化等等都是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模型.

2.3 模拟式理想模型

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形式上是抽象的,在内容上是具体的,因此,我们可以用模拟式理想模型来描述.如:电场线、等势面、磁感线和光线等就是模拟式模型.

2.4 条件理想模型

物理过程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条件模型将条件理想化,以便突出主要的物理现象和过程.高中阶段此类理想模型有:匀强电场、匀强磁场、光滑斜面、“均匀”、“轻质”、“理想电表”、“薄透镜”等都属于条件理想模型.

2.5 理想化实验模型

在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依据严密的逻辑推理,对过程进行分析、推理、总结得出规律.最典型的当如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理想实验是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实验,比实际实现具有更大的魅力和作用,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作用.

3 理想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3.1 有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

高中物理理想模型的提出与发展揭示了物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理想化的方法也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基本思路.

如电场强度概念教学时,首先引入了“试探电荷”这一理想模型,即忽略电荷的形状和大小,忽略电荷产生的电场对需要研究电场影响,然后利用q所受电场力F,2q所受电场力2F,3q所受电场力3F……从而得出描述电场的本质属性的物理量电场强度,本过程从“试探电荷”的引入,到电场力的逻辑推理都能体现出理想化模型在概念的建立时的重要性,通过这种理想化使学生更容易认识概念,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此后进行点电荷场强的表达式和电场强度的叠加时,学生理解就变得简单.

再如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时,平抛运动的概念提到“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的运动,用分解思想在处理时,将平抛运动分成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再利用相关直线运动规律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处理速度和位移,最后进行合成得出平抛运动规律,该教学过程的处理,从概念到规律的得出,都体现了理想化模型的作用,只有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时才能更加准确和简单的理解规律的本质和意义.因此理想模型的教学既是认识和理解规律的过程,也是应用规律探索新知的过程.

3.2 有助于学生物理思想和思维力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关键,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物理思想和思维力(即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则是一切能力的核心.理想模型的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外,同时也是对学生物理思想和思维力培养的良好途径.

如“单摆”模型的教学时:首先应明确“单摆”是在细绳、球和空气阻力都理想的情况才是单摆模型,证明单摆为简谐运动时,学生首先找出平衡位置,找出位移,并对质点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回复力,思考曲线运动的位移如何才能和回复力在一条直线上,并提出解决方案,最终使用极限思想,得到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证明单摆运动为简谐运动.[HJ1.3mm]

再如教学中处理“速度选择器”模型时:带电粒子在忽略重力的影响下,沿平行板电容器方向进入相互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学生通过受力分析发现只有当洛伦兹力和电场力平衡时粒子才能沿直线运动,并通过推理得出只有当的粒子才能沿直线运动,引导学生发现“速度选择器”选择的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而与粒子的比荷无关.再次展示“磁流体发电机”、“霍尔效应”、“电磁流量计”等模型,让学生通过上述思维过程进行分析.

通过以上两例可以发现,在进行理想化模型教学时,通常用类比法、微元法、近似法、极限法等物理思想,欲理解清晰必需具有较强的物理思维力,理想模型教学中不仅是认识理想模型,更是对高中学生物理思维的锻炼,所以高中物理理想模型的教学过程更是培养和提高物理思想和思维的过程.

3.3 有助于学生解决高中物理问题

解决高中物理问题基本过程:“审视物理情境→构建物理模型→转化为数学问题→还原物理结论”.高中物理问题大都是有多个理想模型组合而成的,因此对理想模型的理解程度就直接影响到具体的问题解决.如:

通过上述解析过程可以发现,本压轴题由多个理想模型堆砌,解答过程需要学生深刻理解高中各个理想模型,明确模型的物理本质,并能通过具体分析,构建出熟悉的模型,最后将每个模型之间的联系挖掘出来,便能轻松解决物理问题.

篇5:理想高中生每日演讲稿

那么理想有大有小吗?有的,其实小的理想就是目标呀!“这次月考我要考班级前八”“这次月考我要考年级前八”等等,这些小小的目标如果能实现,那么离实现你的`理想就不远了!我认为实现理想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品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同学们,我就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我希望可以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考进一个不错的大学。”大家一定听过一句话吧——年轻就是本钱,青春无极限!是的,我相信你们心中一定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吧!那么,就赶快放飞你们的理想吧!去努力实现它们吧!请相信:“暴风雨过后的彩虹,格外美丽,你是最棒的!”

篇6:高中生理想的力量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高三xx班的xxx,今天是我鼓起勇气第一次站在这里面向大家演讲,我内心无比激动和紧张,同时也要向大家表示感谢,给我机会站在这里。那我今天演讲的一个题目是《理想的力量,给你我无限的力量》。

大家应该都知道,理想是什么吧。理想是大家对美好事物寄予的希望和想象,是大家在实践它的过程中有可能实现的追求,它是一个人的`志向和抱负,它能够影响自己在未来发展的样子。有理想才能够有动力,我们读过很多书,书中也有很多有了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人,到最后他们都成功,有一定的成就。

而我们作为高三的学生,目前最大的理想就是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考到自己喜欢的专业,那时自己未来要努力的方向。有了这个理想,我想它会带给我们前进的无限力量,不管过程中遇到多大的艰难,我相信都会一直往前进发,不会因为遇到点挫折就因此退缩,这不是有理想的我们能做出来的事情。有理想者,必定经历千辛万苦,经历无数的孤独岁月,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高三进入了最重要的阶段,真是一点都不能松懈,一个班级都是这样的状态,但是有理想的人,是一定能坚持到最后的,因为他有一颗不放弃的心,有自己不想要得到的东西,那是无论如何都要向前的。半路放弃不是他们会做的,理想使他们不怕艰辛,不怕孤独,只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才是他们最终要做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实现,理想要接近现实,不能远离这个社会,不然就是空想。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理想既是人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激励人们励志前行的强大动力。这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顺着自己这个目标走,不断的奋斗,不断的激励自己,一定会有动力实现理想。

高三是很辛苦的,所有首先就是要相信自己,不要有消极的心理,理想才会给自己力量去做,高三的生活每天都是无止尽的做试卷、做题,就是为了在高考那时拿到好成绩,进入一个好大学,最后能够坚持到底的都是心中的理想在给他们动力。

同学们,我们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要有自己的理想,只有这样才能不畏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篇7:高中生种理想树活动校长讲话

高一年级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这几天,我看到山桃花开了,迎春花开了,柳树绽放出条条嫩黄,草地萌发出片片新绿……于是,我知道,春天正式来了!而春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这是万象更新的季节,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作物播种的季节。于是,我想到,这是同学们的季节,是同学们播种人生理想的季节。

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一颗理想的种子,只是,有人把它放在梦里,有人把它挂在嘴上,而有人把它种进心中。我希望,每个同学都把理想的种子播种在心田之中。因为,梦里的,会忘记;嘴上的,会飘散;而只有在心中,才会生根、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当然,如果你两手空空,不去播种,而只做一个春天里的旁观者,那么,你也就期待不到夏花的绚烂和秋果的丰硕。

春天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春天的消逝,比人们想像得快。如果不加以珍惜,就会错过最佳的播种时间。在农业中,你可以补种,甚至播种反季节作物;然而,在人生中,没有反季节。你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你可以追补,但那一个最好的季节是不会再来了。

理想的种子光播种下去,还是不够的。理想的种子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需要“用青春的热血来浇灌”。青春的热血不是别的,就是勤奋努力。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空中不会掉馅饼,鲜花只属于那些勤奋的园丁,好运气只降临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所以,我给同学们提三条希望:勤奋,勤奋,还是勤奋。

第一个勤奋,是勤奋学习。按照古人的说法,就是博学之。要如饥似渴,有着强烈的动机和愿望,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要眼界开阔,不仅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要虚怀若谷,不仅向老师和书本学习,也要向同学和其他人学习。

第二个勤奋,是勤奋思考。按照古人的说法,就是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首先,思考,是深入学习的需要。学而不思则罔,不思考的学习,就是浅层次的学习。学习是收集原料,而思考就是进行加工。其次,思考,是进行价值判断的需要,只有经过思考,才能有识别真假好坏的判断能力,才能够有理清因果表里的逻辑能力,才能够不鹦鹉学舌或者信口开河地瞎嚷嚷,而是有独立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思考,是创造和创新的需要。创新和创造是人类最高级的劳动,是所有行业发展的需要。同简单的学习相比较,思考是一件更费力气的事。所以,对勤奋的要求更高。在一个比较浮躁和快餐文化流行的社会氛围中,思考的难度更大。因为,思考需要安静,需要孤独、需要耐心。人的深刻与浅薄,取决于思考的勤疏。

第三个勤奋,是勤奋实践。按照古人的说法,就是笃行之。学到了的东西,思考过的东西,总是要应用的。应用的对象,一是对自己,二是对社会。自身的实践,就是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社会的实践,既包括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也包括去了解、熟悉和适应社会。思考,需要的是头脑的勤奋;而实践,则是需要整个身心的全面勤奋。

此外,我还要专门对那些学业困难的同学说几句话。你们目前的困难,不是因为你们没有理想的种子。想想你们刚刚迈入这个校园的情形,想想那时的心情,想想你们那时的激情和憧憬!但是,你们的种子,可能播错了地方,也许是播到了网络游戏中,也许是播到了爱情游戏中,或者是播到了其他种种只是虚度时光而没有多少价值的消遣之中。你们现在需要的是警醒,而不是麻木;是奋起直追,而不是怨天尤人;是重振信心,而不是自暴自弃。因为,你们错过的,只是春天里的几天,而不是整个春天;你们还在春天之中,你们的春天,还仅仅是开始!

篇8:浅议加强高中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 教育对象更加复杂化

高中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尚未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 思想上容易产生困惑和迷茫, 很难认识到社会上各种问题的本质, 并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高中生还没有进入社会, 缺乏大量的社会实践, 对于社会现实缺乏了解, 思想方面还不够成熟, 分辨能力较差, 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容易带有主观性、片面性。另高中的学习紧张, 面对压力自我调节能力各不相同, 因而在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人生价值观方面会存在种种偏差。

(二) 理想信念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化

当前, 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首先, 青年学生关注时事热点, 但部分学生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其次,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从而使学生对原有价值观念遭到质疑。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而新的价值观念体系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价值取向冲突难以避免, 各种矛盾日益增多。再次,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应用, 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应运而生, 这对高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影响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要素

(一) 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在我国, 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使得发展中国家可以广泛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趁机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活动, 企图攻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大肆宣扬“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而此时的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 很容易受到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理想信念的形成过程中出现偏差。

(二) 高中教育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 高中教育强化素质教育, 不断增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视程度, 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有待改进之处。如:理想信念教育具体内容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紧贴现实实际生活;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需要灵活多变, 适应学生发展的实际;理想信念教育者的素质需要提高, 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教学能力等方面加以提升;以及加大校园宣传力度, 保证高中生有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

(三) 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 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 父母的言行举止、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孩子日后的成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父母的思想品德、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特征对孩子影响重大,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向家长看齐。很多家庭中家长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需要, 在物质上给孩子提供帮助, 在教育理念上认为孩子高中就应该好好学习, 只要成绩上去了就行, 不需要进行精神教育, 因而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精神教育, 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观念上的误区使学生缺少了更加直接的教育机会。

三、加强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需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不断丰富和发展。首先, 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核心内容,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其次,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第三, 把公民道德教育作为基础, 深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二) 发挥学校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理想信念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第一, 任课教师上课阶段要贯穿理想信念教育, 在课堂中, 除了文化知识外, 要处处把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第二, 结合班会、学校活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例如开展有关人生、理想、信念的主题班会, 让学生互相讨论, 在自我学习及互相学习的过程中磨炼自己。第三, 提升教师素质, 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教学能力素质以及开拓创新的素质。尤其不要在课堂上讲一些有悖我国社会制度的言论, 要用自身扎实的功底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 注重家庭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首先, 要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观念、道德观点, 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特点, 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活动, 在活动中向孩子灌输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其次, 开展正面教育, 帮助孩子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后, 家长还应更加重视孩子的负面表现, 及时和孩子沟通, 深入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 避免孩子遇到问题无力解决甚至走向极端, 帮助孩子形成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程东峰.青少年责任意识形成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 2003 (01) :89-91.

[2]杨燕.中国梦主题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 2013 (12) :75-78.

篇9:理想状态下的高中生个性审美教学

一、现代高中生个性审美现状分析

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个性特征,有利于教师实施有效快捷的教学方法。当代的高中生是在蜜罐泡大的一代,个性特征明显,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价值选择趋于个人本位,相当关注自我本身,持有现实、坦率的态度,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思考冷静、成熟、灵活而理性;理智感进一步加深和分化,出现“崇拜”现象,美感也倾向于丰富和个性化,开始喜欢一些经典作品。他们精力充沛,喜欢时髦、刺激,喜欢轰轰烈烈,富有活力。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观念的不成熟,对于美术作品的写实风格,学生产生认同感或迷恋于写实的技巧,逼真的形象或希望了解画中的内容情节,而不进入真正的欣赏,若面对表现性,写意风格的作品,与学生的审美经验就有一定的距离,从而既有新奇感又与原审美心理有抵触的矛盾状态。这些变形怪异的造型,强而冲突的色彩,大刀阔斧的笔触等都不能引起学生真正的审美反映。认为自然、顺眼的就美,或者是特别的有个性的就美。以上的现状分析,让我把握住了教学的高度。

二、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在美术中学习

以往的很多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面对着精致漂亮的图片、美轮美奂的经典石膏像,竞是一脸的茫然,对美“熟视无睹”,发现不了美,体会不到美,感受不到美的熏陶,更谈不上为美而感动。因此,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讨论审美问题,也可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美学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是对于“美”下一个定义。人们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意义上谈论“美”——雄壮是美,但纤柔也是美。纯净是美,但非纯净——即“多样统一”仍是美。苏格拉底也曾说“美是难的”——这就是说定义“美”是难的。因此,就可放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为什么我觉得不美的作品是优秀的作品?”“现代艺术为何看似荒谬?”“中国画为何是寥寥几笔,如此简单?”教师的提问是激发引导性的,“什么是美?怎么才美?为什么美?你能读懂经典美术作品吗?生活中的美与美术作品有什么联系?”诸如此类的问题会促使学生展开不成熟、不够完整的讨论,并渴望在美术的学习中得到审美升华需求和美好熏陶,从而使艺术教育可以防止学生产生庸俗的美感及引导他们崇尚高雅审美的作用得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就实行了“带着问题学”的教学方法。

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让学生理解艺术是世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力量,艺术品是世界人民创造、为世界人民所享用的。就像为全民族及全人类服务的忠诚战士——在艺术圣殿璀璨辉煌的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毕加索等人的伟大经典之作,给人类留下了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通过美术文化的学习,学会运用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加深对美术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理解美术文化,尤其绘画的文化内涵,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发展,真正起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

三、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让学生懂得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学生原有的欣赏水平是像和不像;好看与不好看;赏心悦目的就美或者就是崇尚现代流行艺术,而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美术课在强调时代性的同时,强调理解优秀的民族艺术,并尊重世界美术发展的多元文化。就东西方的绘画形式而言,中国画和油画,作为两条教学主干线进行东西方的文化比较、融会贯通加深理解,从中国画与油画的艺术特点、风格中领略到美学的意境,而获得审美知识。比如:在教师引导欣赏中国写意画中,就让学生理解中国写意画鲜明浓郁的民族风格,完美独特的表现形式,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画面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我们可以从造型、笔墨、气韵、意境这四个方面来领悟其中“美”的所在。写意画强调“神似”在“形似”之上,中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阐述了“似”与“不似”的辩证关系,要求画家以艺术规律处理生活现象,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艺术的真实。为此,画家常常有意地“歪曲”自然形象,在“不似”中去追求艺术的“似之”。这种“歪曲”与“不似”是画家刻意追求的意境之所在。这个教学过程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辨析良莠不齐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思潮,致使学生对中国画引起真正的审美反映。在进行美术鉴赏时,要给大量经典的美术作品供学生赏析,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品位,使他们知道经典美术作品在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中的地位和价值。其所以是经典的也就在于它的表现形式,采用的技法,精神内涵都是最优秀的,是作品所产生的那个年代审美取向的典范,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高艺术水准,所以它是永恒的,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个性发展,使学生成为他自己。提醒学生流行的并不一定都是好的,有的往往也可能是最容易让时间忘记的,是缺乏生命力的。教师应当遵循审美规律,不要代替学生感悟和认识,但也不可能让学生把哈姆雷特变成孙悟空或者基督山伯爵,而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开展讨论,让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为培养学生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从自然美不同于艺术美入手,教育学生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1.它必须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2.它必须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快感受,即具有审美价值。有学生以为,凡是优美的事物,就都属于艺术,这种看法没有区分优美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而自然美尽管可以是艺术的对象,却绝不属于真正的艺术本身。太阳下绚丽多彩的鲜花、绮丽的晚霞、海上日出等等,大自然的这些作品都是十分优美的,但它们却不配称作艺术,因为它是自然界朴素的美,而不是经过审美提炼的艺术美,它们不是人类的创造物。自然的美是人发现出来的。单纯的自然美,至多只是消极的,潜在的美。它只有经过人类的陶熔铸炼和再创造,才能升格为艺术的美。从而由自在的朴素美,转变为高雅的艺术美;由偶然的美,变成必然的美。由瞬发的美,变成永恒的美。尽管自然美在数量上无限的超过艺术美,但在质上却永远低于艺术美。正如黑格尔所说:“自然美低于艺术美”。这也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的一条很好的教学途径。

四、实现理想状态下的高中生个性的审美理想

理想的美术教学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实施多元化的美术教学,使得学生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个性情操,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既拓宽了想象力空间,又能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发展,增强了自我表达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以至达到理想状态下的高中生个性的审美理想。

篇10:有关理想的优秀高考高中生作文

有些人的理想大到天文学家,小到公司职员。还有些人只是抱着好奇的心理,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换着各种各式的理想。今天想当演员,明天想当歌星,后天想当科学家……像这样没有明确的目标,盲目的幻想,终将落得一事无成的结局。

但有些人却始终如一,矢志不渝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他说他想当老师,便会为着这个理想,制定各种小目标,逐一完成,达到理想的顶峰,最终完成自己的理想,享受着自己努力后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而我,不属于无所作为的变换理想的那一类,也不属于矢志不渝的坚持理想的那一类。

以前,我还很小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他们都在嘲笑我“小胖妞,还想当警察,等别人在抓小偷的时候,你是在被小偷抓吧?先减掉你那胖胖的体型吧!哈哈哈”而我也因为他们的嘲笑,一时的冲动,一天不吃不喝,然后就“光荣”的进医院打吊瓶了。

那以后我也想清楚了:才不要再为了别人的嘲笑对自己不好呢,有的是健康减肥法,再说了,有谁说过胖子不能当警察啦,哼!之后,我照样该吃吃,该喝喝,继续坚持着我的警察梦,直到了初中……

“同学们,我们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吧!”老师清脆的声音响起。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分享着自己的理想,我却毫无精神的坐在位置上,回想小学时被嘲笑事情,仍心有余悸。

老师突然叫了我一声,我紧张的在众目注视下站了起来,沉默了很久才下定决心说道:“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话音刚落,便引来一片笑声,那些笑声如一根根针插在我心上,我沮丧地坐下,老师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有时候,我们的理想可能并不入别人的眼睛,但是,理想是我们的,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去做,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啊,像我,我原本的理想也是当一名警察啊,鬼知道怎么就阴差阳错的当了老师,虽然,很遗憾,但我不后悔,至少现在也不差啊。”同学们都很有默契的鼓起了掌。下课后,同学们都一一向我道歉,我也不在害怕我的理想。

现在我仍不想放弃我的理想,即使结局会是头破血流,一无所获,可我还是不想放弃。

篇11:理想名言高中

1、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李大钊

2、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4、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鲁迅

5、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德谟克利特

6、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约翰逊

7、如果失去理想,人类将会怎样?——热豆腐

8、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屠格涅夫

9、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培根

10、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11、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罗曼·罗兰

12、母鸡的理想不过是一把糠。——罗马尼亚

13、我们的理想,不管怎么样,都属于未来。——奇雷特

14、不要怀有渺小的理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歌德

15、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16、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雨果

1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18、不参加变革社会的斗争,此时理想永远是一种幻影。——吴运铎

19、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20、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小塞涅卡

21、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卡波特

22、你们的理想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罗曼·罗兰

23、伟大的理想惟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实现。——乔万尼奥里

24、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伏尔泰

25、真正美丽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席勒

26、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27、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28、理想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重要宝物之一,它等待你的珍视和实践。——邹金宏

29、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先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法国

30、理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理想中的吗?——丁尼生

31、启发我并永远使我充满生活乐趣的理想是真、善、美。——爱因斯坦

32、我们的斗争和劳动,就是为了不断地把先进的理想变为现实。——周扬

33、整个人生就是思想与劳动,此时劳动虽然是无闻的平凡的,却是不能间断的。——冈察洛夫

34、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古龙

35、最初所拥有的只是理想,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出发。——孙正义

36、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吴玉章

37、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38、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39、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黑田鹏信

40、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季米特洛夫

41、有理想充满社会利益的,具有明确目的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和最有意义的生活。——加里宁

42、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克雷洛夫

43、一个人的活动,如果不是被高尚的思想所鼓舞,此时那它是无益的.渺小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44、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45、没有比人生更难的艺术,因为其他的艺术和学问,到处都可以找到很理想的老师。——塞涅卡

46、检验一个人的理想之果如何,不是看他从社会上得到什么,而是看他给了人类什么。——王伯勋

47、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此时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克雷洛夫

48、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49、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50、一个人一天也不能没有理想,但凭侥幸,怕吃苦,没有真才实学,再好的理想也实现不了。——张华

51、爱自己的祖国。这就是说,要渴望祖国能成为人类理想的体现,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加里宁

52、人类也需要理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此时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居里夫人

53、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加里宁

54、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55、理想的社会状态不是财富均分,此时而是每个人按其贡献的大小,此时从社会的总财富中提取它应得的报酬。——亨·乔治

上一篇:生物选修五知识点总结下一篇: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