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失败总结

2024-04-15

《投名状》失败总结(精选9篇)

篇1:《投名状》失败总结

《投名状》失败总结

看完《投名状》之后,我最大的感慨就是结尾太悲凉了。一路拼搏打杀换来的富贵生活,却在利益矛盾的冲突之间飞灰湮灭!不禁令人感到惋惜,同时也让我对于剧中的结局有一些反思和领悟。

现在,假设由剧中兄弟三人为核心构成的山字营,为一个公司的话。那么剧中人物庞青云就是该公司的领导者,而赵二虎和姜午阳则是公司的骨干成员。起初庞青云因为一次战役失败,而失魂落魄到处流浪。恰巧遇上并结识了正准备去劫军粮的土匪赵二虎和姜午阳,于是他们便一起打劫了军粮。当他们兴高采烈的押着抢来的军粮回到村子里庆祝时,清兵却又抢去了他们抢来的粮食。而且还打伤了村子里的老弱妇孺,赵二虎也被为首的魁字营士兵抽了两鞭。村子里是一片嚎啕,大家都是怨声载道。这时出身为将军的庞青云,给赵二虎他们提出了投军的建议。因为曾在朝廷做官,所以对于朝廷中的利害关系也都非常了解。于是,庞青云对赵二虎这样说道:魁字营嚣张,势大力强,人少不被看起!倒是军机处的陈公正缺人手,且他的绿营兵在军中常被魁字营欺负,一直想壮大实力,抓住这个机会,让今天的事永远不要再发生。短短几句话,就把朝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的非常透彻。同时也给他们投军的想法吃了一课定心丸。这是对于一个领导者想要成立一个公司的基本要求。要能够善于抓住时机,冷静的对市场需求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庞青云他做到了。这是一个很好地开始。接着他们就纳了投名状。即:兄弟结义,各杀一个外人,断绝后路,以示忠诚。从此兄弟的命是命,其他的皆可杀!今有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纳投名状,结兄弟义,死生相托,凶吉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天地作证,山河为盟。有违此誓,天地诛之。这便为公司的成立初,制定了一条统一的规矩。

当然,公司的成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兄弟三人为了证明自己,庞青云作为大哥依然与朝中几位大臣下军令状,十日之内攻下舒城,足显一个领导者的胆识和魄力。在谈到与太平军交战的对策时,庞青云显得足智多谋,对于战争的打法了如指掌。在战场上,赵二虎看到自己的兄弟一个个的倒在敌人的枪口下时,焦急而安奈不住,不停向大哥催促时。庞青云则向赵二虎厉声说道:你给我记住喽,战场上只有一个是头。这足见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公司里的具有的威严所在。他们成功打败了太平军,成就了自己也给他们这个团队赢得了一个好的开头。从此以后,由他们三个人带领的山字营开始经历大大小小的战役,胜利和捷报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在成功拿下一个城的过程中,两个不懂事的小兵强暴了两个弱女子,被庞青云他们碰个正着。庞青云依然决定要处决两个小兵以正军规,赵二虎则是强烈为两个小兵求情。庞青云则对赵二虎说:从前我做官的时候,在街上看见一个捕快。抓住一个穷,见着就打。打得遍体鳞伤,浑身是血。没有任何原因,就是因为他穷。而这个穷人没有一句怨言,好像一切都是天公地道的。从那天起我就发誓,如果我做主,这种事就绝不能再发生。你们投军是为了不让别人欺负。现在我告诉你,不光是你们,全天下的百姓都不能让人欺负!我们要做的是这样的大事!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庞青云早已构建了一个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这也是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者,应该具有的东西。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灵魂所在。

然而接下来的苏州战役,让我开始对庞青云这个领导者产生了怀疑。同时也对姜午阳一味的支持和赞同大哥表示反感。赵二虎孤身一人进入苏州城内,劝守城的太平军将领投降。太平军不战而降,但条件是让守城的四千名士兵回家务农。赵二虎答应了守城将领的请求。可是当庞青云带着他的士兵进城以后,却把四千名士兵困在城墙以内准备将他们全部杀死。赵二虎百般的求情,庞青云也不改杀他们的决心。而姜午阳则始终认为大哥是对的。四千名放下武器的士兵,不愿意被收编,也是穷人。庞青云曾经声称自己要为穷人做主,要让穷人 1 吃饱饭,不受欺负。可是现在却要杀掉四千名手无寸铁的穷人。理由是他们是兵,是兵就要死。他们有四千人,拿起枪来就是一个军队。我们没有粮食给他们吃,给他们粮食吃了我们的士兵就要挨饿。所以庞青云杀了他们。而赵二虎被锁进了祠堂,成了背信弃义的小人,姜午阳则成了杀人的侩子手。我一直都想不明白,既然四千人不愿意被收编,那为何还要担心他们会成为自己的敌人呢?倘若现在我们做到对他们仁至义尽,即使他们日后会成为自己的敌人。我想他们也会对你感恩戴德,有所顾忌。另外从公司的角度去看,庞青云这个大哥显得有些独断专行,丝毫听不进团队中成员的意见,而且违背了自己曾经的誓言。而姜午阳只是一味的认为领导说的话就是对的,没一点自我意识,没有自己的思想。赵二虎则开始对庞青云产生了不满和看不惯。所以这个团队开始出现了矛盾,注定公司的运营不会太长久。赵二虎因为四千士兵被杀,对战争失去了信心。本来打仗是因为穷,为了能有口饭吃。后来大哥又告诉他,打仗是为了让天下的穷人不再受欺负,都能吃饱穿暖。可是现在,面对着四千多名无辜士兵因自己失信而惨死。赵二虎开始心灰意冷和迷茫了。所以想要回家,想要带着兄弟们一起回家。这让姜午阳和庞青云都没想到!后来经过庞青云的一番劝解和姜午阳的极力挽留,才让赵二虎留了下来。其主要是因为庞青云对赵二虎提及南京城里有上万个穷人百姓等着他去解救以及他若走了就是兵变,山字营的兄弟就会自相残杀。或许庞青云正是抓住了赵二虎这一弱点才把他留了下来。虽然赵二虎愿意留下来了,但是他对于对于庞青云杀了四千士兵的事,还是不能原谅的。所以他对庞青云说道:进南京,我看着你。你对,我跪还给你。你错,我就杀了你。

南京攻陷以后,赵二虎像过去当土匪时一样,为死去的兄弟摆上酒祭奠。同时私自将攻下南京所得的军饷,分发给所有的士兵。庞青云气愤的告诉赵二虎私分朝廷军饷是重罪。赵二虎则告诉庞青云,进了南京城有一半是军饷。你不发,我帮你发。而且还告诉所有的士兵,军队里只有一个是头。那就是庞大人庞将军。由此可以看出,赵二虎对于庞青云进入南京城后的所作所为并不满意。之后赵二虎在酒楼喝酒,看见唱戏的正在说着自己弟兄三人的事迹,不禁大笑着流了泪。也许是他想到了过去兄弟三人在一起,为了生活拼杀的场景。那时,虽然生活没有现在富裕,但是兄弟在一起相处很和谐,也很温暖。可是一切都变了。魁字营的何魁痛恨庞青云,想杀了他。所以想把赵二虎拉到自己的一边。在酒楼里,他对赵二虎说:赵大人,仗是你打的,功劳让别人独吞。你恨吗?赵二虎:怎样?何魁:这戏里唱的是兄弟情,既是兄弟,他为什么把你锁进祠堂?让你背信弃义,任天下人耻笑。割了这把草,你我联手,一了百了,你我公用南京。而赵二虎最后只对何魁狠狠的说了一句:何大人!可见赵二虎,尽管对庞青云的种种行为不满,但是骨子里的兄弟情义还在。这个在他临死之前嘴里还念叨着大哥的安危,也可以体现出来。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杀他的人正是他念叨的大哥。另外他也是一个是非分明的人!他知道何魁是一个怎样的人。所以拒绝了何魁的不良用意。然而对于庞青云来说,兄弟情义在他那却表现的无足轻重。在进京面见太后受封加官后,又为自己的管理的辖区内百姓免除了三年的赋税。虽然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表现得太过于急切,很容易让掌权者感到不满。之后见了狄公和陈公两位大人。陈公暗示庞青云,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先好好活着,不然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狄公则是对庞青云施压,不光是卸了他的兵权,而且还让他对赵二虎下手。等到庞青云回去以后,当他走在结满冰的河流上,手下的副将劝他危险时,他转身说道: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你说我能走到对岸吗?我想他是在感叹,他现在所得到的一切来之不易,所以回去很快就安排人去杀赵二虎。当然,这其中可能还有女人的因素。一个名为赵二虎的妻子,实则是庞青云的情人。赵二虎不死,他们永远只能偷偷摸摸的不能见光。所以说红颜还是祸水。最后,赵二虎被庞青云暗杀。姜午阳以为大哥要杀二哥是因为女人,所以他把女人给杀了。结果还是没能救下二哥。为了投名状,姜午阳刺杀庞青云。同时朝廷也安排了枪手暗杀庞青云。庞青云死了,姜午阳被凌迟处死。

总结《投名状》这个团队之所以会失败,其主要原因是:(1)、庞青云是一个野心十足的将军,有理想有抱负,从不在乎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独断专行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自己的目标可以不惜放弃和牺牲一切。包括尊严、信誉和兄弟等等。或许还有点刚正不阿,也许是因为桀骜不驯看不清楚官场上的形式变化,因而不能审时度势顺应潮流的发展。结果把自己置于众矢之的,被朝廷所丢弃。就像那三个老头说的一样,庞青云是个人才,可不懂为官之道。南京是重镇,太后想安定天下,怎会依仗一个外人。庞青云正是看不清这一点,才会把自己逼上了绝路。最后只落了个兄弟和太后都要杀他的结局。

(2)、赵二虎重情重义、刚正不阿,有着一副体恤平民百姓疾苦的菩萨心肠。空有一心想解救天下穷苦百姓的热血,却处处不得已而无可奈何。他的想法始终得不到大哥庞青云的支持与采纳。就像那两个不懂事强暴弱女的小兵,他像救他们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可是没有得到大哥的支持。就像在苏州四千名放下武器的士兵,他想放他们回家种田安稳过日子。可是大哥却下令杀了他们,而自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死去却无能为力。所以在南京,没有经过大哥的允许就私自给士兵分发了军饷。也算是利用自己仅存的一点能力,为兄弟们做了一件好事吧。

(3)、姜午阳一个直率、憨厚、忠实、兄弟情深,把大哥和而二哥视为自己的生命,不管哪一个受到了生命危险都愿意豁出去保护他们的一个人。他很少有自己的想法。不管大哥做什么决定,他都认为是对的。如果说他没脑子的话,但是在发现大哥和赵夫人有一腿的事情上以及意识到大哥要对二哥下手的事。又表现得非常的机智灵敏!从头到尾,他都是一个杀人的侩子手,大哥的杀人武器!

结果是庞青云的独断专行,不能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发展;赵二虎空有想法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对庞青云的不满导致兄弟不和;姜午阳的一味迎合庞青云的决定,缺少自主意识,也是助长大哥越来越自我的原因之一。加之团队之中模糊不清的关系存在,迟早会激发兄弟之间的矛盾!所以导致了《投名状》失败的这样一个结局。

假如,假如是我;

(1)、我会在最早的时间里告诉赵二虎,自己和莲生的感情。有些事,你越是藏着掖着越是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还不如敞亮的把事情说出来,寻求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2)、作为一个领导者有清晰的头脑、做事果断固然好,但不能独断专行,要学会听取他人一些好的见解。一个人做决定,不可能永远是对的。

(3)、苏州战役中,投降的士兵让他们吃饱后放他们回家种田,充分做好善后工作。做到仁至义尽,也不失信他们。对得起死去的太平军将领,也对得起兄弟。同时也能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4)、最后打下南京后,兄弟共享富贵。(5)、对于当前的局势要有一个合理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这关系到团队未来的发展和生死存亡。

(6)、要坚持心中的目标和理想,使团队目标能够达到一致。但切不可急于求成,做到循序渐进。

(7)、要搞好团队的凝聚力。没有凝聚力的团队,就像一盘散沙什么也做不了。(8)、要充分发觉团队中成员的智慧,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及作用。

人的一生总有许多的不完美和欠缺,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些不完美和欠缺并一点一点的去填补完善它,让它接近完美!

篇2:《投名状》失败总结

——《投名状》影评

初闻“投名状”一词,是读《水浒》中林冲投奔梁山一段,当家王伦要其纳了投名状方能入伙。而影片中“谓兄弟义,纳投名状”,可谓是含泪忍痛看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乱世兄弟情,《水浒》的投名状与电影的有所不同,它是入匪的凭证,而影片讲的是结义的凭证,电影里的“投名状”也不是一颗忠心,它是一颗野心。庞青云与赵二虎、姜午阳拜把子,并没有一颗头颅来作牺牲。如果有,也是兄弟的头颅。

我对这部片子的关注从舒城一战开始„„舒城,800比5000的险胜,是战术的高超,还是兄弟的配合?姜午阳振臂一呼便成了敢死先锋,弓箭对枪炮,何等的惨烈,又是何等的悲壮!二虎等待上前援助兄弟的急迫,庞青云挥戈止马的镇定,战场上的死生相博,人生何等残忍,胜了便是阳世的皮骨,败了便是阴间的鬼魂。三兄弟被围困在人群中相互依托的时候,可曾料到过五年苏州之战,可曾料到过官椅、权柄之前的手足相残,痛哉,冥冥中可恶的安排!

《投名状》通过对这些农民兄弟的刻画,写实的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破败,也只有在动荡的年代,土匪才会被国家重用,变成护国英雄。从三人结义,立投名状,到最后庞青云被杀,这是一个定数。三人的情谊也如同晚清的政坛一样,充满变数,从开始的情同手足到最后的互相残杀,无疑这是可悲的,但阶级的存在使这一切又显得那么必然。大哥和现实纠缠斗争,二哥和大哥纠缠斗争,姜午阳和投名状的誓约纠缠斗争。但姜午阳不明白,就算没有投名状,庞青云和赵二虎也会死在相同的理想和命运手里,所以只有他是死在投名状上。

庞青云这个人物是陈可辛在影片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一个充满了政治野心的人,在他的名字中就可读出“青云直上”之意。自始至终他是一个政治人物,他与赵二虎、姜午阳的结义只是他为重归军营的阶梯,他野心上的急功近利从他以少敌多赌战舒城,违令攻苏州,抢攻南京可见一斑。政治的伪善是可以从他杀两个强暴民女的小兵和他向死对头魁字营借粮许诺二事中清楚见到,他一脸正气的面具下是一腔谎言,政治从来都是讲究能屈能伸、兵不厌诈。而赵二虎与姜午阳二人自始至终只是出身草莽,两人仍旧是义字当头,凡事不可违背江湖道义,这也是越到后来赵二虎与庞青云渐行渐远,但仍旧放不下一个义字,入套被杀。而姜午阳的身上更多出一份单纯,以为大哥是为了女人才杀二哥,白白牺牲了二嫂的命。

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个侠客梦,乱世枭雄,跨马横刀,啸聚山林。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份兄弟情,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生死同当。两个梦几乎成了一种公众的道德标准。一边是手足情深、一边是仕途大路,庞青云仿佛从一开始站在一个悖论的岔口,陷入道德的困境,虽然赵二虎、姜午阳死了,但“道德”没死,他们的血性故事还会被后人传颂膜拜,而庞青云在生命和道德上被双双判了死刑。

篇3:校长要慎对教师的“投名状”

案例一:考勤“风波”

开学初,学校来了一位新校长,为严肃教师考勤制度,出台了《教职工请假制度》的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教师感冒发烧、喉咙发炎等原因,不能继续坚持上课的,如果没有县级人民医院证明材料的,就以事假(一节扣30元)论处。有个别教师看了之后,就跑到校长那儿去理论。

A教师很是埋怨地说:“如果只是感冒发烧、喉咙发炎之类的,为何不就近就医,非要大老远地跑到县城去看病?卫生室或诊所的证明也可以啊!”而校长的解释是:这些证明太“廉价”,想要一大叠都有,就怕个别教师钻空子。

C教师掷地有声地说:“一般教师的功课普遍比领导的多,如果事假半天,就有可能被扣掉上百元,而领导半天没功课的多的是,或谎称公假也可蒙混过关,很显然有失公允。另外,代课一节15元,那么事假也应该与代课金一样,学校的规定是极不科学合理的。”而校长的解释又是:教师就一节课,他就有可能请假不来了,因为来回的路费都不止15元呢,有些教师都算计精明着呢。

“你初来乍到,或许不太了解,这儿的教师都很负责,谁没事胡乱请假,你未免把教师想得太坏了吧?”B教师听完校长的解释,很是生气地反问道。

后来很多教师知道校长的解释后,心都凉了一大截,声称要集体抵制代课。校长也担心以后功课真的没人愿意代,怎么办?于是就连夜召开领导会议商讨此事。后来又补充“事假一节扣30元,代课一节15元,累计代课三节以上每节以30元计算”的规定,以此鼓励教师想代课、多代课。

学校“见招拆招”看似高明的做法引起教师强烈不满和集体诉“投名状”。校长看着意见簿上一个个教师的签名,仍无动于衷,固执地与教师“顽抗”到底。很显然这样的做法适得其反。

可以说,教师“投名状”事件的负面影响是校长的“小人”之心形成了教师与学校对峙的局面。作为校长假如以诚恳之意深入到教师中去,讲究谈话沟通的技巧,与教师平等地推心置腹、坦诚相待、求同存异、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尊重每个教师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切忌独断专行,搞“一言堂”,就可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案例二:“病假”多了

A老师是学校的“老病号”了,说她老病号不是因为她年老体弱常住院,而是她常以一张凭关系开具的病假单为由向学校要求休养的年轻女教师。

这个学期开学没几天,她又请假了。也许不知情的人还认为她又生病了,可清楚的人都知道,那还不是为了结束夫妻两地“相思”之苦吗?校长每天看A老师上班心不在焉、工作态度散漫、教学热情消失殆尽,跟她搭班的老师也是怨言不断,最后权衡再三,批准了她的请假。但总得给其他教师一个合理的交代吧,于是在例会上,校长美其名曰为人性关怀。

A老师走后,她的功课安排却成了难题,而学校为了省钱,把功课安排到了其他教师的身上,这势必会增加教师的课时工作量,且不说全校教师的功课表被打乱秩序,需要重新再排,更为严重的是滋长了教师对学校的不满情绪。

后来她的情况被大家了解之后,效仿的人多了,校长也为这事犯愁了。可有例在先,老师岂能善罢甘休?“请病假”风波弄得校长苦不堪言。

校长的草率行事为不可收拾的场面埋下了伏笔,本想让自己“省心”的做法却不料成了“闹心”事。校长如果坦诚布公,在刚性的制度面前适当地来点人性化的变通,比如安排适当的探亲假等等,并向A老师解释请病假休养的有关政策及利弊关系,学校努力活跃教职工的文化娱乐生活气氛,自然“寂寞感”“无聊感”也就没有了,这比简单出具批条来得效果明显。

案例三:“优”在哪里

现在教师评职称的压力无处不在,能给自己增加分数的机会他们也绝不轻易错过,而期末的评先评优这块“蛋糕”更是人人垂涎三尺,不过对于大多数教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时伤心也是难免的。这块“蛋糕”究竟该给谁,该怎么给?一眨眼,很快又到了期末的评优评先的时间了,教师的话题也自然而然地转到这“敏感”的问题上来,特别是“档案材料”准备充足对评优评先有“想法”的教师也自然对此多了一份期待和疑问,校长对此也绞尽脑汁。如何做到让教师“心悦诚服”,没有怨言,让自己省去向教师解释的麻烦而又不至于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高涨的激情呢?

在周前会上,谁也没有料到校长宣布先进教师的评选方法是:领导提出候选名单,然后以教师投票数的多少产生。这看似“公正”的方法却隐藏许多不确定因素,也滋长了请客拉帮结派等不正之风,使很多优秀教师不能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优秀”。很多落选的教师只能在抱怨、叹气、失望中渐渐消磨自己的工作激情,教师的职业倦怠也随之而来。很多没评上的教师也只能咽下这口“怨气”,如果要领导给个说法也是“自找没趣”。

优秀教师没评上还不到绝望的地步,毕竟还有教师的年度考核结果没有出来,他们带着几许期待开始了暑假生活。按文件规定,年度考核结果必须在教师离校之前在校务栏公示,并通知教师本人。某教师鼓起勇气给校长打了电话:

“校长你好,今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出来了吗?我们学校是怎么考核的?”

“今年学校没有考核制度,也没有年度考核量化细则,是考核(领导)小组商量最后决定的,你今年任教学科的考试成绩下降很多(试卷难度大),以后工作态度要认真点,以免明年家长、学生评议对你不利。”

“再说,学校师德考核26个教师名单(这名单也是领导定的)上也没有你的名字,如果你有什么疑问明天到我办公室再跟你解释,我现在还有事情。”校长有点不耐烦起来,又想挂掉电话的样子补充道。

“不用这么麻烦了,我打电话也没别的意思,只是问问罢了。”此后该教师郁闷了好长一段时间,校长在电话里说的话时常在他的脑海浮现,让他一直想不明白的是校长为什么对教师的工作实绩不能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呢?

诚然,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赞赏、肯定和关注,凡事靠“商量”决定而没有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努力攀登的考核细则,那么久而久之,教师就失去前进的目标和工作的动力,他们认为任何事情都不是“水到渠成”“付出就有回报”的,而是靠领导的个人“喜好”这把没有标准的“杆秤”和“同事关系”得来的。此外,校长对“诉状”的教师,没有“将心比心”,总是认为这些教师都是找茬的,总是以自己的权威让教师退避三舍。

案例四:“代表”选举

教代会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制度, 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而很多校长怕开教代会,唯恐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不能在教师中顺利地表决通过,深怕教师对学校的做法“说三道四”,于是往往对代表的产生和资格的审查极为“苛刻严厉”,甚至不在乎与有关条例规程相违背,将那些“敢说话”“想话说”“有话说”的老师拒之门外。

代表选举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些不满情绪的老师纷纷弃权表示“抗议”,而有些教师纷纷向校长谏言:

“为什么要确保领导的代表资格,既然领导是当然的代表,那又何必放进去投票呢?”

“大家都应是代表,学校的做法显然与工会规程相违背。”

……

校长被问得哑口无言,自知理亏,也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欠妥当,并且不能为自己找个合理的解释,便用应付的口吻说道:“其他学校也都是这样做的,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些适当的变化。”

“政策是死的,那学校的规章制度我们也可以不执行吗?”很多教师都在小声地嘀咕着走出校长室。

后来,教代会的难产迫使校长给教师“让步”,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威望也呈直线的急剧下降,同时也让校长明白了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

篇4:善恶含混《投名状》

当下中国电影、电视中,故意模糊和一味追求人物性格的复杂化,以至对人物失去历史判断、对行为躲避价值判断成为时髦

《投名状》截至新年第一个周末总计票房2.6亿元,刷新之前《色•戒》的纪录。而《投名状》与《色•戒》一样,有许多可讨论之处。

《投名状》的主角庞青云到底是一个值得同情的悲剧英豪,还是一个为私利心狠手辣的邪恶枭雄?导演陈可辛说:“这部片想要告诉大家:做坏事未必有坏的目的。”还说过:“事是坏的,人是好的。”编导还让刘德华也理解他的义举,懂得了:“现在当好人也要杀人。”于是,很多观众只看到胸有大志、一身正气的庞青云。结尾处,他前胸被兄弟刀刺,后背遭清廷枪杀,好像他既要挺身反抗那无边的权威,又遭受了兄弟的误解而失去了行大义、成就他心中大事的机会。

让我们不要听这个人物嘴上许诺的绝妙好词,而是看看他用行动追求的是什么,内心看重的到底是什么。

庞青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是镇压农民军的朝廷官军。因为他在杀农民军时,友军魁字营没有及时地出手救援,他恨死了对方。这就决定了庞青云内心动力的起点:那是他跟其他鹰犬之间的矛盾。我们看到,虽然他奉清廷命把结拜二弟杀掉,但这只鹰犬还是不被信任,终被朝廷枪杀。

不管是放在清末当时的历史环境,还是用今天的现代理性、人道观念来衡量,他的这条人生奋斗线路都没啥大义豪情在里面。撇开当今的观念不谈,撇开当时官场求功名与历史进步的辨析不谈,就从封建社会的民间道德,从战友、兄弟情义来论,他活着出战场也是采取了很不地道、很不义气的方法:在手下的战士拼死奋战时,他装死躲进死人堆才逃出生天。再看看他后面处理降将和二弟的手段,我们很怀疑庞青云的义气。

杀舒城投降士兵一场,显然是从历史上李鸿章撕毁承诺、诛杀苏州降将的举措演化而来。编导为庞青云设计了一个困局,好让这个愚蠢、残酷的行为有些合理性。他给二弟和观众最有力解释是:南京有上百万百姓,何魁的魁字营先进去就完了。难道庞青云的山字营是仁义之师?他们在誓师大会上高喊的口号明明就是:“抢粮、抢钱、抢地盘。”所谓为南京城的上百万百姓着想,完全是编导用现代词语给庞青云这个清廷鹰犬嫁接上的好台词。

即使在封建社会,承诺和契约也是正面的价值,即维持社会能够有所交换和沟通的有效、必要的规则。即使是对敌人的承诺——如果不兑现对敌人的承诺,实质上对敌人和自己都伤害巨大。再看看庞青云怎样对待女人,他一直占着二弟的妻子。在二弟赵二虎为了攻城冒死进去劝降时,庞青云却在城外的战壕里跟二虎的妻子激情拥抱,然后还在战壕里对着她说“这一仗我要不死就娶你”之类的爱情誓言。破南京城之后,他带着二弟的妻子上船幽会,被三弟看见之后,他的眼神中丝毫没有胆怯和愧疚,而是露出冷峻的眼光,好像在说:我就做了,谁敢怎么样?

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根据庞青云这个人物在影片中的行动,再联系影片所提供的历史背景思考,我们可以判断:庞青云是一个不顾情义、心狠手毒、一心向上爬的邪恶之徒,是一个被烹煮的鹰犬,而不是一个死于兄弟之手的冤屈大哥。也许,导演是想写一个先“坐上龙椅”再来救百姓的好官?或者是写一个坚信自己“坐上龙椅”就能让天下百姓过好日子,能为国家开万世太平的有理想的新皇帝?这样一个人,往最好里说也只是有点朴素的民本思想,最终还得靠杀人来攫取权力。对于这样一个邪恶之人的生命轨迹和人生,导演却没有给观众提供判断的线索。

美国思想家安•兰德说:“什么在道德上更为恶劣:是邪恶——还是姑息邪恶,也就是对邪恶不定义、不回答、不质疑的胆怯的推诿做法?我常觉得第二个更为恶劣,因为它使得第一个成为可能。”

篇5:《投名状》观后感

关于《投名状》我也说话要讲。差一点因为哪些上述所说的无聊的“影评家”而错过这部本是哪么精典的好电影。看了很多论坛讲《投名状》的记得都说什么。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什么《集结号》组织靠不住。《投名状》兄弟靠不住。还有什么大哥为女人杀兄弟的故事。真不知道说这些话的到底是脑子里进水了还是根本没有看过电影。

两天我看了两遍《投名状》我看到了三个可爱的弟兄。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兄弟情。我看到了什么叫爱情。我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战争。我看到了什么是政治。我看到了什么叫为国家大义牺牲一切。

刘德华这次演的角色是二哥二虎。真的。这次是刘德华演的最好的一次(我个人认为)。第一个说二虎是因为三兄弟里二虎是最可怜。也是最重兄弟情义的人。他把兄弟情看做最大的人生守则。到死也不相信是兄弟会害自己。这样的人地现实中真的很少。也是我最佩服的哪种。不管什么事在他的眼里都是美好的。这样的人活着最开心。

李连杰演大哥庞青云。这个角色。粗粗看是个坏角色。是个杀兄杀朋友。还勾引两嫂。坏透了。其实庞青云的内心却是三兄弟里最痛苦的。他重兄弟情。重男女爱情。但更重天下百姓情。为了天下大义可以牺牲友情 。牺牲爱情。更可以牺牲生命。真正感觉什么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果当时的他是帝王。清朝也不会有后来的灭亡。做大事的就应该这样。

金城武演三弟姜午阳。把这个角色放到最后来讲。因为他看上去是个脑子最清楚的人。其实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开真的孩子。从一开始能为一双鞋而选择杀人。到后来为兄弟杀自己的嫂子。(看得出来他也喜欢徐静蕾。谁不喜欢。呵呵我也喜欢)但还是杀了她。再到最后拿刀刺杀大哥。大哥一忍再忍。他却一杀再杀。嘴里只有一句“兄弟乱兄弟投名状必杀之”没有原则。只看到一个麻木的三弟。

麻木的像个天真的孩子。再到最后明知道是别人杀了大哥。还承认“杀庞者。姜午阳是也!”这样的话。说他愚蠢。到不如说他天真到了极点。

本来以为徐静蕾是个看点。结果第一次看到老徐做了一回花瓶。不过还是喜欢她在三弟杀她之前的精彩对白。点睛之处。

徐静蕾的唯一点睛之处:

三弟知道大哥要杀二虎。以为大哥是因为二嫂才杀二虎的。问大哥何时动手。他要赶在大哥杀二虎之前杀了二嫂(老徐),跑到二嫂面前说:“嫂子,午阳来与你告别”

二嫂说:“你要走吗?”

午阳回答:“我送你”

二嫂说:“我去哪儿.我在等二虎回来呢!我刚给他做了晚饭。”(其实这时候老徐已经感觉到杀气。很害怕)

午阳回答:“大哥为了你要杀二哥。”

二嫂说:“不可能!不会的!”(确认了。真的害怕了。)

午阳把刀拿出来放在身后说道:“你下来”

二嫂故做镇定却像要哭却又像在笑其实真的很害怕(老徐表演的没话说。花瓶当的也不一般)说道:“我不!我要把这个纱帘弄好,你见过这么好看的纱帘吗?我都十几年没见过这样好看的纱帘了,我昨天在铺子里还看到一个红色的,我想要绿的,也想要红的,我问二虎怎么办呢?二虎说今年绿的明年红的,我明年就二十九了,打了十四年仗,我没有饿死,也没有被砍死,哪是我命大,明年还要挂红色的纱帘!(大叫道)我明年还要挂红色的纱帘!”

午阳一把就把二嫂拉下来,按倒在床上,手里拿着刀,眼睛看着曾经是他送给二嫂的保平安的十字架,

二嫂其实还是不信午阳真的会杀她嘴里还念道:“你不会杀我的,我不准你杀我!”

此时午阳却已经把所有的错都归究于二嫂说道:“我不杀你。怎么救二哥?”

麻木到了极点。

一语点破所有迷,二嫂:“你杀了我就能救二哥吗?”“我不知道!”(午阳真的不知道,他真的太天真了。)“但我只能这么做!外人乱我兄弟者,必杀之。”“你不会的。你不会杀我的。我不要你杀我。”

老徐真是太有才了。呵呵。演到入目三分。使人感觉到哪种死在幸福前夜的凄凉!

这部电影的精髓(看上去像王家卫。周星星的桥段)

大哥庞青云说“从前我做官的时候,在街上看见一个捕快抓住一个穷人,见着就打!打的遍体鳞伤,混身是血!没有任何理由,就是因为他穷,而这个穷人,并没有怨言,好像一切都是天公地道的。从那天起我就发誓,如果我作主的话,这种事就决不能再发生,你们投军是为了不让别人欺负。现在我告诉你,不被人欺,你也不能放纵手下欺负百姓!你知道不知道,这样会毁了我心中的大事”

其实庞青云的大事不就是天下为重。民为重吗?

篇6:电影《投名状》观后感

纳投名状,结兄弟义;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比起3个多小时的《投名状》,公映的版本似乎少了一些重要的情节,比如兄弟结义,各杀一个外人。这段情节,刘德华的那句记住我的样子,下辈子找我报仇。遗憾在片中都没能见到。

当然,这并不妨碍《投名状》成为古装大片成功的范例,好久没有这样一部古装大片能让我热血沸腾了,陈可辛导演极强的控制力,为观众讲述了一段乱世情仇。

他说那天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他已经死了。从这句旁白开始,一部充满血性的男人电影拉开帷幕,即便是充满血性,影片毕竟是出自陈可辛导演之手,看过《甜蜜蜜》和《如果爱》,或者更早期的《双城故事》都可以体会到陈导骨子里的浪漫主义情怀,本片也是如此,残酷的浪漫,是我最大的体会。

故事改编自清朝四大奇案之一刺马案,刺马的意思是刺杀江苏巡抚马新贻,也就是片中李连杰饰演的角色庞青云。原著中的马新贻是个极富野心的人物,战争的胜利远远不是他的目的,李连杰对于角色的塑造很到位,符合导演的浪漫主义情怀而非现实主义情怀,希望穷人不再被欺负,向太后请求减免赋税,浪漫主义的庞青云命运注定是悲惨的,因为那些官员们比他现实主义的多。

刘德华的角色到死的时候也不会明白,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游戏规则,也是生存法则,最后关头依然去救兄弟,依然叫着大哥,令人动容。金城武的角色是可爱的,也很可悲,死都不愿背弃投名状的他显得太过单纯。

有观众说本片拍的虎头蛇尾,我很不解。金城武与李连杰在片尾的决斗,也是投名状之下兄弟情义遵守与颠覆的决斗,礼炮打响之时突放冷枪很可以代表导演在设置细节方面的功力,在李连杰倒在地上,嘴里说出投名状三个字的时候,这是人性的回归,宁因违背投名状死在兄弟之手,不可死的不明不白。

有些事情不需要追问结果,三位主人公在死前谁也没有获得真相,但是他们也都得到了自己对于事情的理解,如同故事的原型刺马案,本身也是千古奇案。

唯一的女性角色徐静蕾戏份不多,完成的却很好。心比天高名比纸薄的直观感受,又饱受摧残屈从现实,徐静蕾把握的很好,不多也不少。后段听戏的情节,基本塑造自小学习琴棋书画的端庄气质,也算是本片的一个亮点。

战壕内的追逐戏,围棋和京剧的运用,游戏与战争的平行剪辑展现出导演更为全面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陈光荣的配乐,陈光荣是刘伟强导演的御用配乐师,《无间道》系列的配乐就是出自其手,全片大提琴和电子乐的运用比较多,电子乐在古装片里大面积运用是在以往很少见的,个人觉得是一种创新,当然,很多学院派也是为之不屑一顾的,很多东西都是各有各的体会,强求不来。

篇7:《投名状》失败总结

黄景能

引言

2007年12月上映的电影《投名状》,由陈可辛执导,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主演,讲述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庞青云三兄弟的故事。除了电影本身获得的诸多殊荣和电影带来的视觉震撼外,作为一个“读者”,你是否读懂了看懂了《投名状》呢?

投名状

兄弟结义同甘共苦共谋大业,这是古往今来常有的佳话。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结义、隋唐英雄贾家楼结义等,都是结义兄弟义薄云天的好故事。

可以说,《投名状》里,三兄弟成也投名状败也投名状。“纳投名状,结兄弟义,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天地作证,山河为盟,有违此誓,天地诛之。”

以生死相誓,使得三兄弟敢以八百散兵傲斗五千敌军在仕途上勇往直前,也是此誓,使得三兄弟功成名就后自相残杀没能善终。

三角关系

三兄弟中,大哥庞青云,是整个团体的拳头和大脑,他有军情才能有韬晦谋略有远大的志向,是他带领大家完成了从土匪到官军的转变,是他让大家过上了虽然刀光剑影却能吃饱喝足的日子。

二哥赵二虎,是整个军队的精神领袖,他能振臂一呼群起百应。他既能号召大家奋勇杀敌,也能单枪匹马不战而屈人之兵,就连对死去的兄弟也是情义不绝。

三弟姜午阳,是三人中的协调者,使得萍水相逢的兄弟关系得以维持下去。遇到矛盾时,他是润滑剂,让这辆“三驱战车”能够开足马力一路向前。他又有一点固执和不知转变,以投名状之约为二哥打抱不平以致和大哥兵刀相见,但是,他有他难言的苦衷和可歌可泣的忠诚正义。

美人关

莲生,一个乱世中的美人,饱经乱世的纷争和生命的漂泊无依,美丽却备受人事艰辛,善良却让丈夫和兄弟都走上了不归路。

红颜是否是祸水,不能一言以蔽之。一方面她对赵二虎有感激之恩依靠之念,另一方面对庞青云有着不可抑制的原始却又危险的情感需要:她对两个男人都有情,她既愿意爱两个男人又不忍心伤害任何一个人。乱世之中做女人难,她有些身不由己。很难说,兄弟结义时庞青云有没有想借此接近莲生,但是,三人的感情纠葛却确确实实导致了最后的自相残杀。

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男人,到底是王者,还是俘虏?

历史与人生

那时三兄弟的命运以至千万人的命运都和当时积贫积弱内外交困急剧动荡的清朝社会紧密相连。一己之力难以对抗社会,个人的命运也逃不脱历史的变迁掌控。

他们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大败太平军,却救不了风雨飘摇的清政府;

他们快意恩仇敢以命搏天地,却逃脱不了爱情与兄弟之义的捉弄纠缠;

他们故事的点点滴滴,都讲述着乱世之中生命的脆弱与卑微、厚重历史的变迁与不可逆转、人情的伟大坚强与险恶卑劣、以及后人的几多感慨。

篇8:爱情投名状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的情景。那条船,船上的杰克和露丝之间发生的一切,即为“境遇性爱情”。但如此感天動地的爱情,一旦离开那条船,离开两个人共同经历的不幸,回归到岸上的平常现实里,他们的爱情还会这般如梦似幻吗?

正如那位作者所说:“坏环境是友情和爱情的媒妁,是天降的投名状。”

因为坏,所以爱?我想说:正是如此。

“因为坏,所以爱。”它在现实生活中指的不是你的他或她变坏了,也不是你们间的第三者有多坏,相反,欲望男女的出轨和分手故事,大多是缘于两个人相处的环境在变坏,而给了别人一艘供其偷情找乐的“泰坦尼克号”。

暗度陈仓的无良男女当遭天谴,但是,作为当事人之一——那个造船的人,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又该当何罪呢?

或许,生活悲剧的根源只在于:别人坠崖前,你那轻轻一推。

生活里常常有这样的情状:男人觉得老婆总是不把自己当人看,女人琢磨男人一定是喜新厌旧了;老婆说话从来没好声气,男人做事一贯没个正经;男人待女人,婚前随你便婚后随便你;女人对男人,恋爱时娇滴滴围城里气哼哼……总之是,时长日久后,夫妻不好好珍惜,不好好经营,致使情感交流的环境大大地变坏,彼此都憋着一口气、含着一口痰,非得想找个地方找个人喘了、吐了,才会觉得舒服。很多外遇,都是在类似情景下发生的“境遇性爱情”,“瞌睡碰上了枕头”,其中一方迷迷糊糊地就和别人爱了睡了。而如此情节,于夫妻两人却是万劫不复。

电影《泰坦尼克号》和《廊桥遗梦》用来赚人们的感动和眼泪的,说穿了,都是那种“境遇性爱情”,区别只在于:前者因为双方未婚,满足的是未见过真爱面目的男孩女孩的爱情理想;后者归属于外遇,满足的是对婚姻生活不满的男人女人的爱情幻想。

看穿这种“境遇性爱情”了吗?看穿了,你就该知道你已然遭遇背叛的婚姻还有救。

发觉这种“境遇性爱情”了吗?发觉了,你就应懂得你正在怡然享受的爱情需珍惜。

篇9:《投名状》失败总结

5周前节目里的女博士

此人出现在五周前的“赢在中国”节目里。确切地说是生化学的博士后,斯坦福的。非常聪明、优秀,不然应该也读不到这么高。

有回国创业的热情,这就非常不容易了,按她的学识可以永远不回来,在某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度过余生。仅此一点,就值得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当时,无论是评委还是观众提的问题,女博士回答之前必加一句:“我早就知道你要问这个问题。……”

评委:“创业中VC的风险在哪里?”

博士:“我早就知道你要问这个问题 ……”

……

观众:“您为什么不留在美国?”

博士:“我早就知道你要问这个问题……”

……

史玉柱:“……您是不是早就知道我要问这个问题?”

博士:“是我,我早预料到了。”

从我的观点来看,她确实非常适合创业。因为非常聪明的人有时会认为自己是“GOD”,这是当老板最主要的素质之一。但这种人不合适打工,因为一个公司只能有一个“GOD”,从这个角度上讲,她来参加“赢在中国”、创业成为老板是完全正确的。

马云问题引发的思考

女博士要300万美金创业,同时承认如果自己打工,一年的收入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儿。当被马云问及为什么要找VC而不是自己的钱来做公司时,女博士的回答是:“马总,我相信您一定听过下面这句话。不要用自己的钱创业。”

马云非常惊讶地回答:“没有啊!我创业都是自己的钱。”

女博士最后没有被评委评选晋级(当时评委没有选中任何人)。被点评是马云很中肯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创业自己肯拿出自己的钱,那会给VC更多信心。你对自己的信心的时间,我们会更有信心。”另一位熊评委也同意他的观点。

Leo点评:创业中的“投名状”

创业之中,有人出钱,有人出技术大家互补合作形成一个集体,平稳前进是个最理想的状态。

创业时,我认为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每个合作者都拿出钱来注入公司。有了这个“投名状”,大家才可能走的更远,出现问题时,团队才不会很快瓦解。东北的张君绑架团伙想加入的都要先杀个人,也是这个道理。上了船,想下?难了。

女士用别人钱创业的观点我也很不同意。如果你自己对自己的事业都没有信心,凭什么让投资人、员工对你有信心呢?

创业的合作者当中,不出交“投名状”(钱)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在此也简单提出对应方法:

1、  确实没有。有些人收入微薄,无法一下子拿出几万块入股。

应对方式:有就多拿,没有少拿,但一定要拿。不然问题一出,不出钱的跑的最快。

2、  没看好公司或者项目。这种合作者非常可怕,采用的是干着看的态度。一有风吹草动,闪人速度之前,会让你难以想象。

应对方式:这种成了就成钱,不成就闪的人。能不进核心团队还是不进,以打工的形式合作好了。他付出多少,公司支持多少报酬。

“投名状”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啊!!有信心的,就请交了“投名状”快快上船!!!

“鱼呢”点评:

不知道为什么LEO会选择那样三段对话,这样很容易误导大家的评论哦。所以,我觉得LEO节选地很有用意吧。呵呵,当然,只是猜的。

言归正传,就事论事:

她要创业的项目究竟是什么?VC们是没看上她的项目还是没看上她的人,或者焦点就是她没有出“投名状”?

自信和自负是两码事。这个博士姐姐应该是想表现自己的自信,偏偏传达出来的感觉是非常可笑的自负。这点恐怕是有点事与愿违。唉。如果做一个老板,我想,员工们希望看见的是一个自信漫漫的老板,而不是一个自负的人。 同样,说到投名状的问题,也更体现出这个姐姐的不自信,自己都不投钱,VC和员工凭啥相信你对项目的自信。没有钱是一回事,不愿投又是一回事。如果这个姐姐真的没有钱,是不是可以把项目本身变成技术、智力投资,

这点也没有得倒VC认可的话,她也许就是创业项目本身的问题啦。所以,同意LEO关于投名状的观点。

创业者言必称“梦想”,但是这个姐姐嘴里好像没有听到。关于钱、投名状本身说得还是相当直白的。对自己的钱这样在意的话,这个姐姐还是打工吧,年薪300万美金,不是也不错吗?挣到的都是自己的,也不用为投到项目里是不是挣钱而担心。 所以,LEO说这样的人适合创业?我不同意。

如果我是某个VC,一定也不投这个人。太自作聪明了吧。什么都是“早知道了”,那您有没有“早知道”没有VC投你?哈哈,讽刺呢。

评论:

#  See 发表于-07-23 11:25:52 IP: 60.190.36.*

这个博士后面的女人哪里适合创业了? 连基本的做人的道理都不会,况且她又没项目的,更象是来求职的。

2007-07-23 11:32:41作者回复:

我没写清楚。女博士有一个医药方面的项目,风险比较大。

#  masterkey 发表于2007-07-23 11:44:47 IP: 221.122.54.*

不同意leo的观点,这个女人根本不适合创业,我看并不是她的项目,而是她个人的问题,极其自负的女人。

#  hbszzyy 发表于2007-07-23 12:48:28 IP: 61.144.129.*

呵呵,是太自负了

#  freasy 发表于2007-07-24 10:30:49 IP: 222.240.153.*

太自负的女人,不适合创业。

#  飞航 发表于2007-07-25 14:37:44 IP: 218.249.75.*

回家抱孩子吧。。。。。。

#  马甸大力 发表于2007-07-25 14:44:25 IP: 221.219.38.*

情商好像低了一点,女人不要显得太聪明了吧。马云,李彦宏,陈天桥这么牛掰的人物。都是谦虚恭敬的。

你既然什么都知道,你早知道早知道,你为什么不知道大家现在都在说你的自负呢。

高智商,打工好了!

#  lw223 发表于2007-07-25 16:20:21 IP: 218.249.152.*

我很反感她那句 :“我早就知道你要问这个问题……”

呵呵 是不是在国外读个博士回来都这样子啊,感觉读了外国博士回国后就高人一等。

#  xiongliang 发表于2007-08-01 11:17:54 IP: 219.137.243.*

我反而觉得她不适合自己当老板,明显就是个学了不少职业知识,到处卖弄的家伙。在大公司里面可以当个“自信满满”的主管而已。

自己打工一年可以赚到要别人投资的钱,而不拿钱,靠,明显就是花别人钱,不心痛的家伙,那个投资人 投资她当老板那真是蠢到家了。

#  Eric 发表于2007-08-02 16:16:43 IP: 211.160.165.*

呵呵,我没有看过那位女博士的现场表现,所以不太好评论,从楼主的描叙来看,这位女博士应该还是适合于创业的,区别可能是国外和国内的投资环境不同吧,在中国这个环境下投资项目的VC相对国外的更为慎重和小心,主要是我们的创业者的整体素质还不足以抗衡可能的风险,所以VC会更愿意与自己也投了资的创业者合作,以增加VC自己的信心

#  Eric 发表于2007-08-02 16:25:07 IP: 211.160.165.*

关于那位女博士为什么更适合创业,我再补充一点,那就是她灰常灰常的自信,基本不考虑其他中国人的感受,只能是自己做老板,要是打工的话,还没等到他当主管就很有可能处在被同事隔离的境地了。另外,她自己不投资这点,我个人认为他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别人说“不要用自己的钱创业”这句话很可能是一个外国人说的,不符合中国人的观念,呵呵。。

#  silencsrv 发表于2007-08-08 13:23:58 IP: 210.22.158.*

没看过这个节目,只是听你们的评论来决定:

这个女博士现在创业不合适,需要磨练。

其实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我认为完全是个伪命题。创业又不是考大学,分数够了才能进。有时候现实会逼迫你只能走这条路。

上一篇:有趣的数学谜语下一篇: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