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建筑行业调研总结

2024-05-08

日照市建筑行业调研总结(共5篇)

篇1:日照市建筑行业调研总结

日照市建筑行业调研总结

2013年12月5、6、9号三天时间,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一行三人到日照市建设局、日照山海天安装工程公司、日照天泰建筑安装公司、日照锦华建设集团第二工程公司、日照天力安装工程公司等四家单位开展了调研活动,基本把握了日照市建设发展情况和人才需求情况,现总结如下:

一、建筑业发展势头仍然迅猛。

2010年全市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44.27亿元,增长13.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33.97亿元,增长14.1%;实现工程结算收入110.86亿元,增长17%;实现利润总额3.99亿元,税金总额5.14亿元,增长16%。实现建筑业竣工产值48.33亿元,增长30.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34.12万平方米,增长18.9%。

2011年全市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77.08亿元,增长19.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53.93亿元,增长13.7%;实现工程结算收入147.12亿元,增长14.5%;实现利润总额5.99亿元,增长12.2%。实现建筑业竣工产值55.83亿元,增长15.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19.74万平方米,增长30.6%。

2012年全市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实

现建筑业总产值185.45亿元,增长8.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59.79亿元,增长5%;实现建筑业竣工产值80.1亿元,增长1.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96.92万平方米,增长31.8%。全年推进的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524个。年末已投产146个,在建260个,实际到账资金297.8亿元。

2013年1-4月份,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65亿元,增长20.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61亿元,增长21.3%;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8.48亿元,增长45.3%。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发展。

2010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3.33亿元,比上年增长

3.6%。其中住宅投资51.59亿元,增长7.7%。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02.4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3%;房屋竣工面积31.06万平方米,下降2.9%;房屋销售面积112.34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其中住宅占商品房销售面积的90.6%;实现商品房屋销售额41.38亿元,增长19.9%。

2011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2.9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住宅投资54.6亿元,增长5.8%。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27.46万平方米,增长31.1%;房屋竣工面积104.02万平方米,增长42.2%;房屋销售面积147.7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占商品房销售面积的90.9%。

2012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5.99亿元,增长8.1%。其中住宅投资50.39亿元,下降2.9%。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611.17万平方米,增长8.3%;屋竣工面积125.24万平方米,增长20.5%;房屋销售面积118.51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50.74亿元。

2013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48.49亿元,增长

1.2%,较上半年回落34.8个百分点。从建设性质看,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172.05亿元,增长23.8%;亿元以上投资项目达309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投资完成333.52亿元,增长21.7%。

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2012年全年安排资金2.67亿元,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4236套,竣工11366套;全市发放廉租补贴2317户,实现应补尽补;有662户住房困难户被确定为2011年度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的发放对象,每户补贴标准为7.09万元。加快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共完工及在建农村住房26512户,危房改造9393户,分别占年度任务量的120.5%、110.5%。城中村改造扎实推进,新启动18个村居改造,拆迁房屋3058处、4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楼30.4万平方米。

2013年年末城市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1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6.63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6778套,竣

工8675 套(含往年结转项目),完成投资26.1亿元。

四、企业用人缺口明显

日照市共有各级别建筑企业343家,预计工程技术人员(包括现场管理人员)年需求量750人、企业管理人员(施工管理方面)60人。其中,2014年日照山海天安装工程公司需求55人(包括办公室人员2人)、日照天泰建筑安装公司需求20人(包括办公室人员5人)、日照锦华建设集团第二工程公司需求35人(包括办公室人员0人)、日照天力安装工程公司需求15人(包括办公室人员1人)。日照市共有两家建工类高职院校,年毕业生约800人,按20%留日照计160人,显然供不应求。

篇2:日照市建筑行业调研总结

调研报告

兽药饲料是养殖业的主要投入品,规范的生产、经营、使用关系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全市兽药饲料行业运行情况,近期组织对全市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及问题

(一)兽药生产环节

1、基本情况:

全市已通过农业部GMP办公室批准设立兽药生产企业7家。根据生产产品类型分,生产兽用化学药品生产企业6家,中兽药生产企业1家。在地域分布上,东港区4家,莒县3家。东港区今年新建兽药生产企业1家,已通过农业部GMP办公室现场检查验收。7家兽药企业中,能正常生产的企业有山东博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易和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照锦诚兽药厂、日照健龙兽药有限公司4家。停产或基本停产3家,日照三德科技药业有限公司由于受当地政府进行整体规划改造的影响,于2014年10月份停产,搬迁重建;山东金太阳制药有限公司已于2015年2月份提出延期换证申请,现已停产选址搬迁;日照康祥生药业有限公司由于涉及到经济案件,土地厂区已被法院查封,已无法正常组织生产。

2、存在的问题:

(1)兽药企业基础差、规模小,产能利用率和利润率低。2015年全市兽药生产企业年产值1800余万元,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2家,分别是山东金太阳制药有限公司和日照锦诚兽药厂;200万元以上的有1家,是日照三德科技药业有限公司;100万元以上的有1家,是山东易和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此可见,目前我市兽药产业规模结构效率水平并不高。加之,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整个产业总体产能利用率极低,全市兽药生产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只占生产能力38.2%左右。2014年以来,受下游养殖行业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兽药生产企业发展受阻,平均利润率仅在20%左右。

(2)缺乏研发能力,产品严重同质化,产品结构不合理。首先,从科技研发来看,我市的兽药生产企业大都缺乏研发能力,特别是缺少对动物原料药的开发,即便是制剂研发工作也因缺乏较好的复配技术,或受高技术人才、实验环境等的条件限制,难以独立开展。大部分兽药厂基本上以生产仿制药为主,兽药产品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品种单一,剂型主要有粉剂、散剂、口服液、预混剂和水针注射剂,药物剂型和品种都比较少,新产品很少。其次,从产品类型来看,有的企业仅通过粉剂、散剂、预混剂中的一条生产线,大量重复生产同品种产品,不仅导致产能浪费和产品同质化,而且造成生产成本严重浪费。这当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市兽药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分散剂的生产技术含量低,生产设备投入小,所以成为了这些企业的首选。再次,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市兽药生产依旧以治疗用化学药为主,如家禽、家畜抗感染的— 2 —

常规类药物,这类化学药品具有先天的价格优势,且研发成本低,极易被仿制。但这与兽药使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发展是相悖的。

(3)缺乏长远规划,管理不规范,人员流动大。目前,我市绝大多数兽药企业缺乏长远规划,管理较粗放,绝大多数企业重生产、轻工艺、轻制剂、重销售、轻服务、轻管理的思想普遍存在,文化建设、战略规划、制度建设等方面严重滞后,致使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兽药生产企业在通过GMP认证后,陆续扩大生产,这些企业少则申报几十个产品,多则上百个产品,企业的生产线虽然能满足生产需要,但检验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检测需求,且不能及时培训检验人员,从而使生产用原料,兽药半成品和兽药产品质量失控,生产原料、产品大进大出,不能按规定实施产品出厂批批检验,有些产品未经检验就出厂销售。企业人员平均年流动频繁,其中尤以销售、技术人员的流动最为突出,原因在于企业只追求短期结果,不肯真正从人力资源培育的角度去开发、培育、使用人才,甚至个别企业在监督检查时看不到化验人员。

(4)经营成本较高,法律和品牌意识淡薄。剥去了产品雷同的面纱。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随着GMP认证、地标升国标和标签说明书规范、“二维码”实施等工作的陆续开展,生产品种锐减,大量售后服务人员的强力推销导致销售成本增加,使企业经营成本相对整体走高,很多企业运营困难,负重难行,抗风险能力极差,有的企业收缩了原本就不够的管理投入,从而使生产、质量等一些必要的基础管理落空。有的企业缺少诚信自律,在生

产环节未严格按照GMP规则运行,产品出厂质量控制缺失,从而导致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的可能性增大;有的企业重市场、轻质检,企业内部检验检测能力达不到GMP生产要求,或检验检测过程不完全依照GMP规范要求,原料进货检验程序不合格,留样产品无法正确评估其药效及稳定性。甚至个别兽药企业存在非GMP的环境下生产情况,导致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在品牌建设方面,大多数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生存日益艰难的兽药市场大环境下,只求不被肃清出行列,品牌硬件、软件建设十分薄弱,在知识产权和产品创新方面的重视程度更是远远不够。

(二)饲料生产环节

1、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获证饲料生产企业50家,生产许可证61个,分布在东港区8家,岚山区4家,莒县23家,五莲县1家,开发区9家,山海天4家,海洋城1家。其中,新希望六和、中慧饲料、万事兴集团、华有、丰沃新农、九瑞集团6家大型集团饲料企业均在我市独资或合作建厂,占我市饲料生产企业的12%。东港区今年新建饲料生产企业1家,验收申请已报送省局,等待验收。日照经济开发区招引全国知名饲料龙头企业双胞胎集团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36万吨饲料的加工企业,预计2016年12月投产。全市饲料生产企业中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13家,生产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生产企业27家,单一饲料生产企业10家。2014年总产量367.2万吨,其中:配合饲料127.4万吨,浓缩饲料0.7万吨,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0.3万吨,单一饲料238.8万吨,单一饲料占到全市饲

料总产量的65%。中粮黄海粮油工业(山东)有限公司2014年产量为105万吨,为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山东海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纳米维生素生产企业,其去年研发的产品羟基25-D3粉,为全国领先水平。截止到2014年底,全市饲料产值96.5亿元,其中单一饲料产值57.3亿元,占饲料总产值的59.1%。

2、存在问题:

(1)产能过剩。近年来,大量企业投资于饲料业导致我市饲料产能迅速增加,出现了开工不足、生产设备闲臵的现象。以2014年为例,新增饲料生产企业4家,总产能达到760万吨,但实际产量仅367.2万吨,产能利用率48.3%。

(2)低水平、同质化现象严重。饲料生产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但与之匹配的相关产业和技术薄弱,企业研发能力弱,新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在一个区县,同一类型、同一营养水平的产品遍地皆是,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企业的产品标准都是一样的,很多饲料配方一成不变,各种动物通用现象普遍。

(3)饲料生产成本上升,产业进入微利时代。从近15年饲料行业发展看,饲料加工行业利润率是逐年下降的过程。从2001年开始,加工利润率由16%左右,下降至8-12%,2013-2014年养殖市场大亏损,饲料需求量下降,去年饲料原料价格暴涨,饲料加工行业利用率进一步下降,整个饲料行业利用率水平维持在1%左右,甚至倒挂。

(4)受资源限制,继续快速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一是受土地资源限制,我市养殖用地指标越来越少。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开发区、山海天、海洋城已近基本没有养殖用地指标。畜

牧养殖发展空间有限,直接影响对饲料的刚性需求。二是受养殖布局规划和环保等因素限制,禁养区、限养区和控养区逐渐扩大,各区县已经接近或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也制约了饲料行业的发展。2013年,《日照市养殖布局规划》出台,随后五莲、岚山、莒县陆续出台各自的《规划》,东港区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即将发布。2014年东港区对日照水库饮用水源地周边1公里内和城区崮河流域的513家畜禽养殖场户进行搬迁;莒县对全县3312处养鸭大棚改造成发酵床,验收合格发证2309家,减少1003家;五莲县搬迁学庄水库、潮白河等饮用水源地周边养殖场户54家;岚山区对巨峰水库水源地8个村270家养殖场的关停搬迁工作正在推进中;山海天已关停村内养殖户58家,限期整改55家。据统计,2014年全市规模养殖场比2013年减少5%左右。随着各级畜禽养殖布局规划的实施和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这种趋势还会继续,由此饲料市场竞争还会继续加剧。

(三)兽药饲料企业经营环节

1、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4年底,全市兽药经营企业212家,新增23家。按照省局要求2015年底全部换证结束,已经完成换证76家,尚未换证113家。2014年兽药经营营业收入为1.01亿。饲料经营企业的行政许可在2007年已经取消,目前尚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根据工商部门提供数字,约有500余家。

2、存在问题:

(1)在兽药经营环节上,一是兽药企业对实施兽药GSP认识不到位。不少兽药经销商认为兽药GSP是一道关口,简单的认

为拿到GSP证书就“过关了”,在利益的驱动下,如果按照要求管理,成本高,GSP一旦认证通过,管理就放松,管理目标也随即降低。各项制度如同虚设,兽药不按验收时分类,分区域摆放,陈列场所及仓库内兽药乱堆乱放。未按要求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大多数GSP兽药店没有制定培训员工的计划。购进、销售档案等记录不填写,出现断档或空缺。二是缺乏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兽药GSP人员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缺乏,对兽药GSP的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够系统、全面,缺乏辨析假劣兽药的能力。个别GSP兽药店雇佣的销售人员,分不清兽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采购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不能根据包装、标签内容识别真假兽药。自我保护意识差,大部分GSP兽药店购进兽药时,从来不向厂家索要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材料。一旦出现假劣兽药,给广大的养殖户造成损失或纠纷,只能自己承担,找厂家赔偿没有法律依据。三是质量管理人员缺位。部分兽药(GSP)企业依然是“夫妻店”、“父子店”,当时为了达到验证要求,临时聘请管理人员应付过关,有些管理人员在职不在岗,不能认真履行质量管理职能。四是违法经营、超出范围经营现象依然存在。部分经营企业为了扩大销路、降低成本、谋取不当利益,而违反规定,将明知的假劣兽药销售出去,如:销售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含量和装量不够,甚至不含有效成分)和过期失效的产品等,甚至个别经营者仍在经营禁用兽药和人用药等。还有个别兽药经营企业在违规经营各种兽药生物制品,其中包括了各种疫苗和特许兽药的经营,有的甚至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私自购进未经国家批准生产的生物制品,并将这些制品推销

给养殖大户,给当地畜牧业造成安全隐患。这些经营企业行为上存在主观故意,从业人员道德素质差,唯利是图,是经营环节的害群之马,应当重点打击。

(2)在饲料经营环节,市场秩序混乱,对饲料产品缺乏准入门槛。在我市,有大量外地的饲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纷纷进入并抢占市场份额,造成饲料市场竞争加剧,除了本地企业生产的饲料外,大大小小的经销商发展到了近500家。国务院颁发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主要是针对饲料的生产环节作出的强制性规定。按照现行政策,从事饲料经营的个体经营户,按照规定办理工商登记,就可以进行饲料的经营活动,监管难度非常大。目前,饲料经营企业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没有严格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要求经营的现象。一是大多数经营者对国家有关饲料方面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有的根本不知道《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认为只要有厂家生产,任何人都可以卖。二是有的经营户经营环境和场地都达不到要求,有的兽药、饲料兼营,场地狭窄,堆放混乱,个别经营店湿度大,极易造成饲料的霉变给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三是有的经营业户购进、销售档案等记录不填写,出现断档或空缺,导致不同批次、不同规格的饲料产品混放,造成过期饲料销售的现象时有发生。

(3)零售型兽药、饲料经营企业基础条件差,经营管理水平低。部分兽药饲料经营场所设施简陋,无专门的存放库房,未能按产品种类、购入日期分类管理、顺序销售,随意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容易人为造成过期产品数量的增加,有的甚至将兽药、饲料混放在一起经营。特别是兽药产品,如不能按贮藏要求存放,— 8 —

产品稳定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经营单位拆零、违规销售兽药、饲料现象普遍存在。经营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管理水平低,经营台帐不规范甚至无购销台帐,缺乏产品质量可追溯性。部分从业人员缺乏畜牧兽药专业知识,技术咨询服务能力低,往往做不到对症售药,易造成兽药资源浪费和养殖场(户)的经济损失。

(4)一些兽药、饲料生产企业业务员流动销售产品,监管难度大。特别是无证药贩从事流动性兽药经营活动,这类药贩子常打着某某兽药生产企业营销代表直销员等身份到处兜售各类兽药产品,销售的产品以原料药、生物制品为主,其中不乏禁用药品。产品销售对象主要是养殖场(户)、乡镇兽药经营单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留销售凭证。有些饲料生产企业为争夺市场,吸引养殖户购买自己的产品,无证向经营者提供低价兽药,更有的直接提供原料药或违禁药物,让经营者低价或者免费提供给养殖户。以上情况在监管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证据,往往只能对养殖户进行处罚教育,治标但不治本。这些行为不仅扰乱正常的兽药、饲料经营秩序,还给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重大风险隐患。

(四)使用环节

1、基本情况:

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全市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14432个,2000只以上的肉禽养殖场1883个,5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场1781个,5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户140个,1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户465户,3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户2125个。理论测

算,蛋鸡年需药费5元/只,饲料60kg/只,年共需兽药5540万元,饲料68.5万吨;肉禽需饲料6kg/只,需药费1元/只,年需饲料29.1万吨,兽药871.5万元;母猪年需药费30元/头,饲料1000kg/头,年需兽药871.5万元,饲料29.1万吨;育肥猪需药费20元/头,饲料300kg/头,年需兽药5871万元,饲料88.1万吨;;奶牛需需药费10元/头,饲料1000kg/头,年需兽药12.8万元,饲料1.28万吨;肉羊需药费2元/只,饲料45kg/只,兽药196.7万元,年需饲料4.4万吨;全市年需要约760万吨畜禽饲料和2.2亿元的畜禽用药。目前,我市的畜禽用药、用料主要依靠兽药饲料的经营以及兽药饲料企业的直销来满足养殖户需要。

2、养殖场兽药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部分养殖户对兽药使用台账不够重视。建立兽药台账是为理顺兽药市场秩序,保障动物产品安全而设立的。但部分养殖户对台账的作用认识不到位,认为台账的建立给他们增添了麻烦,有的则认为台账的建立不必过于认真,糊弄即可。这些想法造成了部分养殖户的台账记录不全,为兽药的安全使用埋下了隐患。

(2)兽药产品的购货渠道混乱,有的从网上订购,有的是从兽药生产企业直接购货,有的是厂家直接上门销售,兽药产品的采购存在着随意选择,哪家推荐就用哪家,哪家便宜就用哪家等问题,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同时,多数养殖场户采购兽药饲料产品时均未签订含有保证产品质量条款的采购合同,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养殖户的合法权益没有保障。

(3)存在使用过期兽药、禁用兽药、人用药、无GMP标识

兽药的现象,有的规模养殖场的兽医室建设很不规范,多数规模场无专门的兽医治疗室,药品堆放不整齐,乱堆乱放现象严重。

(4)用药不科学、不正确,随意性较大。表现在:一是不对症用药。有的养殖户在畜禽发病后,不论什么病,大剂量地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或速效特效药物。二是剂量不准。药物剂量是预防治疗疾病的关键,要根据病情和日龄、体重来确定使用。有的养殖户认为剂量越大越好,总想通过加大剂量来达到快速治病的目的。三是疗程不足。有的养殖户为了省钱,只要看到症状消失,就停止用药,结果是因疗程不足治疗不彻底,复发现象十分普遍。四是用药禁忌。有的养殖户认为药物品种越多越好,不管药物能否混合使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五是不能严格遵守国家兽药使用准则,没有执行休药期的规定。

(5)大部分养殖户文化程度偏低,科学养殖用药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能及时掌握国家规定的禁用的、非法企业的兽药产品信息。养殖场在墙上虽然张贴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印制的禁用药物名录、休药期规定、告知书等,但多数养殖场户自从贴上去就没在看过,有的不认识字,光知道墙上贴着是不允许使用的,但具体内容是什么根本不知道。

3、养殖场饲料使用方面的问题

(1)随意搭配饲料。随意添加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现象较为突出,部分规模养殖场使用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时没有按规定比例添加,凭经验自配使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对饲料产品或原料进货把关不严,保存不当,导致饲料产品霉变、过期。

二、建议

(一)发挥政府职能,强化行业监督管理和行政指导。

1、严格行政许可,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市县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兽药GMP、GPS和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大力培育创新型规模企业,促进其发挥在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帮助其建立长效机制,引导其通过技术进步节约资源,提升产能利用水平,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对于资源有限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企业,则应鼓励其针对专一领域、专一品牌做出特色。

2、在日常监管过程中严格督促生产经营企业按照GMP、GSP和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运行,扎实推进兽药二维码实施工作,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同时,对监管发现许可条件丧失的企业,应当限期整改,未能整改或整改后仍不能符合条件的,应及时上报予以吊销许可证。

3、严把产品准入关,实行兽药、饲料市场准入登记备案制度,依法对进入本辖区流通的兽药、饲料生产企业进行资质审查,杜绝假劣违禁兽药、饲料产品流入我市。同时,加强兽药、饲料质量抽检,在完成上级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制定并实施全市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增加抽检频次和覆盖面。

4、建立健全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制度,进一步落实兽药饲料质量安全承诺制,促进行业自律,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在全市兽药饲料生产经营户中开展兽药饲料“经营告知”“质量安全承诺”活动,促进

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继续严格落实“黑名单”制度,对违法违规的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实施重点监管。

(二)加强养殖环节投入品的监督检查力度。

强化养殖企业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积极引导养殖企业正确选药选料、规范用药用料。严厉查处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瘦肉精”等违禁化学品和假劣兽药、饲料的行为,督促养殖场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保证养殖投入品的安全有效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强化执法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一要对屡禁不止、屡教不改、行为恶劣、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会同公安、食药监等部门联合行动,营造高压严打的氛围。二要增加区县之间交叉执法检查的次数和检查面,消除执法难点、监管死角,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人情网,促进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三要利用新闻媒介进行典型案件曝光。公开销毁假劣兽药,并及时通过新闻单位向社会公开曝光,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制售假劣兽药者的行为受到全社会的打击。四要建立健全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制度,在兽药饲料经营场所、重点养殖地区、乡镇街道村居公布投拆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

(四)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切实加强对行政许可与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与问责制度,发现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行政不作为、以权谋利、滥用职权、不履行监管职责或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部门主管领导及违法行为

责任人的行政责任,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3:日照市建筑行业调研总结

1 更新观念,明确定位

编辑行业有句老话:编辑是“为人做嫁衣”编辑工作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不言而喻。编辑的工作只是将别人的“孩子”打扮好嫁出去吗?在十几年前,情况或许确实如此,编辑们大可不必像现在的编辑这样辛苦地做调研,也不必为图书出版后的销量发愁。但今天的情况已完全不同,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图书市场竞争的加剧,如果还墨守成规的话,编辑工作将失去创造性。出版社将只能成为一个文献加工中心,渐失图书市场。现在我们更应该认同一个观点,就是从产品角度上讲,我们同电器制造商、汽车制造商等一样,都是为消费者(读者)提供产品的企业。稍有不同的就是他们提供的是物质产品,而我们提供的是建筑技术信息产品。但从服务目标和工作流程来讲,两种产品在制造前的用户需求调研,同类产品的市场调研,产品功能、外形、价格等的定位,销售前期的宣传与信息发布,产品出炉后的营销推广和售后服务,有什么实质上的差别呢!

更新编辑观念并确立这样定位后,所做的选题调研、论证、分析,产品信息发布、营销服务体系的建立、服务质量的提高等等一切事情就顺理成章了,也会甘心情愿地去做了。所以,更新观念,明确自己的定位———建筑技术信息产品的制造和服务的供应商,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技术图书的市场观念定位后,在策划选题时候,就一定要问问自己:这本书会满足读者的需求吗?他肯为这本书掏钱吗?这样的内容、这样的角度、这样的语言、这样的装祯和定价是他喜爱的并能接受的?如果都有这样的意识我们的策划工作就会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大改观了。

2 改变固有的工作方式

2.1 跳出书业,进入建筑行业

以往的调研,更多的是在书业的调研,更多注意的是书业的排行榜、销售数据分析。当然,这对我们了解自己的图书销售情况、竞争对手的出版和销售情况、好销图书的类型、特点等都是很有帮助的。但只了解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些数据只能使我们了解“过去时”,只能对我们的跟随出版或延伸出版有帮助,但要想有创新,还要走出去,进入建筑行业,真正了解我们的读者的需求。

有了明确的定位后,我们的工作就会很自然地以建筑行业的技术人员和师生为对象。但这时也要注意的是,国家有关政策导向、建筑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和热点都在时刻影响着读者的知识需求。现阶段“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是我国的建筑行业重点发展方向,会深深地影响着建筑行业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同样也应该是建筑技术图书编辑策划的风向标。我们的调研工作首先就要围绕着国家有关政策、建筑行业技术发展和变化趋势展开。

2.2 在提升客户价值的同时提升自我价值

图书产品还附有另一个责任:就是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要树立为建筑行业服务的理念,把为建筑行业服务,提升整个建筑行业水平作为我们的努力目标。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整个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思想技术水平,为行业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作为出版建筑技术图书的出版社,出版的技术图书和所处的建筑行业发展息息相关,行业整体规模及技术水平的发展、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必定带动相关技术图书的销售。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提升客户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2.3 深入建筑一线理解需求,跟踪需要策划选题

建筑技术图书的读者都在生产、教学一线,他们的需求是我们的立足点。调研中会遇到很多读者,他们在茫茫书海中奋力地寻找,有的是为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解疑释惑,有的是为提升专业技能而学习。而我们要做的只能是脚踏实地地深入建筑行业一线,深入建筑企业、建筑研究设计院、建筑院校去了解他们的需求,跟踪他们的需求策划选题,甚至引导他们的需求,为他们的职业生涯提供帮助,才能使他们认可我们的产品,购买我们的产品。也只有这样,我们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延续,我们自己的事业才能发展。

在调研活动,编辑们收获很多,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必将成为我们建筑技术图书策划编辑的模式。

3 调研后要注重的问题

3.1 重视需求向可行性选题的转化

经过深入调研,每位策划编辑都会收获大量的一手调研资料,了解了很多读者的需求。那么,调研结果的分析、论证、提升,建筑行业需求、读者知识需求向出版选题转化更是整个调研活动的重中之重。转化不好的话,前期调研工作也是竹篮打水。要做好这一转化工作同样要经过大量的论证、分析、设计、落实。这一阶段一定要以集体组织讨论、专家研讨论证的形式进行。特别是要采用集体策划的工作方式,集全体策划编辑和专家的智慧,努力实现需求向可行性选题的转化。

3.2 调研成果的多角度应用

从调研的情况汇总中提炼出很多“副产品”,尤其是对建筑图书营销的指导作用。比如,调研过程中收获的调查问卷,就是我们读者数据库中的宝贵资料。仔细分析这些问卷,我们还会从中得出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对读者的了解、购买书的渠道,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愿意接受图书信息的途径等等。我们还可以将调查问卷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按不同建筑专业角度,看看从事建筑不同专业的人员的不同需求;按在岗人员和在校师生,了解一下他们需求的异同;按建筑专业读者群分类,又会有很大的差异等等。充分利用好这些调研成果,对我们今后的各项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3.3 调研经验的及时总结

同样,经过多次调研活动,会取得很多成果和经验。及时总结这些经验,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调研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主要业务情况,还有人员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调研,避免贪多、贪全。

调研工作一定要定位准确。比如首先明确要调研的建筑各细分专业,调研各阶段要调研的内容,还要对调研数量有具体要求,比如调研对象的数量,问卷回收数量等等,这样调研结果才有代表性。并且要在事前的调研计划中写出具体要调研的方法、人员、地点和时间安排。

注重事先间接调研(前期情况准备)成果的分析,从而确定直接调研的重点与方向。

调研后的分析、研究、讨论、论证阶段要以集体组织、专家论证的形式展开。

篇4:武汉建筑行业调研报告

按照市工商联《关于开展打造我市民营经济百亿行业调研活动的工作方案》的部署,2007年9月,由市委统战部、武汉市工商联、武汉青年国民经济研究所组成的课题组,对全市民营建筑行业进行了全面调研。在这次调研活动中,课题组通过面向全市建筑行业民营企业下发调查问卷,走访重点民营建筑企业,认真听取各方面的反映和意见,对武汉市民营建筑行业进行了初步的摸底,着重分析了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武汉市民营建筑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武汉市不断完善民营经济的法规和政策,突破性地发展民营经济,民营建筑经济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已经占有总体建筑经济的半壁江山,多种经济成份的建筑业企业并驾齐驱的发展局面已经形成。从历史看,武汉建筑业民营企业大多起步于上世纪中后期,且大多是从个体经济演变而来,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炼和艰苦创业,已经走出了一条依托当地资源和企业自身优势,面向市场需求和未来态势的稳步发展路子。特别是近几年来,国有和集体建筑企业纷纷加快改革改制步伐,民营建筑企业从少到多,从弱到强,武汉市总体民营建筑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规模,对武汉市建筑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武汉民营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主要体现在:

1、生产规模扩大,民营建筑比重提升。由于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对高速公路、铁路、电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大力推进商品住房建设,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武汉市民营建筑业企业总产值、竣工面积稳定增长。统计显示,2006年我市建筑业实现总产值962亿元,民营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一半以上,超过60%的民营建筑企业对行业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显著提升,更有利于这一劳动密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的新陈代谢,促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总体建筑业企业改革,为武汉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企业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显著,市场竞争力加强。武汉市民营建筑业企业技术水平提高显著,建筑产品的产品结构由原来的单一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技术含量由低变高,企业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资质等级普遍提高。我市是传统的建筑业大市,建筑企业总体资质水平位居全国城市前列。据统计,2006年武汉市建筑业在中部6省省会城市中总产值、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拥有一级以上资质等级企业数等各项指标均居第一。其中民营建筑企业的贡献功不可没。随着1996年建设监理制度在全国的推广,以及《建筑法》和《招投标法》的实施,武汉民营建筑业企业紧紧围绕提高工程质量、效益水平,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建筑管理,建筑业市场日益完善,招投标面不断扩大,工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得到加强,工程质量明显提高。

3、房屋施工和竣工面积继续增长,武汉市民营建筑业总产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在全国的位次前移。据统计,2006年武汉市民营建筑施工面积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0%,2007年上半年签订合同价款的增加,为全市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建筑业生产大幅增长的带动下,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本次调查显示,80%以上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的中小民营企业,企业组织机构日趋合理,已初步形成以总承包或高资质优秀企业为核心,专业化、劳务企业与其合作的企业群体。武汉民营建筑业生产出现稳定增长,生产经营保持较好增长势头。

4、武汉民营建筑业企业经营情况继续好转,工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得到加强。随着1996年建设监理制度在全国的推广,以及《建筑法》和《招投标法》的实施,通过推进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武汉民营建筑业企业紧紧围绕提高工程质量、效益水平,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建筑管理,建筑业市场日益完善,招投标面不断扩大,获黄鹤奖、鲁班奖、詹天佑奖的民营建筑企业开始涌现,工程质量明显提高。

5、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民营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增速减缓。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建筑业企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员的增速逐步减缓。据武汉市建委统计,武汉市建筑业现有从业人员30万人,85%是农民工,1/3尚未取得职业技能证书。持证从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不足10%。建筑业技能人才结构目前呈金字塔形,即高技能人才少,初、中级技工数量不多,大部分是未经系统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他们往往“放下锄头,拿起瓦刀”,直接进入施工一线作业。这在武汉众多民营建筑企业中表现最为明显。最近统计显示,建筑业发生安全事故死亡的人员90%以上是农民工。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已经制约着民营建筑的健康快速发展,建筑从业人员素质有待加强。

武汉市民营建筑业主要问题

通过发放回收的企业数据分析看,近年来,武汉市民营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新的态势,突出体现在,仍有为数不少的中小民营建筑企业成长乏力,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表现不强,企业营运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数据显示,很多企业的发展瓶颈受到资金的严重制约。武汉市民营建筑行业仍然存在着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1、建筑业总产值增长后劲不足,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仍不牢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进一步深入,民营建筑业的发展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性过强的矛盾愈加突出,直接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后劲乏力。建筑业企业之间的压价竞标现象越来越突出,企业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从本次调研的结果看,有近六成的民营建筑企业自有资本金严重不足,不得不长期依靠银行贷款维持周转,财务成本日趋扩大,债务负担长期积累,企业资产负债水平升速很快,民营建筑业仍然处于弱势的地位。行业在招投标中假招标、垫资等破坏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现象依然存在;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不健全的现象还没有根本性的好转,拖欠工程款现象依然不断发生,侵害施工企业的权益;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的要害,在于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局面没有明显的改观。

2、建筑业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与生产任务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据调研结果看,武汉三成以上的民营建筑业企业没有工作量,处于等米下锅的状态。相当部分建筑业企业缺乏优化组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有些建工集团,实际上是由若干中小企业堆砌而成,母子公司都在同一领域低水平竞争,缺乏竞争层次和核心竞争力。经济效益不高,企业负担沉重。建筑施工行业长期以来利润率维持在2%~3%,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低利行业。而负债率高居不下,债务负担沉重,已制约了总体建筑业的良性发展。由于建筑市场发育尚不完善,体制和机制还未完全理顺,综合执法体系有待强化,市场主体缺乏信用意识、履约意识较为薄弱,加上建筑市场供求失衡等等原因,致使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明显滞后。

3、带资施工屡禁不止,工程款拖欠依然增长。尽管带资施工没有法律的强行规定,也虽然行业管理部门建立了防止工程款拖欠的各项机制,但由于建筑业生产能力过剩,增产不增收,市场竞争激烈,行业管理对建设单位制约机制尚不健全,任意压级、压价、带资施工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为产生新的拖欠埋下隐患。本次调研过程中,过半的企业都提到了工程款拖欠问题,比如开发商搞阴阳合同,一份对付监管部门的检查,另一份专门对付建筑业企业的结算,形成拖欠的情况反映不到监管部门,使建筑业企业蒙受不白之冤,减少利润。尽管武汉市相关部门已在探究和初步建立规范建筑业各方主体行为的长效机制,但在短期之内,建筑业还将处于市场规范程度较低的局面。为了释放自身生产能力,各建筑企业竞相压价、恶性让利,其结果必然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过低。

4、技术创新相对滞后,建筑工程质量堪忧。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是全面提升建筑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本次调研发现,只有少数的品牌民营建筑企业在代表性工程质量达到国际标准。黄鹤奖、鲁班奖、詹天佑奖等建筑业标杆奖项只有几家具有实力的民营建筑企业获得,大多民营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一些企业为利润所诱惑,容易忽视质量。有的建筑企业质量管理走下坡路,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低,质量管理名不符实。有的建筑企业故意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维持在行业的微利和高负债率状态,这样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企业依靠专有技术和企业标准领先市场的意识还不强;企业之间或与科研机构、相关院校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同时政策方面对民营建筑行业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知识产权保护不够,这点在武汉民营建筑企业界表现最为明显。

5、建筑业队伍严重膨胀,关键性技术管理人才匮乏。建筑业企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领域广阔,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容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员。队伍出现严重膨胀,导致从业人员素质难以提高,直接导致了建筑领域的不良竞争。不少民营建筑企业中大多数管理人员都是技术出身,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严重匮乏,熟练型技工的断档,也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这也是建筑质量得不到保证的一个主要原因。冗员严重,历史负担沉重,工资费用增长幅度居高不下,经营环境恶化。

6、采用粗放经营模式,市场开拓能力不强。重项目、轻收益、轻管理,再加上管理人才匮乏等原因,致使企业管理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状态。另外,企业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客观上增大了企业管理上的难度。尽管许多民营建筑企业在上述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市场开拓能力的提升仍有很大空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部分优秀民营建筑企业已经具备了承接较大工程的能力,但在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领域,尚有待拓展。

7、融资能力普遍较弱,资源整合能力有待提高。通过调研问卷显示,有80%以上的民营企业都反映资金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无论是从企业承接项目,还是从企业发展来讲,资金运作和融资能力都是建筑业成功经营的关键因素,对于武汉市民营建筑企业来说,融资渠道相对狭窄,主要还是依靠银行贷款给予支持,缺乏整合企业优势资源的能力,无法有效地发挥总体资源的协同效应。

8、.品牌管理重视不够。走访发现,武汉市相当多的民营建筑企业长期不重视公共宣传的作用,只是在施工项目现场悬挂标语和标识进行小范围的营销,或者制定了品牌战略,也大多华而不实。调研发现,优秀民营建筑企业新八建设集团对诸如商标、形象、企业文化切实重视品牌维护,企业发展势头快速健康。

9、建筑节能迫在眉睫。从实地调研的情况看,尽管武汉民营建筑企业加大了建筑节能技术的投入,但造成建筑不节能的原因也很多,有的是产品原因,很多用电设备本身能效低,有的是系统设计不合理,加重了负荷,再就是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措施不利,造成节能项目难以落实,这样造成巨大能源浪费。可喜的是,有不少的企业正在主动申报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这样的行动也预示着武汉民营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认识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武汉市民营建筑业发展趋势

预测数据表明,未来10年内建筑业的增长将会领先国民经济增长2个左右的百分点,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建筑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将会增加。所以,从宏观面来看,建筑业在未来还将有一个持续稳步的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铁路、公路、城市轨道、水运港口、房地产、城市建设、能源建设和能源调度工程、冶金、化工、电子工程等建筑市场热点方兴正艾,未来几年里建筑业发展前景广阔。与此相应,民营建筑行业的产业地位还会进一步增强,从而为从业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武汉市民营建筑业发展继续走强。

一、建筑施工行业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社会“稳定器”,发展空间巨大。统计显示,武汉建筑业提供了新增非农就业岗位的30%以上。随着武汉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持续增长,主要投资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能源建设,环境工程,城市建设的加快,建筑业的就业潜力还将逐步增大。这也给武汉民营建筑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投资规模的增长直接的收益者是建筑业企业,这也同样惠及到正在发展的民营建筑企业。

二、武汉市民营建筑业开始涌现行业地位突出、经济规模大、效益好,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资质内企业成为建筑市场主体。随着竞争加剧,武汉民营建筑企业开始进入优胜劣汰的局面。一批民营建筑企业调整发展思路,苦练内功,不断壮大。民营建企业新八建设集团,通过加大建筑科技创新力度,形成“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的产业内的协作竞争框架,成为武汉民营建筑做大做强的典范,也是湖北省历史以来首家当选“中国承包商、工程设计商双60强”荣誉的民营建筑企业。

三、武汉民营建筑业企业生产规模扩张趋势有所减缓,总产值增长速度略有回落,企业经营效益总体情况良好。民营建筑业发展速度回落的原因是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到位和落实,以及主要建材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建筑业成本上升,使得建筑企业利润下降;同时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而且国家在抑制投资过热的过程中,也控制了对建筑业企业的信贷,在这种情况下,武汉民营建筑业的发展速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四、绿色成为建筑业新的发展方向。随着国家环保的政策的相继出台,建筑业也面临着各项施工及建材的污染限制问题。节能型的循环经济在建筑业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在调研过程中,环保概念符合时代要求、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理念得到绝大部分武汉民营建筑企业的认同,并已经有了大量的投入,采取了多种措施,并逐步进入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五、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信息化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各类推陈出新的工具软件开始大量应用于建筑行业。这对提升武汉民营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通过信息化拉动武汉民营建筑企业向智能型和管理型企业转化,助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六、企业文化受到推崇。本次调研活动中发现,企业文化的构建在武汉民营建筑企业中得到高度重视。“文化兴企”的发展战略得到众多企业的认可和推行,尤其是处于快速发展的部分民营建筑企业,如新八集团的爱心文化对该企业健康稳步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武汉市民营建筑业发展建议

随着建筑市场化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市民营建筑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更为艰巨的挑战。在本次调研回访的过程中,我市众多民营建筑企业呼吁,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制定和出台促进和规范建筑施工行业发展的政策性意见和相关产业政策,为民营建筑施工行业的中长期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引导。同时在投资补助、财税优惠、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给予与其他支柱行业和弱势行业同等的激励和支持政策,促进公平竞争。市场也要求民营建筑企业尽快适应行业结构调整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要求,积极塑造关键竞争要素,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在新的形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提出的建议是:

(一)、调控建筑业行业规模,加快建筑业行业组织结构调整,扭转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局面。

当前武汉市建筑市场的供需严重失衡,是导致市场混乱,效率低下的基础性原因。必须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压缩建筑行业的过剩生产力,是实现改革整顿规范建设市场,为民营建筑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坚持以竞争促发展,在市场竞争,特别是在参与行业市场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具体解决的途径,就是通过改革资质管理办法,实施新的资质制度,压缩施工总承包的数量。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积极稳妥实施企业资质改革方案,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实现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业务分包的合理结构。通过调整现行企业资质标准,引导一些施工总承包企业通过重组、合并,联合做强,通过资质改革的引导,国家扶优扶强改革政策的支撑,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大的民营建筑企业和集团。

(二)、武汉民营建筑业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产业内的协作竞争机制,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进行统一协调规划,实施“走出去”战略。

民营建筑企业更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减缓和化解行业市场过度竞争的压力。各企业按照发展规划,实行适合自己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定位,通过“总承包”、“多元经营”、“提升管理能力”、“科技兴企”、“人才兴企”、“专业化”等不同的战略定位,在市场的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指导、引领企业做大、做精、做专、做强。对大多数的武汉民营建筑企业来说,发展专业化生产能力是比较现实的,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积极鼓励在巩固和提高传统建筑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全方位开拓市场,培植民营建筑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多种途径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切实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武汉民营建筑企业发展受到资金的制约影响很大,在成长过程中,要寻求银、企合作和企业与企业合作的多种方式提高资金运作能力,优势企业可考虑上市等办法,向社会筹集资金,通过滚雪球的办法滚动发展,力争压缩开发周期,快速获取利润。同时也要改变一味依赖资金求发展的思路,全面整合企业现有资源。资源不仅包括企业内部资源,也涵盖了企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外部资源。对建筑企业来说,主要的外部资源有:银行及金融机构、政府、专业承包商、建材供应商、业主、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的研究机构等,与这些资源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无疑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四)、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

应促使武汉民营建筑业向“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务密集”有机结合体的产业方向发展。要用信息技术改造项目管理、施工过程、成本控制及行政管理等的水平。坚持以构建合理机制为目标,以制定技术经济政策为手段,全面推进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动力,产学研相结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政策激励环境,实现各种创新技术所带来的效益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五)、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处于市场激烈竞争中的武汉民营建筑企业来说,企业的管理制度仍然是制约建筑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性、深层次原因。武汉民营建筑企业更须通过管理创新,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全行业的统计分析表明,民营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在中小型企业上表现更为明显,应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与发展商携手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因此,在现有改革基础上继续实施深化改革,调整产权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变革经营模式和机制,彻底改变传统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与政策,提高总分包机制下的项目管理与控制的综合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能回避的重要任务。

(六)、继续改革整顿规范建设市场。

不规范的建设市场使民营建筑企业在不公平的竞争中更处于劣势,健康发展的建设市场需要全社会及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监督。将于2007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的《武汉市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与公布办法(试行)》对我市建筑市场的115种不良行为进行了界定,具体体现在:一是继续加强市场准入和交易行为的管理,严格执行《招投标法》严厉打击市场欺诈行为。改善行业监管机制,包括对有形市场和招投标活动严格规范,严格中标报告制度、实施分包备案制度等。二是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和契约关系,积极探索创造条件建立工程担保、保险制度。三是强调严格执法,违法必究。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以经济手段和清出市场为手段,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同时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在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协调努力下,逐步建立诚信制度,为建筑施工行业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七)、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职工培训,不断提高建筑业职工素质。

武汉民营建筑企业人员素质的加强,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 的原则,完善建筑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和职业技能岗位培训制度,建立起建筑科技人力资源交流、培训、考核鉴定的社会化平台,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和建筑技术人员的合理流动,调整建筑业科技人才结构,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建筑工人技师考评制度的改革,将技术工人的培养纳入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通过工作实践和有针对性的培养,形成由专业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一般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人才梯队。积极探索企业核心骨干持股的股权激励机制,以及符合企业实际、行之有效的各种激励方式,吸引并留住人才。

(八)、坚定不移地推行品牌战略。

品牌是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建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一方面,品牌展示了企业的综合形象,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场价值,另一方面,品牌是又一个建筑企业综合素质的标识,它不能被企业的规模和业绩所替代。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武汉民营建筑企业更要提倡全员营销理念,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保证在建工程质量、遵守合同承诺、提供优质服务、建立承包商的信誉、重视企业形象的创立,积极开展企业形象建设和管理,研究制订企业形象战略,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成长。

篇5:建筑工程造价行业的调研报告

一、引言

从70年代建筑行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建筑行业发展,但如今,工程建筑造价行业的发展如何呢?它的就业前景,它的工资薪酬和它的社会地位又如何呢?就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简单调研。

二、研究过程

我们此次的研究对象是针对09级学生,以及已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调研。对于09级学生,我们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来研究造价行业的就业前景;对于已工作的相关人员,我们进行了采访的方法来研究造价行业的工资薪酬和社会地位等问题。为了能够使调查更严谨,更加有力,我们还在网上进行了查阅,得到了一些有力的相关数据。(调查问卷请见附录1)

三、研究分析 通过对09级学生的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都认为造价行业的就业发展还是非常好的。它的发展前景也是相当可观的,而且有专业优势。

(一)造价行业的发展前景

对于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局势来看,建筑行业是推动国家发展的经济产业支柱,我们必须大量储备造价人才。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培育和完善建筑市场,把工程定价推向市场,并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这符合国际惯例和历史发展潮流。建筑工程造价的发展要面临国际市场,这就要求抓紧学习市场经济运行且符合国际惯例的造价管理模式,按客观规律和社会需求展开研究,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建筑造价行业专家系统的建立与广泛使用已成为现实,因此对我国未来造价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1(二)造价行业的就业发展

工程造价是属于土木建筑方面的,每个工程都会需要造价预算,因而就这个工作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于造价这个行业来说,它的就业前景是十分可观的。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相关市场的不断扩大,社会各行业如房地产公司、建筑安装企业、咨询公司等对造价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造价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比如我们此次2010世博会,这么一个个庞大的工程就得需要大量专业造价预算方面的人,还有安装,土建,市政等等,都需要用到造价的,这可是关乎民生的事情,重要而且严谨。可见,市场需求量是相当大,而市场却是供应不足的。

对于造价行业的就业,我们在调研过程中,通过网上的资源,也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数据。

2表一

表二

表一是2009年造价行业招聘企业形势,从 2009年开1月份开始,造价行业招聘企业数在出现短期下降,春节后又出现上涨,到 2009 年10月份,已经有2300 家以上,虽然3至6月份出现一定平稳,7月开始,招聘企业数进一步扩大增长,市场对行业人才需求明显回升。

表二是造价行业主要招聘职位及人才申请职位排名对比。从中可以看出需求最多的是造价工程师,其次是造价员、项目经理等职位,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个不错的就业前景,比如造价员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三)专业优势

1、综合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系统掌控。预算专业既要掌握设计、构造、技术、还要掌握材料及市场信息和动态;对工程整体环境及背景应有整体认识、进而应用预算知识对工程造价有整体掌控。

2、预算专业人员稍加培训甚至不培训即可参与甚至从事其他专业工作。

3、预算专业人员更适合科学合理管理工地,亦可成为精明的企业经营者。

4、预算专业人员还可以从事工程造价的监督审核等工作,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5、预算专业人员是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非其他专业所能代替,是这个工程能否成功获得最大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已工作的相关人员的采访,对于工资薪酬方面,他们也给予了乐观的评价。虽然一开始进入公司时工资会比较低,但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有坚决要学好的毅力和决心,将来的前途会一片光明。

表三

注:以上调查得出均为2009年该职位在全国的平均月薪水平。

造价英才网运营总监涂女士讲到,“中华民族是人类最善于创造奇迹的民族,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造价行业的中高端人才的薪资待遇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随着经济的复苏,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大幅度的扩大,造价这个新兴行业发展十分迅猛,在未来的10年内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表三虽然是2009年的数据,相信2011年的月薪一定还要好,因为2011年建筑行业薪酬调查报告出炉,超七成建筑从业者对薪酬不满,可见造价行业的工资可有望提高。

同时,我们也向他们了解了造价行业的社会地位情况,都认为造价行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在日益提高。

计划经济时期,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形不成自己的专业技术地位和较高水平的工作职责,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飞速发展,造价行业的地位在不断提高,造价行业执业资格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也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而成正比提高的。21世纪初,我国将以加入WTO为契机,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因此,造价行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已有明显大幅度提高。

如今造价工程专业人员和工程造价咨询领域的障碍在不断提高,形成较高的行业“门槛”,使造价工程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专业。经过采访的了解,现在造价行业的考试难度在增大,资历的要求和技术难度也在提高,如果考出这些职业资格证书,它是有一定含金量的,同时你的社会地位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我们在采访已工作的相关人员时,他们还给予了我们宝贵的建议:

1.该专业的前景虽然是好,但公司招聘中,对于有工作经验或取得的证件等级高的人较优先考虑,例如:造价员,建筑师等等。现在大部分公司都注重对有实践经验,和对该专业有很好的认识的人的招聘。因而我们在明确目标的同时,我们要加强课外的学习。

2.寒暑假时期不要去设计院等地方实习,一定要到工地上去实习,把平时的理论学习运用到实践中。工地实习是最有用的,最能够学到东西,在看到同时我们一定要学会思考,这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如果到了工地上看不出任何的毛病缺点的话,说明学的还不到位。看到的问题越多,说明你的能力越强。

3.现在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不仅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的,还需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希望毕业生能一到单位就能马上上岗的。所以这对我们来说需要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要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为人处世、较强的责任心和较好的职业操守,并要有优良的团队协作精神。四.结论和自我展望

通过本次的调研,我们可以了解到近几年来,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相关市场的不断扩大,社会各行业

如房地产公司、建筑安装企业、咨询公司等对造价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造价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造价行业的需求量还处于供应不足的状态,因而造价行业的就业前景、工资薪酬和社会地位是相当乐观的。

但在这些乐观的前提下,我们需要有一定思考和今后的规划,才能在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上站稳脚步。在我们还在大学期间,我们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社会实践。对于我们,现在可以趁寒暑假跟随师傅在工地实习,这是不错的实践,也是学习到最多知识的地方;在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取得一定的证书,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地基。通过学习和实践,争做“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人才。

最后,用我们采访松江建筑设计院副院长陆国军学长的话为结束语,希望能够给我们莘莘学子一定的启示与思考:“土木工程是很低调,很默默无闻的一个行业,永远不要想出名,我们只是配角,踏踏实实的工作,但是我们虽然是配角却非常的重要,缺了就是不行。”

附录1:

造价行业就业发展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访问。我们为了了解目前造价行业发展和就业现状,以及大家对造价行业的态度。我们特意设计了这份问卷,烦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留下您宝贵的意见与建议,我们将不胜感激!

请您务必认真地回答每一个问题。你所填写的任何资料,我们将为您保密。您在此问卷上所做的调查,不会对您产生任何不利影响,所以请您不必有任何顾虑,请放心作答!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______A.男B.女 2.您的年级 ______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您的专业 ______

A.土木工程B.工程管理C.其他______

二、对造价行业的了解和看法 1.您有听说过造价行业吗?A.有B.没有

2.您有没有想过今后从事造价行业?A.有想过B.没有想过 3.您平时是否关注过造价行业?A.关注过B.没有关注过

4.就您的了解,目前造价的就业情况是否乐观?A.非常乐观B.较乐观C.不乐观 5.接上一题,您对造价行业的看法又怎样的?

上一篇:商会十周年庆典下一篇:教师该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