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管理工具

2024-05-22

软件质量管理工具(共9篇)

篇1:软件质量管理工具

企业网络管理工具—上网行为管理软件

现在的企事业单位都有各自的网络办公系统、,依托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存储和交换,而且不断发展的网络应用正在不断的蚕食着企业不多的带宽流量,也占用了员工更多的时间,因此企业上网行为管理监控就变得非常重要。

同时,因为企业很多的商业信息都存储在局域网中,一旦单位内部服务器遭遇黑客攻击,那么企业商业机密将暴露无遗,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为此,企业就更应该通过各种举措加强商业机密保护,监控局域网员工上网行为,记录员工上网内容。而目前安装使用小草上网行为管理软路由这样的局域网管理软件已经成为企业网络管理的普遍做法。

当前企业网管面临的诸多网络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部分员工上班时间使用P2P软件进行下载、炒股、玩网游、上微薄、聊天等与工作无关的网络行为,一方面占用公司的宽带资源,造成网络速度变慢、网络性能下降;另一方面,员工随意上网也挤占了员工的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了工作进度,不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

员工利用公司网络从事危害公司安全、泄露公司秘密等犯罪活动,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碍社会治安和有伤风化的信息;一些员工利用公司网络上进行任何干扰网络用户、破坏网络服务和破坏网络设备的活动。

所以我们必须借助于各种网络管理手段来加强员工上网控制、监控局域网上网行为、记录员工上网内容。当然,实现有效的管理电脑上网行为,除了在单位建立各种上网管理制度之外,也必须通过技术手段来监控电脑上网、记录员工上网内容,从而实现对员工上网的全面管理。

有效控制员工上网,应该从上网管理制度、企业网络管理规范等管理角度,配合一定的奖惩处罚机制,同时还必须借助于专门的员工上网管理软件、局域网监控软件来从技术层面进行有力的配合,才能实现严密而有效的网络管理和网络控制。

所以企业才会选择像小草上网行为管理软路由这样的专业局域网管理软件,来帮助实现对网络的监控管理,企业更多的要依靠技术手段管理。

篇2:软件质量管理工具

一、什么是slmgr.vbs?

slmgr.vbs是微软提供的命令行授权管理工具,其完整名称为Windows Software Licensing Management Tool。

slmgr是一个Visual Basic写的脚本,可在任何Windows 2008 Server版本上配置授权,无论是Server完整版还是Server Core版本。

如果想查看slmgr.vbs有哪些功能,只要在Windows命令提示符下输入以下命令:

slmgr.vbs /?

即可列出slmgr.vbs所有的选项,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slmgr.vbs帮助窗口

使用slmgr能够实现以下这些功能:

* 不仅可以管理本地服务器上的软件授权,而且可以通过网络,管理远程Windows 2008 Server的软件授权。远程管理需要验证用户名和密码。如果没有特别指定的话,默认情况是管理本地服务器。

* -ipk选项:安装产品密钥。

* -ato选项:激活Windows 2008。

* -dli选项:显示许可证信息。

* -dlv选项:显示详细的许可证信息。

* -xpr选项:显示当前的Windows软件授权的到期时间。

* -cpky选项:从注册表清除当前的Windows产品密钥。

* -ilc选项:安装软件授权。

* -rilc选项:重新安装系统授权文件。

* -rearm选项:重新激活Windows评估版软件授权。

* -upk选项:卸载某些产品的密钥。

* -dit选项:显示您的安装ID ,使用离线方式激活软件授权。

* -ato选项:激活产品确认码。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Windows 2008 slmgr.vbs使用的例子。

二、使用slmgr激活评估版软件授权

如果正在使用的是Windows Server 2008评估版,可以不激活软件授权。评估版的Windows Server 2008可以使用60天。

然而许多系统管理员所不知道的是:我们有三次机会,可以重新配置评估版的软件授权,即可重新评估。这样Windows 2008 Server评估版的使用时限可以长达240天,即大约8个月。

如果想使用slmgr.vbs重新激活Windows2008评价版的软件授权,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lmgr.vbs ?Crearm

重新配置好Windows2008评估版软件授权后,需要重启操作系统,配置才能生效。

如果想看看目前的评估期还剩下多久,只需输入以下命令:

slmgr.vbs ?Cxpr

可以看到如图2所示界面:

***图2: 带-xpr选项的slmgr命令执行结果

上图中,显示了Windows 2008到期的日期和时间。

微软还提供了篇知识库文档,介绍如何自动延长评估版软件授权的脚本。执行完该脚本,就可以使用Windows Server 2008软件授权长达240天,而不需要再做其它任何事情。

详细信息,可以浏览 support.microsoft.com/kb/948472页面,

三、如何查看Windows Server 2008软件授权的详细信息

如果想获得更详细的资料,而不仅仅是到期日期的话,可以使用-dli或者-dlv选项。命令执行后,将得到如图3所示的提示信息:

***图3: 带?Cdli 选项的slmgr.vbs命令执行结果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Windows 2008中,-dli选项的输出结果,提供了详细的信息,包括了授权状态,授权剩余时间以及服务器上所有的密钥列表等。

使用- dlv选项,可以看到关于软件授权状态的更为详细的资料,如图4所示:

***图4: 带?Cdlv 选项的slmgr.vbs命令的执行结果

带?Cdlv 选项的slmgr.vbs命令,执行后显示的授权信息比-dli选项的结果更为详细。

四、在Windows 2008 Server Core中如何激活软件许可?

正如上面提到的:slmgr.vbs命令是用来在命令行中激活Windows 2008 Server。在Windows Server Core中,只有命令提示,没有其它选择,只能使用slmgr.vbs来激活Core Server。因此,在Windows Server Core中,知道如何使用slmgr.vbs命令显得更为重要。建议每一个系统管理员最好了解一下这一命令的基本用法。

假设在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Core服务器过程中,我们已经输入了产品密钥,现在需要激活新安装的操作系统的话,只需要输入以下命令:

slmgr.vbs ?Cato

如果还没有设置好网络,或者存在其它错误的话,系统将提示以下的错误信息,如图5所示:

***图5: slmgr 软件授权激活过程中的错误提示信息

在我而言,出现这个错误是因为我的windows 2008 core server还没有配置好IP地址,也没有配置DNS和默认网关。

需要注意的是,要成功激活Windows 2008之前,所有这些事情必须先设置好!

如果在安装过程中没有输入产品密钥,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

slmgr.vbs ?Cipk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假设输入的是MAK多激活密钥类型的密钥,不是KMS密钥管理服务类型的密钥)

我们可以再次尝试自动激活功能。操作成功时,可以看到“产品激活成功”提示信息窗口,如以下图6所示:

***图6: 使用slmgr.vbs 成功激活Windows 2008

五、如何使用slmgr.vbs管理远程Windows 2008Server的软件授权?

使用slmgr.vbs命令,不仅可以管理本地服务器,而且也可以管理远程的Windows 2008服务器。操作过程中,需要提供远程服务器的主机名或者IP地址,以及远程服务器操作系统的管理员账号和密码。

要想实现这一功能,只要在slmgr命令和选项之间,按照先后顺序填写具体计算机名,用户名和密码,如以下命令所示:

slmgr.vbs server2 administrator MyPassWord1 -xpr

在slmgr命令中,可以不输入.vbs扩展名。如果输入slmgr和命令选项的话,同样正常执行。

六、小结

Windows Server软件授权,决定了Windows 2008服务器所能提供的功能项,因此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在命令行方式下,如何使用slmgr.vbs这一微软的软件许可证管理的工具,来管理Windows Server的软件授权。

篇3:局域网管理软件测试工具研究

1 局域网软件测试工具设计的普遍方法

局域网软件测试工具是测试局域网软件用到的工具软件,此类测试工具被用来模拟软件运行的环境,监视软件运行的过程以及收集软件运行的各种信息等。

使用测试工具获得的投资回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试工具的适当选择。局域网软件测试工具品种不一,从只有一种功能的工具到可提供复杂功能的工具,它们的性能也是从一般到极好。一般来讲,只具有较少功能的测试工具往往成本低于具有广泛功能的测试工具。测试人员面临的挑战是为企业或特定的测试工作选择最佳测试工具并了解现有的各种工具能满足哪些需求。

局域网软件测试工具的开发可以基于一些稳定的现有的开源的测试工具程序,进行定制改进,进而得到适合自己需求的测试工具。如果没有现有的源代码可以利用,就只能自主地设计实现测试工具了。

本文的需求是模拟局域网管理软件探测模块的运行环境,这种工具的针对性比较强,由于目前市面上并没有此类模拟局域网网络端点的测试工具,也没有类似的可以利用的源代码,所以选择从设计到编码实现再到测试完全自主的开发。

2 使用局域网软件测试工具的可能性

局域网软件测试工具或者用来准备软件运行需要的环境,或者用来监视软件运行过程,或者用来分析软件运行的结果等等。

在此提出的测试工具是属于准备测试环境的类型,它给测试人员带来了诸多便利,因为软件的类型是千千万万的,每个软件都有自己需求的运行环境,从硬件要求来说,有CPU的要求、内存的要求、硬盘的要求等;从操作系统来说,有BSD、Debian、Redhat、Solaris、Windows9X/NT/2000/XP/2003等。有时测试的时需要模拟客户的环境来测试,因为软件在复杂的环境里可能表现出更多的问题,比如,一个网络策略管理软件,在客户端较少的时候可以正常工作,但是等客户数到达一个很高数字时出错的概率比用户数少的时候要大得多。为了对这种潜在的需求和难以搭建其真实环境的情景进行测试,选用模拟环境的测试工具就显得很重要。本文提出的针对运用NMAP实现的网络端点探测模块的软件测试工具就是这样一个工具,因为这个网络端点探测模块需要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测试,然而测试人员可以支配的资源有限,不可能达到测试要求,所以开发了模拟局域网上面许多具有不同特征的网络端点的测试工具对测试有很大的意义。

总之,局域网软件测试工具是测试人员在测试局域网软件中不可或缺的攻城利器,也是广泛被测试人员接受了的。

3 局域网软件测试工具的整体设计

文中设计的测试工具的作用是模拟网络端点。而模拟网络主机有多个层次,最简单的是IP/MAC的模拟,只是简单表明自己存在,只要回答ICMP请求包。深入一点的就是TCP/IP协议的模拟,在网络特性上表现得跟真实的操作系统一样。再深入一点就是网络服务的模拟,甚至Windows注册表的模拟。

由于测试工具是为了测试网络端点探测模块,所以只要模拟出TCP/IP协议栈和一些网络服务就可以被正确地辨识,那么这个测试工具就模拟IP/MAC和TCP/IP协议栈以及一些网络服务,并且其中的协议栈模拟是针对NMAP扫描的简单实现。

下面来描述一下这个探测模块的工作情景。首先在网络端点探测模块上面指定一个IP的范围,开始扫描之后,探测模块会:

1)先Ping这个主机,确定这个机器在不在。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一个ARP询问的过程,广播询问某个IP地址对应哪个物理地址,知道答案的主机就会回应这个请求,之后探测模块就发出ICMP请求包。

2)接着对这个主机的端口逐个进行扫描,把所有打开的端口和关闭的端口全都找出来。

3)针对某一个打开的TCP端口发送一系列的测试包,得到结果。

4)针对某关闭的TCP端口发送一系列测试包,得出结果。

5)针对某关闭的UDP端口发送一系列测试包,得到结果。

6)用所得结果以特殊格式组合,到标准库里比对查询得出结果。到这步就得出了一个探测结果。

7)之后就重复这一过程,扫描别的IP,直到范围内所有的地址都扫描完毕。

8)在大致确定某一操作系统之后,就可以对某些默认的服务端口进行探测,比如用Telnet来连接这一主机,看在其声称开放的23端口上有没有监听Telnet服务。

如图1所示,网络端点探测模块和模拟环境的测试工具直接以这种方式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内。根据网络端点探测模块工作的原理和以上的分析看,模拟可以分为:

1)IP/MAC的模拟。当探测模块开始进行网络扫描时,它先要确定某一个IP的主机存不存在于网络上面(有网络功能,并且有网络接入的独立主机才算存在于网络上面的),它通过发送一个ICMP请求包到这个IP地址。这个过程中含有ARP请求,这个ARP请求是广播包,测试工具也会收到,它首先确定这个IP是不是自己模拟的IP范围之内的,如果不是就忽略;如果是,就要查找配置文件中的这一条目,查出这个IP对应的MAC地址,然后发回ARP应答包,再等待ICMP的请求,等收到ICMP请求之后再发ICMP应答。

2)操作系统模拟。探测模块在确定了主机存在之后会发送一系列的检测包,这是检测主机操作系统是如何实现TCP/IP协议的,由于这种协议的指纹基本上可以确定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所以这可以用作操作系统的探测,那么模拟程序就需要模拟不同种类的系统回答这一系列的检测包。

首先,扫描这个机器上面有哪些端口是打开的,哪些端口是关闭的。对于UDP端口扫描,是通过发送零字节的UDP信息包到目标机器的各个端口,如果收到一个ICMP端口无法到达的回应,那么该端口是关闭的;否则扫描器认为它是打开的;对于TCP端口扫描,用connect()对目标主机上一些感兴趣的端口进行试探,如果该端口被监听,则连接成功,认为该端口是打开状态;否则代表这个端口无法到达,是关闭的。其次,选择一个打开的TCP端口,发送几组TCP连接SYN包,取得几组返回包的ISN,研究这些ISN号是常量,64K增量,800的倍数,跟时间相关的随机数,还是真正的随机数,甚至没有什么规律等。再次,选择一个关闭的TCP端口。选择一个关闭的UDP端口,发送一个UDP包。这是个端口不可达消息测试。查看返回包有没有置“不分片位”,服务类型TOS是多少,返回的消息头IP全长域和IP头中给的全长,RID值跟发送出去的是不是一样,有没有修改校验和,校验和是否正确,UDP长度是否正确。等这些检测包的结果都得到了之后,逐条跟指纹库里的条目进行比对,看哪一些是匹配,最后输出结果。

3)网络服务模拟。探测模块会发送一些网络服务请求到某些打开的端口,模拟程序需要模拟这些服务来回答请求,提供基本服务。

经过以上3个层次的模拟,探测模块检测这个网络端点的请求就都能满足,网络端点的模拟完成。

4 结语

分析了局域网软件测试工具设计的普遍方法,并根据需求选择了本测试工具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使用软件测试工具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好处。最后总体上讨论了网络端点模拟的不同层次,由于探测模块检查的信息有限,设计了局域网网络端点模拟程序只对IP/MAC和TCP/IP协议栈以及一些网络服务进行简单的模拟。

参考文献

[1]周益军,黄本雄.网络端点接入控制的实现[J].微机发展,2006.

[2]刘乃安,李晓辉.无线局域网(WLAN)原理、技术与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2004.

篇4:用软件工具管理客户资源

在这一严峻形势下,外贸行业如果想实现突围,更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向企业管理要利润。企业管理中的重点是客户资源管理,重要客户资源的流失关系到企业生存。客户资源管理是企业多年市场开拓和积累的结果,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更是众多中小企业生存之本。

大多数外贸企业在客户资源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

管理不全面,造成人员流动,带走客户资源;

跟进联系不及时或不到位,造成客户资源流失;

收集的客户信息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客户资源浪费,新客户开发成本过高;

客户信息记录不全面,人员交接困难;

管理层不懂外语,业务员难以管理,使其无法掌握最新动态;

业务员年纪轻,经验不足,跟进效率不高;

数据统计不充分,或没有数据统计,以及来往邮件、传真查询困难,管理层难于统计分析和安排市场营销策略。

如此重要的客户资源,却出现这么多管理漏洞,利润怎能不流失。到底应该怎么办?恩特建议,做好客户资源管理首先要做好客户的跟进联系,然后才能管好、用好客户资源。

建立即时客户档案

参加了广交会和国内外的各种展会,收集回来一大堆名片和信息;或者在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等B2B平台做了大量网络推广,收到一大堆客户询盘。对这些客户信息应该及时建立详细的客户档案,把客户的公司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及其他相关信息都记录下来。

给每一客户建一份个性档案,联系过的信息及传输过的文件都要保存下来,然后汇总。接收或发出的邮件、传真,以及电话、MSN等联系信息也需对应记录。

划分等级,定时跟进

将所有的客户按照意向或可能实现订单程度划分等级,规定特定时间间隔地联系客户。根据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间隔联系时间,既不会因为客户太多而联系不过来,也不会因为只抓了主要客户,忘记或忽视了其他潜在客户。

另外,业务员自己也可以在每次与客户联系之后,根据联系情况,制定下次联系的时间。通过准确提醒,最终一步步接近并达成交易。

信息数据集中存储

将公司所有的客户资料集中存储在一起,而不是业务员单独掌握客户资源。这样,业务员离职或因其他原因需要转交客户资料时,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无缝连接,降低客户资源流失风险。

篇5:软件质量管理工具

2008年4月15日,中国北京-全球化的IT咨询公司ThoughtWorks今天正式发布Mingle2.0版。 Mingle2.0版是其强大的项目管理工具的升级版本,可帮助软件开发团队对于分布于全球的项目进行高效地管理,并使软件开发项目经理更有效地管理复杂项目。

”IT界长期以来受到两个问题的困扰-如何高效地在全球分布式开发团队中实现交付,和如何弥补业务团队和技术团队间的沟通缺口。“ 负责Mingle开发的ThoughtWorks Studios的主管Cyndi Mitchell表示:”Mingle2.0非常完美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这正是ThoughtWorks一直致力于在IT产业掀起革命的愿景的体现。“

Mingle 2.0最显著的特性之一是卡片树(Card Trees™)的引用。这一突破性的特性使得软件开发团队能够在更高的视角上审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同时在需要的时候深入至细节。使用卡片树,项目经理能够通过可视化的手段查看大型复杂项目中的所有任务,以及与团队合作将项目分解到可管理的不同级别卡片。

Mingle 2.0的其他特性包括:

跨项目报告生成和单击查看任意级别的详细信息 -程序, 项目,需求甚至团队成员。

计算跨项目关键指标数以保证与需求保持一致。

使用应用程序接口(API)和插件轻松将Mingle与现有项目结构进行整合。

”Mingle的灵活性允许我们跟踪和组合资源配置,同时按优先级调配和执行我们所有的工作,无论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高端业务活动,

“来自最大的网上汽车批发销售网站OVE.com的国际线上运营总监Stephen Brown表示:”我们非常期待Mingle2.0的发布,因为这无疑会拓展我们将所有业务联系起来的能力,并保证所有业务在所有层级组织中的参与。"

Mingle 2.0 距离Mingle的首次发布仅仅9个月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Mingle已经拓展至上千家使用客户,其中包括3M,Sungard和McGraw Hill。

Mingle 2.0的30天免费试用版现已提供下载:

关于ThoughtWorks的Studios部门

ThoughtWorks 的Studios部门专注为IT领域从业者开发各种帮助软件开发团队简化工作流程的工具。我们的旗舰产品是Mingle-一个为开发者、测试者、业务专家和项目经理提供分享式工作环境的项目合作工具。

ThoughtWorks的Studios部门是ThoughtWorks(国际领先的咨询公司)下属的专业产品开发部门。更多信息请访问www.thoughtworks.com/studios

关于ThoughtWorks

ThoughtWorks(www.thoughtworks.com)是一家全球的IT咨询公司,为世界1000强的公司提供系统开发、咨询和服务转型服务。公司采用先进的方法,包括业界推崇的精益理念敏捷思想的最佳实践,帮助CIO们实现复杂的核心商业应用同时给其投入带来最大回报 。ThoughtWorks的客户遍布全世界各地,并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印度、英国、美国和香港设有办公室。ThoughtWorks的Studios是ThoughtWorks的产品部门专注提供给客户软件开发的下一代工具。

来自:ThoughtWorks推出业界领先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增强版Mingle2.0

篇6:软件质量管理工具

测评环境

软件小档案

第一:下载及安装

下载地址:微软最新恶意软件删除工具下载

软件下载后为一个独立的可执行文件(.EXE),无需安装双击直接运行。

第二:软件运行

运行主界面

支持删除恶意软件的种类(共115种)

三种扫描方式

扫描过程

扫描完毕

结果显示

第三:病毒测试

最新下载0512更新测试病毒包(样本包里文件全部为病毒或木马恶意软件)

在加入了病毒包之后,启用微软恶意软件删除工具扫描立刻就给出了提示,发现恶意软件,看来效果的确还是很不错的,哈哈,

发现恶意软件

恶意软件详细信息

总结:

篇7:常用工具软件实验

通过实训,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和使用压缩和解压缩软件WinRaR。要求学生掌握该软件的压缩、解压缩、文件加密、创建自解压文件等基本操作。实验1:桌面创建自己学号和姓名的文件夹;

实验2:在自己学号和姓名的文件夹中新建一个名为“转换成PDF”文件夹,并将“WinRar”文件夹中“转换成PDF.zip”文件解压缩到“转换成PDF”文件夹中;

实验3:将“转换成PDF.zip”中“程序使用说明.txt”文件解压缩到自己学号和姓名的文件夹中;

实验4:将“WinRar”文件夹中“everything”文件复制到自己学号和姓名的文件夹中;要求1,右击“everything”,然后选择“解压到当前文件夹”;要求2,右击“everything”,然后选择“解压到everything”。观察两种解压方式的不同。

实验5:将自己学号和姓名的文件夹中“程序使用说明.txt”右击选择添加到“程序使用说明”进行压缩。

实验6:将自己学号和姓名的文件夹中3个名为“everything”文件进行压缩并加密,文件名为“加密”。

实验7:将自己学号和姓名的文件夹中“程序使用说明.txt”创建自解压文件,文件名为“自解压”。

二、虚拟光驱实验:

实验1:使用DAEMON Tools,设置2个虚拟光驱,并打开“虚拟光驱”文件夹中“PDF转WORD.iso”文件;

实验2:将“虚拟光驱”文件夹中“PDF转WORD.iso”解压缩到自己学号和姓名的文件夹中;

三、Ghost实验:

实验1:使用操作系统自带软件对系统进行备份;(可以不做)

四、Foxit read实验:

实验1:使用“Foxit read”软件打开“宣传页.pdf”文件;

实验2:使用“PDF转Word软件”将“宣传页.pdf”文件转换为Word文件并保存于自己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宣传页”;

实验3:使用“汉王PDFOCR”软件将“识别文档.pdf”转换为word文档,并使用Word保存于自己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识别文档”。

五、豌豆荚软件的使用

六、文件检索everything的使用

七、屏幕录像实验:

篇8:软件质量管理工具

随着电力企业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光缆资料管理工作日趋复杂,相对于电力生产设备资料管理以及信息通信主设备管理手段,有的单位光纤跳线和光纤配线资料基本上还停留在手工管理为主、计算机管理为辅的水平上,基础数据以表格、图纸或电子文档的方式分散在不同部门和个人手中,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难以保障[1]。根据信息通信运维人员对光缆资料管理的需求,设计开发光缆资料管理工具软件,在提升信息通信光缆管理水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软件设计核心理念

通过对光纤跳线、光纤配线台账资料和图形的维护,自动建立通信站点、通信光缆、纤芯和光纤配线的连接关系,开发纤芯物理连接拓扑的高级分析功能,为用户提供以下设备连接关系的分析:2 个或多个通信站点之间存在的光缆连接关系,光缆内部的管束、纤芯之间的包含关系,光缆分段熔接点上的纤芯对应关系,光缆线芯和光纤配线端口之间的连接对应关系,光纤跳线和光纤配线端子的物理接线关系。光缆资料管理工具软件的设计,应该摒弃传统的台账资料管理模式,将台账资料与拓扑关系维护紧密结合,作为其设计的核心理念。

2 软件功能设计

电力通信光缆大部分以电力杆塔和电力线路为支撑载体,光缆与电力设施管理存在紧密联系,在电力生产管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中已经对电力光缆设备进行了统一管理,电力通信光缆资料管理工具软件主要解决光缆内部的光纤纤芯的管理问题,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光缆设备管理、图形管理等模块。

2.1 光缆设备管理

光缆设备的基本资料维护是基础,通过开展细致的调研工作,总结归纳出设备的层次模型,分析设备类型的差异,确定必须录入的属性参数,建立一个既严谨又便于层次关系调整的数据模型。光缆设备包括通信站点设备和光缆线路设备两大类[2]。

2.1.1 通信站点设备管理

通信站点是指安装有通信光缆设备,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的场所,例如专用的通信机房、信息机房、汇聚机房、配线间、变电站通信机房等,这些专用场所作为广义的通信站点进行统一管理,通信站点设备层次结构如图1 所示。

在图1 中,将通信站点按照用途进行了分类管理,每一个分类下边可以创建实际的通信站点,为了减少设备层次,其中变电站、开关站是指站内安装光纤配线设备的专用通信机房或主控室。集中办公场所下应按照实际情况创建多个楼层配线间,每一个配线间都作为独立的通信站点管理。交接箱虽然是一种直接安装光纤配线盘的特殊机柜,但其相对独立,也作为通信站点统一管理。光纤配线箱、光端盒是通信站点内的主要光缆设备,为了便于管理,光缆线路作为一种特殊容器设备存在。光纤配线箱是光纤配线盘的容器设备,系统根据光纤配线盘配线端口数的设定生成独立的端口设备,光端盒是与光纤配线盘同类的设备。光纤配线盘是参与绘图的最小设备,配线端口是直接连接光纤和跳线的最小设备。配线端口是两端接线的设备,一端接光缆的光芯,另一端接光纤跳线。通信站点设备交接箱是一种特殊的光纤配线架,在这个层级下可直接创建光纤配线盘。

2.1.2 光缆线路管理

在通信光缆管理工作中,通常会把2 个通信站点之间的光缆作为一条光缆线路管理,大多数光缆线路与所依附的电力输配电线路同名,但有的光缆线路也可能会历经多条电力线路。

光缆线路按照依附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进行分组管理(见图2),为了便于查找线路,光缆线路还可按照所连接的通信站点属性自动分组到通信站点的层次下边。光缆线路是虚拟的容器设备,下面可以创建光缆、分接盒、杆塔、管井设备,通过光缆路径图、光缆接续图2 个图形描述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电力杆塔和地下管井不是光缆管理工作的重点,根据运维工作的需求,可以把与光缆线路相关的所有杆塔和管井都标识出来,也可以只描述光缆线路的起始、转弯、分支等重要节点,杆塔和管井设备虽然在其中一条光缆线路中创建,但可以在其他相关光缆线路中重复引用。

光缆线路由多个光缆段拼接而成,光缆段之间通过分接盒相连,每一个光缆段都作为一个独立设备进行管理,一条光缆线路中的光缆段芯数可能不完全相同。光缆信息分为基本属性和纤芯属性2 部分,基本属性包括型号、生产厂商、股(管)数、芯数、股色、芯色等描述信息,纤芯属性记录了每一芯所在的股色、芯色和序号。由于不同年代、不同厂商生产的光缆色谱不尽相同,为了区分同一种光缆型号却又不相同的色谱,需要分别建立光缆技术档案,股色芯色的书写规范举例如下:股(管)色用汉字表述,半角逗号间隔,例如:蓝,桔,绿,棕,灰,白;芯色用汉字表述,全角逗号间隔,例如:蓝,桔,绿,棕,灰,白[3]。工作中遇到非常特异的光缆规格,光芯颜色还可以逐个手工录入和顺序调整。

2.2 图形管理

2.2.1 光缆路径图

电力通信光缆线路主要依附于电力线路,大部分光缆并非只沿着一条输配电线路敷设,甚至会跨越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采用传统的GIS系统管理光缆线路,容易产生光缆线路整体显示和细节展示难以兼顾的矛盾,通信运维人员在工作中最常用的还是手工绘制的光缆路径图。

仿照手工图纸的风格,设计了简化样式的光缆路径图(见图3)。光缆路径图以一条完整的光缆线路为基本图形单元,画面上标注本线路相关的所有通信站点、重要杆塔和地下管井,以及山川、河流、村庄、铁路、主要公路、电力线路跨越、光缆同杆等基础信息。软件针对特殊应用需求设计专用的图元和线条绘制工具,方便运维人员快速绘制。光缆路径图上的图元、光缆与设备相关联,支持图纸自适应打印和多历史版本存档。

2.2.2 光缆接续图

分接盒在光缆线路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分接盒内的光纤熔接次序决定了光缆业务的走向,为了准确表述光缆熔接点的纤芯接续关系,需要绘制详细的光缆接续图。

绘制光缆接续图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采用纤芯一对一的方式绘图,虽然这样的表示方法计算机处理起来更容易一些,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24 芯及以上的大芯数光缆把全部纤芯画出之后,线条占用了大量版面,画面复杂使得图纸可辨认程度降低[4](见图4)。

简化光缆接续图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解决方案,它是一线运维人员多年通信管理工作经验的积累,既能把所有纤芯都表述出来,又能大幅度降低画面的复杂度,具有很好的可读性(见图5)。

图5 中的方框代表分接盒(接头盒),方框内的黑色实心圆点是一组纤芯的熔接点,短线分隔的2 个数字(例如3-24)是分接盒内的一条线的注释,表示这条线包含了第3 芯到24 芯的22 根光纤,熔接点两侧的芯数相同,软件规定的描述规则是从小编号到大编号一对一相连,没有熔接的预留纤芯在图上也标识出来。

图5 中的黑色粗线代表的是光缆与光缆设备关联,连接到熔接点的一组纤芯范围从光缆定义的纤芯属性上读取,从而确保光缆接续图上的每一芯都不会被重复使用。光缆接续图绘制完成之后,系统即可自动生成2 个通信站点之间的光纤连接关系,从而完成光缆线路内部纤芯物理连接拓扑关系创建。

2.2.3 光纤配线图

为了准确描述光纤配线架与光缆的连接关系,以及站内不同光纤配线盘之间的跳线连接关系,需要在通信站点下绘制一副详细的光纤配线图,光纤配线图是每个站点必备的功能节点。光纤配线图的作用是用来描述通信站点内光缆与光纤配线架上光纤配线盘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2 条光缆之间的跳接关系。绘图时使用相应绘图工具把光缆按照股(管)展开,再把股(管)按照光纤色谱展开,按照颜色和序号规则逐条把光纤连接到相应的配线端口,完成光纤和端口连线的光纤配线图(见图6)。

通信光缆运维工作中修改最频繁的是光纤配线资料,光纤业务开通或撤除均需要及时进行信息更新。系统为每一个配线端口设置了一组业务应用属性字段,用来记录端口用途以及业务开通时间等信息。通信站点内直连通信设备的光纤配线端口,需要手工记录所开业务的类型及用途,将端口状态从“空闲”修改为“在用”。

在通信站点内进行光缆跳接的业务时,需在光纤配线图上使用光纤跳线将业务两侧相应端口连接起来(光纤配线图上的黄色连线),系统自动记录光纤配线端口对侧光缆信息,修改端口使用状态。光纤跳线不是标准设备,连线仅表示光纤配线端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通过绘制光纤配线图,及时维护了光纤及光纤配线端口的使用信息,用光纤跳线将2 条线路连通起来,与光缆接续图相结合,可以呈现完整的光纤连接拓扑。

3 软件应用

光缆设备台账、光缆路径图、光缆接续图、光纤配线图全部录入之后,即完成了电力通信光缆资料管理的维护工作,此时,系统即可分析网络中任意2个站点之间的光纤路径,包括最短路径分析和空闲光纤路径分析等。在通信网络的故障应急处理时,系统可以轻松查找故障光纤段相关资料,动态生成故障光纤链路示意图,显示出光纤经过的所有站点、光纤配线端口、分接盒及每段光缆的详细信息,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缩短故障时间[5]。

4 结语

本文设计的电力通信光缆资料管理工具软件,从通信运维实际工作为出发点,细化光缆资料管理,构建了完整的通信光缆资料管理体系,以完善的光缆技术资料支撑光纤资源应用分析,对电力通信光缆运维管理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电力光缆资料管理工具软件的应用,提高了光缆资料共享水平,通信运维和管理人员进一步加强了对光缆网络的掌控,网络规划设计和优化工作获得有力的数据支撑,有利于电力通信网络资源的管理和统一调配,保障通信网可靠、高效的运营,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周鸿喜,刘军,姜辉,等.通信光缆资源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J].电力系统通信,2011,32(6):24-28.ZHOU Hong-xi,LIU Jun,JIANG Hui,et al.Communication c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Telecommunications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2011,32(6):24-28.

[2]蔡琳.光缆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8.

[3]邢家象.我国光纤色谱识别标志和常用光缆结构[J].电信技术,1990(8):19-21.XING Jia-xiang.China’s optical chromatographic identification and common structure[J].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1990(8):19-21.

[4]刘志刚,戴昭,林祺蓉,等.简化光缆接续图在通信光缆管理软件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5(2):126-127.LIU Zhi-gang,DAI Zhao,LIN Qi-rong,et al.The simplified cable connection diagram in communications cable management software application[J].Chinese New Communication,2015(2):126-127.

篇9:软件质量管理工具

关键词:软件工程;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工具;工具整合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7-0000-02

Integration Tool Exploration of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Economics,Management,Law

Liu Tong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University,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As modern software engineering related to technical,economic,management,law and other areas,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two disciplines,the traditional CASE tools can not meet moder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future.This paper talk integra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economics,management,law,systematic CASE tools,and document automation of the main features to be described in detail,given an instance of an automated economics

Keywords:Software engineering;CASE Tools;Tool Integration

一、现状&问题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软件的学科。由于落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即软件危机。为了解决软件危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人们引进工程化开发的思想,继而衍生出软件工程技术、软件工程经济学、软件项目管理、工程伦理与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分支领域和学科。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工具,帮助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的软件,包括分析、设计和代码生成。CASE工具为设计和文件编制传统结构编程技术,提供了自动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GB/T 18234-2000)中对CASE工具有如下描述:在软件工程领域,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工具代表了用于开发与维护软件系统的支持技术的一个主要方面。这些工具的选择必须从技术与管理需求两方面加以仔细地考虑。

目前CASE工具的使用范围主要集中在软件工程技术层面。软件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就像一个金字塔,技术是软件工程的基础,管理用于统筹经济与技术的平衡。由于行业发展迅猛,软件工程正逐步向多学科交叉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软件工程领域的逐步系统化,其配套的辅助开发工具却相对落后,且不成体系。在企业实际应用时,工具的发展跟不上技术与理论的发展,配套环境相对陈旧,各自独立,这无疑会大大降低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使用Microsoft Project做项目管理,使用Enterprise Architect进行建模,使用Test Director做测试管理,使用Microsoft Office编制文档,之后就是各种IDE与测试工具……在大量的开发工作中,工具的使用就要占到很大部分,跨工具的交互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企业是否有足够财力保证工具是最新版本,以跟上时代步伐?资源是否得到有效配置?这些问题的答案目前还都是未知数。

二、系统化的CASE工具

笔者在此提出一款整合软件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的CASE工具概念。与其说是CASE工具,不如说是遵循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的平台工具。它既是平台,又是工具。既可以根据CMMI不同等级定义过程,又可以自定义过程,既可以选择遵循中国国家标准,又可以选择遵循ISO/IEC标准,或是世界其他地区或组织的标准,开发过程既可以选择执行瀑布模型,也可以选择执行增量迭代模型……这款工具将国际、国家、组织、地方的标准与模型进行整合,指导软件开发人员进行贯穿于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过程改进与软件测试,通过标准、模型、经验的方法指导软件技术实现。

通过软件规模与复杂性度量、软件差错与可靠性度量、COCOMO(成本建设性成本模型)等方法进行投资、融资与项目可行性分析;软件成本预测与分析;资源的计划、组织与控制;招标与投标管理;软件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风险分析;项目评价与决策等。

通过WBS(工作分解结构)、阶段化管理、量化管理等相关项目管理方法,进行人力资源、风险、时间、成本、质量的综合管理,并与软件工程经济高度集成,进行自动的资源合理配置,大大降低开发成本,并能够通过平台工具的实时监控,全面了解项目进度与其他相关信息,协调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的工作,使得开发与测试纳入到统一的工作平台下。

通过平台工具,对软件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管理、商标与专利保护等。例如,在文档自动化与相关源代码、软件文档的基础上,自动生成中国国家版权局规定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指南》中所定义的申办材料,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进行资源整合。

集成后的工具,使得软件开发人员所关注的是软件本身及其过程改进,避免冗余工作,通过技术手段可以高效整合企业内部资源,高效进行系统化的软件开发工作。

三、文档自动化

简单的说,软件=程序+文档。软件产品必然要伴随着大量的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06)中所规定了共25类国家标准文档,以人工的方式来组织文档,缺点是不方便进行文档组织、版本控制,容易出现文字错误,与软件建模工具脱节,需要进行大量的静态黑盒测试,需要大量文档编写人员进行文档的维护。这无疑增加了软件开发成本。

Microsoft Office 2007及其更高版本在Excel、Word、PowerPoint中采用基于XML的文件格式。新的文件格式称为Office XML格式。新的格式使得任何支持XML的应用程序都可以访问和处理该文件格式的数据。应用程序不必是Microsoft Office系统乃至Microsoft产品的一部分。而最关键的是,Office XML文件格式已经正式收录到ISO/IEC DIS 29500标准中,成为新的国际通用文档格式,并被Open Office兼容,使得该格式能够进行跨平台应用。

这使得文档自动化成为可能,人们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可以将软件模型、模型描述、文档描述加以整合,开发者选择执行的文档标准后,可以按照提示或提纲通过工具填写文档内容,并设定统一文档格式,进行输出,将软件开发人员从无聊的文档格式整理中解脱出来,关注文档内容,编制文档的过程,即为创造软件的过程。

四、一个可自动化的经济学实例

进行软件规模估算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过Albreach功能点法,MarkⅡ功能点法、COSMIC功能点法等。平台工具可以封装以上方法的算法,快速估算软件规模,以下我们以Albreach功能点法举例说明。

某软件根据需求分析,拟定关于外部输入权系数 ,外部输出权系数 ,外部查询权系数 ,内部逻辑文件权系数 ,外部接口文件权系数 的权重系数,并根据系统需要数据通信的程度、分布处理功能程度、临界性能要求、内部处理复杂性等共14类衡量标准得到环境复杂性因子 ,,由Albreach公式:

可得功能点为:

若功能点与源代码行的转换率为 (该公式可由经验模型导出),则估算的软件规模为:

该实例中,需要经验模型的积累,即通过已有项目的情况,预测分析出本次项目的结果,如果缺乏平台工具的数据支持,这一方法的人工计算方法将较为艰难。平台工具可以通过填写问询表格的可视化界面方式收集表格1与表格2的内容,并根据内部已有的大量项目经验构建数学模型,并反馈结果,待项目结束后,通过自动化分析工具对经验模型加以修正,通过大量经验积累,减小误差,并使得方差趋于最小化。通过软件工程经济学与项目管理中的各种模型,我们可以进行相互组合,模块复用,实现复杂数据的计算。

参考文献:

[1]GB/T 18234-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S]

[2]GB-T-856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S]

[3]介绍Microsoft Office(2007)Open XML文件格式[Z].Microsoft Developer Network

[4]崔启亮.软件国际化与本地化管理[J].软件世界,2006,23

[5]赵玮.软件工程经济学[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电子技术专业英文简历制作下一篇:婚礼准备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