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被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2024-04-16

学生:被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通用8篇)

篇1:学生:被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泉水镇旧州小学 宋 莹

关键词:教师 职业倦怠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既与职业有关,也与个人有关,还与社会大环境相联系。

(一)职业因素。教师是一种多应激的职业。教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教师既承受着外在期望的压力,又面对内在的角色冲突,加上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及职业的低创造性,使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问题。

1.外在的期望。从古到今,教师被认为是最崇高的职业。从古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到当今培养跨世纪人才,无不体现教师的神圣和伟大。然而在当今多变的社会里,价值趋向多元化,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渐分歧,因而也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2.角色冲突。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如果教师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或面对多种角色期待不能顺利地调节,就会出现角色冲突。单就教师的职业角色来说,就有多种,如: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家长的代理人、集体的领导者、朋友与知已、心理治疗工作者等等。因此,教师在各种不同的人们心目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出现角色冲突及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3.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反馈。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成功具有不可确定性,职业成就感不像其他职业那么明显,会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工作责任感与工作疏离感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

4.职业的低创造性。教与学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一种能动的互动过程。因此,教师的教育与教学应有较高的创造性。而在教学实际中,有许多原因限制

了这种创造性的发挥,如,封闭的教育系统,使学校教育只注重对学生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再如,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在拼命追求升学率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时间的压力导致了教师身心的疲惫状态。

(二)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很大影响

1.教学情境。1979年,美国教育协会(NEA)的民意测验发现:接受调查的3/4教师认为,纪律问题对他们的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管理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压力及倦怠的主要原因。目前,学生的问题行为日益严重,教师必须花费加倍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学生的问题。教师工作的评价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如以各种“率”作检验教师的标准,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不科学、奖励与批评机制不建全,各种考核、评比增多,等等,也增添了教师的工作负荷量。

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在学校环境中,教师是人际关系网的一个结。比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如果教师在这个关系网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就会使教师心力交瘁,导致倦怠的产生。

2.组织气氛。研究显示,缺乏校长的支持乃是教师产生工作压力和倦怠的重要因素。教师常抱怨学校领导过于缺乏同情心、孤立、官僚、无效能。有的研究发现,缺乏欣赏与支持性回馈乃是助人工作者的重要压力来源。

(三)个人因素

1.人格特征。个体的人格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方式。A型人格特征的人较易导致倦怠。A型人格特征表现为极端的挑战性、争强好胜、力求把握环境、时间观念强、急躁等。B型与此相反。研究发现:A型与B型的人在应激反应的多项变量上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在焦虑、疲劳、心理症状、健康指标、角色过度负荷和物质冲突上,A型性格都比较明显,这些表现与倦怠的征兆有很高的相似性。

2.对社会能力的知觉也是影响倦怠的因素。助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如教

师、咨询人员等,他们所需具备的能力与一般行业的工作不同。助人工作的对象是人,因此特别需要与人互动的人际关系能力,即所谓社会能力。

专业人员倦怠的发生,取决于下列两个原因:①是否能觉察到当事人(clients)的问题因个人的处置而获得显著的改善。②助人目标是否达到。如果专业人员能知觉到当事人,因自己的处置有所改善,则会增加他的胜任感,进而提高其助人的动机。如果预期目标不能达到,专业人员将其全部原因归咎于工作本身,那么就容易产生倦怠,因而降低助人的欲望。由上述理论可知,教师产生倦怠的原因,在于教师能否知觉到学生的问题因其努力获得改善,以及教师协助学生的目标是否达到,如果教师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效果或无法达到目标便容易产生倦怠。例如一个老师在新学年接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开始时立志要把这个班带好,但经过长时间努力以后,无效果或效果不显著,那么教师就容易产生倦怠。

(四)社会因素。教师工作倦怠是个人行为,但造成的原因也与社会因素有关。

1.社会的巨变,使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给人以更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人生。于是在选择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焦虑与痛苦,使情绪发生变化,加上现实中生活条件的不理想,如工资待遇低,住房难、负担重、压力大等矛盾,使教师心理波动较大。

2.群体关系也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教师职业心理。某些教师在群体中与人的关系不够融洽,人际关系紧张,使教师产生压抑感和无归宿感,因此有的教师不能愉快地从事工作。

3.社会支持系统。教师也是人,在遇到困苦时,能得到各种帮助,就能缓解教师的不愉快,减轻工作倦怠感。对教师的帮助应有多种支持形式,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篇2:学生:被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武 涛 120702006

4(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摘要: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主要围绕着职业倦怠的定义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美国学者马勒诗所提供的研究范式,依次从三个维度分析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并从行为主义观点和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教师 职业倦怠 个体因素

一.引言

职业倦怠是一种累积的慢性反应,长期的工作压力,自身知识水平和心理健康以及学校制度和来自于社会的评价压力,都有可能导致职业倦怠现象的普遍发生。我国教师普遍处于过高的工作压力之下,教师知识水平和心理健康程度参差不齐。教师作为助人行业中比较普遍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极其明显,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极其重要。研究表明,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来自于很多方面,例如个体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制度因素等。其中,对于教师员工而言,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最具可控性和操作性,这就必然使得以个体因素为依据的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策略最具实用性。

[1]二.教师职业倦怠分析

(一)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职业倦怠描述了助人行业中的工作者在工作中因长期持续付出情感,并与他人发生各种矛盾冲突而产生挫折感,最终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机能失调现象。[2]从静态的角度定义,主要侧重描述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影响因素。如Pines和Aronson,他们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个人对情感要求的情境的长期卷入而导致的一种身体、情感和心理的耗竭状态。”而动态角度的定义则着重描述了职业倦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如Cherniss和Etzion。Cherniss认为“作为对工作疲劳的反应,职业倦怠是指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过程。” [3]两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职业倦怠的标准属性和特征属性。目前最为各国广大学者广泛引用的是玛勒诗和杰克森给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4]

(二)玛勒诗的职业倦怠研究范式

上述玛勒诗和杰克森为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指出职业倦怠所显含的三个维度。情感耗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和个体压力维度,是指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人格解体又称为去个性化,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指个体感受到对待服务对象的一种负性情绪,并在工作中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指在工作中对自己的效能感的降低和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

玛勒诗的职业倦怠研究范式提供了研究个体因素对职业倦怠现象影响的途径。个体因素通过情感耗竭、去个性化、成就感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决定职业倦怠现象的程度以及强度。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

三.按个体因素类型分析

玛勒诗的职业倦怠研究范式提供了研究个体因素对职业倦怠现象影响的途径。个体因素通过情感耗竭、去个性化、成就感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决定职业倦怠现象的程度以及强度。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个体差异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理健康因素、心理健康因素、知识能力水平三个方面。

(一)生理健康因素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普遍存在缺乏锻炼的现象。由教师工作性质所决定,教师的工作环境多为教室、办公室和会议室等室内场所。除体育教育工作者之外,在工作情景内多为脑力劳动,接触锻炼的机会少之又少。基于当今教师薪资水平普遍不高的社会现实,教师的生存压力较大。加之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学生及其家长的期望,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之下,工作压力极大。导致与教育工作相关的工作大量占据教师职工的业余时间,直接导致缺少户外锻炼活动。同时,教师行业的女性从业者较多,因此大多不愿意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休闲时普遍倾向选择看书、听音乐、聊天等相对静态且放松的休闲方式。

由于以上原因,教师体能逐渐下降,在工作中易产生疲劳,教学时会由于疲劳忽略一些教学细节,导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容易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而厌烦自己的工作,导致产生倦怠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整体数量的缺乏,所以普遍存在一个教师负责两到三个班级教学内容的现象。高强度的工作会导致身体极易疲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工作,很容易造成课堂上知识点的遗漏或者对知识点讲解的错误。除此之外,身体不适的教师在情绪波动和控制方面易表现出不足,加之大量的教学任务就难免会感到烦躁而产生职业倦怠。显然地,由于身体健康原因而导致的疲劳和精力不足也会以情感耗竭的形式产生倦怠现象。

(二)心理健康因素

正如上文中描述的,教师在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时,无暇顾及身体及心理健康的发展。特别的是,对于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的形式与教师工作的形式存在明显的重合——阅读以及思考。因此,教师工作者阅读和思考的对象多数为专业领域知识或教育学领域知识,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对自身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缺乏重视。

令人欣慰的是,信息加工理论家已经证实,大量的人类认知的发展可以根据专门领域知识的获得以及专业知识带来的高品质的认知功能而予以有益的刻画。[5] 教师在认知功能方面的优势有助于情绪管理的效率。但是,依旧存在一部分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部分教师员工易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教学能力受到质疑,因此打击教师的自信心与积极地教学态度。显然地,这极易导致教师成就感降低,并直接导致职业倦怠现象。心理调适能力的不足对职业倦怠程度的影响除了“成就感”维度之外,还存在其他重要途径。心理素质不高的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时感到害怕惶恐而不知所措。这样一来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下降,教师易是去自信。导致教师对服务对象——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即出现人格解体,从而直接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这一点与知识水平因素导致职业倦怠的机制十分相似。

(三)知识水平因素

教师的工作内容即是“知识”。因此,要求教师对于教科书以及专业领域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要达到自动化。只有这样在应对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发问题时,教师作为专业领域的专家,有足够的记忆容量处理突发问题。同时,运用科学系统的心理模型和图式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要求非常高。然而当今现状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在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科专业知识而忽略教育、心理知识的现象。导致教师专业学科知识和学生管理能力不能兼得。

教师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程度有限,将会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频繁出现细节问题,或对学生的提问束手无策。长期积累的结果必将导致教学效果下降,教学效率降低。教师将很容易从教学效绩中得到负面的反馈——效果差、效率低、学生满意度差。这将直接导致教师产生负面的情绪反应——自卑、自责等。长期对教学的负面情绪会削弱教师教学这一操作行为。同时,对于回避教学的行为将被负强化。同时,如果教师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时因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而方法不当,导致管理效果极差,依此发展下去教师可能会对管理好学生这项任务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显然,这是去个性化的表现。加之由低效绩产生的成就感下降,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在所难免。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教师个体素质存在很大缺陷,并且这些缺陷将导致职业倦怠现象的普遍发生。而个体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亦不是潜移默化的,而是有系统的心理学、行为管理学依据的。教师可以通过上述分析结合自身条件整合出个体化的职业倦怠预防和缓解策略。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三种因素的任意一种,实质上都是对教师在个体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应激反应的分析。可见,在个体因素研究范围内,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应当关注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和情景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Capel SA.The incidence of and influences on stress and burnout in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Br J Educ Psychol 1987;57(Pt 3):279-88 [2] 赵春阳,谷峪.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研究[MA].2005.2 [3] 胡春梅,姜燕华.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天津市教科院学报[J].2006(3)[4]

篇3:学生:被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指在职业环境中, 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 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 指感到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 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 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 就是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国外已有多种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 如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厌倦倦怠量表 (Tedium burnout inventory) 、罗马职业倦怠问卷 (Rome burnout inventory) , 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是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

对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研究发现, 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之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 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 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这除了对自己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外, 还会对学生的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本文针对前人的研究探讨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源于两方面因素, 即内在的心理原因与外在的社会原因。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 职业认同感产生高原反应。一般来说, 工作十来年的教师, 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 太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 是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激情的。一个老师说:同一篇文章讲了无数遍, 真的感觉很乏味, 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 实在无奈得很。对生活富有激情的内心追求与客观情况的差异, 往往会引起一个人的矛盾心理, 使之产生对职业的反抗情绪, 导致拒绝感与平淡感的消极心理发生。

第二, 内心原有的对职业的认识与现实新近提出的社会认识产生矛盾, 而引起的消极抗拒心理。社会在发展, 对职业本质属性的认识也在发展, 特别是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许多新的思想观念正在猛烈地冲击着教师们所坚守的那些固有的职业的基本特性, 每一个教师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产生新的压力。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积极适应, 则必然会产生抵触情绪, 从而导致对职业的反叛。

第三, 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值同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反差之间的矛盾, 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精神压力。独生子女社会加之就业难的现状, 使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 而他们又将这种期望寄托在学校再由学校转嫁到教师身上, 教师身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了。沉重负担使不少教师不堪重负, 不得不牺牲一个个节假日或者夜晚的休息时间, 这更加增添了教师的孤寂感。

第四, 不够完善的评价体系往往造成教师内心的矛盾冲突。在现实生活中, 往往存在着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与高考实际权重之间的矛盾差异, 教育本质属性的规定性与广大家长的客观评价标准之间的矛盾差异, 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与教育本身的价值标准之间的矛盾差异, 这些矛盾大多又是不可调和的, 这势必会极大地扼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的创造性, 使教师自我价值丧失, 从而会产生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

第五, 部分教师自身的不良性格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感、压力与困惑等心理感受, 是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心理现象。但是, 这些心理感受又会因人而异, 那些整天忙于工作, 无暇充实自己的生活, 以及性格内向, 不愿与人交流, 内心焦虑、孤独等无法排遣的教师, 则容易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群体的身心健康、学生个体的发展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教师长期由于在职业里体验不到幸福感, 于是容易转移兴趣, 在其它方面比如打麻将、斗地主、炒股、偷菜等打发时间、寻求心理平衡。教师这种消极的情绪, 往往会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 通过他们的语言、表情、动作传染给学生, 进而使学生之间“交叉感染”。其结果, 只会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解决这一心理现象, 应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也需要学校管理层面的协调运作, 更需要教师个体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就教师个体而言, 建议采用以下措施来进行自我矫正:

其一, 关注工作的兴奋点。我们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新的兴奋点, 以此来刺激自己的精神、唤起自己的情趣和热情。从这一点来讲, 作为教师, 千万不要作茧自缚, 只关注生活中机械重复的一面, 而忽视动态变化、生动活泼的一面, 这样容易产生工作的乏味感。

其二, 改变内部心理元素。由于教师“倦怠心理”的产生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发展的新特性有关, 面对教育改革中的新情况, 我们脑海里已经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些认知元素, 必然存在着不很和谐的成份。从客观实际来讲, 我们不可能改变政策, 我们也很难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学生, 我们只能注意改变自己, 这样, 才能很快地适应环境, 同社会、同他人、同职业和谐起来, 尽量从积极的角度去接纳新思想:比如学生主体功能的价值、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的意义等等。

其三, 善于奖励自己。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 就是要学会称赞自己、奖励自己, 要多关注自己成功的点点滴滴, 哪怕是一丁点的成绩, 也要积极地进行自我肯定。为自己喝彩, 你就会发现每天的你都是全新的, 这样你就会增强工作的效能感。有了工作的效能感, 无异于给自己工作的汽车加了油, 就不至于熄火而抛锚了。自己是应该获得奖励的、自己是可以得到奖励的, 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它可以激起自己昂扬的生活热情。

其四, 努力创造自我。失去自我的工作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感。一些老师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 迷失或淹没了自我, 工作的结果, 除了学生, 自己什么也没有。因此, 我们在创造学生的时候, 也应该注意创造自我, 比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探索归纳出独到的教育模式、研究创造出独具个性的理论成果等, 努力成为教育家。这样, 我们就会大大增强事业的成就感和魅力感。

其五, 丰富文化生活。丰富的文化生活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无论工作多么忙, 都应该善于忙里偷闲, 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在多彩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增强自己的生活乐趣。生活的情趣可以对职业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 多与他人交往、沟通, 找他人倾诉、宣泄, 倾听别人的工作感受和经验等等方式, 均可以帮助自己缓解倦怠的心理, 促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总之, 教师消除了职业倦怠心理, 就可以达到自我与职业的和谐统一, 就可以创造辉煌的人生价值。而教师与职业的和谐, 则能强有力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芳, 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 .

[2]伍新春, 曾玲娟, 秦宪刚, 郑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 (4) .

篇4:学生:被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职业倦怠;高职英语教师;影响因素

高职教育是教育体系结构中很重要的部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处于积极主动的战略地位,学习外语似乎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特别是英语。而教育培养这些人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们目前却成为了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这需要引起社会、学校和英语教师足够的重视,并对其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1.社会因素。尽管高职院校的地位近年来逐渐提高,但仍有相当多的人认为高职教育还是二、三流的教育,不能与普通高校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也不够。许多高职院校生源不足、办学条件简陋、缺乏高水平的师资、处于艰难的境地,而社会各界对教师的工作质量却予以高度的关注,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要求高职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素养,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和操作能力,要成为“讲师+工程师”的“双师型”教师,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英语教师更是如此。长此以往,过大的压力和过高的期望使得教师隐藏真实的情感以维持形象,这样就引发了心理上的疲劳和衰竭,最终导致了包括英语教师在内的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2.学校因素。学校管理者大多注重教学质量,他们认为“质量决定前途”,这其中包含的不关是学生的前途、学校的前途,还有教师的前途。可他们对于质量的评定却有失偏颇。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生产、服务和管理人才,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上通用的语言工具,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这种语言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能够运用这种语言工具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其价值体现在“运用”二字上。当然,英语教师就会遵循这一宗旨,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可这似乎是难以量化的。于是学校就用可以量化的硬指标,即学生通过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A、B级,大学英语四、六级以及一些专业的考试来对教师进行评定。在学生基础很差的情况下,强调应试教育,教师的压力特别大。对学生要求严格一点,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又失之偏颇。而学生的评价往往又成为学校评定一位教师的重要指标。长此以往,高职英语教师必然产生倦怠的情绪。

3.学生因素。自高职院校开办以来,其规模不断扩大,招生计划不断增加,而录取分数线却越来越低,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得不到保证。通过对我院200名新生进行统计,高考分数90分以上的仅5人,占2.5%;70-90分的48人,占24%;40-70分的92人,占46%,还有27.5%的学生高考150分的英语所得分数不足40分。甚至有的学生连“hello” “how” “bye-bye”这样简单的英语单词都不会写,更别提流利的英语口语和翻译、写作能力。由于学生底子差,导致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兴趣,旷课、上课打瞌睡、考试作弊等现象严重,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也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之下,身心俱疲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们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职业倦怠之感。

4.英语教师自身因素。英语教师自身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高职院校多数为地方政府举办,经费不足,从而导致教师的收入不高。(2)教师是具有不同人格特征、性格特征的个体。长期承受着心理压力,使他们疲惫不堪,导致了倦怠心理的产生。(3)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就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应有的实战经验,因而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锻炼。可学校提供给教师学习和外出实践的机会很少。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平均每周12课时还不满工作量,甚至有的教师课时更多,课外还得进行研究性学习。科研难出成果,课题难申请,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也难,没有这些科研成果,根本谈不上职称评定,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这些都给英语教师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影响到了教师的身心健康。

总之,职业倦怠不仅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身心健康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还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应引起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黄丽.浅谈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J].华夏教育,2009(11).

[2]Freudenberger HJ. Staff burnout [J].J Soc. Issues,1974(1);159.

[3]杨素兰、韩效辉.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内外因素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8).

[4]王诚.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J].内江科技,2010(4).

[5]兰月秋.我国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9).

[6]任晓丽.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分析.探索,2010(7).

注:课题来源:长商职院2011年院级课题(课题编号:TY1101)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篇5:学生:被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职业学校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与挑战,教师也不同程度地出现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地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关注和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激励教师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对于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有关名词解释

(一)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的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从组织行为学角度讲,激励机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制度,表现出的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方式和关系。

自20世纪以来,国外的很多专家和学者从心理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不同角度对激励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如需要层次理论、X理论和Y理论、双因素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目标设置理论等等,激励理论对于教师激励机制的建构有多方面的启示。教师激励的建构,应着眼于教师工作的特性、多样需求及长远发展,依托于教师的工作压力,着手于有效的外部刺激,最终指向教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

本文仅就“双因素理论”在消除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中的有效应用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二)“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在《工作的激励》一书中首次提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有两个独创性观点。首先,该理论说明了员工对工作的满意感和不满意感不是单一连续的两个极端,当中至少包含了两种状态,没有不满意与没有满意。“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其次,它强调有些因素能够引起职工对工作的满意感,赫兹伯格称之为“激励因素”。而另一些因素则只能防止不满意感的产生,赫兹伯格称之为“保健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

保健因素——即环境、条件等外部因素,如薪金、安全、工作条件、监督、公司的政策和行政管理者与下属之间关系的性质、附加福利等,所以该因素又称外部因素。这类因素具有能满足职工的物质需要,预防职工产生不满情绪,维护工作现状的作用。

激励因素——是工作本身的内部因素,如成就、公认、提升、工作本身、个人发展、责任等,这些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由于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发展性,能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对人的行为动机起积极推动作用,所以也称内部因素。双因素理论从满足需要的角度研究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并首次提出了明晰的激励因素,给学校的教师管理工作深刻的启示。

二.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影响及原因分析

(一)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常感精疲力竭。认为教育教学毫无意义,自己的工作毫无价值,认为自己如何努力,结果都令人失望。由此,工作投入明显降低,工作动力日益缺乏,工作热情日益丧失,轻则放弃努力,重则畏惧上班。

2.自卑敢、失败感增加,自我评价降低。认为自己不是教育的主流,从事职业教育工作低人一等,对学校发展、对职业前景和个人前途失去信心。

3.现实中,由于职业学校招生困难,且职业学校学生呈现“四多”,即家庭经济困难生多、学习成绩差生多、违纪学生多,单亲家庭及问题学生多。因此,教师们认为学生素质太差、太愚笨,自己的工作难以产生效果,因此拒绝接受学生,有时将自己与学生对立起来,师生关系紧张,不愿面对学生、不愿进课堂。

4.情绪易激动,行为显失常。常常出现不合理的暴躁情绪,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甚至是不良的嗜好,有时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二)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1.教师个体负面情感增加,出现一定的生理、心理问题,严重危害教师身心健康。典型表现是对工作日益不满、情绪日感压抑和无聊,甚至出现抑郁。

2.教师流失越发突出。一是在学校内部一流教师向其他岗位流动,二是从职业学校调离至其他教育部门或彻底离开教育行业。

3.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对学生缺乏爱心,工作投入和参与减少,教师工作士气低落,无心也无力于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影响。

(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1.学生方面因素。职业学校学生中学习困难者居多,品行缺陷者居多,坏行为习惯者居多,饱受批评冷眼者居多,家庭经济困难者居多。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素质不高,学生来源复杂,要求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学生的养成教育,纠正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从而大大增加了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长期压力。因为对一些教师而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远比其它工作更易让他感觉到疲倦。

2.教师职业的因素。教师是属于一个比较孤立、封闭的群体,从事的是一种比较单调的工作,与社会的联系较少,参与管理与决策的机会也很少。另外,教师的职业回报总是有一个起伏的过程,很多教师看不到这一点,从而产生了消极的情感体验。

3.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问题。现行学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虽然经过多次修改,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如现存的对教师工作检查过于繁多,容易引起教师的反感;现行的听评课方式给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相对单一,加大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4.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学校民主管理还需进一步落到实处,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机会仍然缺乏,许多教师都认为自己“只有干活的权利,没有参与管理的权利"。

5.教师发展空间的制约。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大多数教师都有寻求自我发展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而现实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学校为教师提供的专业发展条件和继续教育机会还不能满足教师的发展要求。

6.职业学校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有待提高。近年来,由于受到生源的制约,职业学校教师的经济收入呈现增长缓慢、停滞不前甚至是减少的状况,在社会中处于中下水平。另外,职业教育被边缘化的现实,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声望和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原因也是引起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7.职业学校生存压力。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受到社会的轻视,适龄人口的自然减少等因素,中职学校生源日益萎缩,中职学校日益面临生存的巨大压力,给中职学校工作人员特别是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挫折感。

三.“双因素”理论在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中的应用

(一)重视保健因素,满足教师的生存等基本需要

根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具有能满足职工的物质需要,预防职工产生不满情绪,维护工作现状的作用。因此,在学校的教师管理中要防止和消除教师的不满和懈怠,就要在保健因素方面下功夫,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努力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安居乐业,献身职业教育。身价值,献身教育。

但当前,职业学校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与挑战,职业安全需要成为职业学校教师生存需要中的主导需要。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既要关心教师的生活问题,更要关心教师的职业保障问题,要在提高办学质量、拓展学校生存与发展空间上多下功夫。只有为教师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之具有充分的职业安全感,教师才能踏踏实实地工作,义无反顾地为职教事业做贡献。此外,学校的政策、工作环境和条件等,对教师来说均是保健因素,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有不满意感,影响工作情绪。对此,学校制定各项政策要尽量公平合理,要不断改善教师工作环境,让教师充分体验到公平的满足和环境的舒适,从而愉快地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关心教师工作与生活,营造和谐的工作范围。一是小处着手,关心教师生活。如为解决教师反映的第四节课后吃凉饭菜的问题,学校党务责成相关科室专人负责与食堂沟通,每天安排一人进行跟踪调查,使该问题迅速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根据学校多址办学的实际,学校调整班车时间与路线,除常规班车外加开8:30的晚班车,方便教师上下班。二是要理解和支持教师工作,注意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比如,对于中职学生基础差、难管理的实际,学校实行小班化设置,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难度。

2.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创新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一是改革教师薪酬发放方法,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根据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专职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打破职称界限,即基础性绩效工资不分职称、只根据科类标准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按照专职教师听评课成绩及考核情况发放,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搭建更多与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为了及时了解教职工的所思所想,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工在学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学校制定《学校领导班子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学校党务通过实行校领导接待日预告办法、设立校长信箱、公布校领导个人邮箱,在校园网开辟校园论坛等途径,让教师畅谈所思所想,得到宣泄、获得理解、受到关怀,实现教师与学校领导心灵上的零距离交流,从而解除教师的工作懈怠。

4.努力拓展学校生存和发展空间,增强教师的工作安全感。学校实行多元化办学,与**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服装艺术学校等河北、四川、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同类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使学校办学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学校与**学院等高等院校进行专业对口升学,与**大学合作开办大专学历教育,使学校办学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校充分利用先进的实训基地,强化与企业、学校的联合,把实训基地建成具有区域、行业和专业影响力的,集学校教学、学生技能训练、专业师资培养和社会人员上岗、在岗、转岗和再就业培训等功能于一身的培训基地。目前这一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学校与**总公司、**职业学院、**职业学校等企业、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为行业企业和各类学校提供培训服务。学校还与**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影视技术培训学校,合作开展影视技术人才培训。

(二)充分利用激励因素,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

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由于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发展性,能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对人的行为动机起积极推动作用。当这种激励因素满足时,人的积极性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激发。因此,在学校的管理中要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管理者的眼睛就不能只盯在保健因素上,还必须充分运用激励因素。

为了实现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学校管理者在注重保健因素的同时,更要善于利用激励因素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发挥教师潜能和才智。

1.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除注重考察学历、学识与专业能力外,还特别重视应聘者的教师职业认同感,选择那些把教师职业当成事业,有着强烈的教师职业倾向、热爱教师职业,愿意应对教师职业的挑战的人。

2.注重教师的培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为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更大的专业发展空间,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条件,学校强化在职培训,实施教师成长计划,投入100万元用于为教师国内外学习、培训与进修提供资金资助。制定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办法,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教师企业实践进行资助,鼓励教师通过在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中按照具体的工作岗位、工作流程逐一轮流进行操作,并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有效地结合情境发现和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与企业“零距离”结合,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使教师成为既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能精通实践操作,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需要。

3.改善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学校各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以教师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强化学校管理的人性化色彩,为教师提供更多机会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学校每学期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学校学年、学期工作要点等有关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充分利用全校教师的智慧,听取意见和建议,根据需要召开不同层面、不同对象的座谈会,如举行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座谈会,绩效工资改革教师座谈会,教师生涯发展规划中青年教师座谈会,后备干部选拨任用座谈会等。

4.构建具有活力的评价机制。学校邀请校外专家对专职教师进行逐一听课,课后专家与教师面对面讨论与交流,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与指导。专家听评课活动对于启发教师思维,提高教学水平,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有效地构建起了公平、公开、公正的教师考核机制。

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不仅影响教师自身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业进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消除这一难题,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激励广大教师提高工作积极性,从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永刚.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分析与对策[J]

.职教探索,2010年3月.2.裴利芳,王燕妮.工作倦怠的因素分析与研究发展综述[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3.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

篇6:学生:被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 工作倦怠 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行,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不断加剧。工作倦怠不仅直接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并成为教师厌教、流失以及教育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从工作倦怠的含义与症状入手,分析了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行,高校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在众多职业中,教师的职业被公认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我国教师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较高的工作压力已经对教学、学生乃至学校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工作倦怠,探究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根源,并寻找解决其有效途径、有效化解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问题,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并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工作倦怠的含义及表现

工作倦怠又称为“职业衰竭”、“职业枯竭”,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freudenberger)1974年首次提出,用来专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1]234-238。在《辞海》里,“倦”指疲乏、厌倦,“怠”指懒惰、轻慢、疲倦。处于工作倦怠状态的教师,大多有以下症状:

1)认知上:刻板守旧,对自身现状不满,却不想或不知如何改变现状。2)情感上:消极冷漠,烦躁易怒,缺乏工作热情;感到无法胜任工作,感觉工作没有意义。3)行为上:厌教厌生,工作上遇事推诿、回避困难、对新任务惶恐、工作效率低、缺乏成就感。4)身体上:容易疲倦,免疫力降低,严重的有胃肠不适、紧张性头痛、失眠等身心疾病。

二、当前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原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工作倦怠是教师内部的身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maslach在其1997年的著作中指出,引发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工作环境因素,而不是我们以往所认为的员工的个人因素[2]234-238。

(一)外因――什么环境下教师易产生工作倦怠

1.社会因素。首先,是社会转型期教师压力剧增。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进行着全面改革,各种任职、晋升条件等硬性指标不断提高,精神压力明显增加。各高校又不断扩招,造成师资紧缺,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加大,还带来了班级人数的膨胀及学生素质的降低,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让教师难以相信自己的行为能有助于现实的改变,只好降低对工作的投入以求心理平衡。这种习得性无助不断得到强化,最终就会发展成为工作倦怠[3]614-616。其次,较高的社会期望与较低的现实待遇的冲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职业的神圣感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往往以“清高”自居,过分注重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同时人们对教师强调奉献、责任,相对地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基本需要。近来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还远未达到较理想的程度,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群体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统的“师德尊严”被淡化。这种不和谐导致教师内心冲突,从而对工作产生倦怠感。

2.工作环境因素。首先,是高校管理官僚化。高等院校组织结构行政化,管理缺乏人性化。领导实行家长作风,独断专行,教师被排除在学校决策之外,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高校考评体制不健全。目前高校采用国家事业单位考评体制,但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很多项目不能量化考核,标准尚难统一,部分教师在考评过程中感觉有失公平。另外,在考评中未突出讲课及教学环节,重心在学术科研水平。一方面,可能使教师减少教学工作投入,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另一方面,科研要求的不断加码也会进一步加大教师的心理压力,导致工作倦怠的高发。

3.工作本身的因素。首先是教师工作的个体性。教师的人际交往以师生交往为主,多处于校园之中,人际关系单调、狭窄,教师群体成为孤立、封闭群体,与社会的联系和参与社会活动较少。这使得教师的交往需要与获得支持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因而感到压抑、孤独、紧张和焦虑,最终导致工作倦怠。其次是教师工作中的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高校教师既要教学又要科研,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为人师表又要亲切平等,与学生亦师亦友。这种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增加了工作胜任的难度,使教师很容易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另外,无论教学还是科研,其成果都不能立竿见影,成果的延迟性也会降低教师的成就感,从而加剧工作倦怠感。

(二)内因――什么样的人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1.人口学因素。研究表明,担任课时多的、职称低的、教龄高的容易对教师工作产生倦怠感,担任班主任的、有婚姻的、高学历的、专家型的教师较不容易产生倦怠感。

2.不适应的个性。教师所具有的多重角色身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某些能力和技能较差的教师就容易感到力不从心,从而产生倦怠感。另外,研究表明,人格坚韧度高的教师,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自尊水平高的教师,产生工作倦怠的可能性低;性格比较脆弱的教师,自我效能感比较低的教师,缺乏自信心的教师,产生工作倦怠的.可能性高。期望值高的教师,成就动机高的教师,比其他人更容易产生工作倦怠;比较敏感的“感觉型”教师相对于比较冷静的“思考型”教师更容易体验到工作倦怠感。比较容易受生活事件影响的性格内向的教师,习惯把教育中的困难归结为自身原因的教师,对竞争性活动采取逃避和抵制性处事策略的教师都容易产生工作倦怠。对工作满意度低的教师比对工作满意度高的教师更容易产生工作倦怠感。a型人格个体的工作倦怠发生率偏高[4]556-557。

三、工作倦怠的对策分析

从影响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四个主要因素看,改进社会因素与职业因素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干预对策首先应该指向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重点从高校组织管理和教师个人管理两个层面开展工作。

(一)高校管理层面

1.实行民主管理,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决策,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树立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明确职责,降低角色模糊感。制定明确的学校发展规划,并引导教师将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学校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与心理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增加教师的归属感。

2.健全考评机制,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尽可能为教师提供明确的评价标准,建立公平的奖酬体系,并避免考评中过分重视科研的现象。在考核评优和职务晋升中务必做到公正、公开、公平,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提高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质量。在教师教育中,不仅要注重教育理论的提高,还要引导教师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同时,要给每位教师提供外出进修的机会,提高专业素养;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带教工作,同时要加强对所有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全校形成以老带新,相互促进,积极“传帮带”的良好氛围。当然,最好是学校在招聘教师时把好关,不但要注重学历、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还要注重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教学能力、应对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等,把不适合做教师、不喜欢做教师的人及时挡在大门之外。

4.开展各类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往,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如联欢会、舞会、假日旅游参观等集体娱乐活动。

(二)教师个体方面:“解铃还需系铃人”。教师只有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各方面素质,才可能摆脱工作倦怠。

1.思想上。首先要理性看待压力。根据情绪abc理论,情绪c的产生并不是因为事件a直接导致,而是由经历了该事件的人对它的解释和评价b引起的。工作倦怠的产生,也是源于教师本人对所遇到的各方面压力的不合理认识与评价。因此,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去理性地看待工作压力。其次要正确对待教师职业。改变观念,走下“神坛”,把教师职业当做一个平凡的职业。再次要树立正确的信念和理想。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chemiss和krantz曾比喻,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工作倦怠的最好解毒剂[5]16-20。经常用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职业的感情。

2.行为上。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认识,建立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其次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例如,经常记录教学经验心得,虚心向优秀教师求教,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多观摩各类示范课,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进行自学训练,等等。再次要主动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积极参加文体与社会活动,培养多方面兴趣爱好,经常锻炼身体。同时要注意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总之,工作倦怠现象在高校教师群体中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教育改革与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高发的趋势。但只要在全社会的鼎力支持之下,通过学校与教师的努力,就能使高校教师远离工作倦怠,达到自我与职业的和谐统一,创造辉煌的人生价值,有力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永鑫,张阔,赵国祥.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

[3]刘永兴,张敏.关于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5,(5-6).

[4]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3).

篇7:学生:被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 在职称、科研、人际、自我价值和发展等方面都会对高校体育教师产生不同程度职业压力。而且高校教师中年轻教师占有比例越来越大, 大多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 面对各种压力不能及时地缓解产生的职业倦怠。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天津市普通高校在职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的情况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问卷调查法 (采用的是国外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对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各个维度的题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3.1 社会支持因素的分析

根据表1可以看出, 在社会支持因素方面, 体育教师都能很好地处理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能够与家人融洽的相处。但是, 教师却感到自己工作的单位受到的支持有限, 单位领导也不太重视自己提出的好建议。

3.2 个人因素的分析

根据表2可知, 在有很好的压力发泄方式方面, 超过半数的教师持肯定的态度, 可见体育教师在这方面具有很好的心态, 在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方面, 很大一部分教师都不会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一部分教师虽然能很好地释放自己的压力, 但是却不能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 由此也就对职业倦怠的产生造成了影响。

3.3 工作期望因素的分析

根据表3可以看出, 只是在每天都能按照计划完成工作方面, 大部分教师持肯定的态度, 分值的平均数也较高, 可见教师对于完成工作任务表现得较为轻松。在会努力工作不断进步、和单位有共同的追求目标、认为工作很有挑战性这几个方面, 大部分教师都认为不是很符合, 这就说明了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较为消极, 这样消极的工作态度肯定会形成教师的职业倦怠。

4. 结论

根据对以上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各个因素的分析, 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各方面都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形成了影响。具体来讲, 在社会支持因素方面, 体育教师都能很好地处理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能够与家人融洽的相处, 但是却感到自己工作的单位受到的支持有限, 单位领导也不太重视自己提出的好建议。在组织因素方面, 满意同事之间的沟通状况, 在上级的管理方式、单位处理事务的公正程度以及单位的规章制度合理的方面, 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对此持否定的态度。在个人因素方面, 在有很好的压力发泄方式方面, 超过半数的教师持肯定的态度, 在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方面, 有超过40%的教师认为不会很好的调整。在工作期望因素方面, 教师们每天都能按照计划完成工作, 在会努力工作不断进步、和单位有共同的追求目标、认为工作很有挑战性这几个方面, 大部分教师都认为不是很符合, 这就说明了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较为消极, 这样消极的工作态度肯定会形成教师的职业倦怠。

摘要: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从社会支持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工作期望因素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力求找出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篇8:学生:被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高职教师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对策

[作者简介]赵孟静(1972- ),女,河南浚县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河南鹤壁458030)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045-02

一、引言

在高职教育撑起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今天,建设一支健康、有活力的高职教师队伍显得尤其重要,他们的整体素质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他们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工作中起着决定作用。

高职教师作为我国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既区别于普通高校教师,同时也不同于中小学教师。人们在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的同时,却往往容易忽视高职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即使在高职教育内部,也一贯比较注重教师文化素质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却相对忽视了对教师职业生涯及其心理、行为变化的研究。实际上,高职教师已经成了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可以说,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中的危机”。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高职教育工作中的压力时,所处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这时的教师显得不知所措,筋疲力尽,疲惫不堪,工作热情下降,开始与人疏离,对人的态度缺乏人性,自身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创造力丧失,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工作表现越来越糟糕,从而影响到教育效果的发挥。

高职教师作为一种新兴类型的教师,其职业倦怠现象与其他教师相比,具有特殊性。高职教师面对的不是升学、成绩排名等硬性指标的压力,他们更多的是面对如何跟上知识更新速度、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等专业发展压力,以及从中专教师向高职教师角色转变的适应压力等。高职教育大规模的迅速扩张,致使高职教师队伍的数量有极大的增长,而增量中最主要的成分是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据1993年Cordes等的研究表明:30岁以下年轻人群易患职业倦怠;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症状也较重。因此,关注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人文关怀,更是一个影响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一)心理因素

1.人格特征的偏激。教师的人格特征是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倔犟、低自尊、外控型、神经质、A型性格、感觉型以及逃避型应激策略的人会表现出较高的工作倦怠。外控的人,由于其将事件和成就归因于强有力的他人或机遇,因而比内控的人更多地体验到倦怠。对大五人格维度的研究发现,倦怠与神经质维度的关系密切。神经质指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神经质维度得分高的人更容易体验到诸如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他们对外界刺激反应比一般人强烈,对情绪的调节能力比较差,并且这些人思维、决策以及有效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比较差。据弗里德曼·罗斯曼的研究表明: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人群,大部分是具有A型人格特征的人。主要表现是:喜欢极端的竞争,具有较高的成就感,具有攻击性倾向,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并且不安定。也有证据表明,“感觉型”的个体比“思维型”(依据荣格的分析)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倦怠,特别是人格解体。

2.自我价值的失落。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被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的,一般在低级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级的需要。在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今天,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获得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将更加强烈。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尽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高职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素质欠缺,教师的付出并没有显著的效果,有时候,教师的付出还得不到学生的认可。这样的状况会降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导致其成就感低落,致使其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期望值高或成就动机大的个体对工作投入程度高,且希望承担更多的工作,容易体验到情绪衰竭,而且一旦期望落空,就会随之出现去个性化应对方式及成就感降低。

3.应对方式的消极。人们遇到压力时,常产生焦虑、沮丧等情绪。个体的应对方式对于倦怠体验也有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者发现,低的坚韧性、低的自尊、外控和被动的应对方式构成了应激倾向个体的典型剖面图。如果在遇到应激事件时不采取积极行动并寻求外界支持,而是逃避问题,则会增强情绪的疲惫感及工作的冷落感,也可降低教师的个人成就感,不利于教师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从而使个体较多地体验到倦怠。

4.职业认同感的削减。一般说来,个体从事同一工作的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这是因为,非常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激情。有教师说,一个内容讲了无数遍,感觉很乏味,十几年过去了,实在很无奈。对生活富有激情的内心追求与客观情况的差异,往往会引起人的矛盾心理,使之产生对职业的抵触情绪,导致拒绝感、平淡感等消极心理的发生。

(二)社会因素

1.社会公众的高期望。教师职业一向被社会视为是崇高的,其所承受的社会期望值更具体、更直接。我国素来就把教师比喻为“园丁”“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些观念无形地赋予了教师角色过高的标准,造就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形象,当这些标准在教师的努力过程中变得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教师的热情、希望都将逐渐销蚀,变得悲观,失去了奋斗的力量,便加剧其职业倦怠的产生。

2.社会地位的尴尬。目前社会大众仍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职业教育心存偏见,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二三流教育”,不能与普通高校相提并论。处于这种背景下的广大高职院校的教师,不论是其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都被认为是区别于普通大学教师的“低层次”教师,这种尴尬的境遇严重地影响着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角色适应的压力。高职教师在学校承担着众多的角色:知识传授者、行为示范者、班级管理者、教育研究者、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咨询师等。这些角色在每天的工作中要不断地转换和定位,容易出现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研究表明,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与职业倦怠存在中等或高强度的相关性。在高职教师的众多角色中,有些角色有时是矛盾的,如教师既要充当班级管理者、家长代理者,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改制或合并升格而成的,教师们在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上,往往觉得自己既算不上高校教师,又不是中专或中学教师,而是处于一种边缘地位,教师往往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从而在自身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意识模糊。角色适应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调适,极易造成这一群体产生心理问题。

4.社会支持的缺乏。许多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的缺乏与教师的职业倦怠之间往往存在着显著的高相关。研究指出,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相比,教师很少有时间与家人、朋友进行轻松的交谈。即使在同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助和合作行为也少得可怜。也就是说,教师职业实际上是一项“孤独的职业”。

三、缓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缓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教师本人的不懈努力,既需要政治上的关心,还需要舆论上的宽松和心理上的支持。

(一)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是个体面对应激事件时从外部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社会支持主要是来自家庭、亲友、社会各方面(同事、组织、团体等)在情绪上和物质上的帮助与援助,它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支持系统可以减轻个体的压力,缓和倦怠的产生。为此,在政府层面,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功能,加大宣传力度,倡导新型职业价值观,破除鄙视高职教育的陈腐观念,从而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这对高职教师是很重要的支持。在社会层面,要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和关怀,针对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积极优化社会舆论,确立对高职教师合理的角色期待,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在学校层面,应为广大教师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和谐人际环境与工作环境,并给予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性和自主权,以使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得以发挥。有研究表明,如果某个职业的从业者对工作中所需资源没有足够的控制,或者个体对使用他们认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上没有足够的权威,则容易产生无力感,并最终导致职业倦怠。所以,给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对缓解和预防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显得尤其重要。

(二)加强个体自我调适

1.了解自己,确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就是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并能悦纳自己。高职教师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要摆正职业立场,建立适度的成就动机,促使自身专业化成长与发展。与此同时,还必须提高角色知觉水平,努力促进自身与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自我的完善。

2.不断提升人格。阿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资源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高职教师应自觉加强人格锻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这样才能坦然面对教育的压力,不消沉,不沮丧,满怀自信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3.学会调节情绪,加强心理保健。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在心理健康中具有核心作用,如果自己的情绪长期得不到合理的宣泄,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潜在的能量,即“感情势能”,它一旦超过了个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高职教师如果出现了异常的情绪,就要进行积极的调节,以保持心理平衡。如采用“阿Q式”的精神自慰法;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写日记等活动合理宣泄压力;转换思维方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和调适心理等。在遇到难以自行解脱的危机时,不妨求助心理咨询,心理咨询被誉为“温柔的精神按摩”,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摆脱危机,进而保持身心健康。

4.积极进行人际交往。卡耐基曾说过,人际关系在一个人成功中起85%的作用,这充分说明人际关系的作用。当一个人感到有可以依赖的人在关心、照顾、尊重和爱护自己时,就会减轻挫折反应的强度,增加对挫折的承受力和适应性。因此,高职教师要积极进行人际交往,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钭启升.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2]王彬.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杨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4]杨莉.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矫正与调适[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上一篇:米歇尔奥巴马演讲稿下一篇:睡觉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