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2024-04-22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精选6篇)

篇1:《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资源开发:

从生活周围寻找如螳螂一样的人,分析因顾眼前利益而带来的祸患。

媒体使用:

生活小故事及相应的图片,配套教材课件。

设计理念:

生活处处皆语文,借用生活中的语言材料深化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进行学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

(2)指名说,集体讨论。

3.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组成小组想到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讨论。

4.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名读。

3.师生评价。

4.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完成习字册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

(2)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3)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吴王考虑问题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1)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同学评议。

(4)讨论: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你认为这两句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3.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相机出示: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三、复述练习。指名复述,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生动。

四、学生质疑,结合质疑小结课文。

五、作业:

1.讲述故事。

2.练习说话。

3.搜集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23 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篇2:《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www.sujiaoban.com]师:你们喜欢听谁的歌?

……

生:刀郎。

师:你是实力派的!我也喜欢刀郎的歌。(板书:刀郎)

师:说起刀郎,我总忍不住要发笑。因为刀郎这个名字和一种昆虫关系很近。

生:什么昆虫?

师:刀螂呗!(给“郎”加“虫”旁。)

师:有谁知道“刀螂”?

……

师:“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生:(读完课文)

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阅读教学应从“悦读”始。有“刀郎”而“刀螂”而“螳螂”,激活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在导入新课后,陈老师又从文体和文题入手来完成整体感知,真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样设计,学生就有一个清晰的读书思路,便于在大块时间内集中解决一个问题。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教给了学生读书方法。】

生:课文主要讲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可他固执不听,并且说,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给他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他听后恍然大悟,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说得很概括,也很完整。大家像他这样,同位之间互相说说。

生:(同桌互说)

师:如果再概括一些,可以怎么说?

生: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他下了死命令不许大臣劝阻。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他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说得不错,比刚才又精炼了。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

生:主要讲了吴王和少年。

师:那能不能把刚才的内容再“减肥”?

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下了死命令要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他。

生: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要去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让他打消了攻打的念头。

师:双“瘦”了一大圈,还能再“瘦”一点吗?

生:(无语)

师:想一想,吴王和少年,主要又写谁?

生:主要写少年。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题目是“螳螂捕蝉”,而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也是因为少年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所以说主要写少年。

师:有道理。还有别的理由吗?

生:因为从课文的第二节开始,一起到最后,课文里都写了少年的事,写少年最多。

师:会看书。从字数上也能看出来,有道理。那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陈老师没有包办,而是引导学生一步步“把书读薄”,学生的概括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且渗透了“整体--部分--整体”的读书方法。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显示了教师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艺术!】

师:智劝!这个词用得好!一篇600字的课文,同学们一句话就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这就叫把书读薄。这一点,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还要让大家把书读厚。既然课文主要写的是少年,那我们就仔仔细细地读一读,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的,你认为这位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并说出理由来。这一遍我建议大家默读,边读边划一划,思考一下。

生:(读)“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我觉得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不允许别人来劝阻,他还要去劝说,说明他真有勇气。

生:我想补充一下,我觉得从这里还能看出少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如果不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他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吴王了。

师:说得好!一个是为国分忧!一个是勇气可嘉!

生:读“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里能看出,少年劝阻吴王的决心已下,说明他很有勇气。因为他的衣裳和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还在等待吴王的到来,可见他的决心确实很大。

生: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说明他起得很早,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掌声响起。)

师:你有理有据,连用三个“说明”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雄辩家的魅力!

师: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我觉得这位少年拿着弹弓在花园里转,并不是来打鸟,真正的`意图是要劝说吴王。这说明他已经想好了劝说吴王办法,他已经胸有成竹了。

师:前面说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所以少年就没有直接去劝,因为这样就像飞蛾扑向火堆一样,不但劝不成,还要丢掉自己的脑袋。那你觉得这位少年怎么样?

生:这位少年很聪明。

生:他很爱动脑子。

生:他很有智慧,非常巧妙。

师:前面已有同学说这叫什么劝?

生:智劝。

师: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妙劝。

生:巧劝。

师:能用四个字说吗?

生:拐弯抹角的劝。

生:旁敲侧击地劝。

师:从少年的勇敢和智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足智多谋的人。

生:有勇有谋的人。

生:有胆有识的人。

生:胆识过人的人。

生:机智勇敢的人。

【教师以“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指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在文本的深处和细处感悟人物特征,这不仅符合该类课型的特征,又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使文本的“召唤结构”和学生的“阅读期待”相互交融,产生了和谐的共鸣、共振,使课堂极富张力和魅力。从这个教学片断还可以看出,陈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表达,是一种深刻的阅读体验。教学《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就要学习少年的言语智慧。现在的阅读教学不知怎么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应该说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取向之一。而目前的状况是“读、写”有余,而“听、说”不足。不知你注意了没有,现在就是六年级的学生你让他说一句话,或是概括一段话的意思,或是就一段话谈感受等等,学生的言语表达就很成问题,要么语义模糊,要么用词不当,要么表达不完整等。而陈老师就有敏锐的语文意识,结合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能言善辩”,这是非常有眼光的!】

生:(读)“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

师:这叫“不露声色”,沉住气!

生:我觉得他很有计谋,很有方法。他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妙在他说“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样,就把吴王给吸引过来了。因为既然是挺有意思的事,肯定人人都想听,吴王当然不会例外的。(掌声)

【有句俗语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看来只要教师愿意领学生走进课文,学生还是有能力“修炼”的。以上片断就已证明了这一点。阅读是主体意识下的生命体验活动。在陈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自主体验如花绽放!在学生的感悟、交流中,教师适时点拨、评价,好像课堂中连接着无数根“磁力线”,构成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动人情景。】

师: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这段对话,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要不慌不忙地读。

生:要很沉住气地读。

生:要不紧不慢地读。

师:就按自己的体会,好好说说这段话。

生:(自由练读。)

【“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学生只有理解了文字间的感情,朗读时才会赋予文字以感情。这种朗读效果远比告诉学生何时读快些,何时读慢些要好得多。陈老师就深谙这一点,真情随读而生,水到渠成。】

师:我们请三位同学合作,把这段话表演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分配角色,一人读吴王的话,一人读少年的话,一人旁白。)

师:不看书,能表演出来吗?谁愿意自告奋勇当吴王?少年?

(有两生在掌声中上台。)

师:(拿起一顶官帽,给“吴王”戴上。)您是吴王,官帽戴上。开始吧。(众笑。)

(学生绘声绘色,表演较成功。)

师:掌声欢送“吴王”和“少年”回座!你们俩做好思想准备啊,说不定哪一天某位大导演要来请你们拍电影呢!好,继续交流前面的问题。(众笑。)

【有效的、有情有趣的阅读活动是学生的阅读心境与文本语境之间的协调、同化和顺应。因此,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一是在教学内容上,注意活化教材,调制好教材与学生的“相似关系”,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经过教师的选择、转化,静止的语言文字才能活起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景相似,或者孩子向往的情景,情趣就来了。二是在教学方式上,注意儿童化,调制好学习方式与孩子的“相似关系”。上述教学就是通过“表演”将教学内容“还原”成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学生是在学习着,也是在游戏着,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可以内化文中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综合的言语表达能力。】

师:你怎么理解“不堪设想”的?

生:不知道会怎么样。

师:可以这样理解。还可以怎么说?

生:不能够想像得到。

师:对!单看这个“堪”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能。

师:对!能,能够。还能怎么讲?

生:可,可以。

师:非常正确!可以,能够就是“堪”的意思。那“后果不堪设想”的意思就是--

生:后果不可以预料。

生:后果不能够想像。

生:后果无法想像。

师:如果吴王真的攻打楚国,这不堪设想的后果是怎样的?

生:其他诸侯国会乘着吴国的兵力不足,对他们偷袭,可能吴国自己也保不住了。

生:可能吴国四面都是敌人,弄到灭亡的地步。

生:即使不会亡国,吴国肯定会大伤元气了。

师:是啊!国家灭亡,遭殃的是谁呀?

生:遭殃的是那些的打仗的士兵。

生:遭殃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民。

生:遭殃的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生:遭殃的是无辜的老百姓。

生:遭殃的是可怜的儿童和老人。

贪图眼前不该拥有的利益,这才是百姓之福,国家之福,也才是帝王之福啊!(板书:不战。)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聪明机智。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遇事冷静,善于思考。

生: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遇事不能固执已见,不能不听别人的劝告。

生:我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有什么事情的话,还能亡羊补牢,不至于造成更大的危险。

生:从“从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我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的打算,不能目光短浅,不然的话就会吃大亏。

生:一门心思去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忘记身后隐伏着的危险,是很愚蠢的!

【语文课堂中的思想教育其实就蕴含在对课文的理解中,对课文的朗读中,蕴含在学生的答题中。不难看出,学生在语文训练的同时已受到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这里得到了统一。】

师:看来,大家是真正读懂了这则寓言故事。老师还有个问题?你们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而之前他已下了死命令了,那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来,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为吴王设计一个讲话稿,待会儿每组推荐一位吴王上早朝,看哪位吴王得到的掌声最热烈。

师:(待学生讨论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吧?哪位吴王愿意先声夺人,第一个早朝?

生:各位爱卿,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后来,我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给我讲了个“螳螂捕蝉”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准备捉它。那么螳螂拱着身子,举起爪子,要去捕蝉,却没想到有只黄雀在它的背后正要啄食它。听了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我若攻打楚国,其它诸侯国必然乘虚而入,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今天,我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大王英明!(掌声,笑声。)

师:这位吴王把改变决定的过程说得很具体。还用上了书上的许多词语,还是一位很有文采的大王啊!来!掌声欢迎第二位吴王闪亮登场!

生:诸位卿家,寡人原想攻打楚国,扩大我国疆土,并对你们下了死命令。

【总评】

篇3:《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螳螂捕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寓言故事, 讲述了一位少年巧妙地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 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 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顾不到身后的隐患, 是很危险的, 由此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课文情节简单, 道理一读即懂, 教师应重在引领学生品味看似简单的语言, 通过多读, 特别是读好对话, 感受人物形象, 领会思维方式, 进而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整复述课文, 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方式, 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的道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基于此, 本设计拟在引导学生理解寓意的基础上, 深化学生的认识, 简言之, 即“读懂三只‘螳螂’, 感悟两种人格”。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 即抛出一个统领全篇的问题:“课文中到底有几只螳螂?分别是怎样的螳螂?”使引导学生“找螳螂”的过程成为感受人物形象, 领会思维方式, 体会少年智慧和人格魅力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

一、由找“螳螂”导入

1.师: (投影展示树林中螳螂捕蝉图片) 课文中到底有几只螳螂?分别是怎样的螳螂? (预设:学生都能找出第一只螳螂, 部分学生会明白“吴王”实际是第二只螳螂, 至于第三只螳螂, 延后再说。自然过渡到第一只螳螂的品读。)

2.教师诵读以下内容:花园里有一棵树, 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 悠闲地叫着, 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要去捕蝉, 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是的,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3.这是一只怎样的螳螂? (这是插图中在树上正要捕蝉的螳螂。学生很自然用课文中的话“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来形容这只螳螂。)

师:其实, 蝉、螳螂、黄雀都一样可悲, 都是一样的“螳螂”。

4.让我们再次朗读回味这段描写, 注意体会“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拱着身子”、“伸长脖子”等词语, 读出它们的“一心想得到”的感情。 (抓住反复出现了四次的“却”字, 指导读出那种遗憾。)

5.拓展训练 (以说话形式进行) :如果蝉 (螳螂、黄雀) 在那一刻能__________, 那该多好啊!其实, 我们有时就像这只螳螂一样可笑, 有一次__________。

6.再读第4~11自然段, 认真想一想:除了插图上这只“螳螂”外, 你从少年所讲的故事中, 能不能悟出另一只“螳螂”?

二、品读吴王这只“螳螂”

过渡:同学们很会读书, 明白了故事影射想攻打楚国的吴王就好比一只螳螂。

1.再读课文。着重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师:吴王是只怎样的“螳螂”? (学生品读后很自然地用课文中的话“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来形容吴王。)

3.回读第1自然段, 抓住“准备出兵”、“希望很大”、“谁敢来劝阻我, 我就处死他!”等词句, 读出吴王“一心想得到”的感情。

4.师生紧扣“乘虚而入”、“不堪设想”等词读出出兵的后患之大和遗憾之深。 (注意理解“乘虚而入”、“不堪设想”。)

三、感悟第三只“螳螂”

1.过渡:吴王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指导学生读好“处死他!”“恍然大悟”“对!对!”“太有道理了!”等词句, 体会吴王态度的变化。)

2.师:使吴王态度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少年难道身后没有隐患吗?那他为了谁的利益? (学生顿悟:其实课文中还有一只“螳螂”, 那就是少年!)

3.少年是只怎样的“螳螂”? (师生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好相关语段。预设: (1) 这只“螳螂”为国为民!从“后果将不堪设想”能体会到战争中最受伤害的是人民。 (2) 这只“螳螂”身后同样隐伏着祸患, 如果吴王执迷不悟, 少年会有杀身之祸。但他百折不挠!从……“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 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 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中能品味出少年的这种人格魅力。 (3) 这只“螳螂”机智聪明!他不但用讲故事的独创方式劝说吴王, 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巧妙行事。从“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我没有打着鸟, 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看出少年想到不能主动去劝阻吴王, 必须让吴王来发现自己, 并且自己不能多讲话, 要抓住吴王心理, 让吴王主动问自己。

4.少年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感悟:大臣们也爱国, 也在不断地劝阻吴王, 可他们缺少“消除后患巧妙行事”的方式!)

四、深化认识, 升华情感

1.师:人的一生都面对着眼前的或长远的利益, 同时身后也常常隐伏着祸患。今天我们品味出了两种螳螂, 感悟到了不同的处理智慧, 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经历中会更多地认清自我, 扮演像少年一样的“螳螂”。

2.适度拓展:正直的人有时为了履行自己的责任, 维护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 勇敢地承受身后的“隐患”,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司马迁明知__________, 还要__________, 为的是__________。

王安石明知__________, 还要__________, 为的是__________。

哈尔威船长明知__________, 还要__________, 为的是__________。

五、作业

1.练习复述。

篇4:《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凸现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读议结合、读写结合,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教学过程

一、即兴说话,激趣导入

任选其中的一组词语,想象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

大象蚂蚁鲨鱼老虎

老虎狐狸鹤蚌(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1.自选话题进行交流。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认识两个新“朋友”,看老师板书:螳螂蝉。

指导书写“螳螂”,(凭借生活经验认识这个“朋友”,螳螂又叫刀螂,但不是“刀郎”。这样加深对“螂”字的认识。螳螂对庄稼有益。)

想象。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板书:螳螂捕蝉。(齐读课题)

3.教师拓展:说得完整一点,还可以怎么表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韩诗外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原文:

“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指导学生理解,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精确与简练。

[设计意图:由“狐假虎威”、“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些成语引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质朴、自然而又意蕴深长,因为课题的本身就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内在的“美”,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开始就为学生的阅读奠定情感基调。]

二、巧妙入文,探究感悟

读读下面一段话。看你有什么新发现?(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对照阅读)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蝉的自由自在、悠闲的神情,体会蝉的那种安逸的生活。

2.说说哪些情况下可以用“自由自在”来形容。

3.自读感悟:说说各自都从中读懂了什么。

4.交流读书感受。填空:

(1)蝉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隐伏的祸患是____________。

(2)螳螂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隐伏的祸患是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成语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把成语故事“拿出来”单独进行教学,并非要脱离文本,而是要扎根成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下面更好地进入文本作好铺垫,即通过反复的朗读品味,挖掘成语内在的意蕴。]

三、整合资源,巧妙入境

过渡:是啊,凡事不能只想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利益背后所隐伏的祸患。应三思而后行,切忌一意孤行。请大家读下面这个小故事:

有一年,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1.读过这个故事后,吴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得出来?

2.如何理解“固执”,读一读吴王的这句话:“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3.交流:反复朗读,吴王的眼前利益是什么?隐伏的祸患是什么?(引出“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语,引导体会所隐伏的祸患)

4.想象说话。你觉得“不堪设想”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设计意图: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用好教材、发挥教材“例子”的作用,这是非常关键的。所谓“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偏离“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发展的轨道,这就是“好法”。所以,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分割、重组与整合,将课文内容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乐“学”不疲。]

四、追根溯源,感召生命

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9页,思考:既然不能正面劝阻,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谈谈各自的看法。自由朗读课文。

1.说说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怎样。

2.出示: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你讲得太有道理了!”少年是怎样“讲”的,是一种简单的讲吗?(少年的“巧劝”究竟“巧”在哪儿,使那位固执的吴王最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读课文2—11自然段。圈画出相关的内容。

4.交流:

(1)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并想想少年说的“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是指什么。

(2)赏读:“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交流,思考回答:

A.蝉的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隐伏的祸患是____________:

B.螳螂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隐伏的祸患是____________:

C.黄雀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隐伏的祸患是____________:

D.吴王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隐伏的祸患是____________:

(3)出示《春秋列国图》,联系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看,假如你是吴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打消念头)

(4)什么是恍然大悟?“悟”又是什么意思?你有恍然大悟的体验吗?说说看。(指导造句)

(5)想一想:吴王从中“悟”到了什么,你从中“悟”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下你“悟”到的东西。

[设计意图:课堂上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感悟,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让学生观察《春秋列国图》、联系螳螂捕蝉的故事,分角色并加上动作创造性地朗读,这样,学生自然“感”得多,“悟”得深。]

五、通读全文,整体建构

读后,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一下吴王和少年。

吴王:(1)固执;(2)知错就改(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正确地看待)

少年:机智、聪明。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王听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整体构建的过程,教学中应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通读全文、整体感悟的机会,给学生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感性认识。]

六、拓展延伸,迁移内化

自由朗读课外阅读材料《喜鹊搬家》。

喜鹊很聪明。新年刚刚来临,它就预料到今年多风。特别是春秋季节,风会刮得异常猛烈。它忙碌了好几天。终于把自己原来筑在树顶上的鹊窝搬到下面的枝丫上来了。这一来,大风不可能把它的鹊窝吹落了,但是。别的灾难却接连不断。喜鹊离地面太近了,大人经过这里。伸手就把小喜鹊摸走了;小孩子经过这里,也用竹竿挑窝里的鹊蛋。聪明的喜鹊只知道防备近患,却忘了防备远难。

1.交流读书体会。想想喜鹊的“远难”是什么,“近患”是什么。

2.面对这种情形,你怎样教育喜鹊,请说说你的做法。

3.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人或事呢?如果有。请你想想该怎样劝。

篇5:《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螳螂捕蝉》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故事中套着故事,是一篇学生爱读并能从中受到启发的好文章。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么一篇通俗易懂的课文通过自读并从中明理并不难,但学生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形势缺乏了解,所以借“螳螂捕蝉”的故事使学生与课文中的吴王一起恍然大悟,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生提出的有关要求,我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禀”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4、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其中目标1、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4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设计

为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通过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并准备了春秋诸侯争霸图、螳螂捕蝉的画面以及文中的有关语段,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目的是优化本课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首先,板书课题后,我先引导学生谈谈对螳螂、蝉的了解,并相机出示图片,随后引导学生质疑,从而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一个故事。随后我组织学生交流课文内容,相机指导学生进一步读好有关段落随机板书:

准备攻楚 不听劝阻

讲述故事 劝说吴王

恍然大悟 打消念头

通过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了课文层次。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次对课文质疑,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兴趣,并从中遴选出直指课文重点的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重点谈)

一、复习导入 再次感知

上课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并指名交流,使学生再次感知课文内容,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

二、研读课文 读中感悟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我将组织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引导他们展开想象,从而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读悟第一段,了解故事起因

在学生交流了课文内容之后,我顺势出示课文第一段,让学生读读想想然后交流从中知道了些什么?在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大臣们的顾虑,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借助春秋诸侯争霸图了解当时的形势,并通过引导学生模拟读吴王的话体会吴王的执迷不悟。

(二)研读2--11节,感悟故事寓意。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为题,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读读想想并在感受最深处写上一两句。读完以后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收获。

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畅谈各自收获,只要尊重对文本的理解即给予一定的肯定。其中我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少年给吴王讲述的“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蝉、螳螂、黄雀的内心活动,一方面借助媒体的直观演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身后隐伏着祸患”这一故事寓意。相机板书:

只顾眼前利益

忽视身后隐患

(三)引读12节,明白其中道理

在学生对“螳螂捕蝉”的故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以后,我用引读的方式带学生进入课文最后一段,这一段与开头首尾呼应,是揭示寓意的关键之处。为此,我及时引导学生前后联系,精读并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先想想吴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明白了什么?并组织学生将所感所悟写下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会及时抓住学生发言中的亮点进行点拨、引导、深化,使学生的认识不断走向丰满。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课文所揭示的道理,而且丰富了学生个性化的语言,也为阅读与学生的写作训练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联结点。

三、实践练习积累深化

在本课的结尾阶段,我将布置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选择文中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画一个脸谱,并用一段文字加以介绍,以深化学生的认识,使他们的语言得到积累。

附板书:

螳螂捕蝉

(喝着露水)蝉

只顾眼前利益

(捕蝉) 螳螂 忽视身后隐患

(啄食螳螂) 黄雀

少年

苏教版第十一册《螳螂捕蝉》说课稿

引言

好课是一次旅游。时间有限,景点多多,如何尽兴?导游设计最佳线路,鱼和熊掌兼得。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贮足何处,歇脚哪里,游客们各取所需。即便结伴同行,一同把玩,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所谓“人化的自然”。游玩中,间或碰到一口枯井,几块怪石,左端右看不明就里。这时导游上前细数古典,指点一二,却原来曾沐过秦时的风汉朝的雨,感慨之情顿生。

--引自海门周益民老师的精彩表达

一、教材分析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历史故事,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的道理,深刻地揭示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应全局整体思考的寓意,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来看,基本能体会到文章的主旨。那么我们语文老师怎么办呢?语文犹如人文宇宙中承载生命讯息的一艘小船,教师能在文本背后这个意义世界走得远些,学生就能跟得远些。(当然,老师不能让学生过分深入,也要根据学生年龄决定)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育,其设置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因此,我仔细阅读了这篇故事,发现两个串联的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吴王乃一国之君,且独断固执,少年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具有谋略意义上的劝说呢?这是一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内容复述;掌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会用“自由自在”“恍然大悟”造句。

2、掌握“思前想后”的读书法,学会推己及人、推测事物发展可能性的思维方式。

3、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阅读,懂得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保持社会和谐共处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直奔重点,引向最精要处

课堂中的活动安排不应该是随意、任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构成一个逻辑环。

本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一个表象,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所以它应在逻辑线路的第一层。我问“故事中哪几段直接讲述了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快捷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在这个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

借板书画一个关系链:蝉--螳螂--黄雀--少年。在这个关系链中,蝉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它整天叫着“知了,知了”,却对自己将遇到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这样的人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呢?得意忘形、自鸣得意……等等,学生体会“自由自在”“悠闲”中强烈的讽刺意味就不难了。而其他几个具象由于比较类似而可以一笔带过,不再浓墨重彩地进行处理。

这一组块最后,我请学生借助关系链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完成复述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中的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让学生承担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老师先扮演小弟弟的角色,请学生讲给小弟弟听,引导学生尽可能采用生动、简洁的口语来复述;再变换角色,老师当吴王,引导学生注意语气的转换。

二多元体验,引向最广阔处

“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恍然大悟。”什么叫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明白过来了。这时候老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你小子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齐读,加深巩固。

贾志敏说“三分文章七分念”。到这里,我请学生再次好好读书。“吴王还明白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间,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把思维更向纵向深入。我送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看看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得出: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寓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处的情势实际与寓言故事相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怎么得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2、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意。结合着少年的行为体会一下,少年几天来异样的表现有了原因。3、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取消了攻打的念头。”便是证明。如此思前想后,全文贯通!

三适时点拨,引向最深远处

文及此,似乎意已断。但诚如前面所说,语文课堂是人的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是民族的课堂。因此,结尾处,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心,从好的来讲是用心良苦,从坏的来说则叫居心叵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全在吴王一念之间。那么吴王会怎么处置少年呢?从结果可以推想应该不会处罚。那么少年这次说服成功的奥妙何在呢?这个问题故事里没有揭示,但生活中却十分需要,让学生讨论一下。通过交流,可以小结出两点:1、少年方式巧妙,增强了成功的可能性;2、少年是站在吴王的利益角度着想,忠心可嘉。以此类推,我们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这样两个原则。最后,我给学生留一道口语交际题。

篇6:《螳螂捕蝉》教案-教学教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大臣劝阻无效,并且下了死命令,一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住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吴王、少年的人物形象;春秋时的形势等。)(板书:吴王攻楚)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对话部分的内容。少年:聪明、勇敢。

(少年的聪明就表现在他能巧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1、出示对话部分的内容(这就是少年对吴王讲螳螂捕蝉故事的经过。)(1)练习分角色朗读(学习小组)

注:由学习小组长选一个读吴王的话,选一个读少年的话,其他两个做评委。(2)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自评,互评)(请同学先点拨点拨。)指点示范后,再指名分角色读。(评价过程注意点拨。)

2、出示“螳螂捕蝉”图(课件)读完螳螂捕蝉的故事,咱们再一起来看看螳螂捕蝉图。(1)对照这幅图,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听。(2)学生自练(3)指名讲故事。

3、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什么? 蝉、螳螂、黄雀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身后隐患(教师板书)

4、齐读螳螂捕蝉的段落。(媒体出示)

5、我们明白了故事当中的道理,那吴王明白吗?(明白)哪里可见(恍然大悟)(1)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不明白)(2)哪里可见吴王原来不明白?(回到第一小节)

a:吴王执意要攻打楚国,不听劝告,还下了死命令。所有的大臣都没说服吴王,这时你想对大臣说什么。(表演大臣们可能怎么劝阻。)你们说我这个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固执)(3)就这样一个固执的吴王,怎么会由于少年的故事而改变想法呢?这是什么原因呢?看来咱们还得研究研究当时这段历史。(4)出示战国形势图(媒体演示):联系刚才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现在你就是吴王,你会从中明白什么?(引导学生将吴国分别比作蝉、螳螂、黄雀说话,如:我们吴国就像那螳螂,楚国就是那蝉,我们很容易能打败楚国。但我们进攻时,其他诸侯国就会像黄雀一样攻击我们。)(5)学生互说。(6)汇报(板书)(理解“不堪设想”)

6、教师小结:吴王的确也悟到了这点,所以他是怎么对少年说的,(指名说)假如你就是吴王,你会怎么说、怎么做?为什么?(爱国)课文学到这里,吴王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作业:

1、请大家把螳螂捕蝉的故事相互演一演。

2、请大家回去后把螳螂捕蝉的故事讲给家长听。附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上一篇:6分题库下一篇:扼要词语的含义及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