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0

2024-04-16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0(通用12篇)

篇1: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0

妈妈给我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我被雷锋叔叔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雷锋是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名字。 这本书说的是,雷锋叔叔是一个善于做好事的人。在学校时,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擦黑板、抹窗户、整理桌子和板凳,一刻也不闲着。在工作时,他把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钱,一分不留,全部捐献了出来。在军队里,他做的好事更是数也数不完。在火车上,他给老大娘让座位。雷锋叔叔也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他自己有一个“聚宝箱”。他把平时从外面拣回的螺丝钉、螺丝帽、钉子、铁丝等都放在里边以备用。雷锋叔叔穿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也舍不得买新的。但为了支援农业建设,他曾把自己几年来辛苦积攒的二百元钱,全部捐了出去,这是多么伟大呀!

篇2: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0

我读过《雷锋的故事》后,雷锋叔叔让我受到了很大启发。

雷锋有着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的精神。他是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我虽然从来没有见过雷锋叔叔,但从他的照片中我可以看出,他是个先人后己、为国为英雄,也正如他所说的:“做一个‘无名英雄’是最光荣的。”

篇3:雷锋的故事

翻身得解放

在湖南省省会长沙市的西北郊有一个望城县。1940年12月18日, 雷锋就出生在这个县简家塘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

雷锋4岁时, 爸爸被国民党军队和日本侵略军拉去当挑夫, 遭到毒打后便经常吐血, 但又无钱医治, 不久便去世了。

爸爸去世后的第二年, 年仅12岁就去给资本家当童工的哥哥因患肺结核无钱医治也死了。就在妈妈悲恸欲绝的时候, 连病带饿的弟弟又死在了妈妈的怀里。

两年中连续失去三位亲人, 这对妈妈是个沉重的打击。为了生计, 妈妈去地主唐四滚子家当女工, 受尽了欺辱却无处申诉。一连串的折磨使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就在这一年的中秋节, 走投无路的妈妈让雷锋到隔壁六叔奶奶家玩, 她自己却悬梁自尽了。雷锋回来后抱着妈妈的遗体哭啊叫啊, 可是, 妈妈再也听不见儿子的呼唤, 再也不能照顾他了。

不满7岁的雷锋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小小年纪的他就得上山砍柴, 以此换一些钱来补贴生活。一天, 一个地主婆硬说雷锋砍了她家的柴, 还夺过砍柴刀在雷锋的手背上连砍了三刀。愤怒的雷锋冲他喊道:“总有一天我要报仇!”

1949年8月, 雷锋的家乡解放了。大人们忙着组织农会, 孩子们则组织儿童团, 雷锋也和全乡的孩子一样, 精神抖擞地站在儿童团的队伍里。

从此, 他能够挺直腰板走路了。每天, 他都唱着儿歌去开会, 和小伙伴们一起站岗放哨, 盘查可疑的行人, 监视以前作恶的地主。他觉得一切都变了, 江水仿佛也在唱着欢歌, 青山也换上了翠绿的新衣。轰轰烈烈的土改斗争开始了。雷锋和相亲们一起高喊着:“打到恶霸地主, 讨还血债!”

土改后, 雷锋和乡亲们一样, 分到了土地和粮食。他穿上新分给他的衣服, 背上书包, 和那些贫苦农民的孩子们一起, 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开学第一天, 老师发给他两本书和一个笔记本。

他看到小朋友们都交书费、学费, 便把过春节时乡长彭大叔给他的压岁钱拿了出来, 交给了老师。

“学校不收你的费用, 你可以免费读书。”老师亲切地对他说, “你们能读书, 这是共产党的恩情啊!”

“共产党!毛主席!你们为我们穷孩子想得太周到啦!”当他翻开第一页书, 看见毛主席那慈祥的面容时, 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雷锋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念书, 做党的好孩子。他刚刚学会写字的时候, 就在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毛主席万岁!”几个字, 这是他发自内心的欢呼啊!

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高小毕业后, 乡政府本来打算送雷锋到县里去读中学, 但由于当时农村知识青年太少, 乡亲们希望他能留下来做个新式农民。经过认真思考, 雷锋找到彭乡长要求留下, 要为家乡建设多做贡献。彭乡长见他人小志气大, 又怕他一个人在外地生活不方便, 就把他留下, 让他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

那时, 乡政府正忙着秋收的准备工作, 缺少人手, 雷锋每天除了完成通信员的本职工作以外, 还主动帮助大家搞秋收统计、填制报表, 有什么工作都抢着干, 不怕脏、不怕累。由于他思想觉悟高、工作积极、勤勤恳恳, 很快乡政府就推荐他到中共中央望城县当了公务员。

雷锋初到县委工作的时候, 还像个孩子, 圆圆的脸上带着一丝稚气。县委的同志见他年纪小, 手脚又勤快, 都非常喜欢他, 大家亲切地称呼他“小雷”。

雷锋经常跟着县委张书记一起外出。一次, 他跟着张书记一起下乡, 走着走着, 看见路边有一颗螺丝钉, 他上前踢了一脚就走开了。张书记看见了, 不声不响地走过去, 弯下身子把螺丝钉捡起来, 抹去了尘土, 然后装进衣袋里。雷锋当时觉得很奇怪:县委书记捡一颗螺丝钉干什么?

过了几天, 雷锋要到一家工厂去送信, 张书记掏出了那颗螺丝钉, 放在雷锋的手中, 语重心长地说:“一颗螺丝钉, 别看它不起眼, 缺了可不行;就像你这个公务员, 别看职务不高, 我们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

雷锋看看张书记, 又低头看看手中的螺丝钉, 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是这颗小小的螺丝钉, 在雷锋心中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 成了他以后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启迪。他下定决心, 要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这样一颗螺丝钉。

一天夜里, 雷锋坐在看文件、写材料的张书记旁边, 低头看自己手背上被地主婆砍过的刀痕。刹那间, 苦和甜、爱和恨, 一齐涌上了心头, 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张书记发现了, 放下笔, 语重心长地对雷锋说:“小雷, 你在旧社会受的苦, 是整个民族、整个阶级的苦。现在我们解放了, 生活也逐渐好起来了。但是, 我们的新中国还很年轻, 你也很年轻, 今后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 年轻人一定要好好学习, 要有奋斗的目标。”

雷锋想了想说:“我的奋斗目标, 就是在咱们机关当个螺丝钉。”

“将来呢?我说的是将来。”

“将来……不论革命需要我做什么, 我都会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张书记点点头, 笑了。

雷锋懂得, 只有勤奋学习, 不断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才会不断进步。他不仅参加了县委机关开办的业余文化补习班, 还经常到县图书馆去借阅图书, 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雷锋在县委机关中, 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处处闪光。他不论做什么, 都那样踏实, 一丝不苟。凡是由他经管的公共财物, 都管理得有条不紊;房间被他打扫得干干净净;对于来县委机关办事的基层干部和来访群众, 他都态度和蔼地热情接待, 并对他们进行周到的服务, 因此经常受到领导的表扬。

1957年2月8日, 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时被评为县委机关的工作模范。

在鞍钢的日子里

鞍钢钢铁公司在湖南湘潭、长沙、望城地区招收的最后一批青年离开湘北的那天晚上, 长沙火车站灯火阑珊, 人流如梭。应招的青年陆续地赶来, 雷锋也在其中。在候车室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雷锋遇见了一起应招的望城二中女子篮球队队员杨华。使她不解的是, 鞍钢这次招工多半招的是乡镇待业青年, 像雷锋这样有工作而且工作很好的人, 为什么也要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北方去呢?闲谈之中, 她说出了心中的疑问。雷锋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哪里需要, 就到哪里去嘛!”再说, 我这个人打球都不服输, 你想想, 为祖国去炼钢, 你们刚毕业的女学生都舍得离开家, 我能甘心落后吗?”

列车开动了, 风驰电掣般地开向北方。

雷锋坐在窗口, 望着车窗外飞快闪过的山岳、树木和村落, 不禁百感交集。昨天, 他还是团山湖农场的拖拉机手;明天, 他就要成为祖国钢都的一名炼钢工人了!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为了支援国家建设, 发展钢铁生产, 县委积极支持知识青年到鞍钢去大显身手。但是, 农场领导舍不得让雷锋走。就是嘛, 刚刚培养出来的拖拉机手, 工作中的模范, 在群众中威信很高的共青团员, 怎能舍得让他走呢?特别是那些同他朝夕相处的青年伙伴, 更是恋恋不舍。有的还故意吓唬他说:“东北可冷啊, 听说那里撒泡尿立刻就能冻成冰, 我们南方人去了恐怕受不了啊!”雷锋不以为然地说:“我才不信呢。南方人在东北多得很, 从没听说哪个冻死了。再说, 鞍钢需要我们去, 县委也支持我们去, 你们就不用挽留我了。

终于到了鞍钢。鞍钢的同志们敲锣打鼓, 热烈欢迎这批刚刚走上工业战线的青年伙伴。

鞍钢宏伟的建筑, 高大的厂房, 高耸入云的烟囱, 四通八达的运输线, 处处显示着工人阶级的伟大气魄和力量。雷锋下了火车, 第一个印象就是:“好家伙, 我们的鞍钢真大呀!”

厂里很快就开始给新来的青年工人分配工种了。一心想当炼钢工人的雷锋被分配到化工总厂洗煤车间。他没有这个思想准备, 见到洗煤车间于主任就坦率地说:“我是来炼钢的, 我的志愿都填在表上了, 为什么还把我分配到洗煤车间来呢?”车间于主任是位老工人, 很喜欢雷锋这种直爽、坦率的性格, 他亲切地上前拍了一下雷锋的肩膀说:“小伙子, 组织上考虑你曾开过拖拉机, 因此分配你来当推土机手, 这个安排很得当嘛。”“当推土机手?”雷锋喃喃地说:“开推土机和炼钢有什么关系?”于主任解释说:“你刚来, 还不了解炼钢的复杂过程, 让你开推土机也是为了炼钢啊!拿咱们洗煤车间来说吧, 如果每天不把大量的煤炼成焦炭, 炼铁厂的高炉能炼出铁来吗?如果不把炼焦时生产的煤气输送到炼钢厂去, 他们怎么能炼出钢来呢?所以, 大工业生产就像一架机器, 每个厂、每个车间、每个工种, 都是这架机器上的零件和螺丝钉, 谁也离不了谁。你想想, 机器缺少了螺丝钉能行吗?”

螺丝钉!好一个螺丝钉!这话县委张书记也说过呀!雷锋听于主任这么一讲, 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他下定决心要在鞍钢这架大机器上当好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他高高兴兴地来到班上, 看到大小型号的推土机正在煤场上作业, 就立刻找到值班主任要求跟班干。值班主任见他个头矮小, 便指着一台小型号的推土机, 说:“今后你就跟那台小号车子干吧。”“为什么跟小的?那儿有好几辆大车子, 为什么偏偏让我跟小的?我要求跟大车子学。”“开大车子是很吃力的。”“吃力不怕, 能多干活就行!”值班主任很喜欢他这股冲劲, 马上领他到80号大型推土机旁, 指着车上的一位老司机说:“今后你就跟这位李师傅学吧。”“好。”雷锋这下高兴了, 他没等李师傅停车, 就爬上了那辆像坦克一样大小的推土机, 紧紧握住李师傅的手说:“师傅, 收下我这个徒弟吧!我保证很快就学会它。”李师傅知道雷锋过去开过拖拉机, 虽然担心他个头小, 开大车子有困难, 但还是很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徒弟, 只是他有些担心地说:“你这个南方小鬼, 刚来到东北就赶上了冬天, 开推土机又是露天作业, 你受得了吗?”“师傅, 你放心, 什么困难也难不倒我。”

中午休息的时候, 值班主任来到雷锋身边告诉他, 新工人刚入厂, 一律按徒工标准拿工资, 每月比他原来的工资少拿10元, 问他有意见没有。雷锋爽快地回答说:“我不是为了工资来的, 钱多钱少一样干。”

就这样, 雷锋在寒冬中开始学习操作推土机的技术。就像在农场学开拖拉机一样, 每天他都提前上班, 做好准备工作, 等李师傅一到, 立即就能作业。李师傅开车的时候, 他就站在一旁留心观察, 琢磨着开推土机和开拖拉机有哪些不同, 又有哪些相同。一列车的煤很快推完了, 新的煤车还没开来, 他就坐在驾驶座上一招一式地请教师傅。每当钳工来检修推土机时, 雷锋都不放过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通过帮助钳工检修机器, 进一步熟悉推土机的构造、各种部件的性能, 以及拆卸安装的技术。一次, 推土机的油泵突然出了毛病, 李师傅正要动手检修, 雷锋马上拿起检修工具, 说:“师傅, 我来修。”“你能行吗?”“试试看吧。”雷锋立即钻到车盘底下, 仰卧在煤地上进行检修, 虽然他弄得满身都是煤灰和油渍, 但他很快就修好了油泵。从此, 李师傅逢人就说:“在我教的徒弟里, 数小雷岁数小, 可他是学得最好的一个, 像他这样勤奋、虚心, 没有学不会的技术。”

雷锋很快就能单独操作推土机了。他把由一列列火车运来的煤推成堆, 然后输送到炼焦车间炼焦炭、造煤气, 供应冶铁、炼钢用。他觉得这工作很有意义, 虽然寒冷的气候他还不太适应, 经常被冻得面红耳赤、手脚冰凉, 但丝毫不影响他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他驾驶的80号推土机, 机头很高, 由于他个子矮小, 坐着开车很困难, 而且还看不到前面的大铲子, 站起来车棚盖又碰脑袋, 所以他不得不经常猫着腰干。值班主任见他开大车子实在是太吃力了, 就想给他换个小车子开, 好稳稳当当地坐着干。可是, 值班主任磨破了嘴皮, 他也不肯换。“这点困难我能克服。”他说, “开小车子干活慢, 我能使十分力决不使九分九。”“你呀!”值班主任真是打心里喜欢这个倔强的小伙子。于是, 就在当天的交接班会上表扬了他不怕困难、勇于挑重担的工作精神, 号召同志们向他学习。

用推土机铲煤, 有时难免会把地上的泥土铲进煤里。像山一样的煤堆, 铲进一点泥土本来算不了什么。可雷锋却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只要有一点泥土掺进煤里, 就会影响炼焦质量, 焦炭质量不好, 就会影响炼钢、炼铁, 这可不是小事情。他细心钻研推土机的落铲技术, 尽量做到既能把煤铲净, 又不带进一点泥土。如果发现煤里带进了土, 他就立刻下车把它挑出来, 见到别人驾驶的推土机带进了泥土, 他也帮助人家设法把土挑出来。他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感染了其他的推土机手, 大家都学习他的做法。

一次, 值班主任在大会上表扬了雷锋这种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会后, 雷锋找到值班主任说:“主任, 你为什么老表扬我呀?还是给我提提缺点吧!”值班主任说:“你为啥老叫人家提缺点呢?”雷锋说:“煤里有土会影响炼焦质量, 我们就设法把它挑出来;人有缺点也是一样, 不设法挑出来, 也会影响进步啊!”雷锋这话讲得好!他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篇4:《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终于看完了一本厚厚的书——《雷锋的故事》。在这本书中,雷锋的乐于助人和团结友爱的精神,还有雷锋的节约箱,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中有一个故事对我的内心触动最大。

那是一天晚上,雷锋值夜班回到班里,看到熟睡中的同志们因蹬开被子露出了腿脚,雷锋就过去帮他们一个个地盖好,这时他发现小韩的棉裤上有几个烧了的破洞,担心小韩第二天早上出操时会受冻,于是把自己棉帽里的衬布拆下来,一针一线地把棉裤上的破洞补好,第二天他也没有告诉小韩。后来小韩得知是雷锋做的,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了很多:雷锋的这种团结友爱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他对待同志就像春天般的温暖,时时刻刻无微不至地关爱着他的战友们,我非常敬仰他这种高贵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决心要像他那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也许我还是一颗柔弱的小草,但我也能用绿色装点大地。读了雷锋的故事,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雷锋精神的感染下,我决定要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以满腔的热情去帮助和关爱身边的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让雷锋精神代代传承!

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小学

篇5:《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0字

《读雷锋的故事》讲的是雷锋一生的许多好事。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雷锋在指挥汽车通过时,汽车撞倒了电线杆,电线杆倒下来正好压死了雷锋。后来,全国人民都为雷锋哀悼,连毛主席都呼吁全国人民向雷锋学习。

【篇二:雷锋故事的读后感】

读了雷锋的故事我们要向雷锋学习,从小就要刻苦学习,做一名好学生,乐于帮助别人。做不好要改掉坏毛病,关心别人,不会要去学。爱共产党,爱自己的生命。

【篇三:《雷锋的故事》读后感作文】

暑假期间,我读完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读完以后我被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动,我是含着眼泪看完这本书的。

雷锋叔叔的一生是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虽然雷锋叔叔只活了22岁,但他为人民做了许许多多数都数不清的好事。在火车上、在泥泞的小路上、在风雨交加的漆黑夜里,在……你都可以看到他为人民服务的身影。那里需要帮助,雷锋叔叔就会出现在那里。

以后,我一定要向雷锋叔叔那样,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会永远牢记雷锋叔叔说过的那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叔叔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篇四: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三月五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我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的故事”书。回到家中,我开始阅读,才知道雷锋叔叔是个苦孩子出身,小时候没有父母,吃了很多苦。白天挨门乞讨,晚上路宿街头。

在艰苦环境下生存的雷锋,从小就养成了坚强不屈的性格。我们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需要培养的。请记住“要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做温室中的幼苗。

“雷锋的故事”很多,我将继续读下去……

【篇五: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这是雷锋叔叔说的话。人们都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是真的,有一回,一个老人买不了火车票,雷锋用自己的钱给老人买票,还帮老人拿行李。从那以后,雷锋做了许多好事。

我们应该时刻学习雷锋叔叔的精神,做好少先队员的本分。

【篇六:《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雷锋的故事》,读了几个故事,我很受感动。

书里的主人公是雷锋叔叔,雷锋叔叔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雷锋曾在一篇日记写道:“我家里很穷,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

《雷锋的故事》这本书里面分为二个阶段,一个是“雷锋的故事”,另一个是“雷锋日记”。它记录了雷锋叔叔的成长和他一生的感人事迹,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让我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雷锋叔叔做过许多的好事,如:帮助大嫂买车票,自己在干活时,看到一位寒冷的老人,就会把自己身上的棉衣脱下来,给老人披上……

读了这些故事,我被雷锋叔叔感动着,我与雷锋叔叔相比,可差远了,今后,我一定要把雷锋叔叔当榜样,学习雷锋叔叔的精神,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少先队员!

【篇七: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人们流传着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今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

我虽然没见过雷锋,但是他的事迹早已在我心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经常给我讲雷锋叔叔的故事:雷锋叔叔帮助一位大嫂买火车票;帮助一位老奶奶找儿子;帮助同班的战士洗衣服,补袜子;把自己省吃俭用的津贴寄给灾区……总之,他的事迹让我很感动。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助人为乐的好品质,从小就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有一次,我在公共汔车上遇见了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因为车上很挤,又没有座位,老奶奶行动很不利落。就在这时,我想起了雷锋叔叔那种为人民服务的好品质,我连忙站起来说:”奶奶,你坐这里吧。”老奶奶说:“谢谢小朋友!真懂事!”“没关系,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看到车上的人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但是我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在学校,我也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和我一起进步,看见地上有纸屑捡起来丢进垃圾桶,把同学掉在地上的铅笔、橡皮捡起来交给老师,积极参加大扫除。在家里我也经常帮助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雷锋的精神我们不仅不能丢,还要继续发扬光大。

【篇八: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雷锋自幼就丧了父母、爷爷、哥哥与弟弟,共产党收留了他,从此他开始了帮助别人的生活。

这本书让我感悟很大,更觉得雷锋是一名英雄,在他入伍之后写了一句话,特别令我受益,那就是“革命需要我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

这句话赞颂了雷锋对党的热爱,更赞颂了雷锋舍己为人的精神。

在入队后,雷锋经常默默地为解放军们修补衣服裤子,这完全是在一个无人的情况下。他还说:“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生为人民声,死为人民死。”更让我觉得他是一为真正的英雄。

篇6:读雷锋日记后感50字

扳着指头算算,雷锋已经离开我们五十多年了,可雷锋精神却一直活在我们心中。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做为教师,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我们青年教师更要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怕困难、攻坚克难,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雷锋曾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篇7: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0

★ 雷锋故事

★ 感人儿童故事短篇故事

★ 爱国感人故事全集

★ 雷锋故事读后感

★ 感人的短篇恐怖故事

篇8: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0

他很平凡:技校生, 操作工, 班组长。

他很精彩:劳模, 标兵, 金牌, 奖章。

子承父业走进吉化

1986年, 17岁, 刘玉考入吉林化工技校化工班。1989年7月毕业, 分配到吉化染料厂25号车间。

刘玉的父亲是吉化化肥厂装卸队工人, 看到儿子按自己设计的“初中毕业上技校, 技校毕业进吉化”的“人生流程图”, 如愿以偿地穿上工作服, 成为吉化人, 甭提多高兴了。

那个时候的染料厂, 设备陈旧, 工艺落后, 坛坛罐罐, 环境艰苦。刘玉所在的车间生产还原艳绿FFB, 因为有毒有害, 工人们时常是防毒面具, 大皮兜子, 全副武装, 刚刚20岁的刘玉却十分知足, 爱岗敬业, 人们总是见到他乐呵呵的在岗位上奔波、忙碌。

刘玉入厂那年, 吉林省、化工部分别做出“学吉化”的决定, 吉化公司电视有影, 报上有名, 全国各地到吉化参观学习的人, 络绎不绝, 这让刘玉感到光荣而又兴奋。

下班回家, 他跟同是吉化人的父亲谈起自己参加工作的体会:“爸, 当个吉化人真好, 真光荣!”

“儿子, 咱得当个合格的吉化人、优秀的吉化人!”

当时, 吉化党委正在组织“吉化人形象”大讨论。为了说明什么是“合格的吉化人”, 爸爸讲了“麻袋毛”的故事:“你们染料厂有个李云山, 老工人, 那真叫爱工厂, 做主人, 长年累月, 他用积攒起来的麻袋毛给厂里换回两台大解放。”

这是刘玉第一次知道李云山的名字, 也头一次听说“麻袋毛”的故事:“爸, 你放心, 不能光沾吉化的光, 我也要为吉化争光。”

从此, 李云山就是榜样, 刘玉下定决心, 要成为“麻袋毛”精神新时代的传人。

1990年5月, 进厂还不到一年。有一天, 刚接班, 氧化反应锅的法兰垫呲开了, 浓度98%的强酸夹带物料溅射出来, 刘玉毫不犹豫的冲上去, 关掉阀门, 控制险情, 避免了事故的蔓延。

衣服烧碎了, 脸又红又肿地苍了起来, 从医院回家, 母亲吓哭了:“儿子, 再有这事儿你不能上啊!”

比谁都心疼儿子, 却一直没言语的父亲生气了:“他是操作工, 他不上谁上!”

“妈, 爸说的对, 我有岗位责任, 我不上谁上?”

刘玉始终把父亲视为“导师”。他说:“我有个好父亲, 他给我人生注入的都是爱工厂、做主人的正能量。”

2013年父亲被查出肺癌, 晚期, 刘玉打算请几天假, 在家陪陪他。但是不行, 爸爸都快要把心掏出来了:“儿子, 你一天也不能请假,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是带队伍的人, 啥时候都别忘了自己劳模、班长的身份, 尽忠高于尽孝。”

“原来咱爷俩都是吉化人, 现在我不行了, 你必须担起咱家两代人的责任, 好好干, 干出个样来。”

2015年春节, 大年初四, 父亲走了。

捧着老人的遗像, 接过老人的遗愿, 担起两代人的使命和责任, 刘玉继续演绎精彩吉化的感人故事。

尽职尽责的好工人

苯酚丙酮装置是吉化30万吨乙烯的配套工程。在“96.9”开车目标明确之后, 1994年刘玉被调了过来。

吉林石化的苯酚丙酮装置引进美国UOP技术。对刘玉而言, 从还原艳绿到苯酚丙酮, 决不仅仅是个“调动”啊, 那简直就是从封建社会一下子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从手工作坊一下子到了现代技术。

他十分震撼, 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油然而生。

在新车间、新岗位, 刘玉最佩服班长吕海波。吕海波比刘玉年长10岁, 技术过硬, 名满全厂。有一次, 精馏岗位的一台设备打不出料, 谁也找不到毛病, 美国专家来了也没辙, 吕海波瞅了瞅, 胸有成竹地说:“里边结晶了, 堵了。”

大伙将信将疑地把设备拆开, 果不其然, 哗啦一声, 大夏天却淌出一堆“冰”来。刘玉佩服得五体投地:“高手, 当工人就得这样, 给工厂长脸。”

在25号车间, 刘玉已经当了3年“岗长”。但是, 到了苯酚丙酮他必须从头做起, 从“外操”到“内操”, 从“主操”到“备员”, 20年间, 装置区里的酚回收岗位、烃化岗位、氧化岗位、分解岗位、精馏岗位他干遍了, 车间里的工艺流程倒背如流, 装置里的阀门节点了如指掌, 凭着精湛的技艺, 他从初级工, 干到高级工, 2011年考取了工人技师称号。

2008年开始, 化工市场动荡, 苯酚丙酮装置无法稳产高产, 负荷频繁调整, 给工艺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

无法承受也得想法承受。刘玉和他的一线操作人员必须责无旁贷地担起自己的责任, 调控运行参数, 确保平稳操作, 提升质量, 降低成本。QZ—2000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催化剂, 使用寿命3年, 但是频繁调整负荷, 势必影响其活性, 影响到产量和质量。而要恢复催化剂活性, 就必须全线停车, 进行热苯冲洗, 带来成本与消耗的巨大压力。

那些日子, 在工艺工程师的指导下, 刘玉和班组成员早来晚走, 死看死守地盯着DCS画面, 盯着AMS塔的塔板温度和焦油塔回流流量, 连续跟班分析检测1100多次, 渐进调整, 寻找最佳运行数据, 将装置的控制点优化在90%以上, 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 有效降低了各项能耗指标, 为工厂创效106万元。

十几年来, 刘玉上班, 没坐过厂里的通勤车。无论上什么班, 无论白天晚上, 他必须比别人提前到岗1小时, 坐在电脑前, 对装置区成百上千个控制点、监测点, 逐个翻看其数据变化, 凭经验, 判断生产工艺的运行情况, 心中有数, 遇事不慌。

有一次, 在中控室精心监盘的刘玉发现C区中和酚回收单元PRU系统的流量指示有问题, 拿起对讲机通知“外操”:“马上确认一下, 我怀疑FRS-5017画面显示的进料量是假数值。”

“外操”到现场一看, 已无流量, 确实是“假数值”, 立刻处理, 没给生产造成损失。刘玉常说, 再现代化的技术也得靠人去精心管理, 这种假象如果不识破, 处理不及时, 就会烧坏设备, 酿成事故。

2011年10月, 利用大检修的机会, 厂里给装置加了一台空压机, 使苯酚丙酮产能从11万吨增长为13.5万吨。但试车不顺利, 启动就报警, 开不起来。新设备制造厂家的技术人员来了, 也没查出毛病。一直在现场忙碌的刘玉提出了他的看法:我看这像是循环水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 是不是管线里的盲板没有打开?

一查, 果然如此, 让刘玉言中了。人们赞扬刘玉“技术过硬”, 但刘玉一再强调, 当个合格的吉化人, 技术业务得有李国才、侯德武的“矛盾乐”精神, 爱厂爱岗得有于德泉、李云山的“麻袋毛”精神。刘玉本人率先垂范, 爱工厂, 做主人, 始终是标杆, 是员工中的佼佼者。

2013年2月, 刘玉向车间“请战”, 把中和酚回收单元伴热系统改造任务承揽下来。他带领大家一口气换掉了中和单元36个老旧疏水器, 又把工艺管线伴热回水与暖风机回水合并为一条管线, 同时还组织大家清洗了蒸汽凝液罐上部的冷却器。这三招儿下来, 两个月, 为工厂创效16万元。

刘玉说:“节能降耗人人有责。工厂里, 能源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可着劲儿的用, 很多事儿其实就是个责任心问题。”

他带人把泵房的蒸汽采暖, 改为凝液回水供热, 按照零上5~10℃的标准严格控制, 在保证设备、管线安全过冬的同时, 一个月, 全车间的蒸汽消耗每班节约17吨, 每天节约50吨、每月节约1500吨, 折成人民币就是20多万元。

夏天的一个晚上, 凌晨4点, 在装置区巡检, 经过铁路专用线站台, 刘玉看到己二胺空桶参差不齐的堆放在那里, 走过去, 他想归弄归弄, 随手一搬, 感觉桶底有液体流动。一连检查了好几桶, 或多或少都有些挂壁料残留。己二胺, 进口化工原料, 一吨5万多元, 空桶没空, 就这么从眼皮底下放走了?不行!下班后, 他再次来到站台, 50多个待运空桶, 挨个“控”了一遍, 1个多小时下来, 竟然回收了价值1万多元的原料。

刘玉把他的发现跟班里的党员同志说了, 跟他一块儿回收己二胺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空桶里倒出了化工三班党小组的“第一桶金”。当时在工厂开展“党员人均创效1000元”活动中, 他所在的化工三班人均创效8000元。如今, 这个回收项目已经列为车间党支部的“党员工程”长期坚持, 每年回收己二胺价值5万余元。

家大业大, 积少成多, 节能降耗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挤总是会有的。2009年春天, 天刚亮, 站在车间控制室门前的刘玉, 看到装置区里的照明灯全都在曙光中有气无力地亮着。心想:“冬天7点钟亮天, 夏天4点钟亮天, 装置里这么多照明灯, 要是管理不好, 那得浪费多少电呐!”

于是, 他和副班长车军、运行工程师冯长满商量, 尝试着把“照明灯”纳入班组岗位责任管起来。从此, 整个装置里819盏照明灯, 被化工三班20多双“定时开关”般的眼睛死死地盯上了, 4个月下来, 节电5.64万度, 价值5万余元。

领导把刘玉班的做法在全车间推广, 使个人行为成为团队行动, “麻袋毛”精神在新时期、在他的故乡染料厂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与升华。2013年, 刘玉20年如一日点滴节约的事迹被拍成电视专题片, 获评中国石油最美一线石油工人称号。

尽心竭力的好班长

2000年刘玉被选为副班长, 2003年当上了班长, “长龄”已有15年。

也许有人会问:班长到底是个多大的“官”?他有什么权力?能管多少事?

苯酚丙酮装置占地4.5万平方米, 安装着现代化程度很高的631台设备, 21座高塔, 28个大罐, 几千条管线, 遮天蔽日, 而里面走的物料易燃易爆, 有毒有害, 当厂长、车间主任下班回家以后, 班长就是生产活动的总指挥, 他就是这片广阔天地说话算数的主宰。

2010年夏日的一天, 4点班, 晚上10点多钟, 突然风起云涌, 雷电交加, 刘玉和全班同志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 大家都明白, 面对这种天气的第一要务是严防“晃电”事故的发生。

在中央控制室, 刘玉操起对讲机, 面对DCS画面, 向外操、内操, 向各岗位发出“密切关注装置运行状况”的号令。按应急预案的要求, 当务之急是把全班人马“钉”在岗位上, 随时准备处理异常情况, 外操启动设备, 内操调整参数。

果不其然, 10点15分, 一道强烈的闪电划过, 瞬间断电, 装置停车, 12台泵全部停止运行。可是, 此时化学反应还在装置里继续, 一旦操作失误, 或处理不及时, 超温, 超压, 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刘玉在指挥各个单元内外配合、尽快开车的同时, 自己一头扎进狂风暴雨, 冒着电闪雷鸣, 朝800米开外氧化单元那个反应剧烈、开车难度最大的岗位跑去, 那里有两台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大型机组:冰机、空气压缩机, 他必须亲自处理, 亲自启动。

刘玉带领班组员工一起回收化工原料

当时, 从1楼到6楼, 几乎所有的泵都被“晃”停, 要完成一个操作, 至少折腾两个来回, 刘玉和他的同事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尽快把装置开起来, 绝不能让“小故障”扩大蔓延成大面积系统停车的“大事故”。

在长800米, 宽400米, 高6层楼的硕大空间, 15名操作工, 纵横驰骋, 镇定而又准确地忙碌, 只用15分钟, 就让装置全部恢复了正常运行。

可是, 还没等大家喘口气, 第2次、第3次晃电又接踵而至, 两个多小时, 刘玉带领大家处理了4次晃电事故, 顺利切换设备31台次, 稳住了装置的运行状态, 避免了全线停车, 挽回了企业至少500万元的损失。

一个个操作工都成了落汤鸡, 但大家累得高兴:这一宿没白熬, 这一宿有价值, 大家共同经受了一次对工厂, 对岗位, 尽职尽责的洗礼和考验。

刘玉指挥若定的魄力与权威, 源自对装置的了解, 对技术的把握, 当然也包括对他的员工心里有底。

刘玉所带的化工三班, 始终是吉林石化、中国石油的模范集体、标杆班组。有人把刘玉班组比作新时期吉化染料厂的“黄埔军校”。十几年来, 手把手“传、帮、带”, 化工三班培养出许多技术尖子和走上管理岗位的基层干部。

刘玉有个爱徒叫车军, 1994年技校毕业, 机灵好学, 是个好苗子。刘玉一直鼓励他“再学习”:“咱们掌管着这么先进的装备, 你那点知识哪够用!”听师傅话, 小伙子拿到“大专文凭”, 刘玉还说“不行”, 2012年车军拿到华东理工大学的本科学历。在刘玉成为吉林石化“十大金牌”工人之后, 车军紧追不舍, 成为吉林石化第5届“十大金牌”工人, 同时还考上“高级技师”, 只有“技师”称号的刘玉比谁都高兴。他说:“这证明了一个真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杨云龙, 在苯酐车间当过多年班长, 是个“硬手”。2008年, 转岗分流到刘玉身边, 外操, 内操, 从头做起。这个人办事麻利, 闻风而动, 但刘玉强调“雷厉风行没错, 但在这么精密的现代化装置里, 不能听风就是雨, 必须思考一分钟。”经过5年磨练, 如今杨云龙也跟刘玉一样在化工一班当班长, 撑起一片天地。他说, 刘师傅让我“想好了再去”, 这对我不仅是个重要改变, 也是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

2013年长春工业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陈刚, 入厂后, 一直放在刘玉班培养锻炼。有两次夜班, 小伙子困了, 刘玉亲切地招呼他:“走, 我带你到装置里转转。”边走边看, 边看边讲, 把困倦时刻变成了学习机会、实践课堂。陈刚说, 师傅亲兄弟一样, 用行动教育我珍惜每一天, 珍惜每一刻。

李树江, 年龄偏大, 身体不好, 转岗来到化工三班, 人生地不熟, 一直有点隔阂, 融不进这个集体。刘玉主动亲近他, 上班带他巡检, 下班一起回家, 尽量让这位老同志感到班里有温暖。一次夜班, 李师傅突然觉得头晕没劲儿, 直冒虚汗, 大家不知所措, 刘玉马上想到他有脑血管毛病, 送到医院, 诊断为重度脑梗塞。住院护理, 照料饮食, 刘玉和班里的同志全程参与, 李师傅不仅庆幸自己摊上了一个好班长, 更认可这个集体可以托付。他一再表态:“别人不愿意干的杂活儿, 我都能干。”上夜班, 他总是早来个把小时, 把食堂送来的夜餐, 每人一份, 装好, 摆好, 竭尽全力让这个班像家一样。

曾经在化工三班当工人, 现已调到关键岗位, 当上中层干部的大有人在, 陈亚军、陈启昌、姚兵、石林等当年刘玉的徒弟, 如今都成了厂里的部门领导。

刘玉说, 一个人再能耐, 就是浑身是铁, 能打几颗钉?团队的力量, 才是实力, 才是战斗力、竞争力。

篇9:雷锋的故事

投弹训练开始了。

战士们一个接一个投弹,成绩非常好。轮到雷锋了,他拿起教练弹,手不由自主地往下一沉。

“嘿!”雷锋使劲一扔。

“不及格!”班长宣布说。

一连几次,雷锋都差及格线很长一段距离。

“雷锋啊,以后可要进行实弹测试啊!”

班长知道雷锋心里难过,没有多说什么。

“我一个人不及格,就会影响全班的训练成绩,就会拖全班的后腿。”雷锋心里很难受。

“我一定要加强训练,成为优秀的投弹手。”雷锋下定了决心。

晚上,别的战士休息了,雷锋还在操场练。

一次,两次,三次……

雷锋用劲把教练弹投出去,捡回来再投。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雷锋忘记了时间。

熄灯的哨声响了,雷锋没有听到,还在继续投弹。

“雷锋!”突然有人严厉地喊了一声。

雷锋一惊,转身一看,原来是班长。

“哎哟!”

班长一拍雷锋的手臂,雷锋忍不住叫了一声。

“快别练了,这样练下去,手臂都会练废的。”班长说。

“班长,让我再练一会,我不想拖全班的后腿。”

“行啦,先睡觉,明天再练。”班长不容商量地说。

雷锋跟着班长回到了宿舍,他太累了,倒头便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战士们听到起床哨声,一骨碌爬起来,发现雷锋的床上没人。

“雷锋到哪去了?”

战士们觉得奇怪。

来到操练场上,只见雷锋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直冒热气。

“雷锋,你练了一个晚上。”战士们开玩笑说。

雷锋憨厚地一笑,回答说:“才练了两个多小时,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几个星期过去了,雷锋一直在练。他一次一次给自己加码,一次一次地告诫自己要坚持。有时,手臂实在是太疼了,每投一次,就像把手臂上的肌肉撕下来一块一样。

一个战士不以为然地笑话雷锋说:“雷锋,算了吧,身体是天生的,你再练也没用。”

雷锋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一笑。其实,雷锋在心里说:“哪能没用呢?我不会停下来的,我会坚持的。”

隐隐约约,雷锋感觉手臂似乎粗了一些,有劲一些了,他知道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实弹打靶的日子到了,战士们一个个都投出了不错的成绩。

“雷锋就位!”

轮到雷锋投弹打靶了。

“别紧张,沉住气。”班长有些担心,交代说。

“哦!”雷锋应了一声,走上前去,拧开手榴弹的盖子,将小铁环套在手指上。手指一拉,手臂一扬,动作非常熟练。

手榴弹在天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准确地命中目标。

“优秀!”指导员报出了成绩。

“成功了,祝贺你。”战士们大声地祝贺雷锋。

篇10: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0

叔的故事》读后感

“学雷锋做雷锋”主题征文:《雷锋叔叔的故事》读后感 读完《雷锋叔叔的故事》这本书时,深受感触:雷锋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及勤奋好学的精神永驻在人们的心中。

雷锋的原名叫雷正兴,小时候家境贫寒,自己的亲人都死于日寇的手下,于是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到了9岁新中国成立,供雷锋叔叔吃,穿,还送他上学的是党和人民,他感受到了群众的关爱与温暖,就下定决心,这一生都要奉献给党和人民。艰难求学,发奋图强,一生勤勤恳恳,默默奉献,从来不求回报。生活十分简朴,从不乱花一分钱,积攒起来的钱都用于买书及捐献。不到两年的时间,雷锋叔叔就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破格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可是在他22岁时,由于一场意外牺牲了。

雷锋有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我们要向他学习。他身边随时带着“聚宝箱”里面配有随时随地积攒起来的牙膏皮、螺丝钉等等,待有用时,将废物变宝。还有一次连对给每个人发两套军装,而雷锋只领了一套,司务长问他为什么只要一套,雷锋叔叔说我身上的军装缝缝补补还可以穿,剩下的交给国家吧。’’现在我们生活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吃好的、穿名牌的,衣服和裤子有什么小小的破洞就扔掉;还经常向爸妈要钱,不是买学习用品,而用于买零食及玩具;特别是同学过生日,大笔的花钱:什么请客吃饭呀、唱卡拉呀,都爱出风头,非常浪费。马上三月份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倡导学雷锋吧,彻底改变现在的行为,学会勤俭节约。雷锋有着默默奉献的精神,只要社会有需要,雷锋立刻尽全力帮忙,不求回报。雷锋叔叔每一次帮助别人都不说出名字,至今还流传着赞美雷锋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他自己认为帮人民做点好事,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和快乐。从现在起,我也要像雷锋叔叔一样,从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早点去学校,将校园及教室的果皮纸屑清理干净,让老师和同学进入校园感觉心情舒畅;到了星期天,可以去老人院,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洗洗衣服、用自己的零用钱给他们卖点有趣的礼物、还可以与他们聊聊天,唱唱歌,使他们心情愉快,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篇11: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我们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我们爷爷奶奶那一代就有了雷锋的光明事迹,为此,毛主席把3月5日定为学习雷锋日.为什么雷锋会这么有名呢?因为雷锋为祖国做出很多善事,乐于助人.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各界还有很多向雷锋学习的人呢.为了更好地了解雷锋,暑假里,我特地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特别地感人,写的都是雷锋做的好事.有雷锋帮老大娘买火车票,有雷锋冒雨送小孩子回家,还有雷锋帮火车上的人做事,一帮就是一火车上的人.其中最感人的就是初飞的小鹰.有那么一件事让我感动,一天,雷锋在机关工作的时候,张书记的爱人请雷锋帮她的孩子买一顶帽子,当时多给了雷锋五元钱,雷锋买完帽子后,又把钱还给了张书记的爱人.其实,当时根本没有人看见,雷锋可以把钱占为已有.可是,他却把钱又还给了张书记的爱人,得到了张书记爱人的好评.可见,雷锋是多么的诚实.雷锋的精神应该继续发扬下去,当今社会,我提议,我们所有人都来读雷锋的故事,学雷锋的精神,做雷锋这样的人,这样我们的社会会更加文明,更美好.我以后也后学习雷锋的精神,多帮助同学,在外面多帮助别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少年.

关键词:读后感

篇12:《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一)“学习雷锋,好榜样„„”每当听到这首感人的歌,总让我想起人民心中的英雄——雷锋、让我想起雷锋为人民服务的那颗火热而真挚的心、让我想起那本令我终生难忘的书——《雷锋的故事》。

这本书记载了雷锋从小到大的故事,每个章节都扣人心弦、并成为激励与教育人们的宝贵财富。为我们青少年筑起一盏光彩夺目的明灯,指引我们发奋图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一句话是我从这本书上找到的。原来,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为别人付出、奉献,而不是从别人身上索取。我们当今的社会上就是少了雷锋这种高尚、无私、忘我的精神,才会少了一丝光彩,多了一片黯淡。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学习雷锋精神,为他人、为祖国作出奉献。

雷锋的生命虽然就此结束,但他那伟大、崇高、令人敬仰的精神却在我们祖国每一个角落遍布、在每一个中华人民那纯洁的心灵中永存。在我们这美丽的祖国里,已有许许多多的“小雷锋”点亮雷锋的美好精神。

读了这本书,我似乎接受到了心灵的洗礼,受益匪浅。往后,我一定要争当“小雷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踏踏实实地学习、勤勤恳恳地为他人服务。为社会、为他人做出奉献!《雷锋的故事》读后感(二)我常常想:雷锋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可是今天的人们还有多少会记得他或他的事迹?今天的人们还有多少人会为雷锋的一些事迹感动呢?人们真的理解雷锋的所作所为吗?„„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歌伴随过许许多多的人度过了那美好的童年时光,老师经常告诉我们,3月5日是学雷锋日,要学习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精神。我们也不曾忘记毛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人们真的都没忘记雷锋吗?有些人总在3月5日才想起雷锋,有些人认为雷锋就是一个只会帮助别人的傻子,但我认为,雷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雷锋精神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读了《雷锋的故事》,会让我们感动、会对我们有启发,会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响亮而熟悉的名字,这个使人倍感亲切的名字,会让我们对雷锋的精神一生不忘!

读了《雷锋的故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雷锋,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他也有缺点,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想,他也有面对困难不知怎么办的时候„„大家不要忘记,他去世时才仅仅22岁。但正是他的平凡,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的精神,他先人后己、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他为人民服务、做了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则更显的闪亮。

雷锋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不能忘记他的傻子精神,更要学习他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不管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需要雷锋精神,不论什么时候,雷锋精神都不该被遗忘,应该永驻人间!《雷锋的故事》读后感(三)自从看了雷锋的故事后,它一直感动着我。雷锋是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人。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他的生活习惯,经常在工作、生活中体现,他见到生活困难的人,就竭尽所能帮助他人。雷锋做好事,对他来说很平常,他去外地执行任务,中途坐火车他还一个劲地做好事,所以“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佳话就这样在人群中传开了。雷锋还是个工作认真,学习刻苦的人,他说:“我是一颗螺丝钉,党把我拧在哪里就在哪里起作用。”没错,雷锋说到做到。

党把他分配到哪里,他就在哪里努力做自己的工作。做完工作,他还会去帮助别人做。当晚上别人休息时,他就努力学习。工作之余,他又挤出时间来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雷锋还很虚心接受别人提出来的意见,他也认真对待别人给他的批评。有一次,他开着推土机把一条小名铁道撞坏了,教雷锋开推土机的李师傅把雷锋批评了一顿。这可是雷锋第一次开车出事故,好是他第一次挨批评呀!但他没有灰心丧气,接受了李师傅的批评教育,并利用休息时间把铁道修好。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学习雷峰好榜样》的歌曲,大家一定都听过。世上有许多关于雷锋的故事,它都在告诉我们要学习雷锋。雷锋是我们的榜样,但我们并不是去学他不顾生命抢救国家财产,而是去学习他那舍己为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长大了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上一篇:新湖集团借壳上市案例分析及启示下一篇:全地球层次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