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字成语

2024-04-27

兔字成语(精选8篇)

篇1:兔字成语

兔字成语

兔死狐悲

[tù sǐ hú bēi]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含贬义)。明田艺蘅《玉笑零音》:“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

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兔起凫举

[tù qǐ fú jǔ] 凫:野鸭。像兔敢奔跑,像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兔角牛翼

[tù jiǎo niú yì] 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之比喻不合情理之事。

狮象搏兔

[shī xiàng bó tù] 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犬兔俱毙

[quǎn tù jù bì] 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狡兔三窟

[jiǎo tù sān kū] 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比喻避祸藏身的地方多或藏身的计划周密。《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窟:洞穴。

龟毛兔角

[guī máo tù jiǎo] 也说兔角龟毛。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古代认为这是战争的征兆。后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见兔放鹰

[jiàn tù fàng yīng]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兔缺乌沈

[tù quē wū shěn] 犹兔走乌飞。唐 罗邺《冬日寄献庾员外》诗:“卻思紫陌觥籌地,兔缺烏沈欲半年。”

惊猿脱兔

[jīng yuán tuō tù] 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狐死兔泣

[hú sǐ tù qì]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兔丝燕麦

[tù sī yàn mài] 兔丝:菟丝子。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得兔忘蹄

[dé tù wàng tí]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

兔头麞脑

[tù tóu zhāng nǎo] 形容人面貌猥琐。多形容坏人。

白兔赤乌

[bái tù chì wū] 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乌飞兔走

[wū fēi tù zǒu] 也说兔走乌飞。古时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故以“乌飞兔走”喻日月运行,光阴流逝。

狐踪兔穴

[hú zōng tù xué] 喻指坟墓。

获兔烹狗

[huò tù pēng gǒu] 比喻事成之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亦作“狡兔死,良狗烹”。

兔起鹘落

[tù qǐ hú luò] 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东兔西乌

[dōng tù xī wū]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兔犬俱敝

[tù quǎn jù bì] 比喻两败俱伤,第三者不劳而获。

势若脱兔

[shì ruò tuō tù] 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

兔葵燕麦

[tù kuí yàn mài] 形容景象荒凉。

兔头獐脑

[tù tóu zhāng nǎo] 暂无释义

兔起乌沉

[tù qǐ wū chén] 指月出日落。

兔死狗烹

[tù sǐ gǒu pēng]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鸟没有了,弓也就收起来不用了;兔子死了,猎狗也就被煮来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大力的人杀掉。

兔死犬饥

[tù sǐ quǎn jī] 比喻敌人灭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全狮搏兔

[quán shī bó tù] 形容发挥巨大威力攻击弱小的目标。

见兔顾犬

[jiàn tù gù quǎn] 看到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事情虽紧急,但如及时想办法还来得及。《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顾:回头看。

脱兔之势

[tuō tù zhī shì] 变化非常迅速的形势。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一雕双兔

[yī diāo shuāng tù] 指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狼奔兔脱

[láng bēn tù tuō] 形容仓皇逃窜。

逐兔先得

[zhú tù xiān dé] 逐:追逐。指众人追野兔,谁先得到就归谁所有。

东门逐兔

[dōng mén zhú tù] 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同“东门黄犬”。

坠兔收光

[zhuì tù shōu guāng] 兔:月亮。落月将光收回去了。指月亮落下。

动如脱兔

[dòng rú tuō tù] 《孙子兵 法 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意思是军队未行动时像未嫁时的姑 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像飞跑的兔子一般敏捷。后用以比喻行动十分迅捷。

狐兔之悲

[hú tù zhī bēi] 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兔丝附女萝

[tù sī fù nǚ luó] 比喻夫妻互相依附。

狡兔死,良狗烹

[jiǎo tù sǐ,liáng gǒu pēng]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狡兔死,良犬烹

[jiǎo tù sǐ,liáng quǎn pēng] 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不见兔子不撒鹰

[bù jiàn tù zǐ bù sā yīng] 没有明确目标,就不采取切实行动。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jìng rú chǔ nǚ , dòng rú tuō tù] 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jìng rú chǔ zǐ,dòng rú tuō tù] 比喻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shī zǐ bó tù,yì yòng quán lì]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同“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jìng ruò chǔ zǐ,dòng ruò tuō tù] 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niǎo jìn gōng cáng,tù sǐ gǒu pēng] 飞鸟打光了,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野兔捕杀了,猎狗无用,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死。

始如处女,后如脱兔

[shǐ rú chǔ nǚ,hòu rú tuō tù] 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像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shī xiàng bó tù,jiē yòng quán lì]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篇2:兔字成语

悲痛欲绝――绝:穷尽。 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 形容非常少有。

有得有失――得到了,必定会失去

失而复得――失去而又得到

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手疾眼快――动作迅速,眼光敏捷。形容机灵敏捷。

快人快语―― 直爽的人说直爽的话。

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论功行赏――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白日做梦――大白天做梦。 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梦中情人――幻想或梦中一个不现实的“情人”

人面兽心――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象野兽一样凶狠。 形容为人凶残卑鄙。

心明眼亮――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亮如白昼――亮得像白天一样

短兵相接――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接二连三――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

三心二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发扬光大―― 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

惜墨如金――爱惜墨就象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面呈菜色――脸色像白菜的颜色一样,脸色发白。

祸从口出――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

出生入死――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 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死里逃生――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 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歌声绕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通力合作――不分彼此,一齐出力。

作威作福――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 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

福寿双全――幸福和年寿两样全备。

篇3:兔字成语

一、建设成语文化课程特色校园

校园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 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首先致力于把校园打造成一个微型的成语“博览馆”, 努力营造一个全员学成语、用成语、研究成语的文化课程环境。

1. 打造成语文化墙和成语文化厅。

学校的围墙, 我们以朝代为序, 展示来自各个朝代的成语故事, 让学生读读故事, 了解成语的含义, 感受成语悠久的历史。同时, 结合校名“世茂”, 选用成语作为我校的“校训三风”, 以突显成语教学特色。教学楼大厅设计渗透成语元素, 横梁及左右两侧墙面用成语展示我校的办学目标。

2. 打造成语文化廊和成语文化广场。

学校教学楼走廊的南北两侧均布置有成语, 形成一条缤纷的“成语走廊”。走廊北侧布置了以“勤学修身”为主题的成语;走廊南侧, 布置生动的“成语剪纸”, 将剪纸艺术和成语故事结合起来。连廊上主要悬挂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 如“成语主题画”、“成语艺术字”, 形成一条学生成语绘画作品长廊。

3. 打造成语文化梯。

学校三栋教学楼, 共有六个楼梯, 布置了诸如“成语中的中华大地”等六个主题的楼梯, 让学生感受成语内容的广泛博大。此外, 还有“成语文化牌”、“成语阅读吧”、“成语书法角”等。

二、建设成语文化校本课程

为了扎实推进成语文化课程建设, 我们积极开发凸显成语特色的、适合孩子的校本课程, 丰富学生的成语知识, 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扎扎实实建设成语必修课程。

(1) 分层明确教学目标。低年级段, 要求能正确认读成语, 读准字音, 加强成语积累, 了解成语相关的故事内容。中年级段, 要求扩大成语积累面, 能正确书写, 理解成语的引申义, 能正确运用成语造句。高年级段, 要求能正确书写成语, 理解成语的引申义, 会辨析近义成语, 并能在语境中选用恰当的成语, 能在作文中正确、灵活地运用成语。

(2) 分段编写校本教材。低年级段, 使用《成语故事》彩色插图本, 引领学生去欣赏画面的美, 感受成语故事和插图的联系, 理解成语的内容, 初步读懂蕴含其中的道理。中年级段, 使用《成语小古文》,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注释, 把握重点字词, 借助参考翻译, 了解成语内容, 感受成语悠久的历史, 把握成语的内涵。高年级段, 计划编写《成语美德故事》, 选用和历史名人有关的成语故事, 引导学生读故事, 学美德, 获得思想启迪, 并尝试成语写作。

(3) 分类设计教学方式。低年级段, 以讲授法为主, 结合直观演示法, 让学生在读读演演中了解成语。中年级段, 以小组合作为主, 通过教师恰当点拨, 读懂成语小古文, 积累成语。高年级段, 以自主学习为主, 通过组织学生自读交流, 读懂教材, 理解成语。

2. 积极探索学科渗透教学模式。

在学科渗透方面, 全校教师积极参与, 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成语元素。比如, “成语+音乐”:利用成语的音律美, 开展成语歌曲的创编、成语歌曲的教学;“成语+美术”:利用成语的画面感, 开展成语绘画教学、成语艺术字的创编;“成语+体育”:把成语和体操结合起来, 开展成语操的创编和学习, 等等。

3. 积极建设成语文化课程活动系列。

实践表明, 只有坚持把德育活动、学科活动、艺体活动贯穿日常教育, 让校园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 在推进成语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特别注重建设成语文化课程活动的系列, 促使成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1) 建设常规化的成语课程活动系列。通过读成语、写成语、讲成语、演成语、默成语、用成语等丰富多彩的常规性成语活动, 有效提高学生主动运用和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 (2) 开发展示性的成语课程活动系列。除了办好成语艺术节, 学校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级展示和比赛活动。学生不但学习掌握了成语, 口头表达、写作能力、绘画能力、书法能力、表演能力和记忆能力等综合能力都能得到协调发展, 共同提高。

三、建设成语文化课程教师团队

我们以成语教学为切入点, 结合教师基本功的训练, 在各种活动中注重提高教师的成语文化素养, 建设成语文化课程教师团队。 (1) 评比展示, 以训练促提高。学校狠抓教师个人基本功, 每周进行一次钢笔字、粉笔字的评比展示活动, 练字内容为成语, 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成语。 (2) 开展活动, 以比赛促提高。学校教导处组织教师举行“成语故事诵读”、“教师成语听写大赛”等活动, 让教师了解更多的成语, 更好地掌握成语的内涵, 提高运用成语的能力。 (3) 课题研究, 以科研促提高。我们将积极申报苏州市级研究课题《小学“成语校园文化”的构建及实施的实践研究》, 引领教师不断积累成语教学的相关资料, 积极研究, 促进教师成语教学专业化成长。 (4) 专家引领, 以培训促提高。学校积极依托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 聘请专家、学者, 为教师做好专题培训, 引领教师科学开展成语研究, 保障课程建设的专业性。

篇4:兔字成语

关键词:同源成语 同义成语 通用·异体成语

有三类成语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纠缠、交错之处,即同源成语、同义成语和通用·异体成语。

本文拟从来源、结构、意义等方面分析这三类成语的同异之处。

同源成语指一组具有共同语源的成语,如出自同一寓言传说、历史故事、诗文小说等,其结构方式可以是诗、文的截取或典故的概括。

从生成方式来看,同源成语可分为原生式和再生式两类。原生式指对同一语源从不同引用角度构成不同成语,成语间都是直接同源的关系。如“睚眦之怨”和“睚眦必报”两个成语同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原文为“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由此段话截取这两个原生式成语。

再生式同源成语指在某语源的基础上产生某成语,再在这个成语的基础上产生另一个新成语。后出现的新成语称再生式,和先出现的构成间接同源的关系。如“睚眦之怨”产生后,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睚眦之私、睚眦之嫌、睚眦之隙”这三个成语,这三个成语和“睚眦之怨”是间接同源的关系。

从意义来看,无论是原生式成语还是再生式成语,意义都可相近、相关或相异。如“既往不咎”,指对过去做错的事不再责备,源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尔后,“咎”改为“究”,而“既往不究”指对过去做错的事不再追究,二者意义相近。

又如“望洋兴叹”“见笑大方”“大方之家”三个同源成语皆出自《庄子·秋水》中河伯见北海若的寓言。但“望洋兴叹”喻大开眼界而惊奇,或喻做事力量不足而元可奈何;“见笑大方”谓让高明者取笑;“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者,三者意义相关。

再如“自以为是”指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源自《孟子·尽心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日德之贼也。”尔后,人们改“是”与“非”,表示经常想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两个成语意义相反。

同义成语指一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意义相近的同义成语往往具有取义角度、表义倾向等差别。如:“亲密无间”和“形影不离”,二者都表“关系亲密”,但取义角度不同——“亲密无问”表没有丝毫隔阂,着重心灵的相通,可用于异地或同地;“形影不离”表一刻也不分离,着重空间的距离相近,只能用于同地。

意义相同的同义成语往往具有语体的差异,如“杀鸡取卵”(书面语)——杀鸡取蛋(口语);“声色犬马”(书面语)——声色狗马(口语)。

同义成语可能是同源成语,如前“睚眦之怨”“睚眦之私”“睚眦之嫌”“睚眦之隙”。既可是原生式,也可是再生式。但也可能不是同源成语,如“螳臂当车”和“蚍蜉撼树”都比喻“自不量力”,但语源不同。“螳臂当车”源自《庄子·人世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蚍蜉撼树”源自唐朝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通用·异体成语是依据成语的社会使用频率来确定的。在一组成语中,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叫通用成语,意义较明确、精炼、贴切、通俗的成语往往通用,其余的叫异体成语(也叫或体成语)。通用·异体成语都是同源成语和同义成语,但大都分别是同源成语中的原生式和再生式,是同义成语中意义相同的。

通用·异体成语可以分三类(以下各例在前者为通用成语,在后者为异体成语)

一、异序式

异序式指成语语言单位不变,但词序发生变化。如:AB-BA式,成语中的两个语言单位倒序构成一个新成语。如:

轰轰烈烈——烈烈轰轰

大名鼎鼎——鼎鼎大名

光明正大——正大光明

班门弄斧——弄斧班门

以上各例是成语的全部语言单位倒序。其他形式也十分复杂。如:

凶多吉少——多凶少吉 (ABCD——BADC)

尔虞我诈——尔诈我虞 (ABCD——ADCB)

舞文弄墨——舞弄文墨 (ABCD——ACBD)

节衣缩食——缩衣节食 (ABCD——CBAD)

铁石心肠——铁肠石心 (ABCD——ADBC)

夜以继日——日以继夜 (ABCD——DBCA)

变换语序的成语由于语言单位没有改变而意义基本不变。

二、异素式

这类通用·异体成语是通过替换不同语素而构成的。例如:

异口同声——异口同音 (“声”“音”为近义语素)

返老还童——反老还童(“返”为今字,“反”为古字)

首倡义举——首唱义举(“倡”为本字,“唱”为通假字)

心如铁石——心如金石(“铁”“金”语义关联)

三言两语——三言五语(“两”“五”数字语素相异)

雄才大略——雄材大略(“才”“材”为异体词)

书声琅琅——书声朗朗(“琅琅”“朗朗”为同音语素)

三、长短式

这类成语长度不同,大都是通用成语较长,为了语言精炼,结构简洁,通过压缩、概括或截取,构成另一个(些)异体成语。如: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竟成(异体成语为通用成语的部分粘合)

近水楼台先得月——近水楼台(异体成语为通用成语的截取 )

这类成语一般意义不变,但详式较精细,运用频率较高。简式较概括,有时意义不明确,需以详式作为参照。

通用成语和异体成语之间的意义较为复杂。意义较明确、精炼、贴切、通俗的成语往往是通用成语,运用频率较高,其他则是异体成语。

由于两种成语都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因此,可以产生各种复杂的意义联系。

一组通用·异体成语的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三类:

(一)意义全同

包括:1.本义同;2.本义、引申义同;3.本义、比喻义同;4.本义、引申义、比喻同。例如:

翻江倒海——倒海翻江。(本)形容水势很大,波涛汹涌澎湃。(引)①形容破坏极甚,状况混乱不堪。(引)②形容心潮起伏,激荡翻滚。(喻)比喻力量巨大或者声势浩大。以上一组通用·异体成语基本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全部相同。

(二)意义部分相同

包括本义异、引申义同以及本义异、比喻义同的情况。如:日暮途穷——日暮途远。以上一组通用·异体成语本义相反,“穷”表路尽了,“远”表路很长;但这两个成语都可比喻“无路可走,力竭计穷,接近灭亡”。

(三)意义有细微差别

往往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都有所差别。如:重起炉灶——另起炉灶。以上“重起炉灶”本义为“重新支起炉灶”,比喻义强调把以前中断的事业恢复起来。“另起炉灶”本义为“另外支起炉灶”,比喻义强调从某一团伙中分离出去。

简而言之,上述三类成语的差异为:同源成语注重其来源,同义成语注重其意义,通用·异体成语注重其运用频率。一组同源成语都有其相同的来源,其构成方式有原生式和再生式,其意义可以相近、相关和相异。

一组同义成语可以有共同的来源(这一部分兼同源成语),方式可能是原生式或再生式;也可以来源不同(这一部分非同源成语),但意义相同或相近。一组通用·异体成语都是同源成语(可有原生式或再生式),也都是同义成语。但同源成语意义不同的不是通用·异体成语;同义成语来源不同的也不是通用·异体成语。

参考文献:

[1]许肇本,段益民.通用·异体成语词典[Z].北京:中国书籍出版

社,2003,(3).

[2]段益民.论通用·异体成语的优选机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篇5:带兔字的成语

2、玉兔银蟾

3、一雕双兔

4、狐踪兔穴

5、兔缺乌沉

6、见兔放鹰

7、东兔西乌

8、兔起凫举

9、兔葵燕麦

10、犬兔之争

11、乌飞兔走

12、兔起乌沉

13、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14、狮子搏兔

15、狼奔兔脱

16、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17、兔园册

18、乌兔走

19、东门逐兔

20、见兔顾犬

21、坠兔收光

22、兔死狗烹

23、兔死凫举

24、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25、白兔赤乌

26、兔丝附女萝

27、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28、兔子不吃窝边草

29、兔尽狗烹

30、兔犬俱敝

31、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32、狡兔死,良犬烹

33、燕麦兔葵

34、兔丝燕麦

35、龟毛兔角

36、兔角龟毛

37、兔走乌飞

38、狮子搏象兔,皆用全力

39、狡兔死,良狗烹

40、待兔守株

41、急兔反噬

42、守株待兔

43、得兔忘蹄

44、兔走鹘落

45、狡兔三穴

46、兔起鹘落

47、势若脱兔

48、金乌玉兔

49、兔死犬饥

50、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51、狡兔三窟

52、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53、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54、获兔烹狗

55、兔头獐脑

56、惊猿脱兔

57、逐兔先得

58、兔死狐悲

59、狐死兔泣

60、始如处女,后如脱兔

61、犬兔俱毙

62、兔园册子

63、狐兔之悲

64、兔头脑

65、兔角牛翼

66、全狮搏兔

67、动如脱兔

篇6:带有兔字的成语

【狐死兔泣】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乌飞兔走】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狼奔兔脱】形容仓皇逃窜。

篇7:描写小兔字作文

小兔子可讲卫生了。一次我偷偷的在笼子旁看小兔子,我既然看到了小兔子在洗脸,俗话说的好,“猫洗脸,猫洗脸”可今天变成兔洗脸了。只见它用小小的舌头舔舔爪子,把手向脸上一呼啦,好了,洗完了。看来小兔子也挺讲卫生啊!

我还听爷爷说小兔子的毛还可以做成帽子,衣服,还有棉鞋子,小兔子的肉还可以吃呢。

篇8:热心的小兔字作文

乌云从东边飘到了西边,眼看就要下雨了。

正在草地上玩耍的小兔着急了,它自言自语地说:“这可咋办呢?”它一转身,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大蘑菇,它便跑过去,用力把蘑菇拔了下来,把它当做蘑菇伞,向家走去。

“哗啦啦”雨下了起来。小兔打着蘑菇伞,急急忙忙地往家走,正走着,它听到了“嗡嗡”地声音,它回头一看,原来是两只小蜜蜂。小蜜蜂说:“小白兔,让我们俩在你的伞里躲一会雨吧!”小白兔说:“行,你们进来吧。”两只小蜜蜂高兴地飞进了蘑菇伞里,它们三个一起向前走。

正走着,小兔又听到有个声音叫它,它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蚂蚁。小兔说:“小蚂蚁,你有什么事?”小蚂蚁说:“我也想到你的`伞里躲一会雨,行吗?”小白兔说:“可以,可以。”于是,小蚂蚁也进来了。

小兔为了小蜜蜂和小蚂蚁不被淋湿,就把伞向它们那边移去,结果自己被淋湿了。不一会儿,小兔把小蚂蚁和小蜜蜂都送回了家,它自己也回到了家,这时雨停了。

上一篇:悲欢离合的成语故事下一篇: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