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文章—法律实务

2024-05-12

微信文章—法律实务(通用6篇)

篇1:微信文章—法律实务

快递未保价只赔3倍邮费?其实,你彻底被忽悠了!

你遇到过快递丢失或损坏,投诉无门的情形吗?“未保价只能赔付3倍快递费”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其实,你彻底被忽悠了!要知道具体规定,请随小编学起来~ 【举个例子】

陈某网购了一部手机,价款2800元,收货后因不满意,遂通过快递方式退货,陈某将货物包装好交付给某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并支付快递费。

后该手机在流通环节中不明原因丢失,陈某要求快递公司赔偿他手机价款,但却被快递公司告知,因其未选择保价,所以只能赔偿他3倍的快递费,大约30元。

陈某无法接受这样的赔付结果,遂将该快递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手机损失2800元。

【“三倍资费”的赔偿基于一个大前提】

根据《邮政法》第47条规定:未保价的邮件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3倍。

这样,似乎觉得快递公司赔付3倍快递费是有法可依的。

但其实,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该规定中“三倍资费”的赔偿是基于一个大前提的:

根据《邮政法》规定,此法适用于邮政企业,是指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及其提供邮政服务的全资企业、控股企业。

也就是说,“三倍资费”赔偿只适用于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企业,而快递企业是经营性、盈利性企业,不属于邮政企业,故不能适用未保价商品最高赔偿不超过邮费三倍的规定。

【到底应该怎么赔?】

快递企业不适用《邮政法》的赔偿规定,陈某未保价丢失的快递,该如何让快递企业“买单”呢?

根据《合同法》第311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40条规定,格式条款具有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快递单上的保价条款是格式条款,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应对其中的免责、限责条款尽到提示、说明义务,否则对方当事人可申请法院撤销或认定该条款无效。同时,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

因此,本案中被告快递公司未尽到及时安全送达快件的合同义务,存在重大过失,故法院判决快递公司应当全额赔偿陈某的损失2800元。(来源 | 央视社会与法)

交通事故报案期限是多久

很多人会在交通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选择报警,让交警部门来处理事故。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讲,其实并不是很清楚交通事故的报案期限的,有的人甚至认为随时都可以。那么究竟交通事故报案期限是多久呢?

一、交通事故报案期限是多久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条“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之规定,交通事故报警没有时间限制,但是建议尽快报警,时间长了会影响案件调查,交警部门也可以不受理。

二、交通事故的处理时限是多久

公安部令第104号《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时限作出了明确规定。交通民警应严格依照规定时限处理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也应依照规定时限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

(一)当场认定、当场调解

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撤离现场后,应当根据固定的现场证据和当事人、证人叙述,认定道路交通事故事实,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场填写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当场进行调解。

(二)24小时内

1、交通警察应当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完毕后,24小时内将有关信息录入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系统。

2、交通警察应当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撤除后24小时内,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交通肇事嫌疑人、其他当事人进行询问,及时对证人进行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

(三)1日前

调解参加人因故不能按期参加调解的,应当在预定调解时间1日前通知承办的交通警察,请求变更调解时间。

(四)2日内

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检验、鉴定报告之日起2日内,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

2、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2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五)3日内(3日前)

1、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3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3日内委托。逃逸交通事故,应当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3日内对嫌疑车辆进行检验、鉴定。

2、当事人对检验、鉴定报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检验、鉴定报告、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申请重新检验、鉴定、复核。

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调卷公函后之日起3日内,或者按照其时限要求,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调查材料正本移送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

4、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当事人约定调解的时间、地点,并于调解时间3日前通知当事人。

5、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予以记录,并在3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6、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押机动车驾驶证后,应当及时在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内将其机动车驾驶证状态标注为扣押状态。扣押的机动车驾驶证发还的,应当自发还之日起3日内解除扣押状态标注。

(六)5日内

1、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5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

2、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检验、鉴定(或者重新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道路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之日起5日内,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罚。

4、当道路交通事故中止认定的原因消失,或者中止期满受伤人员仍然昏迷或者死亡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5日内,根据已经调查取得的证据制作道路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

5、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当事人的复核申请后,应当及时向原办案单位了解案件有关情况,并在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受理复核的,通知原办案单位提交案卷材料,原办案单位应当在5日内提交。

(七)7日内

1、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结束后7日内,案件主办民警应当与协办民警共同向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构负责人提交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2、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内无人认领的未知名尸体,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设区的报纸上刊登认尸启事。

(八)10日(10日内)

1、检验尸体结束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尸体处理通知书》,通知死者家属在10日内办理丧葬事宜。

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10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肇事逃逸的,在查获逃逸人和车辆后10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逃逸道路交通事故尚未侦破的,受害一方当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当事人书面申请后10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3、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持原认定的复核结论之日起10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4、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日期开始调解,(造成人员死亡的,从丧葬结束之日起开始;造成人员受伤的,从治疗终结之日起开始;因伤致残的,从定残之日起开始;造成财产损失的,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并于10日内制作调解书或调解终结书。

(九)20日内

检验、鉴定应当约定在20日内完成。

(十)30日

1、登报后30日仍无人认领的未知名尸体,在提取人身识别检材后,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处理尸体。

2、对弃车逃逸的无主车辆或者经通知当事人30日后仍不领取事故车辆的,经公告3个月仍不来接受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扣留的车辆依法处理。

3、扣押与事故有关的物品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经批准可以延长30日)。

4、嫌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逃逸的,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之日起1个月内将逃逸嫌疑人信息录入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抓获犯罪嫌疑人逃逸后,予以撤销。

5、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道路交通事故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否公正;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

(十一)60日

1、检验、鉴定的期限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最长不超过60日。

2、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时限可中止的时间最长不超过60日。

2018版:工伤认定流程及赔偿标准(1-10级、工亡)需在什么期限内提出申请

(一)用人单位一方的申请时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特别注意: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如果单位没有这30日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二)劳动者一方的申请时限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特别注意:工会组织也是可以申请的哦!

(三)超过1年申请期限的特别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误申请时间的,应当认定为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1)不可抗力;

(2)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3)属于用人单位原因;

(4)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登记制度不完善;

(5)当事人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2 需提交什么材料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3 社保部门多长时间受理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正材料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4 多长时间作出工伤认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5 不服工伤认定结论怎么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特别提醒: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是可以选择的,这里的行政复议不是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实务中有些单位为了拖时间通常选择先复议再诉讼,劳动者为了省时间应当不复议直接诉讼。6 工伤待遇计算标准

基于《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及最新统计数据归纳总结,供实务中参考

一、1-10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

本人工资×27个月 二级伤残

本人工资×25个月 三级伤残

本人工资×23个月 四级伤残

本人工资×21个月 五级伤残

本人工资×18个月 六级伤残

本人工资×16个月 七级伤残

本人工资×13个月 八级伤残

本人工资×11个月 九级伤残

本人工资×9个月 十级伤残

本人工资×7个月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下同)。

二、1-6级伤残津贴(按月享受)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六级伤残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

本人工资×90% 二级伤残

本人工资×85% 三级伤残

本人工资×80% 四级伤残

本人工资×75% 五级伤残

本人工资×70% 六级伤残

本人工资×60%

说明:1)1-4级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5-6级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在难以安排工作的情况下支付,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三、5-10级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上述两金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确定,工伤保险条例未规定统一标准,具体标准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一般是按照本人工资一定倍数计算。可以在各省的工伤保险条例或工伤保险办法中查阅(江苏省的规定比较特别,采取定额标准,参见以下)。

举例:广东省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五级伤残

本人工资×10个月 六级伤残

本人工资×8个月 七级伤残

本人工资×6个月 八级伤残

本人工资×4个月 九级伤残

本人工资×2个月 十级伤残 本人工资×1个月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五级伤残

本人工资×50个月 六级伤残

本人工资×40个月 七级伤残

本人工资×25个月 八级伤残

本人工资×15个月 九级伤残

本人工资×8个月 十级伤残

本人工资×4个月

江苏的规定比较特别,采取定额标准: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五级伤残 20万元 六级伤残 16万元 七级伤残 12万元 八级伤残 8万元 九级伤残 5万元 十级伤残 3万元

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40%。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五级伤残 9.5万元 六级伤残 8.5万元 七级伤残 4.5万元 八级伤残 3.5万元 九级伤残 2.5万元 十级伤残 1.5万元

江苏还特别规定,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且解除劳动关系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照下列标准执行:不足5年的,按照全额的80%支付;不足4年的,按照全额的60%支付;不足3年的,按照全额的40%支付;不足2年的,按照全额的20%支付;不足1年的,按照全额的10%支付,但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除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四、停工留薪期工资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注:实践中主流做法是按照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确定。

计算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时是否包括加班费,实务中各地有不同的做法。

比如,《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待遇案件的裁判指引》第14条规定,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按劳动者工伤前十二个月的包含加班工资在内的平均工资福利待遇标准确定。

《上海高院民一庭调研与参考》(〔2014〕15号)倾向认为,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不应包含加班工资。

五、停工留薪期护理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如果单位未安排护理,则由单位支付护理费。护理费标准如何确定?各地并无统一做法。

比如,《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所在单位未派人护理的,应当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向工伤职工支付护理费。

六、评残后的护理费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社平工资×50% 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社平工资×40% 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社平工资×30%

七、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八、医疗费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超出目录及服务标准的医药费该由工伤职工还是用人单位承担,目前实践中各地处理存在不同做法,多数地区的做法是用人单位不承担。比如:

浙江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二)》

十六、用人单位已依法为劳动者缴纳了工伤保险,劳动者工伤医疗费超出社保基金报销目录范围的费用,如何承担? 答:用人单位已依法为劳动者缴纳了工伤保险,劳动者工伤医疗费超出社保基金报销目录范围的费用原则上不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但超出目录范围的费用经用人单位同意或者认可的除外。

深圳《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争议疑难问题研讨会纪要》

三、用人单位已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劳动者以实际支出的工伤医疗费高于社保部门偿付的医疗费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补足的,不予支持。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九、工伤康复费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十、辅助器具费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需注意的是,辅助器具一般应当限于辅助日常生活及生产劳动之必需,并采用国内市场的普及型产品。工伤职工选择其他型号产品,费用高出普及型部分,由个人自付。

十一、工伤复发待遇

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工伤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

十二、因工死亡待遇标准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全年(2017年度数据尚未公布),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这个数据,直接影响工亡待遇。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说明:如果用人单位已参加工伤保险,则上述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未参加工伤保险,则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故员工因工死亡的,近亲属可获得三项费用,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三项费用标准如下:

1、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个标准每年都会变化,一般每年至少增加数万元。

公式: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6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

故2017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33616元×20=672320元。

因《工伤保险条例》在全国统一执行,故2017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全国统一标准为672320元,相比上年度的623900元,增加了48420元。这个标准没有地域之分,全国统一。

2、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这个标准同样每年会有变化。

公式:当地社平工资×6;

比如,北京目前社平工资为7706元,则丧葬补助金为7706元×6=46236元。

3、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公式:配偶:死者本人工资×40%(按月支付);

其它亲属:死者本人工资×30%(每人每月);

孤寡老人或孤儿: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初次核定时上述抚恤金之和应≤职工月工资(按月计算)。

注:以上标准均基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及最新统计数据归纳总结。

律师提升口才的十项技能

什么叫口才?

并不是你说的滔滔不绝就是口才。口才是,你能够以最简洁的方式把你需要传达的信息最充分地传达到你想传达的人的脑海里。所以话不在多,在精,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口才。

口才是需要锤炼的。所以我今天跟大家来谈一谈,口才的十项技能与训练。

1、口才的第一项技能,不是说,是听。

会不会听,也是有讲究的。我曾经见过一位律师,他接待当事人的时候,不正眼看当事人,当事人在说话,他看窗边,惹得当事人很有意见。所以听的时候要看着对方,让对方觉得你很重视这件事。说之前,要学会倾听。听,要入神、入情、入戏。

2、口才的第二项技能,是问。

大家在聊天,比如律师在办案单位,和律师、当事人、嫌疑人进行交流,互动的方式,就是问,如果你不问,交流就没办法进行了。关于这个问,我是提出了这么三点看法,第一个,是不耻上问,一般我们是说不耻下问,那为什么说不耻上问呢,这就是我们年轻人很需要去考虑的,你要去问一些比你资深的年长的,不要觉得很羞愧羞耻,要积极去问,通过问问题,积极去思考,让你的老师有成就感。其实很多老师啊,都是很盼望学生来问自己的。

有一次我带一个助手去开庭,在路上一个多小时,我就等着他问我问题,结果一个多小时,他竟然一个问题都没问!我这一个多小时专属于他,竟然一个问题都没问!到了目的地,我停下车,很严肃跟他提出这个问题。他说,主任,您这么辛苦,我问你问题会不会打搅你啊。我说,不会,我最喜欢别人问我问题了。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老师平时很忙,去问他问题打搅他会不会不太好。其实我们这些资深的律师、老师,是很希望别人来问问题的。问,说明你有思考;问,就能交到朋友;问,才会有进步。第二个,随性中问,我指的是大家水平差不多,大家可以随便问,交流探讨。最后一个,温柔下问,就是学校老师、管理层要经常问下属问题,这是对他的关心,而不能不闻不问。

作为一个刑辩律师,在法庭上的发问,是个特殊的专业技能。律师的发问,首先是明知故问,律师问给谁听呢,问给法官听。一个当事人站在法庭上,律师要问,比如说,案发时候你在什么地方呀?说,我在国外。那是不是说明案发时候你不在现场啊?说,是的。如果说他的从犯,我们说,这个事情谁指挥的,张三。钱都分给谁了?张三。要把这些信息都问出来,给法官听。其次要问出模糊,对控方证人,要抛根问底,去伪存真,问出模糊为止。

3、口才的第三项技能,是说。

说,是说自己的观点、意见。说,首先要有层次性。要用首先、其次、第三。特别在法庭上发表看法更要用首先、其次、第三,因为法庭上法官不知道律师要说多久,没有层次性法官往往会打断律师,容易造成辩审冲突。如果能够把自己需要要说多久,也提前说清楚,就更好了。比如说:法官,我的意见有三点,大概需要五分钟。第二呢,要有趣味性。你这样讲那样讲也行,但是要让大家感觉有趣味性,用点成语啊,案例啊,让大家觉得有兴趣听。第三要有新颖性。角度要跟别人不一样,别人都说是,你说不。第四要有互动性。说的目的是让对方听,要随时注意听者的感受。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宣泄,那叫伪口才。

4、口才的第四项技能,是聊。

聊,就是聊天,闲聊。聊天可以增进了解、促进了解,事半功倍。很多问题往往就在互聊中解决了。聊,要有话题、有素材、有时间、有空间。一般呢,聊的时候,最好带点资料,送上一本,请求指正,这就有了素材和话题。聊还要有时间和空间,如果一个人非常的忙,那就留个电话说,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聊。如果周围人都在忙,那也不方便聊,就下次再找机会,体现对别人的尊重。

5、口才的第五项技能,是谈。

谈,就是谈方案。我们律师的服务,最吸引当事人的,就是法律服务方案,律师最需要去研究的,也就是如何做好法律服务方案。我觉得,要养成一个习惯,不要简单地去发牢骚,比如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些都是负能量,这些是没有意义的。而是要养成,直接提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的最佳方案。在谈判的过程中,把最好的方案拿出来,那你就是最优秀的。

6、口才的第六项技能,是评。

评就是评论。如辩论赛等各类竞赛、活动,都要有人来点评的。我们法律人为什么要练这个呢,因为我们在法庭上,发言的时候,要对法庭的各方表现发表意见,各种现象、事件,我们法律人也经常评论。评,首先需要有专注度。什么是专注度,就是你要全神贯注把全场都听下来,点评的时候能发现里面的小毛病或不易察觉的优点,这样别人会觉得你很认真,而不是泛泛而谈。第二呢要有专业度。比如你对一个辩论赛进行点评,对他破题、点题和时间分配进行点评,这体现了你的专业,要外行听了也叫好,内行听了也叫好。第三,要有精彩度,运用一些成语、谚语、故事、类比、案例。一个点评,要点评好,是需要很深的功力的。

7、口才的第七项技能,是读。

读,分为朗读和宣读。朗读呢,是个很好的口才训练方法。我出生在福建,普通话呢是很不标准。当公诉人,普通话不好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我用了一些方法练习,一是跟着新闻联播对口形、跟着读,二是买了小学生的那种有拼音的书,每天早晨对着湖边读,像周星驰电影那样。大声朗读读《史记》,对练讲话的抑扬顿挫很有作用。这样坚持了几年,表达就好了很多。第二是宣读。口才不一定说一定要脱稿,在引用证据内容、法律条文、政策规定、名人名言时,拿着书面读,更显郑重,会有更好的效果。

8、口才的第八项技能,是演。

演,就是要将手势、表情、姿势、眼神、语气、语调与讲话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表达效果。手势一般也不宜太多;表情代表情感,悲、喜、郑重、轻松,要符合讲话的内容;眼神呢,我要强调一下,有些人不注意自己的眼神,杀气腾腾,给人紧张感,不利交流。建议大家出行,不管认不认识,都先对人家微笑,点个头,万一他认识我呢?我们要与人为善,目光柔和。

9、口才第九项技能,是论。

论,指较长篇幅地论证一个问题。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法庭上第一轮辩论,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律师发表辩护意见。论,需要有层次感、现场感和正义感。层次感,是指层次清晰,逻辑准确;现场感,是指结合现场情况,让我在场听众都有存在感、代入感;正义感,是指所引证据、法律、法理及道理,都是通行及普遍认可的。

10、口才第十项技能,是辩。

辩是非,辩真假,辩曲直。辩,就是说不。律师作为辩护人,他的工作,就是说不。法不辩不清,理不辩不明,辩论是我们法律人应该具备的能力。我们在庭审中的第二轮辩护,就属于典型的辩的环节。辩,要争锋相对、引经据典、言简意赅及概括提升。

我今天讲的口才的上述十项技能和训练方法,供大家在提升口才时参考。口才训练,看似技能训练,实为思维训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锤炼。希望同学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持续提升口才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目标。

篇2:微信文章—法律实务

我们曾经是单纯的孩子,我们希望能单纯一辈子。如果可以选择,我们宁愿永远不懂,那些从前不懂的事。

某人出现在你的梦里,意味着那个人在想你。

美好的爱情,会教会我们如何看待一个不完美的人。

哭的时候没人哄,学会了坚强;怕的时候没人陪,学会了勇敢;烦的时候没人问,学会了承受;累的时候没人依靠,学会了自立。一个人,如果不坚强,软弱给谁看。

今世,那些五彩缤纷的幻想早已不复,缘来缘去终归尘,只想与你平淡的相遇,简单的相守,用我一世的柔情,伴你到下个轮回。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我们真的要过了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

生活就象我的歌声,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

如果有一天,你最好的朋友有了更好的朋友,你会比失恋还伤心吗?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梦想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重要宝物之一,它等待你的珍视和实践。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我们无法浪费时间,我们浪费的只是我们自己。

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请一定要有自信。你就是一道风景,没必要在别人风景里面仰视。

有的人,每天和你争吵,却不曾怪罪你。有的人,连争吵都没有,却已经消失在人海。原来,冷漠比争吵更可怕。

幸福是个比较级,要有东西垫底才感觉的到。

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

人在最悲痛、最恐慌的时候,并没有眼泪,眼泪永远都是流在故事的结尾,流在一切结束的时候!

篇3:微信文章—法律实务

在女性的法律定位和媒体形象中,一直存在一种内在紧张的不和谐关系。法律中的女性与媒体塑造的女性,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面孔。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部拍摄过续集的很受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其中儿子和父亲因头大或头小的身体特点而分别叫作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母亲的名字为围裙妈妈,她不是以身体特征取名字,而是以家庭主要职能取名字,暗示了在家中母亲应该主要是“围着围裙”做家务。在洗衣粉广告中,多数都是妈妈在发愁孩子的衣物怎样洗干净,最后是妈妈出手洗衣服解决脏衣服。正如1995年在我国召开的妇女大会所指出的那样:“在大多数国家,大众传媒并没有用均衡的方式描绘妇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对社会的贡献,相反宣传报道的往往是妇女的传统角色,或有关暴力、色情等行为。”1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在以男性标注试用媒体语言、以或明显或隐晦的方式复制传统男女性别角色方面,仍然有非常大的不足。

近些年,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在新兴技术的支持下,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移动的观点发表者。微博、微信中个人观点发表自由,使得这些领域成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广播”。那么,在新兴的自媒体时代,女性的刻板形象是加强了还是弱化了,脱离了大众传播的编辑,新媒体中的女性形象是否仍是单向度呢?

二、微信推送文章中的女性形象

在笔者朋友圈转发较多的公众号中,尤其有关育儿和时尚类的内容,实质与传统大众媒体无异,有着较强的性别指向。即使是在讨论学术的公众号中,也有很多关于女性刻板印象的内容。

在时尚类的微信推送中,大致的题目有《聪明女人从不素颜出门》《如何获得男人的爱慕》。

健身类的微信推送中,即使是关于肌肉锻炼的,也会配上衣着较为暴露的美女照片,某种程度上有女性玩偶化的倾向。

在育儿类的微信推送中,强化了女性应该如何照顾幼儿的内容,《母亲的性格决定孩子的智慧》《妈妈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等强调母亲在育儿工作中重要性的文章俯仰皆是;与此同时,强调父亲在育儿中作用的文章只有很少比例。

学术类的公众号中华博士智库,主要介绍学术标准和学术观点的,也有很多文章如《文科未婚女博士写在30岁生日之前》《清华美女博士:不是我们难嫁,是你娶不起》《一个女博士的心声——你到底要不要娶我》《高学历群体:剩女就是比剩男多》,强调高学历女性难嫁,女性知识分子似乎是与男性知识分子不同到需要单独说明的生物。

生活类的有相当多的内容在提及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上,反复说明女性作为妻子与儿媳妇的家庭角色,大部分文章是在试图说明女人如何成为更好的贤妻良母,如何与婆婆处理好关系,这些都在强化女性的家庭定位,暗示女性角色应囿于家庭范围。

还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是本来的内容与女性美丽与否没有关系,但是微信配图会用一张美女的照片,或者是完全的标题党,如《这女人火了,被人脱掉裙子都没发现,结果……》,实际文章内容是讽刺只看手机的低头族,与题目暗示的色情意味没有一点关系。

总之,问题与传统媒体传播一样,有强化妇女传统形象和女性商品化、物化的倾向。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公众号的推送文章里,强调了职业女性应该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推送的文章有《职场妈妈:告别向前一步的内疚》《论文与娃能否兼得》《放手也是一种爱——职场妈妈如何断奶》等鼓励女性在完成母亲角色的时候平衡职业发展;也有鼓励女性不依附他人,成为独立自主的公众号,推送诸如《让职场歧视走开》《拼搏以后,才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之类的文章。但是较之刚才所列举的公众号所推送的文章,这类文章相对数量较少。

三、新媒体中固化的女性形象的不良后果

新媒体本来是新的社会风尚的体现,是新的社会观念的传播载体,对社会性别观念应该较之传统媒介更新颖。但是综上所述,新媒体的新并没有体现在社会刻板形象的更新上。

(一)微信传播的特点

较之微博更注重名人效应,微信的广告语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小众的微信公众号,更多是针对特定人群,提供其所专属的服务。它们不再囿于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对于有一定粉丝基础的微信公众号,它们的传播力巨大。1

(二)微信推送文章中女性形象造成的不良后果

目前,微信推送文章中女性形象的问题是对刻板印象的加深。所谓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形成过分简单、滞后于现实变化的过于概括性的看法。

通常而言,女性更容易被塑造为柔弱被动、不争名夺利、天生的照料者与抚育者。在上文所提及的推送文章中,女性形象符合一贯的印象。在新的传播手段上,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没有明显变化,同传统媒体一样,仍然是男人属于“公共领域”,女性属于“私人领域”;女性应该更注重外表与家庭生活和子女养育教育、男性应该更注重事业的成功。女性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即使是在新兴的微信推送文章中,也还是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2

四、法律中女性的社会定位与女性应有的社会定位

宪法第3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婚姻法第13条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第15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第18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等属于其个人财产。

继承法第9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民法通则第10条和第11条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十八周岁以上成年人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无精神问题的成年男女具有同样的权利能力,权利能力无任何区别。

纵览各个法律部门,我国法律宣扬的主旋律都是认为男女同为各自独立的主体,女性与男性有同样的权利能力与同样的法律地位,没有某方依附某方的倾向。法律中,女性的形象是与男性并立的,但是法律上的平等是宣誓性的,无法直接体现在具体生活中,不通过具体事务,无法在女性具体生活中起到真正的作用。在目前阶段,法律较之宣誓性功能,在我国更被需要的是工具性的价值。

按照社会性别理论,两性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权利分配关系和一种社会建构,传统的建构之下,女性更多的作为义务的承担者。3现代的女性主义法学正是注意到这个问题,才会有上述的各种法律来试图平衡两性的法律权利地位。诚然,世界上各国女性都还没能和男性一样享有完全同等的权利。虽然当代很多国家的法律规定了妇女的法定权利,但法律规定与现实社会中女性的实际地位和角色是不同的。4而且法律上的规定更多的是抽象意义上的,女性的日常生活很难真正与法律时刻发生联系。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并不调整生活的所有方面,于是很多女性的生活,作为又生动又琐碎的日常,与法律隔离开来。宣示性的法律,与实践性的日常,变成脱钩的两件事。而时刻在对大家产生影响的新媒体,日常已经渗透我们生活,还在传递给我们陈旧的、与现代立法精神不符的形象。

有相当多的人在没有陷入法律纠纷之前,没有处理具体的法律事务之前,并不关心法律到底是如何规定的。他们也无从揣摩立法是什么倾向,他们有自己心中的固定标准,而这些大众标准非常大的程度上正是被每日所接触的媒体所左右的。如上述的推送文章中过于强调女性的容颜和家庭义务,容易产生女性事业并不重要,只要维护好家庭就幸福的错误认知,这实际上与婚姻法中的男女双方婚前财产属于自身,任何一方不应从婚姻中获取物质利益的法律定位非常不符;渲染事业成功的高职位、高学历女性不容易得到幸福的生活和圆满的婚姻,与女性独立的立法精神完全背道而驰。固然我们不可能做到目前上完全平等,法律实践上的具体操作也需要权衡,但是连法律宣誓性的精神也不能传达,用新兴媒体巩固女性的刻板印象,这应该说是一种媒体的错位。

在新兴的推送文章中,如果能多致力于现实生活中新女性形象的塑造,才会更加有助于性别权利的平等。

五、结语

法律中的女性定位与微信推送的女性形象,存在较大差距。这种传媒中的女性形象与法律中女性定位的差异,会使大众对于女性的社会定位有偏差。目前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在广大受众的心目中,确实存在不正确的性别文化,这是从自发推送的文章中反映出来的客观现象。

在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0%、中国网民超过5.5亿人、传统媒体也纷纷采用新媒体作为推送手段的大背景之下,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无异会成为大众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所呈现的价值观,无疑会在大众观念的塑造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大众文化本应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常传播的信息应该能够帮助人们建构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它应该不仅能反映世界的现存观点,还应该能动于世界,引领世界观念的变革。落实到女性社会形象和社会性别的问题,大众媒体尤其是新兴媒体,应该对现代的法律精神有所反映和体现。当被流行文化浸染,在不合理的社会性别文化之下,在实际上法律所建构的女性权利和地位与社会形象不符的大环境之下,要实现文化超越,需要每一个自媒体的发声者,都能够有发扬正确性别文化的意识。

微信公众号的特点,有打破“沉默的螺旋”和“广场效应”的优势1,如果能够善加利用,会是对先进性别意识的巨大推动力量。新媒体如果能积极发挥社会正能量,传递出更具现代意识、更符合法制精神的性别意识,是有利于女性及全体公民的好事。从更有新时代风向标的微信推送文章里,能看出社会中真实的性别意识,而移风易俗,以更先进的性别观感染大众,会使得法律中的女性人格与社会观念中的女性形象之间的紧张关系得以纾解,使更多的女性成为或有志成为有独立人格的公民。

注释

1黎品玉、梁佳佳:《大众传媒如何肩负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重要使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第36页。

2(1)朱建华:《微信公众号排行榜出路何在?》,《传媒评论》,2015年第1期。

3(2)姜红:《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3期。

4(3)李慧英:《论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观点》,《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5(4)郭慧敏:《社会性别与妇女人权问题--兼论社会性别的法律分析方法》,《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1期。

篇4:如何保存微信公众号中的文章

A:如果用户是想进行专业的收藏,那么首先在微信公众号里面订阅“我的印象笔记”,接着根据提示捆绑自己的印象笔记账号。以后遇到喜欢的文章,点击右上角的功能按钮后,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我的印象笔记”命令,就可以将这篇文章保存到印象笔记里面。当有时间的时候打开印象笔记的应用,就可以查看到保存的文章内容了。

如果只是想临时收藏一下,可以在点击右上角的功能按钮后,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收藏”命令即可。当有时间的时候点击“我”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点击“收藏”,就可以看到收藏文章的标题内容了。

◆ 如何关闭iOS9的Wi-Fi助理功能

Q:听说在iOS9的系统里面,有一个名为“Wi-Fi助理”的功能,会在后台偷偷跑流量。请问这个功能到底是干什么的,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屏蔽它?

A:“Wi-Fi助理”功能是在用户上网的时候,发现Wi-Fi信号不好或不流畅的情况下,就会自动使用移动网络的流量进行上网,所以就会出现后台走流量的现象,只不过用户不知道而已。如果要关闭这项功能,首先打开系统的设置窗口,在列表里面找到“蜂窝移动数据”项,点击它以后找到“Wi-Fi助理”项目并关闭即可。

◆ 微博客户端变成英文界面

Q:这几天苹果公司开始推送最新的iOS9,可是安装完成以后发现新浪微博的界面成了英文的。虽然看上去有种高大上的感觉,但是毕竟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请问怎么才可以修改为中文界面?

A:其实不光是新浪微博,很多应用都出现了你所说的这个情况。如果想要重新改回中文界面,首先打开新浪微博的应用,点击工具栏中的“Me”后,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右上角的“Settings”。再在列表中选择第四个选项“Settings”,这样就可以看到语言设置的“Language”。点击它后将“跟随手机系统”改为“简体中文”就可以了。

◆ 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Q:我出生在中国的南方地区,说话有一定的地方口音。可是现在各行各业都要求说普通话,那么如何才可以掌握普通话的规律,让自己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呢?

A:这里推荐一款名为“普通话学习”的应用,通过它可以从最基本的发音开始学习。应用会一个个的对声母和韵母进行教授,同时可以对用户的发声进行判断,通过这样的学习就可以掌握普通话的基本发音。过一段时间后通过模拟考试,还可以对自己的普通话的好坏进行验证。

◆ 触宝电话效果不好的解决

Q: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手机的发布会,介绍了一款名为“触宝”的免费电话应用,但是我使用了以后发现效果并不好。请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增强它的效果?

篇5:微信素材励志文章

从此,S便一心一意在家做全职太太,再不考虑上班的事。几年后,S又生了一个二胎,更不想出来工作了。

两个孩子都上了学,S有了大把休闲的时间。她经常在朋友圈晒照片,美食,旅游,帅气的老公和两个儿子,还有宽敞明亮的家,让我们这些苦哈哈的上班族羡慕得红了眼。我偶尔和她聊天,夸奖她老公能干,一个人能养四个人,还把日子过得那么滋润。S总是表现得不以为然:“男人嘛,挣钱养家是应该的。”

当初体质虚弱的S,经过这么多年的调养,已是珠圆玉润,看着比同龄人年轻很多。她时常在朋友圈发一些文字,大多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之类的内容。她微信上的名字干脆就叫“岁月静好”,我常常加班到深夜刷朋友圈时,一低头看到她的头像就忍不住心生悲凉-------同学不同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会那么大?

春节刚过,公司要举办一个大的商务活动,我负责采购红酒。记得S的老公就是红酒经销商,于是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要了他老公手机号。

电话接通,S的老公听我说明来意,很是兴奋。他说去年和我们老总推销过他经销的红酒,但是没有签成,这次希望我能在老总面前多美言,促成这个大订单。

我们约好时间,让他送几个样品过来供我们挑选,当然,最后签单还是要老总定夺。

S的老公把红酒样品送来时,老总正好在市里开会,让我们把红酒拿过去,等散了会一起去饭店吃饭。

很快到了老总开会的地点,老总说马上出来,让我们在车里等他一会儿。

S的老公执意不肯在车上等,他说这样不礼貌,就站在车旁等着。北方二月里的天,和冬天差不了多少,温度还很低。我怕冷不愿下车,就在车上坐着。料峭的寒风里,S的老公西装笔挺地站在外面。他和我只隔着一层车窗玻璃,脸上冻得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带着谦卑的笑容,专注地看着会议厅门口方向。

等了二十多分钟,我们老总终于出来了。S的老公赶紧抢步迎上去握手,我也下了车。我们老总握了一下他的手,有点吃惊:“你的手怎么那么凉,没在车里等我吗?”S的老公连连说:“没关系,没关系,车里太闷,正好透透气。”

我们一起去饭店吃饭,品酒。

酒桌上,为了表示诚意,S的老公一杯接着一杯地干,把我看得心惊肉跳。我劝他少喝点,酒喝多了对身体不好。他笑,没事,已经习惯了,经常这样喝。我这个老板说得好听叫“总”,其实就是销售员,不喝酒怎么卖酒?

中途的时候,S的老公说去一下洗手间,我看他脸色十分难看,就追了出去。洗手间门口,一股刺鼻的酒味迎面而来,S的老公弯着腰在洗手池那吐,表情痛苦不堪。他看到我,强颜笑了笑,继续吐。

我默默退到门口等他。想起S秀的那些幸福,不由苦笑。她一定不知道自己老公的工作会如此辛苦,那些光鲜背后,就像他穿着单薄的春装站在寒风中等客户一样,不过是咬紧了牙关的支撑。

青春年少时,我并不曾懂得自己那些快意活法,都是来自父母的躬身托起。我迷席慕蓉的诗,做琼瑶的粉,为赋新词强说愁,唯独没想过父母的辛苦和劳累。

婚前,我甚至在家里没有洗过衣服,更没洗过碗,婚后也整天在父母那蹭吃蹭喝,吃完抹嘴就走。曾经有年轻的同事看到我的手,无不艳羡地说,姐姐三十几岁人的手,竟如同婴儿般柔软白皙。我洋洋得意,自诩丽质天生。

记得那一天,妈妈手上的戒指摘不下来,让我帮忙。摸着妈妈的手,感觉那么那粗糙那么僵硬,心口不由一紧。低头看时,发现指尖全是裂口。大的裂口上,贴着医用胶布;小的裂口,一个个张着嘴,仿佛诉说着经年的辛劳。

我满心愧疚与感动。妈妈这双粗糙的手,为我承担了太多的累,我却一直以为那是天经地义。

众生皆苦,没有人会被命运额外眷顾。如果你活得格外轻松顺遂,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你该承担的重量。

那个替你负重前行的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他(她)总是怕你太累,而把最多的重量放在自己肩上。

如果一个人对你好,绝对是命运的恩赐,而不是理所应当。哪怕是夫妻,哪怕是父母。

篇6:冬至微信文章

《四逆汤》配方:

制附片10克(先煎一个小时)

炙甘草10克

干姜10克

龙骨粉30克

牡蛎粉30克

山萸肉30克

白芍20克

上一篇:人才体系下一篇:高中忏悔录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