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雍和宫导游词

2024-05-15

北京雍和宫导游词(共7篇)

篇1:北京雍和宫导游词

雍和宫,座落在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中外闻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雍和宫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是康熙皇帝在明代太监官房的旧址上为皇四子胤礻真(后为雍正皇帝)修建的府邸。康熙四十八年(17),胤礻真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后,改称雍亲王府。

胤禛登极后,于雍正三年(1725年)钦定雍和官。雍正皇帝不仅把雍和宫作为佛事活动场所,还把御前侦探险的特务机关“粘杆处”的署衙设在宫内,为他刺探情报,捕杀异己,进行秘密活动。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暴死在北京西郊圆明园中,后曾把灵柩停放在雍和宫,为此,永佑殿(神御殿),法轮殿等主要建筑由绿琉改成黄色琉瓦,并在神御殿供奉雍正皇帝的影像。此后,这里成为供奉清帝祖先的祠堂。

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为笼络蒙藏上层人士,大兴土木,增建许多寺庙殿堂,将雍和宫改建为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必建后的雍和宫规模宏伟,巍峨壮观。清人曼殊震均在《天咫偶闻》中描写道:“殿宇崇宏,相设奇丽。六时清梵,天雨曼陀之花;七丈金容光焕发,人礼旃檀之像。飞阁复道,无非净筵;画壁璇题,都传妙手,固黄图之甲观,绀苑之香林也。”

在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和日伪政权的统治之下,雍和宫遭受了极大的破坏,许多艺术吕和珍贵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和反动官僚窃取。 1950年到1953年,由政府拔款对寺院进行了全面修缮,雕梁画栋,金装绣裹,再现往日的庄严和华美。1952年,在北京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的新西兰等国代表,专程到雍和宫烧香拜佛,祈祷和平。1953年,印度、缅甸等七国僧侣代表团在这里举行了隆重法会。1954年,__和**都到雍和宫讲经说法。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如印度的尼赫鲁、缅甸的吴努、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等,都曾来此朝拜。国内外游人香客前来参观、朝拜,更是络绎不绝。

雍和宫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尽管佛事活动被迫停止了,但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建筑、碑文、影壁、牌坊、经卷、法器等全部得到妥善保护,这座文化艺术宝库得以幸存下来。1977年至1979年,国家又拨款300万元进行全面修缮,其中佛像贴金就用去黄金700两,使雍和宫更加庄严瑰丽,金碧辉煌。1981年2月,雍和宫交给佛教团体管理使用,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雍和宫恢复了由喇嘛担任格斯贵、文赞、得不奇等宗教职务,成立了教务委员会,负责管理寺内事务。

委员会下设扎布桑(办公室主任)和教育、宗教、生活、库房、接待、卫生六个奈日布(管家),并制定了宗教活动、文物管理、外事接待等各项规章制度。1983年,雍和宫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乌云伯尔吉喇嘛被推选为雍和宫代住持。1985年,雍和宫又成立了庙务管理委员会,管理寺内宗教事务。

雍和宫的建筑,在南北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天王殿、雍和宫大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大殿,构成雍和宫的主体建筑,其中以法轮殿和万福阁最为辉煌。两例有鼓楼、钟楼、碑亭、讲经殿、密宗殿、数学殿、药王殿、西殿、戒台楼、**楼等建筑,相互对衬,形成一座布局完整、具有溶汉、满、蒙、藏建筑特色于一体的喇嘛教寺院。它的布局特色是前半部疏朗开阔,后半部密集起伏。前半部的影壁、木石、牌楼点缀,深远的甬道,浓郁的古松翠柏,给人以幽静、深远之感。从昭泰门以后建筑群密集起伏,殿阁错落,飞檐宇脊纵横,与前半部形成鲜明对照。雍和宫南门口是三座精美的牌楼,高大华丽,气势非凡,牌楼正面和背面的匾额均为乾隆皇帝所书,北牌楼的匾为“寰海尊亲”、“群生仁寿”,东牌楼为“慈隆宝叶”、“四衢净辟”,西牌楼为“福衍金沙”、“十地圆通”。

天王殿为雍和宫的第一进殿堂,楹柱上有一幅乾隆皇帝御笔对联:

法境交光六根成慧日,牟尼真净十地起禅云。

天王殿又称雍和门,原是雍亲王府的大门。殿中供奉弥勒佛,为木刻贴金像,殿两旁是工艺精细的泥塑彩绘四大天王像。北方的多闻天王,手举一把垂有缨络的黄伞,西方广目天王手绕一条龙,南方增长天王手持一柄宝剑,东方持国天王怀抱瑟琶,踞坐在土台上面,金盔金甲,身巨貌威,头顶与殿顶上的房檩相齐。殿后面是面北而立、手持宝杵的木雕韦驮像,雕工精美。

天王殿内的供桌两边陈设着一对古铜薰炉,为清代乾隆年间皇宫御用之物,外形别致,做工精巧。传说是乾隆皇帝的母亲孝圣宪皇太后有一年得了重病,在雍和宫东书院修养,有一夜被雍和宫内的鼓乐、诵经声惊出一身冷汗,第二天竟大病痊愈了。太后就将这两只熏炉赐给雍和宫喇嘛取暖。

出了天王殿,迎面可见一尊青色的铜鼎,它铸造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炉高4.2米,上方六个火焰喷门,雕着六对云龙戏珠,底座雕着三狮戏珠,三足雕着多么狻猊,图案精美,造型浑厚。清朝皇帝每次到雍和宫拜佛,都是用这个香炉进香。它与北海的九龙壁、团城承光殿的大玉瓮合称为北京大型文物的“三绝”。据说,这样的香炉国内仅存两座,另一座在故宫御花园内。

铜鼎后面是御碑亭。亭内有一块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所立的四体文碑。碑文是乾隆皇帝所撰的《喇嘛说》,记述了喇嘛教的来源和清朝政府对喇嘛教的政策,即“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辑藏安边”,“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碑文用汉、满、蒙、藏四种文体书写,碑中辽文是乾隆皇帝御笔。

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燃灯佛和弥勒佛像。释迦牟尼为现在佛;燃灯佛又称定光佛。因诞生时周身光发而得名,为过去佛;弥勒佛为未来佛,总称三世佛。这三尊佛像为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营造,原料为江南赤铜掺兑白银和黑铅溶在一起,炼成黄铜铸造,在铜质外面贴上金叶。三世佛两侧站着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和迦叶。

大殿东西两侧为蒙麻披念的十八罗汉像。第一尊为宾度罗跋口罗堕阁尊者,藏传佛教称阎喇克仲;第二尊为迦诺迦伐磋尊者,藏传佛教称玛潘木巴;第三尊为宾头卢颇罗堕尊者,藏传佛教称那克那奈;第四尊为难提密多罗庆友尊者,藏传佛教称对丹;第五尊拔诺迦尊者,藏传佛教称多尔济莫伊布;第六尊丹没罗拔陀尊者,藏传佛教称桑布;第七尊迦哩迦尊者,藏传佛教称色尔别乌;第八尊伐阁博弗多尊者,藏传佛教称色布皮朝克;第九尊戍博迦尊者,藏传佛教称巴古拉;第十尊半托迦尊者,藏传佛教称喇占森;第十一尊罗眼罗尊者,藏传佛教称喇穆布楞;第十二尊那迦犀那尊者,藏传佛教名叫苏布呢雅穆林;第十三尊因揭拖尊者,藏传佛教名叫喇穆丹;第十四尊伐那都婆斯尊者,藏传佛教名叫鲁伊德;第十五尊阿氏多尊者,藏传佛教名叫毕勒吉特;第十六尊注荼半拖迦尊者,藏传佛教称弥济德巴;第十七尊华善尊者,藏传佛教名叫化生迦拉补;第十八尊者达拉玛达拉尊者,藏传佛教名叫格宁达尔玛。

这十八罗汉像是采用紫麻脱纱法制作。先用泥土塑成泥胎,待干燥后用麻布、白绸剪成半寸见方的方块,用胶水贴到泥胎上,浸贴时背后留孔。贴至寸厚井待干燥后,取出泥胎,封上圆洞,在麻绸上层层涂漆,再贴金或彩绘,形成造型生动的塑像。在十八罗汉像背后,悬挂着西藏贡呈的古物——彩绣的十八罗汉像,皆为古印度装束,与中国佛教装束的十八罗汉塑像形成鲜明对比。

永佑殿是王府时期的正寝殿,是雍正皇帝继位前居住的地方。现殿内正中供奉着三尊佛像,正中为无量寿佛,左为药师佛,有为狮吼佛。佛像高2.35米,檀香木雕刻而成。殿西墙挂着绿度母补绣像,做工极细,据说是乾隆之母孝圣皇太后亲手补绣。东墙悬挂着白度母画像。永佑殿东厢为医学殿(药王殿),是喇嘛们学习医术的地方;西厢为数学殿,是僧人学习数学、历学的场所。法轮殿呈十字形建筑,大式歇山顶,殿顶仿西藏风格建立五座镏金宝塔。有着浓厚的藏族建筑特色,是汉藏文化艺术的结晶。该殿是全庙喇嘛集中念经的地方,殿堂高大,殿正中供奉一尊铜质宗喀巴大师像,高6.10米。宗喀巴(1357一14)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像背后是“雍和宫三绝”之一的五百罗汉山。五百罗汉山是用檀香木细雕精镂而成,高3.40米,宽3.45米,有幽静的林谷,苍翠的松柏,玲珑的宝塔,古朴的亭阁,深邃的洞穴,条条曲径通幽,石阶、小桥流水相连。五百罗汉是由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股成,色彩鲜艳,造型生动。是件质料、造型、雕艺三绝的艺术珍品。可惜历经战乱,山上罗汉仅存449尊了。

在法轮殿西边木架上是《大藏经》108部,东边木架上是《论藏经》207部。在殿内小玻璃格内展出两部藏文金字经,是乾隆皇帝亲笔抄写的《药师经》、《大白华盖仪轨经》。殿东西两边墙上有精细的壁画,描述了释迦牟尼的传教历史。

法轮殿左侧为高阁式的**楼(又称药师坛),因1780年第六世纪**来京给乾隆皇帝祝寿,在此讲经说法而得名。

法轮殿右侧是戒台楼,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午)。台上设有围屏和宝座,乾隆皇帝常穿朝服,披大红哈达,戴佛冠,坐在宝座上静坐参禅,讲经说法。现戒台楼内开设了雍和宫文物陈列室,展出清代宗教艺术品及乾隆皇帝御用品共40多件,有些是稀世珍宝。原室里有一幅乾隆皇帝的影像画,乾隆皇帝头戴僧帽,身穿黄色戒衣,端坐在莲花台上。莲花台上有几行赞美乾隆皇帝的赞语:

睿哲文殊圣,应化为人主。广大难思议,善哉大法王。

安住金刚台,坚固不退转。随意大自在,殊胜世间尊。

这幅画长1.20米,宽0.7米,是深藏宫中的秘宝。

这里还展出了雍和宫喇嘛跳“布札”(俗称打鬼)时的彩缎绣衣、脸谱及舞蹈画面。这种舞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流传下来的驱除魔鬼、祈祷国泰自安的一种大型宗教乐舞,一般在春节时节举行。清朝时,雍和官打鬼活动就很盛行,成为北京民俗的一部分。清朝郭礼臣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傩之遗风,亦所以禳除不祥也。每至打鬼……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雍和宫的打鬼活动一直保持到1957年。近年来,为了保护古老的宗教文化艺术,为了宗教活动的需要,雍和宫喇嘛又恢复了排练打鬼活动,并把它拍成了录像资料长久地保存下去。

万福阁正中供奉的是举世闻名的白檀香木雕弥勒佛像。雍和宫初建时,这里是一座观音殿,内有一座木雕的娃娃山。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平定了西藏郡王朱尔默特的叛乱,把西藏的军政大权交给了第七世__喇嘛,第七世__为了报答乾隆皇帝的恩典,用大量珠宝从尼泊尔国王手中换回这颗巨型的檀木,经四川,历时三年才运到北京,呈献给乾隆。乾隆命高级匠师将这颗白檀木雕楼成一尊巨佛,并将大佛像立妥后,建造了万福阁。老北京有“先有佛像,后有宫殿”、“先有大佛,后有雍和宫”的谚语。

这尊弥勒佛像高达26米,其中有8米埋在地下,18米露出地面,直径8米,全身重量约100吨,不仅是雍和宫“三绝”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独木雕像。1979年维修时,发现埋藏在地下的檀香木,虽经2历史沧桑,至今木质坚硬,完好无损,充分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木雕工艺和文物保护上的高超水平。

弥勒佛像十分高大,头部在万福阁的第三层,头顶离阁顶的藻井只有一、二尺。佛像的胸部正当阁的第二层,人们可以从二、三层的走廊清楚地观看大佛。

万福阁东西两侧各有飞虹天桥,西通延绥阁,东通永康阁。永康阁中央陈列一个“转轮藏”,这是一座木刻彩画八角塔形的楼阁,内供八尊长寿佛坐像。转轮藏上刻有经文,佛教称每旋转一周,如同念诵一遍经典,使人免去一切罪孽。

万福阁的东厢是照佛楼,原为乾隆母亲供佛之处,内供一尊铜胎佛像,叫“旃檀佛”。佛背后有一座围屏式的火焰背光,这火焰背光与佛龛均为楠木雕制,精巧绝伦,被誉为雍和宫的“三绝”之一。佛龛从地面直达楼顶,高踞上下两屋空间,夕照时,佛像肃然而立,脑后的黄铜镜镶嵌在围屏式的火焰背光之中,好似火的光源。火焰背光用楠木雕刻后再涂以黄色,高高凸起的部分形成了红色的火光,凹进部分即似火中的黑炭。

这些火焰以黄铜镜为中心,向四周蔓延,沿着围屏绕成一圈。火焰背光与长明灯相辉映,照得佛堂一片明亮。从侧面看,那围屏四周的火焰犹如烈火腾空。站在高处看,火焰背光好似一盆烧红的木炭,吐出微微火苗。佛龛由两根金色蟠龙柱支撑,横梁金皮贴木,上雕许多金龙,中间是二龙戏珠。据说这蟠龙柱和横梁上共有大小金龙99条,呼之欲出,巧夺天工。

雍和宫最北边的院落是绥成楼,又称雍和宫后楼。楼内供奉一尊三头六臂形状的“大白伞盖佛母像”。左边供奉着白救度佛母像,右边是绿救度佛母像。楼左边是东顺山殿,右边是西顺山殿,内供有“密宗五祖像”,即古印度僧人龙树、阿谤沙、无著、天亲和卢本。

到1984年,雍和宫内有喇嘛80多人。1983年阴历腊月初用八(释迦牟尼成道日),雍和宫举行了授戒仪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嘉雅**为24名年轻喇嘛剃度授戒。这24名青年喇嘛已在雍和宫喇嘛经学班进行了两年的预备班学习,受戒后,又在经学班深造四年,学习宗教知识和文化知识。

1988年3月11日至18日,是藏传佛教四大节日之一的神变节,雍和宫隆重举行了祈愿大法会。法会期间,举行了和宫住持博云乌尔吉和副住持加木扬·图布丹的升座仪式,并进行了“格西”学位的辩经考试。

今天的雍和宫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汉、满、蒙、藏文化艺术的宝库。

篇2:北京雍和宫导游词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片雍和宫地区在明代叫太保街,这里曾是明朝太监们的官房。到了清代康熙皇帝把此地分封给了他的皇四子胤祯,因为胤祯是和硕雍亲王,所以此地也称为雍王府。在胤祯继位后,雍王府变成了潜龙邸,雍正下旨将雍王府括建为行宫,并赐名为雍和宫。

在行宫时期,这个雍和宫是个粘杆处,说白了是一个特务机关。这里面的粘杆侍卫个个身怀绝技,武艺高超,专为雍正捉拿异已,捕杀政敌。

虽说雍正杀人不少,但他在历史上也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他在位时,祛除了满族贵族的许多特权,但也开了太多杀戒,甚至杀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弘时),所以在后世平添一些骂名是在所难免。也正因为雍正生前杀业太重,所以他的儿子乾隆皇帝继位后,在咨询了西藏章嘉**之后,遂将雍和宫改为黄教(格鲁派)的寺院,愿借舍宅为寺的功德超度乃父的在天之灵。

说到这里要提一下这位著名的章嘉**,章嘉**一生频具传奇色彩,并且他在康乾盛世中起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我国蒙藏地区曾有四大**,他们分别是**、__分管前藏、后藏;章嘉**分管青海;还有一位大**分管蒙古。这些**都以灵童转世制而世代相传,这位章嘉**的前世二世章嘉曾是雍正皇帝的老师,而在老章嘉圆寂后,他的转世灵童三世章嘉在青海郭隆寺被指认,但这位三世章嘉小**在七岁时,因为他所主持的寺院参加了反对清王朝的叛乱而遭到清军围剿,年幼的小**被几名近侍僧人保护着躲到了附近的山洞里,雍正皇帝得知后命人将小**找到并护送到京。清军接旨后四处贴出布告,限时交出小**,否则将村庄寺院荡平。闻此讯,躲到山洞里的僧人哭作一团,认为不论下山、不下山都只有一死,在此情况下,小**不愿连累别人,挺身而出,毅然走下山来。并且见到清军毫无惧色对答如流,这引起了清军大将的惊异,同时也非常喜欢这个小**。他们将小**护送到京后,雍正皇帝召见他时,见到这位小**彬彬有礼,十分天真可爱,不由得将小**抱在了怀里。

雍正皇帝给小**很多特殊的赏赐,最主要的是命小**与他的第四子弘历(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一同学习。因为章嘉**与乾隆皇帝自幼同窗,自小就建立起了纯真、深厚的友谊,所以在他们成年后,各自登上了政、教高位后,便终生合作,配合默契。章嘉**一生参与解决了当时的许多民族、宗教问题,往往是受命于危难之时,所以在他的身份和努力下,当时清朝出现了空前民族大团结的局面,这也为今日民族大团结的格局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京城的百姓对章嘉**的崇信也到了惊人的程度,史料记载,当时人们看到章嘉**的马车过来,都争相把手绢铺在地上,让车轮从上面滚过,以此作为福运。

我们现在看到的雍和宫的主体建筑是:牌楼——辇道——昭泰门——铜兽——天王殿——铜鼎——碑亭——须弥山——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

在过去,雍和宫整座建筑分为东西中三路。

在东路的南部称为连房,是喇嘛学僧们的起居住所。在其北面是东书院,是古朴典雅的园林式建筑,相传东书院内的如意室就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

而西路曾是雍和宫的佛教护法关帝的庙宇。大家可能奇怪,关老爷是武财神,怎么变成了佛门的护法了,其实《三国演义》里有一章“玉泉山上关公显圣”,讲出了前因后果:说的是关羽被孙权大将吕蒙活捉后,孙权本欲劝降,但他的手下谋士说不可,说想当年曹孟德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关羽不也是过五关斩六将而去吗?孙权听到此,就命人将关羽斩首并将其头高悬城楼以灭蜀国士气。但是关羽死后公一魂不散,魂灵荡荡悠悠飘至荆门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净,原是汜水关镇国寺中住持,当年关羽过五关时,曾在汜水关险些被害,正是这位普净长老搭救,后来长老因救关羽而躲难云游天下,来到这个玉泉山,结草为庵,每日与诸徒讲经论道。一天半夜,长老正在庵中默坐,忽闻空中有人大呼,还我头来!还我头来!普净仰面观看,见只关公魂灵飘荡在此。就以手中佛尘点指:云长安在。关公认出长老,说:向蒙相救,铭感不忘,今关某遇祸而死,愿求教诲,指点迷途。普净说: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成为佛门的护法尊神。

感谢这一路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希望你们旅途愉快!

雍和宫概述三:

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原为清第三代皇帝雍正即位前府邸,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为行宫,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改为藏传佛教寺院。整个寺院布局完整,巍峨壮观,具有汉、满、藏、蒙民族特色。各殿内供有众多的佛像、唐喀及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有紫檀木雕刻的500罗汉山、金丝楠木雕刻的佛龛和18米的檀香木大佛。檀木大佛1990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位于北京市东北角,由天王殿、雍和宫大殿(大雄宝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宏伟大殿组成。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可以说,雍和宫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篇3:北京雍和宫

北京雍和宫古建筑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位于北京内城东北角。原是清雍正做皇帝以前居住的地方,当时叫亲王府。雍正继承皇位后,将其中一半改为黄教上院,给喇嘛诵经,一半作为皇帝行宫。后来行宫起火焚毁,在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行宫,改名雍和宫。雍正死后,为在殿内停放他的灵柩,将中路殿堂原有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又因为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成为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务的中心。

雍和宫主要建筑是五进大殿。

第一进是天王殿,殿正中有弥勒佛,两旁有四大天王塑像。殿外院中有铜鼎。再往前走是一座精致碑亭,碑文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解说喇嘛教的意义和喇嘛制度的由来。

第二进是雍和宫正殿,原名银安殿,是当初雍亲王接见文武官员的场所,改建成喇嘛庙后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大殿的朱红柱子颜色鲜明,天花板和藻井上的彩画精巧古雅。殿中的高坛上,供奉着释迦牟尼等五尊佛像,两旁有十八罗汉壁画。

第三是永佑殿,供奉无量寿佛,右边是药师佛,左边是狮吼佛。

第四进是法轮殿,全庙喇嘛全集中在此诵经。在屋顶上有五座小阁,中间的一座较大,阁上各有一座小型喇嘛塔。殿的正中有黄教教主宗喀巴的铜像,他是喇嘛教重大的改革者,像后有檀香木雕的罗汉山,上刻五百罗汉,刻工精细,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正殿两旁各有巨型壁画一幅,画的是释迦牟尼传教的故事。

第五进是万福阁(又称大佛楼),是宫内最高大的建筑物,高三层,两边各有一座二层楼阁,用两座天桥和万福阁连接起来。万福阁中央有一座如来佛像(佛身高18米,还有8米埋在地下,共26米),头部伸到三楼。体态雄伟,人们走进大殿要仰起头才能看到佛像面部。佛像是一根巨大檀香木雕成的。正殿之外,两边还有许多配殿楼阁、亭台等建筑。

雍和宫的整个建筑群,都是依据南北中轴线布局的,同北京城、紫禁城的中轴线一样含义,体现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和大一统的思想,体现面南为君、面北称臣的礼制思想。

老北京有一种习俗,在每年正月二十九、三十和二月初一要举行盛大的“跳布札”(打鬼节),是春节庙会的“压轴戏”。届时,数十名喇嘛戴上面具,扮演成天神,边唱咒,边跳舞,驱逐邪魔。

雍和宫是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寺庙,它是我国木构建筑中独具匠心的杰作。是具有汉、满、蒙、藏民族特色而又能融为一体的独特风格的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

篇4:精选北京雍和宫导游词

明代雍和宫这一区域叫太保街,是太监们的官房。清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在此建府邸并赐皇四子胤祯称为四爷府。清康熙四十八年,胤祯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四爷府”改称“雍亲王府”,胤祯继承皇位后,于雍正三年,王府扩建为行宫,并赐名为“雍和宫”雍正驾崩后,灵柩曾停雍和宫永佑殿,因此,乾隆将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钦命章嘉三世**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名称沿用不变。

为什么改为喇嘛庙那?

据惯例1、为更好保护,先帝原王府不能他用,只能改为宗庙。2、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蒙藏关系,以宗教信仰为纽带。

雍和宫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6公顷,具有汉、满、蒙、藏等各民族的特色。整座寺庙建筑原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南部统称“连房”用于喇嘛起居,东路北部为“东书院”,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现在是雍和宫藏文书院。西路扩街拆除,以无存。中路自南向北的主要建筑由牌坊、昭泰门、雍和门、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以及绥成楼等组成。其建筑规模逐渐缩小。建筑高度逐渐升高。形成正殿高大,院内深长。

过辇道院是昭泰门,它是雍和宫山门,门楣上的匾额是乾隆皇帝亲笔以满、汉、藏、蒙四种文字书写。意为国家安定统一的意思。

过昭泰门就来到了雍和门,它相当于汉传佛教的天王殿。殿外东钟西鼓,每敲鼓108次,寓意敲去百八烦恼。鼓楼脚下是大铁锅,高1.5米,直径2.5米。重约8吨。用于每年腊八熬粥。满族“阿斯门”为辕门供人进出之用,门前狮子象征威严。

殿内正中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的弥勒菩萨塑像,东西两侧相对而立的是泥金彩塑四大天王。天王脚踏八部鬼众,表明天王镇压邪魔、慈护天下的职责和功德。弥勒塑像后面,是脚踩浮云,戴盔披甲的神将韦驮。

雍和宫大殿,院中依次有铜鼎、御碑亭、铜须弥山、嘛呢杆和主殿雍和宫。

御碑亭能为四面型石幢又称四面碑,上刻满汉藏蒙四种文字的《喇嘛说》,完整阐述了西藏的转世**制度。是西藏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的一次完整呈现。

雍和宫大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原为雍亲王府的银安殿,现为雍和宫的大雄宝殿。匾额上“雍和宫”分别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殿内供奉三尊高近两米的铜质三世佛像,西边是过去佛燃灯佛,中间是现世佛释迦牟尼佛,东边是未来佛弥勒佛。在释迦牟尼佛两侧的是阿难和迦叶,他们是佛祖最出众的两大弟子。东北角供唐卡千手千眼观音,西北角供唐卡大白伞盖度母。两面山墙前的宝座上端坐着十八罗汉。

出雍和宫大殿,便是永佑殿永佑殿在王府时代,是雍亲王的书房和寝殿。后成为清朝供雍正皇帝的影堂,永佑是永远保佑先帝亡灵之意。现在殿内正中供奉的是无量寿佛(汉传佛教即阿弥陀佛即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西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东侧为狮吼佛,在藏传佛教中狮吼佛是文殊菩萨成佛后的佛像,宗喀巴为文殊菩萨化身。

出永佑殿为法轮殿。法轮殿平面呈十字形,左右两侧为**楼和戒台楼,殿顶上建有5座天窗式的暗楼和5座铜质鎏金宝塔,5座天窗代表着五明即:工巧明(工艺学)、声明(语言学)、医方明(医学)、外明(天文学)和内明(佛学),5 座宝塔代表着五方五佛。法轮殿是汉藏文化交融的结晶。殿内正中巨大的莲花台上端坐一尊高6.1米的铜制佛像,面带微笑,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因着黄衣黄帽,所以又称为黄教。这尊铜像塑于1924 年,耗资20万银元,历时两年才完成。在宗喀巴佛像背后,是被誉为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的五百罗汉山,全部由紫檀木精细雕镂而成。五百罗汉像分别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所铸成,十分精致。五百罗汉山表现了释迦牟尼涅盘后,其五百弟子在七叶窟聚会时的场面。五百罗汉山前有一金丝楠木雕成的木盆,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出生的第三天,曾用此盆洗澡,俗名“洗三”。

出法轮殿,各位请看在我们面前的便是高25米,飞檐三重的万福阁。中间主楼三层,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其东为永康阁,西为廷绥阁。两座楼阁有飞廊连接,具有辽金时代的建筑风格。

篇5:北京雍和宫详细导游词讲解

雍和宫大殿(大雄宝殿)内主要供奉的是三时佛(又名竖三世佛)。中间供奉的是“现在世”释迦牟尼佛,西边是“过去世”燃灯佛(或迦叶佛),东边是“未来世”弥勒佛。这三时佛的排序与汉地佛寺是相反的。

中间“现在世”释迦牟尼佛的两侧,西为阿难,东为迦叶,他们是释迦牟尼最出众的两大弟子。佛像前陈列着景泰蓝的“五供”和“七珍八宝”。

五供指,中间是香炉,两侧是烛台和花瓶各一对。七珍又称“七宝”,金轮宝、主藏宝、大臣宝、玉女宝、白象宝、胜马宝和将军宝。八宝又称“八吉祥”,法轮、宝伞、盘长、法螺、莲花、宝瓶、金鱼和宝盖。

穿过雍和宫大殿(大雄宝殿),我们看到的是永佑殿。这里又名“正寝殿”是雍正皇帝胤禛在登基前,作为亲王,住在这里起居生活的地方。雍正皇帝驾崩后,这里曾经停放雍正皇帝的棺椁,那时这殿叫“神御殿”,乾隆九年(1744),乾隆皇帝将其改称为“永佑殿”。

永佑殿内供奉着无量寿佛、药师佛和狮吼佛,三尊佛像。白檀木雕,表面贴金。中间的是无量寿佛,汉地佛教称他为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西侧是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东侧是狮吼佛,汉地佛教中没有狮吼佛。

殿内东西墙上挂着两幅绣像,“白度母”和“绿度母”。度母又称救度母或多罗母,据说是观世菩萨救苦救难的“化身像”。这里的“绿度母”是乾隆皇帝母亲“孝圣皇太后钮钴禄氏”亲手绣的,共用了4000多块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绸子,采用“堆绣”和“补绣”工艺绣成的。

法轮殿位于永佑殿的北侧,是雍和宫内最大的殿堂。它的平面呈“十”字形,仿故宫雨花阁的形制建造。殿顶建有西藏风格的5座天窗和5座鎏金宝塔。5座天窗代表“五明”,5座宝塔代表“五方五佛”。法轮殿,具有浓厚的藏传佛教建筑特色,是汉藏建筑艺术的结晶。

法轮殿在雍亲王府时,是福晋居住的地方,改成雍和宫后,这里是喇嘛们集中诵经和做法事的地方。

殿内正中,端坐在“一朵巨大莲花台上的”佛像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

宗喀巴原名罗桑扎巴,青海湟中人。公元14,宗喀巴在西藏拉萨北郊建立甘丹寺,标志着藏传佛教中格鲁派的形成, 格鲁派的喇嘛们身穿黄衣、黄帽,所以又称作黄教。宗喀巴圆寂后,他的两大弟子“根敦珠巴”和“克珠杰”担任首领,后人将“根敦珠巴”和“克珠杰”视为历代转世__喇嘛和**大师的鼻祖。

篇6:雍和宫的秋写景作文

阴郁未散的天气已是多日,其间,除了偶尔洒下几点零星的雨,亦未见狂风摇落黄叶的萧瑟之景。对于喜欢碧天朗照的人,甚而连带着那些对人生充满了狂热的积极分子来说,这难耐定然令其不堪。所有关于秋的印象,到这时竟然变得模糊,所谓初冬的递进,残秋的退隐,也仿佛暂时终止,就是那一缕谁念西风独自凉的孤愁,在欲冷还暖,适合发酵的天气里,又能诗意到如何呢。

这样的日子,让人无所捕捉,又无意去捕捉,可谓既生不得气,也高兴不起来,因为须眉神态尚且不明,在此妄然揣摩其个性而以图相对,恐怕更无从谈起。它们竟像是一笔从哪儿借来,又不打算还出的糊涂债,或是一个多余的,却又于此候缺的闲客,既不便打发,似又无须打发。而今秋之我呢,惯会摆弄些镜花水月,怜春惜秋的人,大约也要被它们不可避免地置于其中,而无辜荒废了罢。

我,独自一个,彼时茫茫然地站在御碑亭前的高台,眼望着讲经殿上的灰瓦,意欲和西北天灰蒙蒙的云色消融不分了,虽则有一蓬瓦隙间的衰草,已然显出别去的光景,但也还是带了几分清疏的风韵,俊朗的斜倚着。然而失去鲜然秋光的晕染,即使有几株腥红点点的柿树灼亮于眼前,甚至连深翠的叶子也尚肯为之点缀,然又如何解得开这阴暝之下,凝沉于满庭的玄寂幽凉呢。难道并非是那个犹如某年某月,可轻易体悟到其明媚的深秋么?

不错,我原是遥望着一路艳黄欲流的树,引身到此,那也只该走到偏殿的禅房折回,那时已收了满目澄明欲堕的`叶色,怀揣了满襟云霞似的暖亮,本应歇心止足而去,却又何必兀自多事,跨进这一道雄峻的山门?既然到此,当首先在心里,把本是自不待言的俗子之我,特别强调了一回,才敢端心仰视那几尊赤须靛脸,阔鼻盆口的天神,在与慈眉善目的泥金大佛慌忙对视了一眼后,还要故作聪明地研读那一句与我毫不相干的心明妙现。这样一来,我便可以知晓,自己是多么不长眼色,把红尘中那一套繁琐的手段搬来,而一边还要显弄它的富丽,也更可以轻易地自现我的毫不知趣,本来这浅薄已然如此,偏还呈到佛前,袒露到活灵活现。

踏过厚重的山门,站在灰凉而细密的天幕下,当看见高台上沁绿如墨的铜龛静默暗哑,让我不由得替那些粲然的树色暗暗叫屈,在这样浑沌不明的天气,它的秾艳岂不美得可惜。试着遥想一下,若这片飘逸欲飞的明黄和雍和门内那道深沉的红墙,一同在碧蓝的高空下交映,该是如何的鲜明似刻,妍妙可爱。非但它们,就是连我这懵懂之人,不好好地守茶捧书,敛气宁心,偏要来到幽静的佛院,拖个恍惝如梦的尘身四处游荡,这又能乖巧到哪里去呢。

篇7:北京雍和宫导游词

本文列举的几个容易忽视的问题, 只是经常忽视问题的一小部分, 涵盖的范围非常有限, 希望这类问题能引起审核人员的重视。设计、审核人员应加强对规范、标准的学习和研究, 熟练掌握其精神实质, 才能防止类似问题的出现。参考文献: [1] G B 500162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2] G B 5004521995(2005年版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S].[3] G B 50067219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S].[4] G B 5022221995(2001年版 ,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S].[5] G B 5008422001(2005年版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S].[6] G B 50116219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收稿日期:2008212211;修回日期:2009203217作者地址:福建漳州芗城区漳响路消防支队电话:(0596 2972750 E 2mail :lqr119119@163.com 雍和宫的火灾风险及防火灭火措施 王新红

(北京市消防总队, 北京 100035 摘要:利用火灾风险分析的方法对北京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雍和宫古建筑进行安全评估、建筑自身现状、着火源控制、人员疏散及消防设施配备情况、灾危险性, 找出重点防范区域, 提出防火、灭火对策。关键词:雍和宫;火灾风险分析;火灾危险性 概述

1.1 雍和宫基本情况

雍和宫是北京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 位于北 京市北二环东北角, 占地17亩, 约11300m 2 , 南北长400m , 东西宽50m。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 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官改庙有260年,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和宫由南向北依次为宝坊院(现为停车

场、辇道院、天王殿院、雍和宫殿院、法轮殿院、万福阁殿院、绥成殿院等7个院落,6座主殿, 目前有18个对外开放殿堂和展室。

1.2 雍和宫防火现状

雍和宫的安全保卫工作由雍和宫管理处负责, 设有保卫部专职负责雍和宫的安全保卫工作, 有消防保卫干部5人。同时组建有保安、僧人志愿消防队各20人。日常消防监督管理由东城消防支队负责。虽然雍和宫有无可估量的文物价值, 但火灾预防工作仍面临许多问题。长期以来存在建筑耐火等级低、用火用电管理不力、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欠缺等问题。据《中国火灾大典》记载,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4年 二月二十发生一起较大火灾, 消防队扑救5h , 火灾损失白银约500万两;清光绪三十四年(1904年 五月 12009年第5期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二十又发生一起火灾, 烧毁房屋30间。一次又一次的惨痛火灾事故给消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因此, 有必要对该古建筑火灾防治进行研究, 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从而达到保护古建筑目的。通过调研分析, 当前雍和宫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 由于历史原因, 部分民用建筑和古建筑之间缺少防火分隔。目前, 雍和宫东西宽仅50m。在雍和宫西侧为雍和宫大街, 东侧药师殿、密宗殿等古建筑与相邻的民用建筑之间, 无防火分隔, 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此外雍和宫建筑群内部通道狭窄, , 组群规模布置, 一旦着火, 了便利条件,(2 , 耐火等级低, 火灾荷载大。由于雍和宫文物古建筑多为土木或砖木结构, 单位面积火灾负荷大, 建筑的木屋顶、木柱、木楼板、木隔断等建筑构件均为可燃物, 有的已经变色或碳化, 有的出现裂缝, 再加上北方气候比较干燥, 木质材料含水量极低。此外, 雍和宫古建筑殿堂内空间大, 窗洞较多, 一旦着火, 供氧充足, 具有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 容易形成轰燃, 火势难以控制。再加上寺庙内悬挂的帐幔、字画等物, 进一步加大了火灾荷载。

(3 人员疏散存在问题, 火源管理不严格。雍和宫是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每逢春节或节日因为香客、游客太多, 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制止游客吸烟, 燃香过盛大, 这些都带来很大的消防隐患。据统计, 每年春节期间日均客流量在6万人左右, 而游客出入口仅有3个,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容易发生人员疏散困难和集体踩踏事件。

(4 雍和宫周边有大量的小商店、小餐馆等六小单位, 与雍和宫之间没有防火分隔。其中卖香户67家, 存在使用明火点香和在店内存放大量可燃物的现象;餐馆16家, 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做饭, 没有构筑独立的储瓶间及相应的煤气报警和防爆排风设施, 一旦发生火灾或液化石油气爆燃等现象, 将给雍和宫的安全带来威胁。

(5 雍和宫火灾报警系统主要包括:①红外报警, 主要布控在雍和宫殿、法轮殿、大佛楼、戒台楼。②等离子光电感烟报警, 主要布控在库房、殿堂区、僧舍、佛学院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使用10多年, 设备陈旧, 火灾探测器故障率高, 部分殿堂数量不够, 且安装不合理。

(6 电气线路老化、超负荷用电现象严重。雍和宫许多古建筑的电气线路为20世纪70年代敷设, 多数

敷设不规范, 在敷设之初仅仅考虑寺庙及僧人的照明用电。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殿内使用的用电设备逐渐增多。特别是由于铺设的电线线路复杂, 部分电气线路没有穿管直接架设在木梁或木柱上, 用电器大多不符合规范;随着岁月的流逝, 线路已严重老化, 使得电气线路安全隐患日益严重。

(7 雷击也是造成古建筑火灾的重要因素。据统计, 1012%左右。雍和宫15, , 虽基本能满。

根据雍和宫的现有建筑结构, 笔者主要对以下18个大殿进行火灾风险调查:天王殿、密宗殿、讲经殿、雍和宫、药师殿、时轮殿、永佑殿、法轮殿、东西配殿、**楼、戒台楼、永康阁、延绥阁、雅曼达嘎楼、昭佛楼、万福阁、绥成殿等殿逐一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物自身状况(面积、火灾荷载、可燃物分布(文物数量及现状、着火源的控制(灯具数量、电气线路布置、消防设施配备(灭火器数

量、通风口、报警系统、灭火救援力量(消防中队距离、装备力量、人员疏散设施(安全出口、疏散指示等 以及消防安全管理(摄像头。逐一分析影响雍和宫火灾风险水平的各因素, 分析不同宫殿的相对火灾风险水平, 找出重点防范区域, 提出相应的对策。防火灭火对策

雍和宫火灾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雍和宫古建筑火灾荷载高, 建筑之间缺乏有效的防火分隔, 火灾一旦发生极易迅速蔓延。因此, 防治火灾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采取以下一些火灾防治对策。

(1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进行可燃物控制, 降低或者减弱可燃物的燃烧性能, 为火灾扑救赢得时间。首先, 作为承重结构, 梁、柱等木结构均应采取防火处理, 提高梁、柱的耐火能力, 其次, 对于殿堂内极易燃烧的织物制品, 应该运用化学阻燃技术进行阻燃处理, 使部分可燃材料变为难燃材料。

(2 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 降低和消除火患因素。主要包括严格火源管理、加强电气防火安全以及提高防雷能力。在雍和宫周围一定保护范围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在殿堂内严禁乱点灯和烧香, 对于为数不多的酥油灯和长明灯, 要加强管理, 确保火源不触及任何经幡等织物。

21王新红:雍和宫的火灾风险及防火灭火措施2009年第5期

雷击是古建筑发生火灾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要研究和配置合适的防雷装置, 合理安装避雷针、避雷网、引下线及接地电极等。

(3 确保消防器材及消防供水系统的完好有效。雍和宫内部专门划定了消防车道, 春节等特殊时期专门在东北门停放1辆消防车, 以备万一发生火灾及时扑救。院内有消火栓20个, 其中室外地下式消火栓7个, 室内壁挂式消火栓13个;消火栓箱11个, 内有斧、锹、钩、水带、钥匙等器材, 有530余具灭火器, 分布于雍和宫全院。供水管线接入市政管网, 入院管径为200mm , 常年水压3MPa , 消防水源充足。, 灾危险性大的殿堂量的灭火器,。

(4 火灾紧急状态下的人员安全疏散是雍和宫火灾安全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每年春节期间日均客流量在6万人左右, 共开设3个紧急出口, 但仍然不能满足需要, 由于古建筑的性质和内部结构特点, 不可能通过改变建筑结构来增设疏散通道和出口。因此, 必须严格控制雍和宫内的人员密度, 在重要出口增设疏散指示灯具, 封闭非旅游区的路线, 简化疏散路线, 使人员疏散路线简洁、明了。

(5 对于火灾防治来说, 先进的消防安全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特别是对类似于雍和宫的古建筑, 技术和管理同等重要。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和规章制度, 明确消防安全任务和职责, 加强雍和宫内僧侣和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 提高防火扑救技能。例如春节期间雍和宫管理处专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制度, 制定各项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 加大控制力度。结束语

对雍和宫开展火灾风险分析, 有助于火灾隐患的确定和消除, 提高古建筑的安全性, 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古建筑的防火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此外, 确定古建筑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和水平, 把火灾风险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古建筑。最终达到既提高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 又能保持其原有独特建筑风格的目的。参考文献: [1] 范维澄, 孙金华, 陆守香, 等.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M].科 学出版社,2004.[2] 翁文国, 范维澄.中国古建筑防火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 术,2001,20(5 :20222.[3] 霍然, 胡源, 李元洲.建筑火灾安全工程导论[M].中国科

《火灾分类》国家标准修订发布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最近发布第131号公

告, 批准发布G B ΠT 496822008《火灾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该标准代替G B ΠT 496821985, 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

《火灾分类》国家标准自1985年发布以来, 在消防, 广泛应用于防火为, , 这种分类已经2007年对火, 发布了IS O 3941:2007《火灾分类》, 因此我国火灾分类标准也应随之进行调整。结合我国国情, 在采用IS O 3941:2007时, 对1985版国标做了如下修改: ①不仅仅根据可燃物的性质定义火灾分类, 而是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六个不同的类别。②根据G B 501402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中的定义, 增加了E 类火灾(带电火灾。③根据IS O 3941:2007中的定义, 增加了F 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G B ΠT 496822008《火灾分类》国家标准新规定的六类火灾如下: A 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 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B 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 类火灾:气体火灾。D 类火灾:金属火灾。

E 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 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 火灾。

有关专家认为, 新规定的火灾分类更加科学、合理, 实用性强, 更能满足消防工作对火灾分类的需求。新的《火灾分类》国家标准发布后, 凡有关规定与新标准不一致的, 应当及时进行调整。

(公安部消防局 屈 励

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4] 赵新文.古建筑消防安全对策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 信息,2004,(12.[5] 庄磊, 王福亮, 孙晓乾, 等.布达拉宫古建筑的火灾风险调

上一篇:公司员工年度工作总结ppt案例2020下一篇:看《我哥我嫂》评价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