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 、 伤作文

2024-04-27

离 、 伤作文(共17篇)

篇1:离 、 伤作文

吾乃门生此,勤苦,心人核椋为何?・

此命早已定,xe,又何伤心,吾问。

泪流只因伤感,撕碎只因离e,伤心s因不解,今日深思,无人解答,容我独人悲伤,何如?

篇2:离 、 伤作文

从开始一直到结束,连回忆都无处寻觅。一切后悔都在失去之后,一切后悔都失去了意义。回忆一片空白,诅嚼着幻想,诅嚼到心碎。

我望者天空,亲眼目睹鸟儿翱翔与天空,却迷失了方向。或许我也如同那迷失方向的鸟儿一样,无助,迷茫,惊慌失措。

篇3:离 、 伤作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0例完全离断伤患者进行观察, 其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龄22~80岁, 平均 (25.5±8.5) 岁, 其中食指离断患者8例, 中指离断患者7例, 小指离断患者9例, 拇指发生断裂患者6例, 这30例患者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手指损伤, 19患者于中指节处断裂、11例患于远指节处断裂。30例患者在手指发生完全离断伤后都在5 h以内来医院就诊。

1.2 方法

对这30例出现完全离断伤患者采用臂丛麻醉方法进行阻滞麻醉, 对手臂处气囊捆扎起到止血作用, 对断指先进行清洗和消毒, 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确保患者伤口没有细菌, 以防断指出现感染问题, 在对断指进行消毒后, 使用单根克氏针进行固定。运用肌腱缝合线对断指先进行缝合, 在缝合时要按照“8”字缝合法来缝合。应用显微血管钳将手指动脉和手指神经进行固定[1]。

1.3 术后注意事项

30例完全离断伤患者在经过断指再造手术后, 应防止伤口感染, 定期对伤口进行消毒工作, 防止断指产生痉挛, 对断指进行抗栓塞治疗, 向患者体内注射罂粟碱30 mg, 以深部肌肉注射的方式, 每6小时注射1次, 患者持续肝素钠稀释液静脉滴注。患者断指处应注意保暖, 而且要确保伤口不能沾染其他异物并能够得到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如果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伤口疼痛的问题, 可以采用止疼药。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注意饮食, 不能食用辛辣的食物, 所食用的食品以清淡为主[2]。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的观察指标包括患者断指再造术后恢复情况, 以及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

2 结果

2.1 30例患者断指再造术后恢复情况

过对30例完全离断伤患者行断指再造手术后, 根据断指治疗的评价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良好18例 (60.00%) , 治愈10例 (33.33%) , 无效2例 (6.67%) , 治疗有效率为93.33%。

2.2 30例患者患者临床治疗满意情况

30例患者经接受治疗, 治疗非常满意17例, 满意10例, 不满意3例, 治疗满意度为90.00%。

3 讨论

手指断裂是由于外界损伤导致, 术后如不注意保护, 可能出现伤口感染问题, 对于手指完全断裂患者, 给予行断指再造手术, 可能影响恢复效果。手指断裂再造术临床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 与患者自身状况、外部环境和医生技术均存在密切的关系[3]。其中, 断指再造手术效果影响因素中, 患者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体质差、患有疾病或存在骨折等, 且无法给予行断指再造手术。如患者软组织损伤, 则同样不能行断指再造手术。断指后, 如患者未能及时就医治疗, 耽误时间过长, 由于手指组织已出现功能变化, 无法行断指再造手术[4]。一般而言, 需手指断裂后24 h内行手术治疗, 或将断指冷藏, 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断指后, 应尽量避免手指缺血, 缺血时间越短, 则断指再造成功率越高;一旦缺血时间过长, 手指血管被破坏, 即使通过断指再造手术, 手指存活率也较低[5]。

在断指再造手术进行之前, 应该先分析手术指征, 如果患者的手指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 应该先进行拇指的再造手术, 因为拇指是十指中最重要的, 如果在移植拇指的时候不能使拇指复原, 可以采用断离食指的方法, 将其移植到拇指上, 拇指再造手术过程中可以采用血管移植的方法。分析其他四个手指的手术指征时, 要明确食指比中指的功能多, 在移植的时候应该先对食指和中指进行手术, 其他的手指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可以不考虑再植, 再植手术有利也有弊, 其可以使断指复原, 但是同时也会使手指的灵活度降低, 使手指的活动范围受到约束, 手指不能灵活的活动, 导致手指的整体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如果患者的末节手指出现断裂, 其再植手术的难度比较大, 是不建议进行再造手术的, 而且手指的末节不会对手指的整体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可以不进行再造手术[6]。

断指再造手术前, 首先应清理患者断指伤口, 避免细菌入侵, 此为行断指再造术第一步, 同时也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所在。手指结构复杂、精细, 仅通过观察无法分析出手指组织受伤程度, 也无法判断手指伤口处是否遭到细菌入侵。因此, 在清理伤口时, 应借助显微镜, 充分、清晰显示伤口情况, 观察是否被细菌污染, 同时也有助于复原手指[7]。在对手指伤口进行消毒时, 应密切观察手指神经与血管位置, 积极做好记录工作, 在再造手术过程中, 实现对血管与神经的修复。而在行手指血管吻合手术时, 应将两端血管对准[8]。

笔者所在医院此次研究显示, 对完全离断伤患者采用再造手术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但是, 在进行手指再造手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各个手指的主要功能作用, 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取舍。通过对断指再造手术进行评价, 可以看出在笔者所在医院的30例完全离断伤手术患者中, 有90%以上的患者通过手术后效果较好, 在手术后没有出现手指坏死问题, 手指成活率比较高。而且, 手指再造手术不会在手指上留下明显的瘢痕, 能够保持良好的外观, 不会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 而且再造后手指的触觉、温度感都比较好。通过对完全离断伤患者进行手指的再造, 没有发现患者出现伤口感染问题, 手术效果好, 安全性高[9]。

在手指再造手术中要对手指的动脉进行合理的处理, 可以运用相邻的手指动脉移植的方法, 使手指动脉血管能够吻合, 在对手指的静脉进行处理的时候, 也可以采用相邻手指静脉血管进行吻合。在对手指神经进行处理的时候, 可以采用端端吻合方法, 如果手指因为损伤出现了神经缺损的问题, 可以采用神经移植的方法, 运用缝合线将外膜缝合, 使之吻合。

在对断指进行手术后, 可能会有并发症的发生, 如会出现血管危象, 这种现象在术后的几天内会出现, 医护人员能够在术后几天内观察并发现这种并发症, 可以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使手指存活率增高。血管危象现象一般会出现在手指的静脉血管, 出现血管危象后手指会变紫或者变黑, 手指的温度下降, 在手指中流出的血液会呈现暗红色, 如果出现血管危象的现象, 医护人员应该帮助患者让其血液能够回流, 确保血液流通顺畅。

在手术后, 患者应该定期对手指进行锻炼, 在手术后的一个星期, 手指一般不会出现并发症, 而且手指已经基本存活了, 这时可以进行手指的伸缩训练, 要掌握好强度和频率, 手指肌肉的收缩可以使那些已经不起作用的肌肉萎缩, 对断指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 可以采用给患者活动手腕关节的办法, 活动患者健指和掌指的关节处, 每天定期进行训练, 每天活动30~50次为宜。在患者术后2周可以拆线, 继续进行手指肌肉的收缩练习, 其强度和频率可以加大。在手术后的一个半月, 手指伤口处已出现愈合的现象, 这时可以适当的增加手指活动的频率和强度, 使手指的灵活度增强, 防止手指发生关节僵硬, 再将克氏针拔出以后, 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指关节的运动, 注意运动的频率, 可以在运用时频率逐渐增快, 让手指能够弯曲, 待手指弯曲到最大限度地时候, 使手指保持这种状态, 经过一刻钟后再让手指恢复原来的状态, 进行反复地练习。在对手指的弯曲能力进行训练的时候, 可以采用强度递增的方法, 必要时可以让患者进行握拳练习。在手术后3个月, 要训练手指的灵敏度和灵活性, 让手指恢复以前的功能, 可以每天让患者写字和梳头等, 做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做的动作, 并且使健康的手指与手术后的手指能够协调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凯, 葛建华, 薛兆龙, 等.完全离断伤断指再植48例临床体会[J].西南军医, 2012, 14 (2) :240-242.

[2]徐娟梅.完全离断伤断指再植患者术后镇痛泵的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3, 12 (11) :470.

[3]花秋芳, 刘瑞华.完全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9) :3222-3223.

[4]何旭, 侯书健, 赵靖, 等.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7, 23 (1) :38-40.

[5]宋宁, 莫忆南.Ilizarov外固定架在断指再植术后指体延长中的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1, 27 (5) :283.

[6]张平, 朱春平, 丁永斌, 等.静脉动脉化断指再植成功八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8, 31 (6) :472.

[7]沈强, 王晓琴, 王莉, 等.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吻合指掌侧浅静脉断指再植临床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 2008, 21 (5) :11-12.

[8]尤超, 宋云彩, 熊强, 等.复杂断指再植存活1例[J].西南国防医药, 2012, 22 (5) :476.

篇4:抽离现实的“伤”

一九七九年生于山东烟台。

二○○三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二○○七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写意人物工作室获硕士学位,师从李孝萱教授。

二○○七年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写意人物教研室主任。

参展经历:

二○○八年,『形与色—当代女性艺术家作品展』(天津);『水墨新力量——当代实力派画家作品展』(天津)。

二○○九年,『马兆琳水墨作品个展』(天津鼎天美术公馆)。

二○一一年,『极坐标津门高校艺术作品交流展』(天津);『荣宝斋推青年画家作品展』(天津);『津英荟萃—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名家邀请展』(南京)。

二○一二年,『「东都墨象」传承与蜕变—中国当代水墨展』(日本东京);『我们正在年轻—one青年水墨展』(北京798);『水迹·墨城现代水墨邀请展』(北京798);『水墨新力量—二○一二当代青年实力派画家提名展』(天津)。

二○一三年,『水墨再现—全国中青年名家邀请展』(南京);『凡逸—当代水墨宇辰邀请展』(烟台);『品逸—70后水墨邀请展』(北京);『水墨先生—当代教师水墨展』(北京);『元流善下—当代中国画青年精英提名展』(天津);『新水墨新青年』(北京);『风晴·师范—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青年教师作品巡展』(天津、北京、沧州、南京)。

二○一四年,『关注的力量—青年水墨作品展』(北京);『嘉亨之会—第二回水墨作品展』(北京);『无畏无疆—中国当代马文化艺术交流展』(北京);『学院新方阵—二○一四年度展』(北京);『亦自有言—中国当代水墨名家东京特展』(日本东京)。

但凡女性从事艺术创作,较之男艺术家总会多一层先天优势,她们与生俱来的敏感、细腻在观照身边客观事物并将其轻松自然地转换为艺术语言时显得游刃有余。造型的能力、布局的合理、色彩的感觉、笔墨的控制等这些偏理性的技术手段或许可以通过经年累月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水准,而女性艺术家自身极具灵性的感知力却非人人可求的。

马兆琳与众多优秀女艺术家一样,是敏感的“窥视者”,冷静地洞察周遭现实的一切,对于俗世种种无奈、纠结、不安甚至厌倦都将其消解,抽离现实的“伤”转而化为一种平静、从容。她笔下的女子们坚定、执著且淡然,波澜不惊地反观着生存于现实的我们,在她的作品中折射出她内心理想世界的模样,她曾言:“我不是记忆性的学习者,而是感受型的。我的内心一直是分裂的,一部分是理想,一部分是现实,现实里我只考虑现实的事情。”

现实中的“伤”在兆琳选择笔墨倾诉时便被抽离、剥落,以此为慰藉,也令兆琳对现实世界里的种种不快、无奈、纠结甚至痛苦的情绪得以抚平与释怀。她画中的女性有些许冷傲不驯,不容亵渎,在画中人看似冷漠、怅然若失的表情之下,在她们身体慵懒的律动之中,隐匿着兆琳情绪的起伏,以及她未必想示人的内心,可画面言说了一切……

在近作《如是我观》系列、《白马》系列、《夜奔》、《安全感》等作品中已跳脱早期画作对人与人的组合、呼应、纠缠及微妙关系的关注,将视线转移至个体自身的内心情绪,这种自醒或许与外部纷扰世界不无关系,但更是作为画面的调度者心性转移的投射。而《她们》系列中,那些婀娜曼妙的青春躯体,摇曳扭动着,在欲望与情欲的表象下,竟有种遮挽青春的感伤,是对过去记忆片段的怀念,故而这系列创作有别于某些艺术家过分追求肉欲,情色欢娱的浅薄作品,在《她们》那股干净得近乎透明的惋伤中,让人觉得无比神圣,不容冒犯,赏读者心中杂念进而得到涤濯。

篇5:离 、伤作文

无论是初三毕业后的那场离别,大家都来了,最后一天在那个教室高喊着:“毕业喽!解放了。”将最后一学期的试卷扔的满地都是,白花花的一片都是黑色的钢笔印记。那是3年的付出和努力,那是见证成长的路径,破坏着那陪伴我们3年的课桌,尽情发泄着。可心里都是难受的,想想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在一个教室里嬉戏玩闹,只能这样发泄着,都是因为太年轻的我们不肯丢下面子,大声呼喊:“舍不得!”用这种行为来代表我们曾经来过,痛过,闹过,吵过,如此都变成了经典。都说毕业后我们的世界开始不完整,可现在我们还是坦诚面对了。尽管是多么的舍不得。

可现在又是一场离别,离后便是伤,就是因为相处的快乐,笑得灿烂,离后留下的便都是伤。放弃后的心疼,强忍着伤痛,依然笑着说再见。在见面的时候,那时我们还能傻傻的说:“好久不见”吗?我们的笑容还能如初次那样,记忆中青涩的脸是否如初,笑容会僵硬吗?或许吧……

篇6:表达伤离别的诗句

送章德茂大卿师虏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篙街行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张元干【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辛弃疾【木兰花慢】

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位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左思《咏史》八首

咏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篇7:朋友伤离别的诗句

作者: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篇8:离 、 伤作文

关键词:高压氧,手指,末节离断

笔者所在城市手工业比较发达, 手部创伤患者数量多, 有相当一部分为手指末节离断患者, 由于部分医生与患者对手指末节离断不够重视, 同时部分医生不愿承担原位缝合手术后手指坏死的风险, 进而予患指行残端修整手术而丧失了患指的长度与外形, 十分可惜。部分患者选择了原位缝合手术, 但术后患指成活率比较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对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7例 (43指) 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 行清创原位缝合手术, 术中拔除指甲, 术后立即行高压氧治疗,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7例43指, 其中男17例19指, 女20例24指;年龄8~55岁, 平均36岁。离断指别:拇指9指, 食指12指, 中指14指, 环指8指。受伤原因:切割伤24指, 绞轧伤11指, 门夹伤8指, 均为完全性离断。其中单指离断32例, 2指离断4例, 3指离断1例。离断平面:末节手指以甲根平面为界, 其中甲根部9指, 半月线部15指, 指甲中段19指。受伤至就诊时间0.5~3 h, 平均2 h。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指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 术前首先将离断的手指清洗干净, 去除污垢, 生理盐水冲洗, 新洁尔灭溶液浸泡;PVP碘常规消毒术区皮肤, 橡皮筋置于手指根部止血, 严格按照清创缝合手术和手外科操作手术原则, 逐层彻底清除断端挫伤、坏死及污染的组织, 使断端整齐干净, 尽量保留健康组织, 必要时可将离断指体残留皮肤软组织直接覆盖残端缝合;修剪创面出血时不要止血, 勿结扎断面血管, 可在指根部两侧做压迫止血;离断指体含指骨时以5号注射器针头固定指骨;缝接时将两断面对好, 断面组织对接精确, 使断端血管端对端, 1/0丝线缝合皮肤和甲床, 进针不宜过深, 打结不宜过紧, 穿透皮肤即可, 缝合时远端边距长, 近端边距短, 缝合完毕后在指尖用5号注射器针头绕末节指骨环形扎4~6个孔, 孔深达手指断端近端处。将拔除指甲清洗干净后轻轻覆盖甲床, PVP碘纱布覆盖伤口, 无菌敷料松弛包扎, 手指压舌板外固定。

1.3 术后治疗方法

术后立即通知急诊行高压氧治疗, 首次治疗压力为2.2ATA, 全程吸氧, 治疗时间为100 min, 以后治疗压力为2.0ATA, 加压20 min, 稳压65 min, 减压20 min, 稳压时吸氧, 中途休息5 min, 舱内温度20~24℃, 面罩内氧浓度大于等于99.5%, 舱内氧浓度为23%, 1次/d, 连续6~9d。回病房行活血、抗凝、抗炎、止痛等治疗;清除指甲下方血凝块, 维持伤口皮缘和甲床渗血, 肝素水冲洗48~72 h。次日行高压氧治疗前在患指原针孔处用5号注射器针头绕末节指骨再次环形扎孔。

2 结果

本组43指共成活39指, 甲根部平面以远全部成活6指, 部分成活1指, 经保守治疗后坏死末端脱落, 无骨外露, 2指坏死, 二期1例行推行皮瓣术, 1例行残端修整术。半月线平面以远全部成活13指, 2指坏死, 二期1例行鱼际肌皮瓣术, 1例行残端修整术。指甲中段平面以远19指全部成活, 成活率90.6%。37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3~12个月, 平均8个月。手指外形与健侧相近, 痛温触觉均存在, 指腹两点辨别觉为3~5 mm, 指甲生长完好。指甲是表皮衍生的一种特殊结构, 起保护指端, 提高指端敏感度和增加手抓、握、捏动作的稳定作用, 同时还可以增加手的美观[1]。31指指端与健侧外形无明显差异, 8指指端较健侧萎缩。

3 讨论

高压氧辅助治疗被普遍认为对于改善断指术后的微循环重建和功能恢复有较好作用[2,3,4]。但是由于再植手术时间长, 尤其对于多指离断, 且再植手术花费较大, 部分医生和患者对手指末节离断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选择了残端修整手术。随着手工业的快速发展, 手指末节离断伤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对于末节手指离断的治疗方法很多, 但都存在一些问题, 如残端修整必然进一步失去手指的长度, 从而影响手指的外形和功能。单纯原位缝合成活率又低, 患指坏死后需再次手术, 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心理负担。行带蒂皮瓣、局部转移皮瓣或者游离小皮瓣, 患者认为小题大做, 往往不能接受。行清创再植手术, 需要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 经常因难以找到可供吻合的血管而被迫放弃, 同时术后易发生血管危象致手指坏死。术中拔除指甲, 术后立即行高压氧治疗能提高原位缝合的成活率, 可避免上述几种情况的发生。

高压氧治疗作用机理如下[5]:高压氧可提高血氧分压, 增加血氧含量, 增加组织氧贮备量, 增加氧的弥散距离, 提高组织内供氧能力, 可有效地改善和纠正离断肢体的缺氧状态, 防止细胞变性坏死。高压氧治疗使“钠泵”运转功能恢复, 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毛细血管的渗出, 能逆转细胞水肿, 使微循环障碍得以消除[6,7]。单纯原位缝合愈合过程类似植皮成活过程, 开始为血浆期, 初期近端断面毛细血管扩张, 血浆渗出借助组织间的渗透压进入远端断面的细胞间隙, 在血浆渗出的同时, 渗出液中纤维蛋白迅速凝结成纤维, 纤维将两者相互黏着固定。血浆营养后期, 远近断面毛细血管建立联系, 一般在18 h即可产生, 4~5 d开始有纤维细胞生长, 7~8 d左右血液循环基本建立, 离断指体转为红色。而应用高压氧后可加速上述过程, 我们采用术后立即行高压氧治疗, 使新活组织细胞及时得到供氧, 成活后继续行高压氧治疗, 可进一步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 既提高指体成活率, 又提高成活质量。一方面由于压力升高可以提高血氧浓度, 增加原位缝合指断面的血氧含量、氧张力, 加强局部代谢, 减少自由基产生, 刺激成纤维细胞合成, 毛细血管再生, 加速新的血管网生成;另一方面高压氧可明显改善微循环, 本组术式中将离断指尖用5号注射器针头绕末节指骨环形扎4~6个孔, 孔深达手指断端近端处, 高含氧量的血液可经针孔渗入离断指尖内, 促进纤维母细胞分裂增生及侧支循环的建立, 指尖组织相对较少, 对组织供氧要求不高, 故而有利于末节手指的成活。由于本组病例术后立即行高压氧治疗, 此时离断指体组织细胞尚未变性坏死, 新鲜组织细胞及时得到高含氧量的血液滋养, 促进指体成活, 提高成活率。本组病例一般术后2 d即可建立良好的侧支循环, 术后3~4 d即可见到指端逐渐由苍白转红润, 指腹也逐渐变得饱满了, 本组一般辅助高压氧治疗6~9 d, 指体成活以后, 继续行高压氧治疗, 可进一步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 提高指体成活质量。

指尖有着灵敏的感觉功能, 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 手指的外形也是关系人体美观的重要因素。本组资料证实, 指尖离断原位缝合术中拔除指甲, 术后立即行高压氧治疗, 离断指体成活率较高, 成活质量较可靠, 可达到与显微再植同样效果, 不但可恢复手指外形, 还可恢复指尖的感觉功能。本组病例中离断指体越短、断面越整齐、接触面积越大, 术后成活率越高;相反, 则成活率越低。因此, 只要离断的指尖能找到, 离断指体断面较整齐, 软组织无毁损, 无血管神经撕脱的指尖离断均应给予缝合。

参考文献

[1]王澍寰.手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2.

[2]Leach RM, Rees PJ, Wilmshurst P.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98, 317 (7116) :1140-1143.

[3]曹锦泉.高压氧混合氧综合治疗断指 (趾) 再植56例[J].现代医学, 2002, 30 (5) :333-334.

[4]蓝旭, 刘雪梅, 葛宝丰, 等.高压氧治疗断指再植术后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 2001, 5 (4) :286-287.

[5]高锦春, 杨捷云.实用高压氧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7:346-348.

[6]吴钟琪.医用高压氧临床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281.

篇9:多指离断伤再植的临床分析

(沁县人民医院外二科山西沁县046400)【摘要】目的:分析多指离断再植术的技术要点以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2月份至2011年12月份骨科收治的50例共150离断指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全部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研究中,有50例患者,共有150例断指,共有20指经术中确定无法再植或者失败, 有10指是进行原位缝合, 有120指再植成功, 经过术后探查,发现有10指坏死,再植成功率为91.7%。结论:合理安排手术事项, 减少断指的缺血时间以及术后防治再指指血管危象等,能有效提高多指离断再植术的成功率。【关键词】多指离断;缺血;再植【中图分类号】R6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257-01 临床上多指离断伤指的是外伤性二指或者二指以上的比较特殊和复杂的类型损伤[1]。为了进一步分析多指离断再植术的技术要点以及疗效,本文以我院2011年2月份至2011年12月份骨科收治的50例共150离断指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全部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现做如下报道:1.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2月份至2011年12月份骨科收治的50例共150离断指患者中,男性30例共90指,女性20例共60指。患者年龄均在12~ 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6岁。致伤原因:21例为机器伤; 19例为刀伤;10例为爆炸伤。离断平面以及指别:28指为拇指, 22指为食指, 30指为中指, 32指为环指,38指为小指。再植一指的时间在50~60min之间,平均时间为55min。2.手术方法全部患者入院确定再植后,组织两组人员同时展开相关工作。一组人员在显微镜之下清创伤指, 缩短指骨的平软组织平面, 比如关节平面离断, 给予缩短指骨离断, 保关节面。剪去修剪指浅的屈肌腱, 以Kissler法缝合指深德屈肌腱, 留线尾, 进而解剖动静脉;修剪血管四周的软组织, 使血管露出4~8mm左右, 用针线缝合血管做标记,断口不做修剪,以利两端全部吻合后确定吻合点,最后再修剪。在处理断指神经时,修剪周组织和断端, 缝合断端的外膜,留线尾,以作标记,待两端吻合后将相应的线尾直接拉拢打结,完成神经的对合吻合, 最后用骨克氏针行内固定。用沙包包好断指,留于冰箱内冷藏,在要再植时再依次拿出。另外一组人员在麻醉之后,以止血带来控制血运,进而行清创伤指、缩短指骨、缝合深屈肌腱以及解剖标记动静脉,进而取断指行吻合再依次取出断指吻合。如果缺血得时间过长, 可以先吻合其中一条动脉,在完成再植断指后在吻合其它动脉[2]。术后的常规治疗为采取罂粟碱、潘生丁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灯照保暖,要注意不可烫伤手指,留臂丛管,并定时给予布比卡因注射,查看断指的血运情况,及时发现或者处理血管危象,在必要时行手术探查,逐渐停止应用扩管或者抗凝药物。在手术5周左右拔除内固定的克氏针,适度进行功能锻炼[3]。3.结果

在本组研究中,有50例患者,共有150例断指,共有20指经术中确定无法再植或者失败,有10指是进行原位缝合,有120指再植成功,经过术后探查,发现有10指坏死,再植成功率为91.7%。在术后随访的3~12个月发现, 皮肤感觉日益恢复,在6个月后手指的屈伸功能得以恢复。以断指再植德功能评定相关标准委依据进行评定,结果显示优50指,良43指,可10指,差7指,总的优良率达93.6%( 72/110)。4.讨论4.1合理安排手术的相关工作:

通常找寻血管、解剖血管、分离及标记血管等在再植中占较多时间。临床上医生在寻找血管时有较大难度,会担心是否有供吻合的血管, 是否有需要移植的缺损血管等。因而临床上做好血管吻合之前的工作显得很有必要, 如果在断指未对合之前进行解剖, 因断面对着医生,在寻找分离的血管以及神经时相对容易, 如果在对合之后再寻找, 会因视野的原因比较难找,且手术时间又过长,会影响到再植术效果。病人麻醉时间太长, 易致患者局部及全身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 使各种并发症如血管痉挛、栓塞等明显增多,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其次吻合血管的手指缺血时间太长,不利于成活, 即使成活,大部分的功能恢复夜比较差。本研究在显微镜的视野下,首先做好断指远端部位的清创工作,给予骨骼缩短以及肌腱缝合, 做好分离和标记血管神经,其次到近端解剖,之后进行再植工作,整个手术每一断指的时间有效缩短在大致1 h左右。4.2 尽可能缩短断指缺血的时间:通常给予病患全麻后开始手术。本研究所有患者在入院并确定再植后,立即在显微镜下进行断指处理,具体包括清创断面、缩短骨骼、缝合屈肌腱(留线尾)之后,行分离解剖动静脉大概4~8mm 长,对于断端,暂时不给于修剪外膜,在分离指神经之后再行缝合外膜(留线尾),穿好克氏针,再平骨折线,做完全部断指再植的准备工作之后,应用湿方纱将断指包好放入冰箱中冷藏,再按照順序取出再植[4]。在麻醉之后,再做好近端创面准备,这样可缩短手术时间大概1h左右,而且可以在最快时间展开吻合血管。若缺血时间过长,断指可以暂时性吻合其它动脉,在各指的血运恢复之后再吻合其它动脉,这样能缩短断指缺血时间。4.3重视术后观察,避免血管危象: 本组研究中,再植指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共15指,其中静脉危象占10指,动脉危象占54指。通常多指离断再植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比单指或者是双指离断的再植术要高。要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应在在采取解痉或者扩血管药物处理的2 h之后仍无效的, 需要果断展开手术探查, 再次吻合,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移植修复血管[5]。4.4强化手指功能的恢复锻炼:断指再植术的最终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恢复患者手指的功能,因为多指多平面发生离断, 伤情复杂,病情严重,一般内固定的时间较长, 通常术后手指的功能恢复比单指慢。多指离断再植4周后,应在医生指导下拔除克氏针, 按照医生要求适度锻炼再植指,这是恢复手指功能的重要一环。参考文献[1]吴久健.断指再植术203例患者临床药物应用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0(14).[2]陆征峰,张全荣,寿奎水,魏苏明.60岁以上老年人断指再植体会(附45例报告)[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19).[3]夏增兵,王丹,袁永健,闵继康,杨文龙,徐旭纯,李战春.非选择性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体会[J].中国骨伤. 2009(04).[4]王彤华.断指再植术后持续康复训练对再植指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12).[5]宋晖,刘麟,廖怡清,张勇新,周彬,黄雪林.改良显微缝线吻合血管在断指再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02).

篇10:缱绻飞花,氤氲离伤情感散文

繁华沉淀成回忆,那种回忆叫花开花落、静忆离伤,下一个路口,看着你离去的背影,如花凋零的只是我的容颜。

夜未央,思念缠绵在一阕梵音里,幽媚其实一直藏于心,只待你轻轻开启。夜的清长,夜的柔霭,我轻轻地踮着脚尖赤足行走,依旧行走在你的心路里。你的笑颜,你的欣慰,在这样样的执着里,我的痴心挽不住你的怜惜,月依旧是幽霭和寂寥。

春天,杨柳依依,花絮霏霏,身,走在红尘,心,空灵剔透,温婉的情,明媚的心,凭栏相望,细碎柔情,千年离歌,不经意间婉转飞扬,情迷跌宕,梨花似雪,红颜如玉,轻触水光涟漪,微澜心事荡漾在烟雨迷茫中,低回的箫音,一腔的幽情,从幽古的岁月里传来,弥散了心间的纹路,天涯梦断,相思意疏,念一世离情殇曲。

清音袅袅,点点文字,清幽身姿,温婉韵调,低吟浅唱,哀那渐去的红颜。缱绻的弦音,不绝的痴情缠绵,缱绻氤氲中,心酸了前世今生的眷恋。徘徊月下,星光黯淡。也许,红尘事,总有伤,风起雨落,星移月缺,佳人寸断肠,销香泪痕惹心尘。想你婳容姝丽、婀娜似荷,丹唇合噏,冰清如芙,碎步的光阴,挪成一个天涯的.承诺,轻尘沾露,一路倚送,江南飘过的箫音,唤醒了沉睡的旧梦。迷蒙的心事,梦萦魂牵,思念穿过岁月的河,感动的泪穿透紧闭的心。

砚一纸笔墨,铺一宣素笺,瑟瑟的心踏一江春水,婆娑在烟雨深处,回眸眼望,尘雾疏乱,雨住尘香,长亭外,西楼下,箫音依然,风吹落叶,溅起岁月悠悠,酒杯碰碎了今生来世的纷扰,曼妙的清影,蔓延着沧桑,碎在湖中的月,带走了欢颜、带走了沉香,玉指翻飞,琴弦拨断,谁的红尘谁的伤,花开花落,错乱千年的那首未央的词,谁许谁一场盛世欢颜,温暖的芬芳挽留不了泪水,无情岁月,晕开淡淡的墨香,清泪成霜,千山隔,心系牵,莫忘千里共婵娟。

几思量,意难忘,千帆尽,心依旧,斑驳的记忆缀满层层心房,卷卷温婉诀别的诗阙日渐沉重。光摇曳,踽踽独行,点点风絮似雪飘,轻轻呢喃诉真言,独倚琼楼望天涯,天上人间寄相思。

篇11:伤清明初中作文

到作揖的时间了。我双手抱拳,端正姿势,给外公恭敬地做了三个揖。接下来就是烧纸了,人越大,感悟也就越多,时间是不会等人的。在浓烟上盘旋的黑絮,越飘越高,我似乎读出了外公的轮廓。从出生到现在,有八年时间是和外公在一起的。还记得上幼儿园时,外公送我去上学,这期间的时光,我已大都记不清了,唯有这致深的爱,是抹不掉的。

其实,我似乎也有过讨厌他。在上小学的`一、二年级里,放学时,外公总嫌我走得慢,隔三差五就吆喝我一下,我是讨厌他管我的。可是,现在外公不在了,他也不会管我了,照理说,我该高兴了,但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代价太大了。如今,我却希望外公来管我,但这是不可能的了。

篇12:作文 红尘伤

千年前,你对我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时间淡忘了

万年前,我说,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于君绝,最后还是别了

生生世世,我在你的红尘里轮回,等待你

长长久久,我对你不变的得情,如此真挚

奈何桥上,却没有看见你

彼岸花前,我触不到你的手,是梦落情愿,缘以尽吗?

篇13:离 、 伤作文

肌、跟腱离断伤在四肢外伤中较为多见,在基层由于受一定条件限制,不能较正规系统的治疗,致使部分肌、跟腱离断伤愈合后,也影响指、趾或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严重者可有一定的功能障碍。笔者曾处理过数例肌、跟腱离断伤患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供基层同道共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16-48岁。刀砍伤8例、竹片划伤2例、玻璃划伤1例、车祸挫伤1例,就诊时间10分钟-1小时。

1.2 肌腱操作情况:跟腱离断伤2例;股四头肌腱不全离断1例;拇指背伸肌腱离断及不全离断各1例;食指背伸肌腱离断伤3例、不全离断2例;环指背伸、屈肌腱各离断1例。

2 诊治经过

2.1 局部检查:疑有肌、跟腱损伤的患者,嘱其自行活动相应的指、趾或关节,若屈、伸活动受限,可以明确诊断。

2.2 局部治疗

2.2.1 清创:用3%双氧水、0.1%新洁尔灭、生理盐水依次清洗伤口,剪去失活组织,明显的出血点采取压迫、钳夹或丝线结扎。伤口周围的正常皮肤用碘酒、酒精消毒,范围达伤口周围的5—10厘米。

2.2.2 缝合:常规铺无菌巾,局部麻醉,离断的肌、跟腱用4号丝线作横褥式缝合,必要时加单纯缝合1针。

2.3 术后处理

2.3.1 固定材料就地取材,如小夹板、石膏均可,将患指、趾或关节置于低张力并利用肌腱修复的功能位固定之,肌腱离断一般固定两周,跟腱离断一般固定四周。

2.3.2 抗感染:常规使用抗菌素,保持创面清洁,勤换伤口敷料。

2.3.3 功能锻炼:固定拆除后开始功能锻炼,先行主动屈伸活动,活动量开始不宜过大、过猛,应循序渐进。

3 讨论

3.1 肌、跟腱离断伤在基层处理缝合时大多以8字缝合,同时缺乏有效的外固定和未能及时的指导功能锻炼,以致造成肌腱粘连等开发症并不乏见。

3.2 延长切口暴露出离断跟腱近断端,避免使用血管钳盲目钳夹肌腱,在无张力下缝合肌腱,采取横褥式缝合可使线头埋于肌腱下,缝合线尽量少,减少异物存留,利用肌腱的爬行修复。有效的外固定使肌腱处于基本无张力功能状态,同时应综合考虑到能方便更换敷科,把握好固定时间,不宜过长、过短,过长易致肌腱粘连,过短致肌腱断裂,手术失败,及时拆除外固定,鼓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定期复诊,指导功能锻炼,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3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仔细、彻底的清创,尽量不钳夹肌腱,缝合时力求一次完成,尽量避免多针缝合或缝线存留过多,最大限度减少肌腱再损伤及异物反应。

篇14:伤初中作文

我不知这伤从何而来,也不知何时得以痊愈,也许这全靠我自己。心中压着一块石头,使我不能自由。一个活泼的我,在夜晚竟能如此沉寂。对于别人的寻问,我无言以对,只有心碎.我想着各种办法想要取走这块石头,却觉得它真的好重,我竟无力将它搬动。。。有天,我默默想着,这伤从何而来?回给我的却全是无语。也许,是我想的太多,以至我变成如此模样。白天的我和朋友们粘在一起,欢声笑语充满了我的世界。只有在我独自一人时,这伤便又回到了我这里。也许是我太怕了这寂寞吧。

看看这世界,到处都带着面具,每一人都欢言笑语,背后却仇恨磨叽。他们都真的好假,到处都充满着虚伪。曾经美丽的世界,现在却一片乌烟瘴气。这伤,又在痛着。我慢慢的坐下来,看着门外的天空,如此美景,我的心中竟也生出悲凉。

我终于进入了梦乡……

当我醒来时,太阳已从云中露出了脑袋。阳光格外刺眼,照着整个屋子都亮堂了。我似乎看到了生活中的光亮。我这才大悟,我有朋友,我有亲人,也许,我可以更加幸福……

篇15:伤作文100字

当它布满你脸庞时,

有一种感觉叫做悲,

有一种世上没有的药叫后悔药。

有一种分离叫永别,

有一种无声的声音叫心碎。

有一种笑叫自嘲,

有一种心情叫思念,

有一种烦恼叫矛盾。

有一种爱叫。。。。。。。恨

篇16:伤作文150字

独在夜里彷徨,

辨不清方向。

体味些许的.悲凉,

望着残月感伤,

寻不见芬芳。

伸手欲触摸希望,

却只拾回迷茫,

唯独存有伤。

星光月下品惆怅,

树林里,路灯旁,

却把心绪藏

――J・Eileen

篇17:离 、 伤作文

关键词:木薯;胚性愈伤;离体保存;蔗糖;B9;烯效唑;细胞活力

中图分类号: Q943.1;S533.04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2-0048-04

收稿日期:2014-05-29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2GXNSFAA053072)。

作者简介:黎萍(1966—),女,广西博白人,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Tel:(0771)2539097;E-mail:lipinggx1026@163.com。木薯(Cassava)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木薯屬(Manihot)的灌木状植物,是世界3大薯类作物之一[1],在我国广为栽培,主要栽培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木薯的栽培及加工利用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世界各木薯生产国收集保存的木薯种质已有8 500多份[2],国内主要采用种质资源圃的形式对木薯种质资源进行保存,这种保存方式需要大量的土地和人力资源,成本高,保存数量有限,且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3]。离体保存技术的迅速发展[4],为长期有效地保存木薯种质资源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手段,由于其具有省时、省地、省空间和无病虫害侵害等优点,目前正广泛用于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有关木薯胚性愈伤组织离体保存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提供的木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木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离体保存的研究,以期为木薯种质资源的长期离体保存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供试品种供试木薯品种SC205、GR891、GR911、GR3均由广西木薯研究所、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提供。

1.1.2试验仪器主要仪器有电子分析天平、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培养箱、循环水真空泵。

1.1.3试剂甲醇、保险粉(Na2S2O4)、氧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粉、石英砂、蔗糖、琼脂、2,4-D、6-BA、IBA、毒莠定、B9、烯效唑等。

1.2试验方法

1.2.1诱导改良分化培养基配制M1培养基:MS+2 mol/L CuSO4+2%蔗糖+0.3%琼脂,pH值6.0;M2培养基:M1+12.0 mg/L 6-BA;M3培养基:M1+毒莠定或2,4-D;M4培养基:M1+6-BA/IBA,或M1+6-BA+IBA。

1.2.2无菌外植体获取取上述4个不同木薯品种无菌苗茎切段在M1培养基上继代培养扩繁,获得大量无菌苗备用。

1.2.3腋芽及幼叶的膨大诱导取在M1培养基上培养4周的无菌苗,切取1.0~1.5 cm带腋芽的茎段或者幼叶,将其水平放置在M2培养基上,30个/皿,培养温度26 ℃,每天光照16 h(800~1 000 lx),膨大培养3~7 d,观察记录。

1.2.4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2,4-D及毒莠定是2种最常用的诱导胚性愈伤的激素,优化激素浓度组合研究中设定2,4-D及毒莠定的浓度梯度均为6、12、14、18 mg/L。在M1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2,4-D或毒莠定,即为诱导培养基M3。挑取已膨大的芽点(约1 mm)或者从茎尖挑取1~2 mm幼叶,转移到M3培养基,30个/皿,5皿/处理,26 ℃暗培养。每2 d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胚性愈伤的发生情况,第4天开始记录,统计外植体形成初生胚的数目,计算出胚率。当球形或鱼雷形胚出现,则将其转移、继代到新鲜M3培养基上备用。

1.2.5体细胞胚的继代、成熟将M3培养基上诱导获得的初生胚状体从培养块分离、转移到新鲜的M4上继代培养,诱导次生胚状体发生和增殖,2周继代1次,建立循环培养;观察、统计增殖速率。

1.2.6胚性愈伤组织保存条件的筛选方法选择由品种GR3腋芽诱导出的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在显微镜下用针头挑出较纯化的胚性愈伤,以含有12 mg/L毒莠定、30 g/L蔗糖、6.5 g/L琼脂的GD培养基(pH值5.8)为常规保存培养基,每20 d继代1次,培养条件为温度25 ℃,光照度800~1 000 lx,光照时间12 h/d。

1.2.7离体保存试验方法

1.2.7.1不同浓度蔗糖处理对木薯胚性愈伤保存的影响将愈伤组织接种在分别附加10、20、30、40、50 g/L蔗糖的GD+12 mg/L 毒莠定+6.5 g/L琼脂固体培养基中,以添加 25 g/L蔗糖的培养基为对照。

1.2.7.2生长抑制剂处理对木薯胚性愈伤保存的影响将待保存的愈伤组织接种在分别附加2、4、6、8、10 mg/L的B9、烯效唑(S3307)的GD+12 mg/L 毒莠定+6.5 g/L脂琼+25 g/L 蔗糖固体培养基中,以不附加抑制剂为对照。

不同浓度蔗糖浓度和生长抑制剂处理的愈伤组织均放置在培养温度20 ℃、光照度1 500~2 000 lx、光照时间12 h/d的条件下,第1次于培养20 d观察,以后每15 d观察1次,测定其生长量和细胞活力。

1.2.7.3不同温度处理对木薯胚性愈伤保存的影响将正常保存接种后的材料分别于0、10、15、20、26 ℃下保存,以 26 ℃ 下正常培养的材料为对照,光照时间和测定内容与上述方法相同。

1.2.7.4细胞活力测定方法木薯胚性愈伤细胞活力的TTC法测定参照白宝璋的方法[5]并略有改动。主要步骤如下:(1) 取0.25 mL 0.4% TTC溶液,加9.75 mL乙酸乙酯和少量保险粉于10 mL容量瓶中,充分摇动,以所生成的红色TTF溶液作为已知母液,取5支10 mL容量瓶,按照表l所给数据配制系列浓度溶液,并用甲醇定容。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以甲醇作空白对照,检测波长485 nm,记录D485 nm值。并以D485 nm值为纵坐标、以TTF的含量为横坐标,绘制出以甲醇为溶剂的标准曲线,详见图1。

(3)将胚性愈伤取出,用循环水真空泵滤干水分,再用滤纸压干愈伤水分,放入试管中,加入5 mL甲醇溶液,然后将试管置于35 ℃保温箱3 h,使愈伤组织完全变白。将红色提取液移入容量瓶,最后加甲醇,使总量为10 mL,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85 nm下比色,以空白对照试验作参比测出吸光度D485 nm,查标准曲线,求出TTC还原量。

(4)结果计算:愈伤组织活力值[mg/(g·h)]=TTC还原量(μg)/[愈伤组织质量(g)×时间(h)];生长量(g)=愈伤组织的终质量(g)-愈伤组织接种质量(g)。

2结果与分析

2.1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诱导幼叶愈伤组织的影响

表2试验结果表明,2,4-D和毒莠定对4个木薯品种的幼叶均能诱导胚性愈伤。运用DPS v7.05软件LSD法分析可知,不同木薯品种在相同的诱导条件下,GR3的幼叶诱导胚性愈伤的平均数量多于SC205、GR891、GR911,说明GR3的幼叶诱导能力最高,其次为SC205,GR891、GR911的诱导能力较差;相同木薯品种在不同激素水平诱导条件下,2,4-D浓度为12、14 mg/L时,除GR911、GR891外,幼叶诱导胚性愈伤的数量均高于浓度为6、18 mg/L;毒莠定浓度为12、14 mg/L时,幼叶诱导胚性愈伤的数量高于浓度为6、18 mg/L,而且差异显著。4个品种中,除GR911在2,4-D为14 mg/L时诱导效果好于12 mg/L外,其余3个品种均在2,4-D为 12 mg/L 时诱导效果最好。综合2种生长调节剂在不同浓度下的诱导愈伤效果来看,以幼叶为材料,4个品种均在毒莠定为12 mg/L时的诱导效果表现较好,木薯品种间的基因型对诱导胚性愈伤的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表22,4-D及毒莠定对4个木薯品种幼叶诱导胚性愈伤的影响激素种类浓度

2.2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腋芽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表3试验结果表明,2,4-D和毒莠定对4种木薯栽培品种的腋芽均能诱导出胚性愈伤。运用DPS v7.05软件LSD法分析可知,不同木薯品种在相同的诱导条件下,GR3、SC205的腋芽诱导胚性愈伤的数量多于GR891、GR911,与幼叶诱导效果一致。2,4-D和毒莠定在12、14 mg/L 浓度下对4个品种的诱导效果均明显好于6、18 mg/L,且4个品种均在毒莠定、2,4-D为12 mg/L时诱导效果最好(除GR891)。综合2种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的表现来看,以腋芽为材料,品种间诱导胚性愈伤的能力有较大差异,大致可以分为2组,即GR3、SC205为1组,GR891、GR911为1组,且前1组的诱导效果要明显好于后1组。表32,4-D及毒莠定对4个木薯品种腋芽诱导胚性愈伤的影响

2.3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运用DPS 7.05软件LSD法对表4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知,除GR891,相同木薯品种在不同激素组合的诱导条件下,IBA+6-BA诱导胚性愈伤分化数量多于IBA、6-BA,且存在显著差异;而IBA、6-BA间的差异性不明显,诱导效果优越性排序为 IBA+6-BA>IBA>6-BA。除GR911,相同木薯品种在不同激素水平诱导条件下,IBA浓度为1.5、2.0 mg/L时,诱导胚性愈伤分化数量的数量多于1.0 mg/L,表现显著差异;相同木薯品种在不同激素水平诱导条件下,6-BA浓度为08 mg/L时,诱导胚性愈伤分化数量多于0.4、1.2 mg/L,表现显著差异;相同木薯品种在不同激素水平诱导条件下,IBA+6-BA 浓度为(1.5+0.8) mg/L诱导胚性愈伤分化数量多于(1.5+0.4)、(1.0+0.4) mg/L,差异明显或显著。

IBA、6-BA单独使用均能使木薯4个品种的胚性愈伤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化,但二者的组合均比单独使用时效果明显提高,说明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协同作用。1.5 mg/L IBA+0.8 mg/L 6-BA 的组合诱导4种木薯品种胚性愈伤的分化效果最好。从品种间整体愈伤诱导差异来看,GR3略优于SC205,但均明显优于GR911,整体愈伤诱导最差的是GR891,说明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2.4不同处理对木薯胚性愈伤保存的生长量及细胞活力的影响

從表5可见,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及对照组均表现出生长量增加、细胞活力下降的趋势,但生长量和细胞活力下降幅度各异,其中生长抑制剂B9、烯效唑浓度均在6 mg/L时表现效果最佳。

在蔗糖浓度低于30 g/L时,随着蔗糖浓度升高,木薯愈伤组织的周期增殖量总体看来也在增大,添加30 g/L蔗糖的处理,20 d增殖量达到2.04 g,细胞活力值达0.545 mg/(g·h),细胞活力高于对照;而后随着蔗糖浓度继续升高,愈伤组织增殖量反而有所下降,因为愈伤组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完全处于一种异养状态,当培养基中的碳源供应不足时,组织长期处于碳饥饿状态,生长受阻;当蔗糖浓度继续提高时,培养基渗透压增加,超出一定浓度,愈伤组织吸收水和养分受阻,抑制了生长[6]。

B9能够提高培养基的渗透压,从而抑制材料的生长,因此常作为生长调节物用于缓慢生长保存,本试验用B9保存也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添加6、8 mg/LB9,经过50 d保存后,愈伤组织生长量分别达到2.87、2.45 g,细胞活力分别达到0426、0.311 mg/(g·h),细胞活力明显高于对照;随着B9浓度继续升高,添加10 mg/L B9,对愈伤组织的生长及细胞活力影响明显,严重抑制材料的增殖,并影响到其活力,因此,添加6 mg/L B9有利于提高木薯胚性愈伤组织生长量和细胞活力。

对木薯胚性愈伤组织的保存作用也有影响,效果与B9差异不明显,说明这2种生长抑制剂均能延缓木薯胚性愈伤保存时间。在培养基中添加6 mg/L烯效唑,保存35 d,愈伤组织生长量为2.36 g,稍低于对照(2.69 g),但细胞活力保持在0.471 mg/(g·h),高于同期对照组的细胞活力。烯效唑浓度提高至10 mg/L 时,仅保存20 d,愈伤组织的细胞活力就下降至0.318 mg/(g·h),稍低于对照,由于愈伤组织的存活受到抑制,因此,添加高浓度的烯效唑不利于愈伤组织的保存。

在木薯愈伤组织保存过程中,温度具有重要作用。当温度处于0~10 ℃时,愈伤组织几乎无法存活,即使转入常温也无法生长。继代20 d后,TTC法测其活力,其活力值很低,仅为0.156 mg/(g·h)(温度10 ℃),生长量仅为0.54 g,几乎没有增殖;在15、20 ℃条件下,虽然愈伤组织生长量增殖不大,但保存50d时,20、26 ℃(对照)处理愈伤组织活力差异很明显,分别为0.298、0.101 mg/(g·h),保存65 d时,26 ℃处理几乎没有细胞能力,20 ℃处理活力仍高,说明20 ℃有利于木薯愈伤组织保存,常温保存时,在短时间内愈伤组织增殖量大,衰老很快,而低温可以延缓衰老,并降低短时间内的增殖量。

3结论与讨论

在植物组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重要因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影响着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7],合适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组合,能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分化。何亚文等将木薯NZ188无菌苗茎段接种在MS附加IBA、BA固体培养基上,能诱导出愈伤组织[8];覃艳等用不同浓度2,4-D和6-BA组合能從木薯腋芽诱导出愈伤组织[9]。席世丽等用不同浓度6-BA和NAA组合能从木薯花药诱导出愈伤组织[10]。本试验比较了单独使用2,4-D、毒莠定、IBA、6-BA及IBA+6-BA组合生长调节剂对4个不同木薯品种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结果显示,使用2,4-D、毒莠定浓度为12 mg/L时能从幼叶或腋芽诱导出木薯胚性愈伤组织且效果最好,1.5 mg/L IBA+0.8 mg/L 6-BA的组合诱导4种木薯品种胚性愈伤的分化效果最好,能够将水浸状愈伤组织继续分化成浅绿色颗粒状愈伤组织,且品种间差异较明显。

由表2、表3、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取不同品种的无菌苗幼叶及腋芽为接种材料,在相同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的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基因型对相同生长调节剂或组合的反应不同,而且在本试验中也反映了同一基因型对不同的生长调节剂或组合的反应也不同,这可能由材料本身的内源激素造成的。而组合1.5 mg/L IBA+0.8 mg/L 6-BA 中的激素配比可能与多数品种的内源激素之间产生协调关系,因此这个处理对多数品种愈伤组织的分化最适合。

离体保存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使用合适的植物生长抑制剂[11]。在种质资源离体保存过程中,缓慢生长法是通过调节培养温度和改变培养基成分来抑制保存材料的生长和延缓材料衰老从而延长继代时间的1种保存方法[12]。本研究中,经单因素试验比较,得出在20 ℃条件下在常规培养基(含 2 mg/L 毒莠定+30 g/L蔗糖+6.5 g/L脂琼的GD培养基,pH值5.8)中添加6 mg/L B9或烯效唑的方法,可将木薯品种GR3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时间延长至80 d,且继代细胞活力率较高,可作为木薯胚性愈伤离体保存方法之一。

从试验结果可以发现,适当低温培养有利于提高木薯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活力。常规保存(26 ℃)下,培养65 d的木薯胚性愈伤组织完全失活,愈伤老化,呈褐色颗粒状,而生长量增多;随着培养温度的降低,愈伤组织细胞活力增强,适合离体保存方法。该结论与洪森荣等报道降低培养温度是植物组织培养缓慢生长保存最常用的方法[13]一致 本试验得出,

温度在20 ℃时最适合木薯胚性愈伤组织保存的结论。蔗糖是影响木薯胚性愈伤组织生长的关键因素,提高蔗糖浓度可增加培养基的渗透压,使愈伤组织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受阻,从而延缓离体保存材料的生长速度,但在保存后期却能加剧愈伤组织的褐变,不利于愈伤组织稳定保存,因此在保存过程中不宜采用增加蔗糖浓度的方法。本试验结果表明,蔗糖浓度在30 g/L时有利于木薯胚性愈伤组织的保存。

参考文献:

[1]沈光. 广西木薯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 热带农业科学,2001(2):24-27,39.

[2]方佳,濮文辉,张慧坚. 国内外木薯产业发展近况[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353-361.

[3]杨青. 果树种质离体保存[J]. 福建果树,2005(4):26-29.

[4]梁忠锋,李茂富,李绍鹏.果树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研究进展[J]. 广西农业科学,2007,38(4):375-378.

[5]白宝璋. 玉米根系活力TTC测定法的改良[J]. 玉米科学,1994(4):44-47.

[6]王梓清. 荔枝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6:30.

[7]冯大领,孟祥书,王艳辉,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体细胞胚发生中的适用[J]. 核农学报,2007,21(3):256-260.

[8]何亚文,韩美丽,贺红,等. 中国木薯栽培种通过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研究[J]. 实验生物学报,1998,31(1):79-85.

[9]覃艳,夏秀忠. 木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初步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3):196-198.

[10]席世丽,冯斗,潘玲华.木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初步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2):124-127.

[11]付传明,黄宁珍,赵志国,等. 广西地不容种质离体保存技术研究[J]. 广西科学,2007,14(2):155-159.

[12]Negash A,Krens F,Schaart J,et al. In vitro conservation of enset under slow-growth conditions[J].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2001,66(2):107-111.

[13]洪森荣,郭连金. 离体保存技术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3):92-9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离 、 伤作文】相关文章:

伤小学作文04-07

情伤作文04-16

伤作文150字04-07

残伤高二作文04-09

伤离别小学作文04-22

伤离别五年级作文04-11

伤玻璃优秀作文05-02

军训留下的伤作文05-27

离别的初一作文04-26

叙事的作文:离05-10

上一篇:银行从业公共基础考试下一篇:中班语言:春天里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