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作文范文

2024-04-23

断舍离作文范文(精选8篇)

篇1:断舍离作文范文

很多人穷其一生去追求幸福,但却从不懂得真正的幸福就在身边。平凡而简单的生活有何不可?幸福不是名、利、权,幸福是温暖的。如果你无法放弃你心中所谓的“幸福”,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所以请学会放弃。“行到水穷处,生看云起时”。愿安然一生。

总以为“坚持就是胜利”,可不是所有坚持都会换来希望的结果。坚持并不是说只要努力,就可以在游泳池里钓到鱼儿。如果你的梦想不切实际,那么你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所以请学会放弃,放弃不可能的梦,让你的努力在墨色的天空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如果说,王子的存在是为了公主幸福的未来,那骑士的使命便是为了守护这份幸福,战死沙场。狗血的言情剧中,悲催的男二号如骑士般存在。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只为换来她的笑靥如花。其实,这种放弃何尝不是一种得到。我们总会希望自己深爱的人幸福,所以请学会放弃。放弃心中的执念,只因她的嫣然一笑。

成长的路上,我们总是磕磕绊绊地走着。我们要学习的太多,要放弃的太多。“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窗外云卷云舒”。如果年少的我们学不会这一种洒脱,那学会放弃何尝不是另一种选择。

学会放弃,让埋藏在心里的伤被时光风化成沙,随风飘散;学会放弃,用微笑取代哭泣,去面对生活的曲折与坎坷;学会放弃,让回忆随着流逝的时光消失在岁月的长河;学会放弃,在泪落之前转身离去,只留下一抹倩影;学会放弃,换一种姿态去拥抱未来。

人生苦短,又何必去苦苦坚持,学会放弃有何不可?

既断,便舍,即离。

篇2:断舍离作文范文

第二天,我带着一百个不情不愿,被迫开启了半年一次的“丢丢丢”模式。我首先拉开床底下的大抽屉,翻出了从上学开始就“折磨”我的各种试卷。在妈妈这次强硬的态度下,很不情愿地把它们从文件夹里抽出来,放在了地上。但是,只过了一会儿,我就已经被内心越来越强烈的“酸爽”感觉给“控制”了。“《直通车》扔不扔?”“扔!”“一年级品德课本扔不扔?”“扔!”……我一边回答,一边在内心里吐槽自己,感觉自己像一个冷血杀手,正在“残忍”地“杀害”各种“濒危”“生物”。

可是,当我翻出自己原来画的绘本时,我犹豫了:到底扔不扔呢?如果扔了,我真的觉得很舍不得;但如果不扔,这本子又打又占地方。唉,到底扔不扔呢?这是妈妈说话了:“算了,这个留着吧!这是你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于是我把它放到了抽屉里一堆书本的最底下――压箱底的宝贝儿。整理到最后,把两大包东西拉倒废品回收站一称,整整十六斤!卖了八块钱呢!我滴个乖乖,我是垃圾生产者吗?咋生产了这么多废品?

篇3:习作教学需要“断舍离”

一、断“假大空”, 表“真情感”

每周, 我都会布置学生写一篇周记。起初, 我给他们命题, 发现上交的作文千篇一律。 写春节趣事就是“放烟花”“包饺子”, 写学雷锋的事就是“借同学伞”“扶老奶奶过马路”。 “假大空”的习作, 真让我头痛。怎么治疗这个“顽疾”? 布置一些“特殊”的作文, 让学生表达出“真情感”。

(一) 词语串烧

“词语串烧” 属于想象作文的一种, 就是利用词语编故事, 看谁编的故事合理、完整、精彩。这些词语可来自课本, 可来自课外书, 可来自作文本, 也可来自生活中。 词语的选定由学生抽取, 或由学生自定, 一般是3~5个词语。 选定词语后, 要把它们串起来, 串在一篇文章里, 词语出现的先后不限, 文章的长短不限。 总之, 不求十全十美, 但求有点意思。 最后, 给文章定个好题目, “词语串烧”就完成了。

学生喜欢“词语串烧”, 因为起点低, 且想象的空间大。 因此, 学生交上来的文章妙趣横生, 有的记录了今天发生的事情, 很显然是一篇日记; 有的发挥了想象, 穿越到了古代、未来, 是一篇穿越记;有的写成了小说, 不仅有主人公, 还有精彩的故事情节……

(二) PPT制作

每逢节假日, 我总会布置一篇特殊的作文———PPT制作。 《我与红色有约》是让学生在国庆节期间, 和红色的不同物体拍照, 找到的红色越多越好。 《劳动的节日》 是在劳动节期间, 请父母拍下孩子劳动的身影, 从劳动中明白真理。《特殊的母亲节》是让学生记录自己护蛋的经过, 记录为妈妈做的事情等, 体会母爱的伟大, 感受亲情的温馨。 这类作文, 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 学生不仅要收集和整理照片, 而且要给这些照片配上恰当的文字, 有时还要通过查找工具书、网络等搜集相关的知识作为储备。学生所花的时间远比写一篇作文多, 但他们乐此不疲。 他们把PPT制作好后, 发给我或直接传到BBS上。 我再利用计算机课的时间进行展评, 评比出一、二、三等奖和单项奖, 并给予“金豆” 奖励。 正是因为他们用心策划、拍摄、制作,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 PPT制作的精致程度也越来越高。

(三) 话题辩论

平常, 我让学生经常关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 养成关心时事的好习惯。 在H7N9禽流感侵袭人类之际, 我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关于 “H7N9禽流感”的辩论会。有学生提出, 最近大街上的乞丐很多, 特别是残疾的乞丐, 很可怜, 但是大多数人都不会去捐钱。 借机, 我组织辩论“怎样的乞丐, 你才会给钱”。 理越辩越明, 大家发现真正需要帮助的乞丐, 我们才会给钱。 圣诞节快要到了, 我提前布置大家好好研究“春节”和“圣诞节”, 分小组进行研究, 通过查找资料、采访他人等方式, 了解这两个节日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优势和劣势。课上, 先进行汇报, 再组织“我们该不该过圣诞节”的辩论。 每次唇枪舌剑后, 大家纷纷动笔, 记录下精彩的瞬间, 发表自己的观点。 就这样, 一篇篇习作出炉了, 如 《该不该扶摔倒的老人》《小学生上网好不好》《拉杆书包实用吗》等。 可见, 学生有话说, 才愿意写, 喜欢写。

二、舍“高大上”, 取“接地气”

如今, 上面有什么“文件精神”, 必定要牵动学校, 因为一切要从娃娃抓起, 所以诸如“廉洁”“法制”“地税”“红十字”等 “高大上”的征文评比成了必不可少的活动环节。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活动没必要、没意义, 但是这些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

在生活中, 我经常在班里开展一些“接地气”的活动, 随时融入写作练习, 学生更乐意参与, 更容易接受, 更能写好作文。

(一) 一周一特色

当我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经常把同学的名字写错时, 我立即在班里开展了“一次特殊的听写”活动。第一次听写了十个人名, 结果只有个别同学全部写对, 且大多是班干部。 听写过后, 学生们心中都有话说, 所以这时让学生写作恰到好处。 他们笔走如飞, 不一会儿就完成了。 经过仔细阅读, 我发现了一些亮点, 如语言特别有趣、心理活动细腻等。一番表扬后, 我“忽悠”大家还要再进行“一次特殊的听写”, 时间待定。 那周的双休日, 我给学生家长发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请您的孩子默写全班同学的名字! ”那天收上来的默写, 很多同学都附了一篇作文, 主要谈了本次默写的感受, 情真意切, 我甚感欣慰!

(二) 一月一主题

四月份活动的主题是 “爱我家乡”。通过凤凰镇一日游活动, 让学生对家乡多了一分了解, 多了一分喜爱。四年级的目的地是河阳山歌馆和凤凰湖, 大家带着午餐从学校出发, 一路上无比开心。 来到河阳山歌馆、凤凰湖, 不仅欣赏到了迷人的景色, 还了解到了河阳山歌的由来、发展等知识。 虽然走得有些累, 但是大家都非常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

五月份, 结合“母亲节”开展了有趣的活动———“护蛋行动”。每一个学生都把一个生鸡蛋带到学校来, 每时每刻保护着它, 让它不受到伤害。 有了这样的经历, 学生写出来的习作有血有肉。我还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带来, 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分享拍照时的故事。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活动之后完成了习作《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六月份, 让学生展开想象, 想一想自己心目中的六一节, 写一篇习作《畅想六一》。 结合学校的六一活动, 又让学生制作书签。 通过书签评比, 让学生知道了读书好, 好读书, 读好书。

(三) 一年一活动

结合学校开展的“校长杯”足球联赛。 借此机会, 布置了一些有趣的作业。如:画一画足球比赛, 写一写赛后感或观后感, 说一说足球口号 (针对啦啦队) , 做一做班级足球旗, 等。从活动中, 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喜欢这些动手又动脑的作业。从五彩斑斓的图画中, 我好似看到了一张张因为足球而绽放的笑脸。 从一篇篇作文中, 我了解到学生们懂得了“失败乃成功之母”“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团结力量大”等人生哲理。

结合学校开展的 “爱心义卖”活动, 让学生们当了一回小记者, 采访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 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和老师, 了解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和同学们对活动的看法或建议等, 大家亲身参与活动, 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家后, 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把自己采访的成果写成日记, 这样的体会真实、有效。

三、离“八股文”, 爱“小清新”

作前指导就是在习作课上, 教师用范文、例文引路, 指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写一件事, 第一段写起因, 第二段写经过, 第三段写结果;写一个人, 第一段写外貌, 第二段写爱好, 第三段写优缺点, 第四段写总结。 长此以往, 学生只会把一些材料按一定的格式组装起来, 形成立意相似、构思雷同、表达接近的“孪生”作文。 这些从 “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 非常规范, 但毫无生气。

学生作文前的技法指导, 弊大于利, 它直接导致学生的作文越来越像新的“八股文”。这样的新“八股文”要不得!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 “生活平台”———给学生一颗敞亮的心

学生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 每天都可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 而故事的主角往往就是他们自己。 但是, 故事本身具有瞬间性、偶发性, 因此, 这些精彩的故事常常与他们擦肩而过。为了让他们及时记录下这些 “小清新”的故事, 我让学生准备了一本日记本———“灵感涂鸦”。

1.情绪垃圾桶

当人情绪不好时, 我们一般会把不良情感通过语言、行为、暴力等宣泄给某个人或物。据了解, 在教室里, 学生一般会把喜怒哀乐隐藏起来, 特别是生气的情绪。我让学生在日记本上, 随时记录当天开心的、喜悦的、心酸的、生气的情绪, 倾诉心底的声音, 完善健康的个性。

2.梦境记录本

我觉得把晚上做的梦记录下来, 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梦由心生,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如果哪一天做了一个有意思的梦, 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 可以记录一些关键词, 有助于回忆。 当这成为一种习惯后, 学生会发现记录梦境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3.校园小小说

学生学习一些小说类型的课文后, 也开始尝试写“小说”。我知道后, 惊喜万分。小说之风, 一夜之间吹遍了整个班级。 起初, 他们每人写自己的, 大多以校园小说为主。 进入六年级后, 我提议大家一起写一本属于我们班的小说。 第一步, 每个学生自定主人公的名字。 第二步, 回忆记录在学校发生的事情, 乐事、囧事、奇葩事都可以! 第三步, 挑选一些优秀的小说, 编制成一本书, 书名由学生讨论决定。 这是送给学生最好的毕业礼物!

( 二) “ 课堂平台”———给学生一双美丽的眼睛

课堂上, 我们要用“小清新”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从而让学生的眼睛美丽起来, 敏锐起来, 自主地发现, 原来写作文并不难。 我以《足球比赛开幕式》的讲评为例, 谈谈讲评的一般程序。

1.学会欣赏

这一环节, 我一共展示了学生习作中的13个好句, 全班一起朗读句子和作者的名字。 教师随机点评, 告诉学生这些句子的精彩之处, 小结三点:有节奏、有趣味、有环境。 通过欣赏, 学生不仅知道怎样的句子叫好句子, 也感受到了写作能给人带来荣耀。 有些同学可能一学期都写不出一篇好作文来, 然而, 一次作文争取写出一个有意思的句子, 却是人人努力一下都能做到的。 因此, 在大面积欣赏时, 我常常偏心地挑一些学困生写的“好句”, 想让他们也感受到“我能行”!

2.专业挑刺

我主要着力于习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挑刺。“重复”就是此次习作中的共性问题。 重复的词语挺多, 特别是“只见”和“开始”。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重复”怎么改? 一删, 二改。 不过, 我还提醒学生, 如果故意重复使用某个词, 那就是“重复”病。 如黄奇写的“好一场惊心动魄的足球赛!好一段充满活力的健美操!”这样的“挑刺”环节, 教给学生辩证地看 “重复”, 为学生下次写作、修改, 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

3.尝试训练

“讲评”课要有针对性的训练。 不管哪个内容, 都要从学生的习作实际出发。 此次训练, 就是从学生作文的“神笔”出发:王文佳写的足球比赛有多个曲折点, 高怡婷写的球赛中有多处心理描写, 大家一起来学一学, 练一练。 这样的“练”, 是我在仔细阅读学生的习作后, 根据学生的写作实际状况所引出的。 相信学生已经记住:写作文前, 要好好构思情节, 突出主题。

( 三) “ 媒介平台”———给学生一个开阔的视野

我曾经对班上的51名学生做过调查, 发现45%只看作文的等级, 20%不理解教师的修改, 15%看见删掉的语句很心痛, 10%读不懂批语, 10%认真阅读。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对教师付出的劳动不屑一顾呢?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对教师的修改感到匪夷所思呢?细细琢磨不难发现:我们没有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没有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 习作在走向教师之前, 还缺少一个重要的环节———媒体交流。

1.快乐写信

写信, 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活动。但是在这方便快捷的E时代, 还用得着写信吗? 当然要! 俗话说:字如其人, 见信如面。 那娟秀俊美的字体能令对方心旷神怡, 那从指间流淌出来的真挚情感可以使对方感同身受。看到那熟悉的字体, 自然就会生出久违的感动, 心里一定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涌动。 这些, 在统一格式的文档里是感受不到的。我先把结对学校的学生名单在班里公布, 再让学生选择通信的对象, 将自己的习作以书信的形式寄给他, 或分享, 或倾诉, 或建议。写信中, 他们会送上满满的祝福;寄信时, 他们会留有满满的期待;收信了, 他们会收获满满的幸福。 整个过程, 有无法预估的快乐!

2.及时发表

这里的“发表”可以是正规报刊上的刊登, 但更多的是群体性的展示。 如办班级作文周报, 我们班的周报名字是《小小向日葵》。刚开始是由老师一手包办, 逐渐变成由学生制作并出刊。现在这份报纸已经出版七十多期。再如利用校报和学校的微信等平台, 登出学生的习作。 这样的“发表”虽然要求较低, 但是都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 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写作带来的荣耀与尊严。

3.互动点评

一篇习作完成后, 教师的点评要有意滞后, 而同学品评要及时跟进。充分利用“凤凰语文论坛”这个平台, 为学生创建固定的交流空间, 让学生主动“发帖”, 即将自己的习作张贴上去, 其他学生则通过“跟帖”的形式实现互动。 点评可以是文字层面的, 可以是篇章层面的, 也可以是选材层面的。 在互动中, 我不仅发现学生的点评到位、生动, 也发现了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了成长, 看清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篇4:她们这样“断舍离”

整理重点:衣服/数不清的纸袋和塑料袋

“很早之前我就整理了好几包旧衣服,打算送到旧衣捐助点,但一直没有行动,都堆在衣柜里,塞得满满的。看了此书,我果断拎着三大包衣服放在小区的垃圾桶边,不消三分钟衣服就被人捡走了,心里既轻松又愉快。”

“我发现原本看起来挺干净整洁的家,其实一直堆满着垃圾,在厨房的角落、柜子的角落、床底都塞满了各种纸袋和塑料袋。这四年来,我不断囤积各种袋子,大的,小的,塑料的,纸质的,食品袋,超市的环保袋,商场的购物袋……我总是担心没有袋子用,可是囤积的袋子比用掉的袋子多得多。通过断舍离,我收拾出三大包垃圾袋,估计有300个袋子,难以想象我一直和这些垃圾生活着,而且还为此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因为有的袋子我还折叠地整整齐齐的)。以前,男友让我丢掉这些袋子的时候,我总是不愿意,总说,以后可以用的。看着丢掉的垃圾袋很快就被别人捡走了,我的心里还很不舍,但是却很坚定:我不要再做那个攒垃圾袋的女人了!我想这就是我喜欢断舍离的原因,它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华丽的文字,却让你充满行动力,让你认识自己,看见自己与物品的关系,让你改变自己,爱惜自己,活出一个更轻盈更自在的生活姿态。”

小狐狸:“断舍离”让你斩断那些不纯粹的、伪装的“恋”,还原你一个纯粹的世界。”

整理重点:别人(包括旧情人)赠送的礼物

“我是个完全无法丢弃物品的人。对我来说,每件物品都充满了沉甸甸的回忆,似乎只有好好地收藏它们,让它们在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依然保持原来的样貌,仿佛才是对物品们深刻的爱。于是,我的东西越积越多,几乎占据了我的大半生活空间,我在逼仄的空间中穿梭,也在不断积累的物品里变成了一个“恋物癖”。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在这样持续“持有”的过程中,也在渐渐失去什么。”

“我总觉得,无论是恋爱,还是恋物,只要动用了情感,所有的行为都值得被允许和被理解。然而……被喜爱的物品,其实与恋人一样,是必须认真且慎重对待的。一个物品若长久被忽视,即使它真的承载了某些情感,也会在你长期的忽视中被渐渐消灭。”

“我试着开始整理占满我房间的物品。丢掉了不会再穿的衣服鞋子,丢掉一些看似有用却从未用过的日常用品,将不再看的书和杂志或卖掉或送给喜欢他们的朋友……我竟然在一晚上丢掉五袋东西。而之前被塞到爆的空间,终于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露出了它该有的面貌。我才意识到,我的一些观念,也在慢慢地被改变了。”

“我想,真正的“恋”,必须是经过时间萃取后,还依然存在于那里的坚定。那是一场面对,是赤裸裸的,抛弃掉任何掩饰后的坦诚以待。你必须直面对方的本质,丢掉所有外界的伪装和粉饰,然后让自己说出一句,你还是很喜欢和它在一起。这样的“恋”,才是真正的恋,是值得永存的恋。”

“原来我们曾被那么多我们自以为是的“恋”分散了注意,蒙蔽了眼睛,在“断舍离”之后,我才得以腾出空间,站在开阔明亮的空间里,去享受真正适合我的“恋”。太近的距离,往往只能是沉溺,而不是理智的爱。”

““断舍离”并不是残忍的抛弃,相反是一种勇敢,它让你丢掉懦弱的、胆小的自己,成为一个敢于面对自我的勇士。它也不是无情,相反却带着一种温柔,让你在舍弃之后,更加珍惜被你亲手留下的人与物。 “断舍离”其实并不是悲伤的告别,而是一次与自己以及与被留在你世界里的人与物的崭新相遇。”

SOFIA:“自己所拥有、所使用的东西,也代表着对自己的定位和认可。”

整理重点:衣服

“事实上,我的东西,尤其是衣物,档次参差不齐,既有Prada、Ferragamo、D&G之列,又有DIESEL、Timberland、MAX&Co.、新秀丽、Furla之流,更有一大堆无名无姓的某宝廉价货。某种程度上甚至觉得窝在家中时,廉价货更加随性舒适,不怕搓揉。”

“曾经我妈看着那件因为腹部有个小洞而被扔的羊绒衫,说补补还能穿。我蛮激动地问她,谁还穿补过的衣服出去啊,既然不穿,放在那里也占地方啊,明明有新衣服,干嘛还留着旧的呢。如果我不立即下定决心,没准儿明天还会反悔,真的会让我妈补好了,然后继续收藏在家里,只是,依然不穿。”

“断舍离所依据的标准是自身,是这个物品和自己之间是否有必要产生关系。而不是因为这个物品本身,例如可能有用而选择留下。自己所拥有、所使用的东西,也代表着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和认可。我真心希望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都能精简起来,优而简,以质而非以量取胜。”

D君:“我终于想清楚了不能清理的原因是:恐惧。我对于自己,内心其实非常的没有自信。”

整理重点:书 /衣服

“最开始,我是切实地受困于我购物狂的恶果,所以一心只想着“丢东西”。丢了一部分以后,我有了两个感悟:“东西太多了!”,“丢到一定程度的话不是又要买了吗?”

“后来我才发现搞错了重点: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数量不是重点,自己的需要才是重点。我意识到我对自己的很多事情没有清晰的定位,例如穿衣的风格、阅读的风格、做事的风格等,也就是说,我对自己其实并不了解。”

“这个过程持续了近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我处理了2抽屉的衣物、近一半的护肤品和彩妆、1/3的鞋子,还有各种零碎东西,但我生活的环境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并且我一直没意识到这点,直到上周末,我下班回家走进自己的书房,发现书桌的桌面连个放包的地方都没有。”

“我不是一直在“舍”吗,为什么书桌还能乱成这样?”

“依照《断舍离》,我再次认真清点自己的物品,发现自己没有预想的处理得多的原因很简单:很多东西,例如笔,如果慢慢用,估计几年后也能用得完,所以在处理时就会默默把它们放在清理名单之外。到这,我才明白书里强调“现时”的意义。”

nlc202309040927

“我用周末2天的时间再次清理我的房间,基本丢了书桌里2/3的物品,然后按书里的标准重新摆放,生活真的顿时轻松了!并且真的不太会有再变乱的可能。”

“我震惊于清理的效果。然后看见旁边4个满满的书柜……但我很难能下手清理。我站在书柜前一个晚上,问自己:为什么不行?它们都是好书——定义下“好”:名著,应该留吧。诗词,也留好了。经济学,真的还要看?心理学,之前看得还记得多少?社科类,真有必要读?旅行类,好像已经没兴趣了吧?英语,真的需要这么多本吗?日语,还打算学吗?

“整个晚上我都在纠结,没有结果。我知道唯有文字能让我真正冷静和深入思考。而现在,我终于想清楚了不能清理的原因是:恐惧。我对于自己,内心其实非常没有自信。大学四年过得非常懒散,潜意识里总是认为自己荒废了四年时光,所以一定要努力追赶、拼命学习。书于我,意味着知识。买书在潜意识里,意味着得到了知识。所以清理书,就是在清理知识,清理让自己更好的可能性。而这,基本就等于“剥夺自我”。”

“对于截至目前的清理活动,我的感触很深:

1、知道一个道理和使用一个道理真的完全是两回事。所以,读书真的要“用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感悟。

2、也许在这个世界生存并不需要太多的“道理”,只要能真正吃透几条就行。例如断舍离的道理,如果真正掌握并运用在各个方面,那么,肯定至少能在“物”的方面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生将减少多少烦恼和麻烦啊!

3、由以上两点可以推断:书真的不用读太多,但要读经典,然后不断地体验、重复、深入思考和触类旁通才是王道。

4、清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丢掉了包袱,重新发现了自己。”

王路:“要想从根本上同往日告别,卸下心上的枷锁,关键不在断掉舍掉一些物件,而在断掉舍掉物件包含的故事,承载的心情。”

整理重点:过往

“可是,故事被蚀刻在心里了,哪能那么容易断掉呢。纵然物件丢弃,心上的刻痕还在。终究是无可如何了。假若心上的刻痕能被岁月风干抹平,物件的在与不在,丢弃与未丢弃,倒也无关紧要。”

“《红楼梦》里,贾宝玉吵着嚷着林黛玉死了他就做和尚,惜春打小想着将来长大了剃掉头发做姑子,妙玉也一直住在栊翠庵,可他们却都不是天生禀赋里就有一段“断舍离”意思的人。有这个意思的人,倒是薛宝钗。为什么?因为宝钗的房间符合less is more的精髓,连贾母看了都叹“太素净了些”。一个真正简洁明净的人,天生也不存在要断要舍的困扰。因为他的生活中本没有太多的繁冗之事耗费心力。正如慧能的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是呢,断舍离是为那些因为物品过于丰富而带来了烦恼的人准备的,我等考虑这些问题,有点为时过早。故而,断舍离之难,第一难在要有东西可断可舍,秃子出家,自然不必提“削发”二字,穷人也不宜在墙上贴“俭以养德”来粉饰。第二难在要硬下心来敢断敢舍。毕竟,同过去的万千牵绊告别,同周遭的纷纭人事撇清关系,也是需要莫大勇气的事。”

篇5:“断舍离”优秀作文

我的老家在苏州。那里有蜿蜒冗长的石板路,高低参差的青墙,雨后变成绿色的苔藓,还有我浓浓的故乡情结,以及如今各奔东西的伙伴。

如果我的手里有一张巨大的调色盘,那蓝色便是屋檐外透澈的天空,银色是水滩上反射的水纹,紫色是女孩子的裙子,白色是久久潮湿的窗棂,缺失的红色是我留恋不已的心——“我们要搬走了。”妈妈轻轻地对我说。

竭尽所能地,我几乎要求把老房子里所有的东西都带上了。几百幅不知是乱画还是认真画的水彩,几十本漫画和启蒙教育,一大堆和小伙伴玩得旧了的玩具„„我双眼带泪地看着它们,后来这些东西都被运来了另一座城市里。

然而我的心似乎还留在那儿没走,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朝思暮想着苏州老镇,朝思暮想着那个陪了我六七年的狮子林。故人也不在,故事更不在。思乡之情像一只困兽,困在行李箱投下的巨大阴影中。而这一片崭新的小城市呢,愈发让我觉得空旷又冷清,寂寞又窘迫。青墙黛瓦成了我梦中一个不愿挥去的画面。在这青黑古朴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却全然都是热烈狂野的色彩——大红、金黄、深蓝、翠绿,它们四面八方中间涌去,似乎随时可以将中间的一片吞噬掉,直到我鼻涕眼泪浸湿一整包餐巾纸,从梦中慌乱地醒来。

某个明亮的午后,我无意间又翻出了从苏州带来的、装满我的回忆的大包裹——事实上我从来用不着它们,然而我仍要说他们珍贵。它们外层覆满了细小的灰尘,有些细小的粒子在透明的阳光下舞蹈,似乎减慢了光线流动的速度,似乎诉说着长久堆积的压抑。

“把这些东西卖掉吧。”我突然有些生气。在那个终日潮湿的小巷里,所有角落都是被雨水洗刷干净的,古朴、简洁,没有灰尘,没有堆积。有的,只是单调的石路,石路深处是没有烦恼,没有多虑的童年和一颗快活单纯的心。

“不要总惦记那边了啊。”妈妈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我知道,这是变了味儿的怀念,变了味的不舍,它阻隔了我对这个新城市的接受,就像我的旧画旧玩具,白白占用许多的空间。

当我遥遥望着装满旧物的行李渐行渐远,地面上有阴影渐行渐远,只觉得这新城也另有一番整齐明亮。

学会放弃 魏鼎天

家里有一个小仓库。

小时候,我总是对这个仓库抱着种种神秘的猜想。以至于直到如今,我还会觉得这扇经年未启之门后,犹藏着些神秘的东西。

“天天,快来帮忙!”妈妈急切地叫着,我知道,又是一个月一度的大扫除了。带着苦笑,我施施然加入了扫除的行列,享受着尘土飞扬的“美好”清晨。

时近晌午,打扫这才告一段落。然而,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我却不经意间把目光落在了一扇门上。那是家里小仓库的门。

巧的是,妈妈也注意到了它,皱眉良久后道:“咦,这仓库好像也很久没人打扫了,呃„„要不我们一起清扫一下呗!”说着,妈妈看向了我。

我默然点头,似乎一瞬忆起童年所怀之感,竟不觉有些兴奋与期待。妈妈自此,起身寻来了一把锈斑点点的钥匙,插入了同样锈痕丛生的锁上。

“吧嗒”一声,锁开了,妈妈推着门,门立时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音,仿若已不堪重负。灯光染亮了仓库内狭小的空间,出乎意料的是,这里并没有什么洪荒野兽,或是什么奇珍异宝。有的,仅仅是一件件积灰的旧物。

这让我有些失望。

妈妈仿佛也有些愣怔,良久,才蓦然一叹,竟掀起云尘点点。上前,拾起一个积尘甚矣的电吹风,轻抚余灰,可以看到,开关处明显坏了。

“当年,这按钮坏了,我将它放着,原打算扔掉,又想修修还能用,可后来朋友送了一个„„”妈妈喃喃道。

许久,妈妈又看向其他旧杂物。果然,其间不少早已不用或不需,却不会轻易舍弃,因为它们或许还有用,扔掉太可惜。长此以往,已不觉堆积若此,此去经年,又早已忘却„„

我默然不知所语,直到妈妈似狠下心来道:“一起收拾一下吧,该扔的也该扔掉了!” “学会放弃那些多余,无用之事么„„”我暗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人生且如此。

断舍离 周子杰

赤色的发带如同一团烈火在我额上燃烧,莹黄的护臂好似一道闪电缠绕在我的左臂,护腕上两个清晰可辨的大字——“热血”更是无比闪亮。这么一副宛如天兵天将的行头让我气势大增,我案首阔步地迈入球场,球员都被这“不凡”的行头所吸引,立刻拉拢着我进入比赛。

比赛开始,队友毫不犹豫将球送入我的手中,我摆好架势,一个猛子刺入篮下,起身上篮!但球却意外地脱手,我扑了个空,左手不自觉的拧了拧右手的护腕。稍作整顿,我再次投入比赛。

球再次传入我的手中,从队友的眼神中,我看到信任的光芒,我决心全力以赴为队争光,我先是咿咿呀呀冲入内线,接着一个起身后撤,对手直直地挨了个戏耍,我起身将球拽至头顶,球却滑护臂上又一次逃脱了我的持控。队友脸上的埋怨二字已若隐若现,我先前的气势也大打折扣。

失误、失误、失误„„每次都是在百分百可以得分的情况下出现意外,我疲惫地半蹲在线外,大口喘着气,额上汗流不止,但都被我的发带吸住,发带越发地变紧,如同一只禁箍牢牢地将我的头拴住,汗水与头发凝在我的额上再加上发带的挤压,我的额前火辣辣的疼,轻轻一抬头便感到好似有人紧紧拽住自己的额头。

情势仍不见好转,我仍然为别对做着巨大的“贡献”,终于这身中看不中用的行头将我逼得火冒三丈,我气愤得其从身上扯下,狠狠地掷向远处。

我回到赛场,心中因先前的失误而恼羞成怒,我直闯三秒区在人群中一跃而出,抓下进攻篮板,我将球运出内线,余光中瞥见场外的护臂、护腕与发带,我猛地将目光移至篮筐,我先是一个加速再换手,球与皮肤相摩擦,这真切之感比先前要好得多,球在我手中来去自如,我卖弄着技巧将防守球员晃飞,持球直突篮下,我一个猛子离开地面飞向球框,对面的大个儿也飞身来防我,我在空中变幻动作,身子转动180度,球从左手甩至右手,再由右手拨出,我在惯性下直撞到了大个儿,两人飞出球场,而球则在空中旋转着进入了球框,我方随即赢得了比赛,队员也因我这高难度的得分再一次用信任的目光投在我身上。

篇6:人生术《断舍离》

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从起,以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在日本各地举行断舍离讲座,引起日本NHK、TBS、东京电视台、《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各大媒体竞相采访,令断舍离讲座成为社会流行话题,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全民断舍离的热潮,参加讲座的学员也日益增多。

篇7:《断舍离》经典语录

2.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3. 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4.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放满7成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只放5成 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放1成。

5. 这就是让物品当了主角的状态……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可多数人都说“眼镜可以用”,“筷子可以用”,拿物品当了主语。这是把主角的位子拱手让给了物品,把焦点聚集在物品上的状态……收纳这些东西,不过是在做垃圾分类。

6. 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

7. 他生活得那么精致,可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他就了事了。

8. 集中一点,做到完美。

9. 让人犹豫的东西,果然还是不要的。

10. 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

11. 看不见70%, 看得见50%,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10%。

12. 自立、自在(卷)、自由(是否便于选择)

13. 察觉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14. 尽情享受与物品的相遇,缘尽了就潇洒放手。

15. 留下物品前先思考“我要不要用,而非能不能用”。

篇8:于威:一个媒体人的断舍离

我受不了坏文字

我始终认为生活的历程会决定最先入为主的东西影响人的一生。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多视觉和听觉的东西,家里有一个收音机都是很奢侈的。十几岁的时候,才有一台电视,所以接触到的和艺术相关的东西就只有文字。父亲是个古典音乐和古典文学的爱好者,受他影响,我从五岁半开始接触古典文学,18、19世纪的俄国、法国文学对我影响特别大,翻译者也都是大家。

欣赏文字就像欣赏一部艺术作品一样,不见得真的理解或瞬间可以解读,但是它所带来的那种氛围的感染,和一种说不清楚的惺惺相惜的感觉是特别重要的。从很小的时候,我就能够一点一点体会到文字的快感,文字一下子进入到我的世界里,左右了我很长一段时间。

我的起点不是教科书,而是从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开始,所以我对好的文字蛮苛求,受不了坏文字。我当编辑时,会把一篇一万多字的文章,变成一千多字。无论是陈词滥调、冗长、词不达意,还有缺乏洞见等等,这些都是我极其不能忍受的。

上大学时,我顺理成章学了中文,世界就更加扩大了,有了理论上的认知,知道美之所以美。但是我认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塑造了我看问题的标准。

毕业之后,我并没有直接做和文字相关的工作。那时候是一个在寻找自我存在的阶段,所以做了很多事情,包括跑到深圳打工。1998年,已经毕业七、八年后,我又回到北京,考上北大的研究生。北大代表了中国文科生最高的境界,我进入以后却挺失望,发现那里所谈论和研究的是发黄的、没有生命力的东西。我觉得不太过瘾,所以没读完就放弃了,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我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

和知远认识在《经观》之前。第一次Dot com热潮时,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创办了“中国先生网”——sirchina.com,我和知远,还有几个“小朋友”在那里认识。

当时,我们很自然地认为要把网站做成《时代周刊》那样,从形式到内容都应该是一个有标准的东西。当时sirchina的网站设计、选题、文章构成都特别的先锋。但是正好赶上泡沫破裂,投资方资金没了,这个网站就关了。在它关闭之前,我们集体去了“艺龙”——elong.com。当时,“艺龙”还不是一个商旅网站,是一个像搜狐一样的新闻和生活类网站,我们在那做了许多很好玩的东西,比如“生于70年代”栏目,然后也聚了一堆想要做点事的年轻人。

如果非要把这条项链穿起来,你会发现我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基本上隔一年就换一份工作。在“艺龙”呆了一年,我们发现网站的作业模式比较糙,是集约化、机械化的。那时,我们还是用做传统媒体的方式来经营网站,每篇稿子都要写到位,标题甚至配图都很讲究,网站的更新力让人不堪重负。其实累倒无所谓,最重要就是,精心炮制的东西可能只有一天的寿命。一幅画可以摆放在家里,静止了凝固了,但是网站“唰”就没有了,那种感觉对我们来说挺遗憾的,所以就离开了。

然后 , 做了一本 叫《大视野》的杂志,这本杂志做的时间很短,也是因为资金等面临一些问题。这时,一位朋友把筹办了半年的《经观》介绍给了我。那时,《经观》还只是一个idea,只做了几张小试刊。我说我来做什么呢?他们说你来做生活方式版块,我说可以,但是我不是一个人,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有一个包括知远、邹波、叶滢在内的五、六人的团队,然后我们就去做生活方式。我们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四个版的版面设计、文章、结构全做出来了,这对我们来说好像是特别简单的一件事。当时还有一个版块没有确定,就是后来很著名的“观察家”版块,我接手了这个版块,于是我们五、六个人撑起了八块版。我经常是一周写四块板,变换不同的笔名,又写又编。

《经观》的成功在于提前了半步

任何一次成功都不是莫名其妙的,我和我的团队里的这些人,对时代的气氛和潮流的感知特别敏感,我们知道当下处在什么样的节点上。应该怎么样做才跟正在兴起的潮流站在一起?这是比我们去策划选题、讨论稿子,谈论更多的事情。

90年代,中国正处在经济崛起的起点上,整个社会的气氛是向上的,整个民族显示出对获取财富和投身入商业极大的热情。人们在思考,是不是有机会做一家好公司?是不是有机会在中国的背景下让市场经济结出果实?《经观》在这个时候诞生,并且我们把握住了经济崛起初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我们提前了半步,在商业品味和商业价值上,设定了一种可以参照的标准。读者在《经观》上看到的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我们会探讨商业和艺术的关系,比如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广告:商业也是艺术,而不是一个纯粹钱生钱的游戏;我们会探讨Newmoney和Old money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还大规模地引进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的管理观念,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对于知识社会的解释等先进思想,以及很多关于新经济的东西,那时候最火的一本是Michael Lewis的《The New New Thing》,写Dot com一代。包括知远同志,他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纵横捭阖地看世界、看中国。

大家总说我惯着知远,有人说是纵容,有人说是溺爱,好听不好听的都有,但他确实特别特别重要。他突然冒出来时,是个20几岁的年轻人,有真正的全球化视野,有非常广博的知识结构,虽然他有些观点不是完全严谨的学院派的表达,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在那个时刻,非常迅速地帮助中国的商业社会拓展了视野。

那个时代的中国特别急于了解外部世界。当大家真正投入到商业社会时,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什么是一家好公司,所以大家讨论百年企业,讨论如何从优秀到卓越……其实,我们心底里是很嘲笑这种管理学的,管理学实际上是基于人文主义和过去很多哲学理论衍生出来的一个非常浅薄的分支,但是不管怎么样,不能要求每一个商业浪潮中的个体有这样的知识结构,能够知道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了解一个企业怎样从优秀到卓越,这就可以了。

《经观》的这种气质,很影响当时的企业家,特别多后来成为大腕的人都是它的追捧者。

好多人疑惑《经观》作为一张报纸,为什么有那么多评论,应该做新闻才对。我们认为,做新闻的事有人在做,比如《二十一世纪》、《第一财经》,除了新闻之后,还需要沉淀一下去思考,那思考这部分就由我们来做,不能要求一个报纸完成读者全部需求,所以我们坚持从评论入手。当时《经观》像是孵化器一样,在观察家版组里,我们挖掘和发掘了非常多在思想上有洞见,又能够写出好文章的人,包括著名的吴晓波老师、清华大学的孙立平教授等等。

当时我们对版面设计相当苛刻,我们的创意总监叫邹波,他是个“怪物”,他会自己写程序,写诗和小说,也会在电脑上做设计。那时候做的版面,像我特喜欢的德国的《Die Welt》(世界报)。《华尔街日报》我觉得一点都不好看,我们更喜欢像《卫报》这样的欧洲报纸,而《经观》一点不次于这些国际级大报,非常的精致,许多人养成了收藏《经观》的习惯。

同时,我们对文字的苛求也不一般,最后印在纸上的每一篇稿子必须是我满意的。许知远有时候一期要写一万多字,基本上每一篇稿子都由我一字一字地改。他是个才子,才华抡起来时根本不顾别的,所以无论是语句表达或是错别字就会特别多,因为要跟上他的思维跳跃的速度,还要有跟他差不多的知识背景,所以每一次改他的稿子都会精疲力尽。通过阅读他们的文字,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我的知识面。以前,我以文学、史学和哲学作为主要的阅读范围,后来我又读到了管理学、经济学等等,必须要逼着自己去学习,这是一个特别好的过程。

我们曾做过一期百版年刊,叫《正在消失的历史》,这个名字听起来特别不像一个经济类的报纸。在当时,每天都特别明显地看到,好多和童年、和生活真迹相关的东西一夜之间就消失了,比如小时候住的院子、一个常去的电影、能淘到一些小洋货的秀水街……手工艺也慢慢没有了,然后一种生活方式不见了。我小的时候,奶奶在胡同住,每天早上会带回两个油饼一杯豆浆,我就特开心,后来去哪再找这些东西?没有了。向前去更大范围的推导,会发现没有的东西特别多,而且它们都是“正在消失的历史”。

我们把所有的记者放到全国各地去寻找这种“正在消失的历史”,把它记录下来,当时这期年刊特别轰动,大家觉得《经观》怎么能做这样一件事情,应该做这一年关于企业家、企业之类的盘点才是。

《经观》有非常浓厚的人文主义的味道,我们判断事物或者决定报道、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绝对不是就事论事的,在我们的坐标系里绝对不是有钱就是成功,我们更看重一个事物是不是有立体化的价值。创造财富是一种价值,但是创造财富的意义是什么?这很重要。

与其揭露黑暗,不如选择让光照进去

到了05年,整个社会的气氛变了,官僚资本主义、裙带资本主义的现实,让大家发现不必费劲做个好企业,只要傍上了权势,做事情就会特别简单。比如房地产突然的热潮,拿地、拿资源怎么拿大家似乎都清楚……

我们总结说,这个社会从一个求知的时代,进入到了一个自满的时代。之前我们所褒扬的商业精神、进取心、通过商业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心态变成了贪婪和获取,许多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他们开始回避这些价值,开始自我陶醉和自我满足。大家开始觉得美国、英国、德国没什么了不起,它们的富翁开的车也未必有我的好这种暴发户的心理出现了。

时代变了,对于媒体人来说,去指摘或者抨击都没意义。像我们有些兄弟媒体,他们选择揭黑式的做法,我不否认他们的价值,但是每一类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我们依然希望去发掘美的东西,我们认为这是中国更需要的。如果不让大家看到什么是美的,把丑骂了一顿后,可能继续做的还会是丑事。所以我们决定不再做《经观》,这份报纸的使命到此可能就结束了。

我们去做了一本特别漂亮的杂志,叫《生活》,希望把中国人生活中精致的东西重新呈现出来。它用非常奢侈的纸张,而且制作上有非常多手工的成分,这和上滚筒印刷的成本是截然不同的,所以50块钱的售价根本不能cover成本。

中国曾经是一个具有精致文化的社会,过去的文人、士大夫有特别精致的生活方式,比如中国人对茶、对居室环境讲究,对文字孜孜不倦地追求,中国话所呈现出来的空灵和飘逸……到了民国之后,精致文化断掉了,日子过糙了,人们开始去挥霍,去炫耀,没再留下任何值得耐心品味和琢磨的东西。现在好像用来装点我们生活的,除了奢侈品,就没有别的东西,这很要命。生活如此浮躁,那我们就沉下来做一些安静的事情。

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最喜欢的一组故事是叫“指灯的使者”,当时采访了十几位老翻译家,平均年龄在75岁以上,我们读过的各国经典著作很多就是他们当年翻译过来的。其实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谁,所以我们叫他们是“指灯的使者”,如果没有他们,光会熄灭,一代一代人可能就没有办法去得知,原来人类共同的历史上还有这么多精彩的画面。

因为他们自己个人的经历和这个国家一样,是非常多舛的,他们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蒙受了很多耻辱,但是当我们和这些老先生聊天的时候,共同的感受是,他们那种面目的亲和,内心的干净,谈起某一本书的时,一下子年轻起来的状态,这些东西永远有价值。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我们敬仰和记录的事情。

我记得,我们去上海采访一位老翻译家,他家特别简朴,两室一厅,很昏暗。我和他聊天时,看到他还是用手来写字,我问他,先生你为什么不用电脑呢?他说,我不排斥电脑,我觉得电脑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很好的工具,但是我就在想,所有的人都去用电脑,只有我不用电脑,我是不是给这个生活或者写作又增加了一个维度呢,我就想顺着这个维度往前去看一看。

这样的事情总出现在生活中,我会被突然点亮。

与《生活》同时,我们几个人开始在圆明园做了第一家单向街书店。其实想法特别单纯,我们平常在一起就是聊书,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这样可能产生更好的东西。

单向街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家书店,它是一个公共空间,我们希望能够有讲座,有讨论,我们请来做演讲的第一个人是西川老师。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圆明园那个小院子里,西川老师特别好地读他的诗,然后所有人跟他一起朗诵……这个场景在北京特别不真实,怎么还有一群人在这样一个地方在念诗?后来好多特别著名的人都在那个空间里出现过,圆明园真的很偏远,那时的交通还不像今天这么方便,但每到周末,大家从城市的各个地方跑到这就为了听一场讲座。

我一直用“点亮”这个词,我在采访过程中,在和人交流过程中经常会有心里某个地方被点亮的感觉。我们的讲座,我觉得最大的价值就是它可能会点亮许多人的心灵,让人从一种灰暗的、蒙昧的状态,突然有光进去了。好多人就是冲着这样一种东西来到单向街,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得到什么,但是可能听完一席讲座之后,就真的被点亮了。单向街就像一个火种一样,它一直这样,一做就做了9年的时间。十几万人听过我们的讲座,我不在乎能影响多少人,一百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被影响就足够了,可能我们就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想想,我们做了一件挺了不起的事儿。

新媒体,不能用训羊的方式去训一只老虎

单向街一直是我们业余在做的事,它是我们的一个宝贝儿,而不是最主要的东西。我在《生活》杂志做了一年,同时还做了一本叫《东方企业家》的财经杂志。然后接到张朝阳的电话,他正想找一位总编辑,问我有没有兴趣。当时我回绝了,因为我一直在做跟“美”有关的、精英的、漂亮的、精致的东西,而网站在传统媒体人眼里就是一个垃圾场,那么脏,那么黄……我们不喜欢。

但是理性思考一下,互联网正在成气候,大家开始把它叫做媒体的这个过程正在发生,这个世界又在发生改变,那为什么不去亲身的感受下这种改变是怎么发生的呢?这是挺有诱惑力的事。然后我就跟知远商量——他还挺重要的,他说你干嘛不去呢,这是挺好的一个机会。那我就去了。

去了搜狐以后,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我不知道我该干什么,这是特别痛苦的一件事。因为在纸媒有选题会,大家会讨论今天要做什么,但是在网站没有这个流程。那时候,我还会感觉一个网站的首页就是一个报纸的头版,而这个“报纸”的头版根本不是按我想象的去运行,它就像一个不停滚动的机器。如果想要介入的话,只能在事后。当我看到一些很难看的东西时,想把它撤掉,网站编辑们就会说,这些流量很高,拿下去不合适。这样的话,我就难以去夺定了,所以那一个月的时间,我真不明白到底去那干什么。

慢慢我就认识到,网站确实是和传统媒体不一样的东西,它已经是一个新的庞然大物了,用训羊的方式去训一只老虎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应该是对编辑的培训,提高编辑整体素质,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做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于是,我列了非常长的清单,说明什么是我们不要做的事情。我不会告诉他们什么是要做的,要做的东西太多了,但有些东西是搜狐网不能做的。

比如我说狭隘民族主义的东西不要做。因为网站有一个必胜计——只要骂日本流量就会高,但是大家有没有真正去了解那段历史?我们骂的有没有道理?中国是一个大国,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用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过去,不要总是有一种受害者的心态。所以我的定义是,狭隘民族主义不要做。我列了许多类似的规定,编辑们从不接受,到慢慢理解,到最后主动地执行。虽然网站的作业方式没有改变,还是会有大量在我看来没有价值的内容,但至少,我认为在立场上完全不对的东西消失了,我就觉得没有最初想的那么痛苦了。

第二件比较痛苦的事情是所谓的技术门槛。我是写字的,在一个文章copy andpaste就可以的技术公司,写字是最不值钱的。当我觉得版面不好看,提出一些改版需求时,会得到技术和产品部门特别粗暴的回绝,他们会用我听不懂的话来敷衍。我有我的办法,我找了一个懂技术又懂媒体的朋友,让他去帮我交涉,去听听技术们说的话是真是假。所以我是用架桥的方式跨过了技术门槛,好多事得以往前推进。

做了一年以后,我便不觉得这是个门槛了,我从来不逼着自己去做一个程序员或者一个架构师,我做不到,但是我觉得这些是雕虫小技,万事万物有大道,道理清楚了,其实办法都是差不多的。任何一次变革都是这样,我们之前靠人力去送信,后来有了汽车,又有了电报,一次新的技术变革来的时候,大家都有点慌乱,都是专业主义者占上风,但是我认为这个世界最终占上风的,不是掌握一门技能,而是掌握一个看待世界的方式。

还有一个比较痛苦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虽然我是一个传统媒体出身的人,但是在网站呆了两、三年之后,我大概知道互联网是怎么回事了,在05年的时候,我就感觉到门户网站已经是一个传统媒体了。除了在量上比传统媒体有数倍的增长以外,其他作业方式没有区别。因为没有原创资格,门户网站只是一个聚合,还是在重要的版面呈现重要的新闻,这种方式互动很少,交互几乎没有,仍然还是一个push,而不是pull的过程。

另外,我认为传统媒体的灭顶之灾是自作的,不是门户网站造的。传统媒体在门户网站刚刚兴起的时候,错误地判断了形势,把自身最有价值的东西无偿提供给网站,而且误认为一条稿子如果在门户网站上发,会带来极大的品牌提升,这是根本的错误,因为门户网站会消灭传统媒体最重要的命根子——品牌。无论是全国性的大报,还是南京的一个小报,权重变成一样的,最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是上搜狐看新闻。但是这个决策性的错误,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真的没意识到。确实这个趋势不可阻挡,但传统媒体完全可以争取一些空间和时间来实现转型。

中国人做企业最大的习惯就是自满,有上亿的浏览量,有上千万的活跃用户,有源源不断的广告收入,就觉得永远都会雄霸天下。那个时候社交媒体在兴起,我们知道了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很小,还没有成气候,没有人去谈论这些东西,会认为这都是小孩玩的东西,社交这事不太重要。

新浪开始做微博的时候,社交媒体才开始引起老大们的注意。互联网讲究标配,你有我也得有,这是特奇怪的一种攀比之心。我们认为任何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个体,独特性是最重要的,这样才有不可替代性,才有价值,别人怎么样我就要怎样,这跟暴发户的心态没两样。所以如果没有人文主义的底子,就会做很多错误的决定,而我认为整个中国社会就是在这样一种非常粗糙和没有底蕴的层面上建构起来的。

我记得那时同高管们一起开会,我曾几次提议没有必要跟风做一个别人已经做了东西,我觉得当时移动互联网正开始,我们可以把时间、精力和投入放到移动互联网上。可高管们认为我是一个传统媒体出身做内容的人,我要做的事情是把搜狐媒体属性做好,提高影响力和传播力,对技术趋势和产品是外行,没有说话的份儿,这让我特别沮丧。我感知到了这个潮流,但是没有人听我的建议,觉得挺没劲的,那可能我在这的使命就结束了,便辞去了总编辑的职务。

但那时候,我开始对移动互联网特别的感兴趣。因为已经感觉到在社交媒体、智能手机、3G网络共同的作用下,将来人们获取资讯、服务和娱乐的地方就不再是分散的场所,而是最终会汇聚到一个终端上,而且这个终端它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这是我认定的趋势,产品的交互性和社交属性必须要具备。

我们离开搜狐以后,去了《彭博商业周刊》,我本来是负责纸媒和移动版本,但是我对纸媒一点兴趣也没有了,所以一心要把移动端做好。当时移动端产品出来以后,挺受欢迎的,甚至被苹果评为最佳App。我觉得这事不一定非得是做IT或者做技术的人才能做,我更了解用户需求,更知道把它做得漂亮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包括一根线,它不能粗,也不能太细,它怎么才能够好看,这都是要琢磨很长时间的事情。

当时还做了《女性时尚》移动版和一些其他的小东西,都是很好玩的事情,我也终于把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梦想部分实现了。

然后就移民德国了,确实有家庭的原因,和丈夫分开太久,孩子也小。而且我一直给自己的期望是,在我能看得到的领域内达到一个闭环,几样东西都尝试一遍,就特别开心,那就可以休息了。但其实很难,因为忙惯了,冷不丁的一下成了一个洗衣服、做饭、带孩子的人,挺受不了。德国什么都挺好,我们所渴望的清新空气、美丽的环境、博物馆、画廊、音乐会,所有想要的东西都有,但是那种和我的团队在一起的感觉没有了,一起做事的激情没有了。所以后来当他们说有VC找到我们,要把单向街做好时,我直接就回来了。

这一次,我要的依然是精英式的完美

我们一直想把单向街做好,之前限于资金的压力,现在拿到挚信资本的投资,我们就可以让它更加完美。单向街是我骨子里头最喜欢的一部分,包括我们做《单读》、《单读》的App……这些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我不用每天都去想到它,但它必须在那。

我现在真正的兴趣点是做微在。我身边有朋友不喜欢微在,他们会觉得微在不应该是我做的东西,我也不试图去说服他们。我从来不希望我的谈话对象是大众,微在是一个social media,它是为未来的一代做的,我给他们的定义是中国第二次全球化的一代孩子。他们肯定是digital kids,他们生在社交媒体上,对“翻墙”是如此的娴熟,他们现在还没长大,微在也没长大,微在要跟他们一起长大,长大之后,微在仍然是一代年轻精英在玩的东西。

有人觉得现在看到的微在很糙,一种新的东西起来的时候可能都不会是那么完美,要允许它有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且我不认为微在是糙的。我一直都在做一些精致的东西,好多人认为精致的东西应该是死的、凝固的,我认为精致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没有生命力的,生命力本身就可以非常精致,要看它的流向是什么。做微在,我要的依然是精英式的完美。

其实对于我来说,做微在是特别自然的事。我从传统媒体到online,到mobilemedia经历了一遭,很多创业者、媒体人转型去做互联网,但是谁又成功了呢?然后我就在想是为什么?

我发现我们的过去是一个负担,因为脑子里的思维定势特别多,还是会本能的认为媒体应该是这样,稿子应该是这样,稿子这种概念都是一个挺落后的概念。这让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有一个特别沉重的background。

互联网年代给我最强的感受是,它不是一个像慢慢的从猴子变成直立行走,最后变成人的自然演化过程,它是突变的。几年前,我们觉得有了互联网就很方便,突然有一天发现已是facebook的时代了,然后突然大家又在移动互联网上了,这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传统媒体人转型做互联网最大的障碍是,他们仍然认为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可以一步一步抵达的,这是对互联网整个作业流程的误解。

为什么我要做微在?传统媒体人真正想投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或者新媒体的时代,必须要断,要舍离,要把自己以前的东西抛掉,要一下子跳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有50%成功的可能,50%失败的可能,必须要有这样的胆量才能做成事。

如果我们谈艺术,这就是艺术的精神,艺术不可能重复自己,重复自己的艺术家是没有出息的,下一代人永远不可能重复上一代人,要去学习和领悟,但是要有自己的语言。所以毕加索是这样做的,莫奈是这样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不断掉不能重生。

我特别欣赏这一代真正关心自我的年轻人,我愿意跟特别小的孩子们在一起,用各种各样实验的方式去尝试,希望找到一种被喜欢的方式,然后将我真爱的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传递给他们。

这一代孩子的区别在哪?在做《经观》的时候,我们的起点低,世界是需要仰望的,我们需要追求外部世界的好。过了十年时间,大家变成平视的了。这一代孩子,无论是他们父母还是他们自己可能见过的世面是最多的。纽约和上海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从物质主义的角度来讲,你用iPhone,我也用iPhone。世界已经互联互通了,这种够得着的东西,一个中国的孩子和一个东京的孩子,和一个法兰克福的孩子没有区别,所以我觉得这一代具有全球化背景的孩子是真正有希望的。

他们是第一代真正关心自我的一代人。像我这代人就别提了,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有太多的规范,父母的要求,老师的要求,工作之后还自我要求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到了80后,生活压力特别大,要买房、买车,要生存,要找一份好职业,还要跟同辈去竞争。但90后真的是放松的一代,他们不着急去确立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说这个世界好多好玩的事情,要先玩。他们用各种各样的no来界定自己,而不是我要什么,他们真的可以去自由选择和做决定,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现象。

微在的编辑都是这种90后的小孩儿,他们什么都会,做视频、拍照片说做就做了,写稿子也写得挺好看。但是唯一一点就是别和他们聊天,因为语言体系不一样,常被翻白眼和被吐槽,然后我心里就会想,哪句话又说错了。

我把自己放到这里面,去了解思维习惯、表达方式和我完全不一样的一代人,他们到底喜欢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这个世界的喜欢、不喜欢、接受还是其他?他们的感情更丰富,不再是以前的非黑即白,yes or no。以前我们说新闻一定是冷静的,客观的,中立的,公正的,我认为未来的新闻资讯会是带感情和温度的。现在再和年轻人用说教的方式去灌输一些东西,他们不听,但反而一些起初在我看来没有价值的一个小流浪猫的故事,会有更多人去看。

年纪大的成年人接受不了,接受不了也没关系,反正我愿意把自己放在这,跟特别小的孩子们在一起,我用各种各样实验的方式去尝试,知道什么是被喜欢的和被接受的,不止如此,在我们找到了渠道、表达方式、兴趣点之后,我可能就会用把我真爱的那些有价值的东西用这样的方式再传递给他们。现在的年轻人不读古典文学,不知道莎士比亚,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找到一种让他们喜欢的方式去知道莎士比亚,这比直接告诉他们莎士比亚有多重要更有意义。这就是我在做的事情。

做微在是件很冒险的事,也不一定成功,但好玩。我不想去做像澎湃、界面这样的事情,我不见得做不好,但它们还是旧传统的延续,而不是创新的东西。生命是值得多活几次的,而不是找到了一些比较舒服的筐儿,就坐在里面不出来,不断地刷新自己的感觉是特别刺激的。

对于我来说,既然我们强调多元文化,强调艺术要有多样的表达语言,那我首先身体力行,我对自己生命的多样化是特别的追求和在意的。在这个阶段,我是这样的自己,在那个阶段,我要活成另外一个自己,我就是有这样的阶段性。所以如果问我十年后在做什么?我不知道,但是肯定不会什么事情都不做。

我做的事情可能永远不是别人做过的,我觉得必须要把自己推到一个不是那么安全和舒服的地方才能体会到一些别人体会不到的东西,要说坚守,那我一直就是这样。所以我可容易放弃了,好工作说扔就扔,因为我觉得不刺激了,不好玩了,一定是有不确定和未知,我才要去做。

我希望能做个人类生活方式的样本。我总和跟过我的小朋友们说,生活可以不用那么复杂,不一定非要像父母,像同事那样,到了一定年龄不一定非要去结婚,所有人都想要某个东西,你不一定去要,但是很少有人会认为这事有可能,那我就做给你看。我的朋友包括我的团队,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人,他们在探索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方面都挺勇敢的。这里面肯定有头破血流的时候,那又怎样?我最惨的时候,身上只剩下5块钱,在深圳睡公园的长椅,我觉得也是很好玩的一件事。

阅读永远有未来,但纸张也许会变成奢侈品

阅读永远是有未来的,只是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场,这事不需要那么担心。在iPad上、在手机上或在其他东西上阅读,没有什么区别。尼采第一次看到打字机的时候也曾被吓傻,他觉得这种新的方式将会毁掉一些东西,但是并没有毁掉,而是这个世界变得更丰富了。要相信人类的智慧,不能用静止的方式看人类,人类永远有这种再生能力。我知道我在用一种大家都不熟悉的方式在做一种尝试,但最终还是要把有价值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下去,总有愣住的一段时间,没关系的,会找到办法的。

纸,会成为一种让人们怀旧和向往的东西。现在有好多东西从功能角度上来说已是无用的了,但是人们还在保留储存它,是因为它蕴含了非常多的个人情感等等要素。我觉得像书籍和其他用纸张制作的东西,不可能从人类历史上消失,因为它的面积覆盖率太大了,而且我们几千年来都是用纸做传递的,不可能消失,但是它可以变成一种比较奢侈的,供大家欣赏的艺术品,未必非是要每天都用的东西,不然多浪费,干嘛非要砍树呢?

上一篇:地球村体验方案下一篇:婚礼证婚人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