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

2024-04-19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

它是一本哲学史小说,更是一种自我世界的体验,某种程度上,却也是一个自我世界的折射。

本书虽说是哲学史的介绍,但并不是很侧重哲学思想本身,书中对关注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上帝是否存在等。然后对学派或者哲学家也没有过多探讨,更多的是在介绍他们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的去进行哲学性的思考。最后,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哲学思考,作者都会用容易让人理解的例子来阐释怎样去理解并哲学性的思考。

但如果本书只要表达这些,我想作者也没有必要安排如此曲折的情节。作者采用的手法与其说是想引人入胜,让哲学史的介绍不显得枯燥,更不如说是为了激发我们对哲学的兴趣,让我们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因为本书小说的情节不就正是一个最好的哲学基本问题吗?一个关于是否存在的问题。

或许,某种程度上,苏菲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或者更确切的说,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也许就是我们的世界。

苏菲和她的哲学导师是少校写的书里虚构的人物,少校用这本书来作为给他女儿席德的15岁的生日。而这一真相在讲到柏克莱等经验主义学派时向我们揭示。然后后面更离奇的是苏菲从书中走出来,来到了少校的世界。这些看似离奇的情节引发了我一系列的思考。

我们不防采用像《盗梦空间》里梦境的层次一样来定义世界(正如书中说的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的世界作为第一层,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作为第二层,本书的作者乔斯坦•贾德和我们的世界作为第三层。是否有第四层我们暂且放一个“?”。

先假设我们站在苏菲的世界,即第一层世界,那我们也会像乔安的爸爸一样,在听到艾伯特说我们并不存在时感到愤怒。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能感受到一切,我们用手拍桌子手会疼,我们经过一生那么多年的时间。但事实证明,它们只不过是少校的思想产物,它们所谓的感觉不过是少校给予它们的让自己以为自己存在的“形式”,也就是少校先给了它们存在的“理型”。但后来苏菲他们是怎么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不存在的呢?

我们注意到作者在安排这些情节时,是在教我们怎样去使用哲学性思考。如,苏菲是虚构的是在介绍柏克莱等经验主义时才告诉我们的。这不正证明了这一理论吗?这时的哲学是怀疑,不能证明的并不代表不存在,就像苏菲并不能证明她是虚构的,她一直以为她是存在的,但事实确实她是虚构的。回到我们刚才说的,苏菲是怎么意识到自己其实不存在的呢?这要结合当时给我们介绍的哲学思考,这时的哲学提到的是,我们并不能证明上帝是否存在,因为上帝不会以“超自然”的法则来向我们显示,于是我们没有超自然的感官经验,就不能证明上帝存在。同样,我们也不能证明上帝不存在,也就是说说上帝存在和不存在其实都是迷信。

篇2: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

这一本书,是智慧的世界。它的作者是桥斯坦·贾德。桥斯坦·贾德1952年出生在挪威,写下了这本唤醒对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这本书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在书中苏菲思考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问?可是,我就是我,为什么不是其他人呢?我的名字叫伍喻恒,那么从古到今一共有多少个伍喻恒呢?未来又会出现多少个伍喻恒呢?这些伍喻恒可以代替我,继续生存下去吗?不,我就是我,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拥有独立的人格,帅气的外表,强健的体魄,发达的头脑,我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没有人能够替代。或许,这就是我活着的意义。

第二个问题也是十分有趣:世界从何而来?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世人的问题,从来没有人知道真正的答案。我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而地球也只是太空中的一颗星球,那么太空从哪里来的呢?在某一时刻,世界从无到有,这不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吗?有些人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帝能创造出自己吗?那个时候他自己也不存在。每个事物都应该有一个开始,而那个开始的事物又有另一个开始,这不是很神奇吗!

篇3:《苏菲的世界》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

作者简介:乔斯坦·贾德,1952年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在奥斯陆大学主修斯堪的纳维亚语和神学,毕业后担任高中哲学老师多年。1991年后成为全职作家并出版《苏菲的世界》一书,成为全球十大作家之一。

荐语:

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却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篇4:《苏菲的世界》等

让一个孩子能够在成长中加深思想,就应该读几本哲学书。哲学书大都是讲述思辩的,它们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家长可以帮孩子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读本,比如《苏菲的世界》,就很适合中学生阅读。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老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讲述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故事以这样的方式开头: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谜一样的问题即刻吸引了苏菲,让她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我给儿子买过这本书,他读完以后,又传给了别的孩子。一个崭新的哲学世界激发了两个少年的心灵,每天放学后,他们俩便一只手推着自行车,另一只手互相搭着肩,在马路上边走边谈。那以后他写了一些很有思想的文章,《在神与道德之后》、《人类的新问题》等。读哲学书一般不会即时生效,但它对于人生肯定会有长远的作用,就像小时候那些受到芭蕾舞训练的女孩,她们走路和站立的姿势都跟其他的女孩不再一样。

《读者》

我订这本杂志有好多年了,我有时也会成为这本杂志的作者,为它写几篇小文章。

这本杂志里面经常有一些特别打动人的生活故事。刚刚,我在里面读到一篇《高山上的母亲涕泪滂沱》。一位山村里的母亲从来也没有出过远门,她甚至连村后面的山头也没有上去过。她只知道辛苦地劳作、抚养孩子。有一天,她成年了的儿子,把她背到了后山的山头上,让母亲看看远景。这位母亲站在高高的山头上问:

“咱家在哪里?”儿子指给她看那缩小到了蚂蚁般大小的草房子。“那咱家门前种的菜呢?”母亲着急地问。“山太高了,菜太小了,在这里看不见的。”儿子说。

母亲沉默了下来,眼泪从她昏花的眼睛里涌流出来。这是她从来也没有过的生活概念,但她没有能力表达她内心的这种感受。儿子也沉默下来,他想母亲有多可怜,她从来也没有走出过自己生活的小村子;她怎么能够知道更多的事情,眼光远大起来呢!自己一定不要再像母亲这样,要努力地去了解生存的广阔世界。

篇5:《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这是我在大学时读的第一本关于哲学的书.很有意思!以孩子的视角把整个哲学史都串了一遍.当时读完以后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至今.其实哲学本来就是很贴近生活的知识.长期以来把它作为纯理性对象和意识形态工具使哲学已经远离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社会科学界里流行着哲学贫困法学幼稚.哲学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不可能不贫困.但事实上,人类思想最精华的集中领域就是哲学!

《苏菲的世界首》先它不那么枯燥,再者为其故事设计思路的精巧赞叹,比如正式揭露苏菲的被虚构的身份时,正是讲到十八世纪唯心主义的柏克莱——人生是一场虚梦,我们尽在上帝的思维之中,恰好呼应了苏菲的世界乃是席德父亲笔下的虚构;再如,人物自知身份后,几次故意跳出角色,透露剧情,运用浪漫主义的反讽……

这本书一直拖着,看了很久。没看完的时候,有人对我说这书结局很浪漫,于是我才重拾了它,果然合上书,我也觉得此书很浪漫,故事很浪漫,世界很浪漫

深入浅出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用故事把很多哲学思想和概念串起来讲,虽然故事不是特别精彩,但是能把哲学这类本来就很抽象的事物讲得生动而有趣,估计也就《苏菲的世界》了。

真正的知识,只能来源于对我们自身灵魂的敬畏.聪明的人都是知道自己无知的人.科学家的作用就是找出“白色的乌鸦”,哲学家必须用小孩子的心看世界,不能习惯于自然.世界有“两个真理”,对于我们自身而言,追求永恒是真理,对于社会而言,相信并实践有利于所处时空的法则和规律就是真理

世界(包括思想和历史)总是辩证发展,有一个主流观点出现,必定有一个批判观点出现,因为环境是有限制的,且影响我们的思维,然后会出现一个吸取双方优秀观点的辩证观点来综合双方观点,经过一段时间,这一观点又会变为下一个时期的主流观点而受到批判和综合,从而连绵不断,传承不息.我们都个人都承载着人类的基因进化和生存,所以说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 每个人都是由无数的细小微粒有机组合而成,所以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这句话其实与 一沙一世界 一草一天堂 一念一如来 心似莲花开 是一个意思)

当我们仰望天空时,其实是在试图找寻回到自我的路.一直认为,读哲学,需要勇气,耐心,还有一股子跟自己过不去的拧巴劲儿。书中有句话说得好: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世界就像是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们这些济济众生,则是兔子皮毛。

篇6: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班级:房产1002姓名:刘洁学号:3100704207

人其实就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和宇宙、大自然比起来,人类就是那么脆弱和渺小,但人和其它生物比起来,之所以更强大,就是因为人类有思想,所以才能成为万物之灵。思想是强大的,它可以使人战胜比自己体魄强壮的野兽,可以让人类上天下海。比如一盆水若有了思想,我想它就会灵动起来。

起初读苏菲的世界,以为它会和大部分西方哲学书一样晦涩难懂。但书的开头便是一片令人愉悦的美景描写,五月初的意外信件。开始苏菲探索哲学问题的神秘旅途。书本以小说的形式将各种哲学思想融入读者的脑海里,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令我们惊喜。你是谁?这个世界从何而来?神秘信件里的问题让苏菲觉得很是惊奇。她躲进了树洞里慢慢翻阅,寄信人也写道:你的哲学课程正式开始。作者乔斯坦贾德认为我们就是那只被人从帽子里拉出来的小白兔。我们与小白兔之间唯一的不同是:小白兔并不明白它本身参与了一场魔术表演。我们则相反。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我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而哲学家是想顺着兔子毛往上爬从而看清整个魔术的那群人。对于哲学,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而好奇心,恰恰是人随着时间流逝,我们长大所渐渐遗失的。我猜这就是为什么苏菲会收到信件的原因,等她再长大几年,或许她收到信的反应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等她对世界一切都有了固定的认知,等她将她的好奇心消磨殆尽时,便是无药可救了。

每个哲学家其实都有着孩子般的心性,即使思想深厚了,他们对世界总是无比的好奇、太多的疑问。他们是这群人类芦苇中最强大、最灵动的一群,而其它早已被洗脑的芦苇是随风飘曳的。这个世俗的世界其实就是会让人变得越来越麻木,然后最后混沌地漫无目的地匆匆离去,应了朱先生的那句话,你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去,不曾为世界留下什么。但若是思想够有分量,那它必然不会随着时间而流失,反而会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就像孔子的思想,经过千万年的历史洗淘,依然屹立在我们心中。

乔斯坦在书中为我们营造了很多个小世界。诸如“兔子世界”“镜子里的世界”“童话世界”等。然而在小说中,有时仍然会不小心陷入作者所设的世界中,以为那其实也在现实中发生过,有的时候梦中的自己才是真实的,还是现实中的自己其实在梦中,周公梦蝶的故事有的时候就存在在我们周围。而我们的举动,一颦一笑,是否是命中已注定好的程序而已。而自己长大一点后,就开始不会思考平常之外的东西,奇思妙想好像只是小孩子的能力。我们在这个婆娑世界里很忙碌地前行,导致没有时间思考,所以也渐渐没有了那种习惯。

苏菲的世界固然是一个哲学的发展史,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等人的思想全部跃然纸上。读这本小说宛若走进一个哲学的的殿堂,各种名人,各种思想让我们都目不暇接。但其实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与人类文明的足迹点滴相应,与其说在看一本哲学史,还不如说人类文明的通史尽收眼底。在苏菲或西德的“魔镜”里,虽然带有一点魔幻色彩,但不得不承认这不失为一个对人类的启示。很多时候,人们看到的都是“镜子”里的东西,不仅有的时候方向相反,还是虚幻的。而且在镜子里,你无法见到自己闭着眼睛的样子,你也无法看见身边事情所蕴含的哲理,用中国古话“当局者迷”

篇7: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写得非常的神秘,有许多的问题让我们难以解答比如说:艾密士(那只狗)为什么会开口说话了?为什么艾伯特会把苏菲叫做席德?为什么那个神秘的人会对苏菲了如指掌……

现在我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有意思,这本书会带我们遨游世界,遨游哲学。让我以前不懂得哲学,现在都慢慢的了解了一些。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感受,给了我许多的震撼,给了我许多的哲学知识……

篇8: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

《苏菲的世界》是如何将哲学通俗化的?作为小说, 它具有什么样的文学价值?是什么使它如此吸引读者?以下做详细论述。

一、故事梗概

小说开端, 快过十五岁生日的苏菲收到两封奇怪的信, 信中有“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两个问题, 但找不到关于寄信人的任何信息。紧接着, 极不寻常的信纷至沓来, 世界像谜团一样在她眼前展开。苏菲不断收到自称为哲学家寄来的书信, 接下来苏菲慢慢明白, 写信者是一个自称为哲学家的神秘人, 他以书信的形式向苏菲介绍哲学的历史和基本理论。一般每封信介绍一个时期的哲学或者一个西方代表性哲学家。这样, 奇特的哲学课程从希腊神话开始, 按哲学发展的时间顺序介绍了古代自然派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欧洲中世纪哲学, 文艺复兴, 笛卡尔、史宾诺莎、休姆、康德、浪漫主义、黑格尔、祁克果、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等。自收到这位神秘哲学家的书信后, 苏菲一直希望弄清楚哲学家的真实身份, 为此她想办法跟踪和调查哲学家的行踪。与此同时, 小说中还会用简单却传神的笔画勾勒出苏菲的生活场景, 如交代她的爸爸在一艘大油轮上工作, 忙得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外面, 难得有时间在家;苏菲有个同年级同班的好朋友叫做乔安;苏菲的15岁生日快到了, 她的妈妈和同学乔安在为她的生日聚会做准备, 等等。

苏菲和哲学家的故事里, 并不只是简单地介绍哲学课程, 还有不少奇怪的事情发生。如苏菲在信中会突然收到一张哲学家让她转交给席德的明信片, 而有时候哲学家在信中又直接把苏菲叫席德;可苏菲并不知道席德是谁, 家在哪里。小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 场景突然变换成席德在黎乐桑郊区古老的船长屋的阁楼里, 席德刚刚起床, 这一天是一九九○年六月十五日, 她十五岁的生日, 她打开放在床头几上父亲寄来的生日礼物, 发现里面是一本书稿, 书名叫做《苏菲的世界》。席德的父亲是挪威联合国部队驻扎在黎巴嫩的上校, 他热爱哲学和写作。苏菲、她的妈妈、她的朋友和哲学家原来都是上校故事中想象的人物。小说中的一些背景, 包括故事地点、事件和使用的物品, 都实际来自席德和他父亲的生活环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苏菲会看到寄给席德的卡片在任何地方:书信里、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树干上……席德开始阅读父亲的小说手稿《苏菲的世界》, 从那时起, 苏菲的故事、哲学课程和席德的世界便相互交叉, 构成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里不只有席德、苏菲和哲学家, 连作者———也就是席德的父亲也会随意自由地出入作品情节, 打乱故事原有的正常框架和读者的整体思维。

二、后现代叙事策略

《苏菲的世界》至少有三个叙述者:哲学家艾伯特、苏菲和席德。这三个人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观察和描述, 从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三个不同的视角组成三重叙述层面, 相互交叉在一起, 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复调结构。这样奇特的叙事艺术在二十世纪中期并不少见, 甚至可说是当时文学写作技巧的主流之一, 也就是归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学叙事技巧中的一种———“元小说”。

“元小说”又称“关于小说的小说”。这类小说主要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英、法、美及阿根廷等国。“元小说”作者往往身兼叙述者、主人公和作者等多重身份, 能够自由出入作品, 对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等发表看法。这就使得虚构世界的虚构行为成了一个故事, 使故事本身具有了不依赖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独立性。这种后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方法与现实主义小说、现代小说迥然不同, 其独特的创作方式能够赋予后现代小说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促成后现代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结构。

关于《苏菲的世界》的叙事方法, 贾德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接受记者询问时提出了一个名词:“浪漫主义的反讽”。贾德说他并没有在特意写作哪一类小说, 只是当时内心有一股力量驱策他把一个故事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叙述出来。他解释说, 作家为了打破作品带给人的虚幻感受, 会扮演上帝的角色向读者传达一些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是夸张的或者讽刺的, 让他们至少在那一刹那间想起自身存在的世界, 并且明白自己所读的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已。他认为这种打破幻象的形式就叫做“浪漫主义的反讽”。戴维·洛奇在谈到为什么现代作家喜欢使用元小说形式时说:“对其他一些现代作家来说, 与其说超小说话语是作家逃避传统写实主义制约的托辞, 不如说它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 是灵感的来源。” (2)

“元小说”叙事不是后现代小说的唯一叙事手法, 却是后现代小说的主流叙事类型。在小说创作中, 后现代小说家仍在讲故事, 但他们在讲故事的同时故意揭穿其虚构性的本质, 即通过自我暴露、自我评述的方式揭示其创作过程, 从而使自己的小说成为“关于小说的小说”。这种“元小说”的叙事策略是:小说虚构的框架在建立之后被不断打破, 想象的语境形成之后很快被解构;小说中往往含有多个叙述者或者若干个不同的视角, 从而不可避免地改变叙述语境。具体来说, 元小说的叙述策略可以总结为叙述时间上、叙述视角上、叙述结构上、叙述语言上和叙述手法上的自由。

上述这些元小说叙述策略, 在《苏菲的世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 高度自由的时间观

《苏菲的世界》作为一部叙述哲学史的小说, 首先在作品中应该呈现的是西方哲学史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按照西方哲学历史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其时间跨度很大。但是在特定的时候, 为了让读者更好、更容易地明白, 作者会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而故意采用再现历史的手法。如艾伯特的哲学课不仅通过书信的形式传授, 而且有几次将哲学内容改编成戏剧和电影故事, 甚至拍成录像。其中一部录像是关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雅典的。录像带的开头是艾伯特站在雅典巴特农神殿的废墟上介绍雅典的历史、苏格拉底时代雅典城的建筑布局及有关苏格拉底的一些趣闻, 突然间废墟上升起了昔日雅典城的建筑, 重现了街道上繁华的景象。艾伯特本人则换上了当时雅典人的装束, 混在人群中间, 并向苏菲介绍了他身边的两个人, 他们分别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时屏幕上的柏拉图面带微笑, 他给苏菲出了四道哲学思考题, 就像老师给学生留的课外作业一样。哲学史的故事里面加入不少想象成分, 使得哲学的内容变得生动。阅读这些书信如同在听老师的精彩授课, 一点也不枯燥。其次是关于苏菲的故事里的时间顺序。小说的前半部分大体, 故事里的时间发展主要是按照苏菲十五岁生日一天天地临近时的活动展开的, 包括她的想法、妈妈的活动和好朋友乔安的活动。但是到了小说中间部分席德出现, 关于苏菲的故事框架被打破, 苏菲的时间也被席德的时间代替, 二者交叉进行。虽然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席德的时间是占主导地位的, 但是哲学史的宏观发展顺序和苏菲的活动有机地散布其间。因此, 这部小说的时间是在这三条时间线索之间自由交替进行的。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后现代小说叙事与以往小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其高度自由的时间观。在后现代主义作家眼里, 历史与现实可以自由交替, 昨天和今天也可以无所谓先后。就像在苏菲的哲学课程里, 前一节课和后一节课可以跨越一千多年的历史;又或者, 为了叙述讲解的方便, 哲学家把课程倒着上;有时, 课程与课程中间夹杂苏菲和哲学家的冒险历程……这些都让我们深刻感觉到, 时间在这个后现代主义作品里仅仅充当一个补充的线索, 并不像传统小说中作为叙事手法的一种, 占过大比重。

(二) 灵活转换的叙述视角

《苏菲的世界》的三位叙述者分别是哲学家、苏菲和席德。在小说开始时, 以一个快满十五岁的小女孩苏菲的角度诉说平常的日常生活, 紧接着便出现了神秘人的书信, 以一个哲学家的视角向小女孩苏菲介绍西方哲学史。到了故事的中段, 另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席德出现了, 在她的生活中, 我们惊讶地发现之前的苏菲和哲学家都是虚构的, 书中的苏菲和给她写信的人艾伯特只是一位少校给女儿席德的一份生日礼物———一部为她撰写的书中的主人公, 他们只存在于少校的想象中, 只是打字机打在白纸上的字, 而少校则是苏菲和艾伯特的作者。但是少校也是一个虚拟的人物, 他是作者假象的叙述者。他串起了苏菲、哲学家和席德的世界, 而且自己还时不时地出现在后半部分的章节中, 承担部分故事情节。虽然叙述复杂的故事, 但是作者贾德用高超的写作技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但是十分合理通顺的故事线索。在苏菲和艾伯特的交往中, 大多运用第二人称, 而在席德的另一个世界中, 则多用第三人称表述。作者灵活地转换叙述视角, 于是哲学家的书信、苏菲的故事和席德的世界成功地相互交缠在一起。也许, 作者并未完全排拒传统小说的全知视角或是有限视角, 也并未排拒第一人称及第三人称, 但它所强调的视角却不再像传统的那样固定, 而且其人称也在不断改变, 即“我”和“他”是可以不断转变与随意互换的。

我们可以看书中的一个例子:易卜生《培尔·金特》的第五幕, 培尔乘的船翻了, 有被淹死的危险。这时候, 另一个旅客漂过来, 告诉他不要担心, 因为“没有人会在最后一幕的中间死掉。 (3) 这样的话是借助“另一个旅客”的口所说, 也就是第三人称的表述。在后现代小说里, 作者通过使用这种多重且可变的视角, 设置多个叙述者, 从多个视角讲述故事, 达到元小说创作的目的———暴露文本所描述对象世界的虚幻性。再往后看到苏菲和艾伯特策划了一次轰轰烈烈的逃跑, 他们要趁少校思维混乱不堪无暇顾及他们的时候逃出他的意识之外。这是以往小说前所未有的一个故事情节———本身处在虚构故事中的主人公居然要逃出他们的“无所不在的上帝”的掌控范围, 这样的情节设计令人惊叹。当然他们最后还是趁少校意识混乱时, 从少校的意识中成功逃离了。成功逃离这个故事情节是对传统文学思想的一种反叛和委婉的讽刺, 也是作者所说的贯穿全文细节处的“浪漫主义的反讽”, 它是作者贾德高度赞扬个人意识的表现, 同时表现出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

(三) 碎片化的叙述结构

《苏菲的世界》的行文结构总体上是按照哲学发展的阶段分章的, 目录上明确标示了每一个阶段的名称及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理论, 看上去就像是西方哲学史的提纲。但其中也穿插一些指示故事内容的标题, 如“少校的小木屋”、“明信片”、“花园宴会” (4) 等。由此可见, 《苏菲的世界》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西方哲学, 其中也有小部分故事性的内容。正因为这小部分的故事内容, 让《苏菲的世界》的结构由严整变成了分裂、由统一变成了不连贯, 进而使小说的框架变得碎片化了。而且作者为了营造碎片化的叙事, 明确告知读者作品中人物的虚构性。“在许多元小说中, 人物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存在, 死不了却也从来没有出生, 不可能有所作为。” (5) 他描写苏菲在了解到自己的虚构身份后, 先是难以相信, 到沮丧失望, 到谋求改变现状, 在明白一切已成定局后, 她慢慢地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最后当她和哲学家发现其实不仅他们而且席德和塑造他们的作者也不是真实的时候, 他们便安于现状, 并开始期待进入虚幻的文学世界, 因为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永远不会老去……叙述者的这种不断变化解构了原文本的真实性, 读者再也不会一进小说就跟着叙述者一成不变地走下去, 而会对叙述者做出的各个变化给予不同反应。

又如作品的“浪漫主义”一章, 哲学家给苏菲上课时说到诺瓦里思的未婚妻也名叫苏菲:

“而且她在十五岁零四天去世了……

‘你把我吓坏了。你难道不知道吗?’

艾伯特坐在那儿看着她, 脸色凝重。然后他说:

‘可是你不需要担心你的命运会像诺瓦里思的未婚妻一样。’

‘为什么呢?’

‘因为后面还有好几章。’

‘你在说什么呀?’

‘我是说任何一个读到苏菲和艾伯特的故事的人都可以凭直觉知道后面还有很多页, 因为我们才谈到浪漫主义而已。’” (6)

在阅读这样一段文章时, 读者不可能被故事情节吸引而忘记自己的身份, 而更多的是思考自己所阅读的内容:“我是说任何一个读到苏菲和艾伯特的故事的人都可以凭直觉知道后面还有很多页, 因为我们才谈到浪漫主义而已。”这句话就把阅读的过程变成了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读者会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接下来会思考这段话讲的到底是什么内容, 而不是饶有兴趣地一直把苏菲和哲学家的故事看下去, 看到最后。一旦读者开始领悟和思考书中的哲学内容, 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便达到了。

(四) 新奇个性的叙述语言

讲究叙事的语言运用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对文本叙事形式的多样化追求是后现代小说的重要特征之一, 强调“怎样写”的程度远远超过“写什么”。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在叙事时大体遵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即使出现倒叙和插叙的现象, 作者也会在这样的叙述进行之前通过一定的方式提醒读者。与此不同, 与以往小说强调写什么相比, 后现代小说更强调怎样写。“怎么写”就成了许多批评家在探讨后现代小说标志时常常提及的一句话。由于这个鲜明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必然更热衷于追求新奇个性的叙事语言。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看来, 一篇小说的语言可以是诗歌、散文、报纸新闻、广告和政府公文等诸多文体的混合物, 如果应用得当, 则它们的效果不一定比一篇按固定的小说模式写成的小说差, 诗歌也不一定要强调情感和韵律的作用, 也可以将小说、戏剧、散文等带有独特个性的语言元素杂糅其间, 用于强化诗歌的散文化效果。打破文体的边界, 取消语言的细分, 把各种艺术和非艺术的素材有机地融为一体, 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写作秘籍。

乔斯坦·贾德并没有像有些后现代主义作家那样只热衷于“怎样写”的文字游戏, 把世界描述成一堆破碎凌乱没有意义的碎片, 让读者迷失于语言迷宫之中而无所适从。在乔斯坦·贾德的作品中, 就叙事结构而言, 抛却了传统小说所追求的整体性效果的后现代小说表现就是以破碎、分裂的结构出现的。透过贾德时序颠倒、空间错位的文本, 拥有不同语类形式的没有统一性的语言形式, 我们仍然能够发现她始终执著表现的内容, 那就是哲学史的历程和基本的哲学理论。我们一直清醒地与作者进行对话直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这就像一场与哲学的美丽邂逅。她借“后现代主义”展开奇思妙想, 用“后现代主义”横扫陈规陋习, 对哲学世界进行重新定义和再创造, 对哲学文化进行重新理解和阐释。

(五) 多样化的叙述手法

在进行叙事时, 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在叙事时会故意打乱事件的真实发生时间, 不遵守传统意义上的时间线性流动性, 使作品中的时间断裂, 事件与事件之间不连贯, 事件本身变得不确定。他们很少甚至根本不给予读者任何时间上的启示。这样的叙述手法使时间显得无序、杂乱、零散, 并且能够拓展叙事空间, 读者很难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中感受到理性和意义的存在。无理性的创作手法象征无理性的后现代社会生活本身, 因而更适合表现现代人在强大的科学技术面前感受到的兴奋、无助、迷茫及只能被动地接受现实的处于分裂状态的精神世界。于是, 在《苏菲的世界》这一后现代作品中, 现代派最常用的艺术技巧如意识流的内心独白、隐喻、象征、联想、时空错位等虽然并未被抛弃, 但已退居其次, 而一些新的表现手段则得到普遍运用, 其中最突出的有四种。

1.“拼贴”:将各种文本如文学作品, 科学论文, 哲学、历史和神学著作, 新闻报道及日常生活中的俗语、俚语等组合在一起, 或把文字、绘画、广告, 甚至地铁月票、购物发票等拼凑在一起, 组成一个杂烩式的“泛文本”, 使一些毫不相干的片断构成一个似乎有内在关联的整体, 破坏和颠覆既成的文学形式和规范。读《苏菲的世界》我们会发现, 小说中包含书信、明信片、录像、哲学、历史、文学等各种语类形式, 带有明显的“拼贴”痕迹, 把互不相干的各种声音、文字和图画组合起来, 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读不过是个虚拟的故事。巴赫金认为多种语类形式的运用是小说“复调”结构的一个方面, 而在元小说中必定会有这种“复调”形式。而且在以往的小说中, 这些不同的语言和声音通常从属于一个主要的无处不在的作者的声音, 这个作者的声音一定是忠于现实的, 只有元小说没有这种主导者的声音, 而是自然地让各种语类形式并存。《苏菲的世界》的语言具有以上特点, 实践了一种类似“巴赫金”式的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

2.“蒙太奇”:将不同文体形式、不同艺术风格的语句和内容重新排列组合在一起, 或把一些在内容、形式上并无联系、处在不同时空层次的叙述衔接起来, 增强层次感和对读者的感官刺激。在作品中,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哲学家正在给苏菲讲哲学课, 突然从他的嘴里说出一句“再见, 席德!” (7) 这句话让苏菲吃了一惊, 因为她们谁也不认识席德, 而且就连哲学家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他自己都不知道原因。还有就是作品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各自独立, 主人公一个是虚构的, 另一个则是这个虚构故事所讲述的另一个虚构故事的主人公, 等等, 都让人感觉到有些莫名其妙。

3.“露迹”:指作者在作品中以叙述者、主人公的身份, 自由切入作品内部, 有意识地、系统地揭示小说作为艺术品的身份, 对作品的人物主题、情节等发表评论, 目的是为了在作品内部寻求小说的意义。如小说作者在作品里堂而皇之地说:“小事一桩, 我亲爱的同仁。我想在哪里, 就在哪里。” (8) 这里的“我”就是作者, 他高高在上, 无所不能, 掌控故事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与读者的感受。在这样的小说中, 人物的身份通常是模棱两可的, 既存在又不存在。正是因为作品中种种自我暴露, 读者已经不再相信叙述者所描绘的那个支离破碎的故事, 故事不再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就达到了元小说写作的目的, 从而把读者的思维拉入了对小说自身的思考及小说与现实关系的思考。

4.“反讽”: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对古典文学名著的题材、内容、形式和风格进行夸张或扭曲的模仿, 使其变得滑稽可笑。这个表现手法是作者贾德写作《苏菲的世界》时一直有意识运用的写作手法, 贾德称其为“浪漫主义的反讽”。这其实指的就是人物的“自我意识”, 而无处不在的“自我意识”正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主要特点之一。可以说贾德在创作中是在自觉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形式, 作者贾德实际上是运用后现代主义中的“元小说”写作手法进行构思和创作的。

通过以上论述, 我们不难看出, 乔斯坦·贾德的作品中体现出的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他不仅借用后现代主义的创新精神为长期以来未找到合适方式的哲学写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而且灵巧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技巧, 将哲学世界的知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表现出来, 使哲学能够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学的发展浪潮中。

三、结语

小说《苏菲的世界》一经出版就深受读者的青睐, 风靡全球。现在我们知道它何以如此畅销了。《新闻周刊》 (国际版) 有以下评价:“这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对于未曾修习哲学概论者而言, 本书是最佳的入门读物;对于修习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而言, 本书有助他们重新温习。” (9) 的确, 通俗化写作是让哲学卸下晦涩难懂的面具的一个有力武器, 作者乔斯坦·贾德主要就是通过增强趣味性而达到通俗化目的的。我们在阅读《苏菲的世界》时让自己的思维和作者的灵感相碰撞, 身心都得到愉悦的享受, 更能从中学到哲学的基本知识和哲学大家的精髓思想。

《苏菲的世界》的成功说明了乔斯坦·贾德的哲学功底。不能只是泛泛地说贾德是一位作家, 而应该说, 贾德是一位哲学作家或哲学家。在崇尚功利、注重物质享受的时代, 要提高民族的思维能力和哲学素养, 就一定要汲取哲学基本知识, 注意孩子的哲学启蒙, 更需要像《苏菲的世界》这样的通俗化了的哲学读物让大众学习, 尤其是给孩子学习, 更需要贾德那样优秀的哲学家或哲学专业工作者为民族文化事业贡献力量。贾德是可敬的, 他的作品是献给全人类最好的礼物。

总而言之, 《苏菲的世界》作为一部哲学史小说, 作者首先要将晦涩的哲学术语用通俗的话表达出来, 并且让人清晰明白;其次要将哲学知识形象再现, 却不是照搬照抄, 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将哲学融入到小说中;而且小说的叙述过程中不能让读者完全沉浸在故事里, 因为作者的目的是要让小说的形式和内容服务于哲学知识的讲解, 所以作者势必要在制造幻觉的同时打破幻觉。因此, 在《苏菲的世界》中运用后现代主义叙述策略对于更好地解释哲学史和哲学术语有重要意义。我们看到了《苏菲的世界》这部在构思上特别大胆新奇, 在叙事方法上别具一格的奇小说的成功。这部书的写作充分显示了作者厚实的哲学功底、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同寻常的艺术造诣。有人说, 贾德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因为在人们试图将他归类时, 他的《苏菲的世界》让他逃离了所有的定义。在文学界和哲学界更有学者认为, 《苏菲的世界》一书不能代替严肃精深的哲学史专著, 也不是一部优秀的哲学教材或出色的哲理小说。这些批评之词与其说是《苏菲的世界》的局限, 还不如说是它独具的特色。

或许只有这一件事是确定的, 那就是贾德什么派别都不属于, 其作品是独一无二的。《苏菲的世界》无疑是一部哲学神思与艺术妙想交相辉映的奇书, 更是哲学与文学巧妙结合的产物。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哲学和文学也许不能相互替代, 但它们的结合, 却可以产生非常美丽的孩子。” (10)

摘要:《苏菲的世界》是一部融洽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精彩的故事内容的哲学畅销书, 它将哲学通俗化, 文章在对故事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 针对其所采取的后现代叙事策略展开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苏菲的世界》,哲学通俗化小说,后现代叙事策略

参考文献

[1][捷克]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7.

[2][美]马丁 (Martin, W.) .当代叙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钱衍善等.后现代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5][英]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6]刘象愚.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涂险兰.论《苏菲的世界》的写作技巧[J].湖北大学报, 1996.

上一篇:《求职,从大一做起》读后感下一篇:群发劳动节QQ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