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食品安全员工作总结

2024-05-01

村食品安全员工作总结(通用9篇)

篇1:村食品安全员工作总结

彭城村位于太湖之滨,太湖大道直通本村,交通便利。全村区域总面积3.7平方公里,有999户,总人口2808人,辖27个承包组,10个自然村。新塘新街、农贸市场坐落在本村。XX年村人均收入8250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资金45000元。全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一是蔬菜种植,全村共有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0多亩,年产值达1600万元,“新塘一尺红”茄子等蔬菜远近闻名。二是劳务输出外出,承包水稻田10000多亩。全村均用上自来水,电话率95%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现有农家乐13家。现将我村的食品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网络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全村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事,村委员会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以村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联络11个自然村的信息员。配合做好村内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和农村家宴等信息报送工作。镇政府与各行政村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村主任为行政村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二、宣传到位,营造浓厚氛围

对各村宣传栏进一步规范,专门设立食品卫生知识版块,并定期调整更新内容。通过有线电视、黑板报、横幅、农民信箱等宣传工具,结合“百名干部下村送法”活动,要求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提高群众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共发放宣传资料600多份,举办食品安全培训2期。

三、重点突出,措施保障有力

为确保从田头到餐桌整个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我们抓住三个重点。一是抓住重点对象。为了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我们专门组织人员对村域内30家便利超市和个体食品经营户进行走访,并建档入册,实行月督查制度。二是抓住重点时段。针对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食品消费旺季的特点,乡食品安全工作小组成员主动放弃休息天,会同各职能部门,集中力量加强了本辖区内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百姓的饮食安全。三是抓住重点路段。以集镇农贸市场、农家乐、便利超市为重点,会同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扎实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同时,严格把好“三关”。一是把好从业人员上岗关。一方面,通过成立农家乐协会,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和健全现有农家乐管理模式,与卫生院联合对13家农家乐厨师进行一次体检,合格者按规定给予上岗。另一方面加强对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业务指导,并定期组织对食堂卫生状况进行检查。二是把好放心店入户关。村专门抽调人员会同工商所及乡消费维权监督站人员,对全村小店、超市进行摸排,按经营规模、经营业绩、消防安全、食品卫生、诚信意识等方面进行严格筛选,综合评定,至目前已有3家“放心店”、2家“连锁超市”入户彭城。三是把好动物防治源头关。与各村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疫责任书》,制定《彭城村重大动物疫病紧急疫情防治应急预案》,建立疫情报告制度,落实各村专职防疫员,做好常规性防疫工作,全村生猪屠宰率达到100%。

四、上下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食品有它的特殊性,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在于形成合力。在县委县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村同县质监局、药监局、卫生局、旅游局等多个职能部门多方联动,形成了监管合力,这不仅督促企业规范营运,降低了个体食品经营户的整顿关停率,也为企业和个体户减轻了负担,避免企业走弯路。

五、再接再厉,营造长效机制

1、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广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积极引导广大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食品安全意识,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氛围。

2、进一步形成食品安全长效工作机制。我们将不断巩固前阶段工作成果,建章立制,形成食品安全长效工作机制。一是继续实行月排查制度,凡查处有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等生产经营行为的责令其停业整改;二是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不断完善和规范各自然村“放心店”建设;三是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实行生产企业巡查、回访、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强化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四是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完善监督抽查和食品卫生例行监测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不入市场制度;五是对农家乐、中小学等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确保2所学校食堂全部达标。

3、进一步加强协调,共同构筑食品安全壁垒。会后,我们将对照这次会议的目标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加快构筑“监管责任网”。一是健全监管责任机制。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二是探索建立食品质量预警机制。积极配合质量技监和工商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监管,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抽检。三是构筑及时有效的“群众监督网”。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建立方便、畅通的举报渠道,逐步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下,我村的食品安全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篇2:村食品安全员工作总结

二、主要做法,成绩与经验体会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责任明确。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全村人民群众健康和国民生计的重大问题,也是群众关注的热点,村委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艰巨性,制定未来5年全村《食品安全实施方案》和《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村工作议事日程,每年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工作会不少于3次,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落实,年终有总结。目前,村有食品安全信息员的工作网络。

村信息员做好全村婚礼、庆祝活动信息统计上报和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工作总结《村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二)、各项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为切实加强全村食品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管理,减少各种可防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村组之间建立互报制度。

(三)、加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力度,依法查处食品安全事故。

1、压滤机滤布 认真做好全镇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为从机制、制度上堵塞食品安全漏洞。我村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认真制定全村《食品安全工作规划》、《食品安全实施方案》及《食品应急预案》。

2、认真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为使全村食品安全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更有人去做。

3、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食品安全事故。2010年全村继续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共开展食品安全检查16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2次。

(四)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为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全村加大对各村群众食品安全教育宣传。年初召开各村干部和村信息员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结合工作组下村组开展各项中心工作深入到村组到户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无一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我村在加大对群众食品安全宣传同时,加大对生产、加工、经营、销售从员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树立谁出事、追究谁、处罚谁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和因难

1、我村大多数群众对食品安全意识还不高,防范意识不强,食品安全隐患仍然严峻。

2、监管力度不够,对食品加工源头,流通环节监督、抽查、检查存在漏洞,特别对广大农村食品安全检查存在盲点更加突出。

3、部份从事食品加工,流通的人员法律意识低,甚至有部份人员故意生产,滤布 销售不合格食品,源头上食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4、宣传还需加强。今年,客观说食品安全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到人,工作有声有色,宣传是扎实有效的,但由于全村群众观念不一,整体素质不高,要使群众防范意识明显提高还需不断加强宣传。

篇3:村食品安全员工作总结

6月10日上午,广东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副省长、省食安委副主任林少春出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捍东主持启动仪式,省食安办副主任吴圣明代表主办单位发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代表进行“尚德守法”宣誓并签订倡议书,省直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省食品行业组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代表、志愿者及新闻媒体记者共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林少春要求,要以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为契机,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抓紧抓好。一要推进食品安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领域道德诚信及失信行为反面案例警示宣教工作,强化食品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意识。积极推行诚信信息公开和信用分类管理,健全完善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及企业主动报告制度,建立“守信受益、失信受制”的工作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监督、协调和引导作用,大力支持行业制订行规行约,引导行业加强诚信自律。二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三打两整治”等专项行动,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问题企业重拳打击,令其倾家荡产。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遏制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三要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社区、乡镇基层协管员、信息员作用,推动食品安全关口前移,形成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基层网格化监督格局。四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和法规的宣传教育,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全社会形成“食品安全人人有责、食品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篇4: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探析

食品安全检测

食品安全检测内容。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安全法制、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市场认证、食品市场准入、食品安全社会信用。食品安全法制主要是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与标准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制;食品安全检测即建立对食品流通、加工企业进行自检、社会中介检验机构委托检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专项抽检,加强上市销售食品的质量安全检测;食品市场认证,要按照《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和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绿色市场认证建设,并积极探索制定市场分级管理办法;食品市场准入,要建立索票、索证、检测、QS认证、认定等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安全社会信用,要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逐步形成优胜劣汰机制。

食品安全监测。食品安全监测从原料来源到上市销售的整个过程如是从原料来源到检验检疫、收购加工、监督检验检疫、贮存、成品检验、运输、商品检验,在整个过程中要检验的指标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微生物、生物毒素以及商品的质量、数量等是否符合安全、健康、卫生的要求。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主要包括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凡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企业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对出厂产品实施强制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对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即QS标志,向社会作出“质量安全”承诺。

食品检验管理

仪器的管理。仪器在使用前应保证校准,自制的各种装置要确保接口密封性,并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化学试剂的管理。化学试剂在检验过程中直接参与化学反应,对检验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些溶液“保质期”有限,如金属元素标准溶液可存放一年;标准滴定溶液要求两个月标定一次;淀粉溶液、碘化钾溶液要求现用现配等。还有的溶液在存放过程中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定期检查重新配制,如测定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时,应尽量减少碘标准滴定溶液与空气接触,否则平行试验的差异会超出标準规定的要求。

检测方法。检验人员应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检测,有时方法标准中会有多种方法,需要根据检验性质、实验室条件及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含量未选用检验方法。

食品品检测环境管理。食品检测环境即检测环境,包括设备台、房屋、暖、电、水、气等,这些设施的协调性、有序性、实用度直接影响着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和

如何更好地进行食品安全检测

选择代表性样本。在进行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的时候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因此,在进行食品抽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批号信息等。在取样的过程中应该对产品的日期和数量等信息进行相关的记录,其操作过程要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抽检。分别从具有代表性的几项产品中进行科学的抽样检测,在样品数量满足检测要求的基础上供于复检和备案等。

加强对员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对企业内部的员工应该开展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参与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同时,应该认真的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活动,使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提高检测手段,强化检测机构网络建设。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紧密围绕国际食品检测技术发展导向,加强我们在食品检验检测方面的先进方法和技术。针对相关安全限量标准中的有机污染物、食品添加剂、尧饲料添加剂、违禁化学品、生物毒素、农药、兽药、植物病原体以及人兽共患病原体,重点研发相关的快速检测技术。与此同时,针对性地研发先进的检测方法以及开发先进的仪器设备。并且选择性借鉴和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检测技术。强化检测机构网络建设,完善食品质检体系及体系的机构配置。在政府的号召下,建立竞争有序、透明公开的检验、检测市场,促使民间资本的融入,卸掉行业壁垒,进而形成规范合理的竞争机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间贸易往来日益增加,科技信息的频繁交流,食品安全已经跨越国界。某一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很有可能波及全球。因而完善食品的全球检测体系,加强我国食品的立法和管理工作,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迫在眉睫。因此应该进一步寻找快速简便精确的实验方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确定通用检测标准。通过对食品进行安全合理的检测可以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并达到预期效果,让具有安全保障的食品进入人民餐桌。

篇5: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二、宣传贯彻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府有关食品安全政策规定,工作计划《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三、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由食品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与工商、卫生等相关部门配合开展食品安全工作。

四、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要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性工作,制定应急管理工作程序,明确应急管理工作机构,保障必要的人员、经费等条件。

五、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快报责任制度。要根据预案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详实地上报有关事故情况。对在事故报告工作中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六、村公共安全员要定期对村内食品种养殖、生产、流通、消费单位进行检查,并记录相关工作台帐。

篇6:石泉村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汇报

为进一步加强我村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落实城郊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努力为全村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为全村食品经营企业提供一个规范、有序的营商氛围,努力创建2011城郊乡年食品安全示范村。现结合我村食品安全工作实际,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狠抓思想统一

以 “创先争优”的“五个好、五带头”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食品安全创建工作,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着力净化公众饮食安全环境,从树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督权威、提高工作效能出发,突出抓好长效机制、绩效评估、整合资源、强化督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具体工作思路

(一)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一是推进安全责任网建设。村成立食品安全工作机构,将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到各组和各个党员,建立健全村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划定监管责任区,明确监管责任人。二是推进群众监督网建设。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村设立食品安全信息员或协管员,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积极配合乡政府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一是加强对村集市规范管理监督检查,有效遏制过期变质和有问题食品流入农村市场的不法行为,净化我村食品市场,减少食物中毒现象。二是对重点区域的食品,时常开展检查,采取重点区域重点检查,重点品种逐项检查,重点问题督促整治的方法,使食品安全工作抓专、抓实、抓细。

(三)狠抓强化环节监督管理。

一是种植养殖环节。加大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力度,深入开展产地环境安全评价和监控,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农药、兽药残留以及“瘦肉精”及国家禁限用药的监测。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点,强化溯源管理。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行为,严防药物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二是生产加工环节。掌握本村食品生产加工业及小作坊基本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整治,坚决打击食品制假售假“黑窝点”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大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企业的巡查、回访力度和频次;积极推进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完善定点屠宰场的各类规章制度,加大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不合格肉品的力度。三是流通环节。认真组织开展“全村夏秋季食品安全专项整顿”活动,狠抓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品种的整治,加大对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实行食品准入制度,切实解决无证照、超范围经营食品,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等问题。积极推进本村市场监管新模式,构筑本村食品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形成本村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有效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组织开展集中清理检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资格,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深入实施以“放心菜”、“放心肉”、“放心豆制品”、“放心商店”等为主要内容的“放心工程”。四是消费环节。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对企业集体、建筑工地食堂以及小餐馆、小食品店的卫生监管,在餐饮企业和集体食堂推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和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推进对餐饮企业、集体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分级管理,规范食品卫生许可工作。

(四)探索监测预警机制。探索建立覆盖全村的食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以高风险食品和日常消费量较大的大宗食品为重点监测对象,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客观真实了解全村食品安全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食品安全动态性和预防性监管。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案和保障方案,对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等发展情况进行监测。

三、建立保障措施

(一)切实抓好责任落实。一是落实地域监管责任。进一步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纳入村工作管理目标考核内容,由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每季度召开一次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总结当前食品安全形式和工作情况,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二是落实环节监管责任。按照“谁监管,谁负责”和分段管理的原则,分工负责抓好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推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食品安全片区责任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三是发挥协调机构作用。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调机构的组织领导平台作用,强化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不断强化村支两委、党员的责任意识。并根据《宁乡县 “食品安全餐饮示范单位”创建标准》的要求,结合“创先争优”工作标准,对全村党员和食品单位开展综合考评。

(二)加强信息收集工作。建设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加强与各监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片区负责人的沟通,广泛收集食品安全监管与产品检测信息,并规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发布工作,积极利用媒体、简报、网站及时发布信息。

(三)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督的投入,保证相关工作经费,充实食品安全基层工作力量,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督人员和党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素质。切实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四)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加大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食品消费观念,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通过聘请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等形式,发动社会力量共同促进食品安全工作,大张旗鼓地宣传食品安全工作典型,从正面家大对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典型案件,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四、食品安全清查整顿情况汇报

(一)清查重点区域。宁乡大道沿线。

(二)清查重点对象14家。由于本村无无证照的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清查正源集团、资源集团、蓝田再生、绿色再生、振邦涂料、昌盛运输6家企业食堂,3家小饭店,5家养殖种植户

(三)清查重点品种。肉制品、食油、酒、蔬菜、豆制品、奶制品、水产品、饮料、儿童食品等8大类食品。

(四)清查结果:

1、农产品中无使用5种高度有机磷农药,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92%以上;自产畜禽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猪肉“瘦肉精”检出率为1%以下。

2、食品生产企业“两证”持证率达100%;原料进货记录可追溯率达100%;100%按食品标准生产;无违法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本地企业生产的食品抽验合格率达到90%以上。

3、全村符合生产许可条件食品经营企业获生产许可证达98%以上;食品进货记录可追溯率达到100%;酒类零售企业备案率100%,猪肉检疫率100%;病害猪肉无害化处理100%。

五、体会

通过专项整顿,着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做好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绩效评估和督查督办工作,全面完成乡政府下达我村的《城郊乡2011年夏秋季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方案》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

城郊乡石泉村委员会

篇7:镇、村食品安全工作制度的通知

平南政„2011‟38号

南胜镇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南胜镇食品安全工作制度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镇直各单位:

为加强全镇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管和组织协调,建立统一、顺畅、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保证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制定下列工作制度:

一、会议制度

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根据需要或遇有重要情况,可由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决定临时召开。

会议内容:传达贯彻国家和省、市、县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分析研究全镇食品安全形势,决定和部署全镇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工作;听取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汇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及应急救援工作,整治重大隐患;检查督促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重大事项落实情况。

二、信息工作制度

为切实掌握全镇食品安全工作信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保证信息的准确、畅通和共享,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建立信息工作制度。

(一)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协调机制。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和各村(居)、企事业单位,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村(居)、企事业应确定一名信息员,负责食品安全信息联络报送工作。

(二)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内容和要求。包括本村(居)、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动态、预测预警信息、监测评估信息、监督检查(抽查)信息、食品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有关统计报表等。对本村(居)、企事业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动态和对食品安全预测预警和监测评估的信息要及时上报;有关食品安全统计报表,按规定时限报送;重大事项和重要信息,随时报送;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除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置报送外,要随即向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三、督查制度

为强化食品安全责任,促进工作落实,保证任务完成,建立督查制度。

(一)综合督查。每年年中年末由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村(居)和企事业单位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综合督查。重点督查上级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目标责任的完成情况,对各成员单位和村(居)、企事业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督察检查和综合评估。

(二)专项督查。主要是对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重点工作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情况进行督查。

(三)重大事项督查督办。对上级及镇委、镇政府领导的重要批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漳州市级以上媒体曝光事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等事项的查办、查处和整治情况,进行督查督办。

上述三种督查督办均可采取督查组直接督查督办和书面督查的形式。

四、举报投诉处理制度

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监督作用,规范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处理工作,保证群众举报投诉得到及时、准确、有效处理,建立举报投诉处理制度。

(一)公开受理制。镇向社会公开食品安全举报电话,安排专人负责受理举报投诉工作。

(二)受理登记制。对每起群众举报投诉要认真记录,妥善处理,并将举报投诉记录及时归档。对提供被举报人姓名、地址、具体违法事实的食品安全问题举报投诉,应填写食品安全举报投诉登记表。

(三)首问负责制。对群众举报投诉要做到谁接报谁先受理,不得推诿。对非本部门职责范围的食品安全举报投诉,首先接报的部门要填写移送书,在2个工作日内转相关部门;对可能涉及多个部门职能的,可转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处理,并应及时将移送情况告知有署名的举报投诉人。

(四)限时办结制。对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应按规定及时处理,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或立案查处。需检验检测的,自检验检测报告

书收到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办结或立案查处。具体办理或牵头办理部门,应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有署名的举报投诉人。对其他部门移送的举报投诉案件处理结果,也应及时告知移送部门。

(五)建立健全群众监督网络。群众举报投诉是打假治劣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要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及其基层组织的作用,在农村和社区培养一支群众性的食品消费维权监督员队伍。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和其他社会监督,综合运用相关监管部门在基层的协管队伍,拓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来源和举报投诉渠道,切实形成覆盖面广、便捷有效的“群众监督网”。

五、宣传教育制度

为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营造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建立宣传教育制度。

(一)建立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组织协调机制。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设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组,镇宣传办、教办等部门组成,统一研究制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和重大活动实施办法,组织协调宣传、教育、新闻及食品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与新闻单位建立联络沟通渠道,具体工作人员保持经常联系,互通情况。

(二)丰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内容。大力宣传上级和本市、本镇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决策和措施;宣传各村、各部门为确保食品安全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报道打假治劣和规范发展的成果;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监督管理者和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提高群众依法维权和参与监管的能力;宣传重视食品质量、讲

究信誉的先进典型,介绍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增强群众消费信心。

(三)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分类示教,生动有效,广泛深入,做到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每年“3.15”期间组织食品消费咨询日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食品安全知识下乡”活动。新闻媒体要开辟食品安全专栏、专题,刊播公益广告,把集中性报道与经常性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对食品企业法人及经营户主每年要进行一次食品法律法规和安全质量规定的培训。

(四)把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正确导向。要遵守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纪律,掌握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使用科学术语和质量标准,防止误导。开展批评性报道要核准事实和数据,重大案件按统一要求报道,重要稿件要送有关部门审核。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和业务指导。

篇8:村食品安全员工作总结

近日, 河南省委、省政府联合多个部门, 就河南省食品安全问题加强领导, 实施多项有力举措。

尚德守法全面启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6月11日下午, 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进行了“2015年全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新闻发布会, 会上介绍了“2015年全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具体细则, 根据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部署, 以“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为主题的全省201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将于6月16日在省人民会堂举行启动仪式, 并于2015年6月16日至7月2日在全省各省辖市、省直管县 (市) 全面展开。

据悉, 省政府食品安全办、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22家单位于5月29日联合印发了《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等二十二部门关于开展2015年全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 对全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省辖市、省直管县 (市) , 各有关部门紧扣法治与诚信两大宣传主线, 加强对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贯, 推动各级特别是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 推进信息公开, 提高依法行政、监管执法水平。引导食品企业及从业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强化主体责任意识, 弘扬尚德守法的行业风气和价值取向。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和科学普及, 增强社会监督意识, 提高维权能力和科学素养, 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省政府食安办张红林副主任指出, 2014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省食品安全形势整体稳定向好, 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食品安全在全局中的位置更加凸显。省委、省政府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将保障食品安全写进了省委2号文件和省政府工作报告, 列入到市县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平安建设) 考核体系, 重点工作纳入到省“十项重点民生工程”予以保障。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初步形成。以新一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为契机, 理顺体制, 健全体系。全省食品安全监管由省以下垂直管理调整为分级管理体制, 整合综合协调、生产加工、经营流通和餐饮服务等相关职能, 在省、市、县三级政府初步组建了统一权威、分级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在所有省辖市、省直管县 (市) 和涉农县 (市、区) 全部建立了农业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在970个乡镇建立了农村质量区域监管服务站。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形成了省市县乡三级四层的执法体系。产业发展与质量安全的协调性明显增强。通过实施农业发展“三大工程”, 加快产业产品转型升级, 推动规模化、集群化、标准化发展, 全省食品产业发展与质量安全水平同步提升。

今年河南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特点:一是主要活动多, 辐射面广;二是与食品安全工作紧密结合;三是将道德和法治的理念贯穿于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始终;四是参与单位众多。

为凝聚食品安全正能量, 推动形成社会共治新格局。省委宣传部、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意见》, 包括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做好新闻发布工作、规范新闻报道行为、完善舆情处置机制、加强公益广告宣传、严格规范广告宣传等内容, 立足于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 切实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

《工作要点》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

日前, 记者从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获悉, 省政府确定了今年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强调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健全市、县两级食品药品行政监管体系。将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地方, 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经济发展目标考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平安建设) 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据了解,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15年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明确了全省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思路, 即“一个目标”, 以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饮食为目标。“两个适应”,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监管新体制。“三个坚持”, 即坚持深化改革、法治建设和问题导向。“五个着力”, 即着力健全监管体制机制、推进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创新治理方式、推动社会协同共治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通过这些举措, 最终达到“三个效果”, 即守住不发生重大事故的底线, 整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推动食品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点》围绕六大重点提升食品安全, 即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健全体制机制;建全保障体系,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健全法规制度, 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强化企业自律, 转变产业发展方式;集聚各方力量, 推动社会协同共治。

《要点》强调, 强化风险管理措施、完善日常监管机制、突出重点开展整治和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建立食品安全形势和风险会商机制。统筹配置监测资源, 制定并实施全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计划, 增加监测指标、样本量和覆盖面。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食品加工业集聚区、农产品和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食品生产经营的监管力度。继续加大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食盐、大桶水、白酒等大宗食品的治理力度, 纵深推进儿童食品和学校及周边食品、保健品、清真食品的专项整治行动, 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回头看, 巩固和提升整治效果, 进一步加强进出口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监管。

此外, 《要点》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健全体制机制;明确, 深化省部共建合作机制, 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监管信息化建设。并针对针对强化企业自律, 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要点》强调, 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 探索实行企业食品安全员 (师) 制度。加强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联动机制建设, 实施“红、黑名单”制度, 对守信主体予以支持和激励, 对失信主体依法惩处、公开曝光, 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惩戒机制, 全方位提升食品生产经营者失信成本。建立企业诚信承诺和责任约谈制度, 强化企业诚信守法意识, 督促其限期整改, 倒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坚持绿色安全、品牌提升战略, 依托食品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 加快完善配套环节, 构建产业链优势, 将河南打造成为中高级食品制造基地。

凝聚正能量《意见》推动形成新格局

近日, 河南省委宣传部、食品安全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意见》, 凝聚食品药品新闻宣传正能量, 推动形成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意见》包括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做好新闻发布工作、规范新闻报道行为、完善舆情处置机制、加强公益广告宣传、严格规范广告宣传等内容, 立足于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 切实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

要组建舆情监测和舆情引导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意见》强化了各级宣传部门的领导责任, 要求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相应措施与计划, 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宣传、互联网信息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完善舆情联动机制, 加强沟通和会商, 及时有效做好舆情监测和应对工作。各地要组建食品药品舆情监测和舆情引导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 围绕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发挥专业技术优势, 深入调查研究, 积极建言献策, 及时化解负面舆情。

织密监管网络集中销毁不合格食品

今年3月27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召开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 探究部署今年食品安全的重点工作, 把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织密编牢, 确保河南的食品安全。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 也是全省食品安全系统抓改革、促发展、打基础、谋长远的开基立业之年。会议强调做好今年工作, 要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以问题为导向, 以改革为动力, 以法治为保障, 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 提升治理能力, 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 为全省爬坡过坎、转型攻坚提供有力支撑。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头等大事, 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和省长谢伏瞻对食品安全工作多次亲自过问, 作出指示批示。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决议》, 明确把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作为该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省委6号文件和省政府工作报告都对保障食品安全提出新的要求。

会上强调, 今年要创建好食品安全县, 做好工作安排, 明确思路, 认识到食品安全的严重性。目前体制还不建全, 与群众所需不相符, 技术和队伍力量比较薄弱, 目前监管力度还不够, 要切实做好基层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山寨食品”、“傍名牌”、假冒伪劣、虚假广告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治理整顿, 建立食品安全员 (师) 制度和“红黑名单”制度, 推动企业形成保障食品安全的内生机制。

5月25日, 河南省调味面制食品不合格产品集中销毁仪式在郑州举行。标值100余万元的5000多件70多吨不合格产品和不规范包装材料被当场彻底销毁。

据了解, 此次销毁仪式是在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全省不合格调味面制食品生产企业集中约谈后, 由调味面制食品行业协会——郑州市平江商会主办, 全省不合格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自发组织的一次活动。这是河南省调味面制食品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主动实施召回不合格产品的重要体现, 表明了全省调味面制食品行业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 对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决心。

篇9:盘点2012年上海食品安全工作

2012年6月11日~17日,主题为“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的上海市2012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上海各个区县、街镇如火如荼地开展。宣传周期间还公布了2012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十大案例”,并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网络竞赛活动。

2012年9月15~16日,由上海市科协、市食安办、闵行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主题为“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的“上海科普开放日”活动在闵行区体育公园举行。活动以“开放、互动、体验”的风格,汇集全市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让市民在活动中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问:目前,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度如何?宣传活动效果如何?

顾振华:就2012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晓度得分为80.1分。

上海市分别在3月、6月、9月结合“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科普日”、“质量月”等活动,在全市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共开展食品安全宣传1.38万场次,参与人数超过370万人次。科普开放日,上海市食安办与上海市科协一起邀请专家为市民传授食品安全知识,深受市民欢迎,全市约有8万人直接参与了现场咨询活动。市食安办联合市法宣办、市食药监局、东方网等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网络竞赛,吸引全国各地5万多人网上参赛。上海市监管部门和市教委还在东方绿舟建立了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基地,近年来共对上海市中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达到100万人次。这些活动为市民食品安全知晓度得分为80.1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

安全工作的决定》八大举措

一、明确指导思想,提出工作目标。

二、坚定不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治理整顿。

三、严惩重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食品安全治理常态。

四、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

五、切实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六、落实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责任,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

七、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八、大力推行有奖举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食品安全工作群防群治格局。

问:根据国务院八大措施的要求,2012年上海市工作成效如何?

顾振华:2012年,上海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的要求,一方面开展食品安全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专项整治,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围绕重点和难点问题,始终以“五个最严”开展工作。2012年,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4%,其中,与大众息息相关的“肉奶蛋米面油”六大食品合格率在95%以上,生猪产品检测合格率在99%以上。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为0.63/10万,同比下降27.6%,为上海有相关统计数据以来最低。

2012年,上海市注销或吊销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证照共计17 045张,同比增长138%;食品安全行政处罚11 798起,同比增长47.2%;罚没款金额8 398.22万元,同比增加59.97%;通过上海市公安机关与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合执法,共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案件143起,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5人,同比增加19.4%;全市共取缔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窝点5 401个。

问:上海市的食品安全目前处于什么水平,与国外相比如何?目前,上海市食品安全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顾振华:2012年,上海市年食品抽检数达到8件/千人,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性指标为3件/千人,上海的抽检力度高于国际水平,在国内也属领先。对上海来说,市场上70%的农产品来自外地省市支援,源头监管是难点。政府主管部门督促企业对供应上海的供应商筛选,做好索证索票工作,做好一些大型供货基地的监督管理工作。目前,上海市已加强了外地供货基地建设,比如黑龙江的粮食基地。此外,沪江浙皖三省一市已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对监测情况可互相通报,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上海可与江浙皖进行协查。为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上海市食安办还与上海市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最高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等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一起,共同形成《关于委办上海市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检验鉴定工作机制》,为上海市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建立了法律保障。

目前,上海的“黑名单”制度实施方案已经完成,完成网上意见征求后将全面实行,“黑名单”制度有望今年出台。只要有禁止性行为的即入“黑名单”,上海还会不断加大对典型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力度。据了解,列入上海市“黑名单”的企业,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被吊销许可证照,清退出行业;上海市管辖范围外的“黑名单”企业,监管部门将加强监督抽查,必要时对该企业甚至企业所在区域生产的食品采取控制措施,禁止进入上海市场。

问:2013年将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以保障上海市的食品安全?

顾振华:2013年,上海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五个最严”的要求,坚持“严”字当头,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早”字当头,妥善快速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以“两大治理”(“违禁超限、假冒伪劣”专项整治,重点行业综合治理)和“三大建设”(监管制度建设、基层体系建设、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开展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本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努力把上海建成全国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上一篇:观看十九大感想下一篇:4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