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食品安全员工作总结

2022-10-21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村食品安全员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村食品安全员工作总结

村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彭城村位于太湖之滨,太湖大道直通本村,交通便利。全村区域总面积3.7平方公里,有999户,总人口2808人,辖27个承包组,10个自然村。新塘新街、农贸市场坐落在本村。XX年村人均收入8250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资金45000元。全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一是蔬菜种植,全村共有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0多亩,年产值达1600万元,“新塘一尺红”茄子等蔬菜远近闻名。二是劳务输出外出,承包水稻田10000多亩。全村均用上自来水,电话率95%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现有农家乐13家。现将我村的食品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网络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全村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事,村委员会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以村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联络11个自然村的信息员。配合做好村内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和农村家宴等信息报送工作。镇政府与各行政村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村主任为行政村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二、宣传到位,营造浓厚氛围

对各村宣传栏进一步规范,专门设立食品卫生知识版块,并定期调整更新内容。通过有线电视、黑板报、横幅、农民信箱等宣传工具,结合“百名干部下村送法”活动,要求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提高群众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共发放宣传资料600多份,举办食品安全培训2期。

三、重点突出,措施保障有力

为确保从田头到餐桌整个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我们抓住三个重点。一是抓住重点对象。为了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我们专门组织人员对村域内30家便利超市和个体食品经营户进行走访,并建档入册,实行月督查制度。二是抓住重点时段。针对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食品消费旺季的特点,乡食品安全工作小组成员主动放弃休息天,会同各职能部门,集中力量加强了本辖区内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百姓的饮食安全。三是抓住重点路段。以集镇农贸市场、农家乐、便利超市为重点,会同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扎实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同时,严格把好“三关”。一是把好从业人员上岗关。一方面,通过成立农家乐协会,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和健全现有农家乐管理模式,与卫生院联合对13家农家乐厨师进行一次体检,合格者按规定给予上岗。另一方面加强对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业务指导,并定期组织对食堂卫生状况进行检查。二是把好放心店入户关。村专门抽调人员会同工商所及乡消费维权监督站人员,对全村小店、超市进行摸排,按经营规模、经营业绩、消防安全、食品卫生、诚信意识等方面进行严格筛选,综合评定,至目前已有3家“放心店”、2家“连锁超市”入户彭城。三是把好动物防治源头关。与各村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疫责任书》,制定《彭城村重大动物疫病紧急疫情防治应急预案》,建立疫情报告制度,落实各村专职防疫员,做好常规性防疫工作,全村生猪屠宰率达到100%。

四、上下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食品有它的特殊性,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在于形成合力。在县委县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村同县质监局、药监局、卫生局、旅游局等多个职能部门多方联动,形成了监管合力,这不仅督促企业规范营运,降低了个体食品经营户的整顿关停率,也为企业和个体户减轻了负担,避免企业走弯路。

五、再接再厉,营造长效机制

1、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广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积极引导广大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食品安全意识,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氛围。

2、进一步形成食品安全长效工作机制。我们将不断巩固前阶段工作成果,建章立制,形成食品安全长效工作机制。一是继续实行月排查制度,凡查处有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等生产经营行为的责令其停业整改;二是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不断完善和规范各自然村“放心店”建设;三是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实行生产企业巡查、回访、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强化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四是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完善监督抽查和食品卫生例行监测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不入市场制度;五是对农家乐、中小学等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确保2所学校食堂全部达标。

3、进一步加强协调,共同构筑食品安全壁垒。会后,我们将对照这次会议的目标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加快构筑“监管责任网”。一是健全监管责任机制。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二是探索建立食品质量预警机制。积极配合质量技监和工商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监管,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抽检。三是构筑及时有效的“群众监督网”。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建立方便、畅通的举报渠道,逐步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下,我村的食品安全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一、成立村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贯彻落实有关部门关于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和实施食品安全工作计划,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二、宣传贯彻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府有关食品安全政策规定,工作计划《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三、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由食品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与工商、卫生等相关部门配合开展食品安全工作。

四、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要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性工作,制定应急管理工作程序,明确应急管理工作机构,保障必要的人员、经费等条件。

五、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快报责任制度。要根据预案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详实地上报有关事故情况。对在事故报告工作中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六、村公共安全员要定期对村内食品种养殖、生产、流通、消费单位进行检查,并记录相关工作台帐。

七、配合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相关食品安全工作。

第三篇:村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

村(居)委会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遵化市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年行动工作方案》,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村(居)委会要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

(二)以粮、肉、蔬菜、水果、酒类、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为责任重点品种,以各生产企业、大型商场(市场)、学校(厂矿)集体食堂、餐馆为责任区域,以食品源头、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为责任重点环节,禁止生产经营假冒伪劣、腐败变质、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三)加强对辖区内企业和个体业主的管理,不得纵容、庇护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卫生质量标准食品的行为。在日常管理中发现有影响或危及人体健康的不合格食品,要及时告知相关职能部门对其生产源头、进货渠道和销售场所,追根溯源,一查到底。

(四)要督促各食品企业建立健全质量追溯、召回、封存报告、依法销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和建立大宗食品安全购销档案等制度。

(五)村(居)委会应配合执法部门到本辖区内的企业查处违法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不得在查处案件前先通报案情。

(六)保护食品安全执法人员人身安全,为执法人员办案提供条件。不得消极对待食品安全检查,不为当事人说情,不干扰办案,不搞地方或部门保护。

(七)协助镇政府做好食品安全的宣传,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

本责任书一式二份,签订双方各执一份。

党峪镇人民政府

(盖章)

负责人:

二○一○年月日

村(居)委会 (盖章) 负责人: 二○○九年月日

第四篇:石泉村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汇报

石泉村2011年夏秋季食品安全专项整顿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加强我村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落实城郊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努力为全村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为全村食品经营企业提供一个规范、有序的营商氛围,努力创建2011城郊乡年食品安全示范村。现结合我村食品安全工作实际,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狠抓思想统一

以 “创先争优”的“五个好、五带头”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食品安全创建工作,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着力净化公众饮食安全环境,从树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督权威、提高工作效能出发,突出抓好长效机制、绩效评估、整合资源、强化督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具体工作思路

(一)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一是推进安全责任网建设。村成立食品安全工作机构,将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到各组和各个党员,建立健全村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划定监管责任区,明确监管责任人。二是推进群众监督网建设。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村设立食品安全信息员或协管员,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积极配合乡政府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一是加强对村集市规范管理监督检查,有效遏制过期变质和有问题食品流入农村市场的不法行为,净化我村食品市场,减少食物中毒现象。二是对重点区域的食品,时常开展检查,采取重点区域重点检查,重点品种逐项检查,重点问题督促整治的方法,使食品安全工作抓专、抓实、抓细。

(三)狠抓强化环节监督管理。

一是种植养殖环节。加大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力度,深入开展产地环境安全评价和监控,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农药、兽药残留以及“瘦肉精”及国家禁限用药的监测。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点,强化溯源管理。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行为,严防药物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二是生产加工环节。掌握本村食品生产加工业及小作坊基本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整治,坚决打击食品制假售假“黑窝点”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大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企业的巡查、回访力度和频次;积极推进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完善定点屠宰场的各类规章制度,加大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不合格肉品的力度。三是流通环节。认真组织开展“全村夏秋季食品安全专项整顿”活动,狠抓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品种的整治,加大对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实行食品准入制度,切实解决无证照、超范围经营食品,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等问题。积极推进本村市场监管新模式,构筑本村食品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形成本村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有效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组织开展集中清理检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资格,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深入实施以“放心菜”、“放心肉”、“放心豆制品”、“放心商店”等为主要内容的“放心工程”。四是消费环节。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对企业集体、建筑工地食堂以及小餐馆、小食品店的卫生监管,在餐饮企业和集体食堂推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和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推进对餐饮企业、集体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分级管理,规范食品卫生许可工作。

(四)探索监测预警机制。探索建立覆盖全村的食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以高风险食品和日常消费量较大的大宗食品为重点监测对象,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客观真实了解全村食品安全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食品安全动态性和预防性监管。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案和保障方案,对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等发展情况进行监测。

三、建立保障措施

(一)切实抓好责任落实。一是落实地域监管责任。进一步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纳入村工作管理目标考核内容,由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每季度召开一次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总结当前食品安全形式和工作情况,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二是落实环节监管责任。按照“谁监管,谁负责”和分段管理的原则,分工负责抓好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推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食品安全片区责任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三是发挥协调机构作用。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调机构的组织领导平台作用,强化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不断强化村支两委、党员的责任意识。并根据《宁乡县 “食品安全餐饮示范单位”创建标准》的要求,结合“创先争优”工作标准,对全村党员和食品单位开展综合考评。

(二)加强信息收集工作。建设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加强与各监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片区负责人的沟通,广泛收集食品安全监管与产品检测信息,并规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发布工作,积极利用媒体、简报、网站及时发布信息。

(三)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督的投入,保证相关工作经费,充实食品安全基层工作力量,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督人员和党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素质。切实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四)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加大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食品消费观念,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通过聘请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等形式,发动社会力量共同促进食品安全工作,大张旗鼓地宣传食品安全工作典型,从正面家大对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典型案件,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四、食品安全清查整顿情况汇报

(一)清查重点区域。宁乡大道沿线。

(二)清查重点对象14家。由于本村无无证照的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清查正源集团、资源集团、蓝田再生、绿色再生、振邦涂料、昌盛运输6家企业食堂,3家小饭店,5家养殖种植户

(三)清查重点品种。肉制品、食油、酒、蔬菜、豆制品、奶制品、水产品、饮料、儿童食品等8大类食品。

(四)清查结果:

1、农产品中无使用5种高度有机磷农药,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92%以上;自产畜禽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猪肉“瘦肉精”检出率为1%以下。

2、食品生产企业“两证”持证率达100%;原料进货记录可追溯率达100%;100%按食品标准生产;无违法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本地企业生产的食品抽验合格率达到90%以上。

3、全村符合生产许可条件食品经营企业获生产许可证达98%以上;食品进货记录可追溯率达到100%;酒类零售企业备案率100%,猪肉检疫率100%;病害猪肉无害化处理100%。

五、体会

通过专项整顿,着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做好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绩效评估和督查督办工作,全面完成乡政府下达我村的《城郊乡2011年夏秋季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方案》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

城郊乡石泉村委员会

2011年8月18日

第五篇:2014年xx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确保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抓重点、克难点,有效保证了全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

一、加强领导,抓好具体措施的落实。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全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事,村“两委”班子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信息员,配合做好村内食品安全的日常管理和农村家宴等信息报送工作。村卫生所和农家店的食品药品基本做到了购进合法、记录规范,食品药品质量明显提高,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二、加强宣传,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我村在不同层面上加大了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发动力度。通过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等宣传形式,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针对不同季节易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和食源性疾患及时公布了预警公告,共印发张贴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资料 15份,广播宣传6 次。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营造人人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重点,加强指导,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1 一是配合上级做好调查摸底,定期对辖区内涉及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使用的个体单位,进行全面的食品安全生产大排查,进行重点走访,定期检查。二是加强节日期间特别是办理婚丧酒席家宴,通过农村办酒席申报指导,组织农村士厨师进安全知识宣传,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和意识,全年无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三是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的检查指导,做好对种植户安全使用农药、化肥的指导。落实专人做好蔬菜的安全监察和送检工作,确保群众放心食用。四是做好动物防治工作,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关。村“两委”班子把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人,对本村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负总责。建立疫情报告制度,负责本村重大动物疫病的信息收集、汇报。

一年来,我村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其他村的先进经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深入、更扎实、更有效地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做好,为营造更加放心安全的食品安全环境而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xx村民委员会 2014年11月14日

上一篇:慈善诗歌朗诵会主持稿下一篇:从事社会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