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要求

2024-05-08

学术报告要求(通用19篇)

篇1:学术报告要求

概念: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综合科学的论述说理文章,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科学研究中的成果。它或是论述创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件,或是某些实验性、理论性、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客观记录,或是应用已知的科学原理在技术研究开发中取得新进展的理论总结。按课题性质可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实验[试验]研究、应用开发研究等几种类型。其基本要求是:①要有创新。论文作者要学会对科研文献的归纳、综合和利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②理论性。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演化,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经过归纳处理形成理论的概念和系统、得到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③实事求是。论文所表达的内容要有真实性。科学即求实。④论文规范。写作格式规范,语言明确简洁、条理层次分明、图解形象、论述严谨、客观、通顺、准确。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通常把表达科研成果的论文称为学术论文。具有四大特点:①学术性 ②科学性 ③创造性 ④理论性

学术论文写作格式技巧:

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必然要求先有好的构思,没有构思可能写出不错的散文,但是永远也写不出一篇好的论文.(一)谋篇构思的思路与要求

1.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若要使学术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学术论文影响读者主要就是靠其主题来实现的。因此,下笔写学术论文前,谋篇构思就要围绕主题,构思要为主题服务。正如法国的画家米勒(Millet)所说:“所谓构思,是指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可见这一条十分重要。

2.构思学术论文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

在对一篇学术论文构思时,有时会发现需要按时间顺序编写,有时又会需要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需要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有时,构思出现几种写作方案,这就需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化,写作思路又会经历一个由庞杂到单纯,由千头万绪到形成一条明确线索的过程,此时,应适时抓住顿悟之机,按照古人之去“应机立断,须定一途”的精神,确定一种较好方案。

3.要作读者分析

撰写并发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终目的是让别人读的,因此,构思时要求做“心中装着读者”,多作读者分析。有了清晰的读者对象,才能有效地展开构思,也才能顺利地确定立意、选材以及表达的角度。一般说来,读者可分为专业读者、非专业读者、主管领导或科技工作主管机构负责人等,人们对科技文章的要求与评估标准各异。对于学术论文来说,其读者对象为同行专业读者,因此,构思要从满足专业需要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确定取舍材料与表达深度与广度,明确学术论文的重点。如果一篇学术论文包含有重要性不同的几个论题,作者应分清主次,考虑如何由次要论题向主要论题的过渡,以能引起专业读者的兴趣。

(二)如何提高构思能力

很难想象,一个思维不清晰的作者会写出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论文来。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写作实践训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构思学术论文的能力将随之提高。

在正式撰写学术论文之前,先拟制定作提纲,可以极大地帮助作者锻炼思想,提高构思能力,这一办法是被长期实践证明了是有效的办法之一。据资料报导,世界上先拟制定作提纲,然后按提纲进行写作的科技人员,约占总数的95%。

篇2:学术报告要求

一、内容至少包括三个部分:

1、企业原材料及最终产品的追溯机制、油漆等关键元器件供应商情况、企业生产规模和资

源变化等关键信息。

2、对照《出口玩具生产企业质量许可(注册登记)审核要求》进行自查的基本情况,包括

日期、人员、审核部门、审核基本情况等。

3、发现的不符合项及纠正情况:

a)不符合项描述

b)原因分析

c)纠正措施(必须针对产生的原因制定,能够防止同类不符合的再次出现)

d)纠正措施的验证情况

二、格式不限,最好不用纯表格形式

对审核组开出的整改报告的要求

一、内容至少包括两个部分:

1、对《不符合项一览表》列出的不符合项进行纠正的基本情况。

2、不符合项的纠正情况(逐项描述):

a)不符合项描述

b)原因分析

c)

d)

e)

f)纠正措施(必须针对产生的原因制定,能够防止同类不符合的再次出现)预防措施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验证情况 证明不符合项已纠正的材料(如见附件

1、附件2………)

二、格式不限,最好不用纯表格形式

三、必须附齐附件

篇3:财务会计报告总体要求与作用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是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不要求编制和提供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企业除外) 。

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 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 (例如成本报表等) 由企业自行规定。

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报时间, 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其中, 月度、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月度、季度终了时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在每个会计年度前6个月结束后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年度终了时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半年度、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统称为中期财务会计报告。

季度、月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仅指会计报表, 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的除外。年度和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应当反映两个年度或相关两期的比较数据。

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披露所有重大的事项。例如:转让子公司。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前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或有事项等, 除特别重大事项外, 可不作调整或披露。

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主干部分, 它用表格的形式简明扼要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企业应编制和报送的基本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 当企业对其他单位投资如占该单位资本总额50%以上 (不含50%) , 或虽然占该单位注册资本总额不足50%但具有实质控制权的, 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告。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 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 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会计报表。

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应当将合营企业合并在内, 并按照比例合并方法对合营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予以合并。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中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的规定执行。

二、编制和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总体要求

编制和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总体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合法性。

企业编制和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应该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具体而言, 应该遵循《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国务院发布的、专门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的法规, 也是制定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中有关财务会计报告规定的基础和指针。

2、真实性。

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应该如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其成果, 揭示经济事实, 而不应该弄虚作假, 勾抹粉饰。

3、完整性。

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其成果, 不能残缺不全, 更不能故意隐瞒、遗漏。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

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表现在通过阅读财务会计报告, 可以满足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机构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对财务信息的需要。会计报表作为使用者经济决策的有用工具, 其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财务会计报告通过一定的形式, 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面情况, 特别是财务收支方面的情况, 进行搜集、整理, 将分散的信息加工成系统的信息资料;传递给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部门通过财务报告, 可以全面、系统、总括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 检查、分析财务成本计划和有关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 能够及时地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迅速作出决策, 采取有效的措施, 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同时也可以利用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 为未来的经营计划和经营方针提供准确的依据, 促使企业计划和经营方针更为合理科学。

2、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依据。

财务会计报告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方面的信息提供给政府经济管理部门,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信息, 及时掌握各企业单位的经济情况和管理情况, 便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检查分析。

3、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的依据。

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筹资、投资活动的日益频繁, 企业与社会各方面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在企业的外部形成了投资者、债权人组成的与企业有着经济利益关系的集团。债权人、部分投资者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不能直接从中获得其所需要的信息, 为了进行投资等方面的决策, 需要通过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 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生产经营情况, 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同时, 一些投资者还需要通过财务会计报表提供信息, 了解企业的情况, 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摘要: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要求,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 编制和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 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某一特定日期, 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书面文件的总称。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过程最后提出的结果, 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

篇4:光伏发电接入系统技术要求报告

关键词:光伏发电;承载力;隔离开关;断路器

在原有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其主要影响分为建筑结构影响和电气影响,现分析规定如下:

一、对建筑结构影响的分析及技术要求:

光伏系统需在屋顶新增的主要设备为:光伏组件、支架和水泥墩(压块)。这些光伏组件、支架及水泥墩(压块)靠自重固定在屋面,这需要对屋面的承载力进行测算,防止增加设备重量超过屋面原有的承载负荷;

(1)技术要求:查找原有设计图纸,了解图纸原设计的楼面负荷承载,计算所有设备的总重量及分布区域所占用面积,从而计算负荷,进行分析,看是否会超出原有设计负荷,必要时早原有设计部门出具相应承载力核算书,以确定安装的安全性依据。

(2)且施工应不破坏屋面原有的结构和防水功能;

技术要求:施工时不破坏屋面防水层,如确需破坏需做好技术方案,并在恢复时恢复面应大于破坏面,并使新的防水面大于破坏面并于原有破坏面有交集。

(3)另外不同地区屋面受气候条件影响,加上太阳能电板面积大,受风面大,在施工时还应考虑对风的受力情况。

技术要求:应计算受风面面积,根据当地可能产生最大风力12等级计算受力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减少受力面,在太阳能板拼接时也需考虑受力情况,采取不同加固措施,防止不同受力产生移位和变形。正常是在纵向和横向加装加强杆,将太阳能板分块设置,减少受力面积,墩座要求在樓面承载力允许情况下增加重量配比,必要时设置挡风墙。太阳能板安装必须采用专门的拼接、压接件,并连接可靠,并检验每个螺丝紧固件是否紧固到位,没有松动。

二、对电气安全影响的分析及技术要求

由于发电系统和现有电网并网运行,考虑到各种安全要求及紧急情况下便于维修和系统维护,应增加以下技术措施:

技术要求:

(1)直流侧增加直流隔离开关。

(2)交流侧增加断路器。

(3)室外裸露电缆采用抗UV和阻燃电缆的光伏专用双层电缆,且需耐老化、耐腐蚀等。

a.室内外主要电缆走线全部采用桥架或管线,保证安全性。

b.室外,光伏组件边框及支架采用扁钢与建筑物原有的防雷网连接在一起。

c.光伏并网逆变、配电部分的外壳与原有的电气安全接地线连接在一起,并且保证连接电阻小于4Ω。

d.同时在配电部分增加防雷模块,保证防雷功能安全可靠。

e.新增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小于配电变压器容量的25%,减少对现有的内部配电网络,以及外部电网的影响。

f.室内电器设备应可靠接地。

三、安装、调试及并网要求

系统是否能可靠运行,加上屋顶上风吹日晒,粉尘大等特点,需要相应技术要求:

(1)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合理规划,便于今后的维护和操作;并经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

(2)所有安装设备均需满足建筑结构及电气的安全性要求;并不能破坏原有房屋的设计要求和功能,并产生新的隐患点。

(3)安装固定件、紧固件、支架、加固件要采用镀锌等防腐防锈处理;新做的接地和防雷系统也要做好防锈处理。

(4)安装、调试期间严禁并入现有电网;并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安装;

安装人员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触电。

(5)电缆引入到室内,必须进行表要的封堵及防水处理,以免雨水沿电缆渗漏道室内。

(6)系统安装前应报供电部门审批和许可,调试完毕后需报请供电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并签字后,在设备运行正常后,且需在专业技术人员和配网设备管理人员的监督下方可并入电网,并同时观察一段时间,如有问题及时应迅速将并入电网的设备脱离电网,终止光伏系统设备运行,待查明原因,并处理解决后方可再次并网接入。

参考文献:

[1]朱晓荣,张慧慧.光伏直流微网协调直流电压控制策略的研究[J].现代电力,2014,31(5):21-26.

篇5:学术报告要求

课程:__________实验名称: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完成者:_______合作者: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五、实验结果分析:

篇6:阅读实验报告要求

王丽娟,吴韬等.青少年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认知方式和情绪.心理科学.2010,33(5):1244-1247.请每位同学努力写下所有八个问题的答案!下节课每位同学讲半小时课后,我们进行讨论交流。

1.作者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选这个课题。

2.实验要验证的假设是什么?推论是什么?

3.作者的实验设计是什么?如果我来验证这个假设,我的实验设计是什么?

4.1我的方法比作者的好吗?

4.2作者的方法确实能验证假设吗?

4.3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各市什么?我们说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包括三个方面:成功的操纵自变量、科学地测量因变量、有效的控制额外变量。请评价作者设计的实验。

5.使用作者的被试、仪器或材料和程序,我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是什么?我能否重复作者的实验?

6.作者的结果意外吗?

7.1我如何解释这些结果?

7.2从我对结果的解释中,能得出的启发和应用是什么?

8.1谁的解释能更好地说明数据,是我的,还是作者的?

8.2对于结果的启发和应用方面,谁的讨论更有说服力,是我的,还是作者的?

篇7: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文档标准格式打印或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XX年9月26日”或“20XX-09-26”。

篇8:学术报告要求

在我国, 由于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在持续大幅上升, 加上年胜一年规模化和跃进式的扩招, 政府对高校的实际拨款却因种种原因没有相应的增加, 使得许多高等院校的运作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接踵而发的的是教学质量的下降和培养要求的虚高实低的不协调局面。新一轮的数量发展浪潮并未带动新的质量发展, 这样造成的是资源浪费和学术规范失衡。

就以学制时间越缩越短的全脱产硕士研究生而言, 两年或三年的时间, 来完成学校所规定的个人培养计划, 首先一半的时间就要花在必修和选修相应的学分上面, 在余下的一半时间里, 要忙于具备答辩资格必须的至少一篇学术论文的发表以及毕业论文的诸项工作, 如开题论证、论文撰写和答辩, 中间的时间是比较紧张的, 而要完成论文发表, 从写到论文的发表又有一个过程, 强行要求只能导致学生的急功近利的心态, 这无疑影响研究生的培养。几乎所有的研究生一进入学校, 就会感受到论文发表的压力。而早在第一学期, 不少研究生就开始忙于学术论文的发表, 害怕因为论文发表不顺利而耽误毕业的担心诸多, 列举出来大致如此———一些学报和学术杂志不接受投稿, 要做好一稿多投的准备, 势必要耽误一些时间;接受投稿的杂志还有一个排档期, 有的甚至长达半年, 如果不及早搞定, 只怕夜长梦多, 影响了学位。复旦、清华这样的名校尚有因未发表学术论文而拿不到学位的活生生的例子, 相对其他高校的研究生的压力就更大了。

好像最近大众质疑的英语四、六级与学士学位划上等号的问题一样, 发表学术论文等同于研究生学位证书, 依据何在?实际的情况不免令人尴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 都查不到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具体规定。“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独立研究能力”成了各大学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出发点。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就有专门提出的名为《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要求》的管理规定, 其中就写到:“作为取得我校学位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在学期间均应以第一作者身份按下述要求发表反映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的学术论文:博士生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4篇论文;硕士生至少应在核心期刊或各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学术水平高、学风严谨的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如果研究生申请答辩时未满足上述基本要求, 但满足毕业条件, 允许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 可先予以毕业, 但分委员会暂不审议其学位, 直至在规定期限内 (博士生毕业后两年, 硕士生毕业后一年) 满足发表论文基本要求后, 由本人再申请审议其学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在《复旦大学关于博士 (硕士) 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中同样明确提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在提出学位申请时必须在国内核心期刊或以上发表1-2篇学术论文。另外几所国内著名学府浙大、厦大等也有同样严格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和规定。

不但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授予被硬性挂钩, 发表论文与否跟发表论文的数量甚至跟研究生入党、评优以及奖学金等都紧密结合了, 这种不同于明确的白纸黑字的规章是以潜规则的形态出现于各大高校研究生群体中的。为了学位, 部分研究生也为了入党和奖金, 研究生们入门始就忙于发表学术论文, 期刊杂志趁机索要动辄几百上千的“版面费”, “论文已经通过审核, 但刊发论文则需要交版面费或审稿费”, 看着一纸传真上的清晰的黑字, 许多同学无奈地称“采稿通知单其实就是催款通知单”。同时, 论文写手、中介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减负”, 枪手和论文发表中介也不甘落后, 从论文构思到写成到发表一条龙服务到家。这些目前仍然并可能长期存在的挂名写作、一些刊物收取高额版面费, 以及以各种方式、尤其以学术的名义拉关系等违反学术规范、有违学术道德良知的情况, 与量化指标不能说没有关系。

最近, 暨南大学除医学院和理工部分专业外, 其余专业全部由三年制改为两年制, 培养目标也从培养单一研究型人才, 改为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而被大众认为培养方案里最大的变化在于“对改为两年制的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情况将不再作要求。这一敢为人先的举动受到了许多学生、大众和媒体的赞赏。学校规定研究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 是为了鼓励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 出发点虽好, 却仍欠妥。不但影响了研究生的实际学习和学术研究, 还产生了一批学术垃圾——难保在此“速成”过程中不发生剽窃的可能。循环开始恶性化:越来越多的人群进入研究生队伍→大量的论文需要发表→学术期刊的质量下降→学术垃圾产生→间接加速了教育质量的滑坡。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教授蔡继明有这样的估计:“全国每年这么多的研究生要毕业, 就算全国的学术刊物轮流给每个毕业生发一篇论文, 也轮不过来。”因此, 他认为, “不发表论文, 特别是不能在核心刊物发表一篇论文, 就没有学位, 这会直接导致研究生和导师弄虚作假。”

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许纪霖也认为, “要求博士生发表论文还有合理之处, 毕竟他们有了初步的研究能力, 而硕士生毕业时的学位论文如能达到发表水准, 就是合格的了。研究生三年应该是学习搞研究的阶段, 不可能上了研究生就能写学术论文”。

华中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周洪宇教授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一书中指出“培养具有高深理论素养的学术人才, 这是研究生教育最为传统的模式”。但是随着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和学制的缩短, 这种传统正在发生变化, “研究生教育目标已从单一培养严谨的学术研究型人才转向学术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并举。”这时, 一刀切地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 而忽视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周洪宇认为这“违背了教学的自身规律, 也与研究生的学制改革背道而驰”。

“既然要求研究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也难以体现其学术研究能力, 为什么不改变这种做法呢?”周洪宇说, “一篇好的课程论文, 一份精彩的讨论会报告难道就不能体现学生的研究水平?”

研究生不是在某一领域业已奠基的学者, 在读研究生更加不是。因此, 在学位授予上不应对论文发表做强行要求, 而应充分相信导师的培养方式和严格要求, 这样有利于学生端正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心态, 潜心学问, 集中精力, 有能力同时也有时间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 培养对学科的敏感性和独立研究能力, 在毕业后能够拥有较强的、持续的学术创新力, 从而在规模化扩招的同时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责任编辑:袁依凡

摘要:20世纪以来, 高等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但其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简要谈谈研究生学术水平要求引发的研究生教育学术规范思考。

篇9:民众要求人代会真报告真审议

真报告。人代会上,不论政府、计划、财政报告,还是人大、法院、检察院报告,总结成绩是实事求是的,不夸大;查找问题是实事求是的,不掩饰;工作措施是实事求是的,不落空。报告是真报告,是真正寻求意见,真正加大工作力度,真正落实承诺,真正改进工作的,并非为报告而报告,完了就了并没想着落实的。

真参加。人大代表参加人代会是执行职务,是代表人民行使职权,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真正身入心入,用心听报告,用心审议报告,用心反映民意,用心提建议意见。但一些代表把参加会议当成课外作业,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就不参加。一些代表把参加人代会作为联络感情沟通关系的一种渠道,把心思没用在听报告审议报告提建议意见上。一些代表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听报告,不参加讨论,不反映民意,失去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义,在代表职务上无所作为。

真审议。听报告是态度,审议报告是水平。代表要真听尤其要真审。看成绩是不是真的,看问题找得准不准,原因查得实不实,上年的承诺落实没有,建议意见落实多少,要来个回头看,来个上次报告和这次报告的对比。不能报告啥就是啥,盲目拍手,盲目歌功颂德,要实事求是,对照民意审议,真正对人民负责。

真监督。对承诺的事项,提出的目标计划,落实措施要监督,看实事办了没有,目标达到了没有,代表的意见建议办理了没有,还有多大差距。如没办理,原因是什么,是能办没办还是别的原因。不能报告归报告,承诺归承诺,说啥是啥,跟着一味唱赞歌。

真落实。对报告的事项要真正负责,承诺的实事要认真落实,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努力把工作做好。做不到或兑现不了的,最好别写别说。人民心中有杆秤,是真是假人民自有评说。

篇10:设计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的内容需要完整,包括实验要求、实验目的、实验所用器件和仪器、电路原理的简单分析、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结果分析等几部分。也可以写实验收获,但是注意篇幅不要太多。

2、注意word文档的排版要紧凑;段落的首行缩进;插图需要注释,如“图1:电路原理图”等,插图不要太大;公式一律用编辑器;字体要求是,标题可以是宋体或者黑体,大于小四号;正文一定是宋体,小四号字;图形注释可以是小四号或者五号字,最好是五号;在标题下面写清楚自己的信息,姓名、学号、专业等,用小四号字体。

3、不要抄袭别人的报告,否则都是按照抄袭处理。

4、上交的文件压缩包包括:Altium Designer的工程文件,Multisim的原文件,实验报告,对我们课程过程化考核有什么意见(可选,包括课程安排和课堂教学等),文件名至少包括你的姓名和学号两个信息。

最后,感谢大家这一个学期的陪伴,在这个过程中,我把本科学过的东西重新做了一遍,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希望你们在这个课程中能了解并掌握一个课题从开始到最后完成的整个流程,知道自己的学习重心在什么地方,或者说你以后是靠什么让公司给你满意的薪水。因人而异,高追求必有高付出。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再接再厉,不是创造什么更多的辉煌,太虚了,而是可以越来越接近你想要的生活。

栗新伟

篇11:报告格式要求

标题:2号字

设置方式:

文件/页面设置/文档网格/字体设置/仿宋GB2312/3号字/确定。

页面设置/页边距/上37、下35、左28、右26。

文档网格/指定行和字符网格/行28,页22行/确定。

格式/段落/特殊格式度量值/首行缩进2字符/确定。

篇12:报告格式要求

封面:

报告题目 黑体字 “xxxx“用邓字体

日期用大写 黑体字 小二字体

尽量布满封面,布局简洁明了

报告正文: 顶格 字号三号 宋体 加粗 1.5倍行距,段前空1行,段后空0.5行 1.1 顶格 字号小三

加粗 宋体 1.5倍行距 段前空0.5行,段后0行 1.1.1 顶格 字号四号 加粗 宋体 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0行

1.1.1.1 顶格 字号四号 加粗 宋体 1.5倍行距

正文,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符。除1.1.1.1…顶格以外,正文开头均需要首行缩进,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空0行。另外,段落中的“对称缩进”、“如果定义了…”、“在相同样式…”、“如果定义了…”四个选项前面的复选框均不选。如下图所示。

表格:

图名、表名用小四加粗

图内、表内文字用小四号。所有图表都要编号,并在文字里引用后出现行距可选1.15或者1.5。段前段后均空0行。

默认单元格边距要更改为0.05cm。一般来说表格越小越好,居中。

图:

不可以变形,看的清楚。其他要求与表格相同。图表编号,统一成XX(章序号)-XX(图表编号),中间用-,不要用“.”

页面设置:

上下2.5,左2.8,右2.6cm。

内容不需要人为回车。能表格尽量使用表格,能使用框图尽量使用框图

报告中引用国家或地方的产业政策、引用他人成果等,要说明出处。

4.2.1.2报告书的格式 1.封面

1)封面左上角为编制单位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号,用3号宋体字。

2)封面上方为文件标题

第1行为建设项目名称,用2或3号宋体字;字体最好统一规定为佳? 第2行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用初号或小初黑体字; 第3行为(送审稿)(正式报送文件不需加注),用2或3号宋体字。上报审查的水资源论证报告需在下边注明(送审稿),审查修改后的报批的论证报告不需加注。

3)封面下方印制编制单位全称,用2号宋体字。封面或扉页上应加盖编制单位公章或设计专用章。

4)编制单位名称下方印出版日期,用阿拉伯数字,3号宋体字。2.资质页

扉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的彩色复印件。3.责任页 要求记载法人签章、批准、审定、审查、校核、项目负责人、编写人员、参加人员、上岗证书号等基本情况。

1)审查、校核、项目负责人、编写人员应附具上岗培训证书编号,未取得上岗证的人员不能署名。参加人员取得上岗培训证书编号的,也应予以注明。

2)责任页为黑体小3字,名字为手写签字,参加人员的名字及上岗证书编号可为宋体4号字,版面安排以美观为宜。

3)责任页下部标明“项目联系人、联系电话”,为小3或4号字黑体或宋体。

4.目录

1)目录仅列出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

2)标题编号按“1,1.1,1.1.1,……”编写,编号按“(1)、(2)……”。5.正文

1)标题1采用2号字,标题2采用3号字,标题3采用小3号字。正文采用4号宋体字。

2)表格表头采用小4号字,表格中的文字采用5号字。3)报告书中字母、数字一般可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4)报告书前后数据必须统一,文、表、图数据要一致,分项数据应有合计数。

5)计量单位:采用国际通用计量单位。如面积单位用公顷或hm2表示。

6)纸张大小采用A4幅面,插图、表可适当加大,正文内容双面复印,左侧装订。

6.附件

1)委托合同书(必备)

在委托合同书中,应载明资质证书的等级、编号、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等事项。

篇13:学术报告要求

关键词: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网络时代

20世纪以来, 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作为一门信息科学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开始发挥着较为巨大的作用。90年代末,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学术期刊编辑方面的深入, 学术期刊编辑也开始进入到了新的时代。传统学术期刊的编辑模式, 由于存在的时间性、地域性的影响导致其竞争性交叉, 学术信息的分享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 所以本身就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和冲击。网络技术的引进可以说是在这一情况下学术期刊试图寻找转变的切入点, 大大的提高了网络的编辑速度, 提高了期刊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1 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模式的特点

第一, 多样性。所谓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多样性, 主要表现在期刊载体形式和期刊信息的多样性。近些年, 电子型期刊开始占据期刊的主要形式, 传统纸质版的期刊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电子期刊数据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检索性, 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快捷。同时各种网络电子图书馆、网络电子期刊珍藏馆的建立和良好运营, 也证明在现阶段社会和学术人员对于各种不同信息载体选择多样性的需求。第二, 快速检索和传播。有互联网支撑的网络学术期刊可以打破传统学术期刊时间、地点的限制, 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上网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我们看到现阶段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 各种筛选模式的出现人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的需要的信息, 甚至包括期刊名称、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关键词、图书分类号、期刊号等等, 提高了读者查找信息的准确性, 大大方便了读者的使用。第三, 可共享性。由于高速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 大大提高了信息互享的效益。电子信息可以依托网络进行存放, 即使距离较远乃至国外的期刊都可以进行及时的查阅。同时我们知道网络期刊依靠的是虚拟的网络空间, 所以这也改变了传统纸质信息需要占据较多的物理空间的难题, 大大的节省了资源。第四, 可交互性。所谓交互性是指网络期刊可以依靠网络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读者、作者和编辑等期刊编辑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及时的反馈意见, 提出文章的修改意见, 实现多方面的交流, 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范围。这种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优势是传统纸质期刊所无法比拟的。

2 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编辑意识

第一, 主体策划意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产生的最大效果就是将编辑们从繁杂的资料中拯救出来了, 期刊杂志不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一些十分繁琐的工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杂志编辑成为了十分轻松的工作, 相反, 随着网络技术的引进迫切的需要编辑在网络制作方便投入更大的经历。例如, 网络信息的便捷性方便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检索, 但是与此同时, 如何检索, 每篇论文该怎么定义其关键字和检索目录成为了新的需求, 所以编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被动地位主动的投入到新的角色之中, 树立主体策划意识, 站在全新的视角对信息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定义, 使选题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预见性, 从而服务于人们的使用和检索。第二, 要有把关意识。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化和公开化, 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些虚假信息, 学术的纯正性准确性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验, 在这一基础上, 编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 对于信息具有较强的辨别意识和分析能力, 从而保证学术期刊的质量。第三, 开拓意识。传统的编辑工作偏向于内向型保守型, 编辑只需完成自己手头的工作即可, 对于外界的不需要给予较多的关注。但是在现阶段, 只是公开化程度较高, 所谓学术期刊也不再只是文人的专利, 社会各界的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进行检索和学习。所以在期刊编辑的过程中, 应该改变传统的模式, 建立外向型的拓展意识, 把开拓意识贯穿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来, 站在较高的制高点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归纳。第四,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因特网加快了网络信息更新和传播的速度, 同时在另一方面也为信息的窃取提供了便捷。所以在编辑的过程中, 提供了方便, 使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尖锐。编辑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发现期刊编辑部的权利受到侵犯要及时自卫, 同时, 还要注意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

3 总结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学术期刊发行的各个方面, 成为了学术期刊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 由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优势, 对于提高学术期刊的影响范围, 方便学术人员的信息互通, 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都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可以说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网络技术仍然会成为学术期刊技术支持的中坚力量。学术期刊杂志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未来发展的方向, 积极更新知识, 充分准备, 提高自身面对竞争的能力, 不断挑战, 为学术期刊的良好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余丽红.打造学术期刊精品促进教育改革发展——《中国教育学刊》创刊30周年纪念会暨新起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 2010 (08) .

[2]张皙康, 姜叙诚.学术期刊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使用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31) .

篇14:学术报告要求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要在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教育装备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指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强化行业自律,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要在服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不断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教育装备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完成相关服务任务;要做到体制完善,机制灵活,积极开展行业服务、自律、发挥协调作用;要准确定位,突出主业,逐步建立健全结构合理、行为规范、规章健全的行业协会体系;要提供咨询技术服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行业科学发展;要履行职责,积极保护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创新,主动带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要科学研究,调查研究,针对教育装备行业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对策和措施;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行业要求和企业及用户的诉求;要维护行业秩序,加强监管,實施“名牌战略”、实行“优秀产品推荐制度”、实施“合格产品准入办法”。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导向,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这也是一个行业组织的必然追求。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当前特别需要用共同理想来释疑解惑,引领发展,促进行业和谐发展。理想信念是我们的指路航标和动力源泉,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前行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在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过程中,充分发挥我们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我们的应有贡献。

篇15:报告封面字体要求

学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班姓名:

学号:

小组名称:

日期:二〇一四年六月九日

篇16:实践报告格式要求

一级标题

XX学院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二级标题)

引言:介绍本项实践活动的意义,和实践情况介绍。

正文:

首先,总述本院各项实践项目的基本情况。

然后,按各学院自身特色,详细介绍各项实践项目的开展情况。最后,总结实践活动收获与不足,提出建议。形式可参考如下:

一、详细介绍实践中各个项目的开展情况,及所获成绩。鼓励文章使用数据、图表、结构图、穿

插照片、案例等多种形式展示成果,可参考以下形式:

(一)夏令营支教方面:活动背景、意义;夏令营学校、学生情况介绍;课程设置思路、开展效果;“师生”相处模式的探索、感悟;实践的体会、收获;所获经验、有待改善的问题;今后打算。

(二)调研方面:活动背景、意义;调查题目、方向;调查情况;调查结果及分析;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实践体会、收获;所获经验、有待改善的问题;今后打算。

(三)志愿服务方面:活动背景、意义;服务对象介绍;服务内容、活动效果;实践的体会、收获;所获经验、有待改善的问题;今后打算。

(四)其它方面:如参观档案馆、走访先进企业等其它类型的实践活动总结。

二、总体介绍实践收获及体会。

篇17:述职报告要求

(1)个人人自我介绍(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

(2)个人根据本人职位说明书对过去工作目标达成情况及主要工作成绩做简

要阐述。

(3)个人对晋升后新职级的职责理解及工作规划,对未来工作应有规划,包

括中短期业务目标、工作计划,未来下一层级人员培养规划、流程或系统改善等(T08涉及要有下一层级人员培养计划)

(4)针对当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系统地阐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组织发

展的建议等。

(5)个人应做出对新工作的承诺。

篇18:学术报告要求

中国政府网近日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对优化学术研究政策环境做出明确要求,科研机构在科研立项、人财物管理等方面,也将享有更大自主权。 这意味着今后外部因素直接干预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的现象可望大幅减少。

《意见 》表示,在国家政策制度框架下,今后将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立项、人财物管理、科研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 国际科技交流等方面的自主权,逐步推广以项目负责人制为核心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赋予创新型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 针对一直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流动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意见》表示,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采用更加开放的用人制度, 自主决定聘用流动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推动科研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放宽对学术性会议规模、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为科技工作者参加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提供政策保障和往返便利。

在优化学术研究的宏观政策环境方面,《意见》提出, 今后将减少对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的直接干预;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机制,改变科技资源配置竞争性项目过多的局面,对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基地以稳定支持为主,鼓励其围绕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目标开展持续稳定的研究。

篇19:学术报告要求

关于“着眼适应社会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格局”的调研报告

● 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课题组

本报告梳理了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现状,剖析了实践中存在的与社会管理要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提出了着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对策思考,以进一步拓展党建的公共性领域和增强党组织的枢纽性功能。

社会管理;创新;区域化;党建;调研报告

根据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建课题调研的要求,我们在梳理原黄浦和卢湾两区多年来以区域化党建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对“撤二建一”背景下黄浦区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与社会管理要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我们在区委组织部、区社会党工委、地区办、综治委等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采取深度访谈、小型座谈会、资料查阅等形式开展调研,借鉴了兄弟省市、区县,特别是上海市静安区的相关经验,并选取南京东路、五里桥、老西门、瑞金二路等社区(街道)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探索实践,进行了个案分析。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黄浦区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现状

2004年以来,中共黄浦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的总体部署,从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世博会服务保障为重要契机,逐步构建与完善以社区(街道)党组织为核心、居民区党组织为基础、服务群众为重点、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目前,全区10个街道相继建立了在社区(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下的“1+3”的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居民区党总支、居民区(楼群)党支部、楼组(幢)党小组三级组织构架和运作机制;以楼宇党建、园区党建、市场党建、网格化党建、信息化党建等有益探索,不断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体系。从组织体制上打破党的基层组织之间原有的分割、封闭局面,从区域范围内整合力量和资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促进和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构建区域化党建领导格局。为把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矛盾消除在基层社会,按照市委要求,黄浦区委结合区域特点,通过建章立制,管理重心下移社区,资源配置倾斜社区,基础工作聚焦社区,确立以社区(街道)党工委为领导核心,单位党建为基础,行业党建为抓手,社区党建为载体,社区党员为骨干,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区域化大党建领导格局。这一格局经受了世博会考验,证明行之有效。

(二)创新区域化共建机制。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突破隶属、体制、户籍等界限,建立了驻区单位党组织主动联系社区(街道)党组织、在职党员主动联系居民区报到、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机制等一系列促进条块“双向协调”、“双向服务”、“合作双赢”的联建共建机制,改变了世博会前侧重于“以块协调”的单向机制,使区域化党建组织互联、资源互享、功能互补、工作互动有了体制、机制保障。通过区域化党建组织管理与活动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紧紧抓住“世博先锋行动”、纪念建党90周年等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创新区域化党建的活动载体、平台,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三)做实服务群众的社会化体系。以“组团式——零距离服务”为重要载体,整合区域内各级各类党组织资源,共同做好服务群众工作。聚焦改善民生,健全完善“三会一代理”(决策听证会、矛盾协调会、政务评议会、居民信访代理)制度,引导群众参与社区自治。广泛开展“三访”(走访、下访、接访)、“三个服务”等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追求群众满意为动力,着力解决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四)夯实区域化党建工作基础。多年来,黄浦区委不断加大党建工作的投入,为基层党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以社会化方式整合资源,对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全方位开放。不断加强对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开发,加强与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增强联系沟通驻区单位党组织、强化党员服务中心对区域内党员志愿者组织的孵化、扶持和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支撑、保障社会管理新格局的重要载体;以信息化、标准化为抓手,促进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条块融合。

二、区域化党建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与社会管理要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

面对社会转型的深刻变化,黄浦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实践中尚存在着与社会管理要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矛盾,集中表现为“五个制约”:

(一)共建共享的认识尚未统一,制约了社会管理参与的内生动力。一是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足。大家反映,党建联建应建立在共建共享的价值基础上,要让社区单位更好地融入社区,而不是感到有负担。有的认为,区域化党建格局还相对松散,共建双方在利益诉求等方面的对接力度不均衡,缺乏相应的利益结合点。二是世博经验转化为常态方式不能简单套用。不少同志指出,世博会作为国家行为,其组织方式、动员机制、运作模式都有着非常态的特点,很大程度上仍延续了传统的运动式社会动员模式,而要据此形成日常工作机制还应慎重,尤其是对志愿者等社会资源不能滥用,不应把属于政府、企业的责任推给社会。三是区域化党建工作覆盖仍有较大空间。世博会期间,到社区报到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是历年来数量最多的,可主动报到的单位全区也只有2000余家。然而,据各个街道的不完全统计,区域内单位最多的外滩街道有8000余家。可见,区域化党建虽然解决了党的工作覆盖的机制问题,但社区单位的参与积极性单靠领导重视、行政命令推动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是“要我做”、还是“我要做”的问题。

(二)群众工作的能力相对薄弱,制约了社会管理方法的与时俱进。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越来越频繁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突发事件,一些党组织仍习惯于单位制管理组织所形成的小党建、内循环的方式方法,存在权力领导路径依赖,习惯于以往依赖行政手段包揽一切、决定一切的思维定势,对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新要求理解不透。具体表现为: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能力不强,条与块之间在职能结构、联动机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接,整合组织资源、拓展活动空间的工作动力不足,参与社会建设领域的路径不明。有的不善于运用社会工作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有的对网络舆情不敏感,引导和影响群众应对网络舆情热点与现实社会的热点的能力不强,不善于运用新型媒体引导舆论、争取主动。

(三)社会参与平台缺乏必要整合,制约了社会管理合力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社区党建、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类型的活动组织平台,发挥了联系组织、联系党员和联系群众的共驻共建作用。但由于缺少经验总结、理论梳理、典型引导和组织推广,造成搭建平台快、变化也快,导致难以固化成果,形成持续的基层基础工作模式。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社区内各类组织、整合各类资源服务群众的机制的长效性和有效性方面,也有待完善。

(四)对社会利益诉求回应不畅,制约了社会管理中群众的广泛认同。“撤二建一”后,黄浦区委信访总量在全市中心城区居前列已是基本事实,矛盾凸显在动迁安置、住房物业、城市管理和各类纠纷;集体上访仍多发高发,集访矛盾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管理、机关企事业转制、动拆迁等方面,动迁安置、住房物业、城市管理等各类纠纷。化解这些矛盾,现在主要靠体制内的力量,结果往往是应接不暇。如何有效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开拓思路,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但目前密切联系群众的组织优势和工作优势没得到很好发挥,因而也不能真正了解党员、群众的不同诉求,基层党员、党组织作为民需反映主渠道地位正逐渐旁落。社区基层党组织还不善于通过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物业与业主之间、居民委员会与居民之间广泛地进行协商对话;不善于通过有意识的嵌入形式多样的群众组织,开拓并疏通更多的利益表达渠道,使群众利益诉求以制度化的渠道合法地表现出来;不善于把服务融入到社会控制中,以服务的良好形象获得群众的社会认同。

(五)社区党建的支撑保障不平衡,制约了社会管理工作者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两区合并面临许多新情况,较显著的是居民区党建支撑保障发展不平衡:部分街道的领导反映党务工作科室、编制不足,一再强调要“有人做事”;部分居委会的综合用房面积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0%;部分居民区社区工作者的待遇远低于兄弟区,严重影响了队伍的综合素质,以至于部分社区聘用的大学生纷纷跳槽,成为兄弟区社区工作者的“实习基地”;社区工作者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也相对滞后,总体表现为眼界不够宽、思维不够新、方法不够多,这与“精品黄浦”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面对居民区将要进行全面换届选举的严峻形势,应该未雨绸缪,对居民区的“三有一化”建设应从区的层面进行顶层设计。

此外,对于“撤二建一”后原黄浦、卢湾两区在区域化党建推进中的差异问题,不少同志指出,不能过分强调各社区(街道)的资源禀赋差异,以及在工作理念、内容、方式和支撑保障等方面的不平衡,要在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发展的大局下,进行科学整合,实现优势叠加,坚定不移朝前走,在重大工作、重要任务中检验成效,展示区域化党建的新成果。

三、着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对策思考

中共上海市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通过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推动解决地区社会管理中的瓶颈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区域化党建工作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就要增强党的整合功能,努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组织切实地融入社会,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党建功能目标贯穿于工作始终,其根本在坚持群众路线,关键靠改革探索,核心是制度创新。建议在以下六个方面强化:

(一)强化政治领导,用共建目标实现价值统领。充分发挥党委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聚焦城区发展的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探索用共同的共建目标来引领,打造坚实的思想和组织基础,进一步强化党对基层社会的政治领导功能。一是紧紧围绕新黄浦“共谋科学发展、共建精品城区、共同创先争优、共享发展成果”的共建目标,发动包括驻区单位在内的所有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携手奋进,体现“传承经典、打造精品”的共同追求,形成和确立党的群众工作的区域化、社会化发展趋向。二是进一步强化各社区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树立“大公关”意识,激发各类社区组织的参与活力,善于把党的领导建立在社区公共利益和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把党的政治工作建立在社区公共事务和企业管理之中。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把党组织的社会活动融入到为社区居民提供的物质文化服务之中;围绕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本单位、本社区、本行业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讨论,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面对社会建设中呈现的组织结构网络化、扁平化的特征与要求,应巩固区域化党建的实践成果,特别是世博会期间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深化具有较强社会整合力的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与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机制,使后世博的区域党建联建从现有的区属空间向区域空间延伸与拓展。一是巩固、提升世博机制成果。各社区(街道)党工委要建立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健全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双向沟通、协调、服务等工作机制,立足社区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开展工作,形成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沟通平台。二是推动、深化两个“延伸”。通过健全完善区级层面的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解决涉及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大问题,讨论确定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大项目,推动区域化党建由社区(街道)向区级层面延伸。通过建立完善相应的联建共建工作机制,推动区域化党建向居民区延伸。围绕社区自治和公共服务,深化完善“三会一代理”制度,形成“五位一体”的物业党建联建,使党的社会工作更加切实地融入到各类社会组织和群众中去,进一步实现“整合、协调、联动、共建”的格局。三是夯实居民区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居民区建设的统筹规划,切实落实“三有一化”的要求;落实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党群工作者选拔配备、待遇保障等相关政策;运用区委党校和社区党组织实践基地,加强对现职专职党群社会工作者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系统培训;健全稳定规范的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

(三)创新活动载体,完善党建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把服务群众作为完善区域化党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一是以“创新转型谋发展、服务群众促和谐”为主题,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以组团式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为主要载体,继续深化“三访”、“三服务”的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组团式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服务、反映诉求、化解矛盾的重要作用。二是全区通过建立民意传导、整改落实、绩效评议、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服务群众的力度,丰富群众工作的手段,切实提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建议整合现有的“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平台”和“零距离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拓宽形式多样的民意表达渠道,以加强对街道社情民意工作的支撑和保障。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在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作用,完善党员到居住地党组织联系、报到制度,使党员服务群众有一个“做得好”的立足点,使建设和谐社区有一个“看得见”的结合点,尤其在社区发生问题时,有一个“稳得住”的切入点。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民生工作联动服务、区域文化联动促进、安全稳定联动维护、区域人才联动培养、学习型组织联动创建、创先争优联动开展、信息网络联动建设等八个方面形成合力。

(四)加强统筹协调,促进资源共享的社会化配置。充分发挥辖区内各类党组织的优势,通过组织共建、人才互动、党员联管、活动互助等形式,整合利用区域党建资源,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一是聚焦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和地区稳定,继续整合政府部门、行业管理单位和社区党组织资源,深化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的资源整合型党建模式。以项目为牵引,通过目标任务化、任务项目化,在帮困救助、服务群众、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方面搭建更多的党建联建平台,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深化和谐社区生活共同体建设,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向领域延伸、向行业覆盖、向社会辐射。二是统筹协调各类党建资源。坚持服务为先,立足于满足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更好地整合包括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在内的各类公共平台资源,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各自资源优势,为区域内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党建工作提供资源支撑。要着力加强社区(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区域志愿服务网络和平台。三是强化组织活动。积极开展和不断丰富党的社会化活动的经典项目,汇集各类资源的文体项目、提升道义的公益慈善项目和展示社会的公共节庆项目,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精神家园,拓展社区公共空间,增强社区的归属感,不断增强服务群众、凝聚社会的功能。

(五)促进社会协同,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着眼点,深入实施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筑延伸到社区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一是建立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新机制,对可能存在社会稳定风险的重大项目开展风险评估试点工作,其中涉及动拆迁及工地建设项目、企业转制项目、市政及市场搬迁项目,从源头上预防、控制和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从“被动化解”到“积极防范”的转变。二是拓展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新功能,形成基层综治工作格局。进一步巩固世博会期间单位安保单位负责、社区安保街道负责、公共部位安全各方联手的做法,充分整合社区内综治、维稳、信访、调解、帮教、社会管理等各种力量,不断完善平安建设各方联动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格局,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成立街道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在街道和居委两个层面建立品牌调解工作室,推进调解队伍社会化建设;依托“心灵港湾”平台,将心理疏导引入调解工作,加快推进调解工作专业化建设;通过与法院、检察院、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合作,开设流动模拟法庭,加快推进调解工作职业化发展。四是加强条块联动,以城管执法、物业管理党建联建,促进城区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六)加大技术支撑,依托信息化推动社会管理创新。面对上海三年内建成“智慧型城市”的战略部署,区域化党建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模式,提高各级党组织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引导和影响群众、应对网络舆情热点的能力。依托信息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要科学规划、高位布局,实现“集约化、少投入”,从全区整体进行考虑,做到全区一盘棋。二是要实行网络覆盖,充分利用已有的区委门户主网站、区委部门子网站、社区(街道)党工委的党建网络以及各驻区单位自身党建网络资源,加强党建信息资源整合,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党建联建,共建共享。三是要运用信息技术。依托网络开展组织生活、党员教育培训,运用信息网络开展党务工作,探索在线组织生活,使党建网站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创新基层党建方式的实践平台,推进党务公开、展示党员形象的基层窗口,服务党员群众的网上家园,把区域化党建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D26

B

1009-928X(2012)03-0031-04

课题组组长:孙甘霖;副组长:张国军;成员:陈黎红、杜言敏、陈怡、黎明琳、顾荣、曹晶;执笔:陈黎红、杜言敏

上一篇:出发秋令营作文下一篇:护理学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