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学术报告的体会

2024-04-08

听学术报告的体会(通用8篇)

篇1:听学术报告的体会

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学术报告、讲座心得体会

经过一年紧张忙碌的课程学习,顺利地进入研究生第二学年,现在正着手于毕业论文的开题。至此,回顾以往的学术报告与讲座,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更好地指导未来两年的学习生活。听学术报告与讲座,是我们研究生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专家教授的精彩演讲,传播着最新的科学前沿,带给我们深刻的思想启发与引导。现在对几个学术报告与讲座作简要的回顾:

2009年10月15日,来自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潘正祥教授,在第三届遗传与智能计算国际会议上做了题为 “Intelligent Watermarking Techniques”(《智能数字水印技术》)的学术报告。报告中,潘正祥教授向广大师生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概况,并深入阐述了关于智能计算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通过聆听潘教授的报告,我知道了数字水印技术是将一些标识信息(即数字水印)直接嵌入数字载体(包括多媒体、文档、软件等)当中,但不影响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也不容易被人的知觉系统(如视觉或听觉系统)觉察或注意到。通过这些隐藏在载体中的信息,可以达到确认内容创建者、购买者、传送隐秘信息或者判断载体是否被篡改等目的。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2009年10月19日,美国工程院院士、自由软件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GNU工程创始人Richard Stallman为我们讲述自由软件,一个计算机用户团结起来获得控制自己计算机自由的行动。他提到自由软件运动催生了GNU操作系统,有的时候被曲解为Linux操作系统,GNU正是实现这些自由的一个操作系统。其内容涉及到自由软件历史、自由软件哲学、技术、GNU操作系统、对称版权(Copyleft)、GNU GPL、版权、软件专利、DRM,以及The Church of Emacs等。通过哲思社区创始人徐继哲的演讲,我很清楚地知道哲思社区是中国领先的自由软件社交网络和协作平台。通过采用先进的自由软件和互联网技术,哲思为用户提供创新的在线社区使用体验,包括即时通讯、电子邮件、日历、朋友、博客、活动等丰富强大的互联网功能,以满足自由软件用户对社交、通讯、内容资讯、项目协作等多方面的需求。Akira Urushibata将中国古典哲学和自由软件、黑客(Hacker)结合起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历史上最早的黑客。除了了解自由软件的基本情况外,我体会到自由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它比一切更宝贵。

2009年11月21日,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分论坛上,张振升学长做了题为《基于二分查找判定树的蔗糖结晶颗粒分类器设计》的报告。报告指出国内大部分制糖企业在煮糖工序结晶环节仍需人工目测感触晶粒的成长状况,粗略估算结晶环节各阶段达到标准大小的蔗糖颗粒所占百分比,然后凭经验进一步控制原料的加入量,使蔗糖颗粒能充分结晶,自动化程度低。因此,采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对煮糖过程蔗糖结晶颗粒进行分类识别,用机器视觉模拟人工感触晶粒的成长状况的方法将结晶颗粒按面积和形状指数分类,为煮糖自动控制系统提供决策数据进而实现煮糖过程自动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由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颜色空间转换的方法、改进遗传算法与改进Otsu 算法相结合的阈值选取方法,基于图像处理的蔗糖结晶颗粒识别方法是可行的,结晶颗粒图像分割质量高,分类准确、效率高,能够用机器视觉模拟人工感触晶粒的成长状况,能够为煮糖控制系统提供好的决策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10年6月10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育民教授于来校作了题为“信息论与密码学”和“信息、信息论和 Shannon的伟大贡献”的学术报告。报告中,王教授从个人对信息和信息论的认识、基于量子物理学的量子加密体制、Shannon信息论与经典密码学、Shannon信息论的几个主要问题、Shannon信息论与现代密码学、Shannon的大师风范

和不朽贡献等方面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了报告会主题。

2010年6月23日,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终身教授杜健霞博士,做了题为《研究方法》、《美国高等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术报告。上午的报告首先指出国内学者文章在国外难发表的根本原因——研究方法的欠缺及不科学。接着提出教育学科学研究的三个基础理论: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逻辑学和基础统计学。并从方法论意识的觉醒入手,介绍了美国与中国学术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重点讲述了教育研究课题设计的综合性、扩散性和多样性。最后以自己刚在国外发表的论文为范例,对研究方法的采用、写作和投稿注意事项进行一一剖析和阐述。下午杜教授从培养的人才规格、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方面对美国高等教育进行分析,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另外以密歇根州立大学为例,指出该校专门设置了“科研推广中心”,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学校非常支持和鼓励在校学生到当地科研机构与公司实习和兼职,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在动手动脑的科研活动中增长才干。杜教授的讲座融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具有极大的启发性。

听过的学术报告与讲座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每个讲座我都获益非浅,而且每个讲座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学术报告与讲座,既开阔了视野,也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学术前沿的新思想。从他们身上,我看到每个人要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里尽心尽力,坚持去做研究,不断去追求真理,才能为人类幸福作出贡献,实现人生的价值。也要学会团队合作,因为你离不开这个社会,当我们进行思想的碰撞,就会创造出智慧;学会与人沟通,彼此交流,共同学习。还要懂得学习与做研究的方法,勇于去实践,即使失败,也要再次站起来重新开始直至成功;勇于创新,打破思维定势,尝试去改变思维的方式,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后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联系我们的社会实际,寻找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创造价值。

篇2:听学术报告的体会

他用电影《傻瓜入狱记》中的一句台词“Don not shoot me , I don not agree”开头,说明我们有时候所做的事,并不是我们的内心所同意的,大众的逻辑并不一定是对的。然后,他讲到自己在医院做医生时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一次,因为工作的原因,他接触到了500多名癌症末期病人,随之,他对这些病人做了一个调查,当他们面对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们中的一些人最在乎的是亲人的爱,另一些人最在乎的是自己对世界的意义,自己究竟做了哪些事情。面对死亡,我们平常所追寻的金钱、权力、地位等等,这些都是浮云。因此,在短暂的生命过程中,应该给梦想一个机会。如果我们没有成功,至少我们努力过,没有遗憾!

最后,侯文咏讲到自己在雅鲁藏布江边看着江水流过,想到孔子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人生是一个时间的过程,是一场演出,总有闭幕的一天。人生是时间片段的连续。他举例说到小孩在迪斯尼乐园玩,是有时间限制的,他摔倒了,根本来不及哭,因为他想去玩更多其他好玩的游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是没有失败的,来不及等失败过去,应珍惜时间。我们应该实实在在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让将来留下遗憾!

听了作家侯文咏的讲座,使我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对时间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启发了我们的思考,获益颇多。

二、2012年10月8日晚19:00,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嘉映老师应邀在文学院101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何谓学术”的学术讲座。

陈教授首先给我们讲了学术活动的目的和手段,他认为学术活动是介于外在目的与内在目的之间的一项活动,外在目的包括赚钱、养家糊口等,内在目的包括个人兴趣、爱好得到满足等。他认为从事学术活动的人不仅应该喜欢结果,也应该在意过程。陈教授说目的在外部的活动的目的是单一的,而那些介于外在目的与内在目的之间的的活动目的不是单一的。学术活动就是一种介于外在目的与内在目的之间的活动,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在不断地改变着它的目的与方式。学术会产生外相的效用(给外行者)与内相的效用(使学术活动本身增添了内容)。学术活动有两种效用,一种是外行难以评测的效用,另一种是外行可以评测的效用。因此,从事学术活动的人会得到两方面的酬报,一方面是养家糊口,另一方面是学术活动本身的丰富,在活动中获得了满足(兴趣得到满足和鼓励)。并且,学术活动会自发地保护那些对活动共同体有贡献的人。学术活动真正热爱者的人的生命意义也在于此——内在的成就感。

最后,陈教授总结道:学术不是一个单纯的教书行业,也不是增长技巧的行业,是对这个行业有兴趣的人所从事的活动,它带有创造性。真正想从事学术的人的训练方法是不同的,要真正地进入学术传统,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通过学术活动,可以使自己的世界扩大,对世界增加新知。学术的最大外相效用是造就文化人。要想从事学术活动,关键是对它要有兴趣,兴趣是从事学术活动的最大动力。

听了陈教授的讲座,使我们对学术究竟是什么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我们以后的职业规划的制定特别有了很大的帮助。

三、2012年10月16日,美国纽约大学著名教授张旭东在西南大学文学院101为在校学生做了一场以《当代小说的历史构造——以余华<兄弟>与莫言<生死疲劳>为例》的精彩讲座。

张教授在讲座中,主要从《兄弟》与《酒国》两部小说中的对比阅读中,阐释了三个观点:

一、当代文学是文学传统的源头(主要是以当代人的眼光去阐释、去研究、去继承);二|只有在一个不确定价值的状态下,文学才是文学;

三、所有的文学都是当代文学。

在对于余华《兄弟》一文的研读中,我觉得尤为有意思,他认为文中的李光头代表着一种“下半身”的人物形象:性、坚毅、欲望以及决心;而宋钢则代表这“上半身”的人物形象:道德、善良、人性。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宋钢和李光头的特征,都有善恶的纠结和神佛的共体,而这才是最真实的人。

张教授在讲座上也传授了很好的阅读方法,在张教授看来,目前在我们的阅读过程中,会常常隐约地发现新的构造与旧的构造的对立,而形成一种对比关系,怎么读当代文学,为什么要读当代文学,成为眼下众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哪些东西触动了你,带给了你疑问,给了你没有的生命体验?这是张教授认为在阅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而我们读书要着眼于没有定论的东西,甚至是不被主流所承认的东西,要试图打破一般审美,而不要形成随波逐流的审美观,要看到书中最内在、真实的原创性,把自己与书本都归到一个从零开始的状态。

四、2012年11月8日晚7点,我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利君老师应邀在第8教学楼308教室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 “魔幻及其他:走进莫言”的学术讲座。

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曾教授开始了学术讲座。她首先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莫言。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莫言由此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莫言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但,他听了很多民间故事,他“用耳朵阅读”。当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后,看了很多书,不断充电,向中外作家学习。莫言具有很多优势,比如丰富的生活、生命体验;非凡的想象力,非同寻常的感官、感受能力;丰富的创作实绩,他发表了11部长篇、100多部中短篇。莫言小说的品质很高,内涵上对根的思考、对历史的重塑、对乡村的悲悯、对现实的关怀;叙事视角、结构、体式、技法等方面的艺术创新。

随后,曾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一下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她讲到有人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就是现实和幻想融为一体。但是,拉丁美洲的那些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他们的作品并不是现实和幻想融为一体,而是拉丁美洲的社会、人们对事物的认为本身就是魔幻的,他们的描写是现实的,不需要幻想。魔幻现实主义就是拉美作家根据拉丁美洲土著人的思想意识,在描写中插入一些离奇的事情,借以反映拉美的社会现实。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有:夸张、怪诞、象征,打破生和死的界限。莫言的作品具有鲜明的魔幻特征,比如奇特的人与事;打破生与死、人与鬼、人与兽的界限;民间的鬼神精怪故事。并且,莫言魔幻写作具有双重资源,一方面是中国志怪述异、谈狐说鬼的古代文学传统、民间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借鉴。

最后,曾教授还讲了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它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并且为我们介绍了高密东北乡这个独特形象所具有的意义和影响。

报告会气氛热烈,曾利君教授的讲座使我们对莫言这个作家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五、2012年11月12日晚7点,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纪老师应邀在文学院101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诺贝尔与中国”的学术讲座。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余教授开始了学术讲座。他首先为我们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来源。诺贝尔奖是由瑞典人诺贝尔设立的。诺贝尔没有学历,但跟父亲学习了很多化学知识。他没结婚、没子女。他还是一个流浪汉,在俄国、德国等很多地方待过。他自学成才,是一个大发明家,一生有400多项发明,其中获得发明专利的有299项,100多项发明与炸药有关。他还是一个企业家、军火商,专门从事炸药生产。1895年诺贝尔公布了自己的遗嘱,将全部的财富(920万美元的遗产)成立一个基金会,“诺贝尔基金会”,将当年的利息20万美元,奖励给为人类作出重大进步的团体和个人,设立了物理奖、化学奖、医学、生理学奖、文学奖、和平奖这五个奖项。后来,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接着,余教授为我们介绍了诺贝尔与中国的渊源。诺贝尔奖中国人获得者有三人,分别是高行健、刘晓波、莫言。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有15人。诺贝尔发明黄色火药的思想来自中国,是中国人找到了一种思想,用合成的方法制造了一种物质,使之为人类服务。诺贝尔由此受到启发,发现了硅藻土,可以控制硝化甘油爆炸的进程。余教授还为我们介绍了一些曾经离诺贝尔奖很近的中国人,有沈从文、鲁迅、北岛、老舍、巴金、王蒙、林语堂等。

最后,余教授还为我们讲了一下诺贝尔为什么会设立文学奖。诺贝尔是一个狂热的文学爱好者,是一个诗人,最爱读雪莱的诗,他会写诗、小说、剧本。他认为文学非常重要。报告会气氛热烈,余纪教授的讲座使我们对诺贝尔奖,以及它与中国的渊源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六、2012年11月30日晚7点,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本朝老师应邀在文学院101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莫言不孤独:中国文学的‘诺贝尔情结’”的学术讲座。

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王教授开始了学术讲座。他首先讲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籍作家,他“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在莫言之前,还有多个中国作家被提名,有:鲁迅、林语堂、老舍、沈从文、巴金、王蒙、北村等。并且,讲到了中国文学的“诺贝尔情结”,中国文坛和评论界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暧昧态度:“辗转反侧”,却也“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说还休”。讲到诺贝尔文学奖已成为一种世界文学尺度,是迄今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影响力最巨的奖项。这种地位的奠定及公认,与其一贯的评选程序、评选结果直接相关。不仅是专业学术认可,也是一种普世道德尊敬。

接着,王教授为我们讲了那些被提名的中国作家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这个涉及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问题,它的评奖标准是授予那些在文学领域里写出了富于理想主义的最杰出作品的作家,作品要有对现实的批判、反思和超越。并且,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奖,它还涉及到与文学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一系列问题。诺贝尔文学奖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欧洲文化中心主义,政治偏见,语言障碍等。除此之外,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还存在着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为核心的理想主义的缺失,原则性的匮乏,作家人格的内在障碍所导致的艺术生命的短暂等问题。诺贝尔文学奖在发现天才的同时,也遮蔽和埋没了更多的天才。比如卡夫卡、乔伊斯、托尔斯泰、哈代、博尔赫斯、茨威格等。同时,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所理解的文学概念要比我们所理解的文学概念要宽泛一些,比如英国的罗素、德国的欧肯、法国的柏格森凭借哲学著作,政治家丘吉尔以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随后,王教授为我们讲了莫言为什么能够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的评语是用“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这证明评委们是读懂了莫言的。莫言的小说吸收了中国古老的民间叙事传统,又融入了西方的现代性,从而成功地走向了世界。王教授还讲到莫言的文学创作的特点,比如“大地”、“母亲”、“人性”等生命力主题,与此相关的文明压抑机制及其批判;写出了现代社会的混杂与荒诞;感觉的敏锐和超常;文体的狂欢化叙事等。

听了王教授的讲座,使我们更深地了解了莫言,获益颇多。

七、2013年5月31日晚19:30 山东大学黄万华教授 报告内容:流动性:走出文学史迷思

黄万华教授认为,“五四”至今的中华民族文学的研究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种种不清楚的地方。一方面是某些资源被“过度开掘”,比如受某种政治意识形态所影响;另一方面又有不少有价值的文学存在被遮蔽,比如文学史的分期,关注其起源、“进化”,依据流派,世代的演变强调文学的本质性的思考等。基于此,黄教授就认为,防止和医治这些弊病的一剂“良药”就是强调多重的、流动的文学史观。

二战结束以后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华文文学格局,在二战背景下的中国抗战时期文学也形成了多中心开放格局。(分别以延安;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上海、北平和香港为代表)都形成了不同的体系,他们既内在相同相应,又力求自成一脉,各行其是。这种文学的多元格局正是世界华文文学格局的最初形成,其中包含的是一种多重的、流动的文学史存在。黄教授指出,单一地就某一社会时空来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型、发展等恐怕看不清其中的复杂情况,甚至产生偏颇的认识而世界华文文学所强调的多重流动的文学史观显然有助于更深入地思考中国现当代文学转型、发展的许多重要问题。

通过黄教授的这场讲座,让我们学会了多层次、多方位的看待文学现象。

八、2014年10月11日晚7点30分 文学院学术报告厅101 余映潮老师

什么样的语文教材解读才是真正的成功的教材解读?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交给学生什么东西?余映潮老师就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和教材的研读等方面,给我们展开了一场生动的讲座。余映潮老师认为第一没有深刻精致的教材研读就一定没有好的课堂;第二研读教材是提取教学资源的最好办法,作为一个老师,首先就要将教材读厚,然后再把教材读薄。针对如何进行教材的有效研读,余映潮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些可供参考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整体反复 余映潮老师认为整体反复的研读教材是最基本的教材研读方法,所谓整体反复的研读教材即立体的多角度的研读课文。他提出从教学设计出发去研读课文更有收获,更有价值。余老师以《赫尔墨斯与雕像》一文为例说明了这类研读教材的办法。比如《赫尔墨斯与雕像》一文,可以涉及这样一些角度:1请为这则寓言再拟一个小标题,这个涉及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用朗读传达出作品中人物的神采;3划分这则寓言的层次并概括故事情节;4.用四字短语评价赫尔墨斯这个人;5提取能够表现课文全意的五个关键词;6赏析文中的三问三答;7.变读为写,想象续写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8赏析课文语言,特别对文章“笑”进行品析;9论析寓言中的语文知识。

篇3:听学术报告的体会

学生掌握知识, 取得好的成绩, 是最基本、最现实、最直接的东西。对学校来说, 成绩是其生存的资本, 是它的生命。那么,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 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 还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在这次日照市中学校长北师大高级研修培训 (4月23日—29日) 中, 我听了石中英教授的《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的报告, 如醍醐灌顶: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 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 还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什么行为才是“正当的”“对的”“好的”或“高尚的”, 进而培养他们正直的、真正的、良好的品格。

午餐后教室里杯盘狼藉, 周围遍布菜汁饭粒, 走廊过道内纸屑塑料袋随处可见, 负责值日的学生不知去向, 其余的学生也熟视无睹, 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做操时总有几个学生无精打采敷衍了事;部分学生厌学……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 相信每个校长、每个教师, 都可以举出许多。为什么他们面对脏乱环境无动于衷习以为常?为什么个别学生做操无精打采敷衍了事?为何学生厌学?笔者认为, 真正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缺乏责任感!那么, 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就学校内部而言, 应注意以下两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应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起床穿衣、折叠被褥做起, 从吃饭碗筷洗刷放置做起, 从睡觉姿势及按时作息做起, 从写好每一个字做起, 从上好每一节课做起, 从做好每一次作业做起, 从做操做好每一个动作做起, 从“垃圾入桶”做起, 从便后冲水做起, 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合作做起, 从尊重、关爱、勤俭、公正、宽容、诚信做起……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自身良好的价值品质是培养学生积极价值的前提条件。我在开全体职工大会时谈到了尊重教育, 这样说道:“尊重是相互的, 现在果庄初中的学生比以前更懂礼貌了, 学生见了老师一定会打招呼说‘老师好’。试想一下, 如果学生见了老师道一声‘老师好’, 而老师爱答不理的话, 学生再见了老师还会说‘老师好’吗?有的老师认为, 老师与学生见面互相问好的行为很重要, 而有的老师却不以为然, 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 在同一客观条件下, 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会不同。比如, 在同一个单位中, 有人注重工作成就, 有人看重金钱报酬, 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 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以,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 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求学生做到的, 我们自己应首先做到。“人们从正义者身上学习正义, 从勇敢者身上学习勇敢, 从仁爱者身上学习仁爱。”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如要求学生不迟到, 教师首先要在上课铃响之前进入教室;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 教师也应当按时检查、批改、下发作业。这样, 学生便会切身感受到教师这是在对他们负责。一个有工作责任感的教师, 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 进而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县果庄乡中心初中)

篇4:听腐败分子做反腐报告

老黄今年45岁,老大专毕业生,个子不高,或许与长期从事财务工作有关吧,记得他在机关工作时,脸上始终不苟言笑,见人就谦和地点点头,穿着打扮、日常花销同样不显山不露水,每天下了班就按时回家,和同事间的交流也大都是在谈论家事,曾是单位里公认的好丈夫、好父亲。

与以往的报告会不同,下午还不到两点钟的规定时间,报告厅里就已经座无虚席,待纪委刘书记引领老黄刚一出现在大门口,下面的窃窃私语就连成了一片:哎呀,头发都掉光了;老了得有十岁,变化太大了;也没穿囚服啊,这倒挺人性;唉,过去多好的人呀,可咋就……

这种议论持续了足有十几分钟,以至于刘书记最先做的开场白都被人们忽略了。直到会场里有人带头鼓了一下掌,大家按照以往的惯性也跟着拍过几声巴掌,才忽然觉出几分尴尬,面面相觑苦笑起来。

再看坐在台上的老黄,只见他脸胀得通红,身子剧烈抖动,眼睛紧盯面前的麦克风不敢往台下看。又经刘书记的再次提示,他伸出右手揪揪衣服后襟(估计已经被汗水打湿了),这才低声开口了。可最初那些话就如同是蚊子在嘤嘤叫,除了他自己估计谁也不知道究竟是在说些什么。这样过了几分钟后,他才往下看了第一眼,渐渐提高了声量:“我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就是从接受小恩小惠开始的。大家知道,我分管财务工作十几年,每年上级的经费计划一下来,如何继续拨付都是我一个人掌管。有的供货单位为了钱能早点儿到账,就给我送些烟啊、酒啊,后来又发展到送礼金……”

此时,刘书记笑着打断了他的话:“老黄啊,你个人的问题法律上已有结论,就不必再谈太多了。我们今天把你请来,主要是让你谈谈咱机关如何加强制度建设,以便从源头上杜绝腐败,你还是多围绕这个给大家提些建议。”

老黄干咳了两声,认真想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我还得拿自己现身说法,因为我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际就是在不断地钻大家工作中的空子啊。”

他的话音刚落,下面“啊?”的疑问声就纷纷响起在各个角落,所有人也都坐直身子,直楞楞竖起了耳朵。

老黄此刻反而冷静多了,脸上一本正经:“我可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事实真是这样的。比如吧,咱机关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可我仗着人熟,经常到其他处室转悠,遇到大家把文件放在桌子上,我就看似无意地瞟上几眼,有时干脆就借口工作需要找人借用文件,碍着我的老面子,从没有人拒绝过我,也不需要我登记。对文件里的有用信息,如果有关系不错的商家求到我,我就适情提供给他们一些,他们自然也会投桃报李。实际上,我是通过这种方式,把你们手中的权力,变成了攫取个人利益的工具,这我估计很多人都想不到吧。”

此言一出,下边就如同炸了锅一般:“真是没想到啊!”“真正小人作为。”“那可防不胜防。”“人心叵测啊!”刘书记拍拍麦克风,脸色铁青,厉声发话:“今天会后,综合处立刻组织一次保密大检查,再发现问题绝不姑息。”接着转向老黄,“说得好,就这样有的放矢地讲,我们好对症下药。”

刚才说的得到鼓励,老黄更加提高了声调:“再比如吧,现在规定买东西超过5万元都要实行政府采购,于是我就下有对策,化整为零进行规避,实在躲不过去的就想办法做通评委工作,反正也不需要我买单,我不过是做个中间人,拿一份自己的好处;还有干部轮岗制度,按说我5年前就该去别的岗位了,可一句工作需要就万事大吉,人总在一个职位干,太熟了就是容易出问题。”

端起杯子喝上一口水,他继续说:“干部强制休假喊了好几年了,可我每次休假的时间都是自己来做安排,如果真给我搞个突然袭击,或许问题早就暴露了;上面不止一次发文强调限制出差,可我每次提出申请都能成行,到基层去免不了吃吃喝喝,再接受一些超规格的服务,不可避免就会发展一些庸俗关系,有了机会就互相提供方便;还有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干部亲属回避制度,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不是都形同虚设啊?而且不客气地讲,问题并不只是发生在我身上啊!”

他的话讲到这里,下面已经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还有的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做笔记的手都在微微发抖了。

“按财务制度规定,最少每季度要和银行对一次账,可由于没人管我,我就私自挪用公款买了股票,原本是想赚了钱再还公家的,可谁知买了之后就一个劲地亏,我挪用的钱也就滚雪球似的往上涨,到最后账上实在周转不开,我的问题才彻底暴露了。人的欲望总是难以满足,大家可要引以为戒啊!”此时老黄长叹一声,“我触犯了法律,理当受到惩处。刘书记让我谈谈制度缺陷,要我说,现在制度够全的了。反腐败实际很简单,只要严格遵守现有制度、法律就足够了。大家千万不要耍小聪明钻漏洞,否则就是自己在往绝路上走啊!”

一口气讲完这么多,老黄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并且开始用眼神与下面的老熟人打招呼。但我注意到,很多人却深深低下了头,许久都没再抬起。

篇5:听师德报告后的体会

第一要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第二要热爱学生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有人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是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

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第三要学无止境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一有源源不断活水。学海无涯,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之过矣。”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马虎,因此,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有真才实学。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做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恐非易事。因此,教师要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

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第四要为人师表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学生时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第五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为教育增添了活力。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积极力量的关系,才能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内耗,从

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教师的劳动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因此,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当代师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之一。

我们常说:“一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师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我们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用一片赤诚之心去培育心灵,用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

《听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篇6:听金辉校长报告的心得体会

5月27日,有幸听了山东孔子礼仪学校金辉校长作的《教育的智慧—师德》的报告,听后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金辉校长围绕《教育的智慧—师德》这个主题,以全面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切入点,交流和学校了山东孔子礼仪学校的经验和成果,深入探讨当下国学教育中“怎样教,教什么,由谁教”等热点问题。教导大家怎样做好一位教师,并提出了“我们要用适当的方式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做到身心统一,教育孩子敬天爱人,不逃避责任的希望。

金辉校长声情并茂的演讲,扣动着在场所有听众的心弦,大家一致表示,此报告非常成功,令人深受鼓舞。金辉校长以国学经典教育为载体,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效仿先贤,修身养性,内塑外化,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以毕生精力引导更多的人们了解和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并因此受益和幸福。倡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经典教育、礼仪教育、孝道教育、节俭教育、习惯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更多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听金辉校长的报告,我更加明确了教育的目的是达到认得身与心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人与物的和谐相处,一切有效的教育都是触动孩子心灵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上施下效,长善救失,教育要为孩子的一生做准备,文化是民族的基石,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我一定要认真学好优秀的传统文化。

篇7:听报告体会

普兴中学教职工聆听应俊峰教授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2011年9月24日上午,我校全体教职工在学校视屏会议室聆听了教育部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究会秘书长应俊峰教授所作的题为《教师使命与素质》的专题讲座。

应俊峰教授针对新世纪的办学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当前教育改革进行了阐释。

一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应教授指出,当前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财富大部分是由人力资本创造的,而人力资本靠教育,所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要通过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是教师的使命。应教授指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他认为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三流教师教“应试”。教师应该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要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健康快乐成长。

应教授的报告,结合了大量生动翔实的教育教学案例和数据,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现实的广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教育改革的核心、教师的使命与素质。应教授的观点代表了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最高的理论水平,他的讲座拓展了我们的思路,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我校全体教职工从这次报告中更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增强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感,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智慧,并对自己在工作中要具备的素质又有了新的认识。

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校高泽祥校长强调:老师们要认真领会应教授的精神,更新观念,以对孩子认真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我校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确立研究专题,组织讨论,切磋交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自主研究,探索充满活力的、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同时鼓励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以专家讲座为契机,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为加快学校教育发展,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县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8:听教学示范课的体会

1 要有备而听

听示范课前需做好两方面准备, 一是上课内容准备。虽不是自己上课, 但应对所听示范课内容有个初步了解。如为本专业内容更应作详细准备。上好一堂课是由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的思维活动所构成, 教师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将信息发掘并传递给学生[1]。因而应首先根据内容撰写一个初步教案, 然后与示范教师的授课进行比较, 就如同将汉语文章先翻译再与英文原版进行对照一样, 理解会更深刻。二是听课目标准备。教师的风格不同加上不同的授课内容, 导致上课的方式不同, 故重点学习的地方也不同。可把听课目标分为几个部分, 也可以找准1-2个点进行重点学习。

2 要注重示范课的教学环节

虽然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千差万别, 但还是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内容和模式, 如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一般分为导入、阐述和小结三个部分。青年教师在听示范课时, 可对照这些环节逐一进行分析。

2.1 新课的导入

课程的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有机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可承上启下衔接新课和旧课, 另一方面对学生心理活动的启动和准备, 对学生思维能起到重要引导作用[2]。导入的形式既可采用承上启下式导入法:在回忆旧课、复习医学知识点的基础上诱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也可采用举例式导入法:教师准备一些与本节授课内容相关的临床病例、科研实践或是生活中的实例[3], 使学生感到所学课程的重要而导入新课;还可采用设疑式导入法:结合学生求知欲强、喜欢挑战的特点, 可根据课堂所讲授的内容, 设计有关的问题在授课之前向学生提出,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将他们引入新的内容。作为听课教员, 需首先分析示范教员采取的是何种导入方式,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 效果如何, 即自己和学生是否感到自然、连贯、流畅和有吸引力。

2.2 章节内容的阐述

章节内容的阐述是课堂的主要内容, 要求展开要有层次, 重点突出, 概念清楚, 难点解释明白, 使学生听之有物, 主动思考。示范教员必须非常注重章节内容的阐述, 在听示范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示范教师用何种方式展开章节。照本宣科或者对着幻灯片大篇幅朗读是青年教师常采用的不良展开方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学当然需要教, 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 多方设法, 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现代基础医学教学中更提倡“启发式”代替“填鸭式”[4]。听课者应对示范教师启发式教学的具体方式注意学习和思考。比如解释“复合伤”这个概念, 指人员同时或相继遭受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性质致伤因素作用而引起的复合损伤[5]。授课教员在此处设疑、激疑, 举例车祸中同一因素造成的“多发伤”等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 经过紧张的思维活动, 冲破层层思维关口, 对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真正有所得。在概念清楚后可分层次的将问题延伸到复合伤临床病理特点、核爆炸事故相关现场伤情特点、诊断、救治等多个方面, 在此过程中对学生引而能发, 还可通过反问, 将问题延伸、迁移, 启发训练学生推理、思维能力, 使学生逐渐豁然开朗, 最后做出正确的判断。

示范教师如何做到重点突出。几乎每节课内容都包含大量的信息, 且不用说还涉及到许多背景知识和新的进展, 仅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不可能让学生都完全了解和掌握这些信息。青年教师有时采用流水帐式的课程布局和展开方式, 容易让学生听完课后不知所云, 故在听示范课程时应注意教员是如何突出重点的。可注意以下几点:①重点内容时间如何分配;②重点内容讲述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③板书和幻灯片如何合理应用并突出重点内容[6];④是否通过提问等方式检验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

示范教师如何做好课堂小结。授课结束时的小结是课程的必要阶段, 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突出重点的作用, 使学生对本章节的轮廓、重点和存在的问题有一个了解且明确自己的课后任务。在听示范课时, 应注意示范教师在什么时机、如何从授课过度到小结阶段的, 小结包含章节的哪些内容, 所布置的问题能否较好的反应了授课重点并和教学大纲保持一致等。

3 要注重教学的艺术性

示范教师大都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不仅在基本的教学环节上会精心安排, 而且充满了丰富的教学艺术性, 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风格的形成与思想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等密不可分, 对年轻教师来说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和培养过程。但在听示范课时善于总结和体会也是一条学习提高的捷径。教学的艺术性主要由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来体现。

3.1 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良好的普通话发音, 适度的音量 (必要时借助麦克风) , 精练的语言, 清楚的表达等是授课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示范教师往往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语言来增加教学的艺术性, 新教师更应注意及时总结。比如:①形象化的语言。语言有声有色、鲜明生动、便于记忆, 这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知度, 使学生尤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在学生的第一次感知中烙下深刻印象。②典型化的语言。比如讲到病理学中的炎症时用“红、肿、热、痛”来概况, 讲到病理生理中的休克表现时可以用“低、速、冷、白、急”来概况。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应用会收到很好效果。③通俗化的语言。医学基础课程往往比较枯燥, 涉及众多专有名称, 语言深入浅出, 适当通俗化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④文学化的语言。医学虽然是自然科学, 但并不意味着总使用刻板的专业术语和规范的表达, 使用少量的文学性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既可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情绪, 又能加深印象。比如我室程天民院士在授课中谈到文章结构组织时引用了郑板桥“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诗句, 给大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7]。根据示范教师的语言表述特点, 年轻教师可对照自己的授课语言, 不断积累和改进, 力求较快的形成自己的授课风格。

3.2 肢体语言的表达

在以理性思维为指导, 用科学语言进行阐述的基础医学课程中, 有意识的、并恰当的应用非语言行为可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活跃课堂氛围。如印象最深的生理示范课教师肖家思教授讲胃肠道的蠕动时, 身体都做了形象的扭动, 体现了一种教学的投入, 学生也被深深的吸引和感染。肢体语言还包括教师的仪表、眼神、举止、衣着、气质、情绪等。听示范课时可以思考, 此示范教师给自己和学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否有亲和力?是否有信任感?举止是否大方和恰当?表现是否到位和投入?有经验的教师会注意观察学生瞳孔的扩缩、面部表情的变化等无声的细微表现, 获取学生言谈所包蕴信息从而反馈到自己的教学中[8]。同时, 教师的面部表情以及眼神, 也是和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看示范教师目光的投放点, 是凝视学生还是重点放在后排, 还是不断的扫视?对于学生精力不集中的行为, 教师是否用目光去制止?教师的这些行为是否合适, 是否恰当, 假如是自己会倾向采取何种形式?

3.3 板书设计和多媒体的应用

板书和多媒体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突出讲授重点, 通过学生的视觉促进思维活动。在听示范课时要注意, 在整个章节内容中, 示范教师什么地方采用了板书, 板书安排如何, 是否条理清晰?多媒体是如何制作的?文字、版面、音响、色彩、动画是如何安排和结合的, 这些因素对自己和学生的感官刺激是否到位?什么时机使用多媒体?多媒体和板书如何配合?这对于提高自己授课时板书与多媒体的合理应用将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6]。

4 要注重课堂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通俗讲就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属于一种管理活动, 但是和上述基本的教学活动密不可分, 有些是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来实现的。在听示范教学时可注意以下4点。①注意整体的时间安排。可携带一个计时器, 记录下教师对教学时间的分配, 比如说新课导入占多少时间。章节展开、重点内容和概念的阐述、提问、总结等各占多少时间。②注意整体的课堂氛围。学生是否在积极主动的获取, 集中精力的学生是否占绝大多数?③教学组织是否有秩序、有效?④课堂组织的科学性。即在预备、开始、授课、结束阶段的组织有什么差异?讲授、提问、反馈、练习、讨论等组织形式的应用和自己预想的是否一致等。

5 要结合实际进行总结与分析

5.1 对照易犯错误进行分析

青年教师在授课中由于经验不足, 容易出现许多教学疾病。教学基本环节控制不好, 如课堂导入缺失或时间过长;教学内容失衡, 如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或教学超时、超量;教学辅助技术使用不当, 如板书不合理, 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阻隔, 如上课时单纯的讲, 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等。在听完示范课后可对照曾经出现的失误进行分析和总结。

5.2 对照三基五性进行分析

课堂教学强调“三基五性”培养。三基包括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五性包括对教学内容“精-抓精华”、“准-理解准”、“新-新发展”、“深-讲深入”、“熟-内容熟”。在听完示范课后, 可根据课堂笔记分析示范教师是如何体现五性的, 自己在三基训练中还存在哪些欠缺等。

5.3 对照原来构想进行分析

在听本专业教师的示范课时, 可先自己详细备课, 在听完示范课后, 将示范教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组织方式与自己备课的内容相比较, 多问几个为什么。当然, 在虚心学习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创新, 不能对示范课程盲目的照搬照抄。

5.4 总结分析与试讲相结合

最重要的经验来源于自己的实践。根据听示范课所获经验, 可重新对自己担任的专业课备课, 加入自己独特的理解, 在教研室 (研究所) 范围内试讲;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录像, 然后根据教学督导组意见和录像再次针对性的修改, 经过这样几个过程可迅速提高授课水平。

综上所述, 多听示范教学课, 虚心求教、认真总结、勇于创新, 既是青年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 也是完成由研究生向合格教师转变的一条有效途径。这既是听教学示范课后的粗浅体会, 又接受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督导专家和领导的指导与建议, 仅供同道参考。

参考文献

[1]沈孝兵.医学课堂教学中非语言行为的运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04, 12 (5) :355-356.

[2]罗肖华.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艺术[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 (17) :2742-2744.

[3]王锋超, 粟永萍, 王军平, 等.依托研究生构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技术平台的尝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7) :141-143.

[4]倪江, 徐维廉.医学院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5) :7-8.

[5]史春梦, 罗成基, 粟永萍, 等.对复合伤教学中加强科学素质教育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6) :1258-1260.

[6]任泂, 徐辉, 李蓉, 等.浅谈多媒体幻灯在防原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06, 14 (4) :406-407.

[7]冉新泽, 徐辉, 粟永萍, 等.防原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 (7) :56-58.

上一篇:做民主型的教师下一篇: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