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会礼仪与饮茶礼仪介绍

2024-04-26

茶会礼仪与饮茶礼仪介绍(精选4篇)

篇1:茶会礼仪与饮茶礼仪介绍

茶会礼仪

茶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很早以前,商人就利用茶楼进行交易,举行聚会,各行各业一般都有其约定的茶楼作为集合地点。商人在饮茶时商谈行市,进行买卖,这种形式多流行于长江流域一带,。尤其以上海为盛。民间以茶待客也很普遍。新中国建立以后,茶会推而广之,成为人们用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性聚会。一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也常用“茶话会”形式进行公务聚会,以达到交流思想、联络感情、洽谈业务,开展公务等目的。,就是指人们各种茶会活动中应遵守的礼仪。

1. 茶会准备礼仪。

茶会准备礼仪,是指茶会组织者在茶会准备阶段应遵守的礼。

(1) 正确拟定茶会的形式。茶会形式多种多样,有品茶会、茶话会、音乐茶座等。一般庄重、高雅的茶友间相聚多用品茶会;单位集体座谈某种事项用茶话会;娱乐、消遣性聚会宜安排音乐茶座。

(2) 布置要得当。一般品茶会比较讲究,虽不像日本茶道那么

有严格的规定,但品茶会要求茶叶和茶具的准备和摆布都很讲究,要具有地方特色,一般用陶或瓷器皿作茶具,不宜用玻璃杯及热水瓶。茶话会比较随便一些,可加摆糖果、华 夏 酒 报:邮发代号23-189 当地邮局可订阅瓜子等。音乐茶会更加自由、活泼,乐曲准备比茶更重要,有时可以用饮料代表。

2. 茶会进行中的礼仪。

茶会开始时,主持人应热情欢迎应邀者光临,并讲明举办茶会的.目的和内容。一般来说,茶会就座比较自由,讲话也不要求有严格的顺序,可随感而发,即席发言。当别人发言时,主持人不要随便插话,更不要任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茶会应安排专人给客人续茶,续茶时服务人员走路要轻,动作要稳,说话声音要小,举止要落落大方。续茶时要一视同仁,不能只给一小部分人续,而冷落了其他人。

当有人兴之所至发言滔滔不绝时,主持人不要当众打断他的讲话,那样做是对发言人的不恭敬。这时,可以用“递条子”的形式,提醒他尽快结束谈话,使茶会得以圆满结束。

3. 茶会结束进的礼仪。

茶会结束前,主持人应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并就茶会所达到的目的作简要的小结。送客时,主持人应站在门外,一一与客人握手告别,并致以简短的祝颂语,如晚上举行茶会时,可祝参加者“晚安!”举行新年茶话会时,可祝“亲年快乐!”总之,在道别时,要以依依不舍的心情,与客人热情地说一声“再见”。

篇2:茶会礼仪与饮茶礼仪介绍

续水,一般在活动进行30--40分钟后进行。如果往小茶杯中续茶水,应将一把茶壶茶,经过滤倒入另一把茶壶,然后再续水。倒续水时瓶口要对准杯口,不要把瓶口提得过高,以免溅出杯外。如不小心把水洒在桌上或茶几上,要及时用小毛巾擦去。不端下茶杯,而接在桌上或茶几上往杯中倒水、续水,是不符合操作规范的。

在往高杯倒水、续水时,如果不便或没有把握一并将杯子和杯盖拿在左手上,可把杯盖翻放在桌上或茶几上,只是端起高杯来倒水。服务员在倒、续完水后要把杯盖盖上。注意,切不可把杯盖扣放在桌面或茶几上,这样既不卫生,也不礼貌。如发现宾客将杯子放在桌面或茶几上,服务员要立即斟换,用托盘至托上,将杯盖盖好。

篇3:茶会礼仪与饮茶礼仪介绍

遵行礼仪就必须在思想上对交往对方有尊敬之意, 有乐贤之容;谈吐举止上懂得礼仪规矩;外表上注重仪容、仪态、风度和服饰;在一些正式的礼仪场合, 还须遵循一定的典礼程序等。孔子说:“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礼仪虽然对人有较强的约束力, 但它却是一封永恒的介绍信。孟德斯鸠曾说过:“没有绝对的自由, 规矩是束缚我们行为的, 同时也是给我们的自由以保证的。”在现代社会, 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还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 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敬程度, 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表达心意、促进了解的一种形式, 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和关系纽带。

中国历来讲究尊卑位次排序, 如果安排不妥, 会引来不少误解和麻烦。位次排序问题, 实质上是左右与尊卑问题, 有其历史渊源、发展演变过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历史和时间的行进有必要对左右尊卑, 特别是位次排序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中国古代的左右尊卑简述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 左与右的区别是上下、尊卑、高低、贵贱的重要标志, 表现在各种礼仪场合。左右与尊卑, 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左尊右卑

《左传》桓公八年:“季梁曰:‘楚人上左, 君必左, 无与王遇, 且攻其右, 右无良焉, 必败。’”楚国以左为尊, 左军的势力比右军的势力大, 因而季梁建议进攻力量薄弱的右军。

《仪礼·士相见礼》:“士相见之礼挚, 冬用雉, 夏用鱼, 左头奉之。”“左头”是头在左, 又称“左首”, 以示尊重。《礼记·曲礼上》:“执禽者左首。”郑玄注云:“左首, 尊。”孔颖达疏:“禽, 鸟也。左, 阳也。首, 亦阳也。左首, 谓横捧之也。”

古代的宫殿、府第、牌坊等建筑亦可见崇尚文治时期以左为尊。孔庙始建于孔子逝世后的第二年, 进了孔庙门, 有一条用精致石头铺成的道路, 那是皇帝步行的道路。石路的左边是文官走的路, 石路的右边是武官走的路。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 又改以左为尊。《明史》:“甲辰正月, 初置左、右相国, 以李善长为右相国, 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 (1367) 命百官礼仪俱尚左, 改右相国为左相国, 左相国为右相国。”

清袭明制尚左。《红楼梦》第三回叙述贾府接待林黛玉席次安排:“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见王夫人来了, 方安设桌椅……贾母正面榻上独坐, 两边四张空椅, 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 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 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 探春左第二, 惜春右第二。”虽为小说, 实为现实生活之再现, 左位为上, 先左后右。清朝官员, 一般以满人提任左职, 汉人出任为右职。

由此大致可见, 春秋、唐、宋、明、清等代尊左。

2、右尊左卑

《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 养庶老于左学。”右学是大学, 左学是小学, 国老尊于庶老, 右学尊于左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功大, 拜为上卿, 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 有攻城野战之功, 而相如徒以口舌之劳, 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 吾羞, 不忍为之下。”

《汉书·田叔传》:“上尽召见, 与语, 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这就是成语“无出其右”的来源。宋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 仕诸侯为左官, 居高位为右职。”

《元史·仁宗纪三》载:“延祐 (1317 年) , 仁宗任命合散为右丞相, 合散言:‘故事丞相必用蒙古勋臣, 合散回回人, 不厌人望’, 遂恳辞。制以宣徽使伯答沙为中书右丞相, 合散为左丞相。”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左右》:“元左右丞相、左右丞、则以右为上。科场蒙古色目人称右榜, 汉人南人称左榜, 亦右为上也。”

由此大致可见, 殷商、战国、秦、汉、元等代尊右。

以上分析仅为依史料记载、文学作品等得出的初浅见解, 实际情况远为复杂。

若就主流文化论, 现代人一般认为“古人尚左”。我个人认为主流文化论尚左有以下原因:A、古人有“天道尚左”的宇宙观, 并将左尊右卑的概念延伸到一切具有左右分别的情况。当时是父权社会, 男尊女卑, 因而男左女右。稍后重文轻武因而文左武右, 清代故宫文华殿在西 (所说的尚左是以建筑物坐北朝南且朝大门方向看为准) 。B、依据史料记载、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春秋、唐、宋、明、清等代尊左殷商、战国、秦、汉、元等代尊右。唐、宋、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朝代, 几个朝代的经济政治综合国力在当时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其思想观念对后人的影响恐怕也是远大于其他朝代。中国上下几千年, 左右尊卑问题随时间的推移、地域的区别、习俗的不同、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差别。尊左与尊右, 应区别具体情况, 笼统地说古人尚左或尚右都是片面、简单的。

二、中国现代会议主席台的位次尊卑排序

借古鉴今, 通过以上分析弄清楚了中国古代对左右的尊卑情况。根据刘老师在课堂上的建议下面对于现代会议主席台的位次排序作进一步分析, 更好地了解次序排列在中国现代的情况。礼仪中的左右尊卑排序没有明确的规范, 《机关文明礼仪手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年8 月第一版) 认为, 目前国内排定主席台位次有三个基本规则:一是前排高于后排 (这是应有之义, 勿须赘述) , 二是中央高于两侧, 三是左侧高于右侧。

1、领导为单数时的座次排序。这种情况排位较为简单

第一种:1 号领导居中, 2 号在1 号左手位置, 3 号在l号右手位置, 如此类推。由于会议主席台一般为单数, 而我国最高层级的会议大多如此排序, 所以这种排法得到全国上下的普遍采用, 是使用得最多的位次排序。如下所示:

2、领导为偶数的座次排序

主席台领导为双数时的座次排序较为复杂, 可以以十一届三全会为界前后两个阶段论述。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以主席台中间线分开) 尊右有时也尊左, 左右无严格界限。

①尊右。如下所示。

(2) 有时也尊左。如下所示: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分两种情况, 一是以左为尊, 二是以中为尊。

第一种:以主席台中间线划开, 以左为尊。这种情况最为多见。

第二种:以中为尊。1 号领导位居正中;两边领导左单右双亦可, 左双右单亦可。这种排法比较保险, 跟领导为单数时排法基本相同。具体排位时, 单数一边领导位距可适当疏一点, 双数一边密一点。领导多时, 左右两边看不出区别。

此外,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左右皆尊。如下所示:

我国虽然没有统一的礼仪规范, 但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做法, 为全国提供了范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排列, 让我们看到了左右次序的趋势。只要掌握以上的规则, 就能运用自如, 礼貌得体。左右, 乃是一个方位, 跟尊卑联系在一起, 不过是人为赋予的含义。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源”, 古往今来, 由东到西, 左右的尊卑随着时空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 只要正确看待, 这个变化不过是参差多态的一个符号和色彩。

摘要:中国传统礼仪的意蕴非常丰富, 且具有多重功能。深刻认识传统礼仪的意蕴, 充分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位置尊卑方面的传统、现代进行了初步描述。

关键词:礼仪,左右尊卑,座次排序

参考文献

[1][清]赵翼.陔余丛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7.

[2][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7.

[3]杨琳.左右尊卑文化现象的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 1996年夏之卷总第12期.

[4]康清莲.左右尊卑的文化内涵[J].晋阳学刊, 2009, 5.

篇4:品茗者的茶会礼仪规约

茶会为何必须建立礼仪规约?喝茶原本不是很随心所欲的一件事吗?因为我们认为“做好”茶会的信念来自我们对茶会所有细节真正修炼到炉火纯青,如:品茗者的服饰、持杯手势、坐姿应如何?不小心把茶倒翻了怎么办?可不可以自己伸手去拿茶海添茶?品茗者在等待茶叶浸泡時和接受奉茶時眼神要看何处?只有在懂得这些问题并处处带着尊重与爱惜的态度去看待与解决,我们的茶会才更有把握达至文化水平和艺术境地。

熟悉茶会专有的一套言谈举止的守则,除了让我们到世界各地泡茶,无论和什么身份的人泡茶喝茶,我们都能挺得住、站得稳之外,我们同時还能令自己更自在得体,令别人得以用更惬意的心态来享用、欣赏茶会。实施礼仪時不要卖弄、不能假殷勤,大家也就不会埋怨它是装腔作势,或不服气要遵守诸多规矩。

品茗者茶会礼仪规约如下:

(一)赴茶会

品茗者有两种方式进场:买票或主办方邀约。无论哪一种,说了要去就要去。茶会最核心的活动是喝茶,几个人来、喝几杯、泡几道茶决定了茶法,故茶会是以人头来排定座位的。泡茶师可根据此来做预算和安排。品茗者有事没法子出席需提早请人补上空缺,不可临時爽约。说了不去突然很想去可以吗?主办方应该早已请了别人代替你的空缺,为免大家尴尬,不应去。

(二)衣着守则

主办方应在茶票或邀请函上注明该场茶会需符合的着装要求,如:隆重礼服、盛装装束、较正式服装等。品茗者的衣着不规定何种款式,惟需依照其隆重程度来打扮。女士长头发的都要梳拢上来。品茗者不要穿短裤背心、拖鞋参加茶会。

(三)要带自己的杯吗?

不要。

请勿去到任何一个茶会现场,就将自己最得意的品杯取出使用,罔顾泡茶师为此茶会花心思选的品杯。只有到不提供品杯的场所才采用自备杯。

(四)抵达時间

不要迟到。要安排几分钟時间入座,安顿好手提袋、外套等。

(五)关闭手机

入座后关闭手机,茶会过程不使用手机。

(六)可与邻座聊天吗?

不聊天。可微笑、点头、欠身打招呼。有必要说话時应轻声说,简洁说完了就噤声安静下来。

(七)坐姿

坐時要安稳,不要前后摇摆、左右倾斜。脚不要瞎抖,别伸张双腿,别又开双腿,不要把小腿架放在膝盖上,再用手去扶住脚踝。

双手可以轻轻搭在膝盖上,不要去摸脸上的痘痘、摸鼻子、摸耳朵、弄头发。

(八)中途离座

除非忍不住要放屁、要方便、突然打喷嚏或咳嗽超过几下还停不了,需要到洗手间,否则别进进出出。万一真的要去,无须张扬,说声“对不起”就离座。旁边的品茗者请务必不慌不忙继续品茶,别大声嚷嚷叫当事者难为情。

中途也务必别翻抄手袋或任何物件弄出杂声。

(九)品茗者的“领地”

泡茶师会把茶杯与杯托奉到品茗者前面,即品茗者坐下来后面对着茶桌的那一块“领地”。品茗者不要把手伸过去别人的“领地”取拿任何茶器、茶叶来观看,或从泡茶师的“领地”取茶海来自斟自饮。

(十)茶会程序

泡茶师都有一套茶谱,会在适当時候进行泡茶、品茶、闻茶香、传递茶器观赏、看茶底等程序,别心急,请听候泡茶师的安排。

(十一)什么時候品茶

约五至十位品茗者的茶席,可等泡茶师都给所有品茗者奉上茶之后才一起品。茶也不适宜太热进口,这時刚刚好。十位品茗者以上的茶席,不必等,等到茶都凉了是不切实际的,先有茶的人可慢慢开始品。

不知如何是好時可留意泡茶师的手势,泡茶师若轻轻奉完第一杯再奉第二杯。表示要大家等一起。泡茶师把茶奉上后若再手掌摊开加一个“请”的手势,表示可以马上品茶了。

(十二)茶倒翻了怎办?

泡茶师会用茶巾协助抹干净,如果茶海还有茶汤就再添茶。没有了就不添了。若泡茶师一時没发觉。品茗者可用自备的纸巾擦,动作要小,擦后把用过的纸巾收回自己的包。旁边的品茗者不要慌张,静静就好。如果他找不到纸巾,递一张你的给他就好。

(十三)持杯的方法

用拇指与食指捏着品杯杯缘,中指托杯底,无名指托着中指,尾指托着无名指,品茶時用中指顶一顶杯底就可以了。

又或,无论怎样拿,只要不将任何一根手指翘上来挂在空中即可。

用哪个手拿杯?习惯用右手,用左手也无不可。

杯托要拿在手上吗?杯托作用应该是预防茶杯太热烫手,以及有茶水溢出它時可盛托,不使溅湿桌面,故要拿。

(十四)茶里有碎末怎么办?

把每一杯茶喝完至于干净净,即使有些微碎末,那并不影响茶性和茶味。不要喝半杯倒掉半杯。

(十五)等待茶叶浸泡時和接受奉茶時之礼

浸泡時,品茗者要和善地正视泡茶师一会,眼神再停留在泡茶器,不可草草涉猎,毫不关心。

接受奉茶時,身体不要东歪西倒,眼神要注视泡茶师,向他微笑,要郑重的点头表示谢谢,专注的看那杯茶。

(十六)茶会结束之礼

上一篇:好店长不一定就是好督导:浅谈连锁药店督导体系下一篇:教学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