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营销协会章程

2024-05-02

花椒营销协会章程(精选3篇)

篇1:花椒营销协会章程

科技支撑特色产业,服务增加协会引力

——重庆市江津区花椒产业协会情况汇报

江津花椒经历了从分散种植到规模生产、从单纯的种植到综合加工贸易、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工科贸联动的“三个转变”。特别是花椒协会成立以来,通过“基地+协会+公司+农户+市场”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推动花椒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具特色的产业。江津花椒成为重庆市农业的四大“名片”之一,也是江津、重庆乃至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典范。江津花椒产业协会在其中功不可没,获得社会广泛赞誉,得到农业部副部长刘坚、齐景发、国家林业局常务副局长李育材、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徐善衍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先后荣获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单位、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协会的基本情况

江津区花椒产业协会成立于2003年,是江津全区花椒种植、加工、销售、农资供应等方面代表组成的社团组织,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6名、理事9名、会员239个,其中加工企业13个、团体会员8个、种植大户会员158个、加工流通环节会员45个、农资配送会员5个、其它会员10个),分布在全区25个镇(街),并在花椒主产镇设立理事片区,开展种植、加工、科研、销售等全方位服务。

二、主要工作经验

(一)科技兴农,助推产业 1.积极研究、总结、推广“花椒嫁(桥)接”、“修枝整形”、“矮化密植””等花椒速生丰产种植新技术。通过多年断试验,使花椒由传统的三年生长期缩短为一年半挂果,还研究出花椒成年树的“矮化缩枝复壮”技术,延长了花椒的盛产期、提高了产量。

2.研究花椒专用肥。协会联合全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企业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通过测土配方,成功研制了撒可富6℃花椒果树专用肥,鲜花椒亩产由过去的200公斤左右提高到400-750公斤。

3.研究出花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了用药量、节省劳动力、降低农药残留量,实现花椒种植标准化、产品绿色化。

4.强化花椒加工技术研究。研究的保鲜花椒技术已经广泛推广,实现鲜花椒全年供应。花椒油工厂化提取技术也实现批量生产。花椒产业还从单一的调味品向日用化工、医药保健等领域发展,极大地延伸了产业链。

江津花椒产业协会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全国首批“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花椒深加工项目先后两次列入国家“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科技的注入,增加了江津花椒的影响力,江津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被国家标准化委会评为“九叶青花椒标准化示范区”,江津花椒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商标等荣誉,如今花椒产业的发展正以江津为核心向周边省区县辐射。

(二)科普惠农,成效显著

协会将花椒先进技术推广放在首位,坚持常年科普宣传。成立由20多位专家和10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江津农技服务队花椒分队;先后举办技术讲座或培训330余次,受训椒农达11万人次以上;创 建科普示范基地16个,发展科技示范户3000户;发放技术宣传资料6.5万份和光盘2000多张;通过“农信通”短信平台,发送有针对性的技术和供求短信近100余万条;组织编印《青花椒栽培管理实用技术》,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三)帮农扶农,增收致富

在广泛推广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把帮助贫困地区和移民脱贫致富也是作为协会重点工作之一。嘉平镇紫荆村曾是重庆市重点贫困村,在协会的帮扶下发展花椒种植业,2011年,人均种椒收入突破4000元,整村实现脱贫致富。2012年协会,向种植花椒的移民赠送“撒可富”复合肥10余吨。还先后帮助壁山、涪陵、石柱、丰都等区县举办花椒技术培训。由于协会的努力,江津区花椒种植面积也已达50万亩,涉及22万户、61万椒农,加工企业26家。2011年,全区鲜花椒产量达13.6万吨,产值15亿元,核心区农民年花椒收入达到家庭总收入的60%以上。花椒产业每年提供季节性务工16万个以上、营销从业人员800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近2个亿。

(四)农商对接,拓展销售

协会配合政府成功举办“中国花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花椒之乡贸洽会”、名厨会等大型活动;鼓励会员积极参加“中国西部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等,提高江津花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2年,协会拓展销售思路,引入电子商务,与重庆西材商品交易市场达成合作,为江津花椒搭建更加广阔、快捷、现代的销售平台。

(五)搭银企新桥,解压资金瓶颈

为搭建银企之间的新桥梁,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2011 年,协会与重庆农业担保公司、重庆银行合作,成功地通过三权抵押、协会整体打包的形式,获得贷款总额近3850万元。2012年,将按此模式以优惠、方便的方式发放贷款4000万元,使困扰产业发展的资金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六)当政府参谋,做行业纽带

花椒产业协会上联政府、下联椒农、中间连接客商,在产业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协会定期召开加工企业、种植业主,以及经销商会议,随时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加强行业自律,并通过“江津花椒简报”定期向党政领导、职能部门传送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如今协会真正成为了政府的助手、椒农的亲人、客商的朋友。

做大做强江津花椒产业是全区人民的共识和愿望,花椒产业协会也必将在产业发展中起领头雁的作用,再谱江津花椒产业新篇章!

篇2:花椒营销协会章程

网络营销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 甘肃陇南市武都花椒网络营销

策划方案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101学号:20110651103姓名:崔慧军

指导教师:于岚

2014年7月 2日

甘肃陇南市武都花椒网络营销策划方案

【摘要】2007年7月19日电盛夏季节,椒香满山谷,雨后的陇南武都迎来一个少有的凉爽日子。白龙江畔欢歌笑语,到处彩旗飘扬,人们为遍地生长的花椒举办有史以来第一次节会。作为一种见效快,速生的经济果树,陇南的花椒采取每亩60至80株的垄作方式种植,空心矮状修剪,无公害管理,优选的陇南大红袍、六月红花椒品质在国内数一。

一、选题意义武都花椒产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由于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自唐时起,武都花椒即为历朝贡品,畅销四方,历久不衰。在唐代《元和志》中就有“花椒开元阶州贡”的记载。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他的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中记载,“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并详细记述了当时的武都人民如何栽植、采收、贮藏花椒的过程。自唐宋以来,武都花椒就是椒中上品,在我国花椒贸易史上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扮演着重要角色。

农历二月开花,五月成熟,果实深红色,密生粗大突出的腺点,具有粒大饱满、麻味醇厚、药效成份多、精油含量高等特点,采摘下来的果实经烈日曝晒,裂开黄口,露出种子,故而以连续大晴天所采花椒为上品。

武都花椒的效用:1.花椒果皮主要用作调料。做菜吃起来浓醇爽口、开胃通脾,其味觉刺激强烈,回味悠长。2.花椒还能除膻去腥。肉食特别是牛羊肉中必放大量花椒,则汤清肉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可口、回味绵长。川菜的麻辣风味和西北牛羊肉饮食文化饮誉海内外,花椒功不可没。3.花椒还可供药用。性热、味辛,能温中止痛、杀虫。用温开水冲服,可健胃通脾,治脘腹冷痛、吐泻及蛔虫病等。花椒和艾叶煮水,杀菌止痒,可用于洗婴儿、治痱子、去头风、活血化瘀及跌打损伤消肿;

二、武都花椒现状调研

武都区属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区,日照充足,气候温暖,在全区海拔900— 1800米之间的广袤区域内,十分适宜花椒树的生长、挂果。在全区36个乡镇中有34个乡镇适宜发展花椒,覆盖面达到95%。

武都已建成白龙江沿岸、北峪河流域、马街下南山、福津河、洛塘片、佛堂沟五条万亩花椒林带;以及安化镇王河、柏林乡渠道、蒲池乡石塄坎、汉林乡林家河、马街镇中梁山等76个千亩花椒示范基地;基本实现全覆盖村401个、乡镇3个。全县呈现出“荒山建园子,地埂锁边子”的发展格局,由山到川,田间地头到房前屋后,椒红叶绿、层“椒”尽染,既绿化荒山、防止水土流失,又增加经济收入,从根本上改变了“荒坡石头窝”、“穷山恶水”的面貌,形成 “漫山遍野摇钱树”的可喜形势。

随着花椒产业的形成,武都建起了“花椒液加工厂”(年生产能力3000吨,产值3000多万元)、“洛塘绿源花椒加工厂”(年加工能力100

吨,产值75万元)和“椒目油脂化工厂”等8户企业,开发花椒产业的私营企业达52家。注册了“历献”、“六月梅”、“黄口梅”、“古劲驰”、“古阶州”等花椒专用商标。

而且政府通过电商办协同花椒中心,组建成立了武都区电商协会、天泽电子商务实体店、“淘宝•武都特产馆”和“世纪之村•武都馆”,有效提升武都花椒品牌竞争力和龙头企业活力,拓宽了土特产品渠道,实现了产业提质增效。

三、武都花椒营销策划方案

1.建立专属门户网站。通过网站大力推广武都花椒的优势和市场情况,使买家和卖家充分了解到武都花椒的效果、方法和市场价格。

2.视频营销。开展相关专题节目,使更多的人了解到武都花椒。

3.搜素引擎营销。通过百度、新浪、搜狗等,进行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可获得大量的关注。

4.微信营销。开通“武都花椒”微信公众号,得到广大微信用户的关注。

四、网络推广成果

在梧桐子网站上发布文章:

《武都花椒的故事传说》 网址:

《武都花椒》网址:

五、报告内容分享

《甘肃陇南市武都花椒网络营销策划方案》网址:http://tieba.baidu.com/p/3093170750

篇3:花椒营销协会章程

一、项目背景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是我国羌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县, 也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茂县地处川西高原岷山山系地区, 奔腾的岷江由北向南横贯全境。县内山峦起伏, 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 高山峡谷密林深处是重要的大熊猫栖息地, 建有茂县宝顶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具有古老历史的羌族群众世世代代居住在岷江河谷沿岸, 主要以种植玉米、土豆和经济作物为生。由于半干旱河谷气候,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群众的收入来源少且不稳定, 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保护区的建立, 进一步限制了当地群众对保护区范围内自然资源的利用。花椒作为当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 长期以来存在市场波动、中间商盘剥和销路不畅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椒农的收入来源。

为帮助茂县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增加和稳定收入, WWF替代生计项目邀请家乐福公司帮助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 突破市场门槛, 形成稳定供货渠道, 最终惠及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千家万户椒农。这种做法的主要特点:一是以市场开发为重点, 推动社区突破市场门槛;二是吸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商业企业前来帮助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三是以协会为纽带, 覆盖千家万户。通过帮助保护区周边社区建立和稳定替代生计来源, 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实现长期持续保护目标。

二、花椒协会的起源与成长

长期以来茂县的花椒就以外观好、口感佳和品质好, 在省内很有名气, 受到市场的青睐。每年1500吨~2000吨的花椒产量给椒农带来可观的收入, 但是椒农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许多花椒商贩压价收购, 单家独户的椒农难以卖出好价钱。二是不良商贩在销售过程中掺假成风, 导致茂县花椒的市场口碑急剧下降、品牌形象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有序地规范花椒市场, 有效地保护茂县花椒品牌, 2005年在茂县花椒主产区之一的沟口乡, 由乡政府牵头成立沟口乡花椒协会。协会的主要任务, 一是为椒农提供必要的服务;二是沟通市场渠道, 保障椒农的长期收入来源。现任花椒协会会长何有信, 是一个熟悉花椒产业、有经营头脑、热衷为社区做好事的人, 深受群众信任。他在带领花椒协会闯市场的过程中, 首先是注册了自己的花椒商标“西羌六月红”, 努力塑造花椒品牌形象;其次是精心设计包装, 通过包装改善产品形象, 提高花椒的销售价格;再次是尝试加工花椒油, 提高产品附加值;第四是努力开拓市场渠道;第五是积极为协会会员提供服务, 包括技术培训、提供市场信息。通过一段时间努力, 花椒协会会员从30多户发展到380多户。

尽管如此, 花椒仍然面临销售难、缺乏稳定的市场渠道、产品价格不高等矛盾。因此, 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抓住WWF在茂县开展替代生计项目的机会, 在WWF的帮助下开始了全新的市场开拓经历。

三、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主要做法

WWF以提高当地社区能力建设, 实现社区长期稳定的生计来源, 持续有效保护大熊猫栖息地为目标, 在帮助社区走向市场的实践中, 主要做法如下:

1.选好当地机构

为了把千家万户难以成规模的农产品组织起来, 满足产品规模化的要求, WWF帮助农户选择基层社区机构, 由机构组织农户产品进入市场。WWF选择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实施替代生计项目的原因, 是因为项目能覆盖保护区周边的众多社区农户, 而农户有自己特色的农产品——花椒, 当地农户对该产品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 经济上有很高信赖性, 并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同时, 该农民协会相对成熟, 协会领导人拥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加上其在当地有一定的威信和凝聚力, 能够团结凝聚椒农共闯市场。

2.推动社区自主发展

WWF主张以协调者的态度, 推动社区自己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让社区机构通过替代生计项目,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与成长。例如, 让花椒协会独立外出考察、参加展销会和销售商洽谈。协会在实践中学习与外界对接, 逐渐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面临的问题。通过考察和学习, 协会逐步认识到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不断的反思和总结经验, 完善了花椒产业发展思路和规划, 增强了独立发展能力。

3.以能力建设为帮助重点

WWF认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社区真正的帮助, 不能简单提供资金, 而要帮助社区机构建立和形成与市场打交道的能力。通过能力建设, 让社区学会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 提高生计来源的稳定性, 形成社区机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WWF替代生计项目从四个方面对沟口乡花椒协会进行能力建设。

一是转变观念、拓展视野。在WWF的资助下, 花椒协会人员先后到数省参观考察其他项目点, 学习汉源花椒产业发展模式。参加多个NGO举办的各种培训, 培训内容涵盖了发展管理、机构建设和项目实施等。通过考察培训活动, 花椒协会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发展经验, 开拓了视野, 逐渐尝试与不同的机构和部门对话与合作, 提高了机构自身能力建设。

二是建立市场意识。WWF通过提供信息和经费支持, 帮助花椒协会人员参加各种产品展销会, 推动花椒协会了解外部市场, 参与市场竞争。花椒协会先后参加了6次大型展销会。2007年, 在成都市“麻辣天下——首届中国川菜之魂调味品展示会”上, 花椒协会“西羌六月红”大红袍红花椒荣获“中国川菜调味品金奖”荣誉称号, 并获得 “中国健康食品”认证。此外, 协会对产品进行了相应的包装和宣传, 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

三是机构人员能力建设。WWF项目非常注重社区机构人员的能力建设。WWF通过培训、安排志愿者协助等方式, 指导社花椒协会成员使用电脑、数码相机等办公设备。目前协会已经能够独立整理资料、制作宣传资料、撰写博客。

四是扩大在当地社区的影响力。WWF支持花椒协会在社区开展系列技术培训, 组织乡土专家编写《花椒种植乡土手册》教材, 开展环境教育, 修建节能灶, 引进优良土豆品种等。通过自主实施项目, 花椒协会有效地提高了项目实施和管理的能力, 为社区带来了实惠, 同时也在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在此基础上, 花椒协会积极推动花椒基地建设, 将社区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4.重视提高产品竞争力

WWF认为, 只有重视产品质量, 受到社会认可, 才能可持续地帮助社区发展。因此, WWF高度重视并从三个方面帮助当地社区提高产品竞争力。

一是推动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进行花椒产品的绿色认证, 为“西羌六月红”花椒进入大型超市创造有利条件。在WWF的支持与鼓励下, 花椒协会于2008年正式开展绿色农产品认证工作, 完善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 建立绿色花椒生产基地。经过两年的努力, 目前, 茂县“六月红”花椒已顺利通过绿色产品认证。绿色认证有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 增强市场信任度和接受度, 提高花椒销售价格。

二是对花椒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质量控制。2007年, WWF支持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在沟口乡水若村和色巴村开展了三期花椒种植和病虫害防治培训, 编写了《花椒种植乡土手册》, 定期为椒农免费发放花椒种植管理等信息。通过对花椒收购、加工和包装过程加强质量监督, 花椒质量得到有效保证。2007年至2008年, 花椒协会销售到家乐福的所有花椒均顺利通过质量检测, 并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三是注重花椒品种更新换代。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 茂县低海拔地区的花椒近几年病虫害严重, 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 花椒种植地带逐步由低海拔区向高海拔区转移。为此, 2007年, 由WWF提供资金支持, 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一次性引进适宜低海拔种植的青花椒种苗10万余株, 分送给椒农试种。

5.牵线搭桥, 推动社区机构与大型商业企业合作

WWF在帮助保护区周边社区建立替代生计时, 把牵线搭桥, 帮助社区机构与大型商业企业合作, 作为推动社区机构走向市场, 建立社区可持续生计的重要措施。在WWF的协调帮助下, 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和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家乐福建立起长期的供销合作伙伴关系。家乐福企业创新性地为茂县花椒农民协会提供花椒销售渠道, 通过充分利用自身商业优势, 为大熊猫栖息地的农户提供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茂县的“西羌六月红”花椒成功地在川、渝、京、沪等二十多个城市、超过100家的家乐福超市门店销售, 出现消费者受益、生产者增收、环境生态有利的多赢局面。

四、与家乐福的合作

在WWF的协调下, 通过开展大量前期调查和考察, 从2006年起家乐福开始与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接触, 于2007年正式把茂县“西羌六月红”花椒纳入销售清单, 开辟供货渠道, 帮助保护区周边椒农建立持续替代生计。从家乐福的角度, 这样做既帮助了当地群众, 为保护大熊猫栖息地作了贡献, 又开发出质量好、有特色的、供货渠道稳定的营销产品。

然而, 像花椒协会这样的基层社区机构和家乐福这样的大型超市相互合作并非易事。在这个过程中, WWF、花椒协会和家乐福三家机构相互合作, 共同克服众多障碍, 帮助花椒协会跨越市场门槛。

回顾整个合作历程, 共经历了五个大的阶段:

第1阶段:家乐福与WWF达成合作意向。家乐福和WWF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就家乐福的贡献方式、合作方式、项目覆盖区域和对社区的优惠条件达成共识。家乐福采用对社区产品免费提供展销柜台、提供首付款支持、适当优惠收购价格、适当放低票据要求等方式, 尽量为社区销售产品提供便利和优惠。

第2阶段:社区产品筛选。社区产品要进入家乐福销售网络, 必须符合家乐福的产品质量要求和供货要求。一是供货一定是当地的特色产品, 有市场需求;二是必须符合家乐福的产品质量要求;三是要有一定的产品规模;四是产品要便于包装, 不能是鲜活产品;五是产品货源地应有基本的交通运输条件;六是要有合适的供货机构。经过多轮筛选, 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的“西羌六月红”大红袍红花椒列入家乐福产品清单。

第3阶段:供货谈判与签订合同。花椒协会的产品要进入大型超市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即市场门槛。包括产品质量控制、产品检测程序、产品包装与运输、产品价格、货款结算方式等。在谈判过程中, 家乐福一方面推动花椒协会逐步建立符合要求的供货条件和供货能力, 另一方面提供首付款优惠, 缓解花椒协会的流动资金困难。WWF在这一阶段着重协调, 推动社区和家乐福直接谈判, 使花椒协会的产品终于能够满足家乐福的供货条件。

第4阶段:合同执行。在这一阶段, WWF主要从三个方面帮助花椒协会。一是推动花椒协会销售人员学会和家乐福的采购、销售人员打交道;二是推动花椒协会在实现赢利后公正地分配利益, 让椒农受惠受益;三是全程介入货款结算过程, 帮助花椒协会建立符合要求的财务能力。

第5阶段:WWF淡出。从一开始, WWF就有清晰的淡出策略。在社区产品逐渐进入市场、社区机构逐渐建立市场能力、供需关系逐渐稳定的同时, WWF的干预和协调活动逐渐较少。可以说, WWF的淡出过程, 使花椒协会从一个被帮助照顾的对象, 逐渐变成完全胜任的市场竞争者的过程。

五、花椒合作社的建立

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在WWF的帮助下, 在闯市场过程中逐渐成长, 又建立起自己的合作社。

1.抗震救灾保花椒收入

2008年, 汶川大地震给茂县带来严重破坏。地震给茂县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 社区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交通受阻, 农户产品无法外运, 农民收入受到重创。在茂县花椒面临因为运输中断不能外销的困难面前, 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和县扶贫办一起谋求抢救花椒的办法, 最终决定申请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紧急救灾资金, 购买了60多台烘干机和三千米彩条布。烘干机沿公路分布, 为低山交通方便的农户烘烤花椒。彩条布分发给交通不便的高山农户, 用于在住所附近晾晒花椒。这个紧急救助项目完全由花椒协会独立实施, 成功地保障了灾后收获花椒的质量, 为许多椒农保住了地震大灾后的首笔现金收入。

2.上台阶建立合作社

根据2007年《农民合作社法》, 农民合作社具有市场法人地位, 可办理绿色农产品认证、开具增值税发票、到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贷款、融资等。因此, 2008年8月, 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会长何有信在县工商局注册成立了茂县六月红花椒专业合作社, 任理事长。合作社目前有社员115人, 成员都是茂县的花椒大户, 全部成员出资总额100余万元。合作社实行票决制, 重大事项由社员一人一票民主决策。出资额多的社员最多享有两票附加表决权。合作社建立了对社员的利益返还机制:一是以高于市场价3元的保护价向社员收购花椒;二是从盈利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益金, 用于对基地农户进行培训, 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医疗帮助等;三是根据提供花椒的数量和信誉等级, 对合作社社员进行二次返利;四是按股分红, 依据社员向合作社的出资额进行分红。每年的盈利扣除公积金和公益金后, 由合作社理事会讨论确定二次返利和按股分红的利润分成比例。合作社打算在今后5年内办好5件事:①建立并扩大花椒基地;②建立一套加工厂房设备, 生产花椒油;③开发花椒芽菜;④建成一个保鲜库;⑤加工其它农产品。

六、面临的主要挑战

茂县花椒合作社的成立, 对于茂县花椒产业的发展、增加椒农收入、提高花椒产品质量、可持续地贡献于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等方面闯出一条新路, 带来诸多好处, 但同时, 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是合作社在今后的发展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1.如何处理好花椒合作社和花椒协会的关系

虽然目前花椒合作社和花椒协会的领导层人员大致相同, 但未来的发展可能是分设领导层。花椒协会隶属于沟口乡, 会员也分布在沟口乡及附近地区, 而花椒合作社是一个全县范围内的机构, 多数成员在沟口乡范围之外。因此, 协会和合作社是不同的利益群体。起源于花椒协会的花椒合作社, 如何在未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兼顾协会会员特别是贫困户的利益, 是今后发展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2.如何坚持和完善对群众的返利机制

合作社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出资多的人可能利用票决制度推动更多的按股分红, 甚至可能废除二次返利机制。因此, 合作社面临对群众的返利机制有可能不能长期坚持的挑战。此外, 如何完善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 坚持财务公开和集体决策, 确保合作社的发展不偏离帮助农户建立稳定替代生计来源的目标, 也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3.如何防止掉进“扩张陷阱”

很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在渡过最初的创业阶段后, 容易盲目扩张。目前花椒合作社的扩张意识非常强烈, 一旦有可能大规模贷款或获得其他资金来源, 就可能举债扩张, 启动花椒油加工厂和保鲜库建设等项目。如果合作社自身准备不足、管理能力跟不上, 一旦遇到市场波动就难免掉入“扩张陷阱”, 有可能前功尽弃, 严重损害广大椒农的利益。

4.如何摒弃掺假的不良习惯

过去花椒掺假销售的, 不仅有不良商贩, 也有少数椒农, 这对于茂县花椒品牌形象非常不利。合作社参与收购的花椒虽避免了商贩掺假, 却难以杜绝少数椒农掺假。为此, 花椒协会还必须承担宣传动员椒农共同维护茂县花椒的形象, 建立“大家维护、共同受益”共识和风气的责任。此外, 合作社还面临如何建立合适的监测体系, 发现和杜绝掺假行为的挑战。

5.如何保证合作社长期持续地收购高质量的花椒

质量保证是稳定利用家乐福销售渠道的重要因素。合作社要从椒农手中收购到高质量的花椒, 不仅要保持一定的优惠收购价格, 还需要和椒农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因此, 合作社如何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 保持社区公益投入, 得到椒农的认同, 吸引和凝聚椒农把高品质的花椒卖给合作社, 使合作社提供的产品维持茂县花椒的品牌形象, 也是合作社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6.如何独立开拓更多花椒销售市场渠道

家乐福直采活动可减少农产品销售中至少4个以上的中间环节, 降低20%~30%的成本。通过与家乐福的合作, 提高了椒农收入, 扩大了品牌效益。所以, 一方面, 合作社必须继续利用自身产品优势, 建设花椒生产基地, 确保花椒产品质量, 稳定家乐福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 在保障已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 如何开拓新的花椒销售渠道, 扩展更为广阔的市场, 形成销售渠道的多元化, 也是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高度关注的一个方面。

七、结语

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目前的发展, 是世界自然基金会、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和家乐福集团三方共同努力的成果。作为环保组织, 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协调者的身份为协会和家乐福的合作牵线搭桥, 并辅以适当的引导, 为两方的合作出谋划策。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家乐福用市场的力量帮助社区机构突破市场门槛, 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走市场之路打开了一扇大门, 让农民机构有机会迈入市场。作为草根农民机构, 花椒协会在不断的尝试中总结经验, 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 脚蹋实地的一步步跨进市场大海, 并逐步学会在大海中游泳。

从WWF推动社区机构走向市场的实践可以发现, 在外来机构的帮助和协调下, 社区机构有能力突破市场制约, 在产品市场中不断发展, 建立起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外来机构对社区机构的帮助, 最重要的不是资金, 而是综合配套的帮助策略和针对需求及时有效的跟进指导。扶持茂县花椒产业发展是WWF通过替代生计策略实现保护与发展结合的一次探索和尝试。实践证明, 用市场的力量帮助社区机构突破市场门槛, 是社区走向市场的一个有效途径。

摘要:近年来, 中国的志愿者及其民间公益组织活跃在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各个领域, 起到了较好的拾遗补缺作用。同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现代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因仍处于起步阶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也必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 外来机构对于当地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学合理的引导和帮助, 有利于降低社区机构的市场风险, 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基于对WW F帮助茂县花椒合作社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以期对外来机构帮助社区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有所裨益。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花椒营销协会章程】相关文章:

花椒种植05-05

花椒的功效04-12

花椒水泡脚范文05-19

花椒油制作范文05-19

花椒成分研究范文05-27

花椒栽培技术论文04-16

花椒研究进展范文05-27

花椒油生产车间设计08-14

花椒果皮的研究进展08-14

花椒水泡脚疗效及方法12-12

上一篇:五四精神的诗歌下一篇:张晓风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