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花椒产业化发展计划

2024-05-23

核桃花椒产业化发展计划(通用9篇)

篇1:核桃花椒产业化发展计划

项脚乡友友坪村核桃花椒产业化发展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村核桃花椒产业化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项脚蒙古族乡友友坪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203户,947人,全村属北高南低的高山,二半山和项脚河谷坝子,平均海拔2300米,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平均气温13℃,无霜期200天左右,主产水稻、玉米、洋芋和麦类。

(二)社会经济状况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环境影响,全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效益低,农民增收门路非常狭窄,如何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现状,破解“三农”难题,谋求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历届乡党委政府不断探索的课题。2004年至今,木里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出台了关于核桃花椒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了从2005年至2014年,用10年的时间在全县建成30万亩核桃花椒基地,这使我们看到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

(三)核桃花椒产业化发展的形势

友友坪村农业和农村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而推进适合项脚乡的核桃、花椒产业化发展,是我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气候、海拔等条件十分适宜核桃、花椒的种植;另一方面交通不便,区位优势不明显,决定了只能发展以核桃、花椒为主的干果业;还有核桃花椒的市场前景好,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二、计划原则

一是切实贯彻落实省州县关于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决定,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为中心,扼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本着先易后难、由近及远,以公路沿线为重点,相对集中、连片种植的原则;二是因地制宜地确定造林方式和植被配置模式,就地就近组织种苗调供;三是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听取农户意见,尊重农户的意愿,确保核桃产业取得成效;四是大力推广应用新的科技成果,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确保项目成功实施;五是坚持任务分解、设计落实到组、到地块的原则。

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结合全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迅速扩大核桃花椒种植规模为重点,实施规模化栽植,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推动核桃花椒产业 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

四、建设规模与布局

(一)布局原则

1、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发展核桃花椒产业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产业为重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思路,树立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实现林业跨越式、可循环发展。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要按照因地制宜、实地适树、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发展、优质高效的原则做好全乡的核桃规划。

3、多种模式相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在种植方法上,全部为嫁接苗种植;在发展方式上,采取规模连片种植为主和零星分散种植(含四旁植树)相结合;重点突出林粮种植模式,实现整体规模发展;在经营形式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支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组建核桃产业协会,推动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充分发挥产业协会在核桃产业化经营中的协调、指导和服务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核桃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规模与布局

根据布局原则,结合友友坪村实际,全村规划发展核桃花椒规模为1200亩。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产业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文书、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核桃花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同时明确行政责任人,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人。

(二)拓展种植空间

1、鼓励坡地种植。坚持“谁种植、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户在坡耕地上实行“粮林间作”,把集中连片种植作为乡村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2、路边、田沟地角种植。在产业发展上,要严格按核桃花椒种植管理的技术规程,合理布局年度下达的任务,同时鼓励、组织发动农户在适宜的荒山、荒坡、箐边、地边、房前屋后大力种植,使总量得到快速发展。随着近年来村组公路建设的纵深推进,在道旁种植,既可增加核桃总量,又可发挥生态保护、绿化美化作用,林业部门要按照总体规划布局做好施工作业设计、技术指导等工作。

(三)建立核桃花椒动态管理系统

为切实掌握全村核桃发展情况,村民小组掌握到每一户农户,以小班为单位,逐一记录每一棵核桃花椒树的树龄、胸径、树高、初果时间、盛果期产量等,并定期更新记录。

(四)严格考核奖惩

为促进工作落实,乡党委、政府每年与各村、各户签订核桃花椒产业发展目标责任书,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验收和考核奖 惩办法,实行风险金制度,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对在核桃产业发展中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取得显著成绩的村组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完成任务差的村给予通报批评;对完不成任务的,要在年度会议上交帐。

友友坪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3月3日

篇2:核桃花椒产业化发展计划

今年6月至7月,按照组织安排,我参加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学习,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自己看问题的前瞻性,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我进一步掌握了农村基层干部应具备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受益匪浅。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在清华学习时不少专家和教授也要求我们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农业是“三农”问题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农业的产业化又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因此要切实把农业产业化摆到“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各类资源,全力加以推进。近年来,xx乡通过大力发展花椒种植产业,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村政治保持稳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特点,就如何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谈一些初浅体会。

一、基本情况

龙万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是丘陵地区,完全具备种植花椒的自然条件,位于xx县城东,距县城13公里,辖1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幅员面积48.17平方公里,场镇面积200亩,总人口3.3万人。xx乡土地肥沃,盛产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是再生稻生产技术发源地、生猪养殖基地。

原来xx乡种植玉米、小麦等亩产约两三百公斤,每亩收入不过三四百元。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将龙万乡打造成xx县的花椒之乡。全乡规划三年内发展1.5万亩花椒,去年已完成栽种花椒苗50万株,在华利、程山、五余、月亮四个村重点发展,种植面积近5000亩。xx市锦鑫花椒责任有限公司投资在华利村建立占地200亩的花椒产业示范基地,由此带动全乡花椒产业的发展。目前花椒苗成活率高,长势喜人,已经通过县林业局的检查验收。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因地制宜,选准产业。产业的选择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成败。我乡根据本地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和市场认真调研分析,在多方比较、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作出的发展花椒种植产业的选择,经实践证明是一条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花椒树喜钙耐旱,地区海拔较低,年均气温17.5℃,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雨量较少,非常适宜花椒生长。特别是荒地、旱地对花椒生长具有特 1

殊的作用,同时,由于花椒树根系发达,能深入石缝之中,不但能抵御干旱,还能起到较好的固土保水作用,因此,花椒长势较好。

二是政府引导,强力推进,形成规模。乡党委、政府对花椒产业高度重视,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相关领导机构,明确了发展目标。一方面将该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推进扶贫开发、带动群众增收、促进生态建设的综合性产业,整合各有关部门力量,整合各方面资源、资金,多方位、多渠道进行综合扶持;将该品种作为退耕还林工程、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的首选树种之一,对项目捆绑整合,推进花椒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大力争取上级的资金、项目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并采用领导包村、村干部示范带动等,有力地推动了花椒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突出科技,规范种植。我乡将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作为花椒产业发展的关键,依托技术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方面着力构建科技支撑体系。争取县林业局、农业部门对花椒种植技术指导,加强对花椒种植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加大人员的培养和引进,组织有关人员赴沿滩等花椒产区学习、取经,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管理方式。目前广泛种植的花椒品种就是经精心培育、改良,试种成功的九叶花椒属新品种,具有适应性、抗旱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特别适宜在我们地区的种植。与其它地区的品种相比,芳香油、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等有用成份的含量都较高,品质一流。政府帮助种植户进行统一技术培训,实行统一良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采收,在育苗、移栽、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各个种植环节技术人员都直接到现场指导、检查把关,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四是宣传发动,树立典型,转变群众观念。为推进花椒产业的发展,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发展花椒产业动员大会,各村也分别召开院坝会,向群众讲解发展花椒产业的“钱景”及种植技术,把政府引导转变为群众的自发行动。同时,狠抓典型和示范带动,去年,由自贡市锦鑫花椒责任有限公司投资在华利村建立占地200亩的花椒产业示范基地。为群众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农户的种植。还要求村干部带头种植,有力的推动了花椒产业的发展,转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的花椒种植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和问题。

一是种植规模偏小。与其它花椒主产区的种植规模相比还有距离,目前我乡5000亩的种植面积还较小,未能形成规模效应,不利于市场知晓率的提高,也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是政策不稳定,缺乏持续性,群众急功近利,制约花椒产业的发展。由于退耕还林政策不稳定,落实兑现补贴的面积小,影响部分群众发展花椒产业的积极性,另外,我乡花椒种植较其它地方起步晚、时间短,而不农民存在急功近利心理,对发展花椒产业信心不足,再加上花椒须三年后才见效益,农民现实想法:不如小麦、玉米等当年收益,这样有不少农户存在挖花椒树还耕现象。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虽然近年来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通水、通路,但受资金缺乏等因素影响,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水利设施不足,旱季灌溉用水还得不到稳定的保障。特别是在提高科技种植水平,推进无公害化生产等方面的设施还较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抵御旱灾、雹灾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

四是管理粗放,花椒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目前,多数种植户没有掌握花椒栽培、管理技术,栽上就完了,不修剪,戓修剪技术不规范,基本处于无技术管理状态,另外,采摘烘晒方法有待培训和提高,目前花椒主要依靠阳光自然晒干,一旦遭遇阴雨天气,就会影响花椒的品质,这些都会导致农户对花椒产业信心的缺失。

四、对发展壮大花椒产业的思考

我乡是一个纯农业乡镇,大力发展花椒种植产业非常必要,也面临极为有利的因素。一方面我乡几个村正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同时,我乡适宜花椒种植的区域面积较广,充分利用我乡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机遇,将工程建设与花椒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必将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花椒作为人们普遍食用的传统香料之一,市场需求量较大,以花椒为原料精深加工的各种调味品市场销路较好,花椒及花椒制品在外贸出口上还具有很强的优势,目前四川等地的花椒已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同时,花椒除食用价值外,在药品、化妆品和许多化工产品生产中都具有广泛用途,目前对花椒用途的深度研发及花椒精深加工正蓬勃发展,花椒的用途正不断被挖掘,花椒产业的前景非常广阔。

通过调研分析,对我乡花椒产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立规划目标体系。根据花椒生长所需的地理、气温、日照、土壤等条

件在全乡范围内进行考察和试种,摸清全乡适宜种植花椒的土地分布情况,掌握基本面积,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总体规划,编制全乡花椒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各种植区域的实施方案,努力扩大我乡花椒种植面积和产量,将我乡建成全县重要的花椒产地。同时,近年也在积极发展农户加公司模式,采取、合作发展、互惠共赢的方式共同建设基地、开创市场、打造品牌,也是推动花椒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是健全引导扶持体系。建立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稳定的投入机制,研究出台扶持支撑政策,加大对花椒产业的引导扶持力度。对适宜花椒种植的区域,整合农业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加大投入。结合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种林护林积极性高涨的有利情况,引导抓好花椒种植。鼓励金融机构对花椒种植户提供信贷支持,对种植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解决好资金问题。做好花椒产业的农业保险工作,解除农户后顾之忧。强化品牌战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搞好市场营销,提高市场知名度,不断壮大产业。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实力雄厚的花椒企业和食品加工等相关企业到我乡收购花椒,引导企业与种植农户采取签订单、规范种植技术标准、向农户提供各种服务、最低保护价收购等形式建立稳定的利益同盟,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建成稳定的生产基地,保证稳定的产品质量,充分发挥好企业带动基地、带动农户的能力。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约束企业和农户的行为,确保农民、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利益,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篇3:永善花椒产业的发展

1永善县的自然概况

永善县位于云贵高原北部, 四川盆地边缘, 乌蒙山脉西北部, 金沙江下游。介于东经103°15′~104°01′, 北纬27°31′~28°32′之间。全县最高海拔3199.5m, 最低海拔340m, 年平均气温16.8℃, 总降水量825.2mm, 总日照时数1056.3h。永善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季风的强弱交替和迟早不同, 导致雨热同期, 干冷同季的特点, 在地形地貌的影响下形成南干北湿的区域性气候, 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土壤分布有赤红壤、红壤、黄红壤、黄棕壤、棕壤、紫色土。

2花椒产业的分布

永善县花椒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矮二半山区:海拔400~1500m, 面积约1.33万hm2, 涉及的乡镇有景新镇、桧溪镇、黄华镇、大兴镇、团结乡、务基乡、莲峰镇、码口镇。

3花椒的生物学习性及栽培管理

3.1花椒生物学习性

花椒的品种有:花椒 (学名:Zanthoxy lumbun geanum Maxim.) , 别名:檓、大椒、秦椒、蜀椒、川椒, 大红袍或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 并可提取芳香油, 又可入药, 种子可食用, 也可加工制作肥皂。花椒适宜温暖湿润及土层深厚肥沃壤土、沙壤土, 萌蘖性强, 耐寒, 耐旱, 喜阳光, 抗病能力强, 隐芽寿命长。为树高3~7m的落叶小乔木;花序顶生或生于侧枝之顶, 花序轴及花梗密被短柔毛或无毛;花被片6~8片, 黄绿色, 形状及大小大致相同;雄花的雄蕊5枚或多至8枚;退化雌蕊顶端叉状浅裂;雌花很少有发育雄蕊, 有心皮2~3个, 间有4个, 花柱斜向背弯。果紫红色, 单个分果瓣径4~5mm, 散生微凸起的油点, 顶端有甚短的芒尖或无;种子长3.5~4.5mm。6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果实8月中下旬~9月底成熟。

3.2花椒的培育

(1) 8月中下旬~9月底花椒的种子充分成熟, 可采集野花椒种子, 采回后摊于通风干燥的室内, 让其自然阴干, 果皮裂口落出种子后, 将种子置于30%的碱水中浸泡24小时, 并用手反复搓洗, 去掉油脂,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然后用2%的高锰酸钾拌种消毒。 (2) 苗圃地的选择:选择交通方便, 水源条件好, 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作苗圃。苗床宽1~1.5m, 高30cm, 亚热带河谷区以低床为主, 矮二半温带区以高床为主, 播前施足土杂肥, 开沟条播。播后用细筛筛上一层2cm厚的土杂肥盖种, 并覆草保湿。春季出苗时, 及时解除覆盖物, 苗高10cm时, 株距10cm定苗, 667m2约2万株。定植时间是关键, 以芽刚开始萌动时栽植成活率最高, 栽后应浇透水, 生长季节追肥2~3次, 干旱时并结合浇水。

3.3苗木嫁接

(1)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基径在0.5cm以上的实生苗作为砧木。实践证明, 砧木越粗, 嫁接成活率越高。此外还要抹除距地面10cm以内的叶刺, 便于操作。 (2) 要剪取品种优良、无病虫害、芽体充实、粗度在0.4~0.6cm的一年生枝条作接穗。采回剔除叶刺后, 用湿麻袋包裹, 并及时洒水保持湿润, 以备用。也可随采随接。 (3) 惊蛰前后, 部分砧木叶芽萌动时为最佳嫁接时期。 (4) 主要采用单芽枝腹接。

4科学的种植和管理

4.1栽植株行距

依品种特性及土壤肥瘠而定, 土壤瘠成片栽植的4m×4m, 土壤肥可扩大到6m×6m。挖穴的规格0.6m×0.6m×0.6m

4.2水肥管理

花椒1~6月, 每月灌溉2~3次, 施肥2次。施肥多以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主, 花椒树进入7月份后应停止追施氮肥, 以防后期疯长。同时基肥应尽早于9~10月份施入, 有利于提高树体的营养水平。

5整形修剪

5.1修剪时间

从落叶到发芽前的整个休眠期都可以进行修剪。但是, 年平均气温低于8℃地区, 一般在早春萌芽前进行修剪为好, 这样能避免剪口遭受冻害。

5.2修剪方法

花椒树一般只做疏剪、短剪和回缩等剪法。疏剪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促进开花结果;短剪有利于抽生强壮的新梢, 能扩大树冠和恢复树势;回缩能控制树冠和枝组的发展, 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延长结果年限。

5.2.1疏剪。将多年生枝条从基部剪去。 (1) 疏除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细弱枝、背上枝和着生位置不当的枝条, 使主侧枝配合匀称, 通风透光, 合理利用树体营养; (2) 疏去干枯枝、病虫枝、减少病虫危害; (3) 疏去树冠外围的密生枝、细弱结果枝, 使树冠内部通风透光, 能提高内膛枝条坐果率。

5.2.2短剪。剪去一年生枝条的一部分。 (1) 抑制强壮营养枝或徒长枝, 让它萌发侧枝形成发育枝或结果枝; (2) 刺激较弱的枝条抽生强壮的新梢或抽生中庸的结果枝; (3) 短剪结果枝, 减少花量, 合理分配树体营养, 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

5.2.3回缩。多年生枝条的短截。 (1) 回缩多年生下垂枝, 弱枝, 能改善树体光照和营养条件, 提高果实质量, 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2) 重短剪衰老的主、侧枝, 促发健旺的新梢, 更新树冠, 复壮树势。

6病虫防治

我国花椒害虫种类很多, 已知的约有132种。现主要介绍花椒虎天牛、花椒介壳虫、花椒红蜘蛛。

6.1花椒虎天牛的防治

(1) 清除虫源:及时收集当年枯萎死亡植株, 集中烧毁。 (2) 人工捕杀:在7月的晴天早晨和下午进行人工捕捉成虫。 (3) 生物防治:川硬皮肿腿蜂是花椒虎天牛的天敌, 在7月的晴天, 按每受害株投放5~10头川硬皮肿腿蜂的标准, 将该天敌放于受害植株上。实践证明, 应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效果好。

6.2花椒介壳虫的防治

(1) 物理防治:冬、春用草把或刷子抹杀主干或枝条上越冬的雌虫和茧内雄蛹。 (2) 化学防治:可选择内吸性杀虫剂, 如氧化乐果1000倍液, 尤以40%速扑杀800~1000倍液效果好。 (3) 生物防治。介壳虫自然界有很多天敌, 如一些寄生蜂、瓢虫、草蛉等。

6.3花椒红蜘蛛的防治

(1) 化学防治:必须抓住关键时期, 在4~5月, 害螨盛孵期、高发期用25%杀螨净500倍液、73%克螨特3000倍液防治;或用内吸性杀虫剂氧化乐果1000倍液、40%速扑杀800~1000倍液。 (2) 生物防治:害螨有很多天敌, 如一些捕食螨类、瓢虫等, 田间尽量少用广谱性杀虫剂, 以保护天敌。

6.4花椒瘿蚊的防治

(1) 剪去虫害枝, 并在修剪口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 防治病菌侵入, 及时收集病虫枝烧掉或深埋, 配合在树体上涂抹护树将军阻碍病菌着落于树体繁衍, 以减少病菌成活率。 (2) 肥水充足, 铲除杂草, 在花椒花蕾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洒1次花椒壮蒂灵, 提高花椒树抗病能力, 同时可使花椒皮厚、果壮、色泽艳、天然品味香浓。花椒常有的病害有花椒锈病、花椒根腐病、花椒落叶病、花椒炭疽病、花椒溃疡病、花椒枯梢病、花椒枯枝病、花椒叶斑病、花椒膏药病等。现主要介绍花椒根腐病、花椒锈病和花椒膏药病。

6.5花椒根腐病的防治

(1) 合理调整布局, 改良排水不畅, 环境阴湿的椒园, 使其通风干燥。 (2) 做好苗期管理, 严选苗圃, 以15%粉锈宁500~800倍液消毒土壤。高床深沟, 重施基肥。及时拔除病苗。 (3) 移苗时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根24小时。用生石灰消毒土壤。并用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 或15%粉锈宁500~800倍液灌根。 (4) 4月用15%粉锈宁300~800倍液灌根成年树, 能有效阻止发病。夏季灌根能减缓发病的严重程度, 冬季灌根能减少病原菌的越冬结构。 (5) 及时挖除病死根, 死树, 并烧毁, 消除病染原。

6.6花椒锈病的防治

(1) 药剂预防:在未发病时, 可喷布波尔多液或0.1~0.2°Be石灰硫磺合剂, 或在6月初~7月下旬对花椒树用200~400倍液萎锈灵进行喷雾保护。 (2) 药剂防治:对已发病的可喷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控制夏孢子堆产生。发病盛期可喷雾1:2:200倍波尔多液, 或0.1~0.2°Be石硫合剂, 或15%可湿性粉锈宁粉剂1000~1500倍液。 (3) 加强肥水管理, 铲除杂草, 合理修剪。晚秋及时清除枯枝落叶杂草并烧毁。

7.7花椒膏药病的防治

篇4:核桃花椒产业化发展计划

[关键词] 花椒;发展现状;建议

花椒是不仅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而且是一味重要的中药。花椒在巧家栽培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巧家花椒主产于大寨、东坪、、红山等乡镇,地产花椒俗称“金河花椒”、“大红袍”,其麻味浓,香味醇,畅销川、黔、藏等省(自治区),在四川声誉最高[1],是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已成为广大椒农的“小银行”,平时农民就有“栽一亩花椒,抵五亩粮”的说法,足以证明花椒产业对当地农民的重要,2010年茂租乡花椒产业经济总产值达1800万元,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近350元左右,已经成为农村重要经济支柱来源,在新形势下做大做强花椒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茂租花椒产业发展现状

茂租乡位于昭通市巧家县城东北部,地处云南、四川“两省三县”交界处,国土面积131.98km2,其中耕地21690亩,林地81440亩,天然草地63790亩,宜林荒坡15000余亩,2010年全乡经济总收入9676.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1.74元。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重叠,最高海拔3284m,最低海拔610m,年降水量900mm,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3℃,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是一个典型立体气候条件下的山区农业乡,给不同花椒品种种植创造了优良环境,七个村委会122个村民小组都分别种有花椒,出售花椒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二、茂租花椒产业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栽种面积小

花椒产业是茂租乡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之一,也是农村的经济支柱,目前基本上都是农民自发随意栽培,虽然有一定规模,但还没有形成规范化栽培,现有花椒面积1万亩左右,干花椒总产量300000kg,产值1800万元。

2.品种布局规划不合理

茂租乡现有花椒品种即青椒、大红袍、雪椒、野生山椒四种,现在主要栽培的是青椒、大红袍和雪椒,但是在不同的海拔花椒品种布局不合理,主要是在2200m海拔以上栽培的大红袍种在了低二半山,适应在二半山种植的雪椒种在了海拔2200m以上地区及海拔1500m以下地区,从而造成大红泡、雪椒产量低甚至不结果,经济效益不好,适应在海拔1500m以下种植的青椒,而种在了二半山或高二半山,这样造成青椒在二半山及高二半山区大面积在冬天冻死,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反常,2008年冬天在二半山及高二半山栽种的青椒被冻死90%以上,就2010年也被冻死率70%以上,给农民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花椒产业也形不成区域优势产业。

3.栽培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产量较低

在栽培上没有合理布局,基本上是农民随意栽培,哪里适合可以栽就栽一棵,栽下后疏于管理,随它自生自灭,有多少收多少,并且不进行科学的修剪定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中耕除草、修剪、施肥、浇水、采收加工等不规范。目前全乡花椒栽后生长寿命短,树形随意,结果盛期短,病虫害发生严重,花椒园杂木杂草丛生,施肥不科学,从而造成大面积产量减产,甚至椒树枯死、经济效益低下。

4.信息机制不健全,交易市场混乱

到目前为止,茂租乡没有一个专门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也没有专门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的服务机构,虽然成立了一个“花椒产业发展协会”,但是协会只有一个人,没有真正的组织机构,没有其他协会会员,实际也就是个空架子。交易市场秩序混乱,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有一些不讲道德不讲良心的商贩,在交易过程中缺斤少两,坑害农民,给农民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5.产品单一,没有形成产业附加值

农民花椒收获后,在市场上交易的全部是初级产品,花椒从树上采收后,直接在太阳下晒干或者在烤房内烘干,去除枝梗、花椒籽后,就直接运到市场交易,没有通过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三、茂租花椒产业的发展建议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创新机制,围绕县政府“绿色产业富县”发展战略,“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指导思想,加大投入,发展花椒种植达到20000亩,年产干花椒600000kg,总产值达3600万元。针对茂租乡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建成为巧家花椒产业发展基地的战略和指导思想,努力实现茂租乡花椒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规范化、产品经营服务信息化。

1.进一步扩大栽种面积

茂租乡有大面积宜林荒坡,立体气候典型,为进一步花椒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最主要是做好宣传发动,进一扩大种植面积,围绕县政府“绿色产业富县”发展战略,“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指导思想,规划种植花椒20000亩。

2.因地制宜,合理布置优良品种

根据地方实际,因地制宜,按照花椒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合理规划,在海拔1500m以下地区发展青椒种植,在海拔1500m至2200m的区域发展雪椒种植,在海拔2200m以上地区种植大红泡,形成特色产业带,提高花椒的产量和质量。搞好地块规划,指导选择相适宜的优良品种合理布置,全乡达到种植青椒 4000亩、雪椒3500亩、大红袍2500亩,发展规模生产,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把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切实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3.加强技术培训,利用科技,规范化栽培,精心管理,提高产量

加强对农民栽培技术的培训和指导,采取听讲座、发放栽培技术资料、现场指导等相结合。一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花椒抗寒力,如在落叶前和花期用30mg/ L乙烯利喷雾,可以花椒花芽耐寒力;或者采取人工防霜,如薰烟,浇灌水等方法可防止霜冻灾害。二是规范化栽培,一般要求行距3m,株距4m;三是整形修剪保持树型,采取疏剪、短截方法,修去重叠枝,老、密、病弱枝,培养树形,提高通风透光;四是苗木定植,当苗木高60cm以上时,及时定植,高度以50~60cm为宜;五是采用嫁接技术改良劣种花椒,一般在春季即在谷雨至立夏之间砧木离皮后进行,幼树距地面5~10cm、成龄树从各骨干枝或营养枝下部选平直平截头,嫁接上从良种母树上了生长充实、芽体饱满的一年生无病虫害枝条,同时清除全部的萌芽和皮刺,彻底改良劣劣质椒树,搞高花椒的产量和质量;五是科学施肥、浇水与中耕除草相结合,每年至少施二次农家肥和花椒专用复合肥,时间在来年春天和花椒采收后结合种耕除草各浇水、施肥一次,在距离树根1米左右的地方挖一条30~40cm深的环状沟或打3~5个塘,将农家肥、专用复合肥或农家肥与专用复合肥按配比混合后施于环状沟内或塘内,然后盖上土,同时清除杂木杂草,加强越冬管理;六是抓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花椒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立枯病、叶锈病、黑斑病等,主要虫害有:天牛、花椒蚜虫、黄连木尺飞蛾、白蜡粉芥等,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达到综合防治效果。通过规范栽培,科学管理,延长花椒树的生长期,延长盛果期挂果,提高花椒品质、提高产量,形成规模经济产业,提高经济效益。

4.健全市场机制,维护好市场秩序

建立健全市场机制,维护好市场秩序。应该加大经济投入,建立为农民农产品服务的网络信息平台,方便农民发布农产品消息,让自己的产品走出去,走向外面市场。整合现有资源,组建服务机构,成立“茂租乡花椒产业发展协会”,建立健全协会消息平台及规章制度,鼓励农民加入协会,成为真正会员。协会应全力为会员服务,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服务等工作,帮助农民了解市场行情,降低市场风险。规范交易市场,成立专门的市场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对市场监管,在产业协会设立公平交易场所,让不讲道德不讲良心的商贩没有立足之地,从而减少农民不必要经济损失。

5.加大投资力度,对花椒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篇5:韩城花椒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韩城花椒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机械化程度低,采摘困难,树种单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加工利用率低,附加值增长缓慢.本文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作 者:梁彦伟 郭凤梅 姚红强 LIANG Yan-wei GUO Feng-mei YAO Hong-qiang 作者单位:梁彦伟,LIANG Yan-wei(韩城市林业工作站,陕西,韩城,715400)

郭凤梅,GUO Feng-mei(韩城市植物保护站,陕西,韩城,715400)

姚红强,YAO Hong-qiang(韩城市花椒管理局,陕西,韩城,715400)

篇6:发展核桃产业做法及经验

务德镇考察团在考察期间,认真了解大姚县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学习发展核桃产业好的做法和经验。下面就把大姚县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发展核桃产业好的做法和经验作介绍:

大姚县位于楚雄州西北部,县城距省会昆明250公里,距州府楚雄100公里,距攀枝花市174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4146平方公里,山区占81.7%。全县辖3镇9乡,12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28万人,居住着汉、彝、回、傣、傈僳、苗等22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31.7%,其中彝族人口8.4万人,占29%。农业人口25.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4%。全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5℃,年均降雨量811.8mm,年日照2468小时。由于地处金沙江流域,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显著,境内呈现亚热带、温带、寒带三种气候特点。全县森林综合覆盖率78%。同时,大姚是全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47个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全省50个工业扶持重点县以及全国100个经济林产业示范县之一。大姚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独特,是彝族文化的起源地,享有中国核桃之乡、彝族药业之乡和彝族文化之乡的美誉。

一、大姚县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一)历史悠久。据《中国核桃志》记载,早在十六世纪末,大姚县内渔泡江流域和百草岭山系就有大量的核桃生长。随着人们对核 桃食用价值和生长特性的认识,核桃从野生物种逐步培育为人工种植,继而成为山区群众以物易物的商品。建国后,大姚县核桃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达到6万多亩,九十年代中期已接近20万亩。近年来,大姚县委、县人民政府顺势而谋,坚持市场引导、政策扶持、科技示范的方针,着力解决好农民群众关心的良种培育、科学种植、政策扶持、市场网络建设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按公司加基地连农户的路子推进核桃产业发展,使大姚的核桃产业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二)品质优良。大姚核桃品质优良,以壳薄厚适中、低脂、仁白、味美、出仁率高、易保存而享有盛誉,成为全国优良品系,被载入教科书。大姚核桃是大姚省三大优良品系之一,也是全国29个优良核桃品系之一。大姚核桃树势强、座果率高、产量稳定,最适宜在海拔1800米至2200米区域内生长,抗寒性好,可在较大范围内推广种植。大姚核桃以其独特的优势,享誉全国,屡获殊荣。1975年在山西召开的全国核桃优良品种鉴定会上,三台核桃被评为全国优良品种;1983年在北京“全国出口生产基地专项建设成果展览会”上,被外经贸部评为出口优质产品,并授予“薄壳核桃”荣誉证书;2000年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

(三)成效明显。2010年全县核桃产量近万吨,占全省产量的4.6%,占全省种植面积的3.5%,全国种植面积的1.36%。在省内种植面积次于漾濞、永平、云龙、昌宁,居第五位。到2010年全县农户仅人均在核桃产业上得到的收入为1004元,仅一年在核桃产业上能 得到收入达万元的农户就有近万户。三台、桂花、铁锁、三岔河、昙华、石羊、六苴、湾碧8个核桃发展重点乡镇核桃产量占全县核桃产量的80%以上,近10万人口的农民人均核桃现金收入达1785元,其中三台乡达到4275元;全县核桃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农户达到8160户,其中:3至5万元的农户有430户,5万元以上的农户有282户。县内12个乡镇都有核桃种植,其中核桃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的乡镇有2个,面积最多的三台乡达15.1万亩。核桃已成为大姚山区农民的“养老保险”和“绿色银行”,核桃产业已成为大姚县促进农民增收的亿元产业。

(四)前景广阔。大姚是国家林业局授予的“中国核桃之乡”和“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2007年10月9日全国核桃产业发展协作组在山东济南成立,大姚县当选为全国核桃产业发展协作组首届轮值主席,2008年9月28日首届中国核桃大会在大姚县召开,为加快大姚县核桃产业的发展赢得了机遇、注入了活力。大姚核桃的品种优势已转化为品牌优势、经济优势,品牌的竞争力和带动力显著提高。县委、县人民政府把核桃产业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出台了《中共大姚县委、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大姚县核桃种植考核奖惩办法》、《大姚县核桃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和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了县、乡、村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制定了《核桃种植技术标准》和《核桃集约化经营技术标准》,坚持良种培育推广,为丰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县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核桃初深加工和商贸企业7 户,年加工能力7000吨,有3户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户企业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户企业获得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FDA美国食品、药品安全认证,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在核桃协会的联动下,龙头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目前,大姚县正在注册“大姚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大姚三台核桃”商品商标,商标注册成功后将为大姚县核桃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将为在全省推广种植“大姚核桃”这一优良品种打下良好基础。

二、大姚县发展核桃产业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主要做法

1、抓组织领导。一是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广泛调研,不断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把核桃产业作为全县最具优势的特色产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成立了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实行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定点联系乡镇和企业制度,制定了工作思路、发展目标、扶持政策和考核奖惩办法,明确每年新发展核桃不少于10万亩,实施集约化经营5000亩。二是围绕提质增效,切实把“规模、科技、龙头、品牌”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三是县委、县人民政府先后在三台、桂花、石羊召开了核桃产业发展现场会,总结发展经验,强势推进产业发展。特别是2006年召开了总结表彰大会,对核桃产业发展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龙头企业、典型示范户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和奖励。2009年3月全县命名了一批核桃产业发展中涌现出的核桃种植专业村、专业户和营销大户,营造了良好的 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加快核桃产业发展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共识,建设“中国核桃之乡”、打造“大姚核桃”品牌已经成为大姚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2、抓种植规模。一是把全县的天保、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绿化造林、扶贫、水保等工程项目与核桃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整合项目资金,多形式、多渠道扶持核桃种植。在政策扶持下,连续两年实现了核桃新植面积成倍增长的良好态势。2005年种植核桃11815亩,1010年完成核桃种植面积75万亩。二是把基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制定了发展规划。组织县乡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实地调查,完成了种植布局规划,把核桃发展任务落到了山头地块和农户,形成了比较详细的图表资料,核桃基地建设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按照全县近期(2012年)发展到100万亩,远期(2020年)发展到150万亩的目标,立足大姚核桃品牌优势,把全县可发展核桃的地区分为较适宜区、适宜区、一般适宜区。较适宜区在2010年以前发展,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在2013年至2020年发展。三是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组,建立健全发展机制。

3、抓科技推广。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千方百计提高林农科技水平。通过采取会议培训、现场辅导、经验交流等形式,加大对乡村干部群众的培训力度,山区大部分农户已基本掌握了核桃种植、嫁接、中耕管理、烘烤等技术,做到了“村有土专家,户有明白人”。二是制定了《核桃种植技术标准》。按“挖大塘、施底肥、适时移栽、覆盖地膜”的要求,借鉴和总结推广“六个一”标准,即:一块好地、一个大塘、一棵壮苗、一挑水、一担农家肥、一块地膜,努力提高核桃种植的科技水平。三是制定了《核桃集约化经营技术方案》。坚持工程治理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灌溉施肥与防病防灾同兼顾的原则,引导农户开展以“固土培肥、幼树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成熟采摘、科学烘烤”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化经营,适时采取改台、筑埂、培土、施肥、浇水和大树移栽、高枝嫁接及病虫害防治等具体办法,促使核桃树早挂果、多挂果,丰产增收。2006年,县林业局完成的“高枝换接改良铁核桃林示范”项目被评为州级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全县已有67个村委会对核桃树进行集约化经营管理,完成核桃集约化经营示范样板87765.2亩。四是大力推广使用核桃烘烤房。从2002年开始,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核桃烘烤房,目前全县已建核桃烘烤房8792座,烘烤后的核桃,均价提高了1至2元,且有效提高了核桃品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这项核桃烘烤新技术在全省尚无先例,获州科技发明三等奖,中央电视台星火科技栏目专程到大姚县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五是提倡好田好地种植核桃。在不违反土地、林地管理政策的前提下,动员农户采取林粮间作的方式种植核桃,改善和优化核桃种植立地条件,为早挂果多挂果创造条件。六是积极引导农户在面积较为集中、有水源条件的地方实施核桃园配水工程。七是加强与省、州林业科研部门的合作,实施优良种苗工程。实施了三台核桃优质采穗圃基地建设150亩和丰产栽培示范40亩。争取国家林业局投资40万元,以省林科院和省种苗站为科技支撑单位,组成专家组,以大姚为中心,对周边4县三台核桃品系的种质资源进行了 调查和收集,并完成了30亩核桃种质资源库的建设。2007年3月,又被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确定为采穗圃基地项目建设县,并给予了150万元项目资金扶持。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大姚县核桃产业发展所需良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抓龙头扶持。在现有的加工企业中,广益发展公司、亿利丰农产品有限公司、鑫盛达饮品有限责任公司等7户核桃加工企业已初具规模,生产的“蜂蜜核桃汁”、“速溶核桃粉”、“核桃炒果”、“脱衣核桃仁”、“精装核桃”等产品远销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江苏、四川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在各级各部门的扶持下,企业生产规模逐年扩大,2008年7户企业的生产加工量已近7000吨(外来交易加工达1000吨),有的企业仅炒果生产(经营)量就达1000余吨。在全县推荐上报的3户龙头企业中,亿利丰农产品有限公司被确定为省级龙头企业,广益发展公司和鑫盛达饮品有限责任公司被确定为州级龙头企业。核桃企业的发展对全县核桃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提升“大姚核桃”品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核桃生产由散、小、弱的粗放加工方式逐步向集中化、规模化的精深加工方式转变,为大姚县核桃产业朝着“市场+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业园区的建成,大姚已逐步成为云南南华、姚安、宾川、祥云等县核桃交易集散地,对全县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抓品牌打造。围绕建设“中国核桃之乡”、打造“大姚核桃”品牌的目标,以各种大型活动、文艺演出、涉外会议、电视、广播、网络、广告牌等媒体和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姚核桃的知名度。在大姚公众信息网中,把“中国核桃之乡—大姚”作为政府门户网站的主要标识,强化核桃产业的宣传效应。以核桃为主题的公益性、商品性广告成为大姚县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县城绿化中,推广种植以核桃为主的行道树,增强发展核桃产业的感染力。2006年8月和2007年7月,由大姚县人民政府牵头,分别召开了核桃产业发展论坛和2007年中国核桃、松子年会,邀请国内外知名果仁企业到大姚参观、交流。为扩大宣传,由职能部门牵头,摄制编撰了《大姚核桃》专题片和《大姚核桃画册》,2006年在大姚召开的全州核桃产业发展现场会期间,还制作了富有特色的宣传展版,充分展示了大姚县核桃产业的发展情况。为进一步发掘“大姚核桃”品质的优良性,2005年县林业局在三台和桂花采集核桃样品送省食研所进行了内含物的检验测定。与此同时,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做好各生产环节的管理,组织开展对“大姚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和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大力倡导在餐饮服务上突出“中国核桃之乡”的特点,举办了两届核桃美食大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核桃饮食文化,扩大了“大姚核桃”的知名度。

(二)主要经验

几年来,大姚县的核桃产业在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上都获得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在科技措施的引进、总结和推广,及其发展环境的营造上迈出了新步伐。大姚县的核桃产业之所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在于始终坚持从大姚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产业发展工作,制定 了符合实际的核桃产业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在于始终坚持正确处理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系,使生态和产业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在于始终坚持市场引导、政策扶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于始终坚持科技兴林的方针,以先进的实用技术为先导,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在于始终坚持示范引路、能人带动的工作机制,使群众干有榜样,学有典型;在于始终坚持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保证了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篇7:核桃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一、核桃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及产业发展优势

核桃是深受市场青睐、人民喜食的优良干果、油料树种;它既优化生态,又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核桃种植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销路好,效益高,易管理,多代受益等特点,也是丘陵、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好门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核桃需求量日益增大;加快核桃种植和开发,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县委、县政府及扶贫、林业部门高度重视核桃基地建设,把核桃基地建设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大事来抓,林业部门在核桃产业发展中,坚持“规模化栽植、集约化经营”,严把种苗关,严把穗条质量关,按照群众投入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的支持等,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扶持我县核桃产业健康发展。

(一)我县种植核桃的自然条件优越。核桃属于喜温、喜光、深根性树种,适宜生长的条件是:年平均温度9度--16度,全年日照时数在小时以上,无霜期210天以上,要求土层深厚(大约1米)、疏松、排水良好。我县境内山区面积大,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4.2℃,昼夜温差大,年均日照时数2000~2600小时,无霜期217天, 年平均降雨量600—700毫米,有利于核桃生长和提高果实质量。

(二)我县种植核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县大面积坡耕地缺少灌溉条件,种植农作物产量低,不少地方属于“望天收”,经济效益较差,而在这些地类上种植核桃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种植农作物,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能有效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同时,我县非基本农田坡耕地大部分属于水土流失严重、亟需治理的区域,还有很多适宜种植核桃的宜林荒山荒地。我们充分利用此类土地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既可以增加地被覆盖,减缓水土流失,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又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三)群众种植核桃收益好、积极性高。核桃栽植三年挂果,五年进入丰产期,平均亩产核桃200斤,按照目前15元/斤计算,亩产收入在3000元左右,远高于种植一般农作物。近两年,核桃销售的形式很好,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研中发现,我县核桃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核桃面临品种更新和改造。在我县现有的核桃种植面积,70%的面积是借助退耕还林政策发展起来的,实行一家一户经营管理模式,真正成规模的大户所占比例很低。由于每户栽植面积小,前期没有经济效益,而且还需要一定的管理投入,不少农户栽植后管理粗放,任其生长,有的还套种了玉米等高杆作物,导致核桃树势衰弱,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而品质差;近年来,我县逐步引进了“漾鼻大炮”等一批优良品种,但由于核桃嫁接技术难度大,成活率偏低,推广范围有限。

(二)核桃产业化水平不高。长期以来,由于干果的生长周期长、结果晚等原因,许多地方在经济林发展上,存在重水果、轻干果的现象。种植核桃3年见果、5年才能形成经济产量,广大干群仅把核桃作为一个普通经济树种来对待,没有形成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的产业意识,在核桃发展上,随意性强,导致我县核桃产业始终难以做大做强。同时,因为没有专业核桃种植合作社或协会,致使核桃栽培技术落后,长期处于粗放型管理,核桃销售市场混乱,导致农民无法得到最高经济效益。

(三)政策和资金投入有限。资金投入有限,技术力量薄弱。我县核桃发展长期缺乏政策扶持和专项资金投入,近年来的发展主要依托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其投入十分有限,不能够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资金缺乏,新品种推广力度小,技术培训跟不上,长期以来缺乏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懂核桃生产的.专家能手,严重制约了我县核桃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核桃育苗问题突出。一是成品嫁接苗木缺口大。二是政府投资偏少。核桃育苗是一项投资较大的产业,亩均投资都在8000元左右,且技术含量高,风险较大,相对这么高的投入来说,政府补助资金偏少。三是育苗基地比较分散。四是技术力量不足。

三、几点建议

篇8:渠县花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1 渠县概况

渠县地处四川省盆地东部,位于达州市西南部,东、西、北三面环山,地势总体东西部高、中部和南部低,海拔202.0~1 192.2 m,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6°36′~107°15′和北纬30°38′~31°16′,与广安市、南充市、巴中市山水相连,幅员2 173 km2,辖60个乡(镇),总人口141万人,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渠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6℃,1月均温6.6℃,8月均温28.1℃,年平均降雨量1 068.5 mm,年均日照时数1 376 h,无霜期300~330 d,土壤类型以紫色土为主,适合花椒的种植。

2 渠县花椒产业发展现状

渠县花椒产业始于2003年拱市乡的退耕还林工程。10多年来,渠县县委、县政府从扶持壮大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入手,每年由县财政拨付一定资金助推林业产业,鼓励花椒种植大户创办专业合作社,引导椒农户“抱团”发展。目前,全县形成了南以鲜渡、宝城、有庆、清溪为中心,北以涌兴、文崇片区为中心的花椒种植基地,引进和培育了渠县祥茂、蛟龙和齐涛等种植龙头企业,建立万隆等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0余家,申请了尚娇、麻皇、娇中仙等花椒品牌。

截至2015年底,渠县60个乡镇中46个乡镇实现花椒规模化种植,总面积达5 431 hm2,其中50%以上开始投产。全县花椒种植面积达800 hm2以上的乡镇有2个,分别是李馥乡886.67 hm2和拱市乡833.33 hm2;100~800 hm2的乡镇有10个,100 hm2以下34个。全县年产干花椒4 200 t,产值3.56亿元,花椒产业已逐渐成为渠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3 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投入有限,科技支撑力度不强

目前,渠县花椒产业发展具有前期投入高、生产周期长的特点。部分椒农和业主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没有建立起多元的投资体系和社会融资渠道,导致产业基地发展后劲不足,基地建设向前推进缓慢。同时,基于科技经费有限、基层技术人才不足的现实,不定期的科技培训大多停留在以宣传代替培训、简单发放纸质材料的水平上,培训对象覆盖面有限,花椒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研究的大项目少,林业科技的导向、扶持和支撑作用难以充分显现。

3.2 生产管理粗放,集约化水平较低

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渠县花椒产业早期发展多以单家独户或小型种植业主的分散式种植为主,户均种植面积都在0.67 hm2以下。一方面,对栽培管理的认识不足,导致种植模式粗放、土肥管理不到位、整形修剪不规范或病虫害处置不当,严重影响了花椒的品质和产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种植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使得机械化作业困难,劳动生产力低下,生产管理成本增加。2015年,全县进入投产期的花椒平均产值约为95 000元/hm2,综合效益偏低。

3.3 产业链不完善,品牌知名度不高

渠县花椒产业起步较晚,虽已初步实现规模化种植,但产业链不完善,综合效益不高。一方面,现有企业规摸较小、经济实力弱,管理水平低,深加工研发力度不足,产品大多以鲜、干果销售为主,附加值不高。众多小型企业在同类市场中单打独斗,争夺有限的资源,追逐微薄的利润,抗风险能力较低。另一方面,较低的技术和资金进入壁垒,使得多数企业还处于一拥而上、埋头就干的初级阶段,品牌战略意识不强,营销网络建设滞后,还没有企业、渠道商和消费者广泛认可的强势品牌。

4 发展对策

4.1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抓住国家倡导绿色发展的历史机遇,努力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融资渠道。一是加强与农林、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努力争取国家、省级项目资金,鼓励将林业产业建设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千方百计增加投入。二是充分运用财政投入的杠杆效应,综合利用市场、税收、信贷和奖励等多种激励机制,大力招商引资,鼓励社会资金采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形式参与花椒产业基地建设,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资金投入花椒产业。

4.2 创新经营发展模式,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创新经营发展模式,努力提高花椒产业组织化程度。一是鼓励并扶持林农建立合作组织或行业协会[3],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开展多渠道、多领域联合与协作,实行相对集中连片开发和规模经营,实现建设成果多方共享。二是依托专业科技服务小组,积极推行校(院)企联合,鼓励科研单位、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方式参与花椒产业开发,提高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加强花椒良种选育,积极推广使用良种壮苗[4],大力营造良种示范林,精心组织科技攻关并及时转化技术成果,从而为花椒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3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施积极品牌战略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优势,推进渠县花椒产业品牌建设,提高综合效益。一是大力培育优质龙头企业,整合淘汰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附加值低的小型作坊,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加强花椒在医药、农药、化工、油料等领域的研发和综合利用,开发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的花椒产品,全面提升花椒的市场化能力。二是强化品牌意识,鼓励企业“走出去”,以“互联网+”战略为契机,强化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积极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物联网应用和交易平台建设,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3,5]。

参考文献

[1]李宏梁,薛婷.花椒果皮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4,39(1):124-128.

[2]赵秀玲.花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资源开发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2,37(3):1-5.

[3]蓝瞻瞻,王立群.我国林业产业链整合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70-75.

[4]谷丽萍,王锡全,张伏全,等.云南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西部林业科学,2015,44(5):142-147.

篇9:发展宜昌核桃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核桃产业;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7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3-0074-02

核桃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1],也是我国传统的木本油料,在宜昌栽培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核桃树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粉、青果皮、坚果、坚果壳等可药用、食用、工业用。核桃树树冠大、枝叶多、根系发达、寿命长,具有较好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核桃树是摇钱树,谁种谁就富”。宜昌核桃产业在政府引导、部门指导、果农积极参与下迅速发展,核桃种植面积已达到433.3km2,已选育出“兴山薄壳”、“兴山琥珀”、“楚兴一号”、“楚兴二号”、“清香”、“秭林一号”等核桃地方良种。

1核桃产业发展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根据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宜昌核桃栽培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整体发展缺乏科学规划[2],部分栽植位置选择不当;二是不重视整地,“一锄法”栽苗现象存在;三是部分地区种苗质量把关不严,存在“见苗就栽”问题;四是苗木栽植密度过大;五是园内间作不合理;六是忽视水肥管理和树体管理;八是病虫防治不到位。此外,随着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宜昌森林植被得到恢复,为松鼠等的生存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松鼠对核桃的危害程度逐渐加重,据调查统计,秭归县沙镇溪镇大浴池村因松鼠危害核桃年均减产三成以上,给林农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2对当前核桃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2.1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2.1.1政府支持核桃产业发展

核桃产业是群众基础较为深厚的传统农业发展项目,是承接库区移民安置、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移民开发的项目。2004年秭归县在退耕还林中大力发展核桃;2008年兴山县决定发展20km2核桃基地,打造全省核桃产业名县和中国核桃之乡;2009年长阳县通过“百万亩木本油料产业建设规划”,计划用10a左右的时间建成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666.7km2;2010年宜昌市通过《宜昌市百亿木本油料产业总体规划》,提出全市建设以核桃、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林基地2000km2。

2.1.2林农是发展核桃的主体

我国现行林业产业发展政策是“谁造谁有”,但宜昌的气候、土壤条件差异性很大,并不是所用的地方都适合发展核桃,因此林农应综合考虑当地海拔高度、立地条件、自己劳力等实现情况发展,不能盲目跟风,要强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地发展”;通过项目或当地政府出台的奖励、补助政策来发展核桃,只能解决一部分苗木或肥料、农药款,核桃树是林农的,收益是林农的,因此生产管理投入当然也是林农的,林农不能存在“等、靠、要”思想。

2.1.3科学培管很重要

相比玉米、红薯等农作物的春种秋收,核桃的生产周期很长,俗语“桃三李四杏五年,要吃核桃十五年”,核桃种植即使早实品种也是第3a才开始试果,5~6a进入受益期。有的林农看重眼前利益,在核桃生长期将其撇一边,不及时除萌,往往致使接穗死亡,核桃树成了实生树;有的林农把核桃树的侧枝全部砍掉,成了“钓鱼杆”,没有结果枝导致无法结果。

此外,核桃对栽培管理具有较高的要求,发展核桃必须摒弃“人种天养”的传统观念,甚至要把核桃树当作农作物来看待,及时科学地进行管护。

2.1.4算好发展核桃的经济账

核桃新造林每亩投入在800元以上,定植后的5a抚育管理费在1000元以上。在栽植前期提倡科学间作,即在核桃园建设期间,间作一些黄豆、花生、魔芋、药材、蔬菜等,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和空间,既能改善土壤及林地环境,促进核桃树生长发育,又可获得早期收益,实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但须注意选择间作低矮、无攀缘性的作物,并给核桃苗留下1m2以上的生长空间,随着核桃树的生长逐步减少、直至退出间作,同时耕作时注意不要损伤核桃树的枝干、根系。

2.2要解决种什么的问题

宜昌市核桃长期沿用实生繁殖,导致品种混杂,品质良莠不齐,现在多数产量仍来源于原有实生核桃树。新发展的核桃园就要选对品种,不能不分品种、见苗就栽。这些年宜昌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也选育了一些本地优良品种,但品种驯化、推广力度不够,优质苗木培育不多。经初步试验,宜昌市海拔600~1000m的地方可发展早实云新核桃,海拔800~1200m的地方可发展晚实清香核桃[3],同时应选用本地优良株系。

宜昌市栽培核桃有近千年的历史,应组织全市范围内的本地核桃选优,选择自然群体中一定数量适应性好、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单株,并将优株扩繁推广栽培,对宜昌核桃产业发展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3要解决怎样种的问题

2.3.1种植地的选择好

选择“良种、良田、良法、良态”,是宜昌核桃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核桃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试验表明,宜昌市海拔低于500m的地方不适合大规模发展核桃,且要选择背风向阳、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发展。核桃树根深枝多叶茂,才有可能结很多的核桃果子,北风口、阴坡、沟边、低洼地不能种核桃。

2.3.2管理上下功夫

俗话说“核桃一枝花,水肥来当家”、“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先长身子,再结果子”、“三分种,七分管”。要想核桃树能够正常生长结果必须保证水肥供应,要想核桃树早结果、多结果必须对核桃树进行修剪整形、人工授粉、疏花疏果、病虫防治等。因此要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经营措施,才能表现出早实、丰产、优质的品种特性。

2.3.3创新发展方式

发展核桃产业要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专业合作、共同发展道路。专业合作在技术培训、生产资料组织、机械化使用、信息共享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宜昌核桃适生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大多为老人和小孩,通过合作互助,既可以解决老人不懂技术,又可以解决没有劳力等实际问题。

2.3.4技术支撑作保障

核桃对生产管理要求较高,宜昌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组建权威专家指导组,统筹规划全市核桃产业发展布局,编制建设高效核桃园实施方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掌握核桃种植新技术,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普及推广核桃种植技术,重点县乡村也要组建核桃技术服务专业队,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签订服务合同,实行有偿技术服务,同时林业部门要培养核桃专业技术人员,挤出资金建设高标准示范园,扶持重点核桃专业户,通过样板示范,以点带面,推动核桃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郗荣庭,张毅萍.中国核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张志华,罗秀钧.核桃优良品种及其丰产优质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3]刘湘林,付艳华,吴海鹰,等.南方核桃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8)3539.

上一篇:简单的励志座右铭摘录下一篇:常回家看看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