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2024-04-13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共6篇)

篇1: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常识教育的内容 常识教学法

幼儿园常识教育的内容根据《纲要》的规定和全国幼儿园常识教材(教师用书)(以下简称全国幼儿园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一、社会常识部分 1.认识自己

要求幼儿建立“我”的自我概念。对于幼儿来说,需要不断的教育才能形成。

(1)要幼儿知道“我是谁?”如“我”是一个人,不是猫,也不是一朵花。“我”是小男孩(小女孩),“我”是家里的小孩子,“我”是幼儿园的小朋友……。

(2)使幼儿知道有关“我”的外形特征和生长变化。如我有黑色的头发,黑色的眼睛,黄色的皮肤,等等。我从前是一个吃奶的小娃娃,现在长成了幼儿园的小朋友,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以后长成象爸爸、妈妈一样的大人。

(3)使幼儿懂得表达有关“我”的情感,如我有时高兴我就笑,有时不高兴就哭……。通过有关“我”的各方面的学习,帮助幼儿逐步认识自己,建立自我概念。2.认识家庭、幼儿园

家庭、幼儿园是幼儿最初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社会生活。让幼儿形成家庭,幼儿园的初步概念是必要的,也是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

(1)使幼儿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还是××幼儿园×班×小组的一个成员。(2)使幼儿知道家庭是供给自己衣食住行,抚养自己和生活的地方。教育幼儿热爱家庭。

(3)使幼儿认识家庭的主要成员,知道他们的工作、职责及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幼儿尊重家中的长者。

(4)使幼儿知道幼儿园是学习、游戏活动的地方,教育幼儿热爱幼儿园。

(5)使幼儿认识幼儿园的主要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劳动职责、地位和作用。教育幼儿尊重、敬爱老师、保育员,园长、炊事员等等。

(6)使幼儿逐步了解家庭、幼儿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家都是相互依赖,互相联系的,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也不能一个人孤立存在。

(7)使幼儿懂得家庭生活及幼儿园活动之间的区别,以及有关的文明、礼貌、行为规则。

(8)使幼儿分清哪些是幼儿园的公共设备、用具,哪些是自己的衣服、鞋袜。教育幼儿爱护公共设备和用具等。(9)让幼儿学习做小组的领导者和小组的成员,学习参加社会生活,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总之,使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初步了解、学习社会生活,逐渐懂得社会中不同成员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学习遵守社会的文明礼貌和行为规则。另外,从认识家庭、幼儿园扩展到认识周围的邻居、商店、剧院、街道、乡、镇、社会团体,以及公共设施等。教育幼儿热爱家庭和幼儿园,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家乡,为热爱祖国,建立较系统的社会结构的概念奠定基础。

3.认识日常用品和工具

日常生活用品和工具,它们既反映了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反映了人类文化技术的发展。深入浅出地向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对幼儿初步了解社会的生活方式,人类的文化发展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1)让幼儿认识人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具、工具,叫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用途。(2)使幼儿知道上述用具、工具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原料和材料制成的。

(3)使幼儿知道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工作得更有效益,成人怎样改进、简化、创造发明新的用具和机器。如工人制造了拖拉机,代替了耕牛耕地翻土,而且工作得又多又快又省力。又如有人发明了电灯,使人们比过去使用蜡烛、煤油灯的照明简便而又明亮。还有各种交通工具、塑料用具、机器等等的发明创造,使幼儿懂得人们的生活用具在不断地改进,使大家生活、工作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方便。

通过幼儿认识各种日常生活用具,重点使幼儿了解社会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不要孤立的让幼儿只认识某一用品的名称、性质和用途。

4.使幼儿知道生活中的主要节日──“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上述节日有些是反映我国民族风俗习惯的,各地可根据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删。幼儿欢度各个节日时,要让幼儿知道各个节日的含义,并了解我国和本民族的文化生活以及风俗习惯,从而促使幼儿萌发热爱本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自然常识部分

1.使幼儿知道春、夏、秋、冬四季的名称、主要特征和顺序。

季节是一个比较广的时间概念,它具有连续的、变化的、循环往复的特点。在幼儿亲身经历过程中建立季节概念是可能的,但也是不容易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对季节时间知觉的体验并体察季节的明显特征。

(1)使幼儿体察到四季自然现象的变化。如气温高低、降雨、下雪、结冰等。(2)使幼儿观察在各个季节中,人们生活的变化。(3)使幼儿知道季节和植物的种植生长、成熟收获的关系。(4)使幼儿了解季节和动物产仔、生长、发育和生活的关系。2.使幼儿认识常见的植物(包括稻谷、蔬菜、瓜果、树木、花卉等)。

(1)认识几种常见植物,叫出名称,识别主要特征,在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分类。(2)使幼儿知道有的常见植物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如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水果等。(3)使幼儿知道树木、花卉可供人欣赏、洁净空气、美化环境。(4)使幼儿发现植物与水、土、阳光等的关系。(5)使幼儿知道有些植物可作动物的饲料。

(6)使幼儿知道植物需要人们保护或培植,才能生长得好。教育幼儿爱护庄稼,保护各种植物,不任意采摘、损害植物。

(7)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感情。

3.使幼儿认识常见的动物(包括家禽、家畜、鸟、昆虫、野兽等等)。

(1)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叫出名称,识别其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分类。(2)使幼儿知道有的动物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如鸡、鸭、鹅、牛、羊等等。(3)使幼儿了解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4)使幼儿知道动物需要人们保护或饲养才能生存、生长。教育幼儿爱护动物,不随意打伤、杀害有益的和珍贵的小动物。

4.让幼儿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如闪电、打雷、下雨等,初步了解它们对人的关系和人们对自然界的利用。教育幼儿关心周围的自然现象,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5.培养幼儿对一些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初步了解它们的性质以及与人们的关系。如观察物体的沉浮、糖和盐溶化、水的三态、镜子反光、磁铁吸铁、颜色变化等现象。

为了使幼儿园教师更好地领会《纲要》的精神,较好地使用全国幼儿园教材,安排好上述教育内容,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常识教育的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小、中、大三班安排的。整个内容就其广度来说,是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不断扩大的,如只要求小班幼儿认识自己、家庭和幼儿园,中、大班则要求扩大到周围环境中的商店、邮局……,甚至首都北京。

如认识成人劳动,从幼儿接触最早、最亲近的家庭成员──父母开始,逐步扩大到幼儿园老师的劳动,社会上常见的人们的劳动。就其深度看,则由浅入深,不断提高其程度。例如,自然常识中教幼儿认识季节,对小班幼儿只要求认识季节的明显特征,到大班则要求幼儿认识季节的主要特征和顺序。

又如对小班幼儿只要知道个别物体的名称、特征和用途,对中、大班幼儿除要求认识个别物体的名称、特征外,还要比较认识两种物体间的异同,知道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和联系。

因此,在进行常识教育时,教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育内容,以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幼儿常识教育的内容应服从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总任务

在《纲要》和全国幼儿园教材中规定的教育内容,无论是社会常识还是自然常识,都是为全面发展教育的总任务服务的,而不是单纯的向幼儿灌输知识。例如,认识幼儿园炊事员,除了让幼儿了解炊事员怎样烧饭做菜的知识外,还要教育幼儿尊重炊事员的劳动,不浪费饭菜,尊敬炊事员,培养他们对人的正确态度。又如,给幼儿认识兔子时,不仅使幼儿知道兔子的外形特征,吃什么,有什么用等有关知识,还要注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能力,教育幼儿爱护小动物等等。又如,“保护眼睛”专题,主要让幼儿懂得眼睛的功用,什么有害于眼睛,怎样保护眼睛等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活动中,注意幼儿的坐姿,室内的光线等,以保护幼儿的视力。

为此,教师必须明确常识教育的内容,在幼儿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以促进幼儿的健康,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三、常识教育的内容具有因地制宜、灵活的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物质生产差别很大。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又各不相同。各地幼儿都生活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他们所接触的事物和现象又是如此的丰富多采。因此,在《纲要》里除了统一的要求外,还使各地教育内容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地处理,如要求小班幼儿认识常见的三、四种蔬菜、水果,而不规定认识苹果或香蕉。大班要求介绍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而没有要求一定要介绍苗族或维吾尔族。这为教师选择教育内容时留有了余地。因此,教师在使用《纲要》和全国幼儿园教材时,应本着由近及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精神,结合各地的特色,可以适当补充乡土教材。

例如,在水网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幼儿观察水稻的生长过程,多认识些鱼、虾、贝、螺等水产,认识机帆船、水泥船、木船等水上交通工具。而在高旱地区的幼儿园则可以带领幼儿观察小麦或高粱的生长过程,多认识花生、大枣、葡萄等水果和农产品,以及手扶拖拉机、汽车、卡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盛产陶瓷的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等地,可较早地认识陶瓷器皿,或带领他们参观陶瓷工厂。生活在鲁迅故乡──绍兴的幼儿,教师可以带领他们游览一下“百草园”或“兰亭”,参观“咸亨酒店”。傣族的幼儿教师就可和幼儿共同愉快地欢度“泼水节”等等。

这样做,既符合幼儿直觉行动、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幼儿又容易接受,又丰富了常识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感情。

四、常识教育内容具有季节性的特点

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的生活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如植物春天发芽吐翠,夏天枝叶繁茂,秋天硕果累累,冬天呢,一般植物则生长缓慢或者枯萎。动物在春天产仔繁殖,……到冬天有的冬眠,有的深居洞穴,有的死亡。人们则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也随着季节而不断变化。因此,教师在安排常识教育的内容时,如能有意识地结合季节特点,选择与季节变化相应的内容,既能使常识教育的内容相互有机联系而不孤立,还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大地复苏的春天,带领幼儿到野外春游,组织幼儿清明扫墓,观察农民春耕播种等等;在炎热的夏天,可让幼儿在晚间乘凉时,观看满夭星斗,夜晚景色……;在金黄色的秋天,稻谷成熟,水果品种繁多,组织幼儿观察或参加适当的收获劳动;在寒冷的冬天则让幼儿认识各种御寒服装,讨论人们怎样过冬,怎样迎接春节、难度春节……或利用气温低下的时机,让幼儿做结冰试验。这不仅能使幼儿容易理解季节的特征,还能使幼儿对季节和周围世界的变化产生兴趣,促进幼儿的学习,培养幼儿了解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兴趣。

篇2: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年龄目标(欣赏教育、绘画教育、手工教育)

小班美术教育目标

一欣赏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乐意参加美术欣赏活动,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欣赏的习惯,体验美术欣赏的快乐。2 引导幼儿欣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造型简单、色彩鲜明的物品和作品,逐步产生欣赏的兴趣。引导幼儿初步欣赏教师的范例、作品以及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展示美术作品,用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墙面等的装饰,体验成功的快乐。二 绘画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乐意参加绘画活动,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引导幼儿认识和初步学会使用蜡笔、油画棒、水彩笔、纸棉签、印章、颜料等绘画工具材料,逐渐养成良好的绘画姿势和习惯。培养幼儿美术观察的兴趣和习惯,在游戏中学习点、线、圆形、方形和简单物体的画法几涂色方法,并用这些方法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的物体的轮廓特征。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绿、黑、褐、白等颜色,初步学会选用多种颜色绘画。引导幼儿区分主体色和背景色,培养幼儿对使用色彩的兴趣。引导幼儿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画出主要形象,并把它画得大一些。三 手工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乐意参加手工活动,愿意尝试准备好的手工工具材料,体验到手工活动的乐趣。2 引导幼儿学习用糨糊、胶水等粘贴沙子、芝麻、麦片、橘子皮等材料以及老师准备好的简单物体图形。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撕纸、折纸、对边折对角折,染纸的最简单技能。引导幼儿体验泥的可塑性,学习用搓长、团圆、压扁、分泥的技能,塑造最简单的物品。5 引导幼儿学习在原形物体上进行简单粘贴,制作出最简单的玩具以及物品。

中班美术教育目标

一 欣赏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欣赏和理解与他们生活经验有关的成人美术作品、同伴美术作品、日常生活用品,以及自然环境、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产生与作品相一致的感觉和情感,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关注力。引导幼儿欣赏并初步理解作品形象和作品主题的意义,使其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引导幼儿初步欣赏并感受欣赏对象独特的造型,色彩的变化与统一,构图的对称与均衡。4 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初步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体验和分享成功的快乐。二 绘画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在小班绘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多种工具和材料绘画的方法,体验绘画的乐趣。(水粉画、蜡笔水彩脱色画、拓印画、对印画、泡泡画等)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条表现熟悉的事物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引导幼儿认识和使用12种颜色,并会辨别颜色的深浅,学习用物体的固有色绘画,并能选择多种颜色作画。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在画面上安排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技能,用绘画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写生画、故事画、主题添画等)

三 手工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和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参加各种手工活动,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2 引导幼儿在小班粘贴的基础上,用更丰富更复杂的材料如纸屑木屑泡沫屑等,粘贴出简单的物象。引导幼儿在小班折纸的基础上,学习用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等技能,折出简单玩具和物象。引导幼儿在小班泥工的基础上,学习黏合捏以及平面泥贴的技能,塑出常见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并能在泥工板玻璃杯子玻璃瓶子上做简单的泥贴画。5 引导幼儿在小班撕纸和染纸的基础上,撕出简单物体的轮廓和形象。用渍染和点染结合的技能,将表现简单生活用品的纸形折叠后进行染纸。6 引导幼儿在小班制作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用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制作造型简单制作方便的玩具和物品。

大班幼儿美术教育目标

一 欣赏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各种感性趣的美术作品工艺美术品,欣赏感受生活和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和形象,培养幼儿发现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美的事物的能力。2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所欣赏作品的简单的知识的背景,初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形象和主题意义,以及作品是如何反映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引导幼儿欣赏并感受作品的形象美、造型美、色彩美和情感表现性,以及构图的对称、均衡、有韵律等所体现的和谐美。4 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美术欣赏活动,逐步学会用感官、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多通道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联想和想象。5 引导幼儿分析评价作品,用自己的作品进行环境布置和游戏活动,体验分享和成功的快乐。二 绘画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绘画工具材料,运用不同的技法(如水墨画、水彩画、吹画、喷刷画、纸版画等)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受,体验绘画创造的快乐。引导幼儿较完整地表现熟悉的或想象中的物体的动态结构和简单情节。3 引导幼儿大胆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绘画,学习用对比色类似色进行绘画,并初步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引导幼儿初步表现画面物体的前后、远近等简单的空间关系及主题与背景的关系。5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开展各种形式的绘画活动(如写生画、故事画、音乐画、图形想象画、自由想象画等),将绘画作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手段和方式之一。三 手工教育目标 引导幼儿较熟练地选择和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创造性地进行手工操作活动,表达自己的手工意愿。引导幼儿自己收集各种常见的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进行手工操作活动。3 引导幼儿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泥工技能,进行立体塑捏及平面泥贴活动,启发幼儿逐渐探索泥工的技巧,创造性地表现各种物体的形象,并获得塑捏成功的快乐。引导幼儿运用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四角想中心折等技巧,折出简单玩具和物品,并将折纸活动与绘画、粘贴、环境布置结合起来。5 引导幼儿在中班撕纸和染纸的基础上,撕出自己喜欢的物体的轮廓和形象(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用渍染和点染结合的技能,将喜欢的生活用品纸形正确折叠后进行染纸。6 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单独或折叠剪出各种窗花、拉花以及自己喜欢的形象或想象中的形象等/ 7 引导幼儿综合运用各种美术技能技巧,对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改造,制作出各种简单玩具和物品。

篇3: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内容的探索

一、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现状

1、幼儿消防安全意识方面

我国每年约发生6万余起家庭火灾, 其中30%是由儿童引发的。2002年8月23日上午, 济南市一老人外出买菜时, 将孙子和外孙女锁在家里。孩子在家玩火时不慎发生火灾, 由于防盗门紧锁, 周围救火的邻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个紧贴在房门旁的孩子活活被大火烧死。两个小生命就这样被大火吞噬掉, 在我们扼腕叹息时不禁会想, 如果两个孩子有足够的消防安全意识, 知道玩火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那么结果就不会如此了。

2、消防安全逃生技能、常识方面

幼儿生活经验有限, 消防安全逃生常识和技能较成人也严重缺乏。而幼儿首先接触的正式的学习环境便是幼儿园, 如果幼儿园在平时对其自救能力进行了足够的锻炼, 比如进行消防安全常识的教育及消防演练, 孩子们的消防安全逃生技能就会增强, 那么孩子们在面对这样一场灾难时就不会手足无措了。但是幼儿园在进行一些火灾演练时, 大部分都只停留在“组织逃生”环节, 且演练都是靠上级发的通知, 而学校却无具体的消防安全演练机制。由此可见, 学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以幼儿不能全面的掌握逃生技能, 才会导致一些重大火灾事故。

3、消防安全心理素质方面

人的活动被理解为心理的外部表现, 人的活动方式被理解为心理的外部表现形式。当外界换几个发生变化是人的心理活动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幼儿在面临火灾时, 高温烟火的灼烤、高度紧张的情绪、混乱不堪的场面和浓烟弥漫, 会给幼儿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引起心率、血压、肌肉紧张度发生变化, 并且情绪与平常相比发生变化。由于幼儿生活经验不足, 在面临此种情况则会变得意识狭窄、思维混乱, 做出不适当的反应和种种异常举动。如只知道推门, 而不知拉门;将墙当门猛敲猛击甚至观望发呆, 而无任何自救意识和措施。

二、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现状原因分析

1、幼儿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手段不够丰富, 教学设备欠缺, 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专门针对于教师开展的消防安全培训欠缺, 导致教师消防安全教育意识薄弱, 对幼儿消防安全教育没有引以足够重视。

2、幼儿消防安全逃生技能、常识缺乏

幼儿的消防安全常识主要是来源于幼儿园和家庭, 而他们一般都只是告诉幼儿哪些是危险物品, 不要靠近危险物品, 发现危险物品时要告诉老师及家长。幼儿正处于对什么都好奇的阶段, 肯定会去研究这些危险物品。老师及家长的这种口头传授的消防安全常识没有让幼儿真正接受。幼儿园无普及性的消防安全教育教材, 对消防安全标识的认识、火警电话识记和运用教育不够, 这些消防安全常识在生活中没有经常性地提到, 所以导致幼儿的消防安全常识缺乏。

3、幼儿的消防心理素质差

在对幼儿进行了消防教育后, 由于幼儿自身的经验认识和一些家长、老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方式不当, 使幼儿对火灾产生极强的恐惧感。幼儿的自我意识已经形成, 对自身生命也存在很强的保护意识。当面临火灾时周围环境突然由平静变得高温高热且有刺鼻浓烟时孩子的本能就是保护自己, 但是由于缺乏消防知识、恐慌和紧张而变得手足无措, 致使一系列惨剧发生。

三、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内容提出建议

1、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内容

(1)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消防安全意识教育

家园联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部分, 消防安全教育这方面也应做好家园同步。幼儿年龄小, 可塑性、模仿能力强, 教师和家长在与幼儿接触式做好随机教育。如在夏天时可告诉孩子那些东西是易燃物, 点蚊香时说蚊香不应该和哪些东西做朋友, 不然会引起火灾。

(2)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增强对幼儿消防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应将消防安全教育更多的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能够让幼儿在学习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 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形成安全意识。在科学活动让幼儿了解消防,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精心的设计教学活动, 更好的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和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开展消防体育游戏,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摆脱你讲我听的枯燥教学模式;利用区角游戏进行个性化的消防安全教育;定期开展一次关于消防安全的主题活动, 让幼儿参与其中, 收集各种关于消防安全的材料, 并进行环境创设;根据季节特点安排消防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3) 提高教师的消防安全意识是增强幼儿的消防安全意识的前提

教师的教学是幼儿在幼儿园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幼儿园应开设更多针对于教师的消防安全培训, 增强教师的消防安全教育意识, 并能将消防安全教育内容有机融合于各领域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幼儿教师的消防安全意识得到提高, 才能更好的配合幼儿园开展对幼儿的消防安全教育, 提高幼儿的消防安全意识。

2、消防安全逃生技能提高方面的教育内容

健全有关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的教材, 幼儿园制定有规划性、时间性地消防安全教育课程和演练。增加幼儿对灭火知识的学习, 将各种消防器材作用以实物加录像的形式加以展示。并将各种消防器材的分布原则和情况展示给幼儿。

3、心理素质提高方面

《纲要》要求教师“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 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 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 鼓励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所以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的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幼儿遇到困难时也不要及时帮忙处理, 让其自己想办法解决, 锻炼其独立处事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 逐步独立, 能自己照顾自己。

四、结论

对幼儿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是时代发生的要求, 更是幼儿自我生存的需要。成人不能保护幼儿一辈子, 幼儿必须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对幼儿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获得终身有益的经验。我们应该把幼儿消防安全教育从眼前延伸到更长远。幼儿消防安全教育是个体生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让我们把安全责任交到幼儿自己手里吧。

摘要:本研究在对消防安全教育资料文献进行分析, 对老师及家长访谈和观察幼儿后发现幼儿在火灾自求过程中需要的常识、技能和心理素质方面明显存在缺陷, 通过具体案例研究找出消防安全教育现状出现的原因, 从而探索出增加老师和幼儿在火灾自救过程中的常识、技能和心理素质方面能力的安全教育内容体系, 使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具体化、计划化。

关键词: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内容,现状,原因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顾桂兰.国外幼儿园安全教育做法之鉴[J].现代职业安全, 2009.

[2]谭剑.论火灾时人员的心理素质对安全逃生的影响[J].江苏南通消防支队, 2002.

[3]王慧群.浅谈幼儿心理素质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8.

篇4: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教育  社会领域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设置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36-02

当前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内容随意性较大,设置有失偏颇。如对幼儿的自信心、自我判断力、自主性、承受挫折的能力、责任心等重视的程度都不够,各年龄班对“个性品质”、“生活技能与行为习惯”、“礼仪教育”、“安全与生命教育”的关注偏少,缺乏对幼儿在多元文化、民俗习惯、国家、世界的了解方面的引导;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已有生活经验;忽视地域差异性,本土化,生活化特点不突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文章探讨了合理设置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内容的策略,以期为幼儿教师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一、以幼儿社会教育目标为依据

任何课程,都有一定的目的,不管它是整体的课程,还是领域的或学科的课程。课程目标是课程系统运行、课程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目标必然地成为一切课程活动的指针,选择课程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必然地受到课程目标的指导和制约。

由此可见,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以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为依据。社会教育目标规定了社会教育活动所应达成的具体结果,而所选择的教育内容应该是为实现这一结果服务的。因此,幼儿社会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应努力避免对教育目标的遗漏、偏倾及无效重复,而应力争使所选的课程内容能最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二、以社会为依据

社会作为选择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依据有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社会现实是选择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基础依据。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活现实,幼儿是通过现实生活及其表象来增进社会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完善社会行为的。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是一门关于人和社会、文化的课程,离开了社会现实,这一课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第二,对幼儿来说,社会生活现实是使社会教育课程中的学科知识具有可接受性的重要条件。因而,社会生活现实进而又成为学科知识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是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从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到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从社区中各种物化的社会产品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都在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化。社会领域课程的设计,尤其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了解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使课程内容真正成为反映时代、反映社会的内容,使课程内容起到引导儿童主动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的作用。如当前,世界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变化的一极是冷战消除,各国间合作增加,由科学技术支持的世界文明正在迈向新的更光明的前景;变化的另一极是世界各国贫富越来越悬殊,发展不均衡,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凡此种种,社会、世界的变化应该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把人类对社会和世界发展的美好愿望以及人类对自己缺乏理性的行为的反省,以一定的形式反映在课程之中,通过教育,使人类的下一代更珍惜社会、自然,热爱这个世界,并为这个世界——“地球村”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三、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

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幼儿发展为依据,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的能力,制约着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幼儿阶段,幼儿所拥有的生活经验还相当有限,主要涉及家庭、幼儿园及常见社会机构的生活经验,而幼儿的学习能力正在发展过程之中,幼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抽象思维水平还没有得到发展。因此,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应建立在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适当扩展,并以各种可感知的方式呈现,以扩展幼儿的经验。

其次,幼儿的经验和发展,不是笼统的,而是具体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在选择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到这种结构,考虑到幼儿教育和发展的不同侧面。幼儿有多种多样的经验,也有多方面的发展,在情感——社会性领域的发展中,至少涉及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不同的课程内容对这三个方面的发展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只有具有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协同发展的内容才是最有价值的。但是,不可否认,不同的课程内容对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并不是等同的,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一定要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幼儿发展的不同侧面,使课程内容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四、体现整合性

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虞永平教授在《幼儿教育整体观》中指出,所谓整合,就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教育内容的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领域内不同内容的整合,二是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社会领域教育范围是很丰富的,包括培养幼儿的自主、自信、坚持、合作、互助、分享、谦让等品质,责任和规则意识,对家乡、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等。教师在教育内容选择中应该尽可能挖掘多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实施整合教育。

五、体现区域特色

社会教育内容的设置要与本区域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充分体现社会教育课程生活化和幼儿社会学习以体验为主的特点。在不同区域的社会教育内容的设置上,必然会出现南北差异、民族差异,因此,社会教育内容会在差异中呈现多元,会在多元中渗透文化包容与尊重。

篇5: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结构。

2、理解、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部分的目标。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是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在语言领域的具体化,它指出了通过幼儿园语言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明确:通过幼儿园语言教育要使幼儿的语言获得什么样的发展,达到何种水平,实现什么目标。明确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能更好地指导幼儿园教师确定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内容,以及所采取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它也是语言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

1、社会的要求;

2、幼儿发展的规律;

3、语言的学科性质以及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结构分析

层次目标:中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活动目标

类型目标:倾听行为培养、表述行为培养、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早期阅读行为培养

1、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任务要求的总和,即幼儿园三年语言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又叫终期目标。它是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教育部)中语言领域的总目标:(1)乐于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分析总目标中包含的内容,包括:两种兴趣、两种能力、两种习惯,其实质是促进孩子语言素质的养成。

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是语言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对幼儿所要达到的语言总目标需要一步一步地落实到不同年龄儿童身上,这样才能够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小班

1、倾听部分

(1)乐意听听老师和同伴讲话。(2)能听懂普通话。

(3)听别人说话时能保持安静,不打断别人的说话。

2、表述部分

(1)愿意学说普通话,喜欢与老师、同伴及成人交谈。(2)知道在集体面前要大声发言,在个别交谈时音量要适当。

(3)会用简单的语言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请求、愿望、感情与需要等,能讲述图片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事。

3、欣赏文学作品部分

(1)愿意欣赏并初步感受和理解不同体裁的幼儿文学作品。(2)能独立地念儿歌,讲述简短的句子。(3)能仿编较简单的儿歌、散文和故事等。

4、早期阅读部分

(1)知道可以用一段话来讲述一幅图的含义。(2)知道每个字发音不同,所代表的意思也不同。(3)喜欢听成人讲述图书的内容,并尝试自己阅读图书。

(4)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会按顺序翻阅图书,看出图书画面内容的主要变化。

中班

1、倾听部分

(1)能有礼貌地、集中注意地倾听他人说话。(2)能区分普通话和方言的发音。(3)能理解多重指令。

2、表述部分

(1)积极学说普通话,发音清楚,积极有礼貌地参与交谈。不随便插话和打断别人的谈话。

(2)说话声音的音量和语速适当。

(3)能用完整句子较连贯地讲述个人经历以及图片内容。(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请求、愿望、情感和需要等。

3、欣赏文学作品部分

(1)初步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及其构成因素。

(2)在理解作品经验的基础上,会初步理解和归纳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

(3)会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散文和讲述故事等。

(4)能根据作品提供的线索,进行想像和创造,编构作品内容,仿编诗歌和散文等。

4、早期阅读部分

(1)知道口头语言和文字的对应转换关系。

(2)能集中注意倾听成人讲述图片中画面的文字说明,理解书面语言。(3)能独立阅读图书,理解画面内容。

(4)对画面的文字感兴趣,主动学认常见的汉字。大班

1、倾听部分

(1)无论在集体场合或个别交谈均能认真、耐心地倾听他人的京族。(2)能辨别普通话声调、语调和语气的不同变化。(3)能理解并执行复杂的多重指令。

2、表述部分

(1)坚持说普通话,发音准确、清楚,能主动、热情、有礼貌地用正确的交 3

流方式与人交谈。

(2)在不同的场合,会用恰当的音量、语速说话。(3)能连贯地讲述事件以及对图片和物品的认识。

(4)能主动、大胆地使用适当的词、句、语段来表达,乐于参加讨论和辩论,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

3、欣赏文学作品部分

(1)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及构成因素。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作品中的特殊表现手法,体验作品的思想感情脉络。

(3)有表情地表演故事、童话、诗歌和散文。能独立创编或与同伴共同创编故事、诗歌和散文的完整内容或部分内容。

4、早期阅读部分

(1)理解画面内容,会对画面的内容用恰当的扩句和缩句来合理表述。(2)会保护和修补图书;会用绘画自制图书(可以让幼儿绘制画面,幼儿口述画面内容,教师或成人代笔记录画面的文字说明)。

(3)对学习与阅读文字感兴趣,积极学认常见的汉字。

(4)初步认识汉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风格,会正确笔顺书写自己的姓名以及常见的、简单的独体字。

3、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一般由教师自己制定,它是指在某一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要达到的目的。有时候,具体活动目标是一次活动中要完成的任务,但也有可能是一组相近的活动或一个主题系列活动的目标,它们使具体的教育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哪一种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要求并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和教育实践得以体现。

应当说,具体活动目标是为年龄阶段目标、语言教育目标服务的,是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的最终分解和具体化,语言教育正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因此,具体活动目标的积累便构成了年龄阶段目标,乃至语言教育目标。每一次具体活动目标的实现,都向完成年龄阶段目标和语言教育目标迈进了一步,要 4

注意避免三个层次目标的脱节问题。一般而言,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由专门的机构制定,但具体活动目标需要教师自己策划设计。具体活动目标要依据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制定,具体包括情感、认知、能力三个方面。

实际活动设计与指导的难点——怎样表述活动目标?

1、从情感与态度、能力、认知三个方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2、站在幼儿的角度而不是教师的角度来表述目标。如“能”而不是“引导,帮助,培养,鼓励”。

3、应该是本次活动中确实想要达到即可行性的要求,而不是大而空的套话。

4、应该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并能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5、应参照活动所属类别的总目标。比如,小班故事活动的目标表述就应参照小班文学活动的总目标。

在幼儿语言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个幼儿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高层次目标要准确地转化为若干个低层次目标;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各个层次教育目标的内涵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教师要根据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确定恰当的教育方法,从而确保目标的实现。

案例:大熊的小麻烦(中班)

大熊的小麻烦

大熊有个小麻烦,它在街上走着,希望能找到一个朋友帮他解决这个麻烦。大熊看见一个卖帽子的小哥哥,就问:“我能不能打扰您一会儿?”小哥哥说:“当然可以。”大熊说:“我有一个小麻烦,我能不能……”没等大熊说完,小哥哥就说:“啊!你一定想要我帮忙选一顶合适的帽子。尽管放心,我挑选的帽子,你一定喜欢。”

说完,飞快地从架子上找出一顶皇冠帽,扣在了大熊头上。“啊……”大熊长大嘴巴愣了很久,什么也没有说,继续往前走。

前面看见礼品店里有一位叔叔,大熊连忙说:“叔叔,我有一个小麻烦,我能不能……”“不用说了,我已经知道你想要什么了。这串项链你戴最漂亮了,就送给你。“这”个……”大熊什么也没说,继续往前走。

前面看见一个卖眼镜的阿姨,大熊说:“阿姨,我有一个小麻烦,我能不能……”没等大熊说完,阿姨就说:“哦,你是想要一副眼镜吧。没问题,我来帮你挑一副,一定让你满意。”还没等大熊回过神,眼镜店阿姨已经给他戴上了一副大红色的眼镜。“嗯……”大熊什么也没说,继续往前走。

前面有个卖鞋子的姐姐,大熊说:“姐姐,我有一个小麻烦,我能不能……”没等大熊说完,姐姐就说:“啊呀,实在太巧了。我这里正好有一双长筒靴,别人穿了都嫌大,你穿一定正合适。来来来,穿上试一试。”“噢……”大熊愣了一会儿,还是什么也没有说,继续往前走。

大熊走累了,摘掉了帽子和眼镜,解开了项链,脱掉了长筒靴,长长地叹了口气。

“你怎么了?”一只小蜜蜂飞来问。大熊说:“别提了,没有一个人愿意听我说。“我”愿意听,你有什么不高兴地事吗?”

大熊说:“我有一个小麻烦。晚上,我害怕一个人睡在黑乎乎的山洞里,我想找个朋友陪陪我。可是,没人愿意听我说,我很不开心。”

“就这件事吗?很好办,晚上我陪你睡吧!你说好不好?”“啊……”大熊愣了一会儿说:“有你陪我当然好。现在,我的心情好多了。”

说完,俩人有说有笑地回家了。

练习:结合《大熊有一个小麻烦》故事,写出活动目标。

二、《纲要》(试行)中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纲要》(试行)中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2、熟悉《纲要》(试行)中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指导要点。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部分)的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部分):五个目标、六方面内容、四个指导要点。

1、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6

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交往)思考:

问题一:什么样的环境适宜幼儿与他人交往? 问题二: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三:在幼儿园,幼儿的交谈对象、交谈的内容可以有哪些?交流的途径有哪些?(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倾听)倾听的习惯是学习倾听技能的前提。倾听技能与能力: 第一种:有意识的倾听

要求幼儿建立主动倾听别人谈话的愿望、态度和习惯。当别人说话时要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去听,通过积极主动的倾听去感知、接受别人谈话的信息。第二种:辨析性倾听

要求幼儿从倾听中分辨出不同的言语声音,包括说话人的声音的特点、声音所表现的情绪等等。(听话听音;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第三种:理解性倾听

要求幼儿能够在倾听时迅速掌握别人所说的主要内容,把握一段话的关键信息,连接谈话的上下文意思,获得谈话的中心内容,以便作出反应,交流自己的见解,发展语言能力。(大班幼儿可以对他说一段话)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表达)(学会说明、描述是个长期的过程。)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标记与文字)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书写技能。(前阅读与前书写)

简单标记,如高速路上的不准转弯,前方多少米是出口等。如商场WC的标记,紧急出口的标记等。掌握标记是因为标记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6)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该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普通话)

总结:6个教育内容与要求

1.交往 2.倾听 3.表达 4.文学作品 5.前阅读与前书写 6.普通话

2、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语言运用与环境)(2)幼儿语言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发展语言的途径)(和谐发展)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语言学习的个别化特点)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密切配合,积极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语言障碍幼儿的教育)

小结: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敢想、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二)案例分析

比较分析并讨论:分析比较下列两个案例,你认为哪位老师对纲要的理解更深入?为什么?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片段一: 幼儿:老师,你看我有新鞋!教师A:啊!真的。好漂亮!幼儿:还有小豆豆!教师A:什么小豆豆?

幼儿:是啊!小豆豆!你看,在旁边(指鞋上的扣子)

教师A:(恍然大悟)啊!你是说有扣子!扣子、扣子、扣子。幼儿:(感到有趣跟念)扣子、扣子、扣子。教师A:对了,扣子。你会不会自己扣上? 幼儿:不会,可是我会自己穿鞋子。教师A:呀!你不解扣子就塞进鞋子里?!

幼儿:对啊!我会穿鞋,把脚塞进去,袜子变成红红的。教师A:啊,我看到了,脚弄痛了没(有)?

幼儿:不痛,我脚全是汗,所以鞋子的红颜色跑到脚上了!教师A:回家脱鞋子时,脚变成红红的。

幼儿:(若有所思地笑)对。红红的,好象穿上红鞋上床了!(又笑)妈妈会骂我说:我把脚弄得红红的!幼儿园语言活动片段二: 幼儿:老师,你看我有新鞋!

教师B:是的。我看见了。很漂亮!告诉老师新鞋是什么颜色的。幼儿:(稍停)红的!

教师B:说对了,再看看你鞋子边上那个叫什么?就是那个!(老师指着扣子)幼儿:会留下红印子。

教师B:我不是说这个,我是问那个东西叫什么!(又指扣子)幼儿:不知道。

教师B:那叫扣子。“扣子”会不会跟着我说? 幼儿:帮我扣起来。

教师B:老师刚才说的那个奇妙的字叫做什么? 幼儿:(稍停)老师,帮我 教师B:帮你做什么? 幼儿:帮我扣起来。

教师B:(虽未显出不悦,但仍固执地要幼儿说)那个叫什么?我刚才告诉你的。幼儿:(沉默不语)

教师B:(耐心地)刚才老师告诉你的,那个叫做什么?“扣子”,那是扣子!

幼儿: 扣子!(当老师替他扣好扣子,幼儿即一言不发地跑开了。)评价角度:教师语言、心理氛围、渗透的教育理念。

小结:教师为幼儿语言的发展创设了一个能使他们敢想、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语言发展的条件。活动中幼儿占主体地位,教师起引导作用。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指导广大幼儿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作为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园长,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领会《纲要》,根据《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教育计划和组织教育活动。

自我要求:

1、背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领会其内容、要求和指导要点。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的分类

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

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

(一)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分析

1、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的主要活动类型

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是根据既定的语言教育目标,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学前儿童系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通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实现的。

提问:幼儿园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主要有哪些类型?

1、谈话活动:

(1)围绕自己熟悉的人或事进行谈话。

(2)就某一熟悉的场景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想法。举例:“我喜欢的糖果”;“我的妈妈”;“压岁钱”;“谁的本领大”。

2、文学活动

(1)在欣赏儿童诗歌、散文的基础上,仿照诗歌或散文的框架,编出自己的诗歌或散文段落。

(2)儿童故事的学习、表演或仿编和续编。

(3)通过对话、动作、表情进行故事表演,体验作品的情节变化和人物情感的变化。

举例:“故事《小乌龟开店》;”“散文《秋天的雨》;”“诗歌《家》。”

3、讲述活动

(1)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某一实物的特征、功用解说清楚。(2)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讲述图片或影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

(3)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处在某一情境之中的任务的形态、动作。举例:“大象救兔子”;“会想办法的乌龟”;“小兔孵蛋”。

4、听说游戏

(1)巩固难发的音和方言干扰音,练习声调和发声用气。(2)扩展、丰富词汇量,练习词的用法。

(3)在游戏中尝试运用某些结构的句子,锻炼语感。举例:“山上有个木头人”;“捉蜻蜓”;“顶锅盖”。

5、早期阅读

(1)前图书阅读:学习翻阅、理解和制作图书,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之间的对应关系。

(2)前识字:了解文字的功能、作用,了解识字的最基本规律和方法。(3)前书写: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认识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工具,学习书写汉字。

(二)渗透的语言教育

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就是充分利用学前儿童的各种生活和学习经验,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为学前儿童提供更加广泛的、多种多样的学习语言的机会,提供学前儿童更好地运用语言获得新的生活经验和其他方面的学习经验。

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的范围:

提问:教师可以利用哪些时机对幼儿进行渗透的语言教育?

1、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

2、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3、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

讨论:随机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学习有哪些类型?

1.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

语言是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工具,可以起到指导和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内容上来看,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学习在不同场合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述和交流,同时又将社会文化习俗的学习与语言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具体而言,渗透在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过程中的语言教育,可以帮助学前儿童获得以下的语言经验:

(1)注意倾听、理解和执行生活常规以及成人的指令性语言。

(2)学会运用礼貌语言与他人交往。

(3)学习运用语言向他人表述自己的需要和要求,对他人提出的要求作出恰当的应答。

(4)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解决与同伴之间发生的冲突。

2.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在自由游戏中,语言成为学前儿童与同伴进行交往、合作、分享的工具,也成为指导和调节自己选择游戏内容、游戏伙伴和游戏材料等行为的工具。具体而言,渗透在自由游戏中的语言教育可以帮助学前儿童获得以下语言经验:

(1)学习运用玩具结合动作自言自语,进行自娱或自我练习。

(2)学习自主选择游戏的内容、伙伴、材料等。

(3)学习通过协商等语言方式,解决与同伴在游戏内容、材料的选择以及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

3.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

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语言也是儿童学习的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参与其他领域活动,比如数学学习或者音乐活动时,语言交往有利于学前儿童 12

正确感知和理解学习的内容,提高儿童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增强学习的有意性和目的性。具有而言,渗透在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教育可以帮助学前儿童获得以下经验:

(1)集中注意倾听教师布置活动任务。

(2)学习运用语言指导观察和操作并思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表达对观察对象的感受和认识。

(3)理解语言与其他活动内容之间相互关系,学习运用语言促进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师的指导要点

1、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始终将自己看作幼儿中的一员,真正做到平等交流、共同分享。

2、注意自身与幼儿之间言语沟通技能的提高。

3、促进幼儿之间的有效言语互动。

(三)活动内容的选择

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将目标转化为学前儿童发展的中间环节,也是活动设计和组织的主要依据。因此,活动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完美的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直接的参照点是活动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并不是说目标和内容必须一一对应。实际上,一项目标往往要通过多种内容来达到,一种内容也可以同时体现几项目标的要求。

(2)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内容。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考虑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例如:模仿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特点,成人的语言、动作、情绪、态度、习惯等,无一不成为学前儿童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时,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语言示范,给学前儿童提供大量的、规范的语言让其模仿,并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习得有关的语言,获得语境与语用之间关系的感悟力。

(3)在学前儿童的新旧语言经验间建立联系。要使语言教育活动提供的语言 13

经验能够为学前儿童所获得,成为他们自身语言经验体系中的一部分,就要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考虑使新旧语言经验间具有内在联系。

四、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一)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步骤

1、活动名称: 写清楚语言教育活动的具体类型,适合于何种年龄阶段,具

体内容是什么。

2、设计思路:简略概括本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教材特点、活动中准备运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

3、活动目标: 写清楚通过本次活动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要求。

4、活动准备: 写清楚本次活动需要为幼儿做好的准备,包括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

5、活动过程: 一个经过精心策划的完整的活动过程在书写形式上应表明活

动的起点和终点;清晰的活动过程步骤以及与这些步骤相关的内容和组织形式;需要重点提出问题。

6、活动延伸: 设计出本次活动在课堂教学之外扩展和延伸的具体方式和要

求,如其他领域中的渗透、活动区活动、户外游戏活动、家园配合等。

7、活动评价: 设计好评价的标准和范围,增加语言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便具体的教育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评价。

教育是可以预见其结果的一种实践活动,但也是一种具有随机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千万不能成为具体实践的桎梏,而应成为教师产生再创造的温床和土壤,那种将教师如何提问,幼儿如何回答的详细内容全都设计出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二)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1)让幼儿积极活动的原则

一是激发幼儿活动的动机;

二是明确活动的对象;

三是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操作。(2)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原则

第一,了解语言教育领域的目标;

第二,语言教育活动的落脚点是幼儿的语言发展;

第三,按照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设计活动。(3)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第一,为幼儿提供自由说话的机会;

第二,引导幼儿养成运用规范语言的习惯。(4)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教师的示范不要限制了幼儿的思维;

第二,注意运用隐性示范;(参与者的身份)

第三,提供充分练习的机会。

篇6: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1.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2.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月: 1.学习10以内序数,学着顺着数和倒着数,学习单、双数、相邻数等知识。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3.感知时间的先后顺序,建立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概念; 4.初步认识日历,了解1年有12个月,知道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了解1个星期7天的名称,能够对应日期在日历上找出星期几。第二学月:

1.认读100以内的数,正确排列连续数1——100,了解数字的组成关系。第三学月:

1.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帮助幼儿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2.通过操作“加、减法板 ”,感知100以内的整10加,整10减。3.按数群计数,会整10、整5数数。第四学月:

1.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3.在操作中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货币,了解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上一篇:公文字体格式要求下一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教育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