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常规内容

2022-09-04

第一篇:幼儿园一日常规内容

幼儿园一日常规

晨间接待

1、擦净桌椅、窗台,扫净楼梯、走廊,开窗通风。

2、7:00在活动室门口热情接待家长。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叠放好幼儿衣物;接待孩子和家长要热情。如在室活动,教师要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孩子,不做与晨间接待无关的事情。

3、教育幼儿有礼貌并使用礼貌用语。如问:“老师早上好,爸爸或妈妈再见”等。 早操

1、按时出操。

2、教师精神饱满地带操,不穿裙子,不穿高跟鞋。

3、幼儿有良好的做操秩序,动作整齐、规范。 进餐

一、开饭要求:

1、教师提前5分钟打饭。

2、餐前

1、负责组织幼儿分组洗手。

2、规范擦餐桌、擦洗的桌子要放置再污染(如幼儿趴在桌上乱摸等)。

3、教师取拿饭菜要用流水肥皂洗手。

4、所有餐具不能放在地上。

二、进餐要求:

1、饭菜进班后,主班教师讲解主副食物的名称和营养。

2、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时间不过长或过短。

3、幼儿进餐时,教师不能坐着,应随时帮助幼儿添饭并观察、督促幼儿进餐情况及建立维护班级的进餐常规。给予进餐困难(慢、体弱、患病)的幼儿帮助。随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进餐姿势。

4、进餐不批评或不处理问题,让幼儿愉快进餐,以免妨碍消化或食物卡在身体内引起危险。

5、每次饭菜不要盛的太满,馒头包子要分在托盘内,不要放在桌子上。

6、幼儿撒了饭及时擦干净,对食欲不振、精神不好或呕吐的幼儿要及时处理。

7、餐后教会幼儿用温开水漱口。

三、餐后要求:

1、餐后,当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静活动(如散步等),活动确保15分钟左右。

2、保育员教师擦干净桌子;地面先扫后拖,幼儿进入厕所小便、盥洗、午睡,晚班教师协助主班教师做好配班工作。 洗手

一、幼儿集中洗手时,盥洗室一定要有教师,职责如下:

1、防止幼儿意外事故发生。

2、帮助幼儿提裤、卷袖。

3、督促幼儿正确洗手、擦手。

4、在盥洗室的教师必须等最后一位幼儿洗完手后方可离开。

二、幼儿洗手时间:

1、饭前便后。

2、户外活动。

3、传染病期间,应加强洗手次数。

三、洗手步骤如下:

1、卷起袖子,难卷的幼儿教师帮助卷袖子。

2、流水肥皂洗手,从手指到手腕,双手必须搓后用流水冲洗干净。

3、洗完手后,双手在池内甩三下,防止水滴在地上。

4、擦手时,用毛巾将手心手背擦干。

5、教师帮助洗完手的困难幼儿拉下袖子。

四、保育教师随时清洗整理肥皂袋。 教育活动

1、按时进行活动,活动内容按计划进行。

2、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准备好教具。

3、幼儿有良好的课堂常规。

4、课堂气氛活跃。 户外活动

1、所有幼儿组织在视野之内,教师可以参与到活动中,不能坐着或与别班教师闲聊。

2、户外活动,有组织,由内容,保障安全。 午睡

1、幼儿午睡时,须脱外衣外裤,外衣裤不能放在枕头下。

2、值班教师必须加强对幼儿午睡的护理。巡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教师不允许睡、靠、坐在幼儿床上,更不允许用孩子的寝具。

3、对于体弱多汗的幼儿要加强午睡护理。

4、午睡室睡前睡后开窗通风。

5、在规定时间内起床,不拖拉。学习整理床铺。(中、大班) 饮水

1、幼儿新陈代谢旺盛,保育教师应提供幼儿随时饮水的条件。保温桶应始终有适宜温度的开水。

2、随时关注班级饮水桶内水量和水温,保证幼儿随时饮用水,每次消毒前,应将机动的杯子取出供幼儿随时饮用水。 离园

1、饭后组织幼儿离园活动,活动有组织、有内容。

2、严格使用接送卡。

3、高度负责,把每一位幼儿安区交给家长,不准出现幼儿自己离园、离班被陌生人接走的现象,有陌生人接幼儿时,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确实得到家长同意,并请陌生人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后,方可把幼儿交给陌生人,慎重对待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幼儿离园。

4、离园前,打扫好本班室内外环境卫生,关好门窗,检查水、电阀门开关。

第二篇:幼儿园一日常规

常规一:入园常规

1、准时来园

2、主动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家长说再见

3、有顺序地完成来园的常规活动(洗手、搬椅子、插牌、游戏) 常规二:点名---今天我来了

1、能用响亮的声音积极应答

2、喜欢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来园了

3、逐渐关注班级的出勤人数 常规三:洗手—正确洗手更健康

1、能够按正确的方法洗手,穿长袖衣服时知道卷袖子。

2、饭前便后,手脏时能主动洗手。

3、人多时,知道按顺序洗手

4、知道节约用水,洗手后将水龙头关紧。

5、会正确使用毛巾,能够将手擦干。 常规四:进餐习惯

1、会正确取放餐具。

2、将勺放在克里,一只手的大拇指压勺,双手端碗回座位。

3、正确的进餐姿势:身体坐直,双脚放平椅子前,胸紧贴桌子,一手扶碗,一手拿勺

4、安静专心进餐,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掉落残渣要捡起。

5、细嚼慢咽,坚持把碗里饭菜吃完,逐渐逐渐能接受并喜欢吃各种食物,不挑食。

6、餐后整理,清理桌面;送餐具,擦嘴,漱口,搬椅子。 常规五:喝水---多喝水更健康

1、知道正确拿水杯的方法,保持水杯的清洁

2、接适量的水,尽量避免将水洒在地上。

3、人多的时候能主动排队接水。

4、口渴了能够主动接水喝。 常规六:如厕好习惯

1、逐渐学会自理大、小便,避免将大、小便便到便池外。

2、小班末期学习自己擦大便,中班开始能自己擦干净,并按规定取纸,不浪费纸张。

3、便后记住冲水、洗手,整理好衣服再出门。

4、养成集体活动前方便好习惯。 常规七:午睡好习惯

1、睡前上厕所,进入睡眠室保持安静。

2、学会穿脱衣服,并叠放整齐在指定位置(上衣搭椅背裤子放椅子上,鞋子放椅子下,上床前,将拖鞋摆放整齐)

3、睡姿正确:侧卧或仰卧,不俯卧或蒙头睡,不玩东西, 不咬手指。双手放被子外面。

4、能够安静独立入睡,不影响他人。

5、安静起床,迅速穿好衣服和鞋袜,将拖鞋放回鞋架,排队等老师检查衣物。 常规八:坐姿----精神又舒服

1、养成良好的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平放,双手自然摆放,后背靠在椅背上,眼睛看老师。

2、能够注意安静地倾听老师及同伴说话,不随打断别人。 常规九:上下楼梯----安全很重要

1、能按照预定的规则上下楼梯,如,左上右下

2、注意力集中,保持安静,一个跟着一个走。

3、上下楼梯逐级走,不跑不跳,不推,不挤。 常规十:排队-----有序是关键

1、听到排队信号后,能以较快的速度安静地站成一队,或几对。

2、能调整自己的位置,逐渐将队伍排直。

3、排好队伍以后不来回换位置 常规十一:离园---结束的整理

1、能够将自己的物品整理好

2、离园前,能自主地选择便于收放的玩具进行相应的活动,离园时能将玩具放回原片。

3、来接时,主动向家长问好 ,与教师、同伴告别。

4、遵守幼儿园的规定,按时离园。

第三篇:幼儿一日常规

五大领域

健 康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生活活动、教育活动、家园合作。

2、幼儿体育活动常用的基本方法: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游戏与比赛法、口头指示和帮助法。 语 言

3、幼儿故事活动过程设计包括:(1)导入:创设情境,引出故事;(2)教师生动有感情地讲述故事;(3)理解故事;(4)围绕故事开展系列创造性语言活动。 社 会

4、幼儿社会教育的一般方法有: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演示法、参观法、行为练习法、强化评价法。

5、幼儿社会教育的途径有:(1)专门的教育活动(综合教育活动、游戏、区域活动、社区活动的利用)(2)随机教育 (3)家园合作

6、家园合作的十种方式包括:家访、个别交谈、家园联系园地、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家教经验交流、教师信箱。 科 学

7、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大的可以分为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三个方面;具体一些可以分为集合的知识、数概念、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简单的几何形体、度量、空间方位、时间几部分。

8、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五种类型: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数学类科学教育活动。 艺 术

9、音乐教育活动包括: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音乐游戏、节奏乐活动。

10、幼儿园环境装饰设计原则:教育性原则、审美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卫生保健

11、幼儿入园前,应当经当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园。

12、幼儿健康检查包括:入园(所)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

13、幼儿园晨检工作要求:对来园的全体幼儿逐一检查,做到一摸(是否发热)、二看(精神状态)、三问(饮食、睡眠)、四查(是否带危险物品),操作规范,绝不漏查。

14、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应当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早晚洗脸、刷牙,饭后漱口,做到勤洗头洗澡换衣、勤剪指(趾)甲,保持服装整洁。

15、保证儿童每日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全日制儿童每日不少于2小时,寄宿制儿童不少于3小时,寒冷、炎热季节可酌情调整。

16、幼儿离园(所)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未接触传染病的要观察两周。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

17、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18、幼儿活动室、卧室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在不适宜开窗通风时,每日应当采取其他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2次。

19、正确洗手的步骤:挽袖、湿手、打肥皂、搓手心手背手缝、冲水、甩手、擦手、放好袖子。

20、幼儿园预防性消毒: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玩具消毒一周一次,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桌椅消毒一周一次,消毒液擦拭。

21、幼儿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保持清洁。要求每人每日1巾1杯专用,每人1床位1被。

22、保教人员应当定期接受预防儿童伤害相关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做好儿童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隐患,预防跌落、溺水、交通事故、烧(烫)伤、中毒、动物致伤等伤害的发生。

23、卫生保健制度包括一日生活安排、膳食管理、体格锻炼、卫生与消毒、入园(所)及定期健康检查、传

1 染病预防与控制、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伤害预防、健康教育、卫生保健信息收集的制度。

一日常规

24、幼儿园一日常规包括以下三个内容:一是卫生常规(包括进餐、喝水、盥洗、卫生等);二是行为习惯常规(包括午睡、坐姿、礼貌、上下楼梯、入园、离园、散步等);三是学习活动常规(包括户外、早操、体育游戏、教学活动等)。

25、幼儿园科学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意义:(1)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2)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是全面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保证。

26、幼儿园晨检活动对幼儿的要求:(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见面;(2)有礼貌地和家长告别;(3)学会告诉老师自己的身体有无不舒服的感觉;(4)积极投入晨间活动。

27、幼儿园晨检活动对保教人员的要求:(1)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2)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并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的衣物、药品的交接工作;(3)晨间检查:按晨检常规规定项目进行。

28、指导幼儿进餐习惯包括:(1)正确使用餐具;(2)饭菜搭配吃,不掉饭粒,不浪费粮食;(3)安静、专心进餐;(4)进餐后将餐具送到指定地点。

29、午睡时对保教人员要求:(1)幼儿就寝前半小时,开窗通气。在冬季、幼儿入室就寝时应关闭窗户;(2)小班幼儿由老师帮助放好枕头,拉开被(毯),脱叠衣物;(3)及时、细致地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毯),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4)不断巡视,发现幼儿神色异常应及时报告与处理;(5)值班人员利用幼儿睡眠时间,检查幼儿服装及鞋袜,缝缀脱落纽扣及破洞,做好值班记录;(6)随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暖无风时可打开窗户,拉上窗帘,但应避免对流风在幼儿身上。 30、幼儿离园时对保教人员的要求:(1)离园前,老师与幼儿进行简短谈话,同他们一起回顾一天生活,表扬好人好事;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和礼貌教育,提醒他们回家的注意事项;(2)离园前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洁,提醒幼儿带好回家的用品;(3)离园时,家长接孩子,可进行与家长的联系工作,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情况,对未及时接走的孩子应组织适应活动等待家长来接;(4)离园时间,要防止幼儿走失或被不认识的人带走;(5)幼儿离园后,要做好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关好门窗。

31、幼儿园教育活动时间:大班为25—30分钟,中班为20—25分钟,小班为15—20分钟。

32、幼儿礼貌常规包括:(1)来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早上好”,向家长说“再见”,离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再见”;(2)会主动向客人问好;(3)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你好、对不起、没关系等。

33、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知识方面、技能方面、情感方面。

34、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教育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

35、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流程包括: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

36、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包括:(1)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2)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3)熟知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4)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5)了解0-3岁婴幼儿保教和幼小衔接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

37、在幼儿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倾听者、观察者、追随者、支持者,是幼儿活动的伙伴和向导。

38、幼儿园班级家长工作包括:家访、家长会、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电话访问、班级亲子活动、入园离园环节家长接待。

39、幼儿园常设的区域有:日常生活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建构区、美工区、音乐区、种植角、娃娃家等。

40、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小班:5—10分钟;中班:10—15分钟;大班:15—20分钟。

第四篇:中班幼儿一日常规

一、 入园

1、情绪愉快,积极地来园参加活动,主动使用礼貌用语。

2、配合教师晨检,身体不适知道告诉老师。

3、入园时不携带物品、零食。

4、学习做值日生的工作。

二、进餐

1、幼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进餐,会正确地使用碗筷,独立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2、不偏食,细嚼慢咽;不撒饭,保持桌面和衣服干净。

3、饭后放好碗筷并用自己的餐巾擦嘴。

4、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三、早操

1、认真有精神跟老师进行早操活动,听口令站队。

2、会做徒手操、轻器械操。

四、集中教育活动

1、活动中能注意听老师、同伴讲话,发言先举手,大胆在集体面前回答问题,养成良好的语言听说习惯。

2、 活动中喜欢动脑,大胆操作,养成正确的用眼,握笔,坐立,举手发

言的姿势。

五、游戏

1、积极参加各项游戏活动,会收发玩具和使用玩具。

2、遵守游戏规则,不乱跑,学习与同伴合作,主动交往,爱护玩具。

3、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多种材料自己制作简单的玩具,用手游戏。

六、喝水

1、会辨认标记,正确取放自己的口杯,不争抢杯子。

2、喝水时不玩水,不喝生水,不玩口杯。

3、口渴时会主动告诉老师。

七、盥洗

1、能按要求正确洗手,洗后保持干净,不到处乱摸。

2、用自己的毛巾擦手脸。

3、洗手时不玩水,不喝生水。

八、大小便

1、能自理大小便,会使用便纸。

2、便秘、腹泻时及时告诉老师。

2、

九、午睡

1、安静入寝,会正确穿脱衣裤、鞋,并摆放整齐。

2、不带各种小玩具上床,睡姿正确

2、

十、离园

1、做好离园前准备,带好物品,在座位上安静等待,老师叫到名字后才能离开。

2、离园时使用礼貌用语。

第五篇:幼儿园常规管理-幼儿园一日常规管

幼儿园常规管理

[内容摘要]一日活动常规是幼儿园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前提,更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重要桥梁,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主要从常规执行的一致性、一贯性、顺畅性等方面报告了幼儿园在行政管理层面对一日常规管理的施行经验;从幼儿对常规教育的理解度、常规遵行的内化度、常规守护的能动性、对常规执行的归属感等方面报告了在常规管理过程中提高幼儿主体意识、增进幼儿参与常规管理的实践经验;强调教

师的榜样作用,提高幼儿常规执行的归属感;强调家园配合提升常规养成的实效性,从不同层面展现了幼儿园对一日活动常规管理的实践轨迹。

[关键词]一日活动常规;一致性;一贯性;顺畅性;内化度;能动性;归属感 一日活动常规,顾名思义,指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集体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它是幼儿园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前提,更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重要桥梁,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三条明确提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长期以来,我园能秉持“一日生活即课程”的理念和原则,认真探讨幼儿园保教常规管

理办法,不断优化一日活动管理,努力提高保教常规管理水平,促幼儿良好习惯养成。

[正文]

一、统一认识,保证常规执行的一致性

保教人员统一思想认识、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是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我园注意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增强教职工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认识,保证常规执行的一致性。一是定期组织教工学习省市有关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要求的相关文件及《厦门市瑞景幼儿园幼儿一日常规要求和保教人员工作职责》,增进教工对纲领性文件的了解与熟悉;二是发挥校园局域网的作用,让每个教工都有时间和机会熟悉幼儿一日活动常规的内容和要求;三是每学期期初开展“再回头”活动,请各部门各班级对照幼儿一日活动常规细则寻找差距和存在问题,拟定整改方案,明确新学期幼儿常规的培养重点和突

破方向;四是将一日活动常规研讨纳入到每周一次的班级教研活动当中,共同寻找班级幼儿一日常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薄弱处,提高教师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幼儿活动常规的关注度和敏感度,捕捉寻常时刻的不寻常细节,敏锐发现问题,相互探讨改进方法,形成一致的要求,并做出积极的尝试、调整和更新;五是加强班级管理,强化班级的集体意识,由班主任负全责,加强班级教师和保育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明确规则,达成共识,要求一致;六是做到分工明确,齐抓共管,一个班两教一保既要明确班级常规,更要明确各自分工,尤其是带班教师职责与不带班教师职责,做到定时、定点、定位、定内容,既统领全局又兼顾局部,既关注整体又重视细节,扎实抓好常规养成教育的落实。如在晨间接待、活动区、下午起床、离园等环节,三人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共同抓好环节落实。这样,从上到下,从全园到班级,多渠道统一全园教

工的思想认识,保证常规执行的一致性。

二、追踪跟进,确保常规施行的一贯性

抓好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的保证,是教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一日生活常规作为一种常规性的工作,很容易为教师不重视甚至忽视,尤其是年轻教师,容易出现前紧后松的问题,对此,我园注意追踪跟进,敦促教师严格执行一日常规制度,确保一日常规的一贯性。一是加强过程性追踪指导。为了加大年轻教师对幼儿一日活动常规组织的掌握,我园从期初就开始关注教师的一日带班情况,行政人员经常下班了解教师半日活动组织的基本概况,如各环节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组织是否有序、幼儿常规是否良好等,发现问题立即反馈,进行商讨调控,达成共识,促使带班常规逐步有序化、规范化;二是开展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养成”专题观摩研讨活动,定期观摩,研讨

反馈,对每个年轻教师进行全程跟踪,全面了解班级幼儿的生活常规养成情况、保教人员配合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指导;三是加强互动引领,组织年轻教师观摩老教师的半日活动,与老教师切磋取经,增强年轻教师对一日活动常规组织和指导要点的了解,保证幼儿一日活动常规的一贯性和有序性;四是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发现亮点,进行推广,使个体性的亮点衍生为全园性的普遍行为,深化及细化幼儿园一日常规管理。

三、击破弱点,保持常规施行的顺畅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在一日活动常规执行中,过渡环节是环节与环节之间的纽带,它就象一个个珠子,把一日各环节串在一起。过渡环节虽然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它同样存在着非

常重要的教育价值。然而在日常活动中,它经常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如何活化过渡环节,追求更加自然和有趣的转换,突破高控制状态,我园抓住几个薄弱处进行探讨改进,一是晨间活动,这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过渡环节,精彩的晨间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积极的情绪,为幼儿一天的愉快生活做准备,在这个环节,我园改变了以往以桌面游戏为主的组织形式,组织幼儿参与丰富精彩的户外体育活动,让幼儿在尽情撒奔、尽情欢笑中,温暖身体,释放心情,身心回归幼儿园;二是点心与学习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这两个环节之间的过渡时间比较短,而且幼儿吃完点心有先有后,一般安排科学观察、自由阅读、走迷宫、翻绳等轻松自在的小活动或小游戏;三是集中教学与区域自选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在例行喝水补充水分之后,一般组织猜谜、脑筋急转弯、音乐游戏、小笑话等一些集体游戏来活跃幼儿情绪;三是午餐与午睡之间的过渡环节,

这个时间相对比较长,也是幼儿一天当中的悠闲时刻,安排的内容会比较丰富而且互动性强,一般是教学活动的延伸或一些益智玩具,如开放部分区角、棋类游戏、拼图比赛及丢沙包等民间游戏等,等全班幼儿都吃完后会安排餐后散步,在享受休闲时光的同时舒缓情绪,为午睡做准备,午睡前还会安排简短的故事分享会,由教师或者一两个幼儿伴随着优美轻柔的音乐讲述故事,让幼儿的心轻下来,静下来,营造温馨良好的睡眠氛围。

四、多管齐下,提高常规教育的理解度

常规养成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幼儿对常规的理解是常规养成自律形成的重要基础。我园注意通过多种形式增进幼儿对一日活动常规的理解,促进幼儿对规则的习得。一是音乐指令来提示,即在来园、早操、户外、午餐、起床等几大环节播放不同的音乐指引幼儿活动,每天播放,形成动力定型,培

养幼儿有序做事,如在户外活动环节播放节奏鲜明富有动感的进行曲,鼓舞召唤幼儿动起来跑起来,教育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各班弹琴或者播放幼儿学过的歌曲进行提示,午餐环节播放的是轻柔舒缓的世界名曲,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进餐环境;起床环节播放的是柔美的乐曲,把幼儿从甜甜的梦乡中轻轻唤醒。二是图文并茂助理解,即通过创编、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歌谣、

顺口溜结合生动直观的图示来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学习,帮助幼儿掌握活动常规的要领,特别是小班幼儿,刚刚步入幼儿园,各种生活习惯尚未很好建立,我园注意利用各种洗手歌、穿衣歌、吃饭歌等帮助幼儿理解掌握各种生活常规,如《洗手歌》“小小手儿打湿喽,抹点肥皂喷喷香,手心合起搓一搓;双手手背轮流搓;十指交叉扭一扭;指尖并拢转一转;双手手腕搓一搓;最后记得冲冲水,手上泡沫溜滑梯,一溜溜到小水槽,我的小手干净了”。三是游戏活动

隐规则,如结合角色、结构、表演等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如排队取钱、合作搭建、角色配合互换等,又如采用木偶表演、故事表演等游戏方式介绍、练习常规,使幼儿在玩玩乐乐中自然习得,避免脱离实际的说教。四是演示、表演促理解,即通过教师亲身演示或情境表演,让幼儿了解常规要领,进行模仿练习,如收拾结构区材料是从上到下一块一块地轻拿轻放,相同类别的积木可以重叠着拿以加快收拾的速度;吃完饭后碗要轻轻地放进桶里,避免用力摔下去。五是“巧手”活动多开展,在区域中创设“自理角”、“娃娃家”等,投放衣物让幼儿练习扣纽扣、拉拉链,学习夹珠子、舀豆豆等,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又如结合庆五

一、迎新年等节庆日活动开展穿衣、穿裤、穿鞋等自理能力比赛,促幼儿掌握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以增进午睡环节的顺畅性。

五、规则导引,促进常规遵行的内化度

环境是无声的语言,是“隐形的课程”,在幼儿教育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园注意将活动规则融入环境,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图示、标志,将规则隐性化,引导、暗示幼儿自觉遵守,同时让幼儿自然、轻松地接受。一是公共环境的规则暗示,如在东边楼梯的左右两边和拐角贴上蛇、斑马、猫等不同朝向的可爱动物,在西边圆形楼梯的一侧漆画蜿蜒而下的黑白琴键,提醒幼儿一边上下楼梯;在公共厕所门口贴上各种妙趣横生的男女标志,如河马先生、兔子小姐等,提醒男女幼儿分厕;在塑胶草地的前面镶嵌上不同颜色的花图案,引导幼儿整齐排队做操;在晨检大厅贴上火车轨道,引导幼儿有序排队,接受晨检。二是班级大环境的规则暗示,如在洗手池上方贴上洗手的顺序图,引导幼儿正确洗手;在开水桶前的地面上粘贴不同颜色和朝向的脚印、线条或箭头,指示幼儿进出路线,避免碰撞;在桌上放置幼儿自绘的

桌垫,引导幼儿将食物残渣放好;在桌子下方的地面张贴相应形状的图案,引导幼儿将桌椅归位。三是区域环境的规则暗示,如在各个区域设计区域标志,利用脚印、夹夹子、带手环等方式引

导幼儿入区;在玩具柜玩具框匹配图案、颜色、数字、图形等标志,引导幼儿学会一一对应整理玩具;在桌面的两边错开之处张贴点线标志,引导幼儿合理摆放操作盘,避免拥挤;在结构区以不同颜色的地垫帮助幼儿划分活动区域,避免幼儿因拥挤破坏建构作品;在阅读区贴上“小屁股印”引导幼儿有序阅读;为活动区的操作材料配上适宜的步骤图、示范卡、操作卡、学习单等,增强目的性,引导幼儿自主有序学习。正是环境与幼儿的一次次“对话”,逐步使常规内化为习惯,促进了幼儿良好一日活动常规的养成。

六、小童当家,增强常规守护的能动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从服从别人管理到自我管理,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这是常规管理的一大佳境。幼儿时期是责任心形成的关键期,我园注意在日常各个环节中渗透,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平台,让幼儿转变角色,当家作主,参与常规管理,增强幼儿守护常规的能动性。一是让幼儿参与班级常规的制定,特别是中大班幼儿,由于生活知识经验的积累,带动了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注意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发现、提出、分析、讨论活动常规存在的问题,增进师幼双向互动,共同完善、制定活动常规,如活动区规则或班级公约,并用绘画方式进行表达,在参与体验中增加幼儿对规则的认同感;二是开展小班长、小小管理员、值日生活动,通过选举、轮流、奖赏等方式产生,分工负责植物照料、桌椅归整、玩具整理、图书管理、幼儿洗手喝水漱口情况等班

级常规的检查与监督,幼儿在管住自己的同时,还要协助教师和保育员管理班级,督促同伴遵守规则,不仅增强了责任意识,也增强了守护常规的自觉性;三是设立文明小天使,由大班幼儿每天轮流值班,负责维持晨检队伍的秩序,安抚并带领情绪不佳的小班幼儿到班级,在参与公共管理中树立幼儿的公民意识;四是开展礼貌小天使活动,由各班幼儿进行轮流,对全园幼儿进行礼仪引导,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学习待人接物的礼节,习得与人交往的技能。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积极、主动、愉快的情感体验,有一种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对常规要求印象更加深刻,更懂得去执行、遵守和维护。

七、情感输入,提高常规执行的归属感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是很有威信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幼儿眼中,是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幼儿就是在与同伴、成

人的互动中建立社会规则的。因此,在一日活动常规培养过程中,我园特别注重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大情感输入,让幼儿在更宽松、更温馨的氛围中生活,提高遵行常规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一是多亲近幼儿,教师在大厅、走廊、楼梯遇到幼儿主动热情打招呼,拥抱幼儿,摸摸头,聊上几句,让幼儿体验到热融融的交往氛围,增强对老师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二是多与幼儿互动,我园主要紧抓晨间接待和离园时间两个“公关点”,扩大幼儿交往面,由值班行政、保卫干部、门卫叔叔、保健医、保管员等负责在门口迎送接待,热情主动与每个入园和离园的幼儿打招呼问好说再见,让幼儿有机会与班级以外的其他人员交往互动,使幼儿感受到关心呵护的温暖,消除陌生感,有安全感;三是多激励幼儿,引导教师注意捕捉幼儿的细小进步,如吃饭不掉米粒、会主动说谢谢、会摆放鞋子、会主动询问是否帮忙等,进行及时表扬和肯定,同时发挥评比活动的

激励作用,定期开展《班级之星》、《我是讲卫生的好娃娃》、《清洁宝宝》、《我不迟到》等活动常规评比活动,利用周一升旗仪式为幼儿颁奖,增强幼儿的自豪感;四是多尊重幼儿,鼓励幼儿参与班级活动常规的制定,与幼儿平等相处,给幼儿一份尊重,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爱与理解,师幼双方达成共识,增强幼儿对常规的认同感;五是多反思自身教育行为,要求教师和保育员对照要求,时时、处处、事事以身作则,做到育人先育己,用自身行为去感染幼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教师背包、外套、鞋子等个人物品要归位摆放整齐,钢琴上保持整洁,不放杂物,教师和保育员在幼儿面前不翘二郎腿,不坐在玩具柜上,请幼儿帮忙说谢谢,幼儿午睡不大声喧哗等等。

八、家园配合,寻求常规养成的实效性

幼儿养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取得家长配合,

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日活动常规教育更是如此,但由于家长要求不到位或不够重视,经常造成幼儿在园在家两个样,有很多幼儿在幼儿园各方面习惯都很好,回到家里就变样了,这使得常规养成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我园积极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促进家园协同,使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常规习惯的队伍中。一是加大宣传,通过全园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座等,向家长介绍常规养成教育的意义、内容要求和方法;利用班级博客、家教宣传栏等媒介定期向家长介绍班级一日活动常规的阶段培养

重点和要求,同时借助一些评价栏目来增进家长的重视度,如针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而设计的“宝宝日记”评价表,里面有幼儿入园情绪、喝水、进餐、排便、睡眠等情况的反馈,帮助新生家长了解班级的一日活动常规,做好同步培养工作;又如常态化的“班级幼儿幼儿午睡记录”,由保育老师每天登记幼儿的

睡姿、身体状况、睡眠状况、穿脱衣情况等,使家长了解幼儿的午睡情况,进行配合,从而提高午睡环节的管理效能。二是重视与个别家长的联系与反馈,针对个别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家园联系本、手机短信、便条、面谈、QQ留言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进行针对性指导。三是针对全园幼儿存在的共性问题,幼儿园提领要求,如针对部分幼儿早晨入园经常迟到的现象,幼儿园加强了门卫把关,对迟到幼儿进行登记提醒;增强门口值班人员与迟到幼儿、家长即时沟通,了解迟到原因,进行提醒教育;班级教师配合统计幼儿迟到情况,对多次迟到幼儿进行提醒教育,并为家长提供幼儿守时习惯培养策略指导;幼儿园还通过板报、家教园地、园长约谈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博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守时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俗

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帮助3-6岁的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今后,我园将继续立足常态,深入推行常规养成教育,不断深化一日活动常规管理工作,培育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幼儿形成良好的基本行为规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常规教育论文

陶行知说:一位好的园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的幼儿园。那么,我想说一位好的老师就可以意味着一个好的班集体。在幼儿园,老师就是一个班集体的“家长”,既对班集体的日常琐事进行管理,同时又对不同个性的幼儿进行管理;既对幼儿生活进行管理,又对教育教学进行管理;既对幼儿进行安全管理,又对家长进行家教管理等等。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老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幼儿园老师文化建设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话题。 老师文化是幼儿园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和形成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幼儿园老师文化的建设不仅能改变家长的育儿观,更重要的是能唤起幼儿的求知欲、感化幼儿的心灵、激励幼儿的行动、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甚至影响幼儿的终身学习与创造。孩子犹如一张白纸,这就要求老师必须重视自身的修养,以良好的自身形象和幼儿一起营造一个充满友情、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班集体氛围。

1.爱的传递

“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这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幼儿园班主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给父母的天使,他们都有享受一切的权利,无论他们在家是何种状态和地位,是长得美的丑的、可爱的木纳的、聪明的顽皮的,在班级中,所有的孩子都是平等的。在幼儿园,班主任就是幼儿的“父母”、朋友,幼儿游戏时,就扮成他的伙伴,和他一起玩游戏;幼

儿有高兴的事,就像朋友一样听他诉说;幼儿做错事时,要耐心帮助他克服缺点……。爱是可以传递的,就像我们小小班的幼儿来说,刚入园时,你对他关爱多点,他会马上对你产生依念,看到你他就不再吵闹,他会对你微笑;

2.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班级里活泼、好动的幼儿较多,这一部分幼儿虽然性格开朗、爱说、爱跳,给班级带来了生气,但同时又由于他们好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某些常规行为习惯养成上较欠缺。例如:我要求幼儿每次端小椅子要两只小手扶着轻轻的端过去,可总是有许多孩子就习惯椅子地拉着过去,椅子和地板互相碰撞,发出很大的响声,根本没有达到“轻轻”的要求,我强调了多次,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就利用幼儿时期模仿能力特别强这个特点,先是上一节课在教的时候把动作加进去让小朋友学,人们常说: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

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老师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慢慢地,班里出现乱放、乱推小椅子的现象好了很多很多,每次幼儿搬椅子时都是很自觉地边念儿歌边搬椅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老师一定首先不做。

3.采用榜样激励,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榜样激励法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一日常规的教育方法。幼儿时期虽然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我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一日常规,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常规。例如:要准备上课叫小朋友坐下来时;第一为了保护自己的嗓子,第二让幼儿更快的静下来,

我就会轻轻的敲着铃铛,我会说:“我表扬程程小朋友,他小脚并拢了,坐的很漂亮,小朋友们就会很快的学着坐好了,在上课时,我会说,我听到xx小朋友发出的声音很好听,老师很喜欢,”小朋友马上就会发出响亮的声音了,我觉得幼儿只要用一个小粘贴、一句表扬的话语,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或举起你的大拇指等等。通过多表扬鼓励,孩子们的一日常规就会慢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虽然我现在好在努力,做的离我的要求还很远,但我还是觉得只要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和行动就一定会做到。

4.心的呼唤

班级工作要做得好,更离不开与家长的沟通。不管对待哪一位家长,首先做到的一点就是尊重。在这里,大多数幼儿父母都是出国打工或工作,幼儿就由爷爷奶奶们负责,我们一是用心做好每一位幼儿的家园联系活动;二是虚心听取家长的要求和建议,三是耐心给家

长作指导和解释,以取得全体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5.使用随机的提醒与指导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在遵守常规方面还需教师不断地、随机地提醒与指导。常规应该从小小班开始,所以要从小细节开始,所以,在入厕,喝水、上下楼梯、玩玩具时都会发现幼儿之间是否友爱、是否讲文明礼貌,对公物是否爱护,对成人劳动是否尊重等,老师都要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

5.养成“勤反思”的习惯。

经验+反思=成长。自我研究,老师要不断的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工作实践过程,更加自觉的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师幼互动、与家长互动,因而不仅使自己的学习与实践具有更明确、自觉的方向并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得以不断的、更有效的提高,以

真正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促进者。

上一篇: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下一篇:幼儿园整改落实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