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法制教育片有感

2024-05-02

观法制教育片有感(精选14篇)

篇1:观法制教育片有感

观法制教育片有感

如东县袁庄小学501班 杨婷婷指导老师:张秀丽

今天中午吃过饭,老师就组织我们进入多媒体教室观看了两部微型电影,都是法制教育片。尽管片子的时间很短,只有二十几分钟而已,但片子的内容却让我难忘。

第一部教育片讲的是一位小女孩子在幼儿园上学时,一堂美术课上,老师让小朋友们画一幅画《我的妈妈》,其他的小朋友们都很开心地画着自己的妈妈,唯独有个小女孩子坐在那里哭,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原来,她的妈妈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而永远离开了她,一次,她的妈妈在上班的路上走着,迎面来了一辆车子,车上的司机开车的时候一边抽烟,一边接电话,完全没有注意路上的行人,所以就把车子撞上了这个小女孩的妈妈,悲剧就发生了。正当别的小朋友把自己画的妈妈都交给了老师的时候,小女孩手里的纸还是一张空白。放学了,小朋友们都扑进了来接他们的妈妈的怀抱里了,只有小女孩却孤独地站在教室的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小朋友投进妈妈怀抱里的幸福情景,她只有回到教室里拿起粉笔在门前的场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妈妈,然后自己躺在地上妈妈的怀抱里„„,多么让人心酸的场面呀!一场车祸夺取的不仅仅是一条生命,更严重的是伤害了一个幼小的孩子的心,这个小女孩子本应该在妈妈的怀里感受浓浓的母爱!然而却让这个幼小的孩子失去了母爱。第二个片段是讲的少年王迪的故事,他因交友不慎,收到了蛊惑,因此从艺术学校的“舞台王子”沦为一个抢劫他人的财物、吸毒的阶下囚,走上了犯罪的荆棘之路。王迪的意志薄弱、不分是非黑白的他最终因为所谓的“朋友义气”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他在狱中幡然悔悟,但王迪却因为这迟来的悔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个片子他告诉我们:交友不慎相当于引火烧身。

这两部片子使我感慨良多,以此为前车之鉴,必定会受益终身!

篇2:观法制教育片有感

都说法制教育只有条条框框,让人很难激起学习热情,但是周一下午学校组织的法制教育活动却让我们耳目一新。本次教育活动没有像平常课堂教育那么死板,而是通过一场一场表演,一道一道竞赛题来教育我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整场活动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却让同学们懂得了许多生活哲理,有助于大家健康成长。

这次教育活动深入浅出地将一些生活哲理与精彩表演融为一体,具有寓教于学的鲜明特点,让人目不瑕接。你看,《潇洒女兵》这个节目向我们展现女兵的风彩;你瞧,这个法制小品在告诉我们不要过于沉迷网络游戏;精彩的魔术表演也告诫我们爱护环境、保护自然„„

在这么多的节目中,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法制小品和魔术。法制小品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大胖的男孩因迷上了网络游戏而逃离学习,导致成绩退步、视力下降、身心颓废的故事,这活生生的事例深深触动了我的神经,使我认识到迷恋网络游戏的危害,教育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勿因追求一时的感观愉快而荒废学业,造成一生的遗憾。

此外,魔术表演在吸引大家的同时,魔术师用一个个精彩的魔术向我们诠释了生态保护的真谛,要求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协起手来,共同营建美丽地球“大家庭”。

篇3:观法制教育片有感

当基廷老师呼唤年轻人“Seize the Day”,焕发出青春的激情时;当基廷老师拒绝用理性分解的方式去评价诗歌,而选择用心灵去认真感悟时;当基廷老师站到书桌上教学生用另一种角度看世界时;当基廷老师用走路来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张扬个性时……这样浪漫的、追求本真的教育犹如一股股暖流贴近我的心灵,直淌进内心深处,让我的内心也涌动出无限的青春激情。我想,每一位对教育充满希望的观众应该也都有这样的触动吧!

理性的坐标无法精确衡量诗歌的价值,医学、法律、经济、工程学,这些也只是生存的技巧,若只在学校里接受这样的教育,那么只是职业和财富的包装,并不能真正帮助学生创造深刻而有意义的生命。当基廷老师告诉这群年轻人诗歌、美、浪漫和爱才是生活的精髓时,他们眼中闪烁着迷人的青春的光芒。如此,对人生永恒的真、善、美的呼唤,渐渐燃起了那群年轻人青春的激情,他们听从自己的内心,回归本真,以寻求真正的深刻而有意义的生命存在。基廷老师要培育的正是这样心智自由的人,而非如传统一样——教育使得他们在皮肉上获得快感,却在心灵上受到禁锢,基廷老师的教育是抵达心灵的,是触动灵魂的。

然而,在基廷老师的教育下,尼尔不是选择了死亡吗?他原本可以是父母的好儿子、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优秀学生,他原本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声望高,衣食亦无忧。然而,他竟然走向了死亡!一个正值青春、充满激情的生命走向了死亡,岂能不惋惜?可是,正是因为他正值青春,他内心被基廷老师点燃的生命激情再也无法容忍被他人、被现实所禁锢,他才选择了死亡。现实和理想,在尼尔这里是不可调和的——他爱并敬畏他的父母,但内心又对儿时的理想充满渴望,是继续被现实禁锢,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尼尔在父母面前无力的爱和脆弱使他选择死亡来保全自己的理想,如诗人海子一样。倘若尼尔不选择死亡,那么等待他的应该是被父母安排好的道路,他也不能成为自己。“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痛快燃烧”,科特·柯本的这句话正印证了像尼尔这样浪漫的理想主义者的生命意义。而正是基廷老师抵达心灵的教育,唤醒了他内心深处高贵的诗人般的气质。

陶德·安德森是被基廷老师一点点地呼唤起来的。他原本羞怯呆板,第一堂课之后,写下了“Seize the Day”,但随即又撕去。在死亡诗社,他只愿勉强地做一个记录者,他为完成一篇诗歌而茫然无措,焦头烂额。然而,在尼尔的熏陶下,在基廷老师春风化雨般的点点滋润下,安德森抛弃了那代表着传统、刻板、禁锢的生日礼物——文具盒,被蒙住眼睛时他竟也慢慢地开始用诗意的文字袒露自己的内心。虽然最后,他眼含热泪,同其他人一样在基廷老师的定罪书上签了字,顺从于现实,但在送行基廷老师时,他却是第一个站起来,喊出“O Captain!My captain!”的人。与尼尔相比,安德森是更现实的,但于内心深处,他依然小心珍藏着被基廷老师点燃起来的青春激情。如何成就自己深刻而又有意义的生命?安德森应该不会再被完全束缚于正规学习之中而成为他哥哥的盲目效仿者,渐渐丰盈起来的心灵智慧会帮助他脱去曾经死亡的皮肉躯壳,焕发出自我生命的光彩。

当然,故事中也有像麦卡隆这样彻头彻尾被现实奴役的人。虽然他也曾参加死亡诗社,但是却是因为别

从《死亡诗社》看教育的目的:

为了未来,还是为了当下?

当前,对于教育目的的讨论呈现出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是教育的觉醒,另一方面是现实的局限。教育到底该为了未来,还是为了当下?是选择斯宾塞的“教育预备说”还是选择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本文将从教育目的角度,对《死亡诗社》这部电影作一番简略解读。

一、压抑自我的“理性人”的生活状态

在威尔顿预备学院,“传统、荣誉、纪律、卓越”被作为学院的四大支柱,校长、教师、家长都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衡量与规范学生。开学第一天,校长就用升学率、与家长交流这两种方式来给新生施压。学院大厅陈列着历届优秀毕业生的照片,以此来时时激

人都参加他才选择了参加。在尼尔死后,他是第一个向校领导证明基廷老师有罪的人,他要的是什么?权威和利益!他从来不会叩问自己的本心真正最想要什么,贴不贴近心灵不重要,有没有激情不重要,他害怕失去权威,害怕失去依从。这样被现实、被外界彻底奴役的人即使是进入了哈佛、耶鲁,也只是碌碌无为的空壳。他所受的教育只停留在他的面部表情上、口头语言上、肢体行动上,也就是只是抵达了皮肉,包装着职业和财富,内心却是空荡荡的。内心空虚的人,很有可能如惠特曼所说,在生命终结时,猛然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因此,教育须抵达心灵。一定要使接受教育的心灵能袒露在高尚和美丽的思想中,任由其涤荡,顺从对人生永恒的真、善、美的追求,过一种自己真正想过的深刻而有意义的生活。与止步于生活技能,停留

782013年79月8上半月版

文/韩丰

励学生奋发图强。上课时所用的课本及知识都是模式化、固定化和纯粹理性化的,严重缺失人文精神。学生被教师和家长教导“不要去参加那么多的社团活动,把时间都用在读书上,等你以后考上了医学院再跟我说这些”。尼尔在基廷老师的鼓励下追求自己的演艺梦想,并因此与父亲抗争,最后以失败告终。这段情节再一次直白而深刻地暴露出教育权威对学生本性与梦想的迫害与压抑,权威所尊崇的是考入“常青藤”的高分,要求的是为了预设好的未来的种种艰苦跋涉,对于学生的本性、梦想和生活,不闻不问。在这样的学院氛围之中,学生被塑造或者被期待塑造为只“为了完满未来作准备”的“理性人”,学生必须权衡接受传统教育与追求自我之间的利弊,最后必须在“遥远的未来”

在皮肉层面,以至于生命的意义趋于虚无和渺茫的教育相比,抵达心灵的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教育。这抵达心灵的教育,与我们当前所呼唤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师生进行平等的精神对话等构成抽象与具体、相互呼应的关系,它是教育永恒寻觅的主题。然而,在现实世界里,较少有尼尔这般纯粹浪漫的理想主义者,更多的则是像安德森和麦卡隆这样现实的人。我们的教育需要多一些“基廷老师”,给予学生人生永恒的真、善、美的启迪,如春风化雨般一点点地抵达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遵从自己本心的智慧,以成就深刻而有意义的人生,以此来使这世界少一些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多一些不沉溺于现实而保持理想的健全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篇4:观《教育的目的》有感

长期以来, 无论是在正规的教科书中,还是在国家的教育方针中, 教育目的都被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表述历时数十年, 人们对此司空见惯, 并未感到有什么不妥, 所以至今仍然是教育文件及政策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但是看了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才真正的理解到: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培养,还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科学、人文方面的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要想把教育做的成功,那么必备条件就是创新。创新的知识正如活鱼一样自由遨游在浩瀚的大海,相反陈旧的知识会像死鱼一样慢慢腐烂;教育的目的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见多识广,而是造就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在中国进人现代社会的今天, 封建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 通过教育进人名牌学校, 然后当政府公务员, 做官, 这是最风光的职业(在现代社会中官员不应该是一种职业) ; 当科学家,做教授, 这是受人尊敬的高雅职业; 做金融、证券、保险、工商、税务、职业经理人, 这是令人羡慕的高薪职业; 当工程师、医生、教师也算是一种过得去的职业; 做小生意, 开小餐馆, 做个体经营等普遍被看作是下层职业; 至于做农民, 进城当打工仔, 干清洁工等被人们看成是不人流的“ 活路” 。一个人要进人精英阶层, 进人上流社会, 就必须接受优质教育。教育被看成是划分职业等级的依据。在多数人看来,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一个有文凭的人, 就应该有好职业。难道一个人在校时的成绩好才能有所成就吗?这是谬论!事实上学历是使人成才的要素之一, 高学历有助于成材, 但它不能简单等同于人才。什么是人才? 人才的最终标志是他能够做什么, 他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实质性贡献, 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从传统教育的目的可知我国先前的教育事业的精神主旨:一是主导教育事业的思想基础是革命理论; 二是视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工具; 三是教育目标为培养具有特定标准的革命接班人。如此说来,这样的说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本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可以说是合理的。但是处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改革开放已经取代了长期持续的革命意识,传统的教育目的已经暴露出了明显的额弊端。第一:传统教育目的的政治性内涵是教育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培养接班人的目的很明显在当时完全是社会政治的需要,因此当时的教育完全成为了政治的工具。教育追求的目的已不是教育自身的目的,而是社会政治的目的。这种教育在本质上已经迷失了方向。第二: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被动性的活动。教师教,学生学,这种“上施下效”的教学方法使得教育呈现出一种盲目的被动状态。教育的内容是要一以贯之呢,还是应该不断地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呢?长期以来,早我国的教育历史上,长期存在着“贯彻、执行”的记录,而少有“发明、创造”的记录。

对于传统的教育目的我们应该不断反思。 在这种教育的目的下教师们不敢对教育目的的意蕴进行自由、深入地探讨,只能是机械性地接受和执行, 因而其时人们对于教育目的的呼应虽然在表面上是热的、积极的, 但内心却可能是麻木的、冷漠的、消极的。在没有完全认同(并非主观上不愿意认同)、理解的情况下, 教师向学生的传道便往往是机械的、教条的。

篇5:观《呵护——法制教育》有感

前几天,我们观看了一部关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讲坛片,我从中学会了许许多多,关于防范坏人危害和保护青少年心理的知识,这部片子里有一个令人感到可惜的故事。

有一个成绩非常好的学生,他的名字是江小春,他还有两个经常上网玩游戏的好朋友。一天,两个同学将从不上网的江小春带入了网吧,他在两位同学的压迫下,不得已玩了网络游戏,他迷上了网络游戏。江小春为了有钱和时间上网,他就常以买资料和学校需要补课等借口上网,后来甚至还逃学。后来,江小春的老师发现了,便批评他,让他写检讨回家签字,江小春想起小时候犯错被父母打骂的情境,就偷了父亲的钱离家出走了。江小春的父母知道后非常的焦急,马上报了警,又扔下自己的工作去学校附近的网吧里找,但依然没有丝毫消息。这时,警察打了一个电话给江小春那万分着急的父母,说:“我们刚收道一份重要的情报,发现有几个人贩子正把三个孩子往江西送,其中有一位叫江小春的孩子。”父母听了之后,心情一下子放松了,终于,江小春回来了。

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我认为好笑,我这并不是在幸灾乐祸,我是在笑他的无知与愚蠢,笑他荒废了学业和他美好光明的前途,更笑他那可悲的做法。

但我心里却非常明白: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应该有意志,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老师常常对我们讲,要学习知识就得先学会做人,这话难道不对吗?是的,它非常对,我们每个人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学会做一个脚踏实地、奋苦求学的人。

篇6:观法制报告会有感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期,特别容易受到外来的侵蚀。正因为如此,学校给我们上了一堂法制教育课。

少管所的教官给我们讲了四个案例,其中有一个使我记忆犹新。一个小学生,学习成绩还不错,一次,他上网玩了一次游戏,觉得很有趣,就经常玩,久而久之,他渐渐的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家长怕影响他的学习,便不让他玩,可他禁不住诱惑,开始偷家里钱玩,家长发现了,他就开始拦路抢劫,从而陷入泥潭。这就是过分迷恋网络游戏的后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结识不好的朋友,也可以诱发青少年犯罪。一个小孩,结识了一个品质不良好的学生,两人胡作非为,向低年级小同学要钱,不给就以暴力解决。当他们向一个小女生索取钱财,遭到拒绝受到一顿辱骂的他们,掂起棍棒,来到小女生家复仇,将女生的老奶奶打倒在地,又拿起刀,把老奶奶砍死,小女生重伤。

他们真傻呀!这是我听完报告会说的第一句话,造成他们这种情况直接原因是法律知识淡薄,有很多青少年是一时冲动杀了人,如果当时静下心来想一想,杀了人会给家庭、社会带来什么后果,也就不会弄的一发不可收拾。犯了罪,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甚至把自己的一生都毁了。“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些古训不正要我们学会忍吗?

篇7:《法制教育》有感

白山市第六中学八年二班张玥

《法制教育》——少年惊叹号是一本很有特色的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

它贴近实际,选择了众多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案例,角度独特,用“失足少年”的自我忏悔来现身说法,真切而令人惊醒。它比较适合做我们中学生的普法教育课本。有一句名言说: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关键的却只有几步。走对了,就会一路风雨无阻,茁壮成长,成为栋梁;走得不好,就会一生碌碌无为,甚至误入歧途,滑向犯罪的深渊,我们这些学生正处在我们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一个关键阶段。

家,是青少年第一个影响最深的地方,有什么事情都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有的青少年因家庭状况发生变化,觉得自己是父母的包袱,觉得父母抗拒他,不接受他,不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于是,借酒肖悉,吸食毒品,做出一些损害自己的身体和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真令人害怕,四处游荡,经常结伴以酒吧,迪士高、网吧等地方,乐而忘返,成为了逃学威龙。有的父母则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子女的照顾。因此,他们胡乱结识朋友,到处留连,自甘堕落。如果青少年长期如此,最终会走上不归之路,把光明的前途白白地断送。

学校,是第二个影响青少年的地方。例如,一些青少年

因为和同学一时怄气,就向同学宣战,这样,就影响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而且,还很容易导致心灵或肉体上受伤。又例如某某同学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如果接受不了,他就会怀恨在心,觉得不报此仇难解心关之恨。于是,便处心积虑想谋害老师。罪恶,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一些不经意的事情造成的,缺少了胸禁,那么,你就会成为罪恶的“猎物”。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当中有许许多多形形式式的东西。有对青少年有用的,有对青少年有害的。一些无良的奸商为了赚钱。不顾一切,向青少年推销黄色书刊,影碟等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害的东西,使青少年出现早熟现象,做出非法行为。有的青少年从电视上学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觉得非常好奇,于是就想一试。这一试,有可能会引他们踏进警局的大门。

篇8:观舞蹈作品《海子》有感

艺术是一门由心而生的创作, 无论是舞蹈、绘画、音乐还是戏剧戏曲, 每一个艺术的创作都会有心灵的感染, 总有那么一部分会触动你的心弦。但是在现在的社会, 看看我们的艺术, 大多都是商业化的操作, 再看看我们的艺术作品大多也都成了商业品。舞蹈是人类最早的一门艺术, 当我们人类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 我们已经学会了舞动自己的四肢和身体, 这是多么真实的舞蹈。但是, 再看看现在我们的周围, 社会上所谓的舞蹈已经慢慢在变化。真正的舞蹈去了哪里?它诞生以后怎么就可以不夭折。

又想起2012年7月的下旬, 我们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了《海子》这场演出。它把诗歌、戏剧和舞蹈很自然的结合起来。让我们走进海子, 了解、猜测他的内心, 这也体现了艺术的创作来自于对生活的好奇。大家都在疑惑像海子这样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 怎么就会选择了不归之路, 答案也许就在《海子》。

在这里舞蹈不但能与音乐结合, 而且可以和诗歌相融。用海子的诗歌, 演绎海子的故事, 体会着海子的忧伤。都说一个好的舞蹈要具备三个条件:伤感的, 敏感的, 性感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刺到人的内心, 体会人生的真谛。我想《海子》是忧伤的。

但是在当代社会现在的舞蹈大多已是其它艺术的附属品, 唱歌的时候来个歌伴舞。在我们周围也不难看到, 某些庆典的时候来个劲舞热闹一番。中国近几十年的舞蹈虽然有抒情舞, 特别是民族民间舞, 但创作舞蹈从来都是或明或暗的强调思想内容, 造成舞蹈作品的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 走向公式化, 概念化。

那种体现人最质朴的舞蹈越来越少, 我认为《海子》带来了诗歌, 同时也带来了最质朴的舞蹈表现, 以及中国的舞蹈究竟要回归到什么地方去?在《海子》中, 导演大胆的运用了偌大的充气体, 表现大石头。这在舞蹈现场是很少见的, 一般庞大的道具是很阻挡舞蹈的发挥的, 但是在这里, “石头”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 导演大胆的尝试, 还原了当时海边真实的情景, 少年们绕着石头的嬉戏, 还原生活的真实。这和我们一般的歌伴舞、舞蹈表演有着性质的不同, 是人生真实情感的再现。

在这里不得不让我想起, 在一次春节联欢晚会上, 张继钢老师编创的舞蹈《牵手观音》, 你会发现整个舞蹈唯美无比, 灯光、音响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使人“看到”一个活灵活现的牵手观音。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这个舞蹈主要是在一条竖线上发展的, 一个人举手摆手, 很普通, 但是几十个人在竖线上一起或依次举手摆手却大有不同, 出现了让人震惊的画面。一个正真的作品, 一个好的舞蹈, 也许无需太多花哨的东西, 无需复杂的队形和高难度的动作。只要用心去创造, 真正的艺术就会产生, 就会让人感悟和过目不忘。它和《海子》是不一样的舞风舞派, 但共同组成了中国现在的舞蹈。

舞蹈作品《海子》让我想到, 也许中国舞蹈前60年是共性风格大建设, 那么后60年应是个性风格得到张扬。中国需要更多的个体舞风。大舞风的丰硕, 需要更多个人舞风舞派的构成, 有古典的, 现代的, 有民族的, 国际的, 有抒情的, 有唯美的, 有体现人间的千千万万的。就像《海子》, 虽然它不能称之完美, 但是它可以说是一种回归, 是舞派舞风的个性张扬。如果说中国舞蹈前60年舞风是混杂的, 那么后60年应有更广阔的包容性。只有最大的包容才有多样性, 真正的多样才能实现“百花齐放”。

作为在一线直接接触学生的教师, 对于学科的方向, 一定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即便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在艺术商业化的局面, 但我们依然要坚守艺术的真谛, 把这种思想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感染他们, 真正的艺术会产生美和给人以人生的启迪。

在课堂上我也发现, 作为一个艺术学生的迷茫, 你问她们, 为什么要学习艺术?真正的喜欢艺术吗?至少一半同学的回答是否定的, 毕业后她们首先得为自己的生计打算, 有些不得不进入各种各样的演艺团体, 不得不暂时的随波逐流, 社会需要看什么样的演出, 我就跳什么,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之后再说什么心中的艺术创作吧。这就是社会的残酷, 我只能说, 孩子们你们这样做没有错, 我们不能要求你们饿着肚子去创作, 但是要记住, 在生计问题不是问题的时候, 重新找回真正的艺术, 多元的发展舞蹈艺术, 提高自己的审美。

舞蹈作品《海子》作为新的舞蹈艺术, 带来舞蹈审美的多元性, 舞蹈审美的多元, 必须追求更高的审美境界。

摘要:现在舞蹈作品越来越多, 但是大多已是其它艺术的附属品。一个正真的作品, 一个好的舞蹈, 也许无需太多花哨的东西, 无需复杂的队形和高难度的动作。舞蹈作品《海子》, 使舞蹈不但能与音乐结合, 而且可以和诗歌相融, 让我对它有了不一样的舞蹈体会。

关键词:舞蹈作品,《海子》,观后感

参考文献

[1]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9.

[3]钱亚梅.从社会阶层分化透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探索, 2005, 01.

[4]资华筠.中国舞蹈.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

篇9:档案法制建设的辩证观

【关键词】档案法制;体系建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探讨档案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依法加强档案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注重档案法制建设的不断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性得出的必然逻辑结论,是实践论的具体体现。

在档案工作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注重在实践中强化档案法制建设的不断创新。档案法制建设没有现存和固定的模式,它在理念上要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丰富深化,要与时俱进。要解决在档案法制宣传教育中存在的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实现发展和创新。当前,我们应当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巩固和扩大已有成果,改进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加强档案法制思想建设入手,从根本上提高档案法制建设的水平。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就是要做到档案法制建设的长远目标和当前任务的辩证统一。档案法制建设是档案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和奋斗方向,档案法制建设又是一个渐进的历史的过程,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在提高全体档案工作者的法律素质方面要作出不懈的努力。努力实现由提高档案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向提高档案工作人员法律素质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档案事业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方位推进档案事业的依法治理。应当充分认识档案法制建设工作的历史性、长期性、艰巨性,把搞好法制宣传教育,致力于培养档案人员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以及档案法制建设的能力作为今后较长时期档案事业建设的“重头戏”。一种观念的树立,一种意识的培养,一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一方面应当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力争使档案法制建设的理论更系统、更成熟,着力克服形式主义、经验主义;另一方面则应当以基层为实验地,在工作中勇于实践,扎实开展档案法制建设探索和实证。

2.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档案法制建设置于档案工作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之中

在实践中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就是要尽可能详尽分析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个方面、各个要素之间的各种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从而真正把握事物运动发展总趋势,强化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

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指导档案法制建设工作,就是要自觉地把档案法制建设置于党和国家大局之中,把档案法制建设作为档案工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战略性工作,渗透到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为社会各方面发展服务。档案事业建设是由各个领域的档案工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存在和发展條件的有机整体。档案法制建设是档案工作为诸领域发展服务的保障。档案法制建设在档案事业建设中具有不可争议的全局性、战略性的作用。档案工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方面服务,寸步离不开依法管理诸多领域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依法强化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

档案法制建设应因地制宜,针对各个领域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区分其特殊性,采取相应的对策。我国已初步形成档案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多层次、多门类档案法规体系。依法监督、检查、指导诸多领域、各个行业档案工作,就应当紧密结合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实际和特点,紧紧围绕档案工作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大局,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系统论环境观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系统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是封闭和开放的辩证统一。在系统的演化中,系统的内在性是内因,是决定性的;系统的外部环境是其外因,是第二位的。档案法制建设既要考虑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又要注意各个系统,不同行业档案工作的特点,在档案立法、执法中要充分考虑部门和单位档案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否则档案立法、执法可能走入误区。把档案法制建设放到档案工作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去思考、去定位,努力做到识大体、抓大事、谋长远,在服从和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中把档案法制建设工作不断推向前进。档案法制建设不是档案部门自身行为,应当客观地对待档案法制建设在依法治国社会系统工程中的作用问题;一定要跳出部门主义的圈子,把档案法制建设的档案立法的具体内容从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要求来考虑,注意档案工作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政治斗争,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的长远利益,注意档案立法的前瞻性;档案执法更应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确定执法内容,强化执法手段,注重执法效果。

3.坚持“两点论”,注重档案法制建设的成效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掌握辩证法的矛盾法则,为的是克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坚持矛盾普遍性地观点,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反对片面性。

在档案法制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两点论”,就是要敢于承认和揭露存在的矛盾和不足。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档案法制建设已取得明显成绩,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国际档案界享有不可替代的影响。但同时,档案法制建设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比如,一些地区档案行政执法主体的确定还未达到法律规定的要求;档案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与档案法制建设实践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档案法制建设还需要有力的理论支持;档案普法宣传教育存在若干薄弱环节,其手段、方式与迅速发展的实践要求存在诸多不适应。上述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正视、去分析,并努力在档案法制建设的实践和发展中解决。

在档案法制建设的决策部署上,要坚持“两点论”,反对片面性和绝对化。既要看清当前形势和问题,也要着眼于发展,要有预见性;既要看到有利的因素,也要看到不利因素;不仅要善于发现矛盾,还要进一步划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理顺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与此要矛盾方面的关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防止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在档案法制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两点论”,在档案立法和依法管理中,就不至于在工作顺利时,头脑发热,忘乎所以,提不切实的口号,采取不切实的行动;在工作遇到困难时,也不会畏手畏脚,消极颓废,而始终立足于现实与可能,在遵循客观规律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档案法制建设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艳春.论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06.

篇10:观教育片有感!

今天看了几部有关毒品,法轮功,安全出行的教育片,真是获益匪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些东西对我们的危害性。毒品的影片让我们毛骨悚然,法轮功更是令人恐惧颤栗·····然而在当今日益发展的社会,交通安全更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懵懂的我们,看着这些影片不禁深有感觉。

在毒品的影片中,我们认识毒品的种类:冰毒、摇头丸、麻古等,这些都会产生副作用,破坏人脑细胞,身心造成危害,甚至死亡······毒友自述他们有的是因为孤独,有的是因为好面子,有的是为享受一时快感而吸毒,之后毒瘾发作如万蚁蚀心,万箭穿心,进而一步步掉进陷阱不能自拔,各种手段引你坠入毒网,尤其是女生更要自我保护,怎样认识错误,改过自新,重新走向光明······他们明知道其中的危害性,为什么还踏上不归路。我深思毒品究竟毁了多少家庭,使多少人妻离子散,人财两空!影片中让人印象最深的的就是毒友们在毒品煎熬下日复一日、忏悔,他们也有情感、也有家人,他们也会想家,只是他们无颜面对亲人。但党、家人从来未放弃他们。只要他们努力戒毒,明日的曙光依旧会迎接你们······

继而,在邪教的教育片中,人们听信邪教势力修炼法轮功,在片子里,几个练法轮功的人直接将功友活活打死,那场面惨不忍睹,经化验死者腹部有大量烫伤面积,腿部骨折,身上有多处乌青,内脏破裂······这是何其残忍啊!看后我们冷汗直冒,世上有这么狠毒的人,令人发指!他们不为受害者、自己想想也要为家人想想······通过教育片我们了解了法轮功不仅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更伤害亲人朋友,所以我们要远离抵制。邪教总是借练功会强身健体,学习进步哄骗青少年上当,这时我们就应提高防范意识,1、树立科学发展观、人生观、世界观,2、崇尚科学,热爱生活,3、要多和老师家长沟通,4、不轻信传说主动接受心理咨询等等。影片中血淋淋的例子无时不刻让我们谨记血的教训,他揭示了邪教的本质和顽固性······

当今社会交通十分便利,然而却隐藏了许多的安全危机,安全出行的教育也不得不提,现今交通工具各式各样,问题当然也随之而来。无证驾驶、超载、超速、酒后驾驶等,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看完影片最大感慨就是要珍惜生命,我们应该对生命负责,让平安相伴,然幸福相随。

篇11:听法制教育演讲有感

今天听过法制教育演讲,令我明白了许多法律知识,深有感触。加强民主与法制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法制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重要位置。首先从稳定局势看,需要深入普法,进行法制教育。当前,我们全国各地政治形势、经济形势是稳定的,社会治安也是基本稳定的,这是主流,是必须充分肯定的。

目前,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包括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受到人身伤害的事件频见报端,受害学生家长为此起诉至法院要求学校承担巨额赔偿责任的案件也日益增多。我们接触了大量的与学校有关的案件。对中小学校应依何种原则承担法律责任看法不一;对中小学生校内人身伤害事件发生后判定学校责任时要涉及到的若干问题意见分歧;因而案情大致相同的案件,判决结果往往相差很远。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当事人利益的损害。且由于中小学生绝大多数为未成年人,其主体的特殊性,使得家长、社会对此类案件极为关注。妥善处理此类纠纷,不仅对案件当事人,而且对整个社会都大有裨益。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篇12:观安全教育片有感

游泳因为溺水死亡的人数起来赵多。20xx年就有11起溺水死亡事件,共死亡率60人。村发生事件较多是因为池塘,小河。中小学生因为夏天天热,放学就去游泳,造成溺水死亡。这些都是因为他们没有服从父母和学校的安排。

学生发生的交通事故在20xx年中占8%,就有3732因为交通事故死亡,或残废。

中小学生对火灾的防范意识也不够。在20xx年1月到5月份就有111275起火灾发生受伤616人。中小学生发生火灾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有些学生的火灾防范等知识不够重视,二是因为一些中小学生一遇到火灾而紧张,乱了次序,从而导致没有安全离开。

篇13:我看师生观——读《师说》有感

关键词:师生观,平等,对话

一、《师说》中的主要思想

韩愈的大部分文章的主题思想就是尊师重道,我国是文明古国和教育古国,早在唐代就开始提倡尊敬老师,几千年下来,一直流传至今,可见我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师说》这篇文章是一篇关于教师和教育的文章,它主要论述了如何选择老师、老师的职责以及如何正确地处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即便是对于当今社会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韩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教师的职责

《师说》这篇文章是以老师的职责为开头的。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播儒家的主张,从而让学生变成仁义之人。同时,还向学生传授一些儒家的经典作品。通过学习这些文学经典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疑惑。韩愈的主张把教师在传统教育当中的职责进一步拓宽,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韩愈《师说》这篇文章中所论述的第二个道理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老师的方法。在唐代其实老师是一种地位不高的职业,经常会遭到一些目光短浅、学才浅薄的人的嘲笑,存在着很强的门第观念,并且很多人选择老师也会选择一些地位比较高的人。这时候韩愈的这句话,将这些错误的行为直接否定了,只要有道义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就可以向老师请教。而作为教师则应该尽量地多掌握一些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在学习过程当中也要有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要多与他人交流,从而在交流过程当中学习到知识。

(三)人人皆可为师

韩愈的另外一个观点就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需要老师,而且人人皆可为师,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当老师。孔子足够博学多才,可是他仍然愿意拜普通人为师,可见他的求学精神是多么可贵。学习是一个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过程,但也不是必须得找比自己优秀的人当老师,即便是不如自己的人也是可以给自己当老师的。因为每个人的见识不同,可以在互相交流的过程当中去发现他们的长处,然后不断地成长。

二、我所理解的师生观

(一)师生关系是主体平等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而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知识,但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二者也可以共同交流,相互促进。有时候学生的观点也可以帮老师更好地打开思路,然后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便利。教学过程本质上来讲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每个人都不是一出生就懂得一堆大道理的,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见识不断地积累知识,所以,即便是有问题也不要觉得没有面子,只有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心中的困惑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学习。作为教师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学生比自己更优秀,当然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而开展的。

(二)师生关系是对话式关系

我们也可以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定义成一种对话式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二者学习得过程就是一个互相沟通的过程。整个教学活动也是在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当中开展起来的,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引导学生答题思路,然后帮助学生解答。同时学生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老师之间互相沟通。只要存在问题就一定要提出来,即便是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但仍然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更好地纠正自己思考问题的思路。韩愈对待师生关系上是这样说的,要“唯道是求”。只要有道理,就要学习,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流。

(三)师生关系是互惠式关系

在当今这个师生平等的社会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在对知识点的掌握上是具有一些权威的,可是在理解的思路和观点上学生的头脑也是非常开阔的。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经过日积月累,思维基本上已经定型了。而学生由于头脑当中空白的地方特别多,所以提出的观点也是十分具有创造性的。在这种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二者的互相交流不断提高,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的学生围着老师转,或者老师围着学生转。这两种方式都是不科学的。

三、结语

韩愈的文章《师说》是一篇思路清晰、脉络清楚的文章。文章当中对于教师的职责和责任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也阐述了一些新的观点,那就是任人为师,要营造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氛围。在现代教学环境下,师生关系要不断地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沟通,才能够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这也是韩愈文章当中所阐述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要不断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生活当中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所以要善于发现,善于提问,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高文蓉.激趣教学灵动课堂——听张雪瑞老师《师说》有感[J].新课程学习(下),2012(5).

[2]王冬英,刘振伟.论教书育人的完整涵义——读《师说》有感[J].税收纵横,1990(4).

篇14:观讲座有感

对有些企业来说,亏损也好,赢利也罢,都与搞没搞学习型组织不搭界。比如江淮汽车,曾经连年亏损,后来“盈利”,其实是政策的问题,计划经济下,安排你得给首钢100台车,不给钱你也得给。如果汽车政策不放开,你的车卖给谁?卖出去又找谁要钱去?

上海大众根本就没有必要学习什么理论,不用学习、不用创新,十几年来他的车就没愁卖过,卖一辆车的利润可以翻一番,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眼珠都红了,想都不敢想,这就是政策。同样,政策放开了,中国彩电又把帝国主义们的眼珠给整红了……这样的价格还是彩电吗?这也是政策。

好多年前,我们的商业系统要定期给营业员办班,是关于如何提高服务态度,如何对顾客热情,但有用吗?后来,政策放开,出现了个体户,也就出现了竞争,营业员的服务态度问题还用组织学习吗?现在上商店,我都离柜台两米以上,用眼睛看商品的价格,实在是不敢靠前被缠住,当然,这也是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你如果组织学习,同样没有用,得他们自己发现,靠这种方式卖不出去商品,他们就会自动改变的。

在国外,它应该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总结,而在我国,它被当成了一种教材、一种不切合国情的教材、一种学完后用不上的教材,就象我们的电脑,很多人在许多年前就学过,但由于一直没有电脑而用不上,而电脑在发展,造成脱节,形成浪费。

发达国家在用电脑做研究,而我们在研究电脑是如何使用。我们在研究“学习型组织”等管理理论,而发达国家在用这种理论管理企业,他们不是曾经或已经学习过电脑或者“学习型组织”等管理理论,而是直接就在用,或者充其量是边学边用,而我们是在走形式。如果没有开放的政策,则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空谈,就是走形式,就是领导们的面子工程。即使有了好的创意,也可能过不了领导关,因为企业不是他们的,只是走形式而已,企业盈利,是政策好,亏损,则怨没有好的政策就可以了,而如果采用了你的创意,出了岔子,那谁来承担责任呢?

上一篇:家巴金中的经典语录下一篇:二年级语文学科节第四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