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学校德育工作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其中公民意识的最基本素质就是社会责任感,而社会责任感则是由理想、道德、法律来支撑的。关键词:法制;教育;系统化;单元化;网络化为了配合学校普法工作,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第一篇:法制教育论文范文

如何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教育

摘 要 和谐社会一定是法制社会,法制教育应该更多地融入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教育这一课题,以及实现该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要求。

关键词 初中 政治教育 法制

一、引言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之一,法制教育应该贯穿着国民教育的始终,对于初中学生教育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法制教育的最好平台和最佳切入点。加强对初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们的法制意识是一名中学政治理论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如何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教学至关重要。

二、将法制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是初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成功的思想政治课能帮助学生志存高远,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结合学生年龄实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少年时代向青年时期转型的年龄阶段,尚未完全形成自身对周围世界的价值理念,思想丰富、思维活跃,同时也容易受一些社会上的极少数不良现象影响。不管是从一名政治教师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公民的角度,都应该从思想上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针对青少年所处年龄和心理特征,帮助学生辨别违法犯罪现象和有碍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学法、懂法、守法,并学会在需要的时候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案例教学。

教学源于生活,真实而典型的社会案例是最好的教材和教参!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较强,理解难度大。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不高,然而课程的重要性要求老师寻找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办法比困难多,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使用多媒体手段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多媒体的范围涵盖了书报杂志、电教设备等。另外,随着网络的普及,借助于网络传播速度,越来越多的法律界案例进入大众视野,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将适合学生的真实的社会时事中的法律案例引入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进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帮助他们在不远的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理论联系实践,丰富课程外延。

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不妨以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答、法律知识讲座等课外活动让法制教育拓展到并延伸到学生日常活动中,让法律意识深渐渐渗入。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介绍一些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关于法律法规的报刊、杂志,拓宽学生法律视野和社会视野,培养学生们对法律的认知水平。

三、教学案例及分析

教学案例一:针对七年级思想品德(人民出版社)中《与诱惑作斗争》一课,该课内容具有很大的典型性和针对性,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很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制意识自觉与生活中的不良诱惑做斗争,那么是很容易失足的。最常见的,对初中学生最具挑战性的诱惑包括开放互联网中的淫秽色情信息,这是结合青春期生理特征的;除此之外,还有毒品、赌博等可能让因为不了解不知情学生觉得“刺激”“好玩”的违法诱惑。应该告知学生应该自觉远离这些有可能导致犯罪的诱惑,还应该告知学生应该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面对这些威胁时用合适的方式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证自己的健康成长。

教学案例二:青少年性格容易冲动,缺乏足够的思考和辨别能力,容易一哄而上,因为看热闹的心态而演化成群体性事件的事时有发生。在讲《群体行为,分辨泾渭》一课时,通过给学生讲解教材案例《网上游戏虚拟被杀,网下聚众斗殴》,用血的教训告知学生应该提高对网络中丰富多彩的行为内容的分辨能力和自觉抵制意识,不应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游戏,而应该把握光阴学知识长才干。还应该帮助他们辨别什么是真正的团队友谊,有时候所谓的“哥们义气”可能是违法的害人害己行为,帮助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

四、教学思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想政治教师要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观察的心,用于实践、善于总结,努力提升个人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修养,不管是言论上还是行为举止上都应该以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即使对社会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如果因为教师的偏激言论而影响到行为能力思维认识都不成熟的学生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特别是法律环境,及时发现不良的社会现象,收集典型的法律案例,及时察觉出个别学生不良行为的苗头,积极引导其端正行为态度,防止更加恶劣的事件发生,避免不可挽回的悲剧发生。

五、总结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最初阶段,将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平时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思维,能为学生将来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坚强的政治素养保证。文中所取教学案例结合了初中学生实际,针对性强,典型实用。

参考文献:

[1]闫玉芳.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法制教育的渗透[J]. 教育教学论坛,2011,(33):110-111.

[2]赖兆杰.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的加强[J].教师,2011,(25):24-24.

[3]丁殿智.关于强化学校法制教育的研究与思考[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10):3-4.

[4]郑敬斌,王立仁.谈中小学法制教育内容的误区与完善[J].教育探索,2011,(8):25-27.

[5]张喜平.新形势下初中政治教育之我见[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0,(6):78-79.

作者:吴曼

第二篇:加强法制教育 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摘要:学校德育工作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其中公民意识的最基本素质就是社会责任感,而社会责任感则是由理想、道德、法律来支撑的。

关键词:法制;教育;系统化;单元化;网络化

为了配合学校普法工作,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我就此项工作谈几点看法,恐有不当,仅是抛砖引玉。

一、法制教育系统化

法制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要做到有机结合,并持久地、不间断地开展下去,就需要精心组织,周密设计、做到系统化。法制教育系统化是指: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结合德育工作不同时期的重点以及学生的思想倾向等等,使法制教育以日常德育工作为依托,做到细水长流,使法制教育长期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学校就要确定如下计划:

1.开学初,请公安、司法部门的专家、领导,与学校磋商,与班主任座谈,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做“我们为什么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动员报告。

2.利用节假日前夕,春游、秋游高潮期间,交通拥挤,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借此机会,向学生进行交通法规的学习和辅导活动;利用国家规定的法制宣传日,如“3.15”、“6.26”、12月法制宣传月等活动进行各类专项法律的学习和讨论,这样有效地利用好这些教育空间,让学生自然地记住这些节日,从而也了解了相关的法律。

3.接近期末和毕业班即将毕业时,学生将大批流入社会,此时就要安排《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民法》和《刑法》的学习,使法制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挂钩,与爱国主义挂钩。以上工作安排,使法制教育做到了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法制教育单元化

如果整个法制教育是一个系列化的链条,那么法制教育单元就是链条中的一个个环节。在每一个单元中,学校要恰当地使法制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使法制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中。例如,在进行《国旗法》单元教育时,可以利用当地的老红军,老干部来给学生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题的革命传统报告;国庆节时,利用多媒体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将一些国际性的体育盛会上出现的升旗,奏国歌的视频放给学生观看。这些活动,使《国旗法》单元教育的内容得到了有力的深化。随后,各班又以唱“红歌”为题,举办各式各样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其中优秀的作品可选为国旗下的讲话材料,或者在校园进行广播,或者在宣传栏中展览。这样的教育活动构成了一个紧凑、完整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单元。

三、法制教育网络化

认得成长在很大程度是哪个受环境的影响,校园是环境的一部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品格、气质、情操、能力、智慧,个性发展诸多方面的形成。所以,法制教育必须社会网络化,必须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在优化育人环境中,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使法制教育深入到课堂、深入到班会、深入到团队工作,渗透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之中。比如学校专门设立普法宣传栏,张贴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图片,并将学校的校训、《中学生礼仪标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字画、名言警句等张贴在走廊、过道及教室的醒目位置;并设立每天校门口的“纪律监督岗”,纠正学生的陋习,树立学生的形象,展示学生的风貌。还利用班会课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案例解析、模拟法庭、“我是小法官”的活动。团委会还可以举办“法制之窗”之内的手抄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②建立学校与家庭教育网络,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一是对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二是使教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学校与家庭的双向信息反馈作为家、校双方的教育重点,使学校、家长“联手”管理,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继而形成合力,减少学生违法违纪的诱因,做到防患于未然。③密切配合社会教育网络,积极创设社会全方位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可以通过街道(村)居委会、派出所、公检法、共青团、妇联、教育等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并提出具体的教育、防范措施,做到互相配合。如寒暑假期间,学校与街道(村)居委会、派出所、妇联取得联系,建立好对学生的检查、监督、评价机制。假期结束,街道(村)居委会统一填写假期活动考评表,家长签字后交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考评的依据之一。

总之,抓好学生法制教育,塑造学生人格魅力,提高学生道德素養,是每一个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现实生活的当务之急。我们千万不要因忽略了身边一点又一点的小事而误了一代孩子的未来。

作者:王靖

第三篇: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辨

摘要:人才强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才竞争成败与教育改革有直接关系。本文主要分析四种教育概念的内涵,着力引导现代教育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

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的基本概念有相似性特征,但也有着细微的差别,本文在理清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对教育发展的启示。

1.基本概念辨析

1.1超常教育

我国超常教育的概念是1978年“少年班”这一事物发展而来的教育,超常教育对象是对某方面有超常能力学生的教育,超常教育为了适当教育对象的超常发展提出的教育。超常教育在本质上贯彻了差异化教学与分层教学的理念,强调在集体教育的理念下满足学生的特殊发展需要。首先,超常教育有加速教育的特征,以个别录取的方式进行某领域的快速教育,跳级学习、提前毕业是超常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次,超常教育有短期培训的特征,有时超常教育不脱离正常的集体授课制,把超常生集中起来进行短期培训。例如,我国风靡一时的奥林匹克数学班教学等。但是,超常儿童的鉴定仍然是制约超常教育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后天教育环境中有效的改变超常儿童的弱点是教育工作的难点。

1.2英才教育

英才教育由于地域不同,因此对英才的理解不同。一方面,英才教育是流于欧美的教育理念,英才教育主要指的是某方面获得高度评价的群体。英才教育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强调从受教育者的权力、财产和地位等构建教育类别,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是英才教育的主要倡导实施者。另一方面,英才教育的理念通常可以理解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能够完成高水平的任务,具有较好的创造性的教育对象。英才教育的概念是不断拓展的,英才主要指的是在某一领域有特殊能力的专才。英才教育是与大众教育相对应的理念,但其本意更多的指的是对有天赋才能的人的教育,现代英才教育理念更多的指向于对幼儿的某项专长进行培养,注重每个孩子都是专才,“天生我才必有用”成为新时代英才教育理念的最好注解,注重培养幼儿的使命感和做人做事性格魅力。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较好,德国在倡导优化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运用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专业性技能。

1.3天才教育

天才教育主要指的是针对高智商天才开展的教育,通常指的是对智商超过140的群体开展的教育。这些天才在某个特殊领域通常有独特的本领,天才即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也有一个根据天才特点进行独特培养发展的过程。历史上英国的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在天才教育理念下培养了牛顿、达尔文、英王伊丽沙白一世等科学、政治等精英。美国与前苏联也开展过天才教育。天才教育的理念不应理局限在天才儿童教育的观念里,天才教育本质上是特殊教育,是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优化资源配置而制定的独特培养策略,天才教育不是通过遗传因素来决定开展的教育。当前天才教育的范围还小众化,是对智力处于中上等且身心健康儿童开展的教育。天才教育主要培养儿童的特殊才能,注重发展幼儿的某些天赋,现代天才教育的理念逐步的转变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天才教育的内涵也由单一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注重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价值,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价值的整合,达到从关注传统的自然禀赋到关注后天学习环境的目标,注重以多种方式推动幼儿智能多元发展。如果说天才教育是注重发展幼儿的某些天赋,那么超常教育则赋予天才教育以具体的形式,基本质上都是对幼儿某些特征的培养。

1.4资优教育

资优教育属于地域性的概念,资优教育主要指的是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开展的优质儿童的教育。泛指对有一定的思维力、能够进行思考、判断、推于是活动幼儿开展的教育。资优教育与天才教育从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资优教育也不是针对特定集团儿童开展的教育活动。但是,资优教育不会使人们像天才教育一样产生误解,资优教育的概念更有科学性,资优教育强调做好教育准备工作,注重集中教育工作的注意力,强调构建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环境。资优教育更注重满足幼儿的自主发展需要,强调培养幼儿的多种兴趣,注重在提高幼儿思维清晰性的基础上达到优质教育目标。资优教育的分类多样,包括智能资优教育、艺术资优教育、创造力资优教育等。资优教育更关注幼儿的特殊才能。港台地区的资优教育还是大众化的教育,不设置教育门槛。

2.指导启示价值

2.1尊重学生个性

无论是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还是资优教育,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资源供给,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育在信息化、创新化的时代已经发展到新阶段,现代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层次进行教育资源的供给。首先,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与资优教育都有阶段性的特征,都注重个人潜能素质的开发。其次,四种教育方式教育注重对学生个体的鉴别,强调挖掘出学生身上最优势的资源,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第三,多维评价与以用为本成为新时期教学的指导理念。因此,超常教育、天才教育更注重向资优教育与英才教育的方向转换,我国更注重拓展英才教育的理念,强调在满足大众需要的基础上,更好的挖掘学生的特长,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

2.2优化教育模式

无论是天才教育、超常教育、英才教育或资优教育,其本质上都是围绕着幼儿的性格特征和资源禀赋给开展才针对性教学活动。从本质上都强调在后天给优质幼儿以积极的影响。为了达到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目标,首先,应当设置弹性的教育机制,注重合理的调整优质幼儿的教学进度,能够以适当的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效的教学形式来压缩减化教学内容,控制不利的教学因素,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目标。其次,资优教育与英才教育更注重分组教学,强调构建有效的班内分组或者自组教育群体。超常教育与天才教育更注重某些特别课程的供给,强调强化提供超越一般的教学内容,教师更注重运用个别指导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特征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计划。第三,现代教育更注重在微课、慕课机制下打造兴趣培训班,强调建立各种教学实验班,丰富各种类型的活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相关知识的目标,引导学生全面提高个性化活动能力水平。

2.3强化资源配置

提高教育工作有效性,还要在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理念辨析的基础上优化学制,科学的设制课程,在优化知识供给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下功夫,注重以必修课为主,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活动内容。其次,实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更好的发挥班级授课制与个体指导的具体价值,从而形成完善的指导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结论: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概念在本质上有相近的特征,应当顺应每个人的具体教育需求,注重将天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在挖掘学生潜质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曹原.美国英才教育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2]施建农,徐凡.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5.

[3]蔣明珊.普通班里的资优教育之一:我的研究经验与观点[J].资优教育季刊,2010(115):1-7.

作者:范静怡

上一篇:生本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继续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