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健康文献综述

2024-05-22

饮食与健康文献综述(共8篇)

篇1:饮食与健康文献综述

树临一班(2)小班 郑雅雯 201321250231 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献综述

备注:近十多年来大多数心理学者都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根据有关资料数据分析及显示,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方向等这些方面。本文对这些方面进行梳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这一问题需要探讨的一些方面。

关键字:大学生、心理健康

健康是生命之本,快乐之源,人人都企盼健康,并视为人生的第一财富,然而健康不仅取决于生理方面,还体现在人的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之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健康的心理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学习、工作乃至生活,而且还关系到他们是否适应社会的方展。大量的学者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这些已有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

正常的智力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它是大学生能够胜任学习任务、适应环境、和谐地与人交往的心理基础和保证。因此,智力正常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2、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己

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能了解自我、接受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客观的评价。

3、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能较好的调节和控制自己,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情绪是影响健康、学习效率、与人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要适度表达、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喜则喜,当忧则忧。

4、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状况是体现和反映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人际交往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能面对现实,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乐于工作和学习,对自己充满信心,能妥善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并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环境的要求。

6、有合理的行为

行为是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表现。包括行为与年龄特征相一致,行为与社会角色相一致,行为方式具有一贯性,理智的控制自己的行为。7有完整、统一的人格

完整的人格意味着其组成因素平衡发展,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身观,能够和社会步调一致。

9、健全的意志

意志健全的主要标志是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一致的顽强性。具有优良品质的大学生表现为有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

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1、大学生的生理特征

18~23岁的大学生,其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体力脑性四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体,突出的体现在身高和体重的急剧变化。力,青春期处于最旺盛的哦哦时期。脑,大脑和神经系统处于最发达状态。

性,青春期是性萌发和性成熟最神秘和最敏感的时期。

2、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心理发展的过渡性,青年期是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期,也是少年心理向成人心理过度的关键期。

心理发展的可塑性,大学时代是人生各种心理品质全面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这时存在不稳定、可塑性大的特点。

心理发展的矛盾性,大学生由于在学校受教育时间长,没有社会经验,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使得大学生的心理既存在积极面,又存在消极面,就必然导致各种矛盾和冲突。

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不同,有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

三、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1、自豪感和自卑感的矛盾

大学生可以说是高考竞争的胜利者,不可避免的是他们产生一种优越感、自豪感。但是大学是高手如云的地方,在此又失去了优势,加之对大学生活认识不足,缺少必要的思想准备,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感。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大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他们渴望独立,渴望自由,言行上渴望摆脱家长、老师的管束。同时他们远离亲人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处理,使得他们独立意识增强。但他们与社会接触很少社会阅历不够,经验欠缺,遇到复杂的问题时,很难做决定,他们还不能真正的独立,还需依赖别人。

3、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闭锁性是青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表现。个体情感由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就开始具有文饰、内隐的特点。然而,他们在掩饰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同时,又强烈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他们要掌握更多的知识,要了解社会,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一切都需要同他人加强信息交流、思想沟通和感情联络。

4、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理想具有现实可行性、时代性、阶级性、超前性、实践性等特点理性不等于现实,它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理想又不脱离于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与哦里现实的理想不仅没有立足的基础,而且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只能那个是一种空想。

5、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矛盾

性生理的成熟会引起性冲动和性意识,但是又要必须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学校的校规、校纪,以强烈的意志压抑和调整性意识和性冲动,由此形成性意识与性道德规范的矛盾。

6、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矛盾 大学阶段是个体成熟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个体成熟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理的成熟,其中以性成熟为主要标志;二是心理的成熟,以自我意识的完善和个性稳定性的行程为主要标志;三是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即人的社会成熟,它以个体对自己在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为主要标志。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全国有3000多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的比例为16%~25.4%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强迫症和精神衰弱等症状为主,又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约占10%,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而且,心理不健康的比例由上升的趋势。

大多数调查结果表明: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性问题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学业问题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功利化,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另外,有的大学生专业选择不当,也会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2.情绪问题

主要表现为1)抑郁,情绪低落,伴有身体不适,睡眠不足心情压抑、沮丧、无精打采、什么活动都懒于参加。2)情绪失衡,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敛型,表现为情绪波动大。3.人际关系问题

主要表现为1)人际关系不适,2)社交不良,3)个体心灵闭锁。4.情感问题

主要表现为1)爱情的困扰,2)友情的困扰,3)亲情问题。

5.性心理问题

性教育是道德教育、文明教育、健康教育,营业室也那个教育,基于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性生理与性心理方面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表现在:

1)性生理适应不良,2)性心理问题。6.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特困生、“双困生”“网络生’等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值得奥都重视,他们更多的表现为自卑而敏感,人际交往困难,身心疾病突出,心理负担很重。

7.大学生活适应问题

主要表现在:1)生活能力弱,自理能力弱的情况普遍存在。2)大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弱。

大学生从个人层面上,应努力做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不对自己过分苛刻,把奋斗目标去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以避免失望感;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排除愤怒情绪;多找朋友倾诉,以宣泄抑郁情绪;自我娱乐,防止心境压抑;不要盲目地与人竞争,以避免过度紧张,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适当扩大人际交往;积极寻求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是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是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树立心理调适的技能,是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教育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即使调节负性情绪。

3、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类型及其成因,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4、根据大学生活不同阶段以及各层次、各学科门类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

2、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

3、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

4、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将从补救性为主转变 为发展性为主

5、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将从学生转变为学生、教师、管理者、学校环境

6、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域将从人格辅导扩展到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

7、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适应教育转变为潜能开发

8、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将从个别辅导为主转变为团体辅导训练为主,网络等新技术将被广泛采用

9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将从兼职为主转变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

六、结语

通过多篇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了解,我认为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 更广泛的意义上,更深人更全面地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其中有的研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思 想, 有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发现很多文章研究的问题、观点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很少有学者能从新的角度去研究这一问题。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而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基于现有的文献研究,我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主题的研究还需进行深入探讨:大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所引起的心理问题有待研究;不同大学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有所不同,这些都应对国内外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进行梳理,为该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健荣,大学生心理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 常挽波,大学生成才心理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3】 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刑莹,吴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5】 梅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6】 吕秋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北京,华文出版社 【7】 李继文,通向心理健康之门,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

【8】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9】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0】 车文博,心理学原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1】 段鑫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 【12】 乐国安,咨询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3】 黄希庭,心理健康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4】 李有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5】 沙香莲,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 黄训六美,大学生心理保健,北京,人民出版社

【17】 刘淑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8】 周家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 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咨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 桑志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1】 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组,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2】 孔燕,江立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3】 董广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应用,中国纺织出版社 【24】 郭保华,大学生实用心理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5】 赵仲龙,胡学恺,心海导航,科学普及出版社

【26】 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7】 杨琴珠,大学生心态调节,合肥,安徽教育出版

篇2:饮食与健康文献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献综述

刘如月 (淮北师范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能自我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作为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及时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和技术的教育。它是以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开发大学生身心潜能、完善和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校开设了心理学讲座或选修课,部分院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学课程,一些研究者结合工作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心理咨询等。这可以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萌芽。大量的研究及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中20%左右的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不良,心理障碍发生率与以往相比有明显上升趋势。这反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篇3:饮食与健康文献综述

随着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入,体育教育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它规定了各水平阶段在5个领域内的学习目标,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地、各校体育教师在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依据课程学习目标,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体操课程在中学各水平阶段开展情况并不理想,部分中学甚至取消了体操项目,这不仅影响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广,也严重影响到中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体质状况。

1 体操教学内容简单、形式单一,不能按照大纲内容实施

杜兆斌等在《山东省普通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之研究》、张允蚌在《我国学校体操教学现状的社会学分析》、孙立海等在《大、中学校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文章中均指出:队列队形和徒手操在体育教学中占有较高的地位,是体育教学必备的内容,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都有安排,徒手体操练习被广泛用于准备活动之中,所有学校都能够实施;广播体操是中学生的一项基本练习内容,是一项带有强制规定性的内容,所以多数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安排了广播体操的教学内容;轻器械体操除跳绳和实心球外,其余轻器械教授情况均不理想;攀爬类等实用性体操教授率最低。

袁益民在《江苏省普通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之研究》、程晓峰等在《对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罗达勇在《对浙江省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文章中都认为: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多样性。体操技术动作的教授情况不理想,只有少数学校能够按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体操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大多数学校根本没有按照大纲内容进行教学。一般教师只教几个垫子上的技巧动作,而且范围也偏窄,学时比重分配不合理。并且单杠、双杠、支撑跳跃等项目一律不教授。

徐宏顺在《解析新课标下的体操教学》一文中谈到: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解片面,误认为体操教学不重要,放弃了体操内容的教学,随意减少教学内容和课时数。有的体育教师思想上存在惰性,为了减少麻烦,能不上的内容就不上,必须要上的就随意变换内容上。

2 体操专业教师缺乏,男女教师比例失调

钟国友等在《百色市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一文中得出: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严重不协调,有几所学校根本没有女体育教师,而男女学生人数比例几乎相等,而且体操专项的体育教师更少。另外,保护与帮助是体操教学所必须的教学手段,对于中学阶段的女生来说由于身体发育的特点,男体育教师保护与帮助不仅不便,而且学生心理上也会产生一定的顾虑,从而影响学生练习体操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吕万刚等在《大、中学校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一文中指出: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体操教学知识面较窄,不能充分胜任体操教学工作。多数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机械地套用竞技体操的教学方式,以标准的动作规格指导和要求学生学习,缺乏必要的辅助练习手段,不能对所教的动作进行教材化改造,不能依据不同身体素质条件或场地、环境等不同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或变化。其实质反映出教师的体操教学能力不足。

英若若等在《东方市中学体操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特别强调:体操专业的体育教师比较缺乏,对体操教学不精通。现有的体育教师中,男女体育教师比例不协调,女体育老师严重缺乏。不能熟练的进行讲解、示范和保护帮助。

3 体操教学的场地、器材短缺

程晓峰等在《对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钟国友等在《百色市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文章中指出:在调查的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的体操器材设施全部符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标准。场地器材设备简陋,不能满足上课的需要,更有学校根本没有体操器械。

吕万刚等在《大、中学校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张卫平在《对华东三省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罗达勇在《对浙江省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分别明确指出:场地器械设施缺乏,利用率不高,部分学校除了几床体操垫以外,其他器械一概没有,体操器材设施全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几乎没有。没有肋木、体操棒、长体操凳、小体操凳、藤圈、彩带等器材的学校占多数。器械体操设施的达标率较低;轻器械体操的装备情况总体不理想,除跳绳和小垫子两项外其他轻器械体操设施未被充分重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体操器材装备情况差距较大。对现有体操场地的利用率不高,场地的维修管理不善,对现有的器械场地利用频度不高。

张京平在《呼和浩特市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一文中提到:中小学班级人数与体操器械数量之比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校体操教学器材设备短缺,购置体操器材设备确有困难;且目前中小学领导认为体操教学有风险,担心发生伤害事故,所以购置体操器材的积极性不高。

4 体操运动具有特殊的锻炼价值

汪小波在《浙江省中学体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中从提出运动的功能方面认为:学校体育中,体操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以强身健体为基础,把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精神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它既能促进身体的发育,增强器官的功能,又能发展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既能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矫正不良姿态,又能陶冶情操。因此,体操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然而目前中学体操教学的实施却不理想,没有发挥其功能。

罗达勇在《对浙江省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得出:大多数教师认为体操教材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非常有意义。他们在体操教学实践过程中,认为学生对体操教材内容都比较感兴趣,练习的积极性较高。尽管体操教材技巧性高、协调性强、难度较大,但有一定的表现力,完成动作后有一种胜利感、自信感和快乐感,又能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中学生好学上进,竞争进取心强,体操内容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深受学生的喜欢。

张京平在《呼和浩特市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一文中说到:中小学师生对体操运动能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认同是一致的。体操运动是通过控制自身的身体在空间完成各种动作,练习难度相对较大,同时又要求肌肉活动高度精确,对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明显的作用。与美国提出的“体操是优良体质运动”,并“把体操作为快速增进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来开展”[18],正是中小学体育教育应该学习和借鉴的,与体操运动的锻炼价值相吻合,这说明中学开展体操运动是很有必要的。

5 中学体操教学需要改革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国际体育总局信息中心、中国体育报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版,查阅了有关体操教学文献资料。从这些文献所反馈的信息中,最为集中的一点就是:“体操教学状况令人担忧”。文献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侧面,发出一个共同的声音,即:“体操教学必须要改革”,呼吁体操教学改革形成了异口同声之势。如:林辉在《对北京市农村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中;杜兆斌在《山东省普通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之研究》中;吴晓红在《浅析江苏省中学体育课体操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以及李春华在《从温州市中学体操现状看我国体育院系体操教学改革》文章中,从中学体操教学的层面,提出体育院系体操教学的改革,要面向广大中学实际的建议。又如,左成在《体操教学现状及改革探微》中;陈锡尧在《对我院体操普修教学大纲及其内容改革的实验研究》中;赵明在《对我院体操课程改革设想初探》中,均从体育院校这一层次,提出了加强体操教学模式研究探讨的建议。

因此,拯救体操,拯救体育教育,进行体操教学研究与改革,是时代赋予每位体育教师的职责。

摘要:通过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操教学的内容、教师比例、场地器材等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学体操教学需要改革。

篇4:文献综述与学术谱系

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仅仅是因为同主题,或者仅仅是为了遵守学术规范?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所有论文都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综述性文章通常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大多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我忍不住要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从功能主义的角度看,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和规范必有其道理。我们不妨来大胆猜测一番。

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在我看来,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有时候一篇文献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文本本身,而只有把它放到一个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一个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她的问题意识是什么,他/她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需要问自己这些问题,除了要有问题意识,也要有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为什么综述性文章要由大家执笔?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是你在驾驭文献,而是文献驾驭你。我们(特别是初学者)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常常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免犯糊涂,此乃“段位”不够所致;最后,综述性文章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性意见。写综述性文章就好比修族谱,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领衔也就理所当然了。

为什么要尽可能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引文的核心观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来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这种以自我为本位的诠释可以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共识是什么,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避免罗列堆砌、杂乱无章;二来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可以有效节省篇幅。

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因为如此一来,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使有限的版面更加紧张。但与此同时,论文质量也更有保障。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削足适履的不智之举。

篇5:饮食与健康文献综述

小组成员:高素蛟、高希然、李潇

引言: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心理素质是人在素质系统中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界定

结合国内外专家的观点,我们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界定如下: 概括说来: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事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肖远炎,李金亮)

二、文献述评

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其研究进展状况,我们在CNKI数据库里阅读分析了27篇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国内论文,概括如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早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报告,概括而言影响因素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是自身的影响因素。

其中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a)社会环境:

1.社会转型1:。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1张智昱、张华东、杨丹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2

心里疾患。

2.社会竞争2:在毕业分配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社会机构改革、下岗

人数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社会向大学生们提出了日益苛刻的用人标

准,为了在剧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们在学习、考证和

参加各种兼职等实践活动之间疲于奔命,压力陡增。

3.就业压力3:。与此同时,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师兄师姐们的就业形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实际的工作情况, 以及自己的主观

愿望等, 都会引起他们各方便的思考和权衡。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常

产生各种心理困扰;

4.科技的发展4:上网早已是一种时尚, 几乎所有大学都建有校园网,学生在利用网络快速获取信息的同时, 也使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

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不健康的网页浏览之中;并且由于信息获取的便捷, 各种舆论和信息对他们的影响也更直接更迅速。

5.高校的扩招5:扩招也给我们高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作

为硬件资源只要有钱一两年就可以建好, 如教学大楼、实验设备、学生公寓等。但软件资源就不那么容易了, 如好的教师、教育工作

者, 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在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得不到

保证的情况下, 教育教学及其管理也就很难到位, 当学生的身心出

现问题时, 也就很难得到及时解决。

b)家庭环境:

1.家庭成员关系/家庭氛围6:父母感情和谐、兄弟姐妹相亲相爱的家庭

氛围, 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等良

好的人格特征。反之, 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经常吵闹、打骂, 则易使

个体形成粗暴、蛮横、孤僻、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2吕书梅.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3王建平.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肖远炎,李金亮.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问题.教育科学.[J].2010

4张智昱、张华东、杨丹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2

5夏茂香,刘中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J].长春大学学报.2003(3)

6张智昱、张华东、杨丹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2

黄爱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外在因素浅析.[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3)

2.教养方式7:。家庭教养方式从不同方面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子女的心

理健康水平,否定的、消极的、拒绝的等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

康起到了一定层面的负面影响;而肯定的、积极的等教养方式则对

子女的个性特征、社会交往、自我评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家庭经济状况8:有很多贫困生是靠贷款上学的, 他们希望将来能找

到一份好的工作, 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这种家庭的压力和现在严

峻的就业形势, 让他们心理压力非常大。

c)学校环境:

1.生存求学环境变迁的适应问题9:大学生处于一种与中学时期完全不

同的生活环境中, 要面对新的学习、生活方式、以及自我地位变化的适应, 都会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们当时的心理健康状况;

2.人际关系变化10:。面对来自各地风格、特点各异的新同学, 新生中

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交往以及适应障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主要是处理与周围同学、老师、以及家庭、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

3.学校教育11: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 校园的学习氛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师素质等, 都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着不同

程度的影响。

4.学校的舆论12:于社会群体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学校内部除有占主导

地位的集体舆论外, 还有一些与舆论不一致的其他意见甚至流言存

在,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校内的舆论环境, 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健康等产生影响。

自身因素主要包括: 7赵映霞.关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策.[J].科教文汇,2008(2)

8陈丽敏.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2008(5)

肖敏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72

9胡晓松.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其他综合,2008

陈丽敏.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2008,(5)

10赵映霞.关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策.[J].科教文汇,2008(2)

王小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对策.[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4(8)

11赵会珍, 曹利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7(5)

12梁晓,郭孝军.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1

1a)人格倾向13:性格中如自卑、固执、依赖、忧郁、自控能力差等都是大学

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因素。

b)个人经历14:从小学到中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大学,教师时刻关

注着学生,学生虽然辛苦,但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而进入大学后学习主要靠自己,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师生关系甚至学习目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往往使得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无所适从,学业期望难以达到,不再时刻受到教师关注,不再有父母的精心呵护,学习压力增加,接下来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嫉妒、自闭甚至攻击转移等情绪,进而可以产生心理问题。

c)情绪智力15: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可以说情绪主宰着健

康。大学生的情绪处在最动荡和最复杂的时期,情绪特征具有明显的两极性。

d)受挫能力16:在挫折面前束手无策,悲观失望,一蹶不振;

e)恋爱观17: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生理机能已经成熟,逐渐产生了

恋爱的要求,但是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及学习和生活;

f)自我意识矛盾18: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和强烈的交往欲望的矛

盾、求知欲强和识别能力低的矛盾。

针对上述因素,很多学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综合起来主要有:

1.从社会方面来讲:

A开发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实现社会心理和谐。

B建立有效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C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D营造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心理气氛 13张智昱、张华东、杨丹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2

14王伯金,丁振宾,陈勇.目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相关对策探讨.[J]教育探索,2008(2)15徐俊,朱竞羽.略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6.10

16王伯金,丁振宾,陈勇.目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相关对策探讨.[J]教育探索,2008(2)17张明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归因分析.[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

18张芝英,李康秀,马永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干预对策的探讨.[J].中国临床医药杂志2008

2.从学校方面来讲:

A对困难群体提供支持、关心、关爱“三困生"

B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讲座

C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D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将宣讲与咨询紧密结合起

E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F加强高校心理服务机构的建设.

G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H培养学生社会交往的能力

3.从家庭方面来说:

A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

B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4.从自身方面来说,大学生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体心理调适能力: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控制情绪,保持愉快心境

3科学用脑,劳逸结合4乐于交往,协调关系

5培养兴趣,丰富生活

6心理咨询

三、评述:

优点:通过阅读分析各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他们在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后,深刻认识到了研究此课题的重要性,他们的研究思路清晰,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大方面着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渗透到每一个具体的小方面,覆盖全面且具有针对性。

缺点:

1.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有关家庭方面的对策基本上是空白,大部分都集中在从

学校方面来讨论对策。

2.很多对策都不具体,没有提出相对应的具体切实可行的措施。

四、文献综述附录:

1.2.3.4.5.6.7.《目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相关对策探讨》王伯金,丁振宾,陈勇 《关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策略》赵印霞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策略》陈丽敏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张智昱,张华东,杨丹江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王顺平《大学生心理健康主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任新红 《情绪智力及其相关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高健,于春泉,尹立群,李力生,王秀云,王泓午

8.《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胡晓松

9.《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付涛

10.《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王建平

11.《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杨新惠

1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王小宁

1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外在因素浅析》黄爱明

14.《浅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卫生及心理健康的因素》朱 博

15.《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赵会珍, 曹利杰

16.《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李胤

17.《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程科

18.《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干预研究》石阶瑶

19.《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思考》肖远炎,李金亮

20.《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梁晓郭孝军

2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干预对策的探究》张芝英,李康秀,马永理

2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夏茂香,刘中立

23.《目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相关对策探讨6》王伯金,丁振宾,陈勇

24.《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张智昱,张华东,杨丹江

25.《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和对策》陈素兰

26.《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与对策》许磊李丽

篇6:2研究概念与文献综述

2.1相关研究概念

2.1.1 生态设计

2.1.2 滨水景观

2.1.3 河涌整治

2.1.4 东濠涌

2.2文献研究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

2.2.2 国外相关研究

3相关案例研究

2.3.1 广州荔枝湾涌

2.3.2 广州猎德涌

2.3.3 广州花地河

2.3.4 广州大沙河

2.3.5 广州亚运城水系

4东濠涌景观整治工程

4.1 资源调查及场地分析

4.2 项目建设主要影响因素

1)社会需求

2)环境条件

3)文化背景

4)经济利益

5)用地资源

4.3 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

4.4场地规划与景观设计

总体规划

景观设计

设施布局

4.5生态设计与工程措施

植物

水景

小品

4.5新技术与新材料运用

5.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问题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篇7:有关公平与效率的文献综述

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关于公平的含义,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叙述:公平是指在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中,每个人都应当具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权利,或是指在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前提下,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要适度,不造成两极分化。

罗尔斯在《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中做出的公平最新表述为:(1)每一个人对于一种平等的基本自由之完全适当体制都拥有相同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而这种体制与适于所有人的同样自由体制是相容的;(2)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他们所从属的公职和职位应该在公平的机会平等条件下对所有人开放;第二,它们应该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公平是人们对社会事物进行价值评价时表现出来的观念,是一种价值评价形式,一种思想意识。它可以是一种公平感,也可以是一种学说、理想、主张以及体现为一定的制度等。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不是永恒的。公平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的人,对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公平受制于一个国家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具有相对性、历史性和客观性。公平的标准也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更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阿马蒂亚·森在其名著《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指出,社会公正的具体内容和具体体现取决于每个社会自己的选择,只要社会的决策过程是民主的、每个成员都有表达自己偏好的正式渠道、政治决策机制能综合每个公民的意见,社会选择的结果就是可以接受的。

关于效率的含义,主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一定条件下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率。在福利经济学中,效率指的是帕累托效率,即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境况的前提下,重新配置资源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好,或者说,要改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必定要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Pareto,1906)。如果一个经济没有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那么这个经济体制中存在着一些无效率状态。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到,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效率的实现,并提出“创造性破坏”命题。卡尔多在《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个人间效用的比较》中提出了卡尔多效率标准:一种经济变化使受益者得到的利益补偿受损者的失去利益而有所剩余。希克斯指出,效率就是指经济变化的受损者不能促使受益者反对这种变化,也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改进。莱宾斯坦提出了“X效率”即技术效率的概念,它是企业内由于职工的努力使现有资源能生产更多产量所引起的效率。这种效率与资源配置的改善无关,而是取决于企业全体职工的努力和协调程度。普莱尔研究了消费效率,指出消费效率是这样一种状态:为不降低任何人(甚至一个人)消费效用的水平,除非改变消费者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型式,生产型式也不能改变。

此外,用“最优化”概念来定义效率的代表主要有诺思提出的“制度效率”、纳什均衡描述的效率和帕累托提出的著名的“帕累托最优”标准。在西方经济学中比较公认的效率定义是帕累托提出的最优化标准。

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有的学者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完全是矛盾的关系(刘俊等,2003)。他们认为对效率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不平等,公平和效率如同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要效率就不能要公平,要公平必然牺牲效率。

有的学者认为,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的统一(郭飞,2004)。他们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效率是公平的基础。从历史上看,只有效率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产生了剩余物品,才出现了公平问题。在效率低下、还没有产生剩余物品时,空谈公平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是说,效率使公平建立在更雄厚的物质基础上,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极大提高为基础。其二,公平促进效率。分配公平合理能够使各个阶层的劳动者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性,能够促使社会的稳定发展,从而全面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相反,严重的分配不公,无论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还是收入差距的过大乃至产生的两极分化,都会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甚至发生社会骚动,影响效率。

有的学者认为,公平与效率是正向的、统一的、互动的关系,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统一,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不是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的,公平分配有助于效率的提高,效率的提高可以更进一步地促进公平(许成安、王家新,2005)。分配是否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而效率的提高可以使人们在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分配。

蒋刚(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争论经久不衰,争论者各执其词互不妥协,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公平与效率的差异性诠释,以及认识问题的不同方法。争论的大多结果是走向两个极端:要么纯粹从理论上进行论述,要么单纯对实践进行总结。蒋刚另辟蹊径,选择将公平与效率置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特定视野之下,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方法,从分析对于公平与效率概念的理解入手,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进程为主线,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遇到的“三农”、区域问题等问题作为突破口,分析影响公平与效率二者关系的各种因素,试图找到正确认识与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合理路径,树立正确的公平与效率关系观。

可以说,由于中国改革实践的需要,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研究一直是中国学者所关注的,这一命题直接影响着国家政策的走向,对于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方向性和策略性的指导意义。

三、公平与效率的实现

公平和效率是人类社会始终追求的目标,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会使公平的实现程度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程传兴等(2004,2006)认为要真正实现公平与效率应努力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两者的对立中找到相对的平衡,即以最小的不公获得最大的效率,或以最小的效率损失换取最大公平,尽量防止偏重一方而损害另一方,在注重效率提高的同时也要注重公平。只有实现财富增长最大化和分配相对最公平化的统一,才能推进社和谐发展,这也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和谐的基本标准。

任勤(2006)等认为公平与效率的实现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同一制度下不同的发展时期对二者都会有不同的安排。不能一下子提出降低基尼系数,实现公平分配的主张,而只能逐步加重公平的分量,逐步实现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或“公平与效率的优化结合”过渡。

张康之(2006)认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公共行政的基本问题,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可以在公正中达到统一的。对于政府来说,应当通过提供公正来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由政府提供的公正主要包括政策层面的公正价值和行政人员个人层面的道德价值两个方面。政府整体的层面上,需要考虑通过政策制定而提供公正的利益实现条件,而在行政人员的层面上,需要呼唤公共精神中的公正内涵,让行政人员从公正的原则出发做出具体的裁量,按照这个思路去建构我们的政府,公平与效率就基本实现了。

余斌(2006)认为:“要想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以公平优先的方式来提升真正属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效率,为此必须构建更加和谐的经济制度,尤其是公有企业制度,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只有这样,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才不会被最终葬送掉,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有可能向更高级的社会主义阶段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国才不会遭受国际垄断资本在中国的代理人的和平演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才会迎来真正的效率和公平。”

汪宗田(2007)认为:“对待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主要方向是建立和完善与效率和公平两大目标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机制,走出一条公平与效率兼得、稳定与激励并举的现实之路。首先,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其次,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人民群众享受基本的经济公平。第三,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全体社会成员都能比较平等地享有教育、就业、劳动创造和社会福利的权利,享有社会政治生活和法律保护的权利。第四,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最后,重塑人们的观念,建立新型的道德体系,形成社会良好的内在控制。道德对社会的控制功能是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功能和评价功能来实现的。”

高惠珠(2008)认为实现效率与公平可以通过建立适度政府规模来实现。经济学上研究的适度政府规模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状态:结合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介入能够达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且使资源的利用形成“帕累托最优”。如果用G表示适度政府规模,用 Y表示公平,X表示效率,那么,公平和效率与适度政府规模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G=F(Y,X)。在公平与效率的天平上,任何单纯偏重一边的行为都会导致两者的失衡:偏重公平而忽视效率会降低效率水平进而使公平自身遭到破坏;偏重效率而忽视公平也会因为正义的缺失反过来侵蚀效率。因此适度政府规模成立的必然要求是使社会经济生活能够形成公平与效率两个维度的统一,缺一不可。

四、公平与效率在具体实践问题中的争论 国企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的成立基础在我国最初源于国家的赶超战略和快速工业化的需求,从实际来看,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工业化体系的建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被赋予包含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职能,包括就业、稳定、公平分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等,涵盖了效率与公平两个方面。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其固有的弊端便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逐步展开。然而直到今天,国有企业改革与高速增长的经济相比,仍不是很理想。而在理论上,对国企改革的目标的认识也并未完全达成一致。按照公平与效率两目标的划分,目前关于国企改革目标的代表性观点可以大致划分为两类。

一类观点认为国有企业与一般企业具有共性,国企改革应追求效率目标(傅育宁,2003)。另一类观点认为国企具有特殊性,把国企改革目标定位在效率上显然有违现实,国企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而不在于它的高效率(晓亮,2000;金碚,2002)。

国企改革目标在整体上应涵盖公平与效率两目标,且两目标有优先顺序,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微观上,改革目标应呈现出单一性和差异性。不同性质的行业企业有不同的单一目标,或者以效率为目标,或者以公平为目标,但当两目标冲突时,效率则应让位于公平(杨海燕、鞠晴江,2004)。

公共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和公平的相关研究

杨红燕(2007)运用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等分析工具,分别从筹资公平、服务提供公平和健康公平三个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健康公平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开展显著降低了城乡卫生服务筹资的基尼系数的结论。应晓华(2003)在我国卫生服务筹资公平性研究一文提出,贫富差距的增大和医疗保障体制的弱化,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居民卫生服务筹资越来越不公平。李晓燕(2008)利用黑龙江省林甸县和呼兰县607户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对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健康公平性和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组居民优于未参加组;在卫生筹资公平性方面,未参加组居民优于参加组,说明合作医疗资金筹资制度设计仍没有实现垂直公平。

现有文献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筹资公平、服务提供公平和健康公平,城乡内部投入公平等方面,但是对于统筹城乡之间医疗资源公平性问题探讨较少。城乡医疗资源投资的不平衡,一方面增加了城市医疗资源高投入,造成医疗资源投资的重复滥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小城镇医疗资源严重投入不足,预防性医疗资源投入更少,这就成了城乡低收入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公平与效率观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与处理大致经历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公平与效率的新组合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映照,更逐步递进,反映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论断的提出

1978年9月20日,邓小平在天津视察时引用毛泽东的话,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先让一部分富裕起来”的重要论断。他说:“不能搞平均主义。毛主席讲过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好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待遇高一点,不合格的要下来,鼓励大家想办法”。两个多月后的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明确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通过辛勤劳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邓小平特别强调:“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模式的确立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提法在1980年代中期被提了出来,并在1990年代开始占据主流地位。中共十三大指出:“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最终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指导性政策。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谈到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时又再次强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三、公平与效率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篇8:“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

近两年,该理论的研究比较丰富。本文以收录在中国知网期刊文献下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论文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供有关人员进行参考。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

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使用与满足”作为关键词,以2015年、2016年为检索条件,分别检索中文期刊论文和外文期刊论文,剔除相关性不大的论文,共找出27篇有效论文,分别为15篇中文论文(2015年的论文占11篇)和12篇英文论文(2015年的论文占7篇)。这些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对特定媒介使用者的需求动机和行为进行分析,占到了16篇,其中中文11篇和英文5篇;一类是运用“使用与满足”这一理论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占到了9篇,中文3篇,英文6篇;最后一类是理论自身的探讨,共2篇,中文1篇,英文1篇。

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占最多比例的是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特定媒介使用者的需求动机和行为进行分析。例如,《基于U&G理论的微博信息传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是研究受众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典型论文。而对理论自身的探讨与研究很少,仅有2篇,一篇是中文的《功能主义传播观批判:再论使用满足理论》,另外一篇是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不过这两篇论文都提到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此理论进行分析,从而把理论研究引向了更深的领域。

另外,本文所选取的论文样本的研究都集中于新媒体领域,包括内容、传播渠道和应用等方面,特别是对微信和APP的研究。样本论文没有涉及对传统媒体的研究。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内容分析

(一)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特定媒介使用者的需求动机和行为进行分析

在27篇论文中,有15篇论文是有关这个研究,占到样本论文总数的56%。这类论文着重分析了受众的心理和行为,在《基于U&G理论的微博信息传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作者认为需求动机是用户进行微博信息传播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信息获取、沉浸感、成员身份以及维持已有关系正向影响用户的浏览微博行为。[2]作者认为用户心理性收益的获取对用户信息传播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大。《政务微信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研究》作者对20名政务微信的典型受众进行深度访谈,归纳出政务微信受众的五大需要,即信息需要、服务需要、参与需要、社交需要和情感需要,最后针对这五种需要提出了政务微信运营改进的若干建议。Why We Share: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to Privacy Regulation in Social Media Use,作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人们出于社会目的交易隐私,探索受众的隐私管理和媒体隐藏动机如何交融。[3]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媒介使用者的动机和行为进行分析,并利用这些相关性预测媒介发展趋势的媒介使用者的心理状态,极大地丰富了该理论的实用性,使该理论的功能得到了加强。

(二)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分析

这一类的研究在目标论文中占9篇,占比30%。在这类文章中,“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是被作者用作工具,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与当今微博热现象探究》中提出,作为新兴媒介,微博满足了大众传播讯息、获取讯息、表达自我和获取娱乐的使用需求,但微博也存在着大量虚假讯息等缺点。本文立足于“使用与满足”的理论,从微博满足受众需求、受众需求的局限性、受众需求的策略三个方面对当前微博热现象进行了探究,指出微博科学发展的策略与健康传播的渠道。[4]在The Rise of Online News Aggregators:Consumption and Competition中,作者提出用“使用与满足”范式和经济预测方法来整合、监督消费和市场竞争。

(三)“使用与传播”理论的自身探讨

在27篇论文中仅有两篇是对理论的研究探索,一篇是《功能主义传播观批判:再论使用满足理论》,作者认为“使用满足理论”始终只能停留于现象的概括和归纳,而无法成长为一种真正的传播理论。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该理论的前提——受众是否具有主体性需求一直是存在争议的;而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来看,该理论的功能主义媒介观导致研究者简化了媒介与受众互相建构的存在关系,将传播学议题转化为社会心理学议题,影响了传播研究的深入开展。另一篇是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探索变量如何影响观众满意度并且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提高IPTV观众满意度。作者提出,虽然我们依旧使用传统的工具和理论回答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我们仍然要从交互性、分众化、义理置换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不断扩充和完善U&G理论模型,这表明在西方的研究中,更加注重U&G理论模型的构建。

三、问囊与建议

(一)研究方法单一

很多论文在研究方法上还只是局限于一种方法,从27篇论文来看,定量研究的论文要远远大于定性研究的论文,并且很多论文都仅仅采用了一种研究方法,能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研究方法的文章很少。研究方法的单一势必会导致文章科学性下降。

(二)结构松散,没有框架

论文的研究多集中于一个点,而不是从整体着眼,结构松散,没有框架。并且脱离传媒生产过程和社会系统来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三)跟风严重,没有创新

在27篇目标论文中,研究微信的有4篇,研究微博的有3篇,研究网站的有3篇,并且文章的架构都基本一致,只是研究文本存在差异,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存在重合现象。

(四)研究面窄

国内的研究角度和国外研究相比明显要窄小,多集中于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出发。但在外国文献中,多从文化差异、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资本等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四、结语

尽管“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国内的研究日趋丰富全面,但从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该理论的研究已经集中在将其看做一个依据,是用以分析其他传播学现象的工具。但是“使用与满足”的概念在学术史上一直非常难以精确地标明其边界,即使做再多的经验研究,也无法将理论向深处推进一步,而只是不断重复着妇孺皆知的常识。[5]

参考文献

[1]陈丽丹.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5-42.

[2]刘行军,甘春梅,王伟军.基于U&G理论的微博信息传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情报科学,2016(3):139-144.

[3]阳翼,宋鹤.政务微信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研究[J].现代传播,2015(4):137-140.

[4]胡翼青,张婧妍.功能主义传播批判:再论使用满足理论[J].新闻学,2016(1):44-50.

上一篇:房产测绘新闻稿下一篇:2010年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