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2013年秋网络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

2024-05-05

川大2013年秋网络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精选4篇)

篇1:川大2013年秋网络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二

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运用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论上应坚持:()。

A、均衡论

B、一点论

C、重点论

D、二元论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3.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A、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华,应全部继承

B、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C、保留一半,抛弃一半

D、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应全部抛弃

4.把“否定之否定”称为“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是:()。

A、诡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循环论的观点

5.原因是指:()。

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C、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

6.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这是()。

A、唯物主义决定论的正确观点

B、神学目的论的错误观点

C、宿命论的错误观点

D、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观点

7.在现实中缺乏充分的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可能性称之为:(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

C、抽象的可能性

D、具体的可能性

8.坚持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必须反对:()。

A、庸俗唯物主义

B、折衷主义

C、宿命论

D、形式主义

9.“认为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的观点,犯了哪种错误:()。)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庸俗唯物论 D、宿命论

10.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者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上()。A、只承认必然性 B、只承认偶然性

C、即承认必然性,又承认偶然性

D、有时承认必然性,有时承认偶然性

11.“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A、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B、形而上学的思想 C、诡辩论的思想 D、相对主义的思想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实践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对客观能动的反映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1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 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

16.“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这种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绝对主义 D、相对主义

17.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在于它肯定:()。A、人类的精神作用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C、人们对理想的信仰与追求

D、社会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18.连接自然与社会的纽带是:()。

A、人类精神

B、劳动

C、生产工具

D、感官

19.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B、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

C、人口增长是劳动者贫困、失业的根源

D、人口增长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20.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同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关系是:()。

A、社会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决定生产方式

B、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

C、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变化同生产方式的变化完全一致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同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

E、中介关系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认识的主体是:()。

A、人的主观意识

B、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一定的社会集团和社会群体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E、具体的、历史的人

3.实践作为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因为:()。

A、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B、为新问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经验材料

C、为人们饿、认识新事物不断提供观察和研究的手段

D、推动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

E、规定认识发展的方向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A、前者是反映论,后者是先验论

B、前者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后者则离开了社会实践

C、前者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后者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

D、前者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后者则否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E、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5.“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唯我主义的观点 D、反理性主义的观点

E、承认主观能动性的辩证观点 6.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B、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对事物直接的认识,具体生动,丰富多彩 D、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

E、对事物内在联系的抽象的认识 7.下列命题属于经验论的有:()。A、认识不能超过感觉和经验 B、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

C、感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认识 D、真理是由不证自明的公理构成 E、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

8.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这是因为:()。A、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B、认识过程中难免发生错误

C、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等主观条件的限制 D、人的认识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E、人的认识能力往往是不可靠的 9.真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是因为:()。A、人的认识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B、人们认识事物的手段总是有局限性的 C、认识总是受认识主体的状况制约的 D、客观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 E、实践活动总是变动不居的

10.列宁认为,以往的历史理论的根本缺陷是:()。

A、至多考察了人们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B、注重了社会意识的作用 C、强调了法的作用

D、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作用

E、只注重历史人物的作用,而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三、辩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在此之后,便是因此之果。

错误。

在此之后,并非就是因此之果。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原因是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因果关系有两个特点,一是因果关系 有时间的先后,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是并非所有的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关系,原因和结果必须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内在联系。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标准是绝对的。

错误。

实践标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实践标准是绝对的,在任何情况下,只有实践才是鉴别真理与谬误的客观标准,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一,凡经实践检验证实的真理,新的实践可以 丰富它、完善它、发展它,却不能推翻它;第二,即使一时的实践还不能对某些认识作出检验,但无限发展的实践,终将会对认识是否是真理作出确定的检验。

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又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一,每一历史阶段的 具体实践,都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检验和发展人的认识;第二,即使已经被实践证实的真理性认识,也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 践的检验。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 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飞跃。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看其是否超出度的范围。量变是在原有度的范围以内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渐进,所以,它 表现为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渐进性。质变是超出原有度的范围的变化,是对度的突破,所以,它表现为事物发展过程中渐进性的中断和飞跃。

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和绝对变动性、渐进性和飞跃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可简要地概括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转化为新的量变。

否认质变必须有量变准备的观点是突变论,否认质变,只承认量变是庸俗进否认质变必须有量变准备的观点是突变论,否认质变,只承认量变是庸俗进化论,都是错误的。

2.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反映论,它的创立,揭示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错误,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实现了认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是对立的: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主张“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人们在改造客观事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得人们的认识得以形成、发展、丰富和完善。

第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它把辩证法贯穿于整个认识过程,从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中考察认识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坚持反映论的前提下,肯定主体在认识中的选择、建构等能动作用。人的认识不仅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动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辩证发展过程。

五、材料题(20分)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

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请回答:

根据材料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恩格斯在科学把握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人类不可过分地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因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改造,从局 部看是一次胜利;但是从整体和历史上看,由于忽视和没有认识到自然界整体的有机联系以及自然界内在的客观规律,人类都先后为自身改造自然的胜利付出了代 价。在这里,恩格斯着重强调要尊重和认识自然规律,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客观自然规律。

篇2:川大2013年秋网络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

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起源是:()。A、暴力的产物

B、人们相互订立契约而形成的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

3.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主要是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4.国家所代表的利益是:()。A、剥削阶级的利益 B、统治阶级的利益 C、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D、基本阶级的利益 5.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国家 B、军队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政治观点和法律观点

6.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和教育发挥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是:()。A、艺术 B、道德 C、宗教 D、哲学

7.社会意识构成的高低层次可以分为:()。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C、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式 D、群体意识于社会心理

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9.历史上有许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在某些思想领域超过了经济先进的国家,这说明:()。

A、社会存在并不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并不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的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D、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是间接的 10.生产方式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

D、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统一

11.经济基础是指:()。

A、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的总和

D、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12.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经济制度

B、社会的科学技术

C、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D、社会的生产关系

13.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血缘关系

B、思想关系

C、生产关系

D、法律关系

14.阶级的实质是:()。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专政

B、人们的社会分工和地位不同

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D、阶级压迫的工具

15.当前我国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指通过改革()。

A、改变社会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B、根本变革社会的政治制度

C、同一切传统观点彻底决裂

D、根本变革社会经济制度

16.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

A、加速历史进程

B、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C、规定历史发展的方向

D、可以脱离群众促进社会发展

17.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说明:(A、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

(D、有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决定作用 1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A、社会基本矛盾 B、社会文明的发展 C、阶级斗争 D、社会革命

19.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切政治关系的总和 D、人类追求幸福的本性 20.自由是:()。

A、在认识必然性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对必然性的认识

C、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不受约束的 D、人们在政治上的绝对民主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社会基本结构是:()。A、社会的经济结构 B、社会的政治结构 C、社会的意识结构 D、生产力系统结构 E、生产关系系统结构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指:()。A、它是直接的生产力 B、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C、它是潜在的生产力

D、它渗透到生产力基本因素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E、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3.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德国在哲学上超过欧洲其它经济上先进的国家,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的经济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的发展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E、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4.法律和道德的区别是()。

A、法律产生于阶级社会,道德的产生比法律久远

B、法律具有强制性,而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传统、习惯发挥作用 C、法律和道德适用于一切不道德的行为 D、法律具有阶级性,道德没有阶级性

E、法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而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5.先进文化是指()。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

B、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

C、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D、反映时代主流、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文化

E、体现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文化

6.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它是绝对不会灭亡的。这是因为:()。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物质生产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E、任何一种社会的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的社会关系中建立起来的 7.“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历史是人们的思想发展史

E、历史规律的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

8.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A、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社会规律不可捉摸

D、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E、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是,它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9.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说明:()。

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E、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0.历史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人类解放是指:()。

A、人性的解放

B、摆脱自然界的奴役状态

C、摆脱必然性的束缚

D、摆脱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

E、摆脱传统旧思想的束缚

三、辩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正确。

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新的生产力和腐朽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

社会革命的任务在于解决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社会生产力。

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人的自由在于认识必然性。

正确。

必然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是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不可避免的趋势。人的自由在于认识必然性,并利用其来改造世界,达到人自己的目的。恩格斯所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唯心史观的产生有它深刻的社会、阶级和认识论的根源:

第一,社会根源。在资本主义以前,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封闭隔绝一方面,使得社会本身内在深层的东西不能充分展开和暴露;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人们 的眼界,人们看不到社会历史过程的共同性、重复性,不易察觉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结果就必然导致用想象的联系去取代社会历史本身的实在的联系。

第二,阶级根源。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和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必然要夸大精神的力量和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

第三,认识论根源。自然规律是自然界中各种盲目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形成的。历史唯心主义夸大了社会意识和英雄人物的作用,把社会意识和英雄人物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简述艺术的特点和功能。

艺术是最早出现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把握与反映社会生活。艺术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建筑等多种具体 形式。艺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依靠具体、典型的形象的美来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情感、愿望和意志,按照审美的规则来把握和再现社会生活,用美的感染力 具体地影响社会生活。

艺术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典型性等特点。

艺术也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一般特点,如在阶级社会中,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艺术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反映着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思想、感情和 愿望。先进的社会阶级反映社会生活中健康和进步的东西,对社会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动阶级的艺术则充满腐朽、颓废、庸俗的东西,对社会进步起着极大 的消极和阻碍的作用。艺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点。

艺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艺术的认识功能主要表现在:它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同时也能够对人们认识社会产生一定的 引导和影响作用。艺术的教育功能表现在:它可以通过一定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以及渗透于其中的艺术家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来引导人们如何看待社会生活和社 会现实,引导人们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艺术最主要的功能是审美功能,即它可以通过自己作品和塑造的艺术形象培育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社会改革及其作用。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程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存在和发展,而对现存的制度、体制作一定的调整和革新。

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它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或局部质变的准备。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自觉的、主动的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

社会主义改革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改革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篇3:川大2013年秋网络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

关键词:普通化学教学,哲学原理,实践,真理

普通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较早接触的课程。作为高等学校化学教师, 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将普通化学经典的理论传授给学生, 更应该向学生授之以“渔”, 即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同时又是观察、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化学所研究的现象涉及到自然界的各个方面。“化学同时又是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分支出来, 具有浓厚的哲学气息”。哲学和化学之间存在必然、内在的联系, 几乎每一个哲学原理都能在化学中找到例证。从化学的定义、分类、化学概念和学说的演变、到化学方法论研究、化学科学的发展, 都闪现着辩证的思维方法。虽然在普通化学教材中并未出现哲学术语, 但普通化学知识体系中却渗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普通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哲学素养, 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不仅有助于其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 更有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从而利于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运用哲学思想, 开拓创新。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切科学的认知过程都是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这一形式进行的,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个分支, 当然符合这一规律。

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是化学热力学的主要基础, 是人类经验的总结, 无法从理论上来证明和推导。这两个定律的正确性只能通过实践来验证。在宏观世界, 目前尚未发现与之相矛盾的经验, 这也就证明了定律的正确性。

在研究化学反应的自发性时, 人们发现许多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有人曾因此提出以化学过程中的焓变作为标准来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 认为朝着放热方向进行的过程都是自发的。事实上, 虽然对多数反应的确如此, 但也有不少相反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冰的融化, 食盐的溶解, 都是吸热过程, 但却都是自发进行的。因此, 单纯从能量的角度出发把焓变作为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普遍标准是不完善的, 它虽然包含了相对真理的成分, 但它是不完全的。后来, 经过不断地实践, 人们终于找到了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正确依据:吉布斯自由能。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同样也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最初人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 在对阴极射线本性的研究中, 发现了原子内部的复杂性, 同时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这一传统观念被彻底否定。在新的认识上, 科学家又设计出新的实验, 证明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提出了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行星式原子模型。由于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以上原子模型, 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了量子学说, 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量子化学, 建立了现在普遍接受的原子模型。这本身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克塞尔、刘易斯、朗缪尔等人也并不是直接依靠物理学理论创立化学键的电子理论, 而是主要靠对化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 将从实践中得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并指导实践, 成功的解释了一些分子结构。

通过以上实例, 我们可以看出, 化学学科的发展过程正是通过实践来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认识的任务在于不断地排除谬误、获得真理, 并通过实践使真理得到检验。

二、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客观真理既具有绝对性, 又具有相对性,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 与此相类似, 化学中的原理和定律也都是有其适用的条件。如热力学中的四个基本公式都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即内部平衡的、只做体积功的封闭系统, 而不能用于做非体积功的系统, 也不能用于敞开系统。如在讲授水的相图时, 需要向学生强调, 气液平衡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 系统处于气液两相平衡状态。如果相应的升高温度或者降低压力, 平衡就会被打破, 系统会向气化方向移动;反之则会发生液化。但这一规律是有适用范围的, 如果超过了临界点, 无论怎样增大压力, 水蒸气都不会液化, 也就是说, 气液平衡线是不能无限延伸的, 在临界点以下的规律在超过临界点之后就不适用了。克劳修斯认为, 宇宙中一切运动形式都必然会转变成热, 熵将不断增加, 因而整个宇宙的熵值必然将趋向达到最大值, 最后宇宙内将不存在温度差异, 一切过程都将停止, 从而得出所谓的“宇宙热死论”, 即热寂说。这是将漫无边际的宇宙, 看作热力学上的隔离体系;将有限的空间及时间内总结的规律无限外推至宇宙, 因而得出了荒谬的结论。这类事例说明, 任何真理都是有其适用条件的, 如果忽略或无视这些条件, 真理将会变成谬误。通过这些实例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因而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想要把握问题的实质进而解决问题, 从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找到并解决其中的主要矛盾是非常重要的。例如, 普通化学中“可逆过程”这一模型, 则突出反映了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变化, 完全忽略了在实际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摩擦作用, 忽略了实际过程发生时必然存在的系统和环境之间的某些强度性质的差异 (如在可逆膨胀过程中系统与环境间的压力差) , 忽略了过程的速度等性质。“理想气体”的模型就是忽略了分子的体积以及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忽略了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器壁之间的碰撞带来的能量损失, 突出体现气体分子的热运动。类似的, 在研究溶液时, 忽略了不同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微小变化和混合时热效应导致的温度变化, 突出体现浓度变化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在研究晶体时, 忽略了晶体中粒子的运动, 只考虑晶体的结构特征对其性质的影响;在研究酸碱溶液的酸碱度时, 往往会忽略水或其他弱电解质的离解, 等等。事实上, 这些理想模型所描述的状态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但这些理想模型能够很好地排除各种复杂的次要矛盾的影响, 突出体现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抓住这些主要矛盾, 忽略次要矛盾, 更有利于揭示问题的本质。在理想模型下, 可以更容易研究蕴含其中的普遍规律, 然后根据理想模型找出与实际的偏差, 针对偏差进行适当的修正, 经过这一过程, 实际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就可以很好的得到解决。

四、化学与物质的运动规律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是永恒运动的, 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著名的Brown运动实验充分说明了物质的运动属性。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物质运动的例子, 例如固体的升华、液体的蒸发、打开乙醇试剂瓶就会闻到气味, 这些现象都是分子运动导致的;即使固体物质中的粒子也并不是静止的, 而是在其平衡位置上不断地振动。因此, 运动是绝对的。同时, 物质又表现为静止的状态,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如“化学平衡状态”, 从宏观来看, 处于平衡状态时反应看起来似乎停止了, 但从微观角度来看, 可逆反应仍然在不断地进行, 只不过正逆反应的速率相同。因此, 化学平衡是一种有条件的、相对的、动态的平衡, 一旦维持平衡的条件被改变, 已形成的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因此, 化学平衡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和质量的变化, 这种变化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 这也是进行一切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中涉及的守恒主要有粒子守恒、电荷守恒和能量守恒等。

五、化学与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中两种最基本的状态,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质与量的转变过程。

在化学中, 物质浓度的变化, 相对分子量、原子数目、化合价、键能、压强、温度等物理量的变化, 反应进行过程中反应程度的改变以及物质排列次序、排列方式空间取向、晶体类型等的变化等都属量变的范畴。而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同分异构体间的相互转化、分子组成和反应性能的改变等则属于质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质量互变规律在化学中非常普遍。所以, 恩格斯认为, 化学可以称为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的质变的科学。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原子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变小, 得失电子能力改变, 从而引起元素的金属性、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呈现递变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 由金属变为非金属。当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增到8个时, 元素的性质发生质变, 同时引起电子层数增加的质变, 为新的量变提供了条件, 开始新一周期元素结构与性质的递变。同一主族元素原子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 这种量的变化也引起一系列性质的变化。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完美的展示了科学哲学通用原理, 具有重大的科学方法论意义。

有些物质还常因浓度的量变而引起性质的质变, 如稀硫酸具有酸的一切通性, 但当硫酸的浓度增加时, 引起了性质的变化。浓硫酸具有稀硫酸所不具有的很强的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有时外部条件的量变也会引起物质的质变, 如相变过程其实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温度升高时, 物质的平动能会随之不断的增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 物质就会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若温度再继续升高, 就可能由液态变成气态。在发生相变之前, 温度的逐渐升高, 平动能的不断增大, 都是进行着量的积累, 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 就会发生质的改变, 这也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表现形式。

六、结语

普通化学中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将哲学观点贯穿于普通化学教学始终, 把蕴含于各种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之中的辩证关系阐述清楚, 从哲学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认识化学, 探讨化学理论的哲学价值、化学研究中的思维与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形象, 从广泛的联系上去深入理解化学变化中的一般规律, 使同学们认识到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意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训练科学思维, 而且可以用哲学的科学方法去理解化学现象, 正确把握其规律。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式,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值得每位普通化学课程教师去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革, 武育香, 郑庆林.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2.

[2]魏光, 林银钟, 陈鸿博.论现代化学定义及其原则宗旨[J].化学通报, 1997, (7) .

[3]唐敖庆, 卢嘉锡, 徐光宪.化学哲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77.

[4]段莉梅.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中的辩证法[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9, 14 (2) .

[5]倪静安, 张墨英.辨证的唯物的化学科学——化学科学及其发展中的哲学思想 (上) [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1) .

篇4:川大2013年秋网络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葛英杰(1977- ),女,黑龙江双城人,渤海大学社科部,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及人学研究。(辽宁锦州 12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2005~2007年度重点项目“以人为本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W01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128-02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是“两课”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这既不能很好地实现培养目标,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承载的时代使命相违背。因此,如何调动青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在目前的哲学教育理念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化”的倾向比较普遍,教师在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几条原理和结论。这种教育理念侧重解决学生认知层面的知识传承问题,却无法解决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信念并付诸实践的根本问题。同时,它使我们在教学中无意识地把哲学原理变成了教条,使原来充满智慧、灵性、能启迪思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一堆枯燥无味、晦涩抽象的知识。

2.教学内容重复,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笔者曾对任课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在234份有效问卷中,53%的学生认为教材中的内容在中学学过,26%的学生认为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脱节,没有现实意义。一些学生认为“大学的哲学是高中内容的翻版”“理论的东西太多,实践上很少用到”“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等。由此可见,学生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并不满意。

3.教学方法单一,脱离学生实际。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大部分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式教学,这种方法重视理论、强调灌输,以教室、课堂、书本为中心,把哲学抽象成僵化的公式和枯燥的概念,然后再引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或案例加以证明。这种过于重视理论阐释,而忽视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现成理论的机器,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导致许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缺乏兴趣。

4.教材内容陈旧,不够引人入胜。虽然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版本众多,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传统教科书的模式,也就是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几个部分组合而成。它不但无法容纳随着历史前进和实践发展必须加以补充的内容,而且在表达已有基本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方面也存在缺陷,无法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核心的精神实质,缺乏对当代人类生存状态和前途命运的关切与思考。笔者对学生接触教材情况做过调查,发现有23%的学生除了上课没有碰过教材,44%的学生上课和平时都不看教材,27%的学生除了上课看过一些章节,只有6%的学生认真看过整本教材。

5.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务实性。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更关注如何满足个人愿望。在对待课程上,注重实用性课程,对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把大量时间用于专业、英语和计算机等课程上。在对“高校开设马哲原理课有无必要”的问卷调查中,有6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0%认为无所谓,15%认为没有必要。此外,就课堂的小环境而言,多数学校一般采取大班授课,班数和人数众多,加之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教学时间的限定,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示自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考试模式片面,缺乏多样性。当前,大多数高校考查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效果仍然采取课堂考试的形式,教师讲什么,考试就考什么,似乎在考学生的记忆力。这种片面化的文本考试模式,排斥一题多解,拒绝异质思维,限制人的创造力,无法检验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实践能力,也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结果往往造成高分低能。

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具备创新思维。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它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现成的结论和僵死的教条,而是获得无穷智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敢于创新,并在实践中使课堂教学由“知识化”真正转向“智慧化”。其次,教师要搞好教学,必须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哲学教师率先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真理。因为只有信仰,才有热爱;只有热爱,才能有真情的投入,进而感染学生,达到教育目的。如果教师对此半信半疑,势必会削弱理论的说服力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信任度。在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的前提下,还要不断地增强理论素养。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真正地口服心服,必须理论准确、观点鲜明、思想深刻,这需要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只有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以理服人。为此,我们通过鼓励教师进修、听课互评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修养和讲课水平,效果显著。此外,还要不断提高科研素质。以科研辅助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把教学内容和理论研究有机统一起来,以获得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2.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精选教学内容。针对“夹生饭难煮”的现象,尽量减少中学政治课与大学政治课的重复,构建主题突出、内容精炼、主次分明的教学体系。其次,教学内容应体现时代感。马克思曾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现世的智慧”。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国内外实践或形势的重大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充实到教学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再次,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基于很多高校生源复杂,学科涉及文、理、工、医,如果在教学中不分对象,千篇一律,将很难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对于文科学生,理论讲解应当深刻,旁征博引,并且要求他们多读马列原著;对于理科学生,则应从“学好哲学对理科学生有何益处”入手,强调搞自然科学的人,如果没有正确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在专业上就无法深入和取得突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最后,要强化教学内容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无疑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强化教学内容的方法论意义,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方法的传授,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3.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工具。鉴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弊端,应该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也不妨尝试多样化的教法。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扩大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可将生动、形象的图文、数表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当然,教师要妥善处理好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讲授的关系,既不冲淡理论教学,也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用。其次,采用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法。以往“满堂灌”式的单向教学极易使学生疲倦、厌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不失时机地启发、诱导学生思考,及时肯定其优点,指出其缺点,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认真思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次,定期组织课堂讨论和演讲。对于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演讲。为保证讨论和演讲效果,教师要事先安排学生做好发言准备。由于公共课班级、人数较多,可以先组织分班讨论,然后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辩论中获得启迪和教育。最后,适当进行专题讲座。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要原理和主要问题,可以适时地开展专题讲座,以丰富和深化教学。还可以展示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在问卷调查中,有53%的学生喜欢用多媒体看专题片,有8%的学生喜欢讨论和讲演,有27%的学生喜欢专题讲座,还有12%的学生喜欢启发式互动教学。

4.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凸显新颖性。选取合适的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现在教材版本众多,这就要根据学校实际认真、灵活地选取。首先,教材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线,同时更好地容纳中外哲学史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方面的知识,加强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评价,这样既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对比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使学生更加信服马克思主义。其次,教材应吸纳反映当代科技新成果、新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所引起的新影响、新认识等层面的内容,进一步探索并回答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5.积极创建实践教育基地。针对部分学生“马哲原理无用论”的论调,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创建实践教育基地,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正如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所说:“我学哲学,主要是在实践中学,在使用中学,最基本的是哲学原理主导着我的思维。”因此,由任课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走出校园,采取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考察、岗位实习等形式,深入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为此,我们哲学教研室曾经在葫芦岛四家村和东电三公司创立哲学实践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精髓。

6.构建科学的考评标准。由于传统的文本考核无法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因此构建科学、全面的考评标准势在必行。可以将课堂提问、讨论、发言、单元测验等平时表现按一定比例记入总成绩,期末考试采取闭卷、开卷相结合的方式,试题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加大材料分析题和理论联系实际题的比重,以此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诚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改革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有待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12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2.

上一篇:护理题目3及答案下一篇:三八节庆祝大会校长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