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一代宗师

2024-05-02

解析一代宗师(精选6篇)

篇1:解析一代宗师

昨日香港的电影金像奖,章子怡梁朝伟因为《一代宗师》这部电影封后封帝,可见这部电影的影响有多大了。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自从上映就备受观众的喜爱。

王家卫还是那个王家卫,武林却不太像过去的那个武林。我原本也不是想着看传奇去的,我深知,无论他的浪漫放到哪个故事里,最终讲的都是他那固执滥情却又让人无法抗拒的爱之殇。小弟今天总结下一代宗师观后感,留个纪念。

但是随着王家卫自己也在不断积淀,他的人生感悟以及对电影创作的诉求,已不会完全如原来那般私人情绪化,他势必要在精神层面上转向更高的领域。武林,成全了王家卫的这种诉求,王家卫也用这部电影巩固了武林在电影美学中的地位。体现在他电影里的,便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从头到位,王家卫都把影像处理得很暗,大量暗色块儿填充在画面里,虚焦重影,这是他喜欢的一贯风格,再加上他挚爱的流淌着情伤与变迁感的音乐,都是他以往作品气质的延续,进而造就了这部辨识度极高的王家卫作品。

王家卫用整部电影成全了一个“韵”字,也证明自己是这个时代里的毫无疑问的电影大师。

宫二这个角色太适合章子怡了,她仿佛是《卧虎藏龙》里的玉娇龙跟《2046》里的百灵,混合蜕变以后的女人!章子怡这次的绽放,是角色给她的,也是她“自己找回来的”。

叶问与宫二过招的那段动作戏,流畅又富有美感,两个人的情愫在切磋间的来往交流,也通过镜头语言表达的清楚明白。王家卫在这部作品里,的确变得接地气了一些。

梁朝伟的表演完整、稳当。本山跟小沈阳我都可以接受。但是《乡村爱情》的赵玉田竟然也出来了,而且还有一大段台词,没看过这剧还好,对这剧很是熟悉的我,在那一段彻底出戏了……

还有就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张震,几场戏,冷峻,莫名,干净利落。在这个人物身上,王家卫有意的留白,这也是他的癖好。他电影里总要有一个让人思考其存在的用意的角色,他的电影也需要这样的角色来增加电影本身不确定性的感觉。

毫无疑问,宫二是所有人物中最立体丰富的一个,叶问刻画得反倒单薄,有点反客为主的意思,如果认为“一代宗师”意指叶问,或许不准确,王家卫只是假借了叶问的视角,见天地见众生,见一个时代的气度,见一个时代的侠风道骨。所以《一代宗师》,你见到的不是招,是意,王家卫并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热闹的打斗,而是更多的将视角聚焦在门派的师承关系,武者的礼仪气派上,所以功夫的一招一式,台词的一言一句都深有讲究,所谓外行拍热闹,内行拍门道,这点正是《一代宗师》与以往功夫片的最大不同。在影像的建构上,依旧延续了王家卫电影一贯精致暧昧的视觉风格,每一帧画面都能成其为一张独立的摄影作品。慢镜,窥视同样没少。人物塑造上比较遗憾的是张震和宋慧乔,宋的惊鸿一瞥如过眼云烟;张模糊不明的人物交代,与剧情看似毫无瓜葛的突兀存在更是让人大感意外。可能戏份被删了很多,王家卫说之后会出四个多小时导演剪辑版的蓝光版,但愿会在此交代清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说实话,这部戏我期待已久——除了五年前的长江七号。毕竟是第一次在影院看王家卫——之前10月份在北京百老汇举办的香港影展有《花样年华》,我本来买了套票,但因为《花样年华》是国语版,转给别人了。

范文网

影片打得挺不赖,其实这片更适合叫《功夫》,不仅打,还有要领讲解。道具场景做的好才重要。你看,别看就七八年功夫,这片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古董泛出的光泽。片里的金楼,那一镜一窗一阁子,都跟这片一样,精致。一看摄影就知道是王家卫的片,即使不是杜可风,也把墨镜肆无忌惮的特写、近景发挥得如梦似幻——老早之前说可能是李屏宾,后来又说是个白人,结尾字幕上写着摄影指导果然是一串字幕。就是配乐梅林茂掉了份儿,一会儿是蜘蛛侠大破沙人,纽约重新和平;一会儿是美国往事可堪回首,人去楼空茶凉。哎,音乐出色的那几段还是人家王家卫自己配的:一段歌剧,衬出宫二爷的洋底子;玫瑰玫瑰我爱你,张震在香港看来是如鱼得水不愁吃穿了。

宋慧乔负责穿旗袍,好赖人家穿起来也标致,看起来舒服;张智霖唱曲儿,贵气,不知道还以为这个龙套是给张国荣留的呢。就说赵本山出来你笑没笑,没有,忍住了——到了香港,赵老师就原形毕露了,盖不住大忽悠的气质了。张震挺可惜的,被剪没了都;小沈阳竟然不是我所料的那个哭丧报仇的,好!特此提醒,各位敬请留意王家卫新片,《一线天与三江水》,主演张震,小沈阳。

真让那谁给说中了,半部武侠版的《花样年华》。当章小姐一开口说“有句话从来没给别人说过。。”时,我还顺口接了“如果多一张船票。”呢。跟王导以前的电影一样,不少听上去不错的台词,关于爱情的。

篇2:解析一代宗师

孟丝琦

2013年,王家卫延续着他电影创作的一贯风格,终于完成了他“八年构思,三年拍摄”的大型功夫题材影片《一代宗师》。提及王家卫极端化的电影艺术风格,都会不由地想到大段意识流般的演员独白,令人回味悠长的对白,画面中反差强烈的明暗对比,有着复杂运动的长镜头,非正常化的人像拍摄,符号化的人物设置等等。当然,这些创作手法在他的新片《一代宗师》里都几近完美的展现在观众眼前,而其作为当代顶尖的华人导演,在电影的民族性和商业性上同样做出了突破。

影片以民国时期为背景展开,以历史发展为时间线,在线性叙事的基础上穿插回忆片段,通过字幕分割历史时期,通过照相的手段记录重要时刻,其间也适当地插入真实的影视资料,似乎使一段气势恢弘的历史记忆真实的呈现在大家面前。王家卫所表现的,不是宏观的历史事件,而是一段特殊时期里主人公细腻的情感经历和迥然不同的人生抉择。他所酝酿的情感,丝丝入扣,正如他在所有影片中一直孜孜追求的爱情:无限接近却求而不得,展现出一种中国式的含蓄的美。就像《花样年华》里的苏丽珍,那个美好的如同韶光般的女子转身离去,留下的只有无尽回味。在《一代宗师》里也有这样的女子——宫二。只是当一个民族处于危亡之秋,对一个传奇女子的定义已不再是仅仅有着转瞬即逝的美,而是还拥有扭转乾坤的胆识和魄力,这便使一部功夫片不再流于对传奇武侠的崇拜,而是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危亡紧紧相连,从而成就出名副其实的“一代宗师”,也将一段爱情佳话浓缩为一颗纽扣。这种接近主旋律的电影格调,也正是近年来国内最受推崇的,国家维度无疑使影片得到主流群体的认可,但却忽略了其电影主题风格中一贯表达的对个体人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使影片不免流于浅显和略微疏离,但这也许正是导演对从边缘到主流跨越的最新尝试。

除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外,影片还包涵了大量的民族元素,是一次商业元素与艺术元素的大融合。片头的水墨画,宗教壁画和石刻,为影片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调,从人物一出场穿着的旗袍,到金楼内精美绝伦的装饰,都细致入微的表现出中国传统观念里对美和精致近乎残酷的极致追求。而其建筑更是具有明显的中国南北风格,从广东的受西方影响的欧式建筑,到东北的北方四合院,虽无法尽窥全貌,但其多样的建筑风格早已尽收眼底。仅仅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中,导演还为观众展示了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的诸多风俗,习武之人“一条腰带一口气”,古代女人裹小脚,出殡要赶时辰等等,其中多数虽言腐朽陈旧,却也极尽民族特征。对一个民族来说,主导其行为的还是思想,影片领悟了中国传统思想里的中庸之道,提到的“不问恩仇”、“温良恭俭让待人”等等就是这个道理,而以传统文化活动唱戏和下棋作比喻,同样是陈述了一种人生哲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主张便是从贯穿全片的“功夫”中来的。

谁是一代宗师?当然是叶问。但武功若论高低,片中导演并没有给出明显的排序,按电影里的说法那就要以想法论胜负了。中国的武术在意而非形,这些内核从武打场面的拍摄方法上就可见一斑。在镜头运用上多使用小景别,镜头时间短切换快,机位变化丰富,就是要淡化动作本身。中国功夫重意不重形的观点在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中早有体现,不同的是李安善于把人物置于广阔的大环境背景里,善用大景别,而王家卫一向善于从细节入手,这便是不同的作者导演的风格体现。《一代宗师》里叶问说过“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他崇尚的是大同思想,主张无门派,无国界的交流方式,将整个武林看做整个世界,这种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使之无愧于宗师之名。而大同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得不说遗憾的是,没有武术功底的演员在动作戏的表现上还欠火候,比如章子怡,虽然在情感和性格上演绎出几乎完美的执拗和决绝,但舞蹈出身的她似乎还是没有领会功夫的精髓所在。

篇3:一代宗师——斯霞

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

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

她会欣赏它生长的风烟。

一个忘我劳动的人,

她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活鲜。

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

她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

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同志为斯霞老师《我的教学生涯》一书的题句, 也是对当今中国教坛泰斗级人物斯霞教育思想的最鲜活、最形象的诠释。

斯霞, 1927年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小学任教, 到现在已经76年了, 她一直坚守在教育岗位上, 一直生活在孩子们中间, 一直为培养下一代操劳着。

在旧社会, 她凭着朴素的“教育救国”的理想和热情, 带着“举世皆浊我独清”的理想投身于小学教育。地位的低下、薪金的微薄、生活的颠沛流离和贫病交加的折磨, 没有使她气馁, 没有使她动摇, 没有使她退缩。凭着她善良的愿望和非凡的素质, 得到了学生的热爱、家长的敬重、同事的赞赏, 成为一个热爱自己工作的好教师。艰难困苦的22年中, 唯一使她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为孩子们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才智。

解放了, 她获得了新生, 当上了“人民教师”。地位的提高, 生活的安定, 政治热情的高涨, 人际关系的融洽, 使她沉浸在幸福和光荣之中, 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干不完的事, 急切地要把自己的淳朴而又强烈的热爱教育事业的心通过工作表达出来, 她忙得饭也顾不上吃, 觉也睡不好。忘我的付出, 赢得了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敬重, 1956年1月, 她被评为南京市先进工作者;同年4月她被评为小学一级教师 (当时最高职称) ;5月, 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赶来听她上课向她取经的人越来越多, 连苏联教育专家也来了。

斯霞无比热爱人民教育事业, 她爱得纯真, 爱得痴迷, 简直到了忘情、忘我的境地。

1958年9月, 江苏省教育厅决定在南师附小进行小学五年制的学制改革实验, 试点班班主任、语文和算术两科的教学任务全落在她的身上。尽管没有五年制的教学大纲, 没有相应的教材, 她没有犹豫, 没有提困难, 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当时, 她的爱人病情愈来愈重, 肺部只有右上叶还有一点功能, 其余都烂空了。胸腔瘪陷, 左右肩一高一低, 面容憔悴, 骨瘦如柴, 而且发烧不退, 呼吸困难。她总是在每天忙完教学之后才去看望他, 照顾他。她的二儿子体检时发现有肺结核病灶, 不能参加高考, 需养病治疗。一个家里两个病人, 里里外外全靠她, 这是多么严峻的考验啊!她说:“领导把试点班的任务交给我, 是对我的最大信任, 我应该考虑怎么去完成任务。至于家里的困难, 毕竟是个人的小事, 只要安排好, 就可以对付过去。”她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如果因为个人私事而放松了工作, 妨碍了工作, 是愧对党愧对人民的。她没有星期天, 没有节假日, 每天早起晚睡, 生活节奏安排得如同一台运转不停的机器。每天忙着上语文、算术课, 编选刻印教材, 备课, 制作教具, 还要进行家庭访问, 有时甚至一边服侍、陪伴病人, 一边在病房走道暗淡的路灯下撰写教案和经验总结。12月5日, 医院传来了她爱人病危的通知, 她正在家访, 待她赶到医院时, 爱人已昏迷不醒, 不能再和她讲话了。斯霞是坚强的, 更是理智的, 她没有沉溺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 而是把悲痛深深埋在心底, 擦干眼泪, 又投入紧张的试点班工作。由于她创造性地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试点班学生在两年时间里认识了2000多个字, 读了174篇课文, 三年级学生语文就达到了六年制四年级的水平。1960年, 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

当她在教学上取得了众口皆碑的优异成绩时, 教育界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 开展了对“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批判, 她受到了不应有的诋毁和指责。《人民教育》受命发表了三篇文章:《我们必须和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划清界限》《从用“童心”爱“童心”说起》《谁说教育战线无战事》。一时间报纸杂志批判“人性论”“阶级斗争熄灭论”“童心母爱”的文章连篇累牍地发表, 含沙射影地批判斯霞教育思想, 斯霞蒙受了不白之冤。在这“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下, 她关心爱护学生依然矢志不渝、一片深情:她为一个家境困难的患近视的学生配了一副眼镜;她把受伤的学生抱送医院救治;她用淳朴的情和爱构成了实实在在的一汪碧水, 使孩子在水中涤荡身上的污泥。因此, 她的工作仍然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1964年底, 她被推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是江苏省几十名代表中唯一的一名小学教师。

“文化大革命”中, 她受到了变本加厉的打击, “帽子”“棍子”铺天盖地般飞来, 她被打成“修正主义黑样板”“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 但核心仍是“童心”“母爱”。她被迫离开课堂, 靠边检查, “劳动改造”, 去冲洗厕所, 当勤杂工。这些活再苦、再累, 她都不在乎, 唯独使她伤心的是不能进课堂上讲台教书了, 不能和学生在一起了。她太爱教育事业了, 太想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了。1973年, 她被借到江苏省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工作, 这时, 她已63岁了, 不顾年迈体弱, 深入穷乡僻壤, 调查研究, 征求意见。粉碎“四人帮”以后, 她主动申请回校教书, 领导上照顾她, 想让她多保重身体, 不要教书了。她说:“一个人总会死的。我也知道小学工作很辛苦, 但我不愿离开课堂, 不愿离开学生。”1977年夏天, 她以67岁高龄又重新耕耘在小学教育这块园地上, 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兼教语文。1978年2月, 斯霞再次被推选出席了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此后, 又再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称号。1978年, 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作为优秀教师的代表, 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在分组讨论会上, 斯霞说:“尊师爱生是正常的师生关系, 教师爱学生、教育好学生是本职。拿我来讲, 我自己觉得做的还不够。可是, 1963年到1964年, 刮起了一股批‘母爱’‘童心’的风, 从此, 不仅我, 许多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不敢再关心学生, 尽量少和学生接触。这个批判说我犯了错误, 我始终不理解错在哪里?”斯霞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原教育部领导的关注。1979年4月13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的最后一天, 张承先副部长代表原教育部正式宣布:“曾在全国范围内批判以全国著名模范教师斯霞同志为代表的所谓‘母爱教育’, 也是错误的。教师爱护学生是完全应当的、正确的, 把‘母爱’当作资产阶级人性论加以批判, 这就混淆了是非, 在教育界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 必须彻底平反。”长达十五六年的“阴云”终于驱散了。

斯霞爱学生是真挚、持久而又赤诚的。师爱是比母爱更神圣、更崇高的爱。母爱, 爱的是自己的孩子, 而师爱爱的是别人的孩子, 爱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所以, 师爱比母爱更无私, 更伟大!

斯霞认为,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她常说:“工人爱机器, 农民爱土地, 战士爱武器, 那么教师就应该爱学生。”她把无私的爱毫无保留地全身心地倾注到每个学生的身上, 贯穿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早上, 学生们进了教室, 她总要巡视一下, 有没有精神萎靡、脸色不正常的现象;天气冷热有变化, 她关照学生增减衣服;天气突变, 她翻箱倒柜找自己孩子穿过的衣服, 甚至连她自己的毛衣也拿出来, 分别给体弱的、路远的、穿得单薄的孩子添上;校门口积水, 她把学生背抱过去;有的学生家长出差或生病, 孩子常托付给她;病了, 她总要看望, 组织学生写慰问信, 在不影响健康的情况下, 让同学们帮助病孩子补习功课。她关心学生真是无微不至。学生有了缺点, 犯了错误, 她耐心启迪, 循循诱导。斯霞就是这样把学生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 把学生的头疼脑热放在心上, 把学生的品德学习放在心上, 把学生的未来发展放在心上。她的心里只有学生, 唯独没有她自己。

斯霞已经七十高龄了, 她仍然奋战在教学的第一线, 生活在孩子们的中间:她和他们一起做早操, 一起上课, 一起做游戏, 在课间活动中, 她仿佛焕发了青春活力。斯霞之所以这样“年轻”, 是因为她有一颗珍贵的童心。童心既是师爱的源泉, 也是民主、平等、朋友式师生关系的桥梁, 更是斯霞培育学生的写照。长期以来, 斯霞和南师教育系教授们经常切磋儿童教育问题, 从中她熟知了儿童生理、心理特点, 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科学育人的特色。她善于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她及时捕捉学生的童趣, 一言一行、一瞥一笑都铭记在心, 积累教育素材。她不厌其烦地给调皮好动的学生讲故事, 以表扬为主, 激发儿童的上进心、自信心;她悉心地呵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 勇于向学生学习, 向专家请教, 决不挫伤儿童的积极性;她针对儿童生性活泼, 注意力不稳定, 就改进教法, 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动静搭配的教学手段施教:她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真是苦口婆心, 数年如一日;她认为小学生模仿性强, 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对学生都有直接的影响, 因而她严格要求自己, 处处做学生表率。她做到了想儿童之所想, 急儿童之所急, 爱儿童之所爱, 恨儿童之所恨, 和儿童一起喜怒哀乐, 与儿童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成为儿童灵魂的工程师。

1987年, 斯霞荣获了首批“热爱儿童”奖章, 她望着金光闪闪的邓颖超同志的题词, 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对她数十年如一日热爱儿童的最高奖赏!斯霞沉浸在幸福中, 她决心让童心永驻!

无论是在艰苦的岁月还是在兵荒马乱之时,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 斯霞始终如一地痴心于教育教学工作, 六十多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 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献身精神啊!

谈到她的教学工作, 张健副会长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报告中盛赞“斯霞同志是小学教育中的梅兰芳”, 指出:“斯霞同志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为我们探索出一条新路, 既能传授知识, 又能培养读写的能力;既提高了教学质量, 又减轻了学生负担。她的宝贵的教学经验, 是值得我国每位小学教师加以学习运用的。”专门编写小学语文教材的袁微子同志认为斯霞是“分散识字教学的能手”, 其教学“可谓炉火纯青, 已臻成熟”。

人们都说听斯霞讲课是一种愉快的美的享受。那巧妙的提问, 那生动的语言, 那活泼的神态, 使孩子们着迷, 仿佛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 都变成了活的有生命的东西, 从黑板上跳下来, 牢牢地留在孩子们的记忆里。他们的思维像清泉一样, 顺着斯霞的引导, 涓涓而流, 流呀, 流呀, 流向那浩瀚的知识海洋。她坚持采用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方法, 总结和倡导“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的识字教学原则, 是对汉字教学的重要贡献。1960年, 原江苏省教育厅吴天石厅长和《江苏教育》杂志社的同志全面考察了斯霞的语文教学工作, 认为她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上, 发展是全面的, 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写话等各个方面, 而突出的一点是发展儿童语言的工作特别成功。于是, 得出这样的结论:“斯霞的 (教学) 经验, 归结到一点, 就是以语言教学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 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 使儿童迅速学好祖国语言。”她教的第一个五年制试点班的学生, 1963年毕业时经多项对比测验, 口头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朗读、默读速度等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对比班的六年制学生, 全部升入中学, 其中考进当时重点中学南师附中的学生就占班级人数的1/4。

1979年, 《教育研究》杂志发表了斯霞《分散识字浅见》一文, 正确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提出随课文分散识字的特点是“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文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 而不是孤零零地识字;她理直气壮地否定了“分散识字是三五观点”的论调, 提出了识字量的多少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视教材和字的难易程度而定;她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证实:随课文分散识字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 是能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识字教学大讨论中, 斯霞勇敢地指出, “分散识字方法是识字教学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并不是说它已经尽善尽美了, 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她认为, “识字教学的方法不应当强求一律, 而应当取长补短, 百花齐放。”在学术讨论中, 斯霞的原则性、灵活性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肯定与赞赏, 识字教学独树一帜, 她成了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斯霞善于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中, 通过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理解课文内容, 把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认识紧密结合起来, 于质朴中见真功夫, 这就是斯霞的教学风格。

斯霞在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诸方面都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汇集在《斯霞教育经验选编》《我的教学生涯》《斯霞教育文集》《斯霞之路》和《爱心育人》等著作中, 她认为“教师的课要上得朴实、扎实, 讲究教学效果。可有可无的教学步骤应当删去, 哗众取宠的教学手段应当摒弃, 弄虚作假的教学思想应当制止, 把精力集中到让学生学会、会学上来,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轻松愉快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正因为她不断地学习新理念, 接受新信息, 锲而不舍地教学创新, 才使她获得“先进的教育思想, 精湛的教学艺术”的赞誉, 成为一代宗师。

斯霞, 她不仅是小学教育专家, 也是一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她出席了第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会议, 和中央领导同志一起参政议政, 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1990年中国福利会授予她妇幼事业“樟树奖”, 1991年:她的一家被评为“优秀教育世家”。

由于斯霞对小学语文教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她曾当选为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和全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后来又担任这些学术团体的顾问, 还被聘为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 受到了小学教育界的推崇。她的课堂实录《我们爱老师》已拍成教学电影并荣获中央电教馆一等奖, 在全国各省市放映后, 受到了广泛称赞。

斯霞不愧是人师楷模。她德高望重, 德艺双馨, 堪称“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和“伟大的教学艺术家”。

篇4:一代宗师黄飞鸿

胆似铁打骨似精钢

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

誓奋发自强

做好汉

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

热血男子热胜红日光

让海天为我聚能量去开天辟地

为我理想去闯看碧波高壮

又看碧空广阔气扬

既是男儿当自强

昂步挺胸大家作栋梁做好汉

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

做个好汉子热血热肠热热胜红日光

伴着一轮红日,面对滔滔海浪,一位英俊的男子率领众好汉飞拳踢腿,豪气冲天,这是电影《黄飞鸿》片头的场景。提到这位传奇人物,人们不禁要问:真实的黄飞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黄飞鸿小传

黄飞鸿(1847~1925年),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广东省南海西樵岭西禄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农历七月初九生于广东佛山,是珠江水养育的英才,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

黄飞鸿六岁从父习武,12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黄飞鸿15岁时,仗义搭救铁桥三的大弟子林福成,林福成为了报恩,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黄飞鸿又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黄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16岁时,黄飞鸿在广州西关第七甫水脚开设武馆,门下弟子众多,为名重一时的武术家。黄麒英谢世,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他先后被记名提督吴全美、刘永福聘为军医官、技击总教习及广东民团总教练,并随刘永福在台湾抗击日军。他一生坎坷,晚年更遭受爱子遇害、“宝芝林”被焚、儿子失业等一连串打击。1925年农历三月二十五,黄飞鸿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

据历史记载,黄飞鸿是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虎鹤双形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工字伏虎拳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黄飞鸿一生锄强扶弱,疾恶如仇。他武德高尚,武艺超群,医术精湛,救活人无数。他植根于民间,扬威于海外,早已英名远播。后人已设立数十家黄飞鸿武馆,拍摄一百多部电影、撰写几十部小说,以示纪念。

黄飞鸿的功夫

黄飞鸿,的武功既有家传功夫,更有高人指点。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名列清末武林“广东十虎”,其洪拳得自陆阿采(与方世玉同为少林五祖)的真传。黄飞鸿自六岁习武,尽得父亲武功之精华。

黄飞鸿的武功高,更高的是人品。1867年的一天,一洋人携如牛犊大的狼狗在香港设擂向华人邀斗。飞鸿不甘华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脚”击毙恶犬,自此扬名复江。1912年的一天,鱼栏伙计马如灿(“卖鱼灿”)遭歹徒勒索被殴,黄飞鸿见义勇为,严惩歹徒。黄飞鸿的侠义行为被粤港两地人民津津乐道,其武功也被人们越传越高,以至于在电影里无往不胜。

在电影中,黄飞鸿的制胜法宝“佛山无影脚”是一连串的迎面飞脚痛击,而真正的无影脚却是一种偷袭手段。据黄飞鸿夫人莫桂兰回忆:发招前,须先以手使出快招,让敌人眼花缭乱。待其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在上盘,再忽然起脚击其下部。此招凶狠异常,黄飞鸿一般不用。

铁线拳属于少林外家拳之内功手法,专为锻炼桥手,是“广东十虎”之首铁桥三的绝技,后由铁桥三之徒林福成传给黄飞鸿。铁线拳是一套养生拳,以活动肢体、畅通血脉为主,具有增强体魄之功效。此拳法阴阳并用,以气透劲,又以二字钳羊马势活腰固肾,要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放而不放,留而不留;疾而不乱,徐而不弛。

工字伏虎拳 是洪拳的基本拳法,因步法进退成“工”字形,故名“工字伏虎拳”。相传此拳源出少林,后少林毁于大火,至善禅师避难到广州海幢寺。至善恐少林绝技失传,便于寺内授徒传艺,陆阿采为其首徒,得工字伏虎拳秘传,后传于黄泰。黄泰传黄麒英,黄麒英传子黄飞鸿,又由黄飞鸿将其发扬,传于梁宽、林世荣、陆正刚、陈殿标等。工字伏虎拳要求腰马稳健,桥手刚劲,法门紧密,进退有规。练习持久,不必站马步而腰马自坚,不必打桩而桥手自劲,是学习其它拳术、器械的基础。因此,凡人黄飞鸿门下者,黄飞鸿必先令其习此拳,以稳固腰马,锻炼桥手,纠正步法。

虎鹤双形拳 由黄飞鸿集各家之精华融汇贯通而创立。套路中既取虎的“劲”和“形”,又取鹤的“象”,故称虎鹤双形拳。虎鹤双形拳手形有拳、掌、指、爪、勾,手法有抛、挂、撞、插等,步法有弓步、马步、虚步、独立步和麒麟步等。步法讲究落地生根,身形注重挺拔端庄。整套动作既吸取佛家拳的凌厉攻势,又借鉴洪家拳的严密守势,拳势威武,刚柔并用,长短兼施,为黄飞鸿一门之代表拳法。

五郎八卦棍 相传此棍法由宋代杨家将之一的杨五郎始创。杨五郎后至五台山为僧,以枪化棍,演变为六十四点棍法,符合内外八卦八八六十四之数,故名五郎八卦棍。此棍法传至黄飞鸿手中,融入南派武学功法精华,并由高徒林世荣发扬光大。此棍法长短兼施,单双并用,法门多而密,以圈、点、刺、割、抽、挑、拨、弹、掣、标、压、敲、击等为要诀。风格朴实无华,结构严谨,威猛沉雄,利于实战,为南派上乘棍法之一。

黄飞鸿的婚姻

根据黄飞鸿的弟子朱禺斋所著《黄飞鸿传奇》 (1945年出版)及儿子黄汉熙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所透露,黄飞鸿为人正直,但有些古板,牢记师父、父亲教诲的行为准则。虽然在那时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但黄飞鸿仍然坚持“一夫一妻制”。黄飞鸿一生结过4次婚,每次都是在妻子去世后再娶。由于前3个妻子陆续死去,当时人们认为黄飞鸿有克妻命,以至于最后在娶莫桂兰时,不得不以纳妾为名成婚。

青少年时期的黄飞鸿与父亲行走江湖。因为生活穷困,能够养活自己不容易,所以早年的他没有精力和财力顾及婚事。24岁那年,黄飞鸿迎来了第一次婚姻。当时黄飞鸿和父亲靠开武馆收徒弟过日子,生活较以前安定许多。黄飞鸿的结发之妻罗氏是广州市西城—户普通百姓的女子。不幸的是,婚后仅三个月,罗氏便得病身亡。次年,经媒人介绍,黄飞鸿娶妻马氏。马氏为广州市一盐商之女,长得漂亮,为人贤慧。婚后三年,马氏为黄飞鸿生下汉林、汉森两个儿子。此时的黄飞鸿家庭幸福,志得意满,经营着“务本山房”武馆,满以为可以和爱妻白头到老。可惜好景不长,马氏得怪病身亡。黄飞鸿悲痛之余,打算不再娶妻。直到后来开设“宝芝林”药店,已到中年的黄飞鸿续娶岑氏。奇怪的是,在生下汉枢、汉熙两个儿子后,岑氏也撒手西去。有传言说黄飞鸿婚姻注定不幸,制犯克妻之相。黄飞鸿也在现实面前认命,并决定终身不再娶。

侠士奇缘

虽然黄飞鸿决定终身不再娶,命运却促成一段佳话,六十多岁的黄飞鸿邂逅了传奇女性莫桂兰。莫桂兰祖籍粤西高州,出生于1892年。她童年时父母双亡,被在广州开武馆的叔伯收养,自幼练习莫家拳。少女时代的莫桂兰十分任性,一派男儿性格。媒人给她提亲,要么是别人嫌她没有女人味,要么是她认为对方没有男人味。

一年端午节,黄飞鸿和弟子们划完龙舟赛后,不顾六旬年纪,又带头去校场表演舞狮。当时的舞狮队与习武一样,由于流派不同,谁也不服谁。莫桂兰听说是洪拳门下的黄飞鸿在较场舞狮,就抱着挑毛病的心态去看。她刚挤到围观人群前面,忽然一物飞来,正中莫桂兰胸部。她低头—看,是一只男鞋,而梅花桩上的狮子还在狂舞。显然是舞狮人跳飞鞋子,但不愿扫兴而继续坚持。莫桂兰跳上梅花桩,撩起狮子头,照着舞狮头的黄飞鸿就是一耳光。正跳得全神贯注的黄飞鸿没料到会有人打他,抓住对方的手一拧,发现对方是年少女子时,赶紧松开了手。后听说对方是莫家的人,黄飞鸿不想结怨,当着众人的面,向莫桂兰道歉,二人才没动手。几天后,莫桂兰的叔伯亲自上门向黄飞鸿道歉,二人遂成好友。双方逐渐了解后,由莫桂兰的叔伯作主,将莫桂兰许配给黄飞鸿。那年,莫桂兰19岁。由于有过不幸婚史,黄飞鸿为了避免“克妻”,虽然明媒正娶,但对莫桂兰仍以妾相称。

关门弟子是少妻

莫桂兰嫁给黄飞鸿后,二人感情深厚。黄飞鸿对外称不再收徒,对莫桂兰却悉心传授绝技,他把虎鹤双形拳、铁线拳、四象标龙棍毫无保留地传给莫桂兰,为其后来成就英名打下基础。黄飞鸿不但武功高强,还擅长舞狮,并将自己的舞狮步法和要决全部传于莫佳兰和女弟子邓芳。当时,广东一带虽然盛行舞狮,但那是男人们的专利,人们认为狮子乃吉祥之物,轻易不能让女子去碰。但莫桂兰等人组建第一支女子舞狮团后,经过一阵表演,百姓逐步接受了女子舞狮。刘永福任广东民团总长期间,莫桂兰不让须眉,与邓芳一起,共同担任民团“义勇队”教练。

莫桂兰终生未生育,黄飞鸿去世后,她曾和汉枢、汉熙去香港谋生,开设香港黄飞鸿国术馆、莫桂兰健身院等。1970年,78岁高龄的莫桂兰曾接受电视台邀请,表演黄飞鸿的绝技铁线拳、金钱镖等,又和几名习武的小伙子过招而丝毫不落下风。1982年,莫桂兰病逝于香港,享年90岁。

黄飞鸿的形象

1925年,黄飞鸿逝世。黄家萧条,贫无以殓,所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此后半个多世纪里,黄飞鸿的名字比生前响亮得多。黄飞鸿的第二代门徒在香港设馆授徒,其洪拳讲究“长枪(枪手)大马 (马步)”,充满阳刚之气,渐渐成为港澳最流行的武术拳种。黄飞鸿的第三代门徒出了朱愚斋、忠义乡人等小说家,将黄飞鸿宣传得家喻户晓。黄飞鸿的第四代门徒出了“播音皇帝”钟伟明,“话说黄飞鸿”响彻香港大街小巷;粤剧伶人关德兴将黄飞鸿故事搬上电影后,“黄飞鸿”三个字更代表了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自1949年以来,香港共拍摄了100部以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粤语电影中,黄飞鸿基本上没有脱离传统意义上“侠”的形象;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佛山),做着“侠”们该做的事情:扶危济困,课徒行医。20世纪90年代后,黄飞鸿的艺术形象由慈父严师般的武术家变为除暴安良的年轻人,站在文化冲突、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最前沿,令人感受时代巨变带来的巨大震撼,从而深刻思考和反省中华民族未来的出路。黄飞鸿的形象因为这种改变而走出佛山,走出广东,甚至走向世界。

电影《黄飞鸿》中的几个人物

十三姨 在关德兴主演的77部描写黄飞鸿的电影中,黄飞鸿总是光棍一个。到了徐克导演的电影中,忽然冒出个貌美如花的十三姨,打着小洋伞,穿着小洋装,还教黄飞鸿说“爱老虎油”(Iloveyou)。有些人将黄飞鸿的第四任妻子莫桂兰当作十三姨,须知,黄飞鸿64岁时迎娶莫桂兰,而莫桂兰才19岁。莫桂兰过门后,悉心学习武技,夫严妇勤,进步很快。黄飞鸿逝世后,莫桂兰移居香港,设馆授徒,在香港武术界辈分最高,人称“莫老师太”。1949年,关德兴先生首演《黄飞鸿》时,特请她和黄汉熙(黄飞鸿之子)担任顾问。所以,历史上并无十三姨此人一。

“牙擦苏” 那个滑稽可笑、总搞出事端、满口暴牙的“牙擦苏”,别说在黄飞鸿的徒弟中没有这个人,在广州武术界也查无此人。

梁宽 眼睛大大的梁宽倒是确有此人,他是黄飞鸿年轻而又最有名的徒弟,可惜短命,死于25岁。

“猪肉荣”。由郑则士扮演的“猪肉荣”真名林世荣,出身猪肉贩,是黄飞鸿众多门徒中授徒最多、最有成就的弟子。林世荣的弟子刘家良执导的《醉拳》,捧红了成龙,也将黄飞鸿的“虎鹤双形拳”演绎得淋漓尽致。

黄飞鸿大事年表

1868年 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贩彭玉的摊位被一恶棍强占打伤,黄飞鸿路见不平相助,被对方同、伙数十人持械围攻,黄飞鸿一一将其击败。

约1868年 黄飞鸿、另设馆于广州西关回澜桥附近,教徒授艺兼医刀伤跌打,三栏教席由梁宽代替。

1869年 在佛山平政桥斗蟀场为卢九叔任“护草” (现场保镖)时;严惩歹徒,在佛山名噪一时。

1873年 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并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

1882年记名提督吴全美聘黄飞鸿为军中技击教练,停办回澜桥所设武馆。

1886年 其父黄麒英染疾病逝。月余后,吴全美去世。黄飞鸿辞去军中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设跌打医馆“宝芝林”。

1888年 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赏识黄飞鸿武艺高强、医术精通,聘为军医官和福字军技击总教练,向其赠“医艺精通”木匾。

1894年 刘永福率领军队赴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黄飞鸿随刘永福率九营“福”字军抵台,驻守台南。

1895年6月 刘永福护台失利,黄飞鸿离台返粤。自此仅行医不授武,并于“宝芝林”前张榜:武艺功夫,难以传授;千金不传,求师莫问。

1911年8月 应刘永福邀聘,任广东民团总教练。

1918年 在广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蟀猎场任守。

1919年 精通武术的次子黄汉森遭人嫉妒,前往广西梧州渡任“护勇”时,被“鬼眼梁”暗算惨死。受此打击,黄飞鸿不再向其他儿子传授武技。

1919年4月9日 在广州海珠戏院广东省精武会成立大会上表演砣。

1924年10月 广州国民政府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受连累被焚,资财付之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黄飞鸿忧郁成疾。

篇5:一代宗师影评

看完一代宗师之后,内心感觉颇为震撼。

观众尤其是文艺青年对王家卫影片的等待,就像影片里宫二先生(章子怡)对叶问(梁朝伟)说的那句话,“你来,我等着。”假定再进行前进,还能够借用古龙《边城浪子》中的一句话,“只需你能来,不管等多久,我都值得。”如今,王家卫携着《一代宗师》真的来了,我却有些茫然失措,不知以特何种心境来迎接。与其说“希望越高,绝望越大”,不如说“人无完人,艺无完艺”。果然如此,此片与叶伟信的两集《叶问》截然不一样,依旧是明显的王家卫的作者导演特性。假定说《叶》拍出了功夫尤其是咏春拳的容貌,那么《一》即是拍出了功夫的味道,是一种大时代布景下的大境地。但是,关于通常群众来说,《一》在故事性上明显不如《叶》精彩,甚至显得呆板和隐晦,偶尔还有出戏的感触。而在艺术性上,王家卫的精雕细琢使影片出现出一派宏伟正派的气质,这也与他之前影片的灵性是有差异的。但不管如何,即使《一代宗师》不能完全让人满足,但最少没有让我绝望。

影片叙事虽以叶问为主,其实铺展了三条条理:一是叶问的走向宗师之路,二是宫家内部的门派之争,三是八极拳掌门的故事。在这里,因为叶问与宫二之间有一段含糊无终又深化动听的情感,而叶问也是被宫羽田选拔起来的,所早年两个条理的叙说是平行蒙太奇的方法。但两者之间的交叉并不再三和明显,便又成了分段样式。在叶问成长这条条理上,没有过多的戏剧抵触,叶问是个好人,他身边的和遇到的都是好人,所以没有阅历多大的困难和纠结,自然而然地走向了结局。而宫二先生的家斗却是影片最具商业叙事性的当地,因为有反角的凶恶和变节,也有正角的挑选和磨难,所以故事的严重性要稠密许多。相比之下,第三条条理完全游离于整个影片之外,八极拳掌门一线天(张震)除了与宫二在车上有一次邂逅外,剩余有些都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出现这种状况,或许是因为片长的缘由进行了剪切,或许是王家卫借此来展现那个时代不一样帮派的安身方法,以和咏春拳进行比照。

在节奏操控上,王家卫似乎是颠倒了通常的叙事方法,初步的一段雨中武戏,以及接下来的宫羽田退位时刻,都是极具张力,很有动感。但是越到后边反而越走向平陡峭磨蹭,用了许多戏份来叙说宫二的人生和情感,影片也从一部功夫片变成了爱情片。在这里,有两个小高潮:一是宫二与马三的车站决战,这是武戏高潮;一是宫二与叶问的分隔,这是情感高潮。而在这两个高潮之间,其戏份的烘托作用并不明显,尤其是高潮往后马上陷于疲沓,构成观影的不顺利。关于这种以明星包装来获取宣扬效应的艺术片,观众正本就很简略发作被欺诈的主见,假定影片在节奏上还如此反向推动,到了究竟,疲倦感引发的厌烦便会不由自主。

相较于故事的零星和含糊,王家卫在情感渲染上发挥了他向来最拿手的技艺,将男女之间的思与念烘染的像是落日晚照下的森林,看不清绿意,但能感触到浓度。其实,他之前的全部影片都在表达一个主题,那即是“拒绝与被拒绝的联络”。想要不被人拒绝的最好方法,即是先拒绝别人。所以,明白心里想要,嘴上却不愿说出来。《一代宗师》也是如此,一次比武时的鼻尖碰触,一颗纽扣的送与还,一抹眼泪的夺眶而出,将宫二与叶问之间道不明的情愫饱满地渗透在银幕上。情是浓的,但看起来很淡;影片是有意蕴的,但看起来很轻。当叶问和宫二在那里隔空瘙痒式的搞含糊时,叶问的正牌老婆(宋慧乔)倒像是个剩余人物,不知在什么时候就不见在银幕不好了。叶问的情感观究竟如何,仍是无法区分。

王家卫团队为拍摄《一代宗师》付出了艰苦极力,历时数年,全部查询了各大门派功夫的样式。所以,影片中的动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拳一腿都是实在的再现。但是,关于广大观众来说,专业绑缚构成了无法窥其门道,只能看其炽热。而正是这个“炽热”,让王家卫的影片具有了不一样的风仪,是意境本质上的味道的发散。王家卫的影片向来即是以气氛见长,当年《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穿戴旗袍上楼梯的姿势,在音乐逶迤之烘托下,尽显东方之美。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低一抬,都能传递出不一样的心境。在《一代宗师》中,人物的言语和动作就像京剧中的演员一样,动态皆有规则,从起范儿到摆外型,都流露出舞台上的严肃之感。因此,当赵本山和小沈阳出如今画面上时,其庄谐比照立马突显,笑场便不行避免了。

假定说《一代宗师》是好的,那么这种好绝大有些要归功于影片语言。片中有多场雨中打架的戏,人物光鲜亮丽的服装和纯真的雨滴交织在一同,在经过色彩熏染和快速拍摄后,对错的明暗比照流泻在画面上,便构成了一种泼墨作用,就像国画一样。而关于单个间断镜头来说,影片很少将物象全部展现出来,而老是运用角度和光影进行遮挡,使画面中的人物处在躲藏状况里,出现出人与环境之间的含糊性,刚好应和了情感本身的疏离。在用特写镜头时,常常让脸的周边有些出画,并以小角度俯视来拍,一方面营建了厚重感,一方面也使人物形似实在处于前史深处,观众是在向后回溯,而不是向前面对。再加上张叔平的服装设计,整部影片在画面上抵达了精巧之上的美轮美奂。也正是这些影片方法上的东西,一同烘托出了影片的意境,传递出了功夫的味道。

篇6:一代宗师影评

在《一代宗师》中,这种诗意首先表此刻王家卫摒弃了传统的叙事架构和完整的人物线,把紧凑的主线叙事转化为松散的群像叙事。在这部反映“逝去的武林”电影中,王家卫在八年的筹备之中,从最初想拍“一个人”的念头就演变成拍“一群人”和“一个武林”的野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完影片之后,觉得结构支离破碎,人物有始无终的原因。于是有人质疑,影片到底是在说“一袋宗师”还是“一代宗师”?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这样的追问未免过于匠气。

谁说王家卫就是在拍一部武侠或者是功夫宗师的电影?

大师级的导演往往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作为华语导演中最杰出的代表,李安和王家卫可谓双峰并峙,前者的《卧虎藏龙》一向被当做武侠片的一个标杆,如果扒下武侠这个外衣,其实李安表达的是他电影的一贯主题——“欲望”,只但是这种欲望被表层热闹的打斗所掩盖,而李慕白与玉娇龙的情欲更是被深埋不被发觉;王家卫也对武侠有自己的明白,“武侠就是功夫,功夫就是时刻”。如果要高度提炼王家卫电影一贯的主题,那就应是——“时刻”,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安是欲望大师,而王家卫则是哲学诗人。

在王家卫的电影中,时刻从来是打通的,无论主角是武林高手还是毒枭警察,题材是古装的亦或是时装,王家卫永远是立足于当下人的情感状态,用诗意的语言去表达人生的“沧桑”(侯孝贤总结自己的电影是表现人的苍凉,王家卫则认为自己的电影表现“沧桑”)。

时刻感一向是贯穿王家卫电影的一条细细的红线。他的很多电影都会让我们思考时刻的存在。有的电影名字本身就具有是时刻感,比如《2046》(+50-1),《花样年华》……大部分电影则会透过人物的情绪状态让我们关注时刻的流逝,比如《阿飞正传》中对一分钟朋友的明白,“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齐,正因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此刻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正因已经过去了。”;在《重庆森林》中,金城武每一天执拗地去买5月1号过期的凤梨罐头,原来感情也会过期;《堕落天使》中的一个天使从来不放下任何跟人磨擦的机会,正因他认识到,“每一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有些人可能会变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春光乍泄》中,何宝荣在每次堕落的生活后就会对黎耀辉说“不如让我们重新开始”,

同样,《一代宗师》讲武林是假,讲人生的沧桑是真。我们宁愿坚信,王家卫再次用了一个华丽的功夫片讲了做人生在世的道理,“人活一世,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说人生无悔,那是赌气的话……生若无悔,该多无趣啊”、“我选取留在我自己的岁月里了”,这些道理,连同王家卫之前的电影台词,勾连成一片王氏金句名言……

作为影像诗人的王家卫,他的电影从未遵循丝丝入扣的戏剧性叙事逻辑,这是王家卫独特的电影美学。就如同不就应用小说的标准要求诗人作诗,我们也无须要求王家卫务必给人物关联和故事结构一个说法。在公映的130分钟的版本中,王家卫照顾到现代观众的理解习惯,使用了通俗的编年体作为时刻上的结构,以避免人物存在的无所依据,但是王家卫依旧没有放下自己的风格,在每个时刻的节点上,不一样的人物呈现不一样的情感状态,而在将来的4个小时版本中,王家卫会把这个风格化放大,他倾向于章回体小说的结构,如此一来,人物线会更加斑驳,人物的情感状态以及人物关联会更加缺乏表层的因果关联。这是现代电影的最大的表现形式——遵循心理逻辑以及生活逻辑。

除了在叙事上的超脱传统之外,《一代宗师》的诗意更在于它继承了王家卫一贯的超脱现实的影像风格。在王家卫的影像世界中,总会有那么一点跳脱、一丝奢靡、一份诗意,拒日常生活经验于千里之外:大特写、升格镜头、唯美的灯光布景、时代和动作以及细节场景的不遗余力的展示都让他的电影充满了极强的形式感和风格化特征……在《一代宗师》中,那是宫二复仇的东北火车站段落,是叶问大展拳脚的那个雨夜场景,是宫二为父送殡时的漫天飞雪的情境,是叶问和宫二不断交错时一个脉脉的眼神……唯美诗化的镜头让时刻驻足。宫二和叶问唯一一场功夫切磋戏处理得到位得体。在金楼的一段打斗之后,二人在一齐过招的特写画面经过了升格处理,既拉伸了时刻,也延宕了情感,这种调度方式形似《卧虎藏龙》中玉娇龙与李慕白二人在竹林上的那段竹叶滑过人脸的段落,李安把那场戏叫做“意乱情迷”,而王家卫也透过这个镜头奠定了叶问和宫二几十年的情感基调——欲拒还迎、欲说还休。二人的感情配合着王家卫式的慢板音乐,似乎将我们拉到《花样年华》中的那种用眼神交流的暧昧情境。

上一篇:经典成语故事邯郸学步下一篇: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