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一代宗师”朱工一教授逝世30周年教学思想研讨会、追思会纪闻

2022-10-30

朱工一教授是我国杰出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和指挥家。先后师从丁善德和意大利钢琴家指挥家梅百器先生,创作有三首钢琴序曲,他的一生影响了钢琴界的几代人,为中国钢琴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朱先生生前勤勉治学,积劳成疾,不幸早逝,为表达对朱先生的缅怀和崇敬之情,纪念朱工一教授逝世30周年教学思想研讨、追思会于2016年6月8日至9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

纪念活动分为三个部分:6月8日晚7点30分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纪念朱工一先生音乐会、6月9日上午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朱工一教授的教学思想研讨会及追思会、6月9日下午举行纪念朱工一先生的祭奠扫墓仪式。来自两岸三地的钢琴界前辈专门从香港、美国等地赶来,与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加了追思活动。

6月8日晚的音乐会中,首先由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做了对朱先生的追思发言,整场音乐会由曾经师从于朱工一先生的学生们以及朱工一先生的孙子朱傲文共同演奏。音乐会在鲍蕙荞、董韵、林盈、王邵麟的双钢琴八手联弹的共同演奏中拉开序幕,分别演奏了《加洛普进行曲》和《马刀舞曲》。在曲目演奏结束后,四位钢琴家心情激动,对朱工一先生的画像深深鞠躬,以表对朱工一先生深深的思念。接下来由鲍蕙荞老师独奏李斯特《安慰曲》的第三首和法国作曲家法雅的《火祭舞》。之后由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副主任潘淳副教授演奏梅特涅尔的奏鸣曲《回忆》,回忆与朱先生学习的美好时光。吴迎教授第四位出场为大家演奏肖邦升F大调即兴曲第36首,演奏完毕热泪盈眶,对朱先生画像深深的三鞠躬。随后钢琴家褚大明演奏了朱工一先生在世时,跟随朱先生学习的五首肖邦练习曲。接下来出场的朱傲文演奏了三首作品,包括朱先生的作品《序曲--小溪》,以及巴伯的组曲《漫游》和拉威尔的《圆舞曲》。最后由著名钢琴家刘诗昆先生和协奏谭小棠教授共同演出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整场音乐会都表达了对朱先生深深的怀念。

6月9日的演奏厅展出了朱先生生前与学生的照片展板,门口摆放了朱工一生前所用的纪念物品以及一些音乐创作的笔记、书信、唱片等物品,追思会在吴迎教授的主持下开始,朱先生的妻子陈家荃老师、钢琴界泰斗周广仁先生、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纲教授、著名钢琴家刘诗昆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出席了追思活动,并作了重要的发言。叶小纲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朱先生为人正直,出于对钢琴事业的热爱,光明磊落、心胸坦荡,甘于坐在钢琴旁一遍一遍的教学,是真正在艺术上又崇高追求的音乐家,也影响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治学严谨的良好学风。表达了对前辈的尊敬和未来的期待以及对现状的不满足,也希望这活动可以通过音乐对世界的感悟可以影响人生,多展开现代钢琴作品的音乐会,推进钢琴的表演,对美的精神的弘扬,达到对中国优秀钢琴音乐家的一种缅怀和传承。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史教研室副教授蒲芳对朱先生的一生做了总结的介绍。搜集到的纪念文章,档案文献、院史、图片、唱片、节目单做了大致关于朱工一先的生平做了初步的年表,记录朱先生的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大致是从1922年到1946年由上海签到天津阶段。朱工一出生于上海基督教家庭,是基督教徒。基督教文化的传入也标志着中国音乐教育的开始。1930年朱先生8岁的时候跟随邬馥美女士学习钢琴,曾获上海儿童音乐比赛冠军,1938-1945年跟随管弦乐队指挥梅百器学习钢琴,后来在私立上海音专学习过,期间曾演奏门德尔松《G大调协奏曲》。1940-1943年在上海的民立中学惠中女中教授音乐,并担任天安堂圣乐队的指挥,1943-1946年在在话剧兴盛的年代,上海沦陷后,朱先生随上海话剧团来到天津为话剧配乐与担任指挥。1945年5月,在天津为沈湘独唱音乐会演出作品《杂感》并作指挥。

二、第二个阶段是从1946年到1966年,于北京,朱先生开始了正规的钢琴教学,受聘于北平国立艺术音专学校,担任音乐系副教授,并与托诺夫、曼恩成立三人音乐会小组,演奏室内乐。并在北京饭店按时期演奏包括为江文也先生举办的作品音乐会。1948年曾演奏《北平狂想曲》、1949年演奏《托卡塔》、《杂感》、以及创作的前奏曲《思》。1950年北平艺专合并到中央音乐学院,朱先生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副教授,学术委员会的委员。1953年创作的《序曲(E大调)》在1954年由新音乐出版社出版,1955年《音乐创作》第一期发表《序曲(a小调)》,其中1962年《序曲-(小溪)》入选中国钢琴作品曲选。1957年为徐振民先生《变奏曲》做首演,1959年朱先生为刘诗昆、孙亦林、黄晓飞共同创作的《青年钢琴协奏曲》作民乐团的指挥。

三、第三阶段是1966-1986文革期间,1976年与杨峻、司徒华城、杨鸿年、李西安等人赴云南讲学。1975年与储望华一起去广东等地采风写成钢琴作品《南海儿女》,于1985年由储望华在美国演出。80年代前后,褚大明、吴迎、张晋、潘淳、潘洵、郑秀兰、陈敏、滕矢初等人先后跟随朱先生上课。1981年钢琴系面临恢复的重要时期查出癌症,朱先生仍忍着病痛带领学生参加比赛,并出国担任评委。1984年癌症复发后仍坚持教学。1986年,杰出的钢琴教育家朱工一先生在北京去世,去世前仍在病榻前与学生探讨钢琴演奏,在40年的执教期间培养了优秀的钢琴演奏人才,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钢琴教育事业。

接下来鲍蕙荞老师的发言一直在哽咽中进行,讲述了自己跟随朱先生学习的经历,讲述了与朱先生学习期间令鲍蕙荞老师终生难忘的两件事情,15岁成为朱先生的学生,为自己是朱先生的学生感到自豪。朱先生学识渊博,才华横溢,风趣幽默,每次上课总是很快乐的去,又带着很多的收获回来。学习期间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有机会在欢迎波兰总理仪式中演奏肖邦的乐曲。朱先生特别在意从音乐的内容出发,很严谨的结构布局,注重细节的完美,崇尚音乐的自然,不追求表面的东西,用真诚的心很自然的表现音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财富。可惜还没有来得及在教学方面做更好的总结朱先生就去世了,但仍要学习朱先生的精神,把自己的力量都献给中国的钢琴事业。

跟随朱先生学习十年的陈敏从三方面归纳了自己的收获,朱先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找出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看到学生的长处,明确练琴的目标。刘诗昆先生也提议以后要多举办这样的活动,使精神能够永存。最后朱先生的妻子和女儿上台发言,激动盈眶,先生生前总是奉献他人,自己的子女却没有机会接受到良好的钢琴教育。作为一盏明灯,朱先生的精神讲永远照耀艺术的大道。

上一篇:糖化血红蛋白A1c与突发性耳聋的相关性研究下一篇:公共关系学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实施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