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英语知识点总结

2024-05-06

初二上英语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

篇1:初二上英语知识点总结

1.Longtimenosee.好久不见。

2.Didyougoanywhereinteresting?你去了有趣的地方吗?

3.IwenttoGuizhouwithmyfamily.我和家人一起去了贵州。

4.Wetookquiteafewphotosthere.我们在那里拍了不少的照片。

5.Didyoudoanythingspeciallastmonth?

上个月你做了什么特别的事吗?

6.Ijuststayedathomemostofthetimetoreadandrelax.

我大部分时间只是呆在家里读书休息。

7.Howdidyoulikeit?=Howdidyoufeelaboutit?=Whatdidyouthinkofit?

你觉得它怎么样?

8.Theonlyproblemwasthattherewasnothingmuchtodointheeveningbutread.的问题是晚上除了读书没什么事可做。

9.Nooneseemedtobebored.没有人看起来无聊。

10.IarrivedinPenanginMalaysiathismorningwithmyfamily.

今天早上我和家人到达了马来西亚的槟城。

11.Itwassunnyandhot,sowedecidedtogotothebeachnearourhotel.

天气晴朗而又炎热,因此我们决定去旅馆附近的海滩。

12.MysisterandItriedparagliding.姐姐和我尝试了滑翔伞运动。

13.IfeltlikeIwasabird.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鸟。

14.Iwonderwhatlifewaslikehereinthepast.我想知道在这儿过去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15.Ireallyenjoyedwalkingaroundthetown.我真的很喜欢在镇上到处走走。

16.Whatadifferenceadaymakes!一天的变化有多大啊!

17.Wewaitedoveranhourforthetrainbecausetheretoomanypeople.

因为人太多,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的火车。

18.Becauseofthebadweather,wecouldn’tseeanythingbelow.

因为坏天气,我们没能看到下面的任何景色。

19.Myfatherdidn’tbringenoughmoney,soweonlyhadonebowlofriceandsomefish.我爸爸没带足够的钱,所以我们仅吃了一碗米饭和一些鱼。

20.ThefoodtastedgreatbecauseIwassohungry.这些食物尝起来真好,因为我们很饿。

21.Wewerewetandcoldbecauseweforgottobringanumbrella.

因为我们忘了带伞所以又冷又饿。

22.Everyoneinourclasstookabagwithsomefoodandwater.

我们班的每一个人都随身带了装有食物和水的袋子。

23.MylegsweresotiredthatIwantedtostop.我的腿太累了以至于我都想停下来。

24.Myclassmatestoldmetokeepgoing,soIwenton.我的同学告诉我坚持往前走,因此我继续前行了。

25.Everyonejumpedupanddowninexcitement.每个人兴奋地跳起来。

篇2:初二上英语知识点总结

1.BothSamandTomcanplaythedrums,butSamplaysthembetterthanTom.

萨姆和汤姆都会敲鼓,但是萨姆比汤姆敲得好。

2.Didyoulikethesingingcompetitionyesterday?

你喜欢昨天的歌唱比赛吗?

3.Themostimportantthingistolearnsomethingnewandhavefun.

最重要的是学到一些新东西并获得乐趣。

4.Areyouasfriendlyasyoursister?你和你的姐姐一样友好吗?

5.Who’smorehard-workingatschool?在校谁更努力?

6.It’sfantastic!好极了!

7.Shecanrunfasterandjumphigherthanme.她比我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8.Agoodfriendislikeamirror.好朋友就像一面镜子。

9.That’swhyIlikereadingbooksandIstudyharderinclass.

那就是我在课堂喜欢读书,学习更刻苦的原因。

10.Iamshysoit’snoteasyformetomakefriends.

我很腼腆,因此对我来说交朋友不是很容易。

11.ButIthinkfriendsarelikebooks--youdon’tneedalotofthemaslongasthey’regood.

但是我认为朋友像是书--你不需要很多,只要它们好就行。

12.It’snotnecessarytobethesameasyourfriends.

和你的朋友一样是没有必要的。

13.Webothlikesports,butheplaystennisbetter.

我们都喜欢运动,但是他网球打得更好。

14.Larryoftenhelpstobringoutthebestinme.

拉里经常帮助我显现出的一面。

15.Ialwaysgetbettergradesthanhedoes,somaybeIshouldhelphimmore.

我总是比他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也许我应该更多地帮助他。

16.Idon’treallycareifmyfriendsarethesameasmeordifferent.

我真的不介意我的朋友是否与我一样还是不同。

17.Myfavoritesayingis,“Atruefriendreachesforyourhandandtouchesyourheart.”

我最喜欢的名言是:“真正的朋友是一个可以援手帮助并感动你心扉的人。”

18.Infact,she’sfunnierthananyoneIknow.

实际上,她比我认识的任何人都风趣。

19.Ibrokemylegslastyearbutshemademelaughandfeelbetter.

去年我的胳膊断了,但是她让我开心并感觉更好。

20.Wecantalkaboutandshareeverything.我们可谈论并分享一切。

21.I’mlouderthantheotherkidsinmyclass.我比班上其他的孩子声音更响亮。

22.MybestfriendissimilartoLarry.我的朋友与拉里相似。

23.Whodoyouthinkshouldgetthejob?你认为谁应该得到这份工作?

24.HuangLeiisn’tsogoodattennisasLarry.黄磊不如拉里擅长打网球。

25.CalltheEnglishStudyCenterat443-5667formoreinformation.

篇3:初二上英语知识点总结

pencil case 铅笔盒

in English 用英语

call sb. at 235-0285 拨打235-0285呼叫某人

pencil sharpener 卷笔刀

look for 寻找

a set of keys 一串钥匙

computer game 电脑游戏

in the lost and found case 在失物招领箱/处

【重难点句子】

1. —Whats this in English? ——这个用英语怎么说?

—Its a ruler. ——尺子。

2. —How do you spell “ruler”? ——你怎么拼写“ruler”?

—R-U-L-E-R. ——R-U-L-E-R。

3. —Is that your ruler? ——那是你的尺子吗?

—No, it isnt. Its her ruler. ——不,不是的。那是她的尺子。

4. —Thank you very much. ——非常感谢你。

—Thats all right. ——没关系。

5. Here you are. 给你。

6. Call Alan at 495-3539. 拨打495-3539呼叫Alan。

7. Here is your baseball. 这里有你的棒球。

8. Please ask the teacher for it. 请去问老师吧。

篇4:初二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1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2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2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2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2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2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3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3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3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3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3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篇5: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ABC中,线段AB、BC、CA叫做三角形的三条边,点A、B、C叫做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做“△ABC”,读作“三角形ABC” 11.1.2 三角形的分类

一、按边分类:

1、等边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腰和底不等的三角形)

3、不等边三角形

二、按角分类:

1、斜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

11.1.3 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

1.三角形中,第三边长的判断: 另两边之差<第三边<另两边之和.2.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另两边之和.3.直角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的平方等于另两边的平方和.4.分别含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11.1.4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均是线段,不是直线,也不是射线。(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而三角形的高线在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三条高都是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的高线中有两个垂足落在边的延长线上,这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直角三角形中有两条高恰好是它的两条直角边。(3)在画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中线、高时可发现它们都交于一点。我们把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三条高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1.三角形中,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线,它们都分别交于一点,其中前两个交点都在三角形内,而第三个交点可在三角形内,三角形上,三角形外.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2.三角形中的中位线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3.中线性质:(1)、平分三角形一边(2)、平分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

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根据结论3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平分可以推出结论4。

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结论3中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4.角平分线:(1)、平分角到两边距离相等。(2)、△ABC有3个外角平分线交点,一个内角平分线交点,外角平分线交点是有2根外角平分线和一根内角平分线相交组成。

5.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画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有三条,特别强调: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的高有两条在三角形外部,一条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就是高线.任何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这点叫三角形的垂心.

11.1.5 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1.2.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 11.2.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直角三角形记做Rt△ABC 3.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1.2.3 三角形的外角

1.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①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11.3多边形及内角和

11.3.1 多边形及正多边形

1.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⑴多边形按照组成它的线段的条数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如果一个多边形由n条线段组成,那么这个多边形就叫做n边形。⑵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⑶多边形可分为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11.3.2 多边形的对角线

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11.3.3 n边形的内、外角和公式

1.n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

2.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

13.几何习题经常用四种方法进行分析:(1)分析综合法;(2)方程分析法;(3)代入分析法;(4)图形观察法.14.几何基本作图分为:(1)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线段的中垂线;(6)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15.作图题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画出草图并标出字母,然后确定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注意:每步作图都应该是几何基本作图.16.几何画图的类型:(1)估画图;(2)工具画图;(3)尺规画图.17. 几何重要图形和辅助线:(1)选取和作辅助线的原则: ① 构造特殊图形,使可用的定理增加; ② 一举多得;

③ 聚合题目中的分散条件,转移线段,转移角; ④ 作辅助线必须符合几何基本作图.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3.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4.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

一对最长的边是对应边.一对最短的边是对应边.;一对最大的角是对应角;一对最小的角是对应角.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一----------边边边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知识点二 三角形全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二----------边角边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三----------角边角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四----------角角边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五----------斜边、直角边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6.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7.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一对最长的边是对应边.一对最短的边是对应边.;一对最大的角是对应角;一对最小的角是对应角.8.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证明一个几何中的命题的步骤: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4.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5.第十二章

轴对称

12.1 轴对称

1.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

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3.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2.2 作轴对称图形

12.2.1作轴对称图形

1.轴对称变换的特征:①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成轴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②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轴;③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12.2.2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1.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2.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3.点(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12.3 等腰三角形

12.3.1等腰三角形

1.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2.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12.3.2 等边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与60°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三角形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4.1 整式的乘除

14.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4.1.2 幂的乘方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14.1.3 积的乘方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14.1.4 整式的乘法

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 相加。

4.十字交叉法:(x+p)(x+q)=(x)²+(p+q)x+(p×q)

14.2 乘法公式

14.2.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 15.2.2 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和公式:(a+b)²=a²+2ab+b²

完全平方差公式:(a-b)²=a²-2ab+b²

3.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的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14.3 整式的除法

14.3.1 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14.3.2 整式的除法

1.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14.4 因式分解

1.把一个多项式化成了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14.4.1提公因式法

1、把ma+ mb + mc分解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其中一个因式是各项的公因式m,另一个因式(a+b+C)是ma+mb+mc除以m所得的商。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2、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注意公式:a+b=b+a; a-b=-(b-a);(a-b)²=(b-a)²;(a-b)³=-(b-a)³.14.4.2 公式法

1.公式:①a²-b²=(a+b)(a-b)

②a²+2ab+b²=(a+b)²

③a²-2ab+b²=(a-b)²

2.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1)换位整理,加括号或去括号整理;(2)提负号;(3)全变号;(4)换元;(5)配方;(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7)灵活分组;(8)提取分数系数;(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10)拆项或补项.第十五章

分式

15.1 分式

1.分式:一般地,用A、B表示两个整式,A÷B就可以表示为B/A的形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B/A 叫做分式.2.有理式:整式与分式统称有理式;即 分式+整式=有理式.3.对于分式的两个重要判断:(1)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未知数,若分式的分母为零,则分式无意义,反之有意义;(2)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则分式的值为零; 注意: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也为零,则分式无意义.4.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1)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为:A/B=A*C/B*C

A/B=(A÷C)/(B÷C)(A,B,C为整式,且B、C≠0)

(2)注意:在分式中,分子、分母、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繁分式化简时,采用分子分母同乘小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比较简单.15.2 分式的运算

15.2.1.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注意:分式约分前经常需要先因式分解.15.2.2.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这个分式叫做最简分式;注意:分式计算的最后结果要求化为最简分式.15.2.3.分式的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注意:分式的通分前要先确定最简公分母.15.2.4.最简公分母的确定: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因式的最高次幂.15.2.5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在方程ax+b=0(a≠0)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常数项,我们称它为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在字母方程中,一般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等表示未知数.15.2.6公式变形:把一个公式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叫做公式变形; 注意:公式变形的本质就是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特别要注意:字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含字母的代数式时,一般需要先确认这个代数式的值不为0.15.2.7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a×10ⁿ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的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n位整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1n。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正小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第一个非0数字前面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一个0)。

15.2.8 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是整数)

15.2.9.分式的四则运算:

(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字母表示为:a/c±b/c=a±b/c(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用字母表示为:a/b±c/d=(ad±cb)/bd(3)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字母表示为:a/b * c/d=ac/bd(4)分式的除法法则:

a.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a/b÷c/d=ad/bc b.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a/b÷c/d=a/b*d/c

15.3分式方程

15.3.1.分式方程:

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注意:以前学过的,分母里不含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15.3.1.分式方程的解法:

(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2)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

(3)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4)写出原方程的根。5.3.2分式方程解法的归纳: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具体做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这也是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思路和做法。

15.3.3.分式方程的增根:

在解分式方程时,为了去分母,方程的两边同乘以了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所以可能产生增根,故分式方程必须验增根;

注意:在解方程时,方程的两边一般不要同时除以含未知数的代数式,因为可能丢根.15.3.4.分式方程验增根的方法:

把分式方程求出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或分式方程的每个分母),若值为零,求出的根是增根,这时原方程无解;若值不为零,求出的根是原方程的解;

注意:由此可判断,使分母的值为零的未知数的值可能是原方程的增根.15.3.5.分式方程的应用:

篇6:初二上英语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练习题

1.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中国)。2.四大文明古国有(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

3.位于黄河流域的远古人类是(半坡)人,种植的农作物是(粟);种植水稻的远古人类是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5.(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

6.居住在干栏式房屋的是(河姆渡)人;居住在地穴式房屋的人是(半坡)人。

7.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弓箭)射猎鸟兽。他们还会制作(骨)器和(陶)器,半坡人能烧制彩陶。代表作品是(人面鱼纹彩陶盆)。8.黄河流域最大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黄帝)。9.尧、舜、禹通过(禅让)制传递首领位置。10.炎黄部落的贡献是(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

11.中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12.远古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是(打制)石器,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磨制)石器,(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更有利于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第二课练习题

1.(禹)约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王朝。

2.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起商朝的是(汤),商朝又叫(殷)朝。3.商朝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汉字的前身。4.商王(盘庚)在位时迁都,商王(纣)是有名的暴君。5.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是(夏商周)时期。

6.青铜文明的特点有:使用范围广、(数量大)、(种类多)、(水平高)、(地位重要)。7.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定都(镐京),史称(西周)。8.周代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9.周王自称(天子)。他通过(礼)来规范贵族的身份等级,(礼)的严格执行,是周政权的巩固的重要标志。

10.东周时期也称为(春秋战国)。春秋时代因(孔子)修订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时期因各诸侯国连年征战而得名。

11.春秋五霸通常称(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另外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2.第一个成为霸王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13.战国七雄指(齐)、(楚)、(燕)、(韩)、(赵)、(魏)、(秦)。14.(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器具逐渐被推广使用。15.夏朝的历史地位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6.铁制器具被推广使用产生的影响是:(社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处于急剧变革时期)。

17.春秋的时代特征:(诸侯争霸);战国的时代特征:(兼并战争);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战争不断)。春秋战国战争不断的积极作用是:(对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8.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于(战国)时期。

19.和“一言九鼎”这个成语典故相关的人物是(禹)。20.夏王朝的统治中心在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南)西部。21.商建立后,汤定都于(亳),后迁都于(殷)。

第三课练习题

1.秦始皇的主要活动有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颁布(律令),出巡以及梵书坑儒。2.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的思想,他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东汉的建立者(刘秀),定都(洛阳)。

4.中国历史上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有(秦)、(西晋)、(隋)、(元)。5.(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文化领先世界,对外交往进入昌盛时期。6.秦汉时期主要包括(秦)朝,(西汉)和(东汉)。

7.秦汉的时代特征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与巩固的重要时期)。8.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是(秦)国。

9.秦统一后,秦王(嬴政)以(皇帝)为君主的新称号,自称(始皇帝)。10.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11.秦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是以后2000余年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12.秦朝开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帝国时代。13.与梵书坑儒事件相关的人物是(秦始皇)。14.西汉的建立者是(刘邦),都城(长安)。

15.汉武帝为了巩固政治统一开始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国家的指导思想,一形成(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16.西域(今新疆)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汉)朝。

17.秦汉文明的世界意义是(秦汉时期,中国文明开始不断向外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秦汉文明具有世界影响)。18.从东汉末到隋朝统一前,被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以(分裂对峙)为主的时期。19.隋朝的时代特征:(隋朝结束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实现大统一)。20.唐朝的时代特征:(唐朝是我国古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21唐太宗李世民时的封建盛世称为(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时的封建盛世称为(开元盛世)。2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23.唐玄宗晚年政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24.唐朝时和(亚)洲、(欧)洲、(非)洲等70多个国家有经济文化的交流。25.唐朝都城是(长安)。

26.唐都长安的地位(都城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和商业大都会,也是世界性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27.唐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后世外国人把中国称为(唐),把中国人称为(唐人)。海外各国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28.唐朝的世界影响:(亚非不少国家派出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中国成为东亚文明的辐射源,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四课练习题

1.公元1004年秋,辽攻北宋,宋辽议和成功,这就是(檀渊之盟)。2.明清的时代特征是:(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多民族统一帝国发展到顶峰)。3.建立明朝的是(朱元璋),定都(南京)。明成祖在位时迁都(北京)。

4.明朝的统治者废(丞相),设(内阁),强化(皇权)。明朝前期政局稳定,国力强盛。

5.(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发达,(江南)市镇尤其繁荣,反映市民(工商)阶层生活的文化异常活跃。6.统一女真各部的首领(努尔哈赤),他建立起(八旗)制度,脱离明朝,建立政权史称(后金)。7.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并定族名为(满洲)。

8.清初的封建盛世称为(康乾盛世),相关的皇帝是(康熙)、(雍正)、(乾隆)。

9.1772年乾隆皇帝下令修《四库全书》。它是一部规模空前的宏大丛书,是我国历史上重大的文化工程。10.清朝前期经济繁荣,人口激增,从(1)亿多增加到(4)亿多。11.清政府前期统一了(台湾),巩固了(西北)边疆。

12.清政府的民族政策(恩威并重);清政府的外交政策(闭关自守)。13.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是在(清)朝。14.(清)朝奠定了今天祖国疆域的基础。

15.蒙古族(准噶尔)部贵族长期与清政府为敌,并勾结(沙俄)煽动西北各部反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派兵平叛。16.清朝皇帝顺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16.北宋的时代特征是:(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17.北宋的建立者是(赵匡胤),定都(开封)。

18.与北宋同时存在的政权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族建立的(西夏)。19.少数民族政权的主要贡献是(开发边疆)。20.南宋的都城是(临安)。

21.南宋的抗金名将有(岳飞)、韩世忠等人。22.统一蒙古的是(铁木真),他被称为(成吉思汗)。23.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

24.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奠定了清朝和中国省级行政的基础。25.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进行管辖开发。

26.元朝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27.宋元的时代特征是:(宋元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由几个民族政权并立到大统一的时代)。28.中国疆域最辽阔的朝代是(元朝)。

第五课练习题

1.炎黄部落—(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的主体。

2.华夏族从(黄河)流域(农业)区发展起来,在(秦汉)时期形成汉族。

3.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以(游牧)或(渔猎)为主的区域。

4.(蒙古)草原是北方游牧活动的大舞台,先后被(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等族控制。5.民族交流的方式有(迁徙杂居)、(边境贸易)、(官府和亲)、(冲突战争)。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

7.从(东汉)后期开始,北方,西北方大批少数民族迁到中原与(汉)族杂居,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西晋)时人数达几十万,与此同时,大批汉族南迁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8.善于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流的统治者有(唐太宗李世民)、(北魏孝文帝)。

9.唐太宗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亲,这件事被唐朝画家(阎立本)画在(步辇图)中。10.民族冲突战争比较集中的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

11.正确评价民族冲突战争:(冲突战争虽给人民带来了苦难,但也在不断的接触中加速历史上的民族交流)。12.西汉和东汉时期,中原政权与(匈奴)争夺河套,河西地区,并且为控制(西域)进行了多次的战争。13.十六国时期,(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北方,与(东晋)政权发生了淝水之战。14.唐中宗时期(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金成)公主成亲。

15.北魏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以(洛阳)为籍,改(汉姓)。1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促进了鲜卑族同汉族的融合,北魏国力一度十分强盛。17.原意是镔铁,或刀剑,属于鲜卑族一部的后裔的少数民族是(契丹)。

18.历史上许多强盛的民族如(匈奴)、(鲜卑)、柔然、(氐)、(突厥)、(敕勒)、(契丹)等逐渐融合到其他民族中形成一些新民族。19.元灭金后,契丹和女真北方汉族通称为(汉人)。20.到了13世纪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21.吐蕃是今天的(藏)族。

22.(自然条件)差异使古代中国不同地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23.“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是(李世民)说的。

24.730年吐蕃的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上书说“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人,天下百姓,晋皆安乐”。

25.少数民族的代表人物有(匈奴)族的冒顿单于,(氐)族的前秦王苻坚,(鲜卑)族北魏道武帝拓拔硅,(越)族领袖冼夫人,(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蒙古)族的铁木真,(满)族的努尔哈赤等。26.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是(宗喀巴),(明)朝人。27.裤子靴字旗袍都是(少数)民族。

第六课练习题

1.随着大一统的秦王朝的出现,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建立。2.(皇帝)是古代中国国家最高统治者。

3.周代的君主自诩是上天的儿子承受天意,管理国家,故称(天子)。

4.(皇帝)是历代君主最高尊崇的专称,认为自己的功业“德兼三皇”“功包五帝”的是(秦始皇)。5.皇帝的印,以玉为质,故称(玉玺)是皇权的凭证和象征。6.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告示称为(昭)。

7.天下之事取决于(皇帝),皇帝的个人(品德)对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8.“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出自(唐太宗)之口。

9.皇位不仅是(终身)的,而且是(世袭)的,皇位的选择大多不是择优遴选,而是采取(嫡长子继承)制。10.历史上典型的昏庸误国之君有北宋的(徽宗)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素材就在他统治期间。11.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监督百官设置(锦衣卫)作为军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指挥。12.后来明朝皇帝先后设置了(东厂),(西厂)这两个机构都由宦官统领。13.清朝时期,为打击反清思想,推行文化恐怖,大兴(文字狱)。

13.清代文字狱主要集中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乾隆)统治时期最盛。14.清代文字狱(数量)多、(规模)大、(株连)广、(治罪)严酷。

第七课练习题

1.秦汉时期设(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军政事务。这一职务在(明)朝被废除。

2.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进一步扩充完善了官僚制度。三省指(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其中的决策机构是(中书)省,执行机构是(尚书)省。六部指(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分管(礼仪)、(财政)、(人事)、(兵马)、刑狱和工程等事务。3.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两级制,东汉后期改为(州)、(郡)、(县)三级制。元明清时期演变为以(省)领路(府)、(州)、(县)的三级或多级制。

4.为整肃吏治,监察百官,自(秦)代开始,历代王朝都有(监察)制度。5.魏晋时期出现的御史台成为独立的朝廷监察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6.宋朝非常重视发挥监察机构的作用,(御史)由皇帝直接任命。7.明处,御使台改为(都查院)。

8.为防止官吏徇私舞弊,有些王朝实行(回避)制度。

9.历史上的清官有北宋(包拯),明朝(海瑞),清朝(于成龙)。10.历史上的贪官有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的(和珅)。

11.西周时期,官职主要由(贵族世袭)。汉代采取(察举)、(征辟)的方式选拔人才。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时基本按(出身门第)分等。隋唐时期,确立以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科举制)。

12.后代科举考试逐渐形成四个阶段:(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13.考取童试的人称(秀才);考取乡试的人称(举人);考取会试的人称(贡士);考取殿试的人称(进士)。14.由皇帝直接考察的是(殿)试。15.科举考试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16.后来新科进士一律由皇帝亲自录取,成为(天子门生)。

17.明清时期,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试的格式为(八股文),不允许发挥(个人)见解。

18.古代官僚制度的完善有什么作用?

答:古代官僚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有重要作用。

第八课练习题 1.改革的作用是(使社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2.中国古代著名改革家有(战国)时期的(商鞅),(明)朝的(张居正),北宋时的(范仲淹)、(王安石)。3.(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他得到了君主(秦孝公)支持。4.张君正的改革史称(万历新政)。

5.张君正下令丈量全国土地,按照(实际田产数)征税。他又把各种名同的(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名为(一条鞭法)。这些措施,使(赋役不均)的现象所缓解,国家(财政收入)状况改变。6.秦国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答:战国初期,秦国地处西方,经济落后、政治守旧。他受到中原各国的鄙视,还经常被魏国侵扰。7.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打破旧贵族对土地垄断,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战;设立县制,国君任免县令;轻罪重刑,实行连坐。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商鞅变法后,秦国社会安定,经济富足,军事实力大大提高。8.明朝万历年间为什么要要实行改革?.答:明朝中期以来,全国耕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兼并。赋役负担严重不均,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社会问题堆积如山。

第九课练习题

1.2.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是最主要的社会阶层。

我国的农业是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发达的农业为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物质)基础。3.4.5.6.7.8.9.秦汉以前,北方的主要农作物是(粟),南方以种(水稻)为主。

宋代从(越南)引入的水稻优良品种得到普及,(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这时中国农业经济的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明朝后期,从国外又引进了(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我国古代做衣服的材料,早期是(麻)和(丝),宋元时期(棉花)种植在南北方普及。二牛抬杠的耕作技术出现在(汉朝),曲辕犁出现在(唐)朝。我国古代统治者奉行(以农为本)的政策。鼓励农业生产。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十分重视兴修水利。著名的有(鸿沟)、(邗沟)、(都江堰)、(郑国渠)等。

10.秦国蜀郡守(李冰)建的(都江堰)是一项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是世界遗产。

1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人民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察和总结和结果,是我国独有的科技成果。

12.农学著作有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世祖组织人编写了《农桑辑要》,(元)朝王桢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农书。

13.广大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男耕女织(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自给自足)小农经济。14.(聚族而居)、(安土重迁)是我国古代农民显著的特点。15.(农民)是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16.(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发生在(秦)朝(陈胜)自立为王。建立(张楚)政权。17.推翻秦朝的主力是(项羽)、(刘邦)领导的队伍。

18.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声势浩大,他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3年3月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第十课练习题

1.中国古代发达的手工业有(丝织)业、(青铜器制造)业、(冶铁)业和(制瓷)业。2.(春秋时期)时期,工匠们已经用炼炉炼铁,用(木炭)作燃料。3.(战国时期)时期大批铸造铁制器具。

4.(西汉时期)时期开始用畜力代替人力鼓风冶铁。

5.东汉时地方官杜诗发明(东汉初年)比欧洲早一千二三百年。6.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

7.(商)朝时,工匠们制成釉陶瓷这是陶瓷的前身。8.(东汉)时,工匠们完全掌握瓷器的制作。

9.(唐朝)时青瓷制作水平已经非常成熟;白瓷制作约始于(唐朝)后期;彩瓷始于(清朝)朝。10.唐朝以(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最负盛名。11.中国的瓷都是(南昌)省(景德)镇。

12.(丝绸)代表了我国古代纺织业的最高成就,(西周)时期丝绸生产分工精细设立专门机构加以管理。13.利用蚕丝进行纺织是(中国)人独特的发明。

14.从(商)到春秋,手工业基本被官府垄断到(战国)时期私人手工业作纺开始出现独立经营的小手工业者也活跃起来。15.(秦汉)时期,手工业者被编入特殊的户籍——市籍。

16.明朝中后期(计日受值)的雇佣关系开始出现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表现。17.明朝末年,在(苏州)引发了机工抗税斗争。

第十一课练习题

1.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商业活动。由于(商)朝人善于经商,后来人们把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活动进一步活跃。(西汉)前期出现许多大商人,(唐)朝的商业活动非常频繁,(明)朝的城乡贸易十分繁荣。3.中国古代政府视(农业)为立国之本对商业采取(抑制)政策

4.西汉的都城(长安)是当时政治商业和文化中心是古罗马城的三倍以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5.唐朝时居民住宅区称作(坊)商业活动区是(东市)和(西市)。6.(市坊制度)被打破,商业活动更自由城市更繁荣。

7.明清时期著名的公商市镇有(丝织)业发达的苏州,(冶铁)业发达的佛山,(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8.明清时期的商品集散地有北—(京师)(北京),南—(佛山),东—(苏州),西—(汉口)。9.明清时期形成的两大商人集团,分别是(山西)省的(晋)商和(安徽)省的(徽)商。10晋商和微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依靠官府的支持;与亲戚和同乡合作;追求儒商风范。

第十二课练习题

1.西周时(士)是贵族序列中最低的一个等级。

2.春秋时(士)人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逐渐丧失,有文化专长的(士)人数量不断增加。3.(战国)时期士人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

4.“民为贵,君为轻。”出自(孟子)。“兼爱,非攻”出自(墨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自(诸葛亮)。同秦国联合的“连横”观点出自(张仪),主张六国联合抗秦的观点出自(苏秦)。

5.在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士人)是各国改革的主要参与者。6.(文学)是古代士人主要的创作领域。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作者是伟大诗人(屈原)他生活在(战国)晚期的(楚)国 8.(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两座丰碑。

9.诗仙是(唐)朝的(李白),诗圣是(唐)朝的(杜甫)。开豪放派词风的是(北宋)的(苏轼)。

10.中国古代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前赤壁赋》《石钟山记》的作者是(苏轼)。(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淡》中记录了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制作方法是我国古代最全面的。最科学的建筑手册是《营造法式》作者是(北宋)的(李诫)11.中国古代的(士人)是文化教育的推动者。

12.唐朝中央有(太)学、(国子)学。地方有(府)(州)(县)(乡)等学校 13.宋代(书院)盛行。著名的有(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

1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出自(宋)朝的(朱熹)15.“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出自(孟子)之口。

第十三课练习题

1.中国古代是(男)权占主导地位的社会。2.商周时期对妇女有所谓(七出)的规定。

3.西汉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三从四德)理论成为束缚妇女的精神枷锁。

4.在(宋)代一些儒家学者极力倡导贞节观。对妇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要求。5.缠足的风俗大约从(五代)时开始,盛行于(明清)时期,直到(辛亥革命)后逐渐废绝。

6.(东汉)时的女诗人蔡文姬,作品《悲愤诗》;(南宋)时的女词人(李清照)曾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北魏)的文明太后(冯氏)设计领导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元)朝的女纺织能手(黄道婆)促进了内地棉纺织技术的普及。

第十五课练习题

1.2.中国对外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至少从(秦汉)起就开始联系外面的世界。西汉时期,阳关,玉门关以西,包括今天的(新疆)、中亚地区被称为(西域)。

3.(汉武帝)在位期间决定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4.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不仅打通西域和汉交往的通道,而且还开辟了中国和欧洲、非洲大陆的通道。中国的丝绸等产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中亚、罗马。这条全长7000多千米的商路,称为丝绸之路。5.6.7.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中亚,终点是(罗马)。(丝绸)被西方人称为“无价之宝”。丝绸风靡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8.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国除丝绸外,(铁)器(漆)器麻织品等也传到西方,领先世界的(冶铁)技术也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9.今天的石榴、葡萄、芝麻(胡麻)、蚕豆(胡豆)、黄瓜(胡仙)、大蒜(胡蒜)、核桃(胡桃),胡罗卜等植物是从(西域)传到中原的。10.西方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丝绸之路传到中国。11.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代名词——(丝绸之路)。

12.曾经是中国西域古丝绸之路上一个强悍的小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但公元3世纪后却神秘消失的国家是(楼兰)古国

第十六课练习题

1.(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达到鼎盛。2.(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繁盛时期。3.唐玄宗改编的《霓裳羽衣曲》来自(印度)国家。

4.唐朝的外交家分别是(玄奘)和(鉴真).分别到达(印度)和(日本)。

5.玄奘西行的影响是:玄奘取经后,中国和印度往来频繁。印度的歌舞、音乐、雕刻、绘画、医药学和天文学对中国有很大影响,中国的造纸术和文化典籍等也传到印度。

6.中国的造纸术和文化典籍传入印度是在(唐)朝。7.唐朝时(印度)的熬糖法传入中国。8.(鉴真)的坐像被视为日本的国宝。

9.鉴真东渡的影响:鉴真带去的不仅是佛学,还有中国的建筑、雕刻、医药、绘画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深深的影响了日本的文化。

第十七课练习题

1.(宋元)时期,我国的海外贸易极为兴盛。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杭州)、(明州)、(扬州)是这时期有名的港口。2.(泉州)是元代著名的贸易港口。

3.宋元时期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物品有(丝绸)和(瓷器)。4.中国的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经(阿拉伯)传到欧洲。5.(明)朝的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

6.郑和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的地区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带去了(丝绸)、(瓷器)等商品。7.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是什么?

答: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此举是中国在海外的影响扩大。中国和西洋各国的贸易发展起来,也促进的南洋的开发。

第十八课练习题

1.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2.中国早期的文字大多书写在(竹简)和(帛)上。3.(西汉)时发明了麻纸。

4.(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

5.中国女诗人薛涛发明(薛涛纸)。(宋元)时,利用废纸浆造纸,称为(还魂纸)。6.造纸术在(唐)代开始西传。

7.至迟在(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盘。8.印刷术向东传入(朝鲜)等国家。

9.(元)代时印刷术经(波斯)(今伊朗)大规模西传。

10.早在(战国)时,中国古人发现磁石指南的特性。指南针成为导航仪器是在(南宋)时,(宋元)时,指南针经过(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宋元)时期政府相当重视火药制成的先进武器。

11.约13世纪.随着蒙古军队的远征.火药传到(阿拉伯)和欧洲。

12.在数学方面,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是(十进位制)记数法.而且至少从(商)代开始.就开始用记数法了。13.算盘的定形约在(唐)代,普及在(宋)代。大批珠算著作面世是在(明)代。14.中国人发明的飞行器是(风筝)。15.世界上最早使用煤的国家是(中国)。16.至迟在(汉)代人们就已经知道使用煤了。17.(宋)朝时期政府专门组织人民勘察、开采过煤矿。18.到18世纪,(欧)洲人才开始用煤炼焦制铁。

19.描写13世纪的中国普遍用爆炸燃料的西方著作是意大利的《马可·波罗行记》。

第十九课练习题

1.闻名于世的古代工程有(长城)和(大运河)。

2.(长城)是中国古代用来防御敌人的建筑,长达(一万)多华里。3.许多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以(秦)朝、(汉)朝、(明)朝的规模最大。4.将战国时各诸侯国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的皇帝是(秦始皇)。5.修长城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朝代是(明)朝。

6.长城的险要关口很多,(山海关)和(居庸关)是其中著名的关隘。

7.它是明长城的起止点,是一所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被称为“天下第一关”的是(山海关)。8.最早开凿运河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庄王)即位后,为北上争霸,开凿了运河。9.征用数百万民工,历时(6)年,开凿贯穿南北的新运河的皇帝是(隋炀帝)。

10.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他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及(钱塘江)五大水系,对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11.隋朝大运河分四段,沟通海河、黄河的是(永济渠),沟通黄河、淮水的是(通济渠),沟通淮河、长江的是(邗沟),沟通长江、钱塘江的是(江南河)。

12.“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是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

13.元朝时重修大运河。将原来的运河截弯取直,重新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并开凿了元朝都城(大都)通州。

第二十一课练习题

1.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孔子晚年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全面整理。3.“苛攻猛于虎也”出自(孔子)之口。

4提倡“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的是(孔子)。5.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6.孔子希望人们能够自觉的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这就是(礼)。7.孔子认为(仁)是做人的标准。

8.孔子的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等学者的发扬,逐渐形成的思想学说,称为(儒学)。

9.(西汉)时,(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达(两千)多年。10.世界上最具影响的三大文明圈是(儒学文明圈),(伊斯兰文明圈),(西方基督教文明圈)。11.在传统文化中,除儒学以外,另外两项是(道教)和(佛教)。12.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尊奉(老子)为祖师。13.老子是(春秋)时期人.作品是《道德经》。

14.认为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张“无为”,思想比较消极的是(老子),他创立了(道家)学派,经过(庄子)的发扬。15.寻找长生不老,注重灵丹妙药的是(道教)。16.注重道教,炼丹服药风行是在(唐)朝。17.佛教产生的国家是(古印度)。

18.认为人生是痛苦,要消灭欲望.潜心修行的是(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19.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格局是如何构成的?

答:隋唐以来,儒、佛、道三家并立,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第二十二课练习题

1.“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史记》的评价,这本史书的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他生活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这本史书的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史记》。

3.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是《汉书》.后世常以“史、汉”并称。4.汉书记叙(西汉)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步纪传体断代史)。5.展示汉朝疆域政区的著作是《汉书·地理志》。

6.宋神宗认为对治理国家很有好处的史学著作是《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时期的(司马光)。这部史书的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记叙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为了方便,人们常简称《通鉴》。7.我国古代史学成就的“双壁”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8.我国古代史学著作体裁最主要的有三种:(纪传体)、(编年体)、(记事本末体)。以人物为中心的体裁是(纪传体);以时间为顺序的史学体裁是(编年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体裁是(记事本末体)。

第二十三课练习题

1.被誉为“兵学圣典”的兵书是《孙子兵法》。作者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孙子兵法》。3.(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所著的《孙膑兵法》。4孙武和孙膑都被称为(孙子)。5围魏求赵的战例是(三十六计之一)。

6东汉末年的以少胜多的著战例是(赤壁之战)。

上一篇:宝宝满月庆典讲话稿下一篇:初中毕业了作文